一、X—光透视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范宏[1](2021)在《分析仪器在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的运用》文中认为针对考古学领域中文物鉴定仪器的应用展开讨论,介绍文物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常见的三种鉴定仪器,分别论述书画、青铜器、玉器鉴定仪器的应用方法,为今后文物鉴定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
马艳洋[2](2021)在《基于条纹投影的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的二维探测成像是采集场景信息的最常用办法,这种探测方法丢失了深度信息,无法获取场景中物体的真实距离,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三维测量技术有效地弥补了这一不足。作为一种新兴的成像技术,基于单像素探测的关联计算成像方法因其以时间成本换取空间信息的特点,在极弱光场及宽光谱成像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将单像素成像技术应用于三维测量领域中,有效地拓宽了传统光学三维测量技术的应用场景。本论文首先介绍了光学三维成像技术的主要分类和基本原理,并重点讨论了基于条纹投影轮廓术的三维测量方法。作为当下应用最广泛的主动式三维测量方法,该技术具有系统简单、测量精度高、成像速度快、技术成熟的优点,傅里叶条纹轮廓术和相移相位测量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测量方法。介绍了单像素成像三维测量技术的发展后,分别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介绍了条纹投影轮廓术与单像素成像方法结合的三维测量方式,证明了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在宽光谱成像方面的优势,并就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傅里叶条纹轮廓术的红外单像素三维重构方法,采用红外光源进行主动扫描成像,采用傅里叶条纹轮廓术的相位提取办法获得折叠相位,使用相位解包算法获得绝对相位。建立起相机坐标系到世界坐标系的映射关系,获得绝对相位到距离信息的转化模型,计算得到待测场景中的深度信息分布,实现了一种设备简单、鲁棒性高的红外单像素三维测量系统模型。基于相移相位测量术的单像素三维测量方法,利用相移相位测量轮廓术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像素成像分辨率较低的不足。实验中采用相移相位测量办法,在二维强度图中提取得到绝对相位,并近似地采用平行投影的相位高度映射模型,借助于棋盘格的标定办法完成了相位到真实距离的转化,并通过对标准具进行三维测量,分析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误差,最后讨论了限制系统精度的可能原因。本论文从理论和实验出发,将基于条纹投影的相位测量轮廓术与单像素成像技术相结合,拓宽了单像素三维成像的实现方法。基于傅里叶条纹轮廓术的单像素三维重构方法,验证了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在特殊波段的成像能力,为搭建低成本的宽波段三维器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另外,首次将相移相位测量术应用到单像素三维成像中,实现了一种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单像素三维测量办法,为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的实用化提出了更多可能性。
卫晓鑫[3](2021)在《基于线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与拼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对工业产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对测量设备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基于线结构光的三维测量系统因其具有结构简明、非接触、高精度的特性使得它在产品检测和逆向工程等多个方向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的单目或者双目视觉在特定场景下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以利用多个相机组成的多视角三维测量系统解决诸如视场不足、异物遮挡造成的点云缺失问题。本文基于线结构光测量原理设计实现了多视角三维重建系统,并针对线结构光测量过程中存在标定精度低、视野遮挡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首先,选择Steger算法作为本文搭建的测量系统的中心线提取算法,针对Steger算法多次卷积运算造成的提取中心线效率低的问题,结合激光条纹细长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通区域外接矩形宽高比的分割线结构光条纹ROI区域的方法,然后对分割后的线结构光区域运行Steger算法。其次,针对单目线结构光测量系统标定精度低的问题,通过采用双目外极线约束的方法重建出激光条纹的点云从而提升了光平面标定的精度。针对视觉测量过程中由于线结构光光条被遮挡而造成的点云缺失问题,提出使用双摄像机测量系统进行测量,并且对双摄像机测量系统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于多视角三维重建,本文首先使用转台对四组双摄像机测量传感器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进行标定,针对四个视角的点云拼接分层现象,借助圆柱件对系统进行二次校准,通过拟合每个视角圆柱点云从而获得每个视角的圆柱轴线参数,计算其他三组传感器拟合结果的基点与主传感器1基点的平移关系从而完成系统的二次校准,通过对标准陶瓷球进行测量完成多视角测量系统的精度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改进前的Steger算法提取流程,改进后的算法平均提取速度提升了4.5倍。相比于传统的单目测量方法和双目匹配方法,本文搭建的双摄像机测量传感器可以有效解决视觉测量过程中的视场遮挡问题,其中,双目立体标定误差为0.027mm,双摄像机测量传感器的平均测量精度可达0.076mm。本文搭建的多视角三维重建系统在0.9m~1.2m的有效测量范围内,整体的拼接精度可以达到0.552mm。本文所研究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人体三维重建和工业在线三维检测等领域。
余学飞[4](2020)在《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北京通州燃灯塔实际保护需求,前期进行了大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低空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及勘测技术与多学科协同应用方面的文献及实践案例调研。结合古塔的特征及形态分析、传统古塔勘测方法分析及新型数字化勘测方法分析对古塔勘测阶段的数据需求进行分析,形成多元数字化勘测技术在通州燃灯塔保护方面的系统研究。在通州燃灯塔勘测阶段的数据需求分析方面:通州燃灯塔鉴于其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已经受到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基于实际古塔勘测的难特点分析,采用将多种测绘方法有效集成并将多测量手段的数据融合处理实现古塔精细化测绘的方法,即地面三维激光扫描和无人机低空近景摄影测量相结合方式,实现通州燃灯塔的现状测绘。在通州燃灯塔勘测数据采集与集成方面:基于三维激光扫描获取点云数据模型和近景摄影测量获取数字影像信息,并将空地数据融合,结合精度控制和分析进行模型调整,实现三维数据相互补充,提高局部及整体的几何精度便于对古塔的结构进行精细三维分析,最终得到燃灯塔的精细三维模型。利用多期激光扫描数据得对比,结合传统测量监测数据,实现对通州燃灯塔监测任务的完成。在多源数字化测绘技术与多学科融合方面:运用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可以为通州燃灯塔的力学分析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多源数字化测绘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古塔本体监测,建立监测基准体系并对监测数据加以对比,为通州燃灯塔的保护研究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多源数字化测绘技术与多学科的融合。在多源数字化测绘数据的成果表达及应用方面:基于通州燃灯塔的点云数据及三角网模型进行古塔线画图和正射影像图等专题图件制作,为修缮设计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获得数据并建立的模型,可以为古塔的病害调查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可以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实现文物的数字展示、静态文物的动态化展示。
史鹏飞[5](2020)在《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文中提出周嘉胄《装潢志》作为中国第一本总结归纳古书画修复原则及步骤的系统性论着,以其丰富的鉴赏知识及长久的装裱实践经验,确保了该书所记载工艺步骤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设计文献的刊行在晚明时期蔚然成风,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的深厚积累,手工业的多样化发展,在明代中后期进入到异常繁荣多样的阶段,社会分工逐渐细化,各类手工技艺的精进与钻研,为社会财富的积累提供来源;另外,明代中期思想的解放潮流,以及明晚期西风东渐的历史变化,刺激着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而朝代的更迭,终止了这种思想解放潮流的进一步发展,江山易主,思想重建,文人思想的敏感性促使其着文写作的文化担当感;丧乱年代之文化载体的非命,引发文人的着书刊行的文化道义感。除了文化担当意识之外,面对当时受士绅阶层的审美趣味及要求而深刻影响的物质文化形态,周嘉胄的《装潢志》不仅仅是一种延续书画性命的手段,而是一种变革背景下,文化遗存恐难延续的焦虑状态下,试图通过手工技艺的技术总结,为文化传承提供技术保障的创新与突破。技艺是手工艺人的技艺,趣味是赏玩者的趣味。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很难改变趣味,但是趣味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技艺,甚至亦可成为技艺的主导。然而,一人若兼具赏玩者的趣味及手工艺人的技艺,再能够敏感于世事变迁及社会动荡导致的文化败落现象,而反思技艺在辅助文化传承中的决定性作用,并着文志之,或可成为一种经典。
王祎亚,王毅民,邓赛文,高新华,梁国立,张中[6](2020)在《中国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评介》文中研究表明简述了X射线荧光(XRF)分析与微束X射线荧光(MXRF)分析的技术特点、仪器构成、应用领域和工作范围。从准直的微束X射线荧光、整体X射线荧光与微束X射线荧光组合、波谱/能谱多功能组合和毛细管X光会聚透镜微束X射线荧光仪器四类仪器评介了中国微束X射线荧光仪器和分析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从分析功能定位和技术发展两方面,展望了微束X射线荧光技术的发展。提出将XRF分析中传统的微束原位(微区)XRF(MXRF)分析进一步区分为"微-纳区分析(μ/n-XRF)"和"微-毫区分析(μ/m-XRF)",如此区分该项技术及适用范围定位,对两者原位分析技术的发展都是有益的,特别也明确定位说明了整体/微区组合仪器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发展与应用。作者强调:原位(微区)分析并非仅为单纯的分析工作,更重要的在于对被测样品特性的研究与结果解读!分析人员和专业科学家的密切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原位微区分析技术的效能,充分解读展现分析结果的科学意义。
姚陆吉[7](2020)在《建筑遗产保护中混合现实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以宁波保国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和诠释的方式,建筑遗产保护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研究,不仅仅在于记录和传播,更在于建筑研究和价值重构。混合现实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技术,它是否适用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是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的研究方向。由于混合现实的技术特性和交互特征,混合现实在历史建筑的时间和空间层面具有独特的表现特征,与建筑保护高度契合,为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维和方法体系。籍此,本课题以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相关内容为研究背景,通过深入剖析建筑遗产的特点和混合现实的技术特征,将混合现实技术置入建筑保护领域中进行深度考察,旨在探讨面向建筑遗产保护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策略,从而为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保护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相关实践参考。首先,本文在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在建筑遗产保护领域引入混合现实技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梳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应用案例,对当前保护领域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逐一分析,总结出混合现实在建筑信息采集、管理、储存和开发等保护工作中的特征和优势;其次,从混合现实技术角度切入,分析了混合现实的核心技术特点和其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交互特征,详细阐述了混合现实在建筑遗址中的空间形态、时间叙事和信息表达三个不同层次结构中完整性和多样性的表达特征;根据上述特征和建筑保护的需求,从系统内容、交互体验、三维视觉和多维时空形态四个方面,对面向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策略进行深度揭示。针对混合现实建筑空间中会出现的三维信息内容欠缺、信息表达单一等研究难点,将多样化的数字信息进行分类,并遵循复杂性、原真性和多维度原则构建混合现实建筑信息模型,以此作为系统内容的设计策略。同时,从交互体验角度出发,提出了场景感知的准确性、辅助认知的交互引导、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交互方式、实时的交互反馈,以及运用数字化工具代替物理工具的设计策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表达和信息互动的方式,从而实现融入式的建筑空间交互体验设计。从可视空间虚实融合的真实性、三维界面布局的合理性和视觉元素的可读性三个方面构建了混合现实系统的视觉设计策略,以此解决建筑空间中用户对于三维信息的感知欠缺、认知和交互难理解等问题。古建筑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艺术信息。针对这部分建筑信息的记录和展示需要结合混合现实的时空重叠特征,运用合理的叙事方式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解读历史建筑;最后,将这种混合现实的系统设计策略在保国寺大殿中加以实践,以提供混合现实技术在建筑遗产保护中应用策略和方法论的实际案例研究,从而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模式形成相得益彰的互补性效果。
远方[8](2020)在《AR(增强现实)“活化”景点文化项目研究 ——以故宫角楼文化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与旅游人群的逐渐年轻化,旅游景点所蕴藏的文化也逐渐成为旅游者所关心的元素。新技术的出现将为旅游景点的文化表达带来新的表现方式。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是在虚拟现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通过运算将虚拟场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使体验者感受虚拟与现实的魅力。移动端AR增强现实技术产品以其便携性、成本低、虚拟与现实结合、即时互动等优势将景点文化进行数字化、虚拟化的表达。在此过程中,游客可以超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拿出带有AR功能的移动设备进行虚拟场景与现实空间的交互体验并在交互的同时深入了解景点文化。在本文中,根据问卷调查及实际调查后得到的数据支持,对故宫角楼文化进行AR技术的加持,设计制作角楼AR应用程序,将故宫角楼的建筑文化等巧妙地融入进此款应用程序中,体验者在进行AR交互的同时将对角楼文化有全方位的理解,让角楼文化在手掌之间“活”起来,另外在AR游览角楼的过程中也将整个故宫以AR手绘地图的形式进行展现,体验者可以在移动端对故宫进行“云”游览,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故宫、了解角楼。本文从设计开发者的角度出发,从前期的项目调查、文化整理、项目策划等,到后期项目制作、视觉呈现、软件开发等过程进行详细描述,使项目作品从体验者的角度进行展现,将角楼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交互逻辑中,具有一定的文化意义。本次项目开发采用Vuforia SDK开发工具包、Unity3D引擎及其他软件共同实现。通过本次的项目实践,使更多的游客通过体验AR技术了解故宫角楼文化,使物换星移中的角楼在新时代与新科技进行结合,散发新的光芒。本次的项目实践虽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改进,期望可以为其他类似景点文化与AR技术的结合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从角楼AR项目的调查及实施中可以看出AR增强现实技术对景点文化进行“活化”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未来AR技术将会在旅游景点文化的表现形式上占有更大的位置,同时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也将越来越重要,为我国实现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董嘉维[9](2020)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活动和交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随着我国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不断建设,在“量”的层面上已经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在“质”的层面上却有所欠缺,对于公共空间建设实施后的效果,缺乏相应的反馈和评价体系,且对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研究中,大多还停留在主观的、片面的感知层面,研究范围也相对局部,缺乏对城市公共空间科学且广域的系统性评价。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规划及建筑相关行业的热点话题。大数据以其数据规模庞大的特征,配合定量化和自动化的分析手段,为规划的编制与决策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学习技术在近几年也取得了爆发性的突破,各类神经网络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特征提取能力,在海量的城市数据中寻找、计算和验证其中隐含的规律,并对后期的相关事件作出合理预测。我国正处于城市发展转型以及城市规划变革阶段,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以人为本、科学量化的需求正好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特征相匹配,并且人工智能相对于传统刻板的专业算法,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城市复杂系统。通过将城市公共空间、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三者结合,可以分别从理论、数据和技术层面,共同构成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的研究模型。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也为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的研究方法带来了创新和拓展。本文基于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突破、城市规划的转型更新三大时代背景,首先讨论了在现有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困境,并遵循“理论研究——模型建构——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通过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相关研究,结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变革,提出以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为理论基础、网络大数据平台为数据来源、卷积神经网络为核心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方法创新,并以此为标准建立城市公共空间的评价模型,分别从空间活力、空间使用者情感、空间尺度、空间可达性和空间视觉感受五个维度来对城市公共空间进行量化研究,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理论内涵和技术深度。最终以苏州市为例,验证该模型建构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并提出相应的空间和社会优化提升策略,总结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其未来可能为城市公共空间研究带来的新变革。
杨雅正[10](2020)在《3D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以威尼斯圣马可国家图书馆馆藏科罗内利所制天球仪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围绕一座直径约108厘米的天球仪展开研究工作,其制作者为文森佐·科罗内利,现藏于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国家图书馆。利用3D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该天球仪进行扫描,重点对扫描结果进行了分析,其目的是为获得有关球体内部木质结构及金属部件的相关信息,从而了解该天球仪的制作工艺。所用的设备为博洛尼亚大学物理和航天办公室研发的可移动式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于威尼斯圣马可国家图书馆保存现场完成扫描工作。再经过数据模型的逆向重建以及对可视化结果的分析,可以分辨出天球仪内部多种结构部件的分布,其中包括中心柱、两端木盖、梁、水平木环、表面木片以及数量巨大且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金属钉等。最后,根据这些构筑元素的特点和设置,即为我们揭示天球仪作者科罗内利的球体建造工艺。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天球仪的保护修复起到指导作用。在研究过程中,为论证上述扫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将所分析得出的CT分析结果,与科罗内利所制的其他天球仪进行参考与比对,比对结果表明,科罗内利所制的天球仪制作工艺并不完全相同。
二、X—光透视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X—光透视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分析仪器在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考古学发展进程中文物鉴定工作的重要性 |
2 考古学领域常用的文物鉴定仪器 |
2.1 原子吸收光谱仪 |
2.2 X射线荧光分析 |
2.3 电子探针 |
3 考古学与文物鉴定中仪器的应用 |
3.1 采用仪器鉴定书画文物 |
3.2 采用仪器鉴定青铜器文物 |
3.3 采用仪器鉴定玉器文物 |
4 结束语 |
(2)基于条纹投影的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光学三维测量技术 |
1.1.1 被动式三维测量技术 |
1.1.2 主动式三维测量技术 |
1.2 基于条纹投影的三维测量技术 |
1.2.1 相位测量轮廓术 |
1.2.2 条纹投影的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
1.3 单像素三维测量技术 |
1.3.1 单像素成像技术的发展 |
1.3.2 单像素技术的三维测量方法 |
1.4. 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内容 |
1.4.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4.2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
2.1.1 投影条纹模型 |
2.1.2 高度提取 |
2.2 相位测量轮廓术 |
2.2.1 相位提取模型 |
2.2.2 相位展开模型 |
2.3 基于关联算法的单像素成像模型 |
2.3.1 基于强度关联的单像素成像 |
2.3.2 基于正交基矩阵的结构光调制 |
第三章 基于傅里叶变换轮廓术的红外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 |
3.1 理论模型 |
3.1.1 实验模型 |
3.1.2 相位高度映射模型 |
3.1.3 相位标定模型 |
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3.2.1 实验装置 |
3.2.2 标定结果 |
3.2.3 实验结果 |
3.3 实验结论 |
第四章 基于相移相位测量轮廓术的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 |
4.1 单像素成像系统的搭建 |
4.1.1 同步控制的常见实现办法 |
4.1.2 基于标志位的同步控制方案 |
4.2 实验模型 |
4.2.1 系统框架 |
4.2.2 抖动二元条纹图 |
4.2.3 相位恢复模型 |
4.3 实验和结果 |
4.3.1 条纹成像质量和系统标定结果分析 |
4.3.2 三维重构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祝表 |
(3)基于线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与拼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线结构光视觉测量技术 |
1.2.2 视觉测量中的视场遮挡解决方法 |
1.2.3 多视角三维重建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多视角三维重建系统的硬件构成 |
2.1 多视角三维重建平台方案 |
2.2 系统硬件选型 |
2.2.1 相机选型 |
2.2.2 相机镜头选型 |
2.2.3 线激光发射器选型 |
2.2.4 高精度位移台的选型 |
2.2.5 编码器的选型 |
2.3 系统整体架构和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光条纹中心线提取算法 |
3.1 线结构光中心线提取方法研究 |
3.1.1 线结构光特性 |
3.1.2 灰度重心法提取光条中心 |
3.1.3 Steger算法提取光条中心 |
3.1.4 曲线拟合算法提取光条中心 |
3.1.5 光条中心线提取算法选取 |
3.2 Steger算法提取流程改进 |
3.2.1 图像灰度化 |
3.2.2 图像滤波方法确定 |
3.2.3 二值化 |
3.2.4 ROI区域提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线结构光的双摄像机测量系统 |
4.1 相机成像模型和射影几何 |
4.1.1 小孔成像模型 |
4.1.2 相机的畸变模型 |
4.2 相机标定 |
4.2.1 单目标定原理 |
4.2.2 双目立体标定 |
4.3 线结构光单目测量系统 |
4.3.1 传感器坐标系下三维数据获取 |
4.3.2 整体扫描和全局点云的拼接 |
4.4 结构光系统标定 |
4.4.1 结构光标定基础模型 |
4.4.2 改进的光平面标定算法 |
4.5 视野遮挡解决方案研究 |
4.6 双摄像机系统测量精度及可行性分析 |
4.6.1 双目标定精度评价实验 |
4.6.2 光平面标定 |
4.6.3 双摄像机测量系统精度及可行性分析 |
4.6.4 双摄像机测量系统视野遮挡解决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双摄像机测量系统的多视角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
5.1 点云去噪 |
5.1.1 双边滤波 |
5.1.2 统计滤波 |
5.2 多视角粗拼接方案 |
5.2.1 多视角拼接基础模型 |
5.2.2 转台轴线标定 |
5.3 系统标定实验 |
5.3.1 传感器双目标定实验 |
5.3.2 传感器光平面标定实验 |
5.4 多视角系统二次校准 |
5.5 多视角系统测量精度评价实验 |
5.6 不规则物体重建实验 |
5.6.1 人体三维重建实验 |
5.6.2 玩偶重建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古塔勘测方法分析 |
1.2.2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
1.2.3 低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 |
1.2.4 勘测技术与多学科协同应用 |
1.3 论文框架 |
第2章 新型勘测技术在燃灯塔中的应用需求分析 |
2.1 古塔的特征演化 |
2.2 通州燃灯塔的特征及形态分析 |
2.3 燃灯塔勘测的需求及内容 |
2.4 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在燃灯塔中的应用需求分析 |
2.4.1 在燃灯塔外部环境勘测中的需求 |
2.4.2 在燃灯塔塔体顶部勘测中的需求 |
2.4.3 在燃灯塔室内环境勘测中的需求 |
2.4.4 在燃灯塔细部情况勘测中的需求 |
2.4.5 在燃灯塔病害情况勘测中的需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通州燃灯塔勘测数据采集与集成 |
3.1 多源数字化空地结合的燃灯塔测绘数据采集与集成 |
3.1.1 地面激光扫描数据采集及处理 |
3.1.2 低空倾斜摄影测量的数据采集及处理 |
3.2 空地数据融合 |
3.3 精度控制及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源数字化测绘技术与多学科融合 |
4.1 古塔建筑价值与特征研究 |
4.1.1 通州燃灯塔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发掘 |
4.1.2 燃灯塔关键性区域及类型划分 |
4.2 点云模型应用 |
4.2.1 点云模型实体化 |
4.2.2 辅助进行塔体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 |
4.3 古塔本体监测 |
4.3.1 整体倾斜分析 |
4.3.2 表面形变分析 |
4.3.3 倾斜形变发育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源数字化测绘数据的成果表达及应用 |
5.1 辅助古塔修缮设计 |
5.2 辅助古塔病害表达 |
5.3 辅助古塔文化展示 |
5.4 辅助古塔的虚拟复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目录 |
致谢 |
(5)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晚明的变革与新知 |
二、《装潢志》研究现状 |
第一章 《装潢志》前的“装潢”论 |
第一节 “装潢”之变 |
第二节 装潢的文献记录 |
第三节 字画装潢从业人员 |
第二章 周嘉胄及其交游 |
第一节 周嘉胄成长的时代 |
一、何心隐之死 |
二、书院复建与文人结社 |
第二节 周嘉胄及其交往 |
一、鉴古工书富收藏 |
二、交往官员 |
三、好睡嗜香,意于遁世 |
第三章 《装潢志》成书考 |
第一节 装潢技艺的广泛需求与应用 |
一、装潢与字画收藏 |
二、多重身份的装潢艺人 |
第二节 周嘉胄的忧虑与写作 |
一、国变后的焦虑 |
二、紧迫的写作 |
第四章 《装潢志》的写作特点与开创性 |
第一节 明代装潢文献分析 |
一、抄袭 |
二、考证纠谬 |
第二节 周嘉胄新创《装潢志》 |
一、定装潢原则——书画之司命 |
二、装潢步骤的分析总结 |
三、对装裱品式的初步归纳 |
第五章 《装潢志》价值论 |
第一节 清代装潢文献 |
一、周二学《赏延素心录》 |
二、典籍中的“装潢” |
三、笔记小说中的“装潢” |
第二节 近代装潢文献 |
一、拯冬《装潢杂谈》 |
二、蒋吟秋《书画与装潢》 |
第三节 现当代字画修复技艺与研究 |
一、装潢匠师身份之变 |
二、博物馆与字画修复 |
三、民间艺术机构中的字画修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经典装潢文献辑注 |
(6)中国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评介(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1) 准直光束MXRF仪器: |
(2) X射线光导管、 聚毛细管透镜MXRF仪器: |
1 中国MXRF分析技术发展与应用 |
1.1 准直型微束XRF仪器及应用 |
1.2 整体XRF与微束XRF组合仪器及其应用 |
1.3 多功能XRF仪器中MXRF及其应用 |
1.4 聚X光透镜的MXRF及应用 |
2 MXRF分析技术与应用展望 |
2.1 分析功能定位 |
2.2 技术发展 |
(1) 聚焦元件及其性能改进 |
(2) 整机的综合性能 |
(3) 多功能组合仪器中的μ/m-XRF |
3 结 论 |
(7)建筑遗产保护中混合现实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以宁波保国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本选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选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和流程 |
第二章 建筑遗产保护引入混合现实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2.1 必要性分析 |
2.1.1 历史建筑的自然衰败与城市建设更新的不可逆 |
2.1.2 建筑遗产的保护、诠释和展示需要 |
2.1.3 遗产地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需要 |
2.1.4 建筑遗产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需要 |
2.2 可行性分析 |
2.2.1 当代社会对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日益重视 |
2.2.2 现代数字技术的支持 |
2.2.3 当今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 |
2.3 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2.3.1 圆明园数字化虚拟复原 |
2.3.2 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
2.3.3 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 |
2.3.4 日本京都混合现实博物馆 |
2.3.5 当代建筑遗产数字化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2.4 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的特点与优势 |
2.4.1 建筑遗产信息采集 |
2.4.2 建筑遗产信息的记录、管理和储存 |
2.4.3 建筑遗产的开发和展示 |
第三章 混合现实技术及在建筑遗产保护中的表现特征 |
3.1 混合现实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概述 |
3.1.1 混合现实的定义、构成与特征 |
3.1.2 混合现实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 |
3.1.3 混合现实的类型 |
3.1.4 混合现实的相关设备与应用 |
3.2 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空间形态特征 |
3.2.1 建筑形态的三维虚拟修复和复原 |
3.2.2 建筑空间形态和空间组合的展示 |
3.2.3 建筑遗产周边的环境模拟和展示 |
3.2.4 通过艺术表现方式展示遗产建筑的空间意境 |
3.3 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时间叙事特征 |
3.3.1 建筑遗产在时间线上的历史演变 |
3.3.2 历史建筑的建造过程和相关技术的呈现 |
3.3.3 相关社会群体及其参与活动的情景模拟 |
3.3.4 交互情境式的空间环境演绎历史文化故事 |
3.4 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的信息表达特征 |
3.4.1 建筑空间的信息数字化特征 |
3.4.2 多维空间实时交互 |
3.4.3 多种感官感知体验 |
第四章 面向建筑遗产保护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策略 |
4.1 混合现实系统的内容设计策略 |
4.1.1 目标用户分析 |
4.1.2 多样化的数字信息类型 |
4.1.3 以信息化模型作为MR系统的主要内容 |
4.1.4 MR建筑信息模型的复杂性、原真性和多维度设计 |
4.2 混合现实系统的交互体验设计策略 |
4.2.1 场景感知的准确性 |
4.2.2 辅助用户认知的交互引导 |
4.2.3 符合人类行为逻辑的交互方式 |
4.2.4 交互反馈的实时性 |
4.2.5 代替物理工具的数字化工具设计 |
4.3 混合现实系统的视觉设计策略 |
4.3.1 可视空间虚实融合的真实性 |
4.3.2 三维界面布局的合理性 |
4.3.3 混合现实界面中视觉元素的可读性 |
4.4 混合现实系统的多维时空形态设计策略 |
4.4.1 混合现实系统中基于时间维度的空间化叙事 |
4.4.2 混合现实系统中基于空间维度的时间化叙事 |
第五章 基于宁波保国寺的混合现实信息系统设计实例 |
5.1 保国寺建筑文化遗产分析 |
5.1.1 保国寺大殿核心价值分析 |
5.1.2 数字化保护意义和价值分析 |
5.1.3 当前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 |
5.2 混合现实技术植入保国寺大殿数字化保护的系统分析 |
5.2.1 用户需求分析 |
5.2.2 系统需求分析 |
5.3 保国寺大殿的混合现实系统构建解析 |
5.3.1 内容和功能设计 |
5.3.2 三维界面设计 |
5.3.3 交互内容设计与实现 |
5.4 应用成效和应用价值分析 |
5.4.1 基于用户体验的应用成效分析 |
5.4.2 基于建筑遗产保护原则的应用价值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AR(增强现实)“活化”景点文化项目研究 ——以故宫角楼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AR(增强现实)技术与景点文化结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AR(增强现实)技术与景点文化结合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架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技术介绍 |
2.1 增强现实技术概述 |
2.1.1 AR增强现实的概念及系统框架 |
2.1.2 AR增强现实的关键技术 |
2.2 其他相关技术介绍 |
2.2.1 Android系统平台介绍 |
2.2.2 高通Vuforia SDK开发工具包 |
2.2.3 Unity3D引擎介绍 |
第3章 AR增强现实技术“活化”景点文化的可行性 |
3.1 AR增强现实技术与景点文化结合的可能性 |
3.1.1 景点文化展示的创新性尝试 |
3.1.2 AR增强现实的优势 |
3.1.3 时代的选择 |
3.2 具体表现形式 |
3.2.1 文创衍生品 |
3.2.2 景点文化展示 |
3.2.3 智慧导览 |
3.3 项目推广优势 |
3.3.1 景点文化的数字化表达 |
3.3.2 提升游客体验感 |
3.3.3 激活文创产品内涵 |
第4章 AR故宫角楼项目介绍与前期调查 |
4.1 故宫角楼项目背景 |
4.1.1 故宫角楼景点介绍 |
4.1.2 故宫角楼景点现状 |
4.2 故宫角楼AR游览项目前期调查 |
4.2.1 故宫角楼文化概述 |
4.2.2 故宫角楼旅游人群及文化现象调查结果及分析 |
4.2.3 故宫角楼文创及AR技术可行性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AR移动端项目调查及结果分析 |
4.3.1 调查样本及分析元素说明 |
4.3.2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5章 AR故宫角楼项目策划及视觉呈现 |
5.1 故宫角楼AR项目内容及交互策划 |
5.1.1 角楼AR应用程序内容及交互策划 |
5.1.2 AR故宫手绘地图内容及交互策划 |
5.2 故宫角楼景点AR应用程序设计 |
5.2.1 文化元素的提取及识别对象的设计 |
5.2.2 手持移动端的视觉呈现 |
5.3 故宫角楼景点AR地图设计 |
5.3.1 故宫AR手绘地图视觉展现 |
5.3.2 AR手绘地图移动端的视觉呈现 |
5.4 角楼AR应用程序的特色与优势 |
第6章 AR故宫角楼项目开发计算机软件借助 |
6.13 D模型制作 |
6.1.1 模型制作 |
6.1.2 贴图、材质 |
6.1.3 灯光 |
6.2 应用程序UI界面设计 |
6.2.1 ICON及 UI图标设计 |
6.2.2 起始及分页页面设计 |
6.2.3 动效设计 |
6.3 Unity3D程序指导 |
6.3.1 Vuforia ARSDK识别数据与虚拟媒体的导入 |
6.3.2 互动形式 |
6.3.3 脱卡效果与三维坐标定位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1 关于故宫角楼文化现象的调查数据报告 |
2 关于市面上近200个AR移动端产品的调查分析 |
3 角楼AR交互流程图 |
4 故宫AR手绘地图 |
(9)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数据环境的初步形成 |
1.1.2. 深度学习的技术突破 |
1.1.3. 城市发展转型与城市规划变革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2.1.2. 深度学习 |
2.1.3. 卷积神经网络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3.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科学计量 |
2.2.4. 小结 |
2.3. 深度学习在研究中的必要性 |
2.3.1. 深度学习对城乡规划研究的必要性 |
2.3.2. 深度学习对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必要性 |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构建 |
3.1.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目标 |
3.2.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构建的主要依据 |
3.3.1.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理论依据 |
3.3.2. 城市公共空间现有评价要素 |
3.4.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方法的选取 |
3.4.1.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方法的选取依据 |
3.4.2. AHP-BP评价法 |
3.5.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指标的选取 |
3.5.1. 准则层的选取 |
3.5.2. 指标层的选取 |
3.6.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的基本步骤 |
3.6.1. AHP评价体系的构建 |
3.6.2. 数据的收集 |
3.6.3. 数据的预处理 |
3.6.4. 数据的计算 |
3.6.5. BP神经网络的搭建、训练与测试 |
3.6.6. 运用AHP+BP综合评价 |
第四章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实例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
4.1. 苏州市概况 |
4.2. 苏州市城市公共空间的特点 |
4.3. 研究范围 |
4.4. 评价体系构建 |
4.5. 数据的获取与预处理 |
4.5.1. 矢量数据 |
4.5.2. 街景数据 |
4.5.3. 语言文本数据 |
4.6. 卷积神经网络的搭建、训练与预测 |
4.6.1. 硬件平台与本地环境的搭建 |
4.6.2. CV(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训练与预测 |
4.6.3. NLP(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训练与预测 |
4.7. GIS综合分析 |
4.7.1. 城市公共空间活力评价 |
4.7.2. 城市公共空间使用者情感评价 |
4.7.3. 城市公共空间尺度评价 |
4.7.4. 城市公共空间可达性评价 |
4.7.5. 城市公共空间视觉感受评价 |
4.8. 准则层数据的格式化处理 |
4.9. BP神经网络的搭建、训练与预测 |
4.9.1. 运用AHP计算训练集 |
4.9.2. BP神经网络的搭建 |
4.9.3. BP神经网络的训练 |
4.9.4. BP神经网络的评估 |
4.10. AHP+BP综合分析与结果评估 |
第五章 苏州市公共空间评价结果的优化与实践 |
5.1. 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分析 |
5.1.1. 苏州各区域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分析 |
5.1.2. 苏州城市公共空间总体格局特征分析 |
5.2. 苏州城市公共空间优化策略 |
5.2.1. 健全服务设施体系,构建生活圈级 |
5.2.2. 强化人群需求匹配,明确活动定位 |
5.2.3. 促进区域整体可达,强化地区联系 |
5.2.4. 注重人本尺度设计,丰富社会活动 |
5.2.5. 加强景区开发管理,提档游览体验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6.3.1. 数据时空序列的局限性 |
6.3.2. 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限性 |
6.3.3. 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10)3D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以威尼斯圣马可国家图书馆馆藏科罗内利所制天球仪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X射线及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和运用 |
第一节 X射线的基础物理性质 |
第二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原理 |
第三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第二章 天球仪的基本信息和研究背景 |
第一节 文森佐·科罗内利 |
第二节 马尔恰纳天球仪 |
第三节 已知的地球仪制作工艺 |
第四节 论文实验项目介绍 |
第三章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实验应用及结果 |
第一节 天球仪的保存状况 |
第二节 可以移式计算机断层系统设置 |
第三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结果 |
第四节 天球仪结构的分析和评估 |
一、中心柱 |
二、木帽 |
三、梁 |
四、地平环(带有异形连接板) |
五、表面木片 |
六、石膏层 |
七、过去的修复 |
八、测量 |
第四章 两座天球仪的制作工艺对比 |
第一节 法恩扎天球仪的CT分析 |
第二节 两座天球仪之间的比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X—光透视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分析仪器在考古学和文物鉴定中的运用[J]. 范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11)
- [2]基于条纹投影的单像素三维成像技术研究[D]. 马艳洋. 山东大学, 2021(12)
- [3]基于线结构光的多视角三维重建与拼接方法研究[D]. 卫晓鑫.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4]多源数字化勘测技术在北京通州燃灯塔中的应用研究[D]. 余学飞.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艺技相参 冀道永传 ——周嘉胄《装潢志》研究[D]. 史鹏飞. 西安美术学院, 2020(01)
- [6]中国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评介[J]. 王祎亚,王毅民,邓赛文,高新华,梁国立,张中.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06)
- [7]建筑遗产保护中混合现实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以宁波保国寺为例[D]. 姚陆吉. 江南大学, 2020(01)
- [8]AR(增强现实)“活化”景点文化项目研究 ——以故宫角楼文化为例[D]. 远方.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9]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董嘉维.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7)
- [10]3D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以威尼斯圣马可国家图书馆馆藏科罗内利所制天球仪为例[D]. 杨雅正.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