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磁铁微粒净化含油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李涛[1](2021)在《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重金属铬(Cr)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致癌物质,水系中超标的铬也会对水生生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一个铬矿产资源贫乏的国家,制革企业每年产生大量的含铬废水和含铬固体危险废弃物,造成严重的铬资源浪费和由铬引起的环境污染。河北省开始执行《制革及毛皮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6-2013》,该标准将总铬排放标准从1.5 mg/L减小到0.5 mg/L。目前,制革企业处理含Cr(Ⅲ)废水的方法难以使处理后废水出口总铬浓度小于0.5 mg/L,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含铬危险废弃物,铬资源也不能回收。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用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新机理,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分离器,系统地研究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艺,开展了实验室规模和中试规模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实验,建成了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示范工程。提出了一种新的去除制革含铬废水中Cr(Ⅲ)的“Fe3O4-Cr(OH)3”团簇机理。这种机理跟传统的吸附机理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对Cr(Ⅲ)具有高选择性和超高的捕获容量。磁性Fe3O4纳米颗粒和“水合Cr(OH)3胶体团簇”结合形成“纳米团簇”的数目和尺寸不受磁性纳米颗粒比表面积的限制,因而理论上来说磁性纳米颗粒对“水合Cr(OH)3胶体团簇”的捕获容量是无限的,其对Cr(Ⅲ)的分离效率是巨大的,所以才能够实现对废水中Cr(Ⅲ)如此大的捕获容量。在pH 8时,表面裸露磁性Fe3O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最大捕获容量为452.6mg/L。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的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磁性分离器主体是由呈正三角形垂直排列的磁棒组成。该磁性分离器具有体积小、处理量大、能耗低等优点,能在不移动磁棒的情况下实现磁棒表面的清洁。采用加入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水作为模拟液,研究了磁性分离器捕获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效率。当磁性Fe3O4纳米颗粒浓度小于400mg/L、流速小于18 L/h、磁棒间距小于30 mm时,在3小时内,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捕获率大于99.4%。在此基础上,设计制造了处理量分别为2-5 m3/h和10-15 m3/h的中试和示范工程规模的磁性分离器。进行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室规模实验,磁棒间距30mm,入口流速18 L/h,两级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降低至0.2 mg/L左右,满足排放标准。用10%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对使用后的磁性Fe3O4纳米颗粒进行再生,可实现对磁性Fe3O4纳米颗粒接近100%再生和对废水中的铬99%以上回收,无危险废弃物产生。再生磁性Fe3O4纳米颗粒循环用于制革含Cr(Ⅲ)废水处理,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中试实验以2 m3/h的流速运行,每天工作8小时,每4小时启动原位清洁装置清洗磁棒,连续运行15天。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稳定小于0.5 mg/L。示范工程以10 m3/h的流速运行,连续7天间歇和连续稳定运行,全程处理后废水总铬浓度低于0.5 mg/L。建成了与示范工程配套的生产量为300 kg/天的磁性Fe304纳米颗粒生产线和处理量为300kg/天的“磁-铬”解离生产线。此外,传统废水处理技术难以使油田采出水COD小于50mg/L,或者成本很高。本论文提出了用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去除经传统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的油田采出水COD新机理。将磁性分离器用于去除COD的连续流动实验,COD去除率可达66.7%,处理后油田采出水COD稳定小于50 mg/L。使用后的磁性Fe3O4-IDA-Cu2+纳米颗粒能再生循环回用,再生循环回用6次,出口 COD浓度稳定小于50 mg/L。
杨顺[2](2021)在《强化磁混凝工艺处理污染水体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相较于传统的混凝工艺,磁混凝具有快速、高效、适用范围广的优点,是近年来在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厂深度处理和应急水处理领域广受关注的技术,但仍存在对水中溶解性污染物去除能力差的局限。本文通过制备基于廉价吸附材料的复合磁性吸附剂,针对受污染水体开展强化磁混凝工艺效能和机制研究,并通过实验数据开展投药量模型拟合,以期为强化磁混凝工艺在污染水体中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人造沸石相较于其他6种吸附剂,污染物去除效果最优,氯化钠改性可进一步提升污染物去除效能。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与人造沸石耦合的技术路线,制备了新型磁性吸附剂—复合磁性沸石(CMZ)。CMZ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分别为57.74m2·g-1、0.170 cm3·g-1和54.62 nm,显着高于原人造沸石;CMZ中既出现了Fe3O4特征衍射峰,又出现了人造沸石特征衍射峰,且其位置未发生明显改变;Fe进入人造沸石骨架结构中,形成Fe—O—Si键;Fe3O4纳米微粒相互聚集而成磁性集合体包裹在人造沸石表面;除人造沸石的基本元素外,CMZ中出现了铁元素分布峰,其含量约为20%。CMZ强化混凝相较于混凝和磁混凝,显着提高了各类型污染物的去除。相较于混凝,磁混凝和CMZ强化混凝的絮体沉速均大幅提升;加入磁种和CMZ均可使微粒表面ζ电位下降,减少混凝剂投加量。针对选取的黑臭水体,CMZ重复使用2次,氨氮的去除能力大幅下降;总磷在多达12次重复实验后依就保持对该水体总磷85.2%的去除,强化混凝效果显着,CMZ去除总磷主要是铁离子与磷酸根生成的磷酸盐沉淀去除。CMZ吸附氨氮的动力学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最大吸附容量1.737 mg/g;吸附总磷的过程可以用准一级或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最大吸附容量1.995 mg/g。CMZ吸附氨氮可以用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描述,该过程是吸热、化学吸附为主;吸附总磷可以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描述,该过程是放热、物理吸附为主。CMZ对氨氮的去除机理主要有离子交换、吸附作用;对总磷的去除机理主要有静电吸附、沉淀作用和离子交换。基于实验数据开展了CMZ投加量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的相关性较好,所得拟合方程模型适用性较强。
李宣镜[3](2021)在《磁性活性炭对废水中酚类污染物吸附-解吸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吸附法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在众多吸附剂中,具有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大、吸附效率高等特点的活性炭是最有效吸附剂之一,但存在分离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活性炭在水中的分离性能,磁改性引起广泛的关注。本论文通过原位磁改性方法,制备了磁性活性炭,并研究了其对废水中苯酚、双酚A(BP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污染物的吸附-解吸性能,实现了对吸附剂多次循环利用及对污染物回收富集。主要内容包括:(1)利用共沉淀法原位改性,制备了磁性煤基活性炭(MMAC)、磁性椰壳活性炭(MYAC)、磁性净水活性炭(MJAC),并对其表面形貌、化学结构、比表面积、孔隙度和磁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优化的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0℃、活性炭质量分数55 wt%、活性炭种类为椰壳活性炭。制备的磁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介于600~800 m2/g,孔径介于2~4 nm之间,磁化强度均大于16.30 emu/g,可以实现磁分离。以苯酚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初始污染物浓度、温度、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发现在优化条件下MMAC、MYAC、MJAC对苯酚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1.9 mg/g、76.6 mg/g、51.1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模型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说明吸附不是简单的均匀活性位吸附,而是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复杂混合过程。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研究了MYAC吸附苯酚后的解吸性能,解吸性能良好,且磁性活性炭能够循环利用,循环利用五次后,对苯酚平衡吸附量和解吸率仍然可达到70.1 mg/g和90%以上。(2)进一步研究了以上三种磁性活性炭对疏水性比苯酚强的BPA的吸附性能,探究BPA初始浓度对平衡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以无水乙醇为解吸液,研究了MMAC吸附BPA后的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BPA初始浓度为200mg/L时,MMAC、MYAC、MJAC对BPA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11.8 mg/g、91.1mg/g、72.3 mg/g,随着初始浓度增加,磁性活性炭对BPA的平衡吸附量增加,但去除率下降。吸脱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吸附量有所降低,但经过5次循环利用试验后,对BPA的回收率仍保持在98%以上。(3)进一步研究了以上三种活性炭对疏水性比BPA更强的DBP的吸附性能,通过改变DBP的初始浓度,探究溶液初始浓度对平衡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并与磁性活性炭对苯酚和BPA的吸附性能对比,探究有机物疏水性对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BP初始浓度为50 mg/L时,MMAC、MYAC、MJAC对DBP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40.1 mg/g、135.6 mg/g、205.2 mg/g。相比于苯酚和BPA,磁性活性炭对DBP的吸附量更大,有机物疏水性越强越有利于吸附。
马文静[4](2021)在《仿生高性能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一方面,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以及频繁发生的海洋石油泄漏事故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另一方面,多个行业的制造生产、使用和后处理等过程中存在技术缺陷,大量的染料和重金属离子被直接排放到水环境中,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通过构筑特殊浸润性材料并将其应用于油水分离,解决了传统分离技术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成为一项当前处理含油污水行之有效的分离技术。然而,多数特殊浸润性材料仍存在仅能实现对浮油或不互溶油水混合物分离的缺点,不适用于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体系以及水相中含各种水溶性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染料、表面活性剂等)的处理。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高效新型污水处理材料。纳米纤维具有长径比大、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等优点,且由其构成的膜孔隙率高,具有连贯的孔洞结构、良好的通透性和对目标物有良好的截留吸附性能。此外,通过对纳米纤维表面进行修饰,可有效调控材料表面的润湿性;同时可通过精准设计功能性纤维膜以处理不同类型的混合物。因此纳米纤维膜在含油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现有污水处理材料在应用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本文将静电纺丝和气流纺丝技术与多种材料制备与表面修饰手段相结合,通过对纤维膜的形貌和表面润湿性的双重调控,增加了膜的油水分离效率和抗污性能;阐明了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并分析了相关机理;探索了纤维膜的多功能应用;为用于多组分污水处理的新型纳米纤维膜材料的研发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静电纺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原位聚合聚苯并恶嗪(PBZ)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SNP)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基于无氟体系的超疏水/超亲油的SNP/PBZ/PI纳米纤维膜。合成的PI基膜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和超亲油性,水接触角大于154°,油接触角接近0°。同时,该膜具有优异的化学和热稳定性以及高耐盐性。此外,该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99%)和高通量(4798 Lm-2h-1)以及优异的可重复使用性能,能用于分离多种油水混合物且滤液含油量低于5 ppm。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制造超疏水/超亲油膜的简单而经济的技术,在含油废水处理和溢油清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2)采用静电纺丝和绿色浸涂法制备了具有pH响应润湿的柔性、耐用、磁性四氧化三铁/肉豆蔻酸-二氧化钛/聚酰亚胺(F3O4/MA-Ti O2/PI)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结合粗糙的层次结构和pH响应润湿性,仅通过调节水介质的pH值就可控制所制备的复合膜分离重油/水和轻油/水混合物。由于膜的多层结构和柔韧性,其在两种分离方式下重复使用20次后仍保持高通量和效率。此外,膜的柔性和磁性使其在分离油/水混合物后较易通过磁铁去除。所制备的膜不仅在高温、腐蚀性有机溶剂/盐溶液浸泡、UV照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还呈现出优异的耐机械磨损和耐超声波处理的性能,且制备方法简便、环保、经济。因此,此膜可能在含油废水处理和按需油水分离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使用一种简单新颖的受自然启发的方法,将植物多酚(鞣酸)金属络合物引入到静电纺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膜表面生成粗糙层次结构,随后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改性,制备得到多功能超疏水聚二甲基硅氧烷/单宁酸-金属离子/聚酰亚胺(PDMS/TA-Mn+/PI)纳米纤维膜。以制备的单宁酸-铝(TA-Al3+)基的纳米纤维膜为例,它不仅表现出低粘附和自洁功能,且对多种油水混合物具有优异的分离性能。甚至经过20次重复使用后,分离通量高达6935Lm-2h-1,分离效率高于99%,收集到水中油的含量低于5ppm。而且,由于单宁酸本身固有的紫外线吸收能力,该膜具有优良的紫外线屏蔽性能。此外,该膜还表现出抗菌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机械强度及抗多种恶劣条件的性能。所制备的膜在工业含油污水处理和油水分离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4)采用静电纺丝和水热合成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沸石咪唑框架-8@硫醇化石墨烯(ZIF-8@GSH)基聚酰亚胺(PI)复合纳米纤维膜,能有效净化含油废水。该膜具有超疏水性/超亲油性,对多种油/水混合物和油包水乳液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99.9%)。此外,该膜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染料、抗菌、自清洁和机械化学耐久性,在含油废水处理和水修复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5)采用气流纺丝和逐层组装法制备了一种多功能支化聚乙烯亚胺(b PEI)、聚丙烯酸(PAA)/氧化钨/聚丙烯腈(PP/WO3/PAN)复合膜。通过纺丝前驱体溶液的方法在亲水聚丙烯腈纤维中生成氧化钨,由于其电子协同作用,对有机模拟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光降解性能和抗菌活性。此外,微/纳米孔结构使PP/WO3/PAN复合膜表现出良好的油水分离性能。氧化钨网络中的W离子在太阳照射下的还原反应,使膜具有优越的重金属离子去除能力。所涂覆的聚电解质层使该膜具有水激活的自愈性能。此外,该膜可增大尺寸,具有自支撑,耐用性和生物相容性,且对周围环境无毒性作用。以上性能使得该膜在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王霁[5](2020)在《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生物柴油污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制备了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用于活化过硫酸盐(PS)降解生物柴油(FAME),通过对各实验因素的探究,确定FMO/PS体系在处理生物柴油废水和生物柴油污染土壤中的最佳反应条件,分析生物柴油的降解中间产物,推测其降解路径和活化机理。选用了两步水热法(110℃,反应10 h)制备FMO,使用SEM、TEM观察得到FMO具有花型的外观形貌。通过XRD分析发现FMO具有Fe3O4和MnO2的晶体结构。为了研究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对其进行了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循环伏安法(CV)测试,证明了FMO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并且优于Fe3O4。磁滞回线分析证明了催化剂有良好的磁性,可以用磁铁进行回收再利用。研究FMO/PS体系降解生物柴油废水的性能并得出最佳反应条件,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2 g/L,过硫酸盐浓度为3 mM,pH=9的条件下,50 mg/L的生物柴油废水在60 min内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5.2%。通过对比FMO反应前后的XPS分析,确定了催化剂中Fe和Mn存在协同作用,Fe3+/Fe2+和Mn4+/Mn3+之间的电子循环提高了过硫酸盐的活化效率。利用GC-MS测定生物柴油降解过程的中间产物,推测生物柴油的降解路径:若生物柴油中存在碳碳双键(C=C),则C=C先反应生成碳碳单键(C-C),再不断从边缘脱去酯基,降解成为小分子烷烃;若生物柴油中仅存在C-C,那么SO4·-和·OH将直接攻击生物柴油边缘的酯基,不断脱去酯基形成小分子烷烃,最终完全矿化为CO2。考察FMO/PS体系在土壤中降解生物柴油的能力。选取了催化剂投加量,过硫酸盐投加量和土水比作为实验因素进行条件优化实验,得到最佳降解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为0.01 g/g,过硫酸盐投加量为0.4 mmol/g,土水比为1:5。在此条件下生物柴油的去除率达到81.99%。淬灭实验验证了FMO/PS体系中存在SO4·-和·OH,且起主要作用的是SO4·-。研究生物柴油中5种不同组分的去除率变化,间接支持了上述所推测的降解路径。最后研究了FMO/PS体系在不同类型土壤中降解生物柴油的情况,包括高岭土、赤红壤、红壤、黑土、水稻土,发现均可保持68%以上的去除率,证明此方法降解土壤中的生物柴油有很强的适用性。
巩彧玄[6](2020)在《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养猪场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高的特点,本文提出了通过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来处理养殖污水。该技术实现了磁分离技术与微生物处理法两种工艺之间的互补,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周期短、占地面积小和成本低等特点,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处理养猪场污水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本文以养猪场污水为实验水样,先经过磁分离系统处理,并以浊度、化学需氧量(COD)和总磷(TP)的去除率作为指标。实验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各主要因素最优参数。当p H值为7.0±0.3、聚合氯化铝(PAC,4%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投加量为15.0±1.0ml/L、聚丙烯酰胺(PAM,0.2%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投加量为40.0±1.0ml/L、磁种的投加量为300.0±1.0mg/L、沉降时间为20±1.0min时,为单因素实验得出的最优条件。然后通过Design-Expert软件以及响应曲面法对各主要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研究。依据响应面分析得到浊度、COD和TP去除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了有利于实际操作将各参数值调整为:PAC的投加量为15.5ml/L、p H值为6.8、磁种的投加量为300mg/L、PAM的投加量为39.5ml/L。在此条件下浊度的去除率为79.53±0.10%;COD的去除率为58.50±0.2%;TP的去除率为90.90±0.18%。同时经测定磁性絮凝团在磁场中沉降的速度为450±0.2cm/min,而且生成的磁性絮凝体的体积仅有0.8±0.1ml。从不同环境中,分离筛选出能够高效降解COD的菌株一株LZ77,经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sp以及实验室已经筛选出的为不定杆菌属Acinetobacter bereziniae的异养硝化细菌Zhi77。通过实验得到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在此条件下进行培养。通过检测,菌株LZ77对于COD和悬浮物(SS)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0.90%和82.00%;菌株Zhi77对于氨氮和总氮(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96.08%和94.5%。然后将菌Zhi77和菌LZ77共同作用处理经过磁分离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检测经过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处理过的养猪场污水,出水中浊度的去除率为79.53%;COD的去除率为95.05%;氨氮的去除率为96.08%;TN的去除率为94.5%;TP去除率为93.28%;SS去除率为82.7%。因此,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能够有效的处理养猪场污水。
曲雯琪[7](2019)在《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日落黄染料的吸附性能》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业发展,染料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由于染料废水具有组分复杂、难于脱色、CODcr及BOD5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悬浮物多、含有难降解成分等诸多特点,是工业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当前染料污染治理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与其他工艺相比,吸附法处理染料废水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效率高且能够选择性吸附某些化合物等优点。吸附剂的选择是吸附法处理效果的关键,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无毒害、易降解等诸多特点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且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活泼氨基与羟基,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改性,提高其吸附性能与稳定性。接枝改性所选用的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具有高阳离子活性及电荷密度,可与带有其他官能团的单体接枝共聚,从而引入季铵盐基团。同时,本课题采用磁性分离技术,大大提高了吸附剂的重复利用性。论文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以Fe3O4纳米颗粒为磁核,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磁性壳聚糖微球(MCPs);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在氮气吹扫下通过自由基引发接枝共聚法制备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PMCPs)。(2)对MCPs与PMCPs进行表征,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图、热重分析、粒径分析、Zeta电位等均表明DAC接枝成功;X射线衍射图谱证明壳聚糖涂层和DAC接枝不会导致Fe3O4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发生相变;磁滞回线表明虽然壳聚糖涂层和DAC接枝会减弱Fe3O4的磁性,但磁性粒子仍可以通过外部磁场分离;(3)以阴离子染料日落黄(SY)为模拟废水,研究染料废水初始pH、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对磁性微球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解吸实验,探究磁性微球的可重复利用性。结果表明,在染料废水初始pH 2.010.0范围内,吸附容量随pH减小显着增大,且PMCPs的吸附容量显着高于MCPs;PMCPs在初始60 min内吸附容量迅速增加,随后增速减慢,吸附容量基本不再变化;当初始浓度较低时,PMCPs的吸附容量随染料浓度的增大显着增加,浓度大于900 mg/L后增速减慢并最终达到平衡;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实验后,PMCPs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4)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及吸附热力学模型分析表明,磁性微球PMCPs对日落黄染料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PSO)模型及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在pH 2.0、温度25°C条件下,PMCPs对日落黄染料废水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87.14 mg/g;PMCPs吸附日落黄染料为自发、放热过程。将PMCPs与已有研究的其他吸附剂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MCPs的吸附容量位于较高水平。
钱栋梁[8](2019)在《超润湿钛基微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是各国“水”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水污染问题,特别是工业污染和海洋原油泄漏产生的含油污染水体,是环境保护研究者们一直不断探索的重点。过去存在很多传统分离技术,例如:离心分离、悬浮技术、电化学处理法等。但是这些技术都存在处理时间长,操作繁琐,分离效率低,二次污染等不足。近年来,随着对仿生学原理的深入发掘,研究者们赋予了一般的自然和工业材料超润湿的性能。同时,在高压静电纺丝、水热合成、溶胶-凝胶等新型制备方法的辅助下,研究者们开发出了具有超润湿性能的微纳复合材料进行高效的油水分离,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这些材料按照分离方式可以分为过滤型分离材料和吸收型分离材料两种,过滤型分离材料可以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吸收型分离材料则可以处理大面积污染水体。但是这些材料依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成本高、材料功能单一和抗污染性能不足等。针对这些不足,本文通过简单,低成本的方法制备了高效,多功能的过滤型分离膜。在钛(Ti)基材料的基础上,将其与氧化石墨烯(GO),四氧化三钴(Co3O4)等热门材料进行复合,构筑具有超润湿性的多种微纳结构的复合分离膜,从而实现含油废水的协同净化。(1)首先将黄铜网作为基底,通过二次水热法制得具有光催化性能的二氧化钛(TiO2)纳米棒阵列网。另将氧化石墨烯进行磺化,磺化后的氧化石墨烯亲水性和含水厚度增强,在磺化氧化石墨烯(SGO)表面还原均匀分散的银(Ag)纳米粒子,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最后经过真空抽滤,实现二者的复合。该TiO2@SGO/Ag纳米粒子微纳结构复合膜拥有同时高效分离并光催化降解含有机染料的油水乳液的性能。(2)为了进一步提高乳液分离效果,另以不锈钢网为基底,经水热法在其表面修饰针林状Co3O4纳米针。通过特殊的高速搅拌水热法制得超长钛酸钠纳米丝。以Co3O4纳米针网为下层,钛酸钠纳米丝为上层,经真空沉积获得的均匀覆盖的钛酸钠纳米丝/Co304纳米针双层微纳结构网膜,可以实现对微纳米粒径油水乳液的高效分离。(3)脱离金属基底,以TiO2纳米丝为主体,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将聚乙烯亚胺(PEI)包裹于TiO2纳米丝表面,再利用自组装法将Ti02纳米丝和PEI的复合物制备成自支撑型微纳复合薄膜。该膜具有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和自清洁的功能,对分离膜的抗污染和耐用性能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康蒙蒙[9](2019)在《铁碳微电解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工业原料石油的船舶运输构成海上船舶航运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的船舶运输会产生大量的含油压舱水。船舶含油压舱水的处理难点在于含有少量分散油和溶解油的低浓度含油污水的处理,如不妥善处置排入海洋中,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快速、高效处理低浓度含油污水是目前船舶含油压舱水处理亟需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低浓度含油压舱水为对象,利用铁碳微电解工艺对其进行预处理,研制了一种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评价了该铁碳微电解填料对低浓度含油压舱水的处理效果,采用生物膜法作为后续处理工艺与其联用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优化了两种工艺的运行条件,进行了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含油压舱水的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开发的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性能优异,填料表面疏松多孔,孔隙发达;主要以介孔为主,并含有较大的孔;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填料中部分为金属氧化物,其中大部分是简单的金属物质;对含油压舱水中COD和油含量去除效果显着。确定了影响铁碳微电解处理的最佳因素,对COD去除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添加石油烃降解菌群进行生物膜挂膜培养,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生物膜优势菌为石油烃降解菌ASW-2,优化了影响生物膜法处理的影响因素。将铁碳微电解与生物膜法两种工艺组合,分别取该两种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为实验启动参数,对模拟含油压舱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船舶含油压舱水中COD和油含量有明显的去除效果。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COD和油含量的去除率保持在98%以上的水平,并且COD和油的剩余浓度分别低于3 mg/L和1 mg/L,分别满足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COD≤50 mg/L)和国家规定的船舶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 3552-2018(石油类≤15 mg/L)。
曹莉[10](2018)在《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的构建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特殊浸润性表面在流体力学、光学、能量学等方面均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其中超亲水表面可应用于自清洁、减反增透、防雾抗霜、油水分离等方面,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目前用于制备超亲水表面的材料主要是各类氧化物纳米颗粒如SiO2、SiO2等,其它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研究较少。纳米沸石颗粒具有分子尺度的三维网络结构孔道,其中Y型沸石颗粒亲水性很好,可用于构建超亲水表面,但目前其在润湿性方面的制备和应用方面鲜有报道。此外,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理论上也适用于亲水、防雾表面的构建,相关研究也较为少见。本研究首先以四甲基溴化铵、四甲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稳定的Y型纳米沸石,产品平均粒径约为28nm,产率为11.6%。采用脱水-再水合法合成工艺,经5循环流程产率提升为42%,得到产品平均粒径约为95nm,对水热法分离出来的上清液再进行脱水-再水合工艺处理,产品平均粒径约为76nm,收率达到26%。说明采用脱水-再水合法能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纳米沸石的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利用合成的Y型纳米沸石溶胶采用浸渍提拉法在玻璃基材上制备了透明、超亲水、减反增透涂层,经表征,其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率最高值为98.33%。涂层具有优异的高温和低温防雾性能,并可在自然温度条件下保持至少六个月。涂层表面的纳米沸石颗粒和微观缺陷小到足以降低光的散射,在适合的涂层厚度条件下共同造就了涂层的减反增透性能;而涂层表面及内部的孔道、空隙引起的毛细管作用力、Y型纳米沸石颗粒本身的具有内部微孔的三维结构给予的吸湿性能及氢键的作用,共同造就了涂层良好的亲水性和防雾性。第三,利用有机聚电解质的辅助,通过层层组装法在玻璃基材上分别构建了Y型纳米沸石涂层,经煅烧得到了透明、表面均一的纳米级薄膜,最大透光率可达99%。与相同条件下构建的纳米二氧化硅涂层进行比较,纳米沸石涂层具有超亲水性,且在冷热两种考察条件下均展示出优异的防雾性能,机械性能和耐候性良好。第四,采用浸渍提拉法在不锈钢丝网上构建了超双亲性纳米沸石膜,采用二次生长法进一步形成微米级沸石膜,湿性能的考察表明其具有空气中的超双亲性和水下超疏油性。采用不同油类对双层叠加结构式微米级沸石膜滤网的油水分离性能进行考察,发现其油水分离率均在99.97%以上,重复使用次数可达15次,水中油分残留率均小于20ppm。说明双层叠加结构式微米级沸石膜滤网在油水分离方面极具优势,在工业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以正丁醇为溶剂、丙烯酸为单体、乙醇为稀释剂合成了醇溶性聚丙烯酸树脂,并用甲醚化氨基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制备了湿度响应有机亲水性防雾涂层。对涂层的耐水性、硬度、附着力、接触角、透光率、防雾等性能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适当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有机涂层耐水性能优,附着力0级,硬度B级,涂层厚度约2μm,在400~700nm的波段内透光率稳定,涂层亲水性能随环境湿度增加而增加,初步润湿后在4min时的接触角可降至8.7°和4.5°,并具有良好的防雾性能。
二、用磁铁微粒净化含油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磁铁微粒净化含油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清单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制革含铬废水 |
2.1.1 制革含铬废水来源 |
2.1.2 制革含铬废水的特征及危害 |
2.1.3 制革含铬废水处理 |
2.2 油田采出水 |
2.2.1 油田采出水的来源 |
2.2.2 油田采出水的特征与危害 |
2.2.3 油田采出水处理 |
2.3 磁性纳米颗粒和磁性分离器的研究现状 |
2.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简介 |
2.3.2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制备方法 |
2.3.3 磁性分离理论与分析 |
2.3.4 磁性分离器设计与制造 |
2.3.5 钕铁硼(Nd-Fe-B)高强磁棒 |
2.4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研究现状 |
2.4.1 磁性颗粒磁性分离处理含铬废水 |
2.4.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含铬废水 |
2.5 磁性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研究现状 |
2.5.1 磁性颗粒磁分离技术处理油田采出水 |
2.5.2 磁性纳米颗粒和高梯度磁性分离器处理油田采出水 |
2.6 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2.6.1 课题研究意义 |
2.6.2 课题研究内容 |
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方法与机理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水合Cr(OH)_3胶体制备 |
3.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Cr(Ⅲ)的捕获实验 |
3.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3.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再生循环回用实验 |
3.3.6 表征和测试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3.4.2 水合Cr(OH)_3胶体zeta电位和粒度分析 |
3.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的影响 |
3.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对Cr(Ⅲ)的捕获 |
3.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3.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循环回用和废水中铬回收 |
3.5 本章小结 |
4 磁棒式磁性分离器设计及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铬废水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优选试剂制备 |
4.3.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 |
4.3.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4.3.4 磁性分离器对水中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实验 |
4.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实验 |
4.3.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实验 |
4.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性能 |
4.4.2 单根磁棒磁场强度的理论模拟与实验测量分析 |
4.4.3 实验室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制造 |
4.4.4 磁性分离器对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连续捕获的影响 |
4.4.5 磁性纳米颗粒连续流动处理实际制革含Cr(Ⅲ)废水 |
4.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废水中Cr(Ⅲ)回收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性分离回收处理制革含铬废水中试试验及示范工程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规模化制备 |
5.3.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的设计与构建 |
5.3.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工厂实验 |
5.3.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实验 |
5.3.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构建 |
5.3.6 磁性纳米颗粒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中试及示范工程 |
5.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性能和规模化制备 |
5.4.2 中试规模磁棒式磁性分离器制造 |
5.4.3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的影响 |
5.4.4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中试 |
5.4.5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处理制革含Cr(Ⅲ)废水示范工程 |
5.4.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的再生回用和Cr(Ⅲ)资源回收 |
5.5 本章小结 |
6 磁性Fe_3O_4纳米颗粒表面修饰及在油田采出水COD去除中应用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制备 |
6.3.2 油田采出水红外光谱分析 |
6.3.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测定 |
6.3.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实验 |
6.3.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实验 |
6.3.6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回用实验 |
6.3.7 表征和测试方法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性能 |
6.4.2 油田采出水的红外光谱 |
6.4.3 油田采出水和磁性Fe_3O_4-IDA-Cu~(2+)纳米颗粒Zeta电位 |
6.4.4 油田采出水COD去除的影响 |
6.4.5 磁性纳米颗粒去除采出水COD连续流动运行 |
6.4.6 磁性纳米颗粒的再生和循环回用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强化磁混凝工艺处理污染水体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磁混凝研究进展 |
1.2.2 强化混凝研究进展 |
1.3 磁性复合材料 |
1.3.1 磁性复合材料的载体 |
1.3.2 沸石的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3.3 复合磁性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创新性分析 |
1.4.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合磁性沸石的制备和表征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复合磁性吸附剂的制备 |
2.2.2 混凝实验 |
2.2.3 指标检测方法及其计算 |
2.2.4 表征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复合磁性沸石制备优化 |
2.3.2 表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磁性沸石强化混凝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MZ投加量的影响 |
3.3.2 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
3.3.3 强化混凝污染物去除特性 |
3.3.4 絮体沉速与表面电位分析 |
3.3.5 CMZ重复使用与再生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磁性沸石吸附机制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3 吸附反应动力学分析 |
4.3.1 吸附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2 氨氮吸附反应动力学 |
4.3.3 总磷吸附反应动力学 |
4.4 吸附反应热力学分析 |
4.4.1 吸附反应热力学模型 |
4.4.2 氨氮吸附反应热力学 |
4.4.3 总磷吸附反应热力学 |
4.5 CMZ脱氮除磷机理分析 |
4.5.1 CMZ去除氨氮机理 |
4.5.2 CMZ去除总磷机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水质复合磁性沸石最佳投加量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 CMZ最佳投加量数学模型 |
5.2.1 最优尺度回归分析 |
5.2.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磁性活性炭对废水中酚类污染物吸附-解吸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纳米Fe_3O_4 制备 |
1.2.2 纳米Fe_3O_4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3 |
1.2.3 废水中酚类污染物处理现状 |
1.2.4 活性炭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5 吸附材料的吸附-解吸性能 |
1.3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磁性活性炭制备及对废水中苯酚吸附-解吸特性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磁性活性炭制备条件优化 |
2.2.2 磁性和非磁性活性炭的表征 |
2.2.3 苯酚吸附性能研究 |
2.2.4 磁性活性炭吸附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
2.2.5 磁性活性炭吸附苯酚的等温吸附性能 |
2.2.6 MYAC的解吸性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性活性炭对废水中BPA吸附-解吸特性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剂与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BPA吸附性能研究 |
3.2.2 磁性活性炭吸附BPA的动力学研究 |
3.2.3 磁性活性炭吸附BPA的等温吸附性能 |
3.2.4 MMAC的解吸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磁性活性炭对废水中DBP吸附特性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剂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 |
4.1.3 样品分析测定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DBP吸附性能研究 |
4.2.2 磁性活性炭吸附DBP的动力学研究 |
4.2.3 磁性活性炭吸附DBP的等温吸附模型 |
4.3 吸附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仿生高性能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中油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
1.2.1 油水混合物的类型和性质 |
1.2.2 油水混合物处理方法 |
1.3 膜分离技术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超疏水/超亲油分离膜 |
1.3.2 超亲水/超疏油分离膜 |
1.3.3 智能响应润湿性分离膜 |
1.4 其他水污染污水处理概述 |
1.4.1 染料等有机物污水 |
1.4.2 重金属离子污水 |
1.5 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
1.5.1 静电纺丝法 |
1.5.2 气流纺丝法 |
1.6 纳米纤维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6.1 油水分离 |
1.6.2 重金属离子移除 |
1.6.3 染料移除 |
1.6.4 抗菌 |
1.7 本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无氟体系的超疏水/超亲油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以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过程 |
2.3.1 聚酰亚胺(PI)纤维膜的制备 |
2.3.2 无氟聚苯并恶嗪单体P(B-oda)的合成 |
2.3.3 SNP/PBZ改性PI膜的制备 |
2.4 测试与表征 |
2.4.1 核磁共振(NMR)表征 |
2.4.2 红外光谱(FTIR)表征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 |
2.4.4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 |
2.4.5 热重分析仪(TGA)表征 |
2.4.6 纤维膜拉伸强度测试 |
2.4.7 X-射线衍射(XRD)谱表征 |
2.4.8 表面润湿性能表征 |
2.4.9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聚酰胺酸和聚酰亚胺纤维膜的制备 |
2.5.2 苯并恶嗪单体的合成 |
2.5.3 SNP/PBZ/PI纤维膜的表征 |
2.5.4 SNP/PBZ/PI纤维膜表面的油/水润湿性分析 |
2.5.5 油水分离性能 |
2.5.6 SNP/PBZ/PI纤维膜的稳定性 |
2.5.7 油水分离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pH响应润湿性的柔性、耐用和磁性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按需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3 实验过程 |
3.3.1 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3.3.2 Fe_3O_4/MA-TiO_2涂层溶液的制备 |
3.4 测试与表征 |
3.4.1 接触角测试 |
3.4.2 膜的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
3.4.3 Fe_3O_4/MA-TiO_2/PI纳米纤维膜的可循环使用性和环境耐久性研究 |
3.4.4 Fe_3O_4/MA-TiO_2/PI纳米纤维膜的机械耐久性研究 |
3.5 结果和讨论 |
3.5.1 Fe3O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3.5.2 Fe_3O_4/MA-TiO_2/PI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3.5.3 Fe_3O_4/MA-TiO_2/PI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可调控润湿性能研究 |
3.5.4 pH可控的油水分离 |
3.5.5 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3.5.6 Fe_3O_4/MA-TiO_2/PI纳米纤维膜的稳定性 |
3.6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基于自然启发的金属-酚基超疏水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3 实验过程 |
4.3.1 超疏水PDMS/TA-M~(n+)/P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4 测试与表征 |
4.4.1 纤维膜的表面电荷表征 |
4.4.2 屏蔽紫外线性能测试 |
4.4.3 膜的抗菌性测试 |
4.4.4 细胞毒活性评估 |
4.5 结果和讨论 |
4.5.1 PDMS/TA-M~(n+)/P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4.5.2 PDMS/TA-Al~(3+)/PI纳米纤维膜的润湿性和自清洁性能研究 |
4.5.3 PDMS/TA-Al~(3+)/PI纳米纤维膜的稳定性研究 |
4.5.4 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4.5.5 透明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研究 |
4.5.6 PDMS/TA-Al~(3+)/PI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活性研究 |
4.5.7 PDMS/TA-Al~(3+)/PI纳米纤维膜的细胞毒性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功能化氧化石墨烯的仿生多功能自清洁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过程 |
5.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5.3.2 硫醇化石墨烯的合成 |
5.3.3 ZIF-8@GSH/PI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5.4 测试与表征 |
5.4.1 激光拉曼光谱表征 |
5.4.2 油水乳液的表征 |
5.4.3 纤维膜的表面粗糙度表征 |
5.4.4 纤维膜的孔径分布分析 |
5.5 结果和讨论 |
5.5.1 ZIF-8@GSH/PI静电纺纤维膜的表征 |
5.5.2 ZIF-8@GSH/PI纤维膜的润湿性和自清洁性能研究 |
5.5.3 ZIF-8@GSH/PI膜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5.5.4 ZIF-8@GSH/PI膜的油水分离应用 |
5.5.5 ZIF-8@GSH/PI膜的光催化应用 |
5.5.6 ZIF-8@GSH/PI纳米纤维膜的抗菌活性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愈合和超润湿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在水净化方面的多功能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6.3 实验过程 |
6.3.1 WO_3/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
6.3.2 PP/WO_3/PAN复合膜的制备 |
6.4 测试与表征 |
6.4.1 油水混合物和油包水乳液的分离 |
6.4.2 废水中金属去除实验 |
6.4.3 光催化性能测试 |
6.5 结果和讨论 |
6.5.1 PP/WO_3/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与表征 |
6.5.2 PP/WO_3/PAN纳米纤维膜的表面润湿性和防污性能 |
6.5.3 PP/WO_3/PAN纳米纤维膜的稳定性研究 |
6.5.4 PP/WO_3/PAN膜的自愈合性能研究 |
6.5.5 混合液/乳化液分离性能研究 |
6.5.6 PP/WO_3/PAN膜的光催化应用 |
6.5.7 PP/WO_3/PAN膜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6.5.8 PP/WO3/PAN膜的抗菌活性 |
6.5.9 PP/WO_3/PAN纳米纤维膜的生物相容性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全文总结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生物柴油污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生物柴油概述 |
1.1.1 生物柴油的简介 |
1.1.2 生物柴油污染 |
1.2 油类污染的危害 |
1.3 油类污染的处理方法 |
1.4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 |
1.4.1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
1.4.2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
1.4.3 过渡金属活化 |
1.5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 |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1.6.1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6.2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实验方案 |
2.2.1 生物柴油废水的配制 |
2.2.2 生物柴油污染土壤的配制 |
2.2.3 生物柴油废水降解实验 |
2.2.4 土壤中生物柴油降解实验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生物柴油的分析方法 |
2.3.2 水体中生物柴油的前处理方法 |
2.3.3 土壤中的生物柴油的前处理方法 |
2.3.4 生物柴油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方法 |
2.3.5 生物柴油降解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 |
2.4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的表征分析 |
2.4.1 SEM扫描电镜 |
2.4.2 TEM透射电镜 |
2.4.3 XRD分析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4.5 H_2程序升温还原H2-TPR分析 |
2.4.6 循环伏安分析(CV) |
第3章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的特性研究 |
3.1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的制备 |
3.1.1 磁性Fe_3O_4的制备 |
3.1.2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的制备 |
3.2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的表征分析 |
3.2.1 SEM与 TEM分析 |
3.2.2 XRD分析 |
3.2.3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分析 |
3.2.4 循环伏安分析(CV) |
3.2.5 磁滞回线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生物柴油废水 |
4.1 实验内容 |
4.1.1 实验步骤 |
4.1.2 生物柴油的分析方法 |
4.1.3 COD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生物柴油中主要成分的确定 |
4.2.2 生物柴油废水的降解实验 |
4.2.3 反应前后XPS分析 |
4.2.4 降解过程中的COD变化实验 |
4.2.5 自由基淬灭实验 |
4.2.6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FMO)的重复利用性分析 |
4.2.7 生物柴油的降解路径 |
4.3 经济成本核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土壤中生物柴油污染 |
5.1 实验内容 |
5.1.1 实验步骤 |
5.1.2 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FMO/PS体系降解土壤中生物柴油污染的条件实验 |
5.2.2 FMO/PS体系降解生物柴油的机理分析 |
5.2.3 自由基淬灭实验 |
5.2.4 FMO/PS体系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应用 |
5.3 经济成本核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分离技术 |
1.2.2 微生物处理技术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污水样 |
2.2.2 实验药品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2.3.2 磁分离技术对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
2.3.3 功能菌株的分离及应用 |
2.4 水样的检测 |
第3章 磁分离系统的构建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磁分离对絮凝团的强化去除作用 |
3.3 磁分离系统中单因素的研究 |
3.3.1 pH值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2 PAC投加量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3 PAM投加量对浊度、COD和 TP去除的影响 |
3.3.4 磁种投加量对浊度、COD和TP去除的影响 |
3.3.5 沉降时间对浊度、COD和TP去除的影响 |
3.4 磁种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
3.4.1 磁种的回收 |
3.4.2 磁种的重复利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磁分离系统的参数优化 |
4.1 引言 |
4.2 响应曲面法 |
4.3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浊度去除率的影响 |
4.4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5 主要参数交互作用对TP去除率的影响 |
4.6 验证性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功能菌株的分离和处理污水的应用研究 |
5.1 引言 |
5.2 菌种的筛选结果及其效果分析 |
5.2.1 分离筛选COD降解菌及其效果分析 |
5.2.2 分离筛选脱氮菌及其效果分析 |
5.3 菌株在污水样处理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日落黄染料的吸附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染料废水概述 |
1.1.1 染料简介 |
1.1.2 染料分类 |
1.1.3 染料废水特点 |
1.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 |
1.2.1 物理法 |
1.2.2 化学法 |
1.2.3 生物法 |
1.3 壳聚糖基吸附剂研究现状 |
1.3.1 壳聚糖简介 |
1.3.2 壳聚糖应用 |
1.3.3 改性壳聚糖吸附剂 |
1.3.4 磁性壳聚糖吸附剂 |
1.4 课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意义 |
1.4.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磁性微球的表征 |
2.2.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2.2.3 X射线衍射分析 |
2.2.4 饱和磁化强度分析 |
2.2.5 热重分析 |
2.2.6 粒度分析 |
2.2.7 Zeta电位测定 |
2.2.8 含水率测定 |
2.3 磁性微球的应用 |
2.3.1 染料性质 |
2.3.2 染料溶液的配制 |
2.3.3 标准曲线的制作 |
2.3.4吸附效果影响因素实验 |
2.3.5 脱附和再生实验方法 |
2.4 吸附模型与机理分析 |
2.4.1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
2.4.2 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
2.4.3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 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
3.2.1 Fe_3O_4 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2 磁性壳聚糖微球(MCPs)的制备 |
3.2.3 聚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PMCPs)的制备 |
3.3 表征结果分析 |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3.3.3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3.3.4 饱和磁化强度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粒度分析 |
3.3.7 Zeta电位测定 |
3.3.8 含水率测定 |
3.4 吸附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染料溶液初始pH的影响 |
3.4.2 吸附时间的影响 |
3.4.3 染料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
3.5 可重复利用性分析 |
3.6 吸附模型与机理分析 |
3.6.1 吸附动力学模型分析 |
3.6.2 吸附等温线模型分析 |
3.6.3 吸附热力学分析 |
3.6.4 吸附机理分析 |
3.7 吸附容量比较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的专利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超润湿钛基微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超润湿性 |
1.2.1 超润湿现象 |
1.2.2 超润湿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 过滤型油水分离材料 |
1.3.1 金属基分离材料 |
1.3.2 织物/布料分离材料 |
1.3.3 聚合物分离材料 |
1.3.4 陶瓷分离材料 |
1.4 吸收型油水分离材料 |
1.4.1 颗粒和粉末分离材料 |
1.4.2 三维(3D)多孔分离材料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二氧化钛@磺化氧化石墨烯/银纳米粒子复合膜用于原位分离-光降解油水乳液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测试仪器 |
2.2.2 氧化石墨烯(GO)和磺化氧化石墨烯(SGO)的制备方法 |
2.2.3 磺化氧化石墨烯与Ag纳米粒子(SGO/Ag)复合物的合成方法 |
2.2.4 TiO_2纳米团簇网的制备方法(溶剂热法) |
2.2.5 TiO_2纳米棒阵列网的制备方法(水热法) |
2.2.6 TSA复合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
2.2.7 水包油和油包水乳液的制备方法 |
2.2.8 乳液分离和降解实验 |
2.2.9 双功能TSA膜的渗透流速和分离效率的计算 |
2.3 实验结果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钛酸钠纳米丝/Co_3O_4纳米针双层网膜的制备及其高效分离微米级油/水乳液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测试仪器 |
3.2.2 Co_3O_4纳米针网(CNs)的制备 |
3.2.3 超长钛酸钠纳米丝(STNs)的合成 |
3.2.4 CNs/STNs膜的制备 |
3.2.5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 |
3.2.6 乳液分离实验 |
3.2.7 CNs/STNs膜的流速和分离效率的计算 |
3.3 实验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特殊润湿性的均匀蜂窝状TiO_2@PEI膜高效分离油/水乳液和自清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测试仪器 |
4.2.2 二氧化钛纳米丝(TiO_2 NWs)的制备 |
4.2.3 TiO_2@PEI膜的制备 |
4.2.4 水包油乳液的制备 |
4.2.5 乳液分离实验 |
4.2.6 流速恢复率(FRR)的计算 |
4.3 实验结果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9)铁碳微电解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含油压舱水中的低浓度含油废水 |
1.2.1 含油压舱水中低浓度含油废水的形成 |
1.2.2 含油压舱水中低浓度含油废水的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含油压舱水处理方法 |
1.3.2 含油压舱水处理研究进展 |
1.4 铁碳微电解工艺 |
1.5 生物膜法 |
1.6 本论文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预处理 |
2.2.2 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制备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4 新型微电解填料制备实验 |
2.4.1 Fe/C质量比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4.2 膨润土含量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4.3 焙烧温度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4.4 焙烧时间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4.5 草酸铵含量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4.6 镍投加量对填料性能的影响 |
2.5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微观特性分析 |
2.5.1 填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2.5.2 填料的孔分布分析 |
2.5.3 填料中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预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静态实验 |
3.2.2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正交实验 |
3.2.3 分析方法 |
3.2.4 动力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分析 |
3.3.1 Fe/C投加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2 电解时间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3 pH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3.4 曝气量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 铁碳微电解正交实验分析 |
3.5 COD去除动力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膜法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 |
4.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预处理 |
4.2.2 实验步骤 |
4.3 分析方法 |
4.4 高通量测序 |
4.5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4.5.1 测序数据特征 |
4.5.2 多样性分析 |
4.6 生物膜法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的实验结果分析 |
4.6.1 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4.6.2 曝气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4.6.3 pH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4.6.4 菌种量对去除效率的影响 |
4.7 组合工艺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的构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 |
1.2 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的应用 |
1.2.1 自清洁防污涂层 |
1.2.2 减反增透涂层 |
1.2.3 防雾抗霜材料 |
1.2.4 油水分离材料 |
1.2.5 其它应用 |
1.3 超亲水表面的构建 |
1.3.1 电化学沉积法 |
1.3.2 气相沉积法 |
1.3.3 溶胶-凝胶法 |
1.3.4 层层组装法 |
1.4 构建超亲水表面的材料 |
1.5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Y型纳米沸石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 |
2.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4 Y型纳米沸石的合成 |
2.4.1 Y型纳米沸石的水热法合成 |
2.4.2 纳米沸石的脱水-再水合法合成 |
2.4.3 纳米沸石的合成过程的上清液循环再利用 |
2.4.4 DRHT工艺循环优化纳米沸石的合成 |
2.5 合成纳米沸石的表征 |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1 水热法产物的表征 |
2.6.2 DRHT法产物的表征 |
2.6.3 上清液DRHT法产物的表征 |
2.6.4 DRHT法循环优化产物的表征 |
2.6.5 合成过程比较及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Y型纳米沸石超亲水表面的制备与其减反增透及防雾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料 |
3.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3.4 Y型纳米沸石的合成 |
3.5 涂层的制备 |
3.6 纳米沸石及涂层的表征方法 |
3.6.1 纳米沸石的性能表征方法 |
3.6.2 涂层的性能表征方法 |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1 纳米沸石和纳米SiO_2的性能表征 |
3.7.2 涂层的湿性能 |
3.7.3 涂层的表面形貌 |
3.7.4 涂层的减反增透性能 |
3.7.5 涂层的防雾性能 |
3.7.6 涂层的机械性能 |
3.7.7 纳米沸石涂层与纳米SiO_2涂层的比较 |
3.8 小结 |
第四章 层层组装法制备纳米沸石超亲水型减反增透涂层 |
4.1 前言 |
4.2 实验原料 |
4.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4.4 基于Y型纳米沸石的超亲水涂层的层层自组装 |
4.4.1 基材的预处理 |
4.4.2 Y型纳米沸石复合涂层的制备 |
4.5 基于纳米二氧化硅的超亲水涂层的层层自组装 |
4.5.1 基材的预处理 |
4.5.2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涂层的制备 |
4.6 涂层的表征方法 |
4.7 结果与讨论 |
4.7.1 多层复合涂层的湿性能 |
4.7.2 多层复合涂层的增透性能 |
4.7.3 多层复合涂层的表面形貌 |
4.7.4 多层复合涂层的防雾性能 |
4.7.5 多层复合涂层的其它性能 |
4.7.6 讨论 |
4.8 小结 |
第五章 双层叠加结构式微米级沸石膜滤网的制备及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原料 |
5.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5.4 沸石膜用种子溶胶的合成 |
5.5 不锈钢丝网上沸石膜的制备 |
5.5.1 不锈钢丝网的预处理 |
5.5.2 载玻片上纳米沸石膜的负载 |
5.5.3 不锈钢丝网上沸石膜的负载 |
5.6 纳米沸石膜的表征 |
5.7 纳米沸石膜的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5.7.1 负载纳米沸石膜的不锈钢丝网油水分离性能的表征 |
5.7.2 负载纳米沸石膜的不锈钢丝网的使用重复性和稳定性表征 |
5.7.3 二次生长负载微米级沸石膜的不锈钢丝网性能表征 |
5.8 结果与讨论 |
5.8.1 不同洗涤程序对丝网亲水性能的影响 |
5.8.2 负载纳米沸石膜的载玻片的湿性能 |
5.8.3 负载纳米沸石膜的不锈钢丝网的湿性能 |
5.8.4 二次生长沸石膜的不锈钢丝网的湿性能 |
5.8.5 两种沸石膜丝网的表面形貌 |
5.8.6 负载纳米沸石膜的丝网油水分离性能 |
5.8.7 二次生长法微米级沸石膜丝网的油水分离性能 |
5.8.8 二次生长沸石膜丝网的长期稳定性 |
5.9 小结 |
第六章 湿度响应聚丙烯酸树脂亲水涂层的制备及防雾性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原料 |
6.3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6.4 亲水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及改性 |
6.4.1 醇溶性聚丙烯酸酯树脂溶剂的选择 |
6.4.2 聚丙烯酸酯实验装置图 |
6.4.3 醇溶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工艺 |
6.5 亲水防雾涂层的制备 |
6.5.1 载玻片的预处理 |
6.5.2 涂层的制备 |
6.6 合成丙烯酸树脂的性能表征方法 |
6.6.1 聚丙烯酸酯的表观状态 |
6.6.2 聚丙烯酸酯的储存稳定性 |
6.6.3 聚合树脂的玻璃化温度 |
6.6.4 聚丙烯酸酯的固含量 |
6.6.5 醇溶性聚丙烯酸树脂的红外表征 |
6.7 涂层性能测试和表征方法 |
6.7.1 耐水性 |
6.7.2 硬度、附着力、透光率、亲水性 |
6.7.3 防雾性能测试 |
6.8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8.1 聚丙烯酸酯树脂中不同丙烯酸用量对树脂亲水性能的影响 |
6.8.2 醇溶性聚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反应机理及红外图谱 |
6.8.3 氨基树脂固化丙烯酸的反应机理 |
6.8.4 氨基树脂交联固化聚丙烯酸树脂涂层的耐水性能 |
6.8.5 涂层的硬度和附着力 |
6.8.6 不同固化剂使用比例对产品涂层亲水性能的影响 |
6.8.7 涂层吸湿对涂层亲水性的影响 |
6.8.8 涂层的透光性能 |
6.8.9 涂层的防雾性能 |
6.8.10 涂层的微观形貌及涂层厚度 |
6.9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用磁铁微粒净化含油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于废水处理的磁性分离新技术研究[D]. 李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2]强化磁混凝工艺处理污染水体实验研究[D]. 杨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3]磁性活性炭对废水中酚类污染物吸附-解吸性能研究[D]. 李宣镜. 山西大学, 2021(12)
- [4]仿生高性能纤维基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应用研究[D]. 马文静. 东南大学, 2021
- [5]铁锰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盐降解生物柴油污染的研究[D]. 王霁. 华侨大学, 2020(01)
- [6]磁分离与生物耦合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D]. 巩彧玄.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7]接枝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其对日落黄染料的吸附性能[D]. 曲雯琪. 重庆大学, 2019(01)
- [8]超润湿钛基微纳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含油废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D]. 钱栋梁. 苏州大学, 2019(04)
- [9]铁碳微电解与生物膜法联合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研究[D]. 康蒙蒙. 浙江海洋大学, 2019(02)
- [10]特殊浸润性功能表面的构建及性能研究[D]. 曹莉. 西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