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1胶用于超声波清洗精密偶件情况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严永聪[1](2021)在《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文中认为N-甲基吡咯烷酮(NMP)由于其热稳定性高、沸点高、挥发低和溶解能力强等优点,在石化、锂电池、高分子聚合物合成等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对聚氨酯溶解能力强,对设备腐蚀性小,低毒等优点被用作聚氨酯胶黏剂合成反应釜的清洗液,在清洗过程中NMP消耗量大,且NMP价格昂贵,清洗后的需要重新回收利用以节约生产成本。本文根据NMP现有的回收工艺,对含有聚氨酯热熔胶的清洗液废液,为解决精馏塔堵塞,NMP回收率低,分离能耗大等问题,采用先在废液中加入水并进行搅拌,脱除废液中聚氨酯固体,确定水添加量与废液质量比为1:2,搅拌温度为25℃,选用折叶开启式叶轮作为搅拌桨,在300r/min下搅拌20min。但搅拌过程中存在固体大量团聚的问题,通过在水中加入适量乙醇来避免此问题,且不会降低固体去除效果。将加入10%wt乙醇溶液后得到的固液悬浮物过滤分离出滤液后进行减压精馏,在高真空度下降低精馏温度能够减低NMP水解率,同时减少能耗,精馏过程中只需除去轻组分乙醇和水即可以回收NMP。塔顶得到的馏出液还可以再次加入至清洗液废液中,降低了乙醇和水的消耗成本。经过在55℃~85℃下减压精馏,得到含水量为0.25%的回收清洗液。本文运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年产50000吨聚氨酯热熔胶剂产生的反应釜清洗液废液进行回收工艺中的精馏模拟,热力学方法选择Wilson活度系数模型。在简捷模拟计算得到的初始条件下,利用严格精馏计算和灵敏度分析工具考察了塔内的理论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参数对塔顶、塔釜组成和能耗的影响,最终得到优化后的精馏塔操作参数。经过精馏后得到NMP纯度为96.48%,含水量为0.05%的清洗液回收液。本文在精馏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对回收工艺中的物料和能量进行衡算,再对回收工艺中设备进行计算与选型。对精馏塔进行了详细的设备计算和流体力学校核,并对工艺中储罐、换热器、泵、过滤器等设备进行了选型。在设备计算选型后,对回收工艺进行了初步技术经济估算,最终在采用该回收工艺后,相较于将废液直接售卖约可增加5079.5135万元/年的经济效益。
张若兰[2](2021)在《高精度纳秒激光清洗7075铝合金能场调控参数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7075铝合金具有质量轻、硬度高的优势,是精密零件加工制造的主要材料,但其化学性质活泼,表面容易氧化,电气性能降低。由于铝合金表面氧化层的熔点远高于基体熔点,激光能量过低无法突破氧化层的去除阈值,不能实现有效清洗;而过高的激光能量容易损伤铝合金基体,造成基体表面过烧蚀和二次损伤。因此,相较于其他材料,实现去除7075铝合金氧化层的高精度表面清洗更为困难,需要对作用于7075铝合金表面的激光能场进行精准调控。本论文以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作为激光清洗试验的主要设备,通过大量盲盒试验,对作用于7075铝合金表面的激光能量参数进行研究,经单次激光清洗,获得了表面粗糙度为0.15μm的优质表面(沿行扫描方向);由入射光束间接获取聚焦光斑光强分布,提出了与光强分布成正比的高精度能量密度计算新方法,以上述最优加工参数为基础,研究了去除7075铝合金表面氧化层的单脉冲激光所需能量密度阈值范围和获得平滑表面所需的累积激光能量密度阈值范围,为大规模加工提供参数基准;最后,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不同激光参数的清洗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色彩和亮度变化,结合光栅衍射原理,解析该现象,并探索了一种适用于7075铝合金表面清洗质量评估的原位检测新手段。本论文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搭建了激光清洗试验装置,该装置的最高功率:200W;最高扫描速率:7000mm/s;激光脉冲重复频率:200k Hz~2000k Hz;场镜焦距:254mm;脉冲宽度:106.8ns;波长:1064nm。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对激光清洗后的表面进行观测,为后续激光光斑能量分布提供了基础研究装置。(2)进行大量试验研究,分析了激光功率、振镜扫描速率、离焦量、激光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变量对激光清洗质量的影响。其中,激光功率决定了单脉冲激光能量能否将铝合金表面氧化层完全去除;振镜扫描速率决定了激光清洗后能否获得较高精度的清洗表面;离焦量通过影响激光能量密度的大小进而影响激光清洗质量;而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同时影响着激光输出功率和光斑间隔,会导致研究坠入非线性循环。因此,选定激光功率和振镜扫描速率作为研究参量,固定光斑离焦量和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在激光功率为80W,振镜扫描速率为1000mm/s,激光脉冲重复频率为500k Hz的状态下,获得了能够去除7075铝合金表面氧化层且粗糙度仅为0.15μm的高精度表面(沿行扫描方向),为后续能量阈值的精确分析计算提供基础数据。(3)提出了一种与光强分布成正比的激光能量密度计算方法。但是,聚焦光斑能量过强无法直接测量获取其光强分布。通过对聚焦光学系统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入射光瞳光场分布与焦面光场分布之间的关系,由入射光束信息间接计算了聚焦光斑的光强分布。依据与光强分布成正比的激光能量密度计算方法,对上述最优加工参数进行推算,当激光单脉冲能量密度为6.24J/cm2~6.97J/cm2时,7075铝合金表面氧化层能被有效去除。而当激光光斑累积能量密度阈值范围达到148.59J/cm2~176.77J/cm2时,能够获得平滑的激光清洗表面。(4)依据光栅衍射原理,解析了激光清洗后的颜色变化机理。并搭建了适用于7075铝合金表面清洗质量评估的原位在线检测装置,开发了基于HSL(H色调,S饱和度,L亮度值)的快速评价软件。采用该软件对前述激光功率参数变量和振镜扫描速率参数变量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当激光功率变化时,优质表面对应的测试数据具有唯一性,能够与其他功率下的数据有效区分。当振镜扫描速率变化时,优质表面对应的测试数据具有唯一性,能够与其他速率下的数据有效区分。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赵磊[3](2021)在《Zr基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微楔横轧成形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微机电系统、航空航天及生物医学的日益发展,微型轴类件越来越受青睐。微型轴作为典型支撑部件要承受复杂交变载荷的作用,其制造强度、精度和效率决定整个微机电系统的应用前景。非晶合金具有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使它在力学、物理和化学拥有巨大应用潜力,而内部无“晶粒尺寸效应”,热胀系数小也使它在热塑性成形中能充足保证产品精度,是制造微型轴的理想材料。与此同时,板式微楔横轧具有高效率、材料利用率高和产品种类多等优点。基于此,根据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超塑性变形能力,并结合板式微楔横轧一次性成形特点,本文提出非晶合金的热塑性微楔横轧工艺。首先,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和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等设备,探索了Zr35Ti30Be26.75Cu8.25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热性能参数和超塑性变形性能。在过冷液相区高温区段和高应变速率下,研究了温度、应变速率和样品尺寸对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以Maxwell-Pulse模型为基础,通过引入四项尺寸因子,建立了适宜微楔横轧的非晶合金本构模型。对比实验与模拟的位移-载荷曲线,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其次,对微楔横轧的模具进行了优化设计,在模具楔侧面设计了不同类型的直线表面织构,以带动微型轴稳定旋转,并保证成形精度。利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各工艺参数对微型轴成形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尺寸公差和最大主应力为约束条件,针对不同断面收缩率,构建了Zr基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微楔横轧热塑性成形图。最后,分析板式微楔横轧成形Zr35Ti30Be26.75Cu8.25非晶合金在金属流动、应力场、应变场和温度场变化特征,阐述了微型轴的变形机理。研究在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升温速率对样品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变形过程中的微量升温现象会促进非晶基体向晶化结构转变,但在控制变形参数条件下未使非晶合金产生明显晶化,为接下来的微楔横轧实验提供基础。
张树文[4](2021)在《基于氧化应激探讨槲皮素防治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以D-半乳糖构建髓核细胞衰老模型,并探讨其诱导髓核细胞衰老的氧化应激机制;(2)分析槲皮素对D-半乳糖诱导髓核细胞衰老、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分解代谢的影响;探讨槲皮素通过p38 MAPK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减轻D-半乳糖诱导髓核细胞衰老退变的分子机制;(3)经皮细针纤维环穿刺建立SD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探究槲皮素在椎间盘退变防治中的作用。方法:(1)通过CCK-8细胞活性实验、细胞周期实验评估D-半乳糖对髓核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衰老相关标记物检测D-半乳糖对髓核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影响;通过RT-q PCR、免疫荧光以及翻红O染色分析D-半乳糖诱导髓核细胞衰老对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通过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明确D-半乳糖诱导髓核细胞衰老的氧化应激机制。(2)通过CCK-8细胞活性实验、细胞周期实验评估槲皮素对D-半乳糖抑制髓核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β-半乳糖甘酶染色、β-半乳糖甘酶活性、RT-q PCR等分析槲皮素对D-半乳糖诱导髓核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影响;使用条件培养基共培养模式分析槲皮素抑制髓核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对单核巨噬细胞迁移和极化作用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槲皮素对MAPK(JNK、ERK、p38)信号通路的影响。(3)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以及电镜扫描明确槲皮素对髓核细胞自噬的激活作用;使用3-MA抑制剂抑制自噬明确槲皮素通过激活自噬减轻D-半乳糖诱导的髓核细胞衰老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保护作用;使用p38MAPK抑制剂SB203580明确槲皮素通过调节p38MAPK介导的自噬保护椎间盘退变。(4)通过X线透视和MRI扫描在影像学上评估槲皮素防治椎间盘退变的作用;使用HE染色评估椎间盘的病理变化,阿利新蓝和翻红O-固绿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椎间盘组织中细胞外基质蛋白聚糖的含量和分布;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评估槲皮素对细针穿刺诱导椎间盘细胞凋亡和自噬指标的影响。结果:(1)CCK-8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周期结果表明50g/L的D-半乳糖明显降低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出现细胞周期G1期阻滞;β-半乳糖甘酶染色、β-半乳糖甘酶活性以及衰老相关蛋白p53、p21、p16均明显增加;RT-q PCR结果提示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在衰老髓核细胞中明显增加,以CCL2和MMP13最为显着;RT-q PCR、免疫荧光、翻红O染色结果表明衰老髓核细胞中II型胶原和蛋白聚糖明显降低;D-半乳糖诱导氧化应激反应,包括ROS和MDA含量的升高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降低。(2)CCK-8结果表明25u M槲皮素对髓核细胞活性无影响,且逆转D-半乳糖对髓核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细胞周期结果表明槲皮素减轻D-半乳糖引起的G1周期阻滞;条件培养基对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和极化实验表明槲皮素抑制髓核细胞衰老的条件培养基减少了单核巨噬细胞的迁移和向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槲皮素通过调节JNK、ERK、p38 MAPK信号通路保护髓核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3)Western Blot、免疫荧光以及电镜结果表明槲皮素可以激活自噬并通畅自噬流,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II/I的表达升高,p62表达降低,给予3-MA预处理髓核细胞明显降低了槲皮素对髓核细胞自噬激活的作用;抑制自噬减少了槲皮素对髓核细胞外基质的保护作用,促进衰老相关蛋白和衰老相关分泌的表达;槲皮素降低了由D-半乳糖引起的p38MAPK、m TOR的磷酸化水平,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可以激活髓核细胞自噬并促进自噬流通畅。(4)细针穿刺成功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高度指数明显降低、Pfirrmann分级明显升高;槲皮素延缓细针穿刺诱导的椎间盘退变,增加椎间盘高度指数,降低Pfirrmann分级。HE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髓核面积减小,细胞数量减少,髓核与纤维环结构紊乱,槲皮素延缓椎间盘退变的进展,改善病理改良评分。阿利新蓝、翻红O-固绿以及蛋白聚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穿刺模型组损伤区髓核组织蛋白聚糖大量丢失且异常分布,槲皮素有效减少了蛋白聚糖的丢失和异常分布。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研究结果表明槲皮素处理减轻髓核细胞凋亡并促进髓核细胞的自噬水平。结论:(1)50g/L的D-半乳糖通过氧化应激途径诱导髓核细胞衰老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降低髓核细胞活性,阻滞细胞周期,且加速细胞外基质分解代谢。(2)槲皮素预处理通过调控MAPK信号通路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髓核细胞衰老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表达。(3)槲皮素通过p38MAPK介导的自噬抑制氧化应激诱导髓核细胞衰老退变。(4)槲皮素减轻细针穿刺诱导的椎间盘退变,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证实了其对椎间盘退变潜在的防治效果。
虞晨阳[5](2020)在《高压锁环式快开盲板的轻量化设计与结构优化》文中指出节能与环保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重大问题,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得到工业及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在我国于2019年底,新成立了国家管网公司,这标志着天然气管道的建设将在西气东输工程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快开盲板是广泛应用于天然气过滤器设备端部的,一种可以实现门盖快速启闭的装置,以便于其内部滤芯更换,快开盲板主要由门盖、锁环、高颈法兰、密封圈、安全联锁装置、开门铰链机构等组成。随着近些年随着天然气需求日益增加,输送管线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然而对于高压力,大直径的快开盲板的需求,则主要为进口国际产品,少量的国内厂家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不足,有的也主要靠仿制。因此进行快开盲板的国产化设计制造及研制是很有必要的。本论文是为解决国内某快开盲板设备生产企业在国产化研制及应用中遇到的多种问题,开展的针对性设计研究及改进,同时借助于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与优化。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厂家生产的快开盲板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对比,在同等工况下使用的材料更多,成本更高,仍有很大的优化空间。参考相关的常规设计标准,针对厂家提供的100多种不同工况的快开盲板进行常规设计;参考JB4732-2014的相关规定,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每一种型号的产品进行有限元的校核;着重对门盖与法兰进行轻量化设计,并根据优化后的计算校核公式设计一套30MPa,800mm的高压快开盲板。2.针对现有的快开盲板密封圈挤出严重的问题,改进了一种新型无骨架鞍形密封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密封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密封圈关键尺寸与密封圈的应力应变分布以及装配间隙处的局部挤出状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合理的设计参数。并与以往的鞍形密封圈的防挤出效果进行对比。该设计已获得国家专利。3.锁环槽处受锁环长时间,是大应力的集中处,容易产生裂纹。高压力大直径的快开盲板的内部介质为易燃易爆的天然气,若发生断裂失效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需要进一步从结构的安全可靠性角度出发,以断裂力学为基础,对快开盲板锁环槽出应力集中部位上假设的环向裂纹进行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4.为了推进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减少人工负担。本论文采用Visual Basic.NET语言开发了一款集设计、计算、校核、出图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软件平台。该软件可以快速批量的对快开盲板进行常规设计以及有限元的分析校核,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宋春辉[6](2020)在《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键合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分子诊断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其核心技术之一是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探测核酸的存在状态或缺陷,对人体的疾病做出诊断。微流控芯片技术利用在芯片上构造网络化的微通道及配套控制检测模块,将传统实验室集成到微米级的操作环境下进行研究。由于核酸检测需要的设备、技术及人员等比较受限制,所以将这一繁琐的操作过程在微流控芯片中实现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键合技术研究展开的。首先根据核酸检测的各个操作单元的功能需求设计芯片,着重对DNA提取区的磁珠预置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查询文献、性能分析和实验研究等,选取高分子作为制备芯片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和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采用等离子体和胶黏接两种键合方法进行键合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分析,最终选取合适的键合技术用来制备所设计的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主要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1)完成了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整体设计,包括芯片阀区、“Y”型流路、“蛇”型流路、“圆柱”型检测区;进行磁珠预置研究,设计实验装置和方案,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选择改性PVA作为包裹磁珠材料、反应浓度是10%、反应时间是8 h、反应温度是90℃,得到最快30 s释放磁珠。(2)等离子体键合主要研究了PMMA-PDMS复合式微流控芯片等离子体键合的处理时间参数对PDMS、PMMA以及硅烷化后PMMA表面亲疏水性和键合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法研究得到最佳的键合参数是:PDMS、PMMA、硅烷化PMMA分别经等离子体处理60 s、30 s、20 s时,放置时间分别是5 s、25 s、5 s时,得到最大强度是0.5672 MPa,且不存在泄露现象,本研究结果提供了最佳键合所需的处理时间以及有效操作时域。(3)胶黏接键合技术采用压敏胶键合、热熔胶膜键合、环氧树脂胶键合和UV固化胶键合。本文对四种键合方法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进行了详细论述和分析,通过对比四种键合方法的键合效果,最终选择了UV固化胶键合,该方法最大键合强度可达到0.2 Mpa,而且解决了其他三种方法出现的问题,如堵塞流道、粘接试剂或样品和粘接面不均匀等,不仅实现了芯片键合的简单工艺流程,而且提高了芯片键合的成功率,可应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批量化生产中。
曹红梅[7](2020)在《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文中指出喷墨印花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印花工艺,分散染料墨水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市场,虽然基于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和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很多,但仍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本论文围绕涤纶织物喷墨印花的二个关键因素“预处理剂和分散染料墨水”展开研究,一是选择自制的P[St-BA-F6]抗静电剂和生物黄原胶,研究了抗静电剂和黄原胶的预处理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二是基于分散染料的研磨和复配,研究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成像和喷墨印花性能。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核壳乳液法制备了 P[St-BA-F6]抗静电剂,研究了含P[St-BA-F6]预处理剂预处理涤纶,对涤纶的喷墨印花性能以及纤维性能的影响,考察了 5种交联剂或黏合剂(PETA、ITDA、BDDMA、SJ18A和P[St-BA-D4])在P[St-BA-F6]预处理剂中的作用;采用含盐黄原胶为涤纶预处理剂,以墨滴在织物表面扩散和渗透的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为原理,建立了快速评价喷墨印花图案清晰度的方法。研究了含盐黄原胶的流变性及对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以及天然黄原胶作为预处理剂的优势;研究了涉及制备分散染料墨水的主要参数,探讨了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制备了 7只液体分散染料(黄MC、红MC、蓝MC、紫MC、橙MC、绿MC和黑MC),研究了 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和4种多元醇对液体分散染料(蓝MC、黑MC)流变性的影响,评价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优势和不足;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研究了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喷射的特点,分析了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并考察了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印花性能,评价了市售抗静电剂(LS、D30、KD10)预处理对自制分散墨水黑MC的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及聚醚F6制备的P[St-BA-F6]乳液,其平均粒径为84nm,重均分子量Mw为4606.9。P[St-BA-F6]乳液与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同时使用,不仅能增加喷墨印花的K/S值,也能获得良好的抗静电和提高抗静电的耐水洗性,同步完成喷墨印花和抗静电整理,缩短了工序。优化的预处理工艺条件为:3%P[St-BA-F6]、0.1%PETA(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焙烘温度190℃、焙烘时间45s。其余4种交联剂或黏合剂(ITDA、BDDMA、SJ18A和P[St-BA-D4])的抗静电效果不及交联剂PETA。2)采用P[St-BA-F6]乳液制备的抗静电涤纶织物,因PETA的高反应活性和三维网状的交联特征,提高了抗静电的耐水洗性;SEM和XPS测试结果表明,抗静电性能耐久性的提高主要是丙烯基(PETA)的交联反应的贡献;TG/DSC和XRD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处理涤纶纤维相比,P[St-BA-F6]乳液处理的抗静电涤纶织物的热分解温度下降了 13.4℃(5%失重),但对熔融温度和结晶度的影响很小。3)采用含盐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织物,测量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在织物上滴落后的长轴长度(La)和短轴长度(Lb),结合墨迹椭圆系数(T)和墨迹椭圆面积(S)两个评价指标,建立5级制分散染料墨水打印线条清晰度的评价方法,其中,T值和S值计算公式为:T=Lb/La,S=π/4·La·Lb。墨滴实验法所测清晰度与实际喷墨打印的清晰度存在着对应关系,证明采用喷墨实验法表征清晰度是可行的。4)含盐(NaC1、KCl、CaC12、MgCl2)黄原胶预处理涤纶纤维,能增加D型分散染料墨水的喷墨打印K/S值和降低经向和纬向打印线宽;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含0.3%黄原胶和0.1 mol/L氯化钙的水溶液;此时,与仅含0.3%黄原胶相比,杜邦分散大红D2551喷墨印花织物的K/S值增加了 26.99%,干/湿摩擦色牢度不低于4级。在黄原胶中加入4种盐,其黏度与剪切速率的双自然对数呈一元非线性相关,其关系式为1n(η)=C0-C1,×1n(τ);二价金属盐(CaCl2、MgCl2)对K/S值的影响要高于一价金属盐,且能获得更好的喷墨打印的图案清晰度;除盐效应和静电影响外,含二价盐的黄原胶的C0值(起始流动指数)更高,导致黄原胶缓弹性回复时黏度增大,织物表面性能向各向同性转变,提高了喷墨印花的K/S值和图案清晰度。因含盐黄原胶的易水洗性,对织物透气性的影响很小,优于其他高分子物(如海藻酸钠、PTF-3)预处理剂。5)采用CS Chem3D Pro高斯软件计算染料的总位阻能,对了解分散染料的研磨难易是有帮助的;当染料分子的总位阻表现为排斥力时,染料研磨性能良好;反之,染料研磨较困难。自制的7只液体分散染料稳定性良好,加入4种多元醇,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呈塑性流体特征,剪切速率(y)与剪切应力(x)关系为:y=-C1+C2·x;并选择C*值(C1/C2)来评价染料流动性的优劣,优化的多元醇为乙二醇和丙二醇。而3种黏度调节剂(PTF-3、CZ-1、DLY)的染料溶液的流变性属于假塑性流体,不适合加入染料墨水中。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墨滴试验表明,自制墨水虽达到了喷墨印花的性能要求,但花型精细度仍不及杜邦公司生产的D型分散染料墨水。6)采用喷墨墨滴成像法,归纳了 7种不能正常喷射的墨滴类型,并分析了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除分散染料墨水的基本性能(电导率、zeta电位)外,认为分散染料墨水不能正常喷射的原因是墨水体系的C*值引起的,合适的C*值和体系黏度能使墨滴正常的运行,防止出现断喷和墨滴偏离现象。自制的7只分散染料墨水在3种涤纶上具有良好的印花性能。
刘健[8](2020)在《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复合强化传热研究》文中指出换热器是一种在工业上常见的热量交换设备,常见于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制冷、制药等行业。其中以管壳式换热器最为常见,但由于管内流体流动不充分、内壁易结垢等原因,其换热效率并不高,影响工业生产效率。据此,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换热管管内强化传热进行了研究,本文在参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管内强化传热新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其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研究,结合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其综合性能。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根据实际投入使用中的某立式加热器结构、工况,研究了一种在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和非连续扭带复合作用下的强化传热新措施;2)从强化传热增强系数、阻力增强系数和综合评价因子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强化传热机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喷注螺旋管产生的喷注可以直接破坏传热边界层,从而减小热阻。在换热管内壁近壁面处放置的螺旋管可以很好的扰动接近壁面处的流体,使沿管内壁直线流动的流体产生漩涡,流体在径向方向上产生流速,这个流速方向与传热的方向是一致的,可以很好地强化管内流体在径向截面上的热量传递,从而促进传热。管内置非连续扭带可以使管内沿轴向流动的流体产生旋转,使其产生径向速度,促进中心流体和近壁面处流体混合,增强流体微粒之间热交换,促进换热,同时扭带采用非连续结构设计,又尽可能减小流动阻力;3)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研究对强化传热影响较大的七个因素:喷注速度V、喷注螺旋管螺距P、喷注孔布置密度P/n(喷注螺旋管上单个螺距P内布置喷注孔个数为n)、非连续扭带宽度D、非连续扭带扭率Y、非连续扭带单段长度nH(H为扭带节距,H=DY,单段扭带长度为n个节距)、非连续扭带间距S;4)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上述七个因素进行整体优化,寻求各因素对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满足本次实验的最优参数组合。研究表明:喷注速度V是对综合评价因子影响最大的,其次是喷注孔布置密度P/n、非连续扭带单段长度nH、非连续扭带间距S、非连续扭带宽度D、喷注螺旋管螺距P、非连续扭带扭率Y,即各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V>P/n>nH>S>D>P>Y。且换热管综合性能最好时,各因素组合如下:V=1.4m/s、P=130mm、P/n=P/5、D=25mm、Y=3、nH=3H、S=80mm。
程小强[9](2020)在《3D打印Al2O3(3D)陶瓷增强铝基Al2O3(3D)/A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多孔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汽车、建筑等领域。多孔氧化铝陶瓷(Al2O3(3D))增强铝基复合材料(Al2O3(3D)/Al)也称为交叉复合材料(Interpenetrating phase composites,IPC),具有铝基体与Al2O3(3D)增强相,在空间相互穿叉的特殊显微结构。(Al2O3(3D)/Al)具有质量小、耐磨损、比模量高、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性高等优点,应用于武器、通信、航天以及光学设备等高精端领域。本论文采用配料-混料-调节pH值-搅拌工艺制备氧化铝浆料,运用Sketch up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使用Simplify 3D软件对三维模型进行分层,利用3D打印技术将氧化铝浆料制成Al2O3(3D)素坯。Al2O3(3D)素坯经干燥,烧结,获得高强度Al2O3(3D)。铝合金溶液700~750℃时,引入超声波外场,利用空化效应和声波效应,去除Al2O3(3D)表面的附着气体及杂质,提高铝合金溶液与Al2O3(3D)的润湿性,将铝合金溶液完全填充到Al2O3(3D)中,完成铝合金溶液和Al2O3(3D)复合,成功制备Al2O3(3D)/Al,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Al2O3(3D)/Al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联系,得到以下结论:(1)最佳3D打印技术工艺参数为打印头直径2.5mm,挤出压力0.3MPa,分层厚度1.4mm,丝杠转速600mm/min。阴干和加热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法可防止素坯开裂。最优干燥制度是将素坯置于25℃室温阴干30h,置于干燥箱中120℃恒温干燥8h。高岭土起促烧结作用,高岭土添加量20%,烧结温度1500℃,保温4h时制备出Al2O3(3D)烧结体获得最佳综合性能。(2)Al2O3(3D)/Al界面显微结构很稳定。Al2O3(3D)陶瓷可阻碍Al合金结晶过程中晶粒的粗化和生长,Al2O3(3D)/Al的晶粒细小,Al合金难以发生相变,合金成分均匀,不会产生偏析。(3)在载荷为20N,铝合金基体表面产生紧密连续,容易塑性变形的机械混合层,磨痕较浅,比较清晰,机械混合层完整。在载荷为40N与60N机械混合层的局部发生塑性变形,产生裂纹,没有明显犁削,磨痕深度略有增加。载荷为80N,机械混合层被撕裂,Al2O3(3D)/Al明显被破坏。(4)复合材料在腐蚀初生硅为阴极,α-Al基体为阳极,构成了微电池,使初生硅附近的α-Al基体溶解,生成产物Al(OH)3覆盖于复合材料表面。(5)应力传递机制和应力共享机制对于有脆性成分Al2O3(3D)的Al2O3(3D)/Al来说特别重要,因为连续的弹性相Al限制了脆性相Al2O3(3D)的裂纹扩散和产生许多微小裂纹,最终提高了Al2O3(3D)/Al宏观失效。
赵宗祥[10](2020)在《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了氧化石墨烯,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氧化石墨烯进行了共价键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制备的氧化石墨烯(GO)以及改性氧化石墨烯(KH-GO)进行了表征,验证功能化氧化石墨烯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得到了提高。通过多组对照实验,通过熔融共混法与胶乳混合法制备复合材料并探究两种方法对橡胶复合材料产生的性能影响,研究了不同份数的氧化石墨烯与改性氧化石墨烯填充到天然橡胶中产生的性能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的GO/CB/NR复合材料在力学性能方面有显着提高。当氧化石墨烯填加量为0.75Phr时,力学性能达到最佳: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分别提升了21%和27.5%,拉伸强度提高了34%。而当KH-GO填充量为1Phr时,KH-GO/CB/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最佳: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分别提升了45%和25%,拉伸强度提高了58%,且随着填加份数的增加而增加。2.通过胶乳预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增强效果更为明显,GO/CB/NR复合材料和KH-GO/CB/NR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分别提升48%、61%,撕裂强度分别增强了34%、57%,胶乳共混法能够提高氧化石墨烯以及改性氧化石墨烯在橡胶基质中的分散程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升效果优于熔融共混法。3.通过从磨耗量、微观形貌与多重分形谱分析等3个方面对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在温度为60℃,角度为15°,载荷为26.7N的工况下,GO/CB/NR复合材料的耐磨性分为两个阶段:在0-0.5Phr区间内,复合材料的磨耗量随着氧化石墨烯的增大而减小,含量为0.5Phr时,磨耗量为0.44mg。当氧化石墨烯的填充量达到0.75phr时,复合材料在60℃下的磨耗量开始增大,氧化石墨烯的含量达到1Phr时磨耗量为0.49mg。而对于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的KH-GO/CB/NR复合材料,其高温磨耗随着改性氧化石墨烯填充量的增加呈线性下降,改性氧化石墨烯含量为1Phr时磨耗量为0.27mg,有效地降低了磨耗损失,复合材料表面磨纹更加平滑。
二、E-1胶用于超声波清洗精密偶件情况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1胶用于超声波清洗精密偶件情况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氨酯胶粘剂简介 |
1.2 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简介 |
1.2.1 PUR热熔胶生产工艺 |
1.3 聚氨酯热熔胶反应釜的清洗 |
1.3.1 粘釜原因及其危害 |
1.3.2 工业清洗方法 |
1.3.3 化学清洗技术 |
1.4 N-甲基吡咯烷酮 |
1.4.1 NMP的性质 |
1.4.2 NMP的应用 |
1.4.3 NMP的回收现状 |
1.5 Aspen Plus简介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1.6.3 创新点 |
第2章 废液中热熔胶的脱除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步骤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沉淀量的影响因素 |
2.3 加入混合溶剂除胶 |
2.4 加入絮凝剂和交联剂除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N-甲基吡咯烷酮的回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分析方法 |
3.1.3 实验步骤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蒸馏实验真空度的影响 |
3.2.2 精馏分离效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回收液清洗能力试验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试剂 |
4.1.2 实验仪器 |
4.1.3 洗净率的测试 |
4.1.4 实验步骤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含水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4.2.2 清洗温度对洗净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Aspen Plus流程模拟 |
5.1 热力学方法的选取及物性模拟 |
5.2 闪蒸流程模拟 |
5.3 连续精馏流程模拟 |
5.3.1 简捷法精馏设计计算 |
5.3.2 精馏塔严格计算 |
5.3.3 灵敏度分析 |
5.4 物料衡算 |
5.4.1 除胶过程中的物料衡算 |
5.4.2 精馏的物料衡算 |
5.5 能量衡算 |
5.5.1 冷凝器负荷 |
5.5.2 再沸器负荷 |
5.5.3 公用工程消耗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艺计算及设备选型 |
6.1 精馏塔工艺设计 |
6.1.1 精馏塔选型 |
6.2 浮阀塔的工艺设计 |
6.2.1 精馏塔塔径计算 |
6.2.2 塔高的计算 |
6.2.3 塔板结构设计 |
6.3 浮阀塔的流体力学校核 |
6.3.1 塔板压降校核 |
6.3.2 漏液校核 |
6.3.3 液沫夹带校核 |
6.3.4 溢流液泛校核 |
6.3.5 塔板负荷性能图 |
6.4 换热器的选型 |
6.4.1 塔顶冷凝器 |
6.4.2 塔釜再沸器 |
6.5 搅拌容器及储罐的选型 |
6.5.1 搅拌容器 |
6.5.2 储罐 |
6.6 泵的选型 |
6.7 过滤器的选型 |
6.8 设备总览表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技术经济初步估算 |
7.1 NMP回收成本费用估算 |
7.1.1 精馏塔设备费用 |
7.1.2 设备费用表 |
7.1.3 设备折旧 |
7.1.4 流动资金 |
7.1.5 生产成本 |
7.1.6 总生产成本费用 |
7.2 税费及收入 |
7.3 利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 |
(2)高精度纳秒激光清洗7075铝合金能场调控参数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清洗技术 |
1.2.2 铝合金的激光清洗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纳秒激光清洗试验系统 |
2.1 激光清洗设备的部件选型 |
2.1.1 激光器 |
2.1.2 振镜扫描系统 |
2.1.3 F-theta透镜 |
2.2 纳秒激光清洗试验平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参数变量下的纳秒脉冲激光清洗 |
3.1 影响激光清洗质量的参数 |
3.1.1 激光功率 |
3.1.2 振镜扫描速率 |
3.1.3 聚焦光斑离焦量 |
3.1.4 激光脉冲重复频率 |
3.2 激光功率变量的影响 |
3.3 振镜扫描速率变量的影响 |
3.4 聚焦光斑离焦量变量的影响 |
3.5 激光脉冲重复频率变量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7075 铝合金激光清洗的高精度能量阈值研究 |
4.1 聚焦光学系统的数学模型 |
4.2 高精度的激光能量密度 |
4.3 单脉冲能量密度阈值计算 |
4.4 累积激光能量密度阈值计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清洗原位检测方法 |
5.1 激光清洗后的宏观表象 |
5.2 基于光栅衍射理论的原位检测原理 |
5.3 不同参数下激光清洗质量检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3)Zr基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微楔横轧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
1.2 非晶合金的尺寸效应研究现状 |
1.3 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超塑性变形行为研究进展 |
1.3.1 非晶合金的本构模型 |
1.3.2 非晶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能力 |
1.3.3 非晶合金的超塑性成形工艺 |
1.4 微楔横轧成形技术研究现状 |
1.4.1 微楔横轧技术简介 |
1.4.2 微楔横轧技术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Zr基非晶合金的高温高速率流变行为 |
2.1 实验材料 |
2.2 非晶合金的分析测试 |
2.2.1 XRD分析 |
2.2.2 DSC热力学参数分析 |
2.3 等温晶化实验 |
2.4 等温压缩实验 |
2.4.1 实验方案 |
2.4.2 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流变行为 |
2.5 微楔横轧的非晶合金本构模型 |
2.5.1 Maxwell-Pulse本构模型 |
2.5.2 基于尺寸效应的Maxwell-Pulse本构模型 |
2.5.3 材料模型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Zr基非晶合金的微楔横轧模具设计新准则 |
3.1 引言 |
3.2 板式微楔横轧的基本理论 |
3.2.1 旋转条件 |
3.2.2 模具楔形设计原则 |
3.3 板式微楔横轧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
3.3.1 材料模型 |
3.3.2 边界条件 |
3.4 板式微楔横轧模具表面织构设计 |
3.4.1 模具表面织构形态的设计 |
3.4.2 模具各阶段临界摩擦系数 |
3.4.3 直线织构参数对微型轴表面质量的影响 |
3.4.4 模具表面织构分布设计 |
3.5 板式微楔横轧的正交试验 |
3.5.1 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3.5.2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 |
3.6 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微楔横轧热塑性成形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Zr基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变形机理 |
4.1 引言 |
4.2 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非晶合金流动规律 |
4.3 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非晶合金应变场分析 |
4.3.1 非晶合金微型轴应变场分布特征 |
4.3.2 非晶合金微型轴应变曲线分析 |
4.4 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非晶合金应力场分析 |
4.4.1 非晶合金微型轴应力场分布特征 |
4.4.2 非晶合金微型轴应力曲线分析 |
4.4.3 主应力及静水应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微楔横轧成形过程中Zr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 |
5.1 引言 |
5.2 Zr基非晶合金温度场分布特征 |
5.3 各工艺参数对Zr基非晶合金工件温度的影响 |
5.3.1 断面收缩率的影响 |
5.3.2 成形角的影响 |
5.3.3 展宽角的影响 |
5.3.4 初始温度的影响 |
5.3.5 轧制速度的影响 |
5.3.6 工件直径的影响 |
5.4 非等温热处理对Zr基非晶合金微观结构的影响 |
5.4.1 Zr基非晶合金的非等温热处理工艺 |
5.4.2 Zr基非晶合金的微观组织变化 |
5.4.3 Zr基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变化 |
5.4.4 Zr基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氧化应激探讨槲皮素防治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髓核细胞衰老退变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一)槲皮素抑制氧化应激诱导髓核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二)槲皮素通过p38MAPK介导的自噬抑制髓核细胞衰老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槲皮素减轻大鼠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 |
1 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细胞衰老及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在椎间盘退变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
(5)高压锁环式快开盲板的轻量化设计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快开盲板结构概述 |
1.2.1 收发球筒装置简介 |
1.2.2 天然气过滤器装置简介 |
1.2.3 快开盲板的基本使用要求 |
1.2.4 快开盲板的设计制造标准 |
1.3 快开盲板结构的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快开盲板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2 快开盲板国产化的研究进展以及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进行工作与论文内容 |
第二章 快开盲板的轻量化设计以及高压盲板的设计 |
2.1 快开盲板各部件强度计算以及校核方法 |
2.1.1 门盖的强度计算与校核公式 |
2.1.2 高颈法兰的强度计算与校核公式 |
2.1.3 锁环的强度计算和校核公式 |
2.2 基于高压盲板实际工况的强度计算说明 |
2.3 高压锁环式快开盲板的仿真分析 |
2.3.1 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Workbench介绍 |
2.3.2 仿真模型的创建 |
2.3.3 仿真结果的分析 |
2.3.4 应力的线性化分析 |
2.3.5 水压试验情况下的有限元分析 |
2.4 疲劳强度评定 |
2.5 安全联锁装置的设计 |
2.6 锁环式快开盲板的系列轻量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浮动式无骨架鞍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3.1 国内外常见的快开盲板结构及其密封结构 |
3.1.1 英国GD形快开盲板及其密封结构 |
3.1.2 法国PT型快开盲板 |
3.1.3 KEMLOCK型快开盲板 |
3.1.4 国产锁环式快开盲板 |
3.1.5 几种快开盲板以及密封结构的对比情况 |
3.2 新型无骨架浮动式鞍形密封圈 |
3.2.1 新型无骨架浮动式鞍形密封圈的设计思路 |
3.2.2 新型无骨架鞍形密封圈密封结构的工作原理 |
3.3 新型浮动式无骨架鞍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3.3.1 新型浮动式无骨架鞍形密封圈的尺寸参数设定 |
3.3.2 新型浮动式无骨架鞍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 |
3.3.3 求解以及结果分析 |
3.3.4 密封性能分析 |
3.3.5 挤出部位关键尺寸参数对挤出量的影响 |
3.3.6 橡胶材料硬度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3.3.7 摩擦系数μ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3.3.8 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快开盲板环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 |
4.1 理论基础 |
4.1.1 压力容器的低应力脆断与断裂力学 |
4.1.2 线弹性断裂力学 |
4.1.3 断裂韧性K_(IC) |
4.1.4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
4.2 锁环式快开盲板环向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模拟 |
4.2.1 含有裂纹的高颈法兰模型简化 |
4.2.2 基于ABAQUS的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求解 |
4.3 高颈法兰各关键尺寸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3.1 高颈法兰最薄弱处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3.2 高径法兰端部厚度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3.3 锁环槽半径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3.4 锁环槽距法兰端部距离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VB的ANSYS快开盲板设计软件的二次开发 |
5.1 快开盲板智能设计计算软件的研发背景 |
5.2 Visual Basic.NET语言介绍 |
5.3 常规设计编程设计原理 |
5.4 分析设计的编译原理 |
5.4.1 APDL语言介绍 |
5.4.2 用APDL语言进行有限元分析 |
5.4.3 设计软件与ASYSY之间的数据传输 |
5.5 软件应用实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结论 |
6.2 对于本课题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6)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键合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核酸检测技术 |
1.1.2 微流控芯片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研究现状 |
1.2.2 微流控芯片键合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 |
2.1 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设计原理 |
2.2 芯片阀区设计 |
2.3 芯片流路设计 |
2.3.1 “Y”型流路 |
2.3.2 “蛇”型流路 |
2.3.3 “圆柱”型检测区 |
2.4 磁珠预置研究 |
2.4.1 磁珠预置目的 |
2.4.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2.4.3 预置实验设计 |
2.4.4 预置实验可行性研究 |
2.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流控芯片等离子体键合技术研究 |
3.1 芯片制造材料及实验设备 |
3.1.1 芯片材料选取 |
3.1.2 实验材料及仪器 |
3.2 等离子体键合技术 |
3.2.1 键合原理 |
3.2.2 键合过程 |
3.3 不同处理时间对芯片表面性质的影响 |
3.3.1 芯片表面性质研究 |
3.3.2 处理时间对PDMS和 PMMA表面亲水性的影响 |
3.4 不同处理时间芯片表面性质的稳定性 |
3.4.1 PDMS稳定性分析 |
3.4.3 PMMA稳定性分析 |
3.5 表征检测 |
3.5.1 红外光谱检测 |
3.5.2 扫描电镜 |
3.6 键合结果检测 |
3.6.1 键合强度 |
3.6.2 泄漏检测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流控芯片胶粘接键合技术实验研究 |
4.1 材料选取 |
4.2 压敏胶键合键合工艺 |
4.2.1 实验过程 |
4.2.2 实验结果 |
4.3 热熔胶膜键合工艺研究 |
4.3.1 热熔胶膜选取 |
4.3.2 工艺方案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环氧树脂胶键合工艺研究 |
4.4.1 旋涂工艺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UV固化胶键合工艺研究 |
4.5.1 实验设备及材料 |
4.5.2 工艺参数影响 |
4.5.3 实验结果分析 |
4.6 键合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聚酯织物印花新技术进展 |
1.1.1 聚酯织物印花方法比较 |
1.1.2 涂料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2.1 新型涂料的研发 |
1.1.2.2 涂料印花用粘合剂 |
1.1.2.3 涂料印花用交联剂 |
1.1.3 转移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1.4 微量聚合印花技术研究进展 |
1.2 喷墨印花设备及原理 |
1.2.1 喷墨印花设备的发展历程 |
1.2.2 喷头的种类及工作原理 |
1.2.2.1 连续喷墨喷头 |
1.2.2.2 按需喷墨喷头 |
1.3 分散染料墨水的研究进展 |
1.3.1 分散染料的性能 |
1.3.1.1 分散染料的基本性能 |
1.3.1.2 液状分散染料 |
1.3.2 分散染料喷墨墨水的组成 |
1.3.2.1 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要求 |
1.3.2.2 分散剂 |
1.3.2.3 有机溶剂 |
1.3.3 功能性喷墨墨水 |
1.4 纺织品喷墨印花预处理 |
1.5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聚醚抗静电剂制备及对涤纶喷墨印花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抗静电剂P[St-BA-F6]的合成 |
2.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液配制 |
2.2.3.3 PET织物的预处理及喷墨印花 |
2.2.4 测试方法 |
2.2.4.1 P[St-BA-F6]乳液性能测试 |
2.2.4.2 印花颜色特征测试 |
2.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2.2.4.4 织物风格测试 |
2.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2.2.4.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2.4.7 热分析(TG-DSC) |
2.2.4.8 X-单晶衍射(XRD)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St-BA-F6]乳液的性能特征 |
2.3.1.1 乳液稳定性 |
2.3.1.2 乳液粒子的结构特性 |
2.3.2 P[St-BA-F6]乳液预处理对喷墨印花颜色和静电性能的影响 |
2.3.2.1 焙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 |
2.3.2.2 P[St-BA-F6]浓度的影响 |
2.3.2.3 P[St-BA-F6]预处理织物的CMYK墨水的应用性能 |
2.3.3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抗静电耐久性机理 |
2.3.4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热性能和结晶性 |
2.3.5 P[St-BA-F6]预处理涤纶织物的力学性能和织物风格 |
2.3.6 交联剂在聚醚抗静电剂预处理中的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方法及黄原胶预处理的印花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3.1 含盐黄原胶的制备 |
3.2.3.2 对比用高分子预处理剂的制备 |
3.2.3.3 涤纶织物的喷墨印花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表观色深K/S值 |
3.2.4.2 喷墨印花织物的色牢度 |
3.2.4.3 织物透气性 |
3.2.4.4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3.2.4.5 扫描电镜测试(SEM) |
3.2.4.6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3.2.4.7 喷墨打印线宽 |
3.2.4.8 流变性 |
3.2.4.9 废水特性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喷墨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建立 |
3.3.1.1 分散染料墨水在滤纸和织物上的扩散性能差异 |
3.3.1.2 印花清晰度快速评价方法的建立 |
3.3.2 喷墨印花清晰度评价的依据 |
3.3.3 含盐黄原胶对喷墨印花打印线宽和起始流动指数的影响 |
3.3.3.1 含盐黄原胶的喷墨印花打印线宽 |
3.3.3.2 含盐黄原胶的起始流动指数 |
3.3.4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和色牢度的影响 |
3.3.4.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K/S值的影响 |
3.3.4.2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对喷墨印花色牢度的影响 |
3.3.5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的特点及优势 |
3.3.5.1 含盐黄原胶预处理织物的透气性和易水洗性 |
3.3.5.2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预处理剂的比较 |
3.3.5.3 含盐黄原胶和其他高分子物印花织物废水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墨水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2.3.1 染料研磨 |
4.2.3.2 涤纶织物预处理及喷墨印花工艺 |
4.2.4 测试方法 |
4.2.4.1 分散染料及墨水性能测试 |
4.2.4.2 墨滴扩散和渗化性能 |
4.2.4.3 环保性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及理论预测 |
4.3.1.1 液体分散染料的研磨效率 |
4.3.1.2 分散染料研磨难易的理论预测 |
4.3.2 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基本性能 |
4.3.3 辅助添加剂对液体分散染料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4.3.3.1 聚丙烯酸增黏剂对液体染料流变性的影响 |
4.3.3.2 多元醇对墨水流变性的影响 |
4.3.4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性能 |
4.3.4.1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稀释稳定性 |
4.3.4.2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的环保性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分散染料墨水喷墨墨滴形态及印花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2.4 测试方法 |
5.2.4.1 流变性 |
5.2.4.2 颜色特征 |
5.2.4.3 抗静电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和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1.1 压电式喷墨墨滴正常运行特点 |
5.3.1.2 压电式喷墨墨滴非正常运行特点 |
5.3.2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及多元醇的作用 |
5.3.2.1 压电式喷墨墨滴偏移运行的成因 |
5.3.2.2 墨水体系C~*值对压电式喷墨墨滴运行的影响 |
5.3.3 自制分散染料墨水在不同织物上的印花性能 |
5.3.4 抗静电剂预处理对分散染料墨水印花性能的影响 |
5.3.4.1 预处理剂浓度对印花织物静电性能的影响 |
5.3.4.2 预处理剂浓度对颜色特征值的影响 |
5.3.5 预处理剂浓度对色牢度和水洗残液色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8)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复合强化传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内置螺旋线圈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内置扭带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换热管内复合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本研究主要内容 |
1.3.2 本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复合强化传热分析 |
2.1 物理模型及简化假设 |
2.1.1 物理模型 |
2.1.2 简化假设 |
2.2 数学模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2.4 湍流模型 |
2.3 计算区域网格划分 |
2.4 边界条件 |
2.5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2.6 强化传热综合评价因子 |
2.7 数值模拟网格无关性 |
2.8 数值模拟模型验证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
3.1 传热特性研究 |
3.1.1 光管组传热特性研究 |
3.1.2 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组传热特性研究 |
3.1.3 换热管内置非连续扭带组传热特性研究 |
3.2 阻力特性研究 |
3.2.1 光管组阻力特性研究 |
3.2.2 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组阻力特性研究 |
3.2.3 换热管内置非连续扭带组阻力特性研究 |
3.3 综合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参数对传热的影响 |
4.1 单一因素优选法原理 |
4.2 螺旋管喷注速度V对传热的影响 |
4.3 螺旋管螺距P对传热的影响 |
4.4 螺旋管喷孔布置密度P/n对传热的影响 |
4.5 非连续扭带宽度D对传热的影响 |
4.6 非连续扭带扭率Y对传热的影响 |
4.7 非连续扭带单段长度nH对传热的影响 |
4.8 非连续扭带间距S对传热的影响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强化传热优化研究 |
5.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5.2 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
5.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3D打印Al2O3(3D)陶瓷增强铝基Al2O3(3D)/A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孔陶瓷 |
1.1.1 多孔陶瓷特点及分类 |
1.1.2 传统工艺制备多孔陶瓷 |
1.1.3 新工艺制备多孔陶瓷 |
1.1.4 多孔陶瓷应用 |
1.2 3D打印技术简介 |
1.2.1 技术原理 |
1.2.2 3D打印技术分类 |
1.2.3 3D打印技术特点 |
1.3 基于挤出工艺3D打印陶瓷技术 |
1.3.1 FDC |
1.3.2 SSE |
1.3.3 MJS |
1.3.4 FEF |
1.4 3D打印氧化铝陶瓷研究现状 |
1.5 陶瓷_(3D)/金属复合材料 |
1.5.1 陶瓷_(3D)/金属材料优点 |
1.5.2 陶瓷_(3D)/金属材料应用 |
1.5.3 陶瓷_(3D)/金属材料制备工艺 |
1.6 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样品制备方案及测试方法 |
2.1 原料 |
2.2 实验方案 |
2.2.1 制备Al_2O_(3(3D)) |
2.2.2 制备Al_2O_(3(3D))/Al |
2.3 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
2.3.1 仪器设备 |
2.3.2 显微结构表征和化学成分测试 |
2.3.3 机械性能测试 |
2.3.4 数据处理 |
第3章 Al_2O_(3(3D))制备、显微结构与性能 |
3.1 3D打印参数对素坯成型影响 |
3.1.1 挤出速度 |
3.1.2 挤出压力 |
3.1.3 丝杆转速 |
3.1.4 分层厚度 |
3.1.5 打印速度 |
3.2 素坯成型与干燥 |
3.2.1 建立打印工件模型 |
3.2.2 素坯3D打印成型 |
3.2.3 素坯干燥 |
3.3 素坯烧结 |
3.3.1 烧结原理 |
3.3.2 素坯烧结工艺 |
3.3.3 烧结后陶瓷样品的显微分析 |
3.3.4 烧结后陶瓷样品的物相分析 |
3.4 烧结温度对多孔陶瓷性能影响 |
3.4.1 烧结温度对抗压强度影响 |
3.4.2 烧结温度对线性收缩率影响 |
3.4.3 烧结温度对孔隙率和体积密度的影响 |
3.5 高岭土添加量对陶瓷性能影响 |
3.5.1 高岭土添加量对抗压性能的影响 |
3.5.2 高岭土添加量对线性收缩率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Al_2O_(3(3D))/Al显微结构与性能 |
4.1 Al_2O_(3(3D))/Al外观 |
4.2 Al合金基体显微结构 |
4.3 Al_2O_(3(3D))/Al界面 |
4.4 Al_2O_(3(3D))/Al物相 |
4.5 Al_2O_3/Al显微硬度 |
4.6 摩擦性能 |
4.6.1 摩擦系数 |
4.6.2 摩擦表面显微结构 |
4.6.3 磨损率和磨损量 |
4.6.4 磨屑成分 |
4.6.5 磨损机制 |
4.7 耐蚀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有限元分析Al_2O_(3(3D))/Al构效关系 |
5.1 计算理论 |
5.2 计算过程 |
5.3 计算数据分析 |
5.3.1 应力分析 |
5.3.2 应变分析 |
5.3.3 抗剪切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氧化石墨烯的研究现状 |
1.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1 Brodie法 |
1.2.2 Staudenmaier法 |
1.2.3 Hummers法 |
1.3 氧化石墨烯的改性 |
1.3.1 共价键功能化 |
1.3.1.1 有机小分子功能化 |
1.3.1.2 大分子功能化 |
1.3.1.3 离子液体功能化 |
1.3.2 非共价键功能化 |
1.3.2.1 π键功能化 |
1.3.2.2 离子键功能化 |
1.3.2.3 氢键功能化 |
1.4 石墨烯/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1.4.1 共价键结合制备复合材料 |
1.4.2 非共价键结合制备复合材料 |
1.4.2.1 熔融共混法 |
1.4.2.2 溶液共混法 |
1.4.2.3 原位聚合法 |
1.5 改性氧化石墨烯填充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1.5.1 拉伸力学性能 |
1.5.2 断裂韧性 |
1.5.3 摩擦学性能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改性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及主要实验仪器 |
2.2.1.1 实验原材料 |
2.2.1.2 实验仪器 |
2.2.2 改进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2.2.2.1 预氧化过程 |
2.2.2.2 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 |
2.2.3 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氧化石墨烯 |
2.2.4 GO、KH-GO的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氧化石墨烯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2 氧化石墨烯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XRD表征 |
2.3.3 氧化石墨烯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SEM表征 |
2.4 本章小结 |
3 熔融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以及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 |
3.2.1 主要原材料及主要实验仪器 |
3.2.1.1 实验原材料 |
3.2.1.2 实验仪器 |
3.2.2 GO/CB/NR和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2.2.1 实验配方 |
3.2.2.2 GO/CB/NR复合材料、KH-GO/CB/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2.3 GO/CB/NR复合材料、KH-GO/CB/NR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O/CB/NR复合材料的性能 |
3.3.1.1 GO/CB/NR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3.1.2 GO/CB/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分析 |
3.3.1.3 GO/CB/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2 KH-GO/CB/NR复合材料的性能 |
3.3.2.1 KH-GO/CB/NR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3.3.2.2 KH-GO/CB/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分析 |
3.3.2.3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胶乳共混法制备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及主要实验仪器 |
4.2.1.1 实验原材料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GO/CB/NR和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2.2.1 实验配方 |
4.2.2.2 GO/CB/NR和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3 GO/CB/NR和 KH-GO/CB/NR复合材料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O/CB/NR复合材料的性能 |
4.3.1.1 GO/CB/NR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4.3.1.2 GO/CB/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分析 |
4.3.1.3 GO/CB/NR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RPA |
4.3.1.4 GO/CB/NR复合材料的XRD |
4.3.1.5 GO/CB/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1.6 GO/CB/NR复合材料导电性能 |
4.3.1.7 GO/CB/NR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4.3.2 KH-GO/CB/NR复合材料的性能 |
4.3.2.1 KH-GO/CB/NR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4.3.2.2 KH-GO/CB/NR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分析 |
4.3.2.3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RPA |
4.3.2.4 KH-GO/CB/NR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4.3.2.5 KH-GO/CB/N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2.6 KH-GO/CB/NR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4.3.2.7 KH-GO/CB/NR复合材料导电性能 |
4.3.2.8 GO/CB/NR、KH-GO/CB/NR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4.3.2.9 GO/CB/NR、KH-GO/CB/NR复合材料的红外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5 GO/CB/NR和 KH-GO/CB/NR复合材料高温磨耗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材料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2.3 高温磨耗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的磨耗量与不同含量KH-GO、GO的关系 |
5.3.2 复合材料的高温磨耗表面形貌结构 |
5.3.3 高温磨耗表面多重分形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论文 |
四、E-1胶用于超声波清洗精密偶件情况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聚氨酯热熔胶洗釜液的再生工艺设计[D]. 严永聪.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8)
- [2]高精度纳秒激光清洗7075铝合金能场调控参数评估研究[D]. 张若兰.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Zr基非晶合金微型轴的微楔横轧成形工艺研究[D]. 赵磊. 燕山大学, 2021(01)
- [4]基于氧化应激探讨槲皮素防治椎间盘退变的实验研究[D]. 张树文.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1)
- [5]高压锁环式快开盲板的轻量化设计与结构优化[D]. 虞晨阳.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6]核酸检测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和键合技术研究[D]. 宋春辉. 河南科技大学, 2020(07)
- [7]涤纶喷墨印花的预处理与分散染料墨水的制备及应用[D]. 曹红梅. 苏州大学, 2020(06)
- [8]换热管内置喷注螺旋及非连续扭带复合强化传热研究[D]. 刘健. 南华大学, 2020(01)
- [9]3D打印Al2O3(3D)陶瓷增强铝基Al2O3(3D)/Al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D]. 程小强.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10]改性氧化石墨烯/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性能研究[D]. 赵宗祥.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