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二学生学习数学所产生的一些錯誤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阳[1](2020)在《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析因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初中生在解三角形题时会频繁出现大量的解题错误,即使教师反复强调,学生超负荷学习,这些错误也无法避免。尤其是刚升入初二,面对连着三章的三角形相关内容:《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很多学生开始困扰,不知道频繁出错的原因所在,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很多教师也有困扰,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和自己班上的学生每天都很累,成绩却一直不理想。因此,深入研究学生解三角形题出现的错误,并进行合理归类、科学析因,同时寻求避免或减少学生解三角形题出错的有效策略,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上述现象,确定本研究的两个研究问题是:(1)导致初中生解三角形题错误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针对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有哪些有效改进策略?为研究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利用EndNote和VOSviewer对知网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了解关于影响初中生解题因素和改进策略研究的热门区域和发展趋势,并阅读大量与解题错误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已有的知识体系和相关理论。接着,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天津市PJ中学现初二年级两个普通班的70名学生为主要个案研究对象,全年级320名学生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天津市PJ中学的学生平均学习成绩较高,学习的自觉性和家长的配合度也都较高,在初一一年的引导下,每位学生都养成了总结错题本的习惯,并有较规范的书写格式。对全年级32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真实可靠,信效度良好;对两个普通班的70名学生及其错题本进行个案研究和文本分析,归纳影响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因素。最后通过对一线在职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访谈,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寻求避免或减少学生解三角形题错误的有效改进策略。基于上述研究,得到结论,导致初中生解三角形题错误的影响因素有:知识性因素、技术性因素、策略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为概念模糊、相近概念混乱、忽略定理存在条件;技术性因素主要体现在解题过程中,具体表现为题意理解错误、计算错误、格式书写错误、思路错误或没有思路;策略性因素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心理性因素主要包括心理能力、心理势态、情绪因素和动机因素。对避免或减少初中生解三角形题错误提出的改进策略有:第一,加强知识的理解。了解学生知识水平、恰当设置导入环节;突出重难点、强调易混易错点;选取合理的教学方法;深入例题讲解、列举典型案例。第二,提高解题的能力。重视审题能力;提高计算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明晰解题思路;教授答题技巧。第三,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培养学习方法;培养自我监控能力、反思能力;合理利用资源。第四,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注重心理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王哲[2](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指明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著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著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杨俊龙[3](2019)在《深度学习理念下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研究》文中提出物理学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思维方法和科学价值观的统一体,中学阶段的物理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物理课程的学习困难主要集中在两个部分——对物理观念的深入理解、物理科学思维的建构过程。深度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观念的理解,将孤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利于构建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体系。物理科学思维则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并使学生在已理解的物理学框架的基础上,有继续发展物理学的可能。而从如何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到如何学习新的物理知识,这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问题。以深度学习为理念,以物理课程为载体,着意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采用改编而来的《物理学科科学思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测试题,对昆明地区中学阶段不同年级的物理思维活跃的学生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后发现:对于同一个年级的学生,学优生在解决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维能力水平优于普通学生,但在解决一些常规问题时,学优生与普通学生的思维差异不大。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构成物理学科的科学思维能力的特征大致相同,但对于不同年级来说又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整体而言,高三阶段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优于其他年级,高二阶段学生的物理思维水平略优于高一年级,但高一年级与高二年级之间并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通过对比学期初和学习末各年级的学生,发现不同年级学生的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确实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物理课程的学习对于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确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发现影响学生物理科学思维能力的六个因素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基于以上调查结果,结合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积极学习情绪以及教师缺乏有效的情境创设等问题。本研究在深度学习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促进学生物理学科科学思维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并以高一阶段两节内容为教学案例,对如何在深度学习的理念下培养物理科学思维进行了教学展示。由于目前关于深度学习与物理学科科学思维的关联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思路,也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供了参考。
张磊[4](2019)在《数学焦虑成因及对策的调查及个案研究》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表现经常是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而数学焦虑作为一种负面的学业情绪,影响着学生的正常数学学习,严重的学生甚至会出现生理上的不适。于是,对于数学焦虑成因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学生产生数学焦虑?我们又该如何去帮助解决数学焦虑并且如何有效地预防数学焦虑的产生呢?本研究首先选取了缩减版数学焦虑量表AMAS,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有着诸多语言的翻译版本,并且翻译版也具有着较好的测量学性质,正是由于该问卷的这些良好性质,我们相信它经过中文翻译后仍然具有好的性质,能够用于数学焦虑的研究。经过翻译、修订,该问卷得到了不错的结果:克隆巴赫a系数为0.878,有着较好的信度;KMO值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为0.873,有着较好的结构效度;并且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两个维度,与原问卷保持一致。在有了研究工具的基础上,本研究对S市一所中学初一、初二年级进行了数学焦虑现状的调查,结果发现.:(1)该所学校的同学整体处于中等偏低的数学焦虑水平范围,(2)数学焦虑在年级间存在显著的差异,(3)数学焦虑在男女生的性别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对该所学校的学生整体数学焦虑的程度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本研究为了深入探究数学焦虑的成因并提出对策,选取了部分个案进行个案研究。经过研究发现,造成学生数学焦虑的原因主要包括学生的内部因素和学生的外部因素。其中,内部因素包括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完善;学生的能力薄弱;学生的学习的目的、动机、态度、观念等等其他因素。而外部因素包括数学学科的特点,如抽象性、逻辑性、计算复杂性等等;教师因素,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特点等;班级环境、家庭环境因素等。从个案中反映出来的各个因素交织,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对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策略:(1)提升教师教学方式,尤其是课堂提问方式,(2)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完善学生数学知识体系,(3)设置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人、事、物可能对其学习产生的影响,(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秦洁[5](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著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著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闢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胡桑桑[6](2019)在《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学习理论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理解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应用于实际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认识信念。本文研究了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现状,并探讨其在不同性别、年级等方面的差异性。在阅读大量文献之后,编制了调查问卷——《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调查问卷》,对某初中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SPSS分析得到关于信念的结论。再进行了学生的个案访谈,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最后在教学案例中讨论如何来改善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数学认识信念是个多维度的信念系统,通过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数学认识信念分成了五个维度:数学知识的稳定性、数学知识的结构性、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学习速度。总体上,初中生的数学认识信念比较积极。在数学学习方式这个维度上,学生的认知较差,平均分比较低,需要改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方式的信念。(2)在数学学习速度的维度上性别差异较显著,在数学学习方式、学习速度与数学认识信念上年级差异较显著。在数学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学习速度维度以及数学认识信念上不同的学校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3)各个维度以及总体信念都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呈现显著性正相关,数学认识信念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爱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根据回归分析可以得到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呈线性关系,其对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有正向的影响。(4)结合数据分析与学生访谈,提出几条教学策略:教师要充分了解到学生的数学认识信念;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讲述数学史,从中发现数学知识的发展;分层教学,提高学生自信心;教学方式多样,多给学生思考时间;变式训练,在数学的“变”与“不变”中来发现数学的乐趣。
张文宇[7](2011)在《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文中认为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是数学教育研究领域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数学能力研究对“选择”关注不足,关于初中生数学学习中“选择”的系统理论梳理与实证研究也不多见。本研究是在阅读大量与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而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研究。论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作以界定,并丰富其内涵;在此基础上,本文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结构;分析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以及发展特点、规律;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依据上述的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探讨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主要途径,并为数学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提供策略和建议。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导论主要分析研究的背景,确定论文的研究框架、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然后提出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一章主要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进行分析。在相关的理论前提和基础上,论文提出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是指为了保证数学学习的高质量和高效率,初中生能对数学学习中的信息积极、主动、有意识地做出正确、合理的筛选、吸收和加工,能监控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选择对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并能调节自己选择行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既包含对数学学习中的信息进行吸收、加工等认知成分,又包含对自己的选择进行监控、调节等元认知成分。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第二章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结构。在对数学学习理论分析并征求相关专家、数学一线教师和初中数学教研员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调查问卷。我们挑选济南市两所初中的三个年级的846名学生进行测试,有效被试752名。我们采用交叉证实的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99名被试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其余的353名被试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并确定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由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四个因素组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形成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正式问卷,并且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学标准。第三章主要是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笔者运用正式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问卷,以及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的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初中的三个年级的441名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其中有效被试379名。实证分析的结果以及对结果的分析如下:第一,分析数学教学水平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学教学水平是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及反思、计划、算法优化与数学自我判断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以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为因变量,以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这四个因素中,每个因素所包含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内源性动机、对数学学习过程的看法、困难应对感、内归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构成显著回归效应。第三,先后分别以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为因变量,以数学自我效能、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习归因、数学观念和态度这几个因素中,每个因素所包含的维度为自变量,先后进行四个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得出对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构成显著回归效应的变量。上述研究为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第四章主要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特点、规律。笔者根据编制的《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开放式问卷)》对济南市两所初中的三个年级的441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有效被试374名,并对其中的36名被试进行追述性口语报告测试和访谈。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是一份开放式问卷,我们针对每个测试题,从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方面设计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回答体现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水平的提问。我们在选取测试题目时尽可能削弱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题的影响。保证测试题目无偏题、怪题,难度适中,能体现数学教学重点,题目新颖,开放型和探索型问题占一定的比重。每个年级的数学学习测试题有六个题目,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各年级测试题的第1题至第3题的设计和编排,考虑到各年级学生的知识背景、各年级的数学教学进度、教学重点,目的是考察各年级初中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各年级的第4题至第6题是相同的,是各年级共用的,各年级学生均具备解这三个题目所需要的知识。它们主要用以考察不同年级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总体而言,目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水平不高,论文发现并指出各年级初中生在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四个因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缺陷。如:缺乏主动反思的意识,反思的层次水平不高;解题的计划性及对所选解题策略有效性的预见能力较差;算法优化程度不高;缺乏对自己问题解决的分析、判断能力等。论文在研究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规律时,首先根据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内涵、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四因素模型,建构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给出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的四级发展水平,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四个因素的权重,以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及反思、计划、算法优化、数学自我判断能力均在三个年级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我们还从初中生对解题策略类型选择的角度考察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规律。第五章总结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依据前几章的调查、测试、访谈等研究,探讨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主要途径,笔者提出如下五条策略:使初中生经历数学活动以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形成良好的学习归因,将“尝试—错误”作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促进初中生解题策略由旧到新的转变,利用概念图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
张立文[8](2018)在《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数学推理的内涵,一般而言数学推理被分为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进一步地,合情推理分为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分为直接推理、间接推理;参考了国内外学者对数学推理能力评价层级建构并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数学推理能力划分成三个水平;针对初二学生的数学学习,编制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测试卷,以杭州市城乡学校的初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并分析结果,根据表现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是优秀、良好、不良,在三组中各选择一名学生观察其常规课堂学习活动以及数学作业中数学推理能力表现,观察其实际的数学推理能力并根据调查结果对教学以及学习提出建议,对测试过程进行反思。得到如下结论: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表现两极分化较严重,整体上演绎推理好于合情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表现差异性不大,间接推理好于直接推理;数与代数和图形几何表现不及统计概率与逻辑推理,数与代数的表现优于图形与几何,逻辑推理的表现不及统计与概率,图形与几何的表现较差;数学推理水平的增长是不断提高的过程,水平一、水平二、水平三人数逐渐减少,水平间有较为明显的差距;男生的整体数学推理能力好于女生,二者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数学推理能力、合情推理、演绎推理均与数学学业成绩呈正相关,并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模拟了回归方程;城市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总体表现好于乡镇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但是二种群体整体差异性不大。另外在学生实际的数学推理能力调查中发现,知识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在熟悉知识的情况下表现较好,在熟悉的知识和推理情境下,易产生定势。不足之处在于样本的容量较小且缺少对教师的调查,今后会继续深入研究。
李百艳[9](2019)在《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笔者亲身工作20年的JS中学为基本案例,以上海市中小学学校领导管理变革为背景,以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政策依据,直面初中学校的诸多发展性矛盾和困境,聚焦学校办学实践中从“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转变,探索学校对话机制建设的路径及相关策略,从实践层面回应学校治理现代化的大趋势。论文以深度参与式观察和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辅以问卷调查、访谈、自然观察等方法,在系统梳理已有的关于对话理论、对话管理、对话机制、学校治理的相关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重视课堂对话较多而关注学校管理对话较少、传统管理视角较多而治理视角较少、重视对话实践较多而关注对话机制建设较少等问题,以案例学校的个案研究为载体,基于案例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从实践逻辑和学理逻辑出发,全方位透视了学校管理形态演变中的对话实践和对话机制建设问题。论文根据现代治理理论、交往理性理论和对话理论,以透视学校管理中的对话实践、探寻学校治理背景下的对话机制建设、提炼治理理念下的对话决策模式、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以及课堂模式的探寻、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围绕初中学校管理变革中对话机制的建设有无可能、这些机制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呈现为何种样态、学校治理理念在课程开发、教学变革及家校共育等学校实践中如何应用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探讨了学校治理过程中对话机制建设所涉及的前提、条件、思路、策略、辐射、拓展和延伸等诸多方面问题。通过梳理和总结案例学校20年办学历程中初创期的“绩效导向”、发展期的“专业导向”和转型期的“治理导向”三个阶段发展的演变,对建校以来历任校长的领导决策风格进行了归纳、提炼,对三种不同的决策模式即“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和“对话决策模式”进行了特征归纳和得失分析,探讨了治理视角下对话机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及其可行性,提出了对话机制在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家校共育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的思路和方法,并结合案例学校的实践进行了学理分析。对案例学校在对话机制建设中的若干治理问题,诸如参与的程度、化解冲突的协商、在利益与权力之间的共识内涵、决策合法性的审议机制以及商谈伦理与专业道德内在唤醒等进行了案例式的呈现和理论剖析。主要研究结论,一是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通过对话能够形成共识和共同愿景,促进师生、家长积极参与;二是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一般要经历从萌芽、培育到形成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三是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论文的主要特点,一是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突出学校变革与发展进程中的不同阶段不同实践导向对对话管理性质及特征的影响,展示了对话机制建设的过程性和情境性;二是从理论与实践相融通的角度,分析了学校管理的对话层面、决策类型及实践应用,拓展了治理理论和对话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辐射空间;三是从历史与未来相贯通的角度,总结和提炼了绩效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成果与问题,重建治理理念下的对话管理实践和对话机制理论,不仅超越而且包容了历史上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合理之处,开辟了现代学校治理的新理论和新境界。
李美华[10](2006)在《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多年以来,执行功能已成为认知发展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执行功能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其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 虽然目前对执行功能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心理学家和认知神经科学家在许多问题上存在着分歧。 本文重点探讨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与执行功能发展关系,以便为教育者进行学科教学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本文的被试为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大学二年级学生。其中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中都分别包含四种学业成绩类型的各20人,共320人(每个年级的四种学业成绩类型有:双优生、双差生、偏语文科学生、偏数学科学生),共开展了六项研究:大学生分文科与理科两种学科类型(各34人),大学生被试共68人,其中28人参加眼动实验,先后开展了七项研究。研究1探讨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数字工作记忆广度发展情况;结果发现,数字工作记忆广度与学业成绩有相当高的正相关,数字工作记忆广度随着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2探讨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言语工作记忆广度发展情况;结果发现,言语工作记忆的广度与学业成绩有相当高的正相关,言语工作记忆广度随着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3和研究4探讨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抑制控制发展情况,其中研究3检验被试抑制无关刺激和冲动抑制能力;结果发现,抑制无关刺激和冲动的能力与学业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抑制控制力随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4检验被试对即定规则的控制和抑制行为;结果发现,对即定规则的控制和抑制行为能力与学业成绩也有高度的相关,抑制控制力随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5和研究6探讨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认知灵活性发展情况,其中研究5检验被试抽象和灵活思维;结果发现,抽象和灵活思维与学业成绩有高度的相关,认知灵活性随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6检验被试视觉搜索、速度、注意和视觉运动能力;结果发现,视觉搜索、速度、注意和视觉运动能力与学业成绩也有高度的相关,认知灵活性还是随年龄升高而发展。研究7考察文、理科大学生执行功能水平情况;
二、初二学生学习数学所产生的一些錯誤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初二学生学习数学所产生的一些錯誤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析因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核心概念界定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思路 |
3.6 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4章 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析因 |
4.1 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现状分析 |
4.2 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析因 |
4.3 信效度检验 |
第5章 对初中生解三角形题错误的改进策略 |
5.1 加强知识的理解 |
5.2 提高解题的能力 |
5.3 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 |
5.4 养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启示与建议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解三角形问题的错误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生考试分析总结样例 |
致谢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
小结 |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
小结 |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
小结 |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
小结 |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
小结 |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深度学习理念下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变革所产生的问题 |
1.1.2 时代变革后所产生的需求 |
1.1.3 解决之道 |
1.2 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 关于物理科学思维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培养物理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
1.4.2 培养物理科学思维的必要性 |
1.4.3 缺乏物理科学思维的弊端 |
1.5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核心名词概念界定 |
2.2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1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
2.2.2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
2.2.3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2.2.4 其他学者的观点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的说明 |
3.1.1 测试问卷的编制 |
3.1.2 测试的材料与工具 |
3.1.3 被试材料的筛选 |
3.1.4 测试卷的评价标准 |
3.1.5 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
3.2 问卷信效度分析 |
3.2.1 信度分析 |
3.2.2 效度分析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4章 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 |
4.1 教师问卷结果的相关分析 |
4.2 学生问卷结果的相关分析(前测) |
4.2.1 不同年级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
4.2.2 影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因素探索 |
4.3 学生问卷结果的相关分析(后测) |
4.3.1 测量相关数据分析 |
4.3.2 各年级均值差异原因分析 |
4.3.3 学优生科学思维共性研究 |
第5章 发展科学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及相应教学策略 |
5.1 调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
5.1.1 学生对于物理学科缺乏正向的学习情绪 |
5.1.2 教学目标的制定不利于学生发展科学思维 |
5.1.3 缺乏有效的情境创设 |
5.1.4 评价机制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
5.2 针对调查存在问题相关解决策略 |
第6章 基于如何促进科学思维的教学实施案例 |
6.1 《5.2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案例 |
6.2 《5.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案例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建议 |
7.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附录 |
(4)数学焦虑成因及对策的调查及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焦虑的概念界定 |
2.2 数学焦虑的测量 |
2.3 数学焦虑的成因 |
2.4 数学焦虑的对策 |
2.5 数学焦虑的维度 |
2.6 数学焦虑的其他相关研究 |
3. 初二学生数学焦虑的调查研究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3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式 |
3.4 调查结果 |
3.5 结果分析 |
4. 数学焦虑的个案研究 |
4.1 个案研究目的 |
4.2 个案研究的整体设计 |
4.3 个案对象的选择 |
4.4 个案研究结果 |
4.5 结果分析 |
4.6 对策分析 |
5.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性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著述 |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
一、虞氏易例概述 |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
一、生平与易著 |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
一、生平与易著、版本 |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
二、六艺与易教 |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
余论 |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数学认识信念的研究综述 |
2.1 数学认识信念的概念界定 |
2.1.1 认识信念 |
2.1.2 数学认识信念 |
2.2 数学认识信念的形成与发展 |
2.2.1 形成数学认识信念的外部因素 |
2.2.2 形成数学认识信念的内部因素 |
2.2.3 数学认识信念的发展规律 |
2.3 数学认识信念对学习的影响 |
2.3.1 对数学学习中的行为方式的影响 |
2.3.2 对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的影响 |
2.3.3 对数学学习中的认知过程的影响 |
2.4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改善 |
2.5 已有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
第3章 研究的设计及实施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4 数学认识信念调查问卷 |
3.4.1 问卷的构想 |
3.4.2 维度定义 |
3.4.3 被试选择 |
3.4.4 补充说明 |
3.4.5 量表的测试 |
3.5 学生的访谈提纲 |
第4章 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问卷分析 |
4.1 数学认识信念的结构与成分 |
4.2 数学认识信念的整体分析 |
4.3 性别、年级、城乡的差异分析 |
4.3.1 关于性别的差异分析 |
4.3.2 关于年级的差异分析 |
4.3.3 关于城乡的差异分析 |
4.4 关于不同学校的差异分析 |
4.5 学生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影响 |
4.5.1 数学认识信念与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的相关性 |
4.5.2 数学认识信念对兴趣爱好的影响 |
4.5.3 数学认识信念对情感态度的影响 |
4.6 数学认识信念的问卷分析总结 |
第5章 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访谈研究 |
5.1 访谈目的 |
5.2 访谈对象 |
5.3 访谈介绍 |
5.4 访谈记录 |
5.4.1 关于数学知识结构性问题 |
5.4.2 关于数学知识稳定性问题 |
5.4.3 关于数学学习能力问题 |
5.4.4 关于数学学习方式问题 |
5.4.5 关于数学学习速度问题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6章 改善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教学策略 |
6.1 改善数学知识结构性 |
6.2 改善数学知识稳定性 |
6.3 改善数学学习能力 |
6.4 改善数学学习方式 |
6.5 改善数学学习速度 |
第7章 研究结论、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教学启示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 研究问题的确定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二、文献综述 |
三、本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概念分析 |
第一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理论基础 |
一、选择的内涵 |
二、心理学基础 |
三、数学教育心理学基础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内涵 |
一、概念界定 |
二、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理论构想 |
第二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程序和研究对象 |
三、统计工具 |
第二节 实证分析与讨论 |
一、项目分析 |
二、探索性因素分析 |
三、验证性因素分析 |
四、因素命名 |
五、信度、效度检验 |
第三章 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工具 |
四、统计分析 |
第二节 结果和分析 |
一、数学教学水平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影响 |
二、数学自我效能等因素对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工具 |
四、《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开放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二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 |
一、初一学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 |
二、初二学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 |
三、初三学生的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 |
第三节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 |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二、对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各年级共用部分)的分析与评价 |
三、研究结论 |
四、从初中生对解题策略类型的选择看其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 |
第五章 本研究的结论及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策略 |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一、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结构的研究 |
二、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因素的实证研究 |
三、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现状和发展研究 |
第二节 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策略 |
一、使初中生经历数学活动以获得必备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
二、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形成良好的学习归因 |
三、将“尝试—错误”作为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
四、促进初中生解题策略由旧到新的转变 |
五、利用概念图促进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的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2 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调查问卷 |
附录3 独立样本t-检验 |
附录4 题项与总分相关的检验 |
附录5 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因素的调查问卷 |
附录6 初中数学学习测试题(开放式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8)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问题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核心素养 |
1.1.2 数学课程目标 |
1.1.3 测试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数学推理 |
2.1.1 数学推理本质 |
2.1.2 数学推理类型 |
2.2 数学能力 |
2.3 数学推理能力 |
2.4 数学推理能力评价 |
2.4.1 相关理论研究 |
2.4.2 已有的理论成果 |
2.4.3 数学推理能力成分理想建构 |
第3章 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对象 |
3.3 测试工具的编制 |
3.3.1 测试卷的结构 |
3.3.2 测试卷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
3.4 研究方法 |
第4章 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实证分析 |
4.1 整体分析 |
4.1.1 数学推理整体分析 |
4.1.2 合情推理整体分析 |
4.1.3 演绎推理整体分析 |
4.2 双向细目表指标的横向比较 |
4.3 双向细目表指标的纵向比较 |
4.3.1 内容背景分析 |
4.3.2 推理水平分析 |
4.4 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性别差异分析 |
4.4.1 数学推理类型上的性别差异 |
4.4.2 数学推理水平上的性别差异 |
4.4.3 知识背景上的性别差异 |
4.5 数学学业成绩与数学推理能力 |
4.5.1 数学推理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5.2 数学推理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性分析 |
4.5.3 数学推理类型与数学学业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
4.5.4 数学推理类型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回归性分析 |
4.6 城乡学生数学推理能力分析 |
4.7 各题的得分情况与答题的个性分析 |
4.7.1 选择题的表现与答题分析 |
4.7.2 填空题的表现与学生的答题情况 |
4.7.3 解答题的表现与个性分析 |
4.7.4 小结 |
第5章 初二学生实际数学推理能力调查分析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对象 |
5.3 研究方法 |
5.4 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课堂观察 |
5.5 学生的课后作业观察 |
5.6 深度访谈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反思 |
6.1 研究结论 |
6.2 建议 |
6.2.1 教学建议 |
6.2.2 学习建议 |
6.3 反思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走向现代化的学校治理需要对话机制? |
二、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呼唤对话机制? |
三、初中学校走出发展困境需要对话空间? |
四、学校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助推对话机制建设? |
五、个人的教育体悟及追求有待于聚焦对话研究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相关文献的数据分析 |
二、关于对话、对话管理、对话机制的研究 |
三、关于学校管理与治理的研究 |
四、文献评论 |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目标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问题、思路与框架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伦理 |
七、论文的特色、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案例学校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发展背景 |
一、应浦东开发而生 |
二、借名校品牌而立 |
三、随时势迁移而变 |
四、因治理机制而兴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一、初创期:重质量的绩效管理 |
二、发展期:重专业的项目管理 |
三、转型期:重治理的对话管理 |
第三节 研究空间 |
一、案例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问卷调查分析 |
二、学校发展的成长空间 |
三、战略选择的问题空间 |
四、现代治理的探索空间 |
小结:学校在转型中成长空间无限 |
第三章 绩效管理导向下的对话萌芽 |
第一节 绩效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追求绩效的发展方向 |
二、保障绩效的质量监控 |
三、“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氛围 |
第二节 “领袖裁决式”决策模式 |
一、办学思想的高度统一 |
二、干部选拔的特立独行 |
三、行政意志的增值执行 |
第三节 绩效中心氛围下的对话萌芽 |
一、师生之间自发的对话 |
二、同侪之间零散的对话 |
三、干群之间少量的对话 |
小结:绩效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专业发展导向下的对话培育 |
第一节 专业发展导向的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
一、转向专业发展的办学背景 |
二、关注专业发展的管理理念 |
三、促进专业发展的项目平台 |
第二节 “项目统领式”决策模式 |
一、项目驱动下的学校内涵建设 |
二、专家引领下的骨干教师发展 |
三、平台助推下的课程教学改革 |
四、主体参与式的学生健康发展 |
第三节 专业团队建设中的对话培育 |
一、学习研讨平台上的开放对话 |
二、交流展示平台上的延伸对话 |
三、信息技术平台上的自由对话 |
小结:专业导向管理及决策模式的利与弊 |
第五章 治理导向下的对话机制探寻 |
第一节 治理导向的学校管理转型 |
一、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 |
二、对话治理的前提和条件 |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框架 |
第二节 基于交往理性的对话决策模式 |
一、对话决策模式的特点 |
二、提升主体精神的对话参与机制 |
三、践行商谈伦理的民主协商机制 |
四、发现教育意义的共识达成机制 |
第三节 植根对话的学校文化品牌创建 |
一、对话品牌的孕育 |
二、对话课题的选择 |
三、对话文化的重铸 |
小结:三种管理导向及决策模式的得与失 |
第六章 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对话实践研究 |
第一节 基于对话的课程开发 |
一、需求:课程开发的基本前提 |
二、审议:课程开发的对话平台 |
三、协同:课程开发的多方助力 |
第二节 基于对话的教学改革 |
一、教学改革中的“对话人”假设 |
二、教学改革中的商谈逻辑 |
三、共同体:教学组织的形式变革 |
四、教学制度生成的对话逻辑 |
第三节 基于治理的对话课堂实践 |
一、聚焦对话素养培育的课题引领 |
二、践行对话教学原则的课堂实践 |
三、彰显对话精神特质的课堂文化 |
小结:治理理念融入课程与教学 |
第七章 家校共育中的互动机制建设研究 |
第一节 家长参与的制度建设 |
一、家长体验课堂教学制度 |
二、家长联系渠道畅通制度 |
三、家长助力学生活动制度 |
四、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制度 |
五、家长监督日常生活制度 |
六、家长会形式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家校互动的机制探寻 |
一、纳入学校规划的家长队伍建设 |
二、指导家庭教育的家长学校建设 |
三、推动家校合作的家长评价实施 |
第三节 家校共育的生态营造 |
一、共情:培育和谐关系的办学追求 |
二、共享:助力幸福家庭的亲子工程 |
三、共商:化解家校矛盾的协商机制 |
四、共治:推动学生发展的契约教育 |
小结:治理理念助推家校共育 |
结语 |
一、对话机制是学校发展和实现治理的关键内生性力量 |
二、对话机制的形成受组织发展阶段和学校领导个人风格影响 |
三、对话机制形成的生态氛围和治理效应有助于学校系统优化 |
附录1 学校现代化内涵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2 历任校长管理风格与对话机制建设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执行功能研究的理论综述 |
1.1 执行功能的含义 |
1.2 执行功能的发展生理机制概述 |
1.3 执行功能的分类 |
1.4 执行功能研究方法 |
2 执行功能研究的一般性综述 |
2.1 执行功能与学习能力的发展 |
2.2 神经心理学对执行功能的研究 |
2.3 发展心理学对执行功能的研究 |
2.4 执行功能和学习发展的关系 |
3 执行功能主要成分的含义与发展机制 |
3.1 工作记忆的含义、模型与发展机制 |
3.1.1 工作记忆的含义 |
3.1.2 工作记忆的模型 |
3.1.3 中央执行控制与激活信息的贮存 |
3.1.4 不同类型信息加工脑机制差异 |
3.2 抑制功能的含义、分类与发展机制 |
3.2.1 抑制功能的含义 |
3.2.2 抑制功能的分类 |
3.2.3 执行功能中抑制理论发展 |
3.2.4 抑制功能的发展机制及阶段性 |
3.3 认知灵活性的含义与发展阶段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
3.3.1 认知灵活性的含义 |
3.3.2 认知灵活性的发展阶段 |
3.3.3 认知灵活性与教育的关系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1 以往研究不足 |
1.1 国外研究情况 |
1.2 国内研究情况 |
2 研究问题与假设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假设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4 研究计划 |
第三部分 儿童青少年工作记忆发展研究 |
研究1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数字工作记忆发展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2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言语工作记忆发展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儿童青少年抑制控制发展研究 |
研究3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类型儿童青少年抑制无关刺激和冲动控制能力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4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利用即定规则控制和抑制行为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部分 儿童青少年认知灵活性发展研究 |
研究5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抽象和灵活思维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研究6 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视觉搜索、速度、注意和视觉运动功能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六部分 大学生执行功能发展情况 |
研究7 大学生执行功能各成分发展情况 |
1 研究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七部分 大学生的执行功能水平高、低与空间认知能力关系 |
1 空间认知能力与心理旋转能力的关系 |
2 执行功能与心理旋转的关系及其研究意义 |
研究8 执行功能水平高、低与不同学科大学生的心理旋转眼动实验 |
1 实验目的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八部分 总讨论 |
1 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发展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
2 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理论的实质 |
3 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执行功能研究方法 |
4 对教育的启示 |
5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九部分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初二学生学习数学所产生的一些錯誤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生解三角形题的错误析因与改进策略研究[D]. 李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3]深度学习理念下中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研究[D]. 杨俊龙.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数学焦虑成因及对策的调查及个案研究[D]. 张磊. 扬州大学, 2019(02)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6]初中生数学认识信念的调查研究[D]. 胡桑桑.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7]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 张文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4)
- [8]初二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现状调查研究[D]. 张立文.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9]走向现代学校治理的对话机制建设研究 ——以公办初中JS中学为例[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不同年级和学业成绩儿童青少年执行功能发展研究[D]. 李美华. 天津师范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