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杆菌多价菌苗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丛小钧[1](2021)在《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随着山东水貂养殖业迅速发展,山东的养貂数量已经超过其他省份总和。但是随着水貂养殖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貂的发病率继续上升成为制约水貂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水貂大肠杆菌病已成为水貂养殖业一大难题。抗菌药物普遍滥用,使得抗生素治疗大肠杆菌病效果越来越差。因此研制出有效的大肠杆菌疫苗来预防水貂大肠杆菌病变得尤其重要。本研究使用山东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保存菌株经平板划线、菌落形态观察、显微镜观察、全自动生化鉴定仪鉴定了56株大肠杆菌。然后通过16S r RNA测序筛选出11种O型抗原血清,并进行玻璃板凝集试验确定其血清型。对主导血清型菌株进行药敏实验、致病力实验,筛选出两株强毒株进行疫苗研究。对主导血清型O91和O103的强毒株分别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得出最终疫苗效力试验所用的攻毒剂量。血清型结果显示,56株大肠杆菌分属11种血清型,包括O103、O113、O91、O121、O8、O26、O39、O80、O16、O111、O45。其中O91和O103为主导血清型,共占定型血清的44.6%。药敏实验结果显示主导血清型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耐药率在88%以上,对头孢类药物耐药率达到了52%,对氨曲南耐药率为44%,对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2%和40%,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4%和56%,对复方新诺明耐药率为52%,对培南类药物敏感。根据致病力初筛结果,挑选出H1807021a、H200113Fd进行疫苗研究。H1807021a、H200113Fd半数致死量测定结果分别为5.82×107CFU、5.14×107CFU,与之前报道的相比,本研究貂源大肠杆菌致病力较强。本研究对候选菌株进行体外培养,发现37℃培养12h抗原浓度达到最高;用0.4%甲醛溶液进行灭活24h,灭活完全。比较不同的免疫剂量的免疫,发现以4×108CFU免疫小鼠的效果最佳;通过一次免疫和两次免疫的免疫效果对比,最终得出最佳免疫次数为两次。采用4×108CFU的接种剂量,免疫两次进行免疫效力试验。与对照组相比,疫苗组保护率达到了100%,证明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苗制备初步取得成功。本研究初步了解了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耐药性、致病力,并制备了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疫苗,为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吕文君[2](2020)在《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文中指出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natipestifer)是导致鸭、鹅等鸟类发生以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为典型症状的一种高致病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的病原菌。该菌主要感染1035日龄的雏鸭,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最高可达100%。该病菌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养鸭场,鸭场一旦发生该病则很难彻底清除感染,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发展。目前,该病的控制主要依靠抗生素,但由于该菌不断增强的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食品安全的需要,R.anatipestifer疫苗得以广泛的应用。目前,实际生产上使用的R.anatipestifer疫苗存在着效果不理想以及副作用较强的问题,为提高R.anatipestifer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需要对此类疫苗进一步的研究突破。参考百日咳菌苗生产工艺发现该疫苗曾经也存在此类问题,但是通过改用了戊二醛灭活的方法后极大的改善了疫苗的刺激性和副作用的问题,此类举措为R.anatipestifer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方向。目前,绝大多数R.anatipestifer疫苗都是使用甲醛作为灭活剂,而甲醛虽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灭活剂,但是其破坏免疫原性、刺激性和致癌性等弊端早已报道。故通过比较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免疫原性的影响,对于R.anatipestifer疫苗的改进具有重大的意义。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的传统灭活工艺是加入终浓度为0.10.38%的甲醛溶液在37℃环境下灭活24h以上。参照相关文献后,除甲醛灭活外,试验设置有热灭活、戊二醛灭活和聚维酮碘灭活四类方法反复进行灭活效果监测试验探索R.anatipestifer的灭活条件。试验从不同作用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和作用温度三个角度设计初步灭活方案后,再通过试验改进试验设计,重复试验进而筛选出四类能够完全灭活R.anatipestifer的灭活方案。最后得出能够完全灭活此次试验浓度范围内(A525=2.0±0.05)的R.anatipestifer菌液的灭活方法有:(1)56℃水浴30min;(2)52℃水浴75min;(3)终浓度为0.03%0.2%甲醛灭活(37℃,24h);(4)终浓度为0.1%0.2%戊二醛灭活(48℃,24h);(5)终浓度为0.74%聚维酮碘灭活(37℃,24h)。依据以上不同的灭活方法制备R.anatipestifer血清1型SC株灭活菌液,经灭活检验合格后制成对应组别的油乳剂灭活苗。先后选用了1日龄非免健康雏鸭49只和90只,饲养至4日龄接种免疫原,18日龄相同剂量(109CFU/mL,0.3mL/只)同源菌株(R.anatipestifer-SC)菌液攻毒进行了两次的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第一次试验结果表明:终浓度0.1%甲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2%戊二醛灭活组以及终浓度0.74%聚维酮碘灭活组保护效果最佳,其保护率均高达100%(7/7),56℃,30min灭活组和终浓度0.03%甲醛灭活组次之,保护率为85.7%。第二次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56℃水浴30min、52℃水浴75min、终浓度0.1%甲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2%戊二醛灭活组保护效果最佳,其保护率为66.6%(6/9),终浓度0.065%甲醛灭活组保护率为55.5%(5/9),而终浓度0.03%甲醛灭活组、0.1%戊二醛灭活组和终浓度0.74%聚维酮碘灭活组保护率只有44.4%(4/9)。两次试验结果表明:热灭活56℃,30min、52℃,75min、0.1%甲醛灭活和0.2%戊二醛灭活制备的疫苗较为理想,但0.74%聚维酮碘灭活制备的免疫原保护效力降低且不稳定。故热灭活和戊二醛灭活R.anatipestifer的方法在制备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方面有望替代传统甲醛灭活工艺,为R.anatipestifer灭活疫苗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方向。依据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的结果,设置了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五个试验组和一个健康未免疫组,每组设有5只试验鸭,使用第二次免疫攻毒保护试验制备的对应组疫苗接种(0.2mL/只),免疫后第14天后采血制备血清。此次试验先后有两批试验鸭,第一批于5日龄接种,第二批于26日龄接种。将制备的血清样品使用标化后的R.anatipestifer-SC染色抗原进行微量凝集试验,检测其血清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非免健康鸭的MAT背景值为01 log2;第一批5日龄免疫的试验鸭,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组的MAT平均效价分别为2.90±1.34、2.35±0.65、3.40±1.29、2.50±0.71、3.35±1.31,各组的组间差异均不显着(P>0.5);第二批26日龄免疫的试验鸭,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组的MAT平均效价分别为5.90±0.80、6.35±0.74、5.80±0.59、7.35±0.60、6.40±0.45,其中戊二醛组的效价在第一次试验中显着高于其它组别(P<0.05),另外四组差异不显着(P>0.05)。因此,5日龄免疫时,使用56℃、52℃、0.1%甲醛、0.2%戊二醛和0.74%聚维酮碘的五种灭活方法的免疫原在诱导鸭产生抗体方面的效力并无太大的差异,但在26日龄免疫时,0.2%戊二醛灭活的免疫原在诱导鸭产生抗体方面效力会优于其它组灭活方法。
邵启文[3](2019)在《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常引起家禽发生多种肠道外疾病如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蜂窝织炎及败血症,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给养禽业带来严重损失。以本实验室构建的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E516△lpxL△lpxM(O1)、E058△lpxL△lpxM(O2)、E522△lpxL△lpxM(078)株作为制苗菌株等比例混合,分别辅以白油佐剂道达尔170、白油佐剂Marc52和铝胶佐剂研制了相应三价灭活疫苗,并对三种佐剂疫苗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效力比较试验,以确定合适的疫苗佐剂。疫苗佐剂确定后,对该三价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进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三种不同佐剂疫苗的安全性比较利用制备的三种不同佐剂灭活疫苗,分别以单剂量0.5 mL/羽和双倍剂量1.0 mL/羽接种14日龄SPF鸡进行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白油佐剂灭活疫苗组的鸡,以单剂量0.5 mL/羽免疫,接种疫苗后12-24 h,部分鸡出现短时精神沉郁,之后无任何不良反应:以双倍剂量1 mL/羽免疫时,接种疫苗后5-8 h试验鸡出现精神不佳,24 h内恢复正常,由于双倍剂量组免疫剂量较大,部分试验鸡注射部位出现0.1-1.2 cm大小不等的结节,但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免疫一周注射部位结节逐渐消失,生长状况良好。注射铝胶佐剂灭活疫苗组的鸡,在整个观察期内饮食和精神状态均正常,注射部位亦未见异常。以上结果说明我们所研制的油佐剂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2、三种不同佐剂疫苗的免疫效力试验以三种不同佐剂疫苗对14日龄SPF鸡进行免疫,42日龄时分别以亲本株E516(O1)、E058(02)和E522(078)攻毒,进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白油佐剂道达尔170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均为7/10,白油佐剂Marc52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分别为5/10、5/10和7/10,铝胶佐剂疫苗组攻毒后保护比分别为3/10、3/10和5/10,攻毒对照组攻毒后死亡比均为10/10。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铝胶佐剂疫苗对同源野生株攻毒鸡的免疫保护效果差,白油佐剂道达尔170和白油佐剂Marc52疫苗尤其是前者对同源野生株攻毒鸡可以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综合安全性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我们确定白油佐剂道达尔170佐剂作为研制疫苗的佐剂。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试验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对14日龄SPF鸡进行免疫,分别在免疫后第30 d、第60 d和第90 d进行亲本株攻毒试验,对保护效力、特异性抗体水平及组织病理变化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免疫后第30 d、第60 d和第90 d攻毒,试验鸡均得到不同程度较好保护。由于成年鸡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敏感性降低,90日龄试验鸡攻毒对照组死亡比减少属于正常现象。白羽肉鸡的生长周期一般在9周以内,该疫苗应用在白羽肉鸡上,一次性免疫即可得到有效的保护。综合多因素考虑,我们暂定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3个月。
王二龙[4](2019)在《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渔用疫苗作为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进行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更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多联疫苗因其可预防多种疾病、减少接种次数、简化免疫程序等特点,已成为当今世界疫苗的研究和发展方向。鮰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鲁氏耶尔森菌(Yersinia ruckeri)作为近年来斑点叉尾鮰养殖频发的两种细菌性疾病病原,给我国斑点叉尾鮰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以斑点叉尾鮰源E.ictaluri外膜蛋白OmpN2和Y.rucker外膜蛋白OmpF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分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和免疫原性分析基础上初步研究其作为疫苗候选目的抗原的潜力。通过添加多肽Linker接头序列、酶切连接、融合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构建二联融合基因N2-F,通过分子克隆和原核表达制备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此外,采用海藻酸钠-壳聚糖等天然高分子复合物作为包被材料,研制二联基因N2-F口服微球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拌饲口服方式将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口服疫苗免疫接种斑点叉尾鮰,通过特异性抗体水平、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和相对免疫保护率等方面综合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并初步探讨其免疫保护机制,为生产上开发安全有效的多联疫苗,进行斑点叉尾鮰的鮰爱德华氏菌病和鲁氏耶尔森氏菌病的免疫防治提供参考。本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OmpN2与OmpF基因的分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对鮰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OmpN2基因和鲁氏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OmpF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全面的分子特性分析和抗原表位预测,结果发现OmpN2和OmpF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1122 bp和1095 bp,分别编码373和364氨基酸序列,均具有革兰氏阴性菌穿孔蛋白保守结构域,分别属于E.ictaluri和Y.rucker外膜孔蛋白,分别具有9个和12个潜在抗原决定簇区域,两者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65.96%,三维结构预测显示均为三聚体的空间构象,均与同一个模板有60%以上的相似性,表明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推测其作为疫苗候选抗原可能提供一定的交叉保护作用。2.OmpN2与OmpF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通过体外原核表达技术,成功诱导表达了去除信号肽后的目的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大小分别约为56 kDa和55 kDa;细菌表面显色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E.ictaluri和Y.ruckeri能分别与兔抗rtOmpN2抗体和兔抗rtOmpF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显示显示阳性反应信号,表明OmpN2和OmpF蛋白分别位于E.ictaluri和Y.ruckeri的菌体表面,是一种细菌表面抗原。Western bloting分析显示,rtOmpN2蛋白和rtOmpF蛋白能分别被兔抗E.ictaluri和兔抗Y.ruckeri抗体识别并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OmpN2和OmpF蛋白不仅是E.ictaluri和Y.ruckeri的抗原之一,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作基因工程疫苗候选目的抗原。3.融合基因N2-F的构建,分子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通过添加多肽Linker接头序列和BamH I酶切位点连接法成功构建了N2-F融合基因,大小为2133 bp;通过体外原核表达,成功诱导表达了重组融合蛋白N2-F,大小约为96 kDa;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N2-F能分别与兔抗6×His抗体、兔抗E.ictaluri抗体和兔抗Y.ruckeri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显示单一、明显条带,表明融合蛋白N2-F融合表达成功,且同时具有OmpN2和OmpF的蛋白构象,能被相应的抗体识别;细菌表面显色分析显示,E.ictaluri和Y.ruckeri均能与兔抗N2-F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显示阳性反应信号,表明融合蛋白N2-F同时具有OmpN2和OmpF的免疫原性,可用作研制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4.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与单价疫苗rtOmpN2和rtOmpF相比,二联疫苗N2-F分别显着性(P<0.05)增强了斑点叉尾鮰相应的血清抗体水平及血清溶菌酶、补体C3、总蛋白含量、SOD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提高了头肾和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相对保护率(Relative Percent Survival,RPS)分别为76.67%和82.71%,均高于rtOmpN2(RPS为73.33%)和rtOmpF(RPS为75.86%),表明N2-F不仅能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两种病原菌的感染,还提供了更高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5.二联基因口服微球疫苗的制备、条件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的制备工艺,得到最优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8%,水油相比例为4.0:6.0,CaCl2浓度为8.60%,壳聚糖溶液浓度为0.82%,在此条件下,重组蛋白N2-F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疫苗的包封率为93.26%,粒径为4.35±1.08μm。通过对复合微球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发现,N2-F复合微球对溶液的温度,pH和离子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在温度较高,碱性环境以及离子强度较高的溶液中,溶胀性增强;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环境分析复合微球的释放性能,发现微球能在模拟胃液(酸性环境)中释放缓慢,在模拟肠液(碱性环境)中释放速率较快,既能保护目的蛋白在胃部不被胃酸降解破坏,又能保证目的蛋白在肠道释放以供吸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复合微球释放的蛋白为目的蛋白抗原,且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安全性检测表明复合微球的安全性好,可用作鱼用口服疫苗。6.二联基因口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与单基因rtOmpN2和rtOmpF口服疫苗相比,二联基因N2-F口服疫苗分别显着性(P<0.05)增强了斑点叉尾鮰免疫后肠黏液和血清中相应的抗体水平及溶菌酶、补体C3、总蛋白含量、SOD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提高了头肾和脾脏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的相对保护率分别为73.33%和79.31%,分别高于rtOmpN2微球疫苗组(RPS为63.33%)和rtOmpF微球疫苗组(RPS为65.52%),表明二联基因N2-F口服疫苗不仅能同时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两种病原菌的感染,还提供了更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综上,通过构建二联基因N2-F,分别制备了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N2-F口服疫苗,分别以腹腔注射和拌饲口服方式免疫接种斑点叉尾鮰综合分析和评价其相应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两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感染均取得理想的免疫保护效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和N2-F口服疫苗能有效增强斑点叉尾鮰的免疫能力,对抵抗E.ictaluri和Y.ruckeri的感染起到较好的免疫防御和保护效果。其中二联基因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略优于二联基因口服疫苗,但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践,口服免疫接种的二联基因口服疫苗更易被认可和接受。
韩月[5](2018)在《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对O1、O2和O78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免疫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O1、O2和O78是许多地区田间感染中分离率最高的血清型。已知针对O抗原多糖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可以对APEC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尚无有效的通过O抗原多糖来预防APEC感染的疫苗。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构建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以提供对APEC三种血清型的免疫保护。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组装O抗原多糖的酵母-原核穿梭质粒的构建使用PCR扩增含有酵母复制及筛选元件的片段ARS4/CEN5-TRP-Spec和原核复制及筛选元件的片段ori-asd-T1T2,在Gibson重组酶作用下实现重组,获得用于组装DNA长片段的、含有不同原核复制起点的酵母-原核穿梭质粒pSS25、pSS26、pG8R210和pG8R211。2.编码APEC O1、O2和O78的O抗原基因簇组装将大小分别为10.9 kb、15.9 kb、13.2 kb、26.9 kb、29.1 kb和40.1 kb的APEC O1、O2和O788 O抗原以及融合的APEC O1+O2、O2+O78和O1+O2+O788 O抗原经酵母转化介导的重组法(TAR)组装入pSS26穿梭质粒,获得表达不同APEC O抗原的重组质粒pSS27、pSS28、pG8R206、pG8R207、pG8R208和pG8R209,实现对APEC O1、O2和O78的O抗原基因簇的组装。3.递送APEC O抗原的鼠伤寒沙门菌缺失株的构建使用自杀质粒介导的重组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asd、crp、cya、rfbP基因进行突变,分别获得S184(?asd-66)、S185(?asd-66?rfbP45)、S739(?asd-66?crp-24?cya-25)和S740(?asd-66?crp-24?cya-25?rfbP45)突变株。4.表达APEC O抗原的重组鼠伤寒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将表达APEC O1、O2和O788 O抗原的重组质粒pSS27、pSS28和pG8R206电转化入S740(?asd-66?crp-24?cya-25?rfbP45)后,血清凝集、银染、Western-Blot、结晶紫染色和热凝集检测结果显示APEC O抗原成功转入减毒沙门菌中。稳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在3天、间隔12h的五次传代中,S740(pSS27)、S740(pSS28)和c12441(pG8R206)菌株的稳定率高达85%;生物学特性分析显示APEC O抗原的表达对减毒沙门菌S740的生长、黏附、入侵、多黏菌素B和DOC敏感性均没有显着影响;将重组质粒pSS27、pSS28电转化入S184(?asd-66)、S185(?asd-66?rfbP45)后发现其毒力降低100倍以上。5.表达APEC O1、O2和O78 O抗原的减毒沙门菌免疫原性研究以罗曼蛋鸡为研究模型,分别使用口服、肌肉注射两种免疫途径,气囊和肌肉注射两种攻毒途径对重组菌株S739(pSS27)和S740(pSS27)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使用S740递送APEC O1 O抗原比使用S739递送能产生更好的免疫保护;肌肉注射免疫途径与口服免疫途径相比,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较弱的粘膜免疫,口服免疫则反之;气囊攻毒较肌肉注射能更严谨地评估疫苗保护效果。其中口服免疫气囊攻毒的S740(pSS27)的攻毒保护率为66.7%。口服免疫气囊接种的S740(pSS28)的攻毒保护率为71.4%。使用口服免疫气囊接种的方式对重组菌株c12441(pG8R206)对同源APEC O78的攻毒保护率为95%,对异源APEC O1和O2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10%和40%。6.表达APEC O1和O2 O抗原减毒沙门菌的联合免疫通过口服-肌肉注射的异源免疫方式对S740(pSS27)和S740(pSS28)进行了联合免疫。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可以同时诱导对APEC O1和O2 LPS的免疫应答并提供相应的攻毒保护,保护效果分别为66.67%和73.33%。7.O抗原长度对沙门递送载体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通过自杀质粒介导的重组法构建沙门菌?wzz缺失株及互补株,获得了表达长、中、短长度不等的O抗原的鼠伤寒沙门菌S741、S742、S743、S744、S745、S746、S747、S748、S749和S750。动物免疫保护结果显示,表达15-21个O单元时,沙门菌的免疫原性最强,可以诱导较高的免疫应答。综上,构建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可以实现对APEC O1、O2和O78的免疫保护,通过调节O抗原长度可优化沙门菌递送载体的免疫原性。
潘廷云[6](2018)在《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苗安全性、最适抗原含量、免疫持续期及交叉免疫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AvianColibacillosis,AC)是由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是养禽业重要的细菌病之一。由于抗生素治疗存在菌株抗药性和药物残留的缺陷,有效的疫苗防治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病至关重要。本研究分别以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常见血清型O1(E516)、02(E058)、078(E522)三个菌株及由本实验室构建的脂多糖缺失E516△lpxL△lpxM、E058△lpxL△lpxM、E522△lpxL△lpxM株为抗原,与MontanideTS△71 VG油佐剂制成多价灭活苗。探讨脂多糖缺失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最适抗原含量、免疫持续期和疫苗侯选株与流行株的交叉免疫保护。一鸡大肠杆菌病亲本株和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比较研究选取本实验室保存鸡致病性大肠杆菌E516(01)、E058(02)、E522(078)和构建的脂多糖缺失株 E516△lpxL△lpxM、E058△lpxL△lpxM、E522AlpxL△lpxM分别制成抗原含量为2.0 × 109 CFU/mL、2.0 × 1010 CFU/mL的多价灭活疫苗,以两倍正常剂量免疫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是亲本株还是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抗原含量为2.0 × 109 CFU/mL免疫组的安全性优于2.0 × 1010 CFU/mL免疫组;在2.0 × 109 CFU/mL免疫组中,脂多糖缺失多价疫苗的安全性优于亲本株多价灭活疫苗。二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最适免疫抗原含量研究本研究制备抗原含量分别为2.0 × 108.5CFU/mL、2.0 × 109 CFU/mL和2.0 × 109.5 CFU/mL的01、02、078血清型亲本株及脂多糖缺失株油佐剂多价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其特异性抗体水平、亲本株攻毒保护率及免疫鸡攻毒后内脏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显示,抗原含量为2.0 ×108 5 CFU/mL免疫,亲本株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50.0%、55.6%、55.6%,脂多糖缺失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50.0%、55.6%、66.7%;抗原含量为 2.0 ×109 CFU/mL 免疫,亲本株疫苗对 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80.0%、88.9%、88.9%;脂多糖缺失株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90.0%、88.9%、100.0%;抗原含量为2.0 ×109.5 CFU/mL免疫,亲本株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70.0%、77.8%、77.8%;脂多糖缺失株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保护率分别为80.0%、88.9%。、100.0%。因此,本实验室制备的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不同抗原含量免疫组的保护率均高于相同抗原含量亲本株疫苗组,该疫苗的最适抗原含量2.0 × 109 CFU/mL。三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研究本研究以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分别在免疫后30 d、60 d、90 d和120 d进行亲本株攻毒,根据特异性抗体水平、亲本株攻毒保护率及鸡内脏组织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0 d攻毒,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的保护率分别为88.9%、87.5%、87.5%;在60 d攻毒,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的保护率均为66.7%;在90 d攻毒,疫苗对01、02、078亲本株的保护率分别为50.0%、50.0%、66.7%;在120 d攻毒,免疫组和攻毒对照组均未出现病死鸡。因此,免疫后30 d、60 d、90 d攻毒,鸡均得到不同程度保护。但由于成年鸡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敏感性降低,免疫后120 d攻毒免疫组和对照组均未出现病死鸡,所以本研究暂定该疫苗的免疫持续期为3个月。四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交叉免疫保护研究本研究以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免疫后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对01、02、078亲本株和近年流行的菌株O1(Y12,T12)、02(E172,E899)、078(Y14,Y48)进行攻毒和免疫鸡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01血清型E516、Y12、T12菌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80.0%、87.5%;对02血清型E058、E172、E899菌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7.5%、88.9%、80.0%;对078血清型E522、Y14、Y48菌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8.9%、80.0%、80.0%。本研究得出此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对疫苗候选株和流行株均提供不低于80.0%的保护。
徐海军,吴其翠,左瑞华[7](2017)在《六安地区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组成调查》文中研究表明为了解六安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组成,从六安地区发病家禽病例中分离到115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依次采用大肠杆菌多价血清和部分单价血清,通过玻片凝集法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六安地区鸡源、鸭源和鹅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O4、O23和O88,三者合计占定型菌株的64.8%。说明可以根据鉴定结果开发适合六安地区使用的禽源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
黄立[8](2017)在《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鸡大肠杆菌病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菌性传染病,对我国养鸡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根据信阳市疫病检测工程中心(信阳农林学院市级工程中心)对豫南地区主要养鸡集中区的调查,在规模化养鸡场细菌性疾病当中,大肠杆菌发病率一直居于首位。鸡大肠杆菌血清型众多,耐药菌株也在不断增多,给防治本病增加了难度。因此,开展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分析,对于有效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涉及到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利用优势致病菌株研制多价灭活苗等方面。通过系列研究,进一步弄清楚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状况,必将为豫南地区乃至河南的鸡大肠杆菌病科学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1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对于豫南地区送检的164份病鸡样品,经过常规方法培养、纯化及镜检,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PCR鉴定,共分离到鸡大肠杆菌121株,鉴定出88株分离菌株血清型,包括17种血清型;主要血清型是02、078、01、018、026、022,共72株,占总分离株的59.50%。给供试雏鸡接种121株分离菌株后,可见发病症状及剖检病变都与本病特征相符;在121株分离菌株中,有64株高致病性菌株、31株中度致病性菌株、26株低致病性菌株,分别占总试验菌株的52.9%、25.6%、21.5%。2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采用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62株鸡大肠杆菌对18种药物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并通过PCR方法扩增I型整合酶基因。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呈现多重耐药,耐药谱型达12种之多;对β-内酰胺类、酚胺醇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等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土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强力霉素四种药物,耐药率分别为95.2%、87.1%、80.6%、72.6%;I型整合酶基因检出率为87.1%。由此表明,鸡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3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采用棋盘稀释法,了解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进而筛选出具有协同抗菌效果的药物组合,为体内试验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黄芩苷和小檗碱分别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相加作用;蒲公英提取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主要表现为无关作用。由此表明,穿心莲内酯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可提高抗菌药物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4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制备与评价利用毒力强、免疫原性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O1、O2、O78、O22、O26、O18六种优势血清型菌株,研制鸡大肠杆菌氢氧化铝胶多价灭活苗。免疫攻毒试验结果显示,疫苗对各日龄鸡的安全性较好,采用大肠杆菌菌株攻毒,免疫组可获得完全保护,说明该疫苗对大肠杆菌病免疫效果显着。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有效防治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提高豫南地区整体养鸡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翠翠[9](2016)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引起禽类的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输卵管炎、腹膜炎等,并导致不同程度死亡率,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江苏地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鸡的组织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探究其致病性、耐药性;随后进行基因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多价灭活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本研究对江苏省部分地区疑似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共分离鉴定了162株大肠杆菌。通过玻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其中定型菌株130株,未定型菌株32株,定型率为80.25%。在130株定型菌株中鉴定出34种O血清型,其中主要血清型有O78、O88、O65、O161、O1、O24、O13,占定型菌株的66.92%。通过PCR方法对分离到的162株大肠杆菌进行iss、iroN、tsh、cvaC、 iutA及irp26个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密切相关的毒力基因的检测,其检出率分别为83.33%、80.86%、45.06%、48.76%、75.92%、58.02%,同时携带6个毒力基因的菌株有37株,占总分离菌株的22.83%。选取本研究分离鉴定的菌株64株(主要血清型45株)进行1日龄易感鸡的致病性试验,结果64个分离株中有55株属于高中致病性菌株,占85.94%。其中,高致病性菌株40株(主要血清型33株),中度致病性菌株15株(主要血清型8株),低致病性菌株9株。通过1日龄致病性试验并结合6个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密切相关的毒力基因的检测,可以判定本研究分离菌中至少有80%的分离菌具有中高致病力。二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研究本研究选取了16种抗生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先锋霉素V、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左旋氧氟沙星、氟苯尼考、新霉素、阿奇霉素、诺氟沙星、多粘菌素B、环丙沙星)对60个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的筛选。60个分离株对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异嗯唑及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在80%及以上;对阿奇霉素、庆大霉素及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在50%以下;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性最高。60个分离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情况。其中,受检菌株中耐13种药物的菌株最多,占总受检菌株的25.0%(15/60);有63.33%(38/60)的受检菌株对9种及以上药物耐药。由此可知目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严重且耐药谱比较广。三禽致病性大肠杆菌01、02、0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01、02、078血清型的野生株及其lpxL、lpxM突变株制备油佐剂多价灭活疫苗,免疫后对其特异性抗体反应水平、对野生株的攻毒保护率及免疫鸡内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研究。研究数据显示,本研究制备的疫苗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与攻毒保护率均优于商品疫苗组,突变株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应激性优于野生株疫苗。不同佐剂对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组的特异性抗体水平与保护率优于白油佐剂疫苗;对01、02、078毒株的保护率: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分别为86.67%、93.33%及100%,白油佐剂疫苗分别为对80%、86.67及86.67。不同免疫次数对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将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对鸡进行一次免疫后攻毒,其免疫保护率要优于商品疫苗的二次免疫的免疫保护率,与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二次免疫组相比保护率相当,对血清型01、02、078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80%、93.33%、93.33%。因此,本研究制备的突变株Montanide TSA71VG佐剂疫苗免疫一次就足够抵抗大肠杆菌01、02、078的感染,其保护率远远高于商品疫苗免疫组。
张恒慧,尤建嵩,徐永平,王晓丽,李晓宇[10](2015)在《抗仔猪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仔猪腹泻(piglet diarrhea)是国内外养猪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导致仔猪腹泻的主要致病菌是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其致病过程依赖黏附素和肠毒素的共同作用。随着研究手段的创新,国内外学者在研制ETEC疫苗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作者介绍了ETEC的致病特点,并对各类ETEC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大肠杆菌多价菌苗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肠杆菌多价菌苗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病原学 |
1.1.1 形态及染色特征 |
1.1.2 培养特性 |
1.1.3 生化反应 |
1.2 血清型 |
1.3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1.3.1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
1.3.2 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 |
1.3.2.1 酶的释放 |
1.3.2.2 细菌外排 |
1.3.2.3 抗生素靶位改变 |
1.3.2.4 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 |
1.3.3 大肠杆菌耐药性检测意义 |
1.4 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
1.4.1 传统检测方法 |
1.4.2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 |
1.4.3 量子点荧光探针技术 |
1.4.4 免疫层析技术 |
1.4.5 PCR检测技术 |
1.5 大肠杆菌的致病机理 |
1.5.1 黏附素 |
1.5.2 肠毒素 |
1.5.3 外膜蛋白 |
1.5.4 内毒素 |
1.6 水貂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
1.6.1 饲养管理 |
1.6.2 药物预防 |
1.6.3 免疫预防 |
1.7 疫苗佐剂的概括 |
1.7.1 化学类免疫佐剂 |
1.7.2 微生物类免疫佐剂 |
1.7.3 植物类免疫佐剂 |
1.7.4 生化类免疫佐剂 |
1.8 大肠杆菌灭活苗的研究进展 |
1.8.1 禽大肠杆菌灭活苗概括 |
1.8.2 猪大肠杆菌灭活苗概括 |
1.8.3 水貂大肠杆菌灭活苗的概括 |
1.9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实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试剂 |
2.2 方法 |
2.2.1 细菌的复苏及纯化鉴定 |
2.2.2 细菌的生化鉴定 |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4 血清学鉴定 |
2.2.5 貂源大肠杆菌药敏实验 |
2.2.6 致病力测定 |
2.2.6.1 主导血清型菌株致病力初筛试验 |
2.2.6.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2.2.7 病理切片制作 |
2.2.8 水貂大肠杆菌灭活苗的初步研究 |
2.2.8.1 疫苗的制备方法 |
2.2.8.2 最适接种剂量测定 |
2.2.8.3 一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2.2.8.4 两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2.2.8.5 大肠杆菌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评估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纯化鉴定结果 |
3.2 生化鉴定结果 |
3.3 16S rRNA鉴定结果 |
3.4 O血清型鉴定结果 |
3.5 大肠杆菌药敏实验鉴定结果 |
3.6 致病力测定结果 |
3.6.1 致病力初筛结果 |
3.6.2 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
3.6.2.1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3.6.2.2 半数致死量结果 |
3.6.3 小白鼠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 |
3.7 小白鼠病理切片结果 |
3.8 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3.8.1 水貂大肠杆菌二价灭活苗的制备 |
3.8.1.1 抗原的制备 |
3.8.1.2 灭活检验 |
3.8.1.3 菌苗制备 |
3.8.1.4 无菌检验 |
3.8.1.5 安全性实验 |
3.8.2 最适接种剂量 |
3.8.3 一次免疫的保护效果评估 |
3.8.4 两次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3.8.5 二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4 讨论 |
4.1 大肠杆菌的生化特性及同源性分析 |
4.2 大肠杆菌的血清型 |
4.3 大肠杆菌的耐药性 |
4.4 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
4.5 水貂大肠杆菌的灭活苗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疫苗灭活方法的研究进展 |
1.2 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研究进展 |
1.3 问题与展望 |
第2章 引言 |
第3章 不同方法对R.anatipestifer的灭活效果影响 |
3.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3.2 试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第4章 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诱导鸭抗体效价的影响 |
4.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4.2 试验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不同灭活方法对R.anatipestifer的免疫保护效力的影响 |
5.1 主要试验材料及器材 |
5.2 试验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毒力因子 |
3 流行病学 |
4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5 防治 |
综述二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 灭活疫苗 |
2 亚单位疫苗 |
3 弱毒疫苗 |
4 小结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持续期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斑点叉尾鮰养殖概况 |
2 鮰爱德华氏菌研究进展 |
2.1 生物学特性 |
2.2 宿主种类和范围 |
2.3 相关毒力因子研究 |
2.5 鮰爱德华氏菌外膜蛋白的研究 |
2.6 鮰爱德华氏菌的疫苗研究 |
3 鲁氏耶尔森氏菌研究进展 |
3.1 生物学特性 |
3.2 宿主种类和范围 |
3.3 相关毒力因子研究 |
3.4 鲁氏耶尔森氏菌外膜蛋白研究 |
3.5 鲁氏耶尔森氏菌疫苗研究 |
4 渔用疫苗研究进展 |
4.1 渔用疫苗的发展历程 |
4.2 渔用疫苗的种类 |
4.3 渔用疫苗的免疫方式 |
5 渔用口服疫苗载体研究 |
5.1 微囊和微球载体 |
5.2 减毒细菌载体 |
5.3 生物被膜载体 |
5.4 生物载体疫苗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鮰爱德华氏菌OmpN2 与鲁氏耶尔森氏菌OmpF基因的分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和质粒 |
1.2 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菌株培养、DNA提取与PCR扩增 |
2.3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
2.4 重组克隆质粒的鉴定 |
2.5 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 |
2.6 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
3 结果 |
3.1 目的基因的扩增和T克隆鉴定 |
3.2 核苷酸序列特征分析 |
3.3 氨基酸序列特征分析 |
3.4 OmpN2和OmpF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OmpN2与OmpF的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菌株和质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与合成 |
2.2 菌株培养、DNA提取与PCR扩增 |
2.3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
2.4 重组克隆质粒的鉴定 |
2.5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2.6 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
2.7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2.8 重组蛋白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2.9 兔抗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2.10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2.11 目的蛋白在细菌表面分布验证 |
3 结果 |
3.1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3.2 重组蛋白rtOmpN2和rtOmpF的表达及纯化 |
3.3 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 |
3.4 目的蛋白在细菌表面的分布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四章 二联融合基因N2-F的构建,分子克隆,原核表达与免疫原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菌株和质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Linker序列选择与引物设计 |
2.2 重组克隆质粒T-N2-linker和 T-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
2.3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的构建与鉴定 |
2.4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
2.5 融合蛋白N2-F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2.6 兔抗融合蛋白N2-F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
2.7 融合蛋白N2-F免疫原性检测 |
3 结果 |
3.1 N2-linker与 linker-F的 PCR扩增 |
3.2 重组克隆质粒T-N2-linker和 T-linlker-F的构建与鉴定 |
3.3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的构建与鉴定 |
3.4 重组表达质粒P-N2-Linker-F的构建与鉴定 |
3.5 融合蛋白N2-F的诱导表达及纯化 |
3.6 融合蛋白N2-F的免疫原性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五章 二联基因N2-F亚单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免疫效果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疫苗、菌株与质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细菌复壮 |
2.2 亚单位疫苗制备 |
2.3 免疫程序 |
2.4 收集血清 |
2.5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
2.6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
2.7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8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血清抗体水平检测 |
3.2 血清溶菌酶活性检测 |
3.3 血清补体C3 活性检测 |
3.4 血清总蛋白含量检测 |
3.5 血清SOD活性检测 |
3.6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7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六章 二联基因口服微球疫苗的制备、条件优化及理化特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蛋白与主要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海藻酸钠-壳聚糖复合微球制备流程 |
2.2 包封率和载药率测定 |
2.3 单因素试验 |
2.4 响应面试验 |
2.5 口服微球疫苗的理化特性分析 |
2.6 口服微球疫苗的抗原性检测 |
2.7 口服微球疫苗的安全性检测 |
3 结果 |
3.1 单因素试验 |
3.2 响应面试验结果 |
3.3 响应面分析及结果验证 |
3.4 口服微球疫苗的理化特性分析 |
3.5 口服微球疫苗的抗原性检测 |
3.6 口服微球疫苗的安全性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七章 二联基因口服疫苗对斑点叉尾鮰的免疫效果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疫苗、菌株与质粒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试验方法 |
2.1 口服微球疫苗制备 |
2.2 口服疫苗饲料制备 |
2.3 免疫程序 |
2.4 血清和肠粘液采集 |
2.5 肠黏液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
2.6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
2.7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
2.8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9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肠黏液免疫指标 |
3.2 血清免疫相关指标 |
3.3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4 攻毒试验及相对保护率检测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对O1、O2和O78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免疫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汇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禽大肠杆菌病 |
2 O抗原多糖 |
3 减毒沙门菌作为疫苗递送载体 |
3.1 减毒沙门菌简介 |
3.2 减毒沙门菌作为疫苗递送载体的优势 |
3.3 Asd+平衡致死系统在抗原递送中的应用 |
3.4 减毒沙门菌载体在多糖疫苗中的应用 |
4 无缝克隆 |
4.1 Gibson组装 |
4.2 酵母同源重组技术 |
4.3 展望 |
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组装O抗原多糖的酵母-原核穿梭质粒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质粒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引物设计 |
2.1.1 合成O抗原基因簇的引物设计 |
2.1.2 鉴定引物设计 |
2.2 含有不同复制起点的穿梭质粒的构建 |
2.2.1 质粒提取 |
2.2.2 质粒片段扩增与纯化 |
2.2.3 质粒片段组装 |
2.2.4 PCR鉴定 |
3 结果 |
3.1 重组质粒构建策略 |
3.2 重组质粒PCR鉴定 |
4 讨论 |
第三章 编码APEC O_1、O_2和O_(78)O抗原基因簇的组装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质粒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APEC O抗原结构和基因簇分析 |
2.2 引物设计 |
2.2.1 扩增引物设计 |
2.2.2 鉴定引物设计 |
2.3 APEC O抗原基因簇克隆 |
2.3.1 苯酚法提取APEC野生株基因组 |
2.3.2 APEC O_1、O_2和O_(78)O抗原基因簇的扩增 |
2.3.3 PCR鉴定 |
2.3.4 目的片段纯化与回收 |
2.4 APEC O抗原基因簇组装 |
2.4.1 酵母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2 酵母转化介导的同源重组(TAR) |
2.4.3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 |
2.4.4 酵母中重组质粒的提取 |
2.4.5 TOP10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4.6 转化重组质粒至TOP10感受态细胞 |
2.4.7 LPS图谱分析 |
2.4.8 质粒提取 |
2.5 Gibson重组和TAR重组法之组装效率对比 |
3 结果 |
3.1 APEC O抗原结构 |
3.2 APEC O抗原基因簇扩增 |
3.3 APEC O抗原组装 |
3.3.1 PCR鉴定 |
3.3.2 银染和Western-Blot鉴定 |
3.4 Gibson和TAR的组装效率对比 |
4 讨论 |
第四章 递送APEC O抗原的沙门菌缺失株的构建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载体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缺失株构建 |
2.1.1 受体菌和供体菌的结合转移 |
2.1.2 氯霉素正向筛选 |
2.1.3 蔗糖负向筛选 |
2.1.4 阳性菌落PCR鉴定 |
2.2 重组质粒向缺失株中转化 |
2.2.1 缺失株电转化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2.2.2 重组质粒的提取 |
2.2.3 重组质粒转化至asd相关缺失株中 |
2.3 重组沙门菌的鉴定 |
2.3.1 PCR鉴定 |
2.3.2 银染和Western-Blot鉴定 |
2.4 质粒在沙门菌中的稳定性检测 |
3 结果 |
3.1 S.Typhimurium缺失株的PCR鉴定 |
3.2 表达APEC O抗原的重组沙门菌的PCR鉴定 |
3.3 血清凝集试验 |
3.4 银染与Western-Blot鉴定 |
3.5 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的稳定性检测 |
4 讨论 |
第五章 表达APEC O抗原的重组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载体、细胞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种子液制备 |
2.2 生长曲线测定 |
2.3 细菌表型鉴定 |
2.4 运动性检测 |
2.5 多黏菌素B和DOC敏感性检测 |
2.6 细胞黏附入侵试验 |
2.7 P22噬菌体敏感性检测 |
2.7.1 P22转导裂解物的制备 |
2.7.2 P22转化 |
2.8 小鼠和蛋鸡体内的定殖能力分析 |
2.9 小鼠中的半数致死量检测 |
3 结果 |
3.1 生长曲线测定 |
3.2 细菌表型鉴定 |
3.3 多黏菌素B和DOC敏感性分析 |
3.4 P22噬菌体敏感性检测 |
3.5 细胞黏附入侵能力检测 |
3.6 定殖和LD50检测 |
4 讨论 |
第六章 表达APEC O_1、O_2和O_(78)O抗原的减毒沙门菌免疫原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攻毒保护试验 |
2.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抗体水平检测 |
2.3.1 APEC O_1、O_2和O78LPS提取 |
2.3.2 LPS纯度检测 |
2.3.3 抗体水平检测 |
2.4 免疫保护率测定 |
2.5 免疫途径和攻毒途径对免疫保护效果的评估 |
3 结果 |
3.1 LPS提取效果检测 |
3.2 免疫途径和递送载体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
3.3 S740(pSS28)诱导的免疫应答 |
3.4 x12441(pG8R206)诱导的同源和异源免疫应答的比较 |
3.5 免疫途径和递送载体对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 |
3.6 S740(pSS28)诱导的免疫保护 |
3.7 x12441(pG8R206)对同源和异源的攻毒保护 |
4 讨论 |
第七章 表达APEC O_1、O_2O抗原的减毒沙门菌联合免疫 |
1 试验材料 |
1.1 菌株、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菌株准备 |
2.2 雏鸡准备 |
2.3 免疫程序及分组 |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5 抗体水平检测 |
2.6 免疫保护率测定 |
2.7 补体介导的血清杀菌试验 |
2.8 抗体介导的细胞吞噬试验 |
2.9 病理切片分析 |
3 结果 |
3.1 抗体水平检测 |
3.2 攻毒保护存活率 |
3.3 免疫血清功能分析 |
3.4 病理切片分析 |
4 讨论 |
第八章 O抗原长度对沙门递送载体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 |
1 材料方法 |
1.1 菌株、质粒及动物 |
1.2 主要试剂及配置 |
1.3 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wzz缺失替换株的构建 |
2.1.1 异源wzz的序列扩增及测序 |
2.1.1 自杀质粒的构建 |
2.1.2 结合转移 |
2.2 wzz缺失株的脂多糖图谱分析 |
2.3 不同培养条件对O抗原长度的影响 |
2.4 P22噬菌体敏感性检测 |
2.5 MIC检测 |
2.6 细胞膜通透性检测 |
2.7 小鼠体内定殖能力检测 |
2.8 减毒的wzz缺失株的构建 |
2.9 攻毒保护试验 |
2.10 样品采集 |
2.11 抗体浓度检测 |
2.11.1 LPS提取 |
2.11.2 定量ELISA |
2.12 补体介导的血清杀菌作用 |
2.13 补体沉积试验 |
3 结果 |
3.1 wzz缺失株LPS图谱分析 |
3.2 不同培养条件对细菌O抗原长度的影响 |
3.3 MIC、噬菌体及补体敏感性检测 |
3.4 细胞膜通透性检测 |
3.5 小鼠体内定殖能力检测 |
3.6 减毒的wzz缺失株LPS图谱分析 |
3.7 免疫保护效果 |
3.8 LPS特异性抗体检测 |
3.9 免疫血清介导的补体沉降和血清杀菌能力检测 |
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苗安全性、最适抗原含量、免疫持续期及交叉免疫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流行病学 |
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4 防治 |
综述二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疫苗研究进展 |
1 弱毒疫苗 |
2 灭活疫苗 |
3 亚单位疫苗 |
4 菌影疫苗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的免疫安全性和最适抗原含量研究 |
1 材料 |
1.1 疫苗菌株 |
1.2 检验菌株 |
1.3 试验动物 |
1.4 培养基的配方和配制 |
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6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灭活疫苗抗原制备 |
2.2 疫苗的制备 |
2.3 成品疫苗疫苗质量检查 |
2.4 鸡大肠杆菌病亲本株和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试验 |
2.5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最适抗原含量免疫保护试验 |
2.6 间接血凝试验测定血清抗体水平 |
2.7 病理切片的制备 |
3 结果 |
3.1 鸡大肠杆菌病亲本株和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比较 |
3.2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最适抗原含量确定 |
4 讨论 |
第二章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持续期、疫苗候选株与流行株交叉免疫保护研究 |
1 材料 |
1.1 疫苗 |
1.2 检验菌株 |
1.3 试验动物 |
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5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持续期试验 |
2.2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交叉保护试验 |
3 结果 |
3.1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持续期 |
3.2 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疫苗免疫保护 |
3.3 病理切片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7)六安地区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组成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仪器 |
1.2 培养基 |
1.3 血清 |
2 方法 |
2.1 细菌分离 |
2.2 细菌纯化 |
2.3 大肠杆菌O抗原血清型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肠杆菌分离结果 |
3.2 大肠杆菌多价血清鉴定结果 |
3.3 大肠杆菌单价血清型鉴定结果 |
4 讨论 |
(8)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 |
2.2 大肠杆菌耐药性 |
2.3 中药抑菌作用及机制 |
2.4 鸡大肠杆菌疫苗 |
2.5 鸡大肠杆菌病防治 |
3 研究内容 |
3.1 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发病状况分析 |
3.2 分离菌株药物敏感性测定 |
3.3 中药活性成分联合抗菌药物增效作用研究 |
3.4 鸡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致病性和免疫原性分析 |
3.5 鸡大肠杆菌氢氧化铝多价灭活苗研究 |
第二章 豫南地区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分离 |
2.2 分离培养 |
2.3 生化鉴定 |
2.4 PCR鉴定 |
2.5 血清型鉴定 |
2.6 致病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的最佳生长时期 |
2.2 β-内酰胺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3 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4 酚胺醇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5 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6 其他药物体外抑菌活性 |
2.7 鸡大肠杆菌耐药谱分析 |
2.8 大肠杆菌中I型整合酶基因扩增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中药活性成分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体外联合抗菌作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穿心莲内酯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2 黄芩苷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3 小檗碱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2.4 蒲公英提取物联合抗菌药物体外联合抑菌活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优势菌株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毒力试验 |
2.2 免疫原性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鸡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制备与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无菌检验 |
2.2 安全检验 |
2.3 效力检验 |
2.4 免疫持续期试验 |
2.5 免疫反应 |
2.6 免疫效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研究进展 |
1 病原学 |
2 流行病学 |
3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 |
4 发病机理 |
5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6 防治 |
综述二 鸡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1 灭活疫苗 |
2 亚单位疫苗 |
3 弱毒菌苗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抗药性及致病性研究 |
1 材料 |
1.1 病料来源 |
1.2 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试剂 |
1.5 实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 |
2.2 细菌的纯化与保存 |
2.3 细菌的实验室鉴定 |
2.4 分离株O血清型的鉴定 |
2.5 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检测 |
2.6 分离株致病性试验 |
2.7 药敏试验 |
3 结果 |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 |
3.2 细菌的形态学观察 |
3.3 生化试验结果 |
3.4 分离株O血清型鉴定 |
3.5 分离株毒力基因的PCR检测结果 |
3.6 分离株的致病性试验 |
3.7 分离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8 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 |
1.1 制苗菌株 |
1.2 常用培养基及其配制方法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主要试剂 |
1.5 实验动物 |
1.6 商品疫苗 |
2 方法 |
2.1 灭活疫苗抗原的制备 |
2.2 油佐剂灭活苗的制备 |
2.3 疫苗质量检查 |
2.4 疫苗的接种与攻毒保护试验 |
2.5 间接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 |
2.6 病理切片的制备 |
3 结果 |
3.1 突变株与野生株高剂量疫苗对免疫鸡的影响 |
3.2 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两次免疫的保护效果 |
3.3 两种不同佐剂突变株疫苗两次免疫的免疫效果比较 |
3.4 突变株Montanide TSA 71VG佐剂疫苗与商品疫苗的免疫比较 |
3.5 病理切片 |
4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10)抗仔猪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ETEC |
2ETEC疫苗的研究进展 |
2.1全菌苗 |
2.2黏附素疫苗 |
2.3肠毒素疫苗 |
2.4基因工程疫苗 |
3小结 |
四、大肠杆菌多价菌苗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貂源大肠杆菌生物学特性及灭活苗的初步研究[D]. 丛小钧.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不同灭活方法对鸭疫里默氏杆菌免疫原性的影响[D]. 吕文君. 西南大学, 2020(01)
- [3]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脂多糖缺失株三价灭活疫苗佐剂的筛选及免疫持续期的初步研究[D]. 邵启文. 扬州大学, 2019(02)
- [4]斑点叉尾鮰E.ictaluri与Y.ruckeri二联基因OmpN2-OmpF亚单位和口服疫苗的制备与免疫效应研究[D]. 王二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7)
- [5]O抗原重组减毒沙门菌对O1、O2和O78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免疫保护研究[D]. 韩月.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鸡大肠杆菌病脂多糖缺失多价灭活苗安全性、最适抗原含量、免疫持续期及交叉免疫保护研究[D]. 潘廷云. 扬州大学, 2018(01)
- [7]六安地区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组成调查[J]. 徐海军,吴其翠,左瑞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08)
- [8]豫南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病原学调查与防控研究[D]. 黄立.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O1、O2、O78菌株lpxL、lpxM基因缺失灭活疫苗的初步研究[D]. 张翠翠. 扬州大学, 2016(02)
- [10]抗仔猪腹泻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J]. 张恒慧,尤建嵩,徐永平,王晓丽,李晓宇. 中国畜牧兽医,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