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欧元启动对转贷业务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卓卓[1](2020)在《新租赁准则实施对航空企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新租赁准则于2018年12月7日问世,为了稳妥推进准则实施而采取分步实施策略,其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其他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我国航空企业的上市公司中,中国国航、南方航空和东方航空在境内外上市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本文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为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对航空企业有什么影响?通过其影响分析,并结合新租赁准则的实际执行情况,推导出新租赁准则有哪些方面需要完善以及企业如何更好地执行新租赁准则。目前鲜有文献研究企业真正执行新租赁准则后对企业的影响,已有研究中只是按照新租赁准则的要求计算出财务报表的数据在新租赁准则下的预测值,通过预测值分析影响而得出的研究结论不具有充分的客观性。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新租赁准则的所有航空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充分探讨航空企业所受到的新租赁准则的实际影响,得到的研究结论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本文将首先通过新租赁准则主要变化以及文献综述来认识问题,重点分析新旧租赁准则关于承租方企业的会计处理差异。其次,概述案例选择的背景及原因,引出对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经营、财务和租赁分析。然后,具体阐述新租赁准则实施对三大航空公司财务报表、财务绩效以及经济行为的影响。最后,根据影响分析,并结合航空企业执行新租赁准则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利于租赁准则完善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1)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使财务报表客观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租赁业务。(2)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使航空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发生不利变化。(3)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使航空企业对其经济行为做出一定的调整。(4)航空企业对于新租赁准则规定的项目披露不规范,并且应对准则变化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不尽相同。(5)新租赁准则的相关规定尚需完善,企业尚待采取有力措施,今后准则的实施及发展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本文的研究价值与实践启示意义在于:通过对租赁会计准则相关理论和文献的研究,理清其内在逻辑和业务实质,经营租赁业务的入表处理提高了企业财务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对于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另外,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为例,研究新租赁准则对航空企业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实践性,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关于租赁准则完善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建设性意见,对其他企业实现新租赁准则的平稳过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王艺萦[2](2019)在《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微企业无论从企业数量上还是带动人口就业上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比重。因此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建设银行做为国有大银行之一,几年来也把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本系统的工作重点,特别是在贷款产品的创新、应用,信贷资金投放的力度深度广度做了一些有益尝试。但对建设银行A分行的调研中发现,小微企业报表不完善、银行利益最大化等局限因素制约着银行和企业双向发展。为此本文试就建设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力图解决或为决策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本文认真梳理了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模式,银行产品创新难点、融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该行融资规模、金融服务、准入条件、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制度建设、担保行为等方面已经存在或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数据对比、现场采访等方法进行了论述。根据分析调研,作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方面措施:一是做好资金调度向小微企业贷款做到“四个”倾斜;二是降低业务准入门槛;三是加强小微企业服务的风险管理;四是完善信用信息制度建设;五是推动尽职免责等各项制度体系完善落实;六是争取政府支持完善担保机构建设。
符沥元[3](2018)在《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各参与主体能够消除彼此之间的不信任,直接建立沟通机制,绕过信息传递之间的中介干扰,建立点对点之间的信任,既能公开信息又能保护隐私,既共同决策又保护个体利益,这种新兴的技术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价值交换的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去信任化、可扩展、匿名化、安全可靠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016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在多领域迅速发展,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互联网公司纷纷布局发展区块链技术,相信不久的将来区块链技术将成为继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计算机及信息技术革命后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本文以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传统贸易金融业务中的贸易结算、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的影响为视角,缕析在区块链独有技术的传导机制下,商业银行贸易金融领域的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结算、贸易融资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运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间建立数据共享,金融机构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能够获取中小企业的真实信息,为其提供融资,能够从本质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运用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对现存的商业银行跨境结算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能够解决目前在跨境支付结算领域存在的效率低和成本高的两大痛点。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和全网公开的特性,大力发展数字票据,能够解决当前商业银行领域频繁发生的票据风险案件,为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办理票据业务。最后,基于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存储上的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历史信息的可追溯等技术特点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结算、贸易融资等业务的高度契合性,其未来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同时结合商业银行在运用区块链技术领域的成功案例,论文提出商业银行应拥抱区块链技术,将商业银行传统运营模式与区块链技术相融合,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贸易金融业务的应用。
胡贞桃[4](2017)在《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转让定价是指跨国公司集团内部,在母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在购销商品、提供或接受劳务、以及从事其他经济活动时制定的交易价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跨国集团开始从全球战略的角度谋求利益最大化,而利用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定价进行避税已成为一种常见的税收筹划方法。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整体经济持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吸引境外资金来华投资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外商投资持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在中国经营的外资企业普遍存在利用转让定价的方式将境内企业利润转移到境外关联方达到避税的目的,为了保护我国税收利益主权,我国税务机关通过制定与修改完善与转让定价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跨国公司关联交易的转让定价活动提出了更加完善和具体的要求。于此同时,税务执法人员素质不断增强,税务机关在反避税工作中采用更加先进的征管技术及严格的监控措施,存在关联交易的跨国公司在我国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本文选取MG公司作为论文的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被研究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特征,关联交易的基本情况以及转让定价税务管理现状。结合目前有效的转让定价法律法规等税务管理外部环境,对MG公司主要关联交易面临的税务风险进行识别,风险识别的结果表明MG公司与MG国际的原材料采购及商品销售关联交易可能存在税务风险,需要进一步开展风险评估和应对。本文从转让定价税务风险评估的角度,通过对MG公司关联交易中承担的功能和风险分析、转让定价测试方法的选择、与样本企业可比性分析等几个重要环节后认为,MG公司与MG国际的关联交易存在较大的转让定价风险,需要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控制税务风险。最后,本文从关联企业风险控制角度出发,为控制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提出了几项具体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基于集团整体战略选择合适的转让定价方法,对利润率偏低情况准备合适的说明理由,权衡利弊确定是否申请预约定价安排,以及寻求外部转让定价专家技术支持。为了确保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的有效实施,本文最后提出了风险控制保障措施。
蒋琦[5](2014)在《我国融资融券不同时点和侧面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的数量研究》文中指出从2010年3月31日试点实施以来,我国融资融券业务一直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之中,其建立的每一个步骤都关系股票市场微观结构的改变。融资融券业务的开展,是我国个股第一次真正能够进行卖空业务,这是证券市场完善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市场质量的改善有着非常的意义。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我国融资融券业务影响的文献不多,且结论不是很一致。之前的相关研究仅仅关注于融资融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某侧面,难免以偏概全。因此本文的研究将围绕着融资融券的发展过程,试图从其对市场质量各个侧面的影响进行全面的研究。目的是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其经济规律,并正确评价融资融券业务对于市场质量的影响。分析其经济规律,研究卖空和买空对于市场的经济意义,对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对于融资融券业务影响的现实情况的分析,并对其正确评价,能够对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沿着现实与理论剖析-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思路,从分析我国融资融券现状并和国外情况进行对比出发,在系统梳理和分析国内外学者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以往学者在对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本文据此将市场质量细分成价格发现、价格稳定性、信息效率、流动性四个不同的侧面依次进行融资融券各个阶段上的实证检验研究。最后根据检验结果总结并给出了政策建议。对于四方面的具体分析框架如下:1、价格发现功能的检验方面,一是沿着融资融券业务发展的时间轴,对不同阶段的价格发现情况分别进行检验。本文将业务变化阶段分为了四个时点,分别采用面板数据DID方法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是对比香港和大陆市场价格发现机制的变化。对比A股和H股交叉上市的股票,分析了在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实行之后个股的估值差异。2、在价格稳定性的实证检验方面,将价格稳定性分为了价格的波动性和价格崩溃两个方面。关于价格波动的讨论中,采用了EGARCH模型个股的日收益率数据的波动性进行刻画。之后对波动性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在价格崩溃假说方面主要对收益率偏度、正负极端值和收益率密度函数进行了讨论。3、在信息效率的分析方面,我们将信息效率分为了公共信息融入价格速度f、投资者私人异质信念的融入价格程度R2+、R2-和Rdiff、个股的信息效率|AR30|三方面变量。讨论融资融券对其的影响,并采用面板Granger检验研究了三方面变量的互相关系。4、关于流动性方面,通过对于流动性指标的分析,采用两个指标分别代表了流动性的宽度和深度。采用融资融券两方面的交易变量对于流动性的宽度和深度分别进行检验。通过上述四方面的实证检验,我们发现融资融券的影响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完成的。融资融券业务对于价格估值的准确性、价格的稳定性、信息的有效性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市场的流动性影响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具体内容包括:1、价格发现功能的检验方面,发现我国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过程通过政策和市场的不断完善而逐渐建立,并且效果也逐渐累积,并最终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的优化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A股和H股交叉上市的个股的估值差异有所减小,减小了我国证券市场和境外证券市场的市场分割情况。2、在价格稳定性的实证检验方面,发现在融资融券业务开通之前,个股的波动具有不对称性。“利好消息”的影响远大于“利空消息”,这是异质信念在不能卖空时的具体表现。开通业务之后,个股波动不对称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除,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股收益率的波动。通过面板数据检验,我们发现当个股的收益率为正时,融券卖空能够通过增加股票供给和更多的表达出异质信念而降低收益率的波动。而收益率为负时,融券卖空的表现不明显。在价格崩溃假说方面,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推出后,有效的改善了价格崩溃的危险。而正极端值出现的频率也显着的降低,从而使收益率密度函数更接近有效市场下的正态函数假设。通过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融资融券和转融通的推出,有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3、在信息效率的分析方面,研究表明公共信息融入价格的速度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在加快。投资者私人异质信念融入价格的程度随着融资融券的发展变得更为均衡。而个股的消息效率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为有效。采用面板Granger检验研究发现投资者私人异质信念的融入价格程度变得均衡,这是个股信息效率提升的原因。4、关于流动性方面,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不同的交易方式,因为自身对于市场提供了不同的物品,对于流动性宽度和深度的具有不同影响。研究表明融资买入能对流动性宽度产生很大的正向影响,在融资融券业务对于流动性宽度的影响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以下方面确定了部分创新成果:一是本文通过将融资融券的发展细分为几个时间段,通过对于不同时间段下的市场质量的不同侧面进行讨论。明确了融资融券业务对我国市场质量的产生的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发现融资融券优化了股票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减小了海内外市场的分割,减小了收益率的波动性及不对称性,降低了市场崩溃的可能,并提升了市场信息效率。二是通过对流动性指标的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于流动性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融资和融券对于流动性深度和宽度的影响是不同。融资影响了流动性宽度,而融券则影响了流动性深度。三是发现融资融券业务最主要还是通过卖空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作用。其路径是在放开卖空限制之后,投资者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各种意念,卖空推动了流动性深度的增加,从而导致异质信念能够充分融入价格,进而降低了股票的溢价和波动的大小和不对称的降低。本文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实际数据方面的限制,论文在股票的选取特别是不同的时点上因为政策等原因难以保持股票范围和数量的一致,希望随着经济数据的完善,在后续的研究中能够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董雅萍[6](2012)在《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大连地区中小企业众多,企业发展迅速,融资需求旺盛,其对银行的融资效率、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要求较高。大连地区银行类金融机构有60多家,近年成立的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与GB银行大连分行形成较强的竞争。GB银行大连分行目前的中小企业业务存在创新不足、业务规模小、担保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做好业务创新和资源整合,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是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问题分析。第三章是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第四章结论。本文重点工作:一是对融资品种创新不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创新产业链融资模式来扩大融资半径;二是对直贷业务规模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同业合作来扩大业务规模;三是对担保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统一的融资平台来解决资源整合问题。本文特色与创新:第一,过构建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融资模式,达到支持龙头企业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弥补融资产品创新不足的目的。这种模式以企业信用和实力为基础,突破了传统担保模式和融资结构,以龙头企业为抓手,能够扩大分行中小企业客户的数量和范围,可以复制推广。第二,通过加强与城市商业银行的同业合作,达到扩大分行“直贷”业务规模,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同业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GB银行的资金优势和城市商业银行的人员及网点优势,以批发的方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通过专业分工、有序竞争、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第三,通过政府主导,整合担保资源,达到分散个体风险,拓宽还款来源的目的。该模式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理念,通过风险准备金的设立,增强了风险体系建设,增加了还款来源的渠道。
张恒[7](2012)在《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Solow运用新古典成长模型预测了区域内与区域间各国或地区的经济成长在长期内会达到收敛(convergence)的效果。这是指区域内会有一个自动化生产的机制与经济政策使区域内的偏离减少。因此,开发中的区域经济成长会比已开发区域经济成长的要快,直到两个区域达到相同的成长状况为止。更甚者Solow预测了长期的区域金融将造成区域内的国家金融体系会归于一体化。1988年Lucas也提出区域金融会增进区域内国民福祉的成长。Lucus(1988)认为区域性政策对国民福祉有深远的影响,区域性政策的不同会造成经济成长的差异,因此,每人人均所得就会不同。2002年Sapienza&Luigi Zingales提出了区域金融理论中有关区域性合作达到区域内的国家经济成长的可能性。综规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区域性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可以达到区域内国家经济成长与国民福祉的上升,区域间的国家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到达国家间的和谐发展。然而,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合作也可能有负面的效果的存在,例如欧元区近年来的崩解不只带来区域内国家的伤害也带给区域外国家的困窘,欧元国家的问题主要来自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部对欧元区内的国家在政策分配上达到均衡的发展,图利少数国家的结果造成非重点国家的发展产生畸形的成长,所谓畸形是在于欧元区经济发展较慢、财政问题较大的国家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因为成为欧元区的一员而享受到欧元区同样的待遇既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低利率与无汇率调动自主权这两个因素造成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这些国家可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运用财务杠杆以国家主权对欧元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如德国、法国或欧元区以外的国家融资,低利率也造成了希腊、爱尔兰、西班牙等国家在进入欧元区的初期区域内、外投资人对区域内的高度经济成长的预期而造成的高度通货膨胀的同时,无法借由利率的调整降低高度通货膨胀。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这些国家因为持续低利率所造成的房地产泡沫化。因此,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合作不只有正面的经济成长的功能也是区域内产业泡沫化的根源。刘斌(2011)认为区域内的金融资源各国有差异,因此,在区域内进行金融与经济合作的同时要对各国金融资源的差异有所了解,他认为金融资源的差异造成金融资本的差异,而金融资本又是推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因子,因此,当我们研究区域金融合作时就必须考虑区域内各国或地区在金融资源的差异。否则,就会造成区域内的不均衡发展,进而造成区域内合作的崩解。过去的国际文献多有提及区域金融合作,例如像是提及欧元区与东盟10+3的区域金融合作的成与败的文献,但很少有文献提及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的文献,少数文献有提及两岸的经贸合作,例如Lee and Wu(2011),但他们只论及ECFA对海运与港口产业的冲击。过去的文献有论及两岸金融合作者更少出现在国际期刊上。据我们所知,我们是第一个对两岸整体金融制度深化与创新提出看法的作者,也是第一个提出关于两岸的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架构的作者。我们提及这些是因为两岸非关官方的互通已经二十年以上了,而无论官方或非官方任何形式的互通都涉及到钱的问题,可是在国际收支帐的计算上非官方的互通无法做最有效的控管,而货币上的兑换与资金互通也相当受限于法律,造成实质的不方便,如果两岸非官方实质的互通所得到的交易量占对其它所有国家官方的交易量达到一定的比重时,那么就应该对两岸关系进一步讨论金融与经济的合作以利使实质的交易,同时促进两岸经济的成长。目前海峡两岸已经进行ECFA两岸经贸合作的会谈,在这个框架下两岸隔置了多年来的政治与外交的争议并进行和谐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这是世界应该观注的焦点,因为世界的经济重心在经历近十年的金融风暴的催化下已经由欧、美转移到亚洲,而亚洲的经济重心也由日本移转到中国大陆,而在更深化的研究下中国大陆的经济重心又在于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发展和谐与否。然而,两岸在经历过这么多次的会谈背景下,在实质上并没有具体的进步可言,两岸在谈OBU的同时,两岸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与汇款,却因为两造的货币非国际储备货币而交易又涉及跨境交易所以依然非常复杂,其中包括高额的交易成本与交叉汇率的转换的成本。目前大陆已经是台湾实质上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可以说台湾当局实质上离不开与大陆的贸易联结,但对陆资与大陆人才又不断以法律限制了最适的资源配置。两岸多年的谈判在好不容易隔置多年争议背景下却没有实质的进展与确定的行程表,实在至为可惜。在区域金融合作的过程中投资环境与区域内的绩效也有直接的关联性,Wang and Yung(2011)提出了中国大陆国有事业私有化后的二十年间国有事业的绩效与盈余质量依然没有提升主要就在于大陆的国有企业或私有化的半国有企业仍然绩效不张,而其源由来自于大陆的投资环境中对于投资人保护的主张不多也就是说大陆的投资环境与企业一半以上还是政策导向而非市场导向,这对区域内的金融合作机会与成长机会是一大阻碍。当投资国的环境对投资人有利时会造成投资绩效的提升,La Porta, Lopez-de-Silanes, Shleifer andVishny(2000)暗示国家改变法规与加强的机制以保障投资人朝向成功的标准,这个过程称为法律的收敛(Legal Convergence)。La Porta, Lopez-de-Silanes,Shleifer and Vishny(2002)也证实了投资人保护的环境越好,在此环境下的公司价值会越大。有鉴于此,我们在谈及区域内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时就不能不对区域性金融机构合作的环境做规划。再者,我们也要对区域内因为金融机构合作所产生的盈余质量做监管的动作,因为大陆企业特别是国有或私有化的国有企业盈余表现虽好,但其好的表现多来自于旗下的子公司或孙公司对其所做的补贴,因此盈余质量往往不佳。公司的盈余质量与长期绩效成绝对正相关,而区域金融机构能有长期合作的契机也是来自于区域内各国或地区所属的公司能有较佳的盈余质量。Chen,Chen, Lobo and Wang(2011)认为国际上一般对于盈余质量的衡量采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对于中国大陆是不够的,因为大陆的信息透明度太低,因此公司与投资人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有鉴于此,对大陆金融机构在衡量盈余质量时还要加入关系人交易这个项目。我们对此深感认同,要规划区域性的金融合作就应该跨越国度,在合作的区域内各国公司经营都必须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进驻,以便对区域内合作的公司做统一与公平的稽核。并且,有鉴于欧元区整合的失败我们认为区域内金融合作应该定订成长率的标准并对此标准进行监管。身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们期望的是两岸和解带给我们与我下一代美好的未来,让二十一世纪成为中国人的世纪,然而近年来我看到台湾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或在教育上都设定一些虚幻的空包弹,与虚幻的目标,在子弹没打出前就已经知到结果了,这是台湾当局的耻辱,却由全民概括承受。因此,我们希望借由本文的发展给予两岸特别是台湾当局一个良心的建议与规划。特别的,在参股制度与税制上我们认为应该还有改善的空间,例如在参股比率与合资参股的设计上。再者,我们对于分行的设置不只要求速率,也大胆提出两岸平权,大陆金融机构也可来台设立分行以增加就业率与人源配置的最适化。两岸应该扩大经济与金融的深化合作,这个工程可以从两岸合作做起,但区域性金融合作必然因为大陆与台湾原来合作的金融食物链中达成区域性多国家与地区的金融合作,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就是我们扩大金融合作的一个深化的构想,透过多国的交流与共同监管才能达到区域内资源的最佳配适。我们的文章分做七部份,第一部分叙述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思路、目前待解决的现状、本文思路与我们预计达成的创新。经济学家与商人所关心的是自由贸易协议(FTA)运作下对商业的冲击。而台湾目前面临对外贸易必须扩张,但却无充足的扩张的谈判筹码的问题。再者,扩张速度的缓急与台湾本身的经济发展又有不可分离的关系。扩张速度过快,资金大量流入,长期会造成通货膨胀。然而,在台湾对外生存空间不断紧缩与台币连续升值下,与出口商面临生存严重的挑战下,又必须快速的寻找贸易出口并与周边国家达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大陆因为面对国际竞争,从1990年代开始将国有事业释股给私有公司并在2000年的时候设定三条保护投资人的条款1使大陆经济朝向市场化时国有事业释股能有较好的股价,同时好的投资人保障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大陆市场。我们的思路就站在两岸所缺乏的条件上,借由两岸合作扩大为中华经济圈的合作将两岸与中华经济圈的个别优点弭补彼此的缺点,并且以中国政府为中华经济圈的领头羊,借由台湾这块中介点扩大全中国经济与金融和谐成长。因此,我们拟突破的是两岸在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将经济与金融合作上的速度与范围扩大,对于台湾陷入国际边缘化的速度才能有缓解的现象,另外,对于大陆扩大内需也找到适当的出口。因此,在本章节希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借由两岸金融与经济合作,对于目前ECFA与MOU建立的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到大陆驻点设分行与其所产生的税制能等议题有所改革。而为了避免政治问题干扰两岸金融合作的进程,我们提出两造双方与第三国合资进入对方国度与地区的方式,如此,可以扩充进入对方市场的持股数上限也可造成国家层级(第三国或第三地)外部公司治理或外部监管的效果。再者,借由两岸合作的契机将金融与经济的合作形式与范围扩大为对大中华自由贸易区的金融与经济的合作。第二个部分我们叙述区域性金融合作的理论包括其合作的条件、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目的、形式与背景。区域金融的理论源自于区域性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由于区域内的国家或地区的合作需求必然源自于经济民生的需求,同时在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会有区域内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的外溢效果产生,因此,区域金融的合作离不开区域内的货币政策的协调。而区域内的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在于区域内国家或地区原本的联动性,本章就两岸的经济与金融的联动性分析两岸经济与金融的合作对于两岸国民福祉既消费能力实质上是有增加的效果存在的。本章同时就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长久以来对美国的金融帐的赤字与美国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要求找到适当的解释与对策。区域性金融合作的内容可以推论到利率与汇率。关于利率,我们有鉴于欧元区的失败案例所以在两岸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就要防止因为合作所造成的经济过热与利率过低所造成的通货膨胀与产业泡沫化。关于汇率,我们希望能在进行金融合作的同时进行能维持稳定的汇率,因为两岸金融机构的交流必然涉及货币的交换,如何在货币清算机制上让两岸的金融机构交流能够达到效益极大化是我们要讨论的议题也是延伸后续发展系统创新的起始。第三部分我们叙述两岸经贸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包括台湾与大陆经济、两岸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目前取得的成就与金融发展的历程。本章就台湾当局与中国政府在过去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地位做一个剖析,台湾经济从二战后的发展沿革是从绿色金融也就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农业信合社或地方贷款的信合社开始做起的,接着后续的十大建设与经济发展计划将台湾当局转向高科技产业的方向,然而随着国际劳动市场的转移,台湾当局面临不得不变的境界。对于大陆来说中国政府在1979年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按邓小平的说法是摸着石子过河,然而大陆在经历1990年代三次的宏观调控后,除了1996年发生了通货紧缩的现象外,大陆实质上发展速度已经超越西方国家,但大陆的内部依然存在许多不均衡的现象,其中包括国有事业的解体与中国政府不再对教育等民生事业做全额的补贴等,造成大陆民众实质消费能力的下降,也就是说大陆的成长有很多数字来源并不能很清楚的解释。因此,在中国崛起之时中国政府仍免不了要为内需去做考虑。两岸金融合作就是在这种基础下产生的。但对于区域性的金融合作来说,光是目前的合作范围与速度与合作的对象其实是不够的,在证券与期货的发展上台湾就比大陆要早也要深化,大陆可以从台湾方面借鉴的也应该是从这一方面着手,所以应该要扩大这方面合作的范围。再者,深入的合作涉及原先两造双方的金融机构上下游的交易食物链,特别台湾与日本与新加坡的关系因为战略上的需求与过去历史的沿革上都有密切的经贸交流经验,而大陆在收回香港与澳门前在金融合作上就已经有多方的合作,而目前大陆因为地位上的优势与需求也与东盟国家与韩国、日本等多有交流,当两岸在作金融合作的同时无法不把这些已交流的国家列入考虑。因此,我们主张两岸深化的合作除了就范围与比率上放宽外还要将原本合作的对象扩大到中华经济圈或其它国家以加速合作的进行。第四部分我们叙述两岸在ECFA前后金融与经济的交流史。在ECFA前两岸实质上已有非官方的交易,但就金融机构的交流方面来说,ECFA之前台湾与大陆的金融交流集中于台资银行到大陆设立办事处,其即非分行也非子行,加上台银资本额少。因此,台资银行在大陆与外资银行几乎无法竞争。ECFA后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完成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台湾金融机构的制度。对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发展虽然已经在ECFA的架构进行中,但仍有不足的部分。在两岸金融机构的必较中虽然大陆的金融机构无论是银行业、证券业或保险业都是台湾资本额的六倍以上,但就证券业来说特别是期货、融资、融券与财富管理等事业,台湾都做的比大陆要来的深入,大陆真正要借鉴台湾的是这一块,然碍于法令却不能行,使金融合作成畸形发展。台湾当局惧怕产业外移与被陆资吸收的结果就是裹足不前,市场导向的金融应该是让市场机制决定供需,当然要在两岸对于金融监管更进一步的协议下进行。第五部分我们叙述以欧盟区与东盟区的区域性金融合作与两岸金融合作做比较与对照,其中包括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经验,特别的还提及中华经济圈中的中国政府与新加坡的合作历程,希望借他山之石以攻错。由于欧元区的整合曾被喻为世界上最成功的金融一体化模式,随着欧元区的崩解我们了解到欧元区设置进入条件的缺点在于他给予所有的会员国在进入欧元区门坎后的待遇都在统一平均的经济状况下,以统一的财政政策达成区域性金融一体化的整合。造成欧洲多国房地产泡沫化与债务危机,因此知往鉴来,我们从欧元区得到最大的启示就是对利率的控管。而与中国与东盟的经验中我们也可以知道短期国际资本的移动会影响汇率的波动,而东盟金融资源并非属于同一个机制因此还须设立一个由东盟十国与中国、日本与韩国共同设立的安全基金才能使区域内的货币价值到达一个稳定的状态。目前台币有强化的情况因此,随之而来的就是国际上的炒汇的现象,台湾当局央行总裁彭怀南就提出了以清迈多边换汇机制(Chiang Mai InitiativeMultilateralization, CMIM)与东盟十加三的总体经济监控办公室(ASEAN PlusThree Macroeconomic Research Office, AMRO)的机制成立亚洲货币基金,因此,区域内的货币价值稳定也是需要我们加以规划设计的机制。第六部分我们叙述ECFA下的金融合作框架为何,协议的意义与评价的方法。协议实施的效果需要的评鉴原则为何。由于过去在评价一个自由贸易区的功能往往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开展多年以后才做,这也是失败导因。因此,在两岸提出ECFA的架构下谈金融合作初期,我们就应该对合作的区域金融模式中加入监管的模式,首先要对盈余的计算在自由裁决的应计项目外加上信息揭露与关系人交易的监管,盈余质量的监管也是重点之一,同时对于一个投资人保护不好的国家要达到盈余与成长也着实不易,两岸在谈金融监管备忘录时应该就法规层面协议并签署时程表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以往在谈区域合作时都不会论及区域内的经济成长与区域内各国的个别成长,最终造成很多区域性合作的崩解。因此我们在金融监管项下特别提及区域成长的监管,其功能由区域内会员都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稽核的动作以彰显其功效。最后我们对金融的制度提出我们设计上的改革的看法其中包含了台银登陆与陆资参股与金融监管制度的看法,甚或包含了不动产投资防治泡沫化等可能性方式。对于陆资参股台湾与台资进入大陆我们都认为其范围与数量不符市场化的数量与速度。因此,我们主张为避开政治争议与产业外移的顾虑,无论台资进入大陆与陆资进来台湾都可以与外资合进的方式进行以增加两造参股的幅度,并提升与区域内其它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合作的经验。另外,有获利就有税务的问题,因此,我们就税务与获利结合进行控管制度的改革。对于不动产这个易造成市场混乱的根源我们也加以验证并提出对策。再者,我们就过去几章提出的纲要列出了扩大金融合作的国家与范围成立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的理想,此贸易区的地点为台湾,原因在于台湾有相较于大陆或东亚有较好的财富管理能力,而台湾对投资人保护的环境也较大陆要好。我们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准许陆资上市,根据Berkman, Cole and Fu(2010)的说法跨境上市的公司如果到另一个投资人保护较好的地区,则市场对其股票的评价也会上升,对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比起全球表现不佳的大陆股市来说也是一个提升内需的方式。希望借由我们的规划与催促能让台海两岸甚至于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内的国民福祉都能提升,给我们稳定成长的生活与稳定成长的亚洲。
贾颖[8](2012)在《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是金融危机蔓延的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过度借贷,过度消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则形成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经济增长对出口需求的依赖度不断提高,而大量出口积累的外汇储备则以极低的利率借给美国,维持其长期借债消费。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旧的平衡被打破,而新经济平衡点的形成将会取决于:发达经济体的“去杠杆化”,即提高储蓄率、降低负债;新兴市场经济体内部的结构改善,即靠提升内需去消化过剩产能、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下一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何在?显然出口无法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尤其发达国家经济可能长期徘徊在衰退边缘,我国的政策重点在扩内需。中国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私人消费支出占GDP尚不足40%,而其他较大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的60%左右甚至更多。消费依赖于收入、财富和文化,也有赖于进一步的改革。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关键在于:高储蓄率倾向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的下降。导致高储蓄率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追求赢利动机,使政府与国企为主的公共部门储蓄不断上升,而公共财政职能执行能力不力。长期以往,中国将可能滞涨。国进民退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以来,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不断下降。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融资平台为政府的项目融资。国有经济在中国经济中作用过大,将使经济失去活力,甚至最终出现滞胀。扭转国进民退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消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刻不容缓。中国经济转型和消费问题密不可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解决消费问题也是经济转型的问题,而转型的某些安排也必然促进消费。出于以上考虑,本文选取经济转型中的居民消费问题进行研究,试图从理论与操作层面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形成一种战略性、成体系的研究,重点解决五个问题:一是中国居民消费目前的现状和问题;二是从需求角度探讨制约消费的深层次原因和解决方法;三是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四是金融体系对于削弱预算约束和平滑消费的作用;五是财政政策在战略层面与政策层面对于促进消费的作用。西方经济学经典消费理论对消费的决定或影响因素进行了一般性的论述,认为即期收入、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等对消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循经典理论的结论,重视中国的特殊性问题,本文认为收入是居民消费需求的决定性因素,构成居民消费的需求基础。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收入分配)、一般性收入(收入流量)、家庭资产(收入存量)三个层面,本文研究造成中国居民收入偏低与收入差距的深层次原因。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论表明,倾向于政府与企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造成居民部门分配偏低,政府、企业部门储蓄率快速增长是目前“高储蓄、低消费”的重要原因;此外,居民部门内部储蓄率的城乡差异、区域性差异以及不同收入水平差异造成消费的结构性不足,实证研究表明调节分配差距对降低储蓄率和扩大内需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收入流量方面,本文将居民收入分解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研究认为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落后于GDP、劳动生产率增速,“刘易斯拐点”下,工资性收入具备增长动力,因此在工会收入谈判机制缺失下保证工资性收入的合理增长至关重要;经营性收入增长快,但比重仍较低,“国进民退”严重阻碍个体、私营经济健康发展,创造适宜其发展的制度环境是关键;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是收益与风险的问题,除房地产外,股票、债券、储蓄等收益均不理想,实证研究表明居民资产组合偏好转向低风险的固定收益品种;转移性收入主要是增长不利和不平衡的问题。对于收入存量方面,我们认为中国居民家庭资产规模偏低,这主要根源于市场经济普遍发展之前的公有制经济模式。在对居民低分配的同时,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以国有资产的形式得以积累和发展壮大,而国有资产从未以任何形式分配给居民个人,这显然损害了居民资产积累。从城镇、农村居民两个角度,本文提出城镇居民分享国有资产新增值的可能性,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创新。对消费供给方面的研究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人均收入与消费阶段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我国虽处中等收入阶段,但消费阶段明显偏低;历史与制度原因、市场经济发展的滞后在较大程度上造成了供给不足的现状;实证研究证明我国消费供给结构性不足问题仍很突出,低端消费供给过剩而中高端消费供给严重不足是制约消费的重要原因。消费者约束是供需之外的重要约束条件,其弹性大小影响最终消费。本文从数理研究入手,构造模型验证消费信贷对于增强预算约束弹性的作用,解释了利率、贴现率、财富、消费者边际效用弹性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而论证了消费信贷对促进经济增长、平滑消费等方面的作用,然后总结消费信贷的国际经验和教训,着眼我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情况和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和相关建议。全文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居民消费问题的金融、财政配套政策框架。从金融政策角度,提出深化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产品和消费信贷;从财政政策方面,提出运用财政职能改善收入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综合运用税收政策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以及广义财政方面的配套建议。
郑荣龙[9](2011)在《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此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随的是能源的高消耗和环境的高污染。截止2011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单位GDP能耗是美国的4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发展绿色信贷是重要的途径之一。近些年,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些发达国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并取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在这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一直在积极学习、探索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办法。相应的政策环境在不断完善,相关部门及行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尤其是银行业在支持节能环保、发展绿色信贷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还存在着不足。本文从商业银行的执行措施、专职机构、信息披露等7个方面对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实施绿色信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考察,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信贷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需要不断的进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创新和风险控制。本文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如何进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及其风险控制进行了探讨。另外还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的长期战略进行了思考。
戴芳[10](2011)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对接的必由之路,是破解农产品卖难、农业增效难和农民增收难的战略举措。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还处于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原材料、劳动力资源、经济政策等等。在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当中,财税政策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加速发展,把他作为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出台了一些财税倾斜政策。但现行财税政策,仍未能充分体现国家大力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导向,并从政策扶持的力度、广度、方式上看,与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迫切需要调整与完善财税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本文运用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研究”为主题,以财税基本理论为研究基础,在总结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的前提下,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政府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应采取的政策调整与完善措施。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有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的。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发展极理论和供给学派税收思想为财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使财税政策支持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第二,财税政策支持的效果已经初现,我国“十一五”期间,农产品加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5%,是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农产品加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面对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使我国无论是在财税支持手段、支持方式还是支持力度上均有必要进行调整与改进。第三,我国现行财税政策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财政投资政策、财政补贴政策、政策性信贷和税收优惠政策四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发现,现行各种财税政策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尚未形成、现有政策效果并未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不足、财政补贴方式不够合理、税收优惠力度不足等,因此,对政策进行相应的完善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第四,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他们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均运用了各种财税政策工具:既大力进行财政投资、也给予可观恰当的财政补贴,还提供有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倾斜式的税收政策,并且对这些政策工具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作相应的调整。完善的财税政策支持体系使各国农产品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第五,从现行财税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分析来看,其积极效应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衡量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程度的各项指标大幅提高;其次,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均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政府的资助和税收优惠,进而增强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再次,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又进而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提高。第六,从我国财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国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践经验来看,我国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和探索新的扶持手段;在遵循WTO原则的前提下完善财政补贴方式;与时俱进地拓展信贷支持工具;进一步完善现行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以促使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短时间内赶上先进国家的发展水平。
二、浅析欧元启动对转贷业务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欧元启动对转贷业务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新租赁准则实施对航空企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创新 |
2 租赁准则与文献综述 |
2.1 新租赁准则主要变化 |
2.1.1 新租赁准则的修订背景 |
2.1.2 新旧租赁准则的差异分析 |
2.1.3 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影响 |
2.2 文献综述 |
2.2.1 新租赁准则的影响研究 |
2.2.2 新租赁准则的应对研究 |
2.2.3 概括性评论 |
3 案例选择及三大航空公司概况 |
3.1 案例选择 |
3.1.1 租赁业务的应用情况 |
3.1.2 航空企业的租赁现状 |
3.2 三大航空公司概况 |
3.2.1 公司的经营分析 |
3.2.2 公司的财务分析 |
3.2.3 公司的租赁分析 |
4 新租赁准则对三大航空公司的影响 |
4.1 新租赁准则对航空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
4.1.1 新租赁准则会计处理 |
4.1.2 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4.1.3 利润表的影响 |
4.1.4 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
4.1.5 财务报表附注的影响 |
4.2 新租赁准则对航空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 |
4.2.1 偿债能力的影响 |
4.2.2 营运能力的影响 |
4.2.3 盈利能力的影响 |
4.3 新租赁准则对航空公司经济行为的影响 |
4.3.1 租赁业务的影响 |
4.3.2 发展战略的影响 |
4.3.3 风险管理的影响 |
5 案例总结及相关建议 |
5.1 案例总结 |
5.1.1 共同性影响 |
5.1.2 差异性影响 |
5.2 相关建议 |
5.2.1 完善新租赁准则的相关建议 |
5.2.2 企业应对新租赁准则的建议 |
6 结论与局限性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1.4 相关理论 |
1.4.1 竞争优势理论 |
1.4.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1.4.3 信贷配给理论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案方法 |
第2章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 |
2.1 建设银行A分行概况 |
2.2 A市小微企业概况 |
2.3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现状及分析 |
2.3.1 建设银行A分行各项业务指标情况 |
2.3.2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贷款总体情况 |
2.3.3 建设银行A分行普惠金融中心简介 |
2.3.4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贷款发放模式 |
2.3.5 小微信贷产品发放审批流程 |
2.3.6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特色产品及取得的成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存在的问题 |
3.1.1 小微信贷业务规模整体偏小 |
3.1.2 小微信贷业务准入门槛过高 |
3.1.3 小微信贷业务风险大成本高 |
3.1.4 信用信息共享存在壁垒 |
3.1.5 尽职免责制度落实难 |
3.1.6 担保机构相关服务体系不成熟 |
3.2 原因分析 |
3.2.1 业务营销能力较差 |
3.2.2 评定标准单一 |
3.2.3 小微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差 |
3.2.4 信息不对称 |
3.2.5 过度强调责任约束 |
3.2.6 担保中介机构缺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研究及启示 |
4.1 国内银行小微信贷的经验 |
4.1.1 龙江银行 |
4.1.2 兴业银行 |
4.1.3 浦发银行 |
4.1.4 工商银行 |
4.2 国外银行小微信贷的经验 |
4.2.1 美国经验借鉴 |
4.2.2 德国经验借鉴 |
4.3 经验与启示 |
4.3.1 结合地域特色研发产品 |
4.3.2 报送才能共享和背对背交换机制 |
4.3.3 客户分层管理形成立体网络 |
4.3.4 运用集中分层制归集小微数据 |
4.3.5 研制小微信贷征信系统 |
4.3.6 完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 |
4.3.7 构建错位发展、适度竞争的银行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的对策 |
5.1 做好资金调度向小微企业贷款做到“四个”倾斜 |
5.1.1 坚持贷款规模倾斜 |
5.1.2 坚持信贷政策倾斜 |
5.1.3 坚持金融服务倾斜 |
5.1.4 坚持产品研发倾斜 |
5.2 降低业务准入门槛 |
5.2.1 增加质抵押物范围 |
5.2.2 争取政策支持 |
5.2.3 放宽信贷准入审批条件范围 |
5.3 强化企业风险管控 |
5.3.1 实行前置风险管控 |
5.3.2 加强小微企业贷后管理工作 |
5.3.3 加强小微企业自身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
5.4 完善信用信息制度建设 |
5.4.1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
5.4.2 完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
5.4.3 建立信用数据共享平台 |
5.5 推动尽职免责等各项制度体系完善落实 |
5.5.1 完善培训体系 |
5.5.2 优化奖惩制度 |
5.5.3 推动尽职免责机制落实 |
5.6 争取政府支持完善信用担保建设 |
5.6.1 争取财政资金支持 |
5.6.2 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 |
5.6.3 聘请专业机构代理 |
5.6.4 政府与个人担保机构分类管理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3)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2 文献综述 |
0.2.1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
0.2.2 国内区块链技术发展研究 |
0.2.3 国外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与不足 |
1 区块链技术和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现状分析 |
1.1 区块链技术现状分析 |
1.1.1 区块链技术的定义 |
1.1.2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 |
1.1.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
1.2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现状分析 |
1.2.1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概念 |
1.2.2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现状阐述 |
1.2.3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4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
2 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领域的影响分析 |
2.1 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传导机制 |
2.1.1 区块链技术对信用证业务的传导机制 |
2.1.2 区块链技术对票据业务领域的传导机制 |
2.1.3 区块链技术对跨境支付结算领域的传导机制 |
2.1.4 区块链技术对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传导机制 |
2.2 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影响 |
2.2.1 降低银行业成本 |
2.2.2 提升业务处理效率 |
2.2.3 强化供应链金融管理 |
2.2.4 冲击传统中间业务收入 |
3 区块链技术对贸易金融业务影响的案例分析 |
3.1 百度长安新生区块链资产证券化项目简介 |
3.2 百度长安新生区块链资产证券化过程 |
3.2.1 项目交易结构 |
3.2.2 基础资产情况 |
3.2.3 产品结构 |
3.2.4 信用增级方式 |
3.3 基准累计违约率和基准回收率的量化分析 |
3.3.1 基准累计违约率 |
3.3.2 基准回收率 |
3.3.3 结论 |
3.4 区块链技术在百度长安新生项目应用对商业银行的借鉴意义 |
3.4.1 传统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和票据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
3.4.2 区块链技术应对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和票据业务风险的解决方案 |
3.4.3 区块链技术在百度长安新生项目亮点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启发 |
4 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应对策略 |
4.1 商业银行信用证及票据业务针对区块链技术影响的应对策略 |
4.1.1 加快实现信用证电子化交易 |
4.1.2 大力发展数字票据 |
4.2 商业银行跨境支付结算业务针对区块链技术影响的应对策略 |
4.2.1 建立区块链的标准体系 |
4.2.2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
4.2.3 抓住机遇投资合作 |
4.2.4 强化法律标准跟踪研究 |
4.3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针对区块链技术影响的应对策略 |
4.3.1 强化区块链领域跟踪研究 |
4.3.2 加强风险管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MG公司背景及转让定价管理现状 |
2.1 MG公司概况 |
2.1.1 MG公司基本情况 |
2.1.2 MG公司组织结构 |
2.1.3 MG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
2.1.4 MG公司行业情况 |
2.2 MG公司关联方及关联交易情况 |
2.2.1 MG公司主要关联企业 |
2.2.2 MG公司关联关系情况 |
2.2.3 MG公司关联交易情况 |
2.3 MG公司转让定价管理现状 |
2.3.1 MG公司面临的转让定价税务环境 |
2.3.2 MG公司主要缴纳的税种及税率 |
2.3.3 MG公司税务管理机构设置 |
2.3.4 MG公司转让定价管理的合规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分析 |
3.1 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
3.2 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识别 |
3.2.1 商品销售的税务风险 |
3.2.2 原材料采购的税务风险 |
3.3 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评估 |
3.3.1 MG公司承担的功能和风险 |
3.3.2 选择恰当的转让定价方法 |
3.3.3 对转让定价进行可比性分析 |
3.3.4 根据可比性分析结果评估税务风险 |
3.3.5 转让定价税务风险的财务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应对 |
4.1 基于集团整体战略选择合适的转让定价方法 |
4.2 准备合适的说明理由 |
4.3 申请预约定价安排 |
4.4 寻求外部转让定价专家技术支持 |
4.5 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保障措施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我国融资融券不同时点和侧面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的数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融资融券的发展 |
1.2.1.1 美国融资融券的发展 |
1.2.1.2 日本融资融券的发展 |
1.2.1.3 台湾融资融券的发展 |
1.2.2 各国对融资融券卖空的限制 |
1.2.3 融资融券在我国的发展 |
1.2.4 香港和内地融资融券制度微观结构具体比较 |
1.3 研究意义 |
1.3.1 现实意义 |
1.3.2 理论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价格发现功能 |
2.2 价格的稳定性 |
2.3 信息效率 |
2.4 流动性 |
3 融资融券政策对价格发现功能的影响研究 |
3.1 已有研究及不足 |
3.2 融资融券对个股价格发现问题研究 |
3.2.1 主要采用方法 |
3.2.1.1 面板数据模型 |
3.2.1.2 重差分法方法 |
3.2.2 融资融券开始前后阶段 |
3.2.3 融资融券标的股第一次调整研究 |
3.2.4 转融通阶段的变化 |
3.2.5 转融通后标的股调整研究 |
3.3 内地市场与香港市场交叉上市企业对比研究 |
3.4 经济意义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融资融券对于价格稳定性影响研究 |
4.1 已有研究及不足 |
4.2 收益率波动性 |
4.2.1 波动性的刻画 |
4.2.2 融资融券对波动性的具体影响 |
4.3 “价格崩溃假说”检验 |
4.4 经济意义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融资融券对证券信息效率影响研究 |
5.1 现有研究与不足 |
5.2 对公共信息吸收效率影响研究 |
5.2.1 数据来源和整理 |
5.2.2 市场公共信息吸收效率检验:实证结果 |
5.2.3 市场公共信息吸收效率检验:结果分析 |
5.3 异质信念融入价格情况和市场卖空限制 |
5.3.1 数据来源和整理 |
5.3.2 异质信念和市场卖空限制:实证结果 |
5.3.3 关于异质信念和市场卖空限制检验:结果分析 |
5.4 个股信息效率 |
5.4.1 数据整理与描述 |
5.4.2 个股信息效率研究:实证结果 |
5.4.3 个股信息效率研究:实证结果分析 |
5.5 融资融券指标对于信息指标的影响 |
5.5.1 变量选择 |
5.5.2 实证结果 |
5.6 信息效率与公共信息、异质信念融入价格情况GRANGER因果检验 |
5.6.1 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 |
5.6.2 检验结果 |
5.7 经济学意义分析 |
5.8 本章总结 |
6 融资融券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
6.1 已有研究和不足 |
6.2 融资融券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
6.3 融资融券余额对于流动性的影响 |
6.3.1 融资融券余额对流动性深度的影响 |
6.3.2 融资融券余额对流动性宽度的影响 |
6.4 经济意义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计算过程 |
致谢 |
(6)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图 |
2 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问题分析 |
2.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2.1.1 GB银行大连分行业务简介 |
2.1.2 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的业务要素 |
2.1.3 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具体做法 |
2.2 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
2.2.1 融资模式分类 |
2.2.2 业务流程简介 |
2.3 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典型案例 |
2.3.1 担保类合作机构合作案例 |
2.3.2 融资租赁合作案例 |
2.3.3 小额贷款公司转贷款合作案例 |
2.4 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2.4.1 中小企业融资品种创新不足 |
2.4.2 直贷业务规模较小 |
2.4.3 担保资源分配不均衡 |
2.5 本章小结 |
3 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
3.1 国内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借鉴 |
3.1.1 深圳发展银行“供应链金融”体系建设 |
3.1.2 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融资体系建设 |
3.1.3 日本政府主导的信用保证协会体系建设 |
3.2 积极创新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融资模式 |
3.2.1 主要贷款模式 |
3.2.2 业务流程 |
3.2.3 上下游企业需具备的条件 |
3.2.4 主要创新点 |
3.3 通过同业合作扩大直贷业务规模 |
3.3.1 运作模式 |
3.3.2 业务流程和操作要点 |
3.3.3 主要创新点 |
3.4 整合担保资源提高风险缓释能力 |
3.4.1 运作模式 |
3.4.2 主要创新点 |
3.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本选题要解决之问题 |
1.1.3 议题拟达成的突破 |
1.1.4 国际金融合作的文献 |
1.1.5 合作方向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1.2.1 两岸金融合作现况 |
1.2.2 过去研究的遗漏 |
第三节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拟达成的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拟达成的创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区域金融的必要性 |
2.1.1 什么是区域金融合作 |
2.1.2 区域金融合作的目的 |
2.1.3 区域金融合作的意义 |
2.1.4 两岸金融机构合作的必要性之证明 |
第二节 金融合作交流的制度形式 |
2.2.1 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 |
2.2.2 区域金融合作的方式 |
2.2.3 区域金融合作的社会经济制度与条件 |
第三章 两岸扩大金融交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第一节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
3.1.1 台湾经济发展的状况 |
3.1.2 台湾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
3.1.3 台湾经济发展进一步的条件 |
第二节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
3.2.1 大陆经济发展状况 |
3.2.2 大陆在区域经济中发展的地位 |
第三节 台湾和大陆之间的经济关系 |
3.3.1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史 |
3.3.2 两岸经贸关系的主要形式 |
3.3.3 两岸经贸关系的取得成就 |
3.3.4 两岸经济合作存在的问题 |
3.3.5 两岸发展经贸取得的成就 |
3.3.6 两岸发展经贸合作要求扩大金融合作 |
第四章 两岸金融合作交流历史 |
第一节 ECFA 之前的发展 |
第二节 ECFA 之后的发展 |
第三节 两岸金融交流的影响与存在的问题 |
4.3.1 对台湾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
4.3.2 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区域金融合作的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欧盟经验 |
5.1.1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目的 |
5.1.2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过程 |
5.1.3 欧盟金融一体化的效果 |
第二节 东盟-中国架构 |
5.2.1 合作的目标 |
5.2.2 合作的进程 |
5.2.3 合作的成效 |
第三节 中新合作 |
5.3.1 中新合作的目标 |
5.3.2 中新合作的过程 |
5.3.3 中新合作的成效 |
第四节 经验与启示 |
5.4.1 国际经验总结:成功与教训 |
5.4.2 国际经验启示 |
第六章 ECFA 框架下的金融合作 |
第一节 签署协议的目标与意义 |
6.1.1 签署协议的背景 |
6.1.2 签署协议的目标 |
6.1.3 签署协议的意义 |
第二节 协议框架 |
6.2.1 协议的基本内容 |
6.2.2 协议的特点 |
6.2.3 协议的局限 |
第三节 协议的设施效果评价 |
6.3.1 协议的实施状况 |
6.3.2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
6.3.3 协议的实施效果评价结论 |
第七章 深化金融合作制度设计 |
第一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与原则 |
7.1.1 扩大金融合作的目标 |
7.1.2 扩大金融合作的原则 |
第二节 扩大金融合作的形式 |
7.2.1 台银登陆参股 |
7.2.2 税率制度改革 |
7.2.3 陆资来台 |
7.2.4 不动产投资 |
第三节 加强金融监管 |
7.3.1 加强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7.3.2 加强金融监管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深化金融合作的保障条件 |
7.4.1 扩大经济联系 |
7.4.2 中华经济圈自由贸易区 |
7.4.3 深化政治互信 |
第五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7.5.1 论文创新之处 |
7.5.2 论文的不足 |
第六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研究成果 |
(8)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一、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目标 |
二、论文的研究的具体内容 |
三、研究基本思路(技术路线框架图) |
第三节 相关理论与文献 |
一、消费者行为理论 |
二、消费函数理论 |
三、中国消费函数分析 |
四、收入与消费 |
五、收入分配与消费 |
六、金融体系与消费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论文可能的创新 |
二、论文可能的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居民消费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居民消费演变 |
一、卖方市场阶段 |
二、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 |
三、买方市场的深入阶段——结构性问题 |
第二节 现阶段消费总体水平与特征 |
一、总体水平与特征 |
二、中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的解释与辨析 |
第三节 中国居民消费的差异化特征 |
一、不同收入水平形成不同的消费阶层 |
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地域文化影响)差异主导的消费差别 |
三、中国“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居民的巨大差异 |
四、年龄、性别、职业的影响 |
五、实证分析:我国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化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中国居民储蓄水平 |
第一节 国民可支配收入分配格局 |
一、中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分配格局 |
二、居民部门收入分配情况 |
三、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结构的变动 |
四、城市家庭金融资产分布格局 |
第二节 国民储蓄率的部门结构特征及因素分析 |
一、国民储蓄率的部门结构特征 |
二、影响各部门储蓄率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居民储蓄率结构特征 |
一、居民储蓄率的城乡差异 |
二、居民储蓄率的区域性差异 |
第四节 居民收入分配对储蓄的影响分析 |
一、关于收入分配和储蓄率的理论文献 |
二、我国的收入分配不均对储蓄率的影响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居民家庭收入——消费需求的流量基础 |
第一节 刘易斯拐点、工会缺失与工资性收入增长 |
一、历史回顾 |
二、工资性收入的“被迫”增长——刘易斯拐点 |
三、工资收入与GDP增长 |
四、工资收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 |
五、工会缺失下的收入谈判机制 |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职工持股与经营性收入增长 |
一、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与经营性收入增长 |
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三、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难 |
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
第三节 收益与风险视角下的财产性收入研究 |
一、财产性收入来源——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 |
二、各项财产性收入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
三、实证分析: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组合变化趋势及效应 |
四、小结:金融市场发展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第四节 转移性收入增长与其不平衡性 |
一、转移性收入的内涵 |
二、转移性收入增长 |
三、转移性收入的不平衡性 |
第五节 小结与政策建议 |
第五章 居民家庭资产—消费需求的存量基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家庭资产总结构、子结构及关系 |
二、对已有文献研究的评述 |
第二节 我国居民家庭资产构成 |
一、我国家庭金融资产构成及结构特点 |
二、基于国际比较的居民家庭资产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支出状况及差异性分析 |
一、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
二、城乡居民消费变化与原因分析 |
第四节 约束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积累和配置的因素及建议 |
一、农村土地未私有化的约束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创新 |
第五节 国有资产处置与城镇居民家庭资产 |
一、初始财富格局与财富增量分配格局造成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积累不足 |
二、划拨国有股权补充养老金账户和员工持股计划 |
第六节 相关政策建议 |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居民资产选择的可能 |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居民预期的不确定性 |
三、充分发挥税收在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作用,缩小居民贫富差距 |
第六章 制约中国居民消费的制度因素 |
第一节 人均收入与消费阶段——基于国际比较的结论 |
一、消费需求的变化规律 |
二、中国的人均收入与消费阶段 |
第二节 中国的消费供给历程 |
一、中国的消费供给历史 |
二、恩格尔系数—消费供给不足的证明 |
第三节 实证分析——未被满足的消费主体 |
一、城乡居民的总体消费满足状况 |
二、城镇不同收入群体的分类消费差异 |
三、农村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差异 |
第四节 消费供给不足的制约因素分析与政策建议 |
一、消费供给不足的制约因素 |
二、政策建议 |
第七章 预算约束与平滑消费——金融体系的作用 |
第一节 数理检验:消费信贷与预算约束 |
一、基本模型 |
二、消费者跨期预算约束 |
三、消费者最优化问题 |
四、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消费信贷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平滑消费的重要手段 |
一、消费信贷是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杠杆 |
二、消费信贷有助于平滑消费,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
三、消费信贷有助于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深化 |
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国际经验和教训 |
一、美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启示 |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 |
第四节 中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与主要问题 |
一、消费信贷在我国的发展 |
二、主要消费信贷品种的发展情况与问题 |
第八章 总结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转轨时期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 |
一、不确定性增加的约束 |
二、居民家庭收入风险的约束 |
三、居民资产总量偏低的约束 |
第二节 促进消费的金融政策建议 |
一、深化金融创新,发展金融产品,扩大金融市场发展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 |
二、发展消费信贷,促进居民消费 |
第三节 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建议 |
一、运用财政分配职能,改善收入分配 |
二、发挥税收的调节和导向作用,促进居民消费 |
三、广义财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参考文献 |
附页 |
一、分配差距计算方法 |
二、家庭储蓄率计算方法 |
致谢 |
(9)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本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现阶段国内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发展现状与不足 |
2.1 我国商业银行执行绿色信贷的相关措施及制定的相关政策 |
2.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的专职部门 |
2.3 “两高”和环保金融服务 |
2.4 与国际准则接轨 |
2.5 信息披露 |
2.6 在银行内部、同行和客户之间提倡宣传绿色信贷理念 |
2.7 在保护环境方面表现的社会评价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3.1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必要性分析 |
3.2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的可行性分析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及战略思考 |
4.1 借鉴国际经验,探索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业务创新 |
4.2 国内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的战略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含义 |
2.1.1 农产品的范围 |
2.1.2 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概念 |
2.1.3 农产品加工业的特点 |
2.2 财税政策的界定 |
2.2.1 财政政策的定义及主要政策工具 |
2.2.2 税收的含义和分类 |
2.3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
2.3.1 不平衡增长理论 |
2.3.2 优先发展主导产业部门理论 |
2.3.3 发展极理论 |
2.3.4 供给学派的税收思想 |
第三章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的演变 |
3.1 财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起步阶段(1982~2001 年) |
3.1.1 相关政策 |
3.1.2 该时期政策的特点 |
3.1.3 取得的成效与不足 |
3.2 农产品加工业多元化的财税支持阶段(2002 年至今) |
3.2.1 相关政策 |
3.2.2 取得的成效 |
3.2.3 该时期政策的特点 |
3.2.4 面临的问题 |
第四章 现行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之分析 |
4.1 财政投资政策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
4.1.2 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
4.1.3 对企业参股投资 |
4.1.4 加大科研开发、技术更改投入 |
4.1.5 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建设 |
4.1.6 对环境问题实施控制 |
4.1.7 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4.2 财政补贴政策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2.1 价格补贴 |
4.2.2 收入支持 |
4.2.3 出口补贴 |
4.2.4 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4.3 政策性信贷支持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4.3.1 我国政策性信贷支持的机构及任务 |
4.3.2 进行贴息、低息、担保贷款 |
4.3.3 建立资助性出口信用体系 |
4.4 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
4.4.1 增值税 |
4.4.2 消费税 |
4.4.3 营业税 |
4.4.4 城市维护建设税 |
4.4.5 关税 |
4.4.6 企业所得税 |
4.4.7 其他税种的相关政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效应 |
5.1 财税政策的直接效应 |
5.1.1 对农产品加工业的贡献 |
5.1.2 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贡献 |
5.2 财税政策的间接效应 |
5.2.1 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就业 |
5.2.2 推进农业增效 |
5.3 财税政策的综合效益—典型案例分析 |
5.3.1 税收激励湖北吉象人造林制品有限公司的绩效 |
5.3.2 丘北县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行动的效应 |
5.3.3 陕西省启动合作社示范工程的效果 |
5.3.4 引发的思考 |
第六章 国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及启示 |
6.1 国外有关农产品加工业的财政税收制度 |
6.1.1 美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
6.1.2 欧盟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
6.1.3 日本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
6.1.4 韩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财税政策 |
6.2 国外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的启示 |
6.2.1 农产品保护政策多样化、法律化 |
6.2.2 适时制定适合的财政补贴政策 |
6.2.3 具备完善地金融服务体系 |
6.2.4 实行税负相对较轻的涉农税制 |
6.2.5 大力支持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 |
6.2.6 重视技术进步与创新 |
6.2.7 重视信息化体系建设 |
6.2.8 重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农产品加工业财政政策的优化和完善 |
7.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创新扶持手段 |
7.1.1 加大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
7.1.2 加大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力度 |
7.1.3 完善财政投资参股方式 |
7.1.4 强化科技研发 |
7.1.5 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 |
7.1.6 控制农产品加工业的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 |
7.1.7 健全技术推广、职业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
7.2 遵循WTO 规则,完善财政补贴政策 |
7.2.1 改进对农业生产者的补贴方式 |
7.2.2 在WTO 框架下,用好补贴政策,扩大出口 |
7.2.3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7.3 发展信贷支持手段 |
7.3.1 准确定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7.3.2 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作用 |
7.3.3 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
7.3.4 完善政府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
7.3.5 创建科学完善的农业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估体系 |
7.3.6 实行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的信贷政策 |
第八章 农产品加工业税收政策的调整 |
8.1 增值税方面 |
8.1.1 明确并扩大农产品的范围与标准 |
8.1.2 调整企业外购农产品而抵扣进项税额的计算方式 |
8.1.3 统一农产品初加工和深加工企业增值税税率 |
8.1.4 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 |
8.1.5 适当降低农产品加工业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 |
8.1.6 取消农产品收购凭证 |
8.1.7 提高出口退税的效用 |
8.2 消费税方面 |
8.3 营业税方面 |
8.3.1 扩大对金融机构减免税的范围 |
8.3.2 对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
8.4 城市维护建设税方面 |
8.5 关税方面 |
8.6 企业所得税方面 |
8.6.1 扩大享受税收优惠的龙头企业范围 |
8.6.2 增加享受减免税的企业种类 |
8.6.3 增加税前扣除额 |
8.6.4 延长亏损弥补期限 |
8.6.5 增加“解决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税收优惠条款 |
8.7 其他税种方面 |
第九章 结论和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2.1 制定完善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的基本原则 |
9.2.2 完善保障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浅析欧元启动对转贷业务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租赁准则实施对航空企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为例[D]. 刘卓卓.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2]建设银行A分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艺萦.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区块链技术对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影响研究[D]. 符沥元. 厦门大学, 2018(02)
- [4]MG公司转让定价税务风险控制研究[D]. 胡贞桃.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5]我国融资融券不同时点和侧面对股票市场质量影响的数量研究[D]. 蒋琦.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GB银行大连分行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研究[D]. 董雅萍. 大连理工大学, 2012(S1)
- [7]两岸金融合作与交流深化的制度创新研究-ECFA的论述[D]. 张恒. 南开大学, 2012(07)
- [8]转型时期中国居民消费分析及宏观政策研究[D]. 贾颖.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01)
- [9]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绿色信贷问题研究[D]. 郑荣龙. 华侨大学, 2011(05)
- [1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财税政策研究[D]. 戴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