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也谈复式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史海蛟[1](2016)在《如何在小学数学复式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文中指出复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课堂教学的艺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复式教学因其自身因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会学生自学,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值得深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基于以上问题,对小学数学复式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论述。即,培养小学生的自学习惯;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掌握复式教学的规律,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
赵燕[2](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指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高天明[3](2001)在《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文中提出研究教学方法改革的历史,就会知道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方法实验传统。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教学方法改革实验则主要借鉴西方,起步晚,时间短。既有的相关研究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就教学方法进行历史的深入考察,这在教育史及教学论史的研究中都是一个不足。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作者以20世纪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为线索,重点就二三十年代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历史的剖析。在我国教学方法发展的历史上,特别是在解放前,西方的教学理论极大地影响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欧美教学方法的输入,为中国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参照模式,驱动中国教育界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反思。20世纪初西方教学方法的引进及实验对我国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授法到教学法,从教学合一到教学做合一到活教育,大体反映了中国教育界探索新教学方法的运行轨迹。在不同历史时期,一些有时代历史感的教育家通过自己的亲身教学实践,如俞子夷、李廉方、陶行知等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他们的教学法思想渗透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他们的教法改革本身又是人类教育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陶行知提出的教学方法论所体现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变革,也不仅仅是教学论的变革,而是我国整个现代教育观念的变革,正是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揭示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与传统教育理论的根本区别,也就显示出了他的教学方法的时代差异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教育界天暇顾及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在这一时期,全国教育事业处于瘫痪状态。作者除了介绍解放前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外,且就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实验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叙。就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课程等因素进行了历史的分析。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作者就我国教学方法的在近20年来的方法改革与实验进行了回顾和分析。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从所涉到的教学方法的总体状况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我国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探索的确取得了巨大成就。教学方法的“名”与“实”在这一时期方才显现出其“人文”特征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时代特性在这时更加突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注意到了实验的“规范”和“科学”特性。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统计数据及教法改革现状说明: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教法模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弘扬人的主体性成为时下教法改革的主旋律。在这一部分,作者还就教学方法的改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 革与实验进行了个案分析。作者主要选择李吉林的情景教学法和邱学化的尝 试教学法的实验为例。通过研究,作者发现20世纪后期中国有成效的教学方 法实验,多在50年代末起步,十年浩劫被迫中止,但文革后,大都立即着手 原有实验。邱学华50年代即致力于小学数学教改实验,80年代提出尝试教学 法,90年代才积淀出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法己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沙 塔洛夫经40年实验,才提炼出“纲要信号图表教学法”;赞科夫由1个实验 班发展到1200多个,二十年如一日,方浓缩出教学的五原则,提出“教学要 走在发展前面”的命题。根深才能叶茂,具有重大影响的教学理论都经过了 艰难曲折的漫长探索。急功近利、应时即景的教学法实验,既不会有明显的 实验效果,也不可能提出面向末来的教学理论。 在论文的第三部分,作者主要就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 讨。这些内容包括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几个相关因素、教学方法变革特点、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方法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科 学化等。作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几点研究性结论。作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 教学制度是西方文明的产物。教学方法在西方经历的明显变化,清晰地显示 出教与学、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动力。师生关系是教学方法 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师生关系从某种角度来说,其实质就是课堂教学中教 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交流教学是现代课堂教学的精髓。教学方法研究重“教 法”还是重“内容”?因此如何对待教学方法与课程教材之间的关系是教学 法改革所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深化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作者也进行了初 步的探讨。关于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作者进行了 理论上的探讨。作者认为由于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是沿用前苏联五。 六十年代的划分标准,即把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知识来源作为划分标准。 因而,我国许多学者及教学论教材上的分类基本上仍未跳出这一“标尺”。对 于当代我国教学方法体系的科学化构建,作者试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既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起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体系。 ?
刘秀峰[4](2013)在《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所讲的自学,既包括学习者完全没有教师指导的绝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所进行的相对独立自主的学习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离开学习者自学的教育活动都是低效和无用的。因此,在学校教育制度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倡导学生自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自学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我国古代学习者多以自学为主,然而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我国的建立和普及,传统的以“学”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被以“教”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所取代,学生的自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习自由得不到彰显。因此,自近代以来就有人不断倡导学生自学,学校自学思想由此兴起。那么,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人们对学生自学有着怎样的看法和主张?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有着怎样的演进历程?对当前和未来的学校教育又有着怎样的启示?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专门的研究。因此,我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本文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将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历程分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中华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阶段。这一时期随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教”取代“学”成为教育体系的中心,学习者的自学精神日益式微,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因此而不断遭到批判。受西方自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在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推动下,自动、自学思潮在我国逐步兴起。第二阶段是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阶段。这一时期在传统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交相激荡下,学校自学思想发生了分化:一些人受欧美新教育运动的影响,改革班级授课制度,推广西方特别重视自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些人眷恋中国传统书院的自学之风,试图用书院的自学精神改造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另外在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将自学作为教学法的最高原则,学校自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三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开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阶段。这一时期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国家意识形态发生改变,在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强化,学生的自学相对受到贬抑。民国时期各种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思想遭受清理和批判,我国学校自学思想整体处于沉寂阶段。第四阶段是从教育大革命至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阶段。这一时期受教育大革命和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我国开始反思教学领域中“少慢差费”的问题,对制约学生自学的某些教学思想进行了批判。1960年代中期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发表后,进一步促进了人们对学生自学的重视,倡导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成为这一时期的主题。第五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阶段。“文革”期间的教育革命深受毛泽东自学思想的影响,“要自学,靠自己学”成为“文革”期间的流行语。受此影响,学校自学思想向脱离学校教育、脱离教师指导的极端化方向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被无限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遭到否定、学校教育制度遭受严重削弱。第六阶段是从“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阶段。“文革”结束后我国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确立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随着改革开放后各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涌入,尤其是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始受到重视,各地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探索出不少强调学生自学的教学模式。第七阶段是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阶段。1990年代随着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由此,1980年代以知识学习为导向的自学观逐步向以人的整体素质发展为导向的自学观转变。第八阶段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阶段。新课改将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作为重要内容,强调学生自学成为新课改的重要标志,各地涌现了不少以特别重视学生自学为特色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其背后理论基础的偏激和执行上的偏差,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课堂教学出现“唯自主化”的倾向,学术界因此对此展开了学术争鸣。通过对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的整体分析,文章认为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变呈现出螺旋式递进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教”与“学”两者博弈过程的反映,体现了教育理念从重“教”向重“学”的转向。认为学校教育制度重“教”轻“学”的痼疾是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发生演变的根源,知识观的变迁是影响学校自学思想演变的重要因素。文章对学校自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倡导学校自学应深刻反思知识观与自学、教师主导与自学、制度化教育与自学这样三对关系,树立辩证的知识观、坚持教师的有效指导、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出应继承传统,树立“着乎心”和“随事学”的学校自学观;区分自学的两个不同层次;把握自学的适宜度;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小班化教学;推进教材的“学材化”;重视信息化对学校自学的影响;辩证看待学生负担与自学的关系等建议。
刘辉汉,陆步文,郭增录[5](1990)在《《复式小学自读课本》实验报告》文中认为 我区于1987年春开始编写《复式小学自读课本》,1988年秋季开始在全区十二个县的23个乡镇进行实验.在确定实验乡的同时,选择了经济发展、交通条件、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学生来源等诸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23个乡镇作为对比乡.实验采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方式,不作任何控制,不选择学校和教师,也不进行过多的指导和培训,还允许教师正常调动.这种实验方式有其不够严密的缺陷,但能真实地反映出山区复式
谷力[6](2002)在《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共分两个部分。上篇为理论篇,下篇为实践个案篇。 本文开篇首先诠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从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怎么改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揭示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和实践过程全貌。 社会学的观点认为,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社会学理论给现代课堂的社会功能、组织结构、空间结构、人际互动、知识的整合等带来了新的改革视角;本章从社会学观点分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动力、阻力、文化冲突和组织形式;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之间是冲突的,改革实践要使两者达成和谐化。 教育学与经济学具有不同的观点与视角。经济学的投资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人的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现过程。教学质量就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水平;教学效率就是教学的“多快好省”;教育学的观点认为,教学是真正人的教学。人道主义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的质量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建构知识结构的水平。教学效率是学生认识达到最近发展区的进步与发展状况。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需要实现经济学的现实原则与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理论研究部分还从课堂教学改革的历时性、价值层面、心理层面、行为层面、管理层面及其关系层面、知识层面、程序层面、评价层面、问题辩证观等全面探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冲突与和谐问题。其宗旨在于阐述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及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理论----冲突与和谐理论。 该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冲突,对教学矛盾的冲突认识失衡、实践错位是造成改革实践问题的关键原因。冲突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特征,实然的课堂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文化对传统教育文化的排斥与否定,应然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应该是对矛盾的多样化冲突的扬弃、和谐。改革的实践,将克服一切偏颇、片面、极端、失衡、失和的状态,最终将走向和谐的境界。和谐是改革实践的最高境界。在实现和谐要达到全面、平衡、和谐等三个层次,经过观念和谐化、实践的纠偏、实践的和谐化三个基本阶段。“人的发展”是贯穿于实现和谐及整个改革实践的全过程。课堂教学改革将是长期的,将不断从片面走向全面、极端走向平衡,和谐走向新的更高的和谐。 下篇回顾了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近二十年的历程,总结、分析、评价了该市在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成绩、经验与问题。试图从实践领域映证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冲突与和谐的理论。
宋秋英[7](2011)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文中研究说明“教学论本土化”是百年来中国学者在“教育学本土化”旗帜下针对异域教学(理)论被盲目照搬和简单移植现象而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当全球化势如潮水般涌来之际,他们逐渐清醒地意识到在教育理论视界与课堂实践场域中“师夷长技以自强”、“会通中外以超胜”的必要性,纷纷从多维层面、多元路径谋寻适合本土的教学良策,力求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土壤来检视异域教学智理的养料,以期将萌动蓄发的种苗培育成高大挺拔的乔木,使之无论在当下还是未来的生态林中均能主动吸纳、勃发潜能、互生互融、充分舒展。基于这美好的育化理想,一代代教育界人士在学术征途中悉心钻研、孜孜不倦、矢志不渝,亦把“中国特色教学论的构建与发展”作为他们不朽的历史夙愿、不懈的学术追求、不变的现实情结和不息的时代心声。纵观西方教学(理)论东渐入华的各个历史阶段,从德国赫尔巴特“以教师为中心”到美国杜威“以儿童为中心”再到苏联凯洛夫“以教为本”乃至今日美国之“以学为本”无不先后于华夏风靡云蒸,对中国教育研究与改革均具有重要的启迪与促进作用。期间,并非“全然妄自菲薄、唯洋人之马首是瞻”的教育界造就了一代代倡教兴学的学术群体,但由于种种历史误缘错会,群体中尚缺乏在教与学关系论域上的共同语言和执着诉求,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本国特色的、被广泛认同的教与学关系范畴。同时,教育界在引介过程中既忽视了对这些异域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思想基础进行系统分析与整体把握,又省却了从本国社会境脉、文化传统等层面对之加以合理批判与适度统整,故而在不同时期“单向度”教育立场的指导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生搬硬抄、简单类推、盲目套用等现象。“非古即今”、“非中即西”、“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客观上造成了20世纪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常常既以否定过往的教育实践为开端又以难尽人意而告终,并继之被下一场改革运动所否定,也导致了本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教与学孰重孰轻、师与生孰主孰客、知与能孰先孰后、文与道孰本孰末等诸多问题的“钟摆效应”。面对当前以“全球视野、本土行动”为改革主旨的世界教育发展潮流,如何使历经百年沧桑的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在今后引进与借鉴异域思想的同时避免盲信其话语,在着力解决本土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扩展自己的言说内容和理解方式、升华新的理念并在国际学术博弈中阐发自己的见解、展现特有的风采,成为21世纪中国教学论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教与学的关系乃是教学论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师与生、知与能、文与道的关系模式,被国内外一些学者视为教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本课题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按照“历史分析——文化诠释——未来构想”的谋篇线索,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异域、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系统地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客观需要”的必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往昔境遇”的曾然性问题、“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当代态势”的今然性问题以及“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理想指向与发展路径”的应然性问题,倡导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达成教学论研究的古今相承、中外融汇、实践创生、国际对话,希冀凸显其境转意迁的社会价值与时代意义。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课题缘起、价值考辨、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尤其指明本课题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教学思想、近现代教学理念以及“东渐入华”的异域教学(理)论加以适度的历史分析与合理的文化诠释,不仅探讨“何为化”的基本内涵,而且关注“为何化”的深层缘由和“化为何”的事实描述,识别出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进行辩证性扬弃、选择性吸收和创造性转化。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首先对“全球化”、“教学论本土化”、“教育学本土化”、“教与学的关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系统的文献综述;接着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出发,以廓清“本土化”的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为起点,指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以“化”为媒介在相互对峙的“全球”与“本土”之间架起了融通的桥梁且它们的共同旨趣在于“化解”自身中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进而生成“非类”并获得新的发展;继之从文化哲学中“倡导文化自觉”、“主张回归生活世界”、“推崇师与生之间生命互动互往”等合理内核出发,不仅阐明既重视世界性因素又强调民族性因素的本土化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剖析了教与学关系理念的中国式建构是顺应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发展的必然需要。第二章和第三章从“探索规律与谋求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通过追溯近代以来全球化趋势下中国教学论之教与学关系范畴的学术流变及其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中被屡次改易、重新定义、深度影响的发展进程即考察其“化”于本土的曾然之境与今然之态,不仅呈现出百年来日、德、英、美、苏等异域教学(理)论在中国被引介、汲取以及涵化的实然境遇,而且阐析传播至中国的欧陆“重教”学术话语和英美“重学”学术话语影响中国教与学关系构建的实然状况。第四章首先从“强调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的比较哲学视角出发,在简述教学论概念之源流汇的基础上阐析教学论学科应以本国特有教学文化场域中的现实问题为基本研究对象,在承传与借鉴以往教学思维成果和异域理论滋养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本国教学过程中具有情境性、人文性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千变万化的教学现象来把握本国特定文化浸润下、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本质与规律;接着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阐释,并提出“重教”或“重学”的教学文化并非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与民性的教与学关系乃是当前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展对教与学关系的理解以及对教学生命与教学环境关系的认识,本章还从生态哲学的系统观、整体观出发,阐析了教与学关系的中国式应然指向乃是创建以师生生命的发展为要旨、以主体与环境和谐互动为要素、以教与学关系阶段演进为要领的教学文化,希冀形成“无为而教”、“学而有为”、“师生两忘”的教学生态系统。结语部分首先重申教学论既不会是文化无涉的普适性科学原理,也不能是价值中立的抽象化学科知识,而应是隐含着特定教学文化意义与生活价值取向的阐释与解读;接着强调以中国式教与学关系的应然建构为旨归的新型教学文化不仅有利于创设一种生命化、生活化、生成化、联动化的课堂生态氛围,持续关注教与学的品质提升以及师与生在课堂环境中的和谐发展与互融共促,还有利于促进当代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研究层次的提升,为世界教学论的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更有利于沿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改造不良因子,进而促发国人担当起遏制自我中心、人际淡漠、唯利是图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公共责任,同时促动世人协力扭转全球范围内人类中心主义所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破坏、核泄漏频发等生态危机。
段钟泉[8](1999)在《发挥复式教学的自学优势》文中提出
咸富莲[9](2017)在《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全科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多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中介,全科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交往与互动,以整体达成预期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符合小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符合我国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国际小学教学综合化发展趋势。反观我国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发现全科教学异化问题比较突出。本研究通过分析和反思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异化问题,旨在促使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真正走出以学科知识为逻辑体系的束缚,从以教论教、以知论教、为教而教的异化状态,回归到以学论教、以生论教、为学而教的本真状态。本研究以整体论哲学、多元智能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进行研究。首先,运用文献法梳理了国内外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成果和全科教学历史演进,以了解全科教学有效性已有研究的不足,明确全科教学的发展趋势。其次,在明确全科教学已有研究状况和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对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进行理论建构,以厘清全科教学有效性的内涵和特征。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进行考察,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其中,问卷调查以X省959位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为研究对象。为了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本研究对S市全科教学试点学校的23位全科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其一,就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总体表现来讲,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组织>全科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评价>全科教学内容。其二,就不同维度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基本情况来讲,在全科教学目标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目标叙写>全科教学目标达成>全科教学目标确定。在全科教学内容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内容呈示>全科教学内容重组>全科教学内容选择。在全科教学组织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全科教学情境创设>全科教学时间管理>全科教学方法选用。在学生学习指导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学习内容指导>师生关系建构>学生学习方式指导。在学生学习评价维度,不同指标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其三,就小学全科教学的城乡差异来讲,城市小学全科教学与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在全科教学总体上存在显着性差异,且城市小学全科教学在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小学。其中,二者在全科教学目标、全科教学内容、全科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指导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二者在学生学习评价维度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综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课堂观察的研究结果来看,当前X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学仍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为全科教学目标缺乏整体性统整、全科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科间的整体育人功能、全科教学活动缺乏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小学生学习方法缺乏有效指导、小学生学习评价对学习过程关注不足等。为了加强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有效指导,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本研究基于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理论建构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实践考察,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全科教学的指导理念,以整体统整为全科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思想,以有机融合为全科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以自主建构为小学生学习的基本方式,以关注过程为小学生学习评价的基本导向,制定了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该标准包括全科教学目标、全科教学内容、全科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评价等五个维度,细化为全科教学目标确定、全科教学目标叙写、全科教学目标达成、全科教学内容选择、全科教学内容重组、全科教学内容呈示、全科教学方法选用、全科教学情境创设、全科教学时间管理、学生学习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式指导、师生关系建构、学生学习信息反馈、学生学习评价内容、学生学习评价方式等十五项指标,每一项指标分三个层次水平进行描述和说明。最后,为了确保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本研究建议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目标的整体统整、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重视农村小学生的综合性学习情境创设、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加强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的综合性、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外部支持。
刘全斌[10](2009)在《高职网球课复式教学特点及有效运作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传统的复式教学主要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偏远山区,同一班级中存在不同年级、不同进度甚至不同科目的学生,复式教学就是在这种条件下按照“动”、“静”交替的模式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区别教学,以保证不同学生的共同发展。将传统的复式教学运用到现代体育课教学中,是一种新的尝试。在普通高职院校的网球教学中,虽然面对的是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但是每个学生的遗传特征、生长环境以及发育速度不同,造成了同班级同年龄的学生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的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就是我们进行体育课复式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在以往的体育课教学中更看重教学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按照“大纲”或“标准”进行“一刀切”式的教学,使某些高能力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发展,而低能力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严重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气氛变得消极,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本文主要尝试了在单班中采用复式教学模式,并结合高职类学生特点进行实验研究。我们在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院校网球课复式教学的操作程序和实施原则,并通过教学实验对效果加以论证。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确定了“因材施教、学练交替、及时反馈、共同提高”的指导思想,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进度进行教学。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无论是在达标成绩还是学习兴趣上都有显着提高。说明复式教学在改善高职网球课教学质量上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最后,我们对实验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比以往教学理论,着重阐述了因材施教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和学生主体理论。把这些思想正确的运用到复式教学中,真正做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也谈复式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也谈复式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如何在小学数学复式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习惯 |
二、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
三、掌握复式教学的规律,进行有效的知识整合 |
四、结语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第一部分 20世纪上半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及发展 |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演进及方法实验 |
第一节 解放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演进 |
第二节 教学方法实验及几种典型教学方法实验介绍 |
第三节 教学方法实验中课程等因素的分析 |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及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西方教学理论对新教学方法在中国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新教学方法实验过程中的局限性 |
第三节 中小学实验新教学方法的意义 |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现代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几个问题 |
第一节 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中国化”问题 |
第二节 教学法研究的“中国化” |
第三节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验的推广问题 |
第四章 20世纪上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与实验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俞子夷与单级教授法研究 |
第二节 李廉方与廉方教学法 |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
第二部分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的变革及发展 |
第五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改革实验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的教学方法 |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
第六章 20世纪下半叶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将爱心交给孩子的孩子王:李吉林与“情景教学法” |
第二节 从乡村教师到教学法专家:邱学华与创新的尝试教学法 |
第三节 个案研究的启示 |
第三部分 教学方法变革的若干理论问题 |
第七章 影响教学方法变革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双基论”与教学方法 |
第二节 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 |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方法 |
第四节 教师个性与教学方法 |
第五节 文化传统与教学方法 |
第八章 教学方法改革中的矛盾及关系分析 |
第一节 教与学及师与生的矛盾,始终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 |
第二节 师生关系:教学方法研究必须面对的问题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研究重“教法”还是重“内容” |
第九章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及所需注意的问题 |
第一节 教学方法变革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第三节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原则 |
第十章 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与现代化 |
第一节 科学化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教学方法体系建立的方向及原则 |
第三节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基础,建立我国教学方法理论体系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4)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成立至五四运动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兴起 |
第一节 以“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 |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与自学精神的式微 |
第三节 自动、自学思潮的兴起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分化 |
第一节 中西教育思想交汇杂糅的特殊时代背景 |
第二节 西方自学式教学模式在我国的盛行与本土化探索 |
第三节 对传统自学精神的眷恋与书院复兴 |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重实践的学校自学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至教育大革命前学校自学思想的沉寂 |
第一节 教师主导地位的过分强调与对学生自学的贬抑 |
第二节 对以自学为特色的自学辅导教学和小组教学的讨论 |
第三节 对民国时期自学式教学模式的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教育大革命至“文革”前学校自学思想的复苏 |
第一节 教学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倡导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自学的谈话及其影响 |
第三节 自学式课堂教学改革思想的短暂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自学思想的畸变 |
第一节 “文革”中学校自学思想走向畸形 |
第二节 学校自学思想畸变的危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结束至1980年代末学校自学思想的勃兴 |
第一节 自学能力的培养受到空前重视 |
第二节 教学改革实践中对学校自学思想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1990年代学校自学思想的转型 |
第一节 从人的整体发展的高度来关照自学 |
第二节 主体性教学改革实验中对自学的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思想的蜕变 |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学校自学观的变化及影响 |
第二节 新课改中“重自学轻讲授”相关问题的论争 |
第三节 新课改中典型的自学模式及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总结与反思 |
第一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特点 |
第二节 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动因 |
第三节 对学校自学思想演进的理论反思 |
第四节 对推进学校自学的若干思考 |
结语 |
附录:中国学校自学思想演进中各阶段特征与关键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引论: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诠释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是什么? |
二、 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三、 课堂教学实践改什么? |
四、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
第一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一、 课堂是一个特殊的社会 |
二、 课堂教学改革的社会学新视角 |
三、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社会学考察 |
四、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冲突与和谐 |
第二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济学和教育学考察 |
一、 教育、教学的经济学基本观点 |
二、 课堂教学的经济学考察 |
三、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教育学基本观点 |
四、 课堂教学中经济和教育实思想的冲突与差异 |
五、 现实的现实原则和教育学的理想原则的和谐统一 |
第三章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理论 |
一、 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历时性考察 |
二、 现代教育价值观的考察 |
三、 心理层面的考察 |
四、 行为层面的考察 |
五、 管理层面的考察 |
六、 知识层面的考察 |
七、 程序论 |
八、 关系论 |
九、 评价论 |
十、 辩证观 |
第四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实践20年沿革与综述 |
一、 20年改革的基本轨迹 |
二、 九十年代课堂教学的新进展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 |
第五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焦点 |
一、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
二、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
三、 南京市教学改革实验的审视 |
四、 学科教学改革改革实践个案 |
第六章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研究 |
一、 对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本质的理想探究 |
二、 对课堂教学活动规律的实践研究 |
三、 南京市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经验、问题与误区 |
结束语 |
附: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缘起 |
二、价值考辨 |
三、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化"之必然择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的文献述要、相关议题及欠缺分析 |
一、全球化 |
二、教学论本土化 |
三、教育学本土化 |
四、教与学的关系 |
第二节 "本土化"词源释义及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一、"本土化"词源释义 |
二、全球化背景下本土化的必然存在与现实内涵 |
第三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必然性分析及其内在意蕴 |
一、从世界教学论发展史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必然之择 |
二、本土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发展的必然之需 |
第二章 "化"之曾然境况 |
第一节 引介"重教"的日德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一、日德教授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意识萌生 |
第二节 借鉴"重学"的英美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一、英美教学法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思想认同 |
第三节 形变"重教"的苏联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一、苏联教学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基本确立 |
第四节 自创"重学"的本国理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一、断绝异域理论传入 |
二、本土化的畸形样式 |
第三章 "化"之今然势态 |
第一节 广纳诸类教与学关系论: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一、东西洋理论的传入 |
二、本土化的多维拓展 |
第二节 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倾向于教"的教学论话语与"倾向于学"的课程论话语的纷争之困 |
二、"倾向于学"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倾向于教"的传统教学模式之困 |
第四章 "化"之应然探析 |
第一节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的应然之探 |
一、"教学论"概念的源与流及其汇于中国之简述 |
二、中国"教学论"应然表述及其本土化应然阐释 |
第二节 中国教与学关系范畴的本土化研究应然之析 |
一、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核心理念 |
二、中国教与学之应然关系的主要特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9)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二)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实践需求 |
(三) 小学阶段分科教学的重新检视 |
(四) 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的根本诉求 |
(五) 符合基础教育政策的基本导向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村小学 |
(二) 全科教师 |
(三) 全科教学 |
(四) 相关概念辨析 |
四、研究文献综述 |
(一) 全科教学的研究现状 |
(二) 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评析与展望 |
五、理论基础 |
(一) 整体论哲学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三) 课程统整理论 |
(四)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六、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三)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
一、国外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
(一) 国外小学全科教学历史发展 |
(二) 国外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特点 |
二、国内小学全科教学的历史演进 |
(一) 国内小学全科教学历史发展 |
(二) 国内教学组织形式发展特点 |
三、小学全科教学的发展趋势 |
(一) 全科教学班级规模越来越小 |
(二) 全科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增强 |
(三) 全科教学时间安排更加灵活 |
第二章 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理论建构 |
一、全科教学的内涵 |
二、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
三、有效的小学全科教学主要特征 |
(一) 统整性教学目标 |
(二) 融合性教学内容 |
(三) 灵活的教学时间 |
(四) 情境化教学方法 |
(五) 综合性学习评价 |
(六) 小班化班级规模 |
第三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与研究工具的编制 |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
(二) 研究工具的编制过程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维度分析 |
(二) 全科教学内容维度分析 |
(三) 全科教学组织维度分析 |
(四) 学生学习指导维度分析 |
(五) 学生学习评价维度分析 |
(六) 小学全科教学的城乡差异分析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统整问题分析 |
(二) 全科教学内容融合问题分析 |
(三) 全科教学活动组织问题分析 |
(四) 小学生学习指导问题分析 |
(五) 小学生学习评价问题分析 |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存在认识偏差 |
(二)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缺乏应有的制度规范 |
(三)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资源配置有待优化 |
(四) 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胜任能力不强 |
第四章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 |
一、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基础 |
二、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原则 |
三、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制定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实践依据 |
(三) 政策依据 |
四、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指标体系 |
(一) 全科教学目标维度 |
(二) 全科教学内容维度 |
(三) 全科教学组织维度 |
(四) 学生学习指导维度 |
(五) 学生学习评价维度 |
五、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反思 |
(一) 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肯定 |
(二) 对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的困惑 |
(三)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咨询意见分析 |
第五章 提高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
一、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目标的整体统整 |
(一) 研读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 |
(二) 熟悉各个学科的教材内容 |
(三) 重视具体的学情分析 |
二、重视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
(一) 理解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 |
(二) 关注农村文化和社会生活 |
(三) 有效的组织和实施主题教学 |
三、注重农村小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情境创设 |
(一) 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
(二) 利用学校的数字教育资源 |
(三) 创设真实的教学问题情境 |
(四)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文化 |
四、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法指导 |
(一) 调动农村小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
(二) 重视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 |
(三) 帮助农村小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
(四) 引导农村小学生学会整体学习 |
五、注重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的综合性 |
(一) 树立正确的全科教学有效观 |
(二) 激发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
(三) 丰富农村小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
(四) 注重农村小学生的整体发展 |
六、加强农村小学全科教学的外部支持 |
(一) 开展农村小学联片教学研究活动 |
(二) 制定确保全科教学实施的制度规范 |
(三) 改善农村小学全科教学办学条件 |
(四) 优化全科教师职前培养课程模块 |
(五) 设置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项培训 |
结语 |
一、主要的研究结论 |
二、未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全科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小学全科教学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小学全科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四: 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标准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高职网球课复式教学特点及有效运作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复式教学特点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研究过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实验结构 |
第三节 实验对象处理 |
第四节 指导原则 |
第五节 实验操作 |
第三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一节 实验结果 |
第二节 实验分析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也谈复式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如何在小学数学复式教学中教会学生自学[J]. 史海蛟. 西部素质教育, 2016(18)
- [2]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3]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 高天明. 西北师范大学, 2001(01)
- [4]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 刘秀峰. 西南大学, 2013(10)
- [5]《复式小学自读课本》实验报告[J]. 刘辉汉,陆步文,郭增录.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0(02)
- [6]冲突与和谐: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论[D]. 谷力. 南京师范大学, 2002(02)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 ——以教与学的关系范畴为基点[D]. 宋秋英. 首都师范大学, 2011(09)
- [8]发挥复式教学的自学优势[J]. 段钟泉. 云南教育, 1999(15)
- [9]农村小学全科教学有效性研究[D]. 咸富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10]高职网球课复式教学特点及有效运作的实验研究[D]. 刘全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