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晋评人《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和政治锋利

论晋评人《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和政治锋利

一、论金批《水浒》的思想倾向与政论锋芒(论文文献综述)

孙琳[1](2019)在《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文中研究说明“水浒”特有的绿林题材形成与传播于特定历史时期,对题材及社会价值的不同评判令其主题阐释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水浒”接受过程中,绿林题材与各不同时代的价值判断紧密融合,其“意义”虽不离“含意”,但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主题阐释结果。“诲盗”与“忠义”是“水浒”两种基本的主题归纳,表面上水火不容,实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从题材角度而言,“水浒”叙述的是绿林故事,“以暴易恶”的“法外”情节与人物屡见不鲜,虽有招安“归正”、清庙传名的结局,但“法外之行”是题材的重要部分,“诲盗”是对特殊题材社会效果的担忧;从主导意旨而言,特定时代的编创者、接受者对“水浒”大多持宽容态度,认为绿林人士本属“乱民”而非“贼民”,“为乱”是被逼无奈的选择,“忠义”是对“水浒”本身存在价值的肯定。“水浒”主题阐释虽有多种,但“忠义”在不同时代的内涵变化更为明显和关键,而像“诲盗”“伪忠义”等论点实则亦可视作为“忠义”内涵的不同表现,“农民起义说”“为市民写心说”“忠奸斗争说”“游民说”等亦可视作“忠”之对象由“君”转向于“民”或“国家”的某种变形,相对其他主题论而言“忠义观”的包容性更强一些。水浒“忠义观”有一个建构与解构的过程,“建构”指的是宋元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经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元代水浒戏等由外而内与水浒绿林题材逐渐结合的过程,水浒忠义观在明代百回本《忠义水浒传》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然而绿林题材与“忠义”之间的裂痕始终难以弥合,故而建构渐趋完成的同时解构亦已开始,此种解构指的是传统“水浒忠义观”中“忠义”与“非忠义”矛盾的凸显,经由金圣叹、清初水浒戏、清代水浒续书等不断放大和批判此种矛盾,传统“水浒忠义观”被质疑;清末民初在君主专制崩解的背景下,“水浒忠义观”渐成为新式的“忠”与“义”组合,“忠”之对象由君而民、而国、而民族,“义”之平等性渐而提升,新式“忠义观”得以重构。值得注意的是,建构与解构的发生是共时而非先后,一方面是创作者的情感寄托,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读者和评者的价值立场,“忠义”作为一种悖论始终伴随水浒的产生与传播,即使“非忠义”“反忠义”亦是“忠义观”的某种变体。鉴于精力和学力有限,水浒“忠义观”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限定在自宋至清的古代阶段,其中有少部分延伸到近、现代阶段。一、主题内涵与“水浒”的经典化文学作品的主题研究向来是我国文学研究尤其是小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小说”一词和相关作品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经魏晋、唐、宋的创作实践,明、清时期“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之一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含量及社会价值,均由“不经之作”而逐渐成为新的“经典”。在小说地位提升的过程中,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亦添加于具体作品之上,令小说的“意义”更趋近于“道”,这一点在主题阐释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水浒传》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小说观念现代化的结果,这也是最深层的原因;直接原因则有明代中后期文化专制统治的放松,统治者对小说的倡导与宽容,士大夫的推崇与评点,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化的普及,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等。与其他小说不同,“水浒”有其特殊的绿林题材,在经典化过程中“水浒”与“忠义”这一当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的融合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二、水浒“忠义观”的建构历史上的宋江事迹发生和传播于宋朝,在靖康之难、南宋偏安、文强武弱的时代背景下,类似对宋江等“匪寇”招安并赐予官爵以期其为国出力的事在南宋大量发生,“忠义”是当时社会自上而下公认的主流价值观念。李若水作诗《捕盗偶成》,提出“招安非良策”,对接受招安的“匪寇”是否“忠义”表示质疑。只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南宋朝廷自顾尚且不暇,招安是朝堂无奈的选择;乱世之中落草绿林的“匪寇”各有各的无奈,招安是他们真心的期望,而“为国立功”则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忠义军、忠义民、忠义人等在特定时代受社会普遍认同,这是水浒“忠义观”建构的时代基础。龚开出于宋遗民心态作《宋江三十六赞》,在序言中称宋江一类的“盗中之圣”尚具“义勇”,借对绿林的“赞”批判祸乱天下的“乱臣贼子”。元代陆友仁曾舟过梁山泺,结合龚开“画赞”作诗对历史进行反思,提及宋江征方腊取得战功一事,并隐讳地指出“乱自上作”。早期“水浒戏”推崇梁山“替天行道”的“公正”,实是元代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体现,这也成为水浒“忠义”中偏“义”的一方面表达。李若水、龚开、陆友仁及早期水浒戏对“水浒忠义”的态度并不相同,但均在有意无意地营造一种“水浒”与“忠义”之间的联系,实是时代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三、《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百回本《忠义水浒传》是“水浒”故事的凝练与集中,明代现存大多数小说版本中均将“忠义”置于明显的位置,文本中“忠义”亦多次重复呈现,这既是小说编创时的意旨表达,也是当时社会价值观念的文学体现。只是儒家传统意义上的“忠义”本来有“对等”“适宜”之意,“水浒忠义观”本身内涵强调的则是单向度“臣”对“君”的服从,“忠义”实则为“忠”。小说以文学叙事手段创建了朝堂“无忠义”的特殊语境,其中君主昏聩、奸佞擅权、胥吏腐败,致令有能者无法安居于庙堂和“法内”社会,只得“被逼上梁山”。“忠义”的代表人物宋江历经曲折,虽竭力数次避免“落草”,但最终还是上了梁山。成为“匪盗”的宋江在山寨营造“忠义”氛围,极力谋求招安,重新回归“法内”社会之后,借征辽、征方腊行“忠义”之行,被鸩死之时仍不舍“忠义”,终得清庙留名。百回本《忠义水浒传》塑造的宋江是文学中的“忠义”形象,是水浒“忠义观”的坚实文本基础。四、“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伴随小说的广泛传播,“忠义”己成为“水浒”得以存在的独特价值标签。“水浒戏”虽多截取“水浒”之一段或一人物而演绎,明代中后期的林冲、武松、宋江等戏曲故事中虽有偏重的不同但均体现了“忠义”主旨,可见水浒“忠义观”之深入人心。序跋和评点是明清之际小说研究的重要形式,对“水浒”主题的阐释更为直接,且大多不离“忠义”左右,只是称扬者以“忠义”赞之,质疑者以“伪忠义”贬之。倡导“水浒忠义”者亦有不同表现,如天都外臣将“水浒”誉为“国医”,李贽称赏着书者用心之“发愤”,容与堂等版本评点中多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忠义”的归纳,是“忠义”的不同变体。金圣叹在明末起义频繁的时代背景下,质疑“招安”者忠义与否的问题,指出小说《水浒传》中“忠义”的内在矛盾。金圣叹作五篇序言从各个角度阐述“水浒”作者并无“忠义”的意旨表达,小说只是出于才子“锦心绣口”的“闲暇之作”,试图将小说从“载道”的重负下摆脱出来,彰显文学性的同时亦在隔离“忠义”与“水浒”之间的关系;同时金圣叹腰斩“水浒”,将宋江等人招安、征辽、征方腊等“忠义”事迹完全舍弃,另改编文本《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突出宋江之“伪忠义”。“迸忠义于水浒之外”,是金圣叹解决水浒内在忠义矛盾的一种方法,是他喜新炫才文学观念的表达,亦是他时事之感的体现,背后则是时代价值观念变迁的外在表征。五、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清代“水浒戏”虽受《水浒传》整体框架的制约,但在内容、人物选择上与明中后期不离“忠义”相比,“非忠义”性更为明显。清初戏曲《宣和谱》从其名称来看不离“宣和”左右,实隐寓对“乱自上作”宣和之政的针砭。《宣和谱》戏文对宋江等水浒人物持否定态度,多处讥讽宋江的伪忠伪孝、王矮虎的好色无能、扈三娘的贪生变节,而以王进、栾廷玉、扈文姬、扈成等的真忠、真孝、真节、真义作为对比,将“忠义”从水浒人物身上剥离开来。清宫大戏《忠义璇图》是整个水浒故事的戏曲演绎,在水浒的整体框架下,刻意减少了表现水浒“忠义”的情节和对话,而添加了李若水、张叔夜等真忠真义以反衬水浒众人的“伪忠伪义”,并用近十分之一的篇幅以“冥谴”的形式对宋江等人展开批判,是对“水浒忠义观”的强烈反拨。另《虎囊弹》《闹江州》《偷甲记》等“水浒戏”虽内容与水浒故事相关,但均刻意远离了“忠义”主题,这亦可视作官方和民间视野对时代价值观念的某种反映。陈忱《水浒后传》突出了对“愚忠”的某种批评,青莲室主人《后水浒传》亦表现出对轻易放弃起义果实一味“忠义”的谴责。俞万春的《结水浒传》不但以“荡寇”的形式令水浒人物灰飞烟灭,更从多方面对“水浒忠义观”进行全面解构。六、“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清末民初,民主、科学、法制等现代观念大量涌进,不但与明清时期的“忠义”价值观念产生冲突,亦对传统的小说主题阐释产生冲击。尤其是君主制崩解之后,传统“忠义”价值观的基础随之瓦解,而“水浒”深具反抗色彩的绿林题材在主题阐释中所占分量愈来愈重。“平等”“民主”“乌托邦”“社会主义”等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添加在“水浒”主题阐释之上,同时“农民”“市民”“游民”“流民”等水浒人物出身的不同归纳体现了从“民”到“人民”的内涵演化,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体现了时代核心价值观念的变化与转移。“忠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对表现传统“忠义”最为突出的招安、征方腊的评价亦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最明显的“投降主义教材说”,这实是当代视角下对招安问题的新评价。另外,“忠义”指向的对象从君主转向于民族、国家、人民,同时对“义”的阐释亦添加进“平待”“相互”的时代新意,“忠义”观实现了某种重构。“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重构既是小说主题理解与阐释内涵的变迁,更是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体现。

王勤滨[2](2014)在《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通过对五四新文学以来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读者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考察分析,梳理在现代传媒条件下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读者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基本情况及其形成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总结周作人传播接受的总体特点和内在规律,为我们沿着正确的方向解读周作人文学提供参照与借鉴,并为推动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的建构提供有益启示。文章正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七章。绪论主要叙述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实际意义与理论意义,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其趋势,本选题研究的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本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是五四以来周作人传播接受概述,从总体上把握五四以来周作人传播接受的总体轨迹。其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初期,三十年代与九十年代后分别是周作人传播接受的两次高潮,五十至七十年代是周作人传播接受的低谷。第二章“道是无情还有情”分析梳理鲁迅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早年大致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经历与学习经历是周氏兄弟拥有大致相近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而不同的家庭地位与思想性格又使他们对当下的许多社会现象做出不尽相同的判断、秉持不同的应对姿态。在鲁迅的一生中他的文学生涯是以批判研究改造当时的国民劣根性为主要使命,并取得有目共睹的历史成就。周作人在其散文创作及其理论中则有破有立,取得卓越贡献。鲁迅对此给予正面评价。第三章主要叙述分析废名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在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前期,废名与周作人的生活学习关系密切,这些为废名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打下坚实基础。文章先是分析了废名在表面层次如实际生活、言行创作活动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然后又在深层次上挖掘了废名对周作人的接受,这些是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同”,在所开垦的“自己的园地”里,追求创新、追求发展。第四章“周作人传播接受的重镇——沈从文”主要谈沈从文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本人认为沈从文是周作人传播接受的重镇,确是恰如其分。这一部分运用大量事实从三方面梳理沈从文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第一是从表层上,主要是从沈从文的言行以及待人接物方面叙述分析沈从文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第二是从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与诗歌创作方面探讨沈从文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第三主要谈沈从文与周作人的“不同之同”,更高阶层的传播接受。第五章“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主要是探讨胡适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由于自由主义的相同价值观以及种种因缘际会,两个人从五四文学革命到抗战前期是知心朋友。第二层面,两人在文学思想、文学思潮中的砥砺碰撞乃至融合。第三层面,两人在文学语言上的不同追求和认识及其为新文学做出的贡献。第四层面探讨在创作方法、读者定位方面两人的起承转合。最后,九九归一,胡适晚年认可周作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成绩。第六章“其他读者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主要探讨了沈启无、张中行、司马长风、苏雪林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梳理这四位“读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其中,沈启无仅仅满足于、局限于对周作人表面上的传播接受,为周作人传播接受史和新文学史提供特殊案例及相应的经验教训。张中行作为周作人的忠实“读者”和京派文学的当代传人,他对周作人其人其文,把握精准、认识深刻,在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苏雪林是新文学史上最早发现并全面肯定周作人文学贡献的读者。司马长风主要是在文学理论上对周作人有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七章“有关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几个问题”主要分析叙述周作人传播接受的时代背景、每个“读者”的个人素质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影响、现代传媒——报刊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影响、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几种形式。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发展轨迹、特点、内容并乐观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丁合林[3](2012)在《近代小说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频繁,文学新思潮层出不穷,加之新的媒介渠道(报刊、书局等)的竭力推动,印刷、交通、通讯以及教育的迅速发展,小说的面貌已今非昔比。近代小说的创作、翻译、发行、阅读、接受,都有意想不到的繁兴,这正是依靠了传播的巨大能量。近代小说在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传播内容、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对象与效果等方面,都有不同于古代小说的显着特征,这些都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绪论部分首先对近代小说传播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交代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以及其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预期创新点。论文主体分为五章。第一章近代小说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研究,首先探究近代小说传播的环境,既关注宽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又注目具体关联小说繁荣的教育和印刷业,更把目光投向近代小说的最大产地——上海。上海作为租界,其特殊的政治生态对近代小说的发展兴盛居功甚伟。其次探寻小说的流通渠道。报刊社、书局、书坊加工生产小说,并把它推向市场,邮局和租书铺作为中介场所承担着流通。第二章近代小说传播内容研究。既注目近代小说的当代发展演变,又不放过前代小说在近代的踪影。尤其注意外国小说的示范和引领之功,以及对丰富近代小说类型所做的贡献。第三章近代小说传播者研究,近代小说的传播者可分为过渡性的说书艺人、文人、书商、书坊主、租书铺主,新兴的翻译者和报刊编辑,特殊的复合型传播者——批评者,分别讨论他们的各自特点。鉴于近代小说家笔名兴盛,特立一节来论析其背后的原因。第四章近代小说传播方式研究,近代小说主要分为口头和书面两大传播方式,改编和禁毁则作为他们的补充。形形色色的小说营销方式无处无在地传播着小说的信息,文学作品的市场化、商品化腐蚀着小说的品质,改变着小说的特点。第五章近代小说传播对象与效果研究,讨论近代小说受众的细微变化,烛照其雅俗有别的审美诉求。近代小说的传播效果可分为直接微观效果和宏观社会效果,另外也附带论及近代小说于20世纪的海外影响。

孙萌[4](2012)在《儒学视域下的朝鲜汉文小说研究》文中指出朝鲜半岛的儒学思想传自中国,如同其在中国经历了先秦元典儒学、汉唐经学、宋明理学、近代新学等不同阶段一样,朝鲜儒学也经历了新罗高丽时期的儒释共生,到李朝性理学大兴并生发出众多学派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也同样在朝鲜汉文小说中留下了或隐或显的印记。本文总体上以时间为序,将能反映朝鲜半岛各个历史时期儒学思想特点的小说纳入各个章节进行专题探讨。集中关注小说中体现的朝鲜儒学观点,以儒学的视域对小说进行思想解读,也力争从小说角度梳理出朝鲜儒学的发展历程与民族特征,探讨儒学与小说间的互动关系。第一章以朝鲜汉文小说中的佛教故事为切入点,通过佛教故事由新罗高丽时期的兴盛到李朝建立后的骤然衰减,反观新罗、高丽、李朝这三朝在统治思想选择上的差异,以及儒学统治地位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的逐渐确立。并试图从小说中窥探儒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地位与生存状态。第二章以高丽时期文人创作的假传体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关注其中所反映的儒学思想内涵与特点,及其与高丽时期儒学发展状况的一致性。第三章论述了朝鲜汉文小说中颇为独特的“天君”系列小说,这一系列小说带有明确的“以说解儒”创作倾向,可以说是伴随着李朝性理学学理研究的鼎盛而在文学界产生的副产品。第四章关注的则是反映给朝鲜半岛带来深重灾难的壬辰、丁酉两次倭乱的小说作品,这些作品中都洋溢着高涨的儒家义理精神,记录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倭英雄事迹。而在抗倭战争中,儒家义理精神也确实起到了号召振奋朝鲜人民奋起抵抗的关键性历史作用。随着时代的推移,第五章选取的是与明清易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小说作品,在这些作品中,集中体现了朝鲜的“尊明贬清”立场、思明心态和“小中华”意识及其背后对华夷正统观的坚守。第六章是对李朝中后期出现的家庭类小说的礼学背景分析及其中所体现的儒家伦理观内涵的阐释。第七章是伴随着李朝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而创作的大量人物传记体小说及其中的实学思想特点解析。中国儒家文化在向周边国家辐射的过程中,是如何与周边国家自身的民族传统、民族性格、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相互融合作用,进而既保有儒学的基本精神,又衍生出各自不同的独特儒学品格,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的问题。结合小说这种能深入反映人的思想、情感与思维的文学形式所进行的分析,也因此具有了其独特的价值。

高方[5](2011)在《《左传》文学论》文中指出作为先秦时代的一部珍贵典籍,《左传》依傍《春秋》而生却没有囿于《春秋》藩篱,而是以自由舒展的姿态成为它自己,并凭借完整的叙事框架、生动的人物群像、鲜明的思想倾向、优美的言说技法博得了永久出入各类权威文学史的特权。我们在追溯《左传》文学渊源的路上还原了它成熟的文学思想,发掘了它饱满的文学体式,检讨了它特异的文学修辞,也领略了左氏以圆熟之笔为我们再现的春秋时期那些个性迥异、形态驳杂的男人和女人,目睹了春秋战场上旌旗飘摇刀光剑影背后层出不穷的机巧与权谋。在《左传》叙写的春秋时代,延续了几百年的世家大族正在袅袅飘散的青铜乐歌中慢慢凋零,因文化教育广泛流布而新生的士族却在选贤任能的社会思想中渐渐兴起,使《左传》作者的出现成为一种可能。以《周易》、《尚书》、《诗经》为代表的文化典籍正在滴沥和哺育着前行的人们,占卜、赋诗和巧言应对成为春秋时期深入到各个生活角落的重要的文学活动,见于庙堂之会、大夫之家,也见于衢间陌上。春秋独具特色的文化风貌和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左传》的书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左传》的文学表现有了现实的依据。《左传》的文字紧紧追随着春秋的脚步,试图以“立言”寻求“不朽”。左氏崇礼重道、以诗言志,忠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需要,为必须展开的《春秋》经文渐次作传,也将那些未被《春秋》收录却能够表达自己思想的文字一一补录进去,“有经无传”和“有传无经”所传达的是一个写作者睿智的取舍和独立的文学思想。在文学体式的选择上,《左传》将线性时间与非线性叙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它尊重国人对时间的看重继承了春秋的编年体制,却用新异的锁链式结构和优良的多维叙述将读者带进了一个从未被“编年”割裂的世界,为我们梳理了事的脉络、树立了人的形象。以“君子曰”为标志的议论性表述是《左传》最突出的形式特征之一,每一句君子之言都站在礼乐立场上表达着左氏最真实的思想,显而不隐,怨而不怒。虽然左氏怀抱良史之才以秉笔直书的胆略落墨成文,但历代学者早已证明《左传》并非纯粹意义上的史书,史之“实”与文之“虚”被恰到好处地结合,不是镶嵌,更不是焊接,而是最巧妙最自然天衣无缝的融会。文学离不开修辞,由《左传》张扬开去的“春秋笔法”对后世各个领域的文字表达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其骈句与散句间杂运用的手法则体现了文学表达最朴素的审美追求。《左传》对辞令的述录超越了此前的任何一部典籍,并显露了相对成熟也相对丰富的文体感。这些辞令出于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物之口,却无不优美典雅、契合情境,无论是否被言语对象采信都极好地展示了春秋时代空前绝后的文化风习,也流露出左氏掩藏不住的钦羡之意。《左传》战争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左氏在战争叙事中通过“民本思想”和“崇霸意识”毫不隐讳地表明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并将战争前后和战争过程中的计谋与机变尽展于读者面前,“避犯”手法的运用使战争描写给人“篇篇换局,各各争新”的感受,“闲笔”手法的运用则成就了笔意上的跳荡、节奏上的舒缓和表意上的悠长韵味。《左传》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是其文学叙事的必然,那些支撑起男权天空的天子、诸侯、权臣、贵胄以及文武之士无疑是作者记述的要点,而和男性一样在时间上游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女性们也以女、妹、妻、母的身份展示着她们特有的委曲与舒展。《左传》对人物的描写虽是夹缠在事件之中并非刻意而为,并且几乎没有包括肖像、衣着、神态在内的外貌描写和细腻真切的心理描写,但那些极富个性的动作和声口毕肖的语言已足够让他们鲜活生动地卓立于读者面前,成为文学形象中的“这一个”。总之,《左传》以其独到之笔树立了自己不朽的文学地位,它是史传文学之源、是散文义法之范、是古典小说之本,哪怕轻轻触碰也会使人生出绵长的神往与回味。

季臻[6](2008)在《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文中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架构中,社会学批评、文化学批评以及注重审美艺术的批评三种批评模式是最为重要的。前两者侧重从外部研究文学,审美艺术批评更加注重文学的内部规律,以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为基础,重视直觉感悟,重视诗化表达方式,显示出纯正的审美艺术情趣。系统耙梳现代文学批评的历史进程,我们必须承认,文学批评因文学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日渐疏远的状况曾一再出现,而审美艺术批评对此始终构成了一种有机的文学史与批评史的补偿效果。审美艺术批评以其对批评审美纬度的自觉维护,确立起一个内容更为丰富、生命更为蓬勃的批评模式,并将其融入到现代批评范式的建设之中,在现代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论文试图以“诗化批评”给命名芜杂的审美艺术批评以较为明晰较为具体的廓清和厘定。通过对“诗化批评”的界定、梳理及对其审美特征的系统分析,在结合具体个案的基础上,对形成诗化批评自身的独特气质的美学成因做出了深入剖析,对诗化批评的文学史意义及价值做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以期对当下文学批评“突围”有所裨益。这种梳理廓清具有全面反思、考辨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文学批评提供有益的镜鉴的学术愿望;又理应具有丰富还原文学史生命结构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将诗化批评作为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将其置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世界文学批评的大格局之中,宏观观照这一文学批评的衍变过程、主要性质及其主要成就,考察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批评家和批评文本,将批评史的研究与批评家的专论结合在一起,既从史的角度看批评家的批评活动,又从批评家的个体批评活动研究批评史的发展,研究文学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衍变的关系,以显现文学批评在具体历史形态中所达到的深度。同时,注重研究诗化批评自身形成、发展的内在规律,寻找其发展的动因及其文化机制,探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内在关系,研究诗化批评在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论文采用客观全面的视点,在兼顾时间和空间的双层交叉结构的前提下,从文学创作到文学批评的共时研究努力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力求将研究视野扩展到最大的限度。论文分成导论、诗化批评及其美学特征、诗化批评的美学资源、诗化批评的个案解读、诗化批评的史学价值、结语六个部分:导论通过梳理考辨审美艺术批评在当时及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命名的芜杂现状,试图用“诗化批评”这一概念重新命名和梳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审美艺术批评,重点探讨选题的意义、必要性、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并在与社会学批评和文学化批评的对比中,从批评的立场、对文本的切入点、批评文体等角度对诗化批评进行了界定,也是本文力图呈现的重要创新点之一。第一章着力勾勒描画了诗化批评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从批评的自觉和文学审美的自觉两大维度论析了诗化批评的美学特征。其中批评的自觉表现为思维方式的诗化及由感性至理性的思维方法,随笔体的文体及诗化语言是其突出特点。在社会纬度与美学纬度之间,诗化批评一直在艰难地寻找一种平衡,力求站在美学的批评立场上,注重审美感受,同时又通过审美方式对社会意识进行包容与整合。第二章从以传统为接受的先在视野和在传统基础上对西方的借鉴两个角度论析诗化批评家们的美学资源。在深厚的中国传统美学的浸润下,诗化批评家们有着浓重的士大夫情结,并注重批评的抒情性,注重感悟式的批评方法,充分发挥中国汉字的表意优势。但他们面对异质文化的涌入也采取了冷静、客观的态度,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吸纳和改造西方批评成果,重点吸纳了西方注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理论成果,以及形而上的追问与生命哲学等现代意识。第三章选取了周作人、李健吾、梁宗岱、沈从文、唐湜五大批评家为具体研究个案,勾勒出诗化批评发端于周作人,中经沈从文、梁宗岱、李健吾的承续进一步完善成熟,并在唐湜的批评中发扬光大的历时性脉络。他们既有着相同的批评信仰和追求,又有着各自独特的批评个性。周作人的审美趣味对沈从文、李健吾等人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强调主观的批评奠定了诗化批评注重主观审美感受的基础;李健吾强调对批评的尊重及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将诗化批评推向成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健吾的随笔式批评文体和令人惊叹的驾驭文字的能力;梁宗岱在诗化批评对中西方美学资源的借鉴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走内线的批评具有典范意义;沈从文对和谐、匀称的古典审美纬度的继承和发展强化了诗化批评的民族特色;唐湜作为李健吾的忠实信仰者,提出抒情的评论,将诗化批评进一步发扬光大。第四章诗化批评的史学价值是全文的核心所在。诗化批评作为一种重视审美直觉和主观感受的审美批评,它通过对中西批评方式的逐步吸纳和融合,形成了自己越来越完善的批评品格,昭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诗化批评作为一角独立的存在,完善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生态结构,对同时期的创作与接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诗化批评尊重文学的审美特质,尊重审美感受的批评立场和方法对当代批评界批评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对当今批评界内浮躁、虚热的批评话语有着积极的指导功效,同时它对于如何有效利用中西方文学文化资源有着镜鉴意义。结语部分指出诗化批评作为一种较完善的有着独立审美追求的批评话语,由于其过分强调主观感受,在尊重文学本真面目的同时难免失之公允,甚至流于表象。所有的批评模式都各有优缺,关键是彼此相互借鉴和自我完善,真正实现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本文的创新之处:1、针对批评界命名芜杂的审美艺术批评,论文对“诗化批评”这一概念进行了较清晰较具体的界定,论析了诗化批评的表意内涵和审美特征,从而较准确地阐释、分析、考辨了诗化批评的相关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具体的学术见解具有元话语的创新性。2、批评界对审美艺术批评的发展衍变尚未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本文将其纳入诗化批评的理论视域,理顺廓清了诗化批评形成的美学资源及其发展衍化的进程,为中国文学批评的准确定位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镜鉴。3、论文从历史的、美学的双重视角,对诗化批评在现代文学批评的史学格局中,与他种文学批评所形成的互为参照、互为补充的史学地位,和其对当时文学创作所产生的指导性功能,以及诗化批评对新中国建立后当代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的启迪意义和史学价值,进行了较全面较系统的论证评述,为当下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以诗化批评立场观照文学史、研究文学史的新视角。

丁淑梅[7](2006)在《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禁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借助官方的权力话语形成强势破坏力,带来社会政治与文化生活的振荡与浩劫。禁毁戏剧作为禁毁文化的一种特定表现,显示了不同时代文化政策的复杂性,对中国古代戏剧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序列性地梳理禁毁戏剧史料,对于中国古代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展开阶段性考察,概括分析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对中国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形态衍变的作用和影响。 大体上,以先秦至汉魏、隋唐、两宋、元代、明代、清代几个阶段,展开对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的纵向梳理。通过一些较为典型的禁毁事件、言论、行动的归纳总结及其具体表现的探讨,试图完整勾勒伴随戏剧史发生发展进程的禁毁戏剧全貌。在有关禁毁戏剧的性质、原因、目的、手段、效果的分析开掘中,切入不同时代的禁戏侧重与力点,把握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此同时,以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等戏剧载体的横断面考察,追踪禁毁戏剧所造成的古代戏剧艺术在宫廷与民间、雅与俗、中心与边缘之间流衍递变,戏剧生态发展在平衡与失衡之间振荡的社会文化动因。禁毁戏剧伴生于古代戏剧史的生成过程中,这与每一时代的文化政策、政府管制及仪典制度变迁密切相关。先秦至汉魏时期是儒家礼乐文化制度得以确立并发展的时期,伴随着戏剧的发生和形态构造,官方禁戏的言论主要体现的是儒家治世以礼的思想观念。隋唐时期的禁毁戏剧则反映了社会政治权力的制衡与文化的冲突。总体上看,宋代以前禁毁戏剧的官方政治统制意识并不是很明确,儒家礼乐文化的思想意识发挥着一贯而隐性的抑制作用。两宋时代的禁毁戏剧,在官方禁巫禁淫祀的宗教清理以及君权与相权之争的时事政治大背景影响下,对于戏剧撰演活动造成了一定的打击和破坏。元代禁集场演剧,主要出于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从元代戏剧的繁荣局面看,禁毁戏剧没有形成政治强势和管制力度。明代禁撰演禁观赏的一系列戏剧文化政策的颁行,与集权专制的强化和统治者推行的道德教化政策相关,伦理倾向较为显然。戏禁、戏教造成了戏剧撰演形态在不同层面的分化。清代的官私合力、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肇因于民族避讳,后而逐步扩大化,在演剧活动、剧本剧目、参与群体诸层面形成封建末世对于戏剧文化的专制禁毁态势。禁毁戏剧具有自身的权力话语特征,并与中国古代戏剧史的发生发展参差伴生、交错互动。在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发生作用与戏剧史自身的发生发展历程之间,一直存在着禁毁与反禁毁的对峙与交锋。这种对峙与交锋集中体现在礼乐规范、人神禁忌、情理冲突、雅俗交锋几个层面。禁毁戏剧也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如作为官方仪典的戏剧被管制,

竺洪波[8](2005)在《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文中认为古典名着《西游记》于明朝中后期(约16世纪)横空出世,同时也开启了一部波澜壮阔的《西游记》学术史的序幕。自万历二十年(1592)世本陈元之《序》和稍后的李评本袁于令《题辞》两篇原始文献之后,经过长达四百年的层递累积,特别是明清时期评点式批评的兴盛,“五四”以来现代性学术研究的形成,以及新时期《西游记》论坛的空前繁荣,其曲折逶迤的发展过程和丰硕富赡的研究成果,构成了一部完整的《西游记》学术史。 本论文试图对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进行全面审视和通盘考察,将明清时期、“五四”时期和新时期三大主要发展阶段纵向贯通,将作者论、源流论、版本论、思想与艺术论等相对独立的研究条块作横向融合,并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整合中总结治学经验、把握演进脉络、揭示发展规律,初步构筑起一个蒐汇、熔铸全部《西游记》学术成果,纵横交织、多层复合,而且不断向时、空两维开放的立体网络结构,一个充满丰厚历史蕴藉和现代意义的学术史体系。 本论文由三大单元组成:“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和“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就其理论内核而言,即以明清《西游记》评点,“五四”《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新时期《西游记》研究多元化为基本框架。具体而论,明清时期以世本、李评本等评点本立纲,现代(“五四”时期)以鲁迅、胡适、郑振铎、孙楷第、刘修业等《西游记》研究大家立纲,当代(新时期)则以《西游记》研究之源流论、版本论、作者论、思想与艺术论等论题立纲。三大单元相对独立、各呈特点,而又相互贯通、照应,构成整体。在方法上力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中国传统治学方法与西方流行文学批评方法相互借鉴,文学研究与文化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研究相互参照、印证,注重史论为本,兼涉考辨,以客观评述为主,也适当予以引伸开发,总之是将以研究学术、解决问题为目的。对于世本作为最早的评点本、《西游真诠》的“谈禅”意蕴、“五四”时期《西游记》研究的现代学术范式意义、唐僧取经目的地灵山究在何处、当下《西游记》文化研究的成就与不足(蔽端)等为学界关注的具体理论问题,作者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辨析和考论。

钟锡南[9](2004)在《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对金圣叹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出身,人生经历,悲剧命运及其政治、哲学观念,文学批评理论的思想体系,评点的美学思想及章法、技法,评点思想的现代性,及其评点对后世的影响及不同时期国内外对他的研究状况等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力图客观反映出金圣叹研究的历史图景,使这一课题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体现出其应有的综合性、开拓性的价值。全文由绪论、正文及结束语等部分构成,具体内容概述如下: 文章较全面地回顾了金圣叹研究的历史、现状及课题的意义。论述了金圣叹文学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晚明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及社会风尚的变化及其给晚明社会的文化和文学面貌带来的深刻的影响。金圣叹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心态,及给他带来的悲剧命运。金圣叹有着浓郁的佛禅意识和以辩证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其多维构成的世界观在宗教哲学、社会伦理、历史文化等几个层面得到较全面而具体的体现。金圣叹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包括作家创作论、作品构成论及读者鉴赏论等几个方面,而以读者鉴赏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作家的创作通过“忠恕格物”、“因缘生法”等创作原则及各种具体创作技法表现出来。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有继承也有发展,表现为文学主体意识的加强,对传统观念和文学体裁意识的超越,文学感染力的美学把握,文学表现技巧和方法的揭示,等等。金圣叹有着突破传统的诗文理论,他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特别引人注目。金圣叹对叙事艺术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最突出之处是其典型性格理论及情节结构理论,这又集中表现在他对《水浒》、《西厢》的批改上。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表现为他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独特的批评视角及“读者精神”。金圣叹文学评点理论对明清文学评点及现代文学批评理论都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在国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金圣叹身上有着正反两方面的文学经验和教训,给后人带来了有益的启示。

张雪峰[10](2004)在《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文中提出包括报纸、期刊和图书在内的出版物是传播新知,开启民智的重要工具。历经晚清、民国两个历史时期的福建近代出版业,为推动福建近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形态,主要受制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和各种政治力量的博弈。文章以政治变迁为研究视角,对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规律予以详尽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内容包括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创始、调整、发展、繁荣和终结。历史经验表明,福建近代出版业发展形态最好之时,首先是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促成的;而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衰落乃至消亡,也与政治变迁有着直接的关系。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历程至少予以我们两点启示:其一,政治变迁是决定福建近代出版业兴衰的首要因素;其二,民间出版主体的存在是近代福建乃至近代中国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论金批《水浒》的思想倾向与政论锋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金批《水浒》的思想倾向与政论锋芒(论文提纲范文)

(1)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和价值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水浒”主题研究综述
    第一节 “水浒”的传播与主题评价
        一、由“非经典”而“经典”的小说
        二、明代小说社会功能的阐发
        三、《水浒传》的“经典化”路径
    第二节 “水浒”的主题与题材
        一、小说主题的内涵
        二、“水浒”主题的多义性
        三、独特的绿林题材
第二章 水浒“忠义观”的建构
    第一节 悖离于“忠义”的水浒本事
        一、历史中的“南朝忠义”
        二、对宋江招安“忠义”的怀疑
        三、朝野对招安的不同态度
    第二节 宋江“忠义”的虚指与期望
        一、龚开对宋江事迹的采择
        二、表面上的赞与实质上的箴
        三、“盗中之圣”与乱臣贼子
        四、《宋江三十六赞》中的“忠”与“义”
    第三节 宋江报国的“忠义”所指
        一、身具历史反思观念的陆友仁
        二、“宋江题赞”寓指的“乱自上作”
        三、宋江征方腊以“报国收战功”
        四、宋江故事的绿林特质
    第四节 早期水浒戏的“忠义”偏指
        一、替天行道之“忠义”背景
        二、“替天行道”中的“义”
        三、明初水浒戏中的“忠义”体现
第三章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表现
    第一节 《忠义水浒传》的“忠义”内涵
        一、“忠义”的词源意义
        二、《忠义水浒传》中的“忠义”所指
    第二节 小说中朝堂“无忠义”的叙事语境
        一、昏聩的君王宋徽宗
        二、擅权的奸佞
        三、滥权的胥吏
        四、无法尽忠于朝堂的水浒武将
        五、忠义所归的梁山世界
    第三节 水浒故事中宋江之“忠义”
        一、上梁山的曲折叙事
        二、宋江所题“反诗”与“忠义”矛盾的解决
        三、借天意言人事的“忠义”叙事
        四、宋江“忠义”的具体表现
第四章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与质疑
    第一节 明代水浒戏的“忠义”表现
        一、忠奸对立的林冲故事演绎
        二、以义寓忠的武松故事演绎
        三、细节蕴忠义的宋江故事演绎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倡导
        一、天都外臣的“国医”之论
        二、李贽的“发愤着书说”
        三、容与堂本评点的“忠义”阐释
        四、“水浒忠义观”的多方响应
    第三节 金圣叹对水浒“忠义观”的质疑
        一、代作者立言以非“忠义”
        二、截尾祛报国战功以消解“水浒忠义”
        三、改编小说文本以证宋江“伪”忠义
    第四节 “迸忠义于水浒之外”的原因
        一、《水浒传》内在的“忠义”矛盾
        二、特立独行之才子观
        三、深文曲笔之文学观
        四、非忠义寓褒贬之时事观
第五章 水浒传统“忠义观”的解构
    第一节 清初《宣和谱》对水浒“忠义”的“翻案”
        一、《宣和谱》命名的针砭之意
        二、《宣和谱》春秋笔法的创作主旨
        三、《宣和谱》对传统水浒“忠义观”的消解
        四、“忠义”游移于水浒之外
    第二节 《忠义璇图》对水浒“伪忠伪义”的批判
        一、创作过程中的“忠义”思考
        二、删增情节以消解“水浒忠义”
        三、《忠义璇图》对宋江“假忠假义”的批判
    第三节 《虎囊弹》的主题变换
        一、《虎囊弹》的大体情节
        二、现存的《虎囊弹》残出
        三、无涉水浒忠义的内容与主旨
第六章 “水浒忠义观”的消解与重构
    第一节 帝制消亡后的水浒主题新变
        一、君主制消亡引发“忠义”内涵变化
        二、从“民”到“人民”的演化
        三、传统水浒“忠义观”的解构
    第二节 水浒“忠义观”的新内涵
        一、对民族、国家的忠诚
        二、招安问题的重新认识
        三、“忠义观”的讨论
小结
    一、“水浒”主题研究的反思
    二、“水浒”主题研究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一、原典文献类
    二、研究着作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选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 本选题研究的目标
    四、 本论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五、 本选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五四以来的周作人传播接受概述
    一、 20 年代——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初期阶段
    二、 30 年代——周作人传播接受的第一次高潮
    三、 50 至 70 年代——周作人传播接受的低谷
    四、 80 年代——周作人传播接受的恢复
    五、 90 年代以后——周作人传播接受的第二次高潮
第二章 道是无情还有情——鲁迅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三章 亦师亦友——废名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四章 周作人传播接受的重镇——沈从文
第五章 对立统一,相辅相成——胡适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六章 其他读者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一节 沈启无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二节 京派文学的当代传人——张中行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三节 苏雪林、司马长风、任访秋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一、 苏雪林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二、 司马长风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三、 任访秋对周作人的传播接受
第七章 有关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几个问题
    第一节 周作人传播接受的时代原因探索
    第二节 个人素质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影响
    第三节 现代传媒对周作人传播接受的影响
    第四节 传播接受如何参与周作人在文学史中地位的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书期间发表论文

(3)近代小说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小说传播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本文的选题缘由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与预期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小说传播环境与流通渠道
    第一节 传播环境
        一 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二 近代教育的发达普及
        三 近代出版印刷业的新发展
        四 上海租界:特殊的“国中之国”
    第二节 流通渠道
        一 报社、期刊社
        二 书局、书坊
        三 邮局
        四 租书铺
第二章 近代小说传播内容
    第一节 前代小说在近代的传播
        一 口头传播的内容
        二 书面传播的内容
    第二节 与时代互动的近代小说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重大影响
第三章 近代小说传播者
    第一节 说书艺人
    第二节 文人、书商、书坊主、租书铺主
    第三节 翻译者和报刊编辑
    第四节 复合型传播者——批评者
    第五节 喜用笔名的近代小说家
第四章 近代小说传播方式
    第一节 口头传播
    第二节 书面传播
    第三节 其他传播方式
        一 改编传播
        二 禁毁:另类传播方式
    第四节 近代小说营销方式
        一 广告:小说推介的利器
        二 促销活动:花样翻新,引人注目
        三 隐性营销形式:各出奇招
第五章 近代小说传播对象与效果
    第一节 传播对象
        一 读者的分化
        二 读者意识
    第二节 传播效果
        一 直接微观效果
        二 宏观社会效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樽本照雄《中国近代小说发表数量一览表》(1840-1919)
附录二:中国近代小说传播研究论着索引(1981-201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儒学视域下的朝鲜汉文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朝鲜汉文小说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朝鲜儒学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第一章 、由佛教故事的衰减反观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新罗、高丽两朝的佛教统治与大量佛教故事的传世
    第二节、 思想领域的大变革与佛教故事的衰减
第二章 、高丽假传体小说对汉唐儒学观念的形象化传达
    第一节、 高丽假传体小说创作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第二节、 小说中的汉唐儒学基本观念
第三章 、性理学的兴起与“天君”系列小说创作
    第一节、 “天君”系列小说介绍
    第二节、 “天君”系列小说创作的性理学背景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天君”系列小说儒学蕴涵解析
第四章 、“倭乱”小说与儒家义理精神
    第一节、 两次“倭乱”与“倭乱”小说
    第二节、 倭乱小说中的义理精神
第五章 、儒家华夷观及其在小说中的体现
    第一节、 “胡乱”小说中“尊明贬清”的鲜明立场
    第二节、 “思明情结”与“小华意识”在小说中的反复流露
    第三节、 燕行笔记中的“北学”主张与对清态度的转化
第六章 、儒家伦理观与家庭类小说
    第一节、 家庭类小说创作的礼学背景
    第二节、 “孝道”与《彰善感义录》
    第三节、 “妇道”与争宠主题小说
第七章 、实学思潮与李朝后期短篇小说创作
    第一节、 李朝后期的实学思潮与小说创作情况
    第二节、 实学批判精神指导下的社会问题小说
    第三节、 实学新风在小说中的体现
结语
致谢词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5)《左传》文学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左传》文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重点和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左传》的文学溯源
    第一节 世族的衰落与士族的兴起
        一、西周礼制与青铜乐歌
        二、诸侯争霸与“王官失学”
        三、“学在四夷”与选贤任能
    第二节 文化典籍的滴沥哺育
        一、《周易》之思
        二、《尚书》之体
        三、《诗经》之用
    第三节 春秋时期的文学活动
        一、占卜之风
        二、赋诗之趣
        三、应对之巧
    注释
第三章 《左传》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立言”与“不朽”
        一、史官职责与士人理想
        二、“立言”的胆识
        三、诗言志
    第二节 “礼”之扞卫
        一、“礼崩乐坏”
        二、崇礼重道
    第三节 忠于内心
        一、经史之辨
        二、“有经无传”与“有传无经”
    注释
第四章 《左传》的文学体式
    第一节 线性时间和非线性叙述
        一、编年体制与锁链结构
        二、多维叙述
    第二节 史之“实”与文之“虚”
        一、秉笔直书与良史之才
        二、“史”中之“文”
    第三节 君子之言与教化之功
        一、“君子曰”的指涉
        二、“君子曰”的价值
    注释
第五章 《左传》的文学修辞
    第一节 春秋笔法
        一、“五例”之名
        二、“五例”之实
    第二节 骈散相间
        一、散句与骈句
        二、骈散之错综与融合
    第三节 社交辞令
        一、辞令之文体
        二、辞令之功效
    注释
第六章 《左传》的人物呈现:男性篇
    第一节 天子与诸侯
        一、天子群像
        二、霸主风采
        三、诸侯剪影
    第二节 权臣与贵胄
        一、贤能之人
        二、奸佞之辈
        三、复杂人格
    第三节 文武之士
        一、文士之韬
        二、武士之勇
    注释
第七章 《左传》的人物呈现:女性篇
    第一节 为人女/妹者的率性长歌
        一、情感化的个人生存
        二、嫁衣下的家国背负
    第二节 为人妇者的岁月感喟
        一、对婚姻的顺应与发明
        二、“重耳之亡”的路上风景
        三、因美艳而被“物化”
    第三节 为人母者的风雨低吟
        一、“母爱”与“母权”羽翼下的权力之争
        二、寡母们的性之苦闷
    注释
第八章 《左传》的战争演绎
    第一节 左氏的战争立场
        一、“民本”思想
        二、“崇霸”意识
    第二节 计谋与机变
        一、战之前后
        二、战中之变
    第三节 “避犯”与“闲笔”
        一、“避犯”之功
        二、“闲笔”之能
    注释
第九章 《左传》的文学地位
    第一节 史传文学之源
        一、实录之法
        二、劝惩之念
        三、激切之情
    第二节 散文义法之范
        一、取舍有法
        二、张弛有度
        三、破立有节
    第三节 古典小说之本
        一、题材:现实与神异
        二、叙事:全知视角
        三、表意:含蓄与犀利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源起
    二、诗化批评的界定
    三、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第一章 诗化批评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诗化批评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批评自身的自觉
        一、思维方式的诗化
        (一) 审美直觉
        (二) 整体感悟
        (三) 批评态度的主观化
        (四) 由直觉到理性的提升
        二、诗化的文体和语言
        (一) 随笔体散文
        (二) 有质感的语言
        (三) 譬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四) 联类对比
    第三节 审美的自觉
        一、重艺术轻功利的审美立场
        二、审美启蒙
第二章 中西美学资源的整合
    第一节 以传统为先在视野
        一、古典精神传统的继承
        (一) 整体思维方式
        (二) 士大夫情结
        二、对传统批评范式的借鉴吸收
        (一) 神会和妙悟
        (二) 注重主观抒情性
        (三) 点评的批评方式
        (四) 古典批评文体
    第二节 在传统基础上对西方的借鉴
        一、对西方思维方式的策略性调整
        二、对西方批评理论有选择的吸收
        三、形而上的追问与现代哲学意识
第三章 诗化批评的个案解读
    第一节 周作人:“诗人”的批评
        一、强调主观的批评
        二、宽容的文学生长论
    第二节 李健吾:“鉴赏”的批评
        一、个人化的鉴赏式批评
        二、追求批评的公正
    第三节 梁宗岱:“走内线”的批评
        一、直扣作品的批评
        二、物我两忘的契合说
    第四节 沈从文:批评是“情绪的体操”
        一、注重审美的批评立场
        二、和谐、匀称的古典审美维度
    第五节 唐湜:批评是“感情的旅行”
        一、抒情的评论
        二、诗歌意象探索
第四章 诗化批评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诗化批评对批评自身的影响
        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二、具有生长力的批评
    第二节 诗化批评的影响
        一、对同时期的创作、接受等的影响
        二、对文学史的影响
        (一) 审美的评判尺度
        (二) 给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提供新角度
    第三节 对当代的启示
        一、中西融合的启示
        二、尊重审美感受的批评立场和批评方法
        三、良好的批评素养
        (一) 独立的人格
        (二) 深厚的学养
        (三) 公平的态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7)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言
    一、问题的提出及立论依据
    二、关于禁毁戏剧的研究现状
    三、“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的研究思路、设想和方法
第一章 先秦至汉魏时期:正乐、禁戏与罪优
    第一节 正乐与禁新声
    第二节 焚《诗》《书》与禁百戏
    第三节 禁巫与罪优
第二章 隋唐时期: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
    第一节 禁断散乐杂戏
    第二节 唐代弄孔子戏的妆演与逐禁
    第三节 禁约装扮竞演
    第四节 罢遣诛禁徘优伶人
第三章 两宋时期: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演戏与禁南戏宋杂剧
    第一节 制乐设宫、禁撰优词与废罢教坊
    第二节 丧乐、淫祀之盛与禁演丧祭戏及南戏的发生土壤
    第三节 禁撰演南戏与宋杂剧
    第四节 弄孔戏儒、优伶惩戒与宋杂剧的徘谐精神
第四章 金元时期:乐人限令、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
    第一节 颁禁乐人限令
    第二节 禁撰演戏类、罢犯上作乱戏及禁治集场演剧
    第三节 禁毁戏剧的力度与戏剧繁荣的局面
第五章 明代:戏教、戏祸与戏剧撰演之分化
    第一节 集权专制、伦理教化与明代官方的戏剧文化政策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戏剧撰演形态之分化
    第三节 官方的不禁之禁与社会舆论的妥协
第六章 清代(上):官私禁戏、设局缴毁与地域性禁毁戏剧
    第一节 沉迷、利用与禁毁:帝王好戏、禁戏与查缴曲本
    第二节 清代的官方设局禁毁戏剧
    第三节 从清代几类禁戏的地域性反弹看民间演剧活动的反禁毁
第七章 清代(下):禁毁戏剧载体与清代戏剧的生态发展
    第一节 从禁行剧类声腔互动看清代戏剧的发展偏向
    第二节 从禁毁剧本曲目看清代戏剧文本形态的边缘化
    第三节 从禁诫戏剧参与群体看清代戏剧的主体贫困
第八章 禁毁戏剧的权力话语特征与中国古代戏剧发生发展之关系
    第一节 禁毁戏剧的历史流程与权力话语考察
    第二节 禁毁戏剧与禁毁诗文、禁毁小说的差异比较
    第三节 禁毁戏剧对于古代戏剧史发生发展的影响
附录
    附录一 先秦至汉魏:正乐、禁戏与罪优年表
    附录二 隋唐:禁断散乐戏弄、禁限装扮竞演与诛禁优伶年表
    附录三 两宋:废教坊、禁民间丧祭戏与禁南戏宋杂剧年表
    附录四 金元:禁倡优、罢犯上作乱戏与禁治集场演剧年表
    附录五 明代:戏禁、戏教与禁毁戏剧撰演年表
    附录六 清代:官私禁戏、地域性设局收缴与禁毁戏剧载体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8)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面对“学术史时代”
    二、《西游记》学术史对象的确认与主体自觉
    三、也说“真理与方法”
第一编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轨迹
    第一章 明清《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明清之际社会剧变与《西游记》学术背景
        二、明清《西游记》学术史鸟瞰
    第二章 明代《西游记》评点
        一、冰泮发蛰,百草权舆:作为《西游记》评本发轫的世本
        二、李评本与《西游记》评点的成熟
    第三章 清代《西游记》评点
        一、《西游证道书》:清代《西游记》文本发展的主潮
        二、《西游真诠》与“谈禅”说
        三、儒学别体——《新说西游记》
第二编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进程
    第四章 现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五四”新文化与现代《西游记》研究开端
        二、现代《西游记》研究的辉煌历程
        三、现代学术范式:一个历史的总结
    第五章 鲁迅与胡适
        一、鲁迅、胡适与《西游记》研究的现代转型
        二、胡适对现代《西游记》学术史的一个特殊贡献
        三、同而异体、和而不同:鲁迅、胡适的学术差异
    第六章 郑振铎、孙楷第和刘修业
        二、独树一帜、另辟异流:孙楷第的《西游记》版本目录学研究
        三、刘修业:吴承恩研究集大成
第三编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流向
    第七章 当代《西游记》学术史概述
        一、当代《西游记》研究历史回眸
        二、《西游记研究论文集》:建国以来(17年间)《西游记》研究的精华
        三、首届全国《西游记》学术讨论会:新时期《西游记》研究的振兴
    第八章 《西游记》成书(源流)论
        一、关于《西游记》成书阶段的划分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西游记》的“祖宗”?
        三、《西游记》杂剧对后世百回本小说的作用与影响
        四、对《西游记》平话的认识
    第九章 《西游记》作者与版本论
        一、旷日持久的《西游记》作者之争
        二、异军突起的《西游记》版本研究
    第十章 《西游记》文本解读
        一、新时期《西游记》主题观的变迁
        二、《西游记》文化阐释
附:《西游记》八十一难与《还源篇》未必侔合——对李安纲《西游记》文化研究的一点批评
余论:关于构建“《西游》学”的一点感想
附录一:现代《西游记》学术论文要目索引(略)
附录二:主要参考和引用书目
后记

(9)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其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第一节 金圣叹生活的时代及命运悲剧
        晚明政治变故及对文化、文人的影响
        农村经济凋敝、城市商业兴盛
        社会生活、社会风尚的变化
        社会经济变化对文人的影响
        明清之际的哲学脉络
        晚明浪漫文学思潮
        文人风尚
        金圣叹的家庭、出身概况
        “哭庙”案始末
        金圣叹死后遭受的待遇
    第二节 金圣叹的佛禅思维模式
        中国文化佛禅思维的特点
        佛教思维、文学批评与直觉形象思维方式
        金圣叹的佛禅意识
        “人生如梦”观念
        禅宗思维对美学思想的渗透
        二元对立思想
        文学对偶原理的运用
    第三节 金圣叹宗教哲学观世界观的多维构成
        中国古代的宗教意识
        儒释道三教合流趋势
        金圣叹的哲学思想三教融合思想
        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思想的人民性
        思想的复杂矛盾性中国叙事传统的历史意识
        金圣叹对稗史地位的提升
        “因文生事”和“以文运事”
        叙事结构上对史传的突破
第二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第一节 金圣叹的作家创作论
        作家的创作动机、创作心理
        “亲动心”说
        “才子”与“文成于难”
        文学创作中的“因缘生法”论
        “直以因缘生法为其文字总持”
        “格物之法,以忠恕为门”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章本体论
        金圣叹的“才子书”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一:抒情文学
        散文、诗歌理论
        金圣叹“才子书”系列之二:叙事文学
    第三节 金圣叹的文学鉴赏论
        鉴赏中的情感活动
        “以文为戏”
        追求情节的惊险离奇
        阅读心理期待
        对读者鉴赏能力的要求
        鉴赏中的审美愉悦
        鉴赏中的联想和想象活动
        金圣叹鉴赏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金圣叹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对文学评点传统的继承和突破
        文学评点的基本形态
        文学评点史的追溯
        对评点传统的超越
    第二节 金圣叹的文学观念和文体意识
        传统文学观念
        金圣叹的文体意识
    第三节 对写作技巧、行文方法的揭示
        文法的“精严”
        字有字法
        句有句法
        章有章法
        对文本的语言修辞分析
        反讽修辞手法
第四章 金圣叹的抒情文学理论
    第一节 超越传统的诗文理论
        诗歌批评以唐诗为主
        强调诗人的“心地”“学问”
        对传统诗论中“缘情说”的继承
        对灵感特征的描述
        情感的外化:移情
        情景交融
        诗歌接受:审美同情
    第二节 注重形式结构的诗歌分解说
    第三节 金圣叹诗歌创作的文学精神
    第四节 金圣叹的散文评点理论
第五章 金圣叹的叙事文学理论
    第一节 文学虚构与作家的关系
        作家文学创作动机
        对叙述视角的把握
        审美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诗词的删除和语言的修改
    第二节 文学形象的“典型”理论
        典型概念
        典型塑造的历史
        金圣叹的典型说
        人物个性特征
        典型人物的塑造
        人物性格表现的方法
        叙事文学的语言
        人物语言个性化
        宋江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叙事情节间的结构关系
        情节结构的节奏变化
        《水浒》《西厢》的结构特点
        结构的严密性
        结构的有机整体性
    第四节 关于“腰斩”《水浒》、《西厢》
        《水浒传》的删改
        楔子的设置
        金批《水浒》的政治动因
        删除后半部的原由
        腰斩《水浒》体现的艺术观
        《西厢》结尾的人生观和艺术观
第六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的现代性
    第一节 具有现代意味的阐释心理及批评视角
        自娱娱人与“发愤作书”
        “格式塔”的建立
        自由阐释意志
        金圣叹自由意志的表现
        金圣叹文学理论的现代性
    第二节 对作家创作心理及“灵感”的解析
        “心闲”的创作情境
        “亲动心”与形象思维
        灵感
        对灵感的把握
        灵感的产生及特征
    第三节 注重对“读者精神”的呼唤
        现代西方文论中的读者接受论
        “金针度人”
        金圣叹文学评点中体现的现代读者精神
        文学接受的读者中心论
第七章 金圣叹文学批评影响论
    第一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对清代的影响
        对清代评点体制的改变
        对毛宗岗、张竹坡的直接影响
        对其他评点家的影响
        后人对金圣叹的评价
    第二节 金圣叹文学批评研究在国外
        金圣叹对日本、朝鲜等东南亚国家的影响
        欧美金圣叹《水浒传》出版及研究概况
结束语 金圣叹留给后人的启示
主要参考书目
金圣叹研究论文总目(截止于2003年)
后记

(10)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学术史的回顾
    三、 需要说明的两个问题
第一章 晚清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创始
    第一节 传教士与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端
        一、 传教士在1860年以前的出版活动
        二、 福州美华印书局及其他图书出版机构
        三、 传教士的报刊出版活动
        四、 传教士出版活动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近代国人自营出版业的兴起
        一、 近代国人自营印刷出版业的概况
        二、 民间报刊出版业的兴起
        三、 官办出版业的近代转型
    第三节 《福报》:民间报刊出版业的个案分析
        一、 黄乃裳与《福报》的创刊
        二、 《福报》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报刊与清末革命思潮的传播
        一、 革命报刊的兴起
        二、 《建言报》
        三、 《民心》月刊
第二章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调整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福建出版业
        一、 报刊出版业的起落
        二、 图书出版业的概况
    第二节 各军阀政权对报刊出版业的迫害
    第三节 《福建劝业杂志》与经济报刊的发展
        一、 提倡实业救国
        二、 主张实业治闽
        三、 对劝业会进行介绍与推广
        四、 关于福建物产和出口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第四节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出版传播
        一、 新思想新文化的输入
        二、 《闽星》的创办
        三、 马克思主义在福州的传播
        四、 《岩声》与马克思主义在闽西的传播
        五、 集美学校的出版活动
第三章 土地革命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发展
    第一节 国统区报刊出版业的发展
        一、 国民党党部创办的报刊
        二、 政府部门创办的报刊
        三、 民间人士及华侨创办的报刊
    第二节 福建协和大学的出版活动
        一、 福建协和大学创办的报刊
        二、 福建协和大学出版的图书
    第三节 闽西等革命根据地的出版业
        一、 闽西列宁书局与苏区的图书出版活动
        二、 闽西苏区出版的革命报刊
    第四节 十九路军在闽期间的出版活动
        一、 《国光日报》
        二、 《挺进》杂志
        三、 福建人民政府与《人民日报》的创刊
        四、 福建人民政府出版的图书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繁荣
    第一节 永安战时出版业的繁荣
        一、 战时永安的出版环境分析
        二、 进步图书出版业
        三、 进步报刊出版活动
    第二节 改进出版社与东南出版社
        一、 改进出版社
        二、 东南出版社
    第三节 知识分子与永安进步报刊出版业
        一、 董秋芳与《新语》副刊
        二、 羊枣与《国际时事研究》
    第四节 国民党政府的战时出版检查与“永安大狱”
        一、 福建省图书杂志审查处
        二、 “永安大狱”
    第五节 闽西、闽北的战时报刊出版业
        一、 闽西地区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二、 闽北地区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第六节 沿海地区的战时报刊出版业
        一、 厦门、漳州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二、 福州、莆田、泉州等地的抗战报刊出版活动
第五章 解放战争时期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终结
    第一节 抗战胜利初期的福建出版业
        一、 报刊出版业的发展
        二、 《星闽日报》的创刊
        三、 图书出版业的概况
    第二节 革命出版力量的壮大
        一、 革命报刊出版概况
        二、 《骆驼月刊》
        三、 《大众报》
    第三节 福建近代出版业的衰亡
        一、 众多出版人才和作者资源的流失
        二、 国民党政府的灭亡与福建近代出版业的终结
    余论: 对历史经验的两点思考
        一、 政治变迁是决定福建近代出版业兴衰的首要因素
        二、 民间出版主体的存在是近代福建乃至近代中国出版业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
福建近代出版业大事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论金批《水浒》的思想倾向与政论锋芒(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忠义观的建构与解构[D]. 孙琳. 山东大学, 2019(02)
  • [2]周作人传播接受研究[D]. 王勤滨. 河南大学, 2014(02)
  • [3]近代小说传播研究[D]. 丁合林. 河北大学, 2012(05)
  • [4]儒学视域下的朝鲜汉文小说研究[D]. 孙萌.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5]《左传》文学论[D]. 高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07)
  • [6]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化批评[D]. 季臻.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9)
  • [7]中国古代禁毁戏剧史论[D]. 丁淑梅.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8]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D]. 竺洪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金圣叹文学批评理论研究[D]. 钟锡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04(03)
  • [10]福建近代出版业的兴衰——以政治变迁为视角[D]. 张雪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论晋评人《水浒传》的思想倾向和政治锋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