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温跃强[1](2019)在《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陈洪作为我国近现代具有影响的音乐教育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我国“新音乐”运动倡导者之一,他主张在立足自己的民族性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先进音乐文化,进而创造富有中国时代精神的新音乐,创建中国民族乐派,最终实现中国音乐的伟大复兴。这是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实践家,他立足学校音乐教育并关注参与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是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他编辑期刊、创作音乐作品、译介西方音乐等,他从事的这些音乐实践是服务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从广义上讲,属于他从事的音乐教育实践的一部分。他不仅投身我国专业音乐教育和师范音乐教育,而且还参与并关注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他的音乐教育实践经历了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萌芽期)、私立广州音乐院时期(早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中期)、南京国立音乐院和南京师范学院时期(晚期)。他的音乐理念产生自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音乐救国”“中庸之道”“实用主义”等教育理念基本上贯穿了他的音乐教育实践。他的每一阶段的音乐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的经济和政治,有其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南京师范学院(1983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时期,他在高师音乐教育领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师范性”“为师之道在于慈”“师德是教师的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等高师音乐教育的理念,这些理念不仅促进了当时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当下我国的音乐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当代中国,音乐教育发展整体向何处去?就必须在深入考量当前形势和问题的同时,系统归纳和总结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变革和发展,了解并研究近现代音乐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有利于为我国当下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陈洪作为近现代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教育实践和音乐教育理念值得后人去梳理和研究。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时我国的音乐事业有什么影响?研究他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尤其是音乐教育事业有什么样的积极借鉴意义?从史学和教育学的视角,对他的音乐教育实践道路和音乐理念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评价陈洪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成就和地位,尤其是他倡导的立足民族性、借鉴西方形式的开创性音乐理念及“师范性”的音乐教育理念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仍有着积极启示意义。从而更有利于我国音乐文化事业(包括音乐教育事业)的协调健康发展。
张德[2](1994)在《关于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文中认为为在高师培养目标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共同课心理学教学必须改革。1.改革传统的重未来轻当前的教学目的,使心理学教学既服务于学生当前的需要;又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工作。2.改革以往多基本理论少应用性内容的倾向。大力压缩基本理论,大力增加应用性内容。教材主要由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三类内容构成。3.改革单调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中的演示性实验,引导学生到中学见习,调查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表明,只要我们努力改革,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是一定会大有作为的。
赵云[3](2010)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三章将此三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三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王恒生,刘慎年[4](1983)在《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浅见》文中研究说明 发展教育事业是我国实现总的战略目标的战略重点之一。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在特殊的地位,有人把它称为教育事业中的“工作母机”,此话很有道理。师范教育涉及到我国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问题,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问题,关系着人才的发现和培养问题。
朱红[5](2020)在《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文中指出高等师范专业舞蹈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舞蹈师资。目的是满足社会对于美育的需求,保障各级各类舞蹈教育活动的开展。高师舞蹈师资的培养,需要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及丰富多样的教材体系作为支撑。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育依然延续早期专业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延续艺术院校教材,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既缺乏对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也缺乏全面、系统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宜的舞蹈专业教材。基于这一考察,本文的研究思路即:在宏观层面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中观层面以课程建设为支撑,在微观层面以教材建设为抓手。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选取四所大学的师生、校、院、系领导以及舞蹈专业教材编写专家,对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使用情况、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情况、教材与人才培养的适宜性、教材与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的适宜性、教材内容评价为观测要素,进行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的适宜性研究。研究认为,目前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所选择和使用的教材,不能有效满足对师范生的培养。体现在教材缺乏“师范性”的特质、缺乏对基础教育的关照、缺乏创造性和应用性等方面。为此,建构教材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适宜性机制势在必行。研究为此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1.遵循人才培养目标,明晰教材建设方向;2.细化舞蹈课程标准,合理规划教材建设;3.围绕“三个”遵循,教材践行国家意志;4.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建立教材编写机制;5.深挖教材建设要义,深化舞蹈教材体系;6.建立教材评价机制,健全教材管理系统;
李婷[6](200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建设之研究》文中指出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高师钢琴教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优劣。高师钢琴教材是音乐历史文化的传载体、当代艺术精神文化的展现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的建设经历了萌芽、发展、停滞、恢复、蓬勃发展五个阶段,至今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多元化系统体系。本论文通过纵向与横向、宏观与微观的分析角度和方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高师钢琴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所搜集到的高师钢琴教材整体和个案的研究,归纳高师钢琴教材发展的特点,发现高师钢琴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寻找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言—对选题的基本构想、主要内容、核心问题和研究方法作了简要的描述和说明。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建设发展综述。以纵向时间为线索,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分为四个阶段对其时代背景、教育政策、典型教材及各个阶段教材建设的特征来进行分析。第二章——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的比较。以教材特征、内容、总体的比较和横向多角度地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出每个阶段高师钢琴教材建设的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第三章——现阶段高师钢琴教材建设的研究。通过对现阶段高师钢琴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的比较、我国高校教学现状的分析,对高师钢琴教材编写和教材使用的提出若干建议。附录: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培养方案与钢琴教学大纲。
张德[7](1991)在《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文中研究指明我从1956年以来,教过政治、历史、中文、外语等系的心理学课。1982年承担教育系社会心理学教学任务以后,还上共同课心理学。这些年来,尤其是去年上过全校共选社会心理学课以来,我深切感到,为了在实现高师本科生培养目标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共同课心理学教学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都需要改革。
李思囡[8](2017)在《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带动下,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传入中国,在中国落地生根。本是来自西方的西洋乐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在中国推广和运用。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历史中,伴随着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生根开花,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也日益完善和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中国钢琴家们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赛事上多次获奖。到了21世纪,中国钢琴家们更是在国际赛事中硕果累累,在中国钢琴教学体系下培育了许多优秀钢琴人才,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钢琴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靠中国自己的钢琴教师队伍,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培育出世界级的钢琴人才。在这种巨大的成功下,我们应该充分回顾和分析中国二十世纪各阶段钢琴教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成长轨迹。中国钢琴教学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钢琴演奏、钢琴音乐创作及钢琴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绩,说明钢琴在20世纪的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脉络,梳理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找出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探寻其发展成因。以史为据,以史为鉴,更好地推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助力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振兴与繁荣。本文以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传承脉络为基础,年代划分为基本手段,从钢琴教学概况、钢琴教学理论发展情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钢琴教材等方面逐一阐述。其中各时期的钢琴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钢琴教学理论发展和钢琴教学教材编写这三个方面加以扩展分析,力争系统地阐述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并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高度,探索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体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由最初的借鉴与汲取、开拓与进取、再到发展与创新,使钢琴教学理论由量变到质变,无论在教学着作、期刊论文、还是在钢琴教材方面都取得了丰厚成果,并以当代钢琴研究领域的成果为参照,进一步探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希望通过上述这些理论途径,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中国20世纪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样态。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同中国钢琴艺术一道,都面临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民族化的问题。中国钢琴教学理论要从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沉淀中汲取营养,利用外来乐器——钢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来指导钢琴这一外来乐器的教学实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钢琴人才,发展中国钢琴艺术。
史磊[9](2013)在《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文中提出近代以降,中国美学致力于学科的现代化建设,这种努力在不同的政治语境中从未中断。作为中国现代美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机制之一,美学课的历史不仅是美学学科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理解美学学科的知识谱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的是新中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美学课,所藉以研究的美学课档案的时间迄至为1949年至1965年。通过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力图实现以下目标:首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基本脉络,考察与此相关的主要历史因素,还原历史实况,完成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叙事;其次,分析与新中国美学课历史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形态与美学学科教育、权力与美学知识分子、美学知识合法化等问题,探究影响美学课的各种历史因素;再次,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的知识谱系,发现美学课知识与社会、政治、文化的互动关系;最后,总结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为当下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提供有益的经验参照。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引言,介绍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第一部分,在建国初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历史语境中考察美学课的合法性问题。由两封读者来信谈起,分析官方媒体对朱光潜美学课的态度。通过考察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部对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探索与规定,发现建国初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美学课。继而转向个案研究,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李长之的美学课档案为例并得出结论:美学课的传统在新中国建国初断裂了。第二部分,探讨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包括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聘请苏联专家讲学、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等方面。第三部分,在新中国特定的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中阐述美学课重新开设过程中的身份转型问题。分析新中国的文教政策在课程任务、课程内容等方面对美学课的影响。在宏观方面考察教育决策部门重新修订的文科专业的教学方案中对美学课的设置情况,在微观方面考察相关高等院校对教学方案中设置的美学课的执行情况。第四部分,以美学家为对象,考察七所高等院校的美学课档案,梳理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脉络。包括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在北京大学的美学课档案,邓以蛰、蔡仪在清华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在中国人民大学的美学课档案,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美学课档案,蒋孔阳在复旦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周来祥、狄其骢在山东大学的美学课档案,刘刚纪在武汉大学的美学课档案。第五部分,在新的历史境遇下考察美学课教师的重组,在新中国执教的民国的美学课教师有: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马采、蔡仪、李长之,新加入的美学课教师有:黄药眠、马奇、李泽厚、杨辛、甘霖、蒋孔阳、刘刚纪、周来祥、狄其骢。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个案,探讨美学课教师的“思想改造”,分析美学界的理论转型及其阐释模式。阐述作为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在美学课的师资培养、资料建设方面的历史作用。第六部分,考察教育决策部门对美学课教材编写工作的部署与规划,阐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译介的苏联美学课教材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阐述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在美学概论、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三个方面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结语,阐述新中国美学课的历史经验。
戚长福[10](1987)在《论师范院校共同课心理学的教材建设》文中提出 一 近年来随着心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心理学教材的建设也出现了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各类心理学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如雨后春笋;师范院校的共同课心理学教材也繁花似锦,斑斓纷呈。至今,正式出版的这类心理学教材已不下
二、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萌芽期—求学时期与广东戏剧研究所时期 |
第一节 求学时期 |
第二节 留法归国 |
第三节 新音乐思想 |
一、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新音乐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 |
三、新音乐思想的观点 |
第四节 新音乐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早期(广州音乐院时期) |
第一节 创办私立广州音乐院 |
一、办学缘起 |
二、办学目标 |
三、课程计划和课程设置 |
四、教师和学生 |
第二节 重视音乐实践 |
第三节 创办《广州音乐》 |
第四节 重视音乐教育 |
第五节 专着和译介 |
第六节 音乐创作 |
小结 |
第三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中期(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
第一节 专注教学管理 |
第二节 引进固定唱名法担任公共课教学 |
第三节 创办音乐期刊 |
第四节 编译音乐专着组建管弦乐队 |
第五节 音乐创作 |
第六节 培养的学生 |
小结 |
第四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晚期—南京国立音乐院与南京师范学院时期 |
第一节 坚持音乐教育的师范性 |
一、培养目标紧扣“师范性” |
二、学制制订围绕“师范性” |
三、教材建设凸显“师范性” |
第二节 重视社会音乐教育 |
第三节 西方音乐的译介 |
一、选题考究 |
二、信达雅 |
三、选译作品的革命性倾向 |
四、关注音乐家的生活 |
第四节 音乐创作 |
一、讴歌新中国的建设事业 |
二、饱含深情的艺术歌曲 |
小结 |
第五章 陈洪的音乐教育思想 |
第一节 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
一、教育救国 |
二、中庸之道 |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思想 |
一、坚持师范性 |
二、师德是教师的根本 |
三、为师之道在于慈 |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六章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及当下意义 |
第一节 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总结 |
第二节 陈洪的“中庸”思想对当下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意义 |
第三节 陈洪“师范性”理念对我国当下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 |
结论 |
附录一 陈洪创作的部分歌曲曲谱 |
附录二 陈洪履历表 |
附录三 后人对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相关概念的界说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第一章 一种新的研究框架:"文化—人—教育" |
第一节 文化与人 |
一、文化社会学中的"文化"与"人" |
二、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 |
三、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与"人" |
第二节 教育与人 |
一、我国教育智慧中的"教育与人" |
二、西方教育精髓中的"教育与人" |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 |
一、教育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二、从文化的流变与教育的发展历程看二者关系 |
第四节 对"文化—人—教育"的关系解读 |
一、从文化与人的关系来看,教育起着中介转化作用 |
二、从教育与人的关系看,教育是使人获得文化、持续发展的过程 |
三、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看,教育是文化的社会遗传和再生机制 |
第二章 文化与钢琴教育的相互作用机制 |
第一节 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特点 |
一、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 |
二、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潜在性 |
第二节 钢琴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机制 |
一、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选择 |
二、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传播 |
三、钢琴教育对钢琴文化的创新 |
第三章 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文化—人—钢琴教育" |
第一节 中西音乐文化背景与中国钢琴教育 |
一、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的比较 |
二、中西音乐文化差异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早期的钢琴教育 |
一、宗教文化传播与中国钢琴教育的初现 |
二、早期的钢琴教育活动 |
三、中国早期钢琴教育下萌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新文化运动"前后教育观念比较分析 |
二、中国首批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新文化运动"时期展现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四节 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战争时期的专业钢琴教育机构 |
二、战争时期的中国钢琴文化 |
第五节 建国初期的钢琴教育 |
一、建国初期的各种钢琴教育形式 |
二、建国十七年间欣欣向荣的钢琴文化 |
第六节 "文革"时期的钢琴教育 |
一、"文革"时期的"伪文化" |
二、"文革"期间的钢琴教育机构 |
三、"文革"时期的钢琴"改编曲"文化 |
第四章 当代中国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上) |
第一节 观念的变迁及其对中国钢琴教育的影响 |
一、全民价值观念的变迁与中国钢琴教育 |
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中国钢琴教育 |
第二节 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育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学校钢琴教育 |
二、如火如荼的社会钢琴教育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绚丽多彩的钢琴文化 |
一、优异的演奏成绩彰显出专业钢琴教育的先进水平 |
二、多元风格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
三、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百花齐放" |
第五章 当代钢琴教育的"文化"分析(下) |
第一节 当代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隐忧 |
一、教育扩招后的高校钢琴教育问题 |
二、钢琴艺术理论研究领域的缺失 |
三、当代中国钢琴创作的不足为钢琴文化创新带来的困惑 |
第二节 探寻根源:聚焦"实用主义"文化 |
一、利益追求中彰显的"实用主义"文化 |
二、对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探源 |
第三节 可行性解决之道:钢琴教育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 |
一、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来实现 |
二、通过影响"人"的行为品质来实现 |
结语 |
一、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 |
二、以不变应万变:追寻心灵的灯塔 |
三、寻找出路:再审视钢琴教育的根本目的 |
附录1 1951—1964年中国钢琴家国际钢琴比赛的获奖情况 |
附录2 1979-2008国际钢琴比赛中国选手获奖名单 |
附录3 1979年——2008年中国钢琴艺术理论研究目录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的诸项要素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的核心概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教材建设的相关研究 |
二、关于高校艺术类教材建设的研究 |
三、关于高等学校舞蹈教材建设发展的研究 |
四、关于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现状的研究 |
五、小结评述 |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戴维·奥苏伯尔的学习理论 |
二、杰罗姆·布鲁纳知识结构理论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四、研究设计 |
第五章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现状调查 |
一、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归整 |
二、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归整 |
三、访谈结果归整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一、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情况 |
二、高师本科舞蹈专业特色课程教材使用现状 |
三、教材与人才培养目标适宜性分析 |
四、教材与课程目标及教学大纲适宜性分析 |
五、教材内容分析 |
第七章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思考 |
一、遵循人才培养目标,明晰教材建设方向 |
二、细化舞蹈课程标准,合理规划教材建设 |
三、围绕“三个”遵循,教材践行国家意志 |
四、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建立教材编写机制 |
五、深挖教材建设要义,深化舞蹈教材体系 |
六、建立教材评价机制,健全教材管理系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三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教材编写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六 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教师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建设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建设发展综述 |
1.1 初始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1960年) |
1.1.1 国际局势及时代背景 |
1.1.2 第一阶段的高师钢琴教材分析 |
1.1.3 初始阶段高师钢琴教材的特点 |
1.2 探索成长阶段(1960年—1989) |
1.2.1 时代背景和教育政策 |
1.2.2 第二阶段的高师钢琴教材分析 |
1.2.3 探索成长阶段高师钢琴教材的特点 |
1.3 发展成熟阶段(1989年—2001年) |
1.3.1 时代背景和教育政策 |
1.3.2 第三阶段的高师钢琴教材分析 |
1.3.3 发展成熟阶段高师钢琴教材的特点 |
1.4 多元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 |
1.4.1 时代背景和教育政策 |
1.4.2 第四阶段高师钢琴教材分析 |
1.4.3 多元拓展阶段高师钢琴教材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的比较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特征比较 |
2.1.1 结构内容 |
2.1.2 进度安排 |
2.1.3 音乐性 |
2.1.4 实用性 |
2.1.5 综合 |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内容的比较 |
2.2.1 基本练习 |
2.2.2 练习曲 |
2.2.3 复调乐曲 |
2.2.4 中、小型曲目 |
2.2.5 大型乐曲 |
2.2.6 其他形式 |
2.3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总体比较 |
2.3.1 优点 |
2.3.2 不足 |
第三章 现阶段高师钢琴教材建设的研究 |
3.1 高师钢琴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的分析 |
3.1.1 国内两所师范类高校培养方案的分析 |
3.1.2 国内两所高等师范学校教学大纲的分析 |
3.1.3 目前国内高师所使用的教材统计表及反馈 |
3.2 现阶段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现状 |
3.2.1 高校扩招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衡,教学形式出现问题 |
3.2.2 部分高校各自为政,使用自选教材,造成教学质量不一 |
3.2.3 教学模式墨守成规,缺乏时代性和实用性 |
3.3 高师教材编写中需处理的关系 |
3.3.1 正确处理社会、学校和知识的联系 |
3.3.2 正确处理西方音乐之精粹,凸显民族之特色的融合 |
3.3.3 正确处理分级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结合的配合 |
3.3.4 正确处理教科书和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关系 |
3.4 使用高师教材的几点建议 |
3.4.1 明确教学目标和完善课程设置 |
3.4.2 把培养规格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
3.4.3 认真分析教材后使用钢琴教学法教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后记 |
(8)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学术价值与应用前景 |
三、研究主要内容、基本观点、重点难点 |
四、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借鉴与汲取——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初创阶段(20 世纪初——建国前) |
一、钢琴教育初步发展与专业性教育萌芽 |
(一)五四运动带来钢琴教学初步发展 |
(二)战争时期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钢琴教学 |
二、初级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一)外籍音乐家对中国钢琴教学突出贡献及其理论 |
(二)留学海外归来的中国音乐家钢琴教学理论及其着作 |
(三)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广为应用的钢琴教学译本 |
三、中国钢琴教材初步运用 |
(一)沿用国外钢琴教材 |
(二)创作、编选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材 |
四、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开拓与进取——中国钢琴教学理论探索阶段(建国后——文革前) |
一、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钢琴教学局面 |
(一)雨后春笋的钢琴教育机构 |
(二)钢琴教师队伍的充实与提高 |
(三)钢琴教学成果——中国青年钢琴家在国际赛事上硕果累累 |
二、探索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一)以中国钢琴家为主要群体的教师群 |
(二)苏联专家对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贡献及教学观点 |
三、开创钢琴教材新局面 |
(一)编创吸收国内外优秀钢琴教材 |
(二)深化中国民族化钢琴教材创作编写 |
四、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发展与创新——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阶段(改革开放——20 世纪末) |
一、空前繁荣的中国钢琴教学局面 |
(一)规模空前的钢琴教育机构 |
(二)繁荣似锦的钢琴教学交流合作 |
(三)在国际钢琴舞台的全新亮相 |
二、钢琴教学理论百花齐放 |
(一)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突飞猛进 |
(二)期刊、硕博论文快速发展 |
三、发展阶段钢琴教学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
(一)老一代钢琴家教学理论及其着作 |
(二)青年教师钢琴教学理论日益突显 |
四、内容丰富、多元化的钢琴教材 |
(一)创作多元化的中国钢琴教材 |
(二)编译种类繁多、体裁多样的外国钢琴教材 |
五、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类别分析 |
一、钢琴教学理论着作成果分析 |
(一)已出版钢琴教学领域类型分析 |
(二)各时期主要代表人物类型分析 |
二、期刊、硕博论文成果分析 |
(一)多层次、立体化期刊论文触及钢琴教学各个层面 |
(二)期刊论文类型分析 |
三、钢琴教材成果分析 |
(一)中国符号——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材 |
(二)根据对象性分类,编写钢琴教材 |
四、小结 |
注释 |
结论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体系 |
一、中国钢琴教学理论是中国钢琴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 |
二、对具有中国特色钢琴教学理论的展望 |
(一)搭建国际化钢琴教学理论平台 |
(二)构建中国民族化钢琴教学理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钢琴教学着作 |
附录2 钢琴教材 |
附录3 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价值 |
(三) 研究目标 |
一、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与美学课合法性 |
(一) 旧课程?新课程?由两封读者来信说起 |
1. 《文艺报》的读者来信 |
2. 《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 |
3. 表象背后:由读者来信透视美学课 |
(二) 北平军管会文管会关于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
1. “大学教育座谈会” |
2. 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索 |
(三)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
1. 华北高等教育委员会关于课程改革的讨论 |
2. 文法学院各系课程暂行规定 |
(四) 教育部领导下的课程改革 |
1. 美学专家的缺席: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 |
2. “不应因人设课”:《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 |
3. “哲学史课程”中的美学专题:《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 |
(五) 传统的断裂:以四位美学家的美学课为个案 |
1. 朱光潜的美学课 |
2. 宗白华的美学课 |
3. 邓以蛰的美学课 |
4. 李长之的美学课 |
二、 新中国美学课发生进程中的“苏联经验” |
(一) 借鉴苏联美学课体制 |
1. 院系调整中哲学专业的重置 |
2. 美学课教学组织的初步形成:从“美学组”到“美学教研室” |
(二)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资料 |
1. 1952 年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
2. 1955 年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译介 |
3.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学大纲 |
4. 译介苏联美学课教科书 |
5. 译介苏联美学课参考教材 |
(三) 聘请苏联专家讲学 |
1. 苏联专家的主要任务 |
2.瓦· 斯卡尔仁斯卡娅的美学课 |
(四) 派遣美学家赴苏交流 |
1. 1954 年第一次赴苏交流 |
2. 1957 年第二次赴苏交流 |
3. 1958 年第三次赴苏交流 |
三、 意识形态与学科教育:新中国美学课的身份转型 |
(一) “新课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
1. “新”文教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2. 理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
3.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宗旨与美学课 |
(二) 美学课的初现:重新修订文科专业教学方案 |
1.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
2. 《哲学系哲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
3. 《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方案(修订草案)》 |
4. 两份教学方案中的美学课 |
(三) 两份教学方案在高等院校中的执行情况 |
1. 参照教学方案修订美学课 |
2. 参照教学方案新设美学课 |
四、 新中国美学课的档案考察——以美学家为对象 |
(一) 北京大学:周扬、朱光潜、宗白华、马采、邓以蛰、甘霖、杨辛 |
(二) 清华大学:邓以蛰、蔡仪 |
(三) 中国人民大学:瓦斯卡尔仁斯卡娅、马奇、宗白华 |
(四) 北京师范大学:李长之、黄药眠、朱光潜、蔡仪、李泽厚 |
(五) 复旦大学:蒋孔阳 |
(六) 山东大学:周来祥、狄其骢 |
(七) 武汉大学:刘刚纪 |
五、 新中国美学课教师研究 |
(一) 分化与重组:新历史境遇下的美学课教师 |
1. 在新中国继续执教的民国美学课教师 |
2. 美学课教师的新面孔 |
(二) “思想改造”与美学课教师:以朱光潜、宗白华、邓以蛰为例 |
1. 批判“旧美学”:新中国伊始的美学论争 |
2. “百家争鸣,定于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成为“元理论” |
3. 新准则与新方法:美学理论阐释模式的确立 |
(三)美学教研室——美学课教师的教学组织 |
1. 正名辨物 |
2. 北京大学美学教研室和中国人民大学美学教研室 |
3. 薪尽火传: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师资培养 |
4. 美学教研室与美学课资料建设 |
六、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研究 |
(一) 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 |
1.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表》(修订草案) |
2.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调整方案) |
(二) 苏联美学课教材:建构“马克列宁主义美学”理论体系 |
1. “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理论框架及主要问题 |
2. “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本质论问题及美学史观 |
3. “辩证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
4. “反映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的“党性”和“人民性”原则 |
(三) 新中国美学课教材:“建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美学” |
1. “实践论”美学与“反映论”美学的交响: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 |
2.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下的西方美学史阐述 |
3. 结合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讲述中国美学史专题的初步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论师范院校共同课心理学的教材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一)一般知识与重点知识的结合。 |
(二)已有的知识体系和新的科研成果的结合。 |
(三)提高教材的科学水平,进行全面、准确的概括。 |
四 |
四、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陈洪音乐教育实践研究[D]. 温跃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2]关于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J]. 张德. 东北师大学报, 1994(02)
- [3]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4]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浅见[J]. 王恒生,刘慎年. 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3(03)
- [5]高师本科舞蹈专业教材建设适宜性研究[D]. 朱红.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1)
- [6]新中国成立以来高师钢琴教材建设之研究[D]. 李婷. 湖南师范大学, 2009(07)
- [7]浅谈高师共同课心理学教学改革[J]. 张德. 教育论丛, 1991(04)
- [8]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D]. 李思囡.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9]新中国美学课研究(1949-1965)[D]. 史磊. 东北师范大学, 2013(01)
- [10]论师范院校共同课心理学的教材建设[J]. 戚长福. 课程.教材.教法, 198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