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准确理解“手软”的基本内涵

要准确理解“手软”的基本内涵

一、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论文文献综述)

于丽萍[1](2016)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礼仪文化在我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必修的入仕课程和必备的人文素养,礼仪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最具民族特色、最深入人心、传承最悠久的民族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中国人也以彬彬有礼的“谦谦君子”作为做人范本。有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以礼治国”的国策。可以说,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中国的个人、社会、国家各个层面,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随着近代以来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西方文化的强硬入侵,礼仪文化被当作“封建礼教”的糟粕受到了最广泛、最深刻、最严厉的批判。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那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礼仪文化在现代社会是否依然具有当代价值?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如何实现其价值?对这一问题的梳理与回答,不仅回应了当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理论要求,而且亦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力的迫切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必须要明确这一研究对象的特定内涵。第一章主要围绕礼仪、礼仪文化、中国传统礼仪、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文化价值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价值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一步厘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沿革、科学内涵与本质特征,了解其在中国思想史乃至人类思想史中曾经拥有的地位。了解礼仪与道德、政治、法律等其他文化现象的区别,中国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区别,与西方礼仪的区别,从而准确地为中国传统礼仪定位。礼仪作为人类社会共同创造的文明形式,在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礼仪就是这样一种独具特色的礼仪形式,它所蕴含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对人类、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来理解礼仪,它与道德、法律、政治一样,都是规范人类行为,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正是以中国传统礼仪为精神内核,结合时代特征,不断向教育、管理、经济、社会等领域发展延伸而形成的一个文化体系。礼仪文化既然是人类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具有深远的价值。这种价值不能像商品一样进行衡量,也无法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其价值。因此,我们要准确理解礼仪文化价值的内涵,把握礼仪文化价值的特殊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礼仪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这种地位来源于独特的历史背景。第二章重点阐述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轨迹、内容体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为什么如此重视礼仪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中华“天下大和”的历史心理使中华民族渴望统一,倡导文治、德治、礼治等思想,这为礼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政治土壤;二是经过百家争鸣,儒学思想最终获得统治地位,成为历代文人出将入相的必修之学,为礼仪文化的发展培育了无数的人才。经过历史的积淀与洗礼,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宗教仪式阶段、统治工具阶段、社会共识阶段、批判颠覆阶段和探索重生阶段。其内容体系极为完备,分布在传统文化的经史子集各种典籍中,主要包含礼仪思想、礼仪制度、礼仪研究、礼仪器物、礼仪教育等五个方面。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是非常复杂的,跟它曾经所处的时代一样,既有传统价值,又有现代价值。第三章主要探析了传统礼仪文化的各种价值及其表现形式以及它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局限性。它的传统价值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即道德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价值主要表现为对每个社会个体的人生修养进行规范,那就是追求“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政治价值突出表现为以礼治国的治国理念,用礼仪文化来教育引导和管理百姓,并衡量政治业绩;社会价值则体现为用礼仪文化处理国与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群体的关系,目的是实现礼仪天下、天下大同、天人合一。传统礼仪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准则。它是古代中国的核心文化、标志性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但它同样具有历史局限性,突出表现为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存在大量愚昧落后的文化糟粕。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地看待其历史地位和其历史局限性。礼仪文化的传统价值就是在历史上,尤其是近代以前曾经产生过的价值。这些价值既有其进步的、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也有落后的、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对当代社会并非可以完全照搬,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分析。第四章旨在探析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表现,这也是文章的重点与核心。其当代价值可概括为五个方面,即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展示文化个性、提升国家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理想人格。促进经济发展的价值表现为传统礼仪文化可以作为管理的手段促进企业内部关系的优化,作为经济环境调节手段促进企业外部关系的优化,同时其本身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文化个性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在世界各个民族文化交流、碰撞与渗透中,如何为中华民族文化准确定位、保持本色、获得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的价值则针对当今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竞争而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将礼仪文化上升到提升民族文化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并进一步参与到处理国际关系规则的制订与倡导上来;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体现在将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变成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用礼仪思想来指导社会个体的日常生活;实现理想人格价值表现为传统礼仪文化是人生修养的重要准则,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这些当代价值并没有完全得到普遍认可,实现这些价值也需要不断努力。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客观现实,我们在发展传统礼仪文化上走过一些弯路。第五章重点剖析了实现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四个,即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重视不够的问题、实现这种价值现代转化困难重重问题、当代价值的科学内涵问题以及缺乏科学实现机制的问题。而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历史原因与现实原因,历史原因表现为近代社会的巨大变革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化发展规律的自身要求;现实原因则体现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对传统礼仪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忽视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人们文化品味、文化态度的变化。实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健全机制,完善渠道,多措并举,实施综合治理。实现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是一个历史难题,需要我们发挥当代人的智慧,寻找到时代的结合点。第六章重点研究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根本路径。要实现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必须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尤其是现代转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实现传统礼仪价值的基本前提。它是由我国传统礼仪文化面临的历史与现实挑战决定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我们要用扬弃的哲学方法,对其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现代转化,从而使这些古代文明焕发新的活力。这种现代转化有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礼仪文化的理论体系,有利于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传统礼仪文化具有同根同源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礼仪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造性转化中,尤其要充分认识传统礼仪文化的利弊,注意结合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时代主题,将礼仪文化纳入到这些主题中来进行研究转化。而实现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则重点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围绕“三个贴近”,结合现代教育、传媒、信息等高新技术,推动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创新、体系创新、渠道创新和形式创新。第七章重点探索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构建好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礼仪文化体系,完善礼仪文化教育机制、约束激励机制和创新发展机制。教育历来是礼仪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当前我们对公民的礼仪教育是缺失的,体现为教育内容的零散化、教育方法的简单化、教育途径的孤立化。因此,必须加强礼仪文化的教育设计,从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渠道各个方面形成完善的体系。礼仪文化的约束激励机制建设也极为重要,要加强社会舆论对礼仪文化的引导,完善舆论导向机制,对各种违反礼仪的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因而要完善约束机制。对社会上礼仪文化方面的先进典型要给予表彰和弘扬,以完善激励机制。最后,要完善礼仪文化的创新发展机制,通过促进礼仪文化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各种创新平台,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全面繁荣发展。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这些体系中汲取符合时代精神的营养成分,并结合现代教育和社会管理的特点,加以创新发展,激发出巨大的活力,实现其应有价值,让礼仪之邦的光辉形象继续光耀人类世界。中华文明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也必将为整个人类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吕朝辉[2](2015)在《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中国陆地边疆①的历史负荷、现实问题和政治环境体现出深层、复杂、特殊的特征。本文从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既注重对当前陆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又注意对“碎片化”的陆疆治理现有成果展开“化零为整”的系统性研究,既强调把研究重心确定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启动以来的当代陆疆治理,又注重从过往陆疆治理的“浩瀚汪洋”中挖掘智慧和汲取教训,既顺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又落脚于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这个具体研究点上。因此,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均十分突出。本文立足于陆疆特殊的政治与社会生态,以现代公共治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古典管理、行为科学、文化软治理、公共治理等相关理论,初步总结和探索出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等四种陆疆治理方式,四种方式的有机统一即构成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全部内涵。全文在参考边疆治理相关文献和进行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主要运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按照“为什么要创新?”和“怎么样创新?”的研究思路,分成两部分回答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创新研究”这个中心主题。全文共分八章,前四章陆续从基本理论阐述、历史渊源追溯、特殊问题归纳和政治环境分析等四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创新?”;后四章通过四种陆疆治理方式的创新构建,回答了“怎么样创新?”,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结构。导论部分主要对本课题研究做出一些前置性说明。该部分首先交代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接着做了相关的研究综述,最后介绍了本课题的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首先对边疆与陆地边疆、治理与陆疆治理、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等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三组核心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接着重点考察了当前陆疆的基本概况,然后对当代中国陆疆治理内涵、目标和任务,以及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概述。第二章运用历史追溯的方法,回顾并全面分析了1840年以前古代中国、1840—1949年近代中国、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初期、1957年—1977年政治动荡期、1978年—1991年改革开放初期等各个不同时期我国陆疆治理模式的具体特征及其成败得失。第三章从历史回归到现实,首先从历史、现实、主观和客观等方面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陆疆特殊性问题的形成原因,然后从陆疆发展问题、安全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等当前陆疆地区面临的四大类最为基本的特殊性问题予以具体阐述;第四章则从陆疆内部特殊问题的创新动因,过渡到了陆疆内外部的政治环境挑战。该章首先总结了当代中国陆疆在国家政治地理空间单元中的特殊地位及意义,接着分析了我国陆疆面临的复杂国际政治安全环境,最后考察了全球化和市场化浪潮对陆疆社会内部造成的巨大张力。第五章至第七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层面,具体从理论依据、基本内涵、主要特征、现实动力、运用维度、适用范畴、基本要求等方面,对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等三种陆疆治理方式分别予以创新构建。此外,第五章还探讨了理性规制和非理性规制的标准区分问题,考察了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第七章还考察了中央、地方、社会、民众在陆疆文化性治理过程中的任务分解问题。第八章主要从推进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标层面,提出了中央政府、发达地区、陆疆地方政府、陆疆社会和各族群众在陆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功能与责任,考察了政府与政府的协同、政府与社会的共治、政府与市场的互补、政府与公众的互信等四种陆疆合作治理形态,并从基本理论、现实动力、主要特征、现实动力、基本要求等方面对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进行创新构建。结论部分重点分析了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着力点——陆疆规制型、情感型、文化型、合作型四种治理方式的有机统一,尝试地回答了四种方式的划分标准、区别和联系、优缺点、有机统一的实现路径等理论问题。

王锐[3](20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研究》文中提出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建设历史进程中把拧紧全党思想上的“总开关”放在首位,成功地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实际的思想建党运行模式,着力筑牢党的建设的思想防线,才使党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有效应对和战胜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而始终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就必须继承中国共产党重视思想建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思想建党这一基础性工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关注思想建党问题,适时深化对思想建党问题的研究,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深化思想建党研究的理论要求,又是发展关键期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坚强保障,更是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拧紧全面从严治党“总开关”的现实要求,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现实需要来看,都具有明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理论角度看,这是提高思想建党研究的时代性和科学性,探索思想建党的生成机理和发展轨迹,实现唯物史观和科学认识论的有机结合以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发展创新的必然要求。从实践角度看,加强对思想建党问题的研究有利于统一党内思想、凝聚全党共识,有利于增强党员意识、凝聚精神力量,有利于维护党的团结、增进党内和谐,有利于提升党员素质、发挥模范作用。论文主要从思想建党的相关理论、思想建党的发展演变和历史经验、思想建党的战略形势分析、思想建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思想建党目标的提出与阐释和今后加强思想建党的创新路径六个方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深入研究。论文第一章首先对思想建党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包括深入研究思想建党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思想建党的本质功能与应有地位,以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内在关联和协同效应等。在以上研究思想建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思想建党的探索历程与历史经验进行梳理和概括就显得十分必要。论文第二章主要是追根溯源,首先回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思想建党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接着分别回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历史探索,由此也获得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的四条基本经验:必须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建党、必须围绕党的政治路线推进思想建党、必须注重提高思想建党的质量和实效。论文第三章主要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形势进行分析。本章从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利益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四个方面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新机遇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提供新的载体和新的形式两方面分析信息网络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机遇。二是从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便捷的条件两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机遇。三是从增添新动力和提出新要求两方面分析利益多样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机遇。四是从提供新资源和开阔新视野两方面分析文化多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干部道德人格方面分析信息网络化对思想建党带来的挑战。二是从为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便利渠道和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两方面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思想建党带来的挑战。三是从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根基和使部分党员干部的心理失衡两方面分析利益多样化对思想建党带来的挑战。四是从使部分党员干部政治信仰迷失和使部分党员干部审美情趣低俗两方面分析文化多元化对思想建党带来的挑战。论文第四章总结和概括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实证分析为手段,分析x省5个省直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结构状况(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党龄结构、学历结构),学习状况(学习的频率、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和思想状况(理想信念、人生价值、道德素养、法治意识、心理状况)。通过实地调研和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目前在思想建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是多种多样的。从思想建党的基础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党员的结构还需完善和党员的管理还需加强。从思想建党的载体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网络教育平台运用不够和社区教育网络还不完善。从思想建党的内容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设计上重统一要求轻个人差异。从思想建党的方法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习培训新方法运用的不够和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锻炼。此外,从思想建党的机制来看,动力机制、领导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和保障机制还需健全。从思想建党的环境来看,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还需优化。在对以上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度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第五章建构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目标体系。从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意义和依据入手,系统建构思想建党的测量系统。在分析思想建党目标主要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思想建党目标体系的层次性结构和内容体系结构。就思想建党目标层次性结构来看,即依据空间维度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依据时间维度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就思想建党目标内容体系来看,可以分为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政治定力、夯实道德基础、树立法治思维和培养健康心理五大部分。指出了问题,建构了经过努力将要实现的预期目标,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论文第六章设计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创新路径。思想建党的调控和导引是一个建构理论、塑造价值、增进认同和调适心理的长期、复杂、系统工程。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思想建党的路径,不仅需要正视当前思想建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而且还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加强思想建党的历史经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党的历史方位的变化,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努力探寻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加强思想建党的具体路径。论文主要从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模式建构、运行机制、外部环境入手,详细系统地论证和设计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思想建党的创新性路径和手段。作为对思想建党问题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论文尝试对思想建党的基本概念与构成要素、思想建党的本质功能与应有地位,以及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内在关联和协同效应等进行深入阐释。论文还尝试着详细系统地论证和设计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思想建党的基本创新路径。此外,还必须基于多学科视角,从多种理论向度实现对思想建党的全方位、多角度和深入化的分析研究,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介入思想建党的尝试。

谢启庆[4](1992)在《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文中研究表明 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两手抓”,是邓小平同志自80年代初以来,首先提出并一贯坚持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条重要指导方针。“一手硬,一手软”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十年中贯彻执行这一指导方针过程中的一条主要教训。因此,准确把握其中的“一手软”的

邢丽芳[5](2014)在《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先秦至西汉时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施一定内容和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文明社会进程的共同法则与必要手段。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目标、功能尽管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统治阶级思想意志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教化”,其核心是传播儒家的思想和观念。本文以先秦至西汉时期的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先秦时期的起源、发展,它的具体内涵以及在西汉时期的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儒家教化有效性之原因加以规律性的探讨分析,希望能对思考和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有所帮助。儒家教化以德教和礼乐教化为中心,提倡以德治国,认为德是国家之基、礼义之则。德教倡导仁、义、忠、信、孝、善、敬、让等核心价值观,礼教的本质是维护尊卑等级秩序,乐教则起到维护社会和谐的作用。本文以先秦至西汉这一历史时期为研究的时代背景,探讨了儒家教化的起源;儒家代表人物对儒家教化的理论贡献,系统阐述儒家教化学说在先秦时期由孔子创立、孟子加以丰富和发展、荀子完成理论化和系统化构建的过程;同时阐释秦汉时期,儒家思想在天下一统社会中进一步发展并大规模实践,最终实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过程。汉武帝时期,统治阶级按照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采取了诸多措施,如政治制度建设、教育制度建设、重视家庭和社会教育等等,使儒学由诸子之学上升为经学,并获得独尊地位,成为封建阶级的统治思想和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秦汉以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虽历经变化,但儒家思想始终能够占据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深刻影响着国家、社会的走向,影响着民众的人生观与价值取向。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主导意识形态,通过教化有效发挥思想引领功能,其主要原因:一是儒家思想与其他诸子学说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理论优势;二是儒家思想具有系统性、包容性和时代适应性等理论特征;三是儒家的核心价值与中国传统社会家国一体、社会一统的结构形态相适应;四是儒家教化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它与广大民众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倾向和审美要求等相适应,能够确保儒家教化的有效实施,达到预期的教化效果。当代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古代教化相比,二者在所处的社会形态、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儒家教化进行辩证的审视与探讨,而不能采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绝对主义态度。二者虽有本质不同,但抛开阶级的局限,它们在运行机制、实施过程、方式、手段等方面仍有一些相通相似之处。以科学的态度对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进行深入思考,对教化内容和方法进行批判借鉴,取其精华,古为今用,可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也是研究古代儒家教化的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何文毅[6](2011)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把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仍然是一个空白。论文力图把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细分为目,以专题的形式逐次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体系。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大板块、七个章节。论文的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分析了新农村、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讨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与目标,并从新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初步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含义和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即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历程和现实状况,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广大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要有: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活动等等;并结合相关事例,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显着成就,即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获得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社会获得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积累的基本经验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和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同时,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构建依据主要包括理论依据、政策依据、时代依据、对象依据和历史依据,论文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着述、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状况、当前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等方面探寻构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依据。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主要包括坚持以农民为本,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以及贴近农民生活实际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主要包括体现时代性、突出实践针对性、把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几个方面。论文的第四部分,即文章的第四至第七章,主要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策略、方法的运用策略、队伍建设策略和组织领导策略等方面分别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运用。首先,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从把握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基本内涵、汲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历史智慧、明确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当代特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进而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类型,提出通过丰富活动形式、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制度体制、不断改革创新来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其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中,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定位,列举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即利益激励法、劳动锻炼法、典型示范法、预防教育法、冲突调解法、民情恳谈法和人文关怀法,并指出要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运用方法的综合性、创新方法的时代性。再次,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中,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对成员的素质要求,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成员主要包括专职和兼职两大部分,其总体的素质要求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具体的素质要求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严格人员选拔,加强队伍培养,重视队伍使用,落实队伍考核;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夯实理论基础,营造良好氛围,落实建设投入。最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中,分析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主体,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组织结构是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负责、群团组织配合,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具体运行模式是党委负责规划、决策和监督、评估,地方行政部门负责具体组织与实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岗位职责、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基本要求是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规章制度、提供条件保障。论文结合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实际状况、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状况,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力图从理论上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作深刻剖析,以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周力辉[7](2012)在《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生产理论的三大主要内容之一,也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全面发展思想以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却缺失了,它的基本理论内涵甚至在哲学教科书中没有得到起码的展示。所以,本文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目的就是加深人们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对于弥补和澄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存在的认识偏差和理论误区及不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全面地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这一理论还有很大的探讨和研究空间。本文首先考察了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在唯物史观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之后从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入手,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形成、发展和走向成熟的思想脉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概念的科学内涵、内在结构和基本特征。最后,本文揭示了在当前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时代意义,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些社会热点问题。虽然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产生于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对其所作的论述也并不如其物质生产理论那样系统而详细,论述的也不尽全面,但是研究这一理论对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学术价值。从学术方面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不仅填补了当前国内外对这一领域的诸多理论空白,而且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从实践方面看,马克思恩格斯的精神生产理论对于促进和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张洪春[8](2006)在《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不外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生产力发展逐渐显现。从历史上看,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以人为本”一词,在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可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却时沉时浮。从神的统治、皇权的束缚、等级制的压抑,到物的奴役,时至21世纪以人为本都没有真正实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核心,确立为当代中国新的发展理念。这样,既为以人为本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导向和思想保障。因此,对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进行研究也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为指导,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的方法、历史考察和逻辑分析相统一的方法、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一致的方法,着重分析了以人为本提出的历史必然性,历史考察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详细论述了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科学阐释了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深入挖掘了以人为本的现实意蕴,提出了实践以人为本的主要途径。全文主要部分包括以下六章内容。第1章“以人为本提出的历史必然性”。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立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践过程,根据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依据哲学对实践和时代精神的提升,本章着重分析以人为本提出的深刻动因。以人为本的提出,既是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的要求,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需要,还是对改革开放过程中付出代价反思的重要结论。同时,以人为本的提出也是当前我国人学研究的实践启示,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提到哲学的高度来做战略性的考虑。第2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在中国,这种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的“人本论”和“民本论”思想;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可看作“以人为本”思想的真正源头。本章从历史角度追溯了中西方文化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尤其是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发展;揭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人为本具有的不同内涵,及其具有的历史局限性;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批判分析。这些研究为我们全面、准确和深入理解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第3章“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当代中国语境中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一种理念,既不同于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与西方人本主义有着本质区别。本章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人本主义的继承

刘建柏[9](2010)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这四位一体的建设相互促进,相互统一,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不可偏废,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矛盾多发、易发、激化的发展时期,一系列社会问题相断发生,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陡然上升。因此,党中央自从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方针和政策,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和谐社会建设出谋划策。许多学者以为,缓解、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发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唯一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针,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细致的研究。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括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相关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路线,正文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有序;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第二章,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主要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人的社会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来源;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在动力。第三章,概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社会化。第四章,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的主要途径: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立法;加强党和政府的参与;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进对相关人员品德考核的量化管理工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社会化。结语部分指出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支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早日实现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

黄平槐[10](2010)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心理生态危机和教育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不得不对“片面、畸形、机械、封闭、异化、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省;科学的“生态学化”和生态学的哲学化,给人们的这种反省提供了科学理论的前提,并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必须加快向“生态化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满足高校人、高校和经济社会系统等价值主体的生态化发展需要,促进这些主体从“片面、畸形、机械、封闭、异化、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为生态化的发展方式,通过优化系统性、提升生态性、创造发展的综合效益、提高发展的生态效率,使价值主体实现具有“整体涌现性”品质和“与时俱进性”品质的发展。与价值主体的不同层次相对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分为社会个体价值形态、社会组织价值形态和复合系统价值形态。现代生态学认为,虽然社会、经济和自然是三个不同性质的系统,都有各自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它系统结构、功能的制约。因此,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了复合系统。高校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系统,属于复合生态系统动力机制的社会力范畴。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基本功能的高等学校,理所应当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因为只有这样,高等学校才能基业长青;作为大学办学重要实践活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理由不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竭尽所能。因为惟有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切实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因此可以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进行研究,是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高校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建设的双重呼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具有“合规律性”、“合必然性”和“合目的性”等三大本质特性。决定其“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的基本矛盾,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满足价值主体生态化发展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对立统一。决定其“合目的性”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化发展客观规律与人们对生态化发展规律的主观认识相对滞后之间的对立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而且还具有提高认识功能、赋能于人功能和系统优化功能。这些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自身存在和得以实现的内在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实现,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有机统一、价值传递和价值创造的有机统一。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影响价值实现的因素包括主体客体化的前提性因素、客体主体化的基础性因素、价值创造的关联性因素和价值实现的内驱力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规律除了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一般规律外,由于“高校”的特性和“生态化发展价值”的本质,其内容还包括四条特殊规律,即“整体涌现性”品质与“与时俱进性”品质相统一的规律,系统的整体性与组分的多样性相统一的规律,生态位与环境系统、行动系统相统一的规律,社会生态适应与社会生态责任相统一的规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至少具有四条途径,即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建设;突出“提高认识”的功能,培育价值主体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树立“形态统筹”的目标,提升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全面性;塑造“三层平衡”的状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进行评估要秉承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和行动性原则,按照基本矛盾与一般矛盾、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来确定其评估指标内容及其权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且按照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把握好评估的切入点。

二、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学界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创新之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价值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
    一、“礼仪”、“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
        (一) 礼仪起源及其本质
        (二) 礼仪的类型
        (三) 礼仪的特点
    二、“文化”、“礼仪文化”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一) 礼仪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二)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边界划定与主要内容
    三、“文化价值”、“礼仪文化价值”及其实现
        (一) 价值及价值实现与礼仪文化价值及其实现
        (二)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及其价值实现
第二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基本内容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产生条件
        (一) 大中华“天下大和”的历史心理为礼仪文化提供政治土壤
        (二) 百家争鸣与独尊儒术的历史角逐为礼仪文化储备了丰富的人才
        (三) 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发展使历代统治者更加重视对人们进行思想统治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 原始宗教阶段
        (二) 统治工具阶段
        (三) 社会共识阶段
        (四) 批判颠覆阶段
        (五) 探索重生阶段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 礼仪思想
        (二) 礼仪制度
        (三) 礼仪研究
        (四) 礼仪器物
        (五) 礼仪教育
第三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定位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价值
        (一)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道德价值
        (二)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政治价值
        (三)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社会价值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地位
        (一) 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源泉和组成部分
        (二) 历朝典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准则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局限性
        (一) 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二)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的自由发展
        (三) 在某些方面具有反科学、反人类的特点
第四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够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 对经济管理具有辅助作用
        (二) 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三) 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元素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展示我国文化的个性
        (一) 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形象
        (二) 中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源泉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一) 提升中国文化吸引力的突破口
        (二) 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三) 弘扬核心价值追求
    四、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 调节人与人和谐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 调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保证
        (三) 调节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准则
    五、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能够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
        (一) 理想人格的重要成分
        (二) 实现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
        (三) 体现社会等差秩序的合理性
第五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突出问题与成因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实现的突出问题
        (一) 对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实现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 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现代转化困难重重
        (三) 对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内涵理解不到位
        (四) 缺乏科学实现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机制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实现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 影响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实现问题的历史原因
        (二) 影响传统礼仪文化价值实现问题的现实原因
第六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一) 创造性转化的内涵
        (二) 创造性转化的意义
        (三) 创造性转化的路径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一) 内容创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
        (二) 体系创新: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社会伦理体系
        (三) 渠道创新:推动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四) 形式创新:促进传统礼仪文化与技术的结合
第七章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当代价值的实现机制
    一、完善礼仪文化教育机制
        (一) 完善礼仪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 礼仪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三) 礼仪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完善礼仪文化约束激励机制
        (一) 完善舆论导向机制
        (二) 完善环境约束机制
        (三) 完善激励制度
    三、完善礼仪文化创新发展机制
        (一) 完善礼仪文化产业体系
        (二) 创新礼仪文化活动平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中国陆地边疆及其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概述
    一、边疆与陆地边疆
        1. 边疆内涵的发展与演变
        2. 中国陆地边疆的历史沿革
        3. 当代中国陆疆概况
    二、治理与陆疆治理
        1. 治理的内涵
        2. 陆疆治理的内涵
        3. 陆疆治理的目标
        4. 陆疆治理的任务
    三、治理模式与陆疆治理模式
        1. 治理方式与治理模式
        2. 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内涵
        3.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4. 当代中国陆疆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第二章 创新之源流:我国以往陆疆治理模式的历史经验借鉴
    一、古代王朝国家时期(1840年以前)的陆疆治理模式
        1. “华夷有别”、“守中治边”的边疆治理观
        2. 族际主义边疆治理思路的主导
        3. “消极防御为主、积极经营为辅”的边疆治理模式
        4. 历史经验借鉴
    二、晚清至新中国成立以前(1840—1949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民族国家构建视域下的边疆治理观及其历史局限性
        2. 区域主义边疆治理模式的尝试及其历史局限性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族际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2.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确立及其历史功绩
    四、1957年—1977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从倒退走向停滞
        2. 全能主义陆疆治理模式的主导及其经验教训
    五、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的陆疆治理模式
        1. 陆疆软治理方式的重新回归及其面临的挑战
        2. 陆疆治理模式创新在稳步中发展
第三章 创新之动因:当代中国陆疆的特殊性问题
    一、当代中国陆疆特殊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历史原因
        2. 现实原因
        3. 主观原因
        4. 客观原因
    二、陆疆发展问题
        1. 陆疆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艰巨性
        2. 陆疆“五位一体”发展的边缘化特征
    三、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
        1. 陆疆民族问题
        2. 陆疆宗教问题
        3. 陆疆民族与宗教问题的合二为一特性
    四、陆疆安全问题
        1. 陆地边界隐患问题
        2. 陆疆非传统安全问题
    五、陆疆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问题
        1. 陆疆政治认同的危机问题
        2. 陆疆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
第四章 创新之挑战:当代中国陆疆面临的特殊内外部政治环境
    一、特殊的政治地理空间单位
        1. 国家全面发展的拓展空间
        2. 国际交流交往的重要通道
        3. 国际地缘关系的战略重心
        4. 国家安全防卫的缓冲地带
        5. 国家利益链条的关键环节
        6. 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区域
    二、多维度的国内外政治诱因
        1. 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
        2. 邻国极不稳定的政治环境
        3. 国内“三股势力”的政治破坏
    三、陆疆政治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 陆疆基层政府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2. 陆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挑战
    四、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1. 陆疆利益分化现象的特殊性
        2.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民族心理失衡
        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政治挑战
    五、传统因素影响下的陆疆特殊政治环境
        1. 厚重传统文化对法治文化认同的制约
        2. 深厚民族情感对陆疆治理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创新内涵之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解析
        1.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创新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地区法治传统的缺失
        2. 陆疆地区普遍存在的权利与义务失衡现象
        3. 治理政府失位与市场失灵的内在需要
        4.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社会矛盾
        5. 陆疆地区面临的特殊安全环境
    三、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法律规制的主导
        2. 行政规制的补充
        3. 组织纪律的辅助
        4. 乡规民约的支持
    四、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陆疆产业发展的规划问题
        2. 陆疆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维护问题
        3. 陆疆治理主体治理责任的规制问题
        4. 公民义务担当与行为规范问题
    五、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
        2. 强调政治权力与治理责任的匹配
        3. 强调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对等
        4. 强调公平公正和公开透明的规制治理过程
    六、理性规制是建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必然选择
        1. 理性规制是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题中之义
        2. 陆疆地区非理性规制的具体体现及其规避
        3. 理性的陆疆规制型治理方式的构建路径
第六章 创新内涵之二: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和逻辑过程
        3.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各族群众需求规律的特殊性
        2. 陆疆治理主体情感素养的欠缺性
        3. 理性情感认同任务的艰巨性
        4. 全民抵制西化分化的紧迫性
    三、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资源的援助
        2. 政策的照顾
        3. 情感的关怀
        4. 群众路线的践行
        5. 公平正义的弘扬
        6. 积极情感的培育
        7. 政治参与渠道的畅通
        8. 民族区域自治权利的落实
    四、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陆疆各族群众重要需求的满足问题
        2. 陆疆发展的外部助推问题
        3. 陆疆社会软环境建设问题
        4. 民族关系与宗教信仰问题
        5. 情感认同的构筑问题
        6.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问题
    五、陆疆情感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2. 善于为陆疆各族群众谋划美好“中国梦”
        3. 建立健全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4. 充分尊重各族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体地位
        5. 必须扎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
        6.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7. 构筑各族干部人才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
        8. 要有一套科学完备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第七章 创新内涵之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厚重的传统文化负荷
        2. 西方国家无休止的文化渗透
        3. 特殊环境导致的文化认同危机
        4. 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道德文明危机
    三、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运用维度
        1. 中华文化的弘扬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
        3. 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4. 健康民间习俗的软约束
        5. 宗教信仰的积极正面引导
        6. 文化产业的综合治理
    四、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适用客体
        1. 文化的发展与变迁问题
        2. 政治文化认同的建设问题
        3. 多样化文化的整合问题
        4. 亚文化的健康发展问题
        5. 陆疆社会活力的激发问题
    五、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多元一体”文化体系的认同
        2. 强调陆疆传统文化的适应性变革
        3. 强调与陆上邻国建立互谅互信的文化交流模式
        4. 强调净化陆疆社会的文化环境
        5. 强调文化软性同化力
    六、陆疆文化型治理方式的任务分解
        1. 中央政府:以中华文化建设筑牢国家认同的文化根基
        2. 陆疆地方政府:以民族文化产业的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
        3. 陆疆社会:多元途径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4. 陆疆民众:在中华文化的统领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八章 创新内涵之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
    一、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理论分析
        1.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理论依据
        2.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含义
        3.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
        4. 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价值取向
    二、建构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现实动力
        1. 陆疆治理任务的极其艰巨
        2. 陆疆治理体系现代化任重道远
        3.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呼唤
        4. 解决国内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
        5. 通往陆疆善治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几种主要形态
        1. 政府与政府的协同
        2. 政府与社会的共治
        3. 政府与市场的互补
        4. 政府与公众的互信
    四、陆疆合作型治理方式的基本要求
        1. 强调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原则
        2. 强调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疆合作治理体系
        3. 强调陆疆社会资本的持续积累
        4. 强调协同发展式的治理思路
        5. 强调合作治理机制的科学化设计
    五、陆疆合作型治理视野下的多元主体角色分析
        1. 中央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2. 东中部发达地区的合作治理角色
        3. 陆疆地方政府的合作治理角色
        4. 市场力量的合作治理角色
        5. 民间组织的合作治理角色
        6. 陆疆各族群众的合作治理角色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和评析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建党的相关理论分析
    一、思想建党基本概念阐释
        (一)思想建党的内涵
        (二)思想建党的特点
        (三)思想建党的要素
    二、思想建党的功能和地位
        (一)思想建党的功能
        (二)思想建党的地位
    三、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的内在关联
        (一)思想建党是制度治党的基本前提
        (二)制度治党是思想建党的有利保障
第二章 思想建党的探索历程与基本经验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二)列宁关于思想建党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历史探索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
        (二)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
        (三)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
        (四)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建党的探索
        (五)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思想建党的探索
    三、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建党艰辛探索中积累的基本经验
        (一)必须把思想建党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二)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建党
        (三)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推进思想建党
        (四)必须注重提高思想建党的质量和实效
第三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形势分析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面临的新机遇
        (一)信息网络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
        (二)经济全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
        (三)利益多样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
        (四)文化多元化给思想建党带来的新机遇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面临的新挑战
        (一)信息网络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
        (三)利益多样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
        (四)文化多元化对思想建党提出了新挑战
第四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X省5个省直机关的调查与思考
    一、当前思想建党基本状况梳理分析
        (一)结构状况分析
        (二)学习状况分析
        (三)思想状况分析
    二、当前思想建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建党基础还需巩固
        (二)思想建党载体还需拓展
        (三)思想建党内容还需充实
        (四)思想建党方法还需创新
        (五)思想建党机制还需健全
        (六)思想建党环境还需优化
第五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目标体系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意义、依据和特点
        (一)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意义
        (二)确定思想建党目标的依据
        (三)思想建党目标的主要特点
    二、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目标的逻辑层次
        (一)依据空间维度分为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
        (二)依据时间维度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目标的主要内容
        (一)提高思想认识
        (二)增强政治定力
        (三)夯实道德基础
        (四)树立法治思维
        (五)培养健康心理
第六章 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路径选择
    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继承历史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二)坚持政治方向与以人为本相结合
        (三)坚持整体推进与尊重差异相结合
        (四)坚持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二、建构思想建党的结构模式
        (一)夯实思想建党的基础
        (二)拓宽思想建党的载体
        (三)完善思想建党的内容
        (四)丰富思想建党的方法
    三、创新思想建党的运行机制
        (一)创新动力机制
        (二)创新领导机制
        (三)创新评估机制
        (四)创新监督机制
        (五)创新保障机制
    四、优化思想建党的生态环境
        (一)优化思想建党的经济环境
        (二)优化思想建党的政治环境
        (三)优化思想建党的文化环境
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先秦至西汉时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难点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儒家教化的起源
    第一节 儒家教化释义及其社会背景
        2.1.1 儒家教化释义与说明
        2.1.2 儒家教化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二节 西周:儒家教化理论的缘起
        2.2.1 西周宗法奴隶制国家的社会现实
        2.2.2 周公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2.3 周代礼乐制度的教化元素
    第三节 先秦之“德”
        2.3.1 先秦之“德”释义
        2.3.2 “德”之核心内涵
        2.3.3 先秦的德教观念
    第四节 礼乐教化
        2.4.1 礼乐之内涵、本质与原则
        2.4.2 礼乐教化的历史演进
        2.4.3 礼乐教化的功能与途径
第三章 儒家教化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 孔子:儒家教化理论的奠基
        3.1.1 以德、礼为中心的政治主张
        3.1.2 孔子的教育内容
        3.1.3 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1.4 重视执政者率先垂范
        3.1.5 “君子之德风”:教化理论的萌芽
    第二节 孟子:儒家教化理论的发展
        3.2.1 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化思想
        3.2.2 王道政治
    第三节 荀子:儒家教化理论的系统化
        3.3.1 “人性恶”与“化性起伪”
        3.3.2 荀子教化理论的主要内涵
        3.3.3 荀子教化理论的政治道德义蕴
第四章 秦汉时期儒家教化的发展
    第一节 儒家教化在秦王朝的命运
        4.1.1 秦帝国的统治措施及意义
        4.1.2 儒家教化虽灭犹存
    第二节 汉初的儒家教化
        4.2.1 汉初百废待兴的社会现实和儒学的境遇
        4.2.2 儒家教化思想在汉初的复兴
        4.2.3 儒家教化在汉初的实践
    第三节 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教化
        4.3.1 汉武帝时期的社会现实
        4.3.2 董仲舒的儒家教化理论
        4.3.3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建设
        4.3.4 汉武帝时期的学校教育制度建设
        4.3.5 以孝为核心的家庭和社会教化
        4.3.6 儒家教化有效性的表现
第五章 儒家教化有效性探析
    第一节 儒家思想具有比较优势
        5.1.1 墨、道、法诸子思想及其与儒家思想的比较
        5.1.2 儒家教化的比较优势
    第二节 儒家思想具有适应封建统治的理论特征
        5.2.1 儒家思想具有系统性
        5.2.2 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
        5.2.3 儒家思想具有时代适应性
    第三节 儒家教化与家国一体、天下一统社会相契合
        5.3.1 中国传统家国一体社会结构
        5.3.2 儒家教化适应天下一统的时代要求
    第四节 儒家教化模式具有合理性
        5.4.1 教化主体形成合力
        5.4.2 教化方法灵活多样
        5.4.3 教化制度统一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 中心命题的确定
    二、研究的现状和意义
        (一) 研究的现状
        (二) 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 研究的思路
        (二) 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理论阐释
    一、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解析
        (一) 新农村的含义及其建设的基本要求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特征及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联系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政治建设的联系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联系
        (四)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社会建设的联系
        (五)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联系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要义把握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科学内涵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状况
    一、开展的生动实践
        (一) 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二) 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 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二、取得的显着成就
        (一) 初步建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二) 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
        (三) 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积累的基本经验
        (一) 用科学理论武装农民
        (二) 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
        (三) 坚持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四) 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原则及要求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依据
        (一) 理论依据
        (二) 政策依据
        (三) 时代依据
        (四) 对象依据
        (五) 历史依据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原则
        (一) 坚持以农民为本
        (二) 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三) 利于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四) 贴近农民生活实际
    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构建的要求
        (一) 充分体现时代性
        (二) 突出实践针对性
        (三) 掌握策略运用的规律性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科学把握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涵义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智慧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当代特性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
        (一) 农村活动载体
        (二) 村镇文化载体
        (三) 乡村管理载体
        (四) 大众传媒载体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要求
        (一) 丰富农村活动形式
        (二) 加强村镇文化建设
        (三) 完善农村管理制度
        (四) 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定位
        (一)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实践方位
        (二)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体特性
        (三)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功能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 基本方法
        (二) 一般方法
        (三) 特殊方法
    三、新农村建设中运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要求
        (一) 强调方法选择的针对性
        (二) 突出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三) 体现方法创新的时代性
第六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构成及其素质要求
        (一) 专兼结合的人员结构
        (二) 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 夯实理论基础
        (二) 营造良好氛围
        (三) 落实建设投入
    三、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 严格选拔
        (二) 加强培养
        (三) 重视使用
        (四) 落实考核
第七章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策略
    一、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一) 党的领导
        (二) 组织结构
        (三) 具体运行
    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实施机制
        (一) 明确岗位职责
        (二) 部门协调配合
        (三) 形成强大合力
    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领导的要求
        (一) 健全组织机构
        (二) 制定规章制度
        (三) 提供条件保障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学习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7)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唯物史观视域内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辩证关系
        (一) 物质生产规定着精神生产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二) 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 精神生产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渊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产生的哲学思想根源
    二、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经济学来源
    三、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产生的现实依据
        (一) 时代背景
        (二) 科学前提
        (三) 社会现状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萌芽时期
    二、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形成时期
    三、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成熟时期
    四、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时期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分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概念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二、 精神生产的主客体及相互关系
        (一) 精神生产主体与客体的规定性
        (二) 精神生产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精神生产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对我国文化建设的指导价值
    一、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启示
        (一)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
        (二) 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启示
    二、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一) 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内涵
        (二)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 对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启示
    三、 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三) 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8)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 容 提 要
Abstract
导论 以人为本研究的清理总结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学术创新
第1章 以人为本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一、彰显主体地位的需要
        (一) 人类历史的主体性日益凸现
        (二) 当下中国对人的呼唤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一)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
        (二) 人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靠保证
        (三) 以人为本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反思改革与发展代价的重要结论
        (一) 环境恶化造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破坏
        (二) 人被物化导致无法真正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三) 某些社会不公正引起贫富差距拉大
        (四) 贪欲膨胀产生极端利己主义
    四、我国人学研究的实践启示
        (一) 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
        (二) 人的现代化和人的主体性的研究
        (三)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研究
第2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表现形式
        (一) “敬鬼神而远之”的人本思想
        (二) “国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三) “万物之最灵也”的人为贵思想
    二、近代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文化意义上的人文主义
        (二)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政治意义上的人道主义
        (三)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价值意义上的人的平等、全面发展
        (四) 费尔巴哈哲学:哲学意义上的人本主义
    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对近代以人为本思想的批判与发展
        (一) 科技理性对人文精神的背离
        (二) 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的完整性的破坏
        (三) 资本主义工业化对人的压抑
    四、中西方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的总结
        (一) 我国传统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
        (二)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进步意义与历史局限性
第3章 以人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对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 研究视角的转换:“现实的人”代替“抽象的人”
        (二) 研究结论不同:唯物主义历史观超越人道主义历史观
    二、以人为本中的“人”:类、群体和个体的统一
        (一) 人的存在形态:类、群体和个体意义上的人
        (二) 人的本质:类本质、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的统一
    三、以人为本中的“本”:主体、尺度和目的层面的统一
        (一) 人的解放理论:人既是“剧中人”又是“剧作者”
        (二)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既是主体又是目的
第4章 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一、揭示以人为本内涵的方法论
        (一) 从人的关系存在来考察以人为本
        (二) 从以人为本的实践本性来考察以人为本
        (三) 从提出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来考察以人为本
    二、以人为本的具体内涵
        (一) 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高生活质量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三) 人和人的关系上:尊重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和精英阶层的创造个性
        (四) 人和组织的关系上:注重人的解放开发和保证人们各得其所
    三、厘清当前关于以人为本的几种模糊认识
        (一) 以人为本与以民为本的关系
        (二)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三)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关系
        (四) 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关系
第5章 以人为本的现实意蕴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一种基本价值
        (一)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价值目标
        (二) 人的发展问题: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缺失
        (三) 以人为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回归
    二、以人为本是一种文化启蒙
        (一) 封建专制社会:“吃人”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题:“立人”
        (三) 新中国的建立:政治上“解放人”
        (四) “文革”十年:“漠视人”
        (五) 改革开放:“解放人和开发人”
    三、以人为本是一种共同价值观
        (一) 动员参与期:各尽其能,社会充满活力
        (二) 表达诉求期:尊重各个阶层、群体的社会成员利益诉求
        (三) 整合和凝聚期:协调各种力量和各方面利益关系
    四、以人为本是一种实践理念
        (一) 经济上:发展人本经济
        (二) 政治上:坚持执政为民
        (三) 文化上:塑造新型人格
        (四) 社会建设上:构建和谐社会
第6章 实践以人为本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思想宣传
        (一) 宣传以人为本应避免的思想误区
        (二) 贯彻以人为本应破除的思想障碍
    二、转变执政理念和领导方式
        (一) 发展观:从以物为本逐步走向以人为本
        (二) 社会运作体制:从控制人走向解放人
        (三) 政府职能:从管制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四) 发展方式:从非平衡发展走向协调发展
        (五) 发展动力:从过分依赖外资转向培育自主创新能力
    三、推进体制创新
        (一) 确立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制度
        (二) 确立保障公平和效率的分配制度
        (三) 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
        (四) 确立加强流动和交往的社会管理体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9)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1.2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1.3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1.4 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有序
    1.5 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主要依据
    2.1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
    2.2 人的社会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理论来源
    2.3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2.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内在动力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3.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社会化
    3.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社会化
    3.3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社会化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主要途经
    4.1 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立法
    4.2 加强党和政府的参与
    4.3 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4.4 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4.5 推进对相关人员品德考核的量化管理工作
    4.6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社会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问题的缘起
        1.1.1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生态危机背景下人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1.1.2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建设的内在要求
        1.1.3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巨型大学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1.2 研究的理论前提
        1.2.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1.2.2 科学发展观
        1.2.3 "生态学化"、"生态世界观"与"生态化发展"
        1.2.4 组织发展与转型理论
    1.3 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1.3.1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价值的研究
        1.3.2 关于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1.3.3 关于我国巨型大学的研究
        1.3.4 关于高校生态化发展
    1.4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框架
        1.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的主要任务
        1.4.2 研究的主要思路
        1.4.3 主要研究方法
        1.4.4 内容的主要框架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高校
        1.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5.3 生态化发展价值
        1.5.4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本质和形态
    2.1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视角
        2.1.1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
        2.1.2 考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生态系统的视角意义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本质
        2.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合规律性、合必然性与合目的性
        2.2.2 决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合规律性"、"合必然性"的基本矛盾
        2.2.3 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合目的性"的主要矛盾
        2.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具体特性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基本形态
        2.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个体价值形态
        2.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组织价值形态
        2.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的复合系统价值形态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的系统性
        2.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
        2.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形态系统性原理的意义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
    3.1 主体客体化的前提性因素:价值主体及价值主体需要
        3.1.1 复合系统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1.2 高校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1.3 高校人作为价值主体产生生态化发展需要的过程分析
    3.2 客体主体化的基础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属性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结构决定价值客体属性的产生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生态化发展的内在结构
    3.3 价值创造的关联性因素:教育主体与价值主体之间的直接同一
        3.3.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生态化发展价值主体的直接同一的含义
        3.3.2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作为生态化发展价值主体的直接同一
    3.4 价值实现的内驱力因素:动力机制
        3.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现状
        3.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要素
        3.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动力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规律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一般规律
        4.1.1 基于整体考察角度的一般规律
        4.1.2 基于过程考察角度的一般规律
    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1 高校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2 高校的本质性力量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2.3 高校人社会化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价值实现的特殊性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特殊规律
        4.3.1 "整体涌现性"品质与"与时俱进性?品质相统一的规律
        4.3.2 系统的整体性与组分的多样性相统一的规律
        4.3.3 生态位与环境系统、行动系统相统一的规律
        4.3.4 社会生态适应与社会生态责任相统一的规律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途径
    5.1 根据"整体把握"的原则,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建设
        5.1.1 整体性地界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5.1.2 完善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
        5.1.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生态化教育方式的转化
    5.2 发挥"提高认识"的功能,培育价值主体转变发展方式的自觉
        5.2.1 "生态化发展"从外在的客观要求转化为高校人的内在主观需求
        5.2.2 "生态化发展"从高校人个体的需求提升为系统整体的自觉
    5.3 树立"形态统筹"的目标,提升生态化发展价值实现的全面性
        5.3.1 "形态统筹"目标定位原则的内涵
        5.3.2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个体价值形态的实现
        5.3.3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组织价值形态的实现
        5.3.4 促进生态化发展价值复合系统价值形态的实现
    5.4 塑造"三层平衡"的状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5.4.1 树立符合生态化发展要求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理念
        5.4.2 提升高校人对高校本身的认同度
        5.4.3 培养高校人"外向驾驭"的科研、教学思维品质和行为习惯
        5.4.4 开展社会观教育构建科学的社会认知地图
第6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
    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含义与意义
        6.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含义
        6.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意义
    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发展价值评估的原则
        6.2.1 系统性原则
        6.2.2 生态性原则
        6.2.3 协同性原则
        6.2.4 行动性原则
    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
        6.3.1 评估指标内容的确定
        6.3.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 于丽萍. 山东大学, 2016(10)
  • [2]当代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模式创新研究[D]. 吕朝辉. 云南大学, 2015(09)
  • [3]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思想建党研究[D]. 王锐. 兰州大学, 2016(08)
  • [4]要准确理解“一手软”的基本内涵[J]. 谢启庆. 党校科研信息, 1992(02)
  • [5]儒家教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先秦至西汉时期[D]. 邢丽芳. 南开大学, 2014(04)
  • [6]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 何文毅. 西南大学, 2011(09)
  • [7]马克思恩格斯精神生产理论研究[D]. 周力辉. 苏州大学, 2012(03)
  • [8]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研究[D]. 张洪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9]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 刘建柏.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1)
  • [10]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化发展价值研究[D]. 黄平槐. 南昌大学, 2010(12)

标签:;  ;  ;  ;  ;  

要准确理解“手软”的基本内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