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储蓄宣传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当前储蓄宣传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当前储蓄宣传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耿传辉,任春玲,张文娟,张传娜,张亦潍,宋贺[1](2021)在《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追踪调查报告》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扩大"金惠工程"的普惠教育成效,2020年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在2016、2017年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对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的金融能力进行了追踪调查。此次追踪调查基于"回访、追踪"的原则,主要在实施"金惠工程"的县(市)开展调查工作,通过追踪调查发现,"金惠工程"在项目区的持续推进已取得可喜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发现:一是"金惠工程"项目使农村居民掌握了更多的金融知识,提高了金融能力;二是片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三是片区金融环境改善,金融服务可得性得到提高,片区农村居民融资成本下降、便利性提高、呈现出融资频次下降、融资额度上升的特征;四是政府补贴助推片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五是农村居民对金融教育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征,期待金融教育途径多样化、金融教育保障机制化。提升农村居民金融能力对于发展普惠金融,推动包容性增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赵杨[2](2021)在《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绩效》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众筹以其门槛低、便捷开放等特点得到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支持,逐渐成为连接初创企业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在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众筹市场发展对于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刺激创新创业,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众筹作为一种新兴金融产品,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与规范化发展仍有一定距离。根据性别刻板印象与可得性启发式理论,由于众筹参与者多为缺乏经验的个人投资者,他们在信息不对称严重的众筹市场进行投资时,往往会在企业家性别和可得性程度较高的众筹项目标题等非项目质量信息的影响下,对众筹项目质量产生认知偏差,进而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并对众筹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已有研究指出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会对众筹融资绩效产生影响,但关于二者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具体影响机制并未得到充分探讨;同时,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投资绩效的影响作用也未得到有效解答。基于此,本文以性别刻板印象和可得性启发式为主要理论依据,围绕认知偏差对众筹投融资绩效的影响,提出以下研究问题:一是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如何影响众筹融资绩效?二是企业家性别如何影响投资者对项目标题信息的解读?三是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是否会影响众筹投资绩效?本文以众筹市场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充分探讨了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构建了数理模型用于解释众筹市场中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绩效的影响,为论文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分析框架和基础。其次,论文以性别刻板印象为理论依据,使用三个典型股权众筹平台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家性别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再次,论文以可得性启发式思考为理论依据,使用众筹平台“开始吧”上的数据研究了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最后,论文同样使用众筹平台“开始吧”的数据,将众筹投资视为两阶段的决策过程,分析了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对投资者不同阶段投资行为及众筹投资绩效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家性别与众筹融资绩效之间的关系随众筹平台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在风险较高的众筹平台,被认为更值得信赖的女性企业家能够获得更多的融资优势;而在发展良好,风控较强的平台,被认为更有的能力的男性企业家的融资绩效更强。(2)就风险较大的股权众筹市场而言,女性企业家更具融资优势,而领投人、企业发展阶段会调节企业家性别与众筹融资绩效之间的关系。(3)企业家可以通过项目标题影响众筹投资者的注意力:在标题中凸显市场信息可以吸引投资者的投资,凸显交互信息则会降低众筹项目的吸引力;而企业家性别会影响潜在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标题信息的解读。(4)众筹投资是一个多阶段的决策过程,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在众筹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就风险较小的“开始吧”众筹平台而言,在项目关注阶段,只有标题中的市场信息会影响众筹关注人数,交互信息和企业家性别不会产生显着影响;而在最终投资阶段,市场信息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会进一步转化为更高的融资绩效,而交互信息与女性企业家则会降低众筹融资绩效。(5)针对众筹投资绩效的结果表明,只有项目关注人数能够有效预测众筹项目的投资收益与争议状态,而项目标题信息、企业家性别均不包含项目质量相关的信息。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在研究视角、理论模型和研究范围方面有所创新:(1)丰富了众筹研究的视角。本文以众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作为切入点,以认知心理学、行为金融学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可得性启发式理论为支撑,分析了众筹市场中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绩效的影响,丰富了关于众筹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2)完善了众筹研究的理论模型。本文创新性地将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纳入有限理性投资者的分析框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缺乏信息含量的信息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机制,完善了众筹研究的理论架构。(3)拓展了众筹的研究范围。本文创新性地将众筹投资过程划分为两阶段,具体分析了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在不同阶段对众筹投资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对项目投资绩效的影响,丰富了关于众筹投资绩效的研究。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有以下四点启示:(1)监管机构应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众筹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形成对企业家披露信息真实性的有效制约,缓解投资者认知偏差的负面影响。(2)众筹投资者在选择众筹项目的过程中,应谨慎对待企业家所披露的信息,对众筹平台和众筹项目做出全面的评估,同时充分认识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控制投资风险。(3)为了取得融资成功,企业家应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众筹平台环境,有针对性的披露相关项目信息,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提高企业融资效率。(4)为了提高平台运营绩效,众筹平台应加强对项目的尽职调查,严格控制上线项目的质量,并保证项目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丁元竹,沈艳,刘培林,李金华,贺雪峰,程虹,杜运周,苏屹,李海舰,刘军强,李实,刘守英,甘犁,吕长江,许晖,罗必良,杨世伟,陈彦斌[3](2021)在《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号召,2021年4月24日管理世界杂志社在北京举办"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研讨会。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总编辑尚增健主持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出版社等高校、科研院所和出版机构的18位专家参加研讨,大家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的60多位代表参加了这次研讨会。管理世界杂志社社长李志军表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应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丰富内涵,深入领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意义,深度研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点举措,管理世界杂志社重视发挥期刊引领创新作用,愿意与广大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与会专家就研究中国问题、讲好中国故事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高度评价管理世界杂志社举办此次会议和系列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专家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研究总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提炼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理论。在此过程中,应坚持问题导向,察实情、出实招,避免学术研究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使理论和政策创新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现将参会专家发言要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穆希琳[4](2021)在《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文中认为在我国各级工会组织实施的正式制度中,工会互助制度属于工会保障职能中兼具职工集体福利和困难职工帮扶双重主题的制度形式。该制度的生成是结构互构与个体需求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内制度的表现样态呈现区别化,本文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阶段的划分将厘清制度的发展脉络,对各阶段制度内容和运行实际效果的分析是归纳制度阶段特征的依据。而在工会互助制度变迁的逻辑体系中,原有的制度生成结构发生变化,作为工会组织“自我赋能”的中层力量崛起发挥着创新工会互助制度组织形态的作用。对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将原本呈现为割裂状态的工会互助制度典型阶段融汇为一脉相承的制度发展过程,并且将静态的制度呈现以动态演进的方式开展研究。通过构建“结构—需求—制度”的分析框架,将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和变迁的动力要素划分为“宏观制度—单位组织”的多重制度逻辑结构,又将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使用“认同—行动”双重维度进行类型划分。通过分析强化了“中层组织”在制度变迁中不可忽视的关键力量,中层组织呈现单位组织“退场”、上级工会组织“入场”。工会组织通过市场化机制的尝试达到“自我赋能”,这一外在突生的力量为工会互助制度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组织形态。本研究选择东北地区国有大型企业YZ厂作为田野调查点开展实证研究。YZ厂建厂历史悠久,工会互助制度发展历程完善,并且当下YZ厂仍保留单位内外多种互助制度并行,在参与上级工会职工互助保障的主流互助制度之外,在单位内部按年度职工仍开展向厂内互助基金会捐款。本研究采用社会学定性分析方法中的实地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将该厂1955年建厂初期至1995年间在工会会员之间实行的以“互助储金会”为代表的经济互助制度,结合“生活服务小组”、“思想互助小组”等为代表的劳力互助制度和思想互助制度,统称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将1995年后参与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组织的以职工医疗互助为主要内容的“职工互助保障”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处于低位时期,收入分配制度遵循平均主义基础上的按劳分配,职工收入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成为客观现实。社会管理领域国家以单位体制将个体纳入单位组织中便于管理及整合,单位组织也成为国家向个体提供福利待遇的中间组织。本论文所研究的国有企业在单位体制时期是典型的能够为单位成员提供近乎全覆盖福利、单位成员对单位组织依附黏性较强的单位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结构角度而言,国家经济社会的宏观制度要求单位组织承担国家意志的传达者、国家资源的提供者角色,纳入代表着“国家”的单位组织中的个体依靠单位解决自身的困境成为该历史阶段下理所当然的选择。这是国家制度对单位组织内部成员互助行为的社会建构。从自下而上的结构角度而言,在企业与国家“同构”之下的国有企业工会,听从党委领导并为行政部门分忧是其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国家总体资源供给量不足的局限下,动员群众力量展开互助互济活动成为工会的理性选择。把单位成员的问题在单位组织的场域内解决,这是单位组织“向上负责”的反馈表现。在国家宏观制度与中层单位组织的互构结构之外,大量职工存在临时性经济借贷需求这样微观个体的实际需求也是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要素。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发展过程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变迁是对原有互助制度中呈现正反馈递增的设置予以保留,在此基础上采取渐进式变迁的方式,符合职工对工会互助制度发展的预期惯性,也符合制度制定的主体工会组织的功能定位。由于工会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功能侧重有所区别,工会互助制度也随之呈现了从“解群众之困”到“筑风险补充保障”的功能偏重转向。在单位体制之下,工会是生产性行政单位的企业同盟者或建设伙伴。因此工会组织为单位行政减轻负担的同时还要为职工群体缓解压力,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工人的生活福利工作,将出现临时经济困难的职工“揽”到工会职责份内,采取广泛依靠群众力量、解决群众自身问题的方式设立“互助储金会”,这是工会对稳定单位体制的有效的助益方式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职工互助保障的群体边界相较单位体制时期工会互助制度范围扩大。职工互助保障将一事一时的工会“送温暖活动”转变为覆盖全年的帮扶救助长效机制,将工会单向“施惠”转变为职工双向多元互助参与。笔者通过对YZ厂工会互助制度的研究认为互助制度的当代价值不仅在于为职工提供风险补充保障,更在于“重塑”单位内部职工间相互关爱的凝聚力。“在内”有单位组织对“单位人”的关怀,“单位人”以尽心完成职业目标作为对单位组织的回馈;“在外”利用大数法则的职工互助保障,是低投入的非营利性的风险补充补充保障。笔者认为工会互助制度的发展进路应在维护职工保障权益的原则上拓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互助保障体系,配合“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过程中的下岗职工、人数日渐增加的离退休职工、互联网平台灵活就业职工等群体设置有工会特色的互助保障制度,这也将是工会迎合职工民意需求增强持续创新能力持续“赋能”的表现。

张婷婷[5](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贾熠宸[6](2021)在《A银行老年客户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指出

蒋媚[7](2021)在《“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供给研究 ——以南宁市青秀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佳[8](2021)在《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研究(1949-1952)》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国金融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率先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既是近代中国金融史的结束,同时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史的开始。本文以1949年至1952年建业银行公私合营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整个动态过程,即从逻辑和时间起点的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到以全行业公私合营为终点的全部过程。同时,本文也从建业银行内部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窥探,厘清银行所有权、经营权、人事权等陆续转移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具体情况。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整个过程真实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逐步“利用、限制”私营金融业的历史过程。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了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背景,从理论土壤和实践基础两个角度,在论述公私合营前建业银行历史沿革的基础上,分析建业银行选择公私合营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梳理了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动态过程,主要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经历了两次陈述与申请后,建业银行于1950年7月正式成为公私合营银行,在全行业公私合营推进中,建业银行最终以“定息”的形式走完了其公私合营的全部过程,并在整个公私合营的过程中体现出建业银行的特殊之处;第三部分对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探讨,以期对现实带来启示。当前中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对1949年至1952年建业银行公私合营整个动态过程的回顾和反思,有助于正确认识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作用,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银行发展,坚持金融改革稳定有序发展,在新时期推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欣婷[9](2021)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疑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间经营活动越发活跃,其中就包括民间融资,它的产生为中小企业的运营开拓了新的融资和投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方面的困境,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当今社会,融资原本为法律规定下一定范围内合法获得流通资金的渠道,但是一些人表面打着“合法”的旗号,背后却在进行犯罪活动,这无疑会扰乱金融管理秩序。虽然国家已经予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样的非法集资行为较为严厉的法律规制,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加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自设立以来由于罪状表述不清、适用范围逐渐扩大等原因都导致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热点,那么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规划好该罪的未来走向则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司法案例的实务性困境为基础进行研究,充分考虑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探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问题。文章意在通过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其相应的完善建议,因此文章主要包括以下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法沿革、定义以及特点,其中主要对该罪刑法规制的进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刑法对该罪的规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社会形势,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化,在此过程中,该罪同样具有着涉及范围广、涉及金额大、犯罪行为隐蔽,高额回报做诱饵等特征。第二部分主要针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中客观方面与主观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从非法性、公开性、社会性以及利诱性四个不同的角度对客观方面进行了诠释,并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对四大特征进行了理解;其次又通过犯罪目的与法律认识错误判断两方面对主观方面进行了认定。第三部分分析了该罪司法认定中的相关问题。首先对本罪与非罪即民间借贷进行了认定,其次又对本罪与其他罪进行了区分,具体论述了该罪与集资诈骗罪以及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这样关联犯罪的界限,通过概念、特征以及构成要件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从而更加厘清了本罪与其他犯罪之间的同异。第四部分主要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基础提出了完善建议。根据该罪的立法初衷,以及对于相关概念的区分和对犯罪的进一步审视,将完善建议主要分为立法完善与司法完善。立法完善中提出明确罪状表述和完善刑法配置;司法完善则包括缩限适用范围和补充司法解释。

孙小雁[10](2021)在《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4亿,占人口总量的18.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1.9亿,占13.5%。121世纪中叶以后,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可高达30%-50%。人口老龄化将对我国代际赡养关系和老年人的养老带来空前严峻的挑战。老年人由于生理机理衰退,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收入将逐步减少乃至丧失,另一方面他们的基本医疗与长期护理需要将显着增加,如果家庭转移支付与公共转移支付不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基本收入,他们极易陷入贫困。论文将重点研究个人、家庭和政府三大主体对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收入差距及收入水平的影响和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城镇户籍之上附加了各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劳动就业政策,使得城镇和农村老年人在收入结构、社会保障和养老模式等方面呈现出非常显着的差异。伴随着子女数量减少和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代际赡养关系受到极大挑战,农村以家庭供养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城市化进程导致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向经济更发达的城镇聚集,农村老龄化程度和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城镇,家庭成员将难以向农村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的照料。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经从主要面向城镇居民提升为覆盖全民,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等正在向一体化的目标迈进,但是,城乡老人的收入差距和养老保障水平差距仍然相当悬殊。为进一步研究近十年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和收入差距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对城乡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入开展研究,重点考察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两个群体的收入水平、来源和决定因素。第一,论文根据老年人收入来源的三个不同主体,将总收入划分为来源于个人的收入、来源于家庭的收入和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对近年来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收入来源的变化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按城乡、区域等不同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在城乡、区域、年龄段、性别等维度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差异最大,收入结构差异也非常显着。第二,论文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以及相关因素对不平等的贡献度。本文采用各类不平等指数分别测算全体老年人、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并从两个维度对收入差距进行分解。一是用泰尔指数对老年人的收入差距进行组间组内分解,二是按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按不同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再缩小的趋势,农村内部差距趋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显着缩小,结果总体差距缩小。在各类收入来源中,社会保险转移净收入对总收入的基尼系数综合贡献率最高。第三,论文对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别考察了城乡总体老年人、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个体收入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包括个人自然禀赋和人力资本积累等个人相关因素,家庭相关因素,以及社会支持政策等方面的因素。结果发现城镇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有显着差异,城镇老年人收入受社会保障制度影响较大,农村老年人则受家庭转移支付的影响较大。第四,论文进一步研究了近年来社会保障在缩小老年人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方面所起的作用,发现社会保障有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藩篱仍然存在,社会保障受益水平差距悬殊,城乡老年人来自社会保障的收入差距远高于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第五,论文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收入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各国国情有所不同,但都同样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国民基本养老金的财政压力,在为老年人提供稳定可持续的收入保障方面做了很多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维持养老基金的可持续性;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以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求;基本养老金更加注重公平,实现收入再分配功能保证低收入者的经济来源;完善收入最低保障制度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为贫困和患病的老年人提供托底保障等。最后,论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包括实施积极老龄化,提高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继续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提升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公平性与效率;加大对未来老年人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提升中国人口生育率,减缓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等。

二、当前储蓄宣传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储蓄宣传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追踪调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追踪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描述
    (一)金融能力概念界定
    (二)调查与研究方法
    (三)样本描述
        1. 样本分布情况
        2. 受访者个人及家庭情况
        (1)受访者个人基本情况
        (2)受访者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三、金融能力对比分析
    (一)融资
        1. 家庭日常负债管理
        (1)农村居民的负债用途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2)农村居民教育借款占比较高,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较高
        (3)就医仍然是农村居民的主要负担
        2. 正规金融渠道融资
        (1)金融外部环境改善提高了农村居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2)农村居民融资需求额度呈现上升趋势
        3. 民间融资情况
        (1)传统融资对民间融资产生了替代效应
        (2)民间融资渠道仍较单一,借款成本增加
    (二)数字账户与支付
        1. 政府补贴继续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1)性别鸿沟在缩小
        (2)银行卡使用率有所提高
        (3)以第三方支付方式发放政府补贴意愿迅速提高
        2. 金融环境不完善及个人偏好制约金融能力提高
        (1)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完善
        (2)银行卡普及率仍存拓展空间
        (3)金融服务呈现多元发展趋势
        3. 数字普惠金融稳步推进
        (1)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
        (2)手机银行使用率大幅提高,但深度仍然不够
        (3)网上购物普及率显着提高
        (4)二维码收付的普及率明显提高
        (5)互联网金融服务使用率显着提高
    (三)家庭日常金融管理与决策
        1. 家庭收入和支出管理
        (1)受访者家庭收入显着提高,但仍然偏低
        (2)受访者家庭多数支出类别向更高水平转移
        (3)家庭盈余(1)明显增加,但赤字比例依然不低
        2. 投资理财决策
        (1)受访者家庭储蓄意识淡薄,有储蓄的家庭比例较低
        (2)受访者的理财规划意识不强,有投资行为的受访者家庭占比很低
        (3)农村居民购买政策性保险的比例较高
        3. 金融风险管理
    (四)金融素养与金融教育
        1. 金融教育供给优化,助力金融素养提升
        (1)农村居民金融意识开始觉醒,金融教育还需持续发力
        (2)农村居民金融知识结构发生了转变
        (3)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宣讲和金融知识普及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4)金融知识获取渠道多元化
        (5)农村居民参加金融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
        2. 受访者自然情况对其金融素养提升的影响
        (1)性别对参加金融培训态度的影响变化不大
        (2)年龄是影响培训意愿的重要因素
        (3)受教育程度影响金融知识学习态度
        3. 农村居民对未来金融教育培训提出了更为理性的要求
        (1)金融知识普及内容中最受关注的是保险相关知识
        (2)金融教育途径多样化
        (3)金融教育保障机制化
四、对策建议
    (一)广开渠道,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二)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机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效率
    (三)继续创新农村金融业务,构建良好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四)加快推进农村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村现代化支付体系覆盖范围
    (五)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六)全面普及农村金融教育,营造良好的金融知识学习氛围

(2)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绩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概念界定
    1.6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众筹概念与分类
        2.1.1 众筹概念
        2.1.2 众筹模式分类
    2.2 性别刻板印象与投资行为
    2.3 可得性启发式与投资行为
        2.3.1 启发式与认知偏差
        2.3.2 启发式与投资行为
        2.3.3 可得性启发式与投资行为
    2.4 众筹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1 众筹融资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4.2 众筹投资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5 文献评述
3 企业家性别和项目标题信息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3.1 模型构建背景
    3.2 众筹市场中投资者行为分析模型
        3.2.1 模型基本设定
        3.2.2 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
        3.2.3 有限理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行为
    3.3 企业家性别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模型
        3.3.1 模型基本设定
        3.3.2 企业家性别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分析
    3.4 项目标题信息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模型
        3.4.1 模型基本设定
        3.4.2 标题凸显市场信息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分析
        3.4.3 标题凸显交互信息影响众筹绩效的理论分析
    3.5 总体研究设计
    3.6 本章小结
4 企业家性别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
    4.1 本章引论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2.1 性别刻板印象对女性企业家融资的影响
        4.2.2 众筹在融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4.2.3 企业家性别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
        4.2.4 领投人对企业家性别与众筹融资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4.2.5 企业发展阶段对企业家性别与众筹融资绩效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设计
        4.3.1 数据与样本
        4.3.2 变量与度量
        4.3.3 模型设定
        4.3.4 内生性问题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4.1 相关性分析
        4.4.2 假设检验
        4.4.3 稳健性检验
    4.5 讨论与结论
        4.5.1 讨论与理论贡献
        4.5.2 实践意义
        4.5.3 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4.6 本章小结
5 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
    5.1 本章引论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1 众筹投资动机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5.2.2 信息可得性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5.2.3 性别刻板印象与信息解读
        5.2.4 标题中凸显市场信息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
        5.2.5 标题中凸显交互信息对众筹投资绩效的影响
        5.2.6 企业家性别对标题信息与众筹融资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
    5.3 研究方法
        5.3.1 数据与样本
        5.3.2 变量与度量
        5.3.3 模型设定
        5.3.4 内生性问题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主要结果
        5.4.2 稳健性检验
    5.5 异质性分析
        5.5.1 众筹项目所处地区的影响
        5.5.2 众筹投资金额的影响
        5.5.3 众筹融资规模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6 企业家性别与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投资过程及投资绩效的影响
    6.1 本章引论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1 众筹投资过程中的项目关注者
        6.2.2 众筹项目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
        6.2.3 企业家性别与项目标题信息对众筹项目关注者的影响
        6.2.4 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项目关注者对众筹融资绩效的影响
        6.2.5 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项目关注者对众筹项目投资收益的影响
        6.2.6 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项目关注者对项目争议的影响
    6.3 研究设计
        6.3.1 数据与样本
        6.3.2 变量与度量
        6.3.3 模型设定
        6.3.4 内生性问题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主要结果
        6.4.2 稳健性检验
    6.5 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影响项目关注人数的异质性分析
        6.5.1 众筹项目所处地区的影响
        6.5.2 众筹投资金额的影响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3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4)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缘起
        1.1.2 问题提出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工会
        1.2.2 工会会员与单位成员
        1.2.3 互助互济
        1.2.4 工会互助制度
    1.3 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
        1.3.1 理论基础:制度生成与变迁理论
        1.3.2 解释框架:“结构—需求—制度”分析框架
        1.3.3 论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6.1 理论意义
        1.6.2 现实意义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述评
    2.1 国内文献回顾
        2.1.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1.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1.3 互助价值传统与互助实践研究
        2.1.4 工会互助保障研究
    2.2 国外文献回顾
        2.2.1 工会角色与组织运行研究
        2.2.2 工会功能与改革研究
        2.2.3 互助思想与互助组织研究
    2.3 既有学术贡献与局限
        2.3.1 学术贡献
        2.3.2 研究局限
第3章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背景分析
    3.1 制度下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催生互助“刚性需求”
        3.1.1 计划经济时期经济水平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局限
        3.1.2 单位制初期国有企业“纵横交错”管理体系下的工会组织
        3.1.3 单位制初期的工会保障职能
    3.2 组织反馈:单位成员团结模式的有机形塑
        3.2.1 发挥工会“政治动员”组织者的作用
        3.2.2 互助行为优化单位成员社会互动结构
        3.2.3 集体主义思想成为单位体制时期价值取向
    3.3 个体需求:满足计划经济时期单位成员基本生活保障需求
        3.3.1 脱离剥削性质的旧时民间借贷组织的需求
        3.3.2 大量单位成员存在应急借款的需求
        3.3.3 缓解单位成员家属“后顾之忧”的需求
第4章 计划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初样态”
    4.1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运行和功能
        4.1.1 建国初期工人阶级互助实践
        4.1.2 工会互助制度的运行过程
        4.1.3 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功能
    4.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内容和特点
        4.2.1 “互助储金会”——经济互助制度
        4.2.2 “生活服务小组”——劳力互助制度
        4.2.3 “思想互助小组”——思想互助制度
        4.2.4 由“输血”到“造血”的互助基金会
    4.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初样态”的行动回应
        4.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4.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4.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4.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5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工会互助制度的“新样态”
    5.1 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特点和功能
        5.1.1 从路径依赖视角解析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
        5.1.2 职工互助保障区别于商业保险的独特价值
        5.1.3 互助制度助力工会打造全方位保障“品牌”
    5.2 YZ厂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表现形式
        5.2.1 YZ厂参与职工互助保障的必要性
        5.2.2 双轨互助制度并行的YZ厂特色
        5.2.3 对制度目标和成效的认同激发参与动力
    5.3 单位成员对工会互助制度“新样态”的行动回应
        5.3.1 单位成员“支持型”行动
        5.3.2 单位成员“妥协型”行动
        5.3.3 单位成员“观望型”行动
        5.3.4 单位成员“排斥型”行动
第6章 工会互助制度的变迁逻辑分析
    6.1 宏观制度对中层赋能和个体需求的决定作用
        6.1.1 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作用
        6.1.2 单位由行政性整合转向利益性整合
        6.1.3 “国家—单位保障”进阶“国家—社会保障”
    6.2 中层赋能的“强化”促生互助组织新形态
        6.2.1 向上贯彻:上级工会“在场”重塑互助边界
        6.2.2 向下回应:发挥工会组织联系职工的“桥梁纽带”
        6.2.3 自我赋能:工会组织市场化“跨界”
    6.3 微观个体为宏观结构和中层赋能提供经验建构
        6.3.1 “搭便车”的群体惰性助推互助行为制度化
        6.3.2 “由借到挣”的行为逻辑嵌入互助基金会的运营理念
        6.3.3 “风险自担”的制度常态激发工会互助保障的转型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1.1 工会互助制度生成的复合因素
        7.1.2 工会互助制度变迁不可忽视的“中层力量”
        7.1.3 工会互助制度的现实意义
    7.2 研究不足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受访者基本信息表(以访谈时间先后排序)
    附录3:《互助储金会组织通则》
    附录4:《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章程》
    附录5: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C市办事处开展的职工互助保障类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5)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4.2.2 时变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TVP-SV-VAR模型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5.1.1 PVAR模型构建
        5.1.2 变量和数据
    5.2 实证研究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5.2.2 脉冲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区域差异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研究(1949-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背景
    第一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有关公私合营的理论论述
        二、中国共产党有关公私合营的思想
    第二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实践基础
        一、上海解放前夕私营金融业的混乱
        二、上海解放初期新金融秩序的建立
        三、“新四行”公私合营的典型示范
        四、建业银行的历史沿革与合营准备
第二章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过程与特点
    第一节 金融业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的建业银行
        一、计划与商议
        二、申请与通过
        三、改组与调整
    第二节 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推进中的建业银行
        一、组织成立新五行联合总管理处
        二、建业银行与“三反”“五反”运动
        三、并入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第三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特点
        一、建业银行自身性质特殊
        二、合营过程坚持循序渐进
第三章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评析
    第一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经验
        一、整合劳资关系
        二、进行理论学习
        三、施行专业分工
    第二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不足
        一、对合营政策认识不够深入
        二、在计划工作方面较为薄弱
    第三节 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集中统一领导
        二、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银行发展
        三、推进金融改革稳定有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疑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概述
    1.1 立法沿革
    1.2 定义
    1.3 特点
2 构成要件的相关问题分析
    2.1 客观方面的有关要素
        2.1.1 “非法性”的理解
        2.1.2 “公开性”的认定
        2.1.3 “社会性”的分析
        2.1.4 “利诱性”的定位
    2.2 主观方面的认定
        2.2.1 犯罪目的判断入罪的必要性
        2.2.2 法律认识错误对入罪的影响
3 司法认定中的相关问题界定
    3.1 本罪与非罪的认定
    3.2 本罪与其他罪的区分
        3.2.1 本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
        3.2.2 本罪与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的界限
4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完善建议
    4.1 立法完善
        4.1.1 明确罪状表述
        4.1.2 完善刑罚配置
    4.2 司法完善
        4.2.1 缩限适用范围
        4.2.2 补充司法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10)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框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研究方法与数据
        一、相关概念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未来研究方向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与养老保障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
        四、社会学理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老年人收入来源的研究
        二、关于老年人群体收入差异的研究
        三、关于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四、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与差异研究
    第一节 老年人的收入来源
        一、老年人收入来源分类
        二、来源于个人的收入
        三、来源于家庭的收入
        四、来源于政府的转移收入
    第二节 城镇老年人与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变化趋势比较
        二、城镇老年人和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来源比较
    第三节 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东中西部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四节 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五节 男性老年人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差异
        一、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变化及来源差异
        二、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收入结构变化差异
    第六节 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乡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一、个人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二、家庭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三、政府对老年人收入保障的作用
第四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测度收入差距的指数
        二、泰尔指数分解法
        三、基尼系数按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方法
    第三节 城乡老年人收入差距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一、城乡总体老年人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二、城镇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三、农村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及其变化趋势
    第四节 老年人不同人群组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第五节 各类收入来源对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一、城乡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二、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三、农村老年人收入来源对总体基尼系数边际效应的动态分析
    第六节 社会保障对老年人收入差距作用的分析
第五章 城乡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构建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第二节 城乡总体老年人的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总体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三节 城镇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城镇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四节 农村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基本描述
        二、个人、家庭和政府对农村老年人收入的作用
    第五节 生命历程视角下老年人收入影响因素的分析
第六章 发达国家保障老年人收入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第—节 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美国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美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美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二节 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与社会保障
        一、日本老年人的收入来源与收入差距
        二、日本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与政策
        三、对日本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英国老年人的收入保障制度
        一、英国养老金制度
        二、英国老年人的其他收入保障制度
        三、对英国老年人收入保障制度的评价
    第四节 美日英三国养老收入保障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当前储蓄宣传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村居民金融能力追踪调查报告[J]. 耿传辉,任春玲,张文娟,张传娜,张亦潍,宋贺.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5)
  • [2]企业家性别、项目标题信息与众筹绩效[D]. 赵杨. 浙江大学, 2021(01)
  • [3]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J]. 丁元竹,沈艳,刘培林,李金华,贺雪峰,程虹,杜运周,苏屹,李海舰,刘军强,李实,刘守英,甘犁,吕长江,许晖,罗必良,杨世伟,陈彦斌. 管理世界, 2021(09)
  • [4]国企工会互助制度的生成与变迁研究 ——基于YZ厂的实证分析[D]. 穆希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5]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6]A银行老年客户零售业务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贾熠宸.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7]“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志愿服务供给研究 ——以南宁市青秀区为例[D]. 蒋媚. 广西大学, 2021
  • [8]建业银行公私合营研究(1949-1952)[D]. 李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关疑难问题研究[D]. 张欣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1(08)
  • [10]中国城乡老年人收入:个人、家庭和政府的作用[D]. 孙小雁.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标签:;  ;  ;  ;  ;  

当前储蓄宣传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