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惠芬(Yvonne Yang)[1](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翁志辉[2](1993)在《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对1991年台湾69种农业科技期刊,从专业结构、刊物性质、出版周期、办刊单位和创刊年代5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刊物性质上,以科普性和学术性为主,呈"哑铃型"结构。通过对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状况和特点的分析,就当前如何进一步办好我国大陆农业科技期刊今知之甚少,本文就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方面的状况和特点作了分析,并结合大倍农业科技期刊的状况进行比较探讨。
孟宪学[3](2002)在《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中,如何加快建设一个适应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需要的多样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现代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是本项研究提出的背景。本项研究是国家948项目“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项研究目的是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的发展问题,提出系统的技术选择、系列设计、系统建设模式与利用模式及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的有序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信息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重点实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信息分析、管理分析的相应方法,通过历史的比较分析和国内外的比较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模式选择和管理策略。 关于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技术等方面,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但是在农业领域,通过检索来看,本项研究是第一次从农业行业的整体上对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新的探索: 1.在分析了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数据库的理论与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而对数据库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描述了各类型数据库的特征。 2.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数据库产业发展和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建设的6条宝贵的经验,找出了中国数据库建设的6个方面的差距。 对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发展进行了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所处的环境。 3.对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提出了6项重大技术领域的选择;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3个层次的布局和系列设计。 4.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可能选择的4种模式以及数据库利用模式的选择。提出了12条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的建议。 文中把我们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农业科技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与共享服务》作为分析的案例。这个系统的建设属于一种典型的公益类合作建设模式,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的长远建设积累重要经验。 这项研究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分析的基础,对于国家规划和管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苏超[4](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汪心毅[5](2019)在《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更高的一个层级来看,“三农问题”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社会经济能否达到高质量的发展。与大陆地区“三农问题”丛生的状态有所不同,台湾地区的“三农问题”在某种角度上已经得到了非常“高质量发展”。从两岸相似性来看,台湾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成为大陆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而借鉴的。为了科学而又有效地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我们设计了一个专门的计量模型即“农业发展指数”,通过这个模型的计量研究,我们认为:(1)台湾地区在该指数上对比大陆的各个省市存在较大优势,尤其是农民生活水平;(2)台湾地区自70年代起转变发展农业经济模式,进一步建立更为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政府不仅减少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管制,并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富丽农村的推动者;在贸易方面,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把握国际竞争优势,运用国际市场补齐短板。开放的市场体系驱动农业发展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农村不断建设的根本原因。因此,促进农业发展,需要建立更为开放、对接全球的农业市场体系,尤其对于大陆地区“18亿亩耕地红线”问题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3)开放的市场体系改变了资源配置后,技术逐渐取代其他要素成为主要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80年代起,台湾地区逐步建立起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相互促进发展的学科体系,直接促进农药、育种、防疫等方面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成功从实验室到应用生产的过程中,台湾地区改变了由农复会单一引导式,到以农会为推广核心,政府、企业、高校、社会机构多元参与的体系,促进了农业技术运用以及农村教育。因此促进农业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科技的研发,推广体系也同样重要。(4)产业融合是台湾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将加工业,服务业等与农业有机结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农村在通过其他产业的建设后,尤其是旅游行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逐渐凸显,农民从专业经营农业到兼业,由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台湾地区对村落文化,或者说创意农业相当重视,融入文化创意是促进农业生产亦或经营休闲农业的普遍做法。因此,寻求农业发展,农村建设不仅需要寻求拉长农村产业链的机会,也有必要考虑融入当地文化。(5)台湾农民组织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直到现在建立了“自有、自治、自享、受法律保护”的农会,并通过法律保障了农会功能的多样性,起到了保障农民社会公共服务,建立供销体系,提供金融服务等多项功能,减轻其他社会组织的负担,成为农民背后的坚实的保障。因此,建立功能丰富的农民组织对于农业发展,农民提高生活水平也是有必要的;(6)根据比较,两岸农业存在互补性,台湾农业的优势在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与市场行销能力,大陆则在市场、劳动力及其他一些基本生产要素上具备优势,进一步推动两岸合作也是有必要的,是促进农业优势互补、永续发展简单而有效的途径。当然,上述的观点和结论是通过一个相对庞大而又有逻辑的研究体系分析而得出的,这个体系可以简略的概括为:首先,分析理论与研究成果;其次,分析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概况;再次,通过“农业发展指数”对比两岸农业的发展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关于对大陆农业发展的启示。
陈正辉[6](2012)在《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知识经济时代,农科高等教育俨然已成为促进国家农业整体发展,响应农业国际化挑战的重要角色。同时,农科高等教育机构亦担负着国家农业发展与培育农科高级人才的重责大任。随着全球化趋势扩张的影响,台湾农科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也开始从本土性转向国际性的联结,例如新增境外游学、境外设立分校、境外专班课程以及双联学位等跨境的国际合作。另者,因网络的普及化而出现远距教育的新模式,此种突破传统的讯息服务及知识交流的模式,提供了快速、创新、多元与极富弹性的高等教育活动,让高等教育逐渐迈向全球化的体系与蓝图之中。因而,农科高等教育的经营策略,亦须符合与满足此一大环境框架下的需求。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之策略规划,宜从农业发展、社会经济、农科高等教育经营现况等限制条件下出发,佐参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配合本土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项,从而建构合适的国际化策略,以应对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化竞争的冲击。台湾农科高等教育面对国际化之挑战,主要体现在农科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以及网络课程与远距教育的快速发展,亟需进行前瞻性的国际化策略规划。目前,农科高等教育扩增硕、博士在职专班,已经从过去的境内转向境外发展的国际化模式。同时,现行农科学生透过教师在教室课堂讲授课程为主的学习方式,已经改变为客制化课程的方向,即不再强迫每个农科学生共同学习同样的内容与进度。现有的农场实习课程,也开始朝向虚拟农场教室之发展。因此,未来的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的规划,应该突破现行农科高等教育体制的运作模式,配合农科教师与农科学生之间互动的多元需要,随时随地提供因应国际化的新策略,例如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师生交换、双联学位、境外学习以及境外授课等之完善的配套措施。就台湾农科高等教育核心价值的视域而言,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正面对着全球化趋势与国际化竞争的双重挑战,如何确保农科高等教育之核心价值的存在,并将全球化融入本土化中,这是农科高等教育存续本土化的竞争优势,例如共同校训与农科高等教育之本土精神等。从全球化变革趋势的角度来看,如何让农科高等教育及早因应国际化模式的改变,适时进行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革新与优生化,诚是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的成功机会。目前台湾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现况,主要是各农学院依据教育部之国际化政策,配合计划补助与具体拟定各种国际化策略并加以实践。因此,各农学院显然缺乏针对自身特色与发展需求的国际化规划,基本问题还是存在于需要政府经费资源的充分支持,以获得推动国际化和兼顾院务发展的机会。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议题,主要是关注在一般高等育之大学评鉴、国际化成分检视、国际化策略构面与内涵等之研究,并且缺乏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检讨。因而,进行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可以补充一般高等教育对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领域之研究的不足,并可供为政府及各大学发展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的佐参。台湾农科高等教育之国际化策略,参酌教育部国际化政策、各大学农学院国际化策略,以及相关一般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学者研究,发现相关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检讨之策略项目,主要包括校园国际化、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学生交流、国际学习网络、国际教育合作、国际化课程、国际大学评鉴、台湾奖学金、国际双联学制、教育产业输出、学期国际服务、开放两岸交流、接待家庭系统等13项国际化策略。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的探讨,即涵盖13项国际化策略成分的检视,通过诊断与评估的实证结果与重要发现,提供行政院有关部会与大学农学院各依自身所需条件,分别甄选国际化之强化策略,并适时的研议适当方案与配套措施,在通过执行力的有效过程后,获得足以因应全球化与国际化互动的挑战,而取得国际化之成功发展的初步机会。同时,为顾及农科高等教育具有本土化的特殊本质,并寻求客观反应国际化互动的对话与最佳交集,亦可参照现教育部国际化政策作为基础点,进行相关国际化之强化策略的开展,以形成在地全球化的优生化,并能适时地融合、修正、调整和创新国际化策略的规划项目,以逐步创造农科高等教国际化之达到世界级水平的竞争优势。
翁志辉[7](2006)在《农业科技期刊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文中提出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体会到农业科技期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期刊在服务"三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结构不合理、发行量下滑、总体质量不高、期刊特色不强、经营定位超前、社会重视不足等。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期刊的新要求,从加强扶持、明确定位、强化特色、优化选题、合作办刊、扩大发行等6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办好农业科技期刊,更好地为"三农"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庞博[8](2010)在《基于SCP理论模型的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而且,“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要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农业科技期刊所刊载的各种研究文章、技术创新成果、实用农业技术等,是科技向生产力转化的必要过程。事实证明,农业科技期刊所刊载的大量成果,源源不断的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应用,并稳步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期刊社都被纳入事业单位管理,实行计划管理模式,其支出经费完全由财政拨付,几乎不追求经济效益,这种“财政支持型”、“社会福利型”的运行模式完全没有把期刊作为一个产业来看待。1992年,国家把科技期刊划入第三产业并要求科技期刊社积极转变经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管理”,至今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了,但我国科技期刊所呈现的发展态势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并不匹配。作为农业大省的陕西,需要一大批具有针对性指导意义的高水平农业科技期刊,传播农业信息,培养农业人才,推动农业发展。而且,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崛起,包括原有的报纸、广播、电视都将对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挑战。但从本次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陕西省的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在管理、编辑、出版、发行等诸多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简而言之,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缺乏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因此,本文将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视角,在SCP理论模型的框架下,通过对陕西省20种农业科技期刊经营现状的分析,揭示农业科技期刊的出版发行规律,构建关于提升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阐释其提升途径。本文共分六个部分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主要对构建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选题背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概括性叙述。第2章产业组织理论及SCP理论模型概述。简述了产业组织理论和传媒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概况,对SCP理论模型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基于该模型对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3章科技期刊及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首先分别概述了我国和陕西省的科技期刊及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概况,其次结合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问卷调查的结果,从期刊结构、期刊管理、期刊广告与发行、期刊人员结构等四个方面,着重对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的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第4章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SCP分析。首先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与退出壁垒三个方面对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剖析。其次从价格策略、产品策略、广告策略三个方面对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行为做了分析。最后从布局与规模、经营效益与利润、产业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对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绩效进行了论述。本章为构建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充足且必要的理论支撑和依据。第5章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首先概述了核心竞争力的源起及其内涵,其次构建了关于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最后从打造管理竞争力、提升学术竞争力、加强编辑竞争力、提高影响竞争力、完善技术竞争力等五个方面对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做了阐释。关于打造管理竞争力,从组建科技出版集团、建设科技期刊群落、重视人力资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关于提升学术竞争力,从提升学术水平、深化同行评议、加强编委建设、积极组稿约稿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关于加强编辑竞争力,提出了优化出版周期、明确编辑分工、改革栏目设置、采用动态页码等四项举措。关于提高营销竞争力,提出了搞活广告经营、扭转发行颓势、延伸产品范围、采用多元定价等四项措施。关于完善技术竞争力,建议创办网络期刊和开发网络平台。第6章结论。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并阐述了研究工作的意义以及对研究的展望。
刘世华,臧运平[9](1998)在《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状况(1979~1995)》文中研究指明统计了1979~1995年我国具有 CN 号的农业科技期刊,并按农业科技期刊所占科技期刊的比例、类型结构、学科结构、地区分布及刊期变化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状况的看法。
程维红[10](2005)在《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对我国农学期刊现状做统计分析和研究,全面收集了我国大陆目前正在出版的827种农学期刊8项基本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990年以来,我国农学期刊的学科结构相对稳定,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小幅变化。(2)双月刊、季刊和月刊占92.09%。1995年以来,季刊比率明显下降,月刊比率明显增加。(3)80%的农学期刊创刊于1970—1999年间,创刊的高峰时段是1980—1989年。(4)我国大陆农学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自1995年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其分布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达程度基本呈正相关。(5)技术类期刊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学术类期刊,科普类期刊所占比例与我国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不相适应。(6)主管单位分布为省级行政部门(37.10%)>国家部委(29.00%)>科研机构(17.41%)>各级学会(10.84%)>大专院校(3.36%)>其他(2.29%)。全国性农学期刊占42%,地方性农学期刊占58%,与1995年相比全国性期刊比率提高了16%。(7)阐明了126种农学核心期刊的学科、刊期、创刊年代、类别和主管单位分布特点。 为探讨我国农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分析了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10项文献计量指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农学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载文量4项重要指标均小于总平均,说明农学期刊的被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农学期刊的基金论文(58%)比远大于总平均(38%),说明国家相关部门对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较高。 为了阐明我国农学期刊的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了农学期刊4项网上文献计量指标,并对不同程度全文上网的3组农学期刊和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农学期刊的6项指标分别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农学期刊“Web下载总频次”的平均值仅为所有期刊总平均的65%;“Web影响因子”(7.359)远低于总平均(12.027);“Web即年指标”(6.324)远低于总平均(10.627)。提出了我国农学期刊提高网上影响力的策略。 对比分析了《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Theor Appl Genet、Plant Physiology和Crop Science等的办刊情况。结果显示:(1)卷数、期数、页数和栏目设置等4个限制因素中外刊只有2个,而中文期刊均有3个。(2)《作物学报》审稿周期长于2外刊,2中刊的出版周期并不比2种国外同行期刊长。(3)中文期刊的篇均引文数和参考文献中期刊自引率均远低于外刊;(4)中、外刊在引文习惯上有所不同,外刊的引文半衰期相对较长。(5)“作者国家数”和“国际合作论文比”外刊远大于中刊。(6)2中刊在网络化方面与国外期刊相比还存在差距。提出了2中刊相应的编辑出版策略。 为了解《作物学报》被引情况,分析了2003年《作物学报》在“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被引文献。结果如下:(1)将被引3次以上的论文确定为重要论文,共计205篇。(2)明确了重要论文的地区分布和机构类型分布。(3)明确了重要论文的选题和作物分布。(4)找到了2个学科热点和6个受到关注的主题。(5)认为被引4次以上的作者为核心作者,共78位。(6)《作物学报》“被引高峰年”出现在引用统计年至前溯大约10年之间。(7)分析了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的235种期刊的学科分布。(8)引用《作物学报》6次以上的14篇文章中有8篇为综述类文章。(9)将《作物学报》引用者的单位划分为核心层、扩展层和外围层,提出对核心层应做好各种服务,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形象,对扩展层应加大宣传力度,吸引优秀稿件。 为了解近年来《作物学报》受2项基金资助后的工作进展,对《作物学报》2003—2005年3年出版情况的作了分析。结果显示:《作物学报》近年来连年扩版增页(由2003的960页增加到2005年1690页),出版周期缩短了2个月。除自引率外,各项文献计量学指标均有所提高,说明刊登文章的水平和国际化程度有所提高。还对涉及的基金项目及其分布和刊登文章的选题作了分析。
二、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
一、对学生的成效 |
二、对学校的成效 |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
四、对社会的成效 |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建议 |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1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 |
2.1.2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数据库建设 |
2.2 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及其性质 |
2.2.1 什么是农业科技信息 |
2.2.2 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
2.2.3 农业科技信息的性质 |
2.3 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科技信息 |
2.3.1 科技活动的分类 |
2.3.2 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科技信息 |
2.4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进展 |
2.4.1 数据库的定义与内涵 |
2.4.2 数据库发展阶段 |
2.4.3 数据库的分类 |
2.4.4 各类型数据库的特征 |
2.4.5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地区)数据库建设分析 |
3.1 国外数据库产业发展和主要数据库建设 |
3.1.1 国外数据库产业及其特征 |
3.1.2 国外主要数据简介 |
3.2 中国数据库建设 |
3.2.1 中国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 |
3.2.2 中国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
3.2.3 中国国内主要数据库简介 |
3.3 国内外数据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
3.3.1 国外(地区)数据库建设经验借鉴 |
3.3.2 我国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发展分析 |
4.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发展的历史 |
4.1.1 国外数据库的引进 |
4.1.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研制 |
4.1.3 迅速加快数据库发展的时期 |
4.2 农业情报/信息系统对建设数据库的认识上的发展 |
4.3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取得的成绩 |
4.4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环境分析 |
5.1 信息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
5.1.1 新型信息载体的迅猛发展为数据库提供了新的环境条件 |
5.1.2 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兴起扩大了数据库的服务能力 |
5.2 农业数据库建设的国内外政策法律环境 |
5.2.1 国际信息产业政策宽松、法律规范 |
5.2.2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
5.3 农业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数据库建设 |
5.3.1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构成 |
5.3.2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特点 |
5.3.3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信息意识明显增强 |
5.3.4 农业信息与数据库的需求不断增加 |
5.3.5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和数据库服务存在的问题 |
5.3.6 加强用户与农业科技信息系统间的相互交流 |
5.4 数字鸿沟与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 |
5.4.1 数字鸿沟的缘起 |
5.4.2 中国面临三大数字鸿沟 |
5.4.3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数字鸿沟”挑战 |
5.4.4 填平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系统设计 |
6.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选择 |
6.1.1 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发展基础和技术选择的原则 |
6.1.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选择 |
6.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系列选择 |
6.2.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列选择的依据 |
6.2.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系列设计 |
6.3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建设模式与利用模式 |
6.3.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模式选择的原则和目标 |
6.3.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模式的选择 |
6.3.3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利用模式的选择 |
第七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管理 |
7.1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扶持 |
7.2 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业科技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
7.3 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单位的协调管理 |
7.4 制定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统一规划 |
7.5 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的推广利用与共享服务 |
7.6 推进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创新 |
7.7 合理调整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类型结构 |
7.8 逐步扩大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容量和规模 |
7.9 协调国外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引进 |
7.10 加强数据库人才队伍建设 |
7.11 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的政策咨询与服务 |
7.12 加强对农业科技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
第八章 “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例 |
8.1 项目预期目标和成果 |
8.1.1 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 |
8.1.2 项目预期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为社会共享的方式 |
8.2 主要工作内容分解 |
8.3 技术路线 |
8.3.1 工作程序 |
8.3.2 项目组织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引文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 |
1.研究内容 |
2.主要方法 |
3.研究框架 |
(三)相关理论研究 |
1.产业发展理论 |
(1)农业区位理论 |
(2)产业结构演变理论 |
(3)产业融合理论 |
2.产业竞争理论 |
(1)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理论 |
(2)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
3.相关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 |
(四)研究综述与评述 |
1.海峡两岸关于台湾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
(1)台湾经济与产业结构 |
(2)台湾农业发展历史研究 |
(3)台湾地区农民组织 |
(4)台湾创意农业发展模式 |
(5)农业技术创新 |
(6)“大国模型”与开放的市场体系 |
(7)台湾农业发展困境 |
2.文献评述 |
(五)相关概念解释 |
(六)本文可能创新点及不足 |
二、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
(一)台湾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
(二)台湾农业的历史发展 |
1.明清时期至1945 年:建立生产基础 |
2.1946 -1949 年:发展停滞时期 |
3.1950 -1953 年:生产恢复时期 |
4.1954 -1970 年:加速生产时期 |
5.70 年代:食品加工业崛起 |
6.80 年代:第二次土地革命,农业实现市场化 |
7.90 年代至今:现代农业转型 |
(三)农业发展现状 |
1.农业经济与生产结构演变 |
2.农业生产指数 |
3.农业生产分布 |
4.农业进出口贸易 |
5.农户及农业就业人口 |
6.农家经济 |
(四)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特点 |
1.农业经济增长缓慢 |
2.农业生产趋于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 |
3.农户收入水平高,差距小 |
4.市场化经营明显 |
三、台湾地区与大陆各省市农业发展水平比较 |
(一)指标体系选取 |
1.指标选取原则 |
2.指标选取方案 |
(二)原始数据及计算方法 |
1.原始数据来源 |
2.数据计算方法 |
(三)两岸农业发展指数结果计算与分析 |
(四)农业发展指数单项指标计算与分析 |
1.农民生活水平分析 |
2.农业生产水平分析 |
3.生产结构与效益水平 |
4.农业市场化体系 |
5.农民组织功能 |
四、台湾地区农业优势探析 |
(一)以技术带动的“精致农业” |
1.两岸农业科技贡献率比较 |
(1)模型选取 |
(2)原始数据 |
(3)计算结果与分析 |
2.农业技术研发 |
(1)研究人才与学科体系完备 |
(2)农业生物技术 |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1)战后恢复阶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2)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3)研发转化综合体 |
(4)与大陆地区农业技术研发转化的区别 |
(二)功能丰富的台湾农民组织 |
1.台湾农会发展沿革 |
2.台湾农会特点 |
(1)“自有”即为农会由实际经营农业的农户会员所有。 |
(2)“自治”即为农会组织相对独立,由全体农民自治。 |
(3)“自享”即为农会功能丰富,涵盖广泛。 |
(4)具有有效、覆盖广泛的法律保障农会合理运行。 |
3.台湾农会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
(1)供销一体化 |
(2)农村金融与保险 |
(3)农村教育医疗 |
4.两岸农民组织的区别 |
(三)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以及丰富的产业延伸 |
1.食品加工业 |
2.休闲农业 |
3.文化创意产业 |
(四)开放性更高的市场体系 |
1.生产要素 |
(1)土地 |
(2)劳动力 |
(3)资本化 |
2.农产品价格机制 |
3.与大陆地区农业市场体系的区别—18亿亩“耕地红线” |
五、台湾地区经验对大陆农业的启示 |
(一)建立更为开放、对接全球的农业市场体系 |
(二)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产品价值 |
(三)文化驱动产业融合,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 |
(四)建立健全功能丰富的农民组织体系 |
(五)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问题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论 |
第二章 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农科高等教育形成与初创阶段 |
第二节 农科高等教育改制与奠基阶段 |
第三节 农科高等教育成长与转型阶段 |
第四节 农科高等教育成熟与国际化阶段 |
第三章 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现况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各大学农学院发展现况 |
第二节 社会经济对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 |
第三节 农业发展对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影响 |
第四章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与策略实践 |
第一节 教育部国际化政策沿革 |
第二节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 |
第三节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运作模式 |
第五章 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衡量指标 |
第二节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诊断 |
第三节 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之强化策略规划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博士论文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7)农业科技期刊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业科技期刊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2 当前农业科技期刊服务“三农”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种类结构不合理,普及性期刊偏少 |
2.2 期刊发行量呈下滑趋势 |
2.3 存在“学术不精、科普不新”的期刊质量问题 |
2.4 期刊特色不强,难以适应“三农”的需求 |
2.5 经营定位超前,脱离“三农”现状 |
2.6 管理、职能部门对农业普及性期刊重视不够,扶持不力 |
3 办好农业科技期刊,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
3.1 政策扶持,加强对技术类科普类农业期刊发展的支持力度 |
3.2 明确定位,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宗旨 |
3.3 突出个性,着力反映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特色 |
3.4 优化选题,适应新时期农业科技和农村经济发展 |
3.5 加强合作,密切与农业相关部门和基层农技人员的联系 |
3.6 扩大发行,满足农村读者的需求 |
(8)基于SCP理论模型的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文献综述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文献综述 |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产业组织理论及SCP理论模型概述 |
2.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2 传媒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2.3 SCP理论模型简介 |
第3章 科技期刊及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
3.1 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
3.2 我国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
3.3 陕西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
3.4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发展状况 |
3.5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现状 |
3.5.1 期刊结构状况分析 |
3.5.1.1 主办单位分析 |
3.5.1.2 主办单位性质分析 |
3.5.1.3 刊期结构分析 |
3.5.1.4 刊龄结构分析 |
3.5.1.5 期刊分布状况分析 |
3.5.2 期刊管理状况分析 |
3.5.2.1 组织结构分析 |
3.5.2.2 管理模式分析 |
3.5.2.3 财务管理分析 |
3.5.3 广告与发行状况分析 |
3.5.3.1 刊载广告状况分析 |
3.5.3.2 发行方式分析 |
3.5.3.3 价格状况分析 |
3.5.3.4 发行量分析 |
3.5.4 期刊人员结构状况分析 |
第4章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SCP分析 |
4.1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结构 |
4.1.1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集中度 |
4.1.2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产品差别化 |
4.1.3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进入与退出壁垒 |
4.2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行为 |
4.2.1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价格策略 |
4.2.2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产品策略 |
4.2.3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广告策略 |
4.3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绩效 |
4.3.1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布局与规模 |
4.3.2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经营收入与利润 |
4.3.3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产业技术创新 |
第5章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提升途径 |
5.1 核心竞争力概述 |
5.2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
5.3 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途径 |
5.3.1 打造管理竞争力 |
5.3.1.1 组建科技出版集团,集团化、规模化发展 |
5.3.1.2 建设科技期刊群落,借势出版集团发展 |
5.3.1.3 重视人力资源,完善管理机制 |
5.3.2 提升学术竞争力 |
5.3.2.1 提升学术水平,扩大学术影响 |
5.3.2.2 深化同行评议,保障载文质量 |
5.3.2.3 加强编委建设,增进学术交流 |
5.3.2.4 积极组稿约稿,广泛争取稿源 |
5.3.3 加强编辑竞争力 |
5.3.3.1 优化出版周期,缩短出版时滞 |
5.3.3.2 明确编辑分工,协调出版环节 |
5.3.3.3 改革栏目设置,努力服务读者 |
5.3.3.4 采用动态页码,科学安排版面 |
5.3.4 提高营销竞争力 |
5.3.4.1 转变办刊思路,搞活广告经营 |
5.3.4.2 采取多种举措,扭转发行颓势 |
5.3.4.3 依托核心主刊,延伸产品范围 |
5.3.4.4 针对不同用户,采用多元定价 |
5.3.5 完善技术竞争力 |
5.3.5.1 创办网络期刊,促进主刊发展 |
5.3.5.2 开发网络平台,服务期刊建设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陕西省农业科技期刊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1.1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现状的研究 |
1.1.2 对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研究 |
1.1.3 我国农学期刊与国际主流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1.1.4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对我国农学期刊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
1.2.2 对农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1.2.3 对国外农学期刊的研究及对比分析 |
1.2.4 对农学期刊其他方面的研究 |
1.2.5 对《作物学报》被引及出版情况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
1.3.2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1.3.3 对《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和近三年出版情况的分析 |
第二章 我国农学期刊的历史渊源及演变 |
2.1 1897—1949年阶段 |
2.1.1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 |
2.1.2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 |
2.1.3 农学期刊办刊地区分布 |
2.1.4 农学期刊出版持续时间 |
2.2 1949—1990年阶段 |
2.2.1 农学期刊出版概况 |
2.2.2 农学期刊的数量与专业类别 |
第三章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科学计量指标分析 |
3.1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 |
3.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1.2 农学期刊的学科分布 |
3.1.3 农学期刊的刊期分布 |
3.1.4 农学期刊的创刊年代分布 |
3.1.5 农学期刊的地区学科分布 |
3.1.6 农学期刊的类别分布 |
3.1.7 农学期刊的主管单位分布 |
3.1.8 农学期刊各学科的类别、地区和刊期分布 |
3.1.9 农学期刊各类别的地区分布和学科分布 |
3.1.10 农学核心期刊特点分析 |
3.1.11 农学期刊获国家期刊奖情况 |
3.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2.1 研究数据来源 |
3.2.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十项文献计量指标分析 |
3.3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网上学术影响力分析 |
3.3.1 我国农学期刊网络化情况 |
3.3.2 我国主要农学期刊四项网上文献计量学指标分析 |
3.3.3 不同程度全文上网农学期刊群文献计量指标比较 |
3.3.4 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农学期刊文献计量指标比较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我国农学期刊的现状及相应发展策略 |
3.4.2 我国农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
3.4.3 我国农学期刊的网上影响力及上网策略 |
3.4.4 《作物学报》在我国农学期刊群中所处的位置及学术影响力 |
第四章 五种中、外农学期刊对比研究 |
4.1 五刊载文特点对比分析 |
4.1.1 研究对象概述 |
4.1.2 五刊基本出版情况 |
4.1.3 五刊栏目设置 |
4.1.4 五刊编委会 |
4.1.5 五刊出版时滞对比分析 |
4.2 五刊文献计量指标对比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五刊引文情况对比 |
4.2.3 五刊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对比 |
4.2.4 三外刊中的中国机构显示度分析 |
4.3 五刊网络化情况对比分析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卷数、期数、页数和栏目设置 |
4.4.2 国际化程度 |
4.4.3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 |
4.4.4 引用文献 |
4.4.5 网络化 |
第五章 对《作物学报》个刊分析 |
5.1 2003年《作物学报》被引论文分析 |
5.1.1 重要论文分析 |
5.1.2 重要作者分析 |
5.1.3 被引论文的年代分布 |
5.2 2003年引用《作物学报》论文分析 |
5.2.1 对引用《作物学报》期刊的分析 |
5.2.2 对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的分析 |
5.2.3 引用《作物学报》论文第一作者分析 |
5.3 2003—2005年《作物学报》三年出版情况分析 |
5.3.1 载文情况 |
5.3.2 审稿周期和出版周期 |
5.3.3 作者及机构合作情况 |
5.3.4 基金项目构成 |
5.3.5 引文情况 |
5.3.6 论文的选题分布和作物分布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由被引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
5.4.2 由引用分析中得到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2]台湾省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的状况、特点及两岸比较分析[J]. 翁志辉.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3(01)
- [3]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D]. 孟宪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4]“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5]大陆视角下的台湾农业发展研究[D]. 汪心毅.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6]全球化时代台湾农科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之研究[D]. 陈正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7]农业科技期刊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 翁志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4)
- [8]基于SCP理论模型的陕西农业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研究[D]. 庞博.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9]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状况(1979~1995)[J]. 刘世华,臧运平.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04)
- [10]我国主要农学期刊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程维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