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8例(论文文献综述)
段艳华,陆汇雯,史素琴,冯珊珊[1](2021)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16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情绪状态、睡眠质量及激素水平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觉醒次数、觉醒时间、睡眠潜伏期少于对照组(P<0.05),24h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状态,提高睡眠质量,调节激素水平。
张文雅,余江毅[2](2021)在《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文中认为近年来有关中医辨证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古今医家多从肾论治,以补肾为要,随症加减。"女子以肝为先天"理论强调了肝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以肝为中心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强调肝郁气滞、气郁化火者多疏肝,肝肾亏虚、阴阳两虚者多养肝,可为中医诊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提供多种思路。
李赛君[3](2021)在《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新沂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中医门诊诊治的100例肝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43例)和西药组(57例)。西药组采用谷维素和多塞平片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日1剂。2组均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促黄体激素(Luteinizinghormone,LH)水平、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78.94%(45/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血清E2水平均高于其治疗前,而同期血清FSH、LH水平及AIS评分则均低于其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E2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同期血清FSH、LH水平及A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和失眠状况,且安全可靠。
周卫星[4](2021)在《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客观评价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RCT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国内报告质量。方法:在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以"更年期""围绝经期""绝经前后诸证""经断前后诸证""绝经综合征"并且"针灸""针刺""针"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0年1月至2019年1月,参考Consort声明、Jadad量表等制定质量评价表,提取纳入文献的信息,并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2篇文献,正确使用随机分组方法者有28篇,实施盲法者有2篇,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者有56篇,有明确诊断标准者有40篇,同时具有纳入、排除标准者有35篇,提及不良反应者有10篇,进行随访者有6篇。结论:虽然关于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的RCT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文献质量还有待提高。
沈壹,于红娟[5](2021)在《女性更年期汗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因素,导致产生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忧郁、关节酸痛等,其中更年期汗出异常是较为常见的表现,属于"自汗""盗汗"等范畴,严重影响女性睡眠、情绪,甚至日常工作生活,降低生活质量,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更年期汗证的手段多种多样,各有优势,主要以不同剂型中药口服为主,配合针灸、足浴、推拿、埋线、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辅助治疗,同时提倡起居调摄、适度中医运动、健康饮食等。
林佳平[6](2020)在《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隔药督脉半灸法及隔淀粉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及其疗效的差异。探讨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该病寻求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药督脉半灸法,对照组采用隔淀粉督脉半灸法,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KI指数、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对两组各自的疗效分别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在改善KI指数及中医症状上的疗效差异。结果:1.两组总体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隔药督脉半灸法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隔淀粉督脉半灸法为76.92%,隔药督脉半灸法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隔淀粉督脉半灸法组。2.KI指数及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两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治疗前后的KI指数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两组进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KI指数及中医症状的改善程度,也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隔药督脉半灸法在改善KI指数及中医症状上更有优势。结论: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显着,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洪禹[7](2019)在《针药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运用中药汤剂滋肾平肝方联合中医针刺疗法与缬沙坦胶囊结合治疗阴虚阳亢证女性更年期高血压,观察其在降压疗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三方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本病提供临床依据,为实现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治疗目标、改善预后的最佳治疗途径及方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课题选取我院心病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门诊及疗区患者72例,依照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层纳入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一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胶囊,每次80mg,日1次晨起服用;坤泰胶囊,每次4粒,日3次餐后服用。试验组在给予降压药缬沙坦胶囊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滋肾平肝方(中药饮片,水煎取汁300ml,150ml,早晚分服)联合中医针刺日1次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降压疗效、更年期综合征改善情况以及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所收集的患者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处理。结果:本研究治疗前后在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降压效果上,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均能有效降低血压,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上,试验组与对照组kupperman总积分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着差异(P<0.01),在疗效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上,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眩晕、头痛症状明显改善,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余症均有所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效上,组间比较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汤剂滋肾平肝方联合中医针刺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为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袁平,马静[8](2021)在《基于五行相生理论探讨更年期心悸辨证论治》文中指出本文从中医五行相生理论出发,结合更年期特点,探索肾水、肝木、心火之间的关系对更年期心悸的影响。通过临床观察将更年期心悸辨证分为7种证型。更年期心悸,病位在心,与肝、肾关系密切,其根本病机以肾虚为主,故治疗上以补肾为核心,滋肾阴、补肾阳,兼顾平肝、养心、活血、镇惊、益气等治则,临床效果显着。
吴倩,倪青[9](2021)在《“和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文中认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发生在妇女绝经前后,主要由于女性在此时期肾精和肾气渐而衰竭,阴阳失衡,营卫不和,气血津液代谢障碍,进而出现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和法"作为中医的治疗大法,古今医家广泛应用及发展,基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不和"的病机,临床以"和"为治则,调和脏腑阴阳,以期阴平阳秘。
袁晶[10](2021)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价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女性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讨绝经后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3.探讨淫羊藿苷(icariin,ICA)对雌性去势SHR循环和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调节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1.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 7个数据库,搜集有关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应用Rev Man 5.3和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检测、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采用TSA 0.9软件对降压疗效进行试验序贯分析。2.横断面研究以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分析一般资料、中医证型分布、昼夜节律分布特点;进一步将纳入患者分为绝经<10年组和绝经≥10年组,分析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年龄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用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各变量与BPV的关系。3.动物实验9周龄雌性去势SHR48只,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SHR组)、雌二醇组(SHR+E2组)、ICA低剂量组(SHR+LI组)、ICA中剂量组(SHR+MI组)、ICA高剂量组(SHR+HI组)、ICA中剂量+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组(SHR+MI+ICI组)。9周龄雌性去势WKY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SHR+E2组给予戊酸雌二醇(0.1 mg/kg/day)灌胃,ICA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ICA 10 mg/kg/day、20 mg/kg/day、40 mg/kg/day灌胃,SHR+MI+ICI组给予ICA 20 mg/kg/day灌胃,并予氟维斯群注射液52 mg/kg/month皮下注射。监测各组大鼠体重、血压及心率;对心脏、脾脏及肾脏进行称重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ngⅡ、Ang(1-7)、E2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 AGT1R、MAS1、ACE1、ACE2、GPR30、ERK1/2、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Meta分析结果显示: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共1139例患者。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更年期症状疗效优于西药组;SBP水平、DBP水平、kupperman评分、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低于西药组;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高于西药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补肾法联合降压药组低于西药组。(3)发表偏倚:对降压疗效绘制漏斗图并进行Egger’s法检验,提示纳入文献存在发表偏倚。(4)降压疗效的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提示Meta分析可能过早出现阳性结果,可能存在假阳性结果。2.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研究(1)本次研究共纳入214例患者,阴阳两虚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所有纳入患者中,非勺型昼夜节律患者所占比例最高。(3)绝经≥10 年组的 24hSBP、nSBP、收缩压极差(maximum-minimum difference between systolic blood pressure,MMD)、24hSBPSD、dSBPSD、24hSBPCV、dSBPCV、dDBPCV、nDBPCV 高于绝经<10 年组(P<0.05 或P<0.01)。(4)24hSBP、dSBP、nSBP、MMD、24hSBPSD、dSBPSD、nSBPSD、dSBPCV、dDBPCV 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 或P<0.01);24hDBP、SBP-BPF、dDBP、nDBP、Hr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或P<0.01)。(5)24hSBPSD的相关因素有:MMD、MAP、日间血压负荷;24hDBPSD的相关因素有:24hDBP、DBP-BPF、MMD、高血压3级、BUN;24hSBPCV的相关因素有:24hSBP、24hDBP、MMD、日间血压负荷;24hDBPCV的相关因素有:MMD、MAP、SBP-BPF、DBP-BPF、BUN。3.淫羊藿苷通过调节RAS对雌性去势SHR发挥血压保护作用(1)平均动脉压(MAP):与WKY组比较,SHR组MAP升高(P<0.05);与SHR 组比较,SHR+E2 组、SHR+LI 组、SHR+MI 组、SHR+HI 组 MAP 降低(P<0.05);与 SHR+MI 组比较,SHR+MI+ICI 组 MAP 升高(P<0.05)。(2)心率:与SHR组比较,SHR+LI组、SHR+MI组、SHR+HI组心率降低(P<0.05 或P<0.01)。(3)脏器系数:①心脏系数:与WKY组比较,6组SHR的心脏系数均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组心脏系数升高(P<0.05)。②左肾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左肾系数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组左肾系数降低(P<0.05)。③右肾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右肾系数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 组、SHR+LI 组、SHR+MI 组、SHR+HI 组左肾系数降低(P<0.05 或 P<0.01)。④脾脏系数:与WKY组比较,SHR组脾脏系数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组脾脏系数升高(P<0.05)。(4)ACE1-AngⅡ-AT1R轴:①ACE1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ACE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MI组、SHR+HI组ACE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②AngⅡ含量:与WKY组比较,SHR组AngⅡ含量升高(P<0.01);与SHR组比较,SHR+E2组、SHR+MI 组、SHR+HI 组 AngⅡ含量降低(P<0.05 或P<0.01)。③AGT1R蛋白:与SHR组比较,SHR+MI组AGT1R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5)ACE2-Ang(1-7)-MasR轴:①ACE2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ACE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②Ang(1-7)含量:与WKY组比较,SHR组Ang(1-7)含量升高(P<0.01);与SHR+E2组比较,SHR+LI组Ang(1-7)含量升高(P<0.01);与SHR+MI组比较,SHR+MI+ICI 组 Ang(1-7)水平降低(P<0.01)。③MAS1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MAS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或P<0.01)。(6)E2及其受体GPR30:①E2含量:与SHR组比较,SHR+E2组、SHR+LI组、SHR+MI组、SHR+HI组的E2含量有升高趋势(P>0.05)。②GPR30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GPR30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7)ERK1/2 通路:①p-ERK1/2蛋白:与WKY组比较,SHR组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P>0.05);与SHR组比较,SHR+HI组p-ERK1/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②p-ERK1/2/ERK1/2:与 WKY 组比较,SHR 组 p-ERK1/2/ERK1/2 有升高趋势(P>0.05);与 SHR 组比较,SHR+E2 组、SHR+HI 组 p-ERK1/2/ERK1/2 有降低趋势(P>0.05);与 SHR+MI 组比较,SHR+MI+ICI 组 p-ERK1/2/ERK1/2 升高(P<0.01)。结论:1.针对女性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补肾法联合降压药能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改善更年期症状、改善性激素水平,疗效优于西药组。2.阴阳两虚证是绝经后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且绝经年限较长的高血压患者的BPV高于绝经年限较短者。3.ICA能够降低雌性去势SHR的血压和心率,上述作用与调节循环和心肌组织RAS 有关。ICA 可以抑制 ACE1-AngⅡ-AT1R 轴,对 ACE2-Ang(1-7)-MasR 轴具有升高的趋势,同时该作用的发挥与抑制ERK1/2通路有关。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8例(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睡眠质量比较 |
2.2 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
2.3 两组激素水平变化比较 |
3 讨论 |
(2)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理论依据 |
2 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依据 |
3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辨证治疗 |
3.1 肝郁气滞 |
3.2 气郁化火 |
3.3 肝肾亏虚 |
4 医案举隅 |
5 总结 |
(3)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和AIS评分比较 |
3 讨论 |
(4)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纳入标准 |
1.3排除标准 |
1.4质量评价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信息 |
2.2 基线资料 |
2.3 样本量 |
2.4 诊断标准 |
2.5 纳入、排除标准 |
2.6 干预措施 |
2.6.1 实验组干预措施 |
2.6.2 对照组干预措施 |
2.6.3 针灸操作的描述 |
2.7 疗效评价标准 |
2.8 疗程、评价时间及随访时间 |
2.9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2.9.1 随机分组、分配隐藏 |
2.9.2 盲法及样本量估算 |
2.9.3 样本脱落及不良反应 |
2.9.4 Jadad评分 |
3 讨论 |
(5)女性更年期汗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
1.1 肾气亏虚阴阳失衡 |
1.2 肾及他脏脏腑失衡 |
1.3 情志不畅五志过极 |
2 中医综合治疗 |
2.1 中药治疗 |
2.1.1 中药口服 |
2.1.1. 1 经方验方加减 |
2.1.1. 2 自拟方药 |
2.1.1. 3 中成药 |
2.1.1. 4 中药膏方 |
2.1.2 中药注射液 |
2.2 中医特色疗法 |
2.2.1 中药贴敷与足浴 |
2.2.2 针灸治疗 |
2.2.3 推拿治疗 |
2.2.4 埋线治疗 |
2.3 其他疗法 |
2.3.1 情志疗法 |
2.3.1. 1 情志相胜法 |
2.3.1. 2 疏导开解法 |
2.3.1. 3 移情法 |
2.3.2 运动及饮食疗法 |
(6)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一般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脱落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临床分组 |
(二)治疗方法 |
三、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
(一)观察指标 |
(二)疗效评价标准 |
四、统计学处理 |
五、研究结果 |
(一)病例脱落情况 |
(二)基础资料比较 |
(三)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四)两组 Kupperman 评分比较 |
(五)两组中医症状比较 |
六、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祖国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
(一)病名追溯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分型 |
二、现代医学对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 |
(一)发病机制 |
(二)治疗方法 |
三、探讨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作用 |
(一)隔药督脉半灸法的由来 |
(二)隔药督脉半灸法的命名 |
(三)隔药督脉半灸法产生疗效的机理 |
四、治疗结果分析 |
(一)临床疗效优势分析 |
(二)不足之处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近十年针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7)针药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认识 |
1.1 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 辨证分型及证候要素研究 |
1.3 中医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认识 |
2.1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概念 |
2.2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特点 |
2.3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因与机制的认识 |
2.4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的治疗 |
3 问题与展望 |
试验研究 |
1 试验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标准 |
1.6 中止试验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 观察项目 |
3.1 一般性项目 |
3.2 安全性指标观测 |
3.3 疗效性指标观测与判定 |
4 数据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治疗前病情资料比较 |
5.3 治疗后病情资料比较 |
5.4 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 |
讨论 |
1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因病机探讨 |
2 滋肾平肝方组方合理性分析 |
3 针刺治疗选穴依据探析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8)基于五行相生理论探讨更年期心悸辨证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机治法 |
1.1 从肾论治更年期心悸 |
1.2 从肝论治更年期心悸 |
1.3 肝肾同治 |
2 更年期心悸辨证论治 |
2.1 阴虚火旺型 |
2.2 心肾阳虚型 |
2.3 水气凌心型 |
2.4 肾虚血瘀型 |
2.5 肾虚胆怯型 |
2.6 气血亏虚型 |
2.7 气阴两虚型 |
3 病案举隅 |
4 小结 |
(9)“和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本于先天,脏腑失和 |
1.1 病本于肾,天癸使然 |
1.2 脏腑失和,变化多端 |
2 和法治则,本于阴阳 |
3 经方圣度,以和为期 |
3.1 桂枝类方,调和荣卫气血为主 |
3.2 柴胡类方,调和枢机为要 |
3.3 乌梅丸,调和肾阴肾阳 |
4 各种调护,“和”而不同 |
4.1 阴阳自和,未病先防 |
4.2 情志失和,重畅气机 |
5 结语 |
(10)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绝经后高血压研究进展 |
1 绝经后高血压概述 |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概述 |
3 雌激素通过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治疗绝经后高血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绝经后高血压的认识 |
2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理论依据 |
3 补肾法治疗绝经后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补肾法联合降压药治疗绝经后及围绝经期高血压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 |
3.3 纳入文献的用药规律统计 |
3.4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3.5 Meta分析结果 |
3.6 不良反应分析 |
3.7 发表偏倚检测 |
3.8 敏感性分析 |
3.9 亚组分析 |
3.10 试验序贯分析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动态血压特点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高血压分级分布 |
3.3 中医证型分布 |
3.4 昼夜节律类型分布 |
3.5 不同绝经年限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
3.6 年龄与动态血压参数的相关性 |
3.7 血压变异性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淫羊藿苷通过调节RAS对雌性去势SHR发挥血压保护作用 |
1 研究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淫羊藿苷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5.3 淫羊藿苷对大鼠血压的影响 |
5.4 淫羊藿苷对大鼠心率的影响 |
5.5 淫羊藿苷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5.6 淫羊藿苷对大鼠ACE1-AngⅡ-AT1R轴的影响 |
5.7 淫羊藿苷对大鼠ACE2-Ang(1-7) -MasR轴的影响 |
5.8 淫羊藿苷对大鼠E_2含量及GPR30蛋白表达的影响 |
5.9 淫羊藿苷对大鼠心肌组织ERK1/2通路的影响 |
6 讨论 |
6.1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血压的影响 |
6.2 SHR和WKY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RAS组分存在差异 |
6.3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循环和心肌组织RAS组分的影响 |
6.4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E_2及其受体GPR30的影响 |
6.5 淫羊藿苷对SHR大鼠心肌组织ERK1/2通路的影响 |
7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贴压联合心理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段艳华,陆汇雯,史素琴,冯珊珊.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12)
- [2]从肝论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J]. 张文雅,余江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2)
- [3]百合地黄汤合加味逍遥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观察[J]. 李赛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20)
- [4]针灸治疗更年期失眠RCT国内文献质量评价[J]. 周卫星. 西部中医药, 2021(10)
- [5]女性更年期汗证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沈壹,于红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17)
- [6]隔药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阴阳两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佳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针药联合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阴虚阳亢证)的临床观察[D]. 李洪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基于五行相生理论探讨更年期心悸辨证论治[J]. 袁平,马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25)
- [9]“和法”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J]. 吴倩,倪青. 北京中医药, 2021(08)
- [10]绝经后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淫羊藿苷干预的相关机制研究[D]. 袁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