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论文文献综述)
安庆市革委会通讯组[1](1977)在《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文中认为九月九日,安庆市九·一六中学二千六百多名师生员工。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师生们沿着毛主席走过的幸福路,一批一批步入学校新建的毛主席纪念馆,瞻仰毛主席视察时的一幅幅照片,凝视毛主席看过的一件件实物。他们缅
陈曦[2](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研究表明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李新[3](2014)在《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文中认为我国乡土教材的发展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对百年乡土教材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立足于教育学的话语体系,通过探讨乡土教材的内涵及基本属性,在此基础上对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和全方位审思,力求通过乡土教材百年发展的历史研究与对各个历史时期典型乡土教材的剖析相结合,以百年乡土教材的发展为“经”,以各时代典型教科书分析为“纬”,以此探讨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得失问题,并对未来乡土教材发展的路径提出建议。全文共分七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对乡土教材及其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乡土性、时代性、文化性、思想性、教学性等方面对乡土教材的基本属性进行了分析。第三、四、五部分是对清末、民国和新中国成立之后乡土教材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对影响当时乡土教材编撰的因素和编撰群体进行探讨,以期厘清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基本脉络,并对每一历史时期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教材进行分析,对各个时期乡土教材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进行探讨。第三部分论述清末乡土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清末乡土教材的发轫、关于首部乡土教材的争议,此外还讨论了黄绍箕与部颁《乡土志例目》的关系、清末乡土教材的短暂兴盛、作为乡土教材的乡土志以及国学保存会的系列乡土教材等内容。第四部分探讨民初乡土教材沿袭与过渡的政策背景、新学制颁布后乡土教材逐步发展、“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倡议、《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乡土内容的规定、“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政策支持、抗战时期的乡土教材政策以及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乡土教材分析。第五部分着重论述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乡土教材的发展、文革时期最高指示下的乡土教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教材的转型等内容。第六、七部分着重将乡土教材的历史发展与反思相结合,通过对乡土教材基本属性的观照,深刻反思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历程,并对未来乡土教材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设计。第六部分对乡土教材的百年发展进行了反思,就乡土教材本身而论,百年以来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体现在目标定位从突出“由乡及国”到强调适应地区差异、内容范围扩大、形式体例向教科书体集中、编撰群体集中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学习对象从小学向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扩展。我们同时需要肯定百年乡土教材的价值所在,因为它保存并传播了乡土文化、提供了乡土知识、促进了乡土认同、对学生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乡土教材的编撰提供了范例;当然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乡土教材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偏差,乡土教材编撰质量参差不齐、内容选择有所偏差、编撰体例的创新不足、教材难度考虑不周、对教学的关注度不够、乡土教材的师资存在问题、乡土教材的评价体系缺失等。第七部分是探讨未来乡土教材发展的路径。通过前面内容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将历史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认为应该处理好我国乡土教材的一元化与多元化关系、地方化与国家化关系、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同时我们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重新为乡土教材发展定位、注重乡土教材内容的选择、优化乡土教材的组织形式、整合乡土教材的编撰队伍、确保乡土教材的有效实施,以此保障未来乡土教材的健康发展。
易新涛[4](2009)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三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三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三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三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三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石立春[5](2019)在《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强化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现实社会状况、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前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薄弱、深思重大理论问题的题中之义。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工作的系统开展,从学术意义上来说,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网络民粹主义认知的系统性与全面性,进一步丰富发展民粹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乃至于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从实践层面上来说,有助于网络民粹主义疏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助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为全球治理能力提升提供经验借鉴。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呈现出激流勇进的演绎态势,这与国内外大环境密切相关:民众政治参与觉醒中责任问题备受关注、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以及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等。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爆发,以酿发舆情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大致可以将1994—2009年视为以贴吧、博客等为主要载体的舆情爆发阶段,将2009—2012年视为以微博为主要载体的民众狂欢阶段,将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以来视为新时代公民政治心态民粹化阶段;可以划分为贫富对抗(如“杭州飙车案”,2009)、官民对立(如“我爸是李刚案”,2010)、反智主义(如“复旦大学黄山门”,2010)、底层叙事(如“夏俊峰案”,2011)、裹挟爱国主义(如“反日保钓游行”,2012)以及环境保护(如“什邡钼铜事件”,2012)六种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不同阶段的网络民粹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演绎态势,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事件具有着不同的演绎特征。从诱发要素上来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诸多领域复杂矛盾的持续浇灌,是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发的前提与基础;部分民众在社会进步中迷失信仰、在物质丰裕中失去幸福、在追求理性中集聚戾气、在感恩时代中滋生怨恨,成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演绎的重要因素。从时代表征上来说,在诱发因素维度,坚守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重点关注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深度演绎的首要特征;在叙事方式维度,强调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实现道德情感主义式的群体认同与大众狂欢,是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不断演绎的重要表现;在社会影响维度,衍生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诱发阶层鸿沟与社会撕裂,成为民粹主义在当代中国持续演绎的又一特征。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在关注弱势群体、强化网络监督以及提升公民政治素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但是,相对于其正面价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激流勇进所带来的重大社会危害,更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以底层、哄客、对抗叙事为演绎手法,将矛头直指官员、富人、警察以及专家学者,与民主法治精神背道而驰,必然构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工作的严重干扰,消解社会精英权威,诱发政府公信力失范危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掌握社会资源精英群体的仇视,形塑出对官员、富人、警察、专家等群体的“仇+”心理,对普通人生活的浪漫化描述以及普罗大众崇拜,与民族主义相合流的极端演绎态势,势必进一步助长社会上的暴戾之气,极易诱使民众在形塑极化心理中走向零和博弈,背离社会理性平和的发展方向;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二元对立话语方式的推崇,将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间的信任危机,激化民众间的阶层对立情绪,势必进一步拉大社会阶层间的隔阂,诱发社会分裂;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均贫富”观念的推崇,误导民众将共同富裕与平均富裕、同步富裕,共享发展与平均发展、齐步发展相等同,主张通过对内“清算原罪”、对外“清理外资”来实现共享发展,实则是对实现共享发展方式的错误选择,鼓动非理性、非法治式的共享发展,破坏社会秩序、损害法律权威,必将动摇当代中国共享发展之基、危及共享发展之路。鉴于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是民粹主义全球性泛滥与区域本土化进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表现,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尚需借鉴参考国外应对民粹主义的经验教训。在苏俄,列宁采取“以激进对激进”,实现社会民主党的社会革命党化,保持一种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迅速获取广大民众的支持,最终在十月革命中掌握了政权。但是,苏俄应对民粹主义的教训又是惨痛的,社会民主党依靠比社会革命党更激进的革命策略,赢得革命胜利,但胜利之后,未能及时清算激进革命策略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继续推行更加激进的方针、策略,导致苏俄在“激进→更激进”的道路上积重难返,最终深受斯大林模式消极因素所害而沉疴难愈,这实质上是前苏式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斗争的失败。在拉美地区,以庇隆主义为代表的民粹派领袖,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采取迎合底层民众、短期效益良好的民粹式政治经济策略,往往能迅速赢得广大城市劳工的支持,但是,这种“寅吃卯粮”、“涸泽而渔”的政治经济政策,使得国家逐渐陷入政治、经济恶性循环之中,深陷“中等收入陷阱”而难以自拔。在中东欧地区,匈牙利等国家在社会剧烈变迁进程中,承继本国政治文化传统,契合经济社会实际状况,形成了劣质但能抵御危机的民主体制,成功规避了类似于拉美民粹型威权独裁统治的生成,这也可视为应对民粹主义的成功经验,虽然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并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其应对民粹危机的方式,仍值得我们多加参照。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步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践行人民主体思想,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防御性与竞争力、权威性与吸引力,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持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导民众形塑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认同,从而在消解网络民粹主义利益诉求中彰显社会公正。当前,人们需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正视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的必然性与存续的长期性,基于世界民粹史纵向审视、基于全球视野横向对比,认识到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强化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科学研究,实现对网络舆情中民粹元素的精准识别、对网络民粹主义思潮演绎态势的跟踪分析,从而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疏导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需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公民教育,培育负责而又积极的新时代公民,强化公民社会心态引导工作,助推公民理性参与政治意识与能力的提升,实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聚焦社会问题,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易于诱发网络民粹事件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重点清理易于引发公权力质疑的相关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充实人民获得感、保障人民幸福感、增强人民安全感,进一步压缩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空间;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对共享发展理念的干扰,从而在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正中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进新时代网络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提升治理实效性,消解网络空间的暴戾之气、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为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营设良好环境。
李灵革[6](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指出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唐海东[7](2010)在《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文中研究指明最近一个多世纪,美国在西方的中国形象史中扮演了特殊而重要的角色。美国文学中的中国题材作品一直层出不穷,成为中国形象的主要来源之一。本文即以这些用英语写作的中国题材作品为主要论述对象,探讨其中国形象的流变史、形成机制和传播效用。由于中国题材创作者包括了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这些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主体,而这些不同文化身份对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具有十分明显的制约作用,因而,本文将与塑造中国形象有关的美国英语文学分为“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指代由白人作家、华裔作家和中国移民作家创作的相关中国题材作品,以及这些作品中传达的中国形象。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编,分别论述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和原乡记忆。《导论》对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美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和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这三个由外到内的不同层面上的中国形象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课题史回顾,并列出了本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六、十章是各编的“概述”,主要分析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中国形象的演变轨迹。第二至五章讨论异域情调。第二章对中国形象制作史上一首划时代的诗歌、美国作家布勒特·哈特(Bret Harte)的《异教徒中国佬》("The Heathen Chinee")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分析了这首艺术水准差强人意的诙谐短诗风靡全美并影响后世的深层社会根源。第三章分析了萨克斯·罗默的“傅满洲”系列小说,剖析了“黄祸”套话的生成原因、演变过程和主要内涵。第四章对赛珍珠的小说《大地》进行了重新解读,分析了小说展现的中国形象之特殊性和历史地位。第五章对约翰·赫塞的小说《孤石》和《召唤》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从科技殖民者和美国来华传教士的角度剖析他们的中国经验之于其制作的中国形象的关键作用。这四章中探讨的美国作家观察中国时所采取的角度各不相同,在写作时代上也大致构成了一种延续关系,他们的作品分别展示了异域情调中鄙视、恐惧、同情、沟通这四种对待中国的心理与行为模式。第七、八、九三章探讨故国想像。第七章以华裔文学中常见的唐人街叙事为切入点,探讨了水仙花和雷庭招两位与异国情调化的唐人街叙事进行对抗写作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唐人街叙事作品。第八章以刘裔昌、黄玉雪、汤亭亭和赵健秀四位华裔作家的自传性作品为例,呈现了族裔自传中的中国形象,探究了族裔自传的创作机制及演变发展的文化历史动因。第九章分析了中国文化在华裔文学中的种种表现方式,追溯华美作家利用中国文化的个体和社会动机。第十一至十六章以历时的方式罗列了不同时期的原乡记忆。第十一章以李恩富、容闳、林语堂三位文化传播者的作品为例,分析早期西游学者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第十二章以德龄公主和黎锦扬两位作家为例,探究了商业化和娱乐化写作中体现的异国情调化的中国形象。第十三章介绍了一位以往被忽略的移民作家蒋希曾,并对他在海外进行的革命文学创作进行了文本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研究,厘清其作品中中国形象的来源和机制。第十四、十五两章分析了新移民中非常流行的英语文革写作,对其发展历程、主题、重点作品以及写作中的程式化倾向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国内新时期的“伤痕文学”进行了比照研究。第十六章则专章介绍新移民作家中最有成就的哈金的创作,研究其作品中展现的几个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通过对大量中国题材作品的讨论、分析和归纳,本文在第十七章《综论》中指出,写作语言及其蕴含的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作品创作时的社会历史语境以及作者身份这三点是决定某个特定中国形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文化语境中,制作者身份是指种族、族裔以及性别这三种主要的身份标志,当然,作者的社会阶层、政治倾向、职业特征、采用的文类的特点、作者在中国的境遇等等因素,也对他塑造中国形象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认为,某一时期的中国形象既主要反映了美国文化内部的动力结构,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某些真实信息,而中国形象的演变既不能仅仅归因于中国自身事实上存在的历史性变化,也不能仅仅归因于作为形象制作者的“美国”自身文化结构的变化,而是这两者之间错综复杂、变动不居的联合作用和互动关系。中国形象是一面镜子,一面并不光滑的镜子,从中可以照见美国社会、文化和具体创作者自身的面相;但中国形象也是一块毛玻璃,透过它可以隐隐约约照见许多中国的真相。形象学既不是纯粹的社会科学,也不是纯粹的人文科学。对中国评论者而言,如何对待中国形象,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他既要坚守人文学科固有的价值关怀,又要遵守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实证性和客观性。从某种程度而言,批评者是形象传播路程的最后一环,也是关键一环。
安庆九·一六中学党总支[8](1978)在《高举毛主席教育革命的旗帜 努力办好重点中学——纪念毛主席视察我校二十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视察我校已经整整二十年了。今天,我们重温毛主席在视察时所作的指示和伟大革命实践,更加激起了我们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和深切怀念,
杨军红[9](2015)在《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共含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共分五章。绪论部分叙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前沿性和创新性分析以及研究方法、条件、难点等内容。除当年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这一主题外,本文还涉及知识分子理论、中国共产党当时的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因此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必要概述。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研究时段的创新性,即主要是抗战初期;研究对象的群体性,即主要是对青年知识分子群体而不是对某个人研究;研究目的的现实性,即通过研究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历程,可以为解决今天我们面临的理想信念缺失问题提供历史镜鉴。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本文采取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综合和分析的统一、典型个案和整体概括的统一、研究具体行动和进行心理分析相统一等基本方法,主要通过对中共有关重要文件、领袖选集或文集、纪实性作品、学术着作、亲身访谈、日记、回忆录等相关资料的深入把握分析,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本文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涉及到的资料分散、琐碎,个别回忆录的有关内容难辨真伪,而从数万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选取典型人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现在健在的当年去延安的知识分子人数很少,可供访谈的对象不多,这就使访谈不能不具有局限性。本文第一章第一节叙述了知识分子的有关概念、内涵,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所处时代背景、面临任务及有关特征,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及结果。还从时间、空问、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四个方面界定了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即时间段上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2年的延安整风时期,主要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到1939年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夕;从空间上,主要是指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从年龄段上看,这些青年基本上在十五六岁左右以上;文化程度上看,主要是中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包括进入中学后由于抗战等因素学业中断的学生。第二节论述了抗战初期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数量、身份及地域来源等三方面的基本情况。据统计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达到四万人左右,这些人出生出身于华侨、地主官僚、军阀、资产阶级、小所有者、教师、农民等不同家庭;就教育背景看,他们中有很多毕业于自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大学等中国当时的一流大学,但总体来说,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是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就职业状况来说,大部分是青年学生,也有很多是参加了左翼不同界别组织的左翼文化工作者或深受左翼文化影响的文艺工作者、青年工作者、旧社会的小职业者或小知识分子以及爱国华侨、归侨等等。从地域上看,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大体来自海外、沦陷区、国统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体现了青年来源的广泛性。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这一历史现象是在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及国共两党对青年的影响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这一现象和背景之间具有深刻的逻辑关系。因此第二章分别论述了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的方针政策及对青年知识分子政治选择的影响。在抗战初期,美苏英等当时的世界大国对日本侵华基本持绥靖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导致了蒋介石集团对日采取妥协退让态度,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得人心。华北事变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而一二·九运动则掀起了全国性抗日高潮,此时蒋介石集团除了抗战之外已无路可退。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抗战初期的国民党集中精力于正面战场,而对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基本没有过多阻挠。就国共两党方针政策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看,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对停止十年内战,凝聚全国力量一致抗日做出了突出贡献,制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及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青年知识分子看到了抗战的光明前景,而进行的边区建设及一系列成效也强烈地吸引着青年知识分子。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中国承受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在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排斥和迫害民主人士和青年知识分子,经济上利用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掌管的垄断企业垄断贸易,助推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使国统区的老百姓生存艰难,这一切不能不影响着人心所向和青年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第三章论述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吸引、左翼文化及影响、抗日救亡运动启蒙及先进人物的引领感召等因素。长征结束到达陕北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汲取党的历史上因为歧视、排斥知识分子导致革命事业受到严重挫折的深刻教训,及时调整了知识分子政策。没有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调整,就不可能在抗战初期吸引那么多知识分子到陕北,也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力量的提升,中国共产党也就不可能由弱变强。左翼文化引导相当一批青年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对他们的政治选择起了重要作用;发展壮大进步文艺团体,广泛吸收了进步青年;转变斗争策略,锻炼培养青年知识分子队伍,这在很大程度影响推动了他们走向延安。抗战初期全国范围蓬勃开展的抗日救亡活动、青年知识分子所受早期教育及思想文化熏陶等因素,对青年人抗战意识、决心、行动的形成与发展乃至做出赴延安的决定同样有重要推动作用。先进人物的帮助或影响示范对不少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中有共产党的领导人、老一辈革命家或社会活动家的直接帮助或引荐;更多的是在已经赴延安的青年感召下或是在身边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带动下去延安的,这就是说,先进人物的帮助、影响和示范带动效应在促使这些追随者去延安起了很大的作用。第四章论述使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个人因素。很多青年知识分子选择去延安是理想信念原因,他们明知延安极端贫困,又地处华北抗日前沿,安全没有多大的保证,还是义无反顾赴延安,体现了对共产党的坚定信念;还有不少青年知识分子是基于共产主义理想而去延安的。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也是重要的个人因素,沦陷区的知识分子不愿意苟活在日本统治之下,失去生存发展的空间;国统区的青年知识分子在国民党执政当局的挤压下生存发展艰难,为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去延安。家庭、老师、朋友的影响也是许多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重要原因,他们受家庭浓厚革命氛围熏陶,受到亲戚朋友革命活动的耳濡目染积极参加救亡活动,培养了民主意识和革命精神;求学时又受到进步思想教育而走上革命道路;早期生活、婚姻及安全因素是另一个影响青年去延安的重要因素。第五章探讨的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过程,主要包括赴延安的准备工作、经济来源和一路经过等内容。国统区的青年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去延安,人数极少,原因是国统区统治秩序相对稳定,好多青年知识分子无须迁移;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去延安,主要由个人做准备工作,大量的是这种情况。由沦陷区出发去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中大量的属个人行为,而因工作需要等原因由党组织负责安排或调遣去延安的毕竟是少数,因此大多数青年知识分子是靠自己完成去延安的准备工作的。由其它抗日根据地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通常是党组织安排或调派到延安工作或学习的,这些青年知识分子肩负着一定的学习或工作任务。也有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对去延安追求抗日救亡真理抱有强烈的愿望和信念,并得到抗日根据地党组织的支持前往,准备工作大体上以根据地的党组织安排为主,个人服从配合。文中分析探讨了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的路费来源情况,主要是由组织负责还是来自个人筹划。组织负责包括:由党组织、民先队以及各种群众团体等负责安排路费,个人筹划主要是指个人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社会和家庭关系筹划路费。此外还有既不是组织主动负责担负的费用,也不是个人主动筹划的费用,而是受赠得来的费用;还有的路费是由组织和个人共同负担。前两种情况占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路费的主流。本章还分析探讨了去延安的一路经过,即通过什么途径或渠道去延安,沿着什么样的路线行走,需要办理和经过什么样的程序,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赴延安之路顺利与否,如果不顺利是否还遇到什么曲折,面临什么风险挑战,又是如何战胜这些风险挑战的。通过对一路经过的分析探讨,更全面地反映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路途上的真实情况。结语简要分析了青年知识分子刚去延安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也提及了个别青年知识分子到延安后又离开的情况,这是对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历程的进一步充实和补充,客观反映了他们的整体面貌。
肖敏[10](2008)在《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伸》文中研究指明文革主流小说是文革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过去的文革文学研究较注重文革地下诗歌、文革文学思潮的研究,且较偏重于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则比较薄弱。本论文则较偏重于对文革主流小说话语形态的梳理,进而论述文革主流小说话语方式的转换;另外也希望,能促进了对新时期文学的发生学研究。在绪论部分中,论文简单论述了文革主流小说的发生和话语形态及其延伸性,并交待了文革主流文学研究的现状和本论文的创新点。在第一章中,论文论述了文革主流小说的运作机制。首先,论文论述了文革前期主流文学的大致特征。然后,论文论述了文革主流小说的现实语境。另外,论文也论述了文革作者的话语姿态和现实选择。在第二章中,论文论述了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功能和话语形态。鉴于文革特殊的神权政治环境,论文用“神谕话语”来概括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功能。而《朝霞》是文革中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刊物,因而,论文以《朝霞》小说为例,来论述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另外,论文由《朝霞》延伸开去,论述阴谋文学的大致状况及其与文革主流话语的联系。在第三章中,论文论述了话语规约边界的文革主流小说。论文分析了文革主流小说出现话语偏斜的可能。继而,论文以文革革命斗争小说和文革儿童小说为重点,来论述文革主流小说中客观存在的异质性因素。在第四章中,论文论述了一部分新时期作家写作的文革起源。首先,论文以文革部队作家的转换为例子,论述了军事文学创作乃至革命叙事的转换。其次,论文以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为中心个案,论述了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从文革到新时期的转换。另外,论文分析了乡村民间叙事的转换。在第五章中,论文论述了文革主流小说话语的延伸。首先,论文以新时期之初的二元话语和激情叙事模式,来分析文革主流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的联系。其次,论述文革长篇主流小说的话语延伸。最后,梳理了改革文学和蒋子龙的创作的局限,以论述文革话语方式的巨大影响。
二、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论文提纲范文)
(2)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重要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创新方面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
一、组织精心培育 |
二、个人严格要求 |
三、社会广泛倡导 |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的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 |
第一章 乡土教材及其基本属性 |
第一节 乡土教材释义 |
一、乡土与乡土教育 |
二、乡土教材 |
第二节 乡土教材的基本属性 |
一、乡土性:乡土教材应凸显地方特色 |
二、时代性:乡土教材应引领时代潮流 |
三、文化性:乡土教材应促进文化传承 |
四、思想性:乡土教材应弘扬乡邦之爱 |
五、教学性:乡土教材应适合教学需要 |
第三节 乡土教材与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之关系 |
一、乡土教材与地方教材之关系 |
二、乡土教材与校本教材之关系 |
第二章 传入与成型——清末的乡土教材(1898-1911) |
第一节 清末乡土教材的发轫 |
一、清末乡土教材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早期乡土志与乡土教材之关系 |
三、关于首部乡土教材的争议 |
第二节 部颁《乡土志例目》与乡土教材的短暂兴盛 |
一、黄绍箕与部颁《乡土志例目》 |
二、清末乡土教材的短暂兴盛 |
三、作为乡土教材的乡土志 |
四、最早的“乡土教科书”——国学保存会的系列乡土教材 |
小结 |
第三章 探索与定型——民国时期的乡土教材(1912-1948) |
第一节 民初乡土教材的沿袭与过渡(1912-1927) |
一、民初乡土教材沿袭与过渡的背景 |
二、新学制颁布后乡土教材逐步发展 |
三、过渡期乡土教材的典型 |
四、新学制规定下的“新”乡土教材 |
第二节 民国乡土教材的鼎盛时期(1928-1936) |
一、“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倡议 |
二、《小学课程暂行标准》中乡土内容的规定 |
三、“第二次全国教育会议”与乡土教材的政策支持 |
四、乡土教材的转折 |
五、乡土教材的定型 |
第三节 民国乡土教材渐趋多样(1937-1948) |
一、抗战时期的乡土教材政策 |
二、民国乡土教材的最后历程 |
三、抗战时期的乡土教材 |
四、民国最后的乡土教材 |
小结 |
第四章 发展与转型——新中国成立后的乡土教材(1949—至今) |
第一节 从过渡到规范: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乡土教材的发展(1949-1965) |
一、乡土教材的缓慢过渡 |
二、乡土教材编写的制度化 |
三、乡土教材的具体编撰情况 |
第二节 “教材要有地方性”:文革时期最高指示下的乡土教材(1966-1976) |
一、“教材要有地方性”的最高指示 |
二、各地自编乡土教材遍地开花 |
三、文革时期乡土教材的特点 |
第三节 多样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乡土教材逐步转型(1977-至今) |
一、乡土教材的恢复与提高(1977-1985) |
二、教育改革政策推动下乡土教材的发展(1986-1998) |
三、新课程改革以来乡土教材的转型(1999—至今)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反思 |
第一节 百年乡土教材的变化特征 |
一、目标定位从突出“由乡及国”到强调适应地区差异 |
二、内容范围从史地格致向各科延伸 |
三、形式体例从多种体例并存逐渐向教科书体集中 |
四、编撰群体从多方面参与到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主 |
五、适用对象从初级小学向整个基础教育扩展 |
第二节 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保存并传播了乡土文化 |
二、提供了乡土知识 |
三、促进了乡土认同 |
四、推动了学生发展 |
五、为乡土教材的编撰提供了范例 |
第三节 百年乡土教材发展的不足之处 |
一、乡土教材理想与现实间的反差 |
二、乡土教材的编撰质量有待提高 |
三、乡土教材的师资缺乏 |
四、乡土教材的评价体系缺失 |
第六章 未来乡土教材发展的路径构想 |
第一节 未来乡土教材发展需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一、乡土教材的一元化与多元化关系 |
二、乡土教材的地方化与国家化关系 |
三、乡土教材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关系 |
第二节 未来乡土教材的发展之路 |
一、重新为乡土教材发展定位 |
二、注重乡土教材内容的选择 |
三、优化乡土教材的组织形式 |
四、整合乡土教材的编撰队伍 |
五、确保乡土教材的有效实施 |
结论:夹缝中求生中国乡土教材跌宕的百年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1.3.1 人民公社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相关研究 |
1.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 |
1.4 相关概念阐释 |
1.4.1 公社、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时期 |
1.4.2 服务、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主要框架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主要框架 |
1.6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6.1 重点 |
1.6.2 难点 |
1.6.3 创新点 |
第二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 |
2.1 空想社会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 |
2.2.1 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
2.2.2 农村公社理论 |
2.3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2.3.1 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合作社理论 |
2.3.2 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 |
2.4 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 |
2.4.1 民本思想 |
2.4.2 大同思想 |
2.4.3 均平思想 |
第三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主要内容 |
3.1 封建王权时代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1.1 建设农田水利 |
3.1.2 修筑道路、桥梁和渡口 |
3.1.3 救灾备荒,扶贫济困,养老抚幼 |
3.2 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1 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2.2 国民政府农村合作运动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2.3 中国共产党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中的基本公共服务 |
3.3 互助合作运动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
3.3.1 农田水利建设的逐步展开 |
3.3.2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 |
3.3.3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 |
3.3.4 由自我保障向集体保障的转变 |
3.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 |
3.4.1 社会主义国家赶超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浪潮 |
3.4.2 农业的"大跃进"运动 |
3.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 |
4.1 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 |
4.1.1 治理江河,开沟挖渠 |
4.1.2 开挖机井,发展机电排灌 |
4.1.3 加固堤防,发展小型水利 |
4.2 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 |
4.2.1 治理盐碱地 |
4.2.2 排涝减渍 |
4.2.3 治理水土流失 |
4.3 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 |
4.3.1 开展农业机械化运动 |
4.3.2 兴办农村工业 |
4.3.3 扩大化肥、农药生产,发展农村小水电站 |
4.4 发展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农业科技和气象服务 |
4.4.1 发展农业技术研究 |
4.4.2 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4.4.3 开展农业气象服务 |
4.5 修筑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 |
4.5.1 修筑农村公路 |
4.5.2 发展邮电事业 |
4.6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总体评价 |
4.6.1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积极作用 |
4.6.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的局限 |
第五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 |
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发展历程 |
5.1.1 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
5.1.2 农村文化教育的停滞与破坏 |
5.1.3 农村文化教育新局面的开始 |
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础教育 |
5.2.1 农村基础教育的统一体系 |
5.2.2 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 |
5.2.3 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民办教师 |
5.3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 |
5.3.1 农村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体系 |
5.3.2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
5.3.3 扫盲和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 |
5.4 农村职业教育 |
5.4.1 农业中学的创办与发展 |
5.4.2 半工(农)半读职业学校的创办 |
5.4.3 职业中学的恢复和发展 |
5.5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 |
5.5.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 |
5.5.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的局限 |
第六章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 |
6.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 |
6.1.1 农村合作医疗的探索 |
6.1.2 合作医疗制度的普及 |
6.1.3 合作医疗制度的式微 |
6.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 |
6.2.1 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级组织体系 |
6.2.2 医疗队伍的建设与形成 |
6.2.3 赤脚医生的出现与成长 |
6.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服务内容 |
6.3.1 开展卫生宣传和爱国卫生运动 |
6.3.2 实施医疗救治和预防接种 |
6.3.3 坚持"三土"、"四自",发展中医中药事业 |
6.3.4 开展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 |
6.4 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评价 |
6.4.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 |
6.4.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局限 |
第七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 |
7.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沿革 |
7.1.1 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 |
7.1.2 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农村社会保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7.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方式 |
7.2.1 农村社会优抚 |
7.2.2 灾荒赈济 |
7.2.3 农村社会贫困救助 |
7.2.4 "五保户"供养 |
7.2.5 麻风病人救治 |
7.2.6 回乡的精简退职职工救济 |
7.2.7 下乡知识青年安置 |
7.3 对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总体评价 |
7.3.1 人民公社时期社会保障的积极作用 |
7.3.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局限 |
第八章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意义与作用、局限性及其对当代启示 |
8.1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 |
8.1.1 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
8.1.2 供给决策的单向性 |
8.1.3 服务内容的广泛性 |
8.1.4 筹资渠道的多重性 |
8.1.5 供给方式的计划性和强制性 |
8.1.6 价值理念的均等性 |
8.2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意义与作用 |
8.2.1 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丰富和发展 |
8.2.2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次有益尝试 |
8.2.3 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支持"工业优先"战略的实施 |
8.2.4 满足了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
8.2.5 化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
8.2.6 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营造了良好社会风气 |
8.3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缺陷和不足及其原因 |
8.3.1 城乡失调严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低 |
8.3.2 各地之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 |
8.3.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过程,具有浓厚的运动色彩 |
8.3.4 缺乏农民的需求表达机制,供给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 |
8.3.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4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
8.4.1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
8.4.2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
8.4.3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确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供给主体 |
8.4.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应形成便捷高效的运行机制 |
8.4.5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完善需要一个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5)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选题的研究脉络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脉络 |
1.2.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预期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 |
第2章 民粹主义的理论解读 |
2.1 民粹主义的概念测量与类型学划分 |
2.1.1 民粹主义的概念与测量指标 |
2.1.2 民粹主义的类型学划分 |
2.2 民粹主义的滋生土壤 |
2.2.1 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危机 |
2.2.2 后发国家(地区)转型发展的产物 |
2.3 民粹主义的理论渊源 |
2.3.1 中国民粹主义的历史迹象 |
2.3.2 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浇灌 |
2.4 马克思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回答 |
2.4.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俄国社会发展道路特殊性的考察 |
2.4.2 恩格斯与特卡乔夫的论战 |
2.4.3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4 列宁对自由派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5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
2.4.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东方社会发展中民粹主义难题的解答 |
第3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生成背景与演绎样态 |
3.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生成背景 |
3.1.1 政治参与觉醒中民众责任备受关注 |
3.1.2 社会转型期利益表达频现底层抗争 |
3.1.3 网络时代政治传播滋生社会焦虑 |
3.1.4 全球政治右倾发展加剧民主危机 |
3.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绎历程 |
3.2.1 基于演绎载体变迁的阶段划分 |
3.2.2 网络民粹事件典型案例评析 |
第4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诱发要素与时代表征 |
4.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诱发要素 |
4.1.1 社会矛盾的深度浇灌 |
4.1.2 社会焦虑的持续诱发 |
4.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时代表征 |
4.2.1 利益争夺为核心的问题导向 |
4.2.2 舆论审判为代表的抗争叙事 |
4.2.3 情绪发泄相伴随的网络暴力 |
第5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影响 |
5.1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正面价值 |
5.1.1 关注弱势群体 |
5.1.2 强化网络监督 |
5.1.3 提升公民政治素养 |
5.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危害 |
5.2.1 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解构社会精英权威 |
5.2.2 助长暴戾之气,背离社会理性平和发展方向 |
5.2.3 加剧阶层对立,诱发社会分裂 |
5.2.4 混淆视听,干扰共享发展大局 |
第6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可鉴经验与疏导原则 |
6.1 国外疏导与消解民粹主义思潮的经验教训 |
6.1.1 苏俄:以革命姿态走在民粹主义前列 |
6.1.2 拉美:以民粹主义对抗民粹主义 |
6.1.3 中东欧:能抵御危机的低质民主体制 |
6.2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原则 |
6.2.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6.2.3 坚持理论研判与技术甄别相结合 |
第7章 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疏导策略 |
7.1 推进公民教育,提升民众政治参与能力 |
7.1.1 塑造负责而又积极的公民 |
7.1.2 公民理性平和心态的形塑 |
7.1.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
7.2 聚焦社会问题,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2.1 坚持以民生政治为基本导向的发展战略 |
7.2.2 着力解决以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社会中下层问题 |
7.2.3 畅通新时代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
7.3 坚持共享发展,彰显社会公平正义 |
7.3.1 明晰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理念的误导 |
7.3.2 健全共享发展的实现机制,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发展方式的干扰 |
7.3.3 夯实共享发展的秩序之基,抵制网络民粹主义思潮非理性倾向的侵蚀 |
7.4 强化网络社会协同治理,形塑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
7.4.1 推进网络治理的法治化 |
7.4.2 实现网络治理的规范化 |
7.4.3 提升网络治理的实效性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7)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解题 |
二、 课题史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结构安排与几点说明 |
上编 异域情调 |
第一章 概述(一) |
第一节 唯美中国与哲学中国 |
第二节 苦力·黄祸·模范少数族裔:中国移民形象的演变 |
第三节 本土中国形象的演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二章 异教徒中国佬:"阿新"大定型及其流播 |
第一节 《异教徒中国佬》的缘起、内容与反响 |
第二节 阿新大定型("喜剧性苦力"套话)的内涵 |
第三节 迷失的反讽:对《异教徒中国佬》的误读与利用 |
第三章 "黄祸":华人作为个体与种族的威胁 |
第一节 "黄祸论"的缘起与各相关国家的反应 |
第二节 美国文学中的"黄祸"面面观 |
第三节 "黄祸"的登峰造极之作:"傅满洲"系列 |
第四章 《大地》:理解与同情目光下的中国 |
第一节 《大地》在美国中国形象史上的地位 |
第二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解读 |
第三节 一样的大地,不一样的《大地》 |
第四节 对《大地》中国形象的评价 |
第五章 赫塞:远游者的灵魂拷问 |
第一节 赫塞其人及其中国题材作品 |
第二节 《孤石》:从改变三峡到被三峡改变 |
第三节 《召唤》: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灵史 |
中编 故国想像 |
第六章 概述(二) |
第一节 故国想像中的家园政治 |
第二节 故国想像的起点:《金山歌集》的母题及其变异 |
第三节 故国想像的流变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七章 抵制套话:现实主义的唐人街叙事 |
第一节 水仙花:欧亚裔的身份选择和唐人街现实主义叙事的滥觞 |
第二节 唐人街叙事与华美感性:雷庭招《吃碗茶》 |
第八章 "两个世界之间":族裔自传的多重指向 |
第一节 "做美国公民大概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刘裔昌《虎父虎子》 |
第二节 华裔女性的美国梦:黄玉雪《华女阿五》 |
第三节 冲破"强制静默"的华裔女性自画像:汤亭亭《女勇士》 |
第四节 镜子中的华裔男性标准像:赵健秀《唐人街牛仔的自白》 |
第九章 故国想像与文化中国 |
第一节 华美文学文化取向的演变 |
第二节 华美文学与中国文化"真伪之辨" |
第三节 东方主义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
下编 原乡记忆 |
第十章 概述(三) |
第一节 原乡记忆与自传 |
第二节 原乡记忆中的事实与虚构 |
第三节 中国记忆的不同指向与功能 |
第四节 本编安排 |
第十一章 文化传播者笔下的中国形象 |
第一节 民俗介绍中的温情和陷阱:李恩富《我在中国的童年》 |
第二节 启蒙叙事的早期代表:容闳《西学东渐记》 |
第三节 虚幻、空想的文化大同境界:林语堂《唐人街》 |
第十二章 原乡记忆中的异国情调 |
第一节 德龄公主的清宫秘史系列 |
第二节 娱乐化的东方情调:黎锦扬的《花鼓歌》 |
第十三章 跨文化的革命文学:蒋希曾的创作 |
第一节 蒋希曾的生平 |
第二节 别具一格的革命文学作品 |
第三节 蒋希曾作品的浮沉:时代与个人背景 |
第十四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上) |
第一节 美国的文革形象 |
第二节 海外华人的文革叙事 |
第三节 美华英语文革叙事的主要脉络 |
第四节 个案分析:非性化环境中的反常性爱——闵安琪的创作 |
第五节 "海外的伤痕文学"? |
第十五章 他者文化环境下的集体记忆——美华英语文革叙事中的中国形象(下) |
第一节 自传的泛滥 |
第二节 异国合作模式与市场导向 |
第三节 隐性神话结构 |
第四节 英语文革写作关键词辨析 |
第十六章 超越自传形式与文革叙事:哈金笔下的中国 |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幽灵:《面对阴影》、《残骸》 |
第二节 文革面面观:《于无声处》、《辞海》、《光天化日》、《等待》 |
第三节 变化中的中国:《新郎》、《池塘》 |
第四节 在另一片土地上:《自由的生活》、《美丽的堕落》 |
第五节 哈金的意义 |
尾声 |
第十七章 (综论)中国形象:一面怎样的镜子?照见了谁? |
第一节 写作语言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二节 时代语境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三节 作者身份对中国形象的制约 |
第四节 中国形象:一面镜子,一块毛玻璃 |
附录一 哈特诗歌《中国人最近的愤怒》 |
附录二 蒋希曾诗歌《中国佬,洗衣匠》 |
附录三 相关作家(学者)、来华传教士及外交人员英中姓名对照表 |
附录四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9)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前沿性和创新性分析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条件 |
六、研究难点 |
第一章 抗战初期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概况 |
第一节 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界定 |
一、知识分子的有关概念内涵 |
二、赴延安的青年知识分子界定 |
第二节 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基本情况 |
一、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数量 |
二、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身份 |
三、抗战初期赴延安青年知识分子地域来源 |
第二章 抗战初期的形势及国共两党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
第一节 抗战初期的形势对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影响 |
一、抗战初期的形势及其影响 |
二、一二·九运动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
三、一二·九运动后的形势及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及作用 |
一、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定 |
二、在正确的军事战略方针指引下取得对日作战成果 |
三、陕甘宁边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
第三节 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及结果 |
一、国民党对日政策的逐步调整 |
二、国民党正面战场及影响 |
三、国民党在国统区的统治状况 |
第三章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客观因素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的吸引 |
一、抗战初期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调整的原因 |
二、毛泽东对抗战初期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调整的贡献 |
第二节 左翼文化及其影响 |
一、左翼文化同盟的成立 |
二、左翼文化活动 |
三、左翼文化对青年革命道路选择的影响 |
第三节 抗日救亡、教育与宣传的启蒙作用 |
一、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启蒙 |
二、各种进步书刊和抗战宣传活动影响 |
三、外国进步记者和友好人士对共产党和边区建设的有力宣传 |
第四节 先进人物的影响示范 |
一、受先进人物引领、帮助或影响推动赴延安 |
二、在先进人物带领下一起赴延安 |
三、受先进人物去延安的影响或带动,后赴延安 |
四、由于革命家庭氛围的影响,全家赴延安 |
第四章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个人因素 |
第一节 理想信念原因 |
一、国统区青年为信念去延安 |
二、沦陷区青年经过慎重对比毅然选择延安 |
三、中共党员或各抗日根据地的青年知识分子去延安 |
第二节 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
一、不愿当亡国奴从沦陷区到延安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
二、从国统区到延安,追求新生活和个人发展 |
第三节 家庭老师朋友影响 |
第四节 早期生活、婚姻及安全因素影响 |
一、早期生活影响 |
二、摆脱封建包办婚姻 |
三、个人安全原因 |
第五节 其它因素影响 |
第五章 抗战初期延安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过程 |
第一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准备工作 |
一、国统区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
二、沦陷区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
三、抗日根据地青年知识分子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经济来源 |
一、经费的组织来源 |
二、个人自筹经费 |
三、获赠路费 |
第三节 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的一路经过 |
一、途径与渠道 |
二、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路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伸(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功能 |
第二节 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续性 |
第三节 文革主流文学研究现状及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文革主流小说的运作机制 |
第一节 文革前期文学语境与文革小说的发生 |
一、文革主流文学的民众化方向 |
二、话语空间的纯净化 |
三、文革主流小说的发生与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兴起 |
第二节 文革小说出版、发行的恢复 |
一、文革主流小说的生产与文革现实环境 |
二、文革中期小说出版和发行的恢复 |
第三节 文革作者的话语姿态和现实选择 |
一、文革中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 |
二、文革小说作者的双重话语姿态 |
第二章 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功能和话语形态 |
第一节 文革主流小说的神谕话语功能 |
一、文革主流小说与文革政治神权系统 |
二、文革主流小说中的英雄人物谱系 |
三、考验小说与文革主流小说的神谕功能 |
第二节 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以《朝霞》小说为例 |
一、《朝霞》(小说)的典型意义和办刊策略 |
二、《朝霞》小说的主题模式 |
三、《朝霞》小说的人物谱系 |
四、《朝霞》小说的情节设置 |
第三节 阴谋文艺与文革主流小说 |
第三章 话语规约边界的文革小说 |
第一节 文革主流文艺理论的示范效应及其危机 |
一、主流文艺理论的话语示范效应 |
二、文革主流文艺的话语危机 |
第二节 革命斗争小说的溢出与风行 |
一、《海岛女民兵》:“三突出”框范之外的女主人公形象塑造 |
二、《大刀记》:规训边界的传奇与民间情态 |
三、文革革命斗争小说的异质性因素 |
第三节 斗争哲学中的孩童视角 |
一、“童心柔弱”与“流浪小说”——《闪闪的红星》 |
二、新生作者与文革儿童小说 |
第四章 新时期作家的文革系谱学研究 |
第一节 革命激情的蜕变——军队作者文革前后的创作 |
一、文革主流小说语境中的军队作者群体 |
二、新生部队作者的创作转换 |
第二节 新时期长篇历史小说的文革渊源 |
一、长篇小说《李自成》的复杂情形 |
二、新时期之初农民起义题材长篇小说的兴盛 |
第三节 文革乡村——民间叙事的渐变 |
一、叶蔚林和古华的乡村经验及其新时期演进 |
二、从《沙家浜》到《受戒》:汪曾祺的创作道路 |
第五章 文革主流小说话语的延伸 |
第一节 二元话语的延续:新时期之初小说的表述特征 |
一、改换文学的过渡 |
二、“激情”控诉的叙事模式的延续——以《班主任》为例 |
第二节 长篇小说资源的延续和转换 |
一、文革主流长篇小说价值理念的延续 |
二、文革中秘密写作及其新时期出版 |
第三节 《桐柏英雄》:文革主流长篇小说的流传 |
第四节 改革文学的话语悖论 |
一、《机电局长的一天》与《乔厂长上任记》的意义 |
二、改革文学的话语模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66 年——1979 年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一览 |
致谢 |
四、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论文参考文献)
- [1]亲切的关怀 力量的源泉——安庆九·一六中学师生怀念毛主席[J]. 安庆市革委会通讯组. 安徽教育, 1977(09)
- [2]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3]固守与革新:百年中国乡土教材研究[D]. 李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05)
- [5]当代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研究[D]. 石立春.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6]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
- [7]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 ——美国英语文学中的中国形象[D]. 唐海东. 复旦大学, 2010(01)
- [8]高举毛主席教育革命的旗帜 努力办好重点中学——纪念毛主席视察我校二十周年[J]. 安庆九·一六中学党总支. 安徽教育, 1978(09)
- [9]抗战初期青年知识分子赴延安研究[D]. 杨军红.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3)
- [10]文革主流小说的话语形态及其延伸[D]. 肖敏. 首都师范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