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嫁接苗的抚育和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金义[1](2021)在《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技术及效益浅析》文中研究表明红松是我国东北地区优良的生态经济型乡土树种,随着近年来林木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采用嫁接繁育红松在苗木生长和促进结实等方面较实生苗繁育更具优势,尤其在红松更新面临困难时,嫁接苗繁育更要受到重视。文章根据大边沟林场近10 a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经验,重点总结了红松苗嫁接、造林、管理方法和经济效益,并对嫁接的红松与常规红松林的优势做了简要分析,旨在为当地红松林管理和生产提供借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秦泽蕊[2](2020)在《蓝杉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蓝杉(Picea pungens)松科云杉属,原产于北美,其植株成年期针叶呈蓝色,可应用于园林景观中,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目前,辽北地区并未对其进行广泛应用。本研究开展了蓝杉引种栽培、嫁接及播种育苗试验,以确定适宜的蓝杉生长条件、嫁接方法及苗木培育技术,为我国北方地区蓝杉的栽培和繁殖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引进的蓝杉苗及幼树在法库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冬季加盖黑色遮荫网可正常越冬;3a生蓝杉扦插苗经过3年培育,各生长性状呈现显着相关性,遮荫处理下的蓝杉苗较未遮荫处理的蓝杉苗苗高增长20.93%、地径增长5.84%、冠幅面积增长26.09%;4a生蓝杉实生苗经过3年培育,各生长性状呈现显着相关性,遮荫处理下的蓝杉苗较未遮荫处理的蓝杉苗苗高增长11.20%、冠幅面积增长22.97%,未遮荫处理蓝杉苗较遮荫处理的蓝杉苗地径增长18.79%,故遮荫处理促进高生长,地径生长较缓慢;12a生蓝杉幼树经过2年培育,圃地覆地膜处理与未覆地膜处理下蓝杉的树高、地径、冠幅等性状均呈现显着相关性;但两种处理条件下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不显着。(2)在温室内使用嫁接前1年11月采集的接穗,选用带木质部芽接的方式于4月上旬嫁接在5a生红皮云杉上,嫁接蓝杉的成活率最高达90.67%;不同嫁接位置的嫁接苗苗高与新生枝长、枝粗均呈现显着相关性,嫁接于砧木顶部当年生枝时,嫁接苗苗高与新生枝长相关系数为-0.145,即嫁接位置太高不利于新生枝长生长。(3)蓝杉种子直接播种的出苗率达91%,较雪藏后播种的出苗率高0.02%;播种后对其分别进行加盖遮荫网的遮荫处理及苗床两侧种植玉米的遮荫处理作对照试验,其苗高与地径生长情况之间呈现极显着相关性,前者苗高与地径较后者高出21.82%和21.18%;对1a生蓝杉苗进行换床处理,培育2a后株距为10×10cm的蓝杉苗较株距7×7cm的蓝杉苗苗高高出16.53%,地径高出18.32%;3a生蓝杉苗进行装杯处理,培育3a后直径为25cm、深30cm的营养杯有利于蓝杉生长,其苗高、地径生长情况呈现显着相关性,相关系数0.566,较营养杯直径为15cm的蓝杉苗苗高高出6.05%,地径高出12.41%。
丁亚娟[3](2020)在《红松嫁接苗造林及管理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通过10余年对红松嫁接苗造林的跟踪管理,总结和研究了大边沟地区红松嫁接苗造林及后期管理技术,提出了红松嫁接苗在栽植后尽早结实,提高果实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
魏文初[4](2020)在《昭平县富罗林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松树这个庞大的体系中,马尾松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马尾松较强的适应能力决定了其能在土壤贫瘠的地区生长,同时其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以及较短的生长周期都让其成为种植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富罗林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使马尾松二代种子园成为良种繁殖的重要基地。
许成林[5](2019)在《红松果实嫁接园建设与规划》文中认为通过采摘红松成熟林分母树顶尖作为接穗,嫁接于红松幼苗培育红松嫁接苗,能够提前进入红松盛果期,并能显着提高红松果实亩产量;建立红松果实嫁接园,可以更加系统地进行管理,降低采收看护成本,对于日趋减少的红松果实资源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陈思雨[6](2018)在《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红花玉兰(Magnolia wufengensis L.Y.Ma et L.R.Wang)花部形态多样,花色类型丰富,是极佳的园林观赏树种。但红花玉兰是高大乔木,不便于庭院和室内盆栽种植,为充分发挥其观赏价值,本试验根据前人在其他乔木树种上的研究经验,选择施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截干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探讨施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烯效唑、调环酸钙和不同截干程度对红花玉兰产生的形态变化、生理影响、内源激素变化三方面的影响,以期通过试验能找到最适宜红花玉兰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浓度和施用次数,以及截干程度,得到有效的矮化红花玉兰植株的技术方法。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部分使用烯效唑、多效唑、调环酸钙这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500、1000、1500mg g-1这3个浓度及1次、3次、5次这3种喷施次数,采取L9(34)正交表对1年生红花玉兰娇红2号嫁接苗进行矮化试验,结果表明:(1)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达到最佳矮化效果,该处理下,红花玉兰植株株高、节间距、接穗直径显着变小,分别是对照的56.94%、62.62%、72.77%,节数相比对照也显着减少;(2)植物生长延缓剂使红花玉兰SOD、POD、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上升,MDA的含量下降;(3)延缓剂主要通过减少GA3、IAA、ZT含量、增加ABA含量影响红花玉兰生理,进而改变形态,导致矮化。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有4个处理,分别是喷施0、1500、2000、2500 mg.g-1烯效唑,试验结果表明,过高浓度的烯效唑使红花玉兰各形态指标差异不显着,2000和2500mg·g-1时叶片畸形,出现皱缩粘连等现象,因此烯效哩最佳浓度为1500mg·g-1。综合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和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延缓剂最佳组合是烯效唑1500 mg.g-1施用5次。截干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不同的截干程度,分别是不截干、截干四分之一、截干三分之一、截干二分之一,结果表明:(1)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可实现株高最矮,接穗直径最小,侧枝数量最少,该处理平均株高为120.71cm,平均接穗直径14.62 mm,平均侧枝数量5.07枝,分别是对照的54.18%、77.66%、32.49%;(2)SOD活性随着截干程度的增强先增强后减弱,POD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跟着截干强度的增强而减少,截干二分之一处理分别是对照的84.56%、50.79%、74.32%,MDA含量却是相反,跟着截干强度的加强而增多,截干二分之一时是对照的157.28%;(3)截干去除了红花玉兰嫁接苗的顶芽,阻碍了顶芽合成的内源激素向下运输,GA3、IAA、ZT、ABA含量相比对照均显着减少,分别是对照的19.08%、16.25%、39.47%、67.46%,从而导致红花玉兰植株高度存在差异。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试验部分有4个处理,分别是对照组CK、只截干、只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试验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矮化效果最佳,株高减少至11.95cm,接穗直径减少至5.10cm,节数减少到3.9,平均节间距减少到3.28cm,分别是对照组的40.77%、81.40%、59.09%、74.21%;(2)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只截干的处理,MDA含量低于只截干的处理,同时除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其余四个生理指标比较接近对照组CK,与CK在0.05水平上差异不显着,而可溶性蛋白显着高于对照组CK;(3)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处理的GA3、IAA、ZT含量较对照组CK减少,ABA含量较对照组CK增多。综合上述试验结果,红花玉兰矮化的最佳措施是烯效唑1500 mg.g-1喷施5次并截干二分之一。
鲁志辉,张辉[7](2016)在《红松嫁接苗的后续管理》文中提出在东北地区大量种植的红松是较重要的工业用材,而红松的种植具有较突出的经济价值,为东北林业经济创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提升红松嫁接苗的成活率,推动东北林业经济的发展问题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红松嫁接苗的后续管理问题展开研究,为提升红松嫁接苗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祝小科,杨光檄,高华端[8](2014)在《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及土地石漠化已成为贵州省生态环境中最突出的问题,植物防护技术是主要的水土流失与石漠化治理途径。本研究在实施水利部科技推广计划项目《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以及总结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主要的植物防护技术,包括防治水土流失植物选择和种植技术、不同强度石漠化环境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裸露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等。
黄厚永[9](2014)在《浅析红松嫁接苗树体管理和抚育的技术要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松嫁接是北方地区进行红松资源繁育工作的重要技术。红松嫁接苗具有繁育速度快、树苗成长快、提前结实、资源质量高等优点,通过北方地区林业工作者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和普及的林业技术。本文根据北方地区红松繁育的林业工作经验,在说明红松嫁接方式的基础上,阐述了红松嫁接苗管理的方法,提供了红松嫁接苗抚育的技术要点,以供同仁在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管护实际中得以借鉴和参考。
邓荫伟,刘仁路,吴建波,邓益德[10](2013)在《桂林油茶示范林营建现状及成因》文中研究指明自2009年以来,桂林市在灌阳、龙胜、灵川等县建立多处油茶早实丰产示范林,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2012年79月对部分有代表性的示范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下:灵川县灵田乡示范点油茶生长最佳,其平均树高、冠径、地径、春稍长与生长最差的阳朔县福利镇示范点相比,差异显着,相应值分别高出29.49%、30.91%、28.97%、11.55%;从开花株率看,灵川县灵田乡、龙胜县龙胜镇2个示范点的平均值分别达68.90%和63.02%,显着优于福利镇、新圩乡、崔家乡、瓢里乡4个示范点的平均值,其中灵田乡示范点开花株率的平均值与这4个示范点相比,分别高出40.11%、62.82%、27.49%、51.04%;从平均挂果株率看,同样是灵田乡示范点的平均值最高,其挂果株率为23.26%,与福利镇、新圩乡、崔家乡、瓢里乡4个示范点相比,分别高出71.78%、64.15%、19.22%、63.46%。油茶示范林生长、开花挂果株率的优劣,与品种选择、管理水平有显着相关。在营建油茶早实丰产示范林时,必须注重于选择优质丰产品种的嫁接苗,加强抚育、施肥、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工作,促进其生长旺盛,达到早实丰产的示范效果。
二、嫁接苗的抚育和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嫁接苗的抚育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技术及效益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边沟林场概况 |
2 红松嫁接及管理技术 |
2.1 红松实生苗嫁接 |
2.2 红松嫁接苗造林 |
2.3 红松嫁接苗造林后管理技术 |
2.3.1 抚育管理 |
2.3.2 施肥 |
2.3.3 疏枝 |
2.3.4 截树头 |
2.3.5 疏果 |
2.3.6 病虫害防治 |
2.3.7 人工管护 |
3 收益 |
4 结论 |
(2)蓝杉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蓝杉概况 |
1.2 研究进展 |
1.2.1 蓝杉及松科植物引种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蓝杉及松科植物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现状 |
1.2.3 蓝杉及近缘属植物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关于蓝杉的其他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蓝杉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
2.1 引种地地理自然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引种材料 |
2.2.2 栽培方法 |
2.2.3 数据调查和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遮荫处理对蓝杉扦插苗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
2.3.2 不同遮荫处理对蓝杉实生苗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
2.3.3 不同抚育处理对蓝杉幼树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蓝杉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嫁接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因素各水平间蓝杉嫁接成活率的极差分析 |
3.2.2 不同因素各水平间蓝杉嫁接成活率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
3.2.3 影响蓝杉嫁接成活率的其他因素分析 |
3.2.4 砧木嫁接位置与蓝杉嫁接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蓝杉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研究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蓝杉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对出苗率的影响 |
4.2.2 不同播种日期及遮荫条件对蓝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3 不同换床密度对蓝杉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4 不同规格营养杯对蓝杉苗木生长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遮荫条件对蓝杉苗引种栽培的影响 |
5.1.2 不同因素对蓝杉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
5.1.3 不同播种育苗条件对蓝杉生长情况的影响 |
5.1.4 关于蓝杉栽培繁殖的建议 |
5.2 结论 |
5.2.1 蓝杉引种栽培 |
5.2.2 蓝杉嫁接繁殖 |
5.2.3 蓝杉播种育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红松嫁接苗造林及管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大边沟林场自然条件 |
2 造林技术 |
2.1 造林地选择 |
2.2 造林密度 |
2.3 苗木培育 |
2.4 栽植 |
2.4.1 整地造林 |
2.4.2 幼林抚育 |
3 造林后期管理 |
3.1 解除塑料条 |
3.2 补植 |
3.3 嫁接苗修剪 |
3.4 红松嫁接苗截干 |
3.5 水肥管理 |
4 小结 |
(4)昭平县富罗林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的组成 |
1.1 种质资源收集区 |
1.2 种子生产区 |
1.3 试验示范林 |
2 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 |
2.1 营建流程 |
2.2 林地清理、整地、定植 |
2.3 无性系来源及数量配置 |
2.4 嫁接技术 |
2.5 施肥、抚育管理 |
2.5.1 施肥。 |
2.5.2 全面铲草抚育。 |
2.5.3 扩坎抚育。 |
2.5.4 间种。 |
2.6 种子园管理 |
3 结语 |
(5)红松果实嫁接园建设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松果实嫁接园立地选择和场地整理 |
2 出圃与栽植 |
3 嫁接园管理 |
3.1 嫁接苗管理 |
3.1.1 幼林抚育: |
3.1.2 嫁接苗当年修整: |
3.1.3 嫁接苗整枝: |
3.1.4 建立嫁接苗母树档案: |
3.1.5 随着接穗主枝高生长量明显高于侧枝高生长量, 并于接穗上形成新的多层营养枝以后, 再逐渐剪去砧木侧枝, 修枝高度0. |
3.1.6 为提高树木结实量, 当嫁接母树树高达到8m以上时, 从 |
3.1.7 重新确定嫁接苗母树: |
3.1.8 前期摘除幼果: |
3.2 地面管理和施肥 |
3.3 病虫害防治 |
(6)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乔木树种矮化研究进展 |
1.2.1. 常用矮化方法 |
1.2.2. 存在问题及未来展望 |
1.3. 红花玉兰研究进展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 |
2.3. 截干矮化试验 |
2.4. 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 |
2.5.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修剪结合矮化试验 |
2.6.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1. 形态调查 |
2.6.2. 生理指标测定 |
2.6.3. 内源激素测定 |
2.6.4. 数据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分析 |
3.1.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 |
3.1.1.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1.2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生理的影响 |
3.1.3.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3.1.4. 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化试验结论 |
3.2. 烯效唑浓度补充矮化试验 |
3.2.1. 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2.2. 不同浓度烯效唑对生理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烯效唑对内源激素的影响 |
3.2.4. 烯效唑浓度补充试验结论 |
3.3. 截干矮化试验 |
3.3.1. 不同截干处理对形态的影响 |
3.3.2. 不同截干处理对生理的影响 |
3.3.3. 不同截干处理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 |
3.3.4. 截干矮化试验结论 |
3.4.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 |
3.4.1.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形态的矮化效果 |
3.4.2.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生理的影响结果 |
3.4.3.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对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 |
3.4.4. 植物生长延缓剂与截干结合矮化试验结论 |
4. 展望与结论 |
4.1. 展望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红松嫁接苗的后续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松嫁接苗植株管理 |
1.1 塑料条的拆除管理 |
1.2 修剪整形管理 |
2 红松嫁接苗成长环境管理 |
3 红松嫁接苗成长状态管理 |
4 结语 |
(8)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特征 |
2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模式 |
2. 1 喀斯特山地坡面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 |
2. 2 不同强度石漠化环境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模式 |
2. 2. 1 强度石漠化环境人工辅助生态修复技术模式 |
2. 2. 2 中度石漠化环境速生高效林灌草种植与生态演替诱导技术模式 |
2. 2. 3 轻度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及草地畜牧养殖配套技术模式 |
3. 2. 4 潜在石漠化环境水土保持与农林业复合经营技术模式 |
2. 3 裸露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 |
2. 3. 1 植生袋绿化护坡技术 |
2. 3. 2 藤本植物快速绿化护坡技术 |
3 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防护植物人工造林技术 |
3. 1 水土流失防护植物的选择 |
3. 2 水土保持林分结构及造林模式 |
3. 3 造林密度确定 |
3. 4 整地 |
3. 4. 1 整地方式 |
3.4.2整地规格 |
3.5栽植技术 |
3.5.1苗木 |
3. 5. 2 栽植时间 |
3. 5. 3 植苗要求 |
3. 6 幼林抚育 |
4 喀斯特地区裸露边坡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 |
4. 1 植生袋绿化护坡技术 |
(1) 植生袋准备 |
(2) 绿化基质装袋 |
(3) 植生袋堆砌及锚固 |
(4) 养护 |
4. 2 藤蔓植物快速绿化护坡技术 |
(1) 放线定点 |
(2) 整地挖坑 |
(3) 回土施肥 |
(4) 种植藤蔓植物 |
(5) 幼苗管护 |
(9)浅析红松嫁接苗树体管理和抚育的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红松嫁接苗栽植的方式 |
2、红松嫁接苗树体的管理 |
2.1解除红松嫁接苗的绑缚物 |
2.2红松嫁接苗树体的修剪 |
2.3红松嫁接苗的支护 |
2.4红松嫁接苗的肥水管理 |
3、红松嫁接苗的抚育要点 |
3.1红松嫁接苗的抚育年限和次数 |
3.2红松嫁接苗的抚育时间和方法 |
3.3红松嫁接苗的病虫害防治 |
3.4红松嫁接苗的管护 |
(10)桂林油茶示范林营建现状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地基本情况 |
1.2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010年营建的油茶丰产示范林调查分析 |
2.1.1 油茶丰产示范林生长情况分析 |
2.1.2 油茶丰产示范林开花挂果情况分析 |
2.2 2011年营建的油茶丰产示范林调查分析 |
3 讨论与结论 |
四、嫁接苗的抚育和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红松嫁接苗造林管理技术及效益浅析[J]. 刘金义.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1(05)
- [2]蓝杉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D]. 秦泽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红松嫁接苗造林及管理技术[J]. 丁亚娟. 防护林科技, 2020(06)
- [4]昭平县富罗林场马尾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J]. 魏文初. 乡村科技, 2020(03)
- [5]红松果实嫁接园建设与规划[J]. 许成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10)
- [6]红花玉兰矮化栽培技术研究[D]. 陈思雨. 北京林业大学, 2018
- [7]红松嫁接苗的后续管理[J]. 鲁志辉,张辉. 吉林农业, 2016(22)
- [8]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植物防护技术[J]. 祝小科,杨光檄,高华端. 贵州林业科技, 2014(01)
- [9]浅析红松嫁接苗树体管理和抚育的技术要点[J]. 黄厚永.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04)
- [10]桂林油茶示范林营建现状及成因[J]. 邓荫伟,刘仁路,吴建波,邓益德. 中国林副特产,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