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B/S模式的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星[1](2021)在《数据驱动的产品适应性评价方法与工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在满足大批量同质化功能需求的同时,如何快速适应用户变动的产品需求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面对不同的产品需求,企业需要开发新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然而,新产品的开发往往意味着较长的开发周期和高昂的研发成本。适应性设计通过已有设计方案的部分再利用满足新的用户需求,由于能够充分重用企业已有的设计知识和制造资源,受到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设计评价是产品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评价能够有效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并提高设计效率。在适应性设计中,需要对产品适应性进行评价,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已有产品数据(包括设计开发数据以及用户销售使用数据)蕴含着丰富的设计信息,可以作为产品适应性评价的重要依据。鉴于以上原因,基于产品历史开发数据和销售数据,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适应性评价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工具。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提出了产品参数适应性评价方法:以产品历史开发数据作为依据,对产品指标与设计参数进行相关性和依赖性分析。然后,根据相关性与依赖性分析结果标定设计变动影响范围,并识别与产品指标变动相对应的关键设计参数,以建立参数适应性设计标准方案。最后,通过实际设计方案与参数适应性设计标准方案进行对比,建立了参数适应性评价指标与适应性评价方。·提出了产品配置适应性评价方法:以产品销售数据作为依据,对产品指标与组件进行相关性和依赖性分析。然后,根据相关性与依赖性分析结果计算组件间影响关系矩阵,并进行聚类划分,获取标准模块化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实际设计方案与标准模块化方案进行对比,建立配置适应性指标与评价方法。·开发了产品适应性评价软件工具:根据产品适应性评价方法开发了产品参数适应性评价功能模块和产品配置适应性评价功能模块,将两个模块集成为产品适应性评价软件工具。设计者只需通过数据上传、阈值选择就能自动完成产品适应性评价过程,并获取相应图。·进行了产品适应性评价实例研究:在参数层面,以电动汽车电池包的参数设计作为案例,对需求变动时的产品参数设计方案进行参数适应性评价。在配置层面,以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模块化作为案例,对基于功能划分的模块化结构进行配置适应性评价。通过两个案例验证理论方法和软件工具的有效性。
张本[2](2021)在《基于云平台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风电行业快速发展,在役大型风电机组呈现数量多、机型多样、分布范围广、位置偏远等特点。由于长期运行在恶劣自然环境下,风电机组极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迫切需要进行全生命周期运维管理。目前,风电机组运维主要采用人工巡检辅以定期检修方式,但存在成本高、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实时性差等痛点问题。结合风电行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本文引入云平台、人工智能与Web软件开发等技术,设计实现基于云平台的风力发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1)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总体方案。通过对风力发电机组运维的功能、用户角色和性能需求分析,设计给出智能运维系统目标与边界;融合云平台和声学监测技术,建立了前后端分离的B/S网络技术架构及核心技术栈,使用多种协议和服务器配合保证数据在系统内可靠流通,最大限度降低系统耦合性;结合模块化分层设计思想,将系统业务划分为智能运维云诊断平台和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两部分,降低模块间相互影响,提升系统可复用性和扩展性。(2)提出一种基于梯形隶属云模型的多源异构数据风电机组整机智能评估算法。融合结构型与非结构型云存储数据,建立多类物理量表征的风电机组运行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梯形隶属云模型对评价体系进行优化,提升部件故障评价灵敏度;引入简便权重修正算法,解决实际运行环境下可能的评估指标缺失问题,提升了模型鲁棒性与泛化能力。基于玛依塔斯风电场实测数据进行的算例分析表明:评估分数与机组实际运行状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建立了基于云平台的展示性强、交互便捷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以符合运维人员操作习惯为导向,综合运用Echarts、LeafLet及WaveSurfer等多种前端插件,设计风格统一、主次分明的系统人机交互UI界面,通过卡片式布局和模块化设计最大限度提升系统使用便捷性;集成风电机组状态模糊综合评判、声学诊断及统计分析算法,实现智能化在线监测、诊断及辅助办公;结合浏览器、Postman等第三方软件,测试验证了系统风场大屏、实时监测、远程诊断等核心模块的功能正确性。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可辅助运维人员及时了解机组健康状态、合理安排检修计划、提升运维效率及降低运维成本。
孙恩慧[3](2020)在《超高参数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水为工质的超高参数水蒸汽朗肯循环是动力工程领域的主流技术,现已非常成熟,其效率的提升空间较小。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动力循环在中高温条件下更具效率优势,且体积小、布置紧凑、灵活性高,具备快速升降负荷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多能源互补模式。本文重点研究超高参数CO2燃煤发电系统,围绕S-CO2循环与锅炉耦合机理及能量梯级利用关键科学问题,针对S-CO2循环的广义优化、锅炉与循环耦合时面临的大质量流量问题与烟气热能全温区吸收问题等开展创新性研究。超高参数水蒸汽朗肯循环主要通过再热及多级抽汽回热实现极高效率。目前S-CO2循环缺少对应的广义原理。本文基于再压缩循环(RC)研究了中间冷却布置、再热布置对循环的影响特点。同时首次引入协同原理构建多级压缩S-CO2循环,并揭示RC等效于两个单回热布雷顿循环(SC)构成的二级压缩循环。在最佳循环流量比例条件下,两个SC通过协同作用构建RC,减少了对环境的吐热,降低了传热(?)损,提高了循环效率。这一发现启发了多级压缩循环的构建,如RC进一步与SC进行协同,构建三压缩循环(TC)。基于协同思想提出的多级压缩思想作为S-CO2循环优化的广义原理与水蒸汽朗肯循环的多级抽汽思想形成对照,是完善S-CO2循环优化理论的重要一步。多级压缩循环适用于多种热源,与再热、间冷的组合可有效提高循环效率,为便于确定不同热源条件下的适用循环,根据主气温压参数提出了多级压缩循环的筛选分区图,这为S-CO2燃煤发电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在S-CO2锅炉热源与循环耦合机理方面。突破传统热力学分析局限,通过工程热物理学科内部交叉,综合进行热力学、流体力学及传热学分析。发现了在热力循环要求条件下,S-CO2循环流量是水蒸气朗肯循环的6-8倍,面临大质量流量问题。该问题导致S-CO2锅炉大压降,出现效率惩罚效应。为克服惩罚效应,提出了分流减阻方案,形成了锅炉模块化设计,揭示分流方法遵循1/8减阻原则,并编制了 S-CO2循环耦合锅炉热负荷分布、流动传热特性的热力系统计算程序。计算表明基于1/8减阻原理的锅炉模块化设计将S-CO2锅炉压降减小到比水蒸汽锅炉更低的水平,彻底解决了锅炉大压降问题。同时将S-CO2循环与水蒸汽朗肯循环进行对比,重点分析了压降对两类循环的影响。S-CO2循环平均吸热温度高,当与燃煤锅炉结合时,中温烟气余热难以吸收,即面临烟气热能全温区吸收问题。因此,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研究了四种余热吸收方法。从减少余热总量角度,提出了通过提高空气预热器内空气温度与提高循环透平入口压力的方法;从余热高效吸收的角度,提出了从循环侧分流低温CO2与构建复合循环的方法。针对复合循环的顶底循环之间存在效率差异的现象,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提出能量复叠利用原理。其核心思想是在中高温烟气区域设置复叠区,该区烟气热量既被顶循环吸收,又被底循环吸收。复叠利用区的设置提升了底循环吸热温度及效率,减小了顶底循环效率差。通过4种顶底复合循环系统的逐步优化,彻底解决了烟气热能全温区吸收问题。由于顶底循环的温压参数相同,能量复叠利用可实现两个循环的多数设备共享,简化了系统。随后,分别基于能量梯级与复叠利用原理,以间冷、再热、多级压缩为核心,构建接近S-CO2循环效率极限的燃煤发电系统,明晰其效率潜力,在35MPa/630℃主气参数下,发电效率达50.27%。同时改进了三压缩循环,提出了在实现高效工程应用方面具备优势的S-CO2燃煤发电系统。针对S-CO2锅炉热源特性进行探索,提出了基于增压流化床炉的S-CO2燃煤发电概念。增压流化床炉内温度为850~900℃,远小于煤粉炉炉膛内温度,可解决锅炉受热面超温问题;此外烟气增压后锅炉体积缩小,这实现了发电系统整体小型化,上述特点使得该概念具备吸引力。本文构建了以燃气轮机入口烟气温度为分界的两种发电系统,分析了炉侧压降、炉内燃烧压力等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针对炉膛内热负荷过大的问题,探索了通过增大过量空气系数以及通过烟气再循环来降低炉内负荷的方法,获得了两者的适用条件。
王雪燕[4](2020)在《基于场景特征分析的储能多场景应用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储能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电网调频调压、削峰填谷、提高电能质量和电力可靠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经在国际上达成共识。其中,调频和调峰应用为储能最为广泛的应用场景,也是目前储能示范工程最为普遍的应用方式,但是现存的储能电站只能进行一种特定场景的应用,这将大大减小储能利用率,弱化储能适应性和储能效益。因此,研究储能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能够带来较大效益。首先,研究储能在单调峰、单调频、单调压场景下的控制策略及利用率。通过一次调频策略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储能可在常规机组动作前通过一次调频解决小扰动下的频率问题减小常规机组频繁动作延长寿命,并同时验证了储能在参与一次调频后调频效果得到了优化,通过调压策略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储能相较于电容投切的调压优势,并同时验证了储能在参与稳态调压后解决了电容频繁投切的问题。根据以上验证性仿真证明了储能多场景协同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确定了多场景各个应用场景的控制策略。最后,针对目前储能应用最常见的单调峰场景和单调频场景提出了资源利用率指标,根据指标的大小反映了单调峰场景和单调频场景的储能利用率较低等问题,说明提高单调峰/单调频场景的利用率并不能较大程度提高储能利用率,进一步引出了通过多场景协同控制来增加储能应用场景以此提高储能利用率的论点。其次,研究储能调峰、调频、调压场景间的关联控制以及关联约束。阐述了系统识别调频、调压场景的指标及判断依据,通过单场景所选定的策略得到期望有无功;建立场景优先级指标对调频调压场景进行优先级排序,在期望有功和期望无功叠加大于PCS容量的情况下根据优先级排序修正期望有功和期望无功。通过建立模型对上述多场景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建立场景准确度指标连同上述储能资源利用率指标的横纵向对比验证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在提高储能利用率以及优化电能质量上的优势。最后,搭建基于多场景应用的储能系统调度控制数字仿真实验平台。从储能单体的建模、封装、精确性测试、底层修改、系统级网络的搭建,到多场景储能系统调度仿真,集成了电池储能系统的仿真模型体系以及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的控制策略,为研究储能电池自身特性及其在配电网中的多应用场景策略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袁德争[5](2017)在《基于PI数据库的核电厂工业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核电厂机组数据的实时查询与历史数据的长期存储对核电厂的运行优化与设备故障原因分析有着巨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而当前核电厂的历史数据查询还很依赖于不同厂商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这些系统存储历史数据的功能有限,对外接口也不规范,给生产线的用户数据查询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且不利于核电厂的生产管理、维修管理、设备管理。为了提高对现场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能力,核电厂需要建立统一的工业数据系统。本论文根据核电厂的实际需求,经过认真调研和需求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I数据库的工业数据系统,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研国内外实时数据库厂家及国内火电厂的实时数据库应用情况,讨论了采用先进的PI实时历史数据库建设核电厂的工业数据系统问题,利用其先进的数据压缩算法实现核电厂数据的高效及可靠的存储。2.在采集1号到4号机组KIT系统现场数据的基础上,讨论与研究了5号和6号机组DCS集散控制系统数据接口的开发问题,以实现将1号到6号机组数据汇集到统一数据平台中存储。3.结合电力二次防护的规定,进行DCS系统数据接口的架构设计和功能设计。DCS系统数据采集接口由前置接口机、隔离装置、后置接口机组成,在前置接口机与后置接口机中,通过设置数据采集模块、数据缓存模块、数据接收转发等程序模块来实现数据从XU服务器读取数据并写入PI数据库服务器的功能。4.利用PI数据库开放的二次开发工具,通过PI-ActiveView等工具软件实现在B/S方式下提供生产画面监视、趋势曲线分析、实时/历史数据查询、数据报警定义、日志监视、手工录入、数据报表组态与生成、用户权限维护等功能。本文立足于核电厂的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实时数据库产品建设核电厂工业数据系统,为核电厂面临的实际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并对其技术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该系统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徐亮[6](2016)在《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若干关键运行与控制优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火力发电,尤其是燃煤机组发电是我国电力工业的主体。但是,由于所涉学科领域多、机理复杂、测点不完备以及固有的时变、非线性、大时滞、多变量、多干扰等特性,燃煤机组在工艺、运行、控制优化等方面还有大量问题有待解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日益凸显,对燃煤机组的运行优化、性能评估、控制优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本文涉及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以及基于模型的若干关键变量在线监测、运行优化、控制优化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改进了工质物性参数的计算公式IAPWS-IF97在临界区的计算方法,提出迭代法与工质状态判定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直接采用温度、压力迭代计算密度时的多解问题。(2)提出了基于氧量在线测量和煤质离线分析的烟气成分实时估计方法,以及适用于温度范围273.152000 K、压力范围0200 kPa的基于烟气成分实时估计的烟气物性参数计算方法。(3)建立了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模型。对于锅炉侧,建立了制粉系统、蒸发系统、换热器系统、金属壁能量动态蓄积、热损失的集总或准分布参数的机理模型;对于汽机侧,建立了汽轮机系统、回热抽汽系统、冷端系统机理模型。(4)研究了基于锅炉侧机理模型的入炉煤低位发热量的在线辨识方法,并从72小时、一月两个时间尺度上,分别采用原始化验值与剔除化验误差后的校正化验值对实时辨识的低位发热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在线辨识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进而,提出了基于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在线辨识的燃料主控优化方案,并对锅炉侧能效进行了实时评估。(5)研究了在线确定并滚动更新机组煤耗特性的方法。提出了四种调度模式下的最优化问题,并通过实例验证了四种调度模式下,根据机组煤耗特性合理分配机组负荷,可以达到明显的节能降耗效果。(6)研究了汽轮机系统的白箱与黑箱模型,利用二者的等效性,推导出了低压缸排汽湿度的在线监测方法。研究了通用于单背压、双背压凝汽器冷端系统的最优化问题,提出了冷端优化计算流程,结果表明冷端系统具有明显的潜在优化空间。最后对汽机侧能效进行了实时评估。(7)基于适当简化的全流程机理模型,建立了锅炉-汽轮机四阶、二输入、二输出的多变量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并结合真实机组数据进行了参数辨识与模型验证。提出了基于反馈线性化的FL-PID、FL-SMC协调控制策略,并对比研究了常规PID、FL-PID、FL-SMC的控制特性。
周琦[7](2014)在《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火电机组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系统,其安全运行不仅关系到电力的正常生产,而且关系到电网的平稳运行,以及发电厂相关人员与设备的安全。为了保证火电机组安全运行,对机组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缺陷管理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越来越受到生产现场人员以及研究学者的关注。采用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能够有大大提高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并实现科学而高效的管理。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宁夏火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存在管理流程不完整、基于人工操作易出错、对缺陷没有详细的分类,不方便查询及统计等问题,采用ASP.NET开发平台,B/S软件结构开发了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系统。本文在系统架构设计中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方法,从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接口层分别对系统平台进行设计。同时设计并实现了缺陷添加、查询、分级、统计分析、用户管理等五个功能模块以实现系统中各功能的模块化应用,提高了系统运行使用效率。经过本文中所述方法设计,该系统能够实现用户登录、缺陷添加、缺陷处理、缺陷查询、缺陷分类、统计分析等功能。该系统经过现场应用验证,与过去基于人工记录方式的设备缺陷管理相比,大大提高了发电厂设备缺陷管理的规范性,降低了人工记录错误,提高了设备检修与缺陷维护的效率,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黄素文[8](2014)在《火电厂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文中指出火力发电厂已发展为大容量、高参数的单元机组,对于这种大型机组要求有高性能的控制系统,而分布式控制系统由于其一系列优点被广泛用于火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目前火力发电厂的控制系统组态已变成一个庞大、复杂、时间紧迫的开发过程,由此引起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组态的一些难题。本文基于分布式控制系统对火电厂常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火电厂控制系统组态中存在的问题,并为火电行业提供了更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如下:1)利用图论对火电控制模块化设计的优点进行理论论证,并应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论,建立火电控制模块化设计的支撑平台。2)结合工程应用要求,对常用的火电控制算法进行系统地研究:与各控制原理不同的是,工程应用会涉及到实际操作和安全需求,比如不同工作方式的无扰切换,这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亦是难点。3)完成火电模拟量控制算法的建模和火电开关量控制算法的逻辑设计。4)对火电控制算法进行了模块化设计:通过对控制算法的组态和封装实现控制算法的信息屏蔽和模块化。5)在各算法的实现过程中,对部分算法逻辑的实现进行了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部分逻辑的组态方法可以推广至一般组态工作中。6)搭建了超临界火电机组控制系统验证平台:通过OPC软件接口标准和数据库桥接实现火电机组动态模型与控制系统的数据通讯,利用工控软件的仿真功能验证控制算法。
崔永波[9](2012)在《基于LabVIEW的电厂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回热系统是热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火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但是目前火电厂的节能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机组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的改进上,缺少对热力系统局部变化对经济性影响定量分析的研究。本文针对电厂回热系统加热器局部变动对经济性的影响开展研究,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出一种对回热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和故障诊断的系统。其中本文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1)全面分析加热器影响热力系统经济性的参数,并选择加热器上端差、疏水端差、抽汽压损以及锅炉给水温度等作为主要指标参数,而且根据加热器的不同特点,对加热器上述参数标准值的变工况计算进行深入分析,得到了以一次测量参数为基础的计算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中端差的最大误差为0.2℃、抽汽压损的最大误差为0.0029 MPa、锅炉给水温度误差为0.44℃。(2)根据加热器的不同特点,采用等效焓降局部分析法推演出通用性强的能损分析公式,对加热器典型变工况如上端差、疏水端差、抽汽压损、锅炉给水温度等参数偏离标准值运行、加热器散热损失、给水旁路泄漏、无水位运行进行能损分析并对加热器停运预测分析。(3)在前述加热器对热力系统经济性影响分析的基础上,对能损准确定位。本文根据能损分析结果对加热器的状态进行分级评定,若加热器处于“故障”状态则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模式识别法对加热器进行故障诊断。(4)以LabVIEW软件为开发平台,开发出一套大型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
张艳斌[10](2012)在《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经济性能在线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电厂需要及时、准确、全面的机组经济性能分析。针对某电厂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在仿真一体化模型开发平台IMMS上,用FORTAN语言编写了仿真程序。通过运行程序,得出煤耗系数的变负荷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各参数的煤耗系数具有变负荷特性。当机组在低负荷运行时,会导致较大的煤耗;通过理论计算,可以得出在不同负荷下,各参数影响系数的大小次序是确定的:排汽压力影响系数>主汽压力影响系数>再热气温影响系数>主汽温度影响系数>凝结水过冷度影响系数。通过研究各参数的煤耗系数,进而应用到实际,可以减轻实时计算的负担:可以根据煤耗系数的变化规律,很快计算出参数偏离目标值后的煤耗。通过对煤耗系数变负荷特性的研究,对机组实时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B/S模式的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B/S模式的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数据驱动的产品适应性评价方法与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主要思路及总体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方法及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可适应设计 |
2.2.1 可适应设计的提出 |
2.2.2 产品的可适应性 |
2.2.3 设计的可适应性 |
2.3 数据驱动的适应性设计 |
2.3.1 适应性设计介绍 |
2.3.2 数据驱动产品设计的特征 |
2.3.3 数据驱动的适应性设计现状 |
2.4 适应性设计相关评价方法 |
2.4.1 基于价值工程的评价 |
2.4.2 基于性能稳健性的评价 |
2.4.3 基于信息熵的评价 |
2.4.4 其它的设计评价方法 |
2.5 模块化设计 |
2.5.1 基于功能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2.5.2 基于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2.5.3 基于生命周期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品参数适应性评价方法 |
3.1 引言 |
3.2 产品数据搜集与处理 |
3.3 产品指标与设计参数分析 |
3.3.2 产品指标和设计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
3.3.3 产品指标与设计参数的依赖性分析 |
3.3.4 产品需求指标预测模型构建 |
3.4 关键设计参数识别 |
3.4.1 基于相关性的聚类划分 |
3.4.2 关键设计参数选取 |
3.5 产品参数适应性评价 |
3.5.1 参数设计方案输入 |
3.5.2 产品参数适应性指标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品配置适应性评价方法 |
4.1 引言 |
4.2 产品销售数据搜集与处理 |
4.3 产品指标与组件分析 |
4.3.1 产品指标相关性获取 |
4.3.2 产品指标与组件依赖性分析 |
4.4 产品组件标准模块化设计 |
4.4.1 基于组件间关系矩阵的聚类 |
4.4.2 组件类型分析 |
4.5 产品配置适应性评价 |
4.5.1 模块化结构导入 |
4.5.2 配置适应性指标与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品适应性评价软件工具 |
5.1 软件工具的架构选择 |
5.1.1 软件功能的需求分析 |
5.1.2 Django框架介绍 |
5.1.3 应用系统架构介绍 |
5.2 产品适应性评价的业务流程 |
5.2.1 产品参数适应性评价功能模块 |
5.2.2 产品配置适应性评价工具 |
5.3 功能及页面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研究 |
6.1 引言 |
6.2 电动汽车电池包参数适应性设计案例 |
6.2.1 电动汽车电池包简介 |
6.2.2 电动汽车电池包数据搜集与处理 |
6.2.3 电动汽车电池包产品指标与设计参数分析 |
6.2.4 电动汽车电池包产品指标的关键设计参数识别 |
6.2.5 电动汽车电池包参数适应性评价 |
6.3 土压平衡盾构机模块化设计案例 |
6.3.1 土压平衡盾构机简介 |
6.3.2 土压平衡盾构机数据搜集与处理 |
6.3.3 土压平衡盾构机产品指标与组件的数据分析 |
6.3.4 盾构机组件标准模块化结构 |
6.3.5 土压平衡盾构机的模块化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取的相关成果 |
附录2 个人简历 |
(2)基于云平台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运维系统 |
1.2.2 健康度评估方法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运维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需求分析 |
2.1.1 功能性需求 |
2.1.2 用户角色分析 |
2.1.3 性能需求 |
2.2 系统目标及边界 |
2.3 系统框架结构 |
2.4 系统技术栈设计 |
2.4.1 后端技术栈设计 |
2.4.2 前端技术栈设计 |
2.5 系统业务划分 |
2.5.1 概要设计 |
2.5.2 智能运维系统云诊断平台 |
2.5.3 基于云平台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风电机组智能运维云诊断算法设计 |
3.1 设计原则 |
3.2 多源异构数据云存储管理 |
3.2.1 数据云存储的优势 |
3.2.2 结构型SCADA数据存储管理 |
3.2.3 非结构型振声信号存储管理 |
3.3 整机状态模糊综合评判算法 |
3.3.1 多级运行状态评判体系设计 |
3.3.2 各级评判指标组合赋权常权值确定 |
3.3.3 梯形隶属云模型设计 |
3.3.4 各级评判指标变权权重确定 |
3.3.5 有缺失下指标权重修正 |
3.3.6 算法评估流程设计 |
3.4 仿真算例分析 |
3.4.1 测试数据集介绍 |
3.4.2 整机状态模糊综合评判算例分析 |
3.4.3 评估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开发与运行环境配置 |
4.2 系统代码结构 |
4.2.1 React前端代码结构 |
4.2.2 Spring Boot后端代码结构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 状态监测模块 |
4.4.1 智慧风场大屏 |
4.4.2 实时监测模块 |
4.5 在线云诊断模块 |
4.5.1 监听回放模块 |
4.5.2 远程诊断模块 |
4.6 辅助办公模块 |
4.6.1 工单派发模块 |
4.6.2 报表管理模块 |
4.7 设置管理模块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部署与测试 |
5.1 状态监测模块测试 |
5.1.1 智慧风场大屏 |
5.1.2 实时监测模块 |
5.2 在线云诊断模块测试 |
5.2.1 监听回放模块 |
5.2.2 远程诊断模块 |
5.3 辅助办公模块测试 |
5.3.1 工单派发模块 |
5.3.2 报表管理模块 |
5.4 设置管理模块测试 |
5.5 系统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超高参数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S-CO_2循环的发展概述 |
1.3 S-CO_2循环的优化方法概述 |
1.4 S-CO_2燃煤发电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S-CO_2循环广义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S-CO_2再压缩循环 |
2.3 中间冷却布置对热力系统的影响 |
2.4 再热布置对热力系统的影响 |
2.5 多级压缩S-CO_2循环中的协同作用 |
2.5.1 协同作用简述 |
2.5.2 再压缩循环效率高于单回热循环的原因 |
2.5.3 多级压缩S-CO_2循环 |
2.5.4 不同热源条件下的循环筛选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S-CO_2循环大质量流量对燃煤发电系统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S-CO_2循环质量流量较大的原因及影响 |
3.3 冷却壁管径增大的弊端 |
3.4 分流方案对冷却壁管径的影响 |
3.5 分流方案对冷却壁阻力的影响 |
3.6 水蒸汽朗肯循环与S-CO_2布雷顿循环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S-CO_2燃煤发电系统烟气热能梯级利用方法 |
4.1 引言 |
4.2 通过提高二次风温度吸收余热 |
4.3 通过调节循环侧参数吸收余热 |
4.4 通过烟气冷却器吸收余热 |
4.5 通过构建复合循环吸收余热 |
4.5.1 S-CO_2底循环分析 |
4.5.2 构建复合循环吸收余热的效果及特点 |
4.5.3 通过顶、底循环参数匹配实现系统简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S-CO_2燃煤发电系统烟气热能复叠利用方法 |
5.1 引言:能量复叠利用原理 |
5.2 基于能量复叠利用原理的循环优化 |
5.2.1 Case A:顶底复合循环 |
5.2.2 Case B:顶底复叠循环 |
5.2.3 Case C:带高温冷却器的顶底复叠循环 |
5.2.4 Case D:带外置式空气预热器的顶底复叠循环 |
5.3 对于能量复叠利用的总结 |
5.4 基于煤粉炉的三种方案分析 |
5.4.1 基于能量复叠利用的S-CO_2燃煤发电系统 |
5.4.2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S-CO_2燃煤发电系统 |
5.4.3 基于末级部分压缩的S-CO_2燃煤发电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S-CO_2增压流化床炉发电系统概念设计 |
6.1 引言 |
6.2 应用增压炉的优势 |
6.3 S-CO_2增压流化床炉发电系统的介绍 |
6.4 S-CO_2增压流化床炉发电系统的分析 |
6.4.1 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 |
6.4.2 炉内燃烧压力对发电系统的影响 |
6.4.3 S-CO_2增压流化床炉的概念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性工作 |
7.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场景特征分析的储能多场景应用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储能技术需求分析及应用现状 |
1.2.1 基于储能应用的电网需求分析 |
1.2.3 国内外储能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 |
1.3 储能参与电网应用的研究现状 |
1.3.1 储能参与电网单/多场景应用的研究概况 |
1.3.2 储能参与电网多场景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规模化储能参与电网不同应用场景控制策略 |
2.1 规模化储能参与电网调峰的调度控制策略 |
2.1.1 储能参与配网调峰定功率控制方法 |
2.1.2 储能参与配网调峰变功率控制方法 |
2.1.3 单一调峰场景下的储能利用率以及潜在容量 |
2.2 规模化储能参与电网调频的调度控制策略 |
2.2.1 电池储能参与调频控制策略实现方法 |
2.2.2 电池储能参与调频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2.2.3 单一调频场景下的储能利用率以及潜在容量 |
2.3 规模化储能参与电网调压的调度控制策略 |
2.3.1 储能参与配网调压控制方法 |
2.3.2 电池储能参与调压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参与电网多场景应用协同控制方法 |
3.1 多场景识别指标及识别判据 |
3.1.1 调频场景识别 |
3.1.2 调压场景识别 |
3.2 多场景协同控制有/无功出力计算 |
3.2.1 调峰-调频场景叠加 |
3.2.2 调频-调压优先级确立 |
3.2.3 基于优先级的出力修正 |
3.3 多场景协同控制仿真验证 |
3.3.1 场景准确度指标建立 |
3.3.2 场景经济性指标建立 |
3.3.3 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多场景数字仿真实验平台开发 |
4.1 平台功能与结构设计 |
4.1.1 主要功能 |
4.1.2 软件架构 |
4.1.3 设计思路 |
4.1.4 后台数据库及结构设计 |
4.2 开发技术 |
4.2.1 Matlab GUI开发工具 |
4.2.2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 |
4.2.3 Active X控件 |
4.2.4 自定义元件库的建立与扩充 |
4.2.5 S函数 |
4.3 仿真平台的应用 |
4.3.1 S多类型储能系统建模 |
4.3.2 储能系统调度控制仿真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5)基于PI数据库的核电厂工业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章节编排 |
第二章 基于PI数据库的KNS系统架构设计 |
2.1 PI数据库技术优势分析 |
2.1.1 PI数据库特点 |
2.1.2 PI数据库中点的建立和维护 |
2.1.3 PI系统的数据流程 |
2.1.4 例外测试与数据压缩机制 |
2.2 KNS系统总体设计 |
2.2.1 KNS系统设计思想 |
2.2.2 KNS系统总体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S系统数据接口功能与架构设计 |
3.1 XU数据接口软件功能设计 |
3.1.1 PI服务器/客户端软件 |
3.1.2 XU数据接口软件功能设计 |
3.2 XU数据接口网络拓扑设计 |
3.2.1 网络建设方案 |
3.2.2 KNS系统网络拓扑结构 |
3.2.3 XU数据接口的网络结构 |
3.3 XU数据接口的总体架构设计 |
3.3.1 XU数据接口的实现方法 |
3.3.2 总体架构中各模块功能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S系统数据接口详细设计 |
4.1 XU数据接口程序详细设计 |
4.1.1 数据采集程序详细设计 |
4.1.2 数据存储转发程序详细设计 |
4.2 XU数据接口的函数实现 |
4.3 XU数据接口相关程序使用和维护 |
4.3.1 XUtoPI程序的使用和维护 |
4.3.2 PItoPI程序的使用和维护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据监视平台设计 |
5.1 基于C/S模式的KNS监控平台基础设计 |
5.1.1 图形界面组态和数据报表 |
5.2 基于B/S模式的KNS监视平台功能设计 |
5.2.1 生产画面监视功能的实现 |
5.2.2 趋势曲线分析功能的实现 |
5.2.3 实时/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的实现 |
5.2.4 数据报警功能的实现 |
5.2.5 数据报表功能的实现 |
5.2.6 日志监视功能的实现 |
5.2.7 手工录入功能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若干关键运行与控制优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工质与烟气物性参数在线计算 |
1.2.2 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 |
1.2.3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辨识 |
1.2.4 机组煤耗特性与多机组负荷调度 |
1.2.5 低压缸排汽湿度监测 |
1.2.6 冷端优化 |
1.2.7 机组能效实时评估 |
1.2.8 机组协调控制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全工况适用的工质和烟气物性参数在线计算方法 |
2.1 工质物性参数的在线计算 |
2.1.1 IAPWS-IF97 概述 |
2.1.2 IAPWS-IF97 公式3 区计算方法改进 |
2.1.3 水和水蒸气的物性参数特性分析 |
2.2 烟气物性参数的在线计算 |
2.2.1 烟气成分实时估计 |
2.2.2 烟气单组分的物性参数的在线计算 |
2.2.3 全工况范围可用的烟气物性参数在线计算方法 |
2.2.4 烟气物性参数的组分灵敏度分析 |
2.2.5 氧量测点对烟气物性参数计算精度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实时运行优化的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 |
3.1 燃煤机组全流程概述 |
3.2 燃煤机组锅炉侧机理建模 |
3.2.1 制粉系统模型 |
3.2.2 蒸发系统模型 |
3.2.3 换热器系统模型 |
3.2.4 金属壁能量补偿模型 |
3.2.5 热损失模型 |
3.3 燃煤机组汽机侧机理建模 |
3.3.1 汽轮机系统模型 |
3.3.2 回热抽汽系统模型 |
3.3.3 冷端系统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全流程机理模型的关键变量监测与实时运行优化 |
4.1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在线辨识与燃烧优化、锅炉侧能效实时评估 |
4.1.1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在线辨识 |
4.1.2 基于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实时辨识的燃料主控优化 |
4.1.3 基于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实时辨识的锅炉侧能效评估 |
4.2 机组煤耗特性在线确定与多机组负荷调度 |
4.2.1 煤耗特性在线确定 |
4.2.2 基于煤耗特性在线确定的多模式多机组负荷调度 |
4.3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监测与冷端优化、汽机侧能效实时评估 |
4.3.1 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监测 |
4.3.2 基于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监测的冷端优化 |
4.3.3 基于低压缸排汽湿度在线监测的汽机侧能效实时评估 |
4.4 基于B/S模式的实时运行优化系统平台开发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锅炉-汽轮机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及协调控制优化 |
5.1 机组协调控制概述 |
5.2 锅炉-汽轮机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与验证分析 |
5.2.1 建立锅炉-汽轮机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 |
5.2.2 模型辨识与验证 |
5.2.3 基于锅炉-汽轮机状态空间模型的开环实验分析 |
5.3 基于锅炉-汽轮机状态空间模型的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 |
5.3.1 常规PID协调控制策略仿真与分析 |
5.3.2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机组协调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 |
5.3.3 常规PID、FL-PID、FL-SMC协调控制策略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1 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在线辨识方法长时段考核记录 |
(7)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发展现状 |
1.2.1 管理信息化发展阶段 |
1.2.2 国外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电力设备缺陷管理系统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 |
2.1 B/S结构 |
2.2 ASP.NET开发平台 |
2.3 MVC设计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宁夏火电机组电力设备缺陷分类标准 |
3.1.1 基于影响程度的设备缺陷定级 |
3.1.2 基于发生性质的设备缺陷分类 |
3.1.3 基于发生原因的设备缺陷分类 |
3.2 电力设备缺陷管理 |
3.2.1 缺陷管理分工 |
3.2.2 缺陷管理内容 |
3.3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流程分析 |
3.3.1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存在问题 |
3.3.2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改进目标 |
3.3.3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数据流程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1.1 系统平台结构 |
4.1.2 功能模块化设计 |
4.1.3 系统模块功能 |
4.1.4 业务逻辑结构图 |
4.2 数据库设计 |
4.3 界面与安全设计技术 |
4.4 系统技术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 |
5.1 系统应用与开发环境 |
5.1.1 系统应用环境 |
5.1.2 系统开发环境 |
5.2 数据库开发 |
5.2.1 开发原则 |
5.2.2 数据结构 |
5.2.3 数据库连接 |
5.3 主要模块开发与实现 |
5.3.1 登陆界面与主菜单 |
5.3.2 缺陷添加子模块 |
5.3.3 缺陷查询子模块 |
5.3.4 统计分析子模块 |
5.3.5 用户管理子模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分析系统测试 |
6.1 测试目的 |
6.2 软件测试环境 |
6.3 性能测试 |
6.4 软件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火电厂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我国电力的发展 |
1.2 火电机组的分布式控制系统 |
1.2.1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 |
1.2.2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
1.2.3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构成 |
1.2.4 UWinTech Pro工业控制应用软件平台 |
1.3 国内外火电机组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2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论证和支撑平台 |
2.1 模块化设计的优点论证 |
2.2 模块化设计的支撑平台 |
2.3 本章小结 |
3 火电模拟量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3.1 动态前馈控制 |
3.1.1 动态前馈控制算法的建模 |
3.1.2 动态前馈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3.2 前馈串级控制 |
3.2.1 前馈串级控制算法的建模 |
3.2.2 前馈串级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3.3 比值控制 |
3.3.1 单闭环比值控制算法 |
3.3.2 双闭环比值控制算法 |
3.3.3 串级变比值控制算法 |
3.4 分程控制 |
3.4.1 分程控制算法的建模 |
3.4.2 分程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3.5 大迟延控制 |
3.5.1 微分先行控制算法 |
3.5.2 中间反馈控制算法 |
3.5.3 采样控制算法 |
3.6 火电模拟量控制模块的测试和封装 |
3.6.1 火电模拟量控制模块的测试 |
3.6.2 火电模拟量控制模块的封装 |
3.7 本章小结 |
4 火电开关量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4.1 步序控制 |
4.1.1 步序控制的逻辑设计 |
4.1.2 步序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 |
4.2 跳闸首出 |
4.2.1 跳闸首出的逻辑设计 |
4.2.2 跳闸首出的模块化设计 |
4.3 手操器 |
4.3.1 手操器的逻辑设计 |
4.3.2 手操器的模块化设计 |
4.4 火电开关量控制模块的测试和封装 |
4.5 本章小结 |
5 火电控制模块的应用仿真 |
5.1 超临界火电机组控制系统验证平台的搭建 |
5.1.1 仿真系统软件vPower |
5.1.2 基于OPC的vPower与UWinTech Pro的数据通信 |
5.1.3 桥接操作员站和控制站的实时数据库 |
5.2 分程控制模块的应用仿真 |
5.2.1 实时数据库组态 |
5.2.2 控制方案组态 |
5.2.3 PID参数整定 |
5.2.4 高加水位控制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成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9)基于LabVIEW的电厂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LABVIEW 在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 |
2.1 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 |
2.1.1 加热器各符号计算分析 |
2.1.2 热力系统辅助成分处理 |
2.1.3 加热器抽汽系数变工况计算 |
2.2 热力系统热经济性指标计算 |
2.3 汽轮机末级抽汽焓及排汽焓计算 |
2.4 回热加热器运行参数标准值计算 |
2.4.1 回热加热器上端差 |
2.4.2 回热加热器疏水端差 |
2.4.3 回热加热器抽汽压损 |
2.4.4 锅炉给水温度 |
2.5 计算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回热加热器能损计算 |
3.1 等效焓降法计算 |
3.1.1 抽汽效率计算 |
3.1.2 等效焓降局部法经济性指标计算 |
3.2 回热系统加热器能损计算分析 |
3.2.1 上端差偏离标准值运行 |
3.2.2 疏水端差偏离标准值运行 |
3.2.3 抽汽压损偏离标准值运行 |
3.2.4 无水位运行 |
3.2.5 给水旁路泄漏运行 |
3.2.6 加热器切除运行 |
3.2.7 加热器散热损失 |
3.2.8 锅炉给水温度偏离标准值运行 |
3.3 实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回热加热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模型 |
4.1 回热加热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特点 |
4.2 回热加热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模型建立 |
4.2.1 第一层回热加热器状态分析 |
4.2.2 第二层回热加热器故障诊断 |
4.3 实例诊断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软件设计 |
5.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5.1.1 所需参数选择 |
5.1.2 所需硬件配置 |
5.1.3 开发环境 |
5.2 系统软件结构 |
5.3 系统服务器端软件设计 |
5.3.1 系统登录模块 |
5.3.2 系统配置模块 |
5.3.3 数据采集模块 |
5.3.4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3.5 参数预处理模块 |
5.3.6 基础数据运算模块 |
5.3.7 性能计算与分析模块 |
5.3.8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模块 |
5.4 系统客户端软件设计 |
5.5 系统运行实例 |
5.5.1 服务器端运行界面 |
5.5.2 客户端运行界面 |
5.6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详细摘要 |
(10)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经济性能在线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理论研究 |
1.2.2 火电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计算机应用 |
1.2.3 循环流化床机组热经济性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2章 机组及模型开发平台概况 |
2.1 机组概况 |
2.2 一体化过程模型开发平台 |
2.2.1 功能概述 |
2.2.2 通用算法库 |
2.2.3 公用函数库 |
2.2.4 模型管理系统 |
2.2.5 通讯接口 |
2.3 平台功能及特点 |
2.3.1 平台功能 |
2.3.2 系统的特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性能监测模型 |
3.1 经济性能计算模块 |
3.2 耗差模型的建立 |
3.2.1 运行参数应达值的确定方法 |
3.2.2 建立耗差模型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性能在线分析模型在电厂中的应用 |
4.1 系统设计 |
4.2 系统的模块化结构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运行结果及其分析 |
5.1 耗差系数的原理 |
5.2 计算结果及耗差系数变化趋势分析 |
5.2.1 主汽压力的耗差系数 |
5.2.2 主汽温度的耗差系数 |
5.2.3 再热汽温度的耗差系数 |
5.2.4 排汽压力的耗差系数 |
5.2.5 凝结水过冷度的耗差系数 |
5.2.6 各参数对机组能耗影响的权重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基于B/S模式的火电机组性能分析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驱动的产品适应性评价方法与工具[D]. 王星星. 汕头大学, 2021(02)
- [2]基于云平台的风电机组智能运维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本.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超高参数二氧化碳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研究[D]. 孙恩慧.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
- [4]基于场景特征分析的储能多场景应用控制方法研究[D]. 王雪燕. 湖南大学, 2020(07)
- [5]基于PI数据库的核电厂工业数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袁德争.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9)
- [6]燃煤机组全流程机理建模及若干关键运行与控制优化问题研究[D]. 徐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7]宁夏火电机组设备缺陷管理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周琦. 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8]火电厂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D]. 黄素文. 浙江大学, 2014(09)
- [9]基于LabVIEW的电厂回热系统经济性分析与故障诊断系统研究[D]. 崔永波. 长沙理工大学, 2012(10)
- [10]135MW循环流化床机组经济性能在线分析研究[D]. 张艳斌. 华北电力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