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试论社会进步的标志(论文文献综述)
程银[1](2022)在《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社会发展思想研究综述——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文中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实现了他们从"人本主义"转向"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变革,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形成。其着作中所阐释的"现实的人、社会分工、市民社会、共产主义"构成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主体思想,是学界长期关注和广泛研讨的理论焦点。梳理学界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是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及其社会发展思想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也是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逻辑基点。
王栋[2](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文中研究指明重视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产党的传统和优势。党成立百年来,面对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其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百年来,党对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巨大成就,产生了深远影响,积累了宝贵经验。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等。探讨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梳理主要经验,以期汲取历史智慧,为今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李里峰[3](2021)在《能动的唯物史观:李大钊“青春”意象与历史观念之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李大钊不同时期的历史观念具有一以贯之的延续性特征。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时,没有简单放弃早期思想中的"青春"意象和循环论色彩,以及"气运""人心"等传统概念,而是将其融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范畴加以重新诠释。李大钊描述了民族国家由"青春""白首"到"再生"的发展规律,论证了具有辩证法色彩的"循环的进步"观,澄清了对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的误解,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结构主义与能动主义的内在关联。以"青春"意象为起点,以"能动的唯物史观"为终点,李大钊构建了一个逻辑自洽的历史阐释框架,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何中华[4](2021)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演进》文中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立足于哲学与文化的相互诠释,既给出了哲学观的文化视野,又深刻地阐释了文化的形而上学基础,从而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提供了奠基性的工作。列宁面临的历史使命,主要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具体地运用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去,并在这种实践运用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论本身。毛泽东不仅把理论同实践相结合,还从东方大国这一特殊国情出发,实际地解决文化的时代性与民族性及其矛盾这一错综复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把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周文玖[5](2021)在《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先导,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李大钊的《史学要论》具有奠基石的意义,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是初步形成阶段的标志。毛泽东关于历史和史学工作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重要指针。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非常活跃的时期。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在学科化建设方面成绩显着。进入21世纪,在守正创新的原则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是时代提出的新的命题。
张杰[6](2021)在《《社会进化史》的理论溯源及史学价值》文中提出蔡和森撰写的《社会进化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根本方法写成的社会发展史着作,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基时期的重要着作之一。这部着作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蓝本,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主要观点融贯其中,较系统地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动因、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并尝试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历史现象,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促进了唯物史观的研究与传播,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马克思主义着作很少有中译本的历史时期,《社会进化史》堪称民国时期的学术经典着作。
李勇,马艳辉,周励恒[7](2021)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反思[笔谈]》文中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自五四运动开端,迄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百舸争流的学术发展大潮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激流勇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展示了自己的学科个性、学术个性和学术追求,形成了自己的话语体系,对百年来中国学术发展影响深远。时至今日,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如何深入发展,如何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这组笔谈,就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飨读者。我们深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涉及的问题很多,希望相关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以助力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发展。
胡树飞,刘吕红[8](2021)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1-1927年,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运用,经历了从为何学习、如何学习到怎么运用、成果如何的过程。他们采取了成立学习组织、译介出版着作、创建宣传读物、创办补习学校等学习举措,积累了研读经典文献、掌握精神实质、坚持学用结合等学习经验,在比较鉴别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运用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对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推进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具有重要意义。
王洪波,张朝阳[9](2021)在《遮蔽与发现: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尺度的双重维度》文中研究指明生产力尺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这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判断。在主流阐释中,对"根本尺度"多从科学维度视角进行解读。进入唯物史观视域,发现价值维度同为生产力尺度的重要之维,主要呈现为两方面:一是人的能力发展状况是其内在规定;二是人的自主活动实现是其价值追求。生产力尺度的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互渗互透、辩证依存,科学维度是生产力尺度的基础性维度,价值维度是生产力尺度的指向性维度,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力尺度之中。
李冰[10](2021)在《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马克思主义文本作为依托,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逻辑,根据马克思主义在不同阶段的批判理论阐释其批判的缘起、内容和整体性指向,是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新的视阈。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演进过程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确认,批判理论的各个环节是紧密衔接和环环相扣的整体,前一环节的批判是建构后一环节批判内容的基础和前提,后一环节的批判内容则是对前一环节批判的进一步深化和完成。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围绕人类解放的终极价值追求展开的各个环节的批判,在内容和逻辑上表征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在整体性视阈下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是一个在批判中不断展开其整体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是辩证否定的,马克思主义在其批判理论的辩证否定中思考和解决不同阶段人的自我实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出发研究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不仅形成了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域,而且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各个批判环节的弥合,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内在逻辑的厘清。马克思主义植根于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并把批判本身转变为改变现实的物质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与过去思辨哲学的本质区别。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从宗教批判、政治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各个环节之间过渡的内在逻辑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在宗教批判中结束之前批判的误区,把批判的矛头由天国转向世俗世界奴役人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为了消除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观念上层建筑,马克思深度剖析了支配阶级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揭示了导致宗教、政治以及意识形态领域异化的根源,批判理论最终落脚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彻底回答了关乎人类解放的物质利益问题。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推进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完成其改造世界的哲学任务,在对各个环节的批判中建立整体的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着手于作为“一切批判的前提”(1)的宗教批判。宗教作为“世界的总理论”(2),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世界观,人对于自身以及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受到宗教价值标准的衡量和限制。但宗教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1),是政治国家用来麻痹人们忍受苦难并甘心服从统治的精神“鸦片”(2)。宗教本质上是一种“异化的自我意识”,是对社会现实歪曲的反映,马克思发现,世俗社会的现实苦难是人们诉诸宗教追求虚幻幸福的根源,进而把宗教批判的对象深入到世俗社会,推动近代哲学任务从批判“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转向批判“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3),从“天国的批判”转向“尘世的批判”(4)。实现对尘世批判首先就要进行政治批判,而异化人最现实、最直接的力量就是政治国家。国家作为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在宗教褪去政治职能后更加显露出其压迫和奴役人民的剥削本质。只有消除政治国家,才能破除人在社会各个领域被强行施加的桎梏和枷锁。马克思指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产生和性质,国家只是市民社会利益关系的代表。无论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何种“民主”的政权组织形式,都无法掩盖其阶级剥削本质,而政治解放的途径不在于国家形式的转换,而是要对产生出国家的利益关系进行彻底变革。虽然政治解放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只是进一步把握现实物质利益的关键一环,但却是实现人类解放的必要环节。马克思在揭露国家、法和所有制的关系中,明确了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不过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代表。只有进一步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基础,在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指导下才能完成意识形态批判。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是马克思进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阐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重要一环。阶级社会剥削和奴役人的上层建筑包含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两个维度,阶级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使得人们的社会生活呈现一元化,在私有财产支配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下,将意识形态作为其生产和生活的“元价值”(5)根本无法实现向自身的返还,基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进一步指向了意识形态批判。马克思主义从天国降到人间,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性中完成其哲学的实践转向,通过对占据基础地位的物质利益关系的研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揭示人类社会的历史内容。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现,构成了其深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要依据,并指导无产阶级实现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发现了现实的人;政治批判揭示了私有制主导的国家的阶级性,进而发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无产阶级彻底颠覆中心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寻求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创立了唯物史观,发现只有立足社会现实才能真正实现人类解放的“回归”,并最终把批判矛头指向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深入政治经济学批判,通过对资本统治逻辑造成的异化劳动的分析,进一步批判了与人的异化互为因果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并指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现实武器打破人们对物的依赖关系的历史使命。马克思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指明了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即以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前提,才能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完成人的本质的回归。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明宗教问题、政治统治、意识形态以及劳动异化产生的根源,并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人从异化中获得救赎的根本道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完成真正的实现了从天国的解放到尘世的解放,从而在真实意义上完成了宗教批判。从宗教批判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最终实现“尘世批判”,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整体性的完成,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依托,马克思主义把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转变为一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
二、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试论社会进步的标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试论社会进步的标志(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社会发展思想研究综述——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标志 |
二、“现实的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发展的历史前提 |
三、“市民社会”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发展的逻辑主线 |
四、“分工理论”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社会发展的核心思想 |
五、用“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来阐明共产主义 |
(2)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初步构建(1921-1949)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巩固与调适(1949-1978) |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转型与繁荣发展(1978-2012) |
(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提出与构建(2012至今) |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历史贡献 |
(一)开创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
(二)为党的政治话语体系提供了重要学理依据 |
(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
(四)为中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基本经验 |
(一)首要原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价值立场:坚持“人民本位”的话语表达与创新 |
(三)重要资源:汲取古今中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
(四)传播阵地:充分发挥媒体和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 |
(3)能动的唯物史观:李大钊“青春”意象与历史观念之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青春、白首与再生 |
二、演化、循环与进步 |
三、时间、空间与调和 |
四、气运、人心与行动 |
结语:能动的唯物史观 |
(4)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立 |
1. 人类掌握世界的多维方式为哲学提供了广义文化背景 |
2. 从哲学视野审视并揭示人类文化的本质和历史演变轨迹 |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实践转化 |
1.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与文化选择 |
2. 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文化 |
3. 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文化准备 |
4. 着眼于从文化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
5. 共产主义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中国化 |
1.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维度 |
2.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恰当态度 |
3. 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强调精神的力量 |
4. 实践原则和人民群众史观的文化诉求 |
(5)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史学要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基石 |
二《历史哲学教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
三毛泽东对史学理论的杰出贡献 |
四在普及马克思主义中扩展和深化: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爆发 |
五从学科自觉到中国风格:自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 |
六守正与创新:对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认识和思考 |
1. 要强化史学理论的独立地位。 |
2. 要加强古今、中外史学理论的融会贯通。 |
3. 要创立具有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新概念、新范畴,在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史学理论话语体系方面下功夫。 |
(6)《社会进化史》的理论溯源及史学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进化史》以《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为蓝本 |
二《社会进化史》融贯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主要观点 |
三《社会进化史》的史学价值 |
(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反思[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坚守与拓展: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的思考 |
一、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结合 |
二、坚持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相结合 |
三、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个性的研究 |
四、加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理论史的探讨 |
自得与自省: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关于自我修养的新境界 |
一、治学上的“自得”追求 |
二、学术上的“自省”精神 |
革命性与科学性: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的价值和地位 |
一、社会史论战、抗战烽火背景下的理论思考 |
二、唯物史观的历史阐释与历史的唯物史观论述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
(8)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
1.“揭开神秘的面纱”: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 |
2.“千方百计求真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举措 |
3.“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以唯物史观为切入点扩展学习内容 |
二、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成果运用 |
1.“在比较鉴别中选择”: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
2.“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用马克思主义解决革命问题 |
3.“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三、党的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学习的当代启示 |
1.经验与启示:党的早期领导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总结 |
2.继承与创新:党的早期领导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运用 |
(9)遮蔽与发现: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尺度的双重维度(论文提纲范文)
一 生产力尺度的科学维度 |
二 生产力内涵的文本澄明 |
三 生产力尺度中价值维度的发现 |
第一,实现人的能力发展是生产力尺度的应有之义。 |
第二,实现人的自主活动是生产力尺度的价值目标。 |
四 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 |
第一,科学维度是生产力尺度的基础性维度。 |
第二,价值维度是生产力尺度的指向性维度。 |
(10)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生成 |
2.1 前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 |
2.1.1 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批判 |
2.1.2 青年黑格尔派的形而上学批判 |
2.1.3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式批判 |
2.2 批判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
2.2.1 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 |
2.2.2 从“副本”批判到“原本”批判 |
2.2.3 从理性的支配到人性的实现 |
2.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特质 |
2.3.1 革命性 |
2.3.2 彻底性 |
2.3.3 现实性 |
小结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 |
3.1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缘起 |
3.1.1 宗教是“世界的总理论” |
3.1.2 宗教改革运动 |
3.1.3 宗教批判运动 |
3.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基本内容 |
3.2.1 宗教的功能:“人民的鸦片” |
3.2.2 宗教的外化:“颠倒的世界观” |
3.2.3 宗教的实质:“异化的自我意识” |
3.3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批判 |
3.3.1 从“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到“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
3.3.2 从“天国批判”到“尘世批判” |
3.3.3 从神学批判到政治批判 |
小结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 |
4.1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缘起 |
4.1.1 政治关系的演变 |
4.1.2 政治国家的形成 |
4.1.3 现代国家的实质 |
4.2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基本内容 |
4.2.1 政治批判的前提:市民社会与国家的颠倒 |
4.2.2 政治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
4.2.3 政治批判的效应: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批判 |
4.3 马克思主义政治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意识形态批判 |
4.3.1 政治解放的“物质力量”:“无产阶级革命” |
4.3.2 政治解放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 |
4.3.3 政治解放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 |
小结 |
第5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 |
5.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缘起 |
5.1.1 马克思对鲍威尔“自我意识”的批判 |
5.1.2 马克思对施蒂纳“唯一者”的批判 |
5.1.3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批判 |
5.2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内容 |
5.2.1 对“虚假的意识”的批判 |
5.2.2 对“政治经济学形而上学”的批判 |
5.2.3 对“形形色色共产主义理想”的批判 |
5.3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整体性指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
5.3.1 从“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 |
5.3.2 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 |
5.3.3 从“市民社会”到“社会化的人类” |
小结 |
第6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 |
6.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缘起 |
6.1.1 “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题 |
6.1.2 国民经济学的“私有财产事实” |
6.1.3 资本与劳动的对立 |
6.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本内容 |
6.2.1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现实:异化劳动的揭露 |
6.2.2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资本主义私有制 |
6.2.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前途: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
6.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整体性指向:人与社会的自我否定 |
6.3.1 消灭私有制 |
6.3.2 “自由人联合体” |
6.3.3 人类解放的“回归” |
小结 |
第7章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向度 |
7.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表达 |
7.1.1 面向现实世界的实践性 |
7.1.2 改造世界的批判性 |
7.1.3 剔除异化的否定性 |
7.2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整体性实现 |
7.2.1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起点:宗教批判 |
7.2.2 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必要性:社会现实 |
7.2.3 政治批判转向意识形态批判的必要性:颠覆“元价值” |
7.2.4 马克思主义批判逻辑的落脚点:政治经济学批判 |
7.3 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整体性价值 |
7.3.1 整体性与各环节的统一 |
7.3.2 实现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 |
7.3.3 整体性的现实意义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试论社会进步的标志(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青年时期的社会发展思想研究综述——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 程银. 德州学院学报, 2022(01)
- [2]中国共产党领导构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百年历程与经验[J]. 王栋. 东岳论丛, 2021(11)
- [3]能动的唯物史观:李大钊“青春”意象与历史观念之再探[J]. 李里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1)
- [4]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历史演进[J]. 何中华.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论丛, 2021(01)
- [5]略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的阶段性[J]. 周文玖.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1(01)
- [6]《社会进化史》的理论溯源及史学价值[J]. 张杰.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 2021(01)
- [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与反思[笔谈][J]. 李勇,马艳辉,周励恒.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8]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及运用[J]. 胡树飞,刘吕红.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5)
- [9]遮蔽与发现: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尺度的双重维度[J]. 王洪波,张朝阳. 新视野, 2021(05)
- [10]整体性视阈下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研究[D]. 李冰.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