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

汉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

一、韩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雪,陈爱清,陈庆,赖佩欣[1](2021)在《珠江口内伶仃洋晚第四纪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对源区气候变化的指示》文中提出黏土矿物组合和相对含量变化可反映源区地表风化过程,进而推断古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因此黏土矿物分析是古气候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珠江口内伶仃洋13-LD-ZK20钻孔晚第四纪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含伊利石/蒙脱石无序混层),平均相对含量为49%,其次为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0%、19%和12%。伊利石化学指数较高(多数大于0.4),指示源区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珠江口内伶仃洋晚第四纪以来黏土矿物根据其相对含量变化和岩芯是否受成岩作用影响可分为4个阶段,指示西江源区气候总体暖-冷-暖的变化趋势。晚更新世第1阶段黏土矿物受成岩作用影响,不具古气候指示意义,第2阶段初期较为温暖,末期存在短期气候相对干冷阶段,可能与晚更新世末次冰盛期有关,第3阶段前期稍转暖。全新世(第3阶段后期和第4阶段)主要为温暖潮湿气候特征,并存在短期冷-暖波动。

于晓晓[2](2019)在《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角洲是海洋与陆地交互作用的枢纽,其丰富的沉积物记录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的粒径趋势和沉积动力进行了研究。之后,重建了该地区全新世以来的环境演化。嗣后,建立了七里海沙坝的地层序列和沉积记录,描述了七里海沙坝的演化过程,并探讨沉积物供应和气候变化在沙坝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滦河三角洲地区其他钻孔数据,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进行了讨论,识别了三个次级三角洲体和一个冲积扇,并在深入分析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5m以浅的北部地区输运趋势为东北方向,指示滦河三角洲对北部砂质海岸的沉积物供应,南部地区粒径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中部河口地区具有垂直向海输运的趋势。5~15m水深区域输运趋势整体为西南方向,且趋势较其他区域更强。15m以深南部区域输运趋势为西南方向,北部为东北方向。结合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分析表明,粒径输运趋势具有较高的可信性,特别是在粉砂和黏土含量较高的地区,反映了滦河水下三角洲沉积物输运主要受潮流控制,5m以浅地区受河流影响较大。然而,粒径输运趋势仅能较好的解释潮流和河流的影响,对于波浪、地形、残留沉积和人类活动影响,受研究的局限性未能很好的揭示。现代滦河三角洲地区全新世早期的海侵沉积和全新世中期的正常滨浅海沉积发育较差。前三角洲H2孔详细的岩性、测年、粒度、有孔虫、孢粉资料分析表明,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该地区为发育草原植被的开阔平原环境,全新世中晚期发育正常的滨浅海沉积,但来自物源供应的沉积物较少,孢粉组合与海岸砂质地区和秦皇岛浅海地区相似。之后,发育厚层的混合沉积,陆相性自下而上减弱,混合层可能是1978年唐山地震所引起。混合层之上沉积有现代滦河的前三角洲沉积,具有包卷层理和部分陆相的薄层。浅地层识别了滦河三角洲地区发育的宽度在1~2 km、高度在3~4m、间距在1.5~2.2 km的多道沙堤。七里海地层下伏晚更新世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部分钻孔可见潮汐通道和涨潮流三角洲沉积,并发育快速沉积的潮滩相和盐沼相,上覆海岸沙丘沉积。沙坝形成于约7 cal kyr BP,之后保持稳定,并在~3.6 cal kyr BP进入快速发育时期,2.10~1.65 cal kyr BP,泻湖快速充填,沙坝规模快速扩大。616 cal yr BP之后,海滩砂在风力作用下向沙坝快速堆积,形成了海岸沙丘。~3.6 cal kyr BP,燕山地区气候变干冷,植被类型由栎属-松属-蒿属退化为松属-栎属-蒿属,降水减少和植被退化共同导致滦河更加容易改道,滦河的向东迁移造成物源供应增加,给七里海沙坝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小冰期增强的东亚冬季风导致气候更加干冷,七里海沙坝植被退化为荒漠草原型,强大的风力将海滩砂吹扬至沙坝并直接掩埋了沙坝后侧的盐沼。现代滦河以北沉积厚层的晚更新世-全新世初期河流相沉积,属滦河在13.2~11.2 cal kyr BP形成的冲积扇,曹妃甸三角洲体可能形成于8~7 cal kyr BP时期,南堡地区发育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形成的海相突出的三角洲体,王滩三角洲形成于~3.6 cal kyr BP以来,与七里海沙坝的快速发育时期相吻合。历史资料表明,滦河在历史时期长期以至少两条较大分流河道的形式入海,东侧河道在现今河道以西的老米沟附近,西侧河道基本位于大清河-小清河之间。历史时期改道频繁,流路范围基本位于现今滦河-溯河之间,主要由于洪水泛滥而引起。其中,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新构造运动和人类活动均对全新世滦河三角洲演化及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具有重要影响。

申江[3](2019)在《长江三角洲EGQD14孔光释光年代及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河流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联结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的重要通道。我国背靠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和面临最大的大洋,海陆性质差异巨大,决定了我国气候演化的特殊性和古气候研究的优势。大陆和大洋之间交换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历史,忠实的记录在我国入海河流形成的三角洲地区陆海交互地层及其演变过程中。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角洲,地层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古环境和人类活动信息,加强其年代学研究有助于厘定海平面动态控制下过去气候变化-环境演变-人类活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反馈机制。本文利用长江三角洲下切古河谷地区的一支长钻孔进行光释光测年研究(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方法层面上,旨在验证OSL测年法在海岸带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古气候演化方面,建立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第四纪地层年代框架,反演古气候变化过程。对于长江三角洲第四纪地层定年,地质工作者以往多采用14C法,但是三角洲地区沉积速率高,河流和海洋的改造作用强烈,往往很难找到测年材料,且由于碳库效应,测年结果不理想。OSL测年法历经多年发展,准确度和精度达百年尺度,在各类第四纪沉积物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采集EGQD14孔14个粗颗粒石英样品基于单片再生剂量法(SAR)进行OSL测年。对测年结果从内部原理控制和外部方法约束两方面验证测年结果的可接受程度。最终,剔除误差较大的“坏片”,形成可靠的年代结果。本文认为:1.钻孔EGQD14沉积物类型以细颗粒的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为主,依据岩芯沉积相特征和生物学证据以及长江三角洲浅地层资料分析,该孔沉积层记录了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变化。2.通过选择合适的预热温度,并从长石污染、感量变化、热转移效应和残余剂量等角度入手检验认为光释光年龄可靠。3.光释光年龄和深度变化趋势一致,个别年龄倒置,可能有长石包裹体的影响。4.末次冰消期以前(11.8 ka),海平面较低,三角洲只是搬运通道。中全新世大暖期,海平面从高海面水平下降,三角洲开始形成。晚全新世(2.0-0ka),沉积速率达到高峰,三角洲向海推进速率加快,该时期人类活动成为岸线推进的主要外部营力。

罗新蓉[4](2018)在《青藏高原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矿物响应》文中研究指明湖泊沉积物中矿物指标,是物源、气候、沉积和构造等信息的记录者,能够提供古环境演化的定性和定量的依据,碎屑矿物、碳酸盐矿物等都能指示过去的环境变化。末次冰期以来的湖泊沉积记录,具有保存较为完好、时间分辨率高、适用于高精度测年的优势,是进行古环境演变研究的良好载体。色林错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对气候反映灵敏,是进行古环境演变研究的最具价值的场所之一。本论文采用XRD测试方法,对采自色林错东北岸二级阶地的样品进行分析,对于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进行了重建。相关认识如下:(1)沉积物中的矿物主要有硅酸盐矿物类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粘土矿物绿泥石、伊利石、高岭石,碳酸盐类方解石、文石、白云石;(2)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为18.515.4 cal ka B.P.的冷干、低湖面,15.411.1 cal ka B.P.的凉干、低湖面,11.16.2 cal ka B.P.的温湿、高湖面,6.24.4 cal ka B.P.的凉干、低湖面,4.43.4 cal ka B.P.的冷干、低湖面,3.42.4 cal ka B.P.的温湿、湖面回升,2.41.2 cal ka B.P.的冷干、低湖面,快速退缩;(3)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受到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太阳辐射较强时表现为高湖面,太阳辐射较弱时表现为低湖面,其演变规律与古里雅冰芯同位素记录基本一致。

黄康有,何嘉卉,宗永强,郑卓,章桂芳,曹玲珑[5](2016)在《珠江三角洲三水盆地早全新世以来孢粉分析与古环境重建》文中指出为了深入探讨珠江三角洲的沉积古环境和古气候历史,在三水市区获取了2个高取芯率的钻孔岩芯,进行了12个AMS 14C测年,并结合孢粉、硅藻等分析结果探讨三水地区全新世的海平面与河流水动力变化,以及古植被演替过程。结果表明:钻孔所在区域全新世沉积总体从9 000 cal.a B.P.左右开始,呈现河流相―河湾相―河口湾相―潮坪相―河口湾相―河漫滩相的演变过程。三水区的早全新世沉积阶段年代最早为9 000 cal.a B.P.左右,表现为河口湾相的淤泥质粉砂沉积,硅藻以淡水种类为主,最高沉积速率为1.6 cm/a。海侵初始时间为8 700 cal.a B.P.左右,最高海平面时间为7 600 cal.a B.P.左右,此时海岸带发育红树林,丘陵山地发育较茂盛的亚常绿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晚全新世阶段(6 500―2 200 cal.a B.P.),以泥炭粉砂沉积为主,沉积速率为0.20.5 cm/a,河口区高潮线附近及河流弯道低洼滩地在5 000 cal.a B.P.前后形成淡水沼泽、河口三角洲边缘区洼地水松林发育。在晚全新世(2 200 cal.a B.P.左右)以来,陆相黏土质沉积指示河口泥沙快速堆积,三角洲平原迅速扩大,沉积速率高达1.7 cm/a。孢粉结果显示次生的芒箕孢子剧增,陆地植被稀疏,人类活动显着增强。

余少华,陈芳,谢叶彩,周洋,吴聪,陈炽新,龙桂[6](2016)在《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文中指出选取位于珠江口万顷沙ZK316-2钻孔进行孢粉、硅藻和岩性等分析,重建了珠江口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海退旋回和古环境特征。孢粉和硅藻分析表明:晚更新世期间该区域主要经历了一次大的海侵海退,期间有2次小的海平面波动。晚更新世地层海相特征明显,孢粉组合指示了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其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林为主,孢粉组合以青冈属、蕈树属、金缕梅科等亚热带种属为主,期间出现的海桑属推测为滨海相沉积,指示了当时海平面的位置。晚更新世的海相沉积尽管14C测年结果为老于30 ka左右,但经过区域孢粉组合、硅藻特征、海平面高度等因素的综合对比分析后认为:下部海相层的年代更可能属于MIS 5期,而期间2次短暂的低海面记录可能与5b和5d海平面波动有关。钻孔上部13.9 m以上为全新世2 232 cal.a B.P.以来的沉积,孢粉分析表明植被仍以亚热带常绿林为主,但人类干扰因素的禾本科、松属、芒箕和火灾记录(炭屑)大量增加,指示了沿海人类活动增强和大规模农业的发展,这与全新世晚期海平面下降和三角洲的快速加积作用基本同步进行。

南学良[7](2016)在《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角洲是河流所携带的上游陆源物质由“源”到“汇”的重要场所,是以陆源碎屑为主的海陆过渡相沉积体,其形成与演化过程受到河流、海洋、气候以及人类活动的多重影响,记录了大量的古气候与环境信息,是研究古环境演化的重要信息源之一。黄河三角洲是黄河自青藏高原发育后流经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后最终入海时受到海陆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地质体,由于受到黄河改道及黄河入海口的变迁,黄河三角洲也几经变化。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黄河改道后所形成的三角洲体系,该区域不仅是农业与渔业生产的重要场所,而且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油气资源丰富。因此,对黄河三角洲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在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专项子任务“黄河三角洲海底浅层标准声学层序与典型灾害地质(201005029-4)”支持下,本文选择现代黄河三角洲以北附近海域为研究区,以东营港附近海域GYDY地质钻孔为沉积物样品来源,并利用对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的650 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研究区的层序地层做了探讨;同时,利用沉积物样品中的植硅体作为主要的古环境代用指标,通过建立的植硅体温暖指数、干旱指数以及植被类型指数对研究区的古环境做了分析。研究区GYDY孔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沉积序列按时间顺序由老至新划分为河流相(V)—海陆过渡相(IV)—潮坪相(III)—浅海相(II)—三角洲相(I)共5个沉积相带,其中沉积相带V、IV属陆相带,III、II和I属海相带。通过浅地层资料解译并与历史资料对比,研究区可划分出3个较清晰的反射界面R0、R1和R2,据此将研究区海底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I、II和III三个声学地层层组。层组I声反射特征以水平和波状层理为主,层组II以平行反射层理为主,层组III以波状和斜交层理为主。层组III和层组II界面(R2)、层组II和层组I界面(R1)均为侵蚀不整合面。依据14C测年界定R1侵蚀不整合面年龄约7.0 ka B.P.,推测其为黄骅海侵面;依据14C测年界定R2侵蚀不整合面年龄约27.0 ka B.P.,推测其为献县海侵面。因此,研究区地层基本涵盖和代表了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海底浅地层发育的特定地质年代。研究区GYDY钻孔沉积物中植硅体种类丰富,通过对研究区植硅体特征的研究,并选取了“青海湖孢粉总浓度”和“古里雅冰芯δ18O”与研究区GYDY孔植硅体所建立的温暖指数做对比研究。结果表明,GYDY孔植硅体特征对新仙女木事件、9.010.0 ka B.P.降温事件以及6.07.0 ka B.P.降温事件三次全球性降温事件吻合性很好且指示明确,可作为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古气候变化新的指示性指标;继而通过对GYDY孔中植硅体主成分分析,建立了温暖指数、干旱指数、植被指数,并对不同地层的古环境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区自3.7万年以来经历了变冷—干冷—变暖—湿润温暖—温凉的环境演化过程。

韦成龙,张珂,余章馨,邱燕[8](2015)在《珠江口外海域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对比》文中认为本文综合运用珠江三角洲外南海北部陆架的地震测线和三角洲地区的钻孔资料进行联合解译,获得由浅海至陆地的层序地层剖面,辨识出三角洲地区4套地层层序和南海北部陆架6套地层层序及体系域,前者仅记录了2个沉积旋回和相应的2次海面变化,而后者记录了更多沉积旋回及相应的海平面波动。在海、陆层序对接和对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把南海北部陆架6套地层层序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6MIS1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珠江三角洲下旋回与南海北部陆架层序D相当,珠江三角洲下旋回对应着南海北部陆架MIS6MIS5(距今15万年8万年)时代的层序地层,MIS4MIS2末次冰期低海面时期的三角洲沉积位于现今南海北部陆架之上,并未向北延伸到现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和南海北部陆架的下沉都是南海陆缘扩张的表现。

余少华,周洋,谢叶彩[9](2015)在《珠江三角洲ZK316钻孔孢粉组合及沉积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位于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大陆架和中国华南大陆的过渡地带,其海陆相互作用强烈,且第四系沉积物保存良好(黄镇国等,1982;李平日等,1989),记录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是恢复区域环境的演变与研究全球海陆变化特征的良好载体,前人已对珠三角地区晚第四纪沉积做过一定研究,对于第四纪海侵旋回和沉积环境变化具有了一定认识(陈木宏等,1994;郑卓等,1998;王建华等,2009)。作者试图通过对珠江口盆地ZK316钻孔的孢粉组合进行分析来探讨珠江三角洲的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并通过晚更新世与全新世的孢粉组合进行对比,来进一步分析珠三角地区古气候变化特征。

瓦西拉里,王建华,郑艳伟,骆美美,陈慧娴,黄康有,曹玲珑[10](2014)在《厦门湾—九龙江口地区MIS 4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意义》文中提出根据厦门湾—九龙江口地区3个钻孔的孢粉组合特征分析,结合沉积相和年代数据,探讨本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孢粉分析结果表明,MIS4阶段早期以来该区的古气候演变包括:晚更新世偏冷干—早中全新世(约85.5 cal.ka BP)温干转热湿—晚中全新世(约5.52.5 cal.ka BP)较暖湿转温和稍干—晚全新世(约2.5 cal.ka BP至今)暖湿等的波动和变化。晚更新世全球范围的大幅降温在本区影响较大,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特点是温湿度在一定幅度中波动,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在晚全新世以来有明显的体现。

二、韩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韩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2)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滦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1.3 渤海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1.4 渤海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
    1.5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滦河水文与地质特征
        2.1.1 滦河水文特征
        2.1.2 滦河流域构造特征
        2.1.3 滦河流域植被与孢粉特征
    2.2 滦河三角洲地质特征
        2.2.1 滦河三角洲水文特征
        2.2.2 滦河三角洲地质、地貌特征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2 有孔虫鉴定
        3.2.3 孢粉鉴定
        3.2.4 AMS ~(14)C测年
第4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及动力环境
    4.1 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输运
        4.1.1 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
        4.1.2 基于Weibull分布的粒径端元组分数学拟合
        4.1.3 基于地统计学的粒径输运趋势
    4.2 三角洲动力与输沙
        4.2.1 河口喷射流
        4.2.2 三角洲输沙
        4.2.3 粒径输运趋势与实测潮流
    4.3 人类活动对滦河输沙量及三角洲泥沙影响
    4.4 小结
第5章 现代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及环境演化
    5.1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1.1 LTZK02 孔全新世沉积特征与地层
        5.1.2 姜各庄-莲花池地区全新世地层与沉积环境
    5.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沉积
        5.2.1 LTZK01 孔沉积特征与地层
        5.2.2 三角洲平原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特征
    5.3 前三角洲全新世以来沉积特征与环境演化
        5.3.1 滦河三角洲H2 孔岩性特征
        5.3.2 H2 孔粒度特征
        5.3.3 H2 孔有孔虫特征
        5.3.4 H2 孔孢粉特征
        5.3.5 H2 孔时间序列
        5.3.6 H2 孔沉积环境演化
        5.3.7 H2 孔所记录的特殊沉积特征
        5.3.8 现代滦河水下三角洲地层结构
    5.4 小结
第6章 七里海沙坝全新世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
    6.1 七里海沙坝区域特征
    6.2 L1 孔全新世沉积环境演化
        6.2.1 L1 孔沉积相特征
        6.2.2 L1 孔粒度特征
        6.2.3 L1 孔有孔虫特征
        6.2.4 L1 孔孢粉特征
        6.2.5 L1 孔沉积相
    6.3 七里海沙坝-泻湖沉积结构及演化过程
    6.4 影响七里海沙坝发育的因素
        6.4.1 原始地形
        6.4.2 海平面变化
        6.4.3 物源与气候
    6.5 小结
第7章 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
    7.1 历史时期滦河河道变迁
        7.1.1 历史典籍记载
        7.1.2 滦河历史时期演化
    7.2 全新世三角洲演化
        7.2.1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形地貌分析
        7.2.2 全新世滦河次级三角洲地层证据及发育时间
    7.3 全新世以来滦河三角洲演化
    7.4 滦河三角洲演化的影响因素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长江三角洲EGQD14孔光释光年代及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河口及长江三角洲研究进展
    1.2 OSL 与(14)~C 测年
    1.3 OSL 测年在水成沉积物测年中的应用
        1.3.1 OSL测年在国外水成沉积物定年研究中的应用
        1.3.2 OSL测年在国内水成沉积物定年研究中的应用
        1.3.3 OSL测年在三角洲定年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1.4 立题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长江三角洲自然地理概况
        2.1.1 区域地质特征
        2.1.2 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土壤植被
    2.2 长江三角洲历史
        2.2.1 发育与演化
        2.2.2 人类活动
    2.3 样品采集
        2.3.1 钻孔描述
        2.3.2 样品概述
第三章 光释光测年
    3.1 释光测年原理
        3.1.1 OSL测年的应用条件
    3.2 OSL测年发展历程
        3.2.1 研究领域
        3.2.2 释光测年机制和矿物释光特性
        3.2.3 挑战和发展方向
第四章 光释光测年及准确性分析
    4.1 光释光测年实验流程
        4.1.1 取样及保存
        4.1.2 实验前处理与测年仪器
        4.1.3 条件选择
        4.1.4 等效剂量(De)测试
        4.1.5 环境剂量率测试
    4.2 准确性分析
        4.2.1 石英刻蚀纯度
        4.2.2 感量变化
        4.2.3 热转移效应
        4.2.4 残余剂量
第五章 释光测年结果与环境演化
    5.1 释光测年结果
    5.2 沉积速率
    5.3 环境演化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青藏高原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矿物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青藏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1.2.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
        1.2.2 高原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1.3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记录研究现状
        1.3.1 湖泊沉积在环境研究中的实际应用
        1.3.2 青藏高原湖泊沉积记录
    1.4 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环境研究进展
        1.4.1 末次冰期早冰阶(75~58kaB.P.)的气候环境特征
        1.4.2 末次冰期间冰阶(58~32kaB.P.)的气候环境特征
        1.4.3 末次冰期晚冰阶(32~10kaB.P.)的气候环境特征
        1.4.4 全新世(10~0kaB.P.)的气候环境特征
    1.5 环境变化的矿物指标研究进展
        1.5.1 沉积矿物学概念
        1.5.2 矿物环境代用指标
        1.5.3 矿物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青藏高原自然地理概况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 样品采集
    3.2 样品测试方法
    3.3 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 分析结果
    4.1 矿物组合特征
        4.1.1 矿物类型
        4.1.2 矿物相对含量
    4.2 色林错地层矿物组成的变化
第五章 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5.1 矿物组成特征及来源
    5.2 矿物指标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2.1 硅酸盐矿物类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2.2 粘土矿物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2.3 碳酸盐类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3 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重建
    5.4 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认识
    6.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珠江三角洲三水盆地早全新世以来孢粉分析与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和研究材料
    1.1 研究地点与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钻孔岩性特征及年代框架
    2.2 SS0901 钻孔孢粉分析
    2.3 SS0904 钻孔孢粉分析
    2.4 硅藻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孢粉结果指示的沉积环境变化
    3.2 孢粉组合反映的古植被序列
    3.3珠江三角洲人类活动
4 结论

(6)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钻孔岩性特征及AMS14C测年结果
    3.2 孢粉分析结果
    3.3 硅藻分析结果
4 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古环境特征
    4.1 晚更新世以来的海侵海退旋回
    4.2 晚更新世沉积年代与环境
    4.3 距今2.2 ka以来的孢粉与环境
5 结论

(7)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1.2.1.2 国内研究进展
        1.2.2 环境变迁研究进展
        1.2.2.1 代用指标的研究进展
        1.2.2.2 黄河三角洲古环境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1.2 区域活动断裂与地震
    2.2 气象水文情况
    2.3 黄河河口河道变迁记录
        2.3.1 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2.3.2 近代黄河下游河道变迁
    2.4 海平面变化
        2.4.1 地质时期的海平面变化
        2.4.2 仪器记录的海平面变化
        2.4.2.1 验潮站的海平面记录
        2.4.2.2 卫星测高的海平面记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区层序地层特征
    3.1 钻孔资料分析
        3.1.1 GYDY钻孔的获取及处理
        3.1.2 GYDY钻孔的层序地层分析
        3.1.2.1 基于粒度参数及磁化率的地层分析
        3.1.2.2 基于微体古生物的地层分析
    3.2 区域浅地层特征
        3.2.1 浅剖资料的解译
        3.2.1.1 研究区古环境特征
        3.2.1.2 沉积物声速的确定
        3.2.1.3 反射界面的划分与特征
        3.2.2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浅地层展布特征
        3.2.2.1 R1反射界面埋深变化特征
        3.2.2.2 R2反射界面埋深变化特征
        3.2.2.3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地层厚度变化特征
        3.2.3 黄河三角洲典型区域典型浅地层剖面特征
        3.2.3.1 典型剖面A-A1
        3.2.3.2 典型剖面B-B1
        3.2.3.3 典型剖面C-C1
        3.2.3.4 典型剖面D-D1
        3.2.3.5 典型剖面E-E1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硅体特征及古环境指示
    4.1 植硅体的提取与鉴定
        4.1.1 提取植硅体
        4.1.2 鉴定植硅体
    4.2 植硅体组合特征及指示
        4.2.1 植硅体形态的气候指示
        4.2.2 植硅体的组合特征
    4.3 古环境降温事件的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化
    5.1 地层的时间序列
    5.2 沉积环境指标参数
        5.2.1 粒度
        5.2.2 磁化率
    5.3 古环境代用指标
        5.3.1 古环境信息提取
        5.3.2 古环境要素分析
        5.3.2.1 温暖指数
        5.3.2.2 干旱指数
        5.3.2.3 植被指数
    5.4 各地层的环境演化过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8)珠江口外海域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质背景
    1.1珠江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1.2南海北部的沉积特征
2海域地层层序及体系域
    2.1海域层序特征
    2.2地震层序及体系域识别
3陆地钻孔地层层序
4讨论
    4.1南海北部陆架地震剖面层序及体系域所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历史
    4.2南海北部陆架地震剖面与现代珠三角钻孔剖面的关系
5结论

(10)厦门湾—九龙江口地区MIS 4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及钻孔概况
    1.1 研究区概况
    1.2 钻孔概况
2 钻孔年代分析及地层划分
    2.1 九龙江口钻孔年代分析
    2.2 厦门湾钻孔年代分析
    2.3 研究区地层划分
3 孢粉鉴定分析
4 孢粉组合带及古气候分析
    4.1 ZK1孔孢粉组合带
    4.2 XM8孔孢粉组合带
        4.2.1 A带 (里白科-松属-常绿栎属-落叶栎-云杉属孢粉组合带, 约-17.9~-14.7 m, 年代约30~23 ka BP)
        4.2.2 B带 (红树-常绿栎属-栲属孢粉组合带, 约-14.7~-13.9 m, 年代约为8 000~-5 500cal.a BP)
        4.2.3 C带 (常绿栎属-栲属-落叶栎属组合带, -13.9~-12.3 m, 年代约为5 500~2 500 cal.a BP)
        4.2.4 D带 (里白科-常绿栎属-禾本科组合带, -12.3~-3.3 m, 年代约为2 500 cal.a BP至今)
    4.3 研究区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演变
5 结论

四、韩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江口内伶仃洋晚第四纪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对源区气候变化的指示[J]. 张立雪,陈爱清,陈庆,赖佩欣.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1(05)
  • [2]滦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特征与演化[D]. 于晓晓.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19(01)
  • [3]长江三角洲EGQD14孔光释光年代及环境演化[D]. 申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4]青藏高原色林错末次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变的矿物响应[D]. 罗新蓉. 兰州大学, 2018(11)
  • [5]珠江三角洲三水盆地早全新世以来孢粉分析与古环境重建[J]. 黄康有,何嘉卉,宗永强,郑卓,章桂芳,曹玲珑. 热带地理, 2016(03)
  • [6]珠江口万顷沙晚第四纪沉积及古环境重建[J]. 余少华,陈芳,谢叶彩,周洋,吴聪,陈炽新,龙桂. 热带地理, 2016(03)
  • [7]晚更新世献县海侵以来黄河三角洲层序地层及古环境演变[D]. 南学良.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6(02)
  • [8]珠江口外海域与珠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层序对比[J]. 韦成龙,张珂,余章馨,邱燕. 沉积学报, 2015(04)
  • [9]珠江三角洲ZK316钻孔孢粉组合及沉积环境意义[J]. 余少华,周洋,谢叶彩. 地质论评, 2015(S1)
  • [10]厦门湾—九龙江口地区MIS 4以来孢粉组合特征及古气候意义[J]. 瓦西拉里,王建华,郑艳伟,骆美美,陈慧娴,黄康有,曹玲珑.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标签:;  ;  ;  ;  

汉江三角洲晚更新世以来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古气候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