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古代审美愉悦三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陈政[1](2020)在《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活美学研究日益兴盛的背景下,探究中华美学精神中蕴含的生活美学思想,以中国话语与中国经验介入到当代美学理论与审美实践的价值建构之中,已然成为当代中国学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从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发展历程看,宋代生活美学是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的典范形态,既承接中唐以来中国古典美学的“内在转向”,又开启明末以来生活审美的奢靡之风,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都开启了中国古典审美的新风貌。实践层面,宋代士人在文玩鉴藏、士人园林、山水悠游、雅集交游等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审美化趋向。理论层面,一批具有生活美学理论着作雏形的书籍在此时大量出现,为晚明涌现的《闲情偶寄》、《长物志》、《考盘馀事》等生活美学着作奠定了基础。宋代审美主体范围急速扩大,从宫廷到民间,其中士人阶层在宋代理学思辨精神影响下,对日常生活审美实践进行自觉反思并形成理论表述,其生活观念、生活审美观念、生活审美实践,对于建构当下中国话语的生活美学理论,回应西方日常生活美学理论,都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绪论。阐述了宋代士人生活美学问题的由来和研究意义,进行了文献综述,阐明了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二章分析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从中西方哲学、美学生活论转向出发,梳理当代生活美学的理论演变,认为“生活美学”中的“生活”指日常的活生生的生活状态,“生活美学”可具体区分为生活美学观念和生活经验中的审美两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审美观念、审美经验与审美方式。以此,本文进行的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主要是指对中国古代现实生活中审美观念与活动的研究。第三章从“生活”概念的词源学分析开始,通过“生”与“活”及其二者的词义构成关系来对中国古代“生活”观念进行思考。从“生生”到“日用”,古人使用了两套言说话语来表现东方式的生活观念与理想,从而让中国古人的生活既有超越性的生命之思,亦有形而下的生活之用,在生活审美层面同时形成了感性维度与超越性维度的共存。第四章从审美观念角度出发,着重考察闲、情、理、欲、物等范畴,分析宋人对于快感(欲)、美感(情)的价值判断。从宋人生活审美中的“物欲”关系入手,以苏轼“寓意于物”思想为视角,考察宋人日常生活审美中的价值论维度与伦理关怀。第五章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出发,阐释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与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经验的实现方式。宋人以生活物象为载体,以居室、园林为空间依托,在雅集交游中营造审美氛围,构筑审美化的生活情境。以西方日常生活美学为参照,将宋人生活审美方式划分为艺术审美式、参与式和自然环境认知式三种,呈现生活审美经验的多维面向。第六章总结宋代士人生活美学对晚明文人生活美学思想的影响,并阐述宋代生活美学的当代意义。宋代士人超越有限物欲羁绊而通达精神世界的无限,在实践层面为当代日常生活审美主体性丧失问题、精神内涵弱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反思的资源,在理论层面为美学走向生活审美,走出纯粹的理论性研究,面向真实的审美实践提供参照。第七章,论文认为,宋代士人生活美学是一种精英主义美学,是具有理性精神的生活美学,以此区别于六朝尚逸的生活美学,以及明代重情的生活美学。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重视大众文化而忽视精英文化,对宋代生活美学研究也有利于弥补此类研究的不足。基于宋代士人生活观念,论文认为宋人在“超越性”与“生存性”的互融互生中为现实生活带来张力,实现生存状态的情理谐和。立足宋代士人生活审美观,认为宋人以“心统性情”、“吟咏性情”观肯定生活审美的感性特征,以“寓意于物”、“玩物适情”观确立生活审美的价值指向,在感性审美中实践诗意生活理想。以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为范例,反思当代生活审美经验,认为生活美学是一种亲近和尊重生活的价值之学、幸福之学。通过宋人生活美学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分析,反思当代生活美学理论发展,认为中国生活美学不同于西方日常生活美学,应着重在审美价值论、境界论等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话语理论。生活美学与传统西方美学并不完全对立,生活美学的回归感性学主张并不是与艺术为敌,而是打破美学研究中的唯艺术论,将生活审美的情感经验纳入美学研究视域,彰显生活的审美品质。
郑新胜[2](2015)在《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文中认为民俗是民族文化中具有生动形象和丰富内涵的承载体,是民众世代享用的精神资源,其物化的形态、内在的意蕴,与不同地域和民族的生态环境、审美风尚等都有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的调查、收集、归类和分析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审美文化的视域对民俗进行宏观深入研究的还很不够。本论文从民俗学与美学相关联的角度对民俗及其审美的重要问题作专题研究。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是具有鲜明审美特性的客观存在。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旨在形成一种从问题出发的对民俗整体的新阐释。本论文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关注的焦点是民俗的审美价值、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民俗审美的构成要素等主要问题。民俗实践表明,民俗的审美是由其内涵的意蕴和构成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的。前者如民俗审美中的有序性与整饬性、浪漫性与愉悦性、想象性与象征性、神秘性与超越性、混融性与民族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等的基本特性,后者如民俗中的主题与题材、模仿与取意、节奏与韵律、色彩与线条、材质与工艺等的具有某些艺术性特质的构成要素,而具体体现于民俗的各种分类形态中。论文侧重研究“民俗美”其何以为美的内在依据及其形态表现,它包括具有特定功利价值、审美价值的意蕴和具有形式感的形象体系,是在民俗活动和民俗事象中内容和形式完整统一的,并且还具有可以引发主体审美情感的审美特性。民俗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民俗审美意识和素养,重视借鉴民俗审美中的资源,为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并在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姜燕[3](2011)在《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汉语口语是汉民族使用非正式的讲话风格说出来的口语,带有即时的、原生的特性。口语是语言的源泉,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生气、发展最快的部分,汉语口语博大精深,在汉民族的土壤上生成了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美。口语寓于可感的声音之中,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人的精神性反应,这是口语美产生的源泉所在。目前国内外都存在着对汉语口语的误读,在原生口语的基础上对口语之美进行解读,可以改变以洪堡特等为代表的理论家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但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口语美学无人研究,在国内对汉语口语美学的探究也是一片空白。在中国走向世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这个选题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本论文从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口语美产生的生理机制和物理情态,并在东方“天人感应”和西方“异质同构”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口语美学的理论架构。论文绪论中对与口语美学研究相关的理论背景进行了综述,并阐明了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现实意义。国外研究理论大致有四类:分别涉及听觉在审美中的重要性,语言蕴含着审美因素,语言的起源是充满诗兴的以及语言具有美学功能。国内研究成果包括语言形式美即语言的音乐美,语音与人体和谐共振产生美,口语美是人的生命意识的展现,有声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以及汉语具有诗性气质。汉语口语的美指的是汉语口语体系中固有的审美属性,是汉语口语语言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美学特征的总和。它是汉语口语的言语美得以表现的基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汉语口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美的语言现象,汉语口语语言现象的审美选择规律以及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本身。汉语口语美学的任务是阐明口语表达主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汉语口语的语言体系,以及口语表达个体如何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自己的言语。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更有助于把握汉语言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有助于促进口语表达主体思维和智力发展,有助于口语表达主体按照美的尺度来重塑口头语言,有助于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制造乐音体系,有助于重新认识汉民族文化。论文在第一章中对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读。汉语口语美学是从人对口头语言的审美角度出发,以汉民族原生口语本身作为主要对象,研究汉语口语的音韵、语势、含蕴、情趣等与人的审美意识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此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和欣赏美的科学。汉语口语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是建立在语言学和美学的基础上,探讨口头语言领域里的美或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论文提出了“原生口语”和“次生口语”的概念,没有受到文字影响的原生态的口头语言现象称为“原生口语”。本论文主要研究的依据和对象就是汉语原生口语,以此区别于国内播音主持界的有声语言研究。论文第二章论述了口语审美关系源自于口语的发生和人的内在感应之联系。首先,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论文中提出了“听觉值”的概念。既然口语是通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空气震动波作为载体实现语音和语意编码的人际通讯系统,那么口语的美主要通过感性活动形式,以人的感官为主要渠道传递。一系列的语音所制造的声波通过人的听觉系统吸收过滤之后,形成一种“听觉点”,这些一定范围内的听觉点的联系,成为审美关系同构对应的连接点和相通点。口语表达主体在用发音器官说出或用听觉器官接受某些口语时,通过由物及我或由我及物而达到物我同一,可以把人的生命和情趣移注到正在使用或接受的对象里去,使口语本身也具有了人的生命和情趣。人的审美注意是大脑皮下结构和皮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一系列语音流的刺激下,口语接受者通过旋律、音韵、语势等形式要素,加上汉民族语境下的丰富语言内容,在语言的一维性平面上传递着立体化和生动性的感觉,使得一维性的口语形成了二维甚至三维的错觉,从而刺激口语接受者的想象感觉,这种特质就可理解为“听觉值”。当审美对象以语音的形式进入感官,向大脑输送的时候,会首先刺激网状结构,并通过网状结构唤醒皮层,使之觉醒起来,不断地为人的意识活动提供动力。口语表达主体将语音的“听觉值”传递给口语接受者,通过口语接受者的听觉印象,激发了对语言艺术表面特性和立体性的感觉,审美者会感到一种愉快的情感在心胸萦绕,会感到一种意识的潜流在脑际运动。这时大脑皮层不断地受到网状结构的推动,处于心理学上所说的积极的觉醒状态,从而引发美感。中国美学关于艺术发生的代表理论是“心物感应”说,如果说审美形式的表现性源于形式的普遍中介作用的话,那么口语审美形式的动力性就是源于口语表现形式的感性特征,能在“语——人”对应中获得相应的意蕴从而具有表现性。同时,人体节律作为运动的结构变化的具体表现,本身就在其张力结构中包含着一定的势能,从而具有激活驱诱的动力作用。格式塔认为人的大脑中先天存在着一些情感范式,一旦有相似的外力式样刺激知觉,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和谐同构,外在客体也便具有了情感表现性。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同外在事物的形式结构是和谐、统一的,这类适宜于人类生理条件的事物运动的节奏感,与人类建立了一种良性的条件反射。在汉语口语的独特韵律中,审美主体可以感悟生命的隽永,审美的实质是在日常原生口语中体悟、把握人的生命存在,可以在这种语音的传递中把对生命存在的自觉意识和精神自由的渴望在美学韵律中传达出来。论文第三章论述了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以及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口语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和汉语口语审美活动的审美关系。人类时时在自己所创造的口语工具中直观自身,从中感觉到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从而产生愉悦感。口语带有一种审美潜能,它使语言的运用产生美感成为可能。这一潜能的实现,体现在言语运用中就是美的创造和美的欣赏。口语的审美活动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审美行为,它更加具有开放性。汉语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口语语音美具有内在性、符号直觉性以及词汇具象性。论文第四章中着重阐述了汉语口语的“韵”、“势”、“味”、“趣”四个审美范畴。这四个范畴涉及到了口语美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作为诉诸于人的感性形式的口语,其形式上的美肯定是占主要的,因而从口语审美的静态和微观表现上,取“韵”范畴作为代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音节律规则系统,韵是语音节奏和韵律的美。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主要在于:汉语口语中声少韵多由此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汉语口语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汉语口语中四声起伏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形成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汉语口语中多叠音造就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汉语拟声词具有独特的美感效应,这些都组成了汉语口语无与伦比的音韵美。从口语审美的动态和宏观表现上,取“势”范畴作为代表。汉语口语的音势之美源自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而带来的愉悦感,包括汉语口语语流音变之美,语调调配之美以及音步之美。汉语语音独特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各种要素,通过形形色色富于表现力的组合,可以构成声韵起伏、平仄停延、高低轻重、长短快慢等节律的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在语流中按一定的规则相互协调、交织套合,就形成了汉语特有的节奏美。“味”范畴表现在口语审美的内涵上,由于汉语口语独特的会意特点,汉语口语有着丰富的的复义、含蓄与模糊之美。“趣”范畴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快意人生的生活态度和口语表达方式的内外结合上,主要包括汉语口语的变异和偏离之美。这四个范畴是相互联系和共同依存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汉语口语美学网络上的纽结。论文第五章中结合汉民族思维的特点,阐述了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方式造就了汉语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汉语口语中客观存在的模糊性、会意性使汉语带上了很浓郁的民族特征,汉语口语在“意合”的影响之下形成“形散而神不散”的语序变化之美、“流水句”的铺陈之美、画龙点睛的整体性描述之美,本部分还论述了汉语口语中的类比表达方式与汉语口语形象化表述之美,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方式与口语表达多样化之美,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对称美的生成之间的关系。由于汉语的丰富的再现能力,可以从外来语中吸取营养成分来补充自己语言中的缺环现象。汉民族自己的方言、叫卖语言和其它曲艺形式也积累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美学意义。论文第六章论述汉语口语美学对汉民族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古诗一唱三叹的重复表现为口头文学的特点,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借此解释了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文章最后论述了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用口语来创作的作家的语言风格美的所在,以及当下口语写作的误区。
张翠玲[4](2017)在《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末的生活论思潮是对以近代西方为代表的主客分离的认识论格局的反拨。在美学领域内,生活论转向不仅展示着艺术与生活融合、分离独立、再次融合(“艺术生活化”)的螺旋式进程,也展示着“生活艺术化”“生活审美化”这一具有人类学视域的宏大历程和未来趋势。美学界对古代中国美学问题的探讨集中在以文论、乐论、画论为主要内容的艺术审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审美形态的关注较为有限。生活审美问题的研究者也多把“生活审美”界定为“在生活中审美”或“以生活所用之物为审美对象”,对“生活审美”和“艺术审美”的区别认识不够充分。本论文将“生活审美”界定为“人们不脱离生活母体在生活情境中对生存性行为和生活所用之物的非对象性的以实用性为基础的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是“人们脱离了生活母体从生活情境中分离后对非生存性行为和非生存性物的对象性的非功利性的审美活动。”在此界定中本论文着意避开和古代中国艺术审美相关的内容,侧重研究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审美形态。古代生活审美可从房屋、服饰、饮食、言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横向研究,也可从古代生活审美的历史发展角度进行纵向研究。本论文侧重研究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原理形态,房屋、服饰、饮食、言行等各个方面具体的生活审美活动不是本论文论述的重点,古代生活审美史的梳理也不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这一判断并非全称判断即并非指中国古代生活就是一种生活审美,而是指对古代中国向审美倾斜的文化生活及相关现实生活审美活动的研究。对其研究并不否定中国古代生活具有的伦理性、政治性和经济性。质言之,中国古代生活具有多维性如伦理性、政治性、等级性、农耕型、审美性等,审美性只是古代中国生活多维性中的一维。但这一维并非湮没于多维性中藏而不露,在一定意义上这更能代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精髓。绪论重在梳理“古代”“中国”“生活”“生活审美”的概念及和论文内容相关的研究现状。“古今”和“中西”是本论文的两个比较维度,“古今”比较先于“中西”比较。“生活”一词具有存在本体论意义,具有宏观性、历史性和整体性,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全部生命活动”。在此基础上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社会文化基础:一、小农经济是形成中国古代生活审美化倾向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形成了中国古人节律性的生活;人们与自然朝夕相伴,“成物”“成己”的审美在农事中展开;小农经济的物质困乏使中国古人安于温饱状态,人们遂在日常闲暇竭力用双手创造带有美之形式的实用物品;小农经济的种植和收割需要人与人通力合作,这导致中国古人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人际审美得以形成。二、“家(宗族)一国(社会)”同构是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社会组织形态。“家国同构”指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来维系国家存在的组织方式,它主要依赖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具有泛道德性和泛情感性,与“家国同构”相关的“礼乐制度”不仅具有伦理性、政治性,而且具有审美性。三、生命文化是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的文化根基。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生活”而非西方的“生产”。“重生”“重身”观使中国古人重视福禄康寿的现世,较少关注往世和来世;“情”文化使中国古人的人际交往带有互为主体性的现代性;描述性语言及诗性思维强化了人们日常的审美化趋向。第二章主要围绕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特性展开。一、秩序规范性:古代低下的生产力使人类对稳定、安全的需求特别强烈。秩序稳然的生活能给人们带来稳定感、安全感。古代的中国人模仿自然之序建立社会之序,形成了古代生活审美的秩序规范性。在中国古代,秩序规范性渗透在日用器物、穿着服饰、房屋居住、饮食赏乐等各个方面。二、伦理道德性: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生存是首要之事,有利于生存的物事便具有了审美性。这形成了古代中国普遍的以实用为美(“以善为美”“美善合一”“合德为美”)的生活审美。“君子”“淑女”的人格美成为“美善合一”的伦理德性审美的典型。三、形式礼仪性:礼乐文化使中国古代的生活审美具有形式礼仪性。人们通过符合礼仪的言行举止来显示身份,举手投足带有表演性,身体艺术化了。“以礼节情”“以礼释情”,形式礼仪性贯穿于每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也贯穿于人们从立春到除夕的四季生命活动。四、切身体验性:切身体验性和中国无宗教的重生文化相关,主要表现为情境的体验、整体的圆融、身心的超越三个层面。第三章集中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社会形态:上层贵族通过礼仪来彰显他们的社会地位,日常的服饰、交谈、举止有着鲜明的礼仪性;文士阶层超拔的人生理想渗透于日常的读书、写字、弹琴、鼓瑟、交友等各个方面,使这些日常活动艺术化了;市民阶层低下的社会地位和聚敛的社会财富使他们倾向用消费性挥霍彰显生存价值,他们的生活审美具有物欲享乐性;农民阶层物质生活资料有限,对生活之物异常珍惜,人情往来频繁,节庆时期气氛浓郁,他们的生活审美具有浑朴浓情性。第四章集中论述了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一、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节律性和商业性、重“质”和重“量”、自然美和人为美、德性美与外在美等方面。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凸显出现代日常审美的异化,此异化和现代危机紧密相关。二、现代危机:主要表现为浅表消费性、急速虚拟性、机械理性化三个方面。现代危机是造成现代日常审美异化的主要原因。三、古代生活审美的现代意义、价值及现代转化面临的问题。古代节律性的生活对白天黑夜颠倒的现代生活,古代美善相合对真、善缺失,唯美繁荣的现代审美,“重情”的古代对“重物”的现代均具有纠偏和借鉴意义。但现代线性时间观、“善”内涵的模糊、商业性的现代心性是古代生活审美现代转化面临的突出问题。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了深化和总结:一、论文是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全球化——民族化”这两个现实问题进行的一些思考,是对学术界“生活世界”理论的一个回应,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概念的界定及相关原理性研究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二、等级性审美对正常人性、群体性审美对个体审美的压制,形式礼仪审美对形式的强调、对过往的思慕,过于强调伦理德性审美忽略知性审美(康德意义上的知性),重视均衡稳定美轻视动荡非和谐美,对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有客观理性的认识并在现代转化中予以充分考量。三、论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延展性,古代中国女性的生活审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古代中国各阶层的社会生活审美形态这些内容均可进行进一步研究。
吴彦颐[5](2018)在《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艺术学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是以整个中国古代为时间轴,运用艺术学理论和跨学科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考察各门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具有的不同类型,由此揭橥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艺术理论家对艺术功能的看法。中国古代历时久远,时间跨度长,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文化思潮等因素对艺术功能的产生、发展、变迁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其他价值为附属目的。本文对于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的研究主要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来进行:一、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先秦是中国古代艺术理论的初创期,其艺术形态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其特征是诗、乐、舞合一。此时期,乐舞艺术耸立起中国第一个古典艺术的高峰,礼乐相连把乐舞艺术规范在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礼既强化了社会等级,又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再通过乐的教化由外在的规范变成内在的自觉。因此,教化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深深意识到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并较完备地概括了艺术的多种功能,对其后的艺术功能理论有深刻的影响。先秦儒家思想在汉代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独尊的汉代儒学,以教化功能为中心的儒家艺术功能观在此时期得以发展。二、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乱造成了统治机构和社会秩序解体,人们的思想和个性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艺术家们注重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他们强化自我认知,主张抒写个人情怀,在遣兴娱情中表现主体精神。因此“恣情任性”成为唤醒文人内心深处对于生活、对于艺术的活力,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开始凸显。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在这一时期被作为审美对象来观照,较为显着地呈现出艺术的本质属性,真正成为“美的艺术”,各门类艺术冲出了礼教的藩篱,摆脱了伦理道德的束缚,原来儒家传统的“移风易俗”;“观教化,知得失”的观念在此时受到怀疑和冲击,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教化功能逐渐被审美功能所取代。三、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隋唐五代时期,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使它们在各功能方面趋于一致。第一,伴随着儒学思想的回归和礼乐精神的强调,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得到重视。第二,隋唐五代是一个美感经验与美感体验特别丰富的时代,很多诗文、论着都记述了当时人在审美活动中生发的审美体验,审美功能得到突出和强调。第三,科举制度的实行是决定唐代士阶层艺术活动及其创作形态的重要外部因素。“以书取士”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从而发挥书法艺术的社会功能。四、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宋元时期,教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并行。一方面,理学思潮的兴起极大地强化了艺术的伦理功能,在文道关系问题上认为“道”或“理”为艺术之本体,强调文之于道的德性价值。另一方面,市民阶层的娱乐风气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思想发生转变,艺术家们不再把艺术作为载道的工具和附庸风雅的门径,而是更注重艺术的大众化和娱乐功能。这一时期还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阶层。文人张扬个性,强调主体意识,追求自由意志的表达,他们在艺术创作中不以法拘,自出机杼,率心而发。可以说,宋元时期这种审美超越凸显出一种大生命的存在,是生命真性的成就。审美功能从传统儒家艺术观的种种清规戒律中撇开身来,获得相对自律的发展,从而体现艺术自身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自律性和创新性。五、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艺术功能高度发展和成熟时期。基于传统艺术的教化功能依然存在,但不是主流。而晚明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以及艺术活动中以情融理和世俗趣味等,使文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标举情性、任情娱适,他们在主体与社会、情与理的对立中,高扬主体精神,凸显个性情感。于是,艺术家们逡巡于雅俗之间,寄情于各门类艺术之中。因此,艺术的抒情功能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功能,对中国近现代艺术功能的发挥亦起到导源引流的作用。
孟凡生[6](2017)在《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经验理论,尤其是西方当代美学对审美经验的重构与复兴。论文主要分析了审美经验的现代内涵是如何在西方当代美学中发生变迁的——如何从现代美学所推崇的“无利害”、“静观”和“形式”等内涵逐渐演变为当代美学所倚重的“连续性”、“介入性”和“交互性”等内涵;进而探讨了这一演变的哲学根源、现实依据以及其对美学理论、艺术理论所产生的影响,最终深入地探究审美经验内涵的变迁与当代美学的发展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审美经验是现代美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自从康德美学确立了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以来,“无利害”、“距离”和“形式”等基本意义与内涵便垄断性地统治着现代美学理论领域甚至是艺术理论领域。这一研究现状直至二十世纪初才发生了些许的转变,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以及分析美学纷纷从各自的理论视域出发对审美经验进行多元的解读,从而使得审美经验得到更为深入地阐释,同时也挑战和质疑了现代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在审美合法性上的垄断性地位。美学在二十世纪后半期则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美学思潮或美学流派层出不穷如环境美学、身体美学和生活美学等。尽管这些当代美学思潮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对现代美学的发难或反叛几乎都源于或是表现在对“审美经验”这一概念的批评、重构、摒弃或复兴之上。此外,当代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新的时代状况与新的美学问题——新媒介的发展为当代美学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论文正文内容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审美经验理论的研究现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论文首先梳理了审美经验问题在美学研究中的浮现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通过梳理、分析康德美学之前关于审美经验问题的讨论与争辩,从而指出此阶段对美的感知的讨论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和较低的层面上进行的,它们对审美经验的探讨的重点并不是概念的界定、内涵等问题,而是关注其凭借何种手段以及如何获得此种经验等外围性的问题,并且审美经验只是被当作“美”的衍生物而没有成为界定、分析美的关键因素。紧接着,论文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现代哲学思想影响下的审美经验理论的多维深化。实用主义美学、现象学美学和接受美学出于各自的理论需求对审美经验概念进行了深入地解读:或对审美经验的基本内涵进行扩充,或对审美经验的发生机制和发生结构进行新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摆脱了由康德美学思想所奠定的现代美学观念的束缚。更重要的是,它们多以艺术、文学领域为研究对象,从而使得审美研究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呈现出一种鲜活的实践维度。论文还讨论了分析美学对审美经验概念的批判与质疑。分析美学将分析哲学的“语言分析”方法引入美学领域,并把批判的矛头直指美学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指出了审美经验概念的含混性、模糊性及其在定义艺术上的无用,从而彻底质疑了审美经验在美学中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合法性地位。由于分析美学过于强调概念界定及其清晰性,从而忽视了美学和艺术本身所独有的特征,尤其是审美经验的审美内涵和经验维度。随后,论文主要阐述了当代美学思潮是如何依据其自身的理论诉求来重新建构审美经验概念之内涵的。受实用主义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当代美学恢复了对美学的“经验”维度的关注,从而使得审美经验概念在美学中得到了再次重视和进一步发展:在环境美学中,审美经验的“参与性”或“介入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明确强调;舒斯特曼所倡导的“身体美学”强调了感知经验尤其是身体经验之于美学的重要性;生活美学在继承杜威美学思想对审美经验“连续性”的强调之同时,还探讨了日常生活领域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及其产生的审美经验,并进一步指出了审美经验中所具有的“功能性”和“行动指向性”等维度。最后,论文分析了新媒介对审美活动以及审美经验所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影响。媒介在审美活动中往往被看作一种潜在的因素,加之现代美学过于关注审美主体这一维度,媒介的这种间接性影响被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和“静观”模式完全遮蔽。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媒介本身的力量而不仅仅是它所承载内容或传输的信息,媒介的本体论地位成为各种理论形态的生长点。以互联网、数字技术以及虚拟现实(VR)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介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感知方式和审美体验方式,从而为当代美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它也为重新审视审美经验这一概念提供了有益的视角。论文的结语部分总结并阐释了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的具体内涵和层次。通过分析当代艺术以及当代美学中所体现出来的“参与”与“互动”等维度,指出审美介入思想是从具体的审美感受出发,在审美活动最突出且强烈的时刻直接对其做出反应,它并不是去判断或规定什么是美学、艺术,而是对具体的审美现象做出恰当地描述与解释。
朱良志[7](1990)在《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文中研究说明 中国文化洋溢着一种乐观情调,它强调人与自身、他人乃至天地的和谐。和谐犹如一把利剑,削去现实的痛苦、历史的忧患,劈开一条乐呵呵的人生之路,也给中国美学带来独特的面貌。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北宋郭熙在论山水之美时,曾谈到两种审美观照心理,一是可行可望,一是可居可游。这涉及到审美愉悦的两种境界,可行可望,是耳目之娱、视听之乐,它虽也是一种审美活动,但终是局外人的目光,显得不那么纯粹。而可居可游是在发现人与大自然根本亲和后所获得的一种会心的愉悦,它不是局外
陈加[8](2020)在《“韵”的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韵”是能够统摄中国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文化的核心范畴,表达了中国所有传统艺术共同的审美旨趣。然而,由于中国古代特有的“隐喻型”思维方式,古人们对“韵”缺乏理论总结,这也给现代学者对“韵”的系统研究造成了困难。尽管如此,对“韵”的内涵加以发掘、整理,并进行现代转换十分必要。这不但是因为西学东渐以来,西方美学将以“韵”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学逼迫为边缘话语;更是因为人类审美的现代性危机日益深重。本论文首先回溯了“韵”范畴从魏晋到晚清的发展轨迹;探究了“韵”范畴发展过程中的三大理论跃迁——从音声之“韵”到论人之“韵”,从音声之“韵”到论诗之“韵”,从音声之“韵”到诸艺术之“韵”;并总结出了“韵”范畴嬗变的三个特点:(1)用法优先于定义,(2)与相近范畴交叉互涉发展,(3)常被视为某种美学风格。其次,分析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形而上学对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影响,指出儒释道“求仁”“悟空”“逍遥”的美学旨趣构成了“韵”范畴涵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在世超越性特点。提出“韵”的本质特征是在对对象的观照中体认自身存在之终极价值;“韵”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不是个人的主观感觉,也不同于感性情绪的愉悦;“韵”具有审美意向—意识结构,是超越于客观物象与感性经验的精神愉悦,“韵”之审美意向的形成源于中国古人的文化积淀和物质实践活动;“韵”的审美意识具备四大精神表征:超越物质性与实用性的生命感,精神得以自由徜徉的自由感,天人合一的皈依感,灵魂归乡的愉悦感。再次,对“韵”的创作论和欣赏论加以了提炼、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反思“韵”这一审美意向—意识所蕴含的待物之道。艺术家欲在作品中创造“韵”,必须具备“韵”的审美意向—意识和“虚静”的心境;要对生活世界作悉心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然后以精湛的技艺操作客观对象,实现艺术创作。“韵”的欣赏者也必须具备“韵”的审美意向—意识和“虚静”的心境;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欣赏者最好与创作者有对客体对象的共同体验;“韵”的欣赏群体是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大众,没有阶级属性或社会区隔。“韵”的审美意向—意识体现了中国古人“诚”—“敬”—“爱”的待物之道。最后,笔者指出中国审美文化的在世超越性迥异于西方审美文化中基于“二元对立”本体论的超越性。随着人类智识在近现代的飞跃,现代科学技术为人类绘制的世界图景取代了过去神秘的、朴素的世界图景,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暂缺人文的超越性维度,人类面临着终极价值的惶惑,也遭遇着随之而来的审美危机。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启示下,奠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未来终极价值观念应秉持一条元法则:在内在超越的实践活动中实现人的自由。“韵”这一审美意向—意识与这条元法则十分契合,有望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世界图景成功接洽,进而使中华文明在未来以惊艳之东方美人的形象屹立于自由人类中。
刘洋[9](2019)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意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声语言,是指相对于无声语言,能发出声音的口头语言,它是自人类社会初期就形成的自然语言,是在人类信息传递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最为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运用有声语言所进行的人际交流与信息传递的方式即为有声语言表达,演讲、朗诵、谈判、辩论、报告、播音、主持、配音、解说、话务、导游、客服、评书、广播剧、有声读物、讲台授课、对外发言、同声传译、日常会话等等都可以统纳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范畴之中,相关人员通过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手法的自如驾驭、充分运用,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的业务需求,还可以为表达对象带来快慰的审美愉悦。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硬实力增强后,文化以及艺术等方面的软实力也同样有待提升。语言不仅是信息交流的工具,而且也是一门艺术,具有审美价值。审美地、艺术地运用语言,可以更好地恢弘语言的功能,从而使之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各个方面发挥最佳效能,并能够使人们时刻体会到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享受。当前,我国的语言及其艺术化的表达更是亟待被关注。从当前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研究的学科边界,奠定了其相应的学理基础,规范了研究范式,总结了部分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也尚未触及问题的本质核心。从学理层面上来说,当前研究成果依旧停留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之中,单纯从话语表达的语言本身出发,探究语言背后的结构体系与现实应用,依旧是在语言学自身的理论生产与话语推演,并未在真正意义上触及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学理性探究。换句话说,按照上述研究范式所进行的研究与“语言表达艺术研究”可以完全等同,有意无意之间将“有声”这一重要话语前提人为忽略。在实践层面上来说,上述研究范式更多的纠结于具体技术经验的归纳总结,将带有形而上思辨性色彩的学理研究下降到形而下的具体可重复操作,偏离了学理研究的初衷,更难以有效实现学理性问题的突破与超越。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研究也正在逐渐受到来自全社会多方面的重视。本论文正是以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意蕴为研究对象,引入中国古典诗乐美学思想和中国现代美学理论作为依托资源、认识根基与阐释基石,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针对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表现、审美塑造、审美追求、审美效果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本文运用我国古代传统美学里的三个重要范畴“中”、“和”、“美”来梳理并厘清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创作主体、作品客体与传播效果之间的逻辑关联与审美特征,彰显其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和价值,并使三者在理论与实践上条理清晰、缜密严谨地有机融合,进而切实性地、初步性地探究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美学特质。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口腔控制、用气发声、共鸣控制、弹性变化、内外部技巧运用等方面都要遵循“中”的美学原则,中规中矩、合情适度,过犹而不及,如是所生成的艺术作品才能达到“和”之境界、才能带给受众极佳的审美愉悦,实现“美于和”的交融,进而生发出“美”。由“中”而“和”、由“和”致“美”,递进衍生,因果关联,相辅相成。“中”、“和”、“美”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创作、作品、鉴赏之间所形成的一一对应的关系便构成了一种有效的美学逻辑。对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探讨正处于起步阶段,所能依凭的资源并不充足,因此更应该从我国传统古典诗乐美学中汲取养分,进而从多重维度逐步展开研究。文中还对于一些有声语言表达实例进行了个案探讨与纵向论析,努力揭示并阐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已渐趋成为一种重要且独立的艺术形式,以此强调深入挖掘其审美意蕴的必要性,并建立起与之系统相对应的美学理论本柢。同时,为了更好地正面迎接来自迅猛发展的智能语音技术的冲击与挑战,更是亟待探讨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存在的合理性并给出关于其未来发展趋向的阐释,以便推动并促进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可持续繁荣。单纯地从理论层面亦或实践层面对其进行简单分析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希冀,只有在多学科话语资源综合并用的基础上完成方法更新和观念重构,才能真正实现对于研究瓶颈的根本超越。全文共分五部分。绪论通过对既往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研究范式的梳理考辨,在正负两个层面总结前期研究成果,提出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研究需要在重新定义其概念,重新规范其有效性范围,重新确立其所依托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有效推进,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将中国古典诗乐美学理论引入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第一章通过透析“中”的基本内涵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的创作技巧与素养要求,系统论证“中”作为古典诗乐美学理想对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对创作者的美学规约。第二章通过考辨“和”的内涵确立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生成过程中的内在意蕴与外在价值,在中西关于“和”的观念差异比较与辨析中论证“和”作为古典诗乐美学理想对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在作品客体方面的美学意蕴生发。第三章通过对“美”的内涵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传播的系统性关联分析,探究“美”作为古典诗乐美学理想对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在传播效果方面的审美表现。第四章重点展开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考辨,透析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并将讨论的落脚点放置在声语言表达艺术在人工智能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发展的可能性。结语对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必要的学理展望,指出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不能仅局限于经验性归纳与规律性总结,更需要从思辨的维度进行体系性的理论建构和艺术本体性的文化研究;不能单方面依赖传统诗乐文化资源,更需要在此基础上有效对接当下,探究传统审美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其适应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价值;需要跳出技术性模仿与技巧性重复的既定框架,从主体性创新的维度中不断进行自我更新与实践突围,以丰富性情感的深刻呈现与艺术形式的持续创新实现审美意蕴的持续生发。
赵玉[10](2006)在《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文中提出本论文把“生态”问题放在哲学的层面上,旨在从生态世界观的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古代道家与儒家的重要典籍,以探索其中所包含的生态智慧以及与此相关的审美追求。 既然把“生态观”作为重新解读儒、道两家典籍的一把钥匙,在具体进行这种解读之前,先就生态观产生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主要的理论特征等作一些介绍和梳理,便成了首要的任务,而这也正是本论文第一章的主要内容。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科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和负面效应纷纷浮出水面,使得传统科学受到置疑,作为超越形态的生态学却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并逐渐从一门局部学科发展成一门担负着宇宙观职能的综合性科学。这便为生态观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从理论层面来看,现代科学的负面效应引起了学者们对传统科学观的反思。20世纪以后,这种科学观又受到了来自新物理学领域(主要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严峻挑战,使其坚持的许多原有观点,比如“物质”概念、“客观真理”以及还原论方法等,在亚原子的层面上都不再适用。生念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正是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的。与传统的科学世界观不同,它始终坚持两个根本信念:一是世界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二是世界是一个不断运动的发展过程。其理论特征则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在本体论上主张有机论:在认识论上坚持主客互补论;在方法论上推崇整体论。这种特征使它既有利于避免对世界的机械论分析和处理,又能够防止道德、伦理、美学、艺术等与主观性因素联系密切的学科遭受冷落。 本文的第二章将重点探讨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就实质上而言,道、儒两家的思想与现代意义上的生态观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主要表现为:两家思想中不仅都包含着生态观得以成立的两个理论前提,即自然万物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源头和世界内部存在着内在驱动力;而且也都坚持生态观的两个根本信念,即世界是一个内部各部分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和世界本身是一个不断运动、不断发展的过程。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两家的生态思想又不尽相同。虽然他们都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血脉相连的有机整体,但在构筑这种有机整体论观念时所走的逻辑路线却截然相反:道家把“道”作为自己逻辑推理的出发点,着眼于物质世界本身的演化过程,其
二、中国古代审美愉悦三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古代审美愉悦三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生活美学的理论语境与概念辨析 |
2.1 生活美学发生的西方语境 |
2.1.1 西方哲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2 西方美学的生活论转向 |
2.1.3 西方生活美学的理论进路 |
2.2 中国美学语境下的生活美学 |
2.2.1 美学在中国 |
2.2.2 生活美学的理论前奏 |
2.2.3 中国生活美学的兴起 |
2.3 生活美学的概念界定 |
2.3.1 中西美学界对生活美学的界定 |
2.3.2 “生活”与“美学”—对生活美学概念的分析与界定 |
2.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的研究范围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与生活美学 |
3.1 生存与超越——理解中国古代“生活”观念的两条路径 |
3.1.1 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活”论证的两种路径 |
3.1.2 基于超越性的“生”—“生生”哲学 |
3.1.3 作为具体存在的“活”与“生存” |
3.2 宋代士人生活观念的双重维度 |
3.2.1 超越维度:宋代士人关于“生”的宇宙本体论 |
3.2.2 生存维度:宋代“生”范畴的“日用”转向 |
3.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双重维度 |
3.3.1 日常感性之“情” |
3.3.2 超越境界的日常生活之“乐” |
3.4 本章小结 |
4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观念诉求 |
4.1 闲适 |
4.1.1 “闲人得自由”——闲适与生活审美 |
4.1.2 “心充体逸”——宋代士人的休闲身心论 |
4.1.3 “心中闲而义理自出”——宋代士人的休闲体道之境 |
4.2 性情 |
4.2.1 宋代“理”本生活美学——心统性情,玩物适情 |
4.2.2 宋代“情”本生活美学——性命自得,吟咏性情 |
4.3 物欲 |
4.3.1 存理制欲——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价值观念 |
4.3.2 寓意于物——宋代士人在审美层面对“物”与“欲”的超越 |
4.4 本章小结 |
5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表现 |
5.1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情境营造 |
5.1.1 “玩物以适情”——生活物象的审美展开 |
5.1.2 “不可居无竹”——生活空间的审美场域 |
5.1.3 “宾朋交错,游赏其中”——生活事象的场景营造 |
5.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实践的实现方式 |
5.2.1 “静中之乐,以为清玩”——生活审美的艺术模式 |
5.2.2 “抚摩谛玩,清谈洒洒”——生活审美的参与模式 |
5.2.3 “精研物性,求真尚理”——生活审美的科学认知模式 |
5.3 本章小结 |
6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影响与当代意义 |
6.1 宋代至晚明生活审美观念的嬗变 |
6.1.1 从尚雅到雅俗共赏 |
6.1.2 从格物到燕居闲赏 |
6.1.3 从吟咏性情到感官享乐 |
6.2 宋代士人生活审美的当代价值 |
6.2.1 生命主体地位的提升 |
6.2.2 生活审美价值的复魅 |
6.3 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的理论意义 |
6.3.1 研究领域:由艺术走向生活 |
6.3.2 研究方法:理论美学与实证美学的互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语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 |
第一节 研究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实质 |
第二章 生命活动:民俗审美的发生 |
第一节 民俗审美的史前信息 |
第二节 民俗审美的生态环境 |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地域风格 |
第三章 民俗的审美价值探寻 |
第一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内涵 |
第二节 民俗中的“善” |
第三节 民俗审美价值的实现 |
第四章 民俗审美的基本特性 |
第一节 合序整饬之美:民俗审美的有序性与整饬性 |
第二节 乐生悦情之美:民俗审美的浪漫性与愉悦性 |
第三节 天人贯通之美:民俗审美的神秘性与超越性 |
第四节 神思兴象之美:民俗审美的想象性与象征性 |
第五节 多元共生之美:民俗审美的混融性与民族性 |
第六节 明德中和之美:民俗审美的叙事性与抒情性 |
第五章 民俗审美的构成解析 |
第一节 主题与题材 |
第二节 模仿与取意 |
第三节 节奏与韵律 |
第四节 色彩与线条 |
第五节 材质与工艺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汉语口语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语言美学理论成果 |
二、国内口语美学研究成果 |
三、国内外对汉语口语之美的误读 |
第二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界定 |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对象 |
三、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任务 |
第三节 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一、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方法 |
二、汉语口语美学的研究角度 |
三、汉语口语美学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汉语口语美学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语言的口语属性与美感的形成 |
一、汉语口语美的本质 |
二、语言的有声属性是口语美存在的基本条件 |
三、口语的美感源自语音诉诸于听觉引起的精神性反应 |
第二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书面语的特点 |
一、汉语口语存在的一维性 |
二、汉语口语组织的原生态性 |
三、汉语口语应用的情境性 |
四、汉语口语流传的套路性 |
五、汉语口语语音的有声性 |
第三节 汉语口语区别于其它语系的特征 |
一、汉语口语的音节特征 |
三、汉语口语的元音特征 |
四、汉语口语的会意特征 |
第四节 原生口语美学与次生口语美学 |
一、汉语原生口语之美——自然话语中蕴含的美学因素 |
二、汉语次生口语之美——有文本的口语表现出的美学因素 |
三、汉语原生口语与次生口语的辩证关系 |
第二章 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
第一节 口语美产生的感官生理效应 |
一、口语的美感经验来源于人的感官听觉刺激 |
二、口语能真切抓住生命的瞬间体验 |
三、言语活动的美感动程解析 |
第二节 口语审美感受产生的生理机制 |
一、口语美感效应的生理机制 |
二、听觉感受的最佳状态 |
三、美感效应的生理变化研究成果 |
第三节 建立在异质同构基础上的汉语口语美学 |
一、口语的美就是其呈现于直觉时的特征 |
二、天人感应:口语美与人体节律的应和关系 |
三、格式塔心理学之异质同构基础上的口语美学的建构 |
第三章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
第一节 口语的美学特征 |
一、口语的美属于附庸美 |
二、口语的美具有符号直觉性 |
三、口语语音美的内在性 |
四、口语词汇美的具象性 |
第二节 汉语口语的美学特征 |
一、汉语口语的音韵美 |
二、汉语口语的会意美 |
三、汉语口语的科学美 |
第三节 汉语口语审美活动探析 |
一、口语审美活动的原美感生物特性 |
二、汉语口语的审美感知与审美激发 |
三、汉语口语的审美能力 |
四、原生口语审美体验的构成 |
第四章 汉语口语的审美范畴 |
第一节 汉语口语微观静态的语音美:韵 |
一、“韵”范畴的由来及汉语口语的音韵优势 |
二、汉语口语“声少韵多”构成富于美感的乐音音节 |
三、汉语口语音节界限清晰形成富于美感的乐音节奏 |
四、汉语口语中四声如歌谱写富于美感的乐音旋律 |
五、汉语口语中多连绵词搭建富于审美表现力的结构形式 |
六、汉语口语中多叠音映衬回环往复的语音美感 |
七、汉语口语易押韵组成跌宕起伏的音乐美 |
八、汉语拟声词妙传天籁带来绘声绘影的美感效应 |
第二节 汉语口语宏观动态的动感美:势 |
一、“势”范畴的本源意义和美学表现 |
二、汉语口语合于生命节律的语音音势配置带来愉悦感 |
三、汉语口语语流音变带来流动之美 |
四、汉语口语语调调配之美 |
五、汉语口语中的音步之美 |
第三节 汉语口语的韵外之致:味 |
一、“味”范畴的美学阐述 |
二、汉语口语“味”范畴的种类 |
三、味之不尽:汉语口语的复义性之美 |
四、虚实相生:汉语口语的模糊性之美 |
第四节 汉语口语的反常合道:趣 |
一、“趣”范畴的美学阐述 |
二、汉语口语中“趣”范畴的种类 |
三、汉语口语的变异性之美:异趣 |
四、汉语口语的偏离性之美:情趣 |
五、社会流行语的创新之美:谐趣 |
第五章 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美的生成 |
第一节 汉民族思维模式下汉语口语美的特质 |
一、汉民族整体性和直觉性思维与口语重意合的弹性之美 |
二、汉民族主客体一致性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多样化之美 |
三、汉民族中和思想与口语表达的婉转谦和之美 |
四、汉民族崇尚均衡和谐的审美意识与口语的对称美 |
五、汉民族口语语体缺环带来外来语的生动表达 |
六、汉民族审美观念与汉语口语语句的审美选择 |
第二节 高语境带来的汉语口语重意合语态 |
一、汉语口语属于高语境文化传播中的口语 |
三、汉语口语高语境交际中的隐性含义 |
第三节 汉语口语方言的审美特征 |
一、汉语方言中的声韵美 |
二、汉语方言中的文言美 |
三、汉语方言中的形象美 |
四、汉语方言中的人性美 |
第四节 汉民族审美喜好熔铸乐音美的多样化形式 |
一、汉民族叫卖语言的乐音美 |
二、汉民族曲艺形式中的乐音美 |
第六章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对艺术形式的影响 |
第一节 汉语口语美学特点与口语艺术传承的关系 |
一、汉语声调特点成为汉民族重“讲”轻“唱”的口语渊源 |
二、口头文学创作风格的美学启示 |
第二节 口语传承造就汉民族三叠式叙事结构的美学渊源 |
一、“三”在汉民族文化中的美学意义 |
二、中国古代“三叠式”叙事模式的口语渊源 |
三、三叠式叙事结构重复原则的表达效果和艺术价值 |
第三节 口语美学对书面语言创作的影响和启示 |
一、口语声响音律的排列增强书面语的节奏美 |
二、口语富于表音色彩的词语组合增强书面语的声韵美 |
三、口语句式对书面语言音乐性的增强 |
四、当代口语写作对口语美的误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4)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生活世界”理论 |
第二节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生活”概念界定 |
二、“生活审美” |
三、与“生活审美”相关的几个关键问题 |
四、“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对象、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倾向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小农经济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倾向 |
第二节 家国同构与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化 |
一、“家”--“宗族” |
二、“国”--“社会” |
第三节 生命文化与古代中国生活审美化 |
一、现世、重生文化 |
二、重身文化 |
三、有情世界 |
第二章 古代中国生活的审美特性 |
第一节 秩序规范性 |
一、日常器物审美的秩序规范性 |
二、衣着服饰的秩序规范性 |
三、房屋审美的秩序规范性 |
第二节 伦理道德性 |
一、“以善为美”“美善合一 |
二、人格美 |
第三节 形式礼仪性 |
一、“礼乐”文化与形式礼仪性 |
二、《家礼》及世俗礼仪的审美性 |
三、礼仪之美与身体行为艺术 |
第四节 切身体验性 |
一、情境的体验 |
二、整体的圆融 |
三、身心的超越 |
第三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社会形态 |
第一节 礼仪性: 上层贵族的生活审美 |
一、中国历史上的贵族和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礼仪性的原因分析 |
二、先秦贵族日常行为的礼仪性 |
三、燕礼、冠礼: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礼仪性的典范事例 |
四、“诗”“乐”与先秦贵族生活审美的礼仪性 |
第二节 艺术性: 文士阶层的生活审美 |
一、“士”阶层的形成及特点 |
二、“士”艺术化生活之原因 |
三、“士”之艺术化生活 |
第三节 物欲享乐: 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
一、“市民”概念界定及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审美实践 |
二、宋代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
三、晚明时期市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
第四节 浑朴浓情: 农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
一、农民阶层的日常审美 |
二、节庆假日与农民阶层的生活审美 |
第四章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的现代转化 |
第一节 古代生活审美与现代日常审美的差异 |
第二节 现代性危机 |
一、浅表消费性 |
二、急速虚拟性 |
三、机械理性化 |
第三节 古代中国生活审美现代转化的可能性 |
一、德性审美的现代意义 |
二、情本体的现代意义 |
三、节律仪式美的现代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厘定与学理背景 |
三、研究现状与主要论题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以伦理教化为主要取向的礼乐功能 |
第一节 “制礼作乐”:商周艺术的礼乐功能论 |
一、礼乐文化的观念逻辑 |
二、从娱神、敬鬼到治人:商周礼乐功能的嬗变 |
三、“器以藏礼”:青铜礼器功能论 |
第二节 从礼乐文化到儒家学说:先秦诸子及典籍中的艺术功能论 |
一、孔子的艺术功能论 |
二、荀子的艺术功能论 |
三、《乐记》中的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礼乐复兴:汉代艺术功能论 |
一、《毛诗序》中的艺术功能论 |
二、“琴以修身”、“歌以咏言,舞以尽意”之乐舞艺术功能论 |
三、“书为心画”“表功颂德”之书画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以体道畅神为主要取向的审美功能 |
第一节 “魏晋风度”与人物审美 |
一、人物品藻与群体自觉 |
二、魏晋士人的个性风采 |
三、玄学滋养与佛学思潮 |
第二节 “会心林水”与自然审美 |
一、自然审美意识的演进 |
二、山水赏会与隐逸风尚 |
三、“畅神”:山水画功能论 |
第三节 “人当道情”与艺术审美 |
一、从“文以气为主”到“诗缘情”:魏晋情感论的先声 |
二、“导养神气,宣和情志”:音乐艺术功能论 |
三、“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书法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缘物设教为主要取向的教化功能 |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儒学 |
一、儒学在隋唐社会的复兴 |
二、古文运动对儒道的注入 |
三、对佛教心性理论的吸收 |
第二节 隋唐乐舞艺术功能 |
一、“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李世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二、“政和则情和,情和则声和”:白居易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三、“以平其心,以畅其志”:杜佑的音乐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隋唐书画艺术功能 |
一、“以书取士”:书法艺术的政治功能论 |
二、“书之为征,期合乎道”:张怀瓘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三、“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孙过庭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四、“成教化,助人伦”、“怡情悦性”:张彦远绘画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文道意趣为主要取向的二重功能 |
第一节 宋元理学思潮下的文道功能 |
一、理学之兴与思想内涵 |
二、文道功能的理论基础 |
三、理学家的文道功能观 |
第二节 宋元艺术的教化功能 |
一、乐与“和心”:道德伦理教化 |
二、乐与“和天地”:自然伦理教化 |
三、乐与“和民”:政治伦理教化 |
四、美风化与重讽谏:宋元戏曲的教化功能论 |
第三节 宋元艺术的娱乐功能 |
一、“玩”:娱乐功能形成的历史前提 |
二、自娱:宋元书画的娱乐功能论 |
三、娱人:宋元戏曲的娱乐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独抒性灵为主要取向的抒情功能 |
第一节 明代心学思潮的崛起 |
一、尽心知性:心学的思想渊源 |
二、回归自我:心学的主要内容 |
三、情的高扬:心学与主情艺术观念 |
第二节 “抒情”与“言志”:明清艺术的情感宣泄功能 |
一、对“情”和“志”的历史考察 |
二、“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李贽的琴乐艺术功能论 |
三、“至情”:汤显祖的戏曲艺术功能论 |
四、“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的书法艺术功能论 |
第三节 “寄”:明清艺术的寄兴功能 |
一、“寄乐于画”之绘画艺术功能论 |
二、“聊寄其兴”之文人印艺术功能论 |
三、“目寄心期”之园林艺术功能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6)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与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二、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审美经验问题概述 |
(二)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特点 |
三、论文的研究重点与方法 |
第一章 审美经验概念的演变及其基本内涵的确立 |
第一节 审美经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
一、审美经验的雏形:对“美”的感知 |
二、问题的浮现与争辩 |
第二节 审美静观的确立与发展 |
一、“鉴赏判断”的界定 |
二、鉴赏判断与审美经验的静观内涵 |
三、审美经验的过度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审美经验的多元阐释与突破 |
第一节 杜威与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改造 |
一、杜威对“经验”的改造 |
二、以“经验”为内核的艺术哲学 |
三、从“一个经验”到审美经验 |
四、审美经验的实用主义维度 |
第二节 审美经验的现象学阐发 |
一、现象学美学的方法革新 |
二、意向性理论与现象学美学的基本框架 |
三、作为意向性活动的审美经验 |
第三节 审美经验的接受美学分析 |
一、“审美经验”问题研究的缘起 |
二、接受美学的取向:交流之维 |
三、审美经验的基本范畴 |
四、理解的历史性与“历史的审美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沉寂 |
第一节 分析美学的方法与模式 |
一、分析美学的方法 |
二、“治疗性”:作为“语言分析”的美学 |
第二节 审美经验概念的消解与建构 |
一、审美经验的批判与消解 |
二、审美经验的澄清与建构 |
三、“统一性”:“审美经验”之辩的核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建构及复兴 |
第一节 环境美学与作为“场”的审美经验 |
一、环境美学与自然的鉴赏 |
二、作为美学挑战的“环境” |
三、审美经验的参与性内涵 |
第二节 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功能”维度 |
一、审美经验的来源:从艺术到日常生活 |
二、审美性:日常经验中被忽视的维度 |
三、生活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新维度 |
第三节 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感性”回归 |
一、“审美经验”的终结与复兴 |
二、艺术理论的建构与审美经验的重构策略 |
三、身体美学与审美经验的“身体介入”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介视域下的审美经验探析 |
第一节 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
一、“新媒介”界说 |
二、新媒介与审美活动的变迁 |
第二节 新媒介与审美感知的重塑:以虚拟现实(VR)为例 |
一、虚拟现实与感知体验的扩展 |
二、从“虚拟”到“现实” |
三、“临场感”:虚拟现实中的真实体验 |
第三节 虚拟现实(VR)与审美经验的变革 |
一、虚拟现实与审美经验的再次突显 |
二、虚拟现实与美学的“感性”还原 |
三、审美经验的新内涵:“代入”“临场”与“交互” |
四、审美经验的新范式:“浸蕴”(Immersion) |
本章小结 |
结语:“介入”之维的遮蔽与突显 |
一、当代艺术的“介入”之维 |
二、当代美学与“介入”之维的突显 |
三、审美经验的“介入”之维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8)“韵”的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韵”的历程 |
第一节 “韵”范畴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韵”的理论跃迁 |
第三节 “韵”范畴嬗变的特点 |
第二章 “韵”的形而上学肌理 |
第一节 “韵”的形而上学背景 |
第二节 “韵”的消极界定 |
第三节 “韵”的积极界定 |
第三章 成“韵”之道 |
第一节 “韵”的创造 |
第二节 “韵”的鉴赏 |
第三节 中国古人的待物之道 |
余论:审美的现代性危机与“韵”的未来时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节 本研究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料的关联 |
一、中国传统诗乐美学的理论资源 |
二、将中国古典诗乐美学引入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合理性 |
三、中国古典诗乐与现代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在功能上的高度相通性 |
四、几个核心概念的界说 |
第一章 “中”: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对创作者的美学规约 |
第一节 “中”的基本内涵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创作 |
一、“中”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范畴的基本内涵 |
二、“中”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创作 |
第二节 “中”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创作技巧 |
一、在口腔控制方面的审美塑造 |
二、在用气发声方面的审美意图 |
三、在共鸣控制和弹性变化上的审美追求 |
四、在内外部技巧运用上的审美表现 |
第三节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中创作者的素养要求 |
一、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者的基本素质 |
二、有声语言表达主体自身的审美感受与心态调试 |
第二章 “和”: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在作品客体方面的美学意蕴 |
第一节 “和”的内涵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生成 |
一、“和”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基本内涵 |
二、西方美学思想中的“和”及其中西差异之辨析 |
第二节 “和”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内在意蕴 |
第三节 “和”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外在价值 |
一、以普通话为载体的大众传播范本 |
二、兼具众美的信息传播价值 |
三、强化传统的本根,弘扬我国软实力 |
第三章 “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在传播效果方面的审美表现 |
第一节 “美”的内涵与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传播 |
一、“美”作为中国传统美学范畴的基本内涵 |
二、西方美学范畴的“美” |
三、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作品的传播与“美” |
第二节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中“美”的价值 |
第四章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考辨 |
第一节 由“中”而“和”、由“和”致“美” |
一、由“中”“和”“美”构成的美学逻辑 |
二、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人文价值 |
第二节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教育 |
一、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审美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
二、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审美教育的内容与特点 |
三、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审美教育的实施与原则 |
四、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三节 有声语言表达艺术与智能语音技术 |
一、智能语音技术的蓬勃兴起与其存在的审美缺憾 |
二、人声语言蕴含的审美因素与智能语音的受众亲和性问题 |
三、人声语言的发音机理与表达方式对于智能语音技术的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生态观的形成 |
第一节 生态观形成的现实背景 |
一、环境与审美的双重危机:传统科学的负面效应 |
二、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生态学的跨学科发展 |
第二节 生态观形成的理论背景 |
一、机械而客观的世界:传统的科学世界观 |
二、来自内部的突破:新物理学领域带来的观念变革 |
第三节 生态观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特征 |
一、走向有机的世界:生态观的发展历程 |
二、主客交流的有机整体论:生态观的理论特征 |
第二章 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 |
第一节 道家与儒家生态观的共同追求 |
一、同源性与内在驱动力:生态观的两个前提 |
二、万物一家:原始的有机整体论观念 |
三、生生不已:素朴的进化论思想 |
四、阴与阳:两极控制的生态运行机制 |
第二节 道家与儒家生态观的不同理想 |
一、“道→阴阳→自然万物”与“个人→家→国→天下”:两种不同的逻辑路线 |
二、“物无贵贱”与“最为天下贵”:人在自然中的不同位置 |
三、“无为”与“人与天地参”: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
四、“非人类中心”与“弱式人类中心”:道、儒两家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关系 |
第三节 道家与儒家生态观的局限 |
一、强调被动适应反对主动创造:道家生态观的局限 |
二、追求等级秩序排斥个性自主:儒家生态观的局限 |
第三章 生态观视野中的道、儒审美观 |
第一节 生态观视域中的和谐与美 |
一、和谐是美的源泉:生态观视域中美的内含 |
二、“偏于生理和感官的愉悦感”与“偏于心理和精神的愉悦感”:两种不同的愉悦感及在中国古代审美发展史中的演变 |
第二节 生态观视域中道、儒审美观的同与异 |
一、“至乐无乐”与“美善相乐”:两种审美愉悦感的区别对待 |
二、自然性倾向与社会性倾向:似同实异的审美理想 |
三、“澹然无极”与“尽美尽善”:小同大异的艺术主张 |
第三节 生态观视域中道、儒审美观的不足 |
一、两种审美愉悦感的尖锐对立与自然至上对艺术活动的压制:道家审美观的不足 |
二、两种审美愉悦感的严重失衡与道德优先对艺术自由的束缚:儒家审美观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中国古代审美愉悦三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宋代士人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 陈政. 大连理工大学, 2020(10)
- [2]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 ——以福州民俗为例[D]. 郑新胜.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4)
- [3]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 姜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
- [4]古代中国生活审美论[D]. 张翠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4)
- [5]中国古代艺术功能研究[D]. 吴彦颐. 东南大学, 2018(05)
- [6]从“静观”到“介入” ——论审美经验的当代建构与复兴[D]. 孟凡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7]中国古代审美愉悦观[J]. 朱良志. 学术月刊, 1990(08)
- [8]“韵”的构造[D]. 陈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1)
- [9]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审美意蕴研究[D]. 刘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10]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 赵玉. 山东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