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杨文展,郑俊民,王洪秀[1](1995)在《吡罗昔康及其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对吡罗昔康经由离体裸鼠皮肤的渗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吡罗昔康的累积渗透量与时间存在线性关系(Q=2.211t-1.29,r=0.998),吡罗昔康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经由离体裸鼠皮肤的渗透系数为719×10-cm/s,扩散系数为4.16×10-7cm2/s,滞后时间为0.72h;本文另以小白鼠皮肤为渗透屏障研究了吡罗昔康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考察了具体外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该贴剂体外经皮渗透为零级过程,体外释放为t1/2级过程,该贴剂为皮控型局部用经皮吸收制剂。
李娅芳,邓英杰,刘书琴,缪硕宁,韩丽梅,张寒煦[2](1997)在《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介绍国内外透皮吸收制剂最新研究进展,为我国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外大量有代表性的论文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综述了透皮吸收理论的新进展,透皮吸收动力学可通过隔室模型进行描述。介绍了几种透皮吸收促进方法:离子导入法和超声波导入法;吸收促进剂月桂氮酮的最佳浓度确定方法和新的吸收促进剂;脂质体用于透皮治疗;化学修饰及肽和(或)蛋白质类药物的透皮吸收和激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等方法研究成果和进展。结论:透皮吸收制剂具有广阔前景。
王巨存,胡文铎,朱铁梁,赵虹[3](1992)在《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改进的简单小室及离体的大鼠腹部皮肤研究了氮酮对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促进作用。处理组含氮酮浓度分别为1,2,3%,对照组不含氮酮。吡罗昔康的透皮吸收率分别为21.29,40.85,19.28,12.10%。经统计学 F 检验和 Q 检验表明:含2%氮酮处理组与对照组的透皮吸收率有显着性差异。
边海疆[4](2010)在《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文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针对银屑病而进行中药新药—莪术残油软膏的全面规范化的研究。材料与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正交设计、单因素平行实验法确定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莪术残油软膏剂中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以及体外渗透性方面的研究。结果:1.用均匀设计、正交设计、单因素平行实验法确定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为:以硬脂酸10g、凡士林5g、单硬脂酸甘油酯4.5g、液体石蜡15 mL、三乙醇胺0.22mL,加热至85℃,搅匀,作为油相,备用:称取十二烷基硫酸钠0.22g、甘油1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5g、月桂氮卓酮2g,蒸馏水50 mL,加热85℃溶解,将水相缓缓加入油相,以200r·min-1不断搅拌至50℃时,加入莪术残油,并搅拌至室温,制得莪术残油软膏外观质量最好。2.采用TLC法对莪术残油软膏中的莪术二酮、莪术醇、吉玛酮进行鉴别,斑点清晰,分离度、Rf值、方法的重复性与专属性均良好。3.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莪术残油软膏中指标性成分行进测定,其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及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标准。4.采用离体鼠皮对莪术残油软膏进行渗透性试验,莪术残油软膏中主要成分的参数为:10h的累积渗透量,莪术二酮Q10=133.1μg、莪术醇Q10=622.9μg、吉玛酮Q10=1755.3μg ;稳态渗透速率莪术二酮Js=13.88μg·h-1·cm-2、莪术醇Js =63.86μg·h-1·cm-2、吉玛酮Js=195.24μg·h-1·cm-2,表明莪术残油软膏中三种有效成分体外渗透性好,具有较高的透过率,渗透速度高,2%氮酮对三种有效成分均有促进渗透作用,含药量不同的软膏剂其渗透性有明显差异。结论:1.通过对莪术残油软膏全面规范化的研究,确定了该药制剂的最佳制备工艺。2.建立了莪术残油软膏的质量标准体系。3.进一步完善了莪术残油软膏的体外渗透性研究。研制出药效更强,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清楚,质量可控,产品的技术含量高的软膏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为中药新药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李智勇[5](2010)在《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癌痛巴布剂的研制》文中认为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由癌症本身以及癌症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目前癌症已超过了艾滋病、结核、疟疾致死病例的总和,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癌性疼痛的众多临床表现中,疼痛是癌症病人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抗癌痛药物的毒副作用、昂贵的治疗成本等问题,造成临床中癌痛治疗严重不足。癌痛膏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临床实践应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所致疼痛的经验处方,具有温经通络,消瘤止痛之功,主治各种恶性肿瘤所致的疼痛。在临床使用十余年,病例数达上千例,临床疗效确切,没有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本研究针对癌痛的临床特点和现有癌痛治疗方面存在的不足,在传统中医“内病外治”的理论指导下,将癌痛的治疗特点和巴布剂的给药特性相结合,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将其开发为疗效独特、使用方便、毒副作用小、无创伤给药的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癌痛巴布剂。本论文主要从提取工艺,巴布剂基质筛选、促渗剂的筛选与优化、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主要药效学和药理毒理安全性方面进行研究。1.提取工艺的研究根据癌痛巴布剂各味药材的功能主治、现代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的研究状况,在中药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各味药物含有脂溶性或水溶性有效成分不同,采用一定浓度的乙醇或水提取、分离其主要有效部位。1.1肉桂、生姜挥发油的提取:以挥发油的提取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药材的粉碎度、提取时间等主要影响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将肉桂、生姜粉碎成粗粒,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5h,即可达总收油量的97%以上,基本提取完全。1.2赤芍、红花和肉桂与生姜提油后药渣水提工艺研究: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主要考察因素,以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等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设计优选的最佳水提工艺,优选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每次加入8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小时。1.3草乌、生南星、白芷、乳香中的主要有性成分多为脂溶性成分,因此分别以草乌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乌头类生物总碱、白芷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欧前胡素的提取率以及出膏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草乌、生南星、白芷、乳香的最佳提取醇浓度、提取时间,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醇取提工艺进行优化,优选的最佳醇提工艺为每次加入10倍量60%的乙醇,煎煮2次,每次1小时。2.癌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筛选研究中药巴布剂主要存在黏性差,内聚力不足,反复揭扯性能差等问题,以膏体外观性状,气泡多少,凝聚时间,表面粘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进行癌痛巴布剂基质的初步筛选,确定了以聚丙烯酸钠、甘油、聚乙烯醇、明胶、高岭土、甘羟铝、柠檬酸、蓖麻油为癌痛巴布剂的基质组成。并以初黏力、剥离强度和外观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U17(1716)均匀设计进行拟水平试验,对癌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进行优选研究,实验设计结果的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方程显示,癌痛巴布剂基质的最优配比组成为聚丙烯酸钠:明胶:高岭土:甘羟铝:蓖麻油:甘油:聚乙烯醇(6.46:6.0:4.1:0.08:0.1:56:0.05)。验证结果显示,该配比制成的癌痛巴布剂粘度适宜、剥离性好、外观平整。3.癌痛巴布剂的促渗剂筛选研究经皮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的最大障碍是皮肤对药物渗透的屏障作用,因此对于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选择理想的透皮吸收促进剂以促进足够量的药物进入人体内从而起到治疗作用,具有重要意义。3.1癌痛巴布剂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的建立通过考察不同接收介质、不同动物离体皮肤、离体皮肤储存时间等对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的体外经皮渗透行为,建立了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体外经皮渗透吸收的实验方法:采用脱毛的小鼠腹部皮肤为研究对象,接收介质选用生理盐水,试验温度32℃,磁搅拌子旋转速度为200r/min。3.2不同透皮促渗剂对癌痛巴布剂体外透皮吸收的影响研究以目前最常用的氮酮、油酸、丙二醇、薄荷脑、冰片等透皮促渗剂为研究对象,采用体外透皮吸收法分别考察了0%,1%,2%,3%,5%氮酮;0%,1%,2%,3%,5%,7.5%,10%油酸;0%,5%,6%,7.5%,8%,10%丙二醇;0%,0.5%,0.75%,1%,1.5%,1.75%,2%薄荷脑;0%,0.5%,0.75%,1%,1.5%,1.75%,2%冰片对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的透皮吸收的影响,并计算Qn、Q、J、ER和TLAG,并绘制渗透曲线,结果显示除油酸加入(1%)即引起癌痛巴布剂出现漏膏现象,不适宜用作癌痛巴布剂的促渗剂外,氮酮(0%~3%)、丙二醇(5%~8%)、薄荷脑(0.5%~1.5%)、冰片(0.75%~1.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具有不同程度的促渗透作用,并对癌痛巴布剂的外观性状不造成严重影响。3.3癌痛巴布剂多元渗透剂的均匀设计法优选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剂单独使用效果不理想,常联合使用由亲水性分子和亲油性分子构成两元、三元甚至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渗系统。根据不同浓度氮酮、丙二醇、薄荷脑、冰片的单因素考察结果,以外观综合评分、初黏力、持粘力、芍药苷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J)等为评价指标,采用U7(74)均匀设计法优化筛选癌痛巴布剂的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渗剂。结果最优的癌痛巴布剂多元复合促渗剂的配比组成为:氮酮(1.54%)-丙二醇(7.53%)-薄荷脑(1.26%)-冰片(1.50%),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优选的多元复合促渗剂对癌痛巴布剂的促进吸收作用优于各单种促渗剂。4.癌痛巴布剂成型工艺研究在癌痛巴布剂的提取工艺、基质配方以及促渗剂配方确定的情况下,考察浸膏含水量、以及促渗剂同时加入巴布基质后对巴布基质的强度、黏性与成胶时间等性能的影响,并对处方基质适宜载药量、药物基质的添加顺序、搅拌速度和时间、除泡方法、涂布方法、涂布时间、涂布厚度、癌痛巴布剂的干燥方法和温度进行考察,确定癌痛巴布剂的成型工艺为:取处方量的聚乙烯醇,加入150倍(g/ml)蒸馏水,记录重量,置90℃水浴中加热溶解(需要补少量水),放凉,补重,加入明胶,静置溶胀,置50℃水浴中溶解,加入高岭土,50℃水浴中搅拌均匀,得A相;取聚丙烯酸钠,加入少量甘油分散混匀,加入蒸馏水适量,快速搅拌均匀,静置,使充分溶胀,搅拌均匀待用,得B相;取少量蒸馏水溶解柠檬酸,与甘羟铝和剩余甘油混匀,加入肉桂、生姜挥发油、蓖麻油,促渗剂等,混匀,再加入浸膏,搅拌均匀,得C相;在50℃水浴下A相加入B相,搅拌均匀,再加入C相中,搅拌均匀;把调制好的药料置涂布机上,调节好涂布规格,涂布成型、室温晾干,裁成规格为8.5cm×12cm的片材,质检,包装,即得。5.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研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贴膏剂项下巴布剂的制剂通则和要求,制定了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肉桂、白芷、赤芍、红花、乳香和生姜等进行了定性鉴别,实验结果表明,鉴别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阴性无干扰;对含膏量、赋形性、粘附性、重量差异和微生物限度等检查项目进行了研究,规定每100cm2癌痛巴布剂含膏量应不少于9.8g;粘附性照巴布膏剂粘着力试验测定法(附录ⅫE第一法)取7号钢球,测定,应符合规定;照粘着力试验测定法(附录ⅫE第二法)持黏力测试,巴布剂滑落至脱落的时间应大于40s;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癌痛巴布剂中的乌头总碱、芍药苷、羟基红花黄色素A、欧前胡素等进行含量测定研究,根据实验研究结果,规定本品每片含草乌以乌头碱(C3H47NO11)、次乌头原碱(C33H45NO10)和新乌头碱(C33H45NO11)的总量计,应为3mg~15mg;含赤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不得少于18.5mg;含白芷以欧前胡素(C16H14O4)计不得少于1.2mg;含红花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C27H30O15)计不得少于7.4mg。从而为控制癌痛巴布剂的内在质量提供可靠依据。6.癌痛巴布剂的稳定性试验研究按照拟定的质量标准草案对三批癌痛巴布剂用纯铝袋包装下,以癌痛巴布剂的外观性状,鉴别、含膏量、黏附性(初黏力以钢球号计、持黏力以时间s计)、微生物检查以及癌痛巴布剂中乌头总碱、芍药苷、欧前胡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测定等为考核指标,进行了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和长期稳定性试验,初步考察癌痛巴布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癌痛巴布剂在样品包装条件下,三批样品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和在常温条件下,考察6个月,外观无变化,鉴别均呈正反应,检查、含膏量、黏附性、含量测定合格,微生物检查检查符合规定。说明样品6个月内基本稳定。7.癌痛巴布剂和癌痛膏的体外透皮对比实验研究采用体外透皮吸收法对比了癌痛膏和癌痛巴布剂体外离体透皮情况,结果显示,与癌痛膏相比,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的体外透皮吸收24h后的累计透过百分率具有显着性提高,达到62.38%±1.84%,相比癌痛膏30.74%±1.50%提高2.03倍,透皮吸收常数达(7.64±0.53)μg·cm-2·h-1,是癌痛膏的透皮吸收常数(2.83±0.17)μg·cm-2·h-1的2.70倍,而平均透皮滞后时间0.75h与癌痛膏的平均透皮滞后时间0.27h相比增加2.78倍。证明癌痛巴布剂无论是在累计透皮吸收百分率、透皮速率常数均优于癌痛膏,其中芍药苷的体外透皮吸收较癌痛膏具有较大的提高,而透皮迟滞时间有所延长。8.癌痛巴布剂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实验研究8.1采用冰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法,以麝香追风膏,吡罗昔康贴片为阳性对照,以巴布剂空白基质为空白对照组,并设立原剂型癌痛膏组,观察癌痛巴布剂冰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癌痛巴布剂高、中、低剂量组对冰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均有一定抑制作用。癌痛巴布剂高、中剂量组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原癌痛膏和麝香追风膏贴,提示癌痛巴布剂的镇痛作用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8.2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观察其对皮肤刺激性反应的作用,结果显示,在实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动物的活动、饮食、粪便等有异常情况,眼、鼻等亦未发现异常分泌物;涂药部位未发现色素沉着,未见出血点等异常情况。未发现癌痛巴布剂对新西兰兔皮肤有明显的刺激性反应。8.3以豚鼠为实验对象,观察癌痛巴布剂的过敏性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动物有哮喘、站立不稳或者休克等全身性过敏性反应。未发现癌痛巴布剂对豚鼠皮肤有明显的致敏性作用。8.4以新西兰兔为实验对象,观察癌痛巴布剂对新西兰兔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实验动物毛发、眼和粘膜有异常变化,亦未发现实验动物的呼吸、中枢神经系统和四肢活动有异常表现。两周内,实验动物全部成活并未发现癌痛巴布剂对新西兰兔皮肤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
刘方艺[6](2011)在《经络贴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文中提出经皮给药系统具有众多的优点,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皮肤壁垒限制了经皮给药系统的发展,需要采用化学促进剂或者物理方法对药物进行促渗。本课题应用经皮给药新技术,将人参、三七和生姜油研制成经络贴巴布剂,对经络贴巴布剂基质的制备工艺、体外经皮渗透性能及剂型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以期对巴布剂技术在中药新药研制方面提供基础技术支撑,促进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的发展。全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络贴巴布剂的制备工艺研究通过预试验和单因素考察,筛选出能紧密粘贴于皮肤上、柔软舒适而不易残留的空白基质,初步确定了影响巴布剂基质性能较大的因素为甘羟铝、聚丙烯酸NP-700和丙三醇。并此基础上对基质载药量进行考察,以制备经络贴巴布剂。以甘羟铝、聚丙烯酸NP-700、丙三醇为考察因素,以初黏力和持黏力为量化指标,结合膏体综合感官评分指标,对基质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经络贴巴布剂的基质配方为Viscomate NP-700:6.0g,甘羟铝:0.14g,卡波姆940:2.0g、PVP:4.0g、丙三醇:36g,酒石酸:0.20g,EDTA:0.05g,蒸馏水:70.0g,药物为人参、三七超微粉:10g,生姜油:0.6mL。通过验证试验说明优选的基质配方稳定、可行,所制得的经络贴巴布剂的初黏力、持黏力及各项感官指标均良好。2.经络贴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研究采用立式扩散池进行经络贴巴布剂的体外经皮渗透研究,分别考察氮酮(Azone)、油酸(OA)、丙二醇(PG)单一或混合应用时,经络贴巴布剂中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6-姜辣素四种成分的24h累积渗透总量;采用正交设计试验考察三元体系渗透促进剂,结果显示Azone:OA:PG=3%:1%:3%,经络贴中四种有效成分24h累积透过总量达到701.076±17.739μg·cm-2,较使用单一、二元渗透促进剂效果好,因此最终确定选用3%Azone+1%OA+3%PG作为经络贴巴布剂的渗透促进剂,其体外经皮渗透速率为26.317μg·cm-2·h-1。3、经络贴巴布剂质量评价研究按照巴布剂剂型要求,对经络贴巴布剂进行含膏量、赋形性试验、黏附性试验,经络贴巴布剂含膏量为11.2089g/贴,赋形性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要求,初粘力能粘住21号钢球(钢球重量为12.0g),持黏力的时间为80s。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经络贴巴布剂中生姜油进行薄层鉴别,薄层鉴别分离度良好,专属性强。采用HPLC对经络贴巴布剂中的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l、6-姜辣素四种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经络贴巴布剂中四种成分的含量稳定,其含量为四种成分的总量46.569mg/贴。
刘志敏[7](2005)在《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文中提出1 目 的 将蒙药那如三味丸由水丸改制成巴布剂,即由口服剂型改为经皮给药剂型;探讨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进那如-3 巴布剂透皮吸收的机理;比较那如三味丸口服给药与那如-3 巴布剂经皮给药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后的血药浓度;观察那如-3 巴布剂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那如-3 巴布剂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机理。 2 方 法 2.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提取制备草乌提取物;用醇提法提取制备荜茇浸膏;用水煎过滤提取法提取制备诃子浸膏。 2.2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 2.3 用改良 Franz 扩散池法收集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透皮接受液和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接受液,用 HPLC 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和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计算透皮速率常数。 2.4 采用家兔颈动脉取血,乙醚萃取血样,HPLC 法测定血浆中新乌头碱、乌头碱和胡椒碱的含量,观察那如三味丸灌胃(口服)和那如-3 巴布剂腹部贴敷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变化。 2.5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以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关节炎指数、继发性前肢肿胀和耳部红斑及尾部结节出现率、踝关节病理改变等为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作用。 2.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IL-1、TNFα和PGE2水平。 2.7 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测痛法测定小鼠的疼痛抑制率;用热板测痛法测定小鼠舔足潜伏期(时间),作为痛阈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 3 结 果 3.1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3.1.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和醇提等提取方法提取制备出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和诃子浸膏。用 HPLC 法进行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每 g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含量为 3.9470mg、乌头碱含量为 0.6898mg。每 g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含量为 73.8239mg。 3.1.2 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和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结果:高、中、低浓度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78.8052μg/cm2·h、35.7333μg/cm2·h、39.7052μg/cm2·h;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8.3909μg/cm2·h、15.9628μg/cm2·h、13.5627μg/cm2·h。高、中、低浓度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 265.5747μg/cm2?h、208.2002μg/cm2?h、176.5923μg/cm2?h。 3.1.3 以那如-3 巴布剂主药中的指标成分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二组分促透剂氮酮、丙二醇各为 2%、4%和 6%时的透皮速率。结果:氮酮、丙二醇2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各为 4%时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26.1781μg/cm2,高于 2%组和 6%组,三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氮酮、丙二醇各为 6%时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199.2911μg/cm2,高于 2%组和 4%组,但三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1.4 在对巴布剂基质初步优化的基础上,涂布制备出成品那如-3 巴布剂,并对部分质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那如-3 巴布剂的膏体含水量约 30%;粘度适中,剥离基本无残留,透气性好;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的剥离强度分别为 3.75、3.89、4.16牛顿(N);拉力分别为 37.85、39.90、40.30 牛顿(N);皮肤追随性评分分别为 4.6、4.6、4.8 分,符合巴布剂皮肤追随性要求。3.1.5 对那如-3 巴布剂中草乌有效成分新乌头碱以及荜茇中的主要成分胡椒碱的透皮速率进行测定,结果: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 8.1256μg/μg/cm2?h、7.7501μg/cm2?h、7.1239μg/cm2?h;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 93.7196μg/cm2?h;84.8898μg/cm2?h;76.6839μg/cm2?h。3.2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3.2.1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新乌头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0.1079μg/ml,在 6h 达到高峰,为 1.0567μg/ml,至 24h 已降至 0.1993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新乌头碱,6h 为 0.6375μg/ml,12h 为 0.7110μg/ml,至 24h 为 1.0730μg/ml 。3.2.2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2.2143μg/ml,在 3h 达到高峰,为 25.0140μg/ml,6h 为 20.1719μg/ml,以后很快下降,至 24h 已降至 0.9435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胡椒碱,3h 时血浆中胡椒碱的含量为4.8668μg/ml,6h 为 7.0277μg/ml,12h 为 7.4760μg/ml,至 24h 为 8.1269μg/ml。3.3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3.3.1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成功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实验各组大鼠出现典型
侯雪梅[8](2007)在《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研究》文中提出透皮药物传输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是药物通过皮肤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并在各组织或病变部位起治疗或预防疾病作用的新制剂[1]。TDDS较口服和注射给药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及胃肠道降解和皮肤损伤、释药速率和血药浓度稳定可控、毒副作用小、停/用药方便和给药频率低等优点,便于长期治疗和提高患者顺应性,但仅有少量低相对分子质量(<500)、低熔点(mp<200℃)、低剂量(≤20 mg·d-1 )和高亲脂性(Log P= 1~3)的药物适于制成TDDS。美洛昔康(meloxicam)是一种高效非甾体抗炎药(NSAID),也是第一个全球性、倾向性COX-2抑制剂[2],自1996年开始依次在南非、英国上市,其剂型有注射剂、片剂、胶囊剂和栓剂。临床试验表明:美洛昔康能明显减少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美洛昔康的分子量为351.41,LogP=1.01[4],属小分子脂溶性药物,每日剂量<10mg。预实验中,用YRT-3熔点仪测得其熔点为247.1℃。美洛昔康的理化性质表明,该药物较适于制成TDDS。但由于皮肤的天然屏障效应,导致有治疗意义的药物难以通过皮肤给药达到治疗效果。因此,克服皮肤屏障效应,促进药物的经皮渗透以达到治疗要求是透皮给药研究中首要关注的问题。促进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有很多。除选择各种化学促渗剂(penetration enhancers),如氮酮(Azone)、油酸乙酯(ethyl oleate)、薄荷醇(menthol)、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二甲亚砜(dimethyl sulfoxidend)等改善皮肤的渗透性外,近年来,出现了离子导入(iontophoresis)、电致孔法(electroporation)、超声法(ultrsonophoresis)以及探针等(microneedles)物理促渗方法。离子导入法是通过在皮肤上应用适当的直流电而增加药物分子透过皮肤进入机体的过程,为离子型药物及大分子多肽类药物的透皮吸收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5]。驻极体(Electret)是一类能够长期储存空间和偶极电荷的电介质材料[6, 7]。与离子导人不同,驻极体无需外加电流。研究表明,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可诱导形成可逆性的孔道,在孔道处产生较大的电流密度,从而改变皮肤的结构,导致皮肤渗透性的增加。所以,驻极体有望作为一种新型的物理促渗方法用于药物的经皮吸收;同时,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和微电流可作为外源物理因子作用于生物细胞和组织,促进组织康复,有效发挥药物的消炎镇痛作用。为了进一步系统研究驻极体对药物的促渗效果、系统阐明驻极体透皮促渗机理和研制驻极体透皮给药新剂型,本文以美洛昔康为模型药物,选用聚丙烯膜为驻极体材料,制备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用于驻极体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研究、驻极体和常用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促渗效果的比较研究、驻极体和常用促渗剂对美洛昔康的透皮吸收协同作用的研究,以及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制备研究和药效学研究。本文首先通过UV法测定美洛昔康在正辛醇和不同pH值磷酸缓冲液(PBS)中的溶解度,进而计算出美洛昔康的油/PBS分配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美洛昔康的油/PBS分配系数LogP=0.97(pH=6.0),与文献报道值一致;(2)美洛昔康的溶解度随缓冲液pH值的增大而增大。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pH=7.8的磷酸缓冲液为接收介质,通过UV法(362nm)测定体外皮肤透过液药品浓度,比较了常用化学促渗剂(10%油酸乙酯、20%丙二醇、1%薄荷脑、1%Azone、3%Azone、5%Azone)和驻极体对美洛昔康贴剂的促渗作用。结果发现:(1)1%、3%、5%氮酮美洛昔康贴剂作用离体皮肤10h,其累积渗透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18、1.33、1.26倍(p<0.05),促渗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排序为:3%氮酮>5%氮酮>1%氮酮;(2)除20%丙二醇对美洛昔康的体外透皮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外,其余化学促渗剂对美洛昔康均有促渗作用。其中,10%油酸乙酯的促渗能力最强,为对照组的1.86倍(p<0.05);(3)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作用鼠皮10h,药物的累积透过量高于本实验中考察的所有化学促渗剂,为对照组的2.16倍(p<0.05);(4)正负极性驻极体对化学促渗剂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渗作用,增渗倍数在1.14~2.89倍之间(p<0.05);(5)10%油酸乙酯与负极性驻极体共同作用的美洛昔康贴剂作用鼠皮10h,药物的累积透过量最大,是对照组的4.53倍(p<0.01)。为了深入阐述和探讨驻极体的促渗机理,本文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驻极体作用于大鼠腹部皮肤2h后皮肤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了经驻极体作用大鼠腹部皮肤2h后,皮肤经荧光素钠染色后荧光素钠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驻极体作用的皮肤表面出现不连续性及裂隙增加、皮肤角质层层状类脂层的排列结构发生改变和毛囊口拓宽、皮肤毛囊处荧光素钠强度较正常皮肤有显着增加的现象。这些现象揭示:驻极体对药物的促透作用不仅仅是通过改变角质层细胞的结构来实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通过毛囊口的拓宽增加了药物的透皮吸收。根据以上结果,本文以10%油酸乙酯为促渗剂制备了负极性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单因素考察了增塑剂及药物含量对贴剂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增塑剂含量的增加,贴剂的初粘力相应的增加,而持粘力逐渐的下降;而主药对贴剂粘性的影响正好与增塑剂相反。为了进一步确定处方,本文以药物的体外累积释放、持粘力为主要考察指标,综合考虑贴剂的载药量及初粘力,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贴剂处方进行了优化,并对优化后处方工艺质量进行了全面考察,结果本文所制备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成膜均匀,粘性适中,6h内的释药量为79%(UV法,362nm),药物含量稳定(UV法,362nm),体外稳态透皮速率为6.53μg/cm2?h (HPLC法,色谱条件为: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Millennium32工作站,510型高压恒流泵,PDA996型紫外检测器;流动相:甲醇:醋酸-醋酸钠缓冲液(63:37),pH=4.4;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362nm,柱温40℃,灵敏度0.01AUFS),毒性、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剂型无毒性、无刺激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剂型。此外,本文用醋酸建立小鼠疼痛扭体模型,观察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形成模型,观察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抗炎作用。结果发现: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的抑制率为63.30%(p<0.01),高于不注极的美洛昔康贴剂(55.85%)和口服的美洛昔康混悬液(54.25%);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部炎症的抑制率为34.20%(p<0.05),也高于不注极的美洛昔康贴剂(22.14%)和口服的美洛昔康混悬液(24.60%)。本文研制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是一种物理促渗方法和化学促渗方法相结合的透皮贴剂,驻极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安全无毒的物理促渗方法,在本文中显示了其独特的促渗能力,实验证明:驻极体具有优良的药物透皮吸收促进作用,可作为一种新型的促渗方法用于经皮给药;同时,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又是一种集物理治疗与化学治疗于一体的多效消炎镇痛贴剂。在药效方面,既发挥了美洛昔康的药理作用,又利用了驻极体可调整皮肤的生物驻极态,减弱致痛物质的活性和局部的淤积的特性[8],发挥显着的消炎镇痛作用。
侯雪梅,李国栋,李卫华[9](2008)在《化学促渗剂及其机理的探讨》文中认为目的:阐述常用化学促渗剂在透皮制剂方面的应用特点并对其促渗机理进行探讨。方法:从化学促渗剂的分类、结构、影响因数、促渗机理及近年的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阐释了不同化学促渗剂的特点及促渗机制。应建立能动态跟踪药物透皮过程的观察方法,以便更客观、合理和深层次地认识和发挥化学促渗剂的作用。
郭宏[10](2007)在《奥沙普秦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增加难溶性药物奥沙普秦(OXA)的经皮渗透性为主体思路,分别制备了玻璃酸钠水凝胶、微乳透皮给药系统和微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综合运用促渗剂、物理促渗手段及在体微渗析技术,对该药物经皮渗透的体内外动力学行为及渗透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处方前研究中,选用大量不同类型的化学促渗剂进行药物体外渗透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以β-CD和HP-β-CD为促渗剂时,其促渗作用与浓度和给药剂量有关。当给予饱和溶液时,药物的体外经皮渗透量随着环糊精浓度增加而增加;当给予药物溶液时,随着环糊精浓度增加,药物体外经皮渗透量反而下降,可能是因为随着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也在增加;而给药剂量一定,溶液不能保持饱和状态时,环糊精对药物的溶解阻碍了药物分配进入皮肤类脂中,从而影响药物的经皮渗透。在所选取的促渗剂中,棕榈酸异丙酯的促渗效果较好。由于棕榈酸异丙酯较低的毒性和刺激性,已在化妆品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作保湿剂。为进一步了解棕榈酸异丙酯对药物经皮渗透的影响,本文选取四种不同脂溶性的药物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棕榈酸异丙酯对这些药物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棕榈酸异丙酯对四种药物的体外经皮渗透性均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亲脂性药物促渗作用尤为显着。在处方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以药物体外经皮累积渗透量为指标,考察了HPMC和玻璃酸钠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选用0.5%玻璃酸钠为凝胶基质进行促渗剂的筛选。奥沙普秦玻璃酸钠凝胶的流变学实验结果显示,药物玻璃酸钠凝胶具有假塑性流体特性,在低剪切频率时具有较高的黏度,而在高剪切频率时具有较低的黏度,有利于制剂在皮肤表面的涂布和黏附。为了进一步增加透皮制剂中药物的经皮渗透性,本文选择微乳作为OXA透皮给药制剂的载体,分别选择不同的油相、表面活性剂以及助表面活性剂,以重蒸水为水相制备微乳,并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微乳形成的区域。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应用比例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微乳中的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一定时,随着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由3∶1降低到1∶1时,药物的累积渗透速率显着增加(P<0.01),可能是由于二者比例的这种变化,使助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增加,促渗作用增强。也可能是当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由3∶1降低到1∶1时,药物的自扩散系数增加,从而药物的经皮渗透性增强。在确定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比例后,考察了水相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水相比例的降低,药物的累积渗透速率也随之降低,可能是由于水相比例的改变,降低了皮肤的水化程度,影响了药物的经皮渗透。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微乳的最佳处方为5%油酸乙酯、45%重蒸水和50%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1∶1),并进行了初步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微乳制剂稳定性良好。微乳能显着提高OXA的经皮渗透速率,是药物的优良载体,但微乳较低的黏度使其在外用透皮给药制剂中的应用受到影响。单独应用微乳制剂时,很难使药物在皮肤表面滞留较长时间,给药的剂量会受到影响,往往会影响药物的实际应用。因此本文进行了微乳凝胶的实验研究。在微乳中加入玻璃酸钠作为凝胶基质,制备药物微乳凝胶,并进行了体外渗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微乳凝胶的体外经皮渗透与制剂中水相的比例相关,当微乳组成中水相比例提高,微乳凝胶的体外经皮渗透量显着增加,与微乳制剂的实验结果相符。除了采用上述的制剂手段和化学促渗方法外,还结合物理促渗的有关原理,研究了低频超声对OXA微乳凝胶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声时间一定时,增加超声强度,可以提高药物的累积经皮渗透量。超声强度一定时,超声时间由10分钟加长到30分钟时,药物的累积经皮渗透量增加,当超声时间增加到40分钟时,药物的经皮渗透量却明显减小,可能是由于超声时间加长后,使皮肤温度显着升高,对皮肤造成损伤所导致的结果。微乳凝胶的初步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药物微乳凝胶稳定性良好。在体外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在体微渗析技术,对药物微乳凝胶进行在体渗透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在大鼠皮肤内有一定的滞留量。药效学实验结果表明,奥沙普秦微乳凝胶对局部有消炎镇痛作用,对家兔皮肤刺激性实验结果显示奥沙普秦微乳凝胶对皮肤无刺激性。以上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了奥沙普秦微乳凝胶透皮给药系统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达到了论文工作的预期结果。
二、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正文 |
第一章 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莪术残油软膏剂的质量标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莪术残油软膏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小结与讨论 |
分析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癌痛巴布剂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癌性疼痛及其治疗概况 |
1 癌痛的概况 |
2 癌痛的危害 |
3 癌痛的病因病理 |
4 癌痛的现代医学治疗 |
5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 |
6 癌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7 其它止痛方法 |
8 癌痛治疗的展望与建议 |
第二节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述 |
1 巴布剂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2 中药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
3 巴布剂基质配方研究 |
4 影响巴布剂制备工艺的因素 |
5 透皮促渗剂在中药巴布剂中的应用 |
6 巴布剂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 |
7 巴布剂的作用机理、药效学评价 |
8 中药巴布剂的临床评价 |
9 中药巴布剂产业化中所面临的问题 |
10 中药巴布剂的市场前景展望 |
第三节 癌痛巴布剂的处方来源及研究概况 |
1 处方来源、组成和方解 |
2 处方中各味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概述 |
3 剂型的选择依据 |
4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 |
5 可行性分析 |
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癌痛巴布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癌痛巴布剂的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
第二节 癌痛巴布剂的药材来源及标准研究 |
第三节 肉桂、生姜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工艺验证试验 |
第四节 赤芍、红花和肉桂与生姜提油后药渣水提工艺研究 |
1 考察因素和水平 |
2 供试品的制备 |
3 评价指标和检测方法 |
4 最佳水提工艺条件验证 |
第五节 白芷、草乌、生南星、乳香醇提工艺研究 |
1 不同乙醇浓度对乌头生物碱和欧前胡素提取率的考察 |
2 不同提取时间对乌头生物碱和欧前胡素提取率的考察 |
3 草乌、生南星、白芷、乳香醇提工艺正交优选 |
第六节 本章小结和讨论 |
第三章 癌痛巴布剂的基质处方筛选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四章 癌痛巴布剂促渗剂的筛选研究 |
第一节 不同透皮促渗剂癌痛巴布剂的制备及其初黏力、持黏力和芍药苷含量测定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第二节 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体外经皮渗透方法的研究 |
1 实验仪器、材料与动物 |
2 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的体外经皮渗透方法研究 |
3 试验方法与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不同透皮促渗剂对癌痛巴布剂中芍药苷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1 实验仪器、材料与动物 |
2 方法和结果 |
3 讨论 |
第四节 均匀设计法筛选癌痛巴布剂中的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 |
1 实验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癌痛巴布剂的成型工艺研究与工艺放大实验 |
第一节 癌痛巴布剂的配方研究和成型工艺考察影响因素考察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第二节 工艺验证与放大实验 |
1 仪器与设备 |
2 癌痛巴布剂的工艺放大实验处方组成 |
3 制法 |
4 工艺流程 |
5 工艺放大实验结果 |
第六章 癌痛巴布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仪器与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3 讨论 |
第七章 癌痛巴布剂的稳定性试验研究 |
1 试药与仪器 |
2 方法 |
3 检测项目及结果 |
4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癌痛巴布剂和癌痛膏的体外透皮对比实验研究 |
1 实验仪器、材料与动物 |
2 方法和结果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九章 癌痛巴布剂的药效学研究和安全性实验研究 |
第一节 癌痛巴布剂对冰醋酸诱发小鼠扭体反应的镇痛实验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实验结论 |
第二节 癌痛巴布剂的皮肤刺激性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实验结论 |
第三节 癌痛巴布剂的皮肤过敏性研究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实验结论 |
第四节 癌痛巴布剂的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
1 实验目的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实验结论 |
结语 |
1 主要研究结论 |
2 创新点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经络贴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
1 巴布剂的简要发展历史 |
2 巴布剂的优点 |
3 巴布剂的分类 |
4 巴布剂的基质研究 |
5 制备工艺研究 |
6 透皮促进剂研究概况 |
7 质量评价 |
8 临床应用概况 |
9 发展前景 |
第二章 经络贴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
1 人参 |
2 三七 |
3 关于人参、三七复方的研究概况 |
4 与人参、三七相关巴布剂的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经络贴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空白基质研究 |
2.1 空白基质评价方法的建立 |
2.2 预试验研究 |
2.3 单因素考察 |
2.4 小结 |
3 含药巴布剂的制备 |
3.1 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 |
3.2 药物加入方式的考察 |
3.3 基质载药量的考察 |
3.5 正交试验法优化基质配方 |
4 经络贴巴布剂的处方和工艺 |
4.1 经络贴巴布剂的处方 |
4.2 经络贴巴布剂的工艺 |
4.3 经络贴巴布剂的工艺流程图 |
5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经络贴巴布体外经皮渗透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的建立 |
2.1 预试验研究 |
2.2 体外经皮渗透试验方法的确立 |
2.3 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b1、6-姜辣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
3.1 单一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
3.2 二元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
3.3 三元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
4 体外经皮渗透的测定 |
5 小结 |
6 讨论 |
第三章 经络贴巴布剂质量评价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含膏量测定 |
2.2 赋型性试验 |
2.3 黏附性试验 |
2.4 薄层鉴别 |
2.5 含量测定 |
2.6 初步稳定性试验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一、经皮给药系统和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
1 经皮给药制剂之一-巴布剂 |
2 经皮给药的促渗方法研究 |
3 中药的经皮给药研究 |
4 经皮给药的体内分析方法 |
参考文献 |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和中药治疗 |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机理研究 |
2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
3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三、蒙药那如三味丸及其成分的研究 |
1 蒙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 |
2 蒙药那如-3 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3 那如三味丸药物成分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实验二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
实验三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
实验四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五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六 那如-3 巴布剂主药的透皮速率测定和优化促渗剂的比例 |
实验七 制备那如-3 巴布剂和部分质控指标测定 |
实验八 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九 那如-3 巴布剂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第一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一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新乌头碱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二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胡椒碱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第二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 |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 |
实验二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关节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
实验三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血清IL-1、TNFα、PGE2 水平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实验四 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观察 |
实验第三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驻极体材料的选择 |
1. 驻极体的主要研究方法 |
1.1 电晕极化方法原理 |
1.2 表面电位的测定 |
2. 仪器和材料 |
3.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制备及电荷衰减性能的研究 |
3.1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制备 |
3.2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表面电位衰减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化学促渗剂和驻极体促渗作用的比较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鼠皮的处理 |
2.2 空白贴剂的制备 |
2.3 波长的选择 |
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2.5 回收率的测定 |
3. 美洛昔康溶解度的测定 |
3.1 方法 |
3.2 结果和讨论 |
4. 化学促渗剂对透皮吸收的影响 |
4.1 贴剂的制备 |
4.2 体外透皮实验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 驻极体对美洛昔康贴剂透皮吸收的影响 |
5.1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贴剂的制备 |
5.2 体外透皮实验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 驻极体对化学促渗剂促渗能力的影响 |
6.1 加化学促渗剂的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制备 |
6.2 体外透皮实验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第三章 驻极体促渗途径和促渗机理的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聚丙烯膜驻极体的制备 |
2.2 实验标本的准备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章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研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 |
2.1 压敏胶的选择 |
2.2 贴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
2.3 单因素考察 |
2.4 正交设计筛选处方 |
3. 讨论 |
第五章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性质考察 |
1. 仪器和材料 |
2. 方法和结果 |
2.1 贴剂含量测定 |
2.2 贴剂体外释放度考察 |
2.3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体外透皮特性 |
2.4 粘着力试验 |
2.5 稳定性研究 |
2.6 皮肤刺激性试验 |
3. 讨论 |
第六章 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药效学的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和结果 |
2.1 镇痛实验 |
2.2 抗炎实验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化学促渗剂及其机理的探讨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化学促渗剂及其机理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 |
2 氮酮 |
3 亚砜及其类似物 |
4 表面活性剂 |
5 乙醇、脂肪醇 |
6 吡咯酮类 |
7 脂肪酸类 |
8 天然透皮促进剂 |
8.1 薄荷醇 |
8.2 精油 |
8.2.1 桉叶油 |
8.2.2 杜香萜烯 |
8.3 冰片 |
9 结语 |
(10)奥沙普秦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增加药物经皮渗透的方法 |
2 改变药物经皮渗透的制剂技术 |
3 前体药物 |
4 课题的提出 |
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难点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工作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奥沙普秦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2.2 色谱条件 |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4 分析方法的确证 |
3 奥沙普秦基本理化性质的研究 |
3.1 溶解度的测定 |
3.1.1 测定方法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3.2.1 测定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 奥沙普秦经皮渗透特性的研究 |
4.1 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装置 |
4.2 实验操作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挥发油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1.1 桉叶油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1.2 薄荷油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1.3 丁香油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1.4 讨论 |
4.4.2 Azone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3 Transcutol P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4 β-CD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5 HP-β-CD对奥沙普秦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 酯类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1 油酰基聚乙二醇甘油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2 单亚油酸甘油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3 十二烷基甘油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4 聚乙二醇月桂酸甘油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5 聚乙二醇-7-硬脂酸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6 聚乙二醇-8-辛酸/癸酸甘油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7 丙二醇月桂酸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8 棕榈酸异辛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4.6.9 讨论 |
4.4.7 棕榈酸异丙酯对药物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
4.4.7.1 棕榈酸异丙酯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
4.4.7.2 棕榈酸异丙酯对尼美舒利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
4.4.7.3 棕榈酸异丙酯对格列奇特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
4.4.7.4 棕榈酸异丙酯对利巴韦林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
4.4.7.5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奥沙普秦玻璃酸钠水凝胶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凝胶剂药物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2 回收率实验 |
3 奥沙普秦凝胶剂的处方设计 |
3.1 凝胶剂的制备 |
3.2 体外渗透实验 |
3.3 体外释药实验 |
3.4 流变学的研究 |
4 结果与讨论 |
4.1 凝胶基质对奥沙普秦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 促渗剂对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1 β-CD和HP-β-CD对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2 Transcutol P对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 |
4.2.3 其它促渗剂对奥沙普秦凝胶剂体外渗透的影响 |
4.3 体外释药实验 |
4.4 流变学研究 |
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奥沙普秦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微乳的形成机理及结构机理 |
2.1 微乳的形成机理 |
2.1.1 双重膜理论 |
2.1.2 几何填充理论 |
2.1.3 R比理论 |
2.1.4 增溶理论 |
2.2 微乳的结构类型 |
3 微乳的制备 |
3.1 处方设计原则 |
3.1.1 油相的选择 |
3.1.1.1 实验方法 |
3.1.1.2 实验结果 |
3.1.2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1.3 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2 微乳的制备 |
4 伪三元相图的绘制 |
5 影响微乳形成的主要因素 |
5.1 油相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5.1.1 以油酸为油相制备微乳 |
5.1.2 以丁酸乙酯为油相制备微乳 |
5.1.3 以亚油酸甘油酯为油相制备微乳 |
5.1.4 以辛酸/癸酸甘油酯为油相制备微乳 |
5.1.5 油酸乙酯为油相制备微乳 |
5.2 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5.3 助表面活性剂对微乳形成的影响 |
6 微乳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
7 微乳的理化性质考察 |
7.1 黏度的测定 |
7.2 形态观察 |
7.3 初步稳定性考察 |
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奥沙普秦微乳凝胶给药系统的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1.1 材料 |
1.2 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微乳凝胶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1 标准曲线的制备 |
2.1.2 回收率实验 |
2.2 微乳凝胶的制备 |
2.3 体外渗透实验 |
2.3.1 微乳处方组成对微乳凝胶体外渗透的影响 |
2.3.2 低频超声对微乳凝胶体外渗透的影响 |
2.4 体外释药实验 |
2.5 流变学研究 |
2.6 形态观察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微乳处方组成对微乳凝胶体外渗透的影响 |
3.2 低频超声对微乳凝胶体外渗透的影响 |
3.3 体外释药实验 |
3.4 流变学研究 |
3.5 形态观察 |
3.6 初步稳定性考察 |
3.6.1 黏度的测定 |
3.6.2 稳定性实验 |
3.6.3 形态观察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奥沙普秦微乳凝胶在体微渗析和药效学研究 |
1 奥沙普秦微乳凝胶在体微渗析实验研究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材料 |
1.1.2 仪器 |
1.1.3 实验动物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分析方法的建立 |
1.2.1.1 色谱条件 |
1.2.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1.2.2 探针的植入 |
1.2.3 在体回收率的测定 |
1.2.4 奥沙普秦微乳凝胶透皮吸收实验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在体回收率的测定 |
1.3.2 体外经皮微渗析实验 |
2 奥沙普秦微乳凝胶药效学实验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镇痛作用 |
2.2.1.1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2.2.1.2 对小鼠甲醛致痛的影响 |
2.2.1.3 对小鼠温浴致痛的影响 |
2.2.2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
2.2.3 对家兔皮肤多次涂药刺激性实验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镇痛作用 |
2.3.1.1 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
2.3.1.2 对小鼠甲醛致痛的影响 |
2.3.1.3 对小鼠温浴致痛的影响 |
2.3.2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作用 |
2.3.3 对家兔皮肤多次涂药刺激性实验 |
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
四、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吡罗昔康及其贴剂的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J]. 杨文展,郑俊民,王洪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5(04)
- [2]透皮吸收制剂研究进展[J]. 李娅芳,邓英杰,刘书琴,缪硕宁,韩丽梅,张寒煦. 中国药学杂志, 1997(01)
- [3]氮酮促进吡罗昔康软膏体外释放的实验研究[J]. 王巨存,胡文铎,朱铁梁,赵虹. 中国药学杂志, 1992(01)
- [4]莪术残油软膏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边海疆.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0(06)
- [5]中药复方经皮给药制剂—癌痛巴布剂的研制[D]. 李智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6]经络贴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D]. 刘方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0)
- [7]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D]. 刘志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8]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的研究[D]. 侯雪梅. 第二军医大学, 2007(03)
- [9]化学促渗剂及其机理的探讨[J]. 侯雪梅,李国栋,李卫华. 上海医药, 2008(05)
- [10]奥沙普秦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 郭宏. 沈阳药科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