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肩胛上神经损伤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任攀[1](2021)在《针刀两种不同针刺深度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和比较针刀两种不同松解深度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松解深度提供更多临床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经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骨伤二科诊疗的符合要求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共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采用针刀深刺松解,进针深度30~40mm,取点:双侧天柱穴、大椎穴、双侧颈百劳穴、双侧天髎穴、阿是穴。对照组采用针刀浅刺松解,进针深度约6~10mm,治疗点与试验组相同。两组均每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分别记录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1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VAS评分;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NDI指数;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颈后肌肉SR值和超声弹性影像。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总体疗效评价。应用SPSS26录入和统计学处理。结果:1.在VAS评分中,两组在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1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VAS评分的组内比较,P值均<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缓解颈部疼痛症状。两组在第1次治疗后1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VAS评分的组间比较,P值均<0.05,提示试验组治疗颈型颈椎病更能显着缓解颈部疼痛症状。2.在NDI指数中,两组在治疗前、第1次治疗后1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NDI指数的组内比较,P值均<0.01,提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两组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NDI指数比较,P值<0.05,提示试验组治疗颈型颈椎病更能显着改善颈部功能。3.在颈后肌肉SR值中,两组在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的颈后肌肉SR值的组内比较,试验组颈后肌肉SR值比较,P均<0.01;对照组斜方肌、头夹肌SR值比较P均<0.01,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多裂肌SR值比较P>0.05,SR值呈下降趋势,提示试验组可显着改善颈后肌肉硬度,对照组可改善斜方肌、头夹肌硬度,头半棘肌、颈半棘肌、多裂肌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两组在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颈后肌群SR值比较,P<0.05,提示试验组在改善颈后肌群硬度方面优于对照组。4.在超声影像研判中,两组在治疗前、第3次治疗结束后1周颈后肌肉弹性图像比较,蓝色区域较前减少,红色、绿色区域较前增加,提示两组颈后肌肉硬度有所降低。5.在总体疗效评价中,试验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显效率53.6%,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显效率25.0%,总有效率82.1%,P<0.05,提示试验组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深刺松解较针刀浅刺松解能更显着地减轻颈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症状,改善颈椎功能,降低颈肌硬度,提高临床疗效。
陈长安[2](2020)在《肩袖损伤致肩关节不同运动模式的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评估肩袖损伤(RCT)患者的肩袖功能(RCF)和盂肱关节功能(GHF),根据X线特征定义新的肩关节运动模式分型。2.探讨肱骨头旋转中心平面以上的肩袖组织对肱骨头稳定性的作用,提出新的上肩袖概念。3.分析肩袖无功能患者的软组织损伤差异和骨性结构差异。方法:1.纳入RCT患者共118名,测量肱骨头近端移位(PHM)和盂肱关节外展角度。分析RCF和GHF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肩关节运动模式分类。2.分析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有无残余肩袖组织对RCF的影响;探讨rotator cable在稳定肱骨头方面的作用。3.评估影响残余肩袖无功能患者GHF的软组织和骨性因素。结果:1.根据盂肱关节活动度和PHM可将RCT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模式分为三类:Ⅰ型:原始支撑点;Ⅱ型:功能性继发支撑点;Ⅲ型:无功能性继发支撑点。2.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无残余肩袖组织患者的PHM显着高于有残余肩袖组织的患者(2.87±1.21mm vs 0.86±1.44mm,P<0.001),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无残余肩袖组织患者中继发支撑点患者的比例(85%)明显高于有残余肩袖组织组(4%,P<0.001)。在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有连续残余肩袖组织的情况下,rotator cable损伤组与未损伤组在PHM方面无显着性差异(0.75±1.48 vs 1.29±1.31,P=0.294)。3.在残余肩袖无功能的患者中(继发支撑点),软组织因素对患者盂肱关节的功能无显着影响(P>0.05)。功能性继发支撑点患者肩峰对肱骨头的前向覆盖度(20.88±17.99 vs-1.19±13.03,P=0.012)以及肩峰斜度(AS)(33.44±6.42 vs 25.91±5.74,P=0.027)明显高于无功能性继发支撑点患者。结论:1.肩袖损伤后肩关节运动模式可分为原始支撑点、功能性继发支撑点和无功能性继发支撑点三种。2.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肩袖组织即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上部和小圆肌上部均有下压肱骨头的作用。PHM与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有无残余肩袖组织存在密切关联,而与rotator cable无显着关联。3.继发支撑点是否存在功能与软组织损伤情况无显着相关性。肩峰前缘覆盖度较大且AS较大是功能性继发支撑点关键的骨性因素。
吴维圣[3](2018)在《超声引导下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盂肱关节腔、肩峰下滑囊及结节间沟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8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各40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盂肱关节腔、肩峰下滑囊及结节间沟三联注射联合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法行盂肱关节腔、肩峰下滑囊及结节间沟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12周分别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治疗前后疼痛和肩关节功能的变化情况;用盂肱关节腔注射前后超声图像资料对比方法记录各组盂肱关节腔穿刺成功例数,计算穿刺成功率用以穿刺精准度评价;随访6个月,记录各组治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结果:治疗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均无显着差异(均P>0.05);1.VAS评分: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后1周、4周、12周超声组VAS评分分别为2.96±0.58、2.56±0.52、2.26±0.53,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3.78±0.63、3.3±0.60、2.9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周与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显着下降(均P<0.05),其中超声组(2.26±0.53、2.96±0.58),对照组(2.98±0.55、3.78±0.63)。2.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治疗后1周、4周、12周的疼痛、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改善(均P<0.01);其中关节活动度评分方面,治疗后1周、4周、12周超声组分别为27.82±2.96、33.84±3.06、36.17±2.61,对照组分别为23.70±2.63、28.59±3.78、32.43±2.86,关节活动度组间同期比较超声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1);疼痛评分方面,治疗后1周、4周超声组分别为10.62±3.66、13.16±3.08,对照组分别为8.15±3.98、10.42±3.51,超声组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3.盂肱关节腔穿刺方面,超声组成功38例,失败2例,成功率95%,对照组成功29例,失败11例,成功率72.5%,超声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3467,P=0.0067)。4.随访6个月,超声组39例获得随访(1例因离开本地长期出差失访),对照组38例获得随访(1例因随访依从性差而脱落,1例因离开本地联系方式更换失访)。超声组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48.7%,显效率79.5%,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3例,治愈率31.6%,显效率55.3%,总有效率92.1%,超声组显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5.0841,P=0.0241),总有效率和治愈率两组无显着差异(P=0.6246,P=0.1277)。结论:关节腔、肩峰下滑囊及结节间沟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一种有效方法,超声引导下操作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更优,且关节腔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更高。
何琼[4](2017)在《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新生儿臂丛神经根根性撕脱伤的特殊性,以及撕脱后神经根回植深度、角度;进一步对新生儿臂丛神经血供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治疗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12例完整新生儿(0-1个月)标本,解剖在手术显微镜sxp-1c(10)下观测新生儿臂丛神经前后根的形态特点;2.12段游离新生儿臂丛神经脊髓组织标本,测量C5-C6神经根前根角度和深度;3.1例墨汁灌注,6例红色乳胶灌注,观察新生儿臂丛C5-T1神经根血供;4.2例聚乙烯醇-氧化铋灌注,保留神经、血管原位的状态下,行X线显影和CT扫描,并对其臂丛神经血供进行三维重建。结果:1.新生儿臂丛神经前根直径均小于后根直径,C5-C6段后根根丝直径、后根的起始长度、从硬脊膜穿出处至神经干汇合处长度均为右侧小于左侧;2.新生儿前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呈增大趋势,由C5的最小1.62mm,逐渐增大到T1的2.54mm;相反的,后根起始处与脊髓中线的距离呈减小趋势,由C5的3.22mm,逐渐减小到T1的1.86mm;其前、后根自脊髓发出处斜向外下方走行,其夹角逐渐变小;3.新生儿的前根分出角及前支分出角度数均小于成人,且前根分出角的差异性更大,前根分出角与成人相比角度差异均在10°以上,而前支分出角差异均在10°以内;新生儿C5-C6前根分出角与前支分出角较成人的差异性更大,新生儿两者间差距平均在20°以上,成人平均不超过20°;4.组织学结果显示,C5-T1段各部分灰质与白质比、外形及大小均有差异,相应的根性撕脱后神经回植的角度和深度各有不同,自C5-T1回植的角度在20°-50°;回植深度,C7最大约为2.50mm,T1最小仅为1.60mm;前外侧沟与前正中裂距离,C7最大1.42mm,T1最小0.92mm。5.新生儿臂丛前、后根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锁骨下动脉的节段性动脉;新生儿臂丛神经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轴(SAA)所发出的分支;6.臂丛神经血供的三维图像可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臂丛神经及其供血血管间的三维空间关系。结论:新生儿臂丛神经C5-C6神经根较C7-T1神经根、右臂较左臂考虑可能因解剖学因素,更易发生根性撕脱伤。新生儿发生臂丛神经根性撕脱后,行神经根回植时,可选择脊髓前外侧沟内下方,与前正中裂呈20°-50°;脊髓中线靠近伤侧约1.60-2.50mm,前外侧沟内侧与前正中裂的距离约为1mm处。
谢烽[5](2014)在《太极拳运动与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康复效果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研究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对60例肩周炎患者在物理因子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太极拳运动和功能锻炼的干预,探讨不同方式的定量康复锻炼对肩周炎的防治作用。观察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的临床疗效,从多角度、多方面评价不同运动方式对肩周炎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为太极拳运动在预防和控制中老年人肩周炎方面提供实证水平较高的随机对照研究数据。研究方法:将长海医院及下属杨浦区卫生医疗服务中心2012年12月到2013年7月收集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60例,用随机隐藏分配的方法,将病患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物理因子结合太极拳运动的疗法(太极拳组),对照组采用物理因子结合功能锻炼的疗法(功能锻炼组),两组均严格按照治疗方案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肩关节疼痛变化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肩部肌群表面肌电和肌力进行检测。患者焦虑评分采用状态-特质焦虑(STAI)量表进行评分;肩关节的综合评分运用Constant-Murley量表进行评分;肩部肌群的表面肌电及肌力评定采用美国产Noraxon16导无线遥测肌电DTS系统和拉力计测试,以及配套的MyoResearch XP Master Edition分析软件。临床资料汇总后,釆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统计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两个样本的均数比较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用独立t检验,若不符合用秩和检验;自身前后比较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用配对t检验,若不符合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太极拳组和功能段组病例各种基线情况的对比,年龄、性别、病程、左右侧人数、治疗前焦虑总体评分、肩关节Constant总体评分、各方向拉力总和值,经统计学处理,显示两组差异均无显着意义,即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太极拳组和功能锻炼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焦虑总分比较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太极拳组在治疗前后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分数上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功能锻炼组在治疗前后的特质焦虑分数上没有显着性差(P>0.05),两组组间的焦虑总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太极拳组和功能锻炼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疼痛分数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的疼痛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极拳组改善程度好于功能锻炼组。4.太极拳组和功能锻炼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活动分数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的肩关节功能活动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锻炼组的改善程度好于太极拳组。5.太极拳组与功能锻炼组治疗前后肌力分数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的肌力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太极拳组与功能锻炼组在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综合评分总积分差比较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的总体疗效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7.太极拳组与功能锻炼组在治疗前后各方向上活动的主动肌积分肌电比较P值均<0.05,太极拳组在治疗前后拮抗肌的积分肌电有显着性差异(P<0.05),功能锻炼组在治疗前后拮抗肌的积分肌电无统计学意义(P>0.05)。8.太极拳组与功能锻炼组在随访中,两组组间总体康复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太极拳组的好转人数多于功能锻炼组,复发人数少于功能锻炼组。研究结论:两组方法治疗肩周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都能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及肌力状况,两组总体疗效相当。但太极拳组在疼痛改善方面优于功能锻炼组,而功能锻炼组在改善关节功能活动方面优于太极拳组,两组之间肌力的改善没有差别。太极拳组在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方面效果显着优于功能锻炼组。太极拳组的主动肌、拮抗肌同步增强,协同发展,背阔肌、斜方肌代偿能力减弱,而功能锻炼组只有主动肌增强,且斜方肌持续性紧张。治疗结束后,太极拳组的持续性效果优于功能锻炼组,对肩周炎起到很好的治疗、预防作用,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产生长期效应。
任高宏,蒋桂勇,胡稷杰,黎润光[6](2012)在《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和C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或C5,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外旋、屈肘功能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1例臂丛上干损伤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其中C5根性撕脱伤6例,C5,6根性撕脱伤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5.1个月。21例患者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其中15例合并屈肘功能丧失。行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肱三头肌肌支至腋神经前支、尺神经部分束至肱二头肌肌支移位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15~30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40°~180°,平均92°;肩主动外旋为60°~120°,平均91°;冈上肌、冈下肌肌力恢复至M4级10例,M3级7例,M2级2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M4级11例,M3级6例,M2级2例。14例获随访且合并屈肘功能丧失的患者中,12例主动屈肘>90°,2例为60°~90°。按照Narakas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4.2%;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应用功能相近的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早期重建C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且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功能重建方法。
农泽宁[7](2011)在《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慢性软组织损伤是指软组织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而导致的一种新的软组织损伤疾病,它不仅包括急性损伤因延误治疗演变而来的疾患,还包括慢性劳损所致的软组织损伤疾患。
刘巍巍[8](2008)在《改良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式解剖学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中,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已经被作为常规的术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由副神经支配的上部斜方肌,对于保持肩部外形及术后肩外展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究竟于何处切断副神经后与肩胛上神经吻合对肩外展功能恢复最有利,是研究和探讨该术式的主要目的。本文应用解剖学及组织学方法对副神经和肩胛上神经进行研究,设计了改良的后入路术式。取8具(12侧)成人尸体颈肩部标本,通过显微解剖观测副神经走行及其与肩胛上神经的关系,并进行形态学测量和组织学染色分析。结果:①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1/3交界处穿出,向后、外、下斜行跨过颈后三角区进入斜方肌深面筋膜内,在斜方肌上缘(1.67±0.32) cm处发出1~3条分支支配斜方肌上部,其主干平行于肩胛骨脊柱缘向下走行,部分颈丛分支在斜方肌深面上中部以直接或加入副神经的方式支配斜方肌。②肩胛上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为(3137±199)。改良后入路术式中副神经有髓神经纤维计数为(2120±207),副神经降支在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交点处的有髓神经纤维数为(1340±120),两者差异有显着性(P<0.05)。相比之下,前者的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与肩胛上神经更加匹配。本研究为上述术式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我们将此术式初步应用于临床,获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黎晓华,张咸中,马洪顺,张亚杰[9](2006)在《产瘫发生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头位分娩过程中外力所致胎儿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及机制,为临床预防及诊疗产瘫提供参考。方法用力学传感器、记录仪及自行设计的胎儿外固定支架等,按标本获得时间先后,将10例胎龄在7-足月新鲜胎儿标本分两组(左右侧随机)进行实验。第一组:双侧所施外力逐渐加至250N,一侧外力方向与胎儿纵轴延长线呈30度角,另一侧为80度角。第二组:双侧外力250N、方向80度角,一侧为逐渐加力,另一侧为瞬间外力。然后,解剖观察臂丛神经损伤情况。另1例足月标本,左侧施加80度外力逐渐加至420N后解剖及电镜观察双侧臂丛。结果第一组:外力30度侧未见臂丛损伤,80度侧有两例臂丛神经损伤。第二组:逐渐加力侧2例臂丛神经损伤;瞬间外力侧3例臂丛神经严重损伤。另1例受力侧肉眼下仅见臂丛丝状纤维处出血,电镜观察臂丛上干显示神经内在结构的改变。结论当外力与胎体纵轴延长线角度越大、速度越快时,越易导致臂丛损伤。胎儿臂丛损伤分为可见损伤及隐性损伤。
官士兵[10](2004)在《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引言:肩关节显着扩大了人手在三维空间中的活动范围,并为手部承担负荷提供坚实的支座,是整个上肢活动的基础,肩关节功能对于发挥上肢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臂丛神经损伤后如何恢复肩关节功能是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整个上肢功能恢复的基础和关键,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与关注,被认为是应优先恢复的关节功能之一;副神经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最常应用的移位动力神经之一。本课题研究旨在从以下两个方面:①选择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的最佳受区神经,②设计新的后入路副神经移位术式;提高副神经的利用效率,改善术后患者肩关节外展功能的恢复。第一部分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受区神经选择的临床比较研究目的 探讨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最佳受区神经的选择,并同时了解传统锁骨上前入路副神经移位术后斜方肌各部功能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46例,传统锁骨上前入路副神经移位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受区神经:肩胛上神经35例(上臂丛神经损伤21例,全臂丛神经损伤14例),腋神经11例(上臂丛神经损伤5例,全臂丛神经损伤6例);术后随访肩关节外展功能的恢复,并对来院随访患者随访检查其斜方肌各部肌力及电生理的变化。 结果 随访2537个月(平均27.5个月),来院随访18例;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后功能恢复征象最早出现在512个月,平均9.94±3.26个月,修复腋神经最早出现在915个月,平均12.60±3.08个月;修复肩胛上神经肩外展恢复结果(上臂丛神经损伤57.08±21.16°,全臂丛损伤40.71±14.27°)优于修复腋神经的恢复结果 (上臂丛神经损伤31.25±20.97°,全臂丛损伤18.75±7.50°),P<0.05;副神经移位后斜方肌各部功能丧失明显。 结论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恢复肩关节外展功能,修复肩胛上神经的疗效优于修复腋神经,应把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作为首选;传统锁骨上前入路手术后斜方肌各部功能有明显下降。
二、肩胛上神经损伤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肩胛上神经损伤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刀两种不同针刺深度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剔除标准 |
6 脱落、剔除病例处理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样本含量估算和随机分组方法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2.2 治疗方法 |
3 注意事项 |
4 观察指标 |
4.1 VAS视觉模拟评分法 |
4.2 NDI颈部功能障碍指数 |
4.3 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 |
4.4 疗效评价 |
5 不良事件记录及处理 |
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基本情况 |
1.2 性别分布比较 |
1.3 年龄分布比较 |
1.4 病程分布比较 |
2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NDI指数比较 |
4 两组治疗前后颈后肌群SR值比较 |
5 超声影像研判 |
6 两组疗效比较 |
7 安全性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2.1 “颈部生物力学失衡”是颈型颈椎病的现代力学发病关键 |
2.2 颈痛的软组织发病机制 |
3 针刀医学对颈型颈椎病的认识 |
4 针刀疗法的作用机理 |
4.1 针刀可松解减压,重建力学平衡 |
4.2 针刀可促进损伤组织自体修复 |
4.3 针刀可清除致痛因子,提高痛阈 |
5 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选点依据 |
6 不同组织层次针刀镇痛机制探讨 |
7 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 |
8 研究结果分析 |
8.1 VAS评分数据分析 |
8.2 NDI指数数据分析 |
8.3 颈后肌群SR数据分析 |
8.4 总体疗效比较 |
8.5 安全性和随访情况分析 |
8.6 研究结果探析与临床指导意义 |
9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9.1 存在不足 |
9.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肩袖损伤致肩关节不同运动模式的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注释 |
第一章 绪论 |
肩袖损伤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概述 |
第二章 肩袖损伤患者肩袖功能及盂肱关节功能的评估 |
1 前言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三章 肱骨头旋转中心上方有无残余肩袖组织对肩袖功能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四章 影响残余肩袖无功能患者的盂肱关节功能的软组织和骨性因素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总结 |
实验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3)超声引导下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案 |
3.1 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3.4 剔除标准 |
3.5 脱落标准 |
3.6 实验分组 |
3.7 仪器选择 |
3.8 干预方法 |
3.9 评价指标及周期 |
3.10 检验方法 |
4 临床观察及数据统计分析 |
4.1 一般资料 |
4.2 VAS评分 |
4.3 Constant-Murley评分 |
4.4 盂肱关节腔穿刺成功率 |
4.5 疗效评价标准 |
5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认识 |
1.2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中医辩证分型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2.1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相关解剖及组织病理学 |
2.2 分子机制 |
2.3 自然病程与临床分期 |
3 针刀医学对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认识 |
4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中医及针刀治疗进展 |
5 超声引导下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4)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标本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设备和仪器 |
2.1.4 图像及数据处理分析软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大体标本的解剖观测和测量 |
2.2.2 墨汁灌注神经根血供的观察 |
2.2.3 脊髓切片的制作 |
2.2.4 臂丛神经及其血供的X线扫描、CT扫描、三维重建 |
2.2.5 图像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新生儿臂丛神经根性撕脱的相关应用解剖 |
3.1.1 新生儿臂丛神经根椎管内形态结构 |
3.1.2 臂丛神经根椎管段及椎管外形态结构 |
3.1.3 臂丛神经根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
3.2 臂丛神经根脊髓切片 |
3.3 臂丛神经根血供及臂丛神经X线显影、三维重建 |
第4章 讨论 |
4.1 新生儿臂丛前、后根的形态及其临床意义 |
4.2 新生儿臂丛前、后根的位置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4.3 新生儿臂丛神经分出角的临床意义 |
4.4 新生儿C_5、C_6及右臂易形成根性撕脱的解剖学因素及临床意义 |
4.5 新生儿臂丛神经根脊髓切片的临床意义 |
4.6 新生儿臂丛神经血供特点及三维重建的临床意义 |
4.7 三种实验方法的比较及不足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太极拳运动与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康复效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假设 |
2 文献综述 |
2.1 肩周炎的研究概况 |
2.1.1 肩周炎的概念 |
2.1.2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资料 |
2.1.3 肩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4 肩周炎的治疗 |
2.1.5 肩周炎疗效评价方法 |
2.2 运动疗法的研究概况 |
2.3 太极拳运动的研究概况 |
2.3.1 太极拳的生理效应研究 |
2.3.2 太极拳的心理效应研究 |
2.4 我国传统体育干预肩周炎的 Meta 分析 |
2.5 小结与展望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病例来源 |
3.1.2 诊断标准 |
3.1.3 纳入标准 |
3.1.4 排除标准 |
3.1.5 剔除、脱落标准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咨询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基线比较 |
4.2 状态——特质焦虑(STAI)评分结果 |
4.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 |
4.2.2 两组患者治疗每个月评分比较 |
4.3 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Constant-Murley)结果 |
4.3.1 肩部疼痛评分比较 |
4.3.2 肩关节活动功能(ADL、ROM)评分比较 |
4.3.3 肌力评分比较 |
4.3.4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4.4 表面肌电信号比较 |
4.4.1 原始肌电图比较 |
4.4.2 肩关节 45o外展等长收缩动作 |
4.4.3 肩关节 60o前屈等长收缩动作 |
4.4.4 肩关节屈肘 90o 旋内等长收缩动作 |
4.5 两组各方位拉力总和比较 |
4.6 3 个月随访康复效果比较 |
5 讨论与分析 |
5.1 太极拳对肩周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 |
5.2 太极拳对肩周炎患者的生理功能影响 |
6 研究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 致谢 |
8 参考文献 |
9 附件 |
(7)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研究 |
1.1 单纯针刀疗法 |
1.2 针刀配合针灸疗法 |
1.3 针刀配合中药疗法 |
1.4 针刀配合推拿疗法 |
1.5 针刀配合药物注射疗法 |
1.6 针刀配合神经阻滞疗法 |
1.7 针刀技术的新突破 |
1.7.1 水针刀微创疗法 |
1.7.2 刃针疗法 |
2 机理探讨 |
3 实验研究 |
4 结 语 |
(8)改良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式解剖学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病例分析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10)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受区神经选择的临床比较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式的解剖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式的初步临床应用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创新点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综述 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进展 |
四、肩胛上神经损伤力学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刀两种不同针刺深度对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 张任攀.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肩袖损伤致肩关节不同运动模式的机制探讨[D]. 陈长安.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超声引导下三联注射联合针刀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疗效分析[D]. 吴维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8(11)
- [4]新生儿臂丛根性撕脱伤的应用解剖学研究[D]. 何琼. 南华大学, 2017(04)
- [5]太极拳运动与功能锻炼对肩周炎康复效果的对比研究[D]. 谢烽. 上海体育学院, 2014(02)
- [6]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和C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J]. 任高宏,蒋桂勇,胡稷杰,黎润光.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08)
- [7]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研究进展[J]. 农泽宁. 微创医学, 2011(05)
- [8]改良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术式解剖学及临床研究[D]. 刘巍巍. 吉林大学, 2008(11)
- [9]产瘫发生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J]. 黎晓华,张咸中,马洪顺,张亚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6(20)
- [10]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官士兵. 复旦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