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慕东[1](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Nantsun Commune,Weih County, Shantung and Experiment Group of Liutuan Production Brigade, Nantsun Commune, Weih County, Shantung[2](1976)在《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据我们近3年观察,大豆结实器官的脱落一般为55—70%,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我们从大豆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分析了有机营养在花荚脱落中的作用。于1974年又就增加大豆光合产物的农业措施及花荚脱落原因进行了试验,本文报道其结果。一、试验方法 1.增加光合产物,减少落花落荚试验在本大队丰产田中进行。耕地:耕深24厘米和12厘米两个处理。不耕地为对照。追肥:8月
葛慧玲[3](2013)在《水分处理对大豆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土壤水分模型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对水分需求敏感,系统的研究水分胁迫历时、灌溉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对科学合理的设计灌溉,提高大豆产量,节水抗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试验于2010-2012年进行,采用框栽方法,在玻璃防雨棚内进行灌溉,灌溉量以哈尔滨市1995-2009年大豆生长季平均降雨量为参照,试验品种为绥农14、嫩丰18、合农60、黑农48。建立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模型及统计模型;同时研究阶段性水分胁迫及不同灌溉水平对大豆株高、干物质与氮磷钾元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变化受灌溉量与水分胁迫历时的影响。灌溉量影响土壤含水量峰值,呈阻滞增长模型关系,随着灌溉量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趋近于峰值37%左右。水分胁迫历时影响土壤含水量走势,呈指数衰减函数关系,当水分胁迫历时为24天时,土壤含水量平均下降7%左右,随着水分胁迫历时的增加,土壤含水量继续下降并趋近于13%,逐渐达到平稳状态。建立了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模型、灌溉量对土壤含水量峰值的影响模型、灌溉量及水分胁迫历时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的二元统计模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1)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模型为指数衰减模型,利用时差相关分析对土壤含水量数据进行拼接,得到模型表达式为S=23.786e0.041T+13, T∈[T0,T0+ΔT],模型检验结果显着,拟合程度良好。该模型可以预测水分胁迫历时T天之后的土壤含水量,可以利用该模型判断降水或灌溉后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对土壤含水量进行预测,从而为水分胁迫一定时间之后是否需要灌溉提供决策参考。(2)土壤含水量峰值与灌溉量的函数关系为阻滞增长模型,得到模型表达式为S0=37/1+1.48e0.60W,模型的拟合程度良好。该模型可预测某一降雨量或灌溉量下的土壤含水量峰值,并与灌溉初始时刻的计算函数T=1/0.041In S-13/23.476、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模型相结合,构建灌溉量、水分胁迫历时对土壤含水量的回归模型,从而根据降水量或灌溉量对灌溉T天之后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预测。(3)构建了水分胁迫历时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的统计模型,灌溉量与土壤含水量峰值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相关系数为0.485的二维正态分布。根据以上两个统计模型,可以对降水量或灌溉量为W,水分胁迫历时T天之后的土壤含水量达到某一数值的概率进行计算,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比确定性模型更加有效。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有明显的影响。苗期和花荚期长时间的水分胁迫均抑制绥农14株高的生长,轻度的水分胁迫不会影响株高。苗期长时间水分胁迫抑制大豆第5-8节的生长发育,花荚期长时间水分胁迫抑制大豆第6-15节的生长发育。灌溉水平对大豆株高的影响因品种而异,绥农14、嫩丰18均表现为较低的灌溉水平抑制株高的生长,合农60大豆株高对灌溉水平不敏感。水分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元素积累有很大的影响。苗期、花荚期和结荚鼓粒期长时间的水分胁迫均抑制大豆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不同灌溉水平对绥农14、嫩丰18、合农60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影响规律相同,均表现为灌溉水平越高,大豆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越高;花荚期与结荚鼓粒期水分胁迫历时越长、同时灌溉水平越低,大豆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越低。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因不同生育阶段而异。苗期水分胁迫处理对绥农14和黑农48大豆产量的影响表现为轻度的水分亏缺不会使其减产,但长时间水分胁迫造成了大豆产量的降低。绥农14花荚期水分胁迫大豆产量随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黑农48产量随水分胁迫天数的增加呈递减趋势,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的产量显着降低。结荚鼓粒期水分胁迫处理的绥农14和黑农48产量随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绥农14的18天和24天水分胁迫处理的产量显着降低;在大豆的结荚鼓粒期,灌溉水平越低,水分胁迫处理历时越长,对产量的影响越大,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处理显着降低大豆的产量。
宋莉萍[4](2011)在《不同时期叶施PGRs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文中研究说明试验于2009-2010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豆试验基地(大庆市林甸县宏伟乡吉祥村)进行。以“垦农4号”(K4)和“合丰50号”(H50)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以TIBA、S3307和DTA-6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通过在V3(第三节龄期)、R1(初花期)和R3(始荚期)期叶面喷施分别研究了调节剂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及机理,得出以下结论:1.V3期叶面喷施S3307和DTA-6显着增加了大豆花荚数,S3307可以有效地降低花荚脱落率,增加成熟荚数;R1期叶面喷施S3307和DTA-6显着增加了大豆花数和成熟荚数,DTA-6可以有效地降低荚的脱落,增加成熟荚数;R3期叶面喷施3种调节剂均可显着增加大豆荚数、成熟荚数,可以有效地降低脱落率,以TIBA的作用效果最佳;2.V3期叶喷S3307、DTA-6降低了大豆花荚及脱落花荚纤维素酶和PG活性,但对花的作用效果不显着,TIBA处理后荚PG活性升高;R1期PGRs显着降低了大豆花荚和脱落花荚纤维素酶和PG活性,以DTA-6调控效果最佳,S3307次之;R3期PGRs降低了大豆荚和脱落荚纤维素酶和PG活性,以TIBA调控效果最佳,S3307次之。3.不同时期叶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后,DTA-6处理大豆植株的株高均有促进作用,而TIBA和S3307处理对株高有抑制作用;不同时期叶施S3307和DTA-6对大豆叶干重、叶柄干重、茎干重、根系干重及荚干重的影响规律几乎一致,均有促进作用,说明各时期S3307和DTA-6均能增加大豆干物质的积累,从而增加大豆产量;而V3期喷施TIBA对大豆叶干重、茎干重及荚干重均有抑制作用。4. V3期叶喷S3307、DTA-6对大豆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LAI、LAR都起到了增加作用,而喷施TIBA降低了大豆光合速率、LAI和LAR。其中V3期作用显着效果的是S3307和DTA-6处理;R1期作用效果显着的是DTA-6处理,其次是S3307;R3期作用效果显着的是TIBA和DTA-6处理。5.V3叶施S3307提高了C/N,而TIBA和DTA-6处理降低了C/N;R1和R3期叶施调节剂均提高了C/N。V3期叶施S3307、DTA-6可以有效增加蔗糖、可溶性糖及总糖的含量降低转化酶活性,TIBA降低了蔗糖和淀粉含量,DTA-6降低了淀粉含量;R1期叶施调节剂增加了蔗糖、可溶性糖及总糖的含量,降低了淀粉含量和转化酶活性;R3期叶施调节剂增加了碳代谢相关指标的含量,有效降低了转化酶活性,增强了叶片碳代谢水平,为减少大豆植株花荚脱落提供了较多的碳代谢同化物供应。6.V3期叶施调节剂增加了全氮、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提高了硝酸还原酶活性;R1期叶施S3307、DTA-6可以有效增加全氮、可溶性蛋白、硝态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TIBA降低了全氮含量;R3期叶施调节剂增加了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含量。增强了叶片氮代谢水平,为减少大豆植株花荚脱落提供了较多的氮代谢同化物供应。7.V3期喷施S3307处理可显着提高大豆产量和收获指数,而TIBA则降低了大豆产量和收获指数;R1期喷施DTA-6处理对产量和收获指数作用效果最明显;R3期喷施TIBA处理调控效果最佳。品质方面,V3期叶面喷施S3307和DTA-6提高了大豆籽粒品质,而TIBA处理未见效果;R1期叶面喷施S3307和DTA-6提高了大豆籽粒品质,而TIBA处理效果不明显;R3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大豆籽粒品质,而S3307处理效果不显着。8.综合比较而言,V3期对花荚的调控效应以S3307处理效果最佳;R1期叶面喷施DTA-6调控效果最佳;R3期叶面喷施TIBA调控效果最佳。
谭征[5](2009)在《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采用框栽试验、小区试验、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框栽试验为N0、N30 kg/hm2、N60 kg/hm23个氮水平,及在N30 kg/hm2基础上,于R1、R2、R3、R4各时期追N30 kg/hm2,共7个处理。小区试验为在总氮量为N60 kg/hm2的前提下,共设了普通尿素、缓释25%、缓释50%、缓释75%4个处理。大田试验为优化1:N50 kg/hm2、优化2:N60 kg/hm2、优化3:N75 kg/hm23个处理,其中缓释氮肥的用量为总施氮量的一半。测定了不同时期大豆的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叶干物重、茎干物重、荚果干物重,并计算粒叶比、比叶重、粒茎比、落荚率、茎物质输出率与转运率等指标,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施氮量的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追氮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在各时期均高于不追氮处理,在鼓粒后期,盛花期追氮处理与N60相比,提高了33.9%,达1%显着水平;与初花期追氮处理相比,提高了11.6%,达5%显着水平;与初荚期追氮处理相比,提高了7.3%。增施缓释氮肥对延缓大豆叶片衰老有重要作用。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均表明,在鼓粒期和鼓粒后期叶面积指数与产量显着呈正相关。小区、大田的冠层透光率在鼓粒期前,随着缓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冠层透光率增高,在鼓粒期后,随着缓释氮肥用量的增加,冠层透光率减小。2、追氮处理的叶片、荚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不追氮处理,其中盛花期、盛荚期追氮效果显着。适宜增加缓释氮肥的用量,可以提高大豆叶片、荚果、全株干物质积累量。追施氮肥和增施缓释氮肥都能够有效提高大豆茎物质的输出率与转运率,为高产奠定基础。3、在盛荚期和鼓粒期,盛花期追氮处理粒叶比比较高,表现为盛花期追氮>盛荚期追氮>初荚期追氮>初花期追氮>N60>N30>N0,在鼓粒后期粒叶比则呈相反趋势。在盛荚期和鼓粒期,大田试验结果为优化3>优化2>优化1,鼓粒后期粒叶比呈相反趋势。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都表明,盛荚期、鼓粒期的粒叶比与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在鼓粒后期,粒叶比与产量呈显着负相关。4、随施氮量的增加,比叶重提高,追施氮肥和增施缓释氮肥处理的叶面积大,叶片较厚,比叶重相对较大。在盛荚期、鼓粒期大豆的粒茎比与产量呈正相关。盛花期、盛荚期追氮对降低大豆落荚率效果明显,分别低于N60处理54.23%、53.92%,均达到1%显着水平。优化3与优化1、优化2相比,落荚率降低了33.91%、13.06%,均达到1%显着水平。5、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N60>N30>N0,但增产不显着。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均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大豆的产量,盛花期追氮产量最高,与N60相比,产量提高了11.84%,达到5%显着水平。大田试验的产量表现为优化3>优化2>优化1,优化2、优化3与优化1相比,产量分别提高了5.02%、7.68%,均达到5%显着水平。小区试验的产量表现为缓释75%>缓释50%>缓释25%>普通尿素。可以看出适当的增加缓释氮肥的用量可以提高产量。鼓粒期、鼓粒后期的大豆叶片、荚果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呈正相关。框栽和大田试验结果均表明大豆的蛋白含量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盛花期、盛荚期追氮对提高大豆蛋白含量效果明显,分别与N60相比,蛋白含量提高了2.71%和2.12%。增施缓释氮肥可以提高大豆蛋白含量,优化3与优化1、优化2相比,大豆蛋白含量提高了2.75%、2.16%。
王欢[6](2014)在《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文中认为大豆是植物蛋白的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在我国的经济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大豆刚性需求也急剧增加。然而我国大豆产量却呈下降趋势,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进口大豆的过分依赖,严重威胁我国大豆产业的生存和发展。我国大豆总产持续下滑是由于大豆的单产低,经济效益差,农户的种植意愿不高。因此,提高大豆的单产成为扭转中国大豆产业被动局面的必然选择。在大豆生产过程中,花荚脱落的频繁发生,是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的花荚脱落率一般为30%80%,实验和实践证明通过改善大豆花荚脱落的情况提高大豆单产的潜力很大。研究大豆花荚脱落的分子机理,创制花荚脱落率低的高产新材料,对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对大豆花荚脱落的生理生化反应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大豆花数和荚数相关QTL定位方面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对花荚脱落基因定位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研究为了筛选与大豆花荚脱落性状相关的SSR标记位点,分别以2011年种植的104个和2012年种植的314个东北春大豆种品种(包含2011年的104个大豆品种)组成的两个自然群体为材料,选用分布于20个连锁群的205对SSR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基因分型。利用TASSEL软件包中的GLM程序,以Q值作为协变量,进行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同时也对其它农艺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东北春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763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有212个等位变异,每个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为0.0540.771。2.供试材料分为2个亚群。依据SSR标记分型统计结果,2011年的104个东北春大豆品种被分为2个亚群,2012年的314个东北春大豆品种也被分为2个亚群。且两年亚群划分的结果与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率高低亚群组划分结果相一致。3.本研究供试材料的连锁不平衡程度较低。2011年由104个品种组成的群体的LD延伸最小距离为23.37cM,2012年由314个品种组成的群体的LD延伸最小距离为2.62cM。4.共有33个位点与大豆花荚脱落率性状显着相关,其中Satt534(B2)、Satt452(E)、Satt244(J)和Satt478(O)在2011和2012年中都被检测到是较为可靠的标记位点。2011年与2012年的104份材料中有2个位点在不同年际和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都与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显着相关,分别为Sct199(I)、Satt244(K)。2012年314份材料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与大豆花荚脱落率性状显着相关的位点有5个,分别为Sat273(E)、Satt049(I)、Satt381(K)、BF008905(O)、Satt653(O)。本研究结果为选育花荚脱落率低、产量高、品质好的东北春大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杜吉到[7](2010)在《大豆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及化学调控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大豆群体冠层的特征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为明确不同大豆群体的冠层特性及不同化学调控技术对其产量的影响,本文通过单一品种5个密度和10个品种(系)3个密度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大豆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研究了不同大豆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通过桶栽砂培条件下大豆不同生育时期营养亏缺试验确定了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关键时期,并通过3个品种、3个密度、8种叶面处理开展了不同大豆群体叶面叶面化学调控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大豆群体冠层特性在品种间存在一定区别,共有共性。个体指标与群体产量的相关性小,群体指标与群体产量的相关性大。单株性状好并不代表单位面积产量高。群体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以群体评价指标较为准确。2、R1和R5期的单株叶干重、茎干重、柄干重、叶面积及群体叶面积指数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1和R5期的单株淀粉、可溶性糖、蔗糖、硝态氮、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蔗糖转化酶总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整体上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40-60cm层的辐射强度、0-10cm和70-80cm层的透光率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3、在R1期,单位面积氨基酸总含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在R5期,单位面积茎干重、单位面积蔗糖和氨基酸总含量与单位面积产量呈显着正相关。0-20cm和40-60cm层的辐射强度、10-20cm和50-60cm的透光率与位面积产量呈显着和极显着负相关。4、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阶段性营养亏缺,均可对大豆的生长及代谢产生一定影响。VE~V3期营养亏缺可显着降低株高,显着降低产量,是株型及产量调控的关键时期,R1和R5期营养亏缺可显着降低产量,是最主要的产量调控关键时期。除调控关键时期外,其它各阶段的营养亏缺均可通过前期或后期的养分供应得到恢复。阶段性营养亏缺会对大豆的形态及碳、氮生理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随后的营养恢复会对这种影响产生补偿作用,出现相关指标的反弹现象。营养亏缺不利于光合产物在源、库间的运转。5、大豆单株粒重极显着地受品种和密度影响,密度和化学调控技术的互作也对其产生显着影响,促进型调节剂结合无机营养的供应可极显着提高单株产量。品种和密度对大豆单位面积上的群体产量影响极显着,密度和化学调控技术的互作对大豆群体产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未达到显着水平,促进型调节剂与无机营养配合施用可显着提高大豆群体的产量。化学调控效果在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存在差异。化学调控技术对垦农4号、抗线4号大豆及低密度群体的单株产量调控效果达到显着水平,对垦农4号、低密度群体和高密度群体的群体产量调控效果达到显着水平。
宋微微[8](2009)在《密度对大豆田间微气候、群体建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次试验在2007年预备试验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实验基地进行,以垦农4号为材料,采用小区试验,对两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密度对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碳氮代谢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光强分布、透光率均呈现由冠层底部到冠层顶部递增的趋势,P0.8处理(12万株/hm2)在各层的光强分布均为最大,P4.0(60万株/hm2)处理各层光强分布均为最小,其它处理光强分布介于两者之间,群体内CO2浓度、温度、湿度呈现明显的日变化规律。2.随着密度的增加大豆植株生育期天数有增加的趋势,不同密度大豆V4、R2、R3期的长短有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大的趋势,R1、R4、R5期的长短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R2、R3期的长短与单株产量呈显着负相关,R4、R5期的长短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正相关。3.不同密度大豆单株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均呈先增加再减少的抛物线形式,R3~R7叶片干物质积累与理论单株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4.不同密度大豆单位面积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长的趋势,V4~R6期各处理叶片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时产量达到极显着正相关。5.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在R5或R6期达到最大值,R1期之前各器官中可溶性糖的百分含量顺序为:叶、茎、柄,R5期以后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大小顺序为:粒、茎、荚皮、叶柄、叶;各器官中蔗糖的百分含量大小顺序为:籽粒、叶片、茎、叶柄、荚皮,叶片蔗糖含量与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V4与R5期差异不显着,其它时期呈负相关,R3期达到显着水平(r=-0.90*);各时期叶片中淀粉含量变化平稳,与干物质积累在R3期呈显着负相关(r=-0.87*),R7期呈显着正相关(r=0.88*);柄、茎中淀粉含量在R5期以后增加较快,R6期茎中淀粉含量与干物质积累量呈显着负相关(r=-0.94*)。6.不同密度大豆光合速率在盛花期达到最大值,始熟期最小,随密度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各时期光合速率与单株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
张文钊[9](2008)在《氮素调控对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框栽试验方法,设N0、N 30 kg/hm2、N 60 kg/hm2 3个氮水平及在N 30 kg/hm2基础上,于R1、R2、R3、R4、R5各生育期追N 30 kg/hm2,共8个处理,测定了大豆叶片含氮量、SPAD值、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大豆茎秆中酰脲含量及荚果含氮量等指标,研究氮肥不同用量及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对大豆碳氮代谢、群体质量指标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在N 0至N 60 kg/hm2范围内,大豆叶片含氮量和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与N60相比,各追肥处理均提高了追肥后各生育期叶片含氮量。鼓粒期,N30+30R3的叶片含氮量比N60提高了5.62%,达5%显着水平。初荚期以后,大豆茎秆酰脲积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初荚期追施氮肥对大豆茎秆酰脲含量和积累量影响最显着,与N60相比,盛荚期大豆茎酰脲含量增加19.12%,达1%显着水平,酰脲积累量提高20.79%,达5%显着水平。苗期至初荚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但盛荚期至鼓粒期,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初荚期追施氮肥,明显提高了鼓粒期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N60相比,提高了5.57%。初荚期至鼓粒期,叶片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N60﹥N30﹥N0。初花期和盛花期追施氮肥,提高了盛荚期大豆叶片淀粉含量,与N60相比,均达5%显着水平。N30+30R3对鼓粒期叶片淀粉含量影响最大。苗期至初花期,大豆叶片的C/N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初荚期以后,C/N则表现为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对盛荚期至鼓粒期大豆叶片的C/N影响较大。盛荚期,N30+30R3的C/N与N60相比,提高了7.19%;鼓粒期,N30+30R5的C/N最大,与N60相比,提高了9.18%,其次是N30+30R3,与N60相比,提高了7.70%。大豆叶片及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30+30R3明显提高了盛荚期大豆叶片干重,与N60相比,增加了13.84%,达5%显着水平,成熟期,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处理荚干物重均高于N60,以初荚期追施氮肥对荚干重的影响较大,与N60相比,提高了7.78%,达5%显着水平。初花期至鼓粒期,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表现为N60﹥N30﹥N0。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均提高了大豆叶面积指数。N30、N60对大豆粒叶比影响不大,且在成熟期荚脱落最多。追肥处理以N30+30R3对粒叶比影响最显着,成熟期荚脱落较少。不同施氮量处理间产量增加不显着。N30+30R3与N0相比,增产10.4%,达5%显着水平,与N60相比,增产8.3%,未达显着水平。N30+30R5与N0相比,增产8.7%,达5%显着水平。其他追肥处理的产量与N0相比,增产不显着。
徐洋[10](2008)在《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指标及碳氮代谢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采用框栽方法,设N30 kg/ha、N60 kg/ha、N30 kg/ha + Mg15 kg/ha、N30 kg/ha + Mg30 kg/ha、N60 kg/ha + Mg 15 kg/ha、N60 kg/ha + Mg30 kg/ha共6个处理,测定了大豆叶片的SPAD、叶面积、根瘤干重,大豆淀粉(叶)、可溶性糖(叶茎荚)、酰脲(叶茎荚)和氮(叶茎荚)含量,研究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碳氮代谢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施镁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指数、比叶重,提高粒叶比,增加单位叶面积负荷,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中分配。与N30相比,N30 + Mg15和N30 + Mg30豆荚的脱落率降低6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与N60相比,N60 + Mg15和N60 + Mg30脱落率降低20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2、施镁可以促进大豆对氮素的吸收同化。与N60相比,鼓粒期N60 + Mg15和N60 + Mg30的荚氮素积累量增加22.25%和24.47%,都达到5%的显着水平。盛荚期的SPAD值和产量呈显着正相关。在营养生长期, N60的根瘤干重低于N30,这说明高氮水平下,前期植株的氮代谢增强,抑制大豆根瘤生长。进入生殖生长期,施镁处理的根瘤干重都高于相应的不施镁处理,在R4、R5期,与N60相比,N60 + Mg30根瘤干重分别增加了25.65%和23.96%,都达到1%的显着水平。这说明施镁不仅可以促进氮代谢,还可以缓解氮肥对根瘤生长的抑制,促进根瘤固氮。3、N30 + Mg15和N30 + Mg30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加,碳代谢提高,但是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N60 + Mg15和N60 + Mg30处理减缓了高氮对大豆的碳代谢抑制作用,与N60相比,可溶性糖和淀粉明显增加,尤其是在鼓粒期,为高产和优质提供物质基础,其中N60 + Mg30达到5%的显着水平。施镁大豆淀粉含量增加,前期有利于植株形成、中期有利于花荚发育,后期为籽粒充实提供养分。而且有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给根部,可延缓地下部分的衰老。4、与N30相比,N30+Mg15和N30+ Mg30株荚数、株粒数、百粒重、产量增加,但效果不显着。与N60相比,N60 + Mg15的株荚数、百粒重、产量分别增加8.57%、3.96%、和16.28%,并达到5%的显着水平,N60 + Mg30株荚数、株粒数、产量分别增加21.15%、22.74%和20.66%,达到5%显着水平。施镁还可以提高大豆的脂肪含量,与N60相比,N60 + Mg15和N60 + Mg30脂肪含量增加1.33和1.15个百分点。施镁对大豆蛋白含量影响不大。
二、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
一、历史沿革 |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
四、评说 |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
三、野生大豆研究 |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
一、单产变化 |
二、总产变化 |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
第二节 品种演变 |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
一、清末大豆施肥 |
二、民国大豆施肥 |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
一、发酵类豆制品 |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
三、蛋白类豆制品 |
四、豆乳粉 |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
一、大豆卵磷酯 |
二、大豆低聚糖 |
三、大豆异黄酮 |
四、大豆皂甙 |
五、大豆多肽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
一、积极因素 |
二、消极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3)水分处理对大豆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土壤水分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水分与作物生长的关系 |
1.2.2 作物水分调控的机制与影响因素 |
1.2.3 水分胁迫的后效性和补偿性 |
1.2.4 作物水分-产量关系模型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处理 |
2.2 测定方法 |
2.2.1 株高测定 |
2.2.2 土壤水分测定 |
2.2.3 养分测定 |
2.3 相关计算 |
2.4 分析软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含水量统计模型的构建 |
3.1.1 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与建模思路 |
3.1.2 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模型 |
3.1.3 考虑峰值影响的土壤含水量时间序列模型 |
3.1.4 灌溉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模型 |
3.1.5 灌溉量及水分胁迫历时对土壤含水量影响的二元统计模型 |
3.2 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及构成的影响 |
3.2.1 阶段性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及构成的影响 |
3.2.2 灌溉水平对大豆株高及构成的影响 |
3.3 水分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1 阶段性水分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2 灌溉水平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3 不同灌溉水平下阶段性水分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 水分胁迫对大豆氮、磷、钾营养元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
3.4.1 水分胁迫对大豆氮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
3.4.2 水分胁迫对大豆磷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
3.4.3 水分胁迫对大豆钾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
3.5 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1 苗期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2 花荚期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3 结荚鼓粒期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4 灌溉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土壤含水量统计模型的构建 |
4.2 水分胁迫对大豆株高及其构成的影响 |
4.3 水分胁迫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影响规律 |
4.4 水分胁迫下大豆营养元素的积累规律 |
4.5 水分胁迫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不同时期叶施PGRs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落花落荚研究进展 |
1.3 大豆花荚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条件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5 数据分析与绘图 |
第三章 V3 期叶施 PGRs 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 |
3.1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生长的影响 |
3.2 V3 期叶喷调节剂对大豆荚生长的影响 |
3.3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的影响 |
3.4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3.5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 |
3.6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7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光合性状的调控 |
3.8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叶片C/N 的影响 |
3.9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碳代谢的调控 |
3.10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氮代谢的调控 |
3.11 V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
第四章 R1 期叶施 PGRs 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 |
4.1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生长的影响 |
4.2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荚生长的影响 |
4.3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的影响 |
4.4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4.5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 |
4.6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4.7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光合性状的调控 |
4.8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叶片C/N 的影响 |
4.9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碳代谢的调控 |
4.10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氮代谢的调控 |
4.11 R1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
第五章 R3 期叶施 PGRs 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 |
5.1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荚生长的影响 |
5.2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荚脱落的影响 |
5.3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荚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
5.4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荚PG 活性的影响 |
5.5 R3 期叶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5.6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光合性状的调控 |
5.7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叶片C/N 的影响 |
5.8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碳代谢的调控 |
5.9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植株氮代谢的调控 |
5.10 R3 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调控 |
第六章 不同时期叶施 PGRs 对大豆花荚调控效应的比较 |
6.1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生长的影响 |
6.2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相关酶的影响 |
6.3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
6.4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光合性状的影响 |
6.5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碳氮同化物代谢影响 |
6.6 不同时期叶施调节剂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氮素在大豆体内分配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1.2.2 氮素调控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2.3 大豆群体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
1.2.4 大豆落花落荚与产量的关系 |
1.2.5 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库源关系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框栽试验 |
2.1.2 小区试验 |
2.1.3 大田试验 |
2.2 试验设计 |
2.2.1 框栽试验 |
2.2.2 小区试验 |
2.2.3 大田试验 |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3.1 取样时期及方法 |
2.3.2 样品测试项目及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1.1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1.2 大豆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
3.1.3 氮素调控对大豆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3.2 氮素调控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1 氮素调控对大豆全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2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片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氮素调控对大豆荚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4 氮素调控对大豆茎物质输出率与转化率的影响 |
3.3 氮素调控对大豆粒叶比的影响 |
3.3.1 氮素调控对大豆粒叶比的影响 |
3.3.2 大豆粒叶比和产量的关系 |
3.4 氮素调控对大豆其他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
3.4.1 氮素调控对大豆比叶重的影响 |
3.4.2 氮素调控对大豆粒茎比的影响 |
3.4.3 大豆粒茎比与产量的关系 |
3.4.4 氮素调控对大豆落荚率的影响 |
3.5 大豆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3.5.1 氮素调控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5.2 大豆叶片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
3.5.3 大豆荚果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
3.5.4 氮素调控对大豆脂肪和蛋白的影响 |
3.5.5 粒叶比与脂肪含量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面积指数、冠层透光率的影响 |
5.2 氮素调控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5.3 氮素调控对大豆粒叶比的影响 |
5.4 氮素调控对大豆其他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
5.5 大豆群体质量与产量、品质的关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的生物学规律 |
(二)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 |
(三)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基因的 QTL 定位 |
二、 植物器官脱落的研究进展 |
(一) 植物器官脱落的原理 |
(二) 模式植物离区相关基因研究 |
第三节 关联分析 |
一、 关联分析的原理及方法 |
(一) 关联分析之连锁不平衡 |
(二) 关联分析之衰减距离 |
(三) 关联分析之群体结构 |
二、 关联分析的策略 |
三、 关联分析的优点 |
第四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一、 群体材料 |
二、 仪器设备 |
三、 分析软件 |
四、 SSR 引物筛选 |
五、 田间种植与精准表型鉴定 |
六、 大豆种子 DNA 提取 |
七、 SSR 分子标记全基因组扫描 |
八、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大豆花荚脱落与大豆其他产量性状的分析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的分析 |
二、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的分析 |
三、 大豆农艺性状的分析 |
第二节 东北春大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 |
第三节 群体结构分析 |
第四节 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五节 关联分析 |
一、 大豆花荚脱落率性状关联分析 |
二、 大豆花荚脱落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三、 大豆生育期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四、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五、 大豆株型相关性状关联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一、 关联分析与群体结构 |
二、 关联分析与连锁不平衡 |
三、 关联分析与功能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
四、 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大豆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及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豆群体冠层特性及产量相关指标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大豆生长发育关键调控时期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化学调控技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作者简历 |
(8)密度对大豆田间微气候、群体建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地和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大豆群体微气候研究 |
1.2.2 不同大豆群体生长发育动态 |
1.2.3 不同大豆群体的器官建成 |
1.2.4 大豆籽粒的产量及品质 |
1.3 试验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供试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 |
2.5 测定方法、项目及有关公式 |
2.5.1 取样方法 |
2.5.2 考查指标 |
2.6 数据的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密度对大豆群体微气候的影响 |
3.1 不同密度大豆R5 期群体内部光强分布 |
3.1.1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光合有效辐射强度的垂直分布 |
3.1.2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的透光率 |
3.2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CO_2 浓度昼夜变化 |
3.3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湿度昼夜变化 |
3.3.1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湿度日变化 |
3.3.2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湿度夜变化 |
3.4 不同密度大豆群体内温度昼夜变化 |
3.4.1 不同大豆群体冠层温度昼夜变化 |
3.4.2 不同大豆群体叶温昼夜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密度条件下大豆生育时期变化 |
4.1 密度对大豆生育时期的影响 |
4.2 密度对大豆茎节数发育进程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密度条件下大豆器官建成及碳、氮代谢规律 |
5.1 密度对大豆形态器官建成的影响 |
5.1.1 不同密度大豆个体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2 不同密度大豆单位面积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3 叶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4 叶柄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5 茎秆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6 根的干物质积累规律 |
5.1.7 密度对大豆干物质阶段分配的影响 |
5.2 密度对大豆生殖器官建成的影响 |
5.2.1 不同密度条件下花生长与脱落状况 |
5.2.2 不同密度条件下荚生长与脱落状况 |
5.2.3 不同密度大豆落荚率与荚分布规律 |
5.3 密度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
5.3.1 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动态 |
5.3.2 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蔗糖含量的变化动态 |
5.3.3 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淀粉百分含量的变化动态 |
5.3.4 不同密度大豆转化酶活性的变化动态 |
5.4 密度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5.4.1 不同密度条件下大豆根系活力的变化动态 |
5.4.2 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动态 |
5.4.3 不同密度大豆各器官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动态 |
5.5 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的影响 |
5.5.1 不同密度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5.5.2 不同密度大豆光合速率的变化 |
5.5.3 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相关性 |
5.5.4 不同密度大豆蒸腾速率与干物质积累的相关性 |
5.5.5 密度对大豆气孔导度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密度对大豆产量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6.1 密度对大豆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6.2 密度对大豆品质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2.1 大豆生育期与产量的关系 |
7.2.2 研究大豆各器官生长、代谢规律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氮素调控对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大豆氮代谢 |
1.2.2 大豆的碳代谢 |
1.2.3 施氮对碳氮代谢的影响 |
1.2.4 施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3.1 取样时期与测试项目 |
2.3.2 样品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素调控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3.1.1 氮素调控对大豆含氮量的影响 |
3.1.2 叶片含氮量与荚果含氮量的关系 |
3.1.3 氮素调控对大豆氮积累量的影响 |
3.1.4 氮素调控对大豆茎酰脲的影响 |
3.2 氮素调控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
3.2.1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片SPAD 值的影响 |
3.2.2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 |
3.2.3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片淀粉的影响 |
3.3 氮素调控对大豆C/N 的影响 |
3.4 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 |
3.4.1 氮素调控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氮素调控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3 氮素调控对大豆粒叶比的影响 |
3.4.4 氮素调控对大豆落荚的影响 |
3.5 氮素调控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3.5.1 氮素调控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5.2 大豆氮代谢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 |
3.5.3 大豆碳代谢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 |
3.5.4 叶片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相关性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氮素调控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5.2 氮素调控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
5.3 氮素调控对大豆C/N 的影响 |
5.4 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 |
5.5 氮素调控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指标及碳氮代谢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大豆氮营养 |
1.2.2 大豆镁营养 |
1.2.3 群体质量概念、研究与应用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和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4 样品采集与测试 |
2.4.1 取样时期及方法 |
2.4.2 测试项目及测试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氮镁交互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
3.1.1 氮镁交互对大豆植株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1.2 氮镁交互对大豆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
3.1.3 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和根瘤干重的关系 |
3.2 氮镁交互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3.2.1 氮镁交互对大豆氮积累量的影响 |
3.2.2 氮镁交互对大豆茎秆酰脲积累量的影响 |
3.2.3 氮镁交互对大豆根瘤干重的影响 |
3.2.4 氮镁交互对大豆SPAD 值的影响 |
3.2.5 SPAD 值(R4、R5)和产量的相关性 |
3.3 氮镁交互对大豆C /N 的影响 |
3.4 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 |
3.4.1 氮镁交互对大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4.2 氮镁交互对大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4.3 氮镁交互对大豆比叶重的影响 |
3.4.4 氮镁交互对大豆粒叶比的影响 |
3.4.5 粒叶比和产量的关系 |
3.4.6 氮镁交互对大豆落荚的影响 |
3.5 氮镁交互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5.1 氮镁交互对大豆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5.2 氮镁交互对大豆脂肪和粗蛋白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氮镁交互对大豆碳代谢的影响 |
5.2 氮镁交互对大豆氮代谢的影响 |
5.3 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 |
5.4 氮镁交互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2]有机营养在大豆落花落荚中的作用的初步研究[J].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Station, Nantsun Commune,Weih County, Shantung and Experiment Group of Liutuan Production Brigade, Nantsun Commune, Weih County, Shantu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6(01)
- [3]水分处理对大豆物质积累的影响及土壤水分模型构建[D]. 葛慧玲. 东北农业大学, 2013(08)
- [4]不同时期叶施PGRs对大豆花荚的调控效应[D]. 宋莉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1(09)
- [5]氮素调控对大豆群体质量的影响[D]. 谭征. 东北农业大学, 2009(03)
- [6]东北春大豆花荚脱落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D]. 王欢.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4(12)
- [7]大豆产量的冠层评价指标及化学调控技术研究[D]. 杜吉到.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0(08)
- [8]密度对大豆田间微气候、群体建成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 宋微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
- [9]氮素调控对大豆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D]. 张文钊.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
- [10]氮镁交互对大豆群体质量指标及碳氮代谢的影响[D]. 徐洋. 东北农业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