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

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

一、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白蕤,李玮,陈淼,杨桂生,陈歆,范长华,张文[1](2021)在《基于格网的GCM数据修订分析未来海南岛农业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域,选用5个大气环流模式(GCMs)1970-1999年的逐日输出数据和同期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使用空间插值降尺度到0.5°×0.5°格网。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应用系统误差修订(修正值法或比值法)和多模式集合平均方法(贝叶斯模型平均法BMA或等权重平均法EW),训练与验证GCMs输出值并进行综合修订。在此基础上,分析RCP2.6、RCP4.5和RCP8.5情景下,未来海南岛近期(2020-2059年)和远期(2060-2099年)农业水热资源,包括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10℃积温、≥20℃积温、年降水量、1月降水量和≥20℃界限温度生长期间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GCMs输出值的系统误差和BMA权重系数在格网间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GCMs输出值低估逐日最高气温约3.55℃,高估逐日最低气温约1.19℃,逐日降水量仅为观测值的54.35%。基于格网的综合修订,可有效降低GCMs输出值在空间上的不确定性,BMA与EW的修订结果相似,均优于单一GCM模式。通过格网BMA综合修订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在验证期的相关系数r分别约提升0.10、0.07和0.0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约降低2.38℃、1.01℃和1.01mm;较单一GCM相对观测值的偏差平均约减少3.25℃、1.13℃和25.67mm。未来海南岛农业热量资源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从中部向外围逐渐升高,高温主要分布在南部至西部沿海地区,年平均气温的增幅全岛较为接近,1月平均气温、≥10℃积温和≥20℃积温的增幅分别表现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和由中部向外围递减。在时间上,RCP8.5情景下所有农业热量资源均为极显着增加且增温最快,RCP4.5情景为先增加后平缓,RCP2.6情景较为平缓,远期无显着增温。未来海南岛降水资源在空间上转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格局,南部和北部沿海地区降水变率增加,西部和中部降水变率减少,在时间上无显着变化趋势。随着未来海南岛气候变暖和降水格局的改变,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应提前布局,做好趋利避害。

刘长利[2](2020)在《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文中指出民国时期云南的植棉业是地域特征与时局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本文试图通过对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研究寻找其发展的原因与失败的根源。首先,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展以边疆开发为大背景,期间依据不同的时代特征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本文的前三章便是以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进行展开。第一章为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初露端倪”,时间断限自1913年至1928年。首先探讨该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代特征——禁烟与利权。其次通过云南省长公署的棉业提倡对第一阶段云南省植棉业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再次通过史料阐述棉籽的购买与试种。最后通过分析植棉面积与产量,解读这一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总体情况。第二章为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方兴未艾”,时间断限自1928年至1938年。首先交代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代背景——龙云主政。其次,通过棉业机构的设立,包括棉作试验场、棉业处及推广所,将建设“新云南”时期的历史过程进行复原。第三章是全面抗战时期云南的植棉业,时间断限自1938年至1945年。首先阐述木棉的“重新发现”,其次通过史料研究草棉的发展趋势,随后将木棉的种植与推广情况进行叙述,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木棉的发展状况。第四章主要探讨地域特征及时局因素是如何作用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展。首先分析云南植棉业发展的时局特征。其次,分别探析草棉、木棉与云南地域环境的关系。最后探讨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产清清[3](2020)在《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建设的分析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草场景观是在草场畜牧功能的基础上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更高需求而衍生出来的对其景观价值的挖掘。目前我国对草场的研究方向局限在畜牧功能而忽视其潜在的景观价值,研究地域集中在西北、西南等地区,专门针对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的研究寥寥无几。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地资源丰富但整体利用率低下,为了进一步探讨草场景观在该区的应用价值和景观效果,本文采用文献调查研究、实地调研分析、案例实证等方法,对该区草场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旨在在该区打造出集观赏性、趣味性、生态性、教育性、生产性为一体的原生态草场景观新焦点。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调查统计了江淮分水岭地区常见的草场植物(牧草和观赏草)共10科53属68种,涵盖其观赏特性、最佳观赏期、生态习性等内容。并将草场景观按景观特征、形成方式、利用方式、植物组成、土壤湿度、地形坡度、观赏期等因素进行了分类梳理。(2)统计数据资料分析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形、水文、土壤等特征,结合草类资源自身优势和综合效益,得出了该区发展草场景观的合理性。并对江淮分水岭地区三个不同类型的草场进行比较分析,为草场景观建设提供了借鉴思路。(3)将江淮分水岭地区按地形特征划分为低山丘陵区、畈冲缓坡区、水塘低洼区三个分区,对每个分区立地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各分区草场景观建设策略,并对草场重要节点(入口处、道路两旁、水塘附近、树林草地交界处、道路交叉口)进行了植物配置以提升整体景观效果。(4)应用实际案例——安徽杰宸农业生态园草场景观规划项目,按照提出的草场景观规划策略进行了实践验证。

李帅[4](2020)在《1961-2017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未来情景模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结构复杂多样,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了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作物所需有效积温是农业生产应对增温变暖的首要前提。本文使用惩罚最大F检验对站点温度集进行非均一性检验并插补修正,通过泰勒图确定最佳的历史数据集与插值方法的组合和CMIP6模拟中国有效积温最佳的模式,使用Manner-Kendall检验、REOF、k-means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1961-2017年水稻、小麦、玉米所需有效积温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突变前后的变化情况及物理区划;预测在未来情景下,全球升温1.5℃、2℃会对中国粮食作物热量资源的潜在积极或消极影响。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热量资源时空格局及长期变化趋势,帮助种植者制定更好的长期决策,为全国综合农业区划的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1961-2017年水稻、玉米、小麦有效积温整体均表现出自南向北随纬度更替变化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和自东向西随海拔变化的阶梯状分布规律。全国可种植小麦面积最多,其次为水稻,玉米最少。三种作物有效积温整体均呈显着的升高趋势,其中小麦的积温增幅最大(约40-90℃·d/10a),其次为玉米,水稻增幅较小;呈减小趋势的地区主要为澜沧江中游地区。三种作物的有效积温均于1991-2005年之间发生突变,突变前后,三种作物的积温界线均表现为北移、西移趋势显着。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全国约80%的地区水稻、玉米积温增幅在100-300℃·d,小麦增幅在150-350℃·d;三种作物有效积温均表现出北方升幅整体高于南方地区。(2)使用REOF与k-means聚类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三种作物进行区划,其中水稻积温划分为5个分区,玉米积温有4个分区,小麦有7个分区。对比三种作物的区划结果,发现水稻与玉米区划结果相似;三种作物的高值区及长江流域均能成为一个单独的分区,并且均有两个分区以大凉山为界,区域划分比较合理客观。(3)在4种不同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下,全球升温1.5℃、2℃时,三种作物的有效积温仍均表现出自南向北随纬度更替变化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和自东向西随海拔变化的阶梯状分布规律。有效积温均呈上升趋势,各种植界限均向北、向西、向高海拔方向移动,2℃情景下积温增幅整体高于1.5℃情景。SSP3-7.0、SSP5-8.5情景下积温增幅相对较高,但三种作物积温变化趋势不一致,变化结果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增加或下降趋势。SSP1-2.6、SSP2-4.5情景下的三种作物积温变化趋势一致,且这两种情景模拟的人类社会发展都是朝着相对乐观的趋势进行的。(4)SSP1-2.6情景下,全球平均温度于2017年升温达到1.5℃,于2034年达到2.0℃。1.5℃情景下,全国约60%的地区三种作物的积温增幅在100-600℃·d,北方地区三种作物积温增幅整体高于南方地区;2℃情景下,约60%的地区积温增幅在250-900℃·d,北方地区积温增幅整体低于南方地区。SSP2-4.5情景下,全球平均温度于2023年升温达到1.5℃,于2038年达到2.0℃。1.5℃情景下,全国约60%的地区三种作物的积温增幅在100-700℃·d左右;2℃情景下,全国约60%的地区积温增幅在250-800℃·d左右;两种情景下三种作物积温均表现出西部地区升幅整体高于中东部地区。整体来说,高温区增高更快,低温相反不明显,寒冷区可能霜冻等会影响更明显,具体表现为南北方积温升幅的差异。

苍薪竹[5](2020)在《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褐飞虱是一种具有专食性、远距离迁飞性、灾变爆发性等特点的重大水稻害虫。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大气中低温环境可以有效地胁迫褐飞虱迁入过程,导致其种群在某些区域集中降落。这种低温胁迫引起的褐飞虱迁飞种群降落多发生于年内早期种群北迁或年终南迁的过程中,并大多会与其它气象要素场(如风场、垂直气流场、相对湿度场等)共同作用于褐飞虱的降落过程。以往国内外多以单一的褐飞虱迁入个例结合大气背景场来综合分析其降落机制,而对多年大气低温胁迫对褐飞虱迁入影响的统计特征及其对褐飞虱降落过程中的胁迫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基于多年褐飞虱灯捕数据,并利用HYSPLIT模式模拟了2000—2017年间褐飞虱年内首次迁入我国西南、华南两个稻区的迁飞过程,揭示了两个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的时空分布规律,同时统计了历次初始迁入过程中大气温度场的特征量,比较了褐飞虱在两稻区、不同年内初始迁入期大气低温胁迫产生的作用差异。从受大气低温影响的初始迁入过程中筛选出典型个例,结合气象数据剖析了不同条件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将为全球变暖趋势下褐飞虱迁入发生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也为我国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早期预警和水稻生产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2000—2017年华南、西南两稻区褐飞虱年内迁入始见期和首次迁入峰日的发生规律及初始迁入过程受大气温度场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得到:(1)近年来褐飞虱初始迁入中国的时间提前,初始迁入华南稻区的时间比西南稻区早。西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其3月份盛行迁飞层温度升高有关,而华南稻区始见期提早可能与褐飞虱种群越冬北界北移有关。(2)西南稻区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缅甸,华南稻区年内初始迁入的境外虫源主要来自越南和老挝的中北部。(3)对盛行迁飞层的温场分布研究表明,在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过程中低温屏障发生的概率约为54.4%,迁入当晚降虫地的平均低温强度为13.45℃,平均降温幅度为1.88℃。其中低温胁迫在华南稻区表现更为显着(发生概率为58.3%,平均强度为13.18℃),在始见期表现得更明显(发生概率为70.6%,平均强度为12.53℃)。2、针对不同天气背景下大气低温对褐飞虱迁入过程影响的典型个例研究表明:(1)低温胁迫对褐飞虱降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冷空气产生的低温胁迫迫使北迁的褐飞虱种群降低迁飞高度选择适宜温场,最终在“冷墙”南侧降落,同时冷区的下沉气流在动力上胁迫种群降落;二是降虫区周围的流场受到冷气团的扰动后发生改变,褐飞虱种群失去了适宜北迁的有效流场,导致一次迁飞过程结束。(2)华南稻区由于断续的低山无法有效阻挡北方冷空气的入侵也无法有效阻挡褐飞虱种群的北迁,因此,大气低温对褐飞虱的北迁屏障作用更显着些;而西南稻区则是由于其高海拔的地形,使向北运动的携虫气流被迫抬升,其地形胁迫与上层低温胁迫共同作用而导致种群降落,因此,低温胁迫作用相对弱些。

徐妍艳[6](2019)在《降雨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迁飞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褐飞虱是一种喜温喜湿的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尤其受温度和降雨影响较大。我国南方稻区是褐飞虱的主要危害区域,研究降雨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可为褐飞虱迁入的气象条件预报及进一步提高褐飞虱灾变预警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2006-2016年中国南方稻区105个植物保护站的褐飞虱灯诱数据和720个地面常规气象观测台站的逐日降雨资料,挑选出15个代表性病虫测报站点,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及SPSS统计学软件对降雨影响褐飞虱迁入的特征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并筛选出特殊降雨类型下的迁入峰个例,通过NCL软件分析其天气发生背景,并结合WRF模式,分析降雨对褐飞虱迁入影响的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迁飞发生季内,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的迁入虫量与降雨量的空间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降雨日数和降雨量的增加有利于褐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发生。因虫源区虫口基数、大气环流背景、降虫区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性,个别虫害大发生年或个别降雨涝年两者变化会出现不一致的特征。(2)从迁飞季内虫量和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序列上看,各稻区历年迁入该稻区虫量与降雨量起伏变化基本一致,但北迁过程中受降雨的影响褐飞虱迁入量的变化不稳定。这是由于夏季为我国降雨多发期,且强对流天气较多,往往出现短时强降雨天气,因降雨量分布的时空不均一性而导致降虫分布的时空不均一性。在褐飞虱向南回迁过程中四个稻区的迁入虫量与降雨量的年际变化趋势较吻合。最大迁入峰前的降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降雨区褐飞虱种群的迁入,两者吻合的概率高达70%以上,其中小雨强度的降雨过程最有利于褐飞虱种群的迁入。(3)中国南方稻区15个代表站2006-2016年中褐飞虱最大迁入峰当天因受低压系统、高空槽或锋面天气系统影响而出现降雨的概率达6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系统产生的西南暖湿气流为褐飞虱的迁入提供了有利的动力和热力条件。在上述天气系统影响下的降雨带来的高湿环境与拖曳下沉气流均对褐飞虱的集中降落产生有利的影响,继而出现迁入峰。(4)利用WRF模式模拟了2013年8月28日-30日的个例,分析了逐小时降雨量和850hPa高度上的风场,发现此次褐飞虱迁入峰前12小时,降雨区范围分布最广,降雨量也最大,随着降雨区逐渐缩小,降雨量的慢慢减少,迁入峰出现;且850hPa上的西南风和平直西风气流非常有利于褐飞虱的大规模迁入。

熊睿[7](2019)在《冬季夜间补光诱导火龙果开花的技术优化与分子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龙果作为一类新兴水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愈受消费者喜爱。在植物生命周期中,开花作为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标志,是适应季节变换的重要响应措施。火龙果作为长日照被子植物,定然也需要开花来进行发育阶段的转换。在我国,大多数火龙果花在5月至10月底开花。即使是地处独特的热带气候的海南岛,在11月份后,由于光照时间的不足,火龙果也不会开花了,严重制约了火龙果在冬季的产量。目前,生产上进行的补光措施虽然能够催花,但是缺乏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也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国内外对于拟南芥等模式植物的开花机制研究较多,但在火龙果这种新兴的热带植物中,其诱导开花的基因调控网络在国内外就鲜有研究。为了优化生产上火龙果冬季补光的策略以及初步探究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调控网络。本论文展开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以“金都一号”火龙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统计三批不同时间点的开花数探究不同的光谱和补光时间对于火龙果开花的影响,得出最优的海南冬季火龙果补光措施。同时测定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花青素的含量在不同的光谱和光照时间下是否有显着的变化,从而在宏观上对冬季诱导火龙果开花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选取四个不同的火龙果阶段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与诱导开花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而后进行qPCR验证、组织特异性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深入研究火龙果开花相关的基因等分子机制的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为分子技术创造新的火龙果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补光时间和光谱对诱导火龙果开花不仅主效应明显而且有着显着的交互作用。2月初至2月下旬,建议采用组合光15 W,补光时长至少5小时。2月下旬至3月上旬,建议采用组合光15 W,补光4小时。3月上旬到3月底,建议采用组合光15 W,补光3小时。2、补光时间和光谱对于火龙果可溶性糖含量的主效应不显着,交互效应也不显着。补光时间和光谱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主效应不显着,但是交互效应显着,在组合光补光2h下达到蛋白含量达到最低值。光谱对于花青素含量的有显着的主效应,在红光、组合光、蓝光的条件下均显着下降;补光时间对花青素的主效应不显着,交互作用也不显着。3、转录组原始数据经过过滤组装后得到68113个Unigene,总长度为60580077 bp,所有样品表达的基因有67394个。将Unigene与四大数据库进行比对后发现有注释的基因共有29959个。其中有29782(43.72%)个Unigene在Nr中获得功能注释,20716(30.41%)个Unigene在Swissprot数据库中获得功能注释。在KOG和KEGG中分别有 18088(26.55%)、11059(16.23%)个 Unigene 获得功能注释。4、对不同组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分析,发现主要集中在membrane、catalytic activity、transport activity、metabolic process 和 single-organism transport 上。接着进行KEGG pathway 分析,发现 NL-VS-LO 的 DEGs 主要集中在 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ko04075)和 Circadian rhythm-plant(ko04712);其他组间的 DEGs主要集中在 Metabolic pathways(ko01100)、Biosynthesis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ko01 110)和 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ko00500)上。5、通过转录组数据筛选出ATP合成和蔗糖合成酶相关的基因,挑选了生长素、茉莉酸、油菜素类固醇和赤霉素等激素途径相关的基因。找出了 CO、FT的同源基因和circadian clock相关的基因,找到了编码CDF、MADS-box和TCP对于开花比较重要的转录因子的基因。6、将上述具有代表性的基因挑选出表达量较高的32个基因进行qRT-PCR验证,表明转录水平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基本相符。并从中挑选出CDF-3 like,CO-15like,FT,TCP14,和编码 agamous-like MADS-box protein AGL12 的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检测,表明在茎、花、果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部位都有表达。7、通过本次研究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出一部分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调控网络图,为后续深入探究火龙果开花代谢通路提供研究思路。

孙思思[8](2018)在《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稻飞虱主要包括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和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是对亚洲水稻危害极其严重的迁飞性害虫。每年春季,大量稻飞虱从境外迁入我国,迁入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年稻飞虱的发生为害程度,而迁入量不仅受到虫源地基数的关键影响,还在迁入过程中受到大气环流背景的极大影响。以往国内外学者在短期大气动力过程和长期气候变化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做了较多的探讨,但对中期天气变化以及10-90d大气低频振荡对稻飞虱迁飞的研究知之甚少。本文从该角度出发,详细阐释了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10-20d)和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30-60d)对稻飞虱迁入的影响。另外,针对稻飞虱的早期迁入,本研究揭示了早期迁入种群动态变化特征以及虫源地的分布,并阐明了 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大暴发的原因。因此,本文不仅从气象方面着手探讨了低频大气环流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更紧扣种群本身,明确近年来种群迁飞规律以及暴发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稻飞虱的灾变预警能力和保障水稻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研究我国东半部47个站点2007-2016年平均褐飞虱前期迁入量可知,两广南部稻区站点主要表现为10-20d低频振荡特征;南岭稻区主要有10-20d或10-30d低频振荡周期;岭北稻区也主要表现为10-20d低频特征,但还有两站存在30-60d低频特征;沿江稻区主要存在10-20d、20-30d和30-60d的低频振荡周期。研究华南稻区20站2011-2016年平均白背飞虱前期迁入量低频特征得出,华南稻区大多站点表现为10-20d的低频振荡特征,还有少量站点存在20-30d或30-50d的低频振荡周期。2.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2007-2016年4-6月湖南省和江西省褐飞虱迁入量主要存在10-20d的低频振荡特征,而与低频虫量显着相关的850hPa大气环流量场为低频风场和低频位势高度场。在褐飞虱迁入高峰时期,低频风场盛行西南风和西风,这有利于褐飞虱的北迁;低频位势高度场形势位于脊前槽后,产生的下沉气流有利于褐飞虱迁入至研究区。总之,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从动力方面影响了褐飞虱的北迁过程。3.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的影响2011-2016年3-5月华南稻区白背飞虱迁入虫量的主要低频周期为10-20d和20-30d,其中10-20d振荡周期更显着,各低频大气环流要素场中低频纬向风、经向风、位势高度场与低频虫量之间有显着正相关。分析准双周低频风场可知,迁入量上升期,华南主要受盛行的偏南风控制,随后西南风逐渐增强,直到迁入量峰期时达到最强,表明西南风有利于种群的北迁并对迁入起到关键作用;准双周低频高度场上可以发现,在研究区处于低频高度场正异常的形势下,容易产生下沉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迁入和降落;而当研究区处于负异常的形势下,整个环流形势不利于白背飞虱迁入,迁入量减少。4.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利用2007年江岭稻区13站褐飞虱逐日灯诱资料为个例分析了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我国江岭地区褐飞虱迁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7年夏季(6-8月)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虫量有10-20d和30-60d两种低频振荡周期,其中30-60d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更为显着。(2)影响30-60d褐飞虱迁入虫量低频振荡的关键因素是同频域850hPa风场和高度场的低频振荡。(3)北半球准双月低频振荡在经向上有从低纬度热带向中高纬地区传播的特征,而纬向上的自东向西传播加强其北传,有利于华南稻区的褐飞虱向江岭地区北迁,继而导致7月中下旬江岭稻区褐飞虱的大量迁入。(4)分析各个位相的低频大气环流形势后发现,2007年夏初,控制或影响我国东半部的西风带低压槽东移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北移西伸增强,此时,我国东南部地区处于槽前脊后,来自南海地区的偏南暖湿气流不断加强并向江岭地区输送,非常有利于褐飞虱种群从华南稻区向江岭稻区的迁入。(5)对迁入江岭地区的褐飞虱作回推轨迹分析,振荡高峰期褐飞虱借助此时强劲的西南风进行远距离北迁,虫源地主要分布在两广南部和湖南中南部,与低频环流形势相对应。5.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及虫源地分析选取了两广南部褐飞虱有代表性的8站2007-2016年3-5月逐日灯诱数据分析其种群早期迁入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虫源地分布可知:(1)两广南部大部分站点褐飞虱的平均始见期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之间.(2)近年来两广南部迁入量较早年有所回落,一般3月开始有迁入发生,4月时迁入峰次较少,到5月时峰次逐渐增多,5月是主要迁入时期。(3)两广南部早期迁入的境外虫源地主要都分布在越南中部、老挝中部,以及少量来自泰国东北部,而国内的虫源地最主要在海南岛还有两广最南端部分地区。虫源地3-5月常年盛行西南风,特别在主迁入期5月西南风十分稳定,稳定的西南风有利于中南半岛的褐飞虱北迁进入我国。6.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及2012年大暴发原因分析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规模是影响我国暴发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早期迁入中国华南的白背飞虱种群量具有显着的年际波动,特别是2012年春季华南出现大范围同期突增且规模宏大,降虫峰次之多范围之广迁入量之大历史罕见。因此,本研究以2011-2016年华南和越南稻区的灯诱数据为基础,通过轨迹模拟可知华南早期迁入白背飞虱的虫源主要来自于越南中北部、老挝及泰国东北部。对种群生长、迁飞过程和相关气象因子的分析,揭示了早期迁入种群大暴发的原因:(1)虫源地的扩大可作为一个前提条件(2)秋季回迁种群规模的巨大和越南南部和老挝冬季温度的偏高增加了初始虫源基数;(3)在种群主迁期时,连续盛行的西南气流有利于种群的北迁。因此,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种群的大发生是其周期性迁飞过程中各个环节综合作用的结果。

杨艳[9](2018)在《中国主要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的构建与试用》文中指出任何转基因作物在进入商业化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价。评价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作物对农田重要非靶标节肢动物的生态影响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非靶标安全评价需要以农田中栖居的节肢动物群落知识等作为依据。此外,田间节肢动物种类繁多,不可能对所有节肢动物进行评价。因此,需要遴选合适的节肢动物代表种。基于系统的文献检索和Microsoft Access2010(结构化查询语言SQL)软件,构建了我国主要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该数据库可用于转基因作物环境风险评价的四个方面:1)非靶标物种的识别;2)辅助实验室物种的确定;3)辅助高级Tier试验物种的选择;4)为商业化后的环境监测确定合适的物种。该数据库收集了来自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超过900篇的文献,包括2520种节肢动物18375条物种丰富度的记录。数据库提供了我国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大豆、棉花和小麦五种作物田节肢动物的详细生物学信息及地理分布信息,主要包括节肢动物物种的拉丁名、异名、分类、地理分布、丰富度、生态功能、栖息习性及取食习性等,还包括了不同研究中采集物种的经纬度信息、节肢动物的调查取样方法和时间等信息。数据库收集的节肢动物种类涵盖了25个目、255个科。其中,蜘蛛目(458种)、半翅目(436种)和鞘翅目(417种)是记录物种最多的三个目。来自蜘蛛目、膜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和双翅目六个目的节肢动物数量占总物种数的93%。所记录的节肢动物中,植食性节肢动物1091种;捕食性节肢动物938种;寄生性节肢动物502种。有关传粉类节肢动物的研究记录很少,本数据库仅收录28种传粉类节肢动物。分解类节肢动物(土壤昆虫)的研究记录极少,该数据库仅收录9种分解类节肢动物。结合我国各省五种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绘制了我国节肢动物分布图。每种作物在每个省因种植情况的不同,其田间节肢动物物种的研究情况也不相同。其中,水稻田节肢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湖南省(1198种)、其次是福建省(993种)、广东省(785种)、贵州省(602种)及湖北省(478种);棉花田节肢动物记录最多的省份是湖北省(553种)、其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01种)、河南省(293种)、山东省(256种)和安徽省(236种);大豆田节肢动物记录最多的省份是吉林省(363种)、其次是安徽省(349种)、黑龙江省(158种)、福建省(144种)和江苏省(124种);玉米田节肢动物记录最多的省份是山东省(175种),其次是吉林省(146种)、湖北省(110种)、河南省(101种)和黑龙江省(84种);小麦田节肢动物记录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132种)、其次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08种)、河北省(103种)、陕西省(49种)、宁夏回族自治区(45种)及黑龙江省(45种)。不同省份不同作物上的节肢动物被研究和记录频次与该作物在本地区的种植面积和重要性相关。为了阐明该数据库的功能和作用,通过5个假设案例和2个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利用该数据库科学遴选节肢动物指示种以支持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价工作。基于数据库中数据的分析,初步提出了在转基因作物非靶标效应评价中应该重点关注的物种名单,为精准评价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奠定了基础。同时,分析了该数据库在查询田间濒危物种及田间节肢动物种群动态监测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数据库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和方法。

邹祯[10](2018)在《海南三亚铁炉港白骨壤和正红树种群的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比研究了三亚铁炉港的白骨壤和正红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年龄阶段的亚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交配系统、花粉流和种子流以及小尺度的空间遗传结构,以及云霄白骨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结果如下:(1)在铁炉港,正红树的遗传多样性(I=1.082,He=0.541)高于白骨壤(I=0.644,He=0.393),不同年龄阶段的亚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均不显着。铁炉港的白骨壤种群遗传多样性显着高于云霄种群,且单倍型种类比云霄多一种,两种群间出现显着遗传分化。(2)正红树的多位点异交率(tm=1.055±0.111)高于白骨壤(tm=0.742±0.212),正红树的双亲近交率(tm-ts=-0.050)低于白骨壤(tm-ts=0.111),高水平的异交率和低水平的双亲近交率是正红树遗传多样性更高的原因之一。(3)白骨壤的平均花粉流和种子流大于正红树。通过对种子进行父本分析计算母树与父本之间的距离为花粉流(白骨壤88.9 m,正红树34.3 m),对幼苗进行亲本分析,计算幼苗与母本的距离为种子流(白骨壤37.3 m,正红树20.0 m)。(4)正红树的空间遗传结构强度(Sp=0.083)略高于白骨壤(Sp=0.072),正红树种群在0~12 m的距离内具有显着的空间遗传结构,而白骨壤在0~24 m的距离内具有显着的空间遗传结构。(5)白骨壤在适应上更倾向于以量取胜的r对策,而正红树更倾向于以质取胜的K对策。综上,铁炉港的白骨壤和正红树在生态对策、交配系统和基因流(包括花粉流和种子流)上差异显着,作为嗜热性窄布种的正红树比抗寒性广布种的白骨壤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由此推测演替中后期的建群种正红树正在逐渐取代演替初期的先锋种白骨壤。

二、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格网的GCM数据修订分析未来海南岛农业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数据修订方法
        1.3.1 系统误差修订
        1.3.2 多模式集合平均
        1.3.3 修订结果评价
    1.4 农业界限温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个GCMs模式输出数据的修订
        2.1.1 格网数据的系统误差
        2.1.2 格网数据的BMA权重系数
        2.1.3 格网数据的综合修订结果
    2.2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业热量资源变化分析
    2.3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降水资源变化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3.2 讨论

(2)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四、相关概念及时间断限
第一章 “初露端倪”——禁烟、利权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1913-1928)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发端与缘起
        一、边疆经济开发
        二、鸦片与棉花
        三、利权的丧失
    第二节 省署的棉业提倡
        一、创设督办棉业机关
        二、制定督办棉业章程
        三、督办棉业细则
        四、督办棉业程序
        五、调查宜棉地区
    第三节 购籽、试种与筹办纱厂
        一、美棉等新棉籽的引进
        二、阿迷试验场的棉籽试验
        三、筹办纱厂
        四、小结
    第四节 植棉业的初步发展
        一、棉花产额
        二、植棉面积
        三、小结
第二章 “方兴未艾”——龙云主政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1928-1938)
    第一节 建设“新云南”时期的植棉业
        一、龙云主政
        二、边疆开发方案中的植棉业
    第二节 “与日俱增”的棉作试验场
        一、宾川及各县棉作试验场
        二、试验成绩
    第三节 组织机构的建立
        一、冯泽芳来滇考察
        二、棉业处与推广所
第三章 时局所迫——后方建设与全面抗战时期云南植棉业(1938-1945)
    第一节 木棉的“重新发现”
        一、草棉推广受阻
        二、木棉的生理特性
        三、特殊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难见成效的草棉
    第三节 木棉种植与推广
    第四节 “难堪大任”的木棉
第四章 谁主沉浮——影响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时空机制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的时局特征
    第二节 地域环境与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
        一、经济发展、农业推广与云南地域环境
        二、草棉
        三、木棉
    第三节 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建设的分析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相关概念界定
    国内研究进展
    国外研究进展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文献调查研究
        1.4.2 实地调研分析
        1.4.3 案例实践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植物调查研究
    2.1 草场植物组成
    2.2 常见牧草资源统计
    2.3 常见观赏草资源统计
第3章 草场景观分类
    3.1 按景观特征分类
        3.1.1 株高
        3.1.2 株型
        3.1.3 质地
        3.1.4 花穗
    3.2 按形成方式分类
    3.3 按利用方式分类
    3.4 按植物组成分类
    3.5 按土壤湿度分类
    3.6 按地形坡度分类
    3.7 按观赏期分类
第4章 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草场景观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现状
    4.1 江淮分水岭地区发展草场景观的可行性分析
        4.1.1 草类资源自身优势
        4.1.2 传统农业发展受到制约
        4.1.3 发展草场景观综合效益显着
    4.2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发展现状
        4.2.1 开发现状
        4.2.2 开发存在的误区
第5章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营造方法研究
    5.1 草场景观案例研究
        5.1.1 滁州大柳草场
        5.1.2 岸上草原都市田园景观改造规划
        5.1.3 明光黄寨草场
        5.1.4 案例小结
    5.2 不同立地环境草场景观营造方案
        5.2.1 低山丘陵区
        5.2.2 畈冲缓坡区
        5.2.3 水塘低洼区
    5.3 不同节点处点缀观赏草配置
        5.3.1 入口处
        5.3.2 道路两旁
        5.3.3 树林草地交界处
        5.3.4 水塘附近
        5.3.5 道路交叉口处
第6章 规划设计实例分析——以安徽杰宸农业生态园草场景观规划为例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缘由
        6.1.2 项目建设目标
        6.1.3 项目功能定位
        6.1.4 SWOT分析
    6.2 基地现状分析
        6.2.1 区位交通条件
        6.2.2 基地周边条件
        6.2.3 基地内部条件
    6.3 项目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6.3.1 指导思想
        6.3.2 规划原则
    6.4 总体规划
        6.4.1 项目主题
        6.4.2 规划平面
        6.4.3 功能分区
        6.4.4 草场体验活动策划
        6.4.5 规划效果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讨论与展望
        7.3.1 选择合适的观赏草品种
        7.3.2 促进多产业融合
        7.3.3 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1961-2017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未来情景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数据选择及最优空间插值模型验证
3 粮食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分析
    3.1 水稻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区划
        3.1.1 水稻有效积温空间分布
        3.1.2 气候倾向率
        3.1.3 有效积温突变前后的空间变化
        3.1.4 水稻有效积温时空区划
    3.2 玉米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区划
        3.2.1 玉米有效积温空间分布
        3.2.2 气候倾向率
        3.2.3 有效积温突变前后的空间变化
        3.2.4 玉米有效积温时空区划
    3.3 小麦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区划
        3.3.1 小麦有效积温空间分布
        3.3.2 气候倾向率
        3.3.3 有效积温突变前后的空间变化
        3.3.4 小麦有效积温时空区划
    3.4 本章小结与讨论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全球增温1.5℃、2℃情景下中国粮食作物有效积温的空间模拟
    4.1 未来气候模型与情景的选择
    4.2 SSP1-2.6情景下三种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2.1 SSP1-2.6情景下全球升温1.5℃、2℃的时间
        4.2.2 中国水稻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2.3 中国玉米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2.4 中国小麦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3 SSP2-4.5情景下三种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3.1 SSP2-4.5情景下全球升温1.5℃、2℃的时间
        4.3.2 中国水稻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3.3 中国玉米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3.4 中国小麦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4 SSP3-7.0情景下三种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4.1 SSP3-7.0情景下全球升温1.5℃、2℃的时间
        4.4.2 中国水稻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4.3 中国玉米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4.4 中国小麦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5 SSP5-8.5情景下三种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5.1 SSP5-8.5情景下全球升温1.5℃、2℃的时间
        4.5.2 中国水稻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5.3 中国玉米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5.4 中国小麦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
    4.6 本章小结与讨论
        4.6.1 讨论
        4.6.2 小结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历史时期研究结论
    5.2 未来模拟研究结论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褐飞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1.2.2 温度对褐飞虱越冬界的影响
        1.2.3 褐飞虱迁飞行为的研究进展
        1.2.4 褐飞虱的降落机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所用资料
    2.3 研究方法
        2.3.1 虫情调查方法
        2.3.2 轨迹分析方法
        2.3.3 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章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迁飞时空规律
    3.1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时间动态
        3.1.1 始见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3.1.2 首次迁入峰期褐飞虱迁入时间动态分析
    3.2 初始迁入期褐飞虱发生空间分布
        3.2.1 初始迁入过程的轨迹空间分布
        3.2.2 初始迁入过程中降虫地的空间分布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褐飞虱初始迁入过程中的低温胁迫特征
    4.1 初始迁入期的温度变化动态
        4.1.1 始见期温度变化动态
        4.1.2 首次迁入峰期温度变化动态
    4.2 迁入地温度分析
    4.3 低温胁迫统计特征
        4.3.1 低温胁迫特征地理差异
        4.3.2 西南稻区、华南稻区低温胁迫特征上的时间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低温胁迫作用机理—以初始迁入个例为例
    5.1 华南稻区典型个例
        5.1.1 虫情结果分析
        5.1.2 大气环流场分析
        5.1.3 风—温场分析
        5.1.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5.2 西南稻区典型个例
        5.2.1 虫情结果分析
        5.2.2 大气环流场分析
        5.2.3 风—温场分析
        5.2.4 气象要素的垂直场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参与科研项目
致谢

(6)降雨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迁飞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褐飞虱迁飞规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降雨对褐飞虱灾变性迁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1.1 虫情资料
        2.1.2 气象资料
        2.1.3 地理信息图层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选取
        2.2.2 褐飞虱发生程度等级
        2.2.3 ArcGIS空间分析
        2.2.4 相关性分析
        2.2.5 轨迹分析方法
        2.2.6 WRF模式及参数化方案
第三章 我国南方稻区褐飞虱发生特点
    3.1 我国南方稻区褐飞虱迁飞的时空变化规律
        3.1.1 褐飞虱降落的时间变化规律
        3.1.2 褐飞虱发生的空间变化规律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与我国南方稻区褐飞虱的时空分布特征
    4.1 褐飞虱迁入虫量与降雨量的空间变异分析
    4.2 褐飞虱重大发生过程与降雨特征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4.3 降雨量对褐飞虱不同迁飞时段虫量的影响
    4.4 降雨强度对褐飞虱虫量及迁飞过程的影响
        4.4.1 不同强度降雨日数与虫量间的相关性
        4.4.2 不同降雨强度对褐飞虱最大迁入峰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天气形势下降雨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1 气旋系统降雨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1.1 气旋系统下降雨量与褐飞虱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5.1.2 气旋系统降雨个例的天气背景分析及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2 台风系统降雨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2.1 台风系统下降雨量与褐飞虱的时空变化特征
        5.2.2 台风降雨个例的天气背景分析
    5.3 冷锋天气系统降雨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3.1 冷锋锋后降雨量与褐飞虱的时空变化特征
        5.3.2 冷锋锋后降雨个例的天气背景分析
    5.4 WRF模式模拟典型降雨个例对褐飞虱迁飞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冬季夜间补光诱导火龙果开花的技术优化与分子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火龙果研究进展
        1.1.1 火龙果概况
        1.1.2 火龙果生态适应及生理特点
        1.1.3 火龙果授粉及繁育特性
        1.1.4 火龙果营养及功能性研究
    1.2 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
        1.2.1 植物开花生理和形态研究
        1.2.2 植物开花的组学研究进展
    1.3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3.1 转录组学介绍概况
        1.3.2 转录组学在植物中的应用
    1.4 荧光定量技术
        1.4.1 荧光定量技术的概况
        1.4.2 qPCR的应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2 技术路线
2 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生长条件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1 主要设备仪器
        2.3.2 主要试剂
        2.3.3 分子克隆的主要试剂盒
    2.4 火龙果补光处理的生理指标的测定
        2.4.1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4.2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2.4.3 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2.5 样品准备和转录组测序
        2.5.1 实验流程
        2.5.2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2.5.3 测序数据质控
        2.5.4 De novo组装
        2.5.5 Unigene总体表达量统计
        2.5.6 Unigene的基本功能注释
        2.5.7 Unigene的高级功能注释
    2.6 火龙果总RNA提取与检测
        2.6.1 RNA提取步骤
        2.6.2 RNA质量检测
    2.7 实时荧光定量PCR
        2.7.1 qPCR引物设计
        2.7.2 cDNA第一链的合成
        2.7.3 基因定量分析
    2.8 CDF和CO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8.1 基因的PCR扩增和胶回收
        2.8.2 pMD-19T的连接和转化
        2.8.3 阳性克隆鉴定
        2.8.4 质粒DNA提取及鉴定
        2.8.5 PGBKT7和重组T载的双酶切和连接
        2.8.6 转化和质粒提取
    2.9 CDF的互作蛋白初步筛选
    2.10 CDF和CO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火龙果补光后的开花数目观测
        3.1.1 不同的补光条件对第一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
        3.1.2 不同的补光条件对第二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
        3.1.3 不同的补光条件对第三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
    3.2 火龙果补光后的生理指标的测定
        3.2.1 不同补光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3.2.2 不同补光条件下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差异
        3.2.3 不同补光条件下花青素含量的差异
    3.3 火龙果转录组测序结果与分析
        3.3.1 测序质量评估
        3.3.2 组装质量结果
        3.3.3 四大数据库比对统计
        3.3.4 总体KOG和GO分类统计
        3.3.5 转录因子分析
        3.3.6 样品重复性检验和主成分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的统计
        3.3.8 差异表达基因的GO注释
        3.3.9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分析
    3.4 火龙果开花相关的差异基因的筛选与分析
        3.4.1 在诱导开花过程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
        3.4.2 激素与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
        3.4.3 CO和FT及其他直接调控开花相关的基因
        3.4.4 调控开花相关的转录因子
        3.4.5 qPCR验证
        3.4.6 组织特异性表达
    3.5 CO和CDF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3.5.1 基因的克隆
        3.5.2 BD表达载体的构建
    3.6 CDF的互作蛋白初步筛选
        3.6.1 pGBKT7-CDF自激活检测
        3.6.2 酵母接合效果
        3.6.3 四缺筛选效果
        3.6.4 菌落PCR产物测序
    3.7 CDF和CO的生物信息学预测
        3.7.1 Unigene0026114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7.2 Unigene0027129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讨论
    4.1 诱导火龙果开花的补光条件的探索
    4.2 诱导火龙果开花进程中生理差异
    4.3 诱导火龙果开花进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的探究
        4.3.1 涉及到能量途径的DEGs探究
        4.3.2 激素相关的DEGs探究
        4.3.3 直接调控火龙果开花的基因分析
        4.3.4 调控火龙果开花的转录因子
    4.4 关键基因的克隆和互作蛋白的初步筛选
    4.5 火龙果开花的部分调控通路
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附录
致谢

(8)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稻飞虱迁飞规律
        1.2.2 气象条件对稻飞虱迁飞的影响研究
        1.2.3 大气低频振荡研究
        1.2.4 稻飞虱虫源地研究
        1.2.5 稻飞虱迁飞的研究方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资料来源
        2.1.1 虫情数据
        2.1.2 气象资料
    2.2 低频振荡研究方法
        2.2.1 Morlet小波分析
        2.2.2 Butterworth带通滤波
        2.2.3 位相合成分析
    2.3 稻飞虱迁飞研究方法
        2.3.1 稻飞虱始见期、迁入高峰日选择
        2.3.2 轨迹分析方法
        2.3.3 虫源地概率分布计算
第三章 稻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1 褐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2 白背飞虱前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4.1 褐飞虱早期迁入量的低频特征
    4.2 褐飞虱迁入量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关系
    4.3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湘赣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的影响
    5.1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量的低频特征
    5.2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与大气环流特征量场的关系
    5.3 准双周大气低频振荡对华南白背飞虱迁入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6.1 研究区概况
    6.2 2007年江岭稻区褐飞虱迁入量的低频变化特征
    6.3 褐飞虱迁入与大气环流特征量场的关系
    6.4 准双月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
    6.5 准双月大气低频振荡对褐飞虱迁入的影响
    6.6 研究区褐飞虱迁入的轨迹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及虫源地分析
    7.1 研究区概况
    7.2 两广南部褐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7.2.1 始见期变化分析
        7.2.2 早期迁入量与迁入峰次分析
    7.3 两广南部褐飞虱虫源地分析
        7.3.1 两广南部各站虫源地分布
        7.3.2 两广南部各月虫源地分布
        7.3.3 虫源地风场分析
    7.4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八章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及2012年大暴发原因分析
    8.1 研究区概况
    8.2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8.3 2012年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分析
    8.4 华南白背飞虱早期迁入虫源地分布
    8.5 2012年白背飞虱早期迁入大暴发原因分析
        8.5.1 2011年白背飞虱秋季回迁分析
        8.5.2 2012年虫源地越冬温度分析
        8.5.3 2012年春季白背飞虱种群发展分析
    8.6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和特色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中国主要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的构建与试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转基因作物全球种植情况
    1.2 转基因作物的优势
    1.3 转基因作物的生态环境风险
        1.3.1 靶标生物的抗性进化风险
        1.3.2 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1.3.3 杂草性
        1.3.4 基因漂移
        1.3.5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1.4 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评估
        1.4.1 非靶标影响评价的体系
        1.4.2 非靶标风险评价的物种选择
    1.5 中国主要作物的气候区划
        1.5.1 水稻气候区划
        1.5.2 棉花气候区划
        1.5.3 大豆气候区划
        1.5.4 玉米气候区划
        1.5.5 小麦气候区划
    1.6 中国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培育情况
        1.6.1 水稻
        1.6.2 棉花
        1.6.3 大豆
        1.6.4 玉米
        1.6.5 小麦
    1.7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7.1 研究背景
        1.7.2 研究技术路线
        1.7.3 研究内容
        1.7.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数据库构建
    2.1 数据库窗体
        2.1.1 节肢动物物种信息窗体
        2.1.2 收集信息记录窗体
        2.1.3 窗体间的关系
    2.2 数据表
        2.2.1 数据表间的关系
    2.3 数据库查询
第三章 文献检索及筛选
    3.1 文献检索
        3.1.1 WebofScience数据库
        3.1.2 CABAbstracts数据库
        3.1.3 中国知网数据库
    3.2 文献筛选
    3.3 质量检查
    3.4 平均丰富度计算
第四章 我国主要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中物种的组成
    4.1 概述
        4.1.1 取样方法分析
        4.1.2 节肢动物分类组成情况
    4.2 水稻田节肢动物
        4.2.1 植食性节肢动物
        4.2.2 捕食性节肢动物
        4.2.3 寄生性节肢动物
        4.2.4 分解类节肢动物
        4.2.5 传粉类节肢动物
    4.3 棉花田节肢动物
        4.3.1 植食性节肢动物
        4.3.2 捕食性节肢动物
        4.3.3 寄生性节肢动物
    4.4 大豆田节肢动物
        4.4.1 植食性节肢动物
        4.4.2 捕食性节肢动物
        4.4.3 寄生性节肢动物
        4.4.4 传粉类节肢动物
    4.5 玉米田节肢动物
        4.5.1 植食性节肢动物
        4.5.2 捕食性节肢动物
        4.5.3 寄生性节肢动物
        4.5.4 分解类节肢动物
    4.6 小麦田节肢动物
        4.6.1 植食性节肢动物
        4.6.2 捕食性节肢动物
        4.6.3 寄生性节肢动物
    4.7 讨论
第五章 数据库中我国各省作物田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1 我国各省水稻田节肢动物的地理分布情况
        5.1.1 我国各省水稻种植情况
        5.1.2 我国各省水稻田不同生态功能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2 我国各省棉花田节肢动物地理分布
        5.2.1 我国各省棉花种植情况
        5.2.2 我国各省棉花田中不同生态功能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3 我国各省大豆田节肢动物地理分布
        5.3.1 我国各省大豆种植情况
        5.3.2 我国各省大豆田中不同生态功能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4 我国各省玉米田节肢动物地理分布
        5.4.1 我国各省玉米种植情况
        5.4.2 我国各省玉米田中不同生态功能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5 我国各省小麦田节肢动物地理分布
        5.5.1 我国各省小麦种植情况
        5.5.2 我国各省小麦田不同生态功能节肢动物分布情况
    5.6 物种在不同作物田的重复性分析
    5.7 讨论
第六章 数据库试用案例研究
    6.1 濒危物种查询
    6.2 代表性物种遴选案例研究
        6.2.1 假设性案例研究一:抗虫转基因水稻
        6.2.2 假设性案例研究二:转Bt基因抗虫棉
        6.2.3 假设性案例研究三:抗虫转基因玉米
        6.2.4 假设性案例研究四:抗虫转基因大豆
        6.2.5 假设性案例研究五:耐除草剂大豆
        6.2.6 实际案例研究六:HOSUT小麦
        6.2.7 实际案例研究七:转cry2A基因水稻
    6.3 物种分布情况及丰富度查询
第七章 全文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节肢动物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和详细数据表,属性和控制术语
    附录2 一些简单的数据查询语言(DQL)
    附录3 推荐测试的非靶标代表性物种列表(根据生态功能)
    附录4 我国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外观
致谢
作者简历

(10)海南三亚铁炉港白骨壤和正红树种群的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引言
    1.1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
        1.1.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1.2 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
        1.1.3 种群遗传结构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1.4 空间遗传结构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1.2 植物的繁育系统与交配系统
        1.2.1 繁育系统的概念及研究
        1.2.2 交配系统的概念及研究
    1.3 红树林与红树植物
        1.3.1 中国红树林简介
        1.3.2 红树植物白骨壤研究概况
        1.3.3 红树植物正红树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海南铁炉港样地
        2.1.2 福建云霄样地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种群结构的调查
        2.3.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3.3 基因组DNA的提取、鉴定和稀释
        2.3.4 引物的筛选及合成
        2.3.5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2.3.6 PCR扩增产物检测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1 SSR位点检测
        2.4.2 种群遗传多样性
        2.4.3 种群遗传分化
        2.4.4 STRUCTURE分析
        2.4.5 瓶颈效应分析
        2.4.6 空间遗传结构
        2.4.7 交配系统分析
        2.4.8 亲本分析
        2.4.9 单倍型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白骨壤种群的遗传结构与交配系统
        3.1.1 种群基本结构
        3.1.2 HWE的检验
        3.1.3 无效等位基因频率的检测
        3.1.4 种群遗传多样性
        3.1.5 种群间遗传分化
        3.1.6 空间遗传结构
        3.1.7 交配系统与亲本分析
        3.1.8 单倍型分析
    3.2 正红树种群的遗传结构与交配系统
        3.2.1 种群基本结构
        3.2.2 HWE的检验
        3.2.3 无效等位基因频率的检测
        3.2.4 种群遗传多样性
        3.2.5 亚种群间遗传分化
        3.2.6 空间遗传结构
        3.2.7 交配系统与亲本分析
        3.2.8 单倍型分析
第4章 讨论与结论
    4.1 遗传多样性
        4.1.1 白骨壤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4.1.2 正红树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4.1.3 正红树与白骨壤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4.2 遗传分化
        4.2.1 白骨壤种群间的遗传分化
        4.2.2 不同年龄阶段的亚种群间分化
    4.3 交配系统
    4.4 花粉流与种子流
    4.5 小尺度空间遗传结构
    4.6 演替阶段与生态对策
    4.7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和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格网的GCM数据修订分析未来海南岛农业水热资源的变化特征[J]. 李宁,白蕤,李玮,陈淼,杨桂生,陈歆,范长华,张文. 中国农业气象, 2021(06)
  • [2]时局与地域—民国时期云南植棉业研究(1913-1945)[D]. 刘长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现代景观农业的发展与研究 ——江淮分水岭地区草场景观建设的分析与实践[D]. 产清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4]1961-2017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有效积温的时空变化及未来情景模拟[D]. 李帅.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大气低温胁迫对中国褐飞虱年内初始迁入的影响研究[D]. 苍薪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6]降雨对中国南方稻区褐飞虱迁飞的影响研究[D]. 徐妍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9(04)
  • [7]冬季夜间补光诱导火龙果开花的技术优化与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 熊睿. 海南大学, 2019
  • [8]大气低频振荡对中国稻飞虱迁入的影响[D]. 孙思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中国主要作物田节肢动物数据库的构建与试用[D]. 杨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10]海南三亚铁炉港白骨壤和正红树种群的遗传结构和交配系统研究[D]. 邹祯. 厦门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海南岛南部杂交水稻制种繁殖的农业气象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