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力量办学

浅谈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力量办学

一、浅议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力量办学(论文文献综述)

濮筠[1](2018)在《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法律地位的确立和社会舆论的看法转变并不能掩盖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于政策层面上的不足和操作层面上的缺陷。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发展之后,为了经济实现可持续性增长,主动换挡降速,进入发展的转型期。转型期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和就业,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这一问题主要集中表现为现阶段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是否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经费在省域间投入是否平衡;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效率是否得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学费能否为受教育者所接受等方面。基于以上问题的提出,本研究从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概况的分析着手引入对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的解读,通过阐述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以及分配比例安排等会受到诸如经济发展情况、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起步阶段的2011年和2015年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审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关系;使用GEODA分析软件开展描述性统计、空间统计,探索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水平在省域间是否存在空间依赖性,测算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情况的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描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使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我国2011至2015年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以及经济发展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回归分析;从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着手,阐述了我国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实证分析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通过数据包络(DEA)的方法测算我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和非财政性经费投入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以及毕业生人数等因素的影响,计算出了各省在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的技术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同时通过对“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的预测,对于“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取得了长足进步,不过由于高职教育起步晚,中间发展阶段曾经一度退步等因素制约,高职教育经费在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小。同时,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学杂费收入,社会投入比例偏低,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生均经费差距仍然较大。2)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角度来看,尽管分级拨款机制已经确立,教育经费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仍然存在高等职业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缺位,地方性补贴经费拨款不到位,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一致等现象。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还不是很高。这其中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领先于区域经济发展;第二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脱离了协调的发展态势,无论是哪一种局面都是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4)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性经费投入不存在比较显着的空间关联性,我国目前东中西部地区间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差异还很大,中西部地区生均高职公共财政预算经费偏低,这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猛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薄弱的现状制约了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5)我国的GDP与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关系中,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是GDP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我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借助于回归模型,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财政性经费投入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对于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可以达到1.7231%。因此本研究建议: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中央政府应该关注各省份财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支出状况,通过建立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制度或者建立专项扶持政策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高等职业教育中发展较弱的省份加大财政资金资助的力度,保障人民群众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2)增加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渠道来源,多角度筹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安排增加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譬如对于教育附加费的征收,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的教育资金等等;另一方面,借助社会资金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3)合理使用财政教育经费,提高对于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利用教育资金,拓宽教育办学资金的来源必须要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对于国家财政拨款的教育资金,需要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预算体制,达到对于资金使用的效率最大化。4)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制度。政府应该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对于各省域经济发展的综合考虑,制定出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并且应该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所需成本,考虑到我国家庭教育费用承担的能力,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5)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奖助学金制度,提高高职院校吸引力。通过大力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奖助学金制度可以支持和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同时,也需要鼓励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采取各种形式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资助。

高春梅[2](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认为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陈艳君[3](2018)在《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文中研究说明悠久的社会历史、丰富的自然资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手工业为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奠定了历史基础。清末民国时期,人地矛盾造成的生存压力及政府的提倡推动了皖南手工业在传统基础上向近代转型。本文综合运用历史文献学方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及历史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分析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考察技术转型、组织形式的近代化、结构变革、转型的特征、有限突破,客观总结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力图复原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的历史图景,为皖南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借鉴。皖南手工业的技术转型主要包含技术科学化和科学技术化两个方面。手工业由经验型技术向科学型技术转型的技术科学化不仅表现为手工业文本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本中科技含量的增加方面,尤其以制茶业、纺织业和文房四宝业最为显着。随着手工业技术逐渐由经验型上升为科学理论型,其技术传承方式和操作方式都发生了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式职业技术教育的兴起和生产设备的革新。新式职业技术教育在学科设置上不断细化,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生产设备的革新以安庆土布业的生产工具改良、芜湖碾米业的新式动力设备引进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最为引人注目。生产工具的改良、新式动力机器的引进以及向机器生产的转化,使皖南手工业在生产力形态上与传统手工业区别开来。皖南手工业的组织形式转型主要包括生产组织形式和行业组织形式两个方面。在生产组织形式方面,以家庭手工业、手工作坊和工场以及合作制最为突出。家庭手工业在近代皖南尤其是乡村地区广泛存在,并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状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坊、工场手工业大量涌现,行业分布广泛,大多规模较小,小本经营,内部分工明确,促进了手工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合作制手工业方面,祁门茶叶合作社是典型代表。然而,由于在实际业务的进行过程中过多注重“运”、“销”环节,对“产”、“制”环节的关注明显不足,银行和洋商趁机取巧图利,成为最终受益者,忽视了最底层的茶农的利益,也就不可能改良茶叶品质,更不可能复兴红茶。在手工业行业组织形式方面,传统行会逐渐被新兴同业公会及工会代替。在劳资纠纷中,代表雇主的同业公会与代表雇工的工会的团体谈判,大多能达成团体协议。即便不能达成一致,在第三方的调处下,也能减少对抗,促进纠纷解决,有利于手工业生产的稳定与发展。但同业公会及工会处在政府的严密监管中,只是披上了新式行业组织的外衣,传统行业组织的积习依然存在。在洋货以及国产机制品的冲击下,皖南手工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行业结构变革加剧。首先,纺纱业、染料业、炼钢业、制丝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逐渐衰落。其次,机器工业对传统手工业的冲击具有局部性和复杂性,织布业、榨油业、造纸业、制烟业等传统行业在机器工业的冲击下守住部分市场份额而继续艰难发展;铁、铜、锡器制造业,竹木加工业,砖瓦业,石业,陶瓷业等传统行业未受到机器工业的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徽墨业、宣纸业、舒簟业及罗经业等传统特色行业在时代的变迁中勉力维持。再次,皖南手工业获得了发展的新机遇,以祁红为代表的出口型手工业深受国际市场主导和影响;针织、铅石印刷、皂烛、火柴、化妆品等新兴行业从国外引进后与皖南实际相结合而改用手工生产。因此,除少数传统行业走向衰落,近代皖南手工业还是有所发展的,一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对生产设备、生产原料及产品品种等进行了改良和革新,不断增强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各地出现了一些新的行业,出现了某些近代因素。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彰显出总体发展迟缓及不平衡的特征。首先,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在技术科学化、技术传承方式、技术操作方式等方面均明显滞后于苏南地区,苏南在文本数量及科技含量、实业教育及职业教育、机器化或半机器化的规模及程度等方面相对于皖南占据优势。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区位与交通条件、社会力量的推动、基础电力工业的支持有着特别重要的影响。其次,具体到皖南区域内部,鲜明地显现出转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地域和行业上,也表现在生产者身份的主体化与技术的边缘化、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等方面。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体现在手工业功能的拓展,即手工业对农业的较强的后向联系效应及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但皖南手工业在近代转型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障碍,包括交逼而来的天灾人祸,苛捐杂税的暴敛、商业资本的压榨等多方盘剥,管理主体及生产主体的观念制约,教育制度和社会环境导致的教育不振。由于众多障碍性因素的掣肘,皖南手工业的近代转型取得的突破十分有限。

沈振锋[4](2010)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三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吴海燕[5](2018)在《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的新型产物,随着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扩展,民办高等教育也从对公办教育的补充成长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国家是其正外部性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保障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本文以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作为研究对象,从“政府角色”的视角来透视政府教育改革和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路。一是站在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高度对政府应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避免一般的就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高校自治这一争论不休的视角来谈论民办高校的发展。二是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理论,构建了不同市场分类情况下的政府角色选择模型。该模型从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状况、政府可投入财政资源情况两个维度对政府所处的高等教育市场状况进行分类,研究所处不同市场类别中政府的不同施政目标,从而进行相应的政府角色选择。该模型为政府在不同市场所处的状态下正确选择角色定位提供依据。三是文章从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境遇和现实可能性入手,通过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历程以及政府角色的演变过程,根据每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政府经济状况和高等教育市场供求情况,对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并以上海市为例来阐述了上海市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的历史定位和角色现状。同时还分析了外国政府在私立高校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私立教育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政府要在民办高校的监督、保障、提高等方面进行加强。四是对应我国政府在民办高校发展中角色定位提出了政策建议。在未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市场革新对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下,政府必须对民办高等教育加大扶持力度,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承担起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各类高素质人才的职责。同时还为政府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及达成的路径:构建一个以健全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为前提,以完善体制机制为根本保障,以科学管理为基本方法的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体系。

邓草心[6](2013)在《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爆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当前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知识创新给予了巨额投入。为了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口标。各具特色和各具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而上的延伸,是构筑和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学习型区域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高校是学习型区域的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的关键力量。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高校的三大职能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强化、不断创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区域创新体系对于国家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有关高校如何带动区域创新的研究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论文属于宏观层面的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高等教育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在仔细研究和分析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系统研究了以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体系问题。高校是我国创新建设的主力军,但目前我国创新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着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完善区域内高校及其与科研院所、政府、企业间的互动学习关系—学习型区域范式,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促进区域创新,从而更好地支撑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通过这一研究,方面可以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教育、科技政策,特别是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使我国高校进一步认识自身在创新、区域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续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研究中论述的学习型区域是一种基于区域创新的发展范式,是指以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企业为代表的组织,为创新在区域内互动学习,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创新发展模式。理想的学习型区域战略上以激发创新为根本出发点;要求各参与主体打开组织边界,共享互补资源,组成网络,共同学习;发挥本土特色文化,强调合作性竞争,具备多边共赢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从政策法律等方面,具有各项制度保障学习网络的运行和知识的持续再生产和转化。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关键在高校。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密不可分。在某一区域实施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要求该区域具备一定的知识经济基础,区域内具有完备的创新参与主体,参与主体具备组织创新的基本能力。研究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我国高校为核心论述了高校与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其他主体合作创新取得的成就:发达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提高、协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快速提升,利用政府稳定持续增长的财政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壮大。从而论证了我国建设学习型区域创新体系的可行性。接着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论述了我国创新体系的诸多问题,高校基础研究能力不强,创新人才缺乏,研发能力有限,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的合作非常欠缺,知识的市场转化率较低,国家整体自主创新力量薄弱,区域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体系不健全、能力不高,区域缺少适合本地的创新政策和机制,建设学习型区域存在重重障碍。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以高校为核心分析了存在上述问题和障碍的原因:当前我国的创新体系主要停留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对于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运用的是国家体制和相关政策制度,对区域创新系统开发的力度尚欠缺;政府定位不明确,过多介入高校办学和市场活动,而支持高校知识创新和企业研发的职能尚不完善,对教育和科研投入不足,保障创新的相关法律、政策、行政服务不足;高校没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欧盟在实现地区繁荣,增强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许多规划和具体措施,如构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了一系列创新制度体系;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依据学习型区域的标准对上述进行了总结梳理和分析。基于学习型区域标准,借鉴欧盟的经验,针对我国现实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给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对策。提出我国高校促进学习型区域创新必须在遵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设计的同时,以区域的资源特色、战略口标为着眼点,通过提高高校的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强化区域创新网络,与政府、企业密切合作,以互动学习为纽带,以相关机制和服务为保障,整合政策、资金资源,优化配置智力资源,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把建设学习型区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国家自主创新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路径。最后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展开个案研究,推动示范区运用学习型区域发展模式,以学习型区域标准,发挥高校在示范区自主创新当中的作用。研究结语部分回顾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重要思想,指出了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前述基础上,对可以继续深入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夏志强[7](2006)在《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了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浙江、江苏、广东、辽宁等省的一些公办普通高校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和富余的教学资源,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率先举办了各种形式的高校二级学院。经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清理整顿和规范要求,这些高校二级学院逐步建成了具有独立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能够独立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具有民营性质的高校独立学院。 高校独立学院是一种崭新的办学模式,因其投资主体的民间性、投资行为的市场性、教育资源的经营性和办学机制的社会性而显示出与传统办学体制截然不同的特征。这种办学体制发挥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与民间资本的双重优势,体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的高效率。 高校独立学院是一种派生制度安排,属于新生事物,在发展中面临一系列挑战。在实践中,高校独立学院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与现行体制和制度的矛盾冲突还比较突出。因此,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高校独立学院的性质、任务、治理模式、资源配置途径以及发展目标与路径选择等作出理论解析和实践探索。 教育是一般公共领域内的事务。教育的产品是其向社会提供的教育服务。教育服务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混合品。作为教育产品的教育服务,其属性并不是其本身的天然属性。教育服务到底作为什么类型的产品来提供和消费完全是人们主动的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因此,高等教育服务既可以由政府按照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来提供,也可以由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或由私人

唐静[8](2017)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今天已经走到了继往开来的重要关口,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体制机制创新及全面深化改革的压力也前所未有。深化体制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教育公共治理”的命题,直接掀开了构建高等教育公共治理模式的序幕,激发了我国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在这一背景下,开展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可谓于恰当时机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处找到了一个具有价值的重要命题。本论文从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视角出发,集中探究了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是什么,机制如何形成,机制现状如何,政府又该如何真正实现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等问题。理论意义上,有利于拓展民办高等教育及政府治理研究的问题领域,丰富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知识,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实践意义上,有利于指导与了解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实践,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推动良性高等教育市场的形成。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指的是民办高等教育系统在教育公共利益的驱使下,政府吸引和发挥多方力量通过某种方式积极推动民办高等教育良性发展,实现善治的过程,其和核心是构建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确立政府发展民办高校的管理权限、促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和合作治理的有机结合。基于对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解,论文从政府治理的构成和运作两方面剖析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及治理方式四个维度,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案例研究、国际比较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全文进行剖析。论文以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通过国内外不同专家对政府治理理论的论述寻找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轨迹,以此作为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理论支撑。以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的新型关系为突破口,明确政府、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各自的功能与作用,相互权责关系。充分揭示了治理框架下,政府职能、角色及管理方式发生了新的改变,政府逐步由全能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与民办高校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政府通过职能机构改革、落实办学自主权以及培育中介组织等方式向民办高校实施简政放权,理顺关系。在初步厘定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的基础上,以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为线索,探索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探索期、快速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和迈向治理期,归纳、总结了民办高等教育各个发展时期的政策特征,厘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政府的关系与脉络,借此了解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每个阶段治理的特征。发现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选择是多方利益博弈后所做出的均衡结果,是中央政府的强制力量与民间诱致相互结合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倾向于将这一过程理解成一种“从上到下,由中间向外扩散”的诱致性变迁。很大程度上,民办高等教育并不是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发展起来的,而是伴随着其自身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不断改变和调整民办高等教育各项政策。并且,民办高等教育治理制度变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演变过程。为了更进一步洞悉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运行现状,论文通过对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方式着手,将治理主体、功能承载、治理理念以及治理方式等几个主要维度有机串联起来,揭示出我国政府治理民办高等教育的真实状况。政府治理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坚持民办高校公益性,承认营利性、保障公办民办高校公平性、引导民办高校实现内涵转型以及促进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是其新的治理理念。为了达成新的治理理念,主要选取了六种治理工具实施治理,分别是:完善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党建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制度、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扶持制度、推行师生权益保障制度、落实法人财产权,规范民办高校财务制度以及完善监督机制。通过对政府治理实践的调查发现,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尚未理顺,有效的政府治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仍在不同程度上存有错位、缺位和越位现象,民办高等教育管理组织机构改革还不够彻底;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尚未完全放开;教育中介组织管理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改革。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治理实践也还无法达成其治理目标,民办高等教育的一些关键性的瓶颈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仍处于弱势地位;部分政府对于民办高校的总体趋势缺乏判断,无法引导民办高校内涵转型,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实施规范。造成以上困境的原因正是由于现行管理相对滞后,民办教育法律制度不够完善,政府与民办高校之间互信度较低以及民办高校自身能力薄弱。为了推动和充分实现民办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教育战略目标,实现真正的善治,对灵活、高效、责任分担与利益共享的府学合作机制—PPP模式进行了探索,这也是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最后,结合我国政府和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分类治理”是我国政府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治之道,需要做到依法公平治理:对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障;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地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一是落实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建立退出变更机制;二是构建差异化的公共财政资助体系,拓展资金筹措渠道,规范财务管理;三是明确教师分类思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四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行业组织提供服务、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的综合服务体系。

陈达云[9](2014)在《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方针的提出,高等教育的使命备受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学科建设在高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近十年来,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高等学校普遍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作为民族院校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民族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保民族院校发展方向,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战略高度研究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对于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民族院校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党和国家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产物。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建立了16所民族院校。民族院校根据不同时期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需要,不断制定和调整办学方针、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方案,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经历了准备、起步、曲折、稳步前进与改革发展的历程,学科建设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学科数量增加,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学科结构趋向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已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家经济结构的逐步调整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目前民族院校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学科数量偏少,学科水平偏低,所培养的人才社会竞争力不强,反映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学科发展目标定位不明确,学科结构失衡,学科建设忽视整体优化,学科建设水平偏低,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学科建设资金不足。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需要把握影响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冲突,并根据民族院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寻求协调关系、解决矛盾的对策。民族院校学科发展主要受到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社会需求与政府干预以及科学组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面临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发展需要之间、满足科学内在逻辑的发展要求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跟踪学科主流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科学定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考虑作为大学应具有的职能、办学宗旨、实际现状及未来发展目标等因素的影响,针对当前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确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学科建设功能定位,加强民族类特色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注重发展基础较好、积淀深厚的学科,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应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特定阶段,通过制度和技术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学科发展理念、政策、技术、制度、发展动力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结合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在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时,要注意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集群化发展战略、开放战略和创新战略。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应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要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塑造学科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

汤颖[10](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二、浅议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力量办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议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力量办学(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概况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现状
        1.1.3 转型期与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制约因素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理论基础
    2.1 教育投资
        2.1.1 教育投资的内涵与特点
        2.1.2 教育投资的性质
        2.1.3 教育投资基本规律
    2.2 人力资本理论
    2.3 教育公平理论
        2.3.1 科尔曼报告对于教育公平的论述
        2.3.2 胡森教育公平理论
        2.3.3 帕森斯教育公平理论
        2.3.4 罗尔斯教育公平理论
    2.4 公平与效率协同理论
    2.5 区域协调、供求均衡以及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2.5.1 区域协调
        2.5.2 供求均衡
        2.5.3 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2.6 新综合平衡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历史变迁与发展特征
    3.1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发展背景
    3.2 政府主导下的教育投资
        3.2.1 政府投资的教育
        3.2.2 政府投资教育的作用
    3.3 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3.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3.5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与问题解析
        3.5.1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特征
        3.5.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存在主要问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代表性国家和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特征
    4.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1.1 德国的学制
        4.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4.1.3 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模式分析
        4.1.4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投资保障
        4.1.5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资助的主要形式
        4.1.6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拨款方式的发展趋势
    4.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2.1 美国的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4.2.2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简介
        4.2.3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保障
        4.2.4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4.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3.1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4.3.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来源
        4.3.3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拨付方式
    4.4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4.1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简介
        4.4.2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4.4.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4.4.4 战后日本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政策相关法案
        4.4.5 日本高职教育投资方面的挑战与应对
    4.5 我国台湾省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情况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经济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规模、速度与结构
    5.1 经济转型与高职教育经费概念
    5.2 数据来源
    5.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数据分析
        5.3.1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总体面貌
        5.3.2 我国高职教育投资的结构分析
        5.3.3 转型期我国髙职教育投资概况
        5.3.4 转型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情况分析
    5.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发展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
    6.1 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
        6.1.1 经济发展层面的解读
        6.1.2 高等职业教育层面的解读
    6.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6.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6.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发达省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6.2.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协调度
    7.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与经济水平协调度的研究背景
    7.2 研究方法与数据
        7.2.1 研究方法
        7.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7.3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7.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度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
    8.1 研究缘起
    8.2 空间关联性与平衡性相关理论
        8.2.1 区域一体化理论
        8.2.2 区域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8.2.3 空间计量理论
    8.3 变量的确定与数据描述
    8.4 高职教育投资的空间自相关性
    8.5 转型期我国省际间高职教育投资平衡发展的基尼系数与变异系数测算
    8.6 政策建议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高等职业教育学费和个人投资收益率
    9.1 学生和家长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基础理论
    9.2 学生及家庭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意愿及负担能力
    9.3 影响个人分担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因素
    9.4 我国居民高等职业教育支付能力与最大经济承受能力的测算
    9.5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9.5.1 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学费现状
        9.5.2 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9.5.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学费
    9.6 高等职业教育个人投资收益率
    9.7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及未来总需求预测
    10.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率
        10.1.1 数据包络方法简介
        10.1.2 方法、变量和数据
        10.1.3 结果分析
    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投入总需求预测
        10.2.1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总规模预测
        10.2.2 “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及投入总需求预测
    10.3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1.1 研究结论
    1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改革建议
    11.3 基于投资分析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2)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一)达斡尔族概述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三、研究设计
        (一)取样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四)研究伦理道德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一)胡拉斯·林
        (二)莫德·杰
        (三)克音·荣
        (四)莫日登·力
        (五)额斯日·夫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一)敖勒·胜
        (二)毕力杨·丽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四、我的生命之歌
    讨论与分析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讨论与分析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讨论与分析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讨论与分析: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二)“在路上”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五)甜蜜的悲哀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一)神秘小屋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三)民族文化课程
        (四)校园环境文化
        (五)校刊《海纳百川》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讨论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历史基础与驱动因素
    第一节 历史地理概况
        一、社会历史概况
        二、地理资源概况
        三、商品经济概况
    第二节 前近代皖南手工业概况
        一、制茶业
        二、纺织业
        三、文房四宝业
        四、其他行业
    第三节 驱动因素
        一、人地矛盾与生存压力
        二、地方政府的提倡
    小结
第二章 技术转型
    第一节 技术的科学化
        一、手工业文本的增长
        二、制茶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三、纺织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四、文房四宝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趋势
    第二节 技术传承方式的转变
        一、传统学徒制概况
        二、实业教育
        三、职业教育
        四、私立静仁职业学校个案研究
    第三节 生产设备的革新
        一、传统生产工具的改良
        二、新式动力设备的引进
        三、向机器生产的转化
    小结
第三章 组织形式的近代化
    第一节 生产组织形式的多元化
        一、家庭手工业
        二、作坊、工场手工业
        三、合作制手工业——以祁门茶叶合作社为中心
    第二节 行业组织的演变
        一、行会
        二、同业公会
        三、工会
    小结
第四章 结构变革
    第一节 机器工业冲击下逐渐衰落的行业
        一、纺纱业
        二、染料业
        三、炼钢业
        四、制丝业
    第二节 被侵占部分市场而继续发展的行业
        一、织布业
        二、榨油业
        三、造纸业
        四、制烟业
    第三节 未受到机器工业冲击而徘徊于固有轨道的行业
        一、概况
        二、铁、铜、锡器制造业
        三、竹木加工业
        四、砖瓦业
        五、陶瓷业
    第四节 勉力维持的传统特色行业
        一、徽墨业
        二、宣纸业
        三、舒簟业
        四、罗经业
    第五节 国际市场影响下的出口型手工业——以祁红为对象的考察
    第六节 新兴手工业
        一、针织业
        二、铅石印刷业
        三、皂烛业
        四、火柴业
        五、化妆品业
    小结
第五章 近代转型的特征
    第一节 转型的迟缓——基于皖南与苏南的比较
        一、差距之比较分析
        二、原因之比较分析
    第二节 近代转型的不平衡
        一、地域的不平衡
        二、行业的不平衡
        三、生产者身份主体化与技术边缘化
        四、外贸优势与内销不足
    小结
第六章 有限突破与多重障碍
    第一节 手工业功能的拓展
        一、后向联系农业
        二、满足多元消费
    第二节 多重障碍
        一、天灾人祸
        二、多方盘剥
        三、观念制约
        四、教育不振
    小结
余论
    一、手工业近代转型的最大瓶颈
    二、近代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三、近代手工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后记

(4)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2 大学办学模式解析
    2.1 大学办学模式的含义及特性
    2.2 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2.3 小结
    参考文献
3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外部关系
    3.1 社会政治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3.2 经济发展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3.3 文化传统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3.4 小结
    参考文献
4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内部关系
    4.1 大学理念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4.2 管理模式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4.3 大学结构与农业大学办学模式
    4.4 小结
    参考文献
5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流变
    5.1 清末:被动开放模式
    5.2 民国:艰难发展中的开放模式
    5.3 改革开放前: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
    5.4 改革开放后:正在形成中的开放办学模式
    5.5 小结
    参考文献
6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以华中农业大学为案例
    6.1 华中农业大学的历史演变
    6.2 新时期的办学理念和定位
    6.3 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战略
    6.4 小结
    参考文献
7 地方性农业大学建设:以河北农业大学为案例
    7.1 河北农业大学的历史演变
    7.2 新时期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7.3 区域性示范农业大学建设战略
    7.4 小结
    参考文献
8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8.1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演进的外部约束
    8.2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演进的内部局限
    8.3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创新的有力条件
    8.4 未来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创新
    8.5 小结
    参考文献
9 研究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5)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的解释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文献综述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创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内容
        1.4.4 章节分布
第二章 政府角色定位的理论依据与模型建构
    2.1 政府角色论
        2.1.1 政府角色论的几大流派
        2.1.2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角色研究
        2.1.3 管理学视角下的政府角色研究
    2.2 高等教育领域政府角色选择模型
    2.3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体系构建
        2.3.1 政府治理理念
        2.3.2 政府治理原则
        2.3.3 政府治理构架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变迁
    3.1 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起步阶段(1978-1991年)
        3.1.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3.1.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3.1.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3.2 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阶段(1992-2002年)
        3.2.1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
        3.2.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3.2.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3.3 民办高等教育规范发展阶段(2003年-)
        3.3.1 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
        3.3.2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内容
        3.3.3 政府角色的变化与形象
第四章 国外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4.1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
        4.1.1 二战后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及现状
        4.1.2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的学位授予
        4.1.3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4.1.4 不同历史时期英国政府的角色选择
        4.1.5 英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对我国的启示
    4.2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
        4.2.1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概况
        4.2.2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
        4.2.3 不同历史时期政府角色的选择
        4.2.4 日本政府支持私立高校发展的典型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4.3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
        4.3.1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4.3.2 不同历史时期政府的角色选择
        4.3.3 美国营利性私立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现实考察
    5.1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5.1.1 破茧重生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1977-1991年)
        5.1.2 蓬勃发展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1992-2005年)
        5.1.3 规范发展的上海民办高等教育(2006-2017年)
    5.2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治理体系的现状分析
        5.2.1 治理机制的创新
        5.2.2 治理举措的联动
    5.3 上海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政府治理的特点
        5.3.1 明确的治理宗旨和目标体系
        5.3.2 趋于法治的制度环境
        5.3.3 逐步完善的治理机制
        5.3.4 相互关联的管理措施
    5.4 案例
        5.4.1 案例一
        5.4.2 案例二
第六章 民办高校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的启示
    6.1 治理的条件和依据
        6.1.1 加快法治环境的达成
        6.1.2 丰富法律法规的制定
    6.2 治理的组织架构
        6.2.1 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6.2.2 构建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6.3 治理的内容
        6.3.1 实施全生命周期的监管
        6.3.2 有效的财务监管
        6.3.3 维持行业内部平衡
    6.4 治理的模式
        6.4.1 减轻民办高校的生存压力
        6.4.2 给予民办高校提升办学质量的专业指导
        6.4.3 民办高校教师的无差别化对待
        6.4.4 培育第三方市场,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访谈基本情况
附录二: 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1.1.1 选题的缘由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分析法
        1.3.3 访谈调查法
        1.3.4 案例分析法
2 学习型区域的内涵及其标准
    2.1 学习型区域的概念
        2.1.1 学习
        2.1.2 学习型经济
        2.1.3 区域发展
        2.1.4 学习型区域
    2.2 学习型区域的本质—创新
        2.2.1 学习型区域是因创新需求而存在的发展模式
        2.2.2 学习型区域内公共及私有部门合作促成了创新
        2.2.3 学习型区域内人和组织的愿景以创新为宗旨
        2.2.4 学习型区域内部及与全球之间互动促成创新
        2.2.5 学习型区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
    2.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的关系
        2.3.1 高校在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演进
        2.3.2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政策
        2.3.3 高校与学习型区域创新
    2.4 学习型区域的标准
        2.4.1 主体标准
        2.4.2 战略标准
        2.4.3 制度标准
        2.4.4 文化标准
3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1.1 主体方面,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强化
        3.1.2 战略方而,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口趋显现
        3.1.3 制度方面,各种政策设计鼓励区域创新
        3.1.4 文化方面,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奠定创新文化基础
    3.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2.1 主体方面,高科技企业不断升级和集聚
        3.2.2 战略方面,重点领域校企优势互补取得长足发展
        3.2.3 制度方面,区域内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收获成效
        3.2.4 文化方面,高校创新文化培育了企业创新精神
    3.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3.3.1 主体方面,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构成的知识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3.3.2 战略方面,知识创新体系通过培育经济增长点取得了效益
        3.3.3 制度方面,知识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为创新提供了保证
        3.3.4 文化方面,强调了创新文化中科学精神的建构
4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1 高校与政府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1.1 主体方面,高校与政府创新支撑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1.2 战略方面,政府指令型办学消极影响亟待消除
        4.1.3 制度方面,政府职能对高校知识创新活动缺乏合适的定位
        4.1.4 文化方面,官本位和急功近利思想制约政策创新文化的营造
    4.2 高校与企业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2.1 主体方面,高校与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2.2 战略方面,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
        4.2.3 制度方面,保障高校与企业长期有效合作的机制较为缺乏
        4.2.4 文化方面,科研功利化等错误导向妨碍技术创新文化的营造
    4.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存在的障碍
        4.3.1 主体方而,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失效问题显着
        4.3.2 战略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资源分散问题突出
        4.3.3 制度方面,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制度弊端明显
        4.3.4 文化方面,学风浮躁和学术失范问题仍较为严重
5 欧盟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经验
    5.1 主体方面,欧盟联合共建一流的科研中心和科研服务平台
        5.1.1 参照MIT模式建设欧洲技术研究院
        5.1.2 启动科研服务网络工程
    5.2 战略方面,欧盟致力于科技联合以强化研究与创新的有机联系
        5.2.1 科技发展规划的第六框架计划和实现路径
        5.2.2 2001年欧盟科学研究基准评价指标情况
        5.2.3 技术创新政策及其实现目标
        5.2.4 欧盟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和作用
    5.3 制度方面,欧盟以促进研发为中心设计创新制度体系
        5.3.1 欧盟创新政策2010年新文件及其实施方向
        5.3.2 创新制度优先保障研究与开发
    5.4 文化方面,欧盟着力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5.4.1 改进教育与培训,鼓励人才流动
        5.4.2 强调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管理文化的塑造
6 我国实施学习型区域创新的对策
    6.1 高校与政府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1.1 主体方面,转变政府职能并加强高校办学自主
        6.1.2 战略方面,以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为中心建设高水平大学
        6.1.3 制度方面,充分运用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强化高校知识创新
        6.1.4 文化方而,努力营造尊师重教、鼓励创新的先进文化
    6.2 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2.1 主体方面,建立高校与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紧密合作平台
        6.2.2 战略方面,积极促进高校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6.2.3 制度方面,推动高校知识成果转化为企业应用技术和产品
        6.2.4 文化方面,将高校职能文化与技术创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6.3 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学习型区域发展的对策
        6.3.1 主体方面,建设高校与科研院所互补统一的知识创新平台
        6.3.2 战略方面,优化配置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资源
        6.3.3 制度方而,构建高校与科研院所知识创新体系运行制度
        6.3.4 文化方面,营造知识创新体系尊重人才、知识的创新文化
7 高校引领下创建学习型区域的实践—以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个案
    7.1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创建“学习型区域”的现状及可行性分析
        7.1.1 主体方面,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
        7.1.2 战略方面,成功打造了“武汉·中国光谷”品牌
        7.1.3 制度方面,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营造创新环境
        7.1.4 文化方面,“光谷文化”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
    7.2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存在的障碍
        7.2.1 主体方面,创新主体结构不尽合理
        7.2.2 战略方面,高校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仍然乏力
        7.2.3 制度方面,制度不健全影响了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
        7.2.4 文化方面,创新创业文化氛围有待加强
    7.3 创建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学习型区域”的改革策略
        7.3.1 主体方面,依托高校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平台
        7.3.2 战略方面,通过高校科研优势引领高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7.3.3 制度方面,以促进创新为中心目标设计保障机制
        7.3.4 文化方面,营造高校引领下各主体合作创新的良好氛围
结语
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7)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1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与高校独立学院的峨起
    1.1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演进历程
        1.1.1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发展的主要线索
        1.1.2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及范式
        1.1.3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1.2 高校独立学院的崛起
        1.2.1 高校独立学院诞生的背景
        1.2.2 高校独立学院的诞生与发展
        1.2.3 高校独立学院对原办学体制的改进和突破
        1.2.4 高校独立学院的办学现状与问题
        1.2.5 高校独立学院在成本与绩效比较下的发展趋势
        1.2.6 高校独立学院办学实践的启示
2 高校独立学院的经济学理论解析
    2.1 高校独立学院的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抉择
        2.1.1 教育是一般社会公共领域的事务
        2.1.2 教育产品的属性是人们主动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的结果
    2.2 高校独立学院的市场化运作
        2.2.1 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的理论与实践
        2.2.2 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相关问题
    2.3 现代学校制度与高校独立学院经济运作体制的构建
        2.3.1 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架构
        2.3.2 现代学校制度对构建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体制的启发
3 高校独立学院的产权
    3.1 高校独立学院产权的基石
    3.2 现代学校产权制度的实践及启示
    3.3 高校独立学院的产权制度建设
        3.3.1 高校独立学院产权结构类型
        3.3.2 高校独立学院各类产权结构的效率分析
4 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治理
    4.1 现代企业治理理论对设计民办民营教育组织治理结构的启示
        4.1.1 现代企业治理的理论及启示
        4.1.2 民办民营性教育机构治理的特点
    4.2 高校独立学院的治理
        4.2.1 高校独立学院的治理结构
        4.2.2 高校独立学院的治理机制
        4.2.3 高校独立学院治理改进与创新探索
5 高校独立学院的投资、收益与分配
    5.1 高校独立学院教育服务与教育机会的供求
        5.1.1 高校独立学院教育服务与教育机会的需求
        5.1.2 高校独立学院教育服务与教育机会的供给
        5.1.3 高校独立学院教育服务与教育机会的供求均衡
    5.2 高校独立学院的投资
        5.2.1 现代投资的基本理念及其启示
        5.2.2 建设高校独立学院投资的特点
    5.3 高校独立学院的收益
        5.3.1 高等教育的产出
        5.3.2 高校独立学院的收入
        5.3.3 目前高等学校的收费状况及其规范问题
    5.4 高校独立学院的收入分配
        5.4.1 经济学对分配问题的理论解决
        5.4.2 高校独立学院的收入分配
        5.4.3 高校独立学院中人力资本所有权和收益权问题探索
6 高校独立学院的资源配置
    6.1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渊源
        6.1.1 资源配置理论及其发展
        6.1.3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制的制度变迁
    6.2 高校独立学院金融资本的筹集
    6.3 高校独立学院人力资本的配置
        6.3.1 高校独立学院师资的来源
        6.3.2 高校独立学院人力资本的经营
    6.4 高校独立学院后勤资源的配置
        6.4.1 高校独立学院后勤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特征
        6.4.2 高校独立学院后勤资源的筹集
        6.4.3 高校独立学院后勤资源运营管理的特点
    6.5 高校独立学院土地资源的配置
7 高校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7.1 高校独立学院发展路径选择
        7.1.1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7.1.2 民办民营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7.1.3 高校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之路
    7.2 高校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与毕业生就业
        7.2.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求解
        7.2.2 高校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之路
    7.3 高校独立学院发展的规模与效益思考
        7.3.1 民营机制下高校的规模和效益思考
        7.3.2 高校独立学院的满意办学规模估计
    7.4 发展高校独立学院的政策选择与制度设计
        7.4.1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
        7.4.2 调整、完善相应的公共政策,促进高校独立学院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8)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2 政府治理的理论依据
    2.1 政府治理的理论阐释
    2.2 政府角色、职能
    2.3 政府治理工具及其工具的选择
3 治理视域下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分析
    3.1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角色的转型:从管理走向服务
    3.2 政府在民办高校关系处理中职能的转型: 从“全能型”走向“服务型”
    3.3 政府与民办高校新型关系定位:合作伙伴关系
    3.4 简政放权是政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首要任务
4 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变迁与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
    4.1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阶段及各阶段政策主要特征
    4.2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形成方式及成因
    4.3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演变机理
5 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的现实考察
    5.1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理念导向
    5.2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及现实考察
    5.3 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困境
    5.4 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 合作机制的建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治理的突破口
    6.1 构建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必然性
    6.2 政府与民办高等教育合作治理的实践模式:公私伙伴关系
    6.3 政府购买民办教育服务的本土实践
7 从分类管理到分类治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良治之道
    7.1 依法公平治理— 对于营利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共同公益性的确认与保证
    7.2 依校差别治理—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实行差异化治理
    7.3 依区自主治理—因地制宜实行对民办高校的治理
    7.4 民办高校分类治理的主要举措
    7.5 创新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附录2 访谈提纲
附录3 着作权申明

(9)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
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历程与现状
    2.1 民族院校的发展历程
    2.2 民族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程
    2.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
    2.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
    3.1 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3.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3.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具体矛盾
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
    4.1 学科建设定位的内涵
    4.2 影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的因素
    4.3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4.4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科学定位
    4.5 促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科学定位的具体措施
5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5.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后发优势
    5.2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5.3 民族工作学的建构:民族院校实施学科创新战略的探索
6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6.1 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增强办学活力
    6.2 塑造学科特色,发挥比较优势
    6.3 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
    6.4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做好组织保障
    6.5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凝聚学科人才
    6.6 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构筑高水准学科平台
    6.7 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开放与影响
7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7.3 本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目录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浅议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力量办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经济转型期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濮筠. 苏州大学, 2018(01)
  • [2]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
  • [3]皖南手工业近代转型研究(1877—1937)[D]. 陈艳君. 苏州大学, 2018(01)
  • [4]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5]我国民办高校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吴海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
  • [6]高校在学习型区域创新中的作用研究[D]. 邓草心. 武汉大学, 2013(10)
  • [7]高校独立学院市场化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 夏志强. 四川大学, 2006(03)
  • [8]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中政府治理机制研究[D]. 唐静.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3)
  • [9]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D]. 陈达云. 华中科技大学, 2014(07)
  • [10]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浅谈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力量办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