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一、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万丽君[1](2011)在《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指引下,学校艺术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素质教育在当代的不断推进,作为美育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也在改革与发展中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艺术教育水平仍与城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优化发展和人才资源强国的建设,成为了制约与阻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瓶颈。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平等地接受艺术教育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是公平教育的要求和体现。但如何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感悟艺术真谛,发展艺术技能,对中国这个幅员辽阔、人口负担沉重的大国来说,却并非易事。农村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点。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能否得到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系到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能否得到提高。2006年在葡萄牙召开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关注发展中国家的艺术教育、关注面向弱势人群的艺术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当人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弱势人群的时候,在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落脚点也应该把艺术教育普及到每一所农村学校,关注到村小里孩子们的艺术教育,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受艺术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理念的落实找到实施方法、途径和解决对策。基于此,本论文在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艺术教育管理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内容涉及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思想、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2、农村学校艺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调查与行动研究。包括艺术学科与教学法研究,具有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教学模式创新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课外活动研究,艺术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文化艺术环境的创设的研究,艺术教学质量的保障及监控的研究等等。3、农村学校艺术师资培养培训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涵盖农村学校艺术教师教育的模式研究,艺术教师道德水平与心理状况的研究,农村艺术教师义务与权利的研究,艺术教师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名、特、优艺术教师成长规律的研究,外聘艺术教师的研究等内容。4、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调查与行动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逐步解决到位,设施改善与资金投入的渠道、方法及其有效功能的发挥等问题。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引导农村艺术教育管理者、工作人员和教师形成由艺术教育的“素质观”“基础观”“公平观”“普及观”“审美观”“特色观”和“开放观”构成的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第二,构建切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其具体的实施模式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全面覆盖模式——“四个到位”;农村学校艺术教学改革模式——“四个突出”;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模式——“四个结合”;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模式——“四个吸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科研模式——“四个机制”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资源配置模式——“四个注重”。具有农村特色的现代艺术教育观念体系的形成与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施模式的构建为我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动力,希冀由此可以引领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现更高的目标——面向全体、实现优质、走向公平。

韦妙[2](2016)在《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八市的实证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造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数量锐减和教学质量大滑坡。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衰落导致偏远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基本受教育权难以保障,引发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缺师少教”问题的广泛关注。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指出:“要办好村小和教学点,对保留和恢复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要采取多种措施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从发展趋势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质量提升是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重大议题。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革新的重大力量,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辐射,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和教育差距已逐渐成为了社会的共识。从新世纪伊始的“校校通工程”、2003年的“农远工程”、2007年的“班班通工程”、2011年的“薄改计划”、2012年的“三通工程”,到2013年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工程”,近些年来,国家对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然而,政府不间断的重视和投入却并没有带来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技术本位”的教育信息化方案带来了“网络支教”、“云课堂”等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却未必适切农村学校和农村教育的真实需求;“城市本位”的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给农村学生建构了与城市学生同样的“课堂”,却反而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教育的差距。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真实现状如何?面临哪些发展困境?后续发展到底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制度、模式和机制?这些问题是本研究需要探究的核心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回归问题本质,从城乡教育公平的宏观视角出发,立足于乡土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多元化、差异化的农村教育发展实际,以“需求本位”、“教育本位”思考信息技术在小规模学校“落地生根”的路径与模式。本研究采取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范式,通过对湖北省8市18区县35乡镇95所学校的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和访谈案例的整理和分析,展现了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的真实图景,探讨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开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包含论文的一、二两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其次,通过对现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厘清了相关核心概念,形成了论文的整体理论框架。第二章“研究设计”部分,首先讨论了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介绍了本研究量化数据和质化数据的来源,最后从学校、校长、教师三个层面对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第二部分包含论文的第三到第六共四个章节。这一部分通过对大量实证调研数据的内容分析和统计处理从四个维度探究了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其中,第三章从经费投入、硬件建设、软件供应三个层次描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资源配置的现状及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现状和突出特征,并着重对影响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理论阐释;第五章从应用频率,应用方式,应用效果三个方面呈现了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真实境况,并对限制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效率的原因做了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第六章通过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外部生态的探析重点解读了各种外部力量对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并通过生态位原理揭示了制约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原因。第三部分包含论文的七、八两章。这一部分集中阐述了本研究的问题反思和政策建议。第七章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对论文的第二部分内容进行了统领和分析,指出了当前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种种公平悖论,进一步挖掘了造成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困境的制度因素。第八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健全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遵循需求导向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思路,提高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适配度,实行多元化的信息化师资补充机制,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联盟,明确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地位。

王琼娟[3](2020)在《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文中提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与城市学前教育质量存在一定差距,其中师资水平是决定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重要因素。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的师资存在明显差距,具体表现为:农村幼儿园教师数量与班级幼儿数量之间的比例差距、农村幼儿教师的学历差距等。因此,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幼儿园任教成为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把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它对人文关怀所体现的重要作用给予肯定,人文关怀能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提高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将人文关怀融入农村幼儿教师的管理工作中,有利于发挥农村幼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发展。人文关怀是教育所追求的魅力所在,同时,人文关怀的内涵是丰富的、变化的、复杂的,具体到不同的群体和情境中的体现是不同的。本研究借鉴“人文关怀”理论相关的研究,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儒家文化思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理论为理论依据,以国家层面的有关农村幼儿教师的相关政策文件为政策依据。对人文关怀内涵的梳理和理解得出,人文关怀是关注个体的生命、关切个体的人格尊严、肯定个体的价值和关照个体的发展前途。结合对农村幼儿教师的访谈,采用学者孙国胜对人文关怀的维度的划分标准,将人文关怀分为生命关怀、尊严关怀、价值关怀、发展关怀,初步构建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理论框架。以初步建构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了解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现状。发现存在问题如下:一是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度不够;二是所需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足;三是教师合法权益保障不充分;四是福利待遇保障力度不够;五是专业发展受限。在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实施途径上分别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幼儿园方面、幼儿教师自身方面提出相应改善策略。

刘虹佳[4](2019)在《21世纪初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音乐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是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音乐教育可以启发中小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进而欣赏音乐的美,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纵观沈阳地区音乐教育,21世纪初发展至今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未改善一些城乡音乐教育失衡的问题。据调查,在沈阳市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体制虽把音乐纳入课程之一,却因不在升学考试范围内常被家长、学校所忽略及不重视,让音乐教育者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部分学校在分配相关音乐教学设备资源时常居于弱势。笔者曾在沈阳市的乡村地区担任过小学音乐教师的实习工作,在数月中深深感受到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感受到城乡音乐教育之间存在的差距。由此可见,乡村地区的音乐教育还有很多地方仍需改善。希望此次研究可让教育局相关部门、学校及家长能够了解沈阳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情况,了解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差异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善策略。同时希望重视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善学校的音乐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影响力及未来整体音乐教育的环境,以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逐渐一体化。基于上述原因,本研究以沈阳城乡地区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将沈阳市的中小学校分为城市、乡村两部分。选取沈阳市教育部核定的省优秀示范学校,与教育部核定的新民市乡镇地区学校,共7所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两地学校总数比例接近1:1。由于研究能力有限,其他城市乡镇中小学则不包含在本研究范围内。本文以583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本文将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写作。第一部分主要将21世纪初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情况进行概述,首先分别对沈阳市区及新民地区的情况进行基本概述,其次将论文中的相关名词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沈阳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该部分主要从调查的背景与目的、对象与方法、数据相关统计与分析、调查现状对比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第三部分为进一步研究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之间存在的具体问题。第四部分将为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发展提出具体可行的改善策略。最终将四部分相结合进而得出结论。

郭辉[5](2017)在《基于生态学视域的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基于生态学视域,运用生态承载力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了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的适度发展。在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近期状况、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测评的基础上,分析了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脆弱因子及其成因,结合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提出了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生态化路径。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近两年发展状况(2013-2014年)的生态学考察结果为:2013年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在校生66320人)已经达到最大承载规模,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状态为饱和,承载状态为满载。2014年在未采取措施增强供容支持力或减轻承载压力,且生均教育经费比2013年大幅减少、教职工规模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扩大招生规模(在校生70492人),导致该年度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状态为过饱和,承载状态为超载,经测算,实际在校生人数超出最大承载规模10145人。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现实状况(2015年)进行测评的结果为:当前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在校生74359人)已经达到最大承载规模,承载支持力已经达到极限,承载状态为满载,规模状态为饱和,资源效应已经最大化,后续发展持续力不足。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所承受的压力和能够提供的供容支撑能力基本相当,处在平衡临界点。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未来发展趋势(2020年为时间节点)的预测分析表明:到2020年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预测在校生为77876人)发展适度,生态承载状态良好,不会出现弱载、满载、超载。承载支撑力和抗压能力有所提高,能够支持在保证一定质量前提下的在校生规模发展的需要,供容能力的增长能够满足在保证一定质量前提下的在校生规模扩张的要求,在校生的规模对承载支撑力的压力虽然很大,但是仍旧在承载支撑力的能力范围内,接近但未达到承载支撑力的极限,系统效应将会得以实现,共生效应将会得以发挥,教育质量可以得到保障并会逐渐提升,发展有充足的持续力,能够呈现正向演化,实现共生效应和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脆弱因子及其成因的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影响极大,根据各级政府的各项规划和政策,经费投入的前景乐观。但是青海省高等系统的承载支持力和供容能力太过依赖办学经费的多少,其他因子能够提供的支撑力和供容力非常弱小,一旦办学经费因为各种原因出现减少,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将是致命的。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客观资源支持力非常薄弱,高校数量少,办学形式单一,高校占地面积小、固定资产少,高校规模较小等制约了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抗压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的发展。教学设备、教学及辅助用房等严重匮乏,专任教师数量不足、图书资源均较为缺乏,这些薄弱因素使得青海省高等教育的资源基础差,供容能力低,共同造成了青海省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低的结果。青海省高等教育的环境支撑力整体脆弱,这与青海省经济生态脆弱的大背景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承载压力从发展轨迹、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看,一直都大,特别在校舍面积和教学设备方面承受压力很大,而在教职工状况方面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小。总之,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看,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整体上稳定性低,生态非常脆弱。易于失衡、受到破坏,易于产生生态危机和引发生态退化。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脆弱的成因主要有:(1)原有的基础薄弱、底子差、起点低、发展落后。物质资源方面“先天不足”,长期“营养不良”,积累有限。(2)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单一,高校数量少,占地面积小、固定资产少,高校规模小造成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脆弱、稳定性差。(3)青海省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脆弱,区域文化科学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低,特别是区域经济水平落后,也是导致系统恢复力和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生态破坏,引发生态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的近期发展考察、现实状况分析和未来发展预测的基础上,结合各级政府出台的有关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规划和政策,针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脆弱因子及其成因,实现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生态化路径是全面增强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承载支持力,就是增强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节能力、可持续供给与容纳的支持能力。从生态结构视角就是优化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环境的承载力,提升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的承载力。优化内部环境的承载力包括改善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办学体制、发展机制、经费投入、物质资源、师资队伍、学生规模等硬件条件和提高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组织管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等软性实力。提升外部环境承载力就是不断提升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承载力。

邱国路[6](2019)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应用型高校肩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占主体地位,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对实践教学整体质量有重大影响作用。因此,准确评价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现状十分必要。本论文在文献梳理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研究理论,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进行测量,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厘清研究背景、研究思路,明确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意义。第二部分,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CIPP理论和专家访谈,初步甄选出30个初级评价指标,再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最终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第三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分析。从教学全过程的角度来看,N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整体评价等级为“中等”,其中各维度质量排序为:效果>背景>过程>投入。教学效果认可度高但实践教学整体满意度低;教学背景设置合理但人才培养规格宽泛;教学过程缺乏监管,教学内容和课时重形式轻效果;教学投入不足,尤其是教学经费、教学设备、师资、制度建设等方面。经进一步分析发现,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主要是实践教学投入不足、教师实践能力缺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强、制度执行不到位等方面。第四部分,提升策略。根据问题提出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质量保障监控机制、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等策略。

曾新[7](2012)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此相适应,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关系国家战略的重大问题。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级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和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试图通过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适当集中办学,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和教育质量低的中小学,实现区域(县、市、区)内或更大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那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否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研究经历和调查,就这一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建议。按照上述逻辑思路,全文共分为七章进行探讨: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研究思路。第二章对与本文的核心概念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理论上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第三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和目的,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大调整,既可以说是税费改革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它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四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一大批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中小学被调整和撤销,教育资源得以进一步集中,义务教育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得更多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第五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存在的问题,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尽管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质量,但也对农村学校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和阻碍,学校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保障,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第六章分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指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原因是相当复杂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注重效率,忽视公平;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第七章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适应的对策思路,即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马达[8](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佟贺[9](2014)在《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创造力被认为是人才竞争的核心能力。音乐的非语义性特点,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音乐学习对人的创造力培养有重要作用。因为从音乐作品的创作,到音乐的表现,再到音乐的欣赏都是音乐创造的过程。在音乐课程改革中也将创造作为音乐课程的内容领域。创造力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科学家的创造层次和个体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发展层次。小学阶段是人的个性品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第二层次创造力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常常把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理解成是培养学生第一层次创造力,觉得音乐创造很难。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是指将创造作为音乐教学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始终,旨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和提升创造力的教学,而不是培养作曲家的创造教学。本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研究:在厘清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探讨其内涵及价值(本体研究);第二部分是现状研究(实然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分析产生这样现状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是理想构建与教学案例评析(应然研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结合教学案例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在本体研究方面,通过对音乐课程标准的17次修订中,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历史沿革,从概念和特征两方面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在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价值的实践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基础上,从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培养方面解读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在实然研究方面,以C市为例,对小学音乐教师(110人)、小学生(340人)、小学音乐教研室主任(3人)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的方式获取相关的研究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并分析其信度与效度。同时结合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进行课堂观察(32节),全面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厘清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在应然研究方面,从生成性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模式、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构建、教学评价方式,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进行理想构建。对实施案例进行评析,并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提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通过上述的研究,主要有四个研究结果:研究结果一,创造是在200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纳入到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领域中,并在2011年的音乐课程改革中得到发展。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学校教育中的小学阶段,通过音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活动,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以及各种各样的旨在提高音乐创造力的训练(音乐创造的方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挥音乐创造力,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培养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学。同时,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具有创新性、富于探索性,注重学生参与性、内容综合性的特征,以及培养学生创造性知能、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价值。研究结果二,通过调查研究得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价值较认同;小学音乐教师的结构相对合理;小学音乐教学发展相对合理;学生和家长对音乐教学的支持方面。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音乐创造教学内容和特征的理解偏差;在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缺少创造;在音乐创造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实施方面缺乏创新;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信念存在局限;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被动等。研究结果三,影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部分。内部因素主要有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设计因素和学校文化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音乐课程改革的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和社会教育的因素。其中,内部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外部因素。而在内部因素中,因其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师信念将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对教学的评价。所以与其他因素相比,教师的影响力是最大的。研究结果四,生成性音乐教学理念有利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实施,基于此理论构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模式,由创设语境、自主探究、创造实践、成果表演、评价反思四个环节构成。并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方面进行理想的构建。对应然状态下的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进行评析,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本研究为目前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研究的贡献在于:1.在观念形态上,将创造作为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念,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音乐教学中的扩展,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2.厘清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发展历程,探讨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特征和价值;3.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4.从教学的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全面分析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5.构建了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并给出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李冠男[10](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的界定
    三、研究问题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现状调查
        (二) 走向公平——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行动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法
        (二) 调查法
        (三) 行动研究法
    五、研究思路与过程
        (一) 研究思路和实施过程
    六、研究目的与价值
        (一) 研究目的及重点、难点
        (二) 研究价值
        (三)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教育公平理论的文献综述
    二、国内外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一) 艺术教育价值的文献综述
        (二) 外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三)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文献综述
    三、农村艺术教育文献研究
        (一) 农村艺术教育的现状问题研究
        (二) 农村艺术教育的实施策略研究
        (三) 农村艺术教师的调查与培养研究
        (四) 农村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研究
    四、教育公平理念下的农村艺术教育研究
第三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调查
    一、调研方案
        (一) 调查内容
        (二) 调研时间
        (三) 调研地区和对象
        (四) 调查形式
        (五) 问卷设计
        (六) 抽样方案
        (七) 调研方式
    二、调查问卷的回收处理与数据整理
        (一) 技术设计
        (二)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三) 调查内容的处理
        (四) 数据统计
    三、调查情况和问卷质量
        (一) 调查情况
        (二) 问卷质量
        (三) 数据的调整
    四、调查的基本情况
    五、调查的关键数据统计结果与比较分析
    六、开放性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指导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结果
        (二) 问题分析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管理与规划管理的行动研究
        (一)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管理运行机制研究——四川省南部县案例分析
        (二) 完善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提高艺术教育管理水平——河南省新密市案例分析
        (三) 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注重特色——福建省上杭县案例分析
        (四) 注重分类指导,促进均衡发展——重庆市綦江县案例分析
第五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调查
        (一) 课堂教学的调查结果
        (二) 课堂教学的问题分析
        (三) 课外活动的调查结果
        (四) 课外活动的问题分析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行动研究
        (一) 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开齐开足上好艺术课——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案例分析
        (二)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研究——四川成都市温江区案例分析
        (三) 构建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江苏靖江市案例分析
        (四)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上海金山区案例分析
    三、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课外活动的行动研究
        (一) 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打造课外艺术活动特色品牌——山西省侯马市案例分析
        (二) 如春天里的杜鹃花一般绚烂的农村学校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案例分析
第六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配备与培训问题的调查与行动研究
    一、农村师资现状调查
        (一) 调查结果
        (二) 问题分析
    二、农村艺术教师师资配备和培训的行动研究
        (一) “归转聘培”四结合,打造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湖南省桃江县案例分析
        (二) 实施“一把手工程”,推进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山西太谷县案例分析
        (三) 固本培源,整体推进,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江西宜丰县案例分析
        (四) 建设一支适应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广西北流市案例分析
        (五) 广开门路拓宽渠道加强农村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安徽省砀山县案例分析
        (六) 健全机制,骨干引领,点面结合的农村学校艺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四川省平昌县案例分析
第七章 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与开发农村地方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的行动研究
    一、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调查
    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开发的行动研究
        (一) 开发地方艺术教育资源建设富有特色校园文化——云南昆明市石林县案例分析
        (二) 因地制宜优化资源促进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案例分析
        (三) 依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开拓学校艺术教育新局面——云南玉龙县案例分析
        (四) 依托地方艺术教育资源,深化艺术教育课程改革——江苏建湖县案例分析
结论、思考与展望
    一、结论
        (一) 公平之基:构建全面宏观的现代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观念体系
        (二) 公平之法:形成确实可行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模式
    二、思考
    三、展望
        (一) 面向全体
        (二) 实现优质
        (三) 走向公平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附件4
附件5
附件6
附件7
附件8
附件9
附件10
附件11
后记

(2)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八市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时代需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公平
        二、社会共识:共享优质信息化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育质量
        三、政策支持: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政策向小规模学校倾斜
        四、现实困境:事倍功半——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之殇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小规模学校
        二、教育信息化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研究
        二、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二、教学生态理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节 数据来源
        一、量化数据来源
        二、质化数据来源
    第三节 样本特征
        一、学校样本特征
        二、教师样本特征
        三、校长样本特征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资源配置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经费总体投入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经费来源与结构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建设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分布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校园网覆盖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微机室建设
        五、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办公条件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软件资源建设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软件资源的来源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软件资源的供应
    第四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资源配置的问题分析
        一、信息化经费投入不充足
        二、信息化硬件建设不均衡
        三、信息化软件资源缺口大
        四、信息化资源要素配置失调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整体特征
        一、教师性别分布较为均衡
        二、教师平均年龄较大、老龄化严重
        三、教师文化程度不高
        四、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偏低
        五、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开课科目单一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技术教师配置现状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现状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建构
        三、回归分析
        四、小结与讨论
    第四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专业技术力量缺失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薄弱
第五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频率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方式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效果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研究假设
        二、模型建构
        三、回归分析
        四、小结与讨论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外部生态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一、教育生态系统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生态资源供给
        一、教育生态系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经费的供给
        二、教育生态系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设备的供给
        三、教育生态系统对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师资的供给
    第三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生态位分析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生态位不断下移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生态位宽度不足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生态位严重重叠
第七章 农村小规模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教育公平反思
    第一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政策与教育公平
        一、教育政策的公平属性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政策的教育公平属性
    第二节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中的公平悖论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失调
        二、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失效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师资结构失衡
        四、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主体失位
第八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
    二、遵循需求导向的信息化硬件建设思路
    三、提高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适配度
    四、实行多元化的信息化师资补充机制
    五、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联盟
    六、明确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地位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社会对人文关怀的呼唤
        二、农村幼儿教师对人文关怀的诉求
        三、个人研究兴趣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人文关怀
        二、农村幼儿教师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人文关怀的研究
        二、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第五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
        一、理论基础
        二、政策依据
    第二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概念、意义
        一、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概念
        二、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意义
    第三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基本维度的初步确立
        一、生命关怀
        二、尊严关怀
        三、价值关怀
        四、发展关怀
    第四节 基于NVivo11.0的一线农村幼儿教师访谈资料的分析
        一、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访谈提纲
        三、NVivo11软件简介
        四、访谈资料的收集及处理
        五、讨论与结果
    第五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指标体系的筛选与修订
第三章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实施途径
    第一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现状
        一、生命关怀方面
        二、尊严关怀方面
        三、价值关怀方面
        四、发展关怀方面
    第二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存在问题
        一、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心理状况的关注度不够
        二、所需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不足
        三、教师合法权益保障不充分
        四、福利待遇保障力度不够
        五、专业发展受限
    第三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方面
        二、幼儿园方面
        三、幼儿教师自身方面
    第四节 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实施途径
        一、地方政府行政部门方面
        二、幼儿园方面
        三、幼儿教师自身方面
第四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21世纪初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沈阳市基本情况
        一、沈阳市区自然概况
        二、沈阳市区教育概况
        三、新民市自然概况
        四、新民市教育概况
    第二节 与课题相关概念界定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
        二、音乐教育资源
    第三节 音乐教育
        一、音乐教育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 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第二节 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
        二、文件分析
        三、比较研究与实践调查
    第三节 调查数据相关统计及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具体实施过程
        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一)教学设备情况
        (二)音乐课程教学情况
        (三)师资比例情况
        (四)家庭背景情况
        (五)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
        三、调查现状对比分析
        (一)教学设备方面
        (二)师资方面
        (三)家庭背景方面
        (四)生活环境方面
第三章 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与分析
    第一节 具体存在问题
        一、家庭观念及社会不利风气影响
        二、音乐课程教学模式
        三、师资队伍
        四、教学软硬件设备
        五、学校相关制度管理
        六、音乐教师培养无法与现实教育相结合
    第二节 问题分析
第四章 沈阳市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与思考
    第一节 对政府相关部门及教育局的建议
        一、重视并改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相关政策
        二、乡村地区设音乐表演场所发展地方音乐文化活动
        三、各类教育应均衡发展
        四、建立音乐学习网站及音乐资源网络平台
        五、音乐教师培养与音乐学科地位
    第二节 对学校的建议
        一、重视音乐并提供多元化的音乐学习机会
        二、丰富课余时间举办校内音乐活动
        三、进行课外音乐教学与活动开展
    第三节 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建议
        一、关注音乐教育发展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二、建立良好的教学观
        三、发展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
        四、运用多种教具进行音乐教学
        五、音乐教学中运用国际音乐教学方法
        六、教案的设计应多元化
    第四节 对家庭的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5)基于生态学视域的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实施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必然要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一) 与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相关的研究
        (二) 与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相关的研究
        (三) 高等教育生态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的重点和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的重点
        (二) 可能的创新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思路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研究的理论构架
    一、生态学视域研究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核心概念
        (一) 高等教育规模
        (二) 生态系统
        (三) 生态承载力
        (四) 适度发展
    二、生态学视域研究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 教育生态学的理论
        (二) 社会和教育系统论、控制论
        (三) 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理论
        (四) 教育供给需求理论
    三、生态学视域研究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逻辑基础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动态平衡与规模发展的关系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与规模的关系
    四、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与规模发展测评体系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测评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测评分析方法
第二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近两年规模发展的生态学考察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的基本情况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2013年的基本情况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2014年的基本情况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生态承载力的考察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生态弹性度的考察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考察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承载压力度的考察
        (四)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生态承载力的评价
    三、青海省高等教育2013年和2014年规模发展的生态学考察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2013年和2014年规模发展的生态学评价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生态承载力的分析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2013年和2014年最大承载规模分析
第三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现状的测评及分析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现状的测评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2015年的基本情况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现状的测评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现状的评价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现状的生态学分析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现状的生态学分析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现状的分析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当前最大承载规模分析
第四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的测评及分析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发展趋势的预测及分析
        (一) 预测指标及方法的处理原则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弹性度的发展趋势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发展趋势
        (四)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承载压力度的发展趋势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的生态学评价
第五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生态化路径
    一、对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状况的总评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近两年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状况的总评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现状的总评
        (三)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未来发展趋势的总评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脆弱因子及其成因
        (一)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承载力和规模发展的脆弱因子
        (二)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生态脆弱的主要形成原因
    三、实现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的生态化路径
        (一) 优化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环境的承载力
        (二) 提升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环境的承载力
结论
    一、对本研究的总结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一) 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
        (二)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源起
        1.1.1 应用型人才建设的需要
        1.1.2 实践教学质量问题凸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基础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问题、假设与思路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假设与思路
        1.5.4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构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1 初始指标的确立
        2.1.1 指标确立的原则
        2.1.2 确立指标的方法
        2.1.3 确定初始指标
    2.2 研究数据的获取
        2.2.1 要素重要程度量表的制定
        2.2.2 预调查实施
        2.2.3 预试问卷分析
        2.2.4 正式问卷调查
        2.2.5 重要程度要素描述性分析
    2.3 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2.3.1 判断矩阵的构建
        2.3.2 权重计算和检验
        2.3.3 评价指标的权重
第3章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分析
    3.1 样本调查
        3.1.1 样本的选取
        3.1.2 描述性统计
        3.1.3 模糊综合评价
    3.2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现状
        3.2.1 教学背景分析
        3.2.2 教学投入分析
        3.2.3 教学过程分析
        3.2.4 教学效果分析
    3.3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问题及原因分析
        3.3.1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
        3.3.2 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乏
        3.3.3 实践教学实效性不强
        3.3.4 实践教学制度执行不到位
第4章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4.1.1 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4.1.2 畅通产教融合机制
    4.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2.1 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4.2.2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4.3 完善质量保障监控机制
        4.3.1 加大督导监管力度
        4.3.2 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4.4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4.4.1 优化教学内容
        4.4.2 丰富教学方法
第5章 总结与不足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调查预试问卷
    附录2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要素重要程度调查正式问卷
    附录3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实际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4 :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素评分表
    附录5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7)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相关研究
        (二)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二) 数据来源
    五、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 逻辑思路
        (二) 结构安排
第二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辨析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
    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宏观背景
        (一) 农村适龄人口减少的必然选择
        (二) 农村税费改革的自然选择
        (三) 人口城镇化的必然结果
        (四) 乡镇行政区划改变的直接影响
        (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一)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证实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 各级政府出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文件证实布局调整目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 各地的实际做法也证明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进行布局调整的直接目的
第四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促进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判断和评价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标准
        (一)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学校规模效益
        (三) 义务教育教师素质
        (四) 义务教育质量
    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 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提高了农村学校的规模效益
        (三) 促进了教师队伍的优化和素质的提高
        (四) 提高了义务教育质量
第五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的问题: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
    一、教学点与中心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继续拉大
        (一) 教育经费短缺
        (二) 校舍破烂陈旧
        (三) 教学设备奇缺
        (四) 远程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
    二、偏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和县镇学校差距拉大
        (一)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办学经费仍然短缺
        (二) 贫困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落后
        (三) 偏远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现象严重
    三、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落后
        (一) 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不足,制约着其主体功能的发挥
        (二)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不规范,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
        (三) 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关照
    四、农村学校与县镇学校教师整体素质差距大
第六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未能从根本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
    一、注重效率,忽视公平
    二、注重调整的速度,忽视科学的规划
    三、重视集中办学,忽视分散办学
    四、重视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教育的发展,忽视偏远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
    五、重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忽视教师队伍建设
第七章 通过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确保每个适龄儿童受教育权利
        (一) 坚持就近入学的原则
        (二) 建构教育补偿机制,对布局调整中利益受损者进行利益补偿
        (三) 畅通农民意愿表达渠道,构建公正合理的学校撤并程序
    二、科学地进行学校布局规划
        (一) 物质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二) 社会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三) 教育性约束条件对科学规划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影响
    三、既要重点支持集中办学,又应适当照顾分散校点
    四、协调区域内经济发达地区与偏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 继续加大对偏远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
        (二) 大力支持寄宿制学校建设
        (三) 加大对贫困学生和寄宿生补助力度
        (四) 实施偏远地区义务教育“校车工程”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农村中小学师资均衡配置
        (一) 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工作,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
        (二) 创新教师招聘思路,培养留得住的本土名师
        (三) 建立教师定期交流轮岗制度,组织城镇重点中小学教师对农村学校进行帮扶
        (四) 大力提高农村,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教师经济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九、 结语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二、 新学制的实施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五、 结语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一、 土地革命时期
        二、 抗日战争时期
        三、 解放战争时期
        四、 结语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九、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六、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四、 结语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十二、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七、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 结语
总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9)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
        (二) 关于创造教育的研究
        (三) 关于创造教学的研究
        (四) 关于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五) 关于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研究
        (六) 小结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五、 创新之处
        (一) 研究视角的独特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及价值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内涵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概念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特征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
        (一) 小学音乐教学的价值——一般价值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价值——独特价值
第三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一、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二) 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三) 观察设计与实施
    二、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与效度、信度分析
        (一) 现状调查结果的描述
        (二) 调查结果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呈现的优势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影响教学的因素分类及分析
        (一) 内因:影响教学的内部因素
        (二) 外因:影响教学的外部因素
    二、 教学内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一) 教师知识和信念的影响
        (二) 教师的教学设计的影响
        (三) 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影响
        (四) 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影响
    三、 外部因素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一) 音乐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二) 家庭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三) 社会教育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第五章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与案例评析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构建
        (一)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模式的形成
        (二)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目标的设计
        (三)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方法的选择
        (四)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内容的组织
        (五) 生成性音乐创造教学评价的方式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主体的特点寻找创造的素材
        (二) 应注意学生创造性获取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三) 注意学生的人格,教师指导,学习环境的影响
        (四) 运用过程性与结果性的综合评价方式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案例评析
        (一)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咏鹅》(一年级)
        (二) 唱歌教学中的创造:《母鸡叫咯咯》(一年级)
        (三)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同伴进行曲》(五年级)
        (四) 欣赏教学中的创造:《钟声》(五年级)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
        (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发展存在优势与不足
        (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是教师
        (四) 生成性发展是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理想样态
    二、 建议
        (一) 注重小学音乐职前与职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二) 强调小学音乐创造教学设计需要生成性的发展
        (三) 注意学校教学管理对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影响
    三、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
附录三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研室主任)
附录四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访谈提纲
附录五 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课堂观察表
后记

(10)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走向公平—中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的调查与行动研究[D]. 万丽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2]农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湖北省八市的实证调查[D]. 韦妙.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文关怀的研究[D]. 王琼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21世纪初沈阳地区城乡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 刘虹佳. 沈阳音乐学院, 2019(01)
  • [5]基于生态学视域的青海省高等教育规模适度发展研究[D]. 郭辉.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6]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以N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D]. 邱国路. 南昌大学, 2019(02)
  • [7]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研究[D].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4)
  • [8]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 [9]小学音乐创造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C市小学为例[D]. 佟贺.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10]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教学设备经费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