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形应用能力的实践

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形应用能力的实践

一、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董怀武,刘健雄,张克,田立华,傅德生[1](1996)在《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董怀武,刘健雄,张克,田立华,傅德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学(ComputerGraphics,简称CG)是一门新学科,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造船、机械、电子和土建等工程技术界的应用取得了良...

吴玮[2](2007)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 ——以中美两国荣誉学院为例》文中认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着眼于中美两国荣誉学院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其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已有的一些理论探索和教改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系统的思考,初步形成了一套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需要的制度体系,以适应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这一紧迫任务的需要。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以及对前人研究的思考,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对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由于荣誉学院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成绩显着,因此以中美两国四个荣誉学院为个案,通过访谈和学校网站访问的形式收集资料,探讨分析其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实践操作层面的和制度操作层面的,进行比较研究,对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先进经验进行归纳、综合,最终完成有利于保障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体系的构建。本文将这一制度体系的构建分为三个环节:一是预备环节,即教学准备阶段,学校需要配备好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计划、教材、师资等,因此需要相应的教学计划制定指导意见、课程教材建设制度、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制度作保障;二是教学过程环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选课选教制、导师制、自由选择专业等相关制度,另外还有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制度建设;三是评价环节,包括学生评价制度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两部分,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的确立,评价制度的建立必须与当前的教学改革相适应,以达到激励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激励老师自由教学、创新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4](2011)在《2011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迈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摘要)》文中研究指明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现代化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上海正按照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全力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创新能级。上海教育在逐步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积累了大量鲜活的经验。2011年6月,由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编写的《2011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迈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正式完成。这份在全国首发的省级教育发展报告,是从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全书以上海教育现代化为基线,全方位地总结了上海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系统阐述了上海教育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发展成就;同时根据上海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宏伟蓝图,对教育现代化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刊特别选取该报告部分内容,以飨读者,并以此向建党90周年献礼。

杨建磊[5](2014)在《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国良院士认为,计算思维无处不在,计算思维要真正融入到人类活动的整体之中,并将其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做到“人人都掌握,处处被使用”。自然而然,它应当有效地融入到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之中。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描述,给出了进行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对计算思维相关理论以及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的科学分析,构建了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多元立体化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其包含课堂教学体系和课外教学体系两个部分。课堂教学体系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本文分别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师资队伍、教材建设等七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初步构建了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并提出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要统筹协调的教育理念、“厚基础、勤实践、善创新”的教学目标以及“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课外教学体系包含网络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研究创新综合实践,其中网络教学主要有教学网站、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管理平台等三个部分组成。研究创新综合实践主要有科研活动、科技竞赛、产学研结合等三个部分组成。本文也对网络教学、专业技能训练、研究创新实践等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进行了论述。最后,提出完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建设,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与“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扩大资源共享和开放程度;积极参与国际MOOC平台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以期为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王龚[6](2017)在《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TALIS(教师教学国际调查)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各项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均高于国际平均值的,而在促进学生使用信息互联网技术完成学习项目或作业这一方面却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同样的,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中也发现上海学生在数学成绩、阅读成绩、以及科学成绩三个科目中均排名第一,但在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却只能屈居第六。显而易见,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高低与教师对他们的培养是分不开的,而教师要培养学生首先需要强化自身的信息素养。因此,教师的信息素养水平亟待提高。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决定》,首次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育法》。2016年2月,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中提出“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到师范生培养和教师、校长的考核评价体系。”国家从立法层面和政策层面双管齐下着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努力补齐短板。无论是新教师培训还是师范生职前培养,都迫切需要构建出一套适用于培养未来卓越教师信息素养的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在职前培养阶段提高未来教师在未来教学岗位上的信息化教学与科研能力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笔者先通过对基础教育在职教师及管理者的深度访谈,基本梳理了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建立起了以教师信息素养为母体的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同时以S师范大学为例,基于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及师范生现有信息素养课程大纲的研究,对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发展不均衡,总体水平较差,相较于初入学新生,三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与卓越教师所需信息素养要求(师范生信息素养教学的应然目标)更是相去甚远。接着,笔者又基于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和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等。对师范生目前的信息素养课程进行了质性评价分析。综合以上研究发现,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的有效性存在疑问。通过进一步分析,笔者认为目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目标滞后于技术发展(观念与技术滞后性);二是课程设置与学科间互不关联(课程及其内容的零散性);三是教师改革自身教学意愿不强(教学经验性)。基于文献研究和现状调研,本研究开始对现有的相关课程(包括信息素养课程、教育技术课程、学科教学论、教学实践课程等)进行重构,设计开发出了一套系统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了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以及实训实践贯穿教学始终,并大大增加了师范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机会。同时,浸入式的教学手段帮助师范生在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实践、研讨、反思能力均能实现螺旋式上升,让师范生具备在未来课堂教学中自由地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使培养出的每一位师范生(未来教师)具备大数据时代“未来课堂”教学能力。同时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对师范生学习情况进行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依托以上两个评价指标,笔者建立了对本文所建构的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进一步提出了课程开发与实施阶段的相关保障措施,并分别从课程内容保障、课程选课保障、课程实施保障和课程环境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在环境保障中创新的提出《“成功课堂”(School University Cloudy Classroom即S.U.C.C.)行动计划》,这一未来课堂教学的合理推断,设计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的未来课堂教学模型,融入并支撑起了课程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本研究从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与可信性的角度出发,选取了S师范大学中能够代表一个学段未来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进行课程实验研究,对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与学科教学进行融合开发,并且依托于“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施方案的支撑。在2016年11月实施了“成功课堂”第一阶段实验性授课教学案例,基本达成了预期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或得了参与教师和评价专家的一致好评。在该课程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对信息素养课程以及“成功课堂”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细化研究在“成功课堂”中开展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并期待“成功课堂”伴随未来的卓越教师走向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引领未来的成功教育。本研究认为,伴随教育信息化和基础教育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高校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已到了需要刻不容缓进行改革的境地。依托于“成功课堂”进行实施的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改革的案例,是结合上海本地基础教育发展情况与上海中小学卓越教师培养理念和S师范大学的学校自身特色的成功实践案例。师范生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力量,重新构建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水平,将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顾鹏尧[7](2015)在《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现有教学模式的深入剖析,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实践实训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过程、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过程性考核评价和多途径、多层次的实践实训体系改革"等举措,实现学生"学"的四大转变,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形成一套相对完善和成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类课程的教学模式.

陈金江[8](2010)在《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无论在任何国家抑或任何领域,精英总是社会的中坚与脊梁,起着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中流砥柱作用。倘若一个社会丧失了或无法培养精英群体,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培养精英一直以来都是大学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和历史使命,也是评判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出精英也是大学变革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大学中,培养精英也上升为一个国家战略问题,正如着名的“钱学森之问”——中国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在此背景之下,自改革开放之后,许多中国大学陆续在本科阶段新建了一类特殊组织来开展培养精英的改革试点工作。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这批组织逐渐“升格”为学院,成为各所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这批组织被称之为“本科精英学院”,其实践探索对中国大学精英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组织,它是伴随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以培养本科精英人才为导向的一种特殊机构,其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权力与组织优势。概而言之,本科精英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运行模式”。案例研究法适合对本科精英学院相关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本科精英学院运行过程中五对关系的描述,即传统与现代、行政与学术、形式与内容、点上与面上、有形与无形,形成五个不同特点的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单案例分析报告,分析总结出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交叉混合模式”、复旦大学复旦学院的“通识教育模式”、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大学科模式”、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的“自由教育模式”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的“主动实践模式”。每一所大学的本科精英学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在单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跨案例分析报告。本科精英学院作为一种探索性的特殊组织,其组织目标是通过探索新型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社会需要的精英人才;其组织结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边界的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一个跨专业院系的教学管理机构;其组织权力的来源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学术权力为辅助的权力模式。通过对每一所案例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的总结归纳,本科精英学院的运行都遵循了以下三个核心要素:一是突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从“以专业为本”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本”,通过整合课程体系,改变教学方法,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探索各种新型的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形成学术优势积累。依靠强有力的行政驾驭,集中全校学术优势资源,在学术力量的参与下,营造一种有形和无形学术氛围,为本科精英人才的脱颖而出奠定学术基础。三是渐进式的持续变革。以办学传统与学科优势为依托,在局部范围内不断探索实践,在历史经验积淀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组织变革的同时,在深层次的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本科精英学院的创办和运行虽然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合目的性以及合规律性,但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本科精英学院的组织自主权问题,二是精英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问题。这就需要从制度设计上固化本科精英学院被赋予的特权,真正让教学改革的特区“特”起来,同时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深层次本科教学改革。

顾鹏尧[9](2015)在《“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明确"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企业和学生真实需求确定能力发展目标的原则。针对目前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各种弊端,提出了构建"分级、分层"模块化课程体系、"任务、案例"核心式教学过程、"主动+合作"式学习方式、"多途径、多层次"实训体系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考评机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夏燕靖[10](2007)在《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文中认为本文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为探讨对象,将视野聚焦于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6年间,主要选择四十余所较具代表性院校的课程结构进行分析论证,力图揭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存在的百衲衣式课程结构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与课之间是碎片连缀,课程设置多为拼凑与堆砌,看不出贯穿其中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原则。由此,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远离、甚至背离培养目标,出现课程教学目的不明、课程定位模糊、课程编制混乱的现象。全文由引言、正文四个章节、结论和附录及参考文献组成。引言,着重就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关键词界定、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努力目标进行综述,阐明的研究意义是以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依据当代教育理念提出的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主要在于对课程问题重新认识的主张,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出现的诸多问题,直接切入到具体的课程结构案例当中加以论述,以期挖掘问题的本质。进而从探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百衲衣式课程结构不合理因素出发,厘清课程结构与培养目标、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课程设置等诸方面问题的内外在联系,最终在全而发展观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理论上阐释清楚由培养目标到实现这个目标的一系列课程的展现问题,以达到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目的,保证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围绕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进行论述,主要从追溯历史的角度,说明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从孕育之初直至当代,一条错综复杂的教育之路绵延百年而持续至今。这不仅是形成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形态复杂多变的历史原因,而且是造成问题积重难返的结症所在。因而,要认识问题、揭示问题,尤其是要剖析问题,就必须从追溯、梳理其源头着手,从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把握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的基本规律,特别是从各类设计教育同质异构的课程变化中进行探究,以此作为论述问题的基本条件和事实依据。第二章,围绕百衲衣式课程结构存在问题进行剖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出课程序列结构本末倒置的问题,即表现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这一问题在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缺乏相应的课程目标层级性的要求,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往往出现序列颠倒,表现为课程课目、课程内容难以看出先行、平行和后行的序列关系。又比如,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配置,由于有一种习惯性的“主副课”思维观念作祟,同样在课程的编制过程中,形成两类课程的设计比例严重失调,进而在课程设置上,又是一种序列结构上的本末倒置,表现为技艺课程不仅课目繁多又庞杂,而且课时比重过大;综合课程无论是课目还是课时却少之又少,导致课程知识结构序列的严重倾斜。二是指出课程基本结构支离破碎的问题,即表现为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比如,不少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出现课程教学目的模糊、课程头绪过多、课程内容太乱、功能无从把握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对课程结构不甚理解所导致的结果。尤其是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与市场密切相连,所面临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新问题,较之其他长线学科专业而言,要具体得多、敏感得多,可以说变化不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再加之,艺术设计教育界长期存在着对课程结构的模糊认识,一味强调专业的个性化特征,致使多数院校是根据自身教学资源设课或设计课程,这就造成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多停留在封闭的自循环系统之内,出现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实际需要、脱离学科前沿,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反映出来的便是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三是指出课程类型结构模糊不清的问题,即表现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比如,不少院校在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只注重罗列各种各样的课程课目,而忽视对课程课目的分类说明,以及对学生选择课程的目标指导。尤其是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设置,始终处于划分不明模棱两可的状态;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相互作用,不仅在实习教学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就是在各个院校制订的教学计划或课程大纲中也存在着两类课程性质难辨的问题。第三章,围绕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进行阐述,这是对上述提出三个方面问题进行的原因剖析,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历史、现实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所致。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早期设计教育的最初形成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脱胎于清末民初的新式美术教育;二是直接师承手工艺作坊的师徒制传授教育;三是以日、德等国早期设计教育为主的国外混合教育体系的移植。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延续至今的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都只有纵向的历史关系,即大多局限在美术教育、手工艺教育的基础之上,所进行的专业技能训练,也都是垂直关系的传授。致使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被定位在以技艺传授为主的教学体系之上,从根本上忽视了设计与社会、设计与人文、设计与科技,乃至与其他多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况且,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育,是在经历了由早期图案教育、新中国工艺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的不断变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也使得教育本身始终处于变化不定的状态,以致影响了课程结构的有序建立。从现实角度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工艺美术专业设置受到两次大的发展机遇所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次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在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和工科院校中迅速发展起一批工艺美术本专科院校,呈现出加速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发展态势:再一次就是在1999年,伴随着我国高校的全面扩招,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呈现超速发展之势,不仅专业设置数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有成百倍的增长,而且院校也扩大到理科院校、农林院校、经济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然而,在这两次较大的急速发展的过程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新旧并存的教育教学问题,又因诸多的现实原因,非但没有得到及时地解决和调整,反而叠加并产生出新的问题,各种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和尖锐。二是上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由于推行和转变过程的时间苍促,以及诸多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导致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未能及时跟进,造成课程结构等一系列教学应对措施的缺位。并且,这种缺位在其后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改进,不良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以至于在《专业目录》颁布实施后的九年中,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调整与改革仍处于徘徊不前的状况。从体制角度看,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单一对口的课程结构,集中体现的是课程设置均严格按照国家拟订的相关计划执行。因此,出现的一系列课程问题便是计划经济体制所特有的问题,即单一对口的专业课程结构和相应僵化的计划体制,不利于高校为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培养多种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同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在高校教育体制转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大特点,便是讲求学校自主办学效益的尽快提高。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片面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利益思想作祟,出现了急功近利的课程观。这一课程观影响所及便是最大化的功利性教学目标的出现,很快这一观念便波及到整个教育领域。然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并没有捷径可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采取搞样板工程的方式追求速成的效果,任何盲动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这样,在新体制秩序尚未健全的过程中,由于各方利益未能得到应有的平衡,必然出现教育的过度竞争,折射出教育效益功能的异常放大,出现了盲目攀比和求全发展,进而导致形成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直接影响着我国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教育质量。反映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现象,便是课程功利性非常突出,弱化了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要求。第四章,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论证,主要列举有三项基本原则,即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通过阐述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是表明课程结构的设计,一方面是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它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并通过促进课程的现代化,使之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课程作为人类文化演进的机制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传递、传播和创新的功能。因而,课程结构设计不仅是关系到教育改革能否推进的问题,也是关系到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能否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问题。结论,归纳为五点建设性意见:一是指出合理设计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前提;二是指出根据不同类型院校,确立符合各自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是艺术设计教育呈现多样性与合理性发展的关键;三是指出完善课程结构设计,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密切各阶段和各层次课程的衔接,兼顾各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以实现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四是指出艺术设计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迫切需要融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以促进学科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五是围绕课程结构设计的原则进行论证,主要确立了课程结构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二、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 ——以中美两国荣誉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化的概念界定
    2.1 创新
        2.1.1 创新的概念界定
        2.1.2 创新的基本特征
    2.2 创新能力
        2.2.1 创新能力的概念界定
        2.2.2 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2.3 制度
        2.3.1 制度的涵义
        2.3.2 制度的功能
    2.4 制度化
        2.4.1 制度化的涵义
        2.4.2 制度化的过程
3 我国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缺陷分析
    3.1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缺陷分析
        3.1.1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层面的缺陷分析
        3.1.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层面的缺陷分析
    3.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4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4.1 中美两国荣誉学院的概况介绍
        4.1.1 竺可桢学院概况介绍
        4.1.2 吴健雄学院概况介绍
        4.1.3 VU基督学院概况介绍
        4.1.4 佛蒙特大学荣誉学院概况介绍
    4.2 中美两国荣誉学院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比较分析
        4.2.1 荣誉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比较分析—预备环节
        4.2.2 荣誉学院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比较分析—教学过程环节
        4.2.3 荣誉学院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比较分析—评价环节
    4.3 启示与借鉴
        4.3.1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保障
        4.3.2 制度化建设的迫切性
5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的构建
    5.1 影响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形成的因素分析
    5.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构建的前提
        5.2.1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制定时应注意的事项
        5.2.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制定的程序设计
    5.3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构建
        5.3.1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预备环节的制度构建
        5.3.2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过程环节的制度构建
        5.3.3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环节的制度构建
        5.3.4 小结
    5.4 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制度运行环境的优化
        5.4.1 重视创造性的社会风气对学校的积极影响
        5.4.2 创建整体优化的学校环境
        5.4.3 增加教学软硬件资源的投入
        5.4.4 提高管理者素质,改变管理理念
    5.5 实践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访谈问卷
附录2 竺可桢学院部分教师与导师名单
附录3 2004年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
附录4 东南大学国家电工电子基地部分教师
附录5 竺可桢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汇总表
附录6 健雄学院学生习作例文
附录7 吴健雄学院真善美读书写作活动获奖论文名单
附录8 浙江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学分管理暂行办法
附录9 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建设访谈提纲
致谢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4)2011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迈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践行先进的教育理念
    (一) 以人为本, 聚焦培养城市现代化人才
        1. 创新现代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2. 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与教学
        3. 探索实施科学的质量监测
    (二) 终身学习, 不断凝练城市现代化教育体系特点
        1. 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2. 逐步完善终身学习的体制机制
        3. 努力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
    (三) 改革创新, 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实践探索
        1. 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2稳步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3.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
        4. 逐步推进城市教育接轨世界
    (四) 优质公平, 提升教育领域公共服务水平
        1. 加快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2. 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3. 科学探索特殊教育的“医教结合”
        4. 着力优化高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
        5. 强化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6. 聚焦提升高等教育服务质量
        7. 增强终身学习资源服务能力
二、构建完备的教育体系
    (一) 扩大受教育机会, 全面提升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1. 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求
        2. 加快提升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3. 积极发挥辐射和服务全国功能
    (二) 努力提供结构合理, 适合所在人的教育
        1. 有效衔接各级学校教育
        2. 促进各类教育有机贯通
        3. 优化各级各类教育的结构
        4. 搭建学历与非学历教育、职前与职后教育沟通平台
    (三) 保障可靠, 不断提升教育发展保障能力
        1. 优先保障教育现代化发展财政需求
        2.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3. 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4. 逐步推动教育管理法制化进程
    (四) 灵活开放, 探索各级教育办学新体制
        1. 建立学校自主发展机制
        2. 持续探索高中教育特色发展新机制
        3. 加快提升职业和高等教育服务能力
三、推进良好的教育公共治理
    (一) 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逐步改善政府的管理与服务
        1. 探索管办评联动与教育评估新机制
        2. 强化教育发展战略规划
        3. 积极履行政府职责, 推进教育服务均等化
        4. 积极创设民办教育法制环境
        5.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扶持机制
        6. 充分发挥专业化决策咨询服务机构和人大等的重要作用
    (二)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激发学校探索创新
        1. 探索学校治理结构
        2. 推进办学实践创新
        3. 创设教育家办学环境
        4. 积极探索校本研修与教师激励机制
        5. 提升中小学课程领导力
    (三) 引导社会广泛参与, 积极创设教育发展新环境
        1. 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2. 积极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
        3. 促进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4. 建立学校与家庭、社区良性互动的运行促进机制
        5. 实施办学信息公开制度
四、上海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
    (一) 基本思路
        1. 纳入国家现代化发展框架
        2. 符合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战略
        3. 对应国际大都市建设要求
        4. 遵从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二) 指标体系
        1.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与重点
        2. 上海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 实证分析
        1. 教育理念
        2. 教育公平
        3. 教育质量
        4. 保障水平
        5. 管理制度
        6. 教育体系
        7. 普及程度
        8. 服务贡献
    (四) 综合判断
        1. 上海教育现代化发展处于前列
        2. 上海达成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3.上海达到国家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

(5)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关于计算思维基础理论的研究
        (二) 关于计算思维培养的相关研究
        (三) 关于计算思维能力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
        (四) 关于计算思维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五) 关于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策略与途径的相关研究
        (六) 关于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的研究
        (七) 关于美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相关研究
    四、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五、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六、论文的创新点
    七、概念辨析
        (一) “大学计算专业教育”、“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辨析
        (二) “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辨析
        (三) “计算思维”、“计算思维能力”的辨析
第二章 认识计算思维
    一、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计算思维”的演变
        (一) 中国古算具与古代计算思维
        (二) 图灵机与图灵理论
        (三) 21世纪“计算思维”的传承与发展
    二、计算思维的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 计算思维的概念
        (二) 计算思维的特征和方法
        (三) 计算思维的内涵
        (四) 计算思维的作用与意义
    三、计算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
第三章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
        (二)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阶段
        (三) 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高速发展阶段
        (四) 以“计算思维”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阶段
    二、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二) 教学内容忽视“思维的教学”
        (三) 大班授课和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未改变
        (四) 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形式以及结果评定方法不科学
        (五) 师资力量分散、思想不统一
        (六)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脱离
第四章 构建新型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
    一、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体系
        (一) 教学理念
        (二) 课程体系
        (三) 教学模式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六) 教学师资队伍
        (七) 理论教材建设
    二、以“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一) 教学理念
        (二) 课程体系
        (三) 教学模式
        (四) 教学方法
        (五) 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六) 教学师资队伍
        (七) 实验教材建设
    三、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统筹协调,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一)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教育理念
        (二) “厚基础、勤实践、善创新”的教学目标
        (三) “精讲多练”的教学思想
第五章 将课堂教学体系与课外教学体系相整合,形成多元立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一、网络教学
    二、专业技能训练
    三、研究创新综合实践
        (一) 充分发挥科研的带动作用
        (二)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活动
        (三) 以产学研结合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四、整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形成多元立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
    五、逐步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一) 将“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与“复合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
        (二) 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三) 加强精品开放课程和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管理体制
        (五) 充分发挥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扩大资源共享和开放程度
        (六) 积极参与国际MOOC平台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第六章 后记
    一、研究思路的再明确
    二、总结与启示
    三、本研究的不足
    四、本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信息时代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变革
        1.1.2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提高
        1.1.3 教师职前职后培养的一体化
    1.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1.2.1 核心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公民的信息素养
        2.1.1 公民的信息素养及其构成
        2.1.2 公民信息素养教育
    2.2 教师的信息素养
        2.2.1 教师教育课程相关标准的比较
        2.2.2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趋势
        2.2.3 教师信息素养的构成研究
    2.3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2.3.1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特性
        2.3.2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标准
        2.3.3 师范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
    2.4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课程
        2.4.1 课程目标分析
        2.4.2 课程内容分析
        2.4.3 课程实施过程与组织分析
第3章 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现状
    3.1 未来教师对信息素养的就职需求分析
        3.1.1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未来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3.1.2 教师信息素养能力建设的不足与缺失
        3.1.3 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目标与现实需求的差距分析
    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认知调查研究
        3.2.1 样本来源与数据收集
        3.2.2 师范生信息素养问卷编制
        3.2.3 调查结果
        3.2.4 分析与讨论
    3.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现状分析
        3.3.1 当前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大纲
        3.3.2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数据收集
        3.3.3 信息素养课程质性评价分析
第4章 师范生课程体系的建构框架
    4.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4.1.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4.1.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确定的原则
        4.1.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4.1.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目标体系
    4.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模块构建
        4.2.1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4.2.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4.2.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的实效性分析
    4.3 师范生信息素养评价体系构建
        4.3.1 师范生信息素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4.3.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4.4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
        4.4.1 确立高校中小学联动的开发机制
        4.4.2 指导与加强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过程管控
        4.4.3 提升信息素养课程开发的质量保障能力
第5章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验——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5.1 小学教育专业信息素养课程内容开发
        5.1.1 教师信息素养基础课程单元
        5.1.2 教育技术课程单元
        5.1.3 信息化学科教学课程单元
        5.1.4 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训课程单元
    5.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组织与教学技术
        5.2.1 小教学生学情与特点分析
        5.2.2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的主要教学模式
        5.2.3 小学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方法
    5.3 小教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优化
        5.3.1 校本实训基地及类型
        5.3.2 课程教学与技术整合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实施的策略与建议
        6.2.1 转变教育观念
        6.2.2 优化培养途径
        6.2.3 完善课程体系
    6.3 研究展望
        6.3.1 未来展望
        6.3.2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内容
    1.2 教学方式
    1.3 学习方式
    1.4 教学评价
    1.5 实践实训
2《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要点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改革
    2.2 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改革
    2.3 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改革
    2.4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式改革
    2.5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改革
    2.6 多途径、多层次的实践实训体系改革
3 结语

(8)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价值
    1.3 相关概念说明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方法
2 竺可桢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交叉混合模式
    2.1 竺可桢学院的创办历程及原因
    2.2 竺可桢学院的主要做法
    2.3 竺可桢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2.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3 复旦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模式
    3.1 创办复旦学院的动因分析
    3.2 复旦学院的主要做法
    3.3 复旦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3.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4 匡亚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大学科模式
    4.1 创办匡亚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4.2 匡亚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4.3 匡亚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其主要经验
    4.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5 元培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自由"教育模式
    5.1 创办元培学院的动因分析
    5.2 元培学院的主要做法
    5.3 元培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5.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6 启明学院:精英人才培养的主动实践模式
    6.1 创办启明学院的动因分析
    6.2 启明学院的主要做法
    6.3 启明学院的实施效果及主要经验
    6.4 存在的问题与讨论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7.1 研究结论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9)“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
2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个体发展和个性需求
3“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
    3.1目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2“双向拓展式”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⑴ 打破固化的能力结构、构建“分级、分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⑵ 改革落后的教学方式、构建“以任务、案例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⑶ 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实现“主动+合作”式学习
        ⑷ 摈弃虚空的训练模式、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实训体系
        ⑸ 改革单一的评价模式、实现“以能力为核心”的多元化考评机制
4结束语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文关键词的界定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研究方法及努力目标
第一章 艺术设计教育课程结构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早期图案教育的课程形态
    第二节 工艺美术教育的课程特点
    第三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变迁
第二章 百衲衣式的课程结构
    第一节 课程的序列结构本末倒置
        一、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序列紊乱
        二、技艺课程与综合课程的比例失调
    第二节 课程的基本结构支离破碎
        一、课程的纵向结构与横向结构相互割裂
        二、课程的逻辑顺序与要素组合缺乏衔接
    第三节 课程的类型结构模糊不清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划分不明
        二、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性质难辨
第三章 形成课程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
    第一节 由来已久的历史原因
        一、"师徒相授"的教学方法日久成习
        二、源于早期美术教育的"画画"思想根深蒂固
        三、盲目照搬外来课程的习惯性做法
    第二节 急速变革的现实原因
        一、专业目录的调整与课程改革的严重滞后
        二、专业发展过热与教学应对策略的缺位
        三、技能型为主的专才教育抑制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第三节 无法回避的体制原因
        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单一对口的课程模式
        二、片面"市场化"出现的急功近利的课程观
第四章 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原则
    第一节 培养目标是课程结构设计的根本依据
    第二节 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课程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通识教育是课程结构的重要基础
结论
附录一:本文引用教育学和课程论对"课程结构"概念的阐释综述
附录二:木课题研究现状的资料综述(1982~2006)
附录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高等院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状况综述
附录四: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资料选编
附录五: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大纲(教学计划)资料选编
附录六: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相关院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内容分析
附录七:德国早期设计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及其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参加撰写辞书及学术活动

四、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学应用能力的实践[J]. 董怀武,刘健雄,张克,田立华,傅德生. 交通高教研究, 1996(04)
  • [2]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度化研究 ——以中美两国荣誉学院为例[D]. 吴玮. 浙江大学, 2007(05)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2011年上海教育发展报告:迈向现代化的上海教育(摘要)[J]. 上海市教育决策咨询委员会秘书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教育发展研究, 2011(Z1)
  • [5]关于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D]. 杨建磊. 兰州大学, 2014(10)
  • [6]师范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以S师范大学为例[D]. 王龚.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2)
  • [7]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课程为例[J]. 顾鹏尧.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15(03)
  • [8]中国大学本科精英学院运行模式研究 ——基于多案例的分析[D]. 陈金江. 华中科技大学, 2010(07)
  • [9]“双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初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J]. 顾鹏尧. 计算机时代, 2015(10)
  • [10]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本科专业课程结构的探讨[D]. 夏燕靖. 南京艺术学院, 2007(06)

标签:;  ;  ;  ;  ;  

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计算机图形应用能力的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