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投资领域的改革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刘登攀[1](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张菊梅[2](2013)在《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在分析广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剖析了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产生背景、实践模式类型和运行效果,探讨了公私合作模式的合作目标、合作主体、合作过程和合作制度,然后从观念、制度和体制三个层面揭示合作中面临的困境,最后,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广东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对策建议。具体而言,本课题的主要内容、观点或对策建议主要有:①对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基本认识。农村公共服务涵盖范围极广,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的性质各异,这就决定了公私合作必然有其作用界限,也决定了公私合作形式上的多种多样。如何识别公私合作模式的适用公共服务范围呢?研究者参考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倡根据公共服务的可销售性指数来确定范围,即可销售性指数越低,公共物品性就越强,由私营部门供给的可能性就越低,反之,可销售性指数越高,私人物品的属性就越强,由私营部门提供的可能性就越大。公私合作的形式则包含服务外包、特许经营、租赁、出售等多种形式。②建国以来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迁。建国以来,广东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迁: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主导,农户参与”模式、承包责任制时期的“政府下达指标,企业、农户付费”模式和综合税费改革之后的“政府主导,公私合作”模式。每一种供给模式都有独特的价值目标、供给主体和供给机制,并形成各自的成效与问题。在强调公平、平等的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主要通过农村集体自行筹资、自行生产、自行管理的“自给自足”方式供给。进入到乡政村治时期,乡镇政府在财政缺位和压力型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下,主要采取向企业、农民集资、摊派的方式为公共服务筹资。在服务供给中,乡镇政府注重上级政府委派下来的、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周期短见效快的公共服务的完成;而对于上级不要求考核的、耗时长、见效慢的服务项目,无暇顾及。2003年,国家推行以“多予、少取、放活”为主线的农村税费改革,将农村公共服务纳入财政预算,通过转移支付兑现到乡镇的方式,保障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即农村公共服务的付费责任在政府之间上移,不再停留在乡镇,而是分配到中央、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与此同时,国家出台鼓励公私合作供给公共服务的政策。于是,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幅提升,企事业单位、私营经济体、非营利性组织等成为重要供给力量。农村公共服务呈“政府付费责任上移、多元参与”格局。这一变迁之路,实质上折射出不同时期包括广东在内的整个中国的宏观发展战略的动态调整以及“三农”政策的不断优化。③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典型实践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可以根据主体、对象、动因、运营方式、合作形式等进行分类。不同的依据划分的各类合作模式,其目标、主体、过程及制度都会有所不同。本文尝试从运营方式角度分类。从运营方式看,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主要呈现出五种类型:一是资源导向下的“私资公助”合作模式。即在一些具有特色资源的农村,当地政府以此为发展契机,吸引旅游资源开发企业、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前来投资,并在土地价格、税费、水电等方面,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优惠。与此同时,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出资该地区的农村道路建设、路灯建设、车站建设、农村绿化等。二是肥瘦搭配下的“公助私营”合作模式。在农村客运、村镇公交等服务领域,由于服务需求的分散性、成本高、盈利性低等原因,私营部门缺乏承包热情。于是,一些农村县、乡政府统筹规划,探索肥瘦搭配的“公助私营”合作模式,即政府部门要求承包商在获得盈利性较好的服务项目经营权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另一个盈利性较差的项目经营权,即做好两个兼顾:兼顾公众的利益和服务承包商的利益;兼顾不同承包商之间的利益分配,防止出现优势资源被一家独占的现象。三是村集体促进下的“公私合资”合作模式。即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由于财政资金不足,村组织负责组织协调,由政府、村集体、村民和私营部门共同出资,私营部门建设与维护公共服务项目。该模式的运行以有较高威信的村组织及村干部为条件。因为从项目宣传与出资动员,到服务运营商的寻找选择,再到项目的建设和日常维护管理,村组织及其干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四是需求导向下的“公建私营”合作模式。指政府出资建设图书馆、体育馆、学校、文化馆等场所设施,然后将其租赁或出售给私营部门,实行民营化运作。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东莞、佛山、中山等地的乡镇。五是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合资公营”合作模式。指公共服务是依靠各级政府政策推进,由政府、村集体、企事业单位、村民个人等出资,并由政府部门负责管理维护的方式提供。例如农村合作医疗,就是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再到基层政府,层层推进的公私多元合作项目。可见,不同的合作模式,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合作条件、运作机制和合作形式,形成了各自特色。④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要素分析。在各个公私合作模式中,合作的目标价值取向、合作主体的角色定位、合作中的风险成本分摊、合作中的监督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建设,是影响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首先,在合作目标上,公平与效率、民主与专断、单赢与多赢,三组价值目标需要梳理。其次,政府、私营部门和公众之间的角色关系,需要重新认定。再次,合作风险的防范,需建立由企业、政府、社会三维主体组成的风险防范与分摊机制。第四,合作监管是保障合作运作规范必要机制,关键需要做好市场准入、成本价格、服务质量三个环节的有机协调。最后,制度因素是制约公私合作的重要因素。制度体系包括:专门用于规范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政策制度,即“专门制度”;涉及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但不是专门用于此的政策制度,即“相关制度”。⑤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困境及其理论解析。首先,认识性困境。体现在许多农村政府部门对公共服务性质认识不足,对公私合作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对合作中政府、私营部门与村民的地位认识不清。其次,制度性困境。体现在: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专门制度”少,“相关制度”多;可操作性弱,宏观号召强;总之,制度体系缺乏系统性。再次,体制性困境。一方面体现在农村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彻底,担当多种角色,合作中易出现角色尴尬。另一方面分税制之后,政府间财权上移,事权下沉的财政体制给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带来困境。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面临多种困境,正是由于在理念、制度、管理及治理工具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笔者通过新公共管理理论、理性选择理论、治理理论和制度主义理论四大视角对合作困境的理论解析,揭示了公私合作的复杂多样性,反映了从合作的宏观综合,到微观动机、逻辑、机制,再到合作过程、情境,都面临制度性和非制度性难题。因此,要走出公私合作困境,必须在完善合同规范、监督管理、激励与惩罚、沟通与参与、责任追究等制度性规则的同时,充分考虑道德、文化、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等非制度因素。⑥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文章选取广东的珠三角F镇、P镇以及粤北山区的L镇为研究对象,在访谈、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层次分析与费用-效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乡镇公共交通公私合作评价模型,对近年来三镇的公共交通公私合作运行进行比较与评价,进而发现:公私合作模式在追求与市场密切相关的经济、效率、效益等目标时,优于完全公营模式;而在维护公平中则劣于公营模式。同一合作模式在广东不同区域农村应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别。同一农村区域下不同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存在差异性。⑦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国内外经验借鉴。首先,英国公共服务中公私关系从早期的“国有化”到“私有化”再到“多元参与”合作模式的改革路径,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应以“公私合作”模式为目标,并应围绕这一目标逐步健全和完善市场机制、合作规则、行政体制等内容。其次,从美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公私合作模式改革路径及累积的经验看,发展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应做好政治领导的支持和政府信用保障、建立风险分摊机制、合作资金的使用合理化,等等。再次,从国内经验看,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发展需要结合当地情况灵活运用。⑧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措施分析。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目标模式应是:综合“公平”、“效率”、“民主”、“多赢”多种价值,建立健全的激励、评估、监管等制度体系,明确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在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关系,保障村民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和监督评价功能,政府部门、私营部门、村民能围绕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而“多元治理”的高效运作模式。在这一目标模式引导下,从主体观念、制度、体制,三方面展开变革,寻求对策措施。
彭巨水[3](2019)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所有制问题是一切反对现存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的基本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所有制问题在无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一切社会形态演进、更替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来看,所有制的演化不仅是多元的,而且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随着现实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就是所有制改革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方位,所有制改革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总结我国所有制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新时代的战略方位和时代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我国所有制改革提出新部署、做出新动员,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命题,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的高度强调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采取了较为有力的举措,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同时,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还存在“混合就是私有化”“混合就是新的公私合营”等理论争议、“混合是否要国有股‘一股独大’”“混合到底是‘谁混谁’”等实际操作难题,影响了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因此,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深入辨析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全面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历史脉络,从中找出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逻辑主线,进而通过回溯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以此为基础,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前提下,从宏观、微观层面探讨如何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提出总体性思考和针对性举措,对于推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理论、实践、对策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问题。首先,从一般理论层面入手,对建国以来混合所有制方面的研究文献作了综述,通过梳理相关研究发现,要探讨混合所有制理论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和西方产权理论入手。基于这一思路,讨论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并将其与西方产权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异同,希望能够对混合所有制理论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接着,从实践层面出发,讨论了建国以来所有制理论发展和实践情况,总结了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规律和改革实践的经验教训,从理论和实践上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这是一种经济发展规律,也是一种生产力发展趋势。由此,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混合所有制理论及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实践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再次,从对策层面入手,坚持问题导向,总结和探讨了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坚持原则、构造环境、改革重点,然后从宏观层面转入微观层面,具体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民营经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应采取的对策和选择的路径。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讨论的逻辑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从整体上阐释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历史轨迹、演化趋势和内在规律,对从建国初期开始,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把“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在所有制变革方面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二是研究分析的结构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在阐释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具体领域中,构建了一个涵盖“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分析视阈,在差异化问题导向下分析了不同所有制经济在混合所有制发展中所需的条件保障和应坚持的科学路径;三是研究结论的实践性方面具有一定新意,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全盘私有化”和“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搞新的公私合营”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得出了混合所有制只是经济发展的手段,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的结论,以此为前提,从不同层面讨论了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对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公有制与非公所有制的混合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大课题。本文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西方产权理论的有益观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阶段,牢牢把握“两个毫不动摇”,探索一种新的混合所有制发展路径,才能积极拓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坚持理论自信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要深刻认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全局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复杂性,既要发挥国有企业、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动性、引领性,也要发挥民营经济倒逼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参与性;既要注重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预期,也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共识。
陈浩[4](2019)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如何构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即如何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高水平贸易规则,构建具有世界最高开放形态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使其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引擎。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界定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概念,明确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通过要素禀赋、全球价值链等理论找到自由贸易港能够聚集国内外优质要素的经济学寓意。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比较以及对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汉堡、利物浦等成熟自由贸易港经验和世界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梳理,探索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差异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提出海南建设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的路径,探索金融、大宗商品、内陆等不同类型自由贸易港模式。本文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沿着“提出问题——理论研究——提出观点--经验借鉴——实践探索—归纳观点”的思路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共由七章构成: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论文选题背景、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等内容。本章内容属于提出问题部分。第二章是“自由贸易港理论基础”,通过要素禀赋理论、“守夜人”、“凯恩斯主义”、“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公共产品等基础理论和交易成本、经济成长阶段、政府管制理论、全球价值链、新制度经济学等方面试图探讨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经济学基础。本章内容属于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是“自由贸易港分析”,界定自由贸易港主要特点和“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以及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区别。本章内容属于提出观点部分。第四章是“全球着名自由贸易港的成熟经验”,通过梳理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和中国中国香港、迪拜、新加坡等“综合服务型”自由贸易港的发展历程,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提供借鉴。第五章是“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介绍TPP、CPTPP、欧盟海关一体化、欧日经济伙伴协定和中国智利自贸升级协定相关情况,为中国自由贸易港建设树立国际标准,争取建设成为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第四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经验借鉴。第六章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从推动消费、服务业、营商环境、金融开放、房地产、人员流动等方面重点探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特点,并浅谈其他内陆型、战略型和特殊功能型自由贸易港的构想设计。本章内容属于实践探索部分。第七章是“结论与讨论”,归纳本文研究形成的结论性观点,探讨本文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该领域研究提出构想。本章内容属于归纳观点部分。本文认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意义重大。一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下我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的创新举措,也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二是从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先进经验来看,自由贸易港是全球开放程度最高、货物服务人员高度自由流动的地区,但也存在发展腹地狭窄、本地产业薄弱、政府角色弱化等缺陷。三是从经济学上讲,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通过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和准入壁垒,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提高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规划和法治引导市场行为,避免市场失灵。此外,还要发挥制度设计优势,提高改革效应。四是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要特色化发展,既要借鉴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迪拜等自由贸易港成熟经验,又要支持海南根据自身特色建设服务型自由贸易港,因地制宜推动制度创新实现最高水平的开放。本文创新点一是提出如何发挥自由贸易港的“中国特色”。主要特点包括制度设计更为灵活、以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制度创新为核心、注重发挥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作用、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发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以及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等;二是通过分析逆全球化的原因,提出全球价值链既体现经济价值,又兼顾社会价值。所以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既要围绕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创造全球最优的营商环境,为中国企业乃至全球企业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提供制度保障,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也要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全球市场的单一化分割,破除行政垄断和资本垄断,推动全球价值链向着普惠、共享的方向改革,体现制度优越性保障公平;三是梳理TPP等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的相关内容,提出中国自由贸易港要对标国际规则和标准,不仅要实现货物、资本、人员便利化流动,更要推动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全球数据自由流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周新年[5](2018)在《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的地方社会不同于西方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概念18世纪才产生,来自于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家形成的历史经验,强调下层社会积极限制上层的国家权力的过程,社会精英、市场原则、公共舆论起关键的作用[1]。黑格尔认为中国由“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的历史是静止的,中国的社会“客观存在与主观运动缺乏一种对峙”[2],乃至于认为中国是一个没有社会的国家[3]。这其实都是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但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认为公民社会只是一个理论“模式”,并非在西方真正出现过[4]。中国传统的王朝国家及近现代的国家,其社会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基于法的关系的普遍一致性,而在于自然和传统关系的地方性。本论文地方社会强调的是在国家的权力下,通过横向联系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过程。顺德作为一个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新老三角洲的结合部)、因境内发生惊动明王朝的“黄萧养起义”而在明中期设立的县级地域,经历了近600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顺德的地域社会先后创造了历史性的变革:在明清时期,同西、北江三角洲自然环境变迁(主要是洪水与沙田的淤涨)的适应、改造和利用过程中,形成了地域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桑基鱼塘等基塘农业;在晚清,因中法战争而组织的顺德地方团练发展成为领导广东省团练的领导机构;在清末,又成为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先发地域;1970年代末开始,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率先成为乡村工业化和“自下而上”城镇化的典型地域。顺德的地方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内生的地域社会力量在起作用?本论文对顺德地方社会的历史考察,通过顺德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形成来尝试作出回答。论文分析了顺德自然和社会环境变迁中的几类关键性的要素:堤围等水利设施、宗族、乡村墟市、社与村庙的民间信仰等地方社会要素;以及明清的里甲与保甲、清末与民国的地方自治、建国后的乡村集体化、改革开放后推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帝制时期和近现代国家的制度要素;明清时期的基塘农业、乡村手工业、原工业化、近代工业化、全球化时代的工业化等经济要素。通过这些地方社会及国家层面关键制度要素的互动,总结出顺德乡村社会水利、墟市、信仰、产业等集体空间及其内部的权力(支配)、资源(资本)的积累和集中机制,以及地方习惯、地方文化的地域特征和乡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并进一步尝试构建社会空间的分析框架——以集体空间为核心的地方社会空间与国家政治空间的尺度互动。通过此分析框架,来检讨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顺德(政府的和乡村的)空间行为的得失。论文的结构共分九章:第一章,分析研究的背景,提出研究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对象、范围,界定关键概念,运用的研究方法,简述论文的结构。第二章,通过梳理社会空间基础理论、中国乡村社会研究的主要范式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及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与城市化和全球化研究领域的理论衔接。第三章,重点对顺德地域自然环境变化进行历史分析,围绕以堤围、闸窦、沙田围筑等水利公共产品供给的集体行动机制,总结自明至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谱系:村庄的简易村围——防护田土的挡水堤——合围的堤围——跨村的联围、闸窦、排涝等综合水利系统——地域性大联围,并分析在乡村地域社会内部的水利组织形成过程中,集体空间中不同主体的利益冲突与协作对乡村聚落空间产生的深刻影响。人与自然的互动推进了水利社区的形成,并对顺德社会空间的演变形成空间的反作用机制(由非精确的自然领地边界向清晰的产权边界转化)。水利集体空间中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机制的形成过程表征了水利公共产品与水利地域社会规则形成的过程。第四、五章,通过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过程,分析地方社会民间信仰的历史特征。重点分析:不同神灵的地域分布反映了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自然环境特征;通过里社制度、宗族制度对村庙的影响,考察国家礼制、宗族组织对民间信仰的双向互动关系;对乡村聚落社、村庙、不同类型祭祀圈和信仰活动圈的考察,得出顺德的社会空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民间信仰通过神灵的设立和祭祀仪式等实现乡村社会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在整合地域内的不同社群、应对水灾和匪患、促进聚落共同体及跨村联盟的形成、影响墟市的演化及地域精神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传统乡村社会里,神的存在就是树立了韦伯所说的卡里斯马(charisma),是建构乡村社会秩序及社会空间的权威之隐喻。民间信仰是顺德地方社会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所有社会活动的纽带。第六章,重点考察乡村“市”和周期性“墟”形成的历史过程,分析影响“墟”与“市”的转化因素。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墟市的管理机制,墟市与水网、宗族、村庙的关系,以及原工业化和近代工业化对促进墟市性质改变的综合分析,总结乡村墟市所构成的市场交易空间的历史演变。顺德乡村墟市市场圈的形成,推动乡村以人际社会交往为主向跨村落的地域经济交往活动的转化。墟市集体空间的出现,从满足日常生活的服务演变到促进乡村地域经济的分工。明清顺德乡村“墟”与“市”角色的转化,先后经历了“早晚市和日墟——周期性旬墟和固定市——专业性墟和专业性市——商业性市和周期性墟”的历史谱系,实际代表了乡村地方社会经济交往活动中消费和生产的主导地位的变化。论文通过对顺德乡村墟市进行分类、发展演变及墟市竞争与冲突的历史考察,分析乡村墟市演化过程中权力、资源积累与集中机制的变化,认为乡村墟市的不断升级与墟市封建性不断减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专业性墟市向近代市镇的演化,权力集中机制是必要条件,由此产生墟市资源的集中机制共同主导了顺德墟市的市镇化过程。第七章,重点考察不同历史时段关键性制度对乡村地方社会的影响,及乡村地方社会如何主动适应和建构集体空间的机制。即从国家在场的视角,考察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的积累和集中机制,得出:(1)明朝里甲制重点以黄册的人户为管理对象,促进了乡村聚落认同的形成;清朝图甲制以土地管理为主,促进了乡村社会内部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和走向成熟。(2)通过对明清的卫所、巡检司、保甲、乡约、公约等国家在地方的军事或安全控制体系、村落自我防卫体系的考察,探求跨自然村地域社会的形成路径。(3)清末至民国的地方自治,第一次将乡村社会从韦伯所说的实质理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或价值理性(Value Rationality)引向形式理性(Formal Rationality)或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乡村社会由地方习俗推动的自组织向被制度所建构转化。(4)建国后,经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制度、改革开放后政策的不断调整,顺德的社会空间经历了制度性的变革:土地改革时期,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乡村社会通过农会和区代表大会确立了县下的区和乡准行政机构,乡村第一次被行政化;农业合作化时期,高级社使乡村第一次进行集体大生产和实施社会主义公有化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先后经历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为核算单位的转变,乡村地域社会的内部组织单元,最终被生产队生产组织所重组;改革开放后,乡村经过短暂的自治后,通过“再集体化”再次被纳入行政的管控之下,农村股份合作社及村委会最终在管理区层次上的成立使乡村通过“再集体化”转化为经济性为主的自治组织,乡村社会再次面临整合。制度化的空间区划对乡村社会空间是刚性的规束和重组,但乡村社会内部在政社分离后,其地域的自组织性再度起到关键作用。如改革开放后的1990年代村庙重建高潮、乡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设立、宗族活动的重新加强等等,社会空间再次逐步获得自主性。第八章,重点考察了顺德基塘农业促进的农业商品化、手工业与原工业化、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乡村工业化的过程,认为顺德地方社会的集体空间促进了农业商品化、原工业化及工业化过程中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实现,最终经历漫长的时段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主要内容包括:1、顺德基塘农业的出现与自然环境的变化(洪水危害增加)、应对洪水威胁而采取的水利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在明中期开始蚕丝国际贸易的拉动下,最终促使顺德乡村手工业进入原工业化过程;2、清末引进机器缫丝业,引起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乡村社会的冲突,改变了地域社会的诸多因素,引起农业工业化的进程加快、乡村墟市的专业化、工商业资本的出现等,从原工业化走上近代工业化;3、建国后,进入社会主义公有制,原有的民族工业和手工业分别纳入到国家工业体系和人民公社的农业生产体系。顺德的基塘经济作物体系为人民公社的社队企业的发展准备了与以粮食作物为主地域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社队企业得到较好发展,进而为顺德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准备了坚实基础;3、1992年顺德推进产权改革和城乡一体化策略,使得乡镇企业的发展获得新的机遇,但也同时留下了产业层次不高和土地粗放利用的后果。顺德乡村集体组织在改革的初期积极投资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化打下了基础;产权体制改革后,逐步演变成为集体资产的管理平台,乡村集体失去经济的活力。改革开放后,乡村社会在参与工业化的进程中,出现分化——一部分在工业化过程中成为改革的“赢家”,而一部分成为“输家”,其实质就是集体组织“再集体化”过程的差异。总结改革开放后,顺德不同乡村工业化的差异,得出集体组织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巨大作用:集体组织强的,工业化的进程更为顺利;而弱的乡村,基本维持农业生产的局面。从一个层面来看,就是集体空间的权力、资源积累和集中的差异,决定了乡村工业化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其发展的路径。第九章,通过对前几章的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阐释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并由此总结顺德改革开放后空间政策的得失,提出乡村社会空间发展的建议。
王新越[6](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秦学[7](2004)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一体化、区域化成为当今世界的一大趋势,世界性、地区性的经济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各地区近年来明显加快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步伐,尤其以包括亚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中国旅游业的国内国际合作也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近年来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了旅游开发合作、旅游研究合作,国内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更是方兴未艾、一浪高过一浪。 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迈上快速发展之路,促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中共中央提出发展旅游业“五个一起上”的方针政策,在经济发展、开放扩大、政策英明的综合作用下,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国内旅游形成了的以广东开放地区为先导、以江南繁盛之地为中心,神州大地、自南向北、由东往西的蓬勃发展之势。全国各地区的旅游业潜能和积极性被大大激发,各地旅游业出现了突破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界限,形成了跨行业、跨地区协作发展的良好开端和普及之势。进入90年代后,中国旅游业“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初步形成,国内各具特色、规模有别、层次不同的旅游区域层出不穷。这些旅游区域内各旅游经济主体(地方政府、企业、民间)之间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旅游业合作,合作形式多种多样,合作内容日益全面,合作机制日臻完善,合作效果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各个旅游合作区域中,以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主体的“粤港澳大珠江三角洲旅游区”是旅游业区域合作开展得最为成功的地区。粤港澳旅游区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中国和东南亚及南亚的过渡地带,处于极重要的战略位置。该区域以广东、香港和澳门三省(特区)为核心区域,辐射到周边的海南省、广西东南部、湖南和江西南部、福建西部,形成我国目前范围最大、旅游经济最发达的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域。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地提出的“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构想,形成三地旅游业合作的理论雏形;以1993年12月成立的“粤港澳珠江三角洲旅游联合推广机构”为标志,三地旅游业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港澳相继回归祖国,2003年广东与内地部分城市居民个人赴港澳旅游市场的开放,2004年内地与港澳两个CEPA的实施,“泛珠江三角洲”概念的提出,粤港澳三地的旅游业合作进入迅速提升“广(度)深(度)高(度)速(度)”的阶段。10年来,粤港澳三地旅游业通过密切合作、荣辱与共,已高度融为一体,成为国内最活跃、亚洲知名、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区域。作为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已经形成,目前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500家旅行社销售这一旅游线路。“大珠江三角洲紧密整合型经济区”和“粤港澳旅游金三角”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文根据以上背景,以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为案例,全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合作模式、合作内容、协调机制与对策等深层次问题。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合作是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因此论文首先按照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逻辑顺序,对国内外旅游业跨区域合作进行全面的综述。论文在简要分析世界旅游合作的背景和总体格局后,重点分析了中国旅游业区域关系总体态势、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概貌以及国内旅游业跨区域合作典型案例,为人们展现了一幅中国区域旅游业合作的壮观图景,从中也可以了解到粤港澳旅游业合作的宏观背景。 在论文的第二部分,全面分析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成长的一般规律,侧重分析区域旅游业的空间扩张以及由此引起的空间竞争与合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地理学原理、社会学和文化学原理和系统理论等理论机制,并从区域利益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产业空间扩张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随后对中国及粤港澳地区的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从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中国旅游业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几个方面作了细致入微地分析;也对粤港澳三地旅游业合作存在的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作了深入探讨。使人们对粤港澳三地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对我国实施“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论文第三部分,根据世界旅游业发展的实践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旅游业跨区域合作的模式,包括区域模式、合作主体模式、合作领域、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并以粤港澳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不仅系统回顾了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历史和发展阶段,并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该地区的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出该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 论文第四部分,着重探讨了旅游业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首先分析了旅游业区域协调机制的特殊性,指出政府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的重要意义;继而对粤港澳大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合作协调机制的演变历程及特点、本区域旅游业合作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
谈笑[8](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黄聪英[9](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说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张彦惠[10](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二、广东投资领域的改革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投资领域的改革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述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
二、“一带一路”倡议 |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六、人民币国际化 |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差距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1.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的突破口与重要手段 |
1.1.3 公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应时而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释义 |
2.1.1 农村 |
2.1.2 公共服务 |
2.1.3 公私合作 |
2.1.4 模式 |
2.2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适应范围及方式选择 |
2.2.1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适应范围 |
2.2.2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方式选择 |
2.3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主要动因 |
2.3.1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压力 |
2.3.2 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
2.3.3 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需要 |
2.3.4 政府公共服务的财政压力 |
2.3.5 国家宏观政策转变 |
2.4 其他相关理论 |
2.4.1 国家推动农村发展理论 |
2.4.2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 |
2.4.3 多中心治理理论 |
第3章 建国以来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变迁 |
3.1 人民公社时期的“公社主导、农户参与”模式 |
3.1.1 “公平与公有化”的服务供给目标 |
3.1.2 “公社付费”的服务供给主体 |
3.1.3 “自给自足”的服务供给过程 |
3.1.4 “一大二公”的制度保障 |
3.1.5 绩效与“同质化、低效率”问题 |
3.2 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政府下达指标,企业、农户付费”模式 |
3.2.1 “效率与自主化”的服务供给目标 |
3.2.2 “农户与企业付费”的服务供给主体 |
3.2.3 “达标升级”的服务供给过程 |
3.2.4 “恢复自主权”的制度保障 |
3.2.5 绩效与“高负债、低水平”的问题 |
3.3 综合税费改革后的“政府主导,公私合作”模式 |
3.3.1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服务供给目标 |
3.3.2 “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服务供给主体 |
3.3.3 “需求导向”的服务供给过程 |
3.3.4 “多予与放活”的制度保障 |
第4章 广东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典型实践模式 |
4.1 资源导向下的“私资公助”合作模式 |
4.1.1 以农村资源优势为合作条件 |
4.1.2 私资公助的基本运作 |
4.1.3 案例:南福村道路建设中的公私合作 |
4.2 肥瘦搭配下的“公助私营”合作模式 |
4.2.1 以政府统筹整合能力为合作条件 |
4.2.2 肥瘦搭配下公助私营的运作机制 |
4.2.3 案例:翁源县农村客运的公私合作 |
4.3 村集体促进下的“公私合资”合作模式 |
4.3.1 以有较高威信的村组织为合作条件 |
4.3.2 公私合资的运作机制 |
4.3.3 案例:古竹镇农村自来水供应中的公私合作 |
4.4 需求导向下的“公建私营”合作模式 |
4.4.1 以快速增长的服务需求为合作条件 |
4.4.2 公建私营的运作机制 |
4.4.3 案例:东莞长安镇公共体育中的公私合作 |
4.5 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合资公营”合作模式 |
4.5.1 以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为合作条件 |
4.5.2 合资公营的运作机制 |
4.5.3 案例:广东各地的农村合作医疗 |
第5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要素分析 |
5.1 合作目标:多元价值在合作中的权重与分配 |
5.1.1 公平与效率的矛盾与统一 |
5.1.2 民主与专断的博弈 |
5.1.3 单赢与多赢的同存并进 |
5.1.4 案例:博罗县民办基础教育的贡献与问题 |
5.2 合作主体:政府、私营部门及村民的角色关系 |
5.2.1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责任关系 |
5.2.2 政府与私营部门对公共服务的投资范围 |
5.2.3 村民在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中的角色 |
5.2.4 案例:揭西县政府促进公私合作的优惠政策 |
5.3 合作过程:各种风险的防范与合作中的监管 |
5.3.1 合作中的风险的识别 |
5.3.2 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
5.3.3 对合作中的准入、价格及质量的监管 |
5.3.4 案例:从东源县政府的违规担保看风险分摊 |
5.4 合作制度:全国性与地方性的制度框架体系 |
5.4.1 全国性制度 |
5.4.2 地方性制度 |
5.4.3 案例:广东省推进民办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 |
第6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困境及其理论解析 |
6.1 认识性困境 |
6.1.1 对公共服务性质认识不足 |
6.1.2 对公私合作的认识和重视不足 |
6.1.3 对合作中政府、私营部门与村民的地位认识不足 |
6.1.4 从南坑乡的公私合作中看主体的认识困境 |
6.2 制度性困境 |
6.2.1 现行制度体系存在笼统、可操作性弱等问题 |
6.2.2 存在大量制度空白和缺失之处 |
6.2.3 合作中的逐利性与公共服务的公共性矛盾凸显 |
6.2.4 私营部门投资动力不足与合作过程混乱 |
6.2.5 案例:蓝塘镇供水官商合股后居民长期用污臭自来水 |
6.3 体制性困境 |
6.3.1 地方政府担当多种角色,合作中易出现角色尴尬 |
6.3.2 现行财政体制使得地方农村面临发展困境 |
6.3.3 案例:茂名羊角镇义务教育债务的形成与清理 |
6.4 对困境的理论解析 |
6.4.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企业家精神说” |
6.4.2 理性选择理论的“集体行动逻辑说” |
6.4.3 治理理论的“可信承诺博弈说” |
6.4.4 新制度主义理论的“制度建设说” |
第7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以乡镇公共交通为例 |
7.1 关于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评价的研究概况 |
7.2 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评价模型构建:以乡镇公共交通为例 |
7.2.1 建立评价模型的原则 |
7.2.2 评价的主要内容 |
7.2.3 选择评价的方法 |
7.2.4 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模型 |
7.3 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评价模型的具体应用 |
7.3.1 指标权重的排序 |
7.3.2 珠三角 F 镇公共交通实行公助私营合作模式前后比较 |
7.3.3 同一合作模式在广东不同区域农村应用的比较 |
7.3.4 同一农村区域下不同合作模式的应用效果比较 |
7.4 基本结论 |
第8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8.1 英国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1 1945-1979 年:艾德礼政府的国有化供给模式 |
8.1.2 1979-1997 年:撒切尔夫人的私有化模式改革 |
8.1.3 1997 年以后:布莱尔政府与多元合作模式改革 |
8.1.4 英国公共服务改革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
8.2 美国公共卫生中公私合作模式变革及其经验总结 |
8.2.1 起步阶段的“机构促进型”合作模式 |
8.2.2 规范阶段的“平台和法制促进型”合作模式 |
8.2.3 美国公共卫生公私合作模式的经验总结 |
8.3 国内农村道路公私合作模式的经验 |
8.3.1 “发行债券筹资型”合作模式 |
8.3.2 “优势及优惠政策引导型”合作模式 |
8.3.3 “农村资源市场化型”合作模式 |
第9章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发展目标与实现路径、措施分析 |
9.1 发展目标:治理取向的合作模式 |
9.1.1 多元合作价值取向 |
9.1.2 合作参与主体多样化 |
9.1.3 合作过程互动性 |
9.1.4 合作结果共赢性 |
9.2 实现目标的基本路径 |
9.2.1 转变政府及其人员观念,消除认识误区 |
9.2.2 合理定位合作中的政府、市场及村民 |
9.2.3 建立合理规范的风险防范与分摊机制 |
9.2.4 保护合作各方正当权利,促进公私部门的共赢 |
9.2.5 深化体制改革:为合作消除体制性障碍 |
9.3 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模式的发展对策措施 |
9.3.1 搞好典型示范、注意总结经验,树立正确合作观念 |
9.3.2 完善农村市场机制,为合作培育市场主体 |
9.3.3 加大政治领导的支持和政府信用保障 |
9.3.4 强化农村政府能力建设 |
9.3.5 加强县、乡服务型政府构建,为合作提供良好氛围 |
9.3.6 做好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管相衔接 |
9.3.7 采取灵活方式促进公共服务公私合作 |
9.3.8 逐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公私合作的相关制度 |
9.3.9 完善农村教育体系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评述 |
一、改革开放前所有制研究评述 |
二、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研究评述 |
三、当前所有制改革研究评述 |
四、存在问题及深化方向 |
第三节 论文研究内容 |
一、论文内容 |
二、结构安排 |
第四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混合所有制思想综述 |
一、建国初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三、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混合所有制思想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混合所有制研究综述 |
一、混合所有制理论探索阶段的研究综述 |
二、混合所有制理论成长阶段的研究综述 |
三、混合所有制理论完善阶段的研究综述 |
四、混合所有制理论突破阶段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简要评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有关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列宁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三、斯大林关于所有制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未来社会的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
一、对未来社会所有制的理解 |
二、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两个阶段 |
三、如何认识重建个人所有制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演进规律 |
一、所有制演进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统一规律 |
二、所有制演进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统一规律 |
三、所有制演进的稳定性和动态性相统一规律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对比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权解析 |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所有权概念 |
二、马克思注意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 |
三、产权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应有之义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节 西方产权理论的综述 |
一、西方产权理论的概念 |
二、西方产权的属性和功能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辨析 |
一、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联系 |
二、马克思产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区别 |
三、两种产权理论对比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与突破 |
第一节 我国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形成 |
一、建国初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 |
三、单一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僵化固化阶段 |
第二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三次突破 |
一、“单一到补充”: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一次突破 |
二、“补充到共同”: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二次突破 |
三、“共同到混合”:我国所有制理论和所有制结构的第三次突破 |
第三节 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
一、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经验 |
二、我国所有制理论演进和改革实践的教训 |
第五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发展实践、基本经验及现实问题 |
第一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内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产生的必然 |
三、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
第二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实践 |
一、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回顾 |
二、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逻辑 |
第三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一、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 |
三、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坚持各种所有制一律平等 |
四、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第四节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中的现实问题 |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形式主义 |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意识形态争论 |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存在“混合所有制失灵”现象 |
第六章 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完善的环境和把握的重点 |
第一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坚持的原则 |
一、坚持“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形态 |
二、坚持发展生产力的混合所有制判断标准 |
三、坚持共同富裕的混合所有制价值取向 |
四、坚持互利共赢的混合所有制发展理念 |
五、坚持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方向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完善的环境 |
一、宏观制度层面 |
二、中观体制层面 |
三、微观机制层面 |
第三节 当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应把握的重点 |
一、宏观层面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二、微观层面国有企业异质股权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三、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七章 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
二、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
三、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
四、有利于国有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 |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理论困境 |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现实难题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途径 |
一、深化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二、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机制 |
三、因企施策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环境构造 |
一、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
二、平等保护各类产权 |
三、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
第八章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所有制改革的简要回顾 |
一、改革开放前农村所有制变革 |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所有制改革历程 |
三、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目前现状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创新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实现方式 |
一、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方式 |
二、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方式 |
三、努力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保障 |
一、加快理顺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关系 |
二、加快完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
第九章 深入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的基本内涵 |
一、民营经济的基本概念 |
二、从所有制角度看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存在发展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民营经济是混合所有制内在要素的逻辑分析 |
一、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
二、民营经济是提升国有经济效率的必然要求 |
三、民营经济融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路径分析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
一、民营经济的发展回顾 |
二、民营经济的现状分析 |
第四节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 |
一、自上而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
二、自下而上激发民营经济发展 |
三、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引导 |
结语与展望 |
一、研究预期达到目的 |
二、本文的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文图表附录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
一、国外关于自由港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自由贸易港的研究 |
三、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可能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自由贸易港理论分析 |
第一节 自由贸易理论基础 |
一、要素禀赋理论 |
二、“守夜人”和“凯恩斯主义” |
三、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 |
四、公共产品理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理论拓展 |
一、交易成本理论 |
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
三、全球价值链理论 |
四、政府规制理论 |
五、制度与市场理论 |
第三章 自由贸易港分析 |
第一节 主要特点 |
一、货物、资本、人员自由流动(“一线放开”) |
二、坚持政府积极作用,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二线管住”) |
三、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 |
第二节 自由贸易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联系和区别 |
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情况 |
二、共性特点 |
三、两者的区别 |
第三节 自由贸易港与其他海关特殊区域的不同 |
一、保税区 |
二、出口加工区 |
三、保税物流园区 |
四、跨境工业园区 |
五、保税港区 |
六、综合保税区 |
第四章 全球成熟自由贸易港的经验 |
第一节 汉堡、利物浦等“转口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汉堡自由贸易港 |
二、利物浦自由贸易港 |
三、经验启示 |
第二节 中国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综合型”自由贸易港 |
一、新加坡自由贸易港 |
二、中国香港自由贸易港 |
三、阿联酋和迪拜自由贸易港 |
四、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
第五章 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和制度经验分析 |
第一节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CPTPP |
一、TPP |
二、CPTPP |
第二节 欧盟贸易便利化制度 |
第三节 欧日伙伴关系协定 |
第四节 中国和智利自贸升级协定 |
第六章 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路径 |
第一节 海南服务贸易型自由贸易港 |
一、建设意义 |
二、建设特点 |
三、建设路径 |
第二节 战略型自由贸易港 |
一、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港(陕西) |
二、京津冀自由贸易港 |
第三节 特殊功能自由贸易港 |
一、上海金融自由贸易港 |
二、舟山国际油品自由贸易港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研究展望 |
三 有待深入的几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5)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域的设问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和范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的范畴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空间、场所与社会空间 |
1.3.2 公共空间、公共领域与集体空间 |
1.3.3 公有、共有与公共池塘资源 |
1.3.4 共同体与社区、社会与地方社会 |
1.3.5 权力 |
1.4 研究学术意义与现实意义 |
1.4.1 学术价值与理论价值 |
1.4.2 应用价值和实践价值 |
1.5 研究思路、方法 |
1.5.1 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
1.5.2 借鉴多学科理论研究地方社会 |
1.5.3 历时与共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
1.6 论文的框架 |
第二章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 |
2.1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回顾 |
2.1.1 新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
2.1.2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与时空思想 |
2.1.3 布尔迪厄实践理论的场域 |
2.1.4 福柯的空间理论 |
2.1.5 小结 |
2.2 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的相关理论范式 |
2.2.1 施坚雅的市场关系模式 |
2.2.2 弗里德曼的宗族关系模式 |
2.2.3 黄宗智的内卷化经济模式 |
2.2.4 杜赞奇的权力文化网络模式 |
2.2.5 小结 |
2.3 国内外关于中国地方社会研究综述 |
2.3.1 历史人类学视角 |
2.3.2 水利视角的地域社会学、地域社会史、历史地理的相关研究 |
2.3.3 小结 |
2.4 尺度与集体空间分析框架 |
2.4.1 尺度及相关的概念 |
2.4.2 尺度的相关理论 |
2.4.3 地方社会集体空间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自然环境变迁、水利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3.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 |
3.1.1 珠江三角洲自然地理环境变迁 |
3.1.2 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简史 |
3.1.3 小结 |
3.2 顺德水利设施建设简史 |
3.2.1 宋朝及之前以局部挡水堤建设为主阶段 |
3.2.2 明朝、清朝的堤围闸窦系统的建设阶段 |
3.2.3 民国时期的堤围小范围并围建设阶段 |
3.2.4 建国后跨区大联围综合水利建设阶段 |
3.2.5 小结 |
3.3 顺德沙田垦殖与聚落格局的形成 |
3.3.1 珠江河道口门发育与沙洲沉积 |
3.3.2 顺德河涌淤积成沙的地域分布 |
3.3.3 顺德沙田的围垦 |
3.3.4 顺德乡村聚落分布格局的演化 |
3.4 沙洲的自然特征与聚落的空间组合类型 |
3.4.1 岛洲型聚落 |
3.4.2 沙洲型聚落 |
3.4.3 新沙洲型聚落 |
3.4.4 小结 |
3.5 水利集体空间的冲突、协作机制与聚落社区的融合 |
3.5.1 水利集体空间冲突与协作过程中的国家与地方社会 |
3.5.2 水利集体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政府、士绅与宗族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间信仰空间分布特征与乡村集体空间基础单元 |
4.1 民间信仰的概念 |
4.2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与四大水神信仰 |
4.2.1 珠江三角洲的民间习俗 |
4.2.2 珠江三角洲四大水神信仰及其传播 |
4.3 顺德民间信仰的发展阶段 |
4.3.1 历代顺德民间信仰与儒释道的互动发展过程 |
4.3.2 明代“禁淫祀、毁淫祠”与民间信仰的正统化 |
4.4 顺德民间信仰空间地域分布特征 |
4.4.1 顺德民间信仰的基本情况 |
4.4.2 顺德民间信仰的空间分布 |
4.4.3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形成与时空演化 |
4.4.4 顺德主要民间信仰空间特征 |
4.4.5 移民带来的信仰与本地的融合——以康公信仰为例 |
4.4.6 小结 |
4.5 社公、土地公的信仰与乡村基础社会空间单元的形成 |
4.5.1 社公信仰的演化 |
4.5.2 关于社坛、社主、社公、土地公 |
4.5.3 顺德社的类型 |
4.5.4 以社公为单位形成的村域共同体——龙江沙田五社“菩萨巡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域信仰共同体与集体空间的边界认同 |
5.1 村庙、乡主庙与乡村聚落空间的融合 |
5.1.1 宗族与乡庙,血缘组织的衍生与信仰地缘组织的组合——以桑麻村为例 |
5.1.2 一庙多神信仰与村落的融合——以乐从镇的乡村为中心 |
5.1.3 从迁民到聚落,从社公到乡庙——均安镇南沙的个案分析 |
5.2 祭祀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信仰空间的形成 |
5.2.1 以宗族为单位的祭祀圈——以林头村为例 |
5.2.2 以祭祀组为单位的祭祀圈——以麦朗医灵庙为例 |
5.2.3 以水利堤围为单位的祭祀圈——以众涌安乐围内天后巡游为例 |
5.2.4 以一条河上下游地域形成的祭祀圈——以东头、南坑的观音巡游为例 |
5.3 信仰活动圈与乡村地域共同体 |
5.3.1 以个人参加为主的观音开库信仰圈 |
5.3.2 以村庄祭祀联盟形成的祭祀活动圈——以均安帝王巡游为例 |
5.3.3 以龙舟队为单位参加的龙船点睛信仰活动圈 |
5.4 民间信仰的隐喻与乡村聚落空间的权力支配关系 |
5.4.1 体现宗族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2 基于风水观念的空间支配关系 |
5.4.3 基于社群认同的空间支配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5.5.1 民间信仰与村庄外部边界 |
5.5.2 民间信仰与村庄内部认同 |
第六章 墟市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6.1 珠江三角洲区域及顺德明清墟市空间格局 |
6.1.1 珠江三角洲贸易的发展 |
6.1.2 明清珠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体系 |
6.1.3 明清区域贸易网络及变化 |
6.1.4 明清顺德墟市空间格局 |
6.2 墟市活动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流动网络 |
6.2.1 墟市圈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 |
6.2.2 墟市圈与地域乡村聚落结构分析 |
6.2.3 墟市对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6.3 明清顺德墟市的类型 |
6.3.1 城郭型墟市 |
6.3.2 乡村传统墟市 |
6.3.3 专业性墟市——以陈村、容奇和桂洲墟市为例 |
6.3.4 小结 |
6.4 顺德墟市的演化 |
6.4.1 桥梁建设、内河航运与墟市空间的变迁 |
6.4.2 墟市功能性质的演化与墟市空间的迁移 |
6.5 墟市的权力支配与资源积累机制 |
6.5.1 墟市的权力支配机制 |
6.5.1.1 明清乡村墟市发展的社会制度环境 |
6.5.1.2 顺德乡村墟市权力积累机制 |
6.5.2 墟市资源的积累与竞争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制度性集体空间与地方社会 |
7.1 顺德区划沿革及立县边界考 |
7.1.1 顺德区划沿革 |
7.1.2 顺德立县区划边界考 |
7.2 明清乡都堡下的里(图)甲制与自然村庄地域空间的形成 |
7.2.1 明以前县下的乡 |
7.2.2 明清县以下的都堡 |
7.2.3 明清里(图)甲制的演化与自然村境域的关系 |
7.3 明清至民国,防卫体系、巡检司、保甲制与跨乡村聚落社会共同体的形成 |
7.3.1 清至民国顺德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3.2 明清两朝顺德的社会治安 |
7.3.3 明清的营制、巡检司与乡村防卫地域的形成 |
7.3.4 明中期以后、清至民国的保甲制、乡村自治与跨村的地域联盟 |
7.4 解放后的区划与村庄聚落空间的内部再划分 |
7.4.1 解放后县以下的区划沿革 |
7.4.2 土地改革村庄空间的行政化和合作化时期村庄空间的经济化 |
7.4.3 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与村庄空间的再划分与经济再组织化 |
7.4.4 镇村时期,城镇化与村庄社会空间的经济体化 |
7.5 本章小结 |
7.5.1 明清图(里)甲制促进了自然乡村空间地域的形成和内部的社会组织性 |
7.5.2 明清保甲制及各种防卫体制与从乡村的乡约、公约相互作用促进了跨自然乡村地域空间的认同 |
7.5.3 晚清至民国,从法制上促进了乡村地域的自治 |
7.5.4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集体化空间的形成 |
第八章 工业化与乡村聚落社会空间的转型 |
8.1 顺德农业经济商品化与工业化历史发展过程 |
8.2 明至清中晚期,桑基鱼塘的商品农业、原工业化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2.1 关于原工业化理论 |
8.2.2 明至清中晚期,水利建设过程中催生的商品化基塘农业及家庭手工业 |
8.2.3 明至清中晚期,基塘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独特的集体与个体社会关系 |
8.2.4 明至清中期,顺德原工业化与乡村集体空间 |
8.3 清末至民国,顺德乡村近代工业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3.1 近代依托民族资本的缫丝业对顺德乡村空间的影响 |
8.3.2 以官僚资本带动的糖业发展对顺德集体空间的影响 |
8.4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1949-1983),顺德社队企业对集体工业空间的塑造 |
8.4.1 工业化 |
8.4.2 顺德社队企业的发展与农村集体工业空间的形成 |
8.4.3 顺德社队企业的集体空间形成的内生因素 |
8.5 1984年后,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对乡村集体空间的影响 |
8.5.1 乡镇企业、农村体制改革与集体空间的“再集体化”和“资本化” |
8.5.2 顺德工业空间政策与集体空间的转型 |
8.6 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空间规划的工具化与集体空间资本化逻辑 |
8.6.1 国家政策的阶段性与工业化空间的表征 |
8.6.2 集体土地利用合约的创新与集体空间的资本化逻辑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作为地方社会行动的集体空间 |
9.1 1452-2010年,顺德乡村社会集体空间的历史变化 |
9.1.1 顺德空间要素历史变化 |
9.1.2 不同历史时期空间公共品供给的社会机制与集体空间形成 |
9.1.3 从大时段历史看顺德空间的总体性及阶段特征 |
9.1.4 小结:顺德集体空间权力、资源的积累与集中 |
9.2 改革开放以来,顺德空间尺度管控的得失与集体空间管控建议 |
9.2.1 顺德城乡空间的演化与城市规划的工具化 |
9.2.2 现阶段顺德城乡空间尺度的特征 |
9.2.3 基于顺德城乡空间尺度规律对未来空间利用与管控的建议 |
9.3 理论总结与展望 |
9.3.1 理论总结 |
9.3.2 余论 |
附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地方志 |
二、史书、古籍、史料 |
三、族谱、碑刻 |
四、中文专着、中译着作 |
五、中文论文、期刊、会议、报告 |
六、外文文献 |
七、其它资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所用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逻辑框架 |
1.3.4 主要创新点 |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
2.1.1 旅游化的内涵 |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
2.3.4 协调发展理论 |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区位条件 |
3.1.3 经济基础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历史基础 |
3.1.6 文化基础 |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
6.2.1 面板数据检验 |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模型选择 |
6.2.4 结果分析 |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
6.3.1 耦合度模型 |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1.2 运行条件 |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4.2 运行条件 |
7.4.3 模式细分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综述--旅游研究进展及本文宗旨 |
一、 相关研究进展分析 |
1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简述 |
2 中国旅游研究概要 |
二、 旅游研究的趋势展望 |
三、 本论文研究宗旨与研究范畴 |
1 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论依据 |
2 论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
3 研究方法与特色 |
第二章 背景综述--世界旅游业区域协作联合浪潮 |
一、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背景、总体格局 |
1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组织 |
2 世界旅游业区域合作的总体格局 |
二、 典型案例--世界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实证分析 |
1 区域层次的旅游业合作框架 |
2 次区域旅游业合作状况 |
三、 中国的实际--国际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总览 |
1 中国旅游业跨国(区域)联合发展概况 |
2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联合发展蓬勃形势 |
第三章 机理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动力机制 |
一、 基本概念与范畴 |
二、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
1 经济学理论 |
2 地理学原理 |
3 社会学和文化学理论 |
4 系统论 |
三、 区域旅游业成长与空间扩张机制 |
1 区域旅游业成长的一般过程与阶段 |
2 区域旅游业空间扩张与旅游业区域竞争 |
3 旅游业空间演进之趋势--跨区域协作联合 |
四、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区域利益机制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的微观动力机制 |
3 旅游产业空间扩张机制 |
第四章 实证分析--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内在机理的区域反映 |
一、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
1 中国旅游业区域差异及问题分析 |
2 中国的旅游“行政区经济”剖析 |
3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必要性 |
4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现实条件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内在机理分析 |
1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自然基础 |
2 人文历史的悠久性与传承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文化渊源 |
3 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互补性--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社会必然 |
第五章 模式探讨--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特征 |
一、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模式的解析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分析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模式总结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概述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历史回顾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典型案例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模式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六章 协调机制及创新--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实施保障 |
一、 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机制分析 |
1 旅游业协调机制的特殊性 |
2 旅游业发展的政府调控机制简析 |
二、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分析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的演变轨迹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机制评述 |
三、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
1 “一国两制”--粤港澳地区旅游业区域联合的硬性约束 |
2 “行政区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合作的最大障碍 |
3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广东旅游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
4 现行协调机制:粤港澳旅游业联合发展中的不完善 |
四、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创新机制探讨 |
1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支持系统创新 |
2 粤港澳地区旅游业联合发展协调新机制探索 |
第七章 总结与思考 |
一、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1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方面 |
2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形态模式方面 |
3 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协调机制方面 |
二、 粤港澳旅游合作区域未来走向的思考 |
1 无障碍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功能特征的未来定位 |
2 泛珠三角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区空间成长的必然走向 |
3 世界级旅游区--粤港澳大三角旅游业合作与发展的最终目标 |
三、 中国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趋势之思考 |
1 中国国内旅游业区域合作趋势的思考 |
2 中国旅游业跨国(地区)合作前景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的科研论文及相关成果 |
致谢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9)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Contents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
一、德国道路 |
二、美国道路 |
三、日本道路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四、广东投资领域的改革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中的公私合作模式研究[D]. 张菊梅. 吉林大学, 2013(04)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混合所有制研究[D]. 彭巨水.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4]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D]. 陈浩.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5]顺德地方社会与集体空间研究[D]. 周新年.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6]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7]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 秦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8]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10]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