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圈式信号器零位补偿原理(论文文献综述)
沈铖武[1](2021)在《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保证车载导弹打击精度,在发射前,需要通过定向准直测量设备对弹上棱镜的方位角进行测量,从而确定导弹的初始发射方位角度。目前国产车载导弹配套的定向准直测量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测量设备必须放置在具有独立基座的光学测量平台上。独立基座与载车分离,以防止载车振动对定向准直测量设备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设备的展开作业操作难度大、作业时间长,因此严重影响了装备的机动性能。随着装备现代化水平的发展,对定向准直测量设备进行隔振处理,从而使其能够摆脱对独立平台的依赖,实现与载车固连状态下的稳定测量,将极大地提高装备的自动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针对载车振动主要集中在低频段的特点,本文选择主动隔振方案,进行对载车振动的隔离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理论分析了振动对陀螺仪测量稳定性和自准直测量的影响,建立了单级主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车载测量平台主动隔振系统的总体方案。2.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载车振动的频谱特性进行分析。对经验模态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模态混叠现象进行聚合经验模态分解,分解后模态混叠并未得到有效抑制。针对复杂信号的模态混叠现象,本文提出噪声延展聚合经验模态分解法,并应用该方法对载车振动进行分解,使分解过程中的模态混叠得到了有效抑制。3.通过运动方程建立了单级主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模型,通过理论建模和实验建模两种方式对VT-300电磁作动器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建立该电磁作动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频率、幅值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模糊PID控制下的主动隔振效果仿真。4.设计了嵌入式信号采集与处理电路。采用TMS320VC33作为处理芯片,将A/D、D/A、I2C等数字接口电路都集成在一个高密度FPGA芯片内。通过直接存储器存取数据,使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同时进行,简化了电路,提高了系统集成度。5.完成主动隔振样机的制作,在实验室搭建模拟实验平台,开展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主动隔振后,传递到作动器输出端面的振动衰减了21.3d B,寻北仪的定向误差为138″,自准直仪的测量不受振动影响。本文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隔振控制,为实现定向准直测量设备与载车固连状态下的稳定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使光电测量设备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摆脱了对独立支撑平台的依赖,提高了装备的机动性,对装备整体性能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家鹏[2](2015)在《石英摆片设计与化学腐蚀加工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作为一种高精度机械式线性加速度计,是目前惯性导航系统中重要的传感器。石英摆片是它的心脏,起敏感加速度作用。石英属于硬脆材料,它与金属材料不同,具有低塑性、易碎性和微裂纹等缺点,且石英摆片形状复杂、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很高,使得石英摆片采用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很难进行加工,存在着加工效率低、工件易破碎、能耗大、加工质量差、许多设计要求无法实现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石英摆片进行了设计,并研究了其化学腐蚀方法与下垂量检测技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综述了国内外石英摆片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石英摆片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比较了目前石英摆片各种加工方法和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介绍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建立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动力学方程、传递函数和静态数学模型,了解了石英摆片的各项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介绍了石英材料的特性,设计了石英摆片的结构,对石英摆片的载荷进行了计算。第三章,提出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的理论模型,用ANSYS软件建立了石英摆片的有限元模型,针对不同厚度挠性梁的石英摆片进行了静力分析,得到了不同厚度的挠性梁在相同载荷下的应变和应力;对石英摆片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前五阶模态的频率和振型,通过改善石英摆片尺寸,防止石英摆片与环境共振,保证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测量精度。第四章,从氢氟酸溶液特征、石英材料的表面特征、反应机理及反应分子模型三个方面介绍了石英摆片化学腐蚀原理,分析了石英摆片化学腐蚀实验的工艺流程,包括腐蚀液的选择、保护层及设备的选择以及加工过程的控制,介绍了石英摆片挠性梁厚度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化学腐蚀加工试验,然后测量了试验样品的挠性梁厚度,试验结果表明,石英摆片挠性梁的加工采用化学腐蚀加工工艺是成功的。第五章,介绍了石英摆片下垂量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提出了下垂量检测原理,介绍了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对下垂量检测系统进行了总体的设计,介绍了装置中用到零部件,对搭建完成的下垂量检测平台实物进行了描述;最后对化学腐蚀加工后的石英摆片进行下垂量检测试验,分析了试验结果,证明了化学腐蚀加工后的石英摆片的质量是合格的,同时也验证了有限元静力分析和下垂量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最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对石英摆片的化学腐蚀方法和下垂量检测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王世明[3](2014)在《基于离心机的惯性仪表测试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文中提出精密离心机是一种重要的高过载条件下的惯导测试设备,它可以为惯性仪表提供充分的输入比力,特别是对于惯性仪表高阶项误差模型系数给予充分的激励,为精确标定惯性仪表误差模型系数打下基础,进而为提高惯导系统的精度做出贡献。但是离心机在标定惯性仪表过程中,离心机误差对于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精度存在影响,且这种影响相对某些高阶项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往往较大,因此,在研究应用离心机对惯性仪表标定的同时需要考虑离心机误差对于标定结果的影响。本课题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控制与惯性技术研究中心为“137工程”自主研制的JML-1型大臂式精密离心机,其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在该离心机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开展了陀螺加速度计离心机标定试验,成功分离了二次项以及交叉二次项系数。并在该设备上进行了惯性仪表的标定方法研究,主要研究陀螺加速度计,石英加速度计(含惯性组合中的加速度计)以及单自由度陀螺仪等的高阶项误差模型系数的标定方法,并分析各离心机误差对于误差模型系数标定精度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惯导系统的精度做出贡献。论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如下:以JML-I型离心机标定加速度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JML-I型离心机各环节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究离心机总不确定度的过程就是分析离心机误差并加以综合的观点,基于此全面分析了离心机在提供向心加速度过程中可能影响惯性仪表获得的输入比力的内、外部误差源,分别给出了各误差单独作用下对于加速度计输入加速度的影响。利用齐次变换将这些误差进行传递,得出了误差影响下实际作用于加速度计各轴的输入比力,为研究测试方法以及通过误差补偿提高惯性仪表标定精度打下基础。研究了陀螺加速度计的二次项误差模型系数在JML-I型离心机上标定的方法和相关误差分析。以某型号陀螺加速度计离心机试验为背景,根据陀螺加速度计相关的动力学方程得出了完整的陀螺加速度计误差的标定模型,并且对此误差模型进行工程意义的逐项简化,分别推导出了包含离心机误差源的离心机单轴、双轴以及交叉二次项试验用误差模型。利用JML-I型离心机反转平台的两种工作模式分别对于陀螺加速度计K2项误差模型系数进行标定,并且进行误差补偿。通过重复性试验给出了标定结果,满足了标定精度,从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还讨论了陀螺加速度计交叉二次项系数的离心机标定方法,分析了交叉二次项误差模型系数的产生机理,根据含交叉二次项的陀螺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的特点以及对于离心机误差的影响分析设计了测试方法,成功标定了加速度计的交叉二次项,根据与二次项系数标定精度的对比以及误差分析验证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了石英加速度计在离心机上的标定方法,结合推导出的石英加速度计的误差模型以及离心机误差分析计算所得的加速度计各轴上精确的输入比力,在考虑离心机误差的情况下对于单一加速度计和惯性组合中的3个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系数分别设计了标定方法,给出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应用仿真给出了标定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结合给定的离心机误差项允差计算各误差项对于加速度计高次项系数标定误差的影响大小,为实际试验时进行误差补偿以提高标定精度打下基础。研究了单自由度陀螺仪的静态误差模型系数在JML-I型离心机上的标定方法,选择反转平台同步反转的离心机工作方式,引入了安装轴并设计了陀螺仪的安装方式。在考虑离心机误差的情况下,设计了安装轴多位置测试法和双球面法综合的测试方法,给出了具体的标定陀螺仪静态误差模型系数的试验步骤,应用仿真试验成功标定了各误差模型系数,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后续对于惯性组合的离心机标定打下了基础。
李怀良[4](2013)在《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数据显示至2015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将达5.4亿吨,对外依存度也将升至60%以上。为应对能源紧缺问题,需要加快油气资源勘探的步伐,扩大能源勘探的领域,而我国中西部主要盆地山前带勘探面积大,勘探程度低,但勘探潜力巨大,因此油气勘探面向复杂山地区域延伸是当前比较有效的解决途径。作为当前油气资源勘探的主要方法,地震勘探在长期的实践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尤其是大规模陆上地震勘探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使得地震勘探施工布线更为灵活,勘探效率也不断得到提升。然而在复杂山地地区,由于其地表地形条件和地下构造的复杂性,以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使得地震资料的采集非常困难,由此也对地震勘探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对设备的可扩展性及便携性、三分量检波器布设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设备整体的兼容性以及在复杂条件下布设的灵活性、恶劣环境的同步问题及地震资料的现场质量控制等诸多关键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地震勘探的首要问题是地震资料的科学采集问题,多波地震勘探方法尽管在技术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由于单次投入的成本就可以得到丰富的全波信息,因此纵波和转换波联合勘探代替单纯纵波勘探将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其野外的可操作性和低成本特点,更适合复杂山地地震勘探。针对上述山地勘探的特殊需求,本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研制”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核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仪器开发及应用研究”,从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和勘探效率角度出发,以多波地震勘探方法为主导,开展集成姿态检测的多功能检波器、便携独立式信号采集站、自适应数据传输网络及控制采集软件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关键技术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多功能检波器姿态检测。采用高灵敏度MEMS加速度计组合正交三分量检波器,并集成高精度陀螺仪及电子罗盘、倾角传感器等,分别用于获取微弱地震信号、检波器方位及倾角等相关信息,以便调整检波器各分量更有效地接收多种地震波成分,更有利于实现检波器各个分量方位角偏差的修正。这种方式取代了传统能量近似估计方法所存在的固有误差。其方位信息能为传感器布设的提供很好支撑,保证震源激发点与接收点的一致性。(2)基于FPGA及IP软核的信号采集站开发。将多路ADC(A/D转换器)的逻辑时序完全由硬件控制,利用双缓存技术实现数据的切换式存储,以消除存储延时导致的非均匀采样问题,并以此构建严格并行采集的数据通道。完全基于IP核开发的多任务驱动,使系统的配置和调整更为灵活,更大大提升了整机的集成化程度,从而提高了采集站的便携性。系统基于FPGA平台的多功能IP软核驱动方式,从硬件方面提供采集系统的集成化程度,缩小设备体积。而采用单个信号采集站挂接四路三分量检波器,方便采集通道的扩展与裁剪需求,同时配合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保证系统能够结合现场勘探需求,“因地制宜”地选取合理的观测系统,从而提高地震数据采集的质量和勘探的效率。(3)系统动态范围的提升和低噪声处理。采用极低失调的固定增益运放级联可编程放大器,实现微伏级信号响应水平,以此提高系统输入动态范围;而干净稳定的电源是系统低噪声的保证,为了兼顾电源效率,采用LC滤波及LDO纹波抑制电路处理电源纹波及噪声,从而降低系统噪声,提高采集系统的保真性。(4)提高采集系统兼容性及适应性。实现系统前级放大、滤波功能参数的可动态配置,以此兼容多种检波器和勘探方法,在加大系统带宽的同时,更能消除假频及畸变影响。系统采取有线无线以太网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式,使得系统的施工布线更为灵活。(5)基于QT平台和OpenGL的控制采集软件开发。开发易操作的图形化控制平台,并集成控制及传输协议、预处理及分析、二维波形快速切换显示、三维姿态显示等功能;基于矩形填充技术增强波形的可读性,并采用基于双缓冲技术的QWidget自动处理二维波形显示的屏幕闪烁现象;针对三维空间显示则基于OpenGL的3D框架,配合自定义检波器立体模型来实现,实时捕捉检波器姿态。总体来说,本文利用独立式采集站,采用分布式远距离遥测采集的设计思想构建地震数据采集网络,集成三分量MEMS加速度计、电子罗盘、陀螺仪、倾角等传感器组成多功能检波器,设计多路可配置信号调理模块,提高系统动态范围及带宽,配合并行采集技术构成可扩展裁剪的多路严格并行采集电路,使得采集站能兼容多种检波器,同时利用有线无线混合组网的以太网传输技术增强系统在各种复杂施工条件下的适应性,提高地震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从硬件角度提升地震数据采集的品质。从而增强地震勘探设备在复杂山地施工的适应能力,灵活构建观测系统,进一步提高地震数据采集质量和勘探效率。
毛伟玲[5](2012)在《基于模型辨识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控制回路设计》文中指出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是惯性技术应用中最高精度的加速度计,须配合再平衡回路进行加速度测量。对再平衡回路进行合理设计可达到不同的性能指标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型辨识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控制回路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的再平衡回路设计过程中因参数不明而导致的设计盲目,回路参数调整不便等问题。阐述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闭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找到了影响加速度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对信号检测电路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再平衡回路的模拟部分进行了设计。从力学角度出发,分析得到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表头的数学模型的型别,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模型辨识实验,采用开环辨识的方法得到未校正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多次数据拟合实验验证辨识结果的可靠性。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校正方式对系统的控制原理,根据辨识实验得到的模型参数选择串联滞后-超前校正网络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系统结构进行调整,通过仿真实验确定控制器参数,设计了增量式数字PID控制器,实时调整石英挠性加速计回路的带宽和稳定裕度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同时补偿表头参数变化对加速度计闭环系统性能的影响。控制回路设计完成后,依据国军标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进一步验证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模型辨识实验结果和控制器设计的有效性、可靠性。标定实验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转换关系,与表头生产厂家给出指标进行对比,证明回路设计有效性。重复性实验测试回路在不同状态下测试相同加速度时的精度高低,稳定性实验测试回路输出零偏值和标度因数的短期稳定性,最后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影响回路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回路的改进提供了必要依据。
李永光[6](2011)在《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精度逐渐成为惯性导航领域的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惯导系统的精度主要取决于惯性器件的精度,而惯性器件的精度一般由制造精度和标定精度两方面共同决定。近些年,加速度计的研制加工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高精度加速度计将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武器系统中,但是针对高精度加速度计的标定技术还不够完善。本文将立足于现有测试设备,对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计进行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对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误差模型中部分系数的物理意义,为接下来的标定试验提供理论基础。以分度头为测试设备进行加速度计重力场标定试验。在考虑测试设备误差、安装误差的前提下,建立四个坐标系,利用齐次变换进行数学推导,得到重力场下加速度计各轴上的输入加速度,并进行误差分析。以等角度24点试验为例,通过对比误差补偿前后的试验数据,给出重力场下误差对加速度计标定精度的影响。以不带反转平台的盘式离心机为测试设备进行加速度计离心机试验。通过建立五个坐标系,计算各坐标系间的姿态矩阵关系,得到向心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在加速度计各轴上的分配。分析离心机主轴角速度、半径误差及哥氏加速度对加速度计标定精度的影响。对加速度计进行温度试验。将加速度计安装在带有温控箱的盘式离心机上,通过改变温控箱的温度来改变加速度计的工作环境温度,研究加速度计在±50℃范围内的工作性能并建立加速度计温度误差模型。
邹永义[7](2011)在《惯性仪表误差辨识与补偿》文中研究表明动力调谐陀螺仪(Dynamically Tuned Gyro)技术比较成熟,而且体积小、成本低,因此在航空、航天、航海以及陆地车辆导航定位、油田勘探开发等军用、民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陀螺仪作为惯性系统基本测量元件,其工作性能与惯导系统输出的参数准确性密切相关。研究惯性仪表的标定及误差参数辨识,准确估计参数,并通过误差补偿措施来提高惯性仪表的精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惯导系统的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主要对动力调谐陀螺仪、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进行了详细的误差机理分析与建模,从惯性测量组件的静态、动态误差、动力调谐陀螺系统误差补偿等三个方面做入手,具体的工作内容有:首先,详细地推导了捷联惯性导航仪动力调谐陀螺仪运动微分方程,对其静态误差、动态误差进行了分析与建模,分析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从原理上分析了产生静、动态误差的原因。其次,在惯性仪表工作原理与误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惯性测量组件的静态误差补偿实验设计方法,用回归的方法计算误差参数,得到概率意义上最优的参数估计值。建立了惯性测量组件的物理模型并对其静态误差模型进行了优化。考虑到动态误差是捷联惯导系统的主要误差源之一,陀螺仪动态误差模型系数的辨识精度将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导航精度。在静态误差补偿的基础上,对陀螺仪进行动态误差测试,设计了倾斜转动试验、单轴角振动试验、恒定速率比匀角速率试验、正交三轴速率试验等多种试验方案,建立起工程实用的动态误差测量模型,从而进行实时动态误差补偿。最后,本文建立了完整的捷联惯导系统的角速度和加速度测量数学模型,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模型变量进行优化选择,得到具有针对性的IMU简化测量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位置试验及速率试验,对模型参数进行辨识,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所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梁慧群[8](2011)在《磁悬浮有害力矩测试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三浮陀螺仪的关键支承技术之一,磁悬浮的采用可以减小输出轴上的机械接触摩擦,并将枢轴精确、稳定的定中,以提高了陀螺仪的精度。然而,磁悬浮的采用也引入了绕陀螺仪输出轴的有害力矩。本文旨在为磁悬浮有害力矩的测试提供一种技术途径。是开展磁悬浮各项研制工作以及批量生产的保障条件之一,对磁悬浮的发展及提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进三浮陀螺仪及其他液浮惯性器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三浮陀螺仪及磁悬浮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磁悬浮有害力矩产生的机理,提出了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并完成了关键元部件的设计与选用,主要包括支承部件、浮子组件、信号器、力矩器、导电游丝、浮液等。其次根据系统的总体方案,完成了各部分的硬件电路设计。选用TI公司TMS320F2812 DSP作为核心处理芯片,设计了包括前置放大、带通滤波、相敏解调的信号调理电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调理,通过TMS320F2812自带的12位ADC实现对信号的数据采集,利用TMS320F2812对其进行高精度的实时处理。然后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软件设计,在充分利用硬件的前提下,利用软件来提高精度,依次完成对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数字滤波、PWM脉宽调制模块的软件实现。最后对测试仪功能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影响测试仪的失效的因素及危害度,对测试仪的材料、温控、工艺等方面提出了要求。磁悬浮有害力矩是十分微小的数据,要准确、快速的测得该力矩具有一定的难度,且影响该测试仪的精度是因素也较多,对零件加工精度、装配精度、测试回路精度、使用环境等都有很高的要求。本文所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实现该测试仪的指标。
李安[9](2011)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是测量线加速度的高精度传感器,在惯性导航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使用时容易导致石英摆片挠性梁的断裂,磁感应强度容易受时间、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测量产生不稳定性现象。国外禁止向我国出口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高精度传感器,并且国内对高精度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研究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关键技术对高精度传感器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两部分关键技术:一方面根据石英摆片进行了受力计算和有限元应力分析,改进了石英摆片的结构,并对石英摆片进行了加工实验;另一方面对力矩器进行了设计,运用ANSYS分析得出了力矩器的磁场分布,并且验证了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及电磁力的大小。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加速度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国内外研究状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点。第2章,介绍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设计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结构的三维造型,分析了其动态力学方程及静态数学模型;根据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论述了差动电容传感器的主要特性,介绍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使用的差动电容检测电路,并研究了外界影响因素。第3章,介绍了石英摆片组件的结构。结合梁断裂问题和载荷计算,对石英摆片组件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分析,并研究了影响其强度的因素,改进了石英摆片的结构。利用超声加工、化学蚀刻及镀膜工艺完成了高精度石英摆片的加工。第4章,介绍了伺服控制系统和力矩器的结构组成,介绍了混合集成伺服电路HB309。对工作间隙、磁钢、线圈组件进行了设计,完成了磁路计算,得出了工作间隙的磁感应强度及线圈受力的大小。第5章,根据力矩器的实际结构组成,利用ANSYS软件进行了二维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磁场分布、工作间隙磁感应强度及通电线圈受力大小。结果表明,分析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相符。
杨旭光[10](2010)在《动力调谐陀螺仪角度传感器的设计》文中指出角度传感器是陀螺仪中的重要部件,其功能是将陀螺转子的角位移转换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近些年来传感器技术发展迅速,但限于动力调谐陀螺仪的结构特点,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作为陀螺仪的信号传感器仍然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输出阻抗小、输出功率大、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目前在动力调谐陀螺仪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本文首先对电感传感器的不同种类进行了对比,根据陀螺仪的结构特性阐述了陀螺仪用电感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着重对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进行了分析,对陀螺仪用传感器的结构、测量电路以及误差分别进行了分析。本课题根据设计指标,经过反复计算,给出了详细的结构设计和电磁设计方案,对传感器的信号测量电路进行了设计,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传感器的磁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传感器的空间磁通密度分布图,直观的观察了气隙及其边缘处的磁通密度分布情况。根据设计方案,结合生产工艺,依托外协工厂加工,完成了零部件的加工与装配,对传感器的零位进行了调整,并对传感器进行了标定。最终,完成陀螺仪整体的装配,应用数据采集卡,单轴精密转台,对陀螺仪进行了随机漂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合理,达到了陀螺仪总体设计指标。
二、动圈式信号器零位补偿原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动圈式信号器零位补偿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1)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定向准直技术 |
1.1.2 隔振技术 |
1.2 国内外主动隔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1.2.1 主动隔振技术的研究 |
1.2.2 主动隔振技术的应用 |
1.3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总体方案 |
2.1 车载平台振动影响分析 |
2.1.1 振动对陀螺仪的影响 |
2.1.2 振动对自准直测量的影响 |
2.2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总体方案 |
2.2.1 单通道前馈控制 |
2.2.2 单通道反馈控制 |
2.2.3 基于前馈反馈的主动隔振系统方案 |
2.3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 |
2.3.1 载车振动的频谱特性分析 |
2.3.2 作动器的特性分析及建模 |
2.3.3 控制器设计及控制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车载平台振动频谱特性分析 |
3.1 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 |
3.2 经验模态分解的基本理论 |
3.3 模态混叠与聚合经验模态分解 |
3.4 噪声延展聚合经验模态分解的提出 |
3.5 载车振动频谱特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建模 |
4.1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动力学建模 |
4.2 VT-300 电磁作动器 |
4.3 VT-300 电磁作动器理论建模 |
4.4 VT-300 电磁作动器实验建模 |
4.4.1 滞回特性 |
4.4.2 动态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主动隔振控制器设计与控制仿真 |
5.1 控制器功能需求 |
5.2 控制器设计 |
5.2.1 总体功能实现 |
5.2.2 加速度计信号调理 |
5.2.3 振动信号采样 |
5.2.4 驱动信号转换 |
5.2.5 驱动信号调理 |
5.2.6 数据处理 |
5.3 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
5.3.1 模糊PID控制 |
5.3.2 模糊PID控制仿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车载平台主动隔振系统实验 |
6.1 隔振效果评价方法 |
6.2 主动隔振系统实验平台构建 |
6.3 实验结果 |
6.3.1 主动隔振效果测试 |
6.3.2 定向准直测量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完成的研究工作 |
7.2 取得的创新性成果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石英摆片设计与化学腐蚀加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1.2.1 石英摆片加工技术国内外现状 |
1.2.2 石英摆片检测技术国内外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
2.1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概述 |
2.1.1 结构组成 |
2.1.2 工作原理 |
2.1.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优点 |
2.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动态力学方程 |
2.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静态数学模型 |
2.4 石英摆片 |
2.4.1 石英材料 |
2.4.2 石英摆片的设计 |
2.4.3 石英摆片的载荷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英摆片有限元分析 |
3.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3.2 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 |
3.2.1 静力分析 |
3.2.2 模态分析 |
3.3 石英摆片静力分析 |
3.3.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3.3.2 施加载荷 |
3.3.3 挠性梁厚度对石英摆片应力场和变形的影响 |
3.4 石英摆片模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英摆片化学腐蚀方法 |
4.1 石英摆片化学腐蚀原理 |
4.1.1 氢氟酸溶液特征 |
4.1.2 石英材料的表面特征 |
4.1.3 反应机理与分子模型 |
4.2 化学腐蚀加工试验过程 |
4.2.1 腐蚀液的选择 |
4.2.2 保护层及设备的选择 |
4.2.3 化学腐蚀加工的过程控制 |
4.2.4 石英摆片挠性梁厚度的测量方法 |
4.3 化学腐蚀加工试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英摆片下垂量检测技术 |
5.1 石英摆片下垂量 |
5.1.1 石英摆片的下垂量的概念 |
5.1.2 石英摆片下垂量的计算 |
5.2 下垂量检测原理及方法 |
5.2.1 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
5.2.2 下垂量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5.3 下垂量检测装置及结构 |
5.3.1 检测装置原理 |
5.3.2 检测装置平台实物 |
5.4 下垂量检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回顾与总结 |
6.2 今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离心机的惯性仪表测试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精密离心机综述 |
1.3 JML-I精密离心机简介 |
1.4 常用惯性仪表及测试方法综述 |
1.4.1 加速度计的测试方法 |
1.4.2 陀螺仪的测试方法 |
1.5 论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精密离心机误差分析 |
2.1 JML-I离心机误差概述 |
2.2 精密离心机总不确定度 |
2.3 精密离心机内部误差 |
2.3.1 位移误差源分析 |
2.3.2 角速度误差分析 |
2.3.3 姿态误差分析 |
2.3.4 离心机内部误差综合 |
2.4 精密离心机外部误差 |
2.4.1 环境温度对离心机稳定性的影响 |
2.4.2 地基倾角变化对离心机稳定性的影响 |
2.4.3 动态半径与动态倾角误差的测试 |
2.4.4 地基线振动对加速度计输入比力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陀螺加速度计误差模型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陀螺加速度计的工作原理 |
3.3 陀螺加速度计输入量的计算 |
3.3.1 角动量的计算 |
3.3.2 外力矩的计算 |
3.4 动力学方程及完全误差模型 |
3.5 单轴离心机试验的误差模型 |
3.5.1 离心机试验时沿基座坐标系输入量的计算 |
3.5.2 离心机试验用误差模型的推导 |
3.6 双轴离心机试验的误差模型 |
3.7 交叉二次项的相关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陀螺加速度计离心机测试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单轴离心机试验时对k2项的测试方法 |
4.2.1 加速度计安装方式选择 |
4.2.2 离心机误差影响分析与补偿 |
4.2.3 误差模型参数辨识 |
4.2.4 输入轴对准 |
4.2.5 静态半径的计算 |
4.2.6 闭合误差影响分析及主轴给定速率设计 |
4.2.7 试验方案及测试步骤 |
4.2.8 实际的离心机试验及测试数据 |
4.2.9 试验数据处理及误差补偿 |
4.3 双轴离心机试验时对k2项的标定方法 |
4.3.1 试验方案设计 |
4.3.2 测试步骤 |
4.3.3 试验结果 |
4.4 交叉二次项的测试方法 |
4.4.1 陀螺加速度计精确输入比力及输入角速度的计算 |
4.4.2 离心机误差对交叉二次项系数标定的影响 |
4.4.3 离心机试验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英加速度计离心机标定方法及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误差模型 |
5.3 加速度计各轴的实际比力分量 |
5.4 离心机石英加速度计高阶项系数标定方法 |
5.4.1 离心机标定石英加速度计10位置法 |
5.4.2 离心机误差对加速度计高阶项系数辨识的影响 |
5.4.3 离心机误差影响误差模型系数标定精度分析 |
5.5 惯性组合中的加速度计标定方法 |
5.5.1 精密离心机误差源 |
5.5.2 惯性组合中加速度计各轴输入量的计算 |
5.5.3 测试方法设计 |
5.5.4 仿真验算与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陀螺仪静态误差模型系数在离心机上的标定 |
6.1 引言 |
6.2 陀螺仪静态误差模型 |
6.2.1 由固定偏心引起的干扰力矩 |
6.2.2 由动态偏心引起的干扰力矩 |
6.2.3 静态漂移误差模型 |
6.3 陀螺仪离心机测试安装方式及误差分析 |
6.3.1 陀螺加速度计安装方式 |
6.3.2 离心机的误差分析 |
6.4 离心机对陀螺仪漂移系数的标定方法设计 |
6.4.1 陀螺仪输入角速度和输入比力 |
6.4.2 谐波幅值方程的建立 |
6.4.3 双球面法求解全部漂移系数 |
6.4.4 试验步骤 |
6.5 离心机误差对陀螺仪漂移系数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多波勘探技术现状及趋势 |
1.2.2 多波勘探设备现状及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1.5 文章结构安排 |
第2章 地震勘探相关技术要点 |
2.1 地震数据采集基础 |
2.1.1 地震波特征 |
2.1.2 地震勘探仪器基本结构 |
2.1.3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指标要求 |
2.1.4 地震勘探工程应用 |
2.2 主流地震数据采集方法 |
2.2.1 组合检波 |
2.2.2 高密度采集 |
2.2.3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 |
2.2.4 多波勘探在山地施工中的优势 |
2.3 复杂山地勘探装备需求及技术难点 |
2.3.1 山地勘探复杂地质条件 |
2.3.2 适合山地勘探的装备特点及技术难点 |
2.3.3 小结 |
第3章 多波地震采集技术方案 |
3.1 仪器总体设计方案 |
3.1.1 仪器总体结构设计 |
3.1.2 仪器传输电缆接口分配方案 |
3.2 多功能检波器集成与姿态检测技术方案 |
3.2.1 姿态检测组合方案 |
3.2.2 主动适应环境的快速数据融合方法 |
3.2.3 数据快速解算及抽稀绘图方案 |
3.3 信号采集站技术方案 |
3.3.1 可动态配置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3.3.2 FPGA 并行采集与双缓存技术 |
3.3.3 内置高速地址自适应通信方案 |
3.3.4 高精度电源管理方案 |
3.4 供电站与通信站设计方案 |
3.4.1 供电站供电管理方案 |
3.4.2 通信模块设计方案 |
3.5 系统采集同步方案 |
3.5.1 同步触发装置设计 |
3.5.2 GPS 授时同步方案 |
3.5.3 小结 |
第4章 采集系统硬件关键技术功能实现 |
4.1 检波器信号调理及其姿态检测 |
4.1.1 MEMS 检波器信号特征 |
4.1.2 MEMS 检波器信号调理 |
4.1.3 姿态检测传感器组合 |
4.1.4 姿态测量方法 |
4.2 地震信号采集传输 |
4.2.1 集成控制平台 |
4.2.2 多路并行采集功能实现 |
4.2.3 地址自适应 RS485 传输网络 |
4.2.4 多功能 IP 核集成 |
4.3 供电管理功能实现 |
4.3.1 供电站电源 |
4.3.2 采集站高精度电源实现 |
4.4 同步触发系统 |
4.4.1 采集同步功能实现 |
4.4.2 小结 |
第5章 系统控制软件开发 |
5.1 地震数据格式解析 |
5.1.1 SEG-Y 格式 |
5.1.2 SEG-2 文件格式 |
5.2 软件总体结构框架 |
5.2.1 应用程序框架分析 |
5.2.2 软件构成 |
5.3 软件功能模块实现 |
5.3.1 软件总体操作界面 |
5.3.2 信号采集模块 |
5.3.3 数据处理模块 |
5.3.4 存储与查询模块 |
5.3.5 二维波形显示模块 |
5.3.6 三维监测模块 |
5.3.7 硬件远程配置模块 |
5.3.8 小结 |
第6章 系统功能测试及效果分析 |
6.1 信号采集站性能测试 |
6.1.1 ADC 有效位测试 |
6.1.2 系统内噪声测试 |
6.1.3 道间串音测试 |
6.1.4 畸变测试 |
6.1.5 姿态检测方位精度测试 |
6.1.6 采集站关键技术指标 |
6.2 仪器野外采集性能测试 |
6.2.1 仪器采集性能测试 |
6.2.2 仪器实际功能应用效果 |
6.2.3 MEMS 检波器方位验证 |
6.2.4 稳定性测试 |
6.3 对比测试 |
6.3.1 与模拟检波器系统对比测试 |
6.3.2 与 428XL 对比测试 |
6.3.3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基于模型辨识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控制回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模型辨识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再平衡回路的设计 |
2.1 加速度计系统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2 加速度计再平衡回路的硬件实现 |
2.2.1 电容-电压转换电路 |
2.2.2 乘法解调电路 |
2.2.3 移相电路 |
2.2.4 低通滤波电路 |
2.2.5 功率放大电路 |
第三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模型辨识 |
3.1 加速度计表头的数学模型分析 |
3.1.1 加速度计表头的运动特性分析 |
3.1.2 加速度计表头的频率特性分析 |
3.2 加速度计参数辨识方案设计 |
3.2.1 激励信号的设计 |
3.2.2 加速度计模型的建立 |
3.2.3 等价准则的确定 |
3.2.4 加速度计模型辨识算法研究 |
3.3 系统辨识实验 |
3.3.1 实验原理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回路控制器的设计与研究 |
4.1 控制方式的确定 |
4.1.1 串联超前校正网络 |
4.1.2 滞后校正网络 |
4.1.3 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
4.3 PID 控制器的设计及仿真实验 |
4.3.1 数字 PID 控制器的算法研究 |
4.3.2 PID 控制器的参数设计及仿真实验 |
4.3.3 PID 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第五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系统的性能测试 |
5.1 实验平台 |
5.2 重力场试验 |
5.2.1 试验原理 |
5.2.2 加速度计标定试验 |
5.2.3 实验误差分析 |
5.3 重复性实验及结果分析 |
5.4 稳定性试验及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加速度计发展概况 |
1.3 加速度计测试技术综述 |
1.4 加速度计测试设备综述 |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加速度计静态误差模型及其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加速度计误差机理分析 |
2.2.1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结构模型 |
2.2.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误差分析 |
2.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静态误差模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加速度计在重力场下的标定与误差分析 |
3.1 引言 |
3.2 重力场试验的测试方法及误差系数辨识方法 |
3.2.1 测试方法 |
3.2.2 误差系数辨识方法 |
3.3 测试设备的主要误差源及误差传递 |
3.3.1 测试设备及其安装误差 |
3.3.2 夹具体初始安装误差 |
3.3.3 加速度计安装误差 |
3.4 测试设备的误差对标定精度的影响 |
3.4.1 门状态测试 |
3.4.2 摆状态测试 |
3.5 误差补偿 |
3.5.1 角位置误差的标定试验 |
3.5.2 门状态下加速度计标定补偿试验 |
3.5.3 摆状态下加速度计标定补偿试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加速度计在离心机上的标定与误差分析 |
4.1 引言 |
4.2 离心机试验的基本原理及误差分析 |
4.3 离心机误差对输入加速度的影响 |
4.3.1 离心机位姿误差分析 |
4.3.2 主轴角速度误差分析 |
4.3.3 工作半径误差分析 |
4.4 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
4.5 哥氏加速度误差的影响 |
4.6 离心机标定试验及误差系数辨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加速度计温度模型辨识 |
5.1 引言 |
5.2 加速度计温度作用机理分析 |
5.2.1 偏值K_0 温度作用机理分析 |
5.2.2 标度因数K_1 温度作用机理分析 |
5.2.3 其他误差系数温度作用机理分析 |
5.3 加速度计静态误差系数温度模型辨识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数据处理 |
5.3.3 误差系数温度模型拟合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惯性仪表误差辨识与补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惯性仪表技术 |
1.2.2 惯性仪表测试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惯性仪表工作原理及误差分析 |
2.1 动力调谐陀螺仪 |
2.1.1 工作原理 |
2.1.2 测量坐标系转换 |
2.1.3 陀螺运动微分方程 |
2.1.4 静态误差分析 |
2.1.5 静态误差模型 |
2.1.6 动调陀螺动态误差分析 |
2.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
2.2.1 工作原理 |
2.2.2 结构特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惯性测量组件静态误差补偿 |
3.1 试验设计方法 |
3.1.1 回归正交设计 |
3.1.2 回归旋转设计 |
3.1.3 回归 D-最优设计 |
3.2 IMU 测量物理模型 |
3.3 IMU 静态误差模型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惯性测量组件动态误差补偿 |
4.1 动态误差模型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倾斜转动试验+单轴角振动试验 |
4.2.2 恒定速率比匀角速率试验设计 |
4.2.3 正交三轴速率试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动力调谐陀螺系统误差补偿 |
5.1 静态误差模型优化 |
5.2 位置试验 |
5.2.1 优化设计准则 |
5.2.2 试验方案设计 |
5.2.3 参数计算 |
5.2.4 试验结果分析 |
5.3 速率试验 |
5.3.1 试验方案设计 |
5.3.2 参数计算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磁悬浮有害力矩测试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意义 |
1.2 三浮陀螺仪的研究现状 |
1.3 磁悬浮的技术特点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磁悬浮有害力矩测试仪设计方案 |
2.1 磁悬浮系统有害力矩产生机理分析 |
2.2 有害力矩测试仪的结构组成与原理 |
2.3 关键元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1 信号调理方案设计 |
3.2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选型 |
3.3 A/D转换单元 |
3.4 力矩电流发生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 |
4.1 DSP集成开发环境介绍 |
4.2 程序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磁悬浮有害力矩测试仪功能特性分析 |
5.1 功能特性 |
5.2 测试仪失效模式、影响及危害度 |
5.3 工艺要求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加速度传感器作用 |
1.2 加速度传感器分类 |
1.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1 国外研究状况 |
1.3.2 国内研究状况 |
1.4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意义 |
1.4.3 课题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 |
2.1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1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结构 |
2.1.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工作原理 |
2.2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动态力学方程 |
2.3 石英挠性加速度计静态数学模型 |
2.4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主要特性 |
2.4.1 工作原理 |
2.4.2 主要特性 |
2.5 差动电容检测器 |
2.6 外界影响因素 |
2.6.1 温度误差 |
2.6.2 屏蔽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石英摆片组件 |
3.1 石英摆片组件结构 |
3.2 石英摆片组件载荷计算 |
3.3 石英摆片组件应力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施加约束和求解 |
3.4 影响摆片组件强度因素 |
3.4.1 挠性梁结构和尺寸 |
3.4.2 摆片结构及材料 |
3.5 石英摆片结构及加工 |
3.5.1 石英摆片结构 |
3.5.2 石英摆片加工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伺服控制系统 |
4.1 伺服控制系统结构组成 |
4.1.1 系统结构与信号流程 |
4.1.2 混合集成伺服电路HB309 |
4.2 力矩器结构形式 |
4.3 工作气隙设计 |
4.4 磁钢设计 |
4.4.1 永磁体材料选择 |
4.4.2 永磁体工作点 |
4.4.3 永磁体稳定性 |
4.5 线圈组件设计 |
4.6 磁路计算 |
4.6.1 磁场分割 |
4.6.2 外部漏磁磁导G_1计算 |
4.6.3 外部漏磁磁导G_2计算 |
4.6.4 工作气隙磁导G_3计算 |
4.6.5 内部漏磁磁导G_4计算 |
4.6.6 漏磁导G_5计算 |
4.6.7 漏磁导G_6计算 |
4.6.8 工作气隙磁感应强度 |
4.6.9 线圈受力大小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磁路有限元分析 |
5.1 ANSYS 电磁场分析 |
5.2 力矩器磁场静态分析 |
5.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
5.2.2 网格划分 |
5.2.3 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 |
5.2.4 求解结果 |
5.3 ANSYS 源程序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今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动力调谐陀螺仪角度传感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动力调谐陀螺仪基本原理 |
1.3 陀螺仪角度信号传感器概述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
第二章 电感式传感器综述 |
2.1 电感式传感器的分类 |
2.2 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1 单个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2.2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3 变截面型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4 螺管型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2.5 动调陀螺仪用变气隙电感传感器的原理分析 |
2.5.1 动力调谐陀螺仪用电感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
2.5.2 变气隙式差动电感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2.5.3 动调陀螺仪用电感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感传感器的设计 |
3.1 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
3.2 主要技术指标 |
3.3 电感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3.3.1 结构形式的确定 |
3.3.2 导磁体尺寸的确定 |
3.3.3 铁心间隙的确定 |
3.3.4 铁芯和衔铁材料的选择 |
3.4 传感器线圈的设计 |
3.4.1 传感器线圈骨架材料的确定 |
3.4.2 传感器线圈匝数的确定 |
3.4.3 传感器磁路的分析 |
3.4.4 传感器电源参数的选取 |
3.4.5 传感器参数的验证 |
3.5 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设计 |
3.5.1 传感器测量电路的测量原理 |
3.5.2 传感器交流电桥的设计 |
3.6 传感器电磁场的有限元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感传感器的加工与试验 |
4.1 金属导磁材料的加工与热处理 |
4.2 线圈的固定与接线 |
4.3 电感传感器的零位调整 |
4.4 电感传感器的标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动力调谐陀螺仪的测试 |
5.1 漂移的定义 |
5.2 漂移测试方法 |
5.2.1 力矩反馈法漂移测试原理 |
5.2.2 伺服法漂移测试原理 |
5.3 陀螺仪随机漂移的测试过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动圈式信号器零位补偿原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车载光电瞄准平台主动隔振关键技术研究[D]. 沈铖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8)
- [2]石英摆片设计与化学腐蚀加工技术[D]. 王家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5(10)
- [3]基于离心机的惯性仪表测试方法研究与误差分析[D]. 王世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1)
- [4]复杂山地多波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怀良. 成都理工大学, 2013(10)
- [5]基于模型辨识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控制回路设计[D]. 毛伟玲. 天津大学, 2012(07)
- [6]高精度加速度计标定与补偿技术研究[D]. 李永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05)
- [7]惯性仪表误差辨识与补偿[D]. 邹永义.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03)
- [8]磁悬浮有害力矩测试仪的研究[D]. 梁慧群. 长春工业大学, 2011(05)
- [9]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关键技术研究[D]. 李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1(09)
- [10]动力调谐陀螺仪角度传感器的设计[D]. 杨旭光. 天津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