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

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

一、试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许晓明[1](2019)在《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广西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存在的,被当地民众称为“道”[te:u6]的宗教形态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长时间的田野观察,以“少数民族道教志”或“区域道教志”的方式,依照宗教要素,描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间道教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现时样态,旨在为少数民族道教研究提供较为详细的区域研究个案资料。同时,也希望透过具体的仪式个案,展现道教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社会多样性传播及影响情况。本文还将重点讨论道教的“地方性”问题,以此回应前人研究中提出的道教对少数民族“汉化”或“中国化”的影响,以及“地方道教宫观及道教科仪,实乃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的提法。本文试图论证:在国家政权鞭长莫及的边疆民族地区,尽管道教在初传时,通过汉堂流官“以道化夷”的努力和少数民族上层社会的主动接受,在其仪式操演中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所谓“帝国的隐喻”,但是由于传播时间较短以及当地民俗对道教仪式的改造和传统原生型宗教自身的张力等原因,道教在德靖台地表现出来的“道的外壳,本土民俗的展演”和仪式中“多坛共存”“协作主持”的文化协商状态,使得“地方性”依旧是边疆少数民族道教的特征,所谓道教促使少数民族文化的“汉化”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只是表象,而不是内核。道教在德靖台地呈现出“外客内土”的特点,是道教文化一体多元的体现。本文共分六章,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本章的写作目的在于讨论德靖台地作为一个文化研究单元的可能,以及展示其边缘文化特征。文中首先介绍了德靖台地的地理,按时间脉络梳理了这一地方历史沿革,同时还描述了这里的族群及其生计方式、风俗习惯和仪式专家的概况。德靖台地无论是从地理空间还是历史发展过程看,虽然和中央王朝有过一定的接触,但长期处于自主发展的状态,是中国的边缘地带。直至乾隆时期德靖台地文化上还处在与内地殊异的状态:“土邑与内地,向者语言不通,往来不接,山谷异习,衣食异宜。”明末清初改土归流后,受外来移民文化影响,其文化又呈现多元叠加性,但其地域性、族群性、特殊性依旧是占主导性的。因此即便是外来文化,也容易发生本土化变迁,这也是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由“客”变“土”的原因。第二章。在本章中,笔者利用地方志、文人着述、碑刻、宗教经本、口述资料等,梳理了德靖台地道教从神仙道教到宫观道教和民俗道教发展的历史。通过梳理可以看出,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等与道教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土司的上层,他们是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对汉文化接受较早的群体,道教作为汉文化的一部分,影响了土司上层对求仙的向往和正统化仪式生活的追求。以墓碑志和口述资料反映的情况看,土司上层很可能就担任道公,是道教传承发展的推动者。道教在德靖台地的发展原因,和土司上层、汉堂流官的推动有关,汉堂流官可能利用道教作为改土归流后王化的手段,而土司上层则把道教信仰作为其对正统文化认同的标志。改土归流后外来移民的迁入,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道教文化,对德靖台地原有的宗教形态产生了影响,使得原有宗教形态,尤其是麽群体,发生道教化,更充实了道教群体。除了汉堂流官出于“以道化夷”的王化需要和土官们以道认同中化文化的自我王化需求,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长期的相对独立的土司世袭管理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环境的影响,道教传播中还体现出“逆王化”的现象的存在,关于道教祖师的造反故事是这一现象的最好隐喻。第三章。本章在田野资料的基础上,讨论了道公因担心祖师怪罪而“承祖学道、投师学道”,以及做道公需要的文化水平、宗教观念和家族因素。最后,本文还以详细的田野个案,描述受戒的过程,以此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公传承过程与组织方式。从田野资料来看,在道教的传承中,“承祖学道”占了主要因素。带有垄断性质的“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保证了道教的代际传递。由于道教在德靖台地的传播一开始就只在土官、官方和商人群体中传承,因此“承祖学道”传承方式,也使得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传播,一直保持由上层社会性的特点。上层社会本来就把持了德靖台地的神权,把持道,只是把持原来其他宗教形态的转换,这也是道公在德靖台地体现出地方性的一个表现。另外,除了承祖学道,德靖台地道教的传承还有投师学道的方式,即认可一般识字的人,或者说那些改土归流和近代学校教育推广后可以识字的土民(普通人)都可以学道,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宗教的土司上层和外来商人垄断道教的局面,增加了道教的本土化进程。第四章。本章以德保县都安乡收集到的《还嗣启师科》经本和德靖台地壮族道公家庭神龛为分析对象,并以大新县下雷镇土湖社区合龙屯的安神迎花仪式为个案,展示德靖台地壮族道教复杂的神灵系统。从这些经本、神龛和仪式个案看,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既有道教所包括的神灵,另外还有花王圣母、土司神等本土神灵,其中花王圣母在仪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除了道公本身,一般人并不关注道教的神灵,最重要的还是花王圣母这样,掌握生育功能的神灵。而作为村社屯的“老彝”“阿公”等土司神,又是常祭的对象。可以说,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体现显示出“外客内土”的特征,即表面上是为对外来宗教神灵的崇拜,实际上核心的崇拜对象还是本土神灵。第五章。本章讨论的是基于信仰和对神灵崇拜基础之上的,道公们企图用来实现人和这些神灵体系通沟以祈福禳灾的手段及过程,即道教的科仪及实现方式。德靖台地壮族道教仪式是一个照本宣科的通神御鬼过程,而仪式的实现需要以阴阳交泰为理念基础的秘旨的支撑。道公的秘旨既有汉传道教的基本观念,又结合当地民俗,基于本土知识和认知体系进行重新建构。在笔者观察到的仪式中,按照“照本宣科”的原则,德靖台地不同壮族不同支系的科仪结构是相似的,但是在具体的民俗展演过程中,又呈现也多样性的特点。道公们利用各种法器、文书等通神手段,和最高神和职能神沟通,同时也通过法术驱鬼逐役,道公在请诸神时多自称“臣”。从表面上看,是复制政府官员向朝廷汇报的模式,为“国家仪式在地方层面之延伸”。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到,照本宣科进行仪式的操演的背后,是本土民俗的展演过程,地方性才是其内核。第六章。本章讨论的是道教对德靖台地壮族民俗和社会的影响,以及道教与麽、末两类原生型民间宗教的关系。道教传入德靖台地后,逐渐成为成为民俗活动的组织者和解释者,道公们具有基层管理人员和宗教仪式专家的双重身份,表现出一定的汉文化色彩,使其起到沟通地方和中央的一个重要的媒介。通过分析道和麽、道和末在信仰观念、仪式手段等方面的异同可以看出,道教和本土宗地教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相互保持各自边界,又相互吸收。道在和麽互动的过程中,逐渐代替了麽的功能,使麽在德靖台地宗教生态中处于劣势,并有被道取代的趋势,也因为如此,道继承了麽的衣钵,使其显示出浓重的本土文化性。道和以女性仪式专家为主体的末之间,则形成相互利用和相互合作的关系,一方面由于和“男尊女卑”观念相对应的“道有法而末只能言”观念的形成,使得末必须依靠道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面,末以其女性和口承唱词优势,充当灵媒沟通人和鬼、人和祖先、地方和地方之间关系的特点,获得自身独有的宗教地位。这一独有的宗教地位包括:吸引了以女性为主的信众,迎合民众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鬼魂崇拜观念等。由此,末对道形成一种反作用力,使其不能象麽一样,被道所取代,而是维持一种即保持边界,又相互协调合作的状态,从而也使得道不能在德靖台地取得绝对的统治地位。

王凤英[2](2016)在《明清鄂西南地区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文中认为鄂西南地区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武陵山区,包括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宜昌市所辖的长阳、五峰、鹤峰县的大部分地区,是荆楚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汇之地。由于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就处于中央政权的边缘地带,这里生活着的苗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被中央政权视为化外之民的“蛮夷”,其政治、文化和宗教信仰具有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区域特点。随着明代屯兵制度的确立和清初改土归流的完成,中央政权逐渐加强了对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汉族军民的陆续迁入,为本地社会带来了新鲜的文化基因,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和各地的民间信仰也随之在鄂西南地区迅速传播,并融合了本土的民族信仰和原始宗教,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宗教文化生活图景,对乡村社会秩序构建和民俗文化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本文绪论交代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难点和创新之处。正文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五章,内容如下:第一章“鄂西南地区自然与人文风貌”,对鄂西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察,研究了本地区苗、侗、土家等各民族的形成、演变的历史,对秦汉以来鄂西南地区的政治形态和社会结构进行了考察和梳理。地处武陵山区和清江流域的鄂西南地区,在艰苦封闭的自然环境下的民众历来被视为“未开化的蛮夷”,从唐宋羁縻制度、元明土司制度的割据状态,到清初改土归流的完成,政治格局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了民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第二章“鄂西南地区民间信仰与原始宗教”,探讨了鄂西南地区各民族的原始宗教和民间信仰,包括神话和图腾的形成和演变。在鄂西南地区流传广泛的盘悲喜剧神话和廪君神话,分别表达了苗族和土家族的图腾信仰和先祖崇拜,而荆楚巴蜀的巫鬼之风,也显着地表现在鄂西南地区的巫文化、傩文化等原始萨满教的信仰之中。第三章“鄂西南地区道教与民间信仰”,分析了明清时期鄂西南地区的道教和民间信仰的状况。在巴蜀文化的影响下,道教从汉魏六朝就开始在鄂西南“蛮夷”之中传播,唐宋以来道教的发展,与本地区丰富的仙道文化、巫鬼文化结合起来,在民间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明清时期的屯兵和改土归流,各地的民间信仰也随着汉族移民的迁入而广泛传播。第四章“鄂西南地区佛教及其民间化”,研究了明清时期鄂西南地区的佛教及其民间化的发展。与道教相比,佛教传入的时间稍晚,影响力也不及道教,但其后来居上,寺院规模和实力都在道教之上。佛教僧人广泛参与民间丧葬活动,民间的观音信仰十分兴盛。第五章“传统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从民族宗教、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形成和演变历史中,考察了传统宗教信仰在明清时期社会风俗演变和乡村伦理构建中的影响。明清时期的鄂西南经历了政治形态、民族结构和宗教文化的巨大变化,在汉族文化尤其是宗教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鄂西南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文化传播与各民族信仰的融汇为本地社会文化带来了新鲜血液。文化基因体现多元性,人民生活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宗教文化生活图景。结语部分对鄂西南地区传统宗教的发展脉络进行清理,并对明清时期该地区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发展特点与社会影响进行了总结。

李建华[3](2010)在《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地区的聚落形态是西南地域建筑文化内涵的外化。研究聚落形态首先应该厘清作为源点的西南文化的历史、层次以及发展的关系。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民族众多,使西南地域文化呈现异质性和多元性特征,如何认知这些纷繁复杂的文化事象就成为本文研究的起点。故本文在明确相关的概念后,引入文化生态学及其层级理论,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以超越汉民族、立足西南民族和东南亚的高度,既对西南文化圈层外的其他文化圈进行审视,也对贯穿西南文化圈内的各个文化廊道、文化分布带进行梳理,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客观分析西南地区内的各个亚文化圈层的从属关系,从而建构起以生态位为标尺,由亚文化圈、文化丛、文化簇组成的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的理论体系,以客观认知西南文化物种谱系的关系。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若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理论是对西南文化物种的静态剖析的话,在第三章则强调以“动态”的思维,将民族迁徙、商道上的经济文化交流、宗教传播和军事战争等路线视为西南各个文化物种的“文化生态链”,论述历史上西南文化在这些链条上的漂积与演化,以揭示西南地域文化在纵横两个纬度上的结构网络关系。土地作为一种文化,既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西南聚落形态的根茎。本文从土地文化的物质、精神和制度等属性阐述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诸多文化因子,并详细分析其与西南聚落形态的关联。论文基于西南文化生态层级理论,从亚文化生态圈的层次,将西南聚落按形态划分为宗族聚落、经济聚落、宗教聚落、军事防御聚落与民俗聚落等多种聚落形态类型,并以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基质—廊道—边界模式,结合文化在漂积与演化过程中的侵移、突变、选择、竞争、适应、演替等生态学特征,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西南聚落形态进行多角度分析与诠释,并将研究拓展至西南地区聚落的保护与更新、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新秩序以及对建筑设计的启迪等层面。

赵晨韵[4](2020)在《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汉为两晋时期以賨人李氏为首的六郡流民于巴蜀建立的割据政权,为两晋时期南方唯一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西晋元康年间,秦、雍二州相继爆发氐人齐万年叛乱与大旱,兵祸天灾相连,大量秦雍二州百姓被迫成为流民,陆续迁徙至巴蜀就食。流民中颇具威望的賨人李氏兄弟被时任益州刺史的赵廞任命收合流民,形成一支流民军。后因侨旧矛盾激化,双方决裂,李特率兵在益州绵竹一带建立了流民军政府,为成汉雏形。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李特之子李雄在蜀地天师道首领范长生的支持下称帝,定国号为“成”。咸康四年(公元338年),李雄堂弟李寿废李雄之子李期称帝,改国号为“汉”。史称“成汉”。成汉为最早建立的十六国之一,深受两晋局势影响同时也对时局与西南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在两晋十六国时期具有重要地位。成汉作为十六国之一,能在巴蜀割据长达四十余年之久,与其进行的政权建设有密切关系。成汉政权存在诸多的复杂关系,如六郡流民与巴蜀士民的侨旧关系、成汉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成汉与两晋政府及其余割据政权的关系以及成汉政权与天师道的关系等。成汉进行政权建设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复杂关系,故成汉政权建设既沿袭蜀汉及魏晋制度,也根据实际进行了创新。因内外局势变化,大成国时期与大汉国时期的政权建设也有所不同。大成国早期努力调节各矛盾的政权建设使其能屹立于巴蜀,而大汉国后期失衡的政权建设则加速了成汉的灭亡。成汉的政权建设为后世治理西南地区提供了许多经验,也对时局与西南历史造成了深远影响。

张泽洪[5](2010)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与道教关系论略》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傩文化,是宗教与民间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特殊表现形式。论文详细考察西南少数民族傩坛的道教神只,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的道教元素,以说明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中的浸润影响。认为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与道教的相互融摄,是历史上道教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播所致,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文化涵化的结果。

熊浚[6](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张泽洪[7](2007)在《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为例》文中提出宗教学研究中的信仰与仪式密切相关,信仰与仪式始终是宗教的两个重要范畴。本文以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为中心,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比较分析原始宗教与神学宗教相互融摄的文化意义。认为当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道教,是经历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是双向渗透、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具有中华特色的道教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杨光文[8](2010)在《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30年科研成果目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陆晗昱[9](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霍晓丽[10](2017)在《信仰、仪式与地方社会 ——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传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综合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采用整体性研究视角和大、小传统分析模式,结合以历史记忆为基础而形成的地方性知识,探究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以期理解苗族隐藏在信仰行为背后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问题的传统认知,揭示苗疆地方社会运行的内在规范和外在形式,反映出国家大传统对地方小传统的引导和影响。湘西苗族先民因从事稻作农业,而以苗为族名,不同时期分别以三苗、南蛮、荆楚蛮、武陵蛮、苗蛮、红苗等族称见载于史籍。随着先民从北向南、由东至西的迁徙,居住地也从黄海之滨,到江淮流域,再到武陵山区。族群先后以太昊部落、九黎部落、三苗部落为主体,融合了髳人、楚人、黔中蛮、五溪蛮等众多原住民。湘西苗族在地域、文化、经济方面表现出一致的特性,区域内以武陵山腊尔山台地为中心,北达湖南永顺、保靖,南到贵州铜仁,东至湖南沅陵,西接重庆秀山;语言为东部苗语,服饰尚红,民间信仰仍停留在原始宗教阶段;地方经济体系由基层市场、中间市场、中心市场构成。湘西苗族长期与周边民族互动,民间信仰受到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潜移默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实现了代际传承。它既蕴涵着远古先民原始的智慧,又积淀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承袭了先秦国家宗法文化的色彩,成为地方小传统的代表之一。但整体上,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仍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最为显着,处于从原始宗教到古典宗教的过渡阶段。周期性举行的信仰仪式蕴含了民众关于天、地、人关系的原始认知方式,践行着因血缘、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家庭、家族、村寨、区域之间的运行规则。民间信仰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维系着地方社会按照传统方式运行。中央王朝历来秉持“以夷治夷”的治苗思想,先后采用羁縻政策和土司制度来经略苗疆,但湘西苗疆始终为化外之地。直到清代前中期改土归流和乾嘉苗民起义之后,国家权威才以军事方式强行介入湘西苗疆,打破了地方社会的传统运行模式,致使社会阶层和权力结构发生变化。随后,清廷又用抚以文德的方式,培植起新兴管理阶层。新兴管理阶层凭借国家赋予的政治身份,逐渐取代地方传统权威群体,成为苗疆地方社会的主导力量,并与传统权威群体不断调适、整合,共同引导地方社会步入近代。湘西苗族民间信仰传承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湘西苗疆地方小传统与国家大传统合流之后,苗族的国家认同日益增强。民间信仰成为国家与民众主要的沟通渠道。一方面,民间信仰关照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在代际传承的基础上,呈现出明显的族际融合特征,实现了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将国家提倡的社会力量不断神化,出现了扩展、分层的现象;信仰空间通过仪式的展演,在世俗场域建构起来神圣空间,既符合国家管理地方的需求,也契合基层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体现出“内儒外道”的特点,践行着国家统治规范和秩序,引导地方社会按照国家统治方式有序运行,由传统进入近代。

二、试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五、本文突破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边缘与多元——作为壮族文化单元的德靖台地
    第一节 地理边缘
    第二节 政治边缘
        一、羁縻州县时代
        二、土司统治时期
        三、改土归流之后
    第三节 聚峒而居
        一、族群分布
        二、生计方式
        三、风俗习惯
    第四节 多元宗教
        一、末
        二、麽
        三、经
        四、其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王化与逆王化——道教在德靖台地壮族社会中的传播
    第一节 地方史志资料中的道教
        一、神仙道教
        二、宫观道教
        三、民俗道教
    第二节 口传资料中的道教
        一、黄九霄
        二、李将法师
        三、道公庙的传说
    第三节 传播原因分析
        一、改土归流后的王化措施
        二、外来移民影响
        三、原有宗教的道教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承祖学道与投师学道——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的传承与组织
    第一节 谁可以成为道公
        一、为什么要做道公
        二、成为道公的基本条件
        三、成为道公的其他条件
    第二节 如何成为道公
        一、提袋徒弟
        二、披服受戒
        三、戒律与禁忌
        四、开酒(开师酒)
        五、道公组织
    第三节 受戒仪式个案
        一、仪式相关背景
        二、仪式准备
        三、仪式进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道教神与本土神——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神灵系统
    第一节 《还嗣启师科》体现道教的神灵系统
        一、《还嗣启师科》中的神目
        二、神灵体系分析
    第二节 从道公家庭的神龛看其神灵系统
        一、壮族聚居区道公家庭神龛列举
        二、道公家庭神龛神灵体系分析
    第三节 仪式中复杂的神目: 迎花安神个案
        一、仪式相关背景
        二、仪式进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官方仪式的展演和地方民俗实践——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科仪
    第一节 仪式过程
        一、仪式准备
        二、仪式的构成与程序
    第二节 仪式理论基础:秘法
        一、《灵宝秘旨》个案
        二、“阴阳交泰”
        三、秘法中的本土知识
    第三节 仪式手段:法术
        一、通神法
        二、御鬼术
    第四节 经本和文书
        一、经本
        二、仪式文书
    第五节 做斋仪式个案
        一、仪式背景
        二、仪式进程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协商与融合——道教与原生型民间宗教互动
    第一节 道教与德靖台地壮族社会
        一、以主持仪式的方式参与民俗活动
        二、作为社会精英参与乡村治理
    第二节 道与麽
        一、德靖台地的麽
        二、道经中的麽元素与麽经中的道元素
        三、从道麽共坛、道兼麽到道替麽
    第三节 道与末
        一、德靖台地的末
        二、道与末的区别
        三、道与末的互动
    第四节 乜娲“踢娲”[ThEK7Ve1]仪式个案
        一、仪式背景
        二、仪式过程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2007年起与博士论文相关的田野调查记录表
参考文献
在读间科研成果表
在校期间获奖情况
致谢

(2)明清鄂西南地区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一) 关于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研究
        (二) 关于鄂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研究
        (三) 关于明清鄂西南多元宗教交流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难点
        (二) 创新与特色
第一章 鄂西南地区自然与人文风貌
    第一节 清江水、武陵山
    第二节 巴人到土家:鄂西南民族的起源与演变
    第三节 鄂西南地区政权形态的演变
        一、从化外到羁縻:国家民族政策的重大调整
        二、从土司世袭到改土归流:国家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三、经济发展与社会关系
第二章 鄂西南地区民间信仰与原始宗教
    第一节 神话与图腾崇拜
        一、盘瓠神话与犬图腾
        二、廪君与白虎图腾
    第二节 先祖与英雄崇拜
        一、务相与盐水女神
        二、向王天子与德济娘娘
    第三节 自然崇拜与原始巫术
第三章 鄂西南地区道教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道教与鄂西南地区民间信仰的关系
    第二节 道教在鄂西南地区的传播与仙道遗迹
    第三节 鄂西南地区的道士、道派及道教活动
    第四节 鄂西南地区的道教宫观与洞天福地
    第五节 道教科仪与神灵谱系对鄂西南民间信仰的影响
第四章 鄂西南地区的佛教及其民间化
    第一节 佛教遗迹与寺院
        一、明清以前鄂西南地区的佛教遗迹
        二、明清时期鄂西南的佛教寺庙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佛教僧人
        一、破山海明
        二、明清鄂西南僧人的独特形象
        三、明清鄂西南僧人的品格特点
    第三节 佛教在民间社会
        一、鄂西南民间丧葬中的佛事活动
        二、鄂西南民间的观音信仰
        三、鄂西南民间的佛教节日
第五章 鄂西南地区传统宗教信仰与文化变迁
    第一节 文化传播与各民族宗教信仰的融汇
    第二节 传统宗教信仰与风俗、秩序和伦理的构建
    第三节 多元宗教信仰中的社会各阶层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后记

(3)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1.1.1 选题背景
        1.1.2 学术意义
        1.1.3 实用价值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综述
        1.2.1 国内外聚落研究的多维视野及动态前沿
        1.2.2 国内外关于西南文化学研究概述
        1.2.3 西南地区聚落研究综述及其学术视角
    1.3 课题概念的解析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3.1 “西南”范围的界定
        1.3.2 聚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3 本文的聚落形态及其变迁
        1.3.4 文化生态与生态文化
        1.3.5 文化生态学与景观结构模式
    1.4 课题研究的学术取向和研究方法
        1.4.1 课题研究的学术取向
        1.4.2 课题具体的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2 文化的层级:西南聚落文化的系统结构
    2.1 西南地理生态环境与文化的多元
        2.1.1 从低盆地到高海拔的地理学环境特征
        2.1.2 西南自然环境的生态多样性
        2.1.3 西南文化地理的多元现象
    2.2 文化生态学与西南聚落文化系统
        2.2.1 文化生态学及理论研究概述
        2.2.2 文化生态系统与西南聚落文化
    2.3 西南聚落文化的层级理论建构
        2.3.1 文化生态位与西南地域文化系统
        2.3.2 西南聚落文化的层级划分
    2.4 西南聚落文化层级的格局
        2.4.1 西南文化生态圈及周边文明
        2.4.2 文化圈的交错与纽带上的共生
        2.4.3 西南原初文化与聚落形态考古
        2.4.4 西南文化生态圈内的层级谱系
    2.5 小结
3 文化的“漂积”:生态链与西南聚落演化
    3.1 西南民族的迁徙之路:从内地到东南亚
        3.1.1 藏彝走廊内外的民族迁徙
        3.1.2 移民填四川之路与文化移植
        3.1.3 路径延伸:西南民族向东南亚的迁徙
    3.2 经济链的延伸与西南聚落文化滥觞
        3.2.1 农耕文化的传播路线与干栏式聚落分布
        3.2.2 矿业的发展及运道上的聚落
        3.2.3 商业贸易之路的拓展
    3.3 宗教传播之路与西南宗教聚落
        3.3.1 三面夹击:佛教文化的传播路径
        3.3.2 梯级渗透:本土宗教的南传路线
        3.3.3 基督教入侵与伊斯兰教的遗存
        3.3.4 原始信仰的个案:摇钱树传播之路
    3.4 军事战争之路与聚落文化斑块
        3.4.1 来自王庭的军事征伐
        3.4.2 敌国外患:蒙古进军路线的个案
    3.5 小结
4 文化的根茎:土地与西南聚落形态
    4.1 土地——聚落文化生态之树的根茎
        4.1.1 土地文化的涵义
        4.1.2 人文、生态与聚落形态之源
    4.2 土地的物质文化属性与西南聚落形态
        4.2.1 土地类型基因与西南地域文化
        4.2.2 土地的生态属性与聚落选址
        4.2.3 经济生活模式与聚落形态
        4.2.4 地、宅、聚落形态
    4.3 土地的精神文化与西南聚落形态
        4.3.1 土地崇拜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4.3.2 土地的精神诉求与种内竞争
        4.3.3 风水的文化遗传与聚落选址
        4.3.4 可持续土地观下的人居新境界
    4.4 土地制度文化与西南聚落形态
        4.4.1 宅田制的生态属性及其租赁与买卖
        4.4.2 移民中的土地制度文化渗透
        4.4.3 军事屯田中的土地制度与文化入侵
    4.5 小结
5 文化的竞争:西南聚落的类型学求证与形态学诠释
    5.1 宗族聚落及形态
        5.1.1 移民与原初文化下的西南宗族聚落
        5.1.2 宗族聚落形态类型的衍生及特征
        5.1.3 宗族聚落类型的形态比较分析
        5.1.4 宗族聚落形态的文化生态特性
    5.2 经济聚落及形态
        5.2.1 西南经济聚落类型的增生
        5.2.2 成因、分布、进化与文化生态
        5.2.3 农耕聚落的类型与形态解析
        5.2.4 商业聚落的形态与类型解析
    5.3 宗教聚落及形态
        5.3.1 原始崇拜与原初宗教聚落形态
        5.3.2 儒教聚落
        5.3.3 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小乘佛教与聚落形态的比较
        5.3.4 道·仙境与聚落形态
        5.3.5 基督教与伊斯兰教聚落
        5.3.6 宗教文化演替下的聚落形态——喜洲
    5.4 防御型聚落及形态
        5.4.1 空间立体防御体系——碉寨
        5.4.2 形态多变的堡寨聚落
        5.4.3 军事文化的遗存:屯堡聚落
        5.4.4 防御聚落的形态比较
    5.5 民俗聚落及形态
        5.5.1 西南民俗与文化生态
        5.5.2 芦笙场?苗族民俗聚落
        5.5.3 民俗?鼓楼?侗族聚落
    5.6 小结
6 文化的演绎:西南聚落形态的传承与发展
    6.1 文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西南聚落保护
        6.1.1 西南聚落文化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因
        6.1.2 基于系统稳定之下的西南聚落保护
    6.2 竞争演替与西南聚落新文化建构
        6.2.1 变革中的聚落更新与重生
        6.2.2 西南聚落形态文化研究的建筑学启示
    6.3 西南聚落形态与文化研究的再思考
        6.3.1 对西南现代文化与聚落发展的反思
        6.3.2 课题的后续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4)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流民运动与流民军政府政权建设
    第一节 賨人的历史
        一、賨人的历史
        二、賨人李氏的发展
    第二节 六郡流民运动与流民军政府的建立
        一、六郡流民入巴蜀与流民运动
        二、流民军政府的建立
    第三节 流民军政府的政治整合
        一、与西晋政府的战争
        二、侨旧矛盾与合作
        三、流民军政府内部矛盾
    小结
第二章 大成国时期的政权建设
    第一节 大成国的初创与侨旧矛盾的调节
        一、大成国的建立
        二、大成国时期的侨旧矛盾与调节
    第二节 巴蜀宗教传统与大成国的政教建设
        一、巴蜀宗教传统
        二、大成国的政教建设
    第三节 大成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大成国境内的民族关系与政策
        二、大成国的对外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大汉国时期的政权建设
    第一节 大汉国时期的侨旧矛盾与调解方案
        一、李寿夺权与巴蜀士人地位上升
        二、侨旧矛盾的激化与大汉国的灭亡
        三、大汉国儒学风尚
    第二节 大汉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一、大汉国境内的民族关系与政策
        二、大汉国的对外关系
    小结
第四章 成汉的兴衰与历史影响
    第一节 大成国的兴盛与原因探析
        一、西晋末年及东晋初期动荡的社会环境
        二、大成国折中式的政权建设方案
    第二节 内外交困的大汉国及其衰亡原因
        一、东晋中期社会局势的变化
        二、大汉国政权建设方案的调整与失衡
    第三节 成汉政权的历史影响
        一、西南民族关系
        二、西南地方管理
        三、巴蜀文化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与道教关系论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南少数民族傩坛的道教神只
二、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的道教元素
三、结语

(6)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学方法
        (二) 人类学方法
        (三) 性别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三、文化影响
    第二节 历史源流
        一、史前时代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唐宋时期
        四、元明清时期
    第三节 民俗传统
        一、物质民俗
        二、社会民俗
        三、精神民俗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二、社神与神主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一、春社起源传说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一、豁达的生命观
        二、圆融的生命观
        三、新生的生命观
        小结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一、道(巫)教信仰
        二、儒家信仰
        三、佛教信仰
        小结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小结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一、拦社——心理治疗
        二、社饭—生理治疗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一、家族的凝聚力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传承现状
        一、传承内容
        二、传承方式
    第二节 保护策略
        一、生活型保护
        二、制度型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二、亲属关系图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仰与仪式研究中的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
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生态环境
三、多元一体格局下的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
四、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的相互融摄
结 语

(8)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30年科研成果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着述 (含合着)
二、论文

(9)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10)信仰、仪式与地方社会 ——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湘西苗族与苗疆
    第一节 作为族称的苗
        一、释苗
        二、说苗道蛮
        三、定型苗族
    第二节 湘西苗族族源与迁徙
        一、太昊部落
        二、九黎、三苗部落联盟
        三、荆楚蛮
    第三节 湘西苗疆的形成
        一、地域
        二、文化
        三、经济
第二章 分流——湘西苗疆民间信仰的代际传承
    第一节 天: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一、国家统治秩序内的天
        二、农业生产中的天
        三、禁忌习俗里的天
    第二节 地:人与社会的地缘联系
        一、土地神信仰内涵
        二、湘西苗疆祭拜土地神仪式
        三、湘西苗疆的地缘组织
    第三节 祖: 人与人的血缘联系
        一、祖先信仰对象
        二、湘西苗疆祭祖仪式
        三、湘西苗疆的血缘关系
第三章 湘西苗疆王化历程
    第一节 清代之前历代王朝以夷治夷
        一、秦、汉至唐、北宋时期的羁縻政策
        二、南宋、元、明、清初时期的土司制度
    第二节 清代康雍时期的改土归流
        一、改土归流过程
        二、改土归流对苗疆的影响
    第三节 清代乾嘉苗民起义
        一、乾嘉苗民起义过程
        二、乾嘉苗民起义原因探析
        三、清廷备战苗疆
        四、地方官员战后励精图治
第四章 合流——湘西苗疆民间信仰的族际融合
    第一节 湘西苗疆地方社会变迁
        一、历史记忆中的地方社会
        二、地方社会阶层重组
        三、地方社会权力重构
    第二节 湘西苗疆还傩愿仪式
        一、杀猪还愿
        二、傩堂愿
    第三节 神灵体系与国家认同
        一、社会力量的神化
        二、神灵的扩展
        三、神灵的分层
    第四节 信仰空间与国家在场
        一、神圣空间的建构
        二、社会秩序的“内儒外道
结论
    一、“大”、“小”之间的互动与融合
    二、地方性知识: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地方小传统
    三、区域社会史: 地方社会小历史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试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外客内土 ——德靖台地壮族道教研究[D]. 许晓明. 四川大学, 2019(07)
  • [2]明清鄂西南地区传统宗教与民间信仰研究[D]. 王凤英.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1)
  • [3]西南聚落形态的文化学诠释[D]. 李建华. 重庆大学, 2010(01)
  • [4]成汉的政权建设研究[D]. 赵晨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傩文化与道教关系论略[J]. 张泽洪.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2)
  • [6]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7]文化传播视野下的信仰与仪式——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关系为例[J]. 张泽洪. 宗教学研究, 2007(04)
  • [8]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30年科研成果目录[J]. 杨光文. 宗教学研究, 2010(S1)
  • [9]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10]信仰、仪式与地方社会 ——湘西苗疆民间信仰传承研究[D]. 霍晓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论西南少数民族与道教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