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等学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

深化高等学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

一、深化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庞挺[2](2008)在《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医药产业和医疗卫生服务业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药学服务作为卫生保健领域重要环节,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对药师的需求日渐旺盛,以培养药师为主的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已成为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得到了国际药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还很落后,与发达国家和比邻的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现行的药学教育模式和目标已出现了落后于社会需求的滞后现象,药师型人才培养还没有成为我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主流,培养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既是国情的需要也顺应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本论文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建构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需要的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了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规模发展规划。这一基础和前沿探索性研究对于指导我国药学教育改革,推进药学教育改革的进程,以使我国药学高等教育能够以适度超前的发展速度,培养更多更好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专门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药学服务人才的资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1)综合分析了我国现时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为药师型人才培养创造了政治环境和现实环境。对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进行了概述,明确了药师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未来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药学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对本课题的意义进行阐述,明确了我们要深入研究我国药师型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把握,参照发达国家当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建构数据模型,对药师需求总量进行预测,以期能够为制定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规模奠定基础,提供参考的主旨。(2)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归纳总结。在明晰了现时的美国药学人才培养已把Pharm.D.职业学位教育作为药学学生的第一学位教育后,作出了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美国高等药学教育的主流的判断。随后,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过程进行了历史回顾,初步掌握了药学人才培养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即美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是如何完成从B.S——B.S+Pharm.D——Pharm.D的过渡的。通过对美国药学人才培养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提出应该面对当代市场的需求,积极地对我国高等药学教育进行改革,以培养同未来药学实践相适应的服务型人才。(3)对日本药学教育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明确了日本药学教育的六个发展阶段:药学教育萌芽期(1873-1879)、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期(1880-1911)、药学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912-1944)、药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期(1945-1960)、药学教育快速发展期(1961-1983)、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矛盾和争论期(1984-2004)。接下来,又对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明晰了日本现时药学教育的特点。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与日本两个国家药学教育现存问题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从发达国家走过的历程,服务型药师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药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4)对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药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东南亚地区药学教育正处于一个改革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对药学服务质量和数量需求的增长,尤其是美国6年制Pharm.D.药学职业教育的成功,在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中,将4年制的药学教育改为6年制的趋势已悄然兴起。泰国是亚洲第一个引入6年制Pharm.D.药学职业教育的国家,1999年率先在Naresuan大学登陆,迄今为止已有5所学校采纳了该学制体系。其改革与发展的原动力无疑来自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增加,当然也离不开专业学会乃至政府的推动与支持。尽管东南亚地区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数十年,但是与其自身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健康需求是相适应的。(5)对印度药学教育的现状、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以及药学领域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变化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其与中国药学教育的处境有较大的相似性。两国都是人口大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过去几十年以来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快速发展,药学教育同样都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问题。但印度现在已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正在从各个方面积极地推动药学教育改革,向以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为主的教育模式转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相比之下,我们有些滞后。(6)对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史、药学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在我国建立药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明确了我国药学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趋势,培养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应社会需求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既是国情的需要也顺应了国际药学教育动态发展趋势。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高等药学教育,转变传统的药学教育思想,调整传统的药学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创新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药师型人才培养体系。(7)阐明了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概念、特点、原则和程序等基本问题,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分定性和定量两大类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情况。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探求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规律。首先,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对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药剂师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互动关系进行研究,验证、统计药剂师的发展变化轨迹与所筛选的各指标间具有相关性。其次,运用偏相关分析探讨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独立性,剔除不相干指标,分别找出影响药剂师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两个国家现有的医疗保障体制分析了造成影响两国药师发展的主要因素和不同的原因。第三,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第四,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美、日两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异同进行比较,明确两个国家药师发展现状处于的阶段。日本药师发展与美国药师发展处于同一阶段,但日本处于第三阶段的初始阶段,其药师发展情况仍然处于高速调整发展阶段,这与日本国家的现状也是相吻合的,因此断定,日本药师发展在近一段时间内还将经历一个快速发展期,然后趋于稳定。而美国药师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从分类情况来看,其是处于稳定发展阶段。(8)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首先,对中国药师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相关统计方法,构建了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按现状发展的回归方程,验证了中国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之间存在着显着矛盾。其次,运用时间序列法分析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速度的原因。从影响药师型药学服务型人才发展的所在行业投入占GDP的比率变化趋势,分析我国与美、日两国之间的差距,合理的分析中国存在的问题,逐步探讨出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队伍发展的主要原因,找到了非常态发展的重要的变化数率指标。第三,运用时间序列法探讨各速率变化指标的规律模型,结合前面得到的各国预测回归方程,我们得到美、中、日三国自然发展状态下的药师发展模型,此模型求得的美国2016年药师人员数与美国官方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药师人员预测数进行比照,其相近程度为98.14%。第四,采用最小二乘法原则对各变化数率指标进行拟合回归,得到三个主要因子与时间序列的关系模型分别为:Y1=e-0.023-0418x,Y2=0.001X+0.02,Y3=-0.049+0.028*ln(x)。优化后的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数学模型为:Y=k1Y1+k2Y2+k3Y3+C。经过拟合可求得上述常值,并进行预测和控制未来10-18年药师规模的发展情况。第五,利用C语言编写了三国预测与控制模型系统软件,经过运算得出:在2020年,中国的药剂师人数约为67.22人/十万人,在置信度为100*(1-0.05)%时,药剂师人数/十万人其可信区间为[63.4,71.02],同时该结果经过SPSS软件检验,结果相近度接近于98.9%。证明软件运行的可靠性。第六,依据社会需求和药师人力资源发展预测结果,对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进行规划。以我国现有的药学高等教育规模为基本资料,以1983——2006年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历史演变轨迹作为两者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按照对2020年药师需求总数预测的结果,预测药学专业毕业(药剂师)人力的发展状况,给出了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的培养规划:从现在起到2020年,招生人数每年平均增长率约为26.91%,相当于平均每年需增加3万人左右,并且所有药学专业毕业人力都作为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才能达到前面按照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对药师人力资源预测的结果,满足人们对健康照护的需求。

吉艳艳[3](2016)在《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文中指出国际学生教育是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输出国和接收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来华国际学生是指持外国护照在我国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实施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注册接受学历教育或非学历教育的外国公民。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对我国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高教事业国际化、抢夺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国际贸易收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学生来华学习,不仅受我国稳定的社会局面、较强的综合国力,生源国和中国的国际关系、双边贸易,中国的奖学金政策等宏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认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微观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代意义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大致经历了初创、中断和恢复发展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1966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处于初创阶段,其教育管理实行与当时计划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其时来华学生规模小,生源国仅限于部分社会主义国家、周边民族独立国家,少数非洲国家和极少数资本主义国家;接收院校少,教育层次普遍较低,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语言和理工类学科。1966年至1972年,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中断。至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与多国建交。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国于1973年正式恢复大规模招收来华国际学生。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对来华国际学生实行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体制也由单一封闭逐步走向开放和多元化,国际学生规模迅速增加,生源国几乎涵盖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学生层次均匀分布,学习专业几乎涵盖中国对国际学生开放的所有专业。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世界人民对中国认知的提高,来华国际学生规模仍会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来华留学的新发展态势中,许多来华国际学生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事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外语授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改善等。来华国际学生教育要取得长足发展,保证“2020年50万”目标的顺利实现,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总结1973年以来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础上,借鉴并吸收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对当前和今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现实意义、研究价值;对本文研究对象及来华国际学生进行界定,并对选题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对已有的选题所处领域的既有成果及研究史进行梳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基础。此部分主要介绍现代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即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发展状况,生源结构、经费来源、接收院校分布、专业结构等,并总结新中国成立至1972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历史特点。第三部分:新时期(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之演变。本部分主要从1973年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介绍了1973年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时代背景;介绍了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并分析1973年—2013年封闭的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体制逐渐过渡到以高等院校为办学主体的开放的教育体制,以及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政策和制度,如招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制度、实行来华国际学生学位制度、学籍和学历管理制度、汉语水平考试和预科学习制度等。第四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来”之影响因素,“来”之源以及“来”之途径。本部分首先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影响来华国际学生的影响因素,如中国政治、社会环境、外交关系、教育质量、就业和创业环境等;然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结构和洲别分布;最后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的经费来源,如中国政府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交换生及自费生规模及分布等。第五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本部分主要分析了来华国际学生“学”在哪里、学什么以及以什么身份学的问题,从而具体分析了不同阶段来华国际学生接受院校分布、专业分布及学历结构等。第六部分:近四十年间(19732013)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本部分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对来华国际学生的“管”,主要阐述了高等院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政治管理、实习管理及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管理等。第七部分:总结与反思。本部分将总结1973——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思国际学生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国际上国际学生教育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比较,以期得出历史经验、提出发展要求,即提出寻求适合于我国当前及未来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的建议。

闫飞龙[4](2009)在《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今天的高等教育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创建一流大学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一项最基本社会职能,其核心在于课程。本科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上占有特殊地位,一方面在于它是连接中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桥梁,另一方面也是为本科学生进入社会生活作准备的基础。在我国,本科课程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探索,产生了高校本科课程到底是应该重学术还是重职业,或者是二者并重,如何正确处理专业课程与素质课程的关系等问题。本研究带着这种问题意识,按着从历史到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文献分析、思辨与实证等研究方法,透视本科课程现象,探讨本科课程构成与开发的基本理论。首先,从课程基本概念入手,在探讨课程相关概念的同时揭示了不同概念背后所隐含的教育理念及其价值取向。在考察科学化、人文化、实用性、批判性和后现代主义等几种经典课程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课程研究应该以责任为理念,重视满足社会与个人两种基本需求,强调个性化、弹性化、地方化、国际化,将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的新趋势。其次,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大学课程形成、中日本科课程模式演变的历史。发现大学课程的产生与发展基本形成了三条轨迹,一条是职业性的,一条是学术性的,另一条是素质性的。建国以来我国本科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系科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阶段、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阶段、多样化本科课程模式发展阶段。二战后日本本科课程发展主要经历了一般教育与专门教育相分离的“二·二分段”式本科课程模式、教养教育与专门教育相融合的本科课程模式以及学士课程教育等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引起本科课程模式变革的内外部主要影响因素。第三,从现实的角度出发,考察了厦门大学与广岛大学的本科课程现状。进一步了解了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属于“模块式”本科课程模式,广岛大学属于教养教育与专门教育相融合的“一贯式”本科课程模式。又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两所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极其相似,可是,在“通识教育模块”与“教养教育课程”等“非专业课程”或“素质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科目的数量与综合化程度,还是修读方式的灵活性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最后,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本科课程构成与开发的基本理论,并构建了本科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开发,要通过透视本科课程现象,挖掘其根本性的东西,从理论层面上去解决本科课程现实问题。本科课程构成从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配置课程内容到课程效果评价,环环相扣,每一环节都有其具体要求和价值取向,是一个动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它的合理化程度还取决于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开发。把哲学、教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作为本科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索本科课程开发的可能性、阶段性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和由谁来开发等基本理论。在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21世纪学士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为本科课程开发提供方向和理念,从而构建了本科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朱远来[5](2012)在《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和哈萨克族地区正发生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和适应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新的行为方式。这就需要教育充分发挥出文化功能,肩负起传播新观念、塑造培育现代化人的神圣责任、由此推动科技发展、经济振兴、文化繁荣与社会进步。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教育发展问题。因为,发展民族教育是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素质,振兴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逐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大计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运用民族学、社会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建构对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和分析的框架,通过对所选取的哈萨克族聚居地区有代表性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伊犁师范学院等所属不同办学类型和层次学校教育的田野调查,结合当前哈萨克族教育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实背景,借助历时与共时的比较,为正确制定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规划提供明确有针对性的实证依据,为当前哈萨克民族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最佳的教育选择和设计行之有效的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结论可为后继的研究以及教育政策的关怀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与咨询,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疆民族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状况及动态、研究依据的主要理论与方法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在叙述新疆哈萨克族形成发展简史、经济社会及人口分布等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借助教育生态学理论,探讨了哈萨克族教育所依存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作用机制,从传统游牧经济及其生产生活方式、牧民定居及人口的国际迁移等方面对哈萨克族教育与其所依存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优化社会生态环境的思考和建议;第三部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在借鉴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生态学有关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选取了哈萨克文化生态环境中宗教和民俗两个方面的内容,探讨分析了它们与哈萨克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第四部分,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从新疆清末民初,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等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回顾了哈萨克族经堂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与现代学校教育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第五部分,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历史阶段回顾了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重点就新时期以来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牧区教育以及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第六部分,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详细描述了新疆哈萨克地区一个哈萨克族作为主体民族的国家级贫困县-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该县“两基”达标和巩固提高工作情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以来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的改革发展情况的调查分析,反映出了当前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新疆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建议;第七部分,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通过对所选取的全国唯一的以培养哈萨克族师资和各类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伊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与现状的细致描述,结合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实际,就伊犁师范学院如何实现弘扬与传承哈萨克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目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分析,针对新形势下新疆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促进学院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思路与建议;第八部分,结语。对照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族现代教育自身发展中所具有的规律与特点,无一不与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在当前新疆大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造成的哈萨克地区教育基础设施落后,经费投入不足,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够均衡,软硬件建设和发展不协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政府大力推行的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工程,适应了新时期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在不断提升整体办学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对缩小民、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培养和增强各族师生的相互理解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渴望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高度认同与支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要抓好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工作,把普及农牧区学前双语幼儿园作为新疆大力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作为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重镇的伊犁师范学院必须认真研判形势,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确立“地方院校,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总体定位的基础上面向区内,为区域基础教育服务,做优做强传统教师教育专业,同时主动适应区域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管理服务现代化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抢抓机遇,着力推进学院从传统师范教育为主体向现代教师教育和非教师教育并重转型,并逐步向综合性大学方向迈进。学院要继续运用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服务于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特别是要在传承与弘扬哈萨克族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孙建明[6](2014)在《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教育测量评价与诊断学两大基础理论,以部分省份几十万份阅卷数据资料、大量问卷调查以及对近几年所有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质性分析为平台,使用“美国SEC模式(Surveys of Enacted Curriculum)的波特(Porter)一致性函数P”与“约翰·比格斯(John Biggs)教授的SOLO分类理论”为工具,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社会满意度、存在问题的成因、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试题的内部结构、试题类型及其功能、试题考查的能力结构及亚层结构等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尝试提出了实现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质量控制的策略和方法。全文各个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绪论阐明研究选题的缘起及意义;在梳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对核心概念,例如化学新课程、高考化学命题等进行了清晰准确的界定;阐述了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一章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诊断分析。这一章主要是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进行实证研究与质性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设计、样本选择以及数据的处理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总体评价、公平性问题、与中学教学的关系问题以及命制质量的基本维度进行了充分实证研究;其次,开展了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采用美国SEC模式,通过对最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内容要素分布”和“认知层次分布”的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研究,得出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亟待提高的结论;再次,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诊断分析,指出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存在着诸多问题;最后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命题与化学学习关系的诊断。第二章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内部结构。首先,本章对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结构的设计包括化学学科试卷结构的分析和化学试卷参数指标体系的设计,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研究;阐述了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的基本特征和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的特点;其次是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组卷技术包括编排项目合成试题技术、项目权重(分数)的确定技术、试题“等值复本”编制技术、试卷初定和版式设计以及前测与试题终审技术等进行了探讨。最后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评分标准的案例研究。第三章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题型分类与题型功能分析。本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新课程高考化学题型选择的意义及总的分类体系;第二部分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题型分类与题型功能分析;第三部分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编制方法,根据试题构成的四个要素详细介绍了选择题的编制原则和方法以及非选择性试题的编制方法,同时研究了试题设计的规范和试题设计中核心知识的处理方法;第四部分是试题的分类和结构规范及功能简介;第五部分主要是使用SOLO理论对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内部结构进行细化研究与案例研究。第四章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能力及能力亚层分析。本章主要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能力及能力亚层分析,依据能力指标与能力亚层指标给化学新课程课标中规定的一些主体知识内容定位。第二部分是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包含最小知识颗粒的能力结构层次定量纵向与横向比较研究,以SOLO法能力结构理论为工具,纵向定量比较研究了2009、2010、2011、2012和2013年新课程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最小知识颗粒SOLO法能力结构层次,横向定量比较研究了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海南卷、江苏卷、山东卷以及上海卷化学试题最小知识颗粒SOLO法能力结构层次。研究表明,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所包含的最小知识颗粒SOLO法能力结构各层次分布比例基本是一致的。第五章实现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命题质量控制的策略首先,借鉴国际发达地区经验提高命题质量,提出通过改革考试内容及方式、注重试题的情境性、增强试题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增加科学思维和实验设计的考查等策略提升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质量。其次是明确命题原则提升命题质量,主要包括:科学性原则、公平性原则、选择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导向性原则。再者提出整合学科思想方法提高命题质量,界定了学科思想方法的内涵、分类及特征;分析了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提出了基于学科思想方法整合的高考化学命题策略。最后是运用相关参数指标科学评价命题质量,介绍了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命制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的科学评价技巧以及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定性评价的方法。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陈晓龙[7](2014)在《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文中指出受民族文化、中学教学水平、个人特质等因素影响,民族院校学生学习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作为我国学校体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不仅承担着普通高等院校的一般性教学任务,而且还肩负着国家民族教育的特殊重任。本文通过“西北民大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与学情况调研”问卷调查,发现受民族和专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就业或是继续深造的要求上差异很大,学生对有机化学教材结构和教材内容的看法也大相径庭。作者通过对当前各版本《有机化学》教材的分析对比,发现现行各版本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够贴近生产和生活,不仅在结构和内容上急需完善,而且严重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不符合民族院校教与学的实际情况。为满足民族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完善现行有机化学的教材结构与教材内容,为提高民族院校化工学院的实际教学水平,为彰显民族院校教学的民族性特色,现以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为例,展开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针对教材的诸多不足,立足于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教与学的实际情况,最终确立了以有机化学学科、民族院校实际、民族院校学生需求为中心的三大课程开发基点;选择了“目标分层模式”作为课程的开发模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制定了的A、B两类课程目标,并在分层课程目标的指导下,提出了指导课程内容构建的详细原则;提供了课程实施的办法以及课程评价的方法;指出了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通过对有机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于民族院校化学专业课程开发的道路,为以后的教改和课改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刘江岳[8](2014)在《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学教师的培养面临着来自教师专业化理论的发展、基础教育改革及学生就业困境加剧所带来的挑战。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达到专业化水平的中学教师,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师专业化理论的指引下,如何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是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运用系统论方法、国际比较方法、文献研究方法、访谈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教育实践的特点,剖析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资格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给出具体的改革对策建议。本文第二章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特点以及中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结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首先从分析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入手。以社会功能、专业资质、专业制度这三个方面的标准来衡量,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就中学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及教育方式上具有明显的区别;其二,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出阶段性递进的特点,可以分为新手、适应与调整、胜任、熟练及专家五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专业水平;其三,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由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组成。其中,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能力形成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而专业品质把控教师专业素养的方向,呈现出“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特色。中学教师的专业化需要通过职前教育来实现。中学教师职前教育需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如何检验培养的结果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立足于教师专业化的价值观并运用系统论的方法,本文第三章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模式选择、课程设置及对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等各个要素进行了概念的厘定和深入细致的分析。职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理念和培养标准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着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培养理念及培养标准是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特定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资源配置及教学过程组织方式,包含四个关键要素:培养人才的层次定位、专业准入标准的制定、培养过程的设计以及职前与职后的衔接等。课程设置是教师职前教育极为重要的核心部分,课程质量的高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以及实施的有效性等都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及其实现的程度。教师资格认证是对培养结果的检验,资格认证制度是否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学教师教育的质量,影响到中学教师专业化的现实水准。分析发达国家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对我国能够提供一些参照和借鉴。考虑到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水平的先进性、教师教育制度的完善性以及与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之间的可比性等,本文第四章选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个发达国家作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国际比较对象,梳理和分析了三个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目标制订、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教师资格认证的特点。其中,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分析涉及到相关的教师职前教育机构,本章选取了美国的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英国的伦敦大学和澳大利亚的弗林德斯大学这三所较有代表性的高校,对上述国家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总结。在教师专业化的价值立场中,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作为参照,本文第五章分析了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在目标设定、模式设计、课程设置与资格认证方面所存在的偏差或滞后。在培养目标的设定上,培养理念偏执、培养标准落伍、具体目标错位等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途径上,存在主流培养模式单一、成熟性欠佳、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缺少连贯性等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既有某些课程要素的缺失,也有结构方面的不足;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教师资格证书分类不合理,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偏低,资格证书有效期太长,资格认证组织系统不够完善等问题。鉴于上述诸多问题,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及教师教育机构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改革一直在推进之中,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第二个十年,各种改革举措不断出台。本文第六章对2010年后,我国在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状况予以梳理和分析。无论是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试点,还是高校各自的教师教育改革实践,都表明我国在提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水平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改革的成绩固然令人振奋,但其中显露的不足更值得人们关注。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基于以上的问题分析和比较借鉴,并运用了访谈方法征求了中学一线教师、校长、师范毕业生等群体的意见、建议和实际需求,本文第七章指出,中学教师职前教育体系的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指引之下,需要从目标、内容、模式到资格证书制度的整体推进:在培养目标的制定上应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并制定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并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职前培养目标;在培养模式上应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控性、灵活性、多元性、连贯性,以及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等特点;在培养内容上应改变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横向结构与纵向结构,增加能够提高师范生专业素养的教育专业课程,并对教育实习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教师资格制度上应增强教师资格融通的合理性,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陆孟君[9](2020)在《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美化学教育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历史长河中学科的演进历程、现今整合教育理念的回归、STEM教育在国内的迅速发展以及新高考的改革等发展趋势的共通点出发,皆可追溯至跨学科性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也愈加得到各国教育领域的重视。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综述的基础上比较研究我国、英国和美国的跨学科模式在化学教育中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此方面的研究结论就明晰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其主要体现为:我国在化学教育领域内相关的跨学科性研究增长速度比较快,说明我国逐渐意识到了其重要意义,但总的研究成果尚还不足;在团队合作模式上的研究比例偏少;忽视与“远缘”学科的关联性等。同时美国的科学教育与我国较为相似,因此以跨学科内容为切入点对中美两国高中化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不仅能为研究者和一线教育者提供新视角去探讨跨学科性教育,也能丰富和发展教育者对我国新版教材进行解读和实施方面的理论体系,以推动跨学科性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首先,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逐步形成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围绕核心问题:“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美化学教育比较研究”,主体上包涵以下四个部分内容:中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分析--中美高中化学教材分析--中美高中标准考试分析--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并得到相关的研究结论。就中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而言,经过梳理和比较研究两者中的跨学科内容,提出以下几点启示:跨学科教育现如今通常隐含于国际上所提出的素质教育,并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打下基础;同时看似不相干的跨学科主题之间也具有深层联系,突出主题间的整合性。就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而言,从课程的物化形式--教材切入,本研究部分是以中美当下主流高中化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以剖析跨学科内容在这些教材中的学科来源、呈现形式、分布位置及设置目的,并在以上四个维度的基础上,从差异性和共性两个角度比较研究两国化学教材中的跨学科内容。在学科来源维度上,我国化学教材中跨学科内容的跨度更大,两国教材都注重STS思维模式下的跨学科内容;在呈现形式维度上,中国教材中跨学科内容的呈现相比较美国而言比较分散,而两国教材中跨学科内容在图片类型上均主要以实物图的形式呈现;在分布位置维度上,分析得出美国化学教学中更重视培养学生对跨学科内容的运用能力,而中国更强调跨学科内容对学生拓展视野的作用;在设置目的维度上,两国教材中通常都使用跨学科内容来创设问题情境,以对化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进行强化和运用,在概念解释上,为增进学生对化学概念整体性地理解,跨学科内容则通常发挥着类比效应。通过以上分析,并在相应维度上总结出跨学科化学教学方面的建议。就中美高中标准考试而言,基于国家标准入学考试这一高利害的评价方式为研究对象,就考查目的、呈现形式以及专题分析三个维度,对我国高考跨学科命题进行统计分析,以此在跨学科视角下得出相应化学专题的教学和备考建议;同时对美国SAT Ⅱ(化学)考试及其跨学科性特点进行简析,并在美多元化国情的基础上,分析得出SATⅡ(化学)考试中的跨学科内容能极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以及造就与当代社会相匹配的人才。就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而言,基于跨学科角度下的整合教育理念,并以余胜泉和胡翔学者所研究的跨学科整合项目设计模式为基础,探讨设计与我国相适应的跨学科化学教学整合模式。本部分的研究就提出了包含“教学分析、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支架设计”的整合模式案例--“人体健康”主题教学设计。最后对上述研究内容所得启示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在课标角度上,得出跨学科内容可以为高中化学教学提供支撑性背景和知识技能;同时跨学科教学也是有其适用范围,其通常适用于在化学学科中联系真实情景的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教学中,而对于化学学科中进行高阶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时,基于学科的教学模式更为合适。在教材角度上,得出应注重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中的跨学科内容设计上渗透STSE理念;同时从在教材中跨学科性栏目的设置目的出发,需重视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性,弱化化学与生物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学科的割裂性,综合运用跨学科知识去剖析和处理问题,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在标准考试角度上,得出利用跨学科内容,教师能够建构出专属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而学生可以形成知识的正迁移。在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基础上,从其优化、影响机制研究以及教师的跨学科素养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展望。

袁利娟[10](2019)在《基于实验探究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概念作为中学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发展化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化学核心概念作为化学概念的高度凝练,是统领诸多化学具体知识的核心知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追寻真理和本质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辩证思维是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价值取向。化学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及理论性,实验探究的真实性、生动性及趣味性与之有一定的互补性。本论文旨在依据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及已有研究中基于高中化学核心概念的研究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案例研究法进行研究,对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化学核心概念进行确定并展开基于实验探究教学方法的化学核心概念教学设计。进行如下研究:(1)分析研究背景,确定研究内容,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2)运用文献分析法,界定化学核心概念和实验探究两大核心词汇的概念,综述实验探究和核心概念教学研究现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式学习理论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分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3)结合理论研究基础,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基于有机化学概念的态度调查表,在四川省某中学高一、高二化学组展开调查,运用SPSS 25.0对所选有机化学概念进行可信度分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4)对描述性统计表中均值大于3分的化学概念进行分析,确定核心概念,设计基于实验探究的教学设计案例:“卤代烃-溴乙烷”和“酚-苯酚”的教学设计。通过研究,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化学核心概念是具体化学知识的上位概念,它可能是概念本身,也可能是概念的高度凝练,比如氧化还原反应是属于化学核心概念本身,而“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是解决和处理化学学科问题的核心观念,是“官能团”、“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为代表的核心知识的高度凝练,也是属于化学核心概念。(2)新课程标准极其重视主题式教学,重视核心概念的教学,关注科学探究在教学中的渗入和展开,但是对于实验探究和核心概念的单方面研究较多,主要聚集于概念的界定、教学策略研究、教学价值与意义研究等多方面,但是针对二者相结合的研究较少。(3)实验探究在中学教学中实施的不尽人意,课时少,任务重,教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材规定实验实属不易,实验探究实施遇到瓶颈。

二、深化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化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凸现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重要性与迫切性
        1.1.2 国际上药学教育发展动态
        1.1.3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框架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2.3 研究方法
        1.2.4 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历史回顾及启示
    2.1 美国药学人才培养现状
        2.1.1 完备的Pharm.D.职业学位教育和临床药学实践培训制度
        2.1.2 动态发展又相对平衡的药学院校管理模式
        2.1.3 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模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2.2 美国药学教育的历史沿革
    2.3 美国药学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研究
    3.1 日本药学教育的历史回顾
        3.1.1 药学教育萌芽期(1873-1879)
        3.1.2 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期(1880-1911)
        3.1.3 药学教育初步发展时期(1912-1944)
        3.1.4 药学教育体系的改革期(1945-1960)
        3.1.5 药学教育快速发展期(1961-1983)
        3.1.6 药学教育模式改革的矛盾和争论期(1984-2004)
    3.2 日本药学人才培养现状
        3.2.1 学术型人才与药师型人才培养并重的学制体系建制
        3.2.2 药房药师、医院药师和药学院校之间强有力的合作态势促进了药师终身学习理念和药学学生临床意识的培养
        3.2.3 以培养高层次药剂师为目标的专业学位教育将成为日本未来药学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
    3.3 比较中、日两国药学教育带给我们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教育现状概述
    4.1 东南亚药学教育现状概况
        4.1.1 药学教育领域发生的变化和新的教学路径
        4.1.2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数量及2000,2006年药学毕业生数
        4.1.3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药学教育体制
        4.1.4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学院校主要课程设置情况
        4.1.5 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药剂师考试情况
    4.2 菲律宾的临床药学教育进展
        4.2.1 临床药学教育改革的背景
        4.2.2 引入以"病人"为中心,侧重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五年制教学体系
        4.2.3 新学士学位课程和Pharm.D.课程设置的特点
    4.3 泰国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4.4 韩国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4.5 新加坡的临床药学教育情况
    4.6 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药学教育情况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印度药学人才培养趋势研究及对我们的启示
    5.1 印度药学教育概况
        5.1.1 印度药学教育历史简介
        5.1.2 印度药学教育现状
    5.2 印度药学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
    5.3 印度药学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我国药学人才培养趋势的认识
    6.1 我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概况
        6.1.1 药学教育初具规模时期
        6.1.2 药学教育遭受严重破坏时期
        6.1.3 药学教育恢复重生时期
        6.1.4 药学教育跨越式发展和深度变革时期
    6.2 我国药学教育发展特点及存在的不足
        6.2.1 药学教育区域发展不平衡
        6.2.2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很大矛盾
        6.2.3 临床药学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6.2.4 师资队伍数量相对不足
    6.3 我国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在我国建立药师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6.3.1 中国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
        6.3.2 我国发展临床药学教育的必要性研究
        6.3.3 我国发展临床药学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规律研究
    7.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及方法
        7.1.1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概述
        7.1.2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
    7.2 国内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研究
        7.2.1 国外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情况
        7.2.2 国内关于对药师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情况
    7.3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规律研究
        7.3.1 药师人力资源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7.3.2 美、日药剂师人力资源发展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偏相关分析
        7.3.3 建构美、日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
        7.3.4 美、日两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规律的异同比较——聚类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优化模型
    8.1 中国药师发展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
        8.1.1 中国药师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8.1.2 影响中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偏相关性分析
        8.1.3 建构中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自然发展状态下的回归方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8.1.4 中国药师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
    8.2 抑制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时间序列法
        8.2.1 三国各指标同GDP的比率变化趋势对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影响
    8.3 建立预测与控制模型
        8.3.1 各速率变化指标的规律模型(时间序列法)
        8.3.2 建构自然状况下各国药师人力资源发展模型
        8.3.3 建构我国药师人力资源规模发展的优化模型
    8.4 药剂师数学模型软件的实现
    8.5 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8.5.1 运用回归分析法探求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之间变化规律
        8.5.2 制定药师人力培养规模发展规划
    8.6 讨论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
    9.1 主要结论
    9.2 本文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9.3 关于药学教育发展的建议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一)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意义重大
        (二)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亟待历史总结
        (三) 作者本人学研兴趣及工作需要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解析
        (一) 留学及来华留学
        (二) 国际学生和来华国际学生
        (三) 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四、研究文献综述
        (一) 研究历史回顾及研究队伍简介
        (二) 研究成果简述
        (三) 有待加强之处
    五、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一) 研究思路
        (二) 论文框架
    六、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论文创新
第一章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基本情况(1949-1972)
    第一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基本情况(1949-1972)
        一、早期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
        二、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接收院校及分布专业情况
    第二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探索(1949-1972)
        一、基本形成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体制
        二、规范来华国际学生的学习和行为
        三、完善高校对来华国际学生管理与服务
    第三节 早期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主要特点
第二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概况及管理体制的演变(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环境
        一、外交形势与国际环境的变化
        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
        三、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四、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1973-1977年间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三、1990至今的来华国际学生概况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制度变迁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各项制度的确立
        二、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
第三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来”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影响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因素
        一、推拉理论与来华国际学生教育
        二、从接收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拉力因素
        三、从派出国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推力因素
        四、从来华学生视角:影响来华学习的内力因素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二、1978—1989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三、1990年—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生源国情况分析
        四、近40年间华国际学生生源国分布特点解析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经费来源情况
        一、1973—1977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较为单一
        二、1978—2013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经费来源逐渐多样化
第四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学”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接受院校分析
        一、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
        二、接收自费来华国际学生的院校
        三、接收孔子学院奖学金生的院校
    第二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学科专业分析
        一、由理工为主转向学科多样化
        二、汉语学习及预科教育
        三、开放以英语为主的外语授课专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的类别及学历层次分析
        一、对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学生的入学要求
        二、近40年间长期来华国际学生类别及学历层次分布
        三、短期来华国际学生迅速增长
第五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管”之析(1973-2013)
    第一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理念的演变
        一、来华国际学生管理的“特殊化”阶段(1973-1990)
        二、来华国际学生管理规范化、人性化阶段(1990—2013)
    第二节 近40年间对来华国际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的教学安排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学习内容的规定
        三、有关考勤、休学、退学等方面的规定
        四、关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定
        五、关于考核和毕业要求的规定
    第三节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社会管理之演变
        一、对来华国际学生与中国人交流和交往的管理
        二、对来华国际学生的假期及文体活动安排
        三、来华国际学生的志愿者服务
第六章 近40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的总结与检讨
    第一节 历史实际得出的经验
        一、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制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二、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能促进来华国际学生教育发展
        三、教育质量是发展来华国际学生教育事业的生命线
        四、对来华国际学生重管理,轻服务
    第二节 现实发展提出的“要求”
        一、教育制度有待完善
        二、教育质量亟需提高
        三、招生工作可以实行商业化运作
        四、教育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
        五、预科教育可完善其教育体制
        六、建立来华国际学生自我管理体制和自我服务渠道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先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课程的概念、研究范式与大学课程形成
    第一节 课程的相关概念及分析
        一、课程相关概念及分析
        二、大学课程的相关概念及分析
        三、几个大学课程相关的概念
    第二节 课程研究的范式
        一、课程研究
        二、课程研究范式
        三、课程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大学课程形成的历史考察
        一、古代大学课程的形成
        二、中世纪大学诞生及其课程
        三、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第二章 建国后我国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
    第一节 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形成与巩固
        一、以系科为主的高等教育本科课程改革
        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的形成
        三、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调整与巩固
    第二节 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二、专业课程改革
    第三节 多样化本科课程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一、我国高等学校多元化本科课程模式形成的背景
        二、我国高等学校多样化本科课程模式形成的条件
        三、我国高等学校多样化本科课程模式形成与探索
第三章 二战后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的演变
    第一节 “二·二分段”式本科课程模式
        一、一般教育的导入与制度化形成
        二、一般教育课程的探索与本科课程多样化动向
    第二节 教养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相融合
        一、一般教育问题
        二、教养教育课程改革及本科课程配置
        三、大纲化后广岛大学的本科课程设置
        四、本科课程教养教育化的探索
    第三节 今后改革动向—学士课程教育
        一、“学士课程教育”提出的背景
        二、“学士课程教育”的理念与目的
        三、“学士课程教育”改革的方案
第四章 影响本科课程模式变革的主要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中国大学本科课程模式变革的主要因素
        一、以系科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本科课程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多样化本科课程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节 影响日本大学本科课程模式变革的主要因素
        一、“二·二分段”式本科课程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教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课程模式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本科课程改革向学士课程教育转换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三节 影响中日两国本科课程模式变革因素的比较分析
        一、社会形态的变迁
        二、经济制度的改革与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国家高等教育的政策
        四、国际或特定国家的高等教育经验
        五、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
        六、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七、高等学校职能内涵的发展
        八、高校自身战略的转型
第五章 机构层面的本科课程现状考察与比较
    第一节 厦门大学本科课程的现状考察
        一、厦门大学的本科教育思想与培养目标
        二、厦门大学院、系与专业设置
        三、厦门大学的本科课程模式
        四、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及其实施状况考察
    第二节 广岛大学本科课程的现状考察
        一、广岛大学的办学精神与教育理念
        二、广岛大学的组织结构与院、系设置
        三、广岛大学的本科课程模式
        四、广岛大学本科课程特点
    第三节 两所大学本科课程现状的比较与分析
        一、办学精神、本科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比较与分析
        二、教育教学研究组织的比较与分析
        三、本科课程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四、学分分配与计算方法
        五、两所大学的化学工程专业本科课程的比较与分析
第六章 大学本科课程构成及其理论探讨
    第一节 大学本科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三种界说
        二、确定本科课程目标的依据
        三、确定本科课程目标的方法、原则与基本步骤
        四、探讨当今本科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二节 大学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配置
        一、本科课程内容及其取向
        二、本科课程内容的选择
        三、本科课程内容的配置
    第三节 本科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二、本科课程评价的模式
        三、本科课程评价的功能
        四、本科课程评价的主体
        五、本科课程评价的对象
        六、本科课程评价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七章 大学本科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本科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一、本科课程开发理论基础之一:哲学
        二、本科课程开发理论基础之二:教育社会学
        三、本科课程开发理论基础之三:心理学
    第二节 对本科课程开发的理论探讨
        一、大学本科课程开发的可能性探讨
        二、大学本科课程开发的阶段性选择
        三、大学本科课程多样化发展趋势
        四、大学本科课程由谁来开发
    第三节 本科课程开发的原则与模式
        一、本科课程开发原则的探讨
        二、21世纪学士素质
        三、本科课程开发的思路与模式
结语
    一、如何正确理解课程
    二、一种新的本科课程研究范式
    三、一个考察本科课程发展历史的新视角
    四、透视课程现象、探索本科课程构成理论
    五、探讨本科课程开发理论、创建开发模式
    六、本科课程改革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系本科课程设置情况
    附录二: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本科课程设置情况
    附录三: 广岛大学工学部的教育目的、目标及教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附录四: 广岛大学工学部的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目的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哈萨克族教育研究现状
    二、国外关于哈萨克教育的研究
    三、文献评价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新疆哈萨克族概况
    一、哈萨克族与哈萨克先民
    二、哈萨克族的人口与分布
    三、经济生活
第二节 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
    一、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 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
第一节 文化生态环境理论概述
    一、文化与教育
    二、文化生态环境理论
第二节 宗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一、宗教的本质与教育
    二、哈萨克族原始宗教与教育
    三、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教育
第三节 哈萨克族民俗与教育
    一、民俗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二、哈萨克民俗的教育功能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哈萨克族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清末民国初年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的兴起
    一、清末新疆近代学校教育的兴起
    二、新疆哈萨克经文宗教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盛世才统治时期新疆哈萨克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盛世才统治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措施
    二、盛世才统治时期哈萨克族各级各类教育的新发展
    三、师资培训和教材建设
第三节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三区政府时期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二、三区政府时期哈萨克族教育的恢复与发展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疆哈萨克族教育的特点、性质和任务
    二、哈萨克族教育的整顿与改造
    三、社会主义初步建设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哈萨克族教育
    五、民族语言文字与教材建设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新疆哈萨克族教育
    一、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回顾
    二、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义务教育和“两基”工作
    三、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牧区教育
    四、新时期以来的新疆哈萨克族双语教育 第五章 新形势下新疆哈萨克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尼勒克县为例
第一节 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认识
    一、尼勒克县的自然生态环境
    二、近年来尼勒克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第二节 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的实证描述
    一、尼勒克县“两基”攻坚达标工作情况
    二、尼勒克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
    三、尼勒克县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第三节 对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后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调查
    一、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实背景
    二、尼勒克县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民汉合校的现状
    三、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中尼勒克县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与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民汉合校对尼勒克县双语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与变化
    五、尼勒克县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六章 当代哈萨克文化和教育的重镇—伊犁师范学院
第一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历史沿革—传承与发展
第二节 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现状
    二、伊犁师范学院最具办学特色的院系--人文学院发展现状扫描
第三节 连心牵手促发展—对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现状的考察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三、对口支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第四节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对伊犁师范学院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伊犁师范学院的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今后发展的主要思路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录辑要 附录2:尼勒克县学前双语幼儿园布局图 附录3:2011年秋季少数民族农村双语幼儿园免费教育教学用书发货结算专用表 附录4:“国培计划”初中数学02班课程培训总结报告 附录5:“国培计划”--网络课堂培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6:访谈提纲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意义
        (一) 科教兴国与人才发展战略的需要
        (二) 推进化学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命题科学化的需要
    三、文献综述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 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
        (一) 研究的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 系统研究法
        (二) 调查研究法
        (三) 案例研究法
        (四) 诊断研究法
        (五) 实验研究法
        (六) 比较研究法
    六、论文框架
第一章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诊断分析
    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质量的实证研究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方案说明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总体评价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公平性问题
        (四)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与中学教学关系
        (五)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六) 本次调查研究的局限性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与课程标准一致性诊断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过程
        (三) 研究的结论与探讨
    三、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的常见问题诊断分析
        (一) 试题科学性失真
        (二) 试题实验情景虚构
        (三) 试题条件交代不清
        (四) 试题设问指向不明
        (五) 试题诊断性缺乏
        (六) 试题信息不完整
        (七) 试题计算难度偏大
        (八) 试题功能价值偏失
        (九) 试题探究力度不够
        (十) 试题的公平性欠妥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命题与化学学习的关系诊断分析
        (一) 试题“知识与技能”的选择性
        (二) 试题“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性
        (三) 试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选择性
        (四) 新课程高考化学命题对化学学习的反拔功能
第二章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内部结构分析
    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特征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总体特征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基本特点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结构的设计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结构要素分析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结构指标设计
    三、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组卷技术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设计的原则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设计流程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设计的技术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的评分标准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评分标准的设计技术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第三章 新课程高考化学题型分类与题型功能分析
    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题型选择的价值及考查功能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题型选择的价值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题型考查的功能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题型分类与题型功能分析
        (一) 根据应答方式方法分类
        (二)根据解题思维特点分类
    三、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命制方法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构成要素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命制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设计的规范
        (四)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中核心知识的嵌入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内部结构分析
        (一) 研究年限和试卷类型及试题类型范围的界定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内部结构SOLO分析
第四章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能力及能力亚层分析
    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能力及能力亚层分析
        (一) 对知识属性归类能力的设计
        (二) 对判断能力与解释能力的设计
        (三) 对信息处理与迁移能力的设计
        (四) 对实践与问题解决能力的设计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能力结构定量研究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能力结构层次定量纵向比较研究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能力结构层次的定量横向比较研究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SOLO法能力结构层次定量研究
        (四) 结论与探讨
第五章 实现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命题质量控制的策略
    一、发达国家及地区高考化学命题的经验探析
        (一) 改革考试内容及方式
        (二) 注重试题的情境性
        (三) 突出试题的实践性
        (四) 凸显试题的探究性
        (五) 体现试题的开放性
        (六) 重视试题的实验性
    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命题基本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二) 公平性原则
        (三) 选择性原则
        (四) 创新性原则
        (五) 有效性原则
        (六) 协调性原则
        (七) 导向性原则
    三、基于学科思想方法的高考化学命题策略
        (一) 学科思想方法的界定、分类及特征
        (二) 学科思想方法的教育价值分析
        (三) 基于学科思想方法整合的高考化学学科命题策略
    四、新课程高考化学试题质量评价标准
        (一)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命题质量评价
        (二)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效度
        (三)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信度
        (四)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难度
        (五)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区分度
        (六) 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的定性评价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附录
    附录一: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教师使用)
    附录二: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质量评价调查问卷 (学生使用)
    附录三:近五年新课程高考化学试卷内部的统计分析
    附录四: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参考文献
致谢

(7)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简述
        1.2.1 校本课程
        1.2.2 课程开发
        1.2.3 校本课程开发
    1.3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5.1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5.2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 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教与学情况调研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2.2 调查问卷实施情况
    2.3 调查问卷结果及分析
        2.3.1 西北民大现行有机化学教材可接受度调研
        2.3.2 西北民大化工学院学生自我需求情况调研
        2.3.3 学生对现行有机化学教材结构的意见调研
        2.3.4 有机化学教材内容满意程度调研
        2.3.5 有机化学教材习题和实验调研
第三章 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3.1 知识论基础: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3.2 课程论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论
    3.3 政策基础:共同参与决策的国际课程政策走向
第四章 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
    4.1 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4.1.1 民族院校特点分析
    4.2 现行《有机化学》教材分析
        4.2.1 有机化学教材总体情况
        4.2.2 工科有机化学教材体系
        4.2.3 教材内容概述
        4.2.4 教材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4.2.5 国外有机化学教材调研
    4.3 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
    4.4 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选择
    4.5 有机化学校本课程课程目标
        4.5.1 总体目标
        4.5.2 分层目标
    4.6 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内容选取原则
        4.6.1 A目标下的课程编写原则
        4.6.1.1 简明系统原则
        4.6.1.2 实用性原则
        4.6.1.3 强调实验
        4.6.2 B目标下的课程编写原则
        4.6.2.1 基础和理论并重原则
        4.6.2.2 利于自学原则
        4.6.2.3 培养科研能力原则
    4.7 课程实施的办法
    4.8 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五章 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5.1 教师的课改理念落后
    5.2 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有限
    5.3 配套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方法不足
    5.4 缺乏对西北地区民族特色资源的资源整合
    5.5 分层下引发了教育公平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关于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与学情况的问卷调查
附录2 有关西北民大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问卷
附录3 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权力与职责划分
参加科研情况及科研成果
致谢

(8)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教师专业化对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带来的影响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挑战
        三、师范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对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诘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教师专业化研究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与目标研究
        三、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研究
        四、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体系研究
        五、中学教师的资格认证制度研究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主要概念
        二、研究目的与问题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视野:教师专业化理论
    第一节 教师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一、职业、专业与专业标准
        二、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分析
        三、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进程
        四、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第二节 阶段性递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一、中学教师与其它学段教师的区别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知识、能力与品质的三位一体: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
        一、中学教师的专业素养结构及其比较
        二、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基础:专业知识
        三、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特质:专业能力
        四、中学教师专业素养的保障:专业品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专业化视野下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解析
    第一节 标准与追求: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设定
        一、培养目标及相关概念
        二、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影响因素
        三、教师专业化对职前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节 路径与组织: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选择
        一、培养模式的概念
        二、教师培养模式的分类
        三、教师专业化对培养模式选择的要求
    第三节 内容与实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一、课程与课程体系相关概念
        二、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分类与课程体系构成
        三、优质课程体系的专业化特征
        四、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的开发依据
    第四节 制度与保障: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成果的衡量与检验
        一、教师资格与认证
        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三、专业化对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要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比较与参照:国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第一节 美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一、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目标分析
        二、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模式
        三、职前教育的内容:以课程设置为切入点
        四、美国中学教师的职前资格认证
    第二节 英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一、英国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分析
        二、英国的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模式
        三、英国中学教师职前培养课程
    第三节 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教育实践
        一、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分析
        二、澳大利亚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分析
        三、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课程设置
        四、澳大利亚职前教师的资格认证
    第四节 美、英、澳三国中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实践的主要特点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主要特点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三、中学教师职前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
        四、中学教师资格认证的主要特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问题与原因: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现状
    第一节 方向之殇: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目标偏离问题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理念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中学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具体问题分析
    第二节 急需优化: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问题
        一、我国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演变
        二、我国当前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敏感度匮乏:落伍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要素问题
        二、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问题
    第四节 专业性职业的含金量亟待提升:教师资格认证问题
        一、我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改革开放-2010)
        二、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践与进展:2010 年后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
    第一节 改革在途中:2010 年后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一、2010 年后的教师教育发展新政策
        二、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的改革实践与成效
    第二节 正视不足:中学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启发
        一、教师专业标准亟待细化与高校教师教育目标的修正问题
        二、改革后的课程设置仍不够合理
        三、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仍有待完善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专业化:我国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专业化的目标设定:更切实可行的方向指引
        一、更新教师培养的理念
        二、建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
        三、修正中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目标
    第二节 专业化的模式创新:更符合社会需求的渠道选择
        一、中学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策建议
        二、中学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的改革设想
    第三节 专业化的内容优选:更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构建
        二、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对策建议
        三、教育见实习的改革对策建议
    第四节 专业化的制度保障:更完善的资格认证
        一、规范教师资格的融通性,放宽教师资格的学科范围
        二、提高教师资格认定标准
        三、落实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配套服务措施
        四、增强教师资格认证机构的专业性
    本章小结
结语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中学一线教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关于中学校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访谈提纲
后记

(9)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美化学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科的演进
        1.1.2 整合教育理念的回归
        1.1.3 核心素养的诉求
        1.1.4 STEM教育的发展
        1.1.5 新高考的改革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英、美三国跨学科研究模式
        1.2.2 中、英、美三国跨学科研究成果及展望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跨学科内容
        2.1.2 跨学科化学教学整合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理论
        2.2.3 全脑教育理论
3 中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跨学科内容分析
    3.1 我国新版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内容的解析
        3.1.1 高中化学课程顶层设计中跨学科内容的教学要求
        3.1.2 化学学习过程中跨学科内容的教学要求
    3.2 美国NGSS跨学科概念维度下的高中化学科学标准解析
        3.2.1 主要内容
        3.2.2 跨学科概念下的科学标准
4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跨学科内容分析
    4.1 研究对象和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学科来源
        4.2.2 呈现形式
        4.2.3 分布位置
        4.2.4 设置目的
    4.3 启示
5 中美高中化学标准考试跨学科内容分析
    5.1 我国高考跨学科命题研究
        5.1.1 高考化学跨学科命题的考查目的
        5.1.2 高考化学跨学科命题的两种表现
        5.1.3 高考化学跨学科命题的专题分析
        5.1.4 专题教学和备考的建议
    5.2 美国SATⅡ(化学)考试中跨学科性特点简析
        5.2.1 SATⅡ(化学)考试及其跨学科性特点
        5.2.2 SATⅡ(化学)考试中跨学科性特点的价值
6 跨学科化学教学整合模式例析--“人体健康”主题教学设计
    6.1 教学分析
    6.2 学习活动设计
        6.2.1 问题链及各子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
        6.2.2 学习评价设计
        6.2.3 学习支架设计
    6.3 启示
7 研究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中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跨学科内容分析总结
        7.1.2 中美高中化学教材跨学科内容分析总结
        7.1.3 中美高中化学标准考试跨学科内容分析总结
        7.1.4 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总结
    7.2 研究展望
        7.2.1 研究反思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基于实验探究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改革的趋势
        1.1.2 中学化学概念教学现状
        1.1.3 实验探究结合核心概念的教学现状
        1.1.4 化学基本观念形成的需要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旨在了解普通县级中学当前实验教学和概念教学的现状
        1.2.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辩证能力
        1.2.3 优化传统化学概念教学策略
        1.2.4 真正落实实验探究教学的价值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理论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化学核心概念
        2.1.2 实验探究
    2.2 研究现状
        2.2.1 化学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
        2.2.2 实验探究的研究现状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3.2 探究式学习理论
        2.3.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3 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调查研究
    3.1 调查内容
        3.1.1 实验探究及概念教学现状研究
        3.1.2 核心概念内容研究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
    3.4 调查过程
        3.4.1 核心概念的初步筛选
        3.4.2 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的补充
        3.4.3 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的确定
    3.5 调查结果
4 基于实验探究的核心概念教学案例设计
    4.1 设计原则
    4.2 设计思路
    4.3 案例设计
        4.3.1 案例1-“卤代烃-溴乙烷”
        4.3.2 案例2-“酚-苯酚”
5 研究总结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四、深化高等院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我国药学服务型人才需求预测研究[D]. 庞挺. 沈阳药科大学, 2008(10)
  • [3]近四十年间来华国际学生教育研究(1973-2013)[D]. 吉艳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4]中日本科课程的比较研究与课程理论探索[D]. 闫飞龙. 厦门大学, 2009(11)
  • [5]新疆哈萨克族现代教育发展研究[D]. 朱远来.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新课程高考化学学科试题命制研究[D]. 孙建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8)
  • [7]民族院校有机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初探[D]. 陈晓龙. 西北民族大学, 2014(05)
  • [8]专业化:中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D]. 刘江岳. 苏州大学, 2014(07)
  • [9]基于跨学科视角的中美化学教育比较研究[D]. 陆孟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10]基于实验探究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研究[D]. 袁利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标签:;  ;  ;  

深化高等学校有机化学课程体系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