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位一体” 促进农村卫生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悦[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战略,多年以来一直是活跃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自2016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宏观政策上积极建设一批特色小镇,其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到推动作用,同样也对活跃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思想认识等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影响重大。截止目前,各地政府积极结合小镇特色,大力建设特色小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吉林省政府在近年来相继结合各区域特色打造出了一批优质特色小镇。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作为吉林省优质特色小镇之一,已经基本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小镇建设目标。但与此同时,小镇建设还需与时俱进,基于自身发展现状,积极探求未来发展目标及方向。为此,本文以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四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文对特色小镇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概念、特色小镇建设的思想渊源、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关系予以整理,明确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可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及建设路径,特色小镇建设同样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实践检验。第二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从产业、文化、组织、生态、人才五方面探讨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结果表明,鹿乡特色小镇在产业方面已经建成并发展梅花鹿养殖基地,挖掘鹿业产业附加值,发展农旅产业,但仍然存在鹿业附加产业发展面临局限、产业间彼此融合效果不佳以及经济效益受季节影响较大的问题;在文化方面通过镇内举办文化宣传活动、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打造了特色文化,但仍然存在对外文化宣传力度薄弱、乡风文明建设不足等问题;在组织方面,鹿乡特色小镇通过建立以村民为主引导企业发展、引进致富能手等方面提高组织管理能力,但仍然存在村民议事制度仍需完善、乡村德治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在生态方面,虽然鹿乡特色小镇致力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人居环境,但仍然存在返污染情况、道路环境欠佳等问题;在人才方面,鹿乡特色小镇大力引进优质人才,但存在人才流失现象,部分人才具备倦怠心理。第三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比较借鉴。本文深入分析了远洋渔业小镇以及磐安江南药镇的建设经验;发现远洋渔业小镇充分挖掘区域特色、多思路发展产业经济,磐安市江南药镇以地域优势形成经济发展辐射区、围绕核心产业丰富产业配套设施等经验十分值得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予以学习,可为鹿乡特色小镇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第四部分,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本文结合鹿乡特色小镇建设实际所需、优秀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从建设方向及具体做法两个角度提出对策建议。鹿乡特色小镇应当以打造完整经营产业链条、深化内外部文化建设、丰富组织顶层设计、全面优化环境监管工作以及增强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为建设方向,从宏观层面为鹿乡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思路。同时,鹿乡特色小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扶持效果、全面开展文化建设、丰富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充实环境改善工作、建立人才留用机制为具体做法,尽快改进当前存在不足,为小镇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王绍青[2](2019)在《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受到了世界关注,进入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全局出发,审时度势,做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在中国社会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从三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建设成就使中国人民更加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海外则使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词汇描述中国的进步。研究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演变和实践过程,有利于更加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指导未来实践。从国际背景来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由于不公正不合理国际秩序的存在,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空前激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发展带来外部动力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更大挑战。中国只有通过自身的发展才能更加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从国内背景看,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也正处于21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渊源。第一,介绍了总体布局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理论形成的一般条件。第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第三,这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四,这一思想来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第五,这一思想还受到西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直接影响。在这部分还描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本文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首先,以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的中央文件精神和胡锦涛重要的讲话为依据,研究了胡锦涛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内容。其次,阐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指出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最后总结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具有的系统性、辩证性、人民性、实践性的基本特征。本文还探讨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时期,经济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同时对创新国家建设、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区域政策、经济体制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扼要论述。政治建设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依法治国、行政体制改革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文化建设中,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单位分类体制改革成就显着,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并被确立为国家支柱产业。社会建设中,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是重点内容。这一时期的民生建设成就突出,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时期。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我国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建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我国制定了全国主体功能区,提倡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保护和环保治污工作不断发展,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生态文明机构和制度建设,环境立法和保护制度不断完善。本文最后论述了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这一理论顺应了人民的期待,是中国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是在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总体布局建设内容更加明确,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理论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统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总体布局实践中获得历史启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在经济建设中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健康发展,从战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逐步消除腐败现象,显着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改善民生,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努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回应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期待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的重点努力方向。
赵国营[3](2018)在《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文中指出打仗要布阵,下棋要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更要做好总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不断探索、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实现了从“四个现代化”到“五位一体”的深刻转变,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探索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征程中,坚持走自己的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渐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了一整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战略总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其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内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中,内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成中,内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构建中。因此,总布局的表现形态也必然是多样的,它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战略规划的理论认知和顶层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实践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展开和基本内容;还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规则系统和制度体系,在坚持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不变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建立了一整套与中国实践相适应的具体制度和体制。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看,它在指导和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体现为三种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不同形态的总布局虽相对独立,有着不同的功能目标,但却彼此协调、相互嵌入、和谐共生,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两个一百年”的战略目标迈进。整篇论文共包括绪论和正文六章,其中绪论主要阐述选题依据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整体内容结构和理论创新点。第一章首先系统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变历程,并科学界定并概括归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含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一个复杂开放巨系统,我们要用系统的思维、系统的视野去关注总布局,实现用“一体”统领“五位”,避免系统中“次优化”现象出现,保证系统最高目标的实现。继而又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涵及总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相互关系,提出从不同的视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分为三种表现形态,即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最后尝试归纳概括了三种形态的总布局的科学涵义。第二章到第四章分别具体考察和论述了理论形态的总布局、实践形态的总布局和制度形态的总布局在形成与演进过程中的发展依据、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无论是以“四个现代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布局,还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乃至“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都有一个形成过程,都是基于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每一形态的总布局都有一个时间或长或短的形成过程,都是我们党在深入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明确的,并且体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征。因此,我们必须以历史的观点认识每一形态的总布局,我们不能把任何一个具体形态的总布局看作最后的、不变的一个封闭的体系,而应该把它们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第五章从理论上解析了理论、实践和制度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内在逻辑关系。这三种形态的总布局虽相对独立,功能不一,但又相互依存,是紧紧缠绕在一起的有机整体,是围绕着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不同层次上的展开,构成“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其中,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指导,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途径,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第六章总结了理论、实践和制度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与发展的启示。首先要坚持科学发展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布局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布局追求,以统筹兼顾为布局方法,以“五大发展”为布局理念。其次要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位”之间的一般关系,尤为注意的是五“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应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把握其核心和关键是“一体”化和整体功能优化。再次,要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要求上升为思维习惯、工作自觉和制度机制,要使总布局成为新的思维范式、理论工具和实践模式,学会立足整体、总揽全局,把实现整体的功能和效益作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赵娟[4](2018)在《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健康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具体举措,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聚焦上海,从全局和战略上把握健康事业的发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有力推进上海健康城市建设。健康社区是上海构建“健康城市”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综合运用新公共管理、公共产品、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分析框架,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对社区健康服务进行学理性分析,深度剖析健康、健康服务、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内涵。第二,对社区健康服务的属性及特征进行分析,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具体阐述社区健康服务的属性,归纳总结出社区健康服务多主体、多层次、混合型等特征。第三,对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中参与的主体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自然人等从参与方式、责任定位等维度进行详细阐述,揭示了社区健康服务体系中多元主体之间合作与协调的关系。第四,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运行机制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出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通过调研梳理出社区健康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提出基于结构方程(SEM)构建集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养老护理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构想。第六,从整合法律法规、倡导自然人的中心地位、推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等维度提出建立健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论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构建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需要从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社区健康服务需求、社区健康服务费用、社区健康服务人员等四部分形成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养老护理“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架构。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从居民的社区健康服务需求入手,通过研究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运行,对其内在逻辑结构关系进行深度剖析,实现上海社区健康服务的供需平衡。
张自宽,赵亮,李枫[5](2017)在《农村合作医疗六十年跨越》文中提出六十多年来,中国在解决农村问题上取得的成就,备受全球瞩目。其一是,以只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其二是,医疗卫生状况显着改善,期望寿命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中国,何以能使人民大众健康的改善与经济增长呈现出相互促进的良性态势,其奥妙究竟何在?根本的原因在于:依据中国的国情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农村卫生发展模式。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
吴腾燕[6](2014)在《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目的了解2011年广西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评价现行结防模式的实施效果及应用前景,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持续推行适合广西实际的结防模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广西现行四种结防模式地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专报系统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各种结防模式的工作实施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广西结防模式。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以CDC模式为主,与定点医院模式、结防院模式和结防所模式共存,“八大模块”是四种模式的重要核心理论。(2)四种模式地区的结防机构建设突显三大特征:①有房无人:均配备结防工作用房,但结防人员配备率均未达到《指南》要求;②设备配置不均衡:CDC模式地区的结核病胸部影像学检查设备以200mA的普通X光机为主,其他模式地区均装备DR机;③痰涂片技术普及:均开展痰涂片显微镜检查工作,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还开展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3)四种模式的患者登记治疗情况存在六点差异:①患者构成差异。登记治疗的新涂阳、复治涂阳和涂阴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9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登记治疗的新涂阳患者比例较高(52.4%,269/513);②患者来源差异。患者来源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3.774,P=0.000),结防所模式地区因症就诊患者比例较高(46.9%,201/429),定点医院模式地区转诊患者比例较高(67.8%,348/513);③查痰率差异。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461,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初诊患者查痰率较高(86.3%,1404/1627);④患者到位率差异。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患者的总体到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2,P=0.000),结防院模式地区的总体到位率较高(99.7%,583/585);⑤治愈效果差异。新涂阳患者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6,P=0.009),结防所模式地区的治愈率较高(96.2%,177/184);⑥信息管理差异。对疗程结束病案信息的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21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录入及时率较高(74.3%,381/513);录入信息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9,P=0.010),CDC模式地区的一致率较高(55.0%,22/40)。(4)四种模式的患者管理情况存在三点差异。①督导差异。县级对所辖乡(镇)级的督导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督导任务完成率较高(138.7%,233/168);②访视差异。对肺结核患者的访视任务完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12.537,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的访视任务完成率较高(147.7%,1192/807);③依时差异。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1.158,P=0.00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患者平均治疗延迟天数较短(中位数为17天)。(5)四种模式的实验室质量控制具有一致性。四种模式地区在结核病实验室批量测试复核的结果中均未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现象。(6)四种模式的工作环境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85名结防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348和9.730,P值分别为0.000和0.021),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人员的总体满意度(44.7%,38/85)及对工作设备的满意度(64.7%,11/17)较高。(7)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满意度存在差异。本研究共对102例完成疗程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同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28,P=0.017),结防所模式地区肺结核患者对治疗费用的满意度较高(71.4%,15/21)。(8)四种模式之间效果评价存在差异。根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定点医院模式地区结防工作实施效果综合评价排序位居第一(C1=0.692)。(9)四种模式之间患者治疗费用存在差异。初治肺结核患者在定点医院模式地区接受治疗,需要支付的直接医疗费用较低(2336.3元/人)。(10)定点医院模式地区通过充分整合经费、积极推行惠民措施和创新工作管理机制等措施,促进结防模式不断完善。结论(1)“八大模块”是广西结防模式高效运行的重要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广西四种结防模式通过医防合作机制,围绕“八大模块”核心内容开展结防工作,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报告、治疗和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四种结防模式亟待加强技术督导和质量管理。(3)结防人员的工作负荷和工作待遇亟待关注。(4)肺结核患者治疗满意度有待提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问题亟待解决。(5)定点医院模式是“八大模块”的价值反映,具有持续发展后劲,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第二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目的了解广西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情况,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积极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西14个地级市及所辖27个县的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结防机构的1位关键人物,进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接受意愿调查,分析广西推行该模式的可行性。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2年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6个县(市、区),通过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和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该模式构建过程资料及引入相关医疗保障机制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1)大部分卫生局分管局长、结防机构分管领导和结防科长赞成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赞成率分别为73.7%(28/38)、75.0%(30/40)和66.7%(26/39)。赞成的主要理由是该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各部门优势,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有利于患者的诊治;不赞成的主要理由是目前综合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不足。(2)广西印发“三位一体”结防模式试行方案,明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确立原则、各部门职责分工与要求、保障措施、工作监督与评价等内容。(3)16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情况为:①制定有当地的工作实施方案的有16个(100.0%,16/16);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的有12个(75.0%,12/16);③召开领导小组会议的有11个(68.8%,11/16);④卫生局组织召开各级卫生单位负责人会议的有15个(93.8%,15/16);⑤发布当地定点医院相关信息公告的有10个(62.5%,10/16);⑥进行人员培训的有11个(68.8%,11/16);⑦80%以上的定点医院具有开展结防工作所需的工作用房、物品和药品等;⑧80%以上的结核病诊治定点医院具有接受过培训的临床诊治人员、结核病药品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但仅有11个(68.8%,,11/16)具有接受过培训的结核病实验室人员;⑨按照工作职责分工进行结防经费分配的仅有7个(43.8%,7/16);⑩对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进行验收的仅有7个(43.8%,7/16)。(4)16个县(市、区)均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范围。不同医保类型中,住院费用报销起付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80);但在门诊费用的报销起付线和封顶线、住院费用的报销封顶线和报销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额度和比例均较高。有7个县(市、区)将结核病诊疗费用纳入民政救助范围(43.8%,7/16),报销比例平均50%(中位数),报销封顶线平均10000元(中位数)。结论(1)在广西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是可行的,但需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逐步推行。(2)试行方案是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逐步构建“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3)做好模式实施前各项准备工作的评估验收,是确保结核病诊疗模式顺利转型的关键。(4)积极将结核病诊疗纳入医保报销和民政救助补偿范围,可有效促进“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构建,但在确保医疗保障机制的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仍需不断完善。第三部分“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目的了解“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在广西的实施现状,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的对策,为广西在“十二五”期间顺利推行“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广西新启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的17个县(市、区),通过机构调查、关键人物访谈、问卷调查及现场查阅资料等形式收集结防工作相关数据,并对该模式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1)17个县(市、区)多为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山区,均将当地的1所综合医院设置为结核病定点医院。(2)17个县(市、区)中,各部门的职责工作开展情况为:①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导。每年召开1次工作协调会的有13个(76.5%,13/17);每半年开展1次督导的有7个(41.2%,7/17);制定工作激励机制的有10个(58.8%,10/17);县级配套经费到位的有7个(41.8%,7/17)。②疾控中心均承担结核病防治规划督导、培训和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在“3.24”结核病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和印发宣传材料(100.0%,17/17)。③定点医院均负责患者报告、诊治和健康教育工作。设置有独立的结防门诊的有13所(76.5%,13/17);结防人员以兼职为主(88.2%,276/313);结防门诊医生佩戴N95口罩的有5所(31.3%,5/17);涂阴和涂阳肺结核患者的病房分开设置的有3所(17.65,3/17)。④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推荐可疑患者,开展患者服药督导管理;结防人员多为兼职(87.5%,35/40)。(3)对结防人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①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患者服药督导工作的可接受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10,P=0.006),92.6%的定点医院结防人员认为“疾控机构负责患者服药督导工作可行”。②疾控中心和定点医院结防人员对工作负荷、人员待遇及工作总体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点医院结防人员的满意度均较低,分别为66.7%,54.3%和75.5%。③乡镇卫生院结防人员自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卫生院对结防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补助经费较少和自身工作技能有限。(4)对36例在治患者的访视及调查结果显示:①能规律服药又能按要求填写服药记录卡的仅10例(27.8%,10/36);②接受过医务人员访视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③有人每天提醒服药的有10例(27.8%,10/36);④自述有漏服药现象的有10例(27.8%,10/36);⑤就诊延迟的患者有21例(58.3%,21/36);⑥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73.1%(158/216);⑦患者对免费政策满意度为13.9%(5/36)。(5)17个县(市、区)的涂阴肺结核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6.9%(126/130)。(6)17个县(市、区)在“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前后1年内的结防工作情况比较结果显示:①在患者诊治方面,初诊患者查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72,P=0.000),启动后的查痰率较高(62.3%,8452/13568);登记的各类肺结核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934,P=0.000),启动后的新涂阳肺结核患者构成比例较低(24.9%,1173/4717);肺结核患者来源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25,P=0.000),启动后因症就诊的患者构成比例较高(45.0%,2125/4717)。②在信息录入方面,病案信息录入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20,P=0.000),启动后的录入及时性较低(78.9%,3724/4717);痰检信息漏填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9,P=0.000),启动后的漏填率较高(1.1%,51/4717)。③在督导工作方面,启动后县级督导乡镇数比启动前减少191次;启动后县级访视患者数比启动前减少302人次。结论(1)充分利用综合医院的诊疗优势为结防工作服务,实现诊疗模式转型,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2)“三位一体”结防模式启动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本实现了结核病诊疗工作的平稳过渡。(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结核病防治经费缺乏;②结防人力资源不足,人员工作待遇满意度较低;③卫生行政部门对工作的督导协调力度不够;④患者治疗管理工作质量下滑;⑤患者经济负担加重。(4)为不断完善“三位一体”结防模式,提出以下工作建议:①积极探索有效的结防经费补偿机制;②提高结防人员待遇,稳定结防队伍;③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工作监督和评价;④加强人员培训,不断规范患者治疗管理工作;⑤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惠民措施,尽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李雪梅[7](2012)在《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卫生工作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虽然我国农村卫生服务系统在过去的数十年里有了长足的发展,农村居民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但是,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农村卫生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居民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需要,农村居民疾病负担比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困扰着相当地区的农村居民,如何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如何切实改善农村地区医疗环境,让农民能够踏实地用得上经济有效的卫生技术和诊疗手段是解决当下农村卫生问题的关键。因此,为农村地区提供符合当地需求、安全、有效、可接受性强、经济适用、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的卫生适宜技术日益受到社会关注。2008年《卫生部关于加强适宜卫生技术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依靠卫生科学技术进步,研究农村卫生技术需求,加强面向农村的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是全面贯彻我国卫生和科技工作方针,促进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农村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2009年我国新医改方案再次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的服务”。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研制了一大批卫生技术,并加入到了卫生部“面向农村和基层推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的清单,如何在众多的卫生适宜技术中选择出适合于不同地区的技术,使之切实服务于我国农村居民、真正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环境,是该计划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需求性是卫生适宜技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和筛选的重要依据,也是影响后继技术推广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评估和筛选适合于我国农村基层推广应用的卫生技术,首先必须了解项目推广地区的卫生需求情况,这是保证筛选出农村地区真正急需、可行、适宜、有效的卫生技术的必要和首要步骤。由此,课题组首先进行了农村基层卫生需求调查研究,为卫生技术的进一步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方向参考。在充分了解农村基层卫生需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对各项卫生适宜技术进行科学评估是确保筛选结果准确的必要步骤。本研究在选择卫生适宜技术评价方法时,首先选用了国际上公认的“金标准”—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的方法,对各项卫生适宜技术逐一进行系统综述评价,以期形成完整的系统综述。基于我国农村基层医疗环境和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特点,我们发现单纯依靠“金标准”-系统综述评价的方法不适用于我国现有的全部卫生适宜技术,因此,我们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选择综合评分法进行卫生技术评估,选用的指标体系为应用较为成熟的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现有的卫生适宜技术中包括相当一部分疾病综合防治策略类技术,由于这一类技术主要是通过防治网络的建立或健康宣传等手段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技术特性等指标不易量化,因此,不适用于依据指标体系的评价方式,目前,对于这一类技术缺乏可参照的评价方法,通过理论考证和专家咨询,本研究设计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对这一类疾病综合防治策略类技术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在充分考虑地方卫生需求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卫生技术评估结果,拟定适合于各项目的推广应用的卫生适宜技术清单。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体目标为根据需求研制综合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方法,遴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清单,为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服务。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明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需求;研制综合性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方法;提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清单;形成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在对农村基层卫生适宜技术需求展开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卫生技术评估的具体方法对我国农村适宜技术进行一系列评估筛选综合研究。主要研究范围为河南省、宁夏地区和山东省,主要研究对象为卫生部面向农村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第二轮第5至7批卫生适宜技术。(1)农村卫生需求调查本研究参考2005年各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7个项目省中抽取项目实施较好的宁夏、河南两省为调查范围,在每个省中抽取两个示范县。基线资料由总课题组统一提供,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随机抽取基层医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工具主要为基线调查表和卫生适宜技术需求调查表,采取提前通知医院组织医生,调研员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中对符合条件的医生统一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资料的分析主要为描述性分析和单因素统计推断,建立Microsoft Access2003数据库,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根据研究目的,依据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10对诊疗困难的疾病进行分类。(2)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本部分研究主要采用系统综述评价的方法具体评价第5至7批共20项适合做系统评估的卫生适宜技术,通过专家咨询和文献查阅等方法确定文献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和证据质量评价标准。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和Meta分析,诊断性试验使用Meta-disc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应用灵敏度、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以及拟合sROC曲线等指标合并统计量;干预性试验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资料在进行合并统计量时,分别采用加权均数差和相对危险度、比值比。(3)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河南和宁夏地区作为具体研究范围,每个项目省根据经济发展条件抽取2-3个县(或县级市),选取当地卫生医疗机构选取工作经验较丰富的业务骨干和专家,原则上是相应科室的全部资深专家(从医年限5年以上。主要调查工具包括专家基本情况表及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价表,选取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将本次待评价的卫生适宜技术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和公共卫生技术六个具体类别,具体赋值办法为集中组织专家、单独直接赋值。将录入的卫生技术单个指标评分数据库由Epidate数据格式转变为Visual FoxPro格式,同时建立卫生技术评分和评价指标数据库表,编写相应的Visual FoxPro程序,获得每一个专家对各项卫生技术间的综合评价,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根据各类技术的综合评价值,逐一计算各项技术的综合平均得分,按照各项技术的综合得分值对卫生技术按照类别进行统一排序。(4)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专家的选择采取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由抽取的访谈人员推举对该研究有经验的其他专家加入访谈。访谈方式主要采取调查人员与指定专家一对一地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的具体模式。访谈内容和访谈提纲均提前通过专家咨询或小组讨论一致通过。访谈具体内容由各组访谈人员整理成册,统一编码,小组讨论和专家咨询结合对访谈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充分了解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需求通过调查明确了县乡村主要健康问题、供方卫生技术需求和常见病技术需求;通过有技术需求疾病和纳入本研究的卫生适宜技术做归类对比,发现本次评估筛选的技术能够满农村常见病卫生需求,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方向正确,能够在需求性的基础上评估筛选卫生适宜技术;部分地区存在潜在的、未得到满足的卫生技术需求,如职业病、精神类疾病。2)通过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系统综述、综合评分和定性评价的综合性评估方法,对待评卫生技术进行了全面评估,并结合卫生需求调查结果和各地经济发展等实际情况,提出各项目地拟推广应用的卫生适宜技术清单。3)形成了以卫生需求为基础,以系统综述、综合评分和定性评价为具体步骤的综合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方法,并提出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政策建议。4)各种评估方法研究结果:①本研究所涉及的二十项卫生适宜技术的系统综述评价结果总体情况不佳,能够最终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的技术共计3项;能进入Meta分析具体实施环节分析得出部分关于效果等方面结论但是无法完成全部步骤的技术共计5项;经文献检索和文献质量评分无法进入Meta分析程序,但是能够得出部分结论的技术为7项;因无文献支持而无法进行分析的技术为5项。可见由于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自身特点和Meta分析的具体要求,仅应用Meta分析一种方法无法对所有项目进行评估,必须寻找其他评估方法互为补充、互为参考。②各项技术分值相差不大,三个项目省分值较高或较低的技术具有共性(诊疗疾病的患病率较高或较低);综合各地区评分结果,内、外科技术的赋值结果分布最为接近(准确度较高);综合分值较高的技术与卫生需求调查中诊治常见病技术或急需的技术类别高度一致。③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受认可程度高;部分卫生技术所包含的治疗方案较陈旧、所需药物基层难以获得、技术要求操作水平高于基层医疗机构所能达到的水平,不宜推广;大多数技术推广存在困难,最主要为人员配置和资金不足;获得每项定性评价技术的推广结论和建议。结论与政策建议1.综合性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方法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卫生技术的筛选本研究建立了以卫生需求为基础的综合性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方法,针对不同特征、不同类型的卫生适宜技术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法、综合评分法和定性访谈法,几种方法互为补充,经实践证明,该方法科学可行、系统全面,能够为我国农村真正筛选出适宜的卫生技术。2.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基本能够满足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本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均能在本次评估的技术清单中找到,而本次评估筛选出来适合推广的技术基本上涵盖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范围,说明目前我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基本能够满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要求。3.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项目存在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农村卫生需求调查,以及对卫生部面向农村基层推广适宜技术“十年百项计划”第二轮计划第五至七批共37项西医范围的卫生适宜技术进行系统综述评价、综合评分和访谈研究,发现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和推广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部分卫生适宜技术本身存在不足(2)现有技术适用范围区分有待明确(3)卫生适宜技术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基层卫生需求(4)部分适宜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适宜性差(5)政府投入相对不足建议(1)重视和增加卫生适宜技术理论研究,提高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文献质量鼓励基层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展开对适宜技术的理论研究,着重对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具体指标进行临床观察,并整理成高质量的文章,提高卫生适宜技术的文献质量,为科学地评价技术特点,以及技术的开展和终止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2)建立健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制定标准建立卫生适宜技术制定标准,根据农村卫生需求,制定适用于我国农村的卫生适宜技术。需要注意尽量使用农村地区可及的设备和药品。(3)完善技术对于适用范围规定,根据需求增加技术种类针对不同基层卫生机构的特点和技术需求,将适宜技术明确区分为适于县级医疗机构、适于乡镇卫生院和适于村卫生室等级别,因地制宜,不但有利于完善筛选体系,也提高推广应用的效率。同时,根据农村地区卫生需求,增加针对如职业病、精神疾病等病种的诊疗新技术,同时增加慢性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技术。(4)政府增加支持力度增加政府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度,从经济、人员和组织协调三个方面分别给予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支持和便利,才能真正保证卫生适宜技术真正适用于农村基层,保证技术的推广应用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周玲[8](2010)在《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文中认为我国体制转型前,尽管政府财政能力薄弱,卫生投入有限,但依托集体经济的支持和国家重点倾向农村的卫生战略方针指导下,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然而随着体制转型和分税制的改革,农村卫生资源配置开始了市场化进程,乡镇卫生院和城市医院一起走入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自我创收的发展道路。由于农村卫生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市场配置又无法摆脱“市场失灵”的弊端,农村卫生资源配置陷入地方政府缺乏资金→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失衡→设备落后和技术水平低下→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低下→农村居民健康状况恶化→病患流向城市→经营萎靡→缺乏资金的死循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也陷入困境。本文在收集大量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先分析1994年分税制以来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政府投入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并得出结论:总量不足和结构失衡导致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低下,财政投入的多寡直接决定居民获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居民健康的优劣状况,并以此作为论文的创新点。然后基于公共物品理论和公共财政职能的角度进行分析,要求政府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对支撑农村卫生服务的卫生资源进行提供和配置,以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然后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和公共物品理论上从财政投入总量、财政投入公平性和财政投入结果的服务质量三方面对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对于农村卫生服务属性认识不清、过度依赖市场,财政投入追求政绩的目标导向,分税制改革遗留下的制度矛盾和公共财政职能缺位。最后基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基础上从四个方面为支撑我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提出对策建议:首先明确医疗改革的目标,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基于卫生服务公共物品的属性,明确供给的责任分工;加强中央政府对农村公共卫生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投入总量,进行结构调整以实现均等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最终形成“政府-市场-个人”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和“中央政府-省市政府-县级政府”三位一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促使各方共同努力提高农村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周航[9](2010)在《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卫生保健事业已进入综合保健时代。综合保健是指从全人群多维健康切入,以人群的生命周期为服务对象,采取从健康促进、保健预防、合理正规治疗到康复的全面保健措施,组织并发动全社会支持并积极共同参与,以达到延长人群的健康寿命、提高并维护人群的良好生活质量的目标。综合保健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以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内容包括: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模式的相关问题。在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某些国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方面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进行定位,确定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期管理、运行、统筹、补偿等模式进行试探性的探讨,总结出一套适合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良好发展的配套政策。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进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本研究以整体分析为重点,以案例分析为补充,将案例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以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为例,对其发展的阶段性进行分析,对研究建立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相同又有乡土特色的卫生服务模式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进入21世纪后,我国社区卫生机构基础设施状况大大改善,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也取得了较好成效,其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方面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医疗模式向社区卫生服务方式的转变,预防保健等各项服务的开展也取得了较大突破,这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量有了显着提高,经济运营状况大大好转,并逐步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研究中发现了我国在建立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诸多不足之处,例如,科室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还没有按照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真正理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目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状况还不能真正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某些预防保健服务功能的开展还不是很理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结构存在严重的不合理性,缺乏长效稳固的投入机制做保障等。在新形势下改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政策选择应当倾向于强化政府健康责任的体现、优化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公共卫生产品提供等几方面,以切实维护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和卫生服务的利用。政府的协调功能、建立于不同计划之间的平衡机制、公平性在不同计划之间,在计划内外成员的医疗保障方面得到的体现和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农村医疗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在现阶段都处在一个较低水平。中国原有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正在逐步衰退,这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对其有着重要影响,但其制度在设计方面本身也欠缺可持续性,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只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作用。所以,一旦它所依赖的经济、社会等体制背景发生变化,必将暴露其在设计方面的所有缺陷。作为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制度设计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参保模式、筹资水平、补偿模式、支付模式都亟待改善。综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具有现实层面的可操作性,其成功经验值得在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运用和推广;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应当抓紧实现乡镇卫生院从队伍和功能上真正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应当加强全科医学知识培训,提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素质,为社区卫生服务某些服务功能的开展奠定队伍基础。
孟丽霞[10](2009)在《潍坊市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共卫生是预防疾病,保证不同社会群体均等享有健康基本保障的基础性工程。农村公共卫生问题成为涉及国计民生乃至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问题,解决好农村公共卫生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迫切需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本文以潍坊市坊子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对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找出了制约该地农村公共卫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并结合坊子区的地理位置、发展趋势等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完善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的对策建议,并创新性的提出了统筹区、镇、村三级卫生资源,实行卫生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由区人民医院托管镇街卫生院,提供统一的管理、培训、服务,进一步理顺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体制关系,实现治疗、防疫和保障的同步发展,较好地化解困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些难题,达到多方共赢的效果。
二、“三位一体” 促进农村卫生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位一体” 促进农村卫生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非建制镇 |
2.1.3 特色小镇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
2.2.2 中国化城乡关系建设思想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关系 |
2.3.1 乡村振兴战略为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
2.3.2 乡村振兴战略指导特色小镇建设路径 |
2.3.3 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2.3.4 特色小镇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实践检验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问题及成因 |
3.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
3.1.1 围绕核心产业发展经济 |
3.1.2 打造特色文化 |
3.1.3 建立以群众为本的组织管理体系 |
3.1.4 构建健康宜居环境 |
3.1.5 大力引进优质人才 |
3.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经济发展略显乏力 |
3.2.2 文化建设仍需增强 |
3.2.3 组织管理内核仍需丰富 |
3.2.4 环境改善工作仍有遗漏 |
3.2.5 人才留用机制尚不健全 |
3.3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
3.3.1 经济发展辐射效果尚未形成 |
3.3.2 文化建设缺乏全面性 |
3.3.3 组织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丰富 |
3.3.4 环境持续监管力度需要增强 |
3.3.5 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不强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比较借鉴 |
4.1 舟山市远洋渔业小镇 |
4.1.1 基本概况 |
4.1.2 发展模式 |
4.1.3 相关启示 |
4.2 磐安市江南药镇 |
4.2.1 基本概况 |
4.2.2 发展模式 |
4.2.3 相关启示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
5.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方向 |
5.1.1 打造完整经营产业链条 |
5.1.2 深化内外部文化建设 |
5.1.3 丰富组织顶层设计 |
5.1.4 全面优化环境监管工作 |
5.1.5 增强人才留用机制吸引力 |
5.2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推进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做法 |
5.2.1 进一步提高经济扶持效果 |
5.2.2 全面开展文化建设 |
5.2.3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
5.2.4 充实环境改善工作 |
5.2.5 健全人才留用机制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创新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创新 |
四、研究方法 |
(一)历史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的方法 |
(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一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形成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总体布局的基本内涵及其基本理论来源构成 |
(二)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思想 |
(五)可持续发展理念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发展过程 |
(一)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 |
(二)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 |
(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的历史必然性 |
第二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容与特征 |
一、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内容 |
(一)建设富强国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二)建设民主国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和体制改革 |
(三)建设文明国家,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四)建设和谐国家,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
(五)建设美丽国家,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内在逻辑 |
(一)经济建设是根本 |
(二)政治建设是保证 |
(三)文化建设是灵魂 |
(四)社会建设是条件 |
(五)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
三、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系统性 |
(二)辩证性 |
(三)人民性 |
(四)实践性 |
第三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实践成就 |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
(一)宏观经济运行良好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出现标志性成果 |
(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
(四)深化经济体制变革 |
二、民主法治建设迈出新步伐 |
(一)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
(二)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着 |
(三)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
(四)开创了中央最高权力交接的新境界 |
三、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
(一)确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 |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四)文化体制改革成就显着 |
四、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 |
(一)民生建设普惠性增强 |
(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 |
五、生态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 |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
(二)促进能源和资源节约 |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与环保治污工作 |
(四)完善生态文明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其启示 |
一、理论贡献 |
(一)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思维思想 |
(二)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三)深化了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二、现实意义 |
(一)顺应了人民的期待 |
(二)指明了中国发展的路径 |
(三)奠定了新时代总体布局发展的基础 |
三、历史启示 |
(一)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二)必须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
(四)必须显着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五)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突出地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目前研究中的不足 |
(三)本文研究重点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一)系统分析法 |
(二)文献解读法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法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及其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及其科学涵义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演变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涵义 |
二、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提出依据 |
(一)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的理论依据 |
(二)三种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提出的实践依据 |
三、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科学内涵 |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基本内涵 |
第二章 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
(一)马克思的社会全面生产理论 |
(二)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科学发展观的转变 |
(三)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深化的必然逻辑 |
二、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
(一)总布局思想的萌芽 |
(二)理论形态总布局的初步形成 |
(三)理论形态总布局的丰富与完善 |
三、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
(一)布局意识从模糊到清晰 |
(二)布局组分从单一到多元 |
(三)布局思维由线性向非线性转变 |
第三章 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
(一)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
(三)满足人民利益需求和实现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 |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
(一)经济建设开始布局 |
(二)实践形态总布局的确立与发展 |
(三)实践形态总布局的拓展与深化 |
三、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
(一)从学习与模仿向超越与创新转变 |
(二)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和底层实践的有机统一 |
(三)从重点突破到注重结构调整的整体推进 |
第四章 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形成与发展 |
一、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依据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制度需求 |
(二)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 |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
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历程 |
(一)制度形态总布局的开启 |
(二)制度形态总布局的展开 |
(三)制度形态总布局的深化与发展 |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发展特征 |
(一)从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到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二)从人治传统的突破到社会主义法治的确立 |
(三)从总结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经验到借鉴人类制度文明一切成果 |
第五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在逻辑 |
一、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指导 |
(一)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指导 |
(二)为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
二、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途径 |
(一)是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发展创新的来源与动力.. |
(二)是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确立并完善的实现途径 |
三、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保障 |
(一)为实践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开辟拓展规定了方向 |
(二)为理论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发展创新提供了保障 |
第六章 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
一、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贯彻新发展理念 |
(一)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布局目标 |
(二)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布局追求 |
(三)坚持以统筹兼顾为布局方法 |
(四)坚持以“五大发展”为布局理念 |
二、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位”之间的关系 |
(一)五“位”之间的一般关系 |
(二)五“位”的结构关系应随时空条件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
(三)五“位”之间关系的核心是“一体”化和整体功能优化 |
三、必须将实现总布局的内在要求上升为思维习惯、工作自觉和制度机制 |
(一)理论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养成系统性思维习惯 |
(二)实践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培养大局意识和善于优化组合的工作自觉 |
(三)制度形态的总布局要求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制度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社区健康服务的学理性分析 |
2.1 内涵界定 |
2.1.1 健康 |
2.1.2 健康服务 |
2.1.3 社区健康服务及服务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社区健康服务的属性及特征 |
3.1 社区健康服务的类型 |
3.1.1 按服务供给主体 |
3.1.2 按服务对象 |
3.2 社区健康服务的属性 |
3.2.1 社会效益属性 |
3.2.2 经济效益属性 |
3.2.3 双重属性的关系 |
3.3 社区健康服务的特征 |
3.3.1 多主体 |
3.3.2 多层次 |
3.3.3 混合型 |
第四章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参与主体 |
4.1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参与主体 |
4.1.1 政府 |
4.1.2 市场主体 |
4.1.3 社会组织 |
4.1.4 自然人 |
4.2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多元主体的参与方式 |
4.2.1 政府的参与方式 |
4.2.2 社会组织的参与方式 |
4.2.3 市场主体的参与方式 |
4.2.4 自然人的参与方式 |
4.3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多元主体责任划分 |
4.3.1 政府的责任定位 |
4.3.2 社会组织的责任定位 |
4.3.3 市场主体的责任定位 |
4.3.4 自然人的责任定位 |
4.4 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协调 |
4.4.1 多元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 |
4.4.2 多元主体之间的协调关系 |
第五章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实证研究 |
5.1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需求调查研究 |
5.1.1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设计 |
5.1.2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需求调研人群和方式 |
5.1.3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需求问卷编制 |
5.1.4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需求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5.2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
5.2.1 覆盖范围广 |
5.2.2 内容逐步丰富 |
5.2.3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
5.2.4 信息共享模式初步形成 |
5.3 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
5.3.1 社区健康服务的碎片化 |
5.3.2 城乡社区健康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 |
5.3.3 社区健康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突出 |
5.3.4 居民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不高 |
5.3.5 多元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 |
第六章 上海市“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构建 |
6.1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 |
6.1.1 体育健身 |
6.1.2 医疗保健 |
6.1.3 养老护理 |
6.2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构成要素及建立原则 |
6.2.1 构成要素 |
6.2.2 建立原则 |
6.3 国内外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运行的实践经验 |
6.3.1 国外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运行的实践经验 |
6.3.2 国内社区健康服务体系运行的实践经验 |
6.4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模型构建 |
6.4.1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需求要素选取及分析 |
6.4.2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模型的基本思路 |
6.4.3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6.4.4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6.4.5 模型构建结论 |
6.5 “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6.5.1 政治上的可行性 |
6.5.2 经济上的可行性 |
6.5.3 社会上的可行性 |
6.5.4 技术上的可行性 |
第七章 健全上海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
7.1 整合法律法规构建“三位一体”的社区健康服务体系 |
7.1.1 出台权威的法律 |
7.2 着力夯实健康社区建设 |
7.2.1 完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
7.2.2 推动健康服务资源的下沉和均等化 |
7.2.3 加快服务平台建设 |
7.3 加快完善社区基本健康服务 |
7.3.1 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
7.3.2 加强“智慧健康”项目建设 |
7.4 倡导个人在健康管理中的主体责任 |
7.4.1 加强健康宣传和引导 |
7.4.2 加强对非健康方式的引导 |
7.5 有效推动社会多元力量参与 |
7.5.1 培育和鼓励健康类社会组织发展 |
7.5.2 推广企业健康管理模式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1.1 研究内容总结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社区健康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广西现行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评价 |
前言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构建 |
前言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三位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现状分析 |
前言 |
资料来源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卫生适宜技术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4 论文篇章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卫生技术评估 |
1.1 卫生技术评估类型 |
1.2 卫生技术评估理论和研究进展 |
1.3 卫生技术评估的基本步骤 |
1.4 主要卫生技术评估方法 |
2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研究现状 |
2.1 我国农村卫生技术需求研究现状 |
2.2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研究现状 |
第三章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1 本研究总体框架 |
2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
2.1 农村卫生需求调查 |
2.2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 |
2.2.1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 |
2.2.2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 |
2.2.3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法 |
2.3 拟定项目示范地推广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清单 |
3 质量控制 |
3.1 设计阶段 |
3.2 调查阶段 |
3.3 调查后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1 农村卫生技术需求 |
1.1 县乡村主要健康问题 |
1.2 卫生服务提供者卫生技术需求 |
1.3 主要常见病卫生技术需求 |
2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 |
2.1 卫生技术系统综述评价总体结果 |
2.2 治疗技术和诊断技术系统综述评价示例 |
3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 |
3.1 筛选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基本步骤 |
3.2 卫生技术评估专家基本情况 |
3.3 卫生技术评分资料分析 |
4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 |
4.1 访谈专家基本情况 |
4.2 具有可比性的访谈指标 |
4.3 卫生技术访谈结果分析 |
5 本章小结 |
5.1 卫生需求调查小结 |
5.2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循证医学系统综述评价小结 |
5.3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小结 |
5.4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小结 |
6 各示范地拟推广应用的卫生适宜技术清单 |
第五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
1 方法学讨论 |
1.1 研究整体设计和构思 |
1.2 农村卫生需求调查设计 |
1.3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 |
1.4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设计 |
2 对主要结果的讨论 |
2.1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需求现状 |
2.2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循证医学研究 |
2.3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综合评分 |
2.4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定性评价 |
3 结论和政策建议 |
3.1 结论 |
3.2 政策建议 |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和主要内容 |
1.5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描述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历程 |
2.2 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
2.2.1 卫生财力资源短缺 |
2.2.2 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且技术水平低 |
2.2.3 卫生物力资源不足 |
2.2.4 卫生管理资源 |
2.3 农村卫生资源主体供给能力低下 |
2.4 市场配置农村卫生资源的结果 |
第三章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中的财政投入问题分析 |
3.1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中财政投入的总量分析 |
3.2 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中财政投入的公平性分析 |
3.2.1 政府间卫生投入的非公平性 |
3.2.2 政府卫生投入结构失衡 |
3.3 财政投入现状下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服务质量分析 |
3.3.1 传染病和地方病治理不力 |
3.3.2 农村妇幼保健水平低下 |
3.3.3 农村居民医疗负担加重且健康情况日益恶化 |
3.3.4 农村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低下 |
第四章 政府卫生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政府对卫生资源属性认识不清与过度依赖市场 |
4.2 财政投入追求政绩的目标导向 |
4.3 分税制改革遗留下的制度矛盾 |
4.4 公共财政职能缺位 |
第五章 构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中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医疗改革的目标并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 |
5.2 基于卫生服务产品属性划分基础下确定供给的责任分工 |
5.3 加强中央政府对农村卫生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
5.4 增加财政投入总量并进行结构调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相关理论依据 |
1.2.4 简要评论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农村社区(Community) |
1.3.2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
1.3.3 通科医学(General practice)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我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历史变迁 |
2.1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 |
2.1.1 1949年之前 |
2.1.2 1949年—1970年代末期 |
2.1.3 197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 |
2.1.4 1990年代初期—21世纪初期 |
2.1.5 2000年—至今 |
2.2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原因和影响 |
2.2.1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原因 |
2.2.2 我国农村医疗体制衰退的影响 |
2.3 现阶段我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探索之路——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2.3.1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阶段 |
2.3.2 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 |
2.3.3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任务与发展要求 |
2.3.4 村级卫生机构资源拥有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国际比较 |
3.1 发达国家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变迁过程 |
3.1.1 英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2 美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3 澳大利亚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4 德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1.5 新加坡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2 发展中国家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程及现状 |
3.2.1 墨西哥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2.2 泰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3.3 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经验和对我国的启示 |
3.3.1 国外政府医疗保障制度的典型模式分析 |
3.3.2 国外医疗卫生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3.3.3 国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
3.3.4 国外关于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研究及其局限 |
3.3.5 我国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模型评价与存在的问题 |
4.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模型评价 |
4.1.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评价方法选取 |
4.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4.2.1 思想观念及相关研究滞后 |
4.2.2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
4.2.3 农村社区投入不足,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简陋 |
4.2.4 社区医疗各项制度问题凸显 |
4.2.5 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滞后 |
4.2.6 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模式陈旧 |
4.2.7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补偿机制不完善 |
4.2.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展中忽略了对农民筹资意向的解读 |
4.3 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效果评价 |
4.3.1 工作情况总结 |
4.3.2 满意度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1 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1.1 航头镇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做法 |
5.1.2 章丘市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做法 |
5.1.3 张家港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建设的做法 |
5.2 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案例分析 |
5.2.1 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运行效果 |
5.2.2 东海县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
5.3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地区比较 |
5.3.1 主要做法 |
5.3.2 存在的共性问题 |
5.4 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经验教训 |
5.4.1 经验 |
5.4.2 教训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
6.1 把握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
6.1.1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 |
6.1.2 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 |
6.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6.2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6.2.1 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工作 |
6.2.2 进一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
6.2.3 发展全科医学,提高服务质量 |
6.2.4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6.2.5 建立有乡土特色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6.2.6 完善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经济补偿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潍坊市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公共卫生相关研究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农村公共卫生相关概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特点 |
第二章 国内外成功案例 |
2.1 国外成功案例 |
2.1.1 英国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1.2 法国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1.3 加拿大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1.4 印度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1.5 泰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1.6 巴西公共卫生建设及启示 |
2.2 国内成功案例 |
2.2.1 重庆市黔江经验 |
2.2.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经验 |
2.2.3 长春市朝阳区经验 |
2.3 成功案例比较 |
第三章 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状况 |
3.1 卫生资源配置状况 |
3.2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
3.3 公共卫生监督执法 |
3.3.1 医药卫生安全监管 |
3.3.2 农村药品两网建设 |
3.4 医疗保障制度 |
3.5 试验区人民医院托管镇街卫生院 |
3.5.1 医患关系 |
3.5.2 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关系 |
第四章 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镇街卫生院所发展速度慢、技术水平低 |
4.1.2 农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 |
4.1.3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存在漏洞 |
4.2 农村公共卫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有关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足 |
4.2.2 政府投入不足 |
4.2.3 专业人才缺乏 |
4.2.4 卫生资源与群众需求不匹配 |
4.2.5 城乡卫生资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 |
4.2.6 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不到位 |
第五章 完善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的对策建议 |
5.1 提高管理人员思想重视程度 |
5.2 健全公共卫生投入机制 |
5.2.1 明确公共卫生的投入方向 |
5.2.2 完善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投入机制 |
5.2.3 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公共卫生服务领域 |
5.3 完善农村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
5.3.1 制定长期人才规划,适时补充卫技人才 |
5.3.2 完善用人机制 |
5.3.3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与培训 |
5.4 建立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
5.4.1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制度 |
5.4.2 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
5.4.3 整合现有医疗保障资源 |
5.5 推行城乡公共卫生一体化发展 |
5.5.1 区、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发展 |
5.5.2 管理、培训、服务三位一体发展 |
5.5.3 治疗、防疫、保障三位一体发展 |
5.6 推行卫生系统信息一体化建设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调查问卷 |
1、坊子区卫生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 |
2 、坊子区就医情况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三位一体” 促进农村卫生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长春市鹿乡特色小镇建设研究[D]. 赵悦.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2]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思想研究[D]. 王绍青.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1)
- [3]理论、实践和制度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研究[D]. 赵国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4]上海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研究[D]. 赵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6)
- [5]农村合作医疗六十年跨越[J]. 张自宽,赵亮,李枫. 当代人, 2017(03)
- [6]广西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D]. 吴腾燕. 广西医科大学, 2014(10)
- [7]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评估筛选研究[D]. 李雪梅. 山东大学, 2012(12)
- [8]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基于公共财政的视角[D]. 周玲. 西北大学, 2010(10)
- [9]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周航. 东北林业大学, 2010(12)
- [10]潍坊市坊子区农村公共卫生对策研究[D]. 孟丽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