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

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杨森[1](2020)在《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状态预测研究》文中提出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保护系统、事故照明等直流负荷供电。保障直流系统的可靠、持续供电则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优化检修管理为题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以蓄电池内阻为退化特征量,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蓄电池退化趋势预测方法。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基于LSTM算法建立相关影响要素与蓄电池内阻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根据蓄电池的浮充时长、浮充电压、均充时长等要素预测蓄电池的内阻变化趋势。相对于相似的研究而言,本文采用EEMD分解进行数据预处理后,可以有效的增加预测模型的复杂度、提升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但是蓄电池运行的历史数据有限,在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容易出现过拟合的现象,即在训练集上表现出较高的准确率,但是在测试集上出现预测准确率较低的情况。针对此方面的不足,本文引入Drop Out算法增强其泛化能力,在训练过程中通过改变神经元状态,降低单个超级神经元出现的几率,使得训练所得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能力。其次,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方法构建蓄电池健康状态辨识模型,通过蓄电池内阻、运行环境温度等要素辨识蓄电池的健康状态,即蓄电池真实储能容量。结合蓄电池容量辨识的特点,分别对核函数、惩罚函数进行优化,提升辨识模型对于容量辨识的准确率,并结合之前内阻预测的结果,实现对蓄电池的最大储能容量退化情况的预测。最后,以变电站蓄电池综合成本最低为目标,构建蓄电池更换优化管理模型。将蓄电池的故障分为偶然故障和必然故障两类。根据蓄电池的历史运行数据和数据结果,分别估算蓄电池的偶然故障概率和必然故障概率及其对应的故障损失。综合考虑变电站一次设备的运行年限、站内接线的故障容错性以及蓄电池的故障等要素,估算蓄电池综合成本。最终采用两所变电站的实际案例对比分析了其蓄电池更换方案,指出对于负荷较高、投运时间相对较长的变电站应适当提前蓄电池的更换时间,降低故障带来的经济损失。

张锶恒[2](2020)在《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接入的配电变压器选型定容规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配电变压器(简称配变)是配电网中的重要电力设备,因其在配电网中分布广泛,长运行时间等特点,具有很高的节能降损价值。如何进行经济、科学的配变投资决策,是规划建设安全、可靠、经济的配电网的重要课题。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具有清洁高效、控制灵活等特点,其中光伏(photovoltaic,PV)电源以其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优点受到了极大关注。近年来,大量分布式光伏低压并网。其出力的波动性与随机性加剧了配变重过载风险。储能作为可控型DG,并网后其充放电功率控制有助于改善配变的负载均衡度,进而影响配变的定容决策。因此,本文开展了考虑分布式光伏及储能接入的配变选型定容规划,具体工作如下:为了准确评估PV出力的间歇性、不确定性对于配变运行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了负荷与光伏出力的不确定性模型;从配变的电压、负载率与运行损耗三方面提出了考虑不确定的配变时序评估指标,并设置不同负荷类型、不同天气场景、不同光伏渗透比和不同配变型号容量条件进行仿真计算,研究PV接入低压配电网后对于配变选型定容规划产生的影响。接着综合了配变物理、运行、经济寿命,建立了配变可变寿命模型;针对光伏接入后对配变使用寿命的影响,提出基于可变寿命的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模型,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上述全寿命周期模型,考虑了储能主动调控策略影响,提出了计及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接入影响的配变容量双层规划方法,模型方面,上层模型以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为目标,决策配变容量型号;下层模型计及光伏与负荷不确定性影响,对状态变量设置机会约束,并在分析配变全寿命周期各成本子项随运行年数变化特性的基础上,以配变低压侧等效注入有功方差最小或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决策配变可变寿命及各运行年数下的储能充放电控制时序。算法方面,采用灾变遗传算法求解上层问题,调用GAMS求解器CONOPT以及点估计法联合求解下层问题。并通过仿真对比,验证了规划方法的可靠性。最后选择了两种型号配变,归纳总结了不同负荷类型、户均光伏装机容量、户均光储配置比下配变户均容量规划推荐表。

樊海伟[3](2020)在《X房地产公司GZSWD项目价值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X房地产公司是一家以开发自有科研教育用地的项目公司,该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开发、运营自有的GZSWD项目,其主要功能是写字楼、生物医药研发及制造等的综合体项目。在X房地产公司启动招商工作时,受地方政府政策调整,该项目所在地生物岛管委会对X公司的招商工作干预,后双方达成协议GZSWD项目将被以股权收购形式被生物岛管委会的上级公司A公司收购,但对GZSWD项目的价值评估时,双方就评估方法、第三方机构等资产评估的细节存在分歧,致使项目收购停滞。本论文从公正的第三方立场对GZSWD项目的评估单位的选择、评估方法的选择、收益期的计算、折现率的选取等方面展开论述,对双方公司存在争议的评估方法的选择重点介绍,阐述GZSWD项目使用收益法的理由。在折现率的选择上本论文不同于行业常用的单一折现率计算,选用风险累加法及租售比法分别确定两个不同的折现率,对GZSWD项目在未来的收益期内的净收益进行计算,给项目真实评估过程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本论文在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折现率选取时,提出利用租售比法快速计算项目估值,对房地产交易市场成熟、信息获取更加透明的市场中,运用该方法较快速确定项目估值;同时利用常规的风险累加法进行对比验证,对房地产项目估值案例提供借鉴作用。

罗一宇[4](2020)在《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海洋石油领域,设备的维护与更新具有特殊性。海上作业人员受限于技术、工具、场地等条件只能进行简单的维保,一旦发生较为严重的故障,就必须请求工程师技术支援,或者将设备拆除送修,因此,较陆地生产企业而言,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的设备需要更高的可靠性。在关键设备的管理上,存在现有的设备关键性分类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以及对更新方案的评价方法多凭经验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南海东部某平台以及其UPS更新项目为例,对设备关键性评估以及关键设备更新决策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海洋石油平台的关键设备大多采用一用一备的冷/热备用组合系统,主要包含UPS、外输泵、吊机等。关键设备的平均开工时间可用度分析,其数值普遍处于0.99974~0.99993之间。影响海洋石油平台设备更新决策的关键要素是设备的可用度和平台年产量。因此,平台关键设备更新的决策思路是从设备的可用度出发,结合停工损失计算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从而通过年费用最小法比较得出最为经济的更新方案。操作要点是搜集旧设备以及新设备在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历史故障记录,确定平台的产量及其递减率。在我国已投产超过15年的30座低产量的老旧平台上,当设备的可用度未发生显着劣化时,建议预期的新设备购置费用不大于221万元。在UPS系统更新项目的实践中表明,基于可用度的预期年均费用法最小设备更新决策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在该项目中,采用优化后的国产整体替换方案比原厂替换方案在预期寿命周期成本上要降低106.8224万元,成本变动38.4%。实例研究表明,设备更新方案的预期年均费用对修复率μ变化的敏感度为1.33,敏感度最高。因此,建议无论决策结果如何,都应通过整合厂家维修资源、吸取其他油田的维护经验、培训现场人员和提前准备配件等措施,降低新设备预期的平均修复时间,从而提高修复率,保证更新方案的经济性。

罗维[5](2020)在《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对专利权价值的评估研究 ——以A公司生物制药专利为例》文中认为步入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乃至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国与国、企业与企业竞争之间已然成为核心力量。专利权作为一项重要的知识产权,其中凝聚着脑力劳动与人类智慧,在国民经济建设、企业战略转型、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专利权价值实现路径的拓宽,其在转让交易、质押融资、出资入股、法律维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随之而来的专利权价值评估也显得尤为重要,做好专利权价值评估工作,方能充分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传统评估方法中收益法对专利权价值评估运用较多,但也有局限性,而成本法和市场法的适用性逊于收益法导致运用较少。鉴于此,有必要对专利权价值评估方法作更深入的研究,由于专利权具有实物期权特质,而且充分考虑到未来专利权投资的不确定性,因此实物期权法应用前景相当广阔。本文拟从实物期权法的角度研究专利权价值评估并建立二叉树价值评估模型运用到实际案例分析中,以期填补我国在实物期权法评估无形资产的部分空白,为评估机构对专利权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提供合适的理论性建议。文章总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从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入手,对国内外现有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主要研究内容、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行的技术路线;其次是论文的理论支撑部分,包括专利权的相关概念和价值评估理论、专利权价值的实现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等内容;然后对传统评估方法对专利权价值评估的适用性作了分析,得出结论:收益法适用但有局限,成本法其次,市场法基本不适用;再然后便是对实物期权法及二叉树模型的研究,文章阐述了实物期权法及二叉树相关概念及理论知识,着重对实物期权法在专利权价值评估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专利权价值评估的二叉树模型以及确定了模型参数;再然后从一个实际案例入手,分别运用了传统评估方法中的收益法和构建了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对待估专利权进行了价值评估,评估结果为收益法3813.77万元,实物期权法5833.582万元,其中差值2019.812万元即为待估专利权的期权价值,随后对两种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全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指出本次研究尚存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卢亚东[6](2020)在《基于动态LCA的啤酒发酵罐碳足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的与日俱增,碳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核算产品碳排放及其生命周期成本是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以及指导、改进、完善产品绿色设计的核心。生命周期评价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现阶段评价产品对环境影响的主流方法,随着LCA方法的广泛应用,其理论方法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基于LCA方法计算产品碳足迹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缺乏时间方面的考虑尤为突出。本文主要研究动态生命周期评价法(Dynamic Life Cycle Assessment,DLCA),包括基于该方法的碳足迹计算、生命周期成本研究和发酵罐碳足迹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首先,以某型号的啤酒发酵罐为研究对象,根据发酵罐构造和制造过程,确定发酵罐系统边界,收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清单数据,并建立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排放模型。核算啤酒发酵罐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足迹,研究结果发现发酵罐生命周期中生产制造阶段的碳排放占比最高,其次是运行阶段和报废处理阶段。原材料的制造阶段和发酵罐的使用阶段造成的碳排放较多,因此在进行低碳生产时,首先考虑使用碳排放系数较低的原材料,其次是提高使用阶段的能源利用率,最后考虑提高原材料的回收率。其次,为找到影响碳足迹结果的动态因素,将计算碳足迹时的数据分为不同类型,对数据进行动态识别,将动态数据分为时间范围和技术进步两类。列举了五类环境影响类型,对其中的全球变暖潜能和生态毒性进行了时间相关性研究,为动态LCA方法的建立奠定基础。然后,在传统LCA基础上加入时间考虑和经济成本分析,使用情景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法对技术进步进行动态分析,建立动态LCA方法,并建立动态LCA碳足迹分析模型。以啤酒发酵罐为例使用动态LCA法计算碳足迹,研究发现基于传统LCA计算的结果低估了发酵罐的环境影响。在装备一般经济寿命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动态碳足迹因素,给出了最佳寿命的定义,并使用改进量子遗传算法预测了发酵罐的最佳寿命。最后,在动态LCA的碳足迹分析模型中加入成本分析,根据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思想提出了装备的可持续性指数的定义,可持续性指数定义为设备满足生产时降低环境影响的能力指数,并开发出啤酒发酵罐的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装备属性模块、装备成本模块和动态LCA碳足迹模块,系统对于发酵罐的碳排放计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成[7](2019)在《企业专利价值评估 ——以A公司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繁荣,专利、商誉、计算机软件等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人们对无形资产作用的重视程度在提升,世界各国和企业越来越认识到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科学评价无形资产价值,特别是专利的价值,已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中小科技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对发展中的企业来说,专利价值评估也是企业资产管理、生产运营、投融资管理的客观需要。本文在梳理专利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目前各类专利价值评估方法,包括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实物期权法的特点和存在的局限性;进而探讨了一种基于收益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专利估价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A公司的一项专利进行了评价和结果验证;最后通过专利价值评估过程中反映出的A公司在专利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基于收益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专利估价方法的讨论和对A公司发明专利高压电缆线芯温度监测技术进行实际评估,可为A企业和其他企业在专利评估和专利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价值。

裴建川[8](2019)在《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刚性立体生物床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文中认为河流湖泊的黑臭水体水域宽广且与生物圈直接接触,对其处理技术的基本要求是不产生二次污染物且成本低,对此生物膜法具有显着的优势。但生物膜法存在着启动慢,广阔水域中全水域大量投放成本高、生物膜易形成堵塞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其优势的发挥和实际应用。针对生物膜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文在深入研究了生物膜的基本特性和生物膜法工程特性的基础上,探索了刚性立体生物床及其在广阔水域中人工移动分区域净化、异地搬运直接使用再利用的工程技术模式,研究了其特性并进行了工程实践,显示出低成本、启动快、净化效率高的优势,为实现低成本快速治理黑臭水体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处理技术和装置。首先,开发了一种生物与水体接触良好、抗堵塞、能搬运的刚性立体生物床。通过生物膜的载体纤维上端固定,下端自由端的结构,使其下部自由端能够在水流冲击力的作用下摆动,产生摆角力使形成堵塞的生物膜断裂,有效防止了相邻段生物膜粘结形成的堵塞;生物填料采用正三角交叉排列,实现了低水流阻力的水流与生物膜的良好接触;对钢、PVC、竹三种刚性框架的抗冲击性进行比较,选出了刚性最强的钢框架,其抗冲击性比传统软性床体框架高10.2倍;尼龙钢丝绳立体生物膜骨架承重能力比传统方式高2倍以上;床体20d内完成挂膜,其挂膜量高达768 mg/L,是传统浮床挂膜量的2倍;刚性立体生物床使用寿命长7年,是工程常用床体的3.5倍。刚性立体生物床为河流湖泊黑臭水体的广阔水域低成本修复奠定了基础与装置保障。其次,研究了刚性立体生物床在不同流速水体中的工程应用特性,利用刚性立体生物床可整体移动的特点,研究了刚性立体生物床的分区域净化模式。结果显示,在1100 m3静流水体区域(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中,水域铺设率为0.6%,经30 d运行后,CODCr、TN、TP较原水分别减少了33%、20%、10%,相比不移动的原位净化,至少节省9.4 d的时间和2/3的成本。在大流速水体(温岭市大溪河为例)中,研究了床体防堵能力和工程应用可行性,结果显示:水流变化可对生物膜产生5.6-8.5 N的剥离力,防堵效果显着,经15 d运行后,在覆盖率仅有2.8%的情况下,CODCr、TN、TP较原水分别减少了9%、9%、8%,工程年成本仅为传统人工浮岛技术的0.38倍。对刚性立体生物床实施异地搬运,直接使用已经形成的生物膜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其启动时间由挂膜所需20日缩短到1日启动,实现了快速启动,不仅实现了立体生物床重复利用大幅降低成本、还缩短了施工和治理时间。刚性立体生物床在静流广阔水域中的分区域治理、大流速水体中的防堵塞应用及异地搬运直接使用快速启动为黑臭水体高效低成本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参考。异地搬运直接利用快速启动,刚性立体生物床在静流广阔水域中的分区域治理、大流速水体中的防堵塞应用为黑臭水体高效低成本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参考。最后,针对未管纳地区污染负荷高、传统生物-生态技术使用受限难题,本论文分别研发了厌氧水解以及硫酸亚铁电催化预处理与刚性生物床的耦合处理技术。结果显示:厌氧水解模块应用于玉皇山基金小镇生活污水排放口作为预处理技术,经过55 d的运营,CODCr、TN、TP已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标;硫酸亚铁电催化模块应用于温岭市大溪河工业污水排放口作为预处理技术,经过8个月的运营,CODCr、TP、TN四类水质指标去除率分别为69%、65%、86%、73%,提升为四类水,净化效果明显,为其大规模工程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和案例参考。

周圆[9](2019)在《基于健康状态的变压器运维策略及经济寿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变压器状态评价对专家主观经验依赖程度较大,评价结果不完全准确、客观。电力公司现有的运维方式下检修计划制定不够完善,检修或退役决策时较多关心可靠性,较少考虑经济性,经常出现实际该退役的变压器继续运行,实际不该退役的变压器提前退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电网规模进一步增大,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变压器状态评价方法,需要将变压器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起来考虑。在满足变压器可靠性的基础上,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检修计划,以达到变压器在退役时,其使用价值最大化,经济性最佳,从而提高变压器资产管理水平,提高电力公司经济水平。本文利用近年来在线监测与在线/离线检测技术发展积累的大量数据,综合数据驱动方法和物理模型,开展变压器状态评价、故障概率计算和经济寿命预测三大部分研究工作。第一部分,从多源全景状态信息中筛选指标建立变压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评价指标基础上建立变压器状态评价博弈式证据理论模型评价变压器绝缘状态,最后基于绝缘状态评价结果建立变压器综合健康指数计算模型;第二部分基于综合健康指数建立变压器故障概率预测模型;第三部分,基于故障概率预测模型建立综合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以全寿命周期年均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优化检修时间和检修程度,得到年均成本最低对应的经济寿命。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有:(1)确定变压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专家主观权重与数据信息熵权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同时考虑了专家经验和数据本身变化规律;利用Jousselme距离改进传统证据理论,并将改进证据理论运用到变压器状态评价中,解决了传统证据理论当不同因素之间冲突时融合结果出现错误的问题,实例研究表明,本文模型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设备实际状态。(2)将变压器故障概率按运行年限划分成偶然故障期和老化故障期,在偶然故障期,建立基于综合健康指数的故障概率指数函数模型;在老化故障期,建立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变压器故障概率预测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综合健康指数、等效运行年限和历史故障率对故障概率的影响。最后实例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比现有模型得到的结果准确率更高。(3)提出寿命效率指数量化检修对运行寿命的延长作用;综合考虑运维成本、检修成本、中断成本和广义折旧成本建立变压器全寿命周期年均成本模型;以年均成本最低为判据,采用杜鹃优化算法对检修时间、检修程度和服役寿命进行寻优,得到变压器最佳经济寿命;最后采用所提出模型对理想新变压器和在役运行的变压器进行了经济寿命评估。

李智威,孙利平,唐学军,贺兰菲,王江华,汪洋,张凌乐,王磊,周秋鹏,柯方超[10](2018)在《输电线路经济寿命计算与验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开展了输电线路经济寿命计算与验证研究。首先论述了电网设备经济寿命研究的背景和经济寿命定义,其次介绍了经济寿命计算的几种方法。再次,以输电线路为例,开展了110kV输电线路经济寿命计算,并与实际寿命数据比较,分析了存在的差异。最后论述了经济寿命的应用场景分析,并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

二、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状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蓄电池状态监测研究现状
        1.2.2 蓄电池健康状态预测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数据驱动的蓄电池内阻预测研究
    2.1 预测模型构建
        2.1.1 整体架构
        2.1.2 蓄电池内阻预测部分模型架构
        2.1.3 蓄电池健康状态辨识部分模型架构
    2.2 基于LSTM神经网络的内阻预测模型及其优化
        2.2.1 LSTM模型简介
        2.2.2 数据样本的预处理
        2.2.3 基于EEMD改进的LSTM预测模型
    2.3 蓄电池内阻预测模型分析与训练优化
        2.3.1 案例简介
        2.3.2 基于DropOut算法的模型训练优化
        2.3.3 基于集成学习算法的模型训练优化
第3章 基于SVR的蓄电池实际容量辨识
    3.1 SVR模型简介
    3.2 SVR模型参数优化
        3.2.1 核函数的选择
        3.2.2 惩罚参数和核函数参数的优化
    3.3 辨识结果分析
        3.3.1 训练样本的收集与整理
        3.3.2 辨识流程
        3.3.3 模型参数的确定
        3.3.4 辨识结果分析
第4章 基于经济寿命的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检修策略研究
    4.1 蓄电池故障分类
    4.2 变电站蓄电池偶然故障评估模型构建
    4.3 基于健康状态预测的变电站蓄电池必然故障评估模型构建
        4.3.1 直流负荷统计与供电时长估算
        4.3.2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站内设备故障率估计
        4.3.3 基于统计特征的蓄电池偶然故障评估模型
    4.4 变电站蓄电池故障模型参数辨识
        4.4.1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蓄电池偶然故障概率分布参数辨识
        4.4.2 必然故障模型的参数辨识步骤
    4.5 基于经济寿命的变电站蓄电池检修优化管理研究
        4.5.1 变电站蓄电池的经济寿命分析
        4.5.2 基于经济寿命的变电站蓄电池优化检修模型构建
        4.5.3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蓄电池优化更换方案求解
    4.6 案例分析
        4.6.1 案例简介
        4.6.2 变电站蓄电池成本估算
        4.6.3 蓄电池更换优化方案求解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2)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接入的配电变压器选型定容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传统配电网配电变压器规划原则
        1.2.2 光伏并网对配变影响研究现状
        1.2.3 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及其寿命评估研究现状
        1.2.4 配变规划及储能调控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机理分析
    2.1 考虑光伏接入不确定性的配变模型
        2.1.1 考虑不确定性的光伏出力模型
        2.1.2 考虑不确定性的负荷出力模型
        2.1.3 考虑光伏接入的配电变压器模型
    2.2 考虑不确定性的配电变压器时序评估指标
        2.2.1 配变低压侧电压不确定性时序指标
        2.2.2 配变负载率不确定性时序指标
        2.2.3 配变运行损耗不确定性时序指标
    2.3 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变压器的影响分析
        2.3.1 算法流程
        2.3.2 算例选择
        2.3.3 不同负荷类型对配变的影响
        2.3.4 不同天气类型与光伏接入容量对配变的影响
        2.3.5 不同配变型号容量配置下分布式光伏并网对配变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不确定性的配电变压器全寿命周期建模
    3.1 配电变压器可变寿命建模
        3.1.1 物理寿命模型
        3.1.2 运行寿命建模
        3.1.3 经济寿命建模
    3.2 考虑负荷与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配变全寿命周期成本建模
    3.3 求解方法
        3.3.1 三点估计法求解输出随机变量各阶原点矩
        3.3.2 Gram-Charlier级数展开式拟合输出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函数
    3.4 考虑负荷与光伏不确定性的配变可变寿命与LCC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光伏与储能接入的配电变压器规划
    4.1 数学模型
        4.1.1 上层优化规划模型
        4.1.2 下层优化运行模型
    4.2 求解算法
        4.2.1 上层优化规划模型求解算法
        4.2.2 下层优化运行模型求解算法
    4.3 仿真研究
        4.3.1 配变可变寿命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4.3.2 负荷和光伏出力不确定性的影响分析
        4.3.3 储能主动调控作用效果分析
    4.4 有源配电网配电变压器最优户均容量配置表
        4.4.1 无源配电网中配变最优户均容量推荐表
        4.4.2 无储能配置的有源配电网中配变最优户均容量推荐表
        4.4.3 有储能配置的有源配电网中配变最优户均容量推荐表
    4.5 本章小结
总结与期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A 配电变压器名牌参数
附录 B 五类天气下光伏最大出力及形状参数
附件

(3)X房地产公司GZSWD项目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价值评估方法
        1.2.1 房地产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1.2.2 房地产项目价值评估的常用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GZSWD项目价值评估起因
    2.1 X房地产公司GZSWD项目简介
        2.1.1 项目布局及功能性介绍
        2.1.2 GZSWD项目独特性介绍
    2.2 X房地产公司GZSWD项目被A公司收购
    2.3 X公司与A公司的价值评估值差异
        2.3.1 双方各自聘请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2.3.2 双方对该项目价值评估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房地产项目价值与评估方法的选择
    3.1 房地产项目价值
        3.1.1 GZSWD项目价值体现
        3.1.2 影响房地产项目价值的主要因素
        3.1.3 房地产项目价值实现方式
    3.2 GZSWD项目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
        3.2.1 GZSWD项目价值评估的原则
        3.2.2 GZSWD项目评估方法的选择依据
        3.2.3 GZSWD项目使用收益法评估的技术路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ZSWD项目价值评估参数的选择
    4.1 GZSWD项目收益期的测算
        4.1.1 收益期测算的种类
        4.1.2 GZSWD项目收益期测算
    4.2 GZSWD项目收益折现率的选择
        4.2.1 GZSWD项目折现率确定的指导原则
        4.2.2 GZSWD项目折现率的分析计算
    4.3 GZSWD项目在使用收益法估值中的其他参数选择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X房地产公司项目价值评估过程及结果
    5.1 GZSWD项目评估准备阶段工作
        5.1.1 评估工作启动前的基本情况介绍
        5.1.2 评估基准日的约定及相关财务基础数据
    5.2 GZSWD项目收益额评估计算过程
        5.2.1 评估假设
        5.2.2 评估依据
        5.2.3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4 选定租售比做折现率进行收益额测算
        5.2.5 选定风险累加法折现率进行收益额测算
    5.3 GZSWD项目评估结果
        5.3.1 两种折现率计算出的租金净收益结果
        5.3.2 最后取定的评估结果
        5.3.3 评估结果的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海洋石油设备管理现状研究
    2.1 海洋石油生产的特殊性
    2.2 海上石油平台设备概况
        2.2.1 海洋石油平台设备管理现状
        2.2.2 现行设备分级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2.3 现行设备更新决策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海洋石油平台设备关键性评估
    3.1 设备关键性的评估方法
    3.2 确定评估要素及权重
    3.3 选择评价人员和评分
    3.4 设备关键性等级划分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可靠性的关键设备更新方案评价方法
    4.1 关键设备可靠性的度量
        4.1.1 可靠性指标的特征量
        4.1.2 可靠性特征量分析与选择
        4.1.3 失效率与修复率的计算
        4.1.4 关键设备可用度的计算
    4.2 可靠性的效益
        4.2.1 可靠性的经济评价原则
        4.2.2 海洋石油平台关键设备可靠性的经济评价
    4.3 关键设备的年均费用
        4.3.1 旧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
        4.3.2 新设备的预期年均费用
    4.4 基于可用度的更新决策分析
        4.4.1 更新决策方式对比
        4.4.2 平台产量对更新决策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验证
    5.1 背景介绍
    5.2 UPS系统更新改造方案
        5.2.1 原厂升级(大修)方案
        5.2.2 国内UPS整体更换方案
    5.3 各更新方案评价与决策
        5.3.1 可用度决策方法
        5.3.2 基于可用度的预期年均费用最小决策方法
    5.4 决策结果与分析
        5.4.1 决策结果优化
        5.4.2 工程效益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5)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对专利权价值的评估研究 ——以A公司生物制药专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行业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专利权价值的定义及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
        1.3.2 专利权评估理论及方法方面的研究
        1.3.3 专利权评估模型的构建及实证方面的研究
        1.3.4 国内外文献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2 专利权价值评估的相关知识及理论
    2.1 专利权及专利权价值评估相关概念
        2.1.1 专利权
        2.1.2 专利权价值评估
    2.2 专利权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础
        2.2.1 生产费用价值理论
        2.2.2 均衡价值理论
        2.2.3 边际效用价值理论
        2.2.4 货币时间价值理论
    2.3 专利权价值评估的目的
        2.3.1 专利权增资、出资入股
        2.3.2 专利权转让交易
        2.3.3 专利权质押融资
        2.3.4 专利权对外维权
        2.3.5 维护企业资产完整
    2.4 影响专利权价值评估的因素
        2.4.1 自身因素
        2.4.2 外部因素
3 传统方法评估专利权价值的缺陷
    3.1 市场法
        3.1.1 市场法的概念
        3.1.2 市场法的计算方法
        3.1.3 市场法的使用条件
        3.1.4 市场法评估专利权价值的缺陷
    3.2 成本法
        3.2.1 成本法的概念
        3.2.2 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3.2.3 成本法的使用条件
        3.2.4 成本法评估专利权价值的缺陷
    3.3 收益法
        3.3.1 收益法的概念
        3.3.2 收益法的计算方法
        3.3.3 收益法的使用条件
        3.3.4 收益法评估专利权价值的缺陷
4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研究
    4.1 实物期权理论概述
        4.1.1 实物期权的定义
        4.1.2 实物期权的特征
        4.1.3 实物期权的分类
    4.2 实物期权法评估专利权价值的适用性
        4.2.1 专利权内含实物期权类型
        4.2.2 专利权内含实物期权特征
    4.3 基于二叉树期权定价法的专利权价值评估模型
        4.3.1 二叉树模型简介
        4.3.2 模型的建立
        4.3.3 模型参数的选取
5 A生物制药公司专利权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5.1 评估案例简介
        5.1.1 A生物制药公司简介
        5.1.2 评估目的
        5.1.3 评估基准日
        5.1.4 评估对象及范围
    5.2 运用收益法对A公司生物制药专利价值评估
        5.2.1 收益法评估模型设定
        5.2.2 收益法评估模型主要参数的选取
        5.2.3 收益法评估结果
    5.3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对A公司生物制药专利价值评估
        5.3.1 二叉树模型评估中各参数的估计
        5.3.2 二叉树模型评估结果
    5.4 收益法与实物期权法评估结果比较评析
        5.4.1 评估结果的比较
        5.4.2 评估方法的比较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6)基于动态LCA的啤酒发酵罐碳足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A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1.3.1 论文结构框架
        1.3.2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3 拟采用的方法
    1.4 本章小结
2 发酵罐碳足迹研究
    2.1 发酵罐的设计
        2.1.1 发酵罐设计过程
        2.1.2 夹套设计
        2.1.3 壁厚的确定
        2.1.4 发酵罐的支撑
    2.2 发酵罐的制造
        2.2.1 筒体制造
        2.2.2 筒体抛光
        2.2.3 筒体配对
        2.2.4 封头加工
    2.3 碳足迹理论分析
        2.3.1 碳足迹定义
        2.3.2 碳足迹的计算方法
        2.3.3 碳足迹的计算工具
    2.4 碳足迹计算流程
        2.4.1 目标与范围的确定
        2.4.2 功能单位的选取
        2.4.3 系统边界的确定
        2.4.4 输入数据的获取
    2.5 碳足迹模型的建立
    2.6 发酵罐碳足迹实例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传统LCA法的动态研究
    3.1 动态LCA
    3.2 LCA数据类别
    3.3 动态因素识别
        3.3.1 动态消耗数据
        3.3.2 动态特征因子
        3.3.3 动态加权因子
    3.4 环境影响类别的动态识别
        3.4.1 全球变暖潜能
        3.4.2 酸化
        3.4.3 水体富营养化
        3.4.4 光化学烟雾
        3.4.5 生态毒性
    3.5 GWP的计算原理
    3.6 生态毒性的动态表示原理
    3.7 本章小结
4 动态LCA碳足迹模型的建立
    4.1 SA情景分析法
    4.2 BP神经网络算法
    4.3 动态LCA模型
        4.3.1 技术进步
        4.3.2 时间范围
    4.4 基于动态LCA的发酵罐碳足迹实例分析
    4.5 时间步长的敏感性分析
        4.5.1 物质清单的时间步长影响
        4.5.2 全球变暖潜能的时间步长影响
        4.5.3 生态毒性的时间步长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发酵罐动态LCA成本分析
    5.1 最佳寿命
    5.2 设备经济寿命的数学模型
    5.3 环境影响
    5.4 量子遗传算法
    5.5 最佳寿命求解模型
    5.6 本章小结
6 发酵罐碳足迹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 系统整体设计
        6.1.1 系统开发背景
        6.1.2 系统开发工具
        6.1.3 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6.2 系统各模块详细设计及实现
        6.2.1 登录功能的实现
        6.2.2 装备属性的输入
        6.2.3 装备成本模块
        6.2.4 动态LCA碳足迹模块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全文总结
    7.2 创新点
    7.3 不足之处
8 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1 致谢

(7)企业专利价值评估 ——以A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1.2.3 研究评述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企业专利价值评估概述
    2.1 知识产权价值理论及特点
        2.1.1 知识产权价值理论
        2.1.2 专利的特点
    2.2 企业专利评估理论
        2.2.1 专利评估
        2.2.2 专利评估原则
        2.2.3 专利评估假设
    2.3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第三章 企业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
    3.1 专利价值的评估方法
        3.1.1 市场法
        3.1.2 成本法
        3.1.3 收益法
        3.1.4 实物期权法
    3.2 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性
        3.2.1 成本法局限性
        3.2.2 市场法局限性
        3.2.3 收益法局限性
        3.2.4 实物期权法局限性
    3.3 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条件
    3.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3.4.1 基于收益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专利价值评估方法
        3.4.2 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确定
        3.4.3 专利评估指标因素分析
        3.4.4 权重的确定
        3.4.5 模糊综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以A公司为例
    4.1 A公司专利及评估方法选择
        4.1.1 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4.1.2 A公司专利价值评估原则
        4.1.3 评估方法
    4.2 专利行业背景和评估模型的参数确定
        4.2.1 专利基本原理及盈利模式
        4.2.2 上游行业-电力行业情况
        4.2.3 电力设备检查行业情况
        4.2.4 委估专利的历史销售情况
        4.2.5 委估专利的销售预测情况
        4.2.6 委估专利的收益年限及技术替代率的确定
        4.2.7 分成率的取值上、下限
        4.2.8 技术提成率的调整系数(模糊评价)
        4.2.9 计算技术提成率
    4.3 专利价值的计算过程
        4.3.1 计算税后知识产权超额收益
        4.3.2 计算折现率
        4.3.3 计算思路
        4.3.4 折现率的确定过程
    4.4 专利价值的确定
        4.4.1 专利价值的估算值
        4.4.2 专利价值的可靠性验证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A公司专利价值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5.3 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8)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刚性立体生物床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我国水体污染现状
    1.2 黑臭水体的特征及成因
    1.3 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应用现状
    1.4 生物-生态修复法的研究现状
        1.4.1 微生物强化技术
        1.4.2 生物膜技术
        1.4.3 植物净化技术
        1.4.4 微生物强化-植物耦合净化技术
    1.5 生物-生态修复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难题
    1.6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2章 刚性立体生物床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2.1 黑臭水体生物修复的工程特性分析
    2.2 刚性立体生物床的构建
        2.2.1 构建原则
        2.2.2 刚性立体生物床的立体构架
    2.3 刚性立体生物床特性研究
        2.3.1 生物床生物堵塞特性研究与防堵塞性能解析
        2.3.2 刚性结构与抗冲击性能解析
        2.3.3 生物膜生成规律研究
        2.3.4 生物膜污染物净化特性研究
        2.3.5 使用寿命特性研究
    2.4 刚性立体生物床系统构建及性能研
        2.4.1 刚性立体生物床系统构建
        2.4.2 微生物-植物复合刚性立体生物床模块系统性能研究
        2.4.3 刚性立体生物床系统与现有技术净化效果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刚性立体生物床对黑臭水体治理的工程特性研究与工程实践
    3.1 广阔静流水体工程应用特性研究与实践
        3.1.1 工程应用区位特点
        3.1.2 工程区域水质
        3.1.3 工程应用特性研究与实践
        3.1.4 分区域净化过程人工移动作用分析
        3.1.5 经济性分析
    3.2 大流速动态河段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3.2.1 工程应用区位特点
        3.2.2 工程区域水质
        3.2.3 工程实践过程与方法
        3.2.4 工程特性和应用效果分析
    3.3 刚性立体生物床异地搬运直接使用快速启动工程实践
        3.3.1 再利用区位及水质特点
        3.3.2 不同区位间的搬运实践
        3.3.3 刚性立体生物床异地再利用快速启动工程实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纳管区域进水水体的预处理与生物床集成处理技术及应用
    4.1 引言
    4.2 预处理技术构建及可行性研究
        4.2.1 生活污水未纳管区厌氧水解模块化预处理技术可行性研究
        4.2.2 工业废水未纳管区电催化预处理技术可行性实验研究
    4.3 未纳管区域预处理集成刚性立体生物床工程应用工艺构建与工程实践
        4.3.1 未纳管区域黑臭水体修复工程应用工艺构建
        4.3.2 未纳管区域黑臭水体修复工程构建工艺的实践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性分析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基于健康状态的变压器运维策略及经济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价
        1.2.2 变压器故障概率计算
        1.2.3 变压器经济寿命
    1.3 本文工作内容
第2章 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价及健康指数计算
    2.1 引言
    2.2 变压器绝缘健康状态评价指标体系组成
    2.3 变压器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2.3.1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专家主观权重
        2.3.2 基于信息熵的客观权重
        2.3.3 基于博弈论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
    2.4 基于改进证据理论的信息融合方法
        2.4.1 Dempster-Shafer(D-S)理论
        2.4.2 改进证据融合方法
    2.5 变压器健康指数计算
        2.5.1 重要部件健康状态
        2.5.2 健康指数修正因子
    2.6 实例分析
        2.6.1 指标权重计算
        2.6.2 改进证据理论融合多源检测信息
        2.6.3 综合健康指数计算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变压器故障概率预测模型
    3.1 引言
    3.2 向量自回归模型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基本原理
        3.2.2 VAR模型求解过程
    3.3 变压器故障概率预测模型
        3.3.1 偶然故障期故障概率计算模型
        3.3.2 老化故障期故障概率计算模型
        3.3.3 检修对故障概率的影响
    3.4 模型参数拟合
        3.4.1 偶然故障期模型参数拟合
        3.4.2 老化故障期模型参数拟合
    3.5 实例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压器检修策略及经济寿命优化
    4.1 引言
    4.2 LEI模型
        4.2.1 变压器故障概率模型
        4.2.2 预试检修对故障概率的影响
        4.2.3 LEI模型
    4.3 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
        4.3.1 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
        4.3.2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4.4 基于杜鹃算法的全寿命周期成本优化
        4.4.1 杜鹃算法概述
        4.4.2 杜鹃算法优化变压器全寿命周期成本步骤
    4.5 实例分析
        4.5.1 新变压器经济寿命及检修策略优化
        4.5.2 在役变压器经济寿命及检修策略优化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文工作总结
    5.2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变电站直流系统蓄电池状态预测研究[D]. 杨森.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6)
  • [2]考虑分布式光伏与储能接入的配电变压器选型定容规划[D]. 张锶恒.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X房地产公司GZSWD项目价值评估研究[D]. 樊海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可靠性的海洋油气平台关键设备更新决策研究[D]. 罗一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二叉树模型的实物期权法对专利权价值的评估研究 ——以A公司生物制药专利为例[D]. 罗维.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6]基于动态LCA的啤酒发酵罐碳足迹研究[D]. 卢亚东.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7]企业专利价值评估 ——以A公司为例[D]. 李成.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用于黑臭水体修复的刚性立体生物床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D]. 裴建川. 天津大学, 2019(06)
  • [9]基于健康状态的变压器运维策略及经济寿命研究[D]. 周圆.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10]输电线路经济寿命计算与验证研究[J]. 李智威,孙利平,唐学军,贺兰菲,王江华,汪洋,张凌乐,王磊,周秋鹏,柯方超. 电气技术与经济, 2018(05)

标签:;  ;  ;  ;  ;  

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两种计算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