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冰碛及冰碛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不同地区冰碛及冰碛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一、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东旭,王军朝,杨栋[1](2018)在《川藏交通干线帕隆藏布段冰碛物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冰川运动的遗迹,冰碛物由于其宽级配、大孔隙、非均质、渗透性等特点,成为川藏铁路和高速公路帕隆藏布路段规划选线中的一类特殊岩土体,并与藏东南地区的冰川型地质灾害具有关联,使得帕隆藏布流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冰碛物物性特征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和室内外测试结果,归纳了冰碛物的分布特征、沉积构造、物理性质和工程力学特性,梳理了冰碛物的物理力学研究进展,凝练了帕隆藏布流域冰碛物研究中的3个关键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下一步研究思路,旨在为后续的冰碛物研究和川藏交通干线规划与建设管理提供参数依据。

杨玉卿,吴瑞棠[2](1991)在《鉴别冰碛岩的重要方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豫西罗圈组3条剖面、30多个样品的粒度参数及粒度频率分布的研究、综合分析国内外典型冰碛岩、冰碛物及假冰碛岩的资料,提出平均值、偏度、直方图及散点图在鉴别冰川堆积物中有独特作用,也是区分假冰碛岩的有效方法,而其它参数和图件则有多解性.

陆松年,丁宝兰[3](1983)在《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冰碛岩和假冰碛岩的区别标志是冰川地质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兰迪姆和弗兰克斯(1968)曾利用粒度分析资料有效地区分了冰碛物、冲积扇、泥石流和冰水沉积物,这些样品取自现代或新生代的未固结的松散物质。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前寒武纪冰碛岩的粒度分析资料报道甚少,虽然格伦德(1962)曾试图利用薄片中统计的粒度变化来区分挪威始寒武纪“冰碛岩”及其共生岩石,但对其成因并未得出肯定性结论。

李媛媛[4](2013)在《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古冰川沉积物磁化率及化学特征与环境》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湖泊、黄土与古土壤、深海沉积物等连续沉积体的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作为环境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对于非连续、能够反映特定时段气候变化的沉积体,如冰川沉积物的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的研究却较少涉及。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10个典型冰川发育山地冰碛物磁化率和地球化学常量元素进行研究,并与黄土、湖泊、深海和泥石流等典型的第四纪沉积物以及不同区域的表土的磁化率进行对比,采用质量磁化率和频率磁化率探讨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冰碛物质量磁化率呈宽幅波动,介于3.01-1808.80×10-8m3kg-1,平均值147.84×10-8m3kg-1;频率磁化率值较低、且波动幅度小,介于0-6.89%,平均值为1.37%。不同时空条件下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不同,即同一地点不同冰期(冰阶)冰碛物的磁化率变化不明显;而不同地点同一冰期磁化率的差异显着。影响冰碛物磁化率的主导因素是母岩的岩性条件,气候条件呈现较复杂的关系。采用化学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R-型因子分析和指示气候环境的各项指标sa,saf,残积系数,淋溶系数,A-CN-K三角模型,对冰碛物的化学元素特征进行探讨,并分析了冰碛物地球化学元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冰川沉积物化学常量元素SiO2为最多,其次为Al2O3,再次为Fe2O3,说明本研究区出现富铝铁化现象。其中SiO2随着纬度的升高,含量依次降低。呈现与表土相反的规律。同一山地,冰川沉积物中SiO2的含量年代越久,其含量越高。冰川沉积物中CaO的含量均较高,平均值为6.26,主要以粗粒生物碎屑形态存在于冰川沉积物中,进一步印证了冰川沉积物的化学风化程度低。冰川沉积物的硅铝率平均值6.55,硅铝铁率平均值5.76与CIA值平均值65.30,化学风化强度小,表明冰川沉积物的形成环境为干燥寒冷的。A-CN-K模型共同指示出冰川沉积物大体上处于化学风化的初级阶段,只有很少部分处于低级的中等风化水平。本文的研究可为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的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它所带来的是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环境变化是当今全球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可以提高对青藏高原地区及我国东部地区基础研究工作的水平,对冰川沉积物分布、特征以及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可以作为我们深入了解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演化的基础,所得到的科研成果必会成为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料。

吕聪[5](2011)在《粘土冰碛物中有机氯溶剂吸附特性和限制性孔隙对其ERD生物修复影响》文中认为由于有机氯溶剂在工业、商业上的广泛使用及不当处理,导致有机氯溶剂通过挥发、泄露、以及废水排放等途径进入大气、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中,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其中四氯乙烯(PCE)、三氯乙烯(TCE)和1,1,1-三氯乙烷(1,1,1-TCA)为最常见的地下水有机氯污染物。吸附过程,直接影响着有机氯溶剂在粘土冰碛物中裂隙-基质间的迁移扩散速度,对有机氯溶剂在环境中迁移、转化、归宿和降解修复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目前,仅有少部分学者针对有机氯溶剂PCE、TCE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而其降解产物如二氯乙烯(DCE)、一氯乙烯(VC)、1,1,-二氯乙烷(1,1-DCA)和一氯乙烷(CA)等的吸附特性研究尚未报道。另外,粘土冰碛物中微孔隙的孔径大小及分布特征,直接影响着特定还原脱氯细菌在粘土冰碛物裂隙-基质间的生长、迁移,从而影响还原脱氯细菌与电子供体和有机氯溶剂混合、接触的有效性,最终控制着粘土冰碛物中有机氯溶剂的ERD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时间及效果。目前,关于粘土冰碛物基质中的限制性孔隙及其分布特征对特定还原脱氯细菌生长、迁移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对丹麦污染场地的水文地质特征、地质沉积历史、以及粘土冰碛物的物理化学特征等进行详尽地调研,为后续实验结果的讨论提供详尽的背景资料。结果表明,所有粘土冰碛物样品岩性均为粘土底碛。Vadsbyvej场地粘土冰碛物主要沉积于Weichselian冰期晚期,起源于波罗的海区。H?je T?strupvej场地与Vadsbyvej场地位于相同的地质构造区域,地质沉积历史与Vadsbyvej场地的粘土冰碛物相同。Rug?rdsvej场地粘土冰碛物主要形成于Weichsel冰河时期,区域的地质构造显示,上层的沉积岩形成于冰川和冰融化的各种活动期间。所有样品的比表面积总体在10-14 m2/g之间,且与样品中粘土含量可能存在较好的相关性。矿物组成基本相同,主要以石英、方解石和长石为主,有少量的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含量约在23%-27%之间,有机碳含量均低于0.1%,约在0.02%-0.08%之间。其次,本文通过批次实验,分别对3个污染场地粘土冰碛物中有机氯溶剂(PCE、TCE和1,1,1-TCA)及其降解产物进行了详尽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有机氯化合物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d。从实际角度出发,其线性吸附等温线优于Freundlich等温线。对于有机氯乙烯而言,PCE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特性最为显着,线性分配系数Kd值为0.84-2.45L/kg,其次是TCE,cis-DCE和VC,其线性分配系数Kd值分别为0.62-0.96、0.17-0.82和0.12-0.36 L/kg。对于有机氯乙烷而言,1,1,1-TCA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特性最为显着,线性分配系数Kd值为0.2-0.45L/kg,其次为1,1-DCA和CA,其线性分配系数Kd值分别为0.16-0.24和0.12-0.18 L/kg。上述结果表明,有机氯化合物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特性与化合物本身的疏水特性相关。另外,通过本文logKoc和logKow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式预测所得的有机氯溶剂及其降解产物的logKoc值,明显高于经验公式中所得的logKoc值。通过有机氯乙烯化合物的吸附线性分配系数Kd与粘土矿物含量、比表面积SSA和有机碳含量foc间的多元回归分析得知,有机氯溶剂及其降解产物在低有机碳含量(foc<0.1%)的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特性,不仅仅依赖于粘土冰碛物中的有机碳含量foc,其他因素如粘土矿物含量和比表面积SSA至少和有机碳含量foc具有同等重要的贡献。将Abdul经验公式、本文提出的logKd-logKow和logKd-logKoc回归公式应用于Rug?rdsvej场地的数据中,结果表明,Abdul的经验公式很明显地低估了cis-DCE和VC在粘土冰碛物中的吸附能力。通过本文提出的回归方程式评估所得的结果,与场地地下水样品数据相比,浓度数据更加有可比较性,且显示了较好的污染物cis-DCE和VC在孔隙水中的浓度比。该结果和通过场地特定的Kd值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明显地比Abdul的经验公式或其他早期提出的经验公式更具有可应用性。因此,为了较好地完成现场评估,基于本文中所研究的三个污染场地以及对不同粘土冰碛物单元/条件,所提出的logKd-logKow关系式比单独利用某一个场地测定的Kd值进行的场地评估更为准确。最后,本文通过BSEM技术及Image J软件分析,对粘土冰碛物中孔隙结构、孔径大小及分布特征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还原脱氯细菌在粘土冰碛物中的生长、迁移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场地、同一场地不同深度粘土冰碛物样本中的孔隙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Vadsbyvej,Gl. Kongevej和Sortebrovej场地所得的大孔隙度(D>0.1μm)分别在6%-14%、6%-12%和6%-16%之间,占实验室重量分析法测得的总孔隙度的50%左右。粘土冰碛物中存在的大孔隙主要在1-10μm之间,且直径100μm<D<1μm的大孔隙,其组成的孔隙度约占总孔隙度的30%-50%。与文献粘土类土壤/沉积岩中孔径范围(0.01-0.3μm)存在显着的差异。另外,本文粘土冰碛物中的裂隙开度均小于50μm,与文献综述中总结得出的粘土冰碛物中的裂隙开度范围一致(约为1-100μm)。场地粘土冰碛物的大孔隙度在三维空间上并不具有良好的内连通性。Vadsbyvej场地粘土冰碛物中大孔隙度与粘土矿物含量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1,与比表面积(SSA)和粒度中值(D50)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和0.35。目前,已分离出18个还原脱氯细菌,分别鉴定为Desulfitobacterium sp., Sulfurospirillum sp., Desulfomonile sp., Desulfuromonas sp., Geobacter sp., Dehalococcoides sp. and Dehalobacter sp.菌种。其形状主要以杆状、球菌状和圆盘形为主,其典型直径或宽度在0.3-1μm之间。其中,还原脱氯菌种KB1主要以球菌状存在,直径小于1μm。通过对实际Sortebrovej场地注入菌种KB1?第1566天后检测的还原脱氯度数据与粘土冰碛物岩心样品中孔隙度数据结合并分析,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得的大孔隙度与场地还原脱氯细菌脱氯度数据具有很好的对应性,丹麦粘土冰碛物中约占总孔隙度的30-50%左右的大孔隙度(100μm<D<1μm),为还原脱氯细菌从具有较高渗透性的砂条带/裂隙迁移至低渗透性粘土冰碛物基质内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说明在外界作用下,如注入还原脱氯细菌,并同时注入足够的电子供体及其他营养盐等,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还原脱氯细菌很可能从较高渗透性的砂条带迁移至低渗透性粘土冰碛物基质内,并在其内部繁殖、生长。

王萍[6](2020)在《黔东地区南华纪裂谷型盆地锰矿成矿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硫循环与古气候记录》文中研究指明新元古代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地质历史事件,包括两次全球性的冰期事件—Sturtian(~720-663 Ma)和Marinoan(~654-635 Ma)冰期、全球性成锰事件。华南新元古代南华盆地完整地记录了从Sturtian冰期到Marinoan冰期的沉积地层序列,并且在间冰期沉积的大塘坡组底部沉积一套含锰层。目前的研究认为“大塘坡式”锰矿中锰的沉积过程包括两个阶段:(1)水体中的Mn2+在氧化环境中被氧化,形成锰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然后在地层中沉积下来;(2)在有机质富集的地层中,锰的氧化物或者氢氧化物被还原形成锰碳酸盐(菱锰矿)。南华盆地是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裂陷型盆地,锰矿的沉积是否受到裂陷盆地的控制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一般认为地质历史时期锰矿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对锰矿成矿环境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研究在全球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矿床分析,对黔东地区南华纪地层的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讨论了南华裂谷的盆地结构及其对“大塘坡式”锰矿的控制作用,恢复了锰矿成矿环境,包括南华盆地中的硫循环和古气候变化。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和认识:(1)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过程中,华南板块也发生裂解,在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形成南华裂谷盆地(I级)。南华裂谷盆地可分为武陵、雪峰两个次级裂谷盆地和二者之间的天柱-会同隆起(II级),在武陵次级裂谷盆地(II级)中又分为一系列次级的地垒和地堑盆地(III级),包括溪口-小茶园、松桃-古丈和玉屏-石竹溪断陷(地堑)盆地,甘龙-秀山和铜仁-凤凰隆起(地垒),在雪峰次级裂谷盆地(II级)中主要包括从江-城步断陷(地堑)盆地(III级),并且在III级地堑盆地中分布着一系列小的更次级的地堑盆地(IV级),包括贵州李家湾-道坨、西溪堡、大塘坡、大屋,湖南花垣民乐、烂泥田,重庆秀山笔架山等断陷(地堑)盆地。(2)通过对南华裂谷盆地的结构和华南“大塘坡式”锰矿分布位置的分析,发现裂谷盆地的结构对锰矿具有控制作用。南华裂谷盆地(I级)控制着“大塘坡式”锰矿成矿区的分布,次级裂谷盆地(II级)控制着锰矿成矿带的分布,III级地堑盆地控制着锰矿成矿亚带的分布,IV级地堑盆地控制着锰矿床的分布。在华南“大塘坡式”锰矿床中,从矿床的中心到边缘,大塘坡组含锰岩系的厚度和锰矿层的厚度逐渐变薄,矿石品位逐渐降低。(3)在南华盆地中,根据对李家湾矿区PM001和PM002剖面、高地矿区ZK2115钻孔和西溪堡矿区ZK4207钻孔南华纪地层中硫同位素的分析,提出盆地中一种新的硫循环模式。Sturtian冰期沉积的铁丝坳组和Sturtian冰期之后沉积的大塘坡组含锰岩系都具有异常高的草莓状黄铁矿δ34S值(铁丝坳组:+36.4‰至+60.6‰;大塘坡组:+29.1‰至+72.4‰),大塘坡组含锰岩系锰矿层中也具有异常高的CAS(carbonate-associated sulfate)δ34S值(+38.8‰至+69.8‰),并且锰矿层中出现异常的硫同位素分馏(△34S;δ34SCAS-δ34Spy;-11.6‰至+13.5‰)。在李家湾—西溪堡—高地地区,随着水深的加深,大塘坡组锰矿层的CAS和草莓状黄铁矿都表现出硫同位素深度梯度现象,随着水深的加深,CAS(李家湾:+49.3‰;西溪堡:+57.9‰;高地:+62.4‰)和草莓状黄铁矿(李家湾:+44.5‰;西溪堡:+59.8‰;高地:+61.6‰)的δ34S值逐渐升高。结合已发表的黄铁矿δ34S数据,发现在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层中的黄铁矿也具有深度梯度现象,从杨家坪—民乐—高地地区,随着水深的加深,草莓状黄铁矿δ34S的值逐渐增加(杨家坪:+17.7‰;民乐:+51.4‰;高地:+52.6‰)。值得注意的是,铁丝坳组和大塘坡组含锰岩系都具有异常高的TS(total sulfur)含量(2.2±1.1%)。地层中特殊的硫同位素和TS特征反映南华盆地中具有强烈的热液活动,并且热液流体可以携带大量的34S富集的H2S。裂谷盆地中的同沉积深大断裂可作为热液流体的通道,使热液进入到南华盆地水体中。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南华盆地中新的硫循环模式—热液释放34S富集的H2S模式。热液携带的大量的34S富集的H2S进入到南华盆地中,一部分直接与水体中的Fe2+结合形成草莓状黄铁矿,另一部分在浅水氧化环境中被氧化成硫酸盐,然后再通过微生物硫酸盐还原(MSR;microbial sulfate reduction)过程形成草莓状黄铁矿。与热液相关的相对富集34S的硫酸盐库与南华盆地中的硫酸盐库的垂直混合导致地层中的硫同位素深度梯度现象。该硫循环模式可以解释南华盆地中的特殊的硫同位素特征,也为研究半局限盆地中的硫循环过程提供新的见解,这一过程可能对新元古代海洋系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在南华盆地中,南华纪地层沉积过程中发生的热液活动影响时间长、范围广。热液活动从Sturtian冰期一直持续到间冰期,热液携带的H2S在南华纪地层具有广泛的记录,且主要以草莓状黄铁矿的形式存在。(4)Sturtian冰期-间冰期古气候的变化有利于“大塘坡式”锰矿的形成。CIA(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作为化学风化指标,也可以反映古气候的变化。在高地矿区ZK2115钻孔中,为了排除大塘坡组锰矿层中菱锰矿的形成对碎屑成分中CIA的干扰,分别对全岩和碎屑部分(去除菱锰矿)进行主量元素的分析,结果显示菱锰矿的形成不影响CIA的变化趋势。CIA从铁丝坳组冰碛岩(45-67)到大塘坡组锰矿层(60-72)和黑色页岩层(64-70)呈显着的增加趋势,表明从Sturtian冰期到间冰期期间,古气候从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的转变。在李家湾PM001和PM002剖面中,锰矿层厚度(PM001:1.2 m;PM002:4.6 m)明显小于ZK2115钻孔锰矿层的厚度(11 m),但是CIA都显示相似的趋势,说明锰矿层的厚度并不影响古气候的变化趋势。在Sturtian冰期-间冰期期间,由于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导致冰川消融,低温的海水和碎屑物质形成间歇性富氧底流。富氧底流携带大量的氧气进入到南华盆地深部,导致深部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由还原状态变成氧化状态,这也与前人认为的南华盆地水体的间歇性氧化观点一致。结合盆地中锰矿的形成过程,盆地深部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有利于锰的富集成矿。

褚高山,宋福增,张加泉[7](1988)在《江西德兴前震旦系镇桥组浅变质泥砾岩的成因》文中研究表明镇桥组浅变质泥砾岩成层出现于元古界双桥山群中,厚度不大,但层位比较稳定,上下接触关系清楚。泥砾岩具有独特的沉积相,据资料分析,认为可能属冰川成因。

杨径舟[8](2017)在《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文中提出重庆市秀山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湘、渝、黔交界处,是大塘坡式锰矿的重要富集区。该地区锰矿沉积经历了气候转暖造成的sturtian冰期消融,具有明显的温暖气候标志,保存了大量的局限水体沉积环境记录,是研究南华系大塘坡组沉积环境的理想地区,又能为研究大塘坡式锰矿富集沉积提供环境演化的依据。研究区南华系主要由千子门组,大塘坡组,南沱组沉积地层组成。其中大塘坡组为陆缘局限浅海的台-棚沉积体系,体系内又以混积台地、混积局限陆棚、大陆斜坡为主。陆缘局限浅水相沉积结构与沉积构造主要包括:波状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及平行层理,局部有小型交错层理,包卷层理等。结合SiO2/Al2O3,Al2O3/(Al2O3+Fe2O3),Fe2O3+TiO2等判别图解,推测物源为陆缘输入掺合了热液作用的影响,其中锰矿石的特征表现出岛弧和大陆边缘的双重特征,这可能与深部热水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属于局限浅水沉积。通过对比现代或近代成锰盆地的实际沉积速率,目标层位锰极为富集、局部沉积单层厚度较大,反映早期锰质岩的沉积速率可能比现代实例略高。古气候的研究表明研究区大塘坡组早期经历了多期次温湿—干冷气候转变,水动力条件在大塘坡期整体稳定的背景下具有初期相对动荡的特点;对古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表明了锰矿的富集、成岩有较为严格的氧化还原条件,根据V/Cr,Ni/Co,U/Th比值判定为次富氧——氧化环境,Mo元素富集规律的研究也表明锰矿可能经历了从氧化到次氧化的渐变过程,持续性富养盐水的注入对锰富集成矿影响较大。基于古水深推算在不考虑热事件影响下,初步推断:近陆缘Model-T型盆地的古海水水温多数应在20-23℃之间,对于一些台盆海底水温在14℃左右;在大塘坡早期,因受季节性富氧冰水、河流、洪流、地面径流注入的影响,海水水温相对会更低一些。Model-P型盆地的古海水水温相对略低,中上水文层13-22℃左右;从成锰角度分析,底层海水因周期性持续受外海深水富氧盐水洋流影响,海底水温4-13℃。结合现代海洋研究实例,现代波罗的海底层水温相对稳定,一般在4-6°C左右。鉴于大塘坡期,特别是初期,由冰期-间冰期转换过程中,有反复,其海水水温可能更低。根据现代高纬度海洋调查,在海底形成类似龙卷风的“龙卷冰水”,海底局部水温迅速冷却至零下。这种情况,在低纬度地区的小冰期也是有可能的。结合现代海洋研究实例,对古水体盐度的研究表明海水分层明显,表层水盐度约为7.6-8.2‰,明显受陆缘淡水注入的影响;持续的高频富氧或含氧盐水流的周期性注入,致使盆地深水区底部水含盐度增加,但总体保存在咸淡水体条件下,海水盐度约为11.3-16.1‰;期间,在一些演化阶段,盐度较高,达到25.4-28.9‰。菱锰矿中有机碳含量为1.42%2.48%,平均2.02%,碳泥质岩中含量为0.61%4.19%,平均2.59%,表明了存在火山作用的证据,火山作用提供了较高的地热场所,存在微生物的大量繁殖。K/Na,Sr/Ba比值研究表明盐度的变化趋势与锰质的富集趋势十分吻合。

崔之久[9](1988)在《论混杂堆积和混杂岩的成因判别原则与标志》文中认为 关于混杂堆积和混杂(砾)岩的成因判别,系涉及(岩相)古地理重建和层控矿床形成与展布规律等重大问题。由于学科的发展和大量新概念的建立,人们对混杂堆积和混杂岩沉积特征的认识已大大深化,从其“无序”的总背景中已提出种种“有序”的形态和成因信息。故此对以前被识别为“冰碛”成固的混杂堆积物或混杂岩已纷纷提出泥石流成因解。当然,并不是“非冰碛即泥石流堆积”,因为混杂成因是多种多样的。这一问题涉及范围之广,在时

田景春[10](1990)在《桂北下震旦统层序及沉积相特征——以桂北三江震旦系剖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区下震旦统发育,出露良好,是扩充和完善我国峡东层型剖面的重要地区之一。依据岩石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的方法、及与邻区的对比,本文对桂北地区下震旦统进行了新的划分:由下向上划分为长安组、富禄组、铁丝坳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各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冰碛泥石流相、冰筏-正常海洋相、浊流相、滨外陆棚浅滩相、滩间洼地区,并简述了沉积相的时空演化规律。这些研究对解决整个南方震旦纪地层划分对比的统一及沉积相的时空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川藏交通干线帕隆藏布段冰碛物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冰碛物的分布与沉积特征
    1.1 冰碛物的分布特征
    1.2 冰碛物的沉积与构造特征
2 冰碛物的物理性质研究
    2.1 物质组构与粒度特征
    2.2 冰碛物形成年代测定
    2.3 冰碛物基本物性指标
3 工程力学性质研究
    3.1 冰碛物的土力学特征
    3.2 工程力学指标参数
        3.2.1 承载力指标
        3.2.2 抗剪强度及应力应变指标
    3.3 冰碛物的渗透性
    3.4 冰碛物的稳定性
4 存在问题与展望
    4.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4.2 研究展望与建议

(4)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古冰川沉积物磁化率及化学特征与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冰川沉积物磁化率与化学元素研究概况
        1.2.1 冰川沉积物磁学特征研究概况
        1.2.2 冰川沉积物化学元素特征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2 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1 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自然条件
    2.2 青藏高原东北缘山地自然条件
    2.3 川西南山地自然条件
    2.4 华北山地自然条件
3 冰川沉积物磁化率特征与分析
    3.1 环境磁学原理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冰碛物磁化率呈宽幅波动
        3.3.2 冰碛物频率磁化率
        3.3.3 不同时空条件下冰碛物的磁化率特点不同
4 冰川沉积物磁化率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4.1 气候因素
    4.2 频率磁化率对气候的指示作用
    4.3 母岩岩性
    4.4 磁化率与冰川侵蚀强度
5 冰川沉积物化学元素特征与分析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仪器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常量元素含量与组成特征
6 化学元素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6.1 常量元素氧化物相关性分析
    6.2 元素的活动性与迁移顺序
    6.3 第四纪冰川沉积物化学环境参数的指示意义
    6.4 A-CN-K 三角模型
        6.4.1 青藏高原东部冰川沉积物剖面的 A-CN-K 三角模型分析
    6.5 地球化学元素 R 型因子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5)粘土冰碛物中有机氯溶剂吸附特性和限制性孔隙对其ERD生物修复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有机氯溶剂的来源及危害
        1.1.1 来源、使用情况
        1.1.2 物理化学性质
        1.1.3 危害
    1.2 有机氯溶剂的污染现状
    1.3 有机氯溶剂在土壤及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
    1.4 有机氯溶剂在介质中的吸附
        1.4.1 吸附平衡模型
        1.4.2 有机氯溶剂吸附特性的影响因素
        1.4.3 有机氯溶剂在粘土冰碛物中吸附特性的研究进展
    1.5 有机氯溶剂的生物修复技术
        1.5.1 生物降解途径
        1.5.2 生物强化还原脱氯修复技术
        1.5.3 限制性孔隙对微生物在土壤/沉积岩中生长、迁移的影响
    1.6 电子扫描电镜技术
        1.6.1 简介
        1.6.2 在土壤/沉积岩孔隙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1.7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7.1 选题依据
        1.7.2 研究内容
        1.7.3 研究目标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材料
    2.2 场地特征描述
        2.2.1 污染场地
        2.2.2 水文地质特征
        2.2.3 岩心样品采集
        2.2.4 土样理化特征
    2.3 吸附实验
        2.3.1 吸附平衡实验
        2.3.2 吸附等温线
        2.3.3 吸附量的校对计算
        2.3.4 吸附模型分析
    2.4 粘土冰碛物中孔隙结构、孔径分布特征
        2.4.1 预处理
        2.4.2 样本制备
        2.4.3 图像数据的理论分析
    2.5 检测分析方法
        2.5.1 气相色谱-质谱联机
        2.5.2 背散射电子扫描显微镜
    2.6 数据处理
        2.6.1 色谱-质谱分析
        2.6.2 数字图像分析
第3章 污染场地特征
    3.1 地质特征
    3.2 地质沉积历史
    3.3 粘土冰碛物理化特征
        3.3.1 岩性
        3.3.2 湿容重及孔隙度
        3.3.3 氧化还原态
        3.3.4 粒度分布特征
        3.3.5 比表面积
        3.3.6 粘土矿物组成及含量
        3.3.7 有机碳含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吸附实验
    4.1 吸附平衡动力学
    4.2 吸附等温线
    4.3 线性分配系数
    4.4 回归模型预算logK_(oc)(logK_d)
    4.5 多元相关性分析
    4.6 logK_d/logK_(oc)-logK_(ow) 回归模型应用于Rugardsvej 场地
    4.7 展望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限制性孔隙对还原脱氯细菌在粘土冰碛物中生长、迁移的影响
    5.1 文献粘土类土壤/沉积岩中孔径分布特征
    5.2 孔隙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5.3 孔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5.4 裂隙开度
    5.5 孔径与粘土理化特征间相关性
    5.6 还原脱氯细菌的理化特征
    5.7 孔径分布对还原脱氯细菌在粘土冰碛物中生长、迁移的影响
    5.8 展望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创新性成果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黔东地区南华纪裂谷型盆地锰矿成矿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硫循环与古气候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沉积型锰矿沉积环境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研究进展和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华南板块的形成和裂解
    2.2 研究区新元古代地层
    2.3 区域构造
第三章 典型矿床—李家湾-道坨锰矿床
    3.1 矿区地质特征
    3.2 矿石特征
    3.3 资源储量
第四章 武陵次级裂谷盆地结构及其控锰作用
    4.1 裂谷盆地的研究方法
    4.2 武陵次级裂谷盆地地层分区
    4.3 岩相突变带
    4.4 含矿岩系古地理
    4.5 裂谷盆地结构
    4.6 裂谷盆地控矿作用
第五章 大塘坡式锰矿的硫同位素及盆地硫循环对热液活动的启示
    5.1 样品和分析方法
    5.2 分析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大塘坡式锰矿CIA的古气候解释及成矿意义
    6.1 样品和分析方法
    6.2 分析结果
    6.3 讨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7.1 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工作计划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研究现状
        1.3.2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主要内容
    1.5 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取得的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特征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矿产
    2.4 赋矿层位地质特征
        2.4.1 地层剖面及横向对比
第3章 古水体环境分析
    3.1 水动力条件分析
        3.1.1 海水可能的主要运动形式
        3.1.2 与大塘坡期成锰环境密切相关的水动力条件
        3.1.3 来自粒度分析的证据
    3.2 氧化还原条件分析
        3.2.1 主量和微量元素指标
        3.2.2 DOP指数(黄铁矿化程度指数)及铁硫同位素指标
        3.2.3 REE指标、Ce异常及其指标(Ce/Ce*)
        3.2.4 生物指标
    3.3 古水深分析
        3.3.1 基于古生物类型及古生态的分析
    3.4 古盐度
        3.4.1 基于微量元素的古盐度分析
        3.4.2 基于古盐度生物标志的古盐度分析
    3.5 古温度
        3.5.1 古温度公式测算
        3.5.2 基于近现代缺氧盆地深水区域菱锰矿形成的实例分析
        3.5.3 讨论
第4章 成锰盆地性质及其古地形地貌分析
    4.1 沉积相分析及沉积体系划分
    4.2 沉积盆地性质及其古地形地貌
第5章 古气候及物源分析
    5.1 基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古气候判别
    5.2 基于CIA/CIW的古气候判断
    5.3 大地构造属性
    5.4 母岩识别
    5.5 陆缘物质的供给速率及影响
        5.5.1 沉积速率计算
        5.5.2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川藏交通干线帕隆藏布段冰碛物特性研究进展[J]. 杨东旭,王军朝,杨栋.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08)
  • [2]鉴别冰碛岩的重要方法[J]. 杨玉卿,吴瑞棠. 地质科技情报, 1991(03)
  • [3]几个地区冰碛及冰碛岩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A]. 陆松年,丁宝兰.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5), 1983
  • [4]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古冰川沉积物磁化率及化学特征与环境[D]. 李媛媛.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5]粘土冰碛物中有机氯溶剂吸附特性和限制性孔隙对其ERD生物修复影响[D]. 吕聪. 吉林大学, 2011(09)
  • [6]黔东地区南华纪裂谷型盆地锰矿成矿环境及其控矿作用:硫循环与古气候记录[D]. 王萍.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7]江西德兴前震旦系镇桥组浅变质泥砾岩的成因[A]. 褚高山,宋福增,张加泉.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 1988
  • [8]重庆秀山大塘坡式锰矿成锰盆地沉积环境分析[D]. 杨径舟.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 [9]论混杂堆积和混杂岩的成因判别原则与标志[J]. 崔之久. 地质论评, 1988(04)
  • [10]桂北下震旦统层序及沉积相特征——以桂北三江震旦系剖面为例[J]. 田景春. 广西地质, 1990(02)

标签:;  ;  ;  

不同地区冰碛及冰碛基质的粒度频率分布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