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

泥炭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

一、泥煤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程宁[1](2020)在《黄曲霉A5p1脱色多类型染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等各个工业领域,我国每年排放的含染料工业有色废水将近7×108吨。因产品特性、外观颜色以及工艺流程的不同,含染料的工业废水组成十分复杂、水质参数波动范围极大。大多数染料是结构复杂的芳香族化合物,对水生动植物具有强烈毒害作用,并且化学性质稳定,对光、水和氧化剂具有非常强的抵抗作用,一旦释放到环境很难去除。微生物脱色技术是处理工业有色废水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传统的脱色微生物用于实际废水处理时,通常存在脱色底物单一、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差等共性问题,导致无法满足实际的工艺需求。因此,寻找具有广泛的脱色底物谱且适应条件广的脱色微生物,可以为染料废水的生物治理奠定前期基础。本文以课题组自行筛选并保藏的一株黄曲霉菌株A5p1(保藏号CGMCC.4299)为生物材料,研究对偶氮染料Direct Blue 71(DB71)、酞菁染料Direct Blue 86(DB86)和蒽醌染料Reactive Blue 19(RB19)的脱色特性,同时通过构建生物反应器探讨了该菌的实际应用潜能,并采用现代化分析手段对染料的脱色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黄曲霉活菌体脱色染料的基本特性。以15种不同类型的染料为脱色对象,考察黄曲霉A5p1对染料的脱色广谱性。结果显示,黄曲霉A5p1对染料的脱色效率为61.7%-100.0%,表明该菌具有一定的脱色广谱性。以偶氮染料DB71、酞菁染料DB86和蒽醌染料RB19为模型底物研究染料的脱色机制,结果显示,黄曲霉A5p1对偶氮类染料和酞菁类染料的脱色机制以生物吸附为主,对蒽醌染料则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在酸性条件下,黄曲霉对染料的生物吸附作用占主导地位,在碱性条件下,生物降解则是主要的脱色机制;当染料浓度高于500 mg/L时,偶氮染料和酞菁染料的脱色以生物降解作用为主,染料浓度低于500 mg/L时,生物吸附则发挥关键作用,这些结果表明,黄曲霉A5p1能够根据染料的种类、p H和染料浓度启用不同的脱色机制,脱色机制十分灵活。黄曲霉A5p1的广谱性和灵活性,反映了该菌能够适应条件多变的实际废水处理要求,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2)黄曲霉活菌体对染料的降解机理研究。在振荡条件下黄曲霉A5p1对高浓度的偶氮染料DB71(100-1000 mg/L)显示出较高脱色率(100%-75.8%),最佳p H为7.0,最佳温度为40℃。经气相质谱仪(GC-MS)和液相质谱仪(LC-MS)分析获得偶氮染料DB71的降解产物主要为萘胺、萘重氮、2-羟基-6-乙二酰基-苯甲酸和1-萘酚。酶分析实验表明,锰过氧化物酶(Mn P)、漆酶(Lac)和葡萄糖氧化酶(GOD)与该菌株降解偶氮染料相关。对于浓度为100-2000 mg/L的酞菁染料DB86和蒽醌染料RB19,该菌的脱色率分别为100%-80%和100%-50.8%,最佳p H均为7.0,最佳温度为40℃。酞菁染料DB86的降解产物为邻苯二甲酰亚胺,蒽醌染料RB19的降解产物主要为邻苯二甲酸和2-氨基-1-苯酚-4-磺酸。酶分析实验发现,Mn P、Lac和GOD酶参与染料DB86的降解过程,Mn P和GOD酶是染料RB19的脱色关键酶。(3)黄曲霉活菌体用于生物反应器脱色染料的效果研究。构建并运行工作体积为250 m L的填充床式生物反应器,连续处理模拟染料废水进行放大实验。生物反应器处理单一成分的染料废水,系统运行20 d,出水脱色率保持在90%以上,处理模拟混合染料废水系统运行30 d,出水脱色率保持在80%。在进水染料浓度为300 mg/L、p H 5.0的条件下,逐步提高反应器的进水浓度至500 mg/L,或逐步提高p H值至9.0,或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至24 h,生物反应器仍可长效运行至50 d,出水脱色率为70%左右,并且反应器内菌体细胞仍具有降解活性,展示了系统良好的运行稳定性和菌株的实际应用潜力。(4)黄曲霉非活性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机理研究。首先对黄曲霉生物吸附剂的吸附特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该菌对染料不仅具有显着的吸附能力,而且还可以耐受较高的环境温度(40℃),三种染料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34.1 mg/g(DB71)、139.8 mg/g(DB86)和43.9 mg/g(RB19)。通过电位滴定和FTIR对官能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吸附剂表面的氨基是负责菌体与染料结合的关键基团。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黄曲霉生物吸附剂对DB86的吸附过程以物理吸附为主,对RB19以化学吸附为主,对DB71则是两者的结合,表明黄曲霉生物吸附剂对三种染料的吸附机理存在差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MS)、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证实染料DB86主要被吸附于菌体表面,染料DB71和RB19可以通过薄弱的细胞壁进入细胞内部发生吸附,该结果说明染料DB71和RB19在吸附剂表面完成快速的物理吸附后,还可以在胞内获得更多的吸附位点继续发生吸附反应,吸附过程成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对于染料DB86,因吸附剂表面吸附位点的有限性,该染料只能在细胞表面进行以物理吸附作用为主的简单吸附过程。因此,染料在吸附剂上吸附位置的差异性,可能是黄曲霉A5p1对不同染料产生不同吸附机理的原因。

李俊[2](2019)在《周丛生物对有机染料的吸附降解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罗丹明B(Rhodamine B,下文简称RhB)又称玫瑰红B、是一具有鲜桃红色的人工合成的有机染料;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下文简称MB)又称次甲基蓝,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噻嗪类染料化合物;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下文简称MG)又称苯胺绿,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三苯甲烷类有机化合物。RhB、MB、MG都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生物毒性。周丛生物是一类生长在水体固体基质上的微生物群体,具有较强的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但是目前周丛生物对化学染料RhB、MB、MG的吸附和降解特性尚不明确。探讨在周丛生物灭活与未灭活条件下,不同周丛生物投放量,温度,p H和起始RhB、MB、MG的质量浓度对周丛生物对罗丹明B的吸附和降解特性的影响,并通过HPLC–MS分析周丛生物对RhB、MB、MG的降解机理,通过FT-IR分析反应前后的周丛生物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周丛生物对RhB、MB、MG具有一定的吸附和降解能力,在本试验周丛生物的用量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周丛生物对RhB、MB、MG的去除率逐渐增加;周丛生物去除RhB、MG其过程主要是2阶段的协同过程,涉及生物吸附和生物降解,以吸附为主;周丛生物去除MB其过程主要是生物吸附为主。研究结果表明,周丛生物对上述三种有机染料具有一定的吸附和降解能力,其中吸附占主导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周丛生物对RhB、MB、MG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71.66 mg/g、525.10 mg/g、987.76 mg/g。周丛生物对此三种有机染料的去除能力是MG>MB>Rh B。没有灭活的周丛生物去除RhB、MB、MG的最佳pH分别为6、7、7,最佳去除温度分别为30°C、25°C、35°C;灭活后的周丛生物对RhB、MB、MG的最佳吸附p H分别为6、7、7。最佳去除温度分别为20-30°C、30°C、35°C。吸附等温线以Langmuir模型和Freundlich模型拟合,灭活后的周丛生物对RhB、MB、MG的三种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模型。HPLC-MS检测结果表明周丛生物降解RhB产生一个分子量为391的中间产物;周丛生物降解MB主要是以生物吸附为主没有降解产物的产生;周丛生物降解MG产生一个分子量为226.1的中间产物4-(甲氨基)二苯甲酮。

王珍[3](2016)在《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提出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研究近年来获得大量的关注,由于其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特性,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用途。本文对两种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有:单分散交联氨基化PS-DVB-GMA磁性微球的制备与应用和油酰肌氨酸包覆Fe3O4接枝PGMA微球的制备。(1)采用种子溶胀聚合的方法,制备出单分散的PS-DVB-GMA交联微球,再通过乙二胺对微球表面进行功能化,然后在表面原位共沉淀制备出壳核型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通过各种形貌分析、化学组分的研究、磁性能研究,磁性高分子微球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表面具有氨基功能团,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达到吸附平衡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将磁性微球从水中迅速分离,从而达到重金属离子吸附剂的作用。(2)采用分散聚合的方法制备出核桃状的PGMA微球,再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出表面包覆油酰肌氨酸的Fe3O4磁流体,在高温下,使用乙二胺将磁性颗粒接枝在微球表面,形成磁性颗粒壳层,与(1)中所制备磁性微球相比,采用这种方法所制备的PGMA微球表面具有褶皱,大大增加其比表面积,在改性过程中可以使磁性微球表面包覆的磁性颗粒更多,磁含量更高且通过乙二胺的双氨基使微球GMA上的环氧基团与油酰肌氨酸的羧基发生化学反应,使磁性颗粒连接更牢,磁性颗粒不容易脱落,连接更为牢固,使其能被更好的应用。

王康乐[4](2014)在《粉煤灰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产生粉煤灰量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粉煤灰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粉煤灰主要来源于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煤的燃烧,是我国排量较大的一种工业废渣,与国外相比,我国对于粉煤灰的利用率较低,对于其更深层次的利用进展较为缓慢,所以,将粉煤灰变废为宝,对其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可用资源的再生,消除其对环境的污染,成为我国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再生开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粉煤灰固体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添加助溶剂的方法,分别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粉末和铝离子,经一系列实验结果可得,该方法提取效果较为理想。并进一步通过助溶法提取粉煤灰中的Al3+、Fe3+离子,将分离出的硅酸经高温高压碱溶后得到硅酸钠溶液,最终经一系列实验操作制得聚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再根据其絮凝作用与高岭土模拟废水进行絮凝实验。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1.使用碳酸钠作为助溶剂提取氧化铝,通过考察粉煤灰与碳酸钠的物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等实验条件对氧化铝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氧化铝的提取率最高可达60.16%。2.使用氟化铵为助溶剂提取粉煤灰中的Al3+离子,通过考察了粉煤灰与氟化铵的物料比、反应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铝离子提取率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Al3+离子的提取率最高可达72.19%。3.利用碳酸钠焙烧法中的最佳反应条件对粉煤灰进行处理,经硫酸酸浸等一系列反应后制得聚硅酸溶液,再经引入Al3+、Fe3+离子后,最终制得聚硅酸铝铁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并用其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制备絮凝剂时Al、Fe与Si的摩尔比、Al与Fe的摩尔比、絮凝剂的聚合pH值、熟化温度以及在处理废水过程中水样初始pH、絮凝剂的用量、絮凝时间对絮凝剂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出最佳处理条件,在该条件下模拟废水经絮凝剂处理后的透光率为96.2%,处理效果理想。

张小军[5](2014)在《β-环糊精改性及含铬废水处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影响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现象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难题。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较之新水源的开发和建设,废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更加经济,是解决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对经过重结晶的β-环糊精进行改性,接枝聚丙烯酰胺合成絮凝型水处理剂β-环糊精接枝聚丙烯酰胺(β-CD-PAM),并将其应用于含铬废水处理;研究β-CD-PAM的最优化制备条件,讨论药品投加量、温度、pH值、搅拌强度、静置时间及Cr3+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r3+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研究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乙腈法合成β-环糊精磺酸酯(β-CD-6-OTs)的最优化条件为:β-环糊精和对甲苯磺酰氯的摩尔量比为2:3(质量比4:1)、反应温度20℃、pH值>12、反应时间3h。采用缓慢滴加对甲苯磺酰氯乙腈溶液,以保证反应过程中β-环糊精过量,防止副产物多磺酸酯异构体的生成。(2)β-环糊精接枝聚丙烯酰胺的最优化条件为:聚丙烯酰胺和β-CD-6-OTs的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50℃,聚丙烯酰胺浓度为2g/100mL,反应时间为20h。(3)β-CD-PAM与β-环糊精、聚丙烯酰胺相比,对Cr3+去除能力有明显提高,处理条件得到优化;β-CD-PAM处理浓度为10mg/L的Cr3+废水,最优化条件为:药品投加量0.75g/L、温度40℃、pH值5、搅拌速度150r/min、搅拌时间3min、静置时间30min,Cr3+去除率可达到91%。

周崎[6](2012)在《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吸附阳离子染料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利用白腐真菌Pleurotus ostreatus的培养基废弃物(Spent cottonseed hull substrate, SCHS)作为生物吸附剂吸附水溶液中的阳离子染料。本文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并深入研究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以及动态吸附模型等机理。实验选取染料中具有代表性的吩嗪类、吩噻嗪类、三苯甲烷类、偶氮类中的中性红、亚甲基蓝、孔雀石绿、刚果红4种常用染料作为污染物,深入研究了SCHS对中性红、亚甲基蓝、孔雀石绿等3种阳离子染料的静态、动态吸附行为,借助微量热仪C80研究了SCHS对3种染料的吸附热力学。在研究SCHS对刚果红不同pH值条件下的吸附试验中,对一部分研究工作者在使用单一波长λmax测量刚果红浓度时未考虑pH值变化对λmax的影响,进行了纠正。实验证明不同pH值测量的刚果红最大吸收波长变化很大,这与SCI期刊中已经报道的文献不一致。实验证明,刚果红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在不同pH值溶液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因此,要准确测量不同pH条件下染料的浓度,必须考虑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变化及相应吸光值的变化。通过现代分析测试技术付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SCHS中含有胺基、羟基、羰基、羧酸基、磷酸基等活性吸附官能团位点,这些官能团能够与染料离子结合产生吸附作用。通过化学滴定测定了SCHS的零电点(pHPZC),进一步验证了在SCHS吸附剂上存在羰基、羧酸基、磷酸基等活性吸附官能团位点。在静态的系列吸附实验中,通过考察染料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剂粒径、温度、离子强度、染料浓度等实验参数对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应用Langmuir, Freundlich, Redlich-Peterson和Sips4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对SCHS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吸附染料的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用准一级吸附动力学、准二级吸附动力学和粒子扩散模型对不同时间条件下SCHS的动态吸附行为进行了拟合分析。为验证各个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的参数可靠性,本论文还比较了各个拟合结果的误差数据。通过对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的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比较分析,证明线性回归的数据误差明显偏大,非线性回归数据的可靠性要高于线性回归。吸附热力学的研究表明,SCHS吸附3种染料的Gibbs自由能变化AG°均小于0,且温度越高-△G。越小。这证明吸附过程引起Gibbs自由能降低,因此SCHS去除3种染料的吸附反应是自发进行的。焓变表明SCHS吸附3种染料的过程是吸热反应,SCHS对3种染料的吸附除了物理吸附外,化学吸附占有主导作用。溶液环境温度的升高,不仅有利于活化SCHS吸附位点,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吸附位点的数量。通过用C80微量热仪对SCHS吸附染料的固相-液相体系热量变化的测量,证明SCHS与染料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不仅有吸热过程的吸附热还有放热过程的润湿热。由于吸附热较润湿热的值相差较大且整个体系润湿热起主导作用,因此整个体系放热起主导作用。最后,在动态吸附柱的实验中,通过改变吸附柱的柱高、染料溶液流入速度、初始浓度等单因素条件,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动态吸附的影响。动态吸附柱的机理研究表明,可以用Thomas模型和BDST模型来描述SCHS生物吸附剂在动态吸附柱中吸附3种染料的行为。动态吸附实验表明, SCHS动态吸附柱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染料。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一、对一部分研究工作者在使用单一波长λmax测量刚果红浓度时未考虑pH值变化对λmax的影响,进行了纠正。实验证明有些染料在不同pH值溶液环境条件下,其发色基团的结构会发生改变,因此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及其吸光值也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此研究纠正了一些国内外学者在先前研究中存在的误区。二、通过对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回归和曲线回归比较分析,证明线性回归的数据误差明显偏大,非线性回归数据的可靠性要高于线性回归。三、运用C80微量热仪对吸附染料的固相-液相体系热量变化的测量,证明SCHS与3种阳离子染料溶液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不仅有吸附热,还有放热过程的润湿热,吸附热较润湿热的值相差较大,因此,整个体系润湿热起主导作用。这是目前文献中没有报道的。

刘鹏程[7](2012)在《铝炭内电解法预处理碱性印染废水》文中指出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量大,色度高,可生化性差。印染废水的处理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的问题,对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实验通过铝炭内电解法对X-3B等多种模拟印染废水的的处理观察,深入研究了该法最佳运行参数,各种影响因素。验证铝炭法能够在碱性环境下处理印染废水是本设计的出发点。通过大量平行试验得知,该工艺在说明铝炭内电解法去除效果在强酸性环境中去除效果较高,随着酸性减弱,处理效果降低,在中型环境下处理效果最差,然后随着碱性的增强而升高,原因是内电解法氧化还原的动力在于金属的腐蚀,在中性环境下,金属表面钝化,反应缓慢。而在较高的碱性或酸性下,金属表面保护膜的溶解速率大于生成速率,金属腐蚀较快,因此处理效果较好。由于印染废水种类繁多,而本实验主要以活性艳红X-3B为处理对象,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后又进行了工艺普适性的实验,对分散黄、活性嫩黄、活性艳蓝、碱性品绿、碱性嫩黄、分散蓝等六种模拟废水进行处理,去除率均在30%,说明该种工艺对印染废水具有普遍适用性。模拟印染废水初始COD为1050毫克/升,体积为0.4L,通过平行实验,证明最佳运行参数为铝炭体积比为0.8:1,PH=12,电解时间3h。COD去除率约为39%。为研究铝炭内电解法对后续工艺的影响,在内电解实验之后还进行了絮凝沉淀和生物处理实验的研究,实验证明铝炭法对后续处理衔接性良好。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经过铝炭内电解预处理及后续处理后出水COD为57,SS为14,符合二级排放标准。

谌小奇[8](2011)在《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染料和印染行业的发展,排放到环境中的含染料的工业废水的量越来越大,各种染料在水体中的长期滞留,对有限的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去除废水中的染料是该类工业废水处理的首要问题。目前针对染料废水处理的药剂的脱色和絮凝综合性能不好,因此开发具有良好的脱色和絮凝复合作用的新产品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以双氰胺、甲醛为主要原料,以氯化铵为改性剂、以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了水溶性的、稳定性良好的用于双水相聚合的分散介质双氰胺-甲醛缩聚物(PHDCD)。主要研究了甲醛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剂的用量、催化剂的用量对PHDCD特性粘度、脱色率和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制备良好的水溶性、适宜的特性粘数和良好分散稳定性的PHDCD的条件。运用红外光谱(FTIR)、乌氏粘度计、分光光度计等对PHDCD的结构、特性粘度和脱色率进行了表征与测定。第二部分利用双水相聚合的分相机理,以PHDCD的水溶液为分散介质,通过丙烯酰胺(AM)与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自由基共聚制备了含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高分子助凝剂的双水相乳液型脱色絮凝剂。系统地讨论了分散介质的浓度、链转移剂用量、共聚反应温度、引发剂的用量、共聚单体配比n(DMDAAC):n(AM)、共聚单体总浓度和聚合反应时间等对聚合反应产物及其脱色絮凝性能的影响,得出了最优化的聚合反应条件。通过乌氏粘度计、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光光度计等对合成的脱色絮凝剂进行了表征与测试。所制备的脱色絮凝剂兼具了双氰胺-甲醛良好的脱色性能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絮凝性能,具有脱色率高和絮体沉降速度快的双重优点,其对染料溶液脱色处理具有良好的效果。第三部分以活性、酸性染料为例,用所制备的双水相体系的脱色絮凝剂乳液对多种染料溶液进行应用研究,讨论了脱色絮凝剂的投加量、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染料溶液的pH值、搅拌时间等对脱色率的影响,得到了各因素对应用效果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的处理用量和条件。同时进行了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与Oil-Flock脱色剂的脱色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双水相乳液的脱色性能优于Oil-Flock。

王元芳[9](2011)在《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在采用化学混凝法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的过程中,混凝剂是决定化学混凝效果的关键。目前,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为在处理染料及印染废水时,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以下优点:脱色效果好、适用范围广、用量少、产生的污泥量少等。其中,阳离子型季铵盐聚合物是一类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水处理药剂,对其混凝性能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在综合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以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为原料合成聚环氧氯丙烷胺(EPI-DMA)系列絮凝剂。通过混凝烧杯实验研究EPI-DMA处理各种染料的混凝效果,明确不同特征的EPI-DMA对不同处理对象的混凝性能及混凝机理。通过在线监测混凝剂的混凝动态过程,研究EPI-DMA的絮体形成过程、絮体抗剪切能力及恢复能力。为了得到更高效的混凝脱色效果,本文以聚合氯化铝(PAC)和EPI-DMA为原料制备了聚合铝基无机-有机复合混凝剂(PAC-EPI-DMA)。通过研究有机组分的粘度(η)、有机组分的含量(P)及无机组分的碱化度(B)对PAC-EPI-DMA的混凝脱色过程及混凝动力学过程的影响,明确η、P和B对PAC-EPI-DMA的混凝效果、混凝机理、絮体强度、恢复能力等的影响,揭示复合絮凝剂在无机有机组分相互作用的条件下高效的混凝效果,为复合混凝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环氧氯丙烷单体及聚环氧氯丙烷胺的分子结构,证实季铵盐的形成。通过对絮凝剂、染料及絮体的红外光谱对比分析发现,EPI-DMA中的季铵基R4N+与染料中的磺酸基-SO3-发生静电相互作用。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研究PAC-EPI-DMA与EPI-DMA的结构形貌,发现复合絮凝剂形成更为密集的枝网状结构,证实了PAC与EPI-DMA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Zetasizer3000HSA型zeta电位仪测定EPI-DMA与PAC-EPI-DMA的zeta电位,研究混凝剂表面的荷电情况。结果表明η值中等的EPI-DMA的表面电荷最高,而且与PAC复合后,其zeta电位明显升高,复合混凝剂的表面电荷随着P值的增大而增大。2.利用EPI-DMA与PAC-EPI-DMA处理各种模拟染料水样,研究pH值以及无机盐对其混凝脱色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EPI-DMA对水体pH值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很大pH值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但受水体中无机盐浓度的影响较大。PAC-EPI-DMA对水体pH值亦有很强的适应性,尤其在碱性条件下具有更好的脱色效果,不过PAC的加入却导致PAC-EPI-DMA的脱色效果受到水体离子强度的更大影响。3.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不同η值和阳离子度(τ)值的EPI-DMA对各种模拟染料水样的混凝效果,并利用JS94F型微电泳仪分析絮体的zeta电位变化情况,研究EPI-DMA处理不同水样的混凝机理。对于水溶性染料,EPI-DMA首先通过静电作用、疏水作用以及氢键等与水溶性染料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然后依靠吸附架桥或电中和作用对染料进行絮凝脱色;EPI-DMA的吸附架桥及电中和能力与其η和τ密切相关。对活性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较高η值和τ值的EPI-DMA可获得高效的脱色效果,主要混凝机理是吸附架桥作用和电中和作用,而且在混凝前期吸附架桥作用占主导地位。对直接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较高η值和τ值的EPI-DMA可在低投药量下获得高效的脱色效果,主要混凝机理是吸附架桥作用。对酸性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低η值和τ值的EPI-DMA即可在低投药量下获得高效的脱色效果,主要混凝机理是吸附架桥作用。对分散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较高η值和τ值的EPI-DMA可在低投药量下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吸附架桥作用是其主要的混凝机理。4.通过混凝烧杯实验考察η值、P值和B值对PAC-EPI-DMA处理活性染料水样混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EPI-DMA的脱色效果,而且有机组分的η值和P值是影响PAC-EPI-DMA混凝性能的主要因素。PAC-EPI-DMA (η=2400 mPa·s)的混凝脱色效果明显优于粘度过低或过高的PAC-EPI-DMA。对于水溶性染料,PAC-EPI-DMA首先通过静电作用、氢键等与水溶性染料分子发生相互作用,然后依靠吸附架桥和电中和作用对染料进行絮凝脱色,而吸附架桥作用随着P值的增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利用PDA2000光散射颗粒分析仪在线监测EPI-DMA及PAC-EPI-DMA的混凝动力学过程,研究混凝过程中絮体的聚集特性。对活性、分散、酸性等模拟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η值较高的EPI-DMA生成絮体的粒度较大,且絮体的生长速度及沉降速度较快,絮体间的差异性较小。对直接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低η值的EPI-DMA的絮体粒度较大,絮体生长速度较快,絮体间的差异性较小。PAC-EPI-DMA的使用可以提高絮体的生长速度及沉降速度,缩短混凝剂与污染物反应时间,并提高絮体的粒度。而且η值、P值及B值对PAC-EPI-DMA的絮体聚集特性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P值对絮体生长速度和絮体粒度的影响较为明显,而η值和B值的影响较小。当采用η=3200 mPa·s、P=10%、B=1.5的PAC-EPI-DMA处理水样时,能够以较快的生长速度得到较大的絮体,而且絮体以较快的速度沉降。6.利用PDA2000光散射颗粒分析仪考察EPI-DMA和AC-EPI-DMA的絮体抗剪切及恢复能力。对于活性和直接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较高η值的EPI-DMA能够提高絮体的强度及恢复能力。对分散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EPI-DMA(η=3200 mPa·s)能够生成具有较高强度及恢复能力的絮体。对于酸性染料水样的处理结果表明,利用高η值的EPI-DMA虽然使絮体强度略有升高但却降低了其恢复能力。提高η值和B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PAC-EPI-DMA的絮体强度及恢复能力。上述研究从多方面系统的探讨了EPI-DMA及PAC-EPI-DMA对各种染料的混凝效果、混凝行为和混凝机理。结果表明,二者均是适用于染料废水处理的新型高效混凝剂,且复合混凝剂是一种更为高效节约的混凝剂。本论文的研究为高效脱色混凝剂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为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潘烈群[10](2011)在《SrTi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增强SrTi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并提高其对可生化性差的染料废水的降解能力,本论文考察了制备方法和Zr元素掺杂对SrTi03钙钛矿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BET、SEM等不同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结构性能的分析,并以可见光为光源,通过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对目标污染物亚甲基蓝的降解,考察了 SrTi0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活性。首先采用分步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SrTi-F、SrTi-S 和 SrTi-C 三种 SrTi03复合氧化物,通过 XRD、UV-Vis、BET、SEM、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 SrTiO3可见光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表征结果表明,SrTi-S和SrTi-C样品表现为纯钙钛矿晶相,SrTi-F样品除钙钛矿晶相外还掺杂有少量的Sr2Ti04杂晶相。光催化活性测试表明,SrTi-F表现出最高的活性,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是商用P25样品的4.6倍。杂晶相Sr2Ti04的存在有利于SrTi03复合氧化物光生电子和空穴的传导,可提高催化剂光催化活性。其次采用分步沉积法制备Zr掺杂的SrTi1-xZrxO3催化剂,考察了不同x值样品的结构特征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SrTi0.5Zr0.503样品的晶相结构与SrTi03的相比,钙钛矿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x值的增加,样品以SrTi03和Sr2Ti04晶相为主逐渐转变为以SrZrO2和SrO等氧化物晶相为主。SrTi0.5Zr0.5O3样品晶粒尺寸较小,比表面积较大,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较大,光催化活性最大,是纯SrTiO3光催化剂的14.5倍。较大的比表面积及较强的可见光吸收性能使样品产生更多的光生电子和空穴,混晶效应又保证了电子-空穴的有效分离,大大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制备SrTi03光催化剂的最佳方法为分步沉积法,适量Zr掺杂可有效提高SrTiO3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泥煤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泥煤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黄曲霉A5p1脱色多类型染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染料废水概述
        1.1.1 染料简介
        1.1.2 染料废水的特点及危害
    1.2 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真菌活菌体脱色染料的研究概况
        1.3.1 降解特性研究
        1.3.2 降解机理研究
    1.4 真菌非活性菌体脱色染料的研究概况
        1.4.1 吸附特性研究
        1.4.2 吸附机理研究
    1.5 研究课题简介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黄曲霉活菌体脱色多类型染料的基本特性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及模拟染料废水
        2.1.3 实验试剂及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活菌体对染料的脱色
        2.2.2 非活性菌体对染料的脱色
        2.2.3 粗酶液对染料的脱色
        2.2.4 不同初始p H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2.2.5 染料初始浓度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2.2.6 分析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黄曲霉A5p1 脱色染料种类的广谱性
        2.3.2 黄曲霉A5p1 脱色染料的主要机制
        2.3.3 不同初始p H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2.3.4 初始染料浓度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黄曲霉活菌体对染料的降解机理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菌种来源
        3.1.2 培养基及模拟染料废水
        3.1.3 实验试剂及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染料脱色实验
        3.2.2 碳源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3.2.3 温度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3.2.4 脱色过程中的酶分析
        3.2.5 酶抑制剂对染料脱色的影响
        3.2.6 分析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碳源对黄曲霉A5p1 降解染料的影响
        3.3.2 温度对黄曲霉A5p1 降解染料的影响
        3.3.3 黄曲霉A5p1 降解DB71 的酶系分析
        3.3.4 黄曲霉A5p1 降解DB86 的酶系分析
        3.3.5 黄曲霉A5p1 降解RB19 的酶系分析
        3.3.6 黄曲霉A5p1 降解DB71 的产物分析
        3.3.7 黄曲霉A5p1 降解DB86 的产物分析
        3.3.8 黄曲霉A5p1 降解RB19 的产物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曲霉活菌体应用于生物反应器脱色染料的效果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菌种来源
        4.1.2 培养基及模拟染料废水
        4.1.3 实验试剂及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对混合染料的脱色
        4.2.2 菌体细胞的制备
        4.2.3 生物反应器的运行
        4.2.4 生物反应器稳定性考察
        4.2.5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黄曲霉A5p1 对混合染料的脱色
        4.3.2 生物反应器处理单一染料废水效果研究
        4.3.3 生物反应器处理混合染料废水效果研究
        4.3.4 进水负荷对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4.3.5 水力停留时间对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4.3.6 进水p H值对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4.3.7 连续改变反应条件进对生物反应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曲霉非活性菌体对染料的吸附机理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菌种来源
        5.1.2 培养基及模拟染料废水
        5.1.3 实验试剂及设备
    5.2 实验方法
        5.2.1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5.2.2 吸附实验
        5.2.3 数学模型
        5.2.4 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生物吸附剂预处理方式
        5.3.2 温度对染料吸附的影响
        5.3.3 染料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5.3.4 溶液p H值对染料吸附的影响
        5.3.5 吸附机制
        5.3.6 吸附等温线
        5.3.7 吸附动力学
        5.3.8 热力学参数
        5.3.9 染料吸附位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A.1 染料的分子结构
    A.2 染料降解前后紫外可见图谱
    A.3 染料降解产物质谱图
    A.4 黄曲霉生物反应器
    A.5 生物反应器停止时黄曲霉菌体的脱色能力
    A.6 符号说明
    A.7 菌体表面孔径及比表面积

(2)周丛生物对有机染料的吸附降解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水体有机染料污染的概述
        1.1.1 水体有机染料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1.1.2 水体有机染料污染的危害
        1.1.3 水体有机染料污染的治理方法
    1.2 生物膜技术的概述
        1.2.1 生物膜技术的简介
        1.2.2 周丛生物的简介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选题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 周丛生物对罗丹明B的吸附降解特性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周丛生物的取样以及高通量测序
        2.1.2 不同生物量周丛生物对RhB的吸附与降解试验
        2.1.3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RhB的等温吸附与降解试验
        2.1.4 pH试验
        2.1.5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和降解RhB特性的影响
        2.1.6 吸附降解体系的LC-MS分析
        2.1.7 统计分析
    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2.1 周丛生物的物种组成分析
        2.2.2 周丛生物对RhB的吸附降解特性
        2.2.3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RhB的等温吸附与降解特性
        2.2.4 pH影响试验
        2.2.5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降解RhB的影响
        2.2.6 降解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周丛生物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降解特性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周丛生物的培养与取样
        3.1.2 不同生物量周丛生物对MB的吸附与降解试验
        3.1.3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MB的等温吸附与降解试验
        3.1.4 pH试验
        3.1.5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和降解MB特性的影响
        3.1.6 吸附降解体系的LC-MS分析
        3.1.7 吸附降解体系的FT-IR分析
        3.1.8 统计分析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周丛生物对MB的吸附降解特性
        3.2.2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MB的等温吸附与降解特性
        3.2.3 pH影响试验
        3.2.4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降解MB的影响
        3.2.5 降解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
        3.2.6 吸附降解体系的FT-IR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周丛生物对孔雀石绿的吸附降解特性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周丛生物的培养与取样
        4.1.2 不同生物量周丛生物对MG的吸附与降解试验
        4.1.3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MG的等温吸附与降解试验
        4.1.4 pH试验
        4.1.5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和降解MG特性的影响
        4.1.6 吸附降解体系的LC-MS分析
        4.1.7 吸附降解体系的FT-IR分析
        4.1.8 统计分析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4.2.1 周丛生物对MG的吸附降解特性
        4.2.2 周丛生物对不同起始浓度MG的等温吸附与降解特性
        4.2.3 pH影响试验
        4.2.4 温度对周丛生物吸附降解MG的影响
        4.2.5 降解中间产物的液相色谱及质谱分析
        4.2.6 吸附降解体系的FT-IR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高分子微球的研究进展
        1.2.1 高分子微球的特性
        1.2.2 高分子微球的种类
        1.2.3 高分子微球的制备
    1.3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研究进展
        1.3.1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种类
        1.3.2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制备
        1.3.3 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应用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4.2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单分散交联氨基化PS-DVB-GMA磁性微球
    2.1 引言
    2.2 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
        2.2.1 主要材料
        2.2.2 主要仪器
        2.2.3 分析测试方法
    2.3 实验内容
        2.3.1 PS种子微球的制备
        2.3.2 PS-DVB-GMA微球的制备
        2.3.3 PS-DVB-GMA微球的表面氨基化
        2.3.4 PS-DVB-GMA-amino-Fe_3O_4磁性微球的制备
        2.3.5 吸附试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红外光谱分析
        2.4.2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2.4.3 形貌分析
        2.4.4 热重分析
        2.4.5 磁性能分析
        2.4.6 吸附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酰肌氨酸Fe_3O_4接枝PGMA磁性微球
    3.1 引言
    3.2 实验步骤和测试方法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材料
        3.2.3 分析测试方法
    3.3 实验内容
        3.3.1 PGMA微球的制备
        3.3.2 油酰肌氨酸磁流体制备
        3.3.3 油酰肌氨酸Fe_3O_4接枝PGMA磁性微球制备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形貌研究
        3.4.2 磁性高分子微球的化学组分研究
        3.4.3 磁性微球的磁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总结
    4.2 进一步的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录用及发表情况
致谢

(4)粉煤灰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煤
        1.1.1 煤的形成
        1.1.2 煤的化学组成
        1.1.3 煤的分类
        1.1.4 煤的燃烧
        1.1.5 我国煤炭资源利用现状
    1.2 粉煤灰
        1.2.1 粉煤灰的产生
        1.2.2 粉煤灰的组成与特性
        1.2.3 粉煤灰的危害
    1.3 粉煤灰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粉煤灰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
        1.3.3 粉煤灰中铝的提取的研究现状
        1.3.4 粉煤灰絮凝剂
        1.3.5 絮凝剂的种类
        1.3.6 粉煤灰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碳酸钠焙烧法对粉煤灰中氧化铝提取工艺的研究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试剂
    2.2 实验原理
    2.3 实验方法
        2.3.1 实验中所用粉煤灰的化学组成
        2.3.2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2.3.3 实验步骤
        2.3.4 结果与计算
    2.4 碳酸钠焙烧法提铝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2.4.1 焙烧物料比的确定
        2.4.2 焙烧温度的确定
        2.4.3 焙烧时间的确定
        2.4.4 酸浸浓度的确定
        2.4.5 酸浸温度的确定
        2.4.6 酸浸时间的确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氟氨助溶法对粉煤灰中铝离子提取工艺的研究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仪器
        3.1.2 试剂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3.3.2 实验步骤
        3.3.3 Al~(3+)的测定—铬天青 S分光光度法
        3.3.4 结果与计算
    3.4 氟氨助溶法提铝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3.4.1 物料比的确定
        3.4.2 反应 pH的确定
        3.4.3 反应温度的确定
        3.4.4 反应时间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粉煤灰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工艺的研究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仪器
        4.1.2 试剂
    4.2 实验原理
    4.3 实验方法
        4.3.1 实验所需溶液的配制
        4.3.2 实验步骤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 制备聚硅酸铝铁絮凝剂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4.4.1 Al、Fe 与 Si 摩尔比的确定
        4.4.2 Al、Fe 摩尔比的确定
        4.4.3 聚合 pH的确定
        4.4.4 熟化温度的确定
    4.5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处理废水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4.5.1 水样初始 pH的确定
        4.5.2 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4.5.3 絮凝时间的确定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β-环糊精改性及含铬废水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含铬废水处理技术概述
        1.2.1 化学法
        1.2.2 物理化学法
        1.2.3 生物法
    1.3 絮凝法废水处理概述
        1.3.1 絮凝的基本概念
        1.3.2 絮凝剂分类及其特性
        1.3.3 絮凝法水处理的发展及现状
        1.3.4 絮凝剂改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5 絮凝机理
        1.3.6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β-环糊精接枝聚丙烯酰胺研究
    2.1 引言
        2.1.1 β-环糊精概述
        2.1.2 聚丙烯酰胺概述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2.2.2 实验设计和方法
        2.2.3 β-CD-PAM的合成技术路线
        2.2.4 β-CD-PAM的制备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合成β-CD-6-OTs的影响因素
        2.3.2 制备β-CD-PAM的影响因素
        2.3.3 正交实验
    2.4 β-CD-PAM结构表征
        2.4.1 红外光谱表征
        2.4.2 电子显微镜形貌表征
        2.4.3 X-射线衍射光谱表征
    2.5 合成历程分析
        2.5.1 β-CD-6-OTs的合成过程分析
        2.5.2 β-CD-PAM的合成过程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含铬废水处理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3.2.2 实验内容和方法
        3.2.3 分析方法
        3.2.4 标准曲线绘制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药品投加量对Cr~(3+)去除率的影响
        3.3.2 温度对Cr~(3+)去除率的影响
        3.3.3 pH值对Cr~(3+)去除率的影响
        3.3.4 搅拌对Cr~(3+)去除率的影响
        3.3.5 静置时间对Cr~(3+)去除率的影响
        3.3.6 Cr~(3+)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3.3.7 最优化条件下Cr~(3+)的去除率
        3.3.8 β-CD-PAM理化特性对Cr~(3+)去除率的影响分析
    3.4 处理机理浅析
        3.4.1 过滤物的形态分析
        3.4.2 β-CD-PAM处理Cr~(3+)废水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学术论文

(6)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吸附阳离子染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染料分类
    1.3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1.3.1 传统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1.3.2 生物处理技术
        1.3.3 化学处理技术
        1.3.4 物理处理技术
        1.3.5 综合废水处理技术
    1.4 吸附技术概述
        1.4.1 吸附技术发展
        1.4.2 吸附质
        1.4.3 吸附剂
    1.5 商业活性炭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 低成本吸附剂在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6.1 工农业固体废物
        1.6.1.1 固体废物生产活性炭
        1.6.1.2 农业废弃物
        1.6.1.3 工业固体废物
        1.6.2 天然材料
        1.6.2.1 粘土矿
        1.6.2.2 矿物材料
        1.6.2.3 沸石
        1.6.2.4 泥炭
        1.6.3 生物吸附剂
        1.6.3.1 几丁质和壳聚糖
        1.6.3.2 生物质
        1.6.4 混合吸附剂
    1.7 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处理印染废水研究概述
        1.7.1 白腐真菌对木质纤维素的降解
        1.7.2 利用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处理印染废水课题的提出
        1.7.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8 选题依据
        1.8.1 所选课题来源
        1.8.2 课题的提出
        1.8.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8.4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仪器、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和染料的特性
        2.2.2 染料溶液最大吸收波长(λ_(max))和标准曲线的确定
        2.2.2.1 测定染料溶液最大吸收波长(λ_(max))
        2.2.2.2 测定不同pH值条件下染料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λ_(max))
        2.2.2.3 染料溶液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2.3.1 菌种
        2.3.2 棉籽壳培养基基质材料
        2.3.3 培养基及制备
        2.3.3.1 斜面培养基(PDA)
        2.3.3.2 原种培养基
        2.3.3.3 栽培种培养基
        2.3.3.4 栽培培养基
        2.3.4 菌种制备
        2.3.5 糙皮侧耳栽培
        2.3.6 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生物吸附剂的制备
    2.4 吸附实验
        2.4.1 静态吸附实验
        2.4.1.1 染料溶液的准备
        2.4.1.2 吸附实验方法
        2.4.1.3 生物吸附量和脱色率的计算
        2.4.2 动态吸附柱实验
        2.4.2.1 穿透曲线的测定
        2.4.2.2 实验方法
        2.4.2.3 影响因素
        2.4.2.4 动态吸附柱各个参数的计算
        2.4.3 实验数据分析拟合方法
        2.4.4 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
        2.4.4.1 误差项平方和
        2.4.4.2 绝对误差
        2.4.4.3 相对误差
        2.4.4.4 平均标准相对偏差
        2.4.4.5 卡方统计参数误差分析
    2.5 吸附剂的表征与分析
        2.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2.5.2 热重分析(TG-DSC)
        2.5.3 零电点(pH_(pzc))测定
        2.5.4 扫描电镜(SEM)分析
        2.5.5 比表面积分析
第3章 染料生物吸附的结果与分析
    3.1 静态吸附实验
        3.1.1 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2 粒径影响
        3.1.3 溶液的盐度对SCHS吸附染料效果的影响
        3.1.4 吸附剂质量对吸附染料效果的影响
        3.1.5 温度和染料溶液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3.1.6 温度和吸附时间的影响
    3.2 动态吸附实验
        3.2.1 柱高的影响
        3.2.2 流速的影响
        3.2.3 染料溶液浓度的影响
    3.3 吸附后SCHS的FTIR分析
        3.3.1 SCHS吸附中性红的FTIR分析
        3.3.2 SCHS吸附孔雀石绿的FTIR分析
        3.3.3 SCHS吸附亚甲基蓝的FTIR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吸附等温线分析
    4.1 吸附等温线模型
        4.1.1 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
        4.1.2 Freundfich等温吸附模型
        4.1.3 Redlich-Peterson等温吸附模型
        4.1.4 Sips等温吸附模型
        4.1.5 线性和非线性等温吸附模型的比较
    4.2 等温吸附模型非线性拟合
        4.2.1 拟合结果
        4.2.2 非线性拟合的误差分析
    4.3 等温吸附模型线性拟合
        4.3.1 线性拟合结果
        4.3.2 非线性拟合的误差分析:理论数据与试验数据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吸附动力学分析
    5.1 吸附动力学模型
        5.1.1 准一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5.1.2 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5.1.3 粒子扩散动力学模型
        5.1.4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方程的比较
    5.2 准一级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的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结果比较
    5.3 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分析
    5.4 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分析
    5.5 粒子扩散动力学模型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吸附热力学分析
    6.1 热力学模型
        6.1.1 Gibbs自由能变、焓变和熵变
        6.1.2 润湿热
        6.1.3 吸附热
    6.2 吸附热力学模型的拟合和分析
    6.3 SCHS吸附染料的固相-液相体系热量变化的测量
        6.3.1 C80微量热仪工作原理
        6.3.2 实验方法
        6.3.3 测试结果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动态吸附机理分析
    7.1 动态吸附柱吸附模型
        7.1.1 Thomas动态吸附柱动力学模型
        7.1.2 BDST(The bed service time)动态吸附柱动力学模型
    7.2 THOMAS动态吸附柱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和拟合
    7.3 BDST(THE BED SERVICE TIME)动态吸附柱动力学模型的应用和拟合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一)
致谢(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与科研成果
附录1:英语缩略语

(7)铝炭内电解法预处理碱性印染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印染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
        1.1.2 印染废水的特点
    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2.1 印染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1.2.2 印染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1.2.3 印染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1.2.4 印染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1.3 内电解技术发展现状
        1.3.1 内电解法研究现状
        1.3.2 铝内电解法研究现状
第2章 实验内容及方案
    2.1 实验的研究内容
    2.2 实验设计及设计方案
        2.2.1 实验设计
        2.2.2 实验方案
        2.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第3章 铝炭内电解实验
    3.1 污水 pH 值对铝炭法去除率的影响
    3.2 铝炭体积比对铝炭法去除率的影响
    3.3 电解时间对铝炭法去除率的影响
    3.4 废水浓度对铝炭法去除率的影响
    3.5 CO_3~(2-)浓度对铝炭法去除率的影响
    3.6 处理ρ(X-3B)=400mg/L,废水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3.7 铝炭法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3.8 铝炭法对多种染料的去除效果
    3.9 实验小结
第4章 絮凝沉淀实验
    4.1 pH 值对絮凝沉淀的影响
    4.2 最佳 Al_2(SO_4)_3 . 7H_2O 投放量的确定
    4.3 助凝剂的比较与选择
    4.4 絮凝沉淀最佳工艺的确定
    4.5 絮凝沉淀最佳工艺的确定
第5章 生物处理
    5.1 微生物培养及驯化
    5.2 曝气时间对去除率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染料及染料废水
        1.2.1 染料定义及其分类
        1.2.2 染料废水特点
        1.2.3 染料废水的污染现状
    1.3 染料废水的脱色方法
        1.3.1 吸附脱色法
        1.3.2 膜分离脱色法
        1.3.3 氧化脱色法
        1.3.4 生物脱色法
        1.3.5 絮凝沉降脱色法
    1.4 双氰胺甲醛高分子脱色絮凝剂
    1.5 聚丙烯酰胺脱色絮凝剂
    1.6 聚合物双水相体系在聚丙烯酰胺合成中的应用
    1.7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PHDCD)的合成与表征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合成原理及实验方法
        2.1.4 实验测试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双氰胺与甲醛摩尔比的影响
        2.2.2 氯化铵用量的影响
        2.2.3 氯化铝用量的影响
        2.2.4 羟甲基化温度的影响
        2.2.5 羟甲基化时间的影响
        2.2.6 缩聚温度的影响
        2.2.7 缩聚时间的影响
        2.2.8 双氰胺甲醛缩聚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双水相法合成脱色絮凝剂的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原料与试剂
        3.1.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1.3 双水相体系脱色絮凝剂的制备
        3.1.4 脱色混凝剂的制备
        3.1.5 脱色絮凝剂双水相体系的表征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脱色絮凝剂制备工艺优化-正交试验
        3.2.2 分散介质浓度的影响
        3.2.3 链转移剂含量的影响
        3.2.4 聚合反应温度的影响
        3.2.5 引发剂浓度的影响
        3.2.6 共聚单体摩尔比的影响
        3.2.7 共聚单体总浓度的影响
        3.2.8 聚合反应时间的影响
    3.3 脱色絮凝剂的协同效应研究
    3.4 共聚物红外光谱分析
    3.5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4.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4.2.3 染料溶液脱色絮凝实验
        4.2.4 COD 的测定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脱色絮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4.3.2 染料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
        4.3.3 pH 值对染料溶液脱色效果的影响
        4.3.4 搅拌时间的影响
        4.3.5 Oil Flock 脱色絮凝剂的脱色絮凝实验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本文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染料及印染废水
        2.2.1 染料
        2.2.2 染料及印染废水的来源和特征
        2.2.3 染料及印染废水的现状和危害
    2.3 脱色方法
        2.3.1 物理法
        2.3.2 化学法
        2.3.3 生物法
        2.3.4 光催化氧化法
        2.3.5 萃取分离法
    2.4 混凝脱色理论
        2.4.1 压缩双电层机理
        2.4.2 吸附电中和机理
        2.4.3 吸附架桥机理
        2.4.4 网捕卷扫机理
        2.4.5 混凝动力学研究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药品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混凝剂的合成
        3.2.2 EPI-DMA的特性表征
        3.2.3 红外谱图(IR)测定
        3.2.4 透射电镜(TEM)测定
        3.2.5 混凝剂zeta电位测定
        3.2.6 模拟水样配制
        3.2.7 混凝实验
        3.2.8 混凝动力学研究
        3.2.9 絮体强度的测定
第四章 混凝剂的结构形貌及电荷特性研究
    4.1 红外光谱分析结果
    4.2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4.3 电荷特性分析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EPI-DMA的混凝脱色效果及机理研究
    5.1 对各种模拟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研究
        5.1.1 对活性艳红-24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
        5.1.2 对直接紫-1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
        5.1.3 对酸性深蓝-113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
        5.1.4 对分散黄-23染料废水的混凝性能
        5.1.5 pH值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1.6 无机盐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5.2 小结
第六章 PAC-EPI-DMA的混凝脱色性能及机理研究
    6.1 PAC-EPI-DMA的混凝脱色性能及机理
        6.1.1 正交试验
        6.1.2 PAC-EPI-DMA(η=300 mPa·s)的混凝性能
        6.1.3 PAC-EPI-DMA(η=2400 mPa·s)的混凝性能
        6.1.4 PAC-EPI-DMA(η=4300 mPa·s)的混凝性能
        6.1.5 pH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6.1.6 离子强度对脱色效果的影响
    6.2 小结
第七章 混凝剂的絮体形成及特性研究
    7.1 EPI-DMA的絮体形成及特性研究
        7.1.1 红外谱图分析
        7.1.2 絮体的聚集生长特性
        7.1.3 絮体的强度及恢复能力
    7.2 PAC-EPI-DMA的絮体形成及特性研究
        7.2.1 絮体的聚集生长特性
        7.2.2 絮体的强度及恢复能力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接收的论文
致谢
Flocculation Performance of Epichlorohydrin-Dimethylamine Polyamine inTreating Dyeing Wastewater
Coagulation and nano-filtration:A hybrid system for the removal of lowermolecular weight organic compounds (LMWOC)
Effect of viscosity, basicity and organic content of composite flocculant on thedecoloriz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for reactive dyeing wastewater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SrTi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印染废水处理现状
        1.1.1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1.1.2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1.2 光催化处理技术
        1.2.1 光催化氧化机理
        1.2.2 光催化剂的选择
    1.3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结构和光催化特性
        1.3.1 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结构特性
        1.3.2 表面光催化氧化
    1.4 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和改性
        1.4.1 钙钛矿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1.4.2 钙钛矿型催化剂的改性方法
    1.5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装置
    2.3 光催化剂的制备
        2.3.1 SrTiO_3催化剂的制备
        2.3.2 SrTi_(1-x)Zr_xO-3的制备
    2.4 光催化剂的表征
    2.5 光催化实验过程
第三章 制备方法对SrTiO_3光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3.1 SrTiO_3光催化剂的结构性质表征
        3.1.1 SrTiO_3催化剂的XRD、BET表征
        3.1.2 SrTiO_3催化剂的SEM、TEM、EDX表征
        3.1.3 SrTiO_3催化剂的UV-Vis表征
    3.2 不同方法制备SrTiO_3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
    3.3 SrTiO_3的光催化机理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rTi_(1-x)Zr_xO_3表征及光催化性能
    4.1 SrTi_(1-x)Zr_xO_3样品的结构性质表征
        4.1.1 SrTi_(1-x)Zr_xO_3催化剂的XRD、BET表征
        4.1.2 SrTi_(1-x)Zr_xO_3催化剂的TEM、SEM表征
        4.1.3 SrTi_(1-x)Zr_xO_3催化剂的UV-Vis表征
    4.2 SrTi_(1-x)Zr_xO_3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测试
    4.3 SrTi_(1-x)Zr_xO_3的光催化机理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泥煤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曲霉A5p1脱色多类型染料的研究[D]. 程宁. 广西大学, 2020
  • [2]周丛生物对有机染料的吸附降解特性[D]. 李俊.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磁性纳米复合高分子微球的制备与应用[D]. 王珍. 苏州大学, 2016(02)
  • [4]粉煤灰资源化再生利用技术研究[D]. 王康乐. 长安大学, 2014(02)
  • [5]β-环糊精改性及含铬废水处理研究[D]. 张小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01)
  • [6]白腐真菌培养废弃物吸附阳离子染料的研究[D]. 周崎.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
  • [7]铝炭内电解法预处理碱性印染废水[D]. 刘鹏程. 河北联合大学, 2012(01)
  • [8]双水相脱色絮凝剂乳液的制备及其应用[D]. 谌小奇.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聚环氧氯丙烷胺及其聚合氯化铝复合混凝剂的脱色性能研究[D]. 王元芳. 山东大学, 2011(12)
  • [10]SrTiO3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活性研究[D]. 潘烈群. 浙江工业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泥炭处理阳离子染料有色废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