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群冲突及对策初探

类群冲突及对策初探

一、班团群体冲突及对策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须海萍[1](2020)在《浅谈遭遇班级群体危机的干预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学校最基层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具有迅速有效地处理班级群体危机的能力,这也是班主任的专业核心素养之一。

常振[2](2020)在《粉丝对抗中的群体认同建构研究 ——以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粉丝文化研究由来已久,从粉丝文化的介绍梳理到粉丝社区的维系与发展再到粉丝群体的认同研究等等,该研究领域范畴涉及广泛、应有尽有。粉丝群体的对抗是粉丝群体实践活动研究中一个常见而又经常被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粉丝文化中的一类特殊现象粉丝群体对抗为背景,选择震惊娱乐圈和粉丝圈的重要事件杰迷与IKUN打榜对抗为案例,以杰迷的群体认同建构为视角切入,运用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对粉丝在对抗中建构的群体认同进行了分析和反思。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发现,粉丝在对抗过程中通过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三种方式建构了本群体的群体认同,随着对抗的持续深入,粉丝的群体认同也不断得到加强,而另一方面群体认同的建构和强化又反过来助力对抗朝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此外,在对抗过程中粉丝的群体认同建构又遵循着一定的路径和内在逻辑规律,其群体认同对应着打榜对抗运动的开始、高潮、尾声三个阶段,体现出从建构生成期到持续强化期最后再到弱化消退期的演化轨迹,由此可以得出在对抗中建构的群体认同所具有的突发性、短暂、不稳固特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部分粉丝带有无奈的“被迫经营”、对抗目标的突发短暂性以及对抗本质上是一场团队竞技式的充满快感的狂欢盛典。

李衫衫[3](2020)在《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文化娱乐产业的蒸蒸日上,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群体日益壮大,饭圈热潮不息,粉丝群体展现出来的力量也不可小觑。媒介渠道的拓宽丰富了偶像与粉丝群体的互动方式,微博作为虚拟社区的代表,是一个节点众多、关系复杂的平台,它承载了粉丝群体一系列的互动行为。微博粉丝互动既包含积极向上的能量,也存在极端互动导致的无视社会规范的现象。因此,规范粉丝行为,创立良性互动,引导粉丝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互动仪式链理论认为个体在互动的情境中构成了整个社会,参与者在相互关注的情感连带下,产生共享的情感体验和身份认同,进而形成全新的社会定位与认同,这就和探究粉丝群体在互动中培养价值观的想法完美契合。个体在参加群体的良性互动中培养集体精神,内化重构自身价值观。本文将以互动仪式链理论作为基础,运用观察法,案例分析和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探究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问题。主要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对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陈述;第二部分主要梳理互动仪式链理论、粉丝和粉丝群体的相关概念,对微博以及微博超话进行阐释;第三部分研究粉丝与偶像之间的互动表现,互动仪式产生所具备的四要素,互动行为的建构;第四部分分析粉丝互动产生的个体、群体情感能量,总结得出情感能量的积累能够转化为强大的执行力,明确对粉丝群体引导的重要性,价值观培养需要充分激发粉丝群体的情感能量;第五部分论述当前粉丝互动存在的价值观,以及粉丝互动对价值观培养的可能性;第六部分着重探究各方意见领袖包括媒体、微博平台、偶像、粉丝群体及粉丝个人对粉丝群体价值观培养的途径,将互动仪式链理论巧妙地运用到粉丝价值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去。总之,对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是泛娱乐化时代公众和粉丝群体共同的呼声。培养粉丝个体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净化粉圈环境,将粉丝强大的行动力以积极的向上的形式呈现在公众视野,对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闻轩轩[4](2019)在《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文中提出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是中国的地域格局在安史之乱后完成由东西对峙格局向南北竞争格局转变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北宋前期实行“重北轻南”的地域政策,北方士人占据政治主导地位,然而伴随着宋太宗朝南方士人群体的不断崛起,双方开始了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的争夺,并在宋真宗朝后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南北政争。北宋中期的士人中产生了“安静”和“有为”两种政治理念,由于南北方地域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这两种分别较多的体现在北方士人和南方士人身上,由此使得当时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扯上了关联:庆历新政即是南方士人逐渐在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期间的一次政治改革,其失败促使南北士人群体进行分裂重组,从而形成了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的南北平衡格局;至熙丰变法时期,王安石为推行新法,破坏了这一南北平衡的中枢权力格局,导致南北方士人矛盾激化,使得双方围绕着新法推行与否及其南北差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此外,北宋中期的南北士人还存在着科举取士问题上的理念差异,南方士人的政治形象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北宋后期的南北士人之争和党争呈现出混溶的趋势,无论是元佑初年的新法存废之争、新旧党争,还是旧党内部的洛蜀朔党争,背后都有南北地域因素的影响;元佑后期旧党臣僚对新党再起的警惕、重新执政的新党成员对旧党臣僚的报复性倾轧,及蔡卞、蔡京官员任用上“重北轻南”的倾向,乃至北宋垂危之际的“靖康党论”,都夹杂着南北士人之争的成分;宋室南渡后,北方流寓士人和江南土着士人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政策分歧,并被宋高宗和秦桧所利用,从而对宋金议和与南宋初年政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北宋处于中国古代南北政治势力消长的关键阶段,故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为后世所延续,并奠定了元明清时代南北士人之争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趋势,深刻影响了帝制中国后期的政治演进。

邱贺辉[5](2019)在《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际交往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希望善于交往,并通过交往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但由于家庭、社会、学校、自我等原因,人际交往成为很多高中生的困惑和难题。同时,人际交往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愈发凸显,一旦出现人际困扰,常会引起其心理失衡,导致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关系,探讨如何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现状和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第二部分验证针对性团体心理辅导的有效性,通过针对性团体辅导来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研究一选取了河北省某市的550名高中生作为被试,有效被试528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二采用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对比试验设计。通过研究一的结果,筛选出一部分人进行访谈,最终确定30人为实验组、30人为安慰剂组,另外确定30人为对照组,作为本研究的被试。对实验组施加八次针对人际交往能力的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安慰剂组施加与研究主题无关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状况总体一般,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分值最高;在年级、性别、独生子女及是否住校生上存在一定差异;(2)高中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在社交活动与交友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行为困扰;在年级、性别、来源地、独生子女及班干部上存在一定差异;(3)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着正相关,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正向预测的作用;(4)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内容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杨娜[6](2018)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前期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四所高校的部分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并结合自身的观察实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现状调查与分析、策略选择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系统论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主要从融入的内涵、发展过程以及必要性等角度进行系统阐述,本文提出融入并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简单加入课程,认为融入是在有机融入的基础上的提升与进一步深化,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以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结合相关访谈和实践经验,从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头脑、融入课堂延伸领域对融入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探析。第三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策略选择,针对融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从理念性问题、知识性目标、情感性教学、实践性方向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策略与路径。

梁作东[7](2016)在《高一学生人际冲突的班级管理研究 ——以溧阳G中学为例》文中指出高一阶段是学生人际冲突的高发期,其原因有:高中生的生理变化和自我超前意识的发展,有限的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他们往往情绪不稳定并且具有强烈的成人感与独立感,渴求社会、学校、家长及同伴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尤其是考入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从初中学习的佼佼者到高中的“普通一员”,他们要适应全新的校园生活学习环境,他们心理及行为的变化以及他们人际关系方面凸显的问题是值得探究的课题。本研究以江苏省溧阳G中学高一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和教育叙事等方式收集了一手的资料,采纳了杜布林组织行为学中的二维冲突理论及系统分析模型、罗宾斯的冲突过程分析模式以及俞文钊的冲突分类法,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的方法,对高一年级的人际冲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溧阳G中学高一学生普遍存在人际冲突,其诱因与该城镇的发展、市教育现状、学校学生构成、学校的管理制度及个体的认识有关。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归因分析,包括目标冲突分析、认知冲突分析、情感冲突分析和程序冲突分析。针对溧阳G中学高一学生存在的人际冲突问题,围绕冲突类型,本研究提出了教师有效管理人际冲突的策略:一、树立新目标、适应新环境、建立新集体。二、认识新现实、建立新认知、培养新习惯。三、发现新问题、讲究新方法、培养新情感。四、遵循规律、学会选择、妥协合作。最后提出了对学校管理的一点建议。

杜丽[8](2016)在《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而独特的民族,历史上因为政治、经济和社会动荡等原因,苗族从早期居住地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不断迁徙到中国贵州、湖南、云南等边疆省份与国外。云南苗族多于元明清时期分批渐次迁入,至今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局面,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交通不便,生存与发展困难。近代以来,基督宗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与在部分汉族地区遇到的重重阻力相反,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些信教民族中就包括苗族,这一现象非常值得引人思考。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呈现出云南南部(滇南)苗族主要信仰天主教,云南东北地区(滇东北)和北部(滇北)苗族主要信仰基督教的特点。相比较湖南、贵州和四川的苗族研究,云南苗族研究成果较少,且侧重对苗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层面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本论文通过对云南信教苗族,特别是选取数个最具代表性苗族村落的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希望可以以点带面,全面展示当今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信仰图景,揭示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包括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影响,进而趋利避害,引导基督宗教在苗族社会发挥其积极作用。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和宗教文化学等学科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在中国巨大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基督宗教在云南苗族社会文化中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选题依据、理论方法以及前期学者们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历史,介绍所选苗族调研点的基本情况。第三部分到第五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运用宗教社会学、宗教文化论的理论观点,结合田野调查收集的各种资料,分析在社会变迁中基督宗教对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第三部分主要运用宗教社会学功能主义理论,从社会个体——苗族信徒和社会团体——教会两个方面,阐述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主要运用宗教文化论的观点,结合田野调查,从苗族基督宗教礼俗和伦理两个方面,探讨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第五部分,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运用宗教社会学和宗教文化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观点,研究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宗教世俗化等多方面变迁对云南苗族社会文化的影响,预测云南苗族社会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刘佳[9](2015)在《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教育政策不是反映某一个社会阶层的利益,而是对一个复杂的、异类的、多种成分的组合体做出反应,”①我国教育政策的研究者们不再满足于技术理性主义研究范式,研究转向解释和描述教育政策运行的复杂过程。20世纪中后期,“复杂性”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思想或视角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视域,从系统、科学、方法走向哲学范式层面,成为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复杂性范式也逐渐成为一股带有浓郁的系统性、整体性、自主性、关联性、涌现性和多样性气质的科学哲学思潮。教育政策研究运行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政策制定和执行不再是政府和专家的特权,文本、信息、资源等物质载体以及政策对象、政策执行者、政策利益无关方也都可以通过政策运行联接为充满动态、不确定和层次感的网络架构。复杂性分析框架为研究者提供了整体和复杂的观察视角,高校资助政策“行动者网络”本身也是一种系统构成,“学校”成为各种社会关系发生的交汇点,生成特定政策情境下的“场域”,“学校”既有位置和处所的含义,即围绕教育政策运行而发生的微观实践活动处所成为行动者产生社会关系的链接,即政策系统运行网络中的“必经之点”。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是一个充满行动气质的资源分配、关系博弈和群体交互作用的过程,研究者借助系统论的视角,将政策运行看作一个高度复杂的、动态性的、非线性的具体行动系统,致力于探寻行动背后的关系构成,对政策权威作用下群体关系和社会互动有着真实和深刻的解读,通过政策系统内部各因素在运行过程中的言语、经验、价值、伦理及信念的交流和行为互动探寻政策运行规律之所在。在高校资助政策运行构成的“行动者”网络中,“行动者”不仅指行为人(actor),如政策执行者、政策对象,还包括文本、信息、资本等许多非人的物体(object)。人与非人因素之间不再是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他们一起进入政策运行系统,以一种相互附着的多样性性态共同构成人与制度、社会关系互动的政策面貌,政策制定者、执行者、政策对象、文本、信息、资源所构成的“行动者网络”在政策“场域”中得以表征。高校资助政策运行过程中,政策内部行动者的身份认同源自于政策伦理正义、政策行政高效和政策结果公平,政策系统内外的社会认同意味着与其他社会系统之间群际和谐、偏见弥合、利益均衡,由政策身份认同和政策社会认同引起的复杂社会行为会对政策目标的实现起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两种认同高度一致则会对政策运行效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资助政策系统才能实现对内控制、对外开放的有序状态,反之则会引起政策系统的动荡、严重的甚至被破坏或取缔,两种认同共同构成资助政策优化或革新的系统动力。研究者从群体动力学的角度提出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机制图式并描述了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深刻聚焦于多元关系主体的构成与互动,把科学主义的理性视角与人文主义的解释方法相结合,以混合研究方法描述政策研究的整体论进路,并采用行动者平等参与、深入现场、社会情境互动等理念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描述手法阐释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的动态性、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研究者在“学校”这一“必经之点”运用人类学的方式访谈、观察、记录,再结合哲学思辨式的建构式和实证主义的数字式,表现出浓郁的“描述、写实和分析”气质,从日常生活世界中凝练出政策运行的宏观规律,为政策研究者所进一步感知、洞察和意义构建。研究者深入剖析政策行动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与作用机制并提出政策系统优化策略,为高校资助政策分析提供了一种颇具实践操作价值的理论范式。

郭露露[10](2013)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郑州市高校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主体意识不断增强,需求更趋于多元化、个性化,由此,校园中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应运而生,并以其对成员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学校正常的道德教育活动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和作用。本文将就如何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进行系统的探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大学生正式群体而言的,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以共同的兴趣爱好、思想观念、利益需求等为基础,按照个人意愿自发形成的群体。其主要特征有自发性、情感性、相对稳定性、权威性、排他性等。在郑州市的7所高校中,我们就五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走访:即大学生们选择群体组织的取向,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动机,非正式群体活动对大学生个人的影响和作用,非正式群体活动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组织者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和作用等。通过对调查数据认真地分析,提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形成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低门槛,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有良好的辅助作用等。消极作用则主要表现为消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影响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无约束的自主自发行为不利于学校秩序的稳定,低素质组织者对非正式群体活动方向形成误导等。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主要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复杂多样而不易管理,高校对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引导亟待规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等。为了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高校相关部门要形成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层次教育和管理、积极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注重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教育和培养等。

二、班团群体冲突及对策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班团群体冲突及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浅谈遭遇班级群体危机的干预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了解危机,厘清矛盾
二、控制危机,分别疏导
三、化解危机,群体教育
四、善后反思,“转危为机”
    (一)基于“集体立场”下矛盾双方的认同感。
    (二)基于民主管理下的适度监督的必要性。
    (三)基于新形势下高中生树立正确财商的迫切性。

(2)粉丝对抗中的群体认同建构研究 ——以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来源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发展趋势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五节 理论概念界定
第二章 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和杰迷群体概况
    第一节 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始末
    第二节 周杰伦及其粉丝群体
第三章 对抗中的杰迷群体认同建构
    第一节 社会类化:杰迷群体成员的自我归类
        (一)身份认知:杰迷成员身份的确认
        (二)冲上榜首:杰迷群体成员共同的目标价值追求
        (三)抱团组队:杰迷形成我方阵营
    第二节 社会比较:我属群体与他者群体的不同
        (一)80、90 后一代的标签
        (二)“夕阳粉丝团”的自称
        (三)低调、佛系的品质
    第三节 积极区分:杰迷群体成员优越感的凸显
        (一)用作品说话的实力派偶像
        (二)强大的号召力、路人缘
        (三)创造历史记录的破亿影响力
第四章 粉丝对抗中群体认同建构的规律与反思
    第一节 对抗与认同相辅相成
        (一)对抗中强化认同,认同中加强对抗
        (二)对抗结束,认同弱化
    第二节 群体认同趋势变化
        (一)建构生成期
        (二)持续强化期
        (三)弱化消退期
    第三节 群体认同短暂、不稳固原因探究
        (一)粉丝的“被迫经营”
        (二)突发、短暂的价值目标
        (三)一种“团队竞技式”的充满快感的集体狂欢盛典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3)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创新点
    1.3 文献综述
        1.3.1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相关研究
        1.3.2 粉丝群体的相关研究
        1.3.3 互动仪式链下粉丝群体研究的相关文献
        1.3.4 关于价值观培养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观察法
        1.4.2 案例分析与深度访谈结合
第二章 相关概念梳理
    2.1 互动仪式链理论
    2.2 粉丝与粉丝群体的相关概念
        2.2.1 粉丝群体
    2.3 微博、粉丝、粉丝群体与超话社区
        2.3.1 微博粉丝
        2.3.2 微博超级话题
        2.3.3 微博超话社区-虚拟社区
        2.3.4 超话社区管理规范
        2.3.5 微博平台与粉丝群体
    2.4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概述
第三章 粉丝与偶像在微博中的互动仪式表现
    3.1 微博构成的粉丝互动仪式要素
        3.1.1 网络发展为粉丝群体提供了互动平台
        3.1.2 共同关注的焦点:偶像
        3.1.3 仪式准入机制
        3.1.4 互动仪式的权力仪式
    3.2 偶像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关系
        3.2.1 偶像所扮演的角色
        3.2.2 粉丝所扮演的角色
    3.3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互动行为的建构与规制
        3.3.1 粉丝群体与偶像的互动
        3.3.2 表情包符号建构身份认同
        3.3.3 话题讨论观点分享提升共享体验
        3.3.4 不同粉圈圈层之间的渗透互动
        3.3.5 粉丝群体在与大众互动中进行形象塑造
第四章 互动的情感能量-价值观培养的土壤
    4.1 粉丝个体的情感能量
    4.2 粉丝的群体团结
        4.2.1 有代表性的群体符号
        4.2.2 内部成员互动形成的群体团结
    4.3 一致对外的道德感
    4.4 互动仪式影响粉丝群体价值观传导机制
    4.5 分层的情感能量-意见领袖引导价值观培养
    4.6 小结
第五章 粉丝群体互动的价值观培养研究
    5.1 当前粉丝群体存在的负面价值观
        5.1.1 颜值即正义的追星观念
        5.1.2 偏激的追星方式
        5.1.3 爱他就要为他花钱的消费观念
    5.2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对粉丝价值观培养的可行性
        5.2.1 粉丝群体强大的号召力
        5.2.2 舆论指向性
        5.2.3 粉丝社群渴望获得社会认同
    5.3 小结
第六章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粉丝群体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6.1 媒体议程设置价值观传播内容
        6.1.1 设置互动场景,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
        6.1.2 增加互动模式,加强合作
    6.2 微博平台完善互动规则,做好把关人
        6.2.1 营造仪式情境,完善参与机制
    6.3 聚焦价值符号——偶像,有效引导
        6.3.1 塑造精神典范,输出价值观
        6.3.2 创新与粉丝互动情境
    6.4 粉丝群体的自我积极引导
        6.4.1 群体内部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传播机制
        6.4.2 粉丝个体:提高媒介素养,良性互动
    6.5 互动仪式链理论下粉丝互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6.5.1 集体狂欢的异化
        6.5.2 信息茧房的束缚
        6.5.3 知识的鸿沟可能不利于群体和谐
    6.6 虚拟偶像的发展前景
    6.7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一)北宋南北势力消长方面
        (二)北宋南北士人与官僚方面
        (三)北宋官员南北构成方面
        (四)北宋科举南北差异方面
        (五)北宋南北士人与政争方面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天下大势分为南北”——北宋南北政治地域格局的形成与确立
    一、中国古代地域格局变迁之大势
        (一)东西对峙格局的发展和演进趋势
        (二)东西对峙向南北竞争格局的过渡
    二、晚唐五代南北政治势力的发展
        (一)北方政局变迁中的士人分化
        (二)南方士人群体性特征的形成
    三、宋初的地缘政治与南北政策
        (一)“南北异术”的集权统一策略
        (二)“承北”与“重北轻南”政策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北宋前期南北士人群体的构成与冲突
    一、宋初北方士人群体的优势地位
        (一)北方士人优势地位成因再探索
        (二)“不用南人为相”诸问题新识
    二、宋初南方士人群体构成的变化
        (一)影响南方降臣入宋境遇的因素
        (二)宋太宗朝科举与南方士人崛起
    三、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初起与激化
        (一)南方士人所受的排挤及其反击
        (二)南北之争与宋真宗后期的政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别南北,此深可虑”——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
    一、士人政治理念与南北地域之关系
        (一)“安静”与“有为”的政治理念
        (二)两种政治理念在南北地域的体现
    二、庆历新政与南北士人的分裂重组
        (一)南北士人之争视野下的庆历新政
        (二)庆历新政后南北平衡格局的形成
    三、熙丰变法与南北士人的长期对立
        (一)王安石与南北平衡格局的破坏
        (二)变法期间南北士人的矛盾冲突
    四、南北士人的科举与政治话语冲突
        (一)南北士人关于科举取士的争论
        (二)南方士人负面政治形象的演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南分北,偏而不还”——北宋后期南北士人之争与党争的混溶
    一、南北士人与新法存废及新旧党争
        (一)南北士人在役法上的不同理念
        (二)元佑新旧党争的南北地域因素
    二、“更化”“绍述”下的南北士人
        (一)洛蜀朔党争中的南北地域问题
        (二)新党复起与绍圣后的南北士人
    三、北宋南北之争的影响及后世回响
        (一)南北士人与两宋之际政治更迭
        (二)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历史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今人论着
        (一)着作
        (二)论文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概述
        1.1.1 心理健康的定义
        1.1.2 心理健康的测量
        1.1.3 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1.4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2 人际交往能力概述
        1.2.1 人际交往能力的定义
        1.2.2 人际交往能力的测量
        1.2.3 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理论
        1.2.4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研究
        1.2.5 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
    1.3 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述
        1.4.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1.4.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依据
        1.4.3 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1.4.4 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研究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假设
3 研究一: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关系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工具
        3.2.3 研究过程
        3.2.4 数据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
        3.3.2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状况
        3.3.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分析
    3.4 分析与讨论
        3.4.1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人口学差异
        3.4.2 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情况
        3.4.3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人口学差异
        3.4.4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总体情况
        3.4.5 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4 研究二: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研究设计
        4.2.4 数据处理
    4.3 研究过程
        4.3.1 准备阶段
        4.3.2 干预阶段
        4.3.3 评估
    4.4 实验组干预对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个案分析
        4.4.1 被试T的情况
        4.4.2 被试Q的情况
    4.5 研究结果
        4.5.1 干预前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同质性检验
        4.5.2 干预后实验组、安慰剂组和对照组的前后测差异性检验
    4.6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
    5.1 研究结论
    5.2 对教学实践工作的意义
    5.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 相关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核心要义
    (一) 融入的内涵
    (二) 融入的发展过程
    (三) 融入的必要性
        1.应对国际国内意识形态挑战的迫切要求
        2.解决大学生价值观冲突问题的必然选择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在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的成果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融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
        2.思想政治理论课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3.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认知较高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融入课堂教学的形式较简单,考试考核方式不丰富
        2.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弱化
        3.向学生课外活动领域延伸不够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国内外多元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融入”意识不够强,步伐不大
        3.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化,辨别能力较弱
        4.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5.对课堂教学延伸领域的育人平台监管与引导不到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途径
    (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设计中强化融入
        1.教学设计要围绕中国梦目标,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遵循,加强思想引领
    (二) 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特点有机结合
        1.“原理”课结合原理,奠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2.“基础”课联系实际,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结构
        3.“纲要”课史论结合,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视野
        4.“概论”课明确方向,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属性
        5.“形势与政策”课结合热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 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
        1.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是坚持情感性教学的基础
        2.革新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是提升情感认同的重要途径
        3.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是使教学充满真诚之爱的关键
    (四) 融入实践性教学,引导自觉践行
        1.注重以文化人,凸显价值引领
        2.深化课外践行,促进躬行践履
        3.提升网络效能,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高一学生人际冲突的班级管理研究 ——以溧阳G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五、核心概念界定
第二章 高一年级人际关系样本调查
    一、背景
        1 溧阳市经济概况及高中教育情况
        2 溧阳市G中学的学生构成特点
    二、学校的管理制度
        1 教师的考核制度案例
        2 班级的日常管理制度
    三、高一学生发展取向调查
        1 发展方向
        2 学生的目标意识
        3 学生的适应性
        4 学生面临的压力
        5 学生的自我评价
        6 学生间的关系
        7 总体判断与评价
第三章 高一学生人际冲突问题及归因分析
    一、目标冲突及分析
        1 严格的学校管理制度与青春期学生渴求自由的冲突
        2 现实的求学目标与理想的学习环境的冲突
        3 父母的期待束缚与孩子的渴求人格独立的冲突
        4 调查数据和案例
    二、认知冲突及分析
        1 初中里原有的优越感与现实位置的落差
        2 原有的高中期待与残酷现实的冲突
        3 不断成长的个体意识与父母过度干涉的冲突
    三、情感冲突及分析
        1 父母态度的强势让孩子觉得压抑
        2 家庭问题导致孩子情感冲突
        3 沟通管理技术不佳的教师让学生排斥
    四、程序冲突分析
        1 课型优先选择的矛盾
        2 早恋引发分歧
    五、高一学生人际冲突时的行为表现
        1 冒犯性语言,甚至是肢体冲突
        2 生活学习中不满的信号
        3 听课不认真或借故不完成作业
        4 逃避学习,迷恋上网
第四章 有效管理高一学生人际冲突的策略
    一、树立新目标、适应新环境、建立新集体
        1 明确目标、建立优势、增强信心
        2 做好衔接、指导方法、快速融合
        3 加强疏导、消除紧张、建立自信
        4 统一目标、换位思考、尊重个性
        5 调整目标、发挥特长、增强实力
    二、认识新现实、建立新认知、培养新习惯
        1 家长要有新的养育理念
        2 学生要有新认知,培养起新习惯
        3 教师协调与家长和学生间的认知冲突
    三、发现新问题、讲究新方法、培养新情感
        1 了解不同家庭类型的“情感迁移”
        2 建立新的集体主义情感
        3 针对学生及家庭特点做“情感”的专业化指导
    四、遵循规律、学会选择、妥协合作
        1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引导学生顺利渡过心理逆反期
        2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教师引领妥协合作
    五、学校级人际冲突综合对策
        1 学校要制定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和校规制度
        2 学校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凸显人文关怀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
致谢

(8)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苗族宗教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二、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三、研究设计
    第三节 理论方法
        一、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一)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二)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历史与现状——云南苗族基督教概述
    第一节 云南苗族历史和现状概述
    第二节 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的传入历史
    第三节 云南苗族信仰基督宗教的现状和调研点情况
        一、富明县小水井村
        二、昭通市彝良县老鹰山
        三、红河州开远市份玉村
        四、文山市冷水沟村
第三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 人——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文化中的性别与角色
        一、中老年苗族男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二、中老年女性信徒在苗族社会的角色和作用
        三、游走在神圣和世俗——“信仰社区”内外的年轻信徒
    第二节 组织——苗族社会和基督宗教的分工与张力
        一、基督宗教组织与运作
        二、功能主义视角下的云南苗族教会
    第三节 苗族宗教精英与教会组织
        一、苗族教会中的宗教精英
        二、当前苗族教会组织存在的情况
        三、苗族宗教精英面临的挑战
第四章 基督宗教对云南苗族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 礼俗文化——符号体系视角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传统礼俗与基督宗教礼俗
        二、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
    第二节 伦理文化——整合视角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信徒宗教伦理
        二、婚恋、家庭伦理
        三、社会伦理
    第三节 宗教文化视角下信仰基督宗教云南苗族的礼俗和道德伦理
        一、云南苗族基督宗教礼俗中的文化意义
        二、云南苗族的基督宗教道德伦理中的文化意义
第五章 社会变迁中的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
    第一节 社会变迁对基督宗教的影响
        一、社会经济变迁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四、宗教世俗化浪潮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变迁冲击下的云南苗族基督宗教
        一、苗族信徒群体
        二、苗族教会
        三、苗族教会基督宗教礼俗和道德伦理
    第三节 社会变迁下云南苗族基督宗教发展趋向和对策思考
        一、两种发展趋势
        二、引发的对策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一) 我的研究经历:一个研究者的探索历程
        (二) 我的研究使命:高校资助政策的伦理追寻
    二、关键概念界定
        (一) 复杂性
        (二) 教育政策
        (三) 教育政策运行
        (四) 高校资助政策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复杂性范式与教育政策研究
        (二) 政策科学和教育政策分析研究
        (三) 教育政策的伦理和价值研究
        (四) 教育政策的方法论研究
        (五) 高校资助政策研究
        (六) 混合方法研究
        (七) 行动者网络理论
    四、研究方法设计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思路
        (三) 技术路线
        (四) 分析策略
        (五) 研究场域
        (六) 研究者的角色优势与身份障碍
        (七) 研究对象的样本选择
第二章 政策文本模糊
    一、高校资助政策文本概念的模糊性
        (一) 书面概念的简单与政策现象的复杂
        (二) 文本层面的简单和理解层面的复杂
    二、高校资助政策要素理解的模糊性
        (一) 模糊思维和模糊数据
        (二) 模糊理解与模糊填写
    三、高校资助政策目标关系的模糊性
        (一) 政策效率实现与行动模糊
        (二) 政策价值冲突与标准模糊
    四、高校资助政策标准区分的模糊性
第三章 执行者差异
    一、高校资助政策的“双重功能”与“双重目标”
        (一) 政策“身份叠加”与“角色扮演”
        (二) 政策“执行者”与“育人者”
    二、高校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和执行环境
        (一) 资助政策的执行者构成
        (二) 资助政策的执行环境
    三、高校资助政策执行风格的行动差异
        (一) 执行者目标导向差异
        (二) 执行者责任认知差异
        (三) 执行者能力倾向差异
        (四) 执行者的执行偏好差异
第四章 政策信息传导
    一、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通路与样态
        (一) 政策信息的意义与表征
        (二)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的传导方式
        (三) 高校资助政策信息异化的发生机理
    二、高校资助政策信息传导的复杂表征
        (一) “权威”:政策宣传的推进
        (二) “渲染”:媒体加工的适度
        (三) “变形”:信息转移中的失真
        (四) “公开”:信息求真的冲突
        (五) “隐匿”:隐私曝光的痛楚
        (六) “丰富”:信息沟通的主动
        (七) “拒绝”:信息核查的阻抗
第五章 政策资源分配
    一、高校资助政策资源分配的伦理诉求
    二、从分配正义到关系正义的伦理转向
    三、高校资助政策责任与自由裁量
    四、政策伦理敏感与行政作为
    五、弱势补偿与发展性资源
        (一) 贫困文化与社会性剥夺
        (二) 社会资本与政策“无形资源”
    六、两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资本重构
第六章 政策认同与优化
    一、高校资助政策系统运行目标——行动者认同
        (一) 行动者身份认同
        (二) 行动者社会认同
    二、高校资助政策运行系统的动力构成
        (一) Ⅰ理想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悦纳
        (二) Ⅱ、Ⅳ不稳定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身份拒斥或认同威胁
        (三) Ⅲ变革模式(身份认同-、社会认同-):认同危机
    三、高校资助政策认同反馈的实现路径
        (一) “过滤与加工”:政策执行者官方反馈
        (二) “沉默的大多数”:政策对象民意表达
        (三) “利益相关无关”者:独立“第三方”评估
    四、高校资助政策系统的优化策略
        (一) 摆脱简单线性思维,用系统复杂思维审视高校资助政策运行
        (二) 重视政策微观场域,提高学校作为系统自组织的自我治理能力
        (三) 调节资源分配机制,享受政策资源的权利和履行义务相挂构
        (四) 优化政策资源构成,重视“无形”发展性资源促进能力建设
        (五) 合理利用政策工具,政策信息传导实现开放性、引导性和尊重感
        (六) 增强资助政策认同,大力推动“第三方评估”政策监督体系建设
附录
    附录A: 相关文件
        A.1 《高等学校学生(本专科学生)资助政策简介(二○一四年六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教科文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务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部分
        A.2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
        A.3 《Y大学关于开展2014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
        A.4 《Y大关于开展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评审工作的通知》
    附录B: 质化研究相关材料(包括访谈资料、现场观察记录、工作日志、邮件等)
        B.1 以家庭经济困难生为对象的材料
        B.2 以政策执行者为对象的材料
        B.3 以地方民政部门为对象的材料
    附录C: 调查问卷系列
        C.1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一)
        C.2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二)
        C.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效用评价和制度反思》课题组调研问卷(三)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完成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10)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郑州市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概述
    2.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涵义
        2.1.1 非正式群体的定义
        2.1.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涵义
    2.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2.2.1 按成因和表现形式分类
        2.2.2 按作用性质分类
    2.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2.3.1 自发性
        2.3.2 情感性
        2.3.3 相对稳定性
        2.3.4 权威性
        2.3.5 排他性
    2.4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
        2.4.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观原因
        2.4.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客观原因
3 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作用的调查分析
    3.1 对郑州市高校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现状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1.1 大学生选择群体组织的取向调查
        3.1.2 大学生加入非正式群体的动机调查
        3.1.3 非正式群体活动对大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和作用调查
        3.1.4 非正式群体活动对学校教育活动的影响和作用调查
        3.1.5 组织者对非正式群体的影响和作用调查
    3.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3.2.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活动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3.2.1.1 有利于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塑造
        3.2.1.2 形成学校道德教育活动的低门槛
        3.2.1.3 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3.2.2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活动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消极作用
        3.2.2.1 消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影响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
        3.2.2.2 无约束的自主自发行为不利于学校秩序的稳定
        3.2.2.3 低素质组织者对非正式群体活动方向形成误导 #,33
    3.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活动产生消极作用的原因分析
        3.3.1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复杂多样且难以统一管理
        3.3.2 高校相关部门对非正式群体缺乏科学规范的教育引导
        3.3.3 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
4 增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积极作用的思考
    4.1 形成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层次教育和管理
        4.1.1 鼓励、支持积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4.1.2 关怀、引导中间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4.1.3 管理、教育消极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
    4.2 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4.2.1 搭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良性发展的平台
        4.2.2 规范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各项制度管理
        4.2.3 指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间的良性交流合作
        4.2.4 形成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有效合力
    4.3 注重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教育和培养
        4.3.1 提高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综合素质
        4.3.2 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教育培训
        4.3.3 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的人文关怀
        4.3.4 引导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组织者积极融入正式群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四、班团群体冲突及对策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浅谈遭遇班级群体危机的干预策略[J]. 须海萍. 读写算, 2020(31)
  • [2]粉丝对抗中的群体认同建构研究 ——以周杰伦超话打榜事件为例[D]. 常振. 安徽大学, 2020(07)
  • [3]互动仪式链理论下微博粉丝群体的价值观培养研究[D]. 李衫衫. 河北大学, 2020(08)
  • [4]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D]. 闻轩轩. 河南大学, 2019(01)
  • [5]高中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干预研究[D]. 邱贺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 杨娜.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7]高一学生人际冲突的班级管理研究 ——以溧阳G中学为例[D]. 梁作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8]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杜丽. 中央民族大学, 2016(08)
  • [9]复杂性视域中的高校资助政策运行分析[D]. 刘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4)
  • [10]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以郑州市高校为例[D]. 郭露露. 郑州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类群冲突及对策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