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广州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如何将广州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一、广州怎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张斌[1](2012)在《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研究 ——广东地区20栋超高层实例调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投资建设超高层的热潮在各地持续升温。广东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前沿地带,在短短10多年时间里,一栋栋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按照“建成高楼排行榜(城市的摩天知名度)占30%权重、摩天建筑总数排行榜(城市由摩天建筑带来的资本累积实力)占70%权重”的加权计算方法,2011年中国十大摩天城市排行榜中,深圳位列第三,广州名列第四。其中包括了目前中国前十高的广州塔,广州国际金融中心(西塔),深圳京基100大厦。而在这些新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又以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居多。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标准层平面设计有其独特设计要点。本论文通过对广东地区20栋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实地调研和考察,通过大量数据研究分析现有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的优缺点。从功能布局、空间尺度、结构选型、交通系统设计、辅助服务空间设计等几个方面,总结广东地区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在近年飞速发展中所呈现出的问题与设计趋势。论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介绍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及其标准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回顾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发展历史。分析广东地区超高层办公建筑建设热潮的时代背景。为后面论文展开论述提供基本理论和历史背景铺垫。第二章是对广东地区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调研分析。以广深地区20栋具代表性超高层综合性办公为调研对象,通过翔实数据对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设计各方面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对论文展开论述提供数据铺垫。第三章到第六章是在调研数据基础上,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从功能布局、空间尺度、结构选型、交通系统、辅助空间设计等几方面对综合性超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的要点进行总结。最后是结语。总结设计要点,展望未来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发展趋势。

林隽[2](2015)在《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面对多元化的开发主体,亟需为城市建设提供一套操作性强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通过城市设计管控的一系列的规则来引导和控制城市建设,以建立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城市空间。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设计研究,进行了不少理论研究。无论从理论方面或具体实践方面,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较缺乏对城市设计如何与规划管理紧密结合,使之具有切实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探索。因此,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我国的城市设计管控进行全面地检讨和重新认识,特别是如何让城市设计管控接轨规划管理,真正发挥出城市设计指导和促进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建设管理的角度出发,深入地探讨国内外城市设计管控内容与方法的差异,发现以往的城市设计偏重刚性的管理控制,缺少柔性的引导控制。本文结合基本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的辨析,结合广州城市设计实践历程,对四个城市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案例及其实施管理加以绩效评述,提出“城市设计导控”这一创新名词,并提出城市设计导控在各个规划层面的内容与方法,以及各层面之间有效衔接的方法建议。着重对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方法提出详细的框架建议,并对实施管理中涉及的管理方、设计方、建设方等多方协作机制、设计成果形式与管理的衔接、城市设计导控的运行程序和公众参与机制加以设计。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以“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为题,提出“城市设计导控”的创新概念,深入探讨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之间的关系,对相关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并阐明了研究方法、研究意义、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点。第二章,对城市设计导控涉及的概念、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从合法论、价值论和方法论方面进行分析,辨析导控实质,提出其实质是一种以弹性控制为特点的管理手段。第三章,介绍了美、英、日本、新加坡等国以及香港、深圳、厦门、广州等国内城市的城市设计的特点及开发控制体系,介绍了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体系的关系,并着重对城市设计方面的共性进行了归纳,试图找出可供我国城市设计管控借鉴之处。第四章,结合笔者多年的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工作实践,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城市设计发展的历程,对珠江新城城市设计(90年代末)、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2003年)、白云新城城市设计(2009年)、国际金融城(2013年)等四个不同时期的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归纳其城市设计控制特点,梳理城市设计重点要素,深入剖析建设管理个案,并对管理实效进行量化统计及分析,为后文搭建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框架提供第一手的实践支撑。第五章,总结地区层面重点导控要素的具体导控方法,包括“标志物”“建筑高度”“界面”“开敞空间”“风格”“空间序列”等;从面向规划管理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导控必要性、导控强度及导控方式。第六章,在分解地区城市设计要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管理需要,总结出面向管理的地块层面城市设计要素导控方式。第七章,建构“三层次三阶段”的城市设计导控框架,三层次包括宏观(城市或地区)、中观(街区)和微观(地块);三阶段包括规划编制、土地出让及方案审查;提出重点要素的弹性及刚性相结合的具体导控方式。第八章,论述广州市保障城市设计实效的制度创新,重点说明不同阶段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方式以及程序,分析广州特色的公众征询监督委员会制度、规委会议事制度、地区规划师制度对于保障城市设计实效的作用。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三点。(1)城市设计导控的创新概念引入“控制论”、“符号学”与“行政管理学”,对“城市设计导控”进行辨析,提出城市设计导控不同于以往单纯的二次订单,是二次订单和直接干预结合的弹性控制,是实践中总结摸索出来的一种具有实效的管理手段。(2)广州市城市设计管理实效评析选取广州市具代表性的四个城市设计(广州珠江新城、大学城、白云新城、国际金融城),对其编制过程、控制要素、控制效果、控制变化量化统计等进行深入研究。(3)“三层次三阶段”的城市设计导控框架与制度创新建立“三层次三阶段”的城市设计导控框架;着重探讨弹性控制手段;探讨了近年来广州在提升城市设计实效方面的制度创新,包括公众征询监督委员会制度、规委会议事制度以及地区规划师制度。

丁祎[3](2020)在《基于星形模型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估》文中认为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全球城市化迅速发展,城市建设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城市化进程不仅提升了生产力发展速度、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也能够促使城市中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导向了城市对于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需求,而多种产业共同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种发展趋势影响了中国城市的规模、布局,以及城市中建筑的功能配置等等。在此前提之下,城市的高密度化趋势已然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高层建筑也成为了城市中土地价值最大化的载体,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在城市的中心化、密集化发展过程中,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既能解决密度问题,同时也回应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成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无论落点在城市何处,都将对城市原本的空间结构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影响使用者对于城市的认知,这也是从城市尺度转换到人体尺度的必经过程,建筑底层公共空间作为转换的物质条件而存在。因此,如何处理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与城市的关系也成为了重要课题。公共空间的价值除了物理意义上的“可达”之外,从社会意义层面来看,这更是一个可以容纳不同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种族的人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空间。因此,运用政治哲学领域“公共性”(Publicness)一词来描述社会和城市中公共空间不同意义的可达性最为合适,具有公共性的城市空间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治生活的公共领域。空间公共性指的是物质空间在容纳人与人之间公开的、实在的交往以及促进人们之间精神共同体形成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概念。在对包含情境/安全模型、三轴模型、CABE模型和星形模型四个现有空间公共性评估模型进行分析之后,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星形模型作为本文基础评估模型,参考国内外文献对星形模型评估五要素(土地使用权、监管措施、形态配置、活跃度、运营状况)进行深入探讨,再结合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各个业态特性对五要素进行分析,得到适用于本文讨论背景下城市和建筑特性的评估要素,并依此再建构星形模型评估方法。除此之外,针对星形模型不适应我国城市发展情况的评估条件,加入了空间句法等理论修正星形模型,确保评估模型的可行性。重新建构的星形模型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及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所处城市环境中的特点。以上的理论基础与评估模型修正适用于我国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发展现状,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最后运用重新建构后的星形模型对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富力盈凯广场各业态底层公共空间进行调研评估,得到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商业、办公、酒店、居住四大主力业态各个业态特点的公共空间特性,完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的研究,提出符合城市发展规律,适应业态自身利益,满足市民日常需求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各业态底层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建议。

张伟[4](2016)在《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产物,是城市集约化、有机化、立体化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社会发展沧桑巨变、经济活力释放、城市空间全面更新,可持续性城市发展理念引发对城市环境与生态问题的反思。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建设发展取得飞跃性进展,但对它的可持续性状况研究刚刚起步,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迫切课题。阐述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跌宕变化的发展历程,揭示现阶段其可持续发展态势及面临主要问题。在对可持续发展观念、思想来源和现实契机提炼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结合国情、研究对象特质、全生命周期等三个切入点,提出设计策略四项基本原则(整体协调、灵活适应、集约适宜、开放原则)。构建起以可持续设计内涵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经络,清晰、严谨的基本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策略奠定基础。不同设计阶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不同,可持续设计策略主要分为三个层面:设计前期可持续策略、设计阶段可持续策略、可持续设计操作指引。设计前期可持续策略重点关注宏观的基于城市的总体定位、基于常态需求的规模定位、基于协同共存的功能组合等不同层面策略,为建设决策提供科学支持。设计阶段可持续策略重点关注城市互动策略、要素引导策略、空间组织策略和交通整合策略研究。四个层次环环递进,共同形成一套具体合理的可持续设计策略方法,为今后该领域的设计提供有益借鉴与引导。将策略提出的核心部分和结论转换为设计操作指引与依据。以开发建设时序为轴,通过构建各阶段影响因素矩阵和细化设计操作指引,首次建构一个科学、实用、动态的理论与指导实践的指引模式,在设计策略应用目标和实践之间建立起桥梁。研究的具体意义在于将前两个阶段的设计策略系统化、操作化的过程,得出的成果用于指导设计过程准则。探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宽广的宏观视野。针对现状,综合研究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研究提出设计原则,制定可持续设计策略;从实践角度,针对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建构设计操作指引体系。建筑的生成途径是新陈代谢的动态进阶过程,与城市发展互动引导。建立可持续城市发展观,坚持渐进方式,“因项施策、施之有据、建之有理”,为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发展提供立论之本,为深入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回应。

李嘉成[5](2019)在《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建筑数量与日俱增,标准层办公空间与公众的关系愈加紧密,其空间品质也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而目前建筑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标准层的平面设计、核心筒的平面设计及效率设计上,对使用率最高的标准层办公空间的研究相当匮乏。建筑师对标准层办公空间关注的缺位,对结构、室内设计、设备专业等工种了解的不足也导致了办公空间品质与使用存在诸多问题。同时,随着时代发展,办公人员对办公空间的使用也产生了新的需求。首先,本文梳理了高层建筑标准层及办公空间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目前标准层办公空间普遍存在净空高度不足、空间完整性有待提升、功能配置不足、空间组织灵活性不足和室内光环境与空气质量不佳等主要五个问题。然后进入优化设计阶段。认为优化高层建筑标准层空间设计是提升空间舒适性与体验性、提升经济性的必然选择,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进而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所存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的目标与原则。接着针对前文提出的五个问题具体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优化设计要点。针对净空高度不足的问题,可通过优化结构设计与设备选择及组织方式进行提升;通过优化核心体与办公空间组织形式、结构与柱网的布置方式可以提升办公空间的完整性;丰富功能空间的组织形式来提升办公空间的功能复合性可有效解决标准层办公空间功能配置不足的问题;空间组织灵活性不足则可以通过提升设备组织对空间的适应性、隔断与家具的灵活度来解决;采用“恒照度”照明模式、双层呼吸幕墙和营造“冷巷”的方法则可以提升标准层办公空间的室内光环境和空气环境。接着提出了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建筑、室内设计两大板块的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策略。同时提出应采用装配式装修与BIM结合的技术手段,从设计到建造全面提升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品质。最后对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总结的是一套优化设计策略,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和情况进行灵活选择和运用。

黎平海[6](2008)在《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全方位地对区域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区域金融中心具有集群效应、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网络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创新效应、自我强化效应、扩散效应、金融知识外溢等效应,而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储蓄汇集、信息披露、便利交换、风险管理等方面。通过对历史经验的追溯与梳理,论证了建立区域金融中心有利于提升所在地地位、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从体制、市场、环境等方面探索了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必备的先决条件。在国际实践广泛应用的官方主导和自然演进的模式当中,总结出几种建设中国特色区域金融中心的途径和类型,在对我国相关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的基础上,将之分别纳入不同模式来探讨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最佳途径。在定位我国金融中心的具体层次与阶段方面,明确提出我国金融中心应该形成形成以下格局:香港打造成为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在条件成熟后建设成全球区域性金融中心;北京可向国家级金融中心迈进;穗深两市短期内应该建成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并且积极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挺进,为若干年后晋级全球性区域金融中心作好准备;其余各市譬如南京、武汉、大连、沈阳、西安、重庆和成都,则可渐次建设成为既相互补充又各自独立的省市级的国内区域金融中心。最后,本文结合广东省金融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针对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设计了一套比较详尽的对策方案,以利于“十一五”期间做足准备,将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刘立欣[7](2014)在《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市面貌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片新兴的城市中心区以惊人的速度拔地而起,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难以掩盖其开发建设中出现的诸如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以及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城市中心区从某种意义上代表着城市的主体面貌,更决定着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因此,探寻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和策略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第二章是本文研究的基础准备,首先,对同本论题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其次,考察了境外有代表性城市中心区的实践案例;再次,分析了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总结了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并介绍了广州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历程;最后,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之中得到启示。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建构,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依照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运用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以“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为对象,对其进行本体结构,进而分析结构产生的层级属性和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以此为基础建构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并详细阐述了该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归纳总结了各层级所包含的控制元素。第四章为本文研究的策略探求,提出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其次,以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和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两个方面为核心阐述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再次,总结了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第五、第六和第七章是本文研究的控制分析,首先,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分为宏观整体脉络和微观构成要素两个层级;其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包含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以及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四个方面;再次,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包括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八章是本文研究的实践应用,在介绍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即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中观形态控制建议和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刘登攀[8](2019)在《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文中提出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发生了重大战略转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成为亟需回答的时代命题。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进行研究,梳理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论述、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进而研究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最后提出了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从而尝试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全文共包括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导论部分包括研究述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正文包括五章。第一章着重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首先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的界定,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以前对外开放的区别;其次通过对党的十八大之前对外开放理论的梳理,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找到理论渊源,也更好弄清其与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的区别;第三则通过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系统总结和分析,为弄清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找到理论基础;第四通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的梳理,将其主要归结为开放方向、开放原则、开放路径、开放价值导向、开放与新发展理念、开放与国内治理、开放与世界治理等几个方面。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从实践层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这一历史命题。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从总体上、从形式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整体面貌。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的分析,也即对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人民币国际化等对外开放战略措施的分析,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其基本内涵包括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第三章通过国内与国际、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方法总结出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从关键角度、从实质意义上把握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解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与其他对外开放区别,认清其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历史地位。其主要特征包括在治理方式上所呈现出的治理特征,在中国2000多年对外开放史上所呈现出的历史特征,在全球化500年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对于推动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的全球化特征,在中国和世界对外开放史上的比较中所呈现出的不同的价值导向特征。论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重点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历史命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内外部条件,即中国内部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外部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内部来看,中国自身所拥有的对外开放优势主要包括庞大内部市场规模优势、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态势、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等五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劣势主要包括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营商环境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海外权益保护机制和能力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相比差距较大、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从外部来看,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主要包括面向发展中国家,抓住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面向发达国家,抓住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面向新科技革命,抢抓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面向全球治理,抓住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包括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全球经济治理上的挑战、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政治安全等复杂风险的挑战、部分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第五章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策略。通过对新时代对外开放实践和理论的总结,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的依据,并提出了核心战略、保障战略、对美战略、安全战略等四大战略。核心战略是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引领世界发展的竞争力:其目标是塑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其基础是庞大市场和优质产能,其动力是抓住新科技革命机遇、占据价值链顶端,其主体是培育一批世界级跨国公司,其路径是“一体两翼”的建构途径,其保障是完善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保障战略是创造有利于实现核心战略的内外发展环境,具体包括: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即国内宏观环境保障,完善海外权益保护机制体系即海外权益保护保障,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即国际治理体系保障。对美战略是中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安全战略是守住经济安全底线,具体包括: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结语的第一部分强调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转型的总体原因。结语的第二部分进一步明确了论文第一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这一时代命题,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的、新时代中国怎样对外开放”,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回答前一个问题,第四章和第五章则着重回答了后一个问题。结语的第三部分简明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曾雪娇[9](2016)在《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广州市珠江新城从1992年始,至今已逐渐发展形成成熟的CBD区。2008年,CBD的范围和功能延伸至琶洲—员村地区。2011年广州市正式提出建设国际金融城。2014年新规划中,将珠江新城、琶洲地区和金融城共同定位为一江三城的广州大CBD区,以打造南中国最具活力、动力和魅力的经济引擎。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这三个不同时间段展开的城市设计的成果及实施过程进行资料整理、系统分析及比较研究,从中找出城市设计过程中的优缺利弊并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广州及国内其他城市城市设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比较框架;第二,运用该框架对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的城市设计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三区在总体规划和设计导则等层面的共性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为未来城市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本文共六章,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内容及城市设计的相关理论。相关理论包括CBD的研究与实践,并在“基于控制的城市设计成果框架”下提出本文的城市设计比较框架,即从总体规划和设计导则两个层面来进行比较。第二部分为第三到五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在对珠江新城、琶洲及金融城的城市设计发展过程回顾的基础上,对三区的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一是总体规划,对三区的区位、设计定位、土地利用、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及交通规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并进行总体规划的总体比较;二是设计导则,按照“总体城市设计——分区城市设计(分类城市设计导引)——地块设计导则——方案实施控制”的顺序进行比较,并对其导则编制及管理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第三部分为反思与展望,综合上述比较结论,总结三区城市设计的共性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可供操作的建议,为之后的城市设计提供借鉴及启示。

张弘[10](2019)在《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文中提出工业遗产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其包含的多元且珍贵的价值在人们审美、意识和价值观逐渐转变的今天越来越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城市中的滨水空间作为稀缺的公共财富的观念逐渐强化,人们“亲水”的希冀愈发强烈,滨水空间的综合价值回归公众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在这样的背景下,滨水旧工业区成为了城市中稀缺的存量宝地,如何在维护滨水工业遗产本征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更丰富的引申价值,通过更新推动滨水工业生产岸线向城市公共活力岸线的转化,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广州在我国工业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既是亘古通今、对接世界的千年国门,亦是近现代工业的世界工厂。其中心城区沿江一带聚集了大量年代久远、独具特色的滨水旧工业区,一部分已经在城市快速发展热潮中拆除消逝;另一部分则经历过一轮改造再利用而重获生机;仍有将近半数正面临城市更新的浪潮。整体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具有怎样的特征,更新运动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值得深思;若干已更新的实践案例是否充分体现滨水旧工业区的复合价值,需要更加客观科学的研究及评价。本文以广州中心城区既存的42个滨水旧工业区为研究对象,梳理滨水旧工业区的历史概况及发展沿革,结合现状对更新特征及更新趋势做出判别;以滨水空间和工业遗产为空间原型探讨价值内涵,揭示滨水旧工业区这一复合型空间所包含的综合价值,建构基于复合价值导向的实践案例分析框架;通过对实践案例的精细化调研分析,总结当前更新实践存在的经验及缺陷;结合国内外案例的补充与启示,提出更新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并对更新模式及策略提出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表现出历史悠久优先保护,由点及面稳步推进;整体滨水属性明显,船厂仓库优势突出;待更新资源储备丰富、再利用类型逐渐多元等特征。更新趋势呈现为更新目标愈发多元、更新方式愈发有机、更新模式愈发多样、遗产保护愈发完整、滨水利用愈发公共。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的复合价值构成包含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艺术美学、社会公共、经济发展六方面价值。更新实践经验总结为提升环境品质,增强人水互动;延续工业文化,促进新旧共融;创造舒适空间,增强公共活力。在此基础上提出更新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更新模式上建议完善价值体系、加强监管力度、推崇新遗产新价值理念、创新再利用模式和功能混合开发,最后从滨水自然环境塑造、工业遗产建筑改造、外部公共空间营造3个方面提出具体策略优化。以期通过研究加强广州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改造的编制质量,保障滨水空间的的建成环境品质,积极推动广州市滨水工业生产岸线向城市公共活力岸线转化。

二、广州怎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州怎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研究 ——广东地区20栋超高层实例调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1.2 相关基本概念
    1.3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历史概况与发展现状
        1.3.1 国外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历史概况与发展现状
        1.3.2 国内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历史概况与发展现状
        1.3.3 广东地区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历史概况与发展现状
    1.4 标准层的概念和组成元素
        1.4.1 标准层的概念
        1.4.2 标准层的组成元素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广东地区 20 栋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调研
    2.1 调研实例基本情况
        2.1.1 深圳平安国际金融中心(588 米,115 层,2016 年)
        2.1.2 深圳京基 100(441.80 米,100 层,2011 年)
        2.1.3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441.75 米,103 层,2010 年)
        2.1.4 广晟国际大厦(60 层,360 米,2011 年封顶)
        2.1.5 广州珠江城(71 层,309.6 米,2011 年)
        2.1.6 广州财富中心(68 层,309.4 米)
        2.1.7 广州利通广场(64 层,303 米,2011 年)
        2.1.8 广州富力盈凯大厦(296.5 米,65 层,2013 年)
        2.1.9 深圳卓越皇岗世纪中心(66 层,280 米,2010 年)
        2.1.10 深圳绿景纪元大厦 A 塔(62 层,273 米,2011 年)
        2.1.11 广州银行大厦(57 层,267.75 米)
        2.1.12 广州富力中心(54 层,243.05 米)
        2.1.13 深圳新世界中心(53 层,238 米)
        2.1.14 深圳卓越时代广场(52 层,218 米)
        2.1.15 广州太古汇城市综合体办公楼(39 层,211 米)
        2.1.16 深圳诺德金融中心(38 层,193.5 米)
        2.1.17 深圳荣超中心(46 层,192 米,2008 年)
        2.1.18 广州富力盈隆广场(42 层,167 米,2006 年)
        2.1.19 深圳绿景 NEO 企业大道一期(41 层,161.8 米)
        2.1.20 深圳星河世纪大厦 A 塔(39 层,150.42 米)
第三章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功能布局与空间尺度
    3.1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使用效率与核心筒指标估算
        3.1.1 标准层面积与使用效率
        3.1.2 电梯系统指标初步估算
        3.1.3 安全疏散设施指标初步估算
        3.1.4 各项辅助服务功能空间指标初步估算
    3.2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空间尺度设计
        3.2.1 层高与净高设计
        3.2.2 柱网设计
        3.2.3 进深
        3.2.4 电梯厅
        3.2.5 走廊
        3.2.6 网络地板(架空地台)
    3.3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的节能设计
        3.3.1 玻璃幕墙节能设计
        3.3.2 风能的利用、风涡轮发电机应用
        3.3.3 光能的利用,光伏幕墙的应用
        3.3.4 高效空调系统
第四章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结构选型
    4.1 调研对象结构类型
    4.2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点及适用范围
    4.3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特点及适用范围
    4.4 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特点及适用范围
第五章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交通系统
    5.1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电梯系统设计
        5.1.1 超高层电梯体系
        5.1.2 电梯类型与服务楼层、服务人数、人均使用面积估算
        5.1.3 电梯系统评价标准
        5.1.4 电梯系统性能参数
        5.1.5 电梯数量
        5.1.6 电梯井道尺寸
    5.2 安全疏散楼梯设计
    5.3 消防电梯设计
    5.5 环形疏散通道
    5.6 避难层
第六章 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的辅助服务空间设计
    6.1 超高层卫生间及茶水间
    6.2 超高层管井与设备间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清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从“量”到“质”:国家发展观的转型
        1.1.2 城市设计向一种规划管理手段的转变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概念辨析
        1.2.1 城市设计
        1.2.2 导控——“导”与“控”的双重内涵
        1.2.3 城市设计导控
    1.3 研究主要问题及创新点
        1.3.1 主要问题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开发控制与设计控制
        1.4.2 设计导则
        1.4.3 公共政策与规划管理
    1.5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5.1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2 论文框架
    1.6 研究意义
        1.6.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6.2 研究的现实意义
2 城市设计导控相关理论
    2.1 城市设计导控的合法论
        2.1.1 合法性的概念
        2.1.2 规划控制的法律对象
        2.1.3 城市设计导控合法性的授权
    2.2 城市设计导控的价值论
        2.2.1 认识途径
        2.2.2 设计原则
    2.3 城市设计导控的方法论
        2.3.1 控制论
        2.3.2 符号学
        2.3.3 行政管理学
    2.4 城市设计导控的“导/控”辨析
        2.4.1 行政管理学角度看导控
        2.4.2 不同类型对象的导控方略
        2.4.3 导控弹性的设置
    2.5 小结
3 国内外城市设计控制实践
    3.1 国外城市设计控制的发展与实践
        3.1.1 美国的城市设计控制
        3.1.2 英国的城市设计控制
        3.1.3 日本的城市创造
        3.1.4 新加坡的城市设计控制
    3.2 我国城市设计控制的发展与实践
        3.2.1 香港
        3.2.2 深圳
        3.2.3 厦门
        3.2.4 广州
    3.3 小结
4 广州重点地区城市设计控制与建设回顾
    4.1 广州城市设计发展的四个阶段
        4.1.1 阶段 1:改革开放——1980 年代末期
        4.1.2 阶段 2:1990 年代初期——1999 年
        4.1.3 阶段 3:2000 年——2010 年
        4.1.4 阶段 4:2011 年以后(后亚运与新型城镇化发展阶段)
    4.2 珠江新城地区
        4.2.1 城市设计过程
        4.2.2 城市设计控制的成果形式
        4.2.3 城市设计实施实效统计及分析
        4.2.4 建设管理的个案分析
        4.2.5 小结
    4.3 大学城地区
        4.3.1 地区概况
        4.3.2 城市设计过程
        4.3.3 城市设计控制的成果形式
        4.3.4 建设管理的个案分析
        4.3.5 大学城提升计划与控制变化分析
        4.3.6 小结
    4.4 白云新城地区
        4.4.1 城市设计演变过程
        4.4.2 城市设计控制的成果形式
        4.4.3 城市设计控制实效统计及分析
        4.4.4 建设管理的个案分析
        4.4.5 小结
    4.5 国际金融城
        4.5.1 城市设计过程
        4.5.2 城市设计控制的成果形式
        4.5.3 控制变化分析
        4.5.4 小结
    4.6 案例分析小结
5 地区城市设计重点要素导控
    5.1 标志物
        5.1.1 标志物的概念
        5.1.2 标志物的类型
        5.1.3 标志物导控的原则
        5.1.4 标志物导控的内容
        5.1.5 小结
    5.2 建筑高度
        5.2.1 建筑高度的概念
        5.2.2 高度控制原则
        5.2.3 建筑高度控制方法
        5.2.4 建筑高度导控内容
        5.2.5 小结
    5.3 界面
        5.3.1 界面的概念及分类
        5.3.2 界面导控要点
        5.3.3 小结
    5.4 开敞空间
        5.4.1 开敞空间的概念
        5.4.2 开敞空间的分类
        5.4.3 开敞空间导控内容
        5.4.4 小结
    5.5 风格
        5.5.1 风格的概念辨析
        5.5.2 风格的导控原则
        5.5.3 风格的导控内容
        5.5.4 小结
    5.6 空间序列
        5.6.1 空间序列的概念
        5.6.2 空间序列类型
        5.6.3 空间序列的构成
        5.6.4 空间序列导控的原则
        5.6.5 空间序列导控内容
        5.6.6 小结
    5.7 小结
6 地块城市设计导控
    6.1 地块大小与导控绩效评价
    6.2 传统“规划条件”城市设计控制绩效评价
        6.2.1 传统“规划条件”
        6.2.2 规划条件导控效用分析
    6.3 地块层面城市设计要素导控模型
        6.3.1 地块导控要素对地区城市设计要素的分解转译
        6.3.2 地块导控要素与现行地块规划条件衔接
        6.3.3 要素类型划分
        6.3.4 不同类型导控方式
    6.4 小结
7 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基本框架
    7.1 城市设计导控的重点要素
        7.1.1 控制性详细规划涉及的要素
        7.1.2 以往研究归纳的城市设计导控要素
        7.1.3 管理实践中归纳的城市设计导控要素
        7.1.4 城市设计导控重点要素
    7.2 城市设计导控“三层次”
        7.2.1 宏观层面——城市或地区
        7.2.2 中观层面——街区
        7.2.3 微观层面——地块
    7.3 城市设计导控“三阶段”
        7.3.1 规划编制阶段——刚柔并用
        7.3.2 土地出让阶段——合同固化
        7.3.3 方案审查阶段——专家领衔
    7.4 城市设计导控的制度保障
    7.5 小结
8 建设管理的实施导控机制
    8.1 城市设计导控成果形式与管理的衔接
        8.1.1 城市设计导控的管理体系
        8.1.2 与规划管理体系相对应的城市设计导控成果
    8.2 城市设计导控的运行程序
        8.2.1 提供规划设计要求阶段
        8.2.2 设计审查阶段
        8.2.3 监督管理阶段
    8.3 广州的规划过程协商制度实践
        8.3.1“过程式公众参与”趋势
        8.3.2 公众征询监督委员会制度
        8.3.3 社区规划师\建筑师制度
    8.4 广州的规划审议决策制度
        8.4.1 国内其他城市的规划会机制
        8.4.2 广州城市规划委员会运作情况
        8.4.3 广州城市规划委员会的特点
    8.5 小结
9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3)基于星形模型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高密度与低能耗可持续发展——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发展背景
        1.1.2 城市与建筑的耦合——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提供的公共空间
        1.1.3 快速扩张与设计滞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存问题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1.3.1 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
        1.3.2 公共空间
        1.3.3 空间公共性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1.5.1 研究视角创新
        1.5.2 研究方法创新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相关概念理论认知
        1.7.1 混合业态及相关概念
        1.7.2 底层公共空间及周边步行区域
        1.7.3 城市公共空间与建筑公共空间
        1.7.4 公共空间价值判定
        1.7.5 空间公共性三要素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基于星形模型的空间公共性评估五要素
    2.1 空间公共性评估模型综述
        2.1.1 空间管控角度下的情境/安全空间模型
        2.1.2 美国容积率政策引导的三轴模型
        2.1.3 基于主观感受评估的CABE模型
        2.1.4 综合性客观评估的星形模型
    2.2 政府与开发商的博弈——土地所有权(Ownership)
    2.3 管理与自由的平衡——监管措施(Control)
        2.2.1 管理
        2.2.2 设计
    2.4 建成环境的公开状态——形态配置(Physical Configuration)
        2.3.1 宏观设计
        2.3.2 微观设计
    2.5 社会生活丰富度的体现——活跃度(Animation)
        2.4.1 舒适感
        2.4.2 参与度
    2.6 管理方与使用者的共同责任——运营状况(Civility)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星形模型评估五要素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特性
    3.1 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主力业态特性分析
        3.1.1 办公业态——主力支持与复合使用
        3.1.2 居住业态——以长期利益为导向
        3.1.3 酒店业态——行业标杆价值匹配
        3.1.4 商业业态——自力更生与协同发展
    3.2 基于公共空间私有化的土地使用权分析
    3.3 基于强监管政策的监管措施分析
    3.4 基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形态配置分析
        3.4.1 宏观设计
        3.4.2 微观设计
    3.5 基于业态行为需求的活跃度分析
    3.6 基于整体管理体系的运营模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于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的星形模型评估方法再建构
    4.1 土地使用权评估与空间管理权的整合
    4.2 监管措施评估与管控细节的整合
    4.3 形态配置评估与空间句法的整合
    4.4 活跃度评估与公共活动模式的整合
    4.5 运营状况评估与建筑公共空间的整合
    4.6 评估表使用注意事项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估实践——以珠江新城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为例
    5.1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5.1.1 土地使用权
        5.1.2 监管措施
        5.1.3 形态配置
        5.1.4 活跃度
        5.1.5 运营状况
        5.1.6 各业态星形模型评估结果简述
    5.2 广州国际金融中心
        5.2.1 土地使用权
        5.2.2 监管措施
        5.2.3 形态配置
        5.2.4 活跃度
        5.2.5 运营状况
        5.2.6 各业态星形模型评估结果简述
    5.3 广州富力盈凯广场
        5.3.1 土地使用权
        5.3.2 监管措施
        5.3.3 形态配置
        5.3.4 活跃度
        5.3.5 运营状况
        5.3.6 各业态星形模型评估结果简述
    5.4 案例评估结果对比分析
        5.4.1 土地使用权——商业业态黏合城市空间
        5.4.2 监管措施——酒店、居住业态应对供需要求
        5.4.3 形态配置与运营状况——酒店、居住业态规避干扰
        5.4.4 活跃度——商业、办公业态催化城市活动
        5.4.5 综合评价
        5.4.6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原星形模型评估表
    附录二 已建成250m以上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经济背景
        1.1.3 文化背景
        1.1.4 专业背景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意义
        1.2.1 基本概念的辨析
        1.2.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系统论方法
        1.4.2 全息论方法
        1.4.3 协同学方法
        1.4.4 比较方法
        1.4.5 对话方法
        1.4.6 理论结合实践
    1.5 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历史与发展现状
    2.1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2.1.1 建筑综合体的起源
        2.1.2 中世纪的城市建筑综合体发展脉络
        2.1.3 资产阶级革命到近代的城市综合体发展脉络
        2.1.4 20 世纪初期到当代的商业建筑综合体发展脉络
        2.1.5 我国商业建筑综合体发展脉络
        2.1.6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发展概览总结
    2.2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价值和意义
        2.2.1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存在价值的客观性
        2.2.2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与城市的协同关系
    2.3 当代我国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发展存在的问题
        2.3.1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非理性发展
        2.3.2 建设投资方盲目建设与科学决策缺失
        2.3.3 基础设施相对欠缺和配置资源不对应
        2.3.4 城市设计实施保障性不足
        2.3.5 公众开放性有待提升
        2.3.6 信息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设计策略的价值观与核心问题
    3.1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性相关概念理论平台
        3.1.1 紧缩城市理论(The Compact City)
        3.1.2 混合使用开发(Mixed Use Development)
        3.1.3 集约化(Intensity)
        3.1.4 弱可持续性与强可持续性(Weak Sustainability and Strong Sustainability)
    3.2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设计策略的立足点
        3.2.1 矛盾酝酿着改革
        3.2.2 可持续设计在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中的重要性
        3.2.3 基于现阶段国情的策略研究
        3.2.4 从建设前期阶段入手的策略研究
    3.3 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可持续设计策略的基本原则
        3.3.1 整体协调
        3.3.2 灵活适应
        3.3.3 集约适宜
        3.3.4 开放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设计前期可持续策略研究
    4.1 设计前期策略是可持续目标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4.1.1 设计前期可持续策略的意义
        4.1.2 建设目标的多重性与矛盾性
        4.1.3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4.2 基于城市的总体定位
        4.2.1 与城市共生同构
        4.2.2 与城市关联互动
        4.2.3 基于城市区位的基本定位
    4.3 基于常态需求的规模定位策略
        4.3.1 规模定位的因素
        4.3.2 规模定位的方法
        4.3.3 均衡分布与开发
    4.4 基于协同共存的功能组合策略
        4.4.1 功能组合模式
        4.4.2 功能协同作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阶段可持续策略研究
    5.1 城市互动策略
        5.1.1 与城市整体环境互动缺失
        5.1.2 与城市空间整体环境互动
        5.1.3 与城市环境生态融合
        5.1.4 再生策略实践对城市功能的修复与更新
        5.1.5 基于地域性的适宜策略
    5.2 要素引导策略
        5.2.1 形式追随功能的思辩
        5.2.2 多功能灵活一体化整合策略
        5.2.3 结构选型灵活适应
        5.2.4 综合用能节约发展
    5.3 空间组织策略
        5.3.1 外部空间集约适宜
        5.3.2 内部空间动态关联
        5.3.3 衔接空间有机整合
    5.4 交通整合策略
        5.4.1 建筑交通一体化
        5.4.2 结合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出行
        5.4.3 共享停车策略
        5.4.4 对城市交通互补的引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指引研究及发展趋势
    6.1 设计指引的应用意义
    6.2 可持续设计价值矩阵及设计操作指引
        6.2.1 可持续设计影响因素矩阵
        6.2.2 前期决策阶段操作指引
        6.2.3 规划定位阶段操作指引
        6.2.4 建筑设计阶段操作指引
        6.2.5 运行阶段设计操作指引
    6.3 发达国家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6.3.1 美国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6.3.2 欧洲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6.3.3 亚洲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的发展趋势
    6.4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
        6.4.1 共性与特征共存
        6.4.2 渐进式开发策略
        6.4.3 互动式开发导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办公楼数量与规模逐年递增
        1.1.2 办公人员对办公空间使用需求的变更
        1.1.3 建筑学对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关注的不足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概念与范围界定
        1.2.2 优化设计的概念
    1.3 课题研究动态
        1.3.1 国内动态
        1.3.2 国外动态
        1.3.3 创新之处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标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发展历程与现状调研分析
    2.1 高层建筑标准层发展与变化
        2.1.1 发展历程
        2.1.2 调研现状与发展趋势
    2.2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发展与现状分析
        2.2.1 发展历程
        2.2.2 调研现状与分析
    2.3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2.3.1 净空高度不足
        2.3.2 空间完整性有待提升
        2.3.3 功能配置不足
        2.3.4 空间组织灵活性不足
        2.3.5 室内光环境与空气质量有待改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目标与原则
    3.1 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3.1.1 提升空间舒适性及体验性
        3.1.2 经济性与开发强度的要求
        3.1.3 续存发展的要求
    3.2 标准层办公空间所存问题的症结所在
        3.2.1 根本原因:建筑师对辅助专业关注度不足
        3.2.2 直接原因:室内设计改善空间难度较大
        3.2.3 其他原因:空间平面形态表达单一
        3.2.4 其他原因:空间对设备的适应性较差
    3.3 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的目标
        3.3.1 提升净空高度
        3.3.2 提升空间形态完整性
        3.3.3 完善功能空间配置
        3.3.4 提升空间组织灵活性
        3.3.5 提升室内光环境与空气环境
    3.4 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原则
        3.4.1 人性化原则
        3.4.2 整体性原则
        3.4.3 灵活性原则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要点
    4.1 提升净空高度的设计要点
        4.1.1 净空高度的影响要素
        4.1.2 建筑设计板块:优化结构设计
        4.1.3 室内设计板块:优化设备的选择和组织形式
        4.1.4 结构及设备组织优化小结
    4.2 提升空间形态完整性的设计要点
        4.2.1 空间形态完整性的影响要素
        4.2.2 优化核心体与办公空间平面组织关系
        4.2.3 优化结构与柱网布置
    4.3 完善办公空间功能配置的设计要点
        4.3.1 办公空间功能配置多元化的影响要素
        4.3.2 丰富功能空间组织模式
    4.4 提升空间组织灵活性的设计要点
        4.4.1 空间组织灵活性的影响要素
        4.4.2 建筑设计板块:提升设备组织对空间的适应性
        4.4.3 室内设计板块:提升隔断与家具的灵活性
    4.5 提升室内光环境与空气质量的设计要点
        4.5.1 室内光环境与空气环境的影响要素
        4.5.2 光环境优化设计要点
        4.5.3 空气环境优化设计要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5.1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趋势
        5.1.1 更合理的净高与层高尺寸
        5.1.2 灵活性更高的空间组织
        5.1.3 更绿色健康的空间环境
        5.1.4 愈加完善的室内空间功能配置
        5.1.5 更加节能环保的设备选择和组织
    5.2 建筑设计板块优化设计策略
        5.2.1 建筑师发挥指导作用
        5.2.2 平面优化设计策略
        5.2.3 造型优化设计策略
        5.2.4 剖面优化设计策略
        5.2.5 指导结构选型与设备选择及组织
    5.3 室内设计板块优化设计策略
        5.3.1 建立模数一体化的天花、架空地板系统
        5.3.2 在架空地板内部预留上下水管道
        5.3.3 设计可移动隔断与家具
    5.4 从设计到建造:BIM与装配式装修技术的应用及优势
        5.4.1 在标准层办公空间设计中应用BIM与装配式装修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5.4.2 在上海中心大厦设计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5.5 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发展趋势展望
        5.5.1 标准层概念的消解
        5.5.2 功能高度复合化、城市化
        5.5.3 交通组织多样化
        5.5.4 空间可生长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建议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3 新颖之处
    1.4 研究方案设计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部分
    2.2 国内部分
    2.3 小结
3. 核心概念界定与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3.1 区域金融中心的内涵、功能及分类
    3.2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演变脉络
    3.3 区域金融中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4. 形成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与条件
    4.1 主要原因
    4.2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与构成要素
5 各国(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及其运作
    5.1 纽约金融中心
    5.2 伦敦金融中心
    5.3 东京金融中心
    5.4 香港金融中心
    5.5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与发展的主要模式
    5.6 启示与借鉴
6.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分析
    6.1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
    6.2 国内区域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评估指标
    6.3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建设模式
7.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性与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7.1 珠三角及东西两翼地区的梯度分布和产业结构分析
    7.2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当中的政府与市场作用
    7.3 金融聚合效应对珠三角区域经济梯度性的影响
    7.4 珠三角金融聚集梯度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7.5 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中的金融问题及对策
    7.6 广东金融强省建设
8. 广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
    8.1 建设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具备的基础条件
    8.2 存在的主要问题
    8.3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8.4 发展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8.5 强化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功能的综合性对策措施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7)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各地城市中心区开发建设发展迅速
        1.1.2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有效的整体性思维
        1.1.3 城市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注
    1.2 研究缘起
        1.2.1 外部因素
        1.2.2 自身原因
    1.3 相关概念
        1.3.1 整体和整体观
        1.3.2 城市中心区与中央商务区
        1.3.3 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和空间形态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创新之处
        1.6.1 基础研究方面
        1.6.2 技术分析方面
        1.6.3 实践应用方面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综述与实践发展分析
    2.1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1 建筑创作“整体观”的研究
        2.1.2 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
        2.1.3 关于城市中心区的理论
        2.1.4 关于空间形态量化与控制的理论
    2.2 境外城市中心区实践考察
        2.2.1 欧洲——巴黎拉·德方斯
        2.2.2 北美——纽约曼哈顿
        2.2.3 亚洲——香港中环
    2.3 广州城市中心区发展分析
        2.3.1 我国城市中心区开发现状
        2.3.2 珠三角城市中心区建设成就
        2.3.3 广州市城市中心区发展历程
        2.3.4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珠江新城
    2.4 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启示
        2.4.1 国外新趋势
        2.4.2 国内新需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
    3.1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原理
        3.1.1 回溯推理的建构思路
        3.1.2 分解组合的建构方法
        3.1.3 理论建构的技术路线
    3.2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过程
        3.2.1 城市空间的基本概念
        3.2.2 基本概念的本体解构
        3.2.3 解构产生的层级属性
        3.2.4 层级属性的价值关联
    3.3 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建构成果
        3.3.1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研究
        3.3.2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框架
        3.3.3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内涵
        3.3.4 功能—形态—容量一体化的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外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研究
    4.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基础
        4.1.1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本质
        4.1.1.1 综合性的理念
        4.1.1.2 整体性的思维
        4.1.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目的
        4.1.2.1 技术目的
        4.1.2.2 实践目的
        4.1.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的具体对象
        4.1.3.1 建筑和空间两个层级
        4.1.3.2 宏观与微观两种尺度
    4.2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内容
        4.2.1 建筑——空间的整体互动与和谐
        4.2.2 建筑层级的形态控制
        4.2.2.1 密度
        4.2.2.2 高度
        4.2.2.3 体量
        4.2.3 空间层级的形态控制
        4.2.3.1 界面
        4.2.3.2 通廊
        4.2.3.3 风格与色彩
        4.2.4 其它控制元素的构成与表达
    4.3 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的研究意义
        4.3.1 建筑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重点
        4.3.2 空间形态的有效控制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核心
        4.3.3 建筑形态与空间形态的和谐是城市中心区整体控制的关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
    5.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基础
        5.1.1 技术文件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依据
        5.1.2 调研比较是实体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5.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内容
        5.2.1 宏观层面的整体脉络
        5.2.1.1 轴线
        5.2.1.2 城市墙
        5.2.1.3 廊道
        5.2.1.4 天际线
        5.2.2 微观层面的构成要素
        5.2.2.1 道路系统
        5.2.2.2 街区单元
        5.2.2.3 标志空间
        5.2.2.4 建筑界面
    5.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研究的结论
        5.3.1 宏观整体脉络清晰明确
        5.3.2 微观构成要素有待提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
    6.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基础
        6.1.1 地块单元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对象
        6.1.2 数据分析是量化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6.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内容
        6.2.1 强度指标对空间质量的影响
        6.2.1.1 概念解读
        6.2.1.2 建筑密度
        6.2.1.3 容积率
        6.2.1.4 绿地率
        6.2.1.5 综合分析
        6.2.2 用地指标对形态分布的制约
        6.2.2.1 概念解读
        6.2.2.2 建立栅格模型
        6.2.2.3 公共设施用地
        6.2.2.4 居住用地
        6.2.2.5 公共绿地
        6.2.2.6 综合分析
        6.2.3 墨菲指数对空间边界的界定
        6.2.3.1 概念解读
        6.2.3.2 商务高度指数
        6.2.3.3 商务密度指数
        6.2.3.4 总高度指数
        6.2.3.5 综合分析
        6.2.4 活力指标对形态发展的解读
        6.2.4.1 概念解读
        6.2.4.2 已建度
        6.2.4.3 在建度
        6.2.4.4 可建度
        6.2.4.5 综合分析
    6.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研究的结论
        6.3.1 公共空间质量整体合理而局部差异
        6.3.2 功能形态分布重点突出且适度集中
        6.3.3 商务空间边界东西分明而核心明显
        6.3.4 城市形态发展活力减弱且速度降低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
    7.1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基础
        7.1.1 发展过程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背景
        7.1.2 过程跟踪是动态控制研究的基本方法
    7.2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研究的内容
        7.2.1 街区层级的控制策略
        7.2.1.1 控制策略是建设实践的控制和引导
        7.2.1.2 关于广州珠江新城街区F
        7.2.1.3 城市设计导则的整体控制
        7.2.1.4 规划控制图则的形态引导
        7.2.2 地块层级的建设实践
        7.2.2.1 建设实践是控制策略的贯彻和落实
        7.2.2.2 关于街区F地块单元
        7.2.2.3 地块F1-2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2.4 地块F1-4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2.5 地块F2-1 控制导则和控制图则
        7.2.3 从控制策略到建设实践过程之间的问题
        7.2.3.1 功能主导的失效
        7.2.3.2 形态控制的欠缺
        7.2.3.3 量化限定的偏差
    7.3 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研究的结论
        7.3.1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宏观上取决于开发主体的执行能力
        7.3.2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中观上取决于技术文件的实践效用
        7.3.3 对空间形态的控制微观上取决于量化指标的客观合理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8.1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
        8.1.1 在建城市中心区的持续优化
        8.1.2 新建城市中心区的科学规划
        8.1.3 建立宏观的城市中心区体系
    8.2 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控制应对建议
        8.2.1 微观内部优化建议——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
        8.2.1.1 评价总结已建部分调整提升控制策略
        8.2.1.2 运用三维虚拟技术慎重推进未建部分
        8.2.1.3 分析研究发展过程集中解决技术问题
        8.2.2 中观形态控制建议
        8.2.2.1 评价设计条件及确定主导控制元素
        8.2.2.2 建构控制体系并探寻科学表达方式
        8.2.2.3 建立灵活开放的规划深化调整机制
        8.2.3 宏观管理实施建议
        8.2.3.1 设置长期自主的开发建设管理机构
        8.2.3.2 采用专案专处的专家评审咨询制度
        8.2.3.3 制定切实有效的公众参与互动政策
    8.3 本章小结
结论
    研究结论
        一、城市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理论
        二、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策略
        三、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实体控制
        四、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量化控制
        五、广州珠江新城空间形态动态控制
        六、广州新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趋势与应对建议
    未来展望
        一、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化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珠江新城各阶段规划设计图纸
    附录 2:《广州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检讨》(2003)对《广州市新城市中心——珠江新城规划》(1993)的相关调整
    附录 3:广州珠江新城规划用地平衡表
    附录 4:广州珠江新城核心区开发现状
    附录 5:其它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实践
    附录 6:国内主要城市中心区数据分析
    附录 7:香港九龙湾及观塘商贸区建筑高度控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致谢

(8)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述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内涵界定
        一、十八大以前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内涵
    第二节 党的十八大以前对外开放理论综述
        一、中国传统对外开放理论
        二、马克思、列宁对外开放理论
        三、中国近代以来对外开放理论
    第三节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论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背景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脉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
        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关系
    第四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理论论述
        一、开放方向方面的论述
        二、开放原则方面的论述
        三、开放路径方面的论述
        四、开放价值导向方面的论述
        五、开放与新发展理念方面的论述
        六、开放与国内治理方面的论述
        七、开放与全球治理方面的论述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总体态势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实践
        一、自由贸易区战略
        二、“一带一路”倡议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
        四、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
        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六、人民币国际化
    第二节 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的生成
        一、对标国际一流标准的全方位产业开放格局
        二、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地理开放格局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投资开放格局
        四、美元与人民币协同互补的货币开放格局
        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重的地缘开放格局
        六、多边、区域、双边兼顾的贸易开放格局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主要特征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治理特征
        一、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
        二、创新性与延续性相结合
        三、顶层设计与底层探索相结合
        四、依法治理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五、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
        六、融入世界与引领世界相结合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特征
        一、中国对外开放历史三个阶段的划分
        二、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1.0时期的复兴
        三、新时代对外开放是对2.0时期的超越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一、全球化阶段新划分
        二、西方推动的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三、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特征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特征
        一、中国历史及世界其他国家对外开放价值导向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价值导向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基本条件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优势分析
        一、庞大的内部市场优势
        二、又快又好的经济发展优势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优势
        四、大幅提高的科技实力优势
        五、稳定的宏观发展环境优势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劣势分析
        一、高水平开放所需经济基础还不牢固
        二、营商环境条件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
        三、海外权益保护体系处于起步阶段
        四、科技创新水平与强国比差距较大
        五、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增加
        六、资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机遇
        一、面向发展中国家,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机遇
        二、面向发达国家,承接服务产业国际转移机遇
        三、面向新科技革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机遇
        四、面向全球治理,世界经济治理地位提升机遇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挑战
        一、价值链高低两端的挑战
        二、全球经济治理的挑战
        三、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的挑战
        四、发达国家对中国发展模式不认同的挑战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策略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依据及构成
        一、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主要依据
        二、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基本构成
    第二节 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
        一、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基本分析
        二、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必要基础
        三、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主要动力
        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市场主体
        五、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建构路径
        六、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全球价值链的保障体系
    第三节 创造有利的内外发展环境
        一、持续推动国内改革,营造有利的内部发展环境
        二、完善海外权益保护体制,提供有效外部救济体系
        三、推动国际治理体系改革,构建有利外部制度环境
    第四节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一、战略对抗将导致双输,损害双方的战略利益
        二、战略合作将带来双赢,有益于双方战略利益
        三、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共同为世界和平发展做贡献
    第五节 守住经济安全底线
        一、坚持渐进式开放,降低开放发展风险
        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三、建立资源安全体系,确保国家资源安全
        四、完善外国投资安全审查机制,保护国家经济安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方法
        1.2.1 研究对象以及相关概念
        1.2.2 研究方法
    1.3 预期成果
    1.4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4.1 城市中心区(CBD)规划、城市设计相关的专着及论文
        1.4.2 珠江新城、琶洲及金融城城市设计的相关文件及设计成果
        1.4.3 珠江新城、琶洲及金融城城市设计的相关期刊、学位论文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CBD相关理论及城市设计比较方法
    2.1 中央商务区(CBD)的研究与实践
        2.1.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外CBD建设实践
    2.2 基于控制的城市设计成果框架
        2.2.1 总体规划
        2.2.2 设计导则
    2.3 本文拟采用的城市设计比较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珠江新城、琶洲及金融城发展背景概述
    3.1 广州市总体城市发展背景
        3.1.1 概述
        3.1.2 规划设计回顾
    3.2 珠江新城发展背景
        3.2.1 概述
        3.2.2 规划设计回顾
    3.3 琶洲发展背景
        3.3.1 概述
        3.3.2 规划设计回顾
    3.4 金融城发展背景
        3.4.1 概述
        3.4.2 规划设计回顾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总体规划的比较
    4.1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区位的比较
        4.1.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城市区位
        4.1.2 琶洲A区的城市区位
        4.1.3 金融城起步区的城市区位
        4.1.4 对三区区位的联系及发展分析
    4.2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设计定位的比较
        4.2.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设计定位
        4.2.2 琶洲A区的设计定位
        4.2.3 金融城起步区的设计定位
        4.2.4 对三区设计定位的评析
    4.3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土地利用的比较
        4.3.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土地利用
        4.3.2 琶洲A区的土地利用
        4.3.3 金融城起步区的土地利用
        4.3.4 三区土地利用及功能开发的比较评析
    4.4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空间形态的比较
        4.4.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空间形态
        4.4.2 琶洲A区的空间形态
        4.4.3 金融城起步区的空间形态
        4.4.4 三区空间形态的比较评析
    4.5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公共空间的比较
        4.5.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公共空间
        4.5.2 琶洲A区的公共空间
        4.5.3 金融城起步区的公共空间
        4.5.4 三区公共空间的比较评析
    4.6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交通规划的比较
        4.6.1 珠江新城核心区的交通规划
        4.6.2 琶洲A区的交通规划
        4.6.3 金融城起步区的交通规划
        4.6.4 三区交通规划的比较评析
    4.7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总体规划的总体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设计导则的比较
    5.1 珠江新城核心区设计导则
        5.1.1 总体城市设计
        5.1.2 街区城市设计导则
        5.1.3 地块设计导则及方案实施控制
        5.1.4 总结评析
    5.2 琶洲A区设计导则
        5.2.1 总体城市设计
        5.2.2 分类城市设计导引
        5.2.3 分区城市设计导则
        5.2.4 地块设计导则及方案实施控制
        5.2.5 总结评析
    5.3 金融城起步区设计导则
        5.3.1 分区(起步区)城市设计
        5.3.2 分类城市设计导引
        5.3.3 地块设计导则及方案实施控制
        5.3.4 总结评析
    5.4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设计导则的总体比较
        5.4.1 导则编制
        5.4.2 实施管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的总结反思与启示
    6.1 城市设计的共性特点
        6.1.1 总体规划层面
        6.1.2 设计导则层面
    6.2 城市设计存在的问题
        6.2.1 总体规划层面
        6.2.2 设计导则层面
    6.3 对国内城市设计的启示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全文总结
    创新点
    不足之处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珠江新城核心区广东全球通大厦设计方访谈纪要
    附录2:琶洲A区广东电网生产调度中心设计方访谈纪要
    附录3:金融城起步区城际中心设计方访谈纪要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后工业化时代”,城市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运动日趋盛行
        1.1.2 快速城镇化后期,城市滨水空间巨大的综合价值倍受重视
        1.1.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亟需针对性的评价及指导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1 研究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4.1 城市滨水区
        1.4.2 旧工业区/工业遗产
        1.4.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范围界定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综述
        2.1.1 城市更新相关理论
        2.1.2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相关理论
        2.1.3 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相关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2.1 国外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2.2.2 国内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2.2.3 广州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第三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特征及趋势研究
    3.1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历史概况
        3.1.1 滨水旧工业区的建成年代
        3.1.2 滨水旧工业区的行业类型
        3.1.3 滨水旧工业区的空间分布
    3.2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特征
        3.2.1 保护特征——历史悠久优先保护,由点及面稳步推进
        3.2.2 滨水特征——整体滨水属性明显,船厂仓库优势突出
        3.2.3 再利用特征——待更新资源储备丰富,再利用类型逐渐多元
    3.3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趋势
        3.3.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发展沿革
        3.3.2 滨水旧工业区的更新趋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经验及缺陷
    4.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价值基准、分析框架及案例甄选
        4.1.1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空间的复合价值构成
        4.1.2 基于复合价值导向的实践案例分析框架
        4.1.3 基于再利用模式的更新实践案例甄选
    4.2 实践案例精细化调研分析
        4.2.1 红专厂艺术与设计工厂
        4.2.2 珠江琶醍啤酒文化创意艺术区
        4.2.3 太古仓时尚园
        4.2.4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4.3 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实践经验与缺陷
        4.3.1 不同再利用模式下的目标导向价值
        4.3.2 滨水自然环境塑造的经验与缺陷
        4.3.3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经验与缺陷
        4.3.4 外部公共空间营造的经验与缺陷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模式及策略探索
    5.1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原则及目标
        5.1.1 更新原则
        5.1.2 更新目标
    5.2 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模式建议
        5.2.1 保护模式
        5.2.2 再利用模式
    5.3 国内外城市典型案例对广州更新策略优化的启发
        5.3.1 滨水自然环境塑造
        5.3.2 工业遗产建筑改造
        5.3.3 外部公共空间营造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主要结论
    主要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广州怎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超高层综合性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研究 ——广东地区20栋超高层实例调研分析[D]. 张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2]面向管理的城市设计导控实践研究[D]. 林隽.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3]基于星形模型的混合业态超高层建筑底层公共空间公共性评估[D]. 丁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商业建筑综合体设计策略研究[D]. 张伟.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5]高层建筑标准层办公空间优化设计研究[D]. 李嘉成.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6]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与发展研究[D]. 黎平海. 暨南大学, 2008(03)
  • [7]广州新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整体控制研究[D]. 刘立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研究[D]. 刘登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9]珠江新城核心区、琶洲A区及金融城起步区城市设计比较研究[D]. 曾雪娇.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10]广州中心城区滨水旧工业区更新研究[D]. 张弘.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标签:;  ;  ;  ;  ;  

如何将广州打造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