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高伟[1](2010)在《近十年(2000年-200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的发展变化以及词义的变化,会及时地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的汉语新词语正是如实地记录与反映着社会生活的进展和人们意识观念上的转变。尤其是近10年(2000年——2009年<后文将对此时间统一略称呼为近十年,不再详细标注>)的汉语新词语越来越凸显出时代所赋予的特殊的文化含蕴。本文旨在以近10年间出现的汉语新词语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结构形式及构词方法加以分析,将近10年的汉语新词语与之前的汉语新词语作以比较,并探讨相关语言现象与社会文化意义之间的关系,对新词语的规范问题也略加说明。
蒋亮平[2](1990)在《《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文中指出 由唐超群老师任主编、程发义老师任副主编的《新词新义辞典》已正式出版,最近,《新词新义词典》专家恳谈暨新闻发布会在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召开,武汉地区10多位辞书界专家教授及湖北日报、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书刊导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应邀参加了会议.
蔡雨玲[3](2015)在《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的不同,海峡两岸在彼此隔绝的六十多年间,语言及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差异。台湾和大陆实现了两岸三通,开始频繁的接触往来,两岸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造成交流不便的问题愈发明显。海峡两岸语言上的差异以词汇表现得最为突出,从词形和词义的关系上考察,两岸词汇差异可分为同形异义词、同实异名词及两岸各自特有词汇。其中同形异义词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最容易造成交流障碍。本文简要回顾了与海峡两岸词汇相关的研究,选取并分析了八本台湾和大陆出版的词语对照辞书,对两岸词汇差异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评析。本文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两岸较具代表性的几本辞典,以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为研究对象,选取出常用的同形异义词254条,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词表,并结合两岸的语料库资料,考察词语实际的使用情形。本文对两岸同形异义词的类型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并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两岸词汇同形异义的原因。此外,还对两岸词汇融和与互动现状作了简要的叙述,并为两岸的汉语合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杨建国[4](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汉语词典学界和中文信息处理界重“词”轻“语”的现象,对词组研究、熟语研究进行了反思,提出“熟语单位”(Idiom Unit,IU)的概念。所谓“熟语单位”,就是“结合紧密,使用稳定”,功能相当于熟语的结构单位,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被人们经常当作一个词来使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或凝固表达式。我们判别IU的三条原则为:是否“结合紧密,使用稳定”;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IU的长度一般为7±2);流通度要达到一定的阈值。IU理论上包括一切具有熟语性的词语组合单位。本文讨论的IU范围包括三字格中的惯用语和“差不多、靠不住、来不及”这样介于词和短语之间的结构串;四字格中的成语和新固定短语;简称略语、插入语和字母词语等。 本研究选用的是《人民日报》2001—2003三年的文本,约8000万字。文章以动态语言知识更新理论为指导,以流通度理论为基础,以年平均流通度阈值(0.5)作为主要筛选依据,运用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熟语单位”(IU)进行了初步的提取研究;并对部分提取结果的噪声环境做了定量与定性分析。 对于IU的提取,我们采取的策略和基本步骤是: 1、利用点号和“的、是、在、和、了、有”等高频词(字)将文本化短;自动提取时牺牲包含切分点的字符串,该部分字符串另行补救。 2、数据格式转换。将切分得到的形式上“完整”的2—8字串转为数据库格式。 3、统计3—5字串的频度、散布度和流通度。 4、用字符串全年的平均流通度阈值进行筛选。 5、对5音节(含)以上字串进行分词并词性标注,对其中的3字串、4字串和符合“N+N”、“N+V”、“V+N”、“V+V”等语法组合规则的相邻字符串(二元组)进行抽取;再对抽取的字符串重复上面的第3和第4步。 6、对筛选得到的字符串进行噪声剔除,全部进行重新切分并词性标注,然后运用静态规则模板(共30条规则)再次过滤。 7、借助辅助手段对熟语单位进行直接抽取。 8、得到3—5字格熟语单位表(约13,500条)。 本文还对提取出来的2001年的5,500个三字格、2002年的6,500个四字格做了简单的分类和例示性的分析说明。重点考察了具有熟语性的短语。三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和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两类,验证了冯胜利有关三音节组合的论断:音节为“1+2”式的是短语,音节为“2+1”式的是韵律词。 四字格中我们重点探讨了“N+V”式和“V+N”式。N和V之间存在复杂的语法、语义以及音节制约关系。关于“N+V”式,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定中关系的“N+V”式四字格熟语性最强,数量也最多:状中关系次之,主谓关系的四字格熟语性最弱,且N与V之间存在离散性。关于“V+N”式,我们发现:第一,“V+N”式四字格如果表示通名,它往往是或者容易成为一个NP习惯性搭配。第二,“V+N”式四字格中的N如果是比较抽象的双音节名词,则这类四字格构成的NP其熟语性相对较强。第三,“V+N”式四字格中的V如果是双音节述宾式动词,那么这种“双音节述宾式动词+宾语”形成的NP熟语性很强。 本文还从应用的角度对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进行了考察研究。对流行语的科学评定和字母词语的规范发表了意见。
冀亚坤[5](2012)在《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台湾与大陆交往的日益增多,尤其是两岸三通实现以来,两地语言的差异给人们交往和学术文化交流带来的不便愈发凸显。词汇随时而迁、因地而变,词汇差异是台湾与大陆语言差异最为直观的反映。主要可以分为同形异义词、同义异形词和两地特有词语三类。其中,尤以同形异义词最具互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341个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为研究对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词表,并结合语料考查其使用情况。文章对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进行了分类,主要可根据差异程度分为两个类型:全部义项不同的和部分义项存在差异的,并继续细化为义域大小不同的、义项多少不同的和色彩意义不同的。并且本文从外因和内因两方面考查了造成两岸词汇同形异义现象的原因。外因主要有:不同的政治制度和语言政策、历史影响和不同的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因主要有:词义演变、新词语的产生、词语缩略、方言词和外来词的影响等方面。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现今两地同形异义词融合的现状,主要表现为:某些差异义项进入对岸官方辞典,或者虽未被权威词典收录但实际上已经通用,或者即使尚未通用但相互理解度有所大大加强。并对两岸流行语造成的同形异义现象作了初步分析,展望了两岸词汇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石晨曦[6](2021)在《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文中提出所谓文化殖民,简言之是指侵略者以文化手段对占领地区的人民进行奴役、洗脑、侵略的过程。其结果是想要创造出一种符合侵略者意图的新型文化,亦即“殖民文化”。近代以来,伴随日本的海外扩张,作为日本传统宗教的神道教逐渐向海外流播。流播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是日本在占领地区强行置地建立神社,以至于大量海外神社应运而生。这些海外神社,是日本侵略者在文化殖民过程中留下的物证,也是“殖民文化”的符号。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接手关东州,并于1905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首个海外神社——安东神社。以此为发端,日本开启了在中国东北地区建造神社的侵略史。毫无疑问,日本殖民者在中国东北的神社创建行为是一种与军事侵略、经济掠夺同步的文化侵略行为,它贯穿于日本对华侵略的全过程,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精神输出”的道具。本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进行全面考察和重点论述。在宏观层面,运用史料分析法对日本神道和神社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不同时期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考察。同时,对国内外先行研究中有关海外神社以及日本在东北地区所建神社的相关数据和具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考证。此外,以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神社所处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以直观的形式加以呈现。在微观层面,以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从日本关东军的“满洲布教”入手,探讨“军队神社”“试点神社”“满铁神社”“开拓神社”“国家神社”等五类神社的实态。在此基础上,对日本殖民统治东北时期的神社创建活动所呈现的特点及影响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日本创建大量的海外神社,是日本国家宗教——国家神道布教海外的实践。与日本所实施的直接军事统治和政治统治相比,海外神社的侵略性更加隐蔽。这成为日本文化殖民过程的主要特征。海外神社可以寄托军人的思乡之情,也可以成为社会控制和社会稳定的调节器,也可以是民族凝聚力的凝结剂。神社作为国家神道的代言人,从本质上脱离了作为宗教思想传播的社会性文化场所,而转变为特异时空下被政治化的思想强制牢笼。最终,海外神社成为“殖民文化”的符号。
陶金[7](2017)在《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当今时代,世界各大文明间、宗教间展开广泛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研究是当代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热点课题之一。鉴于我国宗教学界关于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的译介性研究成果较为多见,而对话范例研究、特别是具有东方宗教特色的对话理论研究尚显匮乏,本文立足于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大背景,力求对日本最大的新兴佛教团体——创价学会的第三代会长、国际创价学会(SGI)会长池田大作的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活动进行考察与评析。本文的第一章首先界定了研究范围与视角,即主要从日本当代佛教团体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视角展开论述。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历史事件,全面考察了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活动的发展进程,将其归纳为雏形期、拓展期、深化期和成熟期,并对每个时期的特点加以总结。在此基础上,第三章、第四章展开了专题研究,主要依据60部日文原版对谈实录资料,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池田大作与诸多国际知名人士的对话实录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第五章主要论证了中国佛教天台宗思想、日本佛教天台宗日莲思想及日本新佛教创价学会思想与池田大作的文明对话思想的相关性。最后一章为总结部分,即以世界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的视阈来反观日本当代新兴佛教团体的对话实践,并对池田大作其人、其教团的对话思想与实践活动进行了学理反思和历史定位。本文的结论可以概括如下:1、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文明对话与日本宗教参与对话的历史进程来看,池田大作可以说是东方佛教界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先行者,他在长达几十年的对话实践中形成的理念和经验,为世界文明对话留下了宝贵的财富。2、"池田对话"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与实践性特征,这与池田大作所秉持的东方大乘佛教的《法华经》信仰、日本特色的日莲佛教信仰、日本新兴佛教教团的"创价精神"均有思想渊源关系。3、"池田对话"旨在强调,世界各大文明、各大宗教只有立足于"人的生命观与价值观的转换"这一共通基础,才能有效地展开对话与合作。同时池田大作强调,宗教对话的顺利开展尚需在诸多方面寻求突破,如参与者范围的拓展、对话方式的革新、对话态度的改良等。池田大作所提出的这些对话主张,既具有立足于日本文化传统的民族性,又具有契合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普适性,还在兼备学理高度和思辨深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池田大作的对话理论与实践活动也尚存广阔的拓展空间。本文力图着眼于宗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动向,从日本新兴佛教教团领袖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角度,重新反思池田大作其人、其对话思想与实践活动,为我国日渐深入开展的池田大作思想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研究向度。特别是本文依据日文对话实录文本,试对"池田对话"思想及其实践所展开的典型个案研究,或可为我国各大宗教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当代文明对话、宗教对话理论提供些许借鉴。当然,本文是尚属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初步尝试,尚存在一些有待拓展之处,如关于池田大作的对话理论与日本其它宗教团体、东亚地区其他宗教领袖的对话理论的比较研究等,尚未充分展开,尚待日后继续努力。
二、《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2000年-200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界定 |
第二节 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特点 |
一、意义的新颖性 |
二、词义的不稳定性 |
三、词义的表面化解读 |
四、词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五、词汇的口语性和形象性 |
六、专业术语的社会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与以往汉语新词语相比的不同之处 |
第一节 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 |
第二节 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内部结构形式与以往汉语新词语相对比的不同之处 |
一、多音节词呈现增长趋势 |
二、以某一语素为核心的词群增多 |
三、构词方式的多样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看其文化意义与规范 |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的文化意义 |
一、汉语新词语产生的社会心理 |
二、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文化内涵 |
第二节 汉语新词语的规范 |
一、规范的意义 |
二、规范的观念 |
三、规范的原则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同形异义词的界定 |
0.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4 语料来源 |
0.5 研究范围与方法 |
第一章 海峡两岸词语对照资料述评 |
1.1 大陆出版的对照词典 |
1.2 台湾出版的对照资料 |
1.3 关于《全球华语词典》和《全球华语新词语词典》 |
1.4 现有两岸词语对照资料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的差异 |
2.1 词义完全不同 |
2.2 词义范围交叉 |
2.3 感情色彩义不同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两岸同形异义词的成因 |
3.1 内部原因 |
3.2 外部原因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两岸同形异义词的融合及其启示 |
4.1 两岸同形异义词的融合 |
4.2 对两岸词语互动现象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两岸同形异义词总词表 |
附录2. 两岸词义完全不同的词汇对照表 |
附录3. 部分义项存在差异的词汇对照表 |
后记 |
(4)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本研究提出的背景 |
1.1.1 词组(短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1.2 熟语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1.1.3 熟语单位的界定 |
1.1.4 “熟语单位”的范围 |
1.2 本研究的目标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1.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4.2 本研究的难点 |
1.5 小结 |
第二章 基于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熟语单位提取研究 |
2.1 语料的选取 |
2.2 语料库及语料库语言学 |
2.3 词语自动提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2.4 我们对中文信息处理及汉语的认识 |
2.5 提取熟语单位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2.6 辅助提取手段分析 |
2.7 部分结果验证及相关分析 |
2.8 小结 |
第三章 三字格、四字格熟语单位研究 |
3.0 已有的研究 |
3.1 三字格概况 |
3.11 三字格里的词 |
3.12 三字格里的语 |
3.2 音节为“1+2”式、结构为“V+N/NP”式的三字格 |
3.3 音节为“2+1”式、结构为“V/VP+N”式的三字格 |
3.4 四字格概况 |
3.41 四字格里的词 |
3.42 四字格里的语 |
3.5 “N+V”式的四字格 |
3.6 “V+N”/“V+V”式的四字格 |
3.7 小结 |
3.8 附论5字格 |
第四章 流行语、字母词语和插入语研究 |
4.1 流行语研究 |
4.11 “流行”的界定 |
4.12 关于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 |
4.13 流行语的科学认定 |
4.14 余论 |
4.2 字母词语研究 |
4.21 引言 |
4.22 基于词典的字母词语的分类及相关分析 |
4.23 基于报纸语料库的字母词语的使用情况举隅 |
4.24 关于字母词语规范的两点思考 |
4.3 插入语研究 |
4.31 已有的研究 |
4.32 插入语对中文信息处理的作用 |
4.33 报纸语料中部分插入语的频次考察 |
第五章 简称考察研究 |
5.1 引言 |
5.2 简称的界定 |
5.21 定义 |
5.22 简称的性质 |
5.3 简称的分类 |
5.4 固定简称 |
5.41 固定简称的构成方式 |
5.42 固定简称的形成规律 |
5.43 固定简称的使用特点 |
5.5 临时简称 |
5.6 通过形式标记提取的简称例示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6.2 熟语单位的应用价值 |
6.21 熟语单位与对外汉语教学 |
6.22 熟语单位与辞书编纂 |
6.3 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 |
6.31 存在的问题 |
6.31 熟语的确定 |
6.31 熟语单位的自动提取 |
6.31 熟语的标注规范 |
6.32 下一步工作 |
6.32 熟语单位的外部功能及其语义研究 |
6.32 建立实用的分类、分级语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两本新词语词典所收的部分新词语比较 |
附录2 基于大学生的词语语感测量 |
附录3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2字串 |
附录4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3字串 |
附录5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4字串 |
附录6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5字串 |
附录7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6字串 |
附录8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7字串 |
附录9 从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切出的部分8字串 |
附录10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3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1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4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2 2001—2003年《人民日报》的部分5字格熟语单位 |
附录13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熟语单位 |
附录14 2001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5 2002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6 2003年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7 2001—2003年《人民日报》中相同的部分引号抽取串 |
附录18 部分“V+V”实例 |
附录19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收录的简称词条 |
附录20 2002年《人民日报》中的部分简称 |
附录21 本文所使用的标记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的选取 |
1.4 语料来源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类型划分 |
2.1 从词义角度分类 |
2.1.1 词义完全不同的同形异义词 |
2.1.2 部分义项不同的同形异义词 |
2.2 从词性角度分类 |
2.3 从发音角度分类 |
第3章 两岸同形异义词成因分析 |
3.1 外因 |
3.1.1 不同政治制度和语言政策造成的差异 |
3.1.2 历史原因造成的差异 |
3.1.3 社会生活不同造成的差异 |
3.2 内因 |
3.2.1 词义演变导致同形异义词产生 |
3.2.2 新词语的出现导致同形异义词产生 |
3.2.3 词语缩略导致同形异义词产生 |
3.2.4 方言词导致同形异义词产生 |
3.2.5 外来词导致同形异义词产生 |
第4章 两岸同形异义词近期的互动、融合及发展 |
4.1 两岸的交流、互动 |
4.2 两岸同形异义词的融合 |
4.2.1 两岸词汇融合现状综述 |
4.2.2 融合出现不平衡的态势 |
4.3 未来的发展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两岸同形异义词总词表(共 341 条) |
台湾特有流行词语词表(同形异义共 23 条) |
全部义项不同的词表(共 76 条) |
部分义项存在差异的词表(共 265 条) |
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语音差别词表 |
致谢 |
(6)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先行研究概况 |
(一)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
(二)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神道与神社概述 |
第一节 神道发展要略 |
一、词称溯源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作为建筑物的神社 |
一、构造与样式 |
二、社格制度 |
三、社会功能 |
第三节 作为“超宗教”的神社 |
一、明治时期的神社整理 |
二、神社祭祀的变革 |
第二章 神国思想与海外神社 |
第一节 海外神社创建的原点 |
一、神国思想的内在驱动 |
二、神国思想的扭曲变异 |
第二节 海外神社类型的多样化 |
一、天皇制国家下的神社分类 |
二、海外神社的界定与分布 |
二、海外神社在中国的萌芽 |
第三章 “尊皇尚武”的神社:从“满洲开教”到“军队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军保护下的“满洲开教” |
一、三条教则与教育敕语 |
二、军人敕谕与随军布教 |
三、对华布教与战地祭祀 |
第二节 关东军部队内的“军队神社” |
一、供奉间谍的护国神社 |
二、731部队里的东乡神社 |
三、国界线上的东宁神社 |
四、军事要塞里的守护神社 |
五、“军队神社”特点 |
第四章 不断扩张的神社:从“试点神社”到“开拓神社” |
第一节 关东州时期的“试点神社” |
一、“关东州”的界定 |
二、扩张期的神社制度 |
三、“试点神社”概述 |
四、“试点神社”特点 |
第二节 “满铁”资助下的“满铁神社” |
一、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与满铁附属地 |
二、神社行政与总体布局 |
三、时代印记里的安东神社 |
四、都市中心里的新京神社 |
五、铁路要线上的奉天神社 |
六、辽东湾内的营口神社 |
七、千金山上的抚顺神社 |
八、农事试验场里的公主岭神社 |
第三节 “满洲开拓构想”下的“开拓神社” |
一、日本“满洲移民”概述 |
二、“移民提案”与“一团一社” |
三、弥荣开拓团与弥荣神社 |
四、城子河开拓团与城子河神社 |
五、“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与船上神社 |
六、镜泊学园与镜泊神社 |
七、“麻山事件”与哈达河神社 |
第五章 伪满洲国法西斯文化专制的象征 |
第一节 法西斯文化专制的强化 |
一、神职教育与祭祀官养成计划 |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与慰灵祭 |
三、伪满“靖国神社”——建国忠灵庙 |
四、伪满“国家神社”——建国神庙 |
第二节 国家神道思想的歧途 |
一、国家神社的角色转变 |
二、战后的逆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中国东北地区神社列表 |
附录二:日本开拓团大事记 |
附录三:神道文化大事年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对话"时代的学术思考 |
一、"对话定义"与"时代意义" |
二、"宗教对话"与"文明对话" |
三、"当代对话"的重大实践课题 |
四、"池田对话"与当代日本佛教 |
第一章 池田大作:东方文明对话的先行者 |
第一节 池田大作及其对话活动 |
第二节 日本的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
一、20世纪后期的日本宗教对话研究 |
二、21世纪以来的日本宗教对话研究 |
第三节 中国学界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现状 |
一、池田着作的大量译介 |
二、池田思想研究的兴盛 |
三、池田思想研究的特点及问题点 |
第四节 池田思想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
第二章 池田文明对话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雏形期: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 |
一、国际争端与池田提出的"斡旋论" |
二、池田"斡旋论对话观"的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拓展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一、与汤因比的对话 |
二、文明对话的"实践论" |
三、论"对话"的诸问题 |
四、论"宗教对话"的意义 |
第三节 深化期:20世纪的最后10年 |
一、关于对话本质的阐释 |
二、关于对话意义的发掘 |
三、关于对话形式的再思 |
四、关于对话态度的反省 |
五、关于对话规则的概括 |
第四节 成熟期:2000年前后的10年 |
一、池田对话思想成熟的历史背景 |
二、池田文明对话思想的特色 |
小结:关于池田文明对话观的几点思考 |
第三章 池田的文明对话实践 |
第一节 宏观背景与现实危机 |
一、当代物质危机与消费文明隐患 |
二、西方文明发展模式与全球生态问题 |
三、人类精神危机与现代公害难题 |
四、群体的外在张力与个体的内在混乱 |
第二节 文明对话与世界和平 |
一、反战、废核与文明对话 |
二、暴力、人权与文明对话 |
三、环境、生命与"对话"新意 |
第三节 文化对话与教育理念 |
一、从"相对主义"到"对话主义" |
二、"人本主义"特色的教育对话 |
三、世界公民教育的时代使命 |
小结 |
第四章 池田的宗教对话思想及其实践 |
第一节 关于"宗教"的再思考 |
一、池田对话中的"宗教"与"人" |
二、宗教组织的性质与教团建设发展 |
第二节 "法"与"神":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 |
一、"缘起"与"创世"的生命观 |
二、"中道"与"神授"的幸福观 |
三、"法"与"人格神"的信仰观 |
第三节 "同苦"与"和平":佛教与伊斯兰教的对话 |
一、佛伊二教"和平对话"的共识 |
二、创教的"同苦"经历与相同的救世之心 |
三、广泛的社会贡献与宗教的生命线 |
第四节 "人本主义"的共鸣:佛教与儒教的对话实践 |
一、"法"与"天":拓展"人学"的宇宙论视野 |
二、"慈悲"与"仁":促生"人与文明"的变革 |
三、"宇宙即我"与"天人合一":提升"人本主义"的高度 |
第五节 池田宗教对话实践的主要特征 |
第五章 池田的对话观与东方佛学智慧 |
第一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法华经》 |
一、《法华经》中的文明对话思想资源 |
二、池田对《法华经》的精神弘扬 |
第二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日莲思想 |
一、日莲佛教思想的特色 |
二、池田对日莲思想的弘通与实践 |
第三节 池田的对话观与创价理念 |
一、牧口常三郎的"创价教育论" |
二、户田城圣的"佛性生命论" |
小结;池田大作对话思想的三大佛学思想来源 |
第六章 关于池田对话思想的学理反思 |
第一节 文明对话的发展与宗教对话的转型 |
一、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文明对话 |
二、宗教对话的理论难题与现实张力 |
三、关于宗教对话转型期的理论思考 |
第二节 当代宗教对话中的"人性"问题 |
一、欧美、日本与中国的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
二、宗教对话理论中的"人性"问题反思 |
第三节 池田的"对话"模式与"人本主义"特色 |
一、池田的"典型对话模式" |
二、池田对话模式的人本主义特色 |
第四节 当代日本佛教视角下的池田对话思想评析 |
一、池田对话思想与日本新兴佛教 |
二、池田对话思想与创价学会的现代转型 |
结论:关于"池田对话"的几点总结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2000年-2009年)汉语新词语研究[D]. 高伟. 黑龙江大学, 2010(07)
- [2]《新词新义辞典》专家恳谈会召开[J]. 蒋亮平. 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0(12)
- [3]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D]. 蔡雨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5(03)
- [4]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熟语单位研究[D]. 杨建国.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5]海峡两岸同形异义词研究[D]. 冀亚坤. 河北大学, 2012(05)
- [6]文化殖民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的神社研究[D]. 石晨曦.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池田大作文明对话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陶金. 中央民族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