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射卵黄抗体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宋扬[1](2021)在《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鹅星状病毒(Goose astrovirus,GAst V)被确定是近年来导致病毒性鹅痛风病的致病原,2017年来,相继爆发于我国多处养鹅地区。GAst V主要侵染5~20日龄雏鹅,发病率为70%~80%,死亡率为10%~30%,主要引起病鹅关节腔和内脏内大量尿酸盐沉积,体重减轻,成为僵鹅,对我国养鹅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采集了辽宁省某鹅场临床诊断疑似痛风病死鹅肝脏、肾脏组织,经RT-PCR检测为星状病毒阳性后,将组织悬液接种易感鹅胚进行病毒分离。通过RT-PCR鉴定、ORF1b基因测序、系统进化分析、鹅胚半数致死量测定、血凝特性试验、纯净性试验和雏鹅致病性试验对分离毒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组织病料悬液经尿囊腔接种鹅胚4代后,鹅胚开始稳定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于接种后72~120h,死亡率达到90%~100%;死亡胚体尿囊膜增厚,全身出血,下颌四肢水肿;鹅胚半数致死量(ELD50)≥10-5.0ELD50/0.3m L;分离的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检查均为阴性,且无血凝特性,将分离的病毒命名为鹅星状病毒DT株。将DT株与其他属Ast V分离株的ORF1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DT株与鹅星状病毒GD株、SD01株和SDPY株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8%和100%,而与火鸡源、鸡源和鹅源ASt V FLX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58.8%~67.6%和55.6%~68.7%;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T株与鹅星状病毒GD株、SD01株和SDPY株处于同一分支,与火鸡源、鸡源和鹅源ASt V FLX株处在不同分支。DT株接种1日龄健康雏鹅进行雏鹅致病性试验,雏鹅从感染后第3d开始排毒,第6~10d为排毒高峰;第5d开始出现死亡,死亡率为30%;发病鹅体重减轻,剖检可见心脏、肝脏、胆囊等内脏器官表面有严重的尿酸盐沉积,肾脏肿胀。将分离鉴定的GAst V DT株作为毒种,接种易感鹅胚,收获鹅胚液作为病毒原液制备GAst V免疫原。将检验合格的GAst V免疫原按不同免疫程序免疫产蛋鸡,通过比较免疫原用量、免疫后卵黄中抗体效价,优选出最佳免疫程序;采用酸化水稀释法、辛酸法、海藻酸钠法、酸化水稀释-辛酸法4种方法进行卵黄抗体最佳提取方法的筛选与参数的优化;通过加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和甲醛灭活法,筛选卵黄抗体灭活工艺;通过中空纤维过滤柱和切向流超滤膜堆筛选卵黄抗体浓缩工艺;按照已优化的生产工艺制备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并进行性状、无菌、支原体、外源病毒、辛酸、甲醛含量检验;通过单剂量、单剂量重复注射、超剂量注射、非靶动物小白鼠注射,评价卵黄抗体的安全性;通过抗体最小预防剂量、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关系、被动免疫持续期、免疫保护产生时间等试验,评价卵黄抗体的效力。试验结果表明,产蛋鸡最佳的免疫程序为:GAst V免疫原皮下注射健康蛋鸡群,基础免疫1.0m L/只,第一次加强免疫1.5m L/只,第二次加强免疫2.0m L/只,免疫间隔21d,高免蛋中卵黄抗体效价≥1:1024时,用于卵黄抗体的提取。卵黄抗体的最佳制备方法为酸化水-辛酸法,酸化水的最佳稀释度为1:8,p H值为5.2,最佳沉淀时间为8~15h;辛酸最佳浓度为1.0%,最佳作用时间为4h。采用加热灭菌、0.2%甲醛和0.22μm过滤相结合的灭活方法可对卵黄抗体灭活。按照确定的卵黄抗体的生产工艺制备的GAst V卵黄抗体,各项检验结果均合格;对靶动物的单剂、单剂量重复、超剂量注射及对非靶动物小白鼠的安全性试验结果均安全;卵黄抗体中和效价与攻毒保护呈正相关,雏鹅接种中和效价不低于1:256的抗体,对雏鹅攻毒保护率均能达80%以上。1~3日龄雏鹅最小预防剂量为0.3m L/只,4日龄以上雏鹅为0.5m L/只;卵黄抗体注射后24h产生免疫保护作用,被动免疫保护期为7日。本试验对鹅星状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建立起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生产工艺,旨在研制出安全、有效的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为加强我国对鹅痛风病的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孙颖[2](2021)在《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毒株鹌鹑卵黄抗体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猪传染性胃肠炎(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TGE)是由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TGEV对仔猪的危害尤为严重,导致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造成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营养吸收障碍,引起仔猪严重腹泻、脱水和营养流失,患猪死亡率极高。疫苗免疫接种是目前防控TGE的主要手段,通过对怀孕母猪进行免疫接种,初生仔猪吸吮初乳而获得被动保护,但在生产中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加上毒株的不断变异,造成疫苗免疫抗体不能给仔猪提供完全的免疫保护等,生产中对TGE的防控变得更加困难,使得本病在一些地区的猪场呈现暴发,造成的损失巨大。对TGE的防控实践中,通过注射或服用抗TGEV特异性抗体,获得了较好效果,其中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是一种重要的抗体产品。IgY具有来源方便、制备较为简单、价格相对低廉和效果良好的优点,在动物疫病防治中得到广泛使用。本研究对TGEV分离株进行增殖后制备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鹌鹑,提取抗TGEV IgY,通过对获得的特异性IgY的抗TGEV作用、特异性效价、稳定性等进行研究,获得了一种抗TGEV流行毒株的鹌鹑源卵黄抗体,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基础材料。本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TGEV分离株在PK-15细胞中24 h病毒滴度最高。将TGEV分离株接种PK-15细胞,测定接毒后96 h内TGEV增殖曲线。结果显示,细胞在接毒后16 h出现典型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24 h病毒滴度达到峰值(TCID50为10-7.3/m L),能满足制备疫苗的需要。2.TGEV分离株属流行毒株。克隆获得了TGEV分离株的N和S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TGEV分离株属于Purdue like group分支,与国内雅安和哈尔滨的分离株SY-C和HE-1株亲缘关系最近,属于流行毒株。3.建立了TGE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TGEV S蛋白C抗原位点蛋白最佳包被浓度1.5μg/m L,样品最佳稀释度1:200,酶标抗体稀释度1:2000,孵育时间为20 min。当OD450值≥0.15时,判定结果为阳性。4.制备灭活免疫原接种鹌鹑获得高免蛋。制备了弗氏佐剂TGEV油包水型灭活苗。接种80只产蛋鹌鹑,收集血清及高免蛋。利用SDS-PAGE电泳分离抗体蛋白,结果显示IgY重链约为70 k Da,轻链约为28 k Da。分离纯化了特异性的抗TGEV流行毒株IgY。5.获得了纯度及效价高、制备简单、适于大量生产的抗TGEV流行毒株鹌鹑IgY。检测TGEV IgY的效价及特异性,结果显示第3次免疫后1周,抗体水平达到峰值(OD450为2.219)。商品苗对照组抗体的消长趋势与试验组一致,至免疫后第7周达到峰值(OD450为2.100)。说明制备的TGEV流行毒株灭活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IgY中和效价为1:109,比血清IgG抗体效价峰值(1:120)的出现滞后5~7 d。Western blot阳性条带的最大抗体稀释度为1:16000。IgY在70℃下及p H位于4.0~10.0区间时效价稳定;IgY在6 h内对胃蛋白酶具有一定抵抗力。
胡瑞鸿[3](2020)在《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文中认为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为鹅细小病毒病,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鹅业的主要传染病。近年来,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GPV)的毒力有增强趋势,给该病的防治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GP的特异性防治主要依赖接种卵黄抗体(Immunoglobulin of yolk,IgY)进行被动免疫,对GP强毒感染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由于IgY具有价格低廉、防治效果好等优点,已被广大养鹅户接受和采用。但目前使用的IgY多为粗制抗体,缺乏统一的生产、检验标准,琼扩抗体效价高低不等,故研制一种纯度及效价高,防治效果好,有统一生产标准的GPV IgY势在必行。本研究从黑龙江省某地饲养的雏鹅群中,采集疑似GP病死鹅的病料,进行GPV的分离鉴定,利用分离获得的GPV研制抗GP的IgY,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如下:(1)GPV的分离鉴定用氯仿提取法从疑似GP病死鹅的肝、脾组织中分离病毒,接种3日龄雏鹅和12日龄鹅胚进行病毒分离;分离的病毒经特异性检验(琼脂扩散试验(AGP)和鹅胚中和试验)、超微结构观察、毒力测定、理化特性(热敏感试验、乙醚敏感试验、氯仿敏感试验、胰蛋白酶敏感试验、耐酸性试验)检验、纯净性试验、核酸检测、VP3基因序列鉴定及基因进化树分析,进行综合鉴定。(2)GPV IgY的研制将分离鉴定获得的GPV(命名为H株),经鹅胚逐级传代至F10,F10代进行1000倍稀释,接种12日龄鹅胚,收获鹅胚液作为GPV灭活疫苗抗原,抗原无菌检验和毒力检测合格后,进行浓缩及灭活,通过接种12日龄鹅胚进行灭活检验;灭活检验合格后进行GPV灭活疫苗的配制及乳化,获得GPV灭活疫苗,对其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及安全性检验;将检验合格的GPV灭活疫苗按经典免疫程序免疫产蛋鸡,当高免鸡蛋卵黄液的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1:64时,对其进行除脂、提取和灭活,制备出抗H株GPV IgY。(3)抗H株GPV IgY的质量评价通过监测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对GPV IgY的理化特性(温度、酸碱度、胃蛋白酶的作用时间、冻融次数)进行评价;通过GPV IgY单次单剂量、重复单剂量和单次大剂量皮下注射3日龄雏鹅及小白鼠的安全性试验,观察雏鹅和小白鼠的健康状况,局部及全身反应情况对GPV IgY的安全性进行评价;通过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剂量的GPV IgY对GPV强毒攻毒24 h雏鹅的治疗试验、对GPV感染不同时长和不同日龄雏鹅的治疗试验,依据雏鹅治愈率,对GPV IgY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用不同琼扩抗体效价和不同免疫剂量的GPV IgY对雏鹅皮下接种,24 h后用GPV强毒攻毒,依据雏鹅保护率进行预防效果评价;同类产品免疫3日龄雏鹅,依据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评价GPV IgY与同类产品的差异。通过物理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监测及对雏鹅攻毒保护率监测,确定GPV IgY的储存温度和时间。试验结果表明:(1)GPV的分离鉴定结果分离的病毒接种雏鹅,呈现与GP一致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接种鹅胚,可在鹅胚中增殖,且为非血凝性感染病毒;AGP显示,从雏鹅和鹅胚分离的病毒液与GP阳性血清之间出现沉淀线;鹅胚中和试验证明,病毒液能被GP阳性血清中和,中和后的病毒液接种鹅胚不引起死亡;电镜下观察,H株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细小病毒特征;H株鹅胚和雏鹅传代培养F6~F10代,毒价最高且稳定,病毒的ELD50和LD50分别大于10-5.0/0.2 m L和10-4.0/0.2m L;以分离到的H毒株分别接种3日龄、10日龄、20日龄雏鹅,其致病性随雏鹅日龄增大而减弱;分离的病毒在56℃3 h保持其感染性,能够抵抗乙醚、氯仿、胰蛋白酶和酸性条件(p H3.0)的作用;分离的病毒液细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检查均为阴性,证明H株病毒纯净;PCR核酸检测病毒约在500 bp处出现特异性DNA条带,DNA大小与GPV相符;上述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符合GP生物学特性,该病毒为GPV(命名为H株)。以PCR扩增出的VP3基因,与参考毒株的VP3基因序列对比,核苷酸的同源性在95.9%~99.1%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97.9%~99.6%之间;基因进化树分析表明,H株与在黑龙江省分离的SP、ZZ、ZD、DQ、JX等毒株亲缘关系较与GD(广东)、YG(扬州)等毒株近。(2)GPV IgY的制备结果GPV H株灭活疫苗抗原无菌检验呈阴性、鹅胚液ELD50为10-5.22/0.2 m L、灭活检验鹅胚全部健活。GPV灭活疫苗的物理性状、无菌检验、安全检验均合格。用该GPV灭活疫苗免疫产蛋鸡,收集AGP≥1:64高免鸡蛋的卵黄液。高免卵黄液经酸化水1:8稀释、p H5.2、4℃作用15 h、1900 g离心20 min条件下除脂;酸化水-1.5%辛酸-33%硫酸铵提取;终浓度0.05%甲醛溶液经20~25℃灭活24 h,对GPV IgY的琼扩抗体效价、蛋白浓度及蛋白纯度均无显着影响,确定上述除脂、提取和灭活条件为最佳工艺。(3)GPV IgY的质量评价结果上述制备的抗H株GPV IgY在60℃以下作用2 h,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不降低,当温度达到70℃以上,琼扩抗体效价显着降低,当温度达到75℃作用30 min时,琼扩抗体效价呈阴性;p H范围在4.0~11.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差异不显着,p H值为3.0和12.0时,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显着低于对照组;当胃蛋白酶作用6 h,琼扩抗体效价无变化,作用8 h以上显着降低;GPV IgY经5次反复冻融,琼扩抗体效价与对照比无显着差异;GPV IgY免疫雏鹅和小白鼠均未出现任何注射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精神状态良好,采食正常;GPV IgY对雏鹅治疗效果表明,琼扩抗体效价越高、注射剂量越大,雏鹅治愈率越高;病毒感染雏鹅的时间越长、雏鹅日龄越大,雏鹅治愈率越低;GPV IgY对雏鹅预防效果表明,同一注射剂量,琼扩抗体效价越高,雏鹅保护率越高,同一琼扩抗体效价,注射剂量增加,雏鹅保护率增高;GPV IgY免疫雏鹅后12 h~10 d,对雏鹅保护率高达88.00%以上,可有效抵抗病毒感染。差异对比试验表明,研制的GPV IgY的雏鹅保护率与治愈率均高于同类产品。(4)GPV IgY的储存条件2~8℃储存24个月,GPV IgY的物理性状、纯净性、琼扩抗体效价稳定,对雏鹅感染GPV的保护率达88.00%以上。(5)GPV IgY推荐使用剂量和方法对已感染GPV的雏鹅,选择GPV IgY琼扩抗体效价为1:16以上,1.0 m L/只;对未感染雏鹅进行紧急预防免疫,0.5 m L/只,皮下注射,对GPV感染的治愈率和保护率均达80.00%。
路桂霞[4](2020)在《抗仔猪大肠杆菌病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由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所引起的仔猪腹泻,是目前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与仔猪腹泻有关的菌株主要有K88、K99、987P和F41等,主要黏附在小肠上皮细胞上,定居大量繁殖,从而发挥致病作用。因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质粒的相互传递和扩散,其耐药性明显地增强,这给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国内外关于利用卵黄抗体(Ig Y)替代抗生素来维持仔猪的健康和生长性能的研究日益增多,为寻找动物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方法带来希望。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利用K88、K99、987P和F41四种灭活大肠杆菌菌株制作为免疫原,对蛋鸡进行多次免疫;利用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监测免疫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卵黄抗体水平,并对卵黄抗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最后将卵黄抗体对仔猪大肠杆菌病进行初步应用,评估其保护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方法:(1)免疫蛋鸡:将四种大肠杆菌菌株与免疫增效剂按1:1的比例充分混匀,制备成免疫抗原,按照1 m L/只的剂量免疫蛋鸡,免疫4次,间隔10 d免疫一次。(2)卵黄抗体的提取与纯化:收集免疫后的鸡蛋,通过水稀释法结合饱和硫酸铵两步分离法进行提取纯化,并通过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和SDS-PAGE电泳法对卵黄抗体进行鉴定。(3)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将四种大肠杆菌菌株超声破碎成菌液蛋白,取上清,作为检测抗原。通过矩阵法进行一系列最佳反应条件的筛选。(4)卵黄抗体稳定性测定:采用所建立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冻干粉在不同温度和酸碱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测定。(5)卵黄抗体的初步应用:15头未经大肠杆菌疫苗免疫的断奶仔猪,对其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并设立对照组,根据仔猪腹泻情况、血常规指标以及增重情况对其免疫保护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通过水稀释法和饱和硫酸铵两步分离法,成功提取纯化出卵黄抗体,并经过SDS-PAGE电泳法鉴定卵黄抗体,且纯度可达96%左右;经蛋白浓度试剂盒测定纯化后的卵黄抗体浓度为1.05 mg/m L。(2)利用间接ELISA检测方法测定卵黄抗体,首免后10 d抗体水平开始缓慢上升,到60 d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其抗体效价为1:25 600,抗体水平在70 d出现短时间小幅度下降,而后恢复至最高水平;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卵黄抗体在65℃以下作用15 min、37℃作用24 h和p H 3~10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免疫保护试验:通过仔猪粪便状态、血常规指标和增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卵黄抗体对仔猪大肠杆菌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保护率为100%;治疗组仔猪经人工感染大肠杆菌,其患病率为100%,使用卵黄抗体对患病仔猪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治愈率为100%。
汪小丽[5](2018)在《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制备》文中研究指明鸭坦布苏病是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以蛋鸭的产蛋量下降,严重侵害生殖系统和20日龄左右雏鸭出现头颈震颤,四肢麻痹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严重影响我国养鸭业的发展,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治疗用抗体属于被动免疫制剂,具有安全、特异、高效、无残留等优点。为了获得一款可用作紧急预防和治疗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被动免疫生物制剂,本研究以临床分离的鸭坦布苏病毒为基础毒株,经RT-PCR定后作10倍稀释,经尿囊腔接种于11日龄麻鸭胚,连续传代7次后,死亡时间集中在35 d,死亡胚体全身充血、头颈背部肌肉点状出血,肝脏坏死,病死胚明显小于正常鸭胚。将收集的尿囊液离心去除杂质,再经切向流浓缩。加入β丙内脂灭活病毒,与佐剂按重量比3:7混合,制成鸭坦布苏病毒灭活疫苗。以该灭活疫苗三次免疫蛋鸡,每次免疫间隔周期为14 d,首免剂量为1 mL/只,二免和三免剂量均为0.2 mL/只,免疫途径均为颈背部和胸部皮下多点注射。三免后两周收集高免鸡蛋,提取蛋黄液。再经过水稀释法抽提、硫酸铵盐析、小型切向流超滤浓缩、透析除盐分离纯化卵黄中的IgY(Immunoglobulin of yolk)抗体。为确定制备卵黄抗体的生物活性,采用间接ELISA试验测定其抗体效价。结果显示,以RT-PCR方法可从尿囊液中扩增153 bp的DNA片段,经测序为DTMUV。该毒株的ELD50约为102.9/0.2 mL。制备的灭活疫苗呈乳白色,液质均匀。获得的粗制抗体呈白色半透明,液质均匀。间接ELISA测得卵黄抗体效价达29210。本试验从临床上鸭坦布苏病病例出发为制备鸭坦布苏病毒灭活苗和卵黄抗体奠定了基础,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鸭坦布苏病毒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然而IgY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制备受禽的免疫程序及方式,日龄和品种等各方面影响,其效果评价和质量检测标准也还没有规范。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抗鸭坦布苏病毒病高免卵黄抗体在实际临床防治应用中的效果。
李玉莲[6](2013)在《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通过考察抗原剂量和间隔期两个因素对酪酪肽卵黄抗体制备效果的影响,旨在建立一套制备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完整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酪酪肽卵黄抗体粉的营养生理效应进行了初步考察。本研究主要由3个试验组成:试验一酪酪肽完全抗原的制备本试验旨在考察戊二醛法制备酪酪肽完全抗原的可行性。试验通过将酪酪肽和牛血清白蛋白偶联形成酪酪肽完全抗原,再经电泳检测抗原偶联情况。结果表明:利用戊二醛法成功制备酪酪肽完全抗原。利用戊二醛法制成的酪酪肽完全抗原可以用于下一步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制备。试验二PYY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抗体活性检测本试验旨在建立一套制备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完整方法。试验在初免相同处理基础上,加免采取两因素交差试验设计,选择免疫抗原剂量(A)和免疫间隔(B)两个因素,每个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A:100μ,g/只、200μg/只、400μg/只;B:7d、11d、15d),构成9个组合,加上1个空白对照组,总计10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羽。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300日龄矮脚黄蛋鸡50羽,随机分入10个处理中。试验免疫程序如下:(1)预饲一周后进行初次免疫;所有免疫组抗原剂量均为200μg/只,胸肌多点注射油乳苗;(2)强化免疫阶段,具体注射抗原剂量与间隔按照试验设计进行操作。蛋鸡进入免疫程序后,每隔一周收集鸡蛋一次,采用ELISA法检测卵黄中酪酪肽抗体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卵黄中酪酪肽抗体首次被检测到均在初免后第21天,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在初免基础上,以加免100μg/kg、免疫间隔期15天、累计免疫4次的免疫程序对PYY卵黄抗体的生成效果最为突出,其抗体效价可达1:4096。试验三日粮中添加酪酪肽卵黄抗体对小鼠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本试验旨在探讨酪酪肽卵黄抗体对小鼠生长和血液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根据考察因素不同,试验设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酪酪肽卵黄抗体组(试验Ⅰ组)和3个不同水平酪酪肽卵黄抗体添加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共计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小鼠。选21日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180只,随机分入上述6个处理中。其中,空白组和脂多糖组小鼠均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mg/kg酪酪肽卵黄抗体粉,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试验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酪酪肽卵黄抗体粉80mg/kg、40mg/kg、80mg/kg和160mg/kg,试验为期28天。期间脂多糖组和试验Ⅰ组小鼠分别在试验第7d、10d、17d、20d早上8点腹腔注射LPS200μg/kgBW。结果表明:(1)在正常小鼠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酪酪肽卵黄抗体粉有改善小鼠生长性能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0mg/kg酪酪肽卵黄粉在试验0-7d、8-17d和18-28d小鼠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4.50%、7.03%和11.23%;添加160mg/kg酪酪肽卵黄粉小鼠平均日增重在试验0-7d和18-28d分别提高了3.92%和13.33%。(2)与对照组相比,在正常小鼠日粮中添加160mg/kg酪酪肽卵黄抗体粉可以显着降低酪酪肽和神经肽Y水平(P<0.05)。(3)小鼠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酪酪肽卵黄抗体粉,在试验18-28d瘦素和胰岛素水平显着升高(P<0.05)。(4)在慢性应激小鼠基础日粮中添加80mg/kg酪酪肽卵黄抗体粉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应激对小鼠生长的不良影响。综上所述,本试验酪酪肽完全抗原和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制备方案正确,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其中酪酪肽卵黄抗体制备过程中,以初免200μg/只,加免100μg/只,免疫间隔15天,共免疫4次的免疫程序为最佳方案。制备所得的酪酪肽卵黄抗体能够有效促进小鼠生长和机体代谢,对不良应激刺激造成的机体创伤具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果。
李建[7](2013)在《新城疫和禽流感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疫和禽流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两大主要传染病,目前预防治疗这两种疾病的主要手段是疫苗防疫和化学药物的辅助治疗。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关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药物的辅助治疗受到限制。抗体属于被动免疫,具有安全、特异、高效、无残留等优点,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常规方法免疫产蛋鸡获得高免鸡蛋,然后,比较利用泊洛沙姆辛酸法、海藻酸钠辛酸法和聚乙二醇法提取、纯化卵黄中的抗体。最终筛选出利用聚乙二醇法提取抗体效果最优,采用该方法提纯的精制卵黄抗体去脂彻底、抗体性状稳定、效价高,抗体回收率可达88.4%。为确定精制卵黄抗体的生物活性,采用固定病毒稀释抗体的方法分别对新城疫、禽流感H9N2和H5(RE-4)等病毒进行鸡胚中和试验,测定其抗体中和效价。测得精制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分别为:新城疫为1:16384,H9N2为1:11068834,H5(RE-4)为1:16384,均表现出了非常强的病毒中和能力。而在精制卵黄抗体中,新城疫、禽流感H9N2和H5(RE-4)分别对应的HI效价分别为1:4096、1:8192、1:256。比较发现:精制卵黄抗体的HI效价均远远低于其对应的病毒中和效价。该结果进一步提示:精制卵黄抗体的病毒中和能力不能完全利用HI效价来衡量。对血清的重复检测亦得出类似的结论。此外,我们还对精制卵黄抗体的不同接种方式和途径及其抗体在体内的消长规律进行了研究。选取60日龄的SPF鸡60只,随机分成三组:注射试验组,口服试验组和对照组,注射试验组肌肉注射精制卵黄抗体,1mL/只;口服实验组,人工口服精制卵黄抗体1mL/只。结果发现:/肌肉注射组的ND、H5(RE-4和RE-6)和H9N2抗体在注射后14d内,各时间点的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且注射后抗体滴度快速达到峰值,高抗体水平可维持7d,此后缓慢下降。新城疫和禽流感H9亚型抗体消长规律比较类似。RE-4和RE-6两种不同遗传进化分支的抗体相对较低。口服抗体效果较差,与空白对照无差异。为确定精制卵黄抗体对鸡群的保护性,选取100只60日龄的SPF鸡随机分成5组,以新城疫为例,进行治疗保护试验,其中设预防组、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阴性对照试验组和阳性对照实验组。预防实验组在攻毒前1d肌肉注射精制卵黄抗体1.0mL/只;高剂量组在攻毒后48h肌肉注射精制卵黄抗体1.0mL/只;低剂量实验组在攻毒1d后肌肉注射精制卵黄抗体0.5mL/只;阴性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阳性对照组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精制卵黄抗体对新城疫的预防保护效果高达100%,高剂量治疗组保护率高达90%,低剂量组保护率为80%。这表明肌肉注射新城疫精制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新城疫疫病的作用。
李玉莲,曹满湖,肖勇,夏敏,龙次民,范志勇[8](2013)在《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特异性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谢献胜[9](2010)在《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其功能的初步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最常见的病原,也是引起胃癌发生的关键因素。抗生素的多联治疗对消除Hp的感染有较好的疗效,然而抗生素治疗在体内仍不能完全有效,而且极易产生抗药性。因此,探讨其它的治疗途径是一种必然的研究趋势。本研究以Hp为材料,采用不同培养基进行培养和保存,并制备成完全抗原对刚开产或开产不久的母鸡进行免疫,用凝集试验法测定其抗体效价,并对免疫接种Hp母鸡免疫应答规律和卵黄抗体的抑菌活性及理化特性等做了初步探讨,这为制备高含量的抗Hp免疫卵黄及相关的生物制剂提供技术依据,也为鸡蛋及免疫蛋的开发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借鉴。1幽门螺杆菌的培养与保存本试验采用不同培养基对Hp进行培养和保存,结果表明:固体培养Hp,培养基为哥伦比亚琼脂基础加混合抗生素(10mg·L-1盐酸万古霉素+10mg·L-1两性霉素B+2500iu.L-1多粘菌素B+5mg.L-1甲氧苄胺嘧啶),并分别添加6%脱纤维绵羊血、6%马血清,在5%02,10%C02,85%N2的微需氧条件下,37℃培养3d,均可培养出Hp;严格无菌的条件下,不添加混合抗生素,对细菌的生长没有影响,且不会造成杂菌污染。液体培养Hp,布氏肉汤基础中加入混合抗生素和6%马血清,Hp增菌迅速,但如不及时更换新鲜的微需氧环境,极易形成球形体。菌株采取冷冻保存液法保存于-70℃~-80℃低温条件下6个月,可以成功复苏,且复苏率可达100%。2抗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试验以Hp全菌灭活抗原对150日龄伊沙褐壳母鸡进行首免,165日龄二免,180日龄三免,于首免后即开始收集鸡蛋,采用凝集试验法测定卵黄中的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每间隔15d,采取两次加强免疫方法,可有效的引起免疫应答。母鸡在初免45d后,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1024,抗体效价大于1:128可维持60d以上,然后抗体效价呈缓慢下降趋势,经130d后,抗体效价下降至1:8。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高免卵黄抗体具有明显的抑制Hp生长的活性。3鸡抗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对鸡抗幽门螺杆菌高免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温度对其活性的影响较明显,胃蛋白酶则加强了这一作用。在pH值单独影响下,pH≤3为其敏感区,如果同时存在胃蛋白酶,则其敏感区为pH≤4,在巴氏消毒温度条件下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这对于工业化生产卵黄抗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土鼠疾病模型的建立利用蒙古沙土鼠建立Hp NCTC11637株胃内感染模型。感染方法有两种,方法Ⅰ是沙土鼠禁食18h后用50%酒精0.5mL预处理,6h后接种Hp,间隔12h、24h分别再次接种。方法Ⅱ的接种方法同方法Ⅰ,但接种后每日口服雷尼替丁5mg/kg体重。胃内接种Hp后,于第7d、15d、35d、45d分别用Hp抗原酶联免疫诊断试剂盒、细菌培养和胃组织切片的方法观察沙土鼠胃内细菌感染情况和胃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给沙土鼠胃内灌服酒精以损伤胃黏膜并每日口服雷尼替丁,在人工接种35d后,胃内见有多量Hp生长,胃组织病变与Hp自然感染的病例相似。5卵黄抗体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沙土鼠的预防试验在成功研制出抗Hp卵黄抗体的基础上,利用蒙古沙土鼠作为实验动物,观察抗Hp卵黄抗体对Hp感染的防制作用。实验鼠随机分为四组(36只/组),Ⅰ、Ⅱ、Ⅲ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合抗生素和抗Hp卵黄抗体,1次/d,连续13d。Ⅳ组皮下注射抗Hp卵黄抗体,1次/d,48h后再注射1次。在首次用药后第48h口服接种幽门螺杆菌(ATCC43504)2.75×108CFU(布氏培养液)。在接种后第7、15、30、45d,Ⅰ组鼠胃内均有大量Hp定植,感染率100%;Ⅱ、Ⅲ、Ⅳ组的感染率均低于23%。结果表明灌服和注射抗Hp卵黄抗体,可以抑制沙土鼠感染Hp,其抑制效果与抗生素组无明显差异(p<0.05)。6卵黄抗体对沙土鼠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试验利用蒙古沙土鼠作为实验动物,观察Hp特异卵黄抗体对胃内Hp感染的治疗效果。实验鼠间隔48h两次口服接种Hp (ATCC43504)布氏培养液1ml(1.15×108CFU),首次接种7d后将实验鼠随机分为四组(16只/组),Ⅰ、Ⅱ、Ⅲ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合抗生素和抗Hp卵黄抗体,1次/d,连续12d;Ⅳ组间隔48h皮下注射抗Hp卵黄抗体两次。在用药前实验鼠胃内均有大量Hp定植,感染率100%;用药后第7d,Ⅱ组鼠的Hp清除率为60%;Ⅲ组、Ⅳ组鼠胃内均有少量Hp存在。用药12d后,Ⅱ、Ⅲ、Ⅳ组的胃内Hp清除率分别为60%、60%、40%。灌服和注射抗Hp卵黄抗体,可以抑制沙土鼠胃内Hp感染,其抑制效果与抗生素相似。7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为研制幽门螺杆菌基因工程疫苗或为制备卵黄抗体提供免疫原,以原核载体表达幽门螺杆菌的保护性抗原成分UreB蛋白。PCR方法扩增UreB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测序证明UreB基因序列的正确性。酶切后连接至IJpET32a(+)质粒上,转化E.coli BL21(DE3), IPTG诱导后表达UreB融合蛋白,经SDS-PAGE检测表明,融合表达的UreB蛋白分子质量约为80kDa。30℃诱导可使融合蛋白呈可溶性表达,经Ni2+柱亲和层析纯化可得到纯化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融合蛋白可以被Hp免疫小鼠血清的相应抗体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史同瑞,李丹,姚瑞[10](2010)在《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卵黄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来源丰富的多克隆抗体。由于卵黄抗体不能激活哺乳动物的补体系统,不与哺乳动物的Fc受体、类风湿因子、葡萄球菌蛋白A和葡萄球菌蛋白G结合,因而作为诊断试剂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作为防治药物具有见效快,疗效高,无毒副作用,无残留等优点,目前卵黄抗体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卵黄抗体在动物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前景。
二、注射卵黄抗体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注射卵黄抗体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鹅痛风病研究进展 |
1.1.1 痛风的分类 |
1.1.2 痛风的发病原因 |
1.2 禽星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1 病原学 |
1.2.2 流行病学 |
1.2.3 致病机理 |
1.2.4 临床症状 |
1.2.5 检测方法 |
1.3 鹅星状病毒研究进展 |
1.3.1 病原学 |
1.3.2 流行病学 |
1.3.3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
1.3.4 诊断方法 |
1.3.5 防治措施 |
1.4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
1.4.1 卵黄抗体的概念与研究概述 |
1.4.2 卵黄抗体的结构特点 |
1.4.3 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 |
1.4.4 卵黄抗体的作用机理 |
1.4.5 卵黄抗体的优势 |
1.4.6 卵黄抗体的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鹅星状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2.3.2 鹅星状病毒免疫原的制备与检验 |
2.3.3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工艺的研究 |
2.3.4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实验室产品的制备与检验 |
2.3.5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质量研究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鹅星状病毒分离培养的结果 |
3.1.1 临床病料样品PCR检测结果 |
3.1.2 鹅星状病毒在鹅胚分离培养结果 |
3.1.3 血凝特性测定结果 |
3.1.4 鹅星状病毒特异性试验结果 |
3.1.5 鹅胚半数致死量(ELD_(50))测定结果 |
3.1.6 ORF1b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
3.2 雏鹅致病性试验 |
3.2.1 临床观察与剖检变化 |
3.2.2 雏鹅攻毒后体重监测结果 |
3.2.3 雏鹅攻毒后泄殖腔拭子病毒含量检测结果 |
3.3 鹅星状病毒免疫原的制备及成品检验结果 |
3.3.1 鹅星状病毒原液的制备及检验结果 |
3.3.2 鹅星状病毒免疫原的制备 |
3.3.3 鹅星状病毒免疫原的检验结果 |
3.4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3.4.1 产蛋鸡选择结果 |
3.4.2 产蛋鸡免疫程序的优化结果 |
3.4.3 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确定 |
3.4.4 卵黄抗体酸化工艺的研究 |
3.4.5 卵黄抗体萃取工艺的研究 |
3.4.6 卵黄抗体灭活方法的研究 |
3.4.7 卵黄抗体浓缩工艺的研究 |
3.4.8 卵黄抗体实验室产品的制备与检验结果 |
3.5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结果 |
3.5.1 卵黄抗体的安全性评价结果 |
3.5.2 卵黄抗体的效力评价结果 |
4 讨论 |
4.1 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 |
4.2 鹅星状病毒免疫原的制备与检验 |
4.3 鸡群的选择管理与免疫程序的确定 |
4.4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确定 |
4.5 酸化水对卵黄抗体提取的影响 |
4.6 辛酸萃取对卵黄抗体提取的影响 |
4.7 鹅星状病毒病毒卵黄抗体浓缩工艺的研究 |
4.8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灭活条件的确定 |
4.9 鹅星状病毒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
4.9.1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安全性评价 |
4.9.2 鹅星状病毒卵黄抗体的效力评价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毒株鹌鹑卵黄抗体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防控及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1.1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研究概况 |
1.1.1 猪传染性胃肠炎及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
1.1.2 传染性胃肠炎的流行病学 |
1.1.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控 |
1.2 卵黄抗体及其应用 |
1.2.1 卵黄抗体的结构和功能 |
1.2.2 卵黄抗体的提取和制备方法 |
1.2.3 卵黄抗体的应用 |
1.2.4 鹌鹑用于生产卵黄抗体的可行性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分离株的分析及抗体检测ELISA方法的建立 |
2.1 材料 |
2.1.1 细胞、病毒及血清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TGEV分离株生长曲线和病毒滴度测定 |
2.2.2 TGEV分离株遗传变异分析 |
2.2.3 检测 TGEV 抗体 ELISA 方法的建立 |
2.3 结果 |
2.3.1 TGEV分离株的鉴定与滴度测定 |
2.3.2 TGEV分离株的基因变异分析 |
2.3.3 建立TGEV抗体检测ELISA方法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毒株鹌鹑卵黄抗体的提取和抗病毒活性检测 |
3.1 材料 |
3.1.1 细胞、病毒和动物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毒株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
3.2.2 产蛋鹌鹑免疫及高免蛋黄的初步收集 |
3.2.3 卵黄抗体的提取及纯化 |
3.2.4 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及纯度检验 |
3.2.5 抗猪传染性胃肠炎卵黄抗体的效价测定 |
3.3 结果 |
3.3.1 TGEV分离株灭活疫苗检验 |
3.3.2 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优化 |
3.3.3 卵黄抗体抗TGEV效价的检测 |
3.3.4 卵黄抗体对TGEV的中和效价 |
3.3.5 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及安全性检验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及中英文对照表 (Abbreviation Index)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鹅瘟病毒研究现状 |
1.1.1 小鹅瘟病毒及小鹅瘟病简介 |
1.1.2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方法 |
1.2 小鹅瘟生物制剂研究进展 |
1.2.1 小鹅瘟病毒活疫苗 |
1.2.2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 |
1.2.3 小鹅瘟病毒基因疫苗 |
1.2.4 小鹅瘟病毒重组活载体疫苗 |
1.2.5 小鹅瘟抗血清 |
1.2.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 |
1.3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
1.3.1 卵黄抗体的结构特点 |
1.3.2 卵黄抗体的提取方法 |
1.3.3 卵黄抗体的灭活方法 |
1.3.4 卵黄抗体应用 |
1.3.5 卵黄抗体的优势与展望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3.2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
2.3.3 小鹅瘟病毒的鉴定 |
2.3.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及检验 |
2.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2.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质量评价 |
2.3.7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
2.4 试验数据分析及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鹅瘟病毒分离培养 |
3.1.1 小鹅瘟病毒在雏鹅分离培养结果 |
3.1.2 小鹅瘟病毒在鹅胚分离培养结果 |
3.2 小鹅瘟病毒鉴定 |
3.2.1 小鹅瘟病毒特异性试验结果 |
3.2.2 小鹅瘟病毒粒子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3.2.3 小鹅瘟病毒毒力测定 |
3.2.4 小鹅瘟病毒理化特性 |
3.2.5 小鹅瘟病毒的纯净性试验结果 |
3.2.6 小鹅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
3.2.7 小鹅瘟病毒VP3基因序列鉴定 |
3.3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抗原的制备及成品检验 |
3.3.1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制备抗原用病毒的检验 |
3.3.2 小鹅瘟病毒H株灭活疫苗检验 |
3.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制备 |
3.4.1 产蛋鸡选择结果 |
3.4.2 高免鸡蛋的琼扩抗体效价监测结果 |
3.4.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 |
3.4.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确定 |
3.4.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外源性病毒灭活方法确定 |
3.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
3.5.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 |
3.5.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安全性评价 |
3.5.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人工感染雏鹅的治疗效果评价 |
3.5.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对雏鹅注射后攻毒的预防效果评价 |
3.5.5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与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试验 |
3.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储存条件的确定 |
3.6.1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物理性状的影响 |
3.6.2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纯净性的影响 |
3.6.3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琼扩抗体效价的影响 |
3.6.4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雏鹅攻毒预防效果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小鹅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
4.2 小鹅瘟病毒H株VP3基因序列分析 |
4.3 影响HA与HI效果的因素分析 |
4.4 小鹅瘟病毒灭活疫苗的制备 |
4.5 鸡群的选择管理与高免蛋黄收集 |
4.6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除脂条件的确定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7 最优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确定及分析 |
4.7.1 辛酸终浓度对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影响 |
4.7.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提取方法的对比分析及验证 |
4.7.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琼扩抗体效价与蛋白浓度的相关性分析 |
4.8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灭活条件的确定 |
4.9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质量评价 |
4.9.1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安全性评价 |
4.9.2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治疗效果评价 |
4.9.3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预防效果评价 |
4.9.4 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试验选用的同类产品差异 |
4.10 储存条件的确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4)抗仔猪大肠杆菌病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与符号清单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使用溶液及配制 |
2.2 方法 |
2.2.1 卵黄抗体的制备 |
2.2.1.1 免疫抗原的制备 |
2.2.1.2 免疫程序 |
2.2.1.3 卵黄抗体的提取与纯化 |
2.2.1.4 卵黄抗体的鉴定 |
2.2.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2.1 包被抗原的制备 |
2.2.2.2 间接ELISA检测的步骤 |
2.2.2.3 筛选最佳抗原包被浓度 |
2.2.2.4 筛选最佳包被时间及温度 |
2.2.2.5 筛选最佳封闭时间 |
2.2.2.6 筛选一抗最佳孵育时间 |
2.2.2.7 筛选二抗最佳孵育时间以及浓度 |
2.2.2.8 筛选最佳显色时间及温度 |
2.2.2.9 临界值的确定 |
2.2.3 卵黄抗体消长水平 |
2.2.4 冻干粉的制备 |
2.2.5 卵黄抗体稳定性的测定 |
2.2.5.1 卵黄抗体热稳定性的测定 |
2.2.5.2 卵黄抗体酸碱稳定性的测定 |
2.2.6 卵黄抗体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评估 |
2.2.6.1 大肠杆菌菌株的制备 |
2.2.6.2 卵黄抗体对仔猪免疫保护试验方案 |
2.2.6.3 仔猪免疫保护试验结果的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卵黄抗体的制备 |
3.1.1 纯化后卵黄抗体的鉴定结果 |
3.1.2 间接ELISA检测方法建立的结果 |
3.1.2.1 筛选最佳抗原包被浓度的结果 |
3.1.2.2 筛选最佳抗原包被时间及温度的结果 |
3.1.2.3 筛选最佳封闭时间的结果 |
3.1.2.4 筛选一抗最佳孵育时间的结果 |
3.1.2.5 筛选二抗最佳孵育时间以及浓度的结果 |
3.1.2.6 筛选最佳显色温度及时间的结果 |
3.1.2.7 临界值的确定 |
3.1.3 卵黄抗体消长水平的测定结果 |
3.1.4 卵黄抗体粉的制备结果 |
3.1.5 卵黄抗体热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3.1.6 卵黄抗体酸碱稳定性的测定结果 |
3.2 卵黄抗体抗仔猪大肠杆菌病的效果评估 |
3.2.1 仔猪粪便状态的结果分析 |
3.2.2 仔猪血常规指标的结果分析 |
3.2.3 仔猪增重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卵黄抗体的制备 |
4.2 卵黄抗体的提取纯化 |
4.3 卵黄抗体的稳定性 |
4.4 卵黄抗体在仔猪大肠杆菌病中的应用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DTMUV的病原学研究 |
1.1.1 分类学地位 |
1.1.2 形态结构 |
1.1.3 理化特性和培养特性 |
1.2 DTMUV的流行病学 |
1.3 诊断 |
1.3.1 临床诊断 |
1.3.2 病毒分离鉴定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3.4 血清学方法 |
1.4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治 |
1.4.1 生物安全措施 |
1.4.2 免疫预防 |
1.4.3 药物治疗 |
2 卵黄抗体的研究 |
2.1 IgY的理化特性 |
2.2 卵黄抗体的作用机理 |
2.3 IgY制备 |
2.4 IgY分离 |
2.4.1 水稀释法 |
2.4.2 有机溶剂法 |
2.5 IgY提取与纯化 |
2.6 卵黄抗体的应用 |
2.6.1 卵黄抗体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
2.6.2 卵黄抗体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
2.6.3 卵黄抗体在鸭病预防和治疗上的应用 |
2.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毒株 |
3.1.2 胚胎 |
3.1.3 实验动物 |
3.1.4 主要仪器设备 |
3.1.5 主要试剂及配制 |
3.1.6 间接ELISA试验用液 |
3.2 方法 |
3.2.1 病毒的增殖 |
3.2.2 DTMUV的RT-PCR的鉴定 |
3.2.3 DTMUV病毒浓缩 |
3.2.4 DTMUV病毒半数致死量的测定 |
3.2.5 DTMUV灭活疫苗的制备 |
3.2.6 疫苗质量检测 |
3.2.7 免疫蛋鸡 |
3.2.8 卵黄抗体制备 |
3.2.9 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效价检测 |
4 结果与分析 |
4.1 DTMUV的繁殖与致死鸭胚的形态观察 |
4.2 DTMUV病毒的RT-PCR鉴定 |
4.3 DTMUV病毒半数致死量的测定结果 |
4.4 DTMUV灭活疫苗的安全和无菌检测结果 |
4.5 蛋鸡免疫结果 |
4.6 卵黄抗体制备结果 |
4.7 卵黄抗体的浓缩和透析去盐 |
4.8 IgY的无菌与安全性检测结果 |
4.9 间接ELISA检测IgY效价的结果 |
5 讨论 |
5.1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
5.2 IgY分离、提取和纯化 |
5.3 IgY抗体效价检测 |
5.4 IgY优点及应用前景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PYY主要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学功能 |
2.1 PYY及其受体 |
2.1.1 PYY的结构 |
2.1.2 PYY的分泌与分布 |
2.1.3 PYY的受体 |
2.2 PYY生理学功能 |
2.2.1 PYY对摄食的调节 |
2.2.2 PYY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
2.2.3 PYY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
2.2.4 PYY的其他功能 |
3 免疫调控技术在畜禽采食量中的应用 |
3.1 免疫调控技术概述 |
3.2 主动免疫技术 |
3.2.1 人工重组抗原 |
3.2.2 基因工程疫苗 |
3.3 被动免疫技术 |
3.3.1 血清抗体 |
3.3.2 卵黄抗体 |
4 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及应用前景 |
4.1 卵黄抗体制备 |
4.2 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 |
4.2.1 禽本身因素对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 |
4.2.2 免疫方案对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 |
4.2.2.1 佐剂 |
4.2.2.2 注射途径 |
4.2.2.3 免疫剂量 |
4.2.2.4 免疫次数和间隔期 |
4.3 卵黄抗体应用前景 |
5 研究目的意义 |
6 试验流程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PYY-BSA完全抗原的制备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主要试剂 |
1.1.2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PYY-BSA完全抗原的制备 |
1.2.2 PYY与BSA交联复合物的鉴定 |
1.2.2.1 电泳储存液配制 |
1.2.2.2 样品处理与加样 |
1.2.2.3 电泳 |
1.2.2.4 染色与脱色 |
1.2.3 油乳疫苗制备 |
1.2.4 包被抗原的制备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试验二 PYY卵黄抗体的制备及抗体活性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主要试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动物分组及饲养管理 |
1.2.2 免疫程序 |
1.2.3 样品采集 |
1.2.4 PYY卵黄抗体活性检测 |
1.2.5 PYY混合卵黄抗体粉的制备及效价检测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蛋鸡免疫后卵黄中PYY抗体的产生规律 |
2.2 PYY混合卵黄粉抗体的效价 |
3 讨论 |
3.1 蛋鸡免疫后卵黄中PYY抗体的产生规律 |
3.2 PYY混合卵黄粉抗体的效价 |
4 结论 |
试验三日粮中添加PYY卵黄抗体对小鼠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PYY卵黄抗体粉 |
1.1.2 试验动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试验日粮 |
1.2.3 饲养管理 |
1.2.4 血样采集 |
1.2.5 考察指标 |
1.2.5.1 生长性能 |
1.2.5.2 代谢相关产物水平测定 |
1.2.5.3 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测定 |
1.2.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1 不同处理对小鼠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
2.1.2 不同处理对小鼠平均日增重的影响 |
2.2 不同处理对小鼠代谢相关产物的影响 |
2.2.1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 |
2.2.2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
2.2.3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脂浓度的影响 |
2.3 对小鼠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
2.3.1 注射LPS对小鼠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
2.3.2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清PYY和NPY水平的影响 |
2.3.3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处理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小鼠代谢相关产物的影响 |
3.3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液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 |
3.3.1 注射LPS对小鼠血液IL-6的影响 |
3.3.2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清PYY和NPY水平的影响 |
3.3.3 不同处理对小鼠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7)新城疫和禽流感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卵黄抗体的研究进展 |
1.1.1 卵黄抗体的产生 |
1.1.2 卵黄抗体的结构特点 |
1.1.3 卵黄抗体的生物学特点 |
1.1.4 IgY 的作用机理 |
1.1.5 卵黄抗体的应用进展 |
1.1.6 卵黄抗体的主要提取方法 |
1.1.7 卵黄抗体的保护剂 |
1.2 新城疫和禽流感的研究进展 |
1.2.1 新城疫 |
1.2.2 禽流感 |
1.3 立题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试验所用疫苗及检测抗体所用抗原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提取试验 |
2.2.2 ND-AI 精制卵黄抗体分别中和 NDV 和 AIV 能力的测定 |
2.2.3 不同途径接种外源性 ND-AI 精制卵黄抗体在 SPF 鸡体内的消长规律 |
2.2.4 外源性注射 ND-AI 精制卵黄抗体对 SPF 鸡的保护实验 |
3 实验结果分析 |
3.1 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提取 |
3.1.1 高免蛋的获得 |
3.1.2 泊洛沙姆法提取精制卵黄抗体 |
3.1.3 不同稀释倍数对海藻酸钠法提取 IgY 的影响 |
3.1.4 PEG6000 法提取精制卵黄抗体的效果 |
3.1.5 比较三种方法提取精制卵黄抗体的效果 |
3.1.6 超滤精制卵黄抗体溶液前后的效价变化 |
3.2 新城疫和禽流感精制卵黄抗体的中和病毒能力 |
3.2.1 抗体 HI 效价 |
3.2.2 病毒含量 |
3.2.3 精制卵黄抗体和血清抗体中和效价测定结果 |
3.2.4 抗体的中和效价与 HI 效价比较结果 |
3.3 注射精制卵黄抗体后血清抗体效价变化 |
3.3.1 新城疫抗体变化 |
3.3.2 禽流感不同亚型 H_5N_1(RE-4 和 RE-6)和 H_9N_2抗体变化 |
3.3.3 肌注新城疫和禽流感 3 种亚型抗体后血清中抗体的消长规律动态比较 |
3.3.4 口服精制卵黄抗体后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变化 |
3.4 注射精制卵黄抗体对 SPF 鸡的保护实验结果 |
3.4.1 无菌检验结果及抗体 HI 效价 |
3.4.2 攻毒鸡的发病症状及剖检变化 |
3.4.3 精制卵黄抗体对攻毒鸡的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关于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 |
4.1.1 获得高免鸡蛋 |
4.1.2 用海藻酸钠提取抗体时不同稀释倍数的比较 |
4.1.3 不同方法提取抗体效果的比较 |
4.1.4 超滤可对精制卵黄抗体溶液起到浓缩作用的同时去除杂蛋白 |
4.2 精制卵黄抗体中和病毒能力 |
4.2.1 精制卵黄抗体具有较高的中和效价 |
4.2.2 精制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高于 HI 效价 |
4.2.3 精制卵黄抗体的中和效价与 HI 效价成正相关 |
4.3 注射精制卵黄抗体对 SPF 鸡体内抗体水平的影响 |
4.3.1 注射抗体可极显着提高血清抗体滴度 |
4.3.2 口服抗体吸收效果不佳 |
4.3.3 注射精制卵黄抗体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和半衰期 |
4.4 精制卵黄抗体对攻毒 SPF 鸡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 |
4.4.1 精制卵黄抗体的无菌处理 |
4.4.2 高剂量精制卵黄抗体对新城疫的治疗效果 |
4.4.3 低剂量精制卵黄抗体对新城疫的治疗效果 |
4.4.4 精制卵黄抗体的预防保护效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
(8)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卵黄抗体的特性 |
2 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 |
2.1 禽自身因素对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 |
2.2 免疫程序对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 |
2.2.1 免疫剂量 |
2.2.2 佐剂 |
2.2.3 注射途径 |
2.2.4 免疫次数和间隔期 |
2.3 分离纯化对卵黄抗体制备的影响 |
3 特异性卵黄抗体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3.1 防治动物疾病 |
4 小结 |
(9)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其功能的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综述一 幽门螺杆菌病的治疗现状及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免疫鸡卵黄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幽门螺杆菌的培养与保存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抑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鸡抗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理化特性试验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幽门螺杆菌感染蒙古沙土鼠疾病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卵黄抗体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沙土鼠的预防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卵黄抗体对沙土鼠胃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幽门螺杆菌UreB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卵黄抗体作用机理 |
2 卵黄抗体用法与用量 |
3 卵黄抗体应用 |
3.1 动物疾病诊断 |
3.2 动物疾病防治 |
3.2.1 动物细菌病防治 |
3.2.2 动物寄生虫病防治 |
3.3 动物饲料添加剂 |
3.4 生理机能调节剂 |
3.5 保健品 |
4 卵黄抗体副产物的开发利用 |
5 卵黄抗体开发前景 |
四、注射卵黄抗体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鹅星状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价[D]. 宋扬.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抗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毒株鹌鹑卵黄抗体的研制[D]. 孙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3]抗H株小鹅瘟病毒卵黄抗体的研制与质量评估[D]. 胡瑞鸿.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4]抗仔猪大肠杆菌病卵黄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D]. 路桂霞.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5]鸭坦布苏病毒卵黄抗体制备[D]. 汪小丽.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酪酪肽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对小鼠的营养生理效应研究[D]. 李玉莲.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新城疫和禽流感精制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李建.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8]卵黄抗体制备影响因素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李玉莲,曹满湖,肖勇,夏敏,龙次民,范志勇. 中国饲料, 2013(04)
- [9]幽门螺杆菌卵黄抗体的研制及其功能的初步评价[D]. 谢献胜. 扬州大学, 2010(04)
- [10]卵黄免疫球蛋白的应用进展[J]. 史同瑞,李丹,姚瑞. 中国动物保健,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