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98年的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许菲[1](2021)在《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韩自1992年正式建交,迄今已近30年,而两国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历史远比这个时间更长,城市外交成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独特因素。单就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成果——缔结国际友好城市来说,从1993年7月1日首对中韩国际友好城市——连云港市和木浦市正式缔结友城关系算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韩间已缔结友好省市(姊妹城市)关系206对,韩国成为除日美两国外与中国签订友好城市协议最多的国家。最初,中国连云港市和韩国木浦市缔结友城关系,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时至今日,中韩城市外交合作领域不再限于经贸投资领域,其交往发展广泛辐射到地方政务、文化旅游、科技创新、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体育运动、妇女儿童权益、环境保护、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交往成果可谓是全面开花。与此同时,中韩地方政府间的交往层次不断深化,由最初的省市一级行政单位发展到区县级行政单位,社会组织、市民团体乃至个人纷纷加入到该行列。可以说,城市外交为中韩地方关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营造了有利氛围,其在经贸投资、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城市治理、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果良多,惠泽民众。经历了初期的接触和探索阶段后,经过磨合与调整,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逐渐走向稳定增长阶段,其交往目的和目标由最初的注重获得转向合作共赢发展。在此背景下,中韩国际友好城市的缔结形式不再限于“一对一”关系,开始转向“一对多”方式,而交往模式则由双边为主发展到双边与多边并重,中韩地方政府更深刻地认识到城市国际组织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交往对象也由经济发达地区逐步向其他地区辐射。总体来看,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然,不能就此回避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友好城市总体发展不平衡、合作形式比较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导致民众存在误解、扩大贸易引发双方经贸摩擦。虽然中韩地方政府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但往往是事倍功半。而究其原因则十分复杂,一些属于结构性的因素远非地方政府之力所能解决。如在超国家层面,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发挥作用而逐渐改变了既有的交往格局。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的制约、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排除。在民间层面,非政府组织、传媒集团等社会组织实体,也谋求在对外交往中表达利益诉求,都成为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相交织,地方、国家和国际事务相交融,现阶段中韩城市外交发展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形势和环境,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探讨。有鉴于此,本文基于超国家行为体、国家行为体、次国家行为体、社会行为体四个层次,借助白里安·豪京的多层外交理论,并融合加里·马克斯、里斯贝特·胡格提出的多层治理理论,形成理论阐释和具象认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总体分析框架。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审视,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系由多元行为主体的影响交互所造成,远非是地方政府层次一力所能突破解决。同样,在多层面政治舞台上发挥作用的,还包括超国家行为体层面的各类国际组织、国家行为体的代表——中央政府,以及社会行为体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日益活跃的各类传媒力量。由于公民社会、地方行政、国家政治、国际政治在囯际政治国内化、国内政治国际化的交互作用下日益结合为一个多层化的世界政治舞台,由此中韩城市外交发展所牵涉到各层面因素也越来越多。其中的任何一个行为主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必须在社会、地方、国家和国际的多个维度层次上同时采取行动,才能够有望获得最终的成功。显然,中韩城市外交要取得持续健康的长足发展,离不开社会行为体、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等多元主体层次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基于多层外交理论的视角,当前中韩城市外交发展存在合作形式单一、民间主体参与不足、传播力度不够、民众时有误解等突出问题,其中的一些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或能自力解决,但平衡区域发展、解决两国经贸摩擦等绝非地方政府能力之所及。以中韩地方经贸摩擦为例,虽然市民团体抗议、反倾销调查、构筑技术性壁垒等单一化的表象不时呈现,但实质却与国家层面的中韩同为外贸型经济增长模式不无关系。伴随中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加快,中韩间产品差距减小、市场争夺趋于激烈,加之两国经贸依存度颇高,尽管中韩地方政府有较大意愿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但调整外贸、产业结构政策等属于中央政府权限,地方政府奈何不得,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敏感议题上更是如此。不过,上述表象并不是说地方政府无可作为。其实,中韩地方政府可以借助参与国际次区域合作和国际城市组织的契机,为自身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共同努力在国际平台上寻找更多的合作机会,也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借助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来解决彼此间的争端。总而言之,积极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符合两国的核心利益诉求,有利于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包括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国际组织在内的多个主体层次上的共同努力、统筹协调缺一不可。这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中韩友好城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不仅与中韩地方资源禀赋条件以及当地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意愿有关,更与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政策等密切相关。对此,除地方政府自身的积极努力外,还需要国家层次宏观政策上的资源平衡调配,尤其是向中韩发展落后地区予以政策性倾斜,促进其走上外向型合作发展道路,更多、更全面地展现城市外交在新时期中韩伙伴关系发展中的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任梦之[2](2021)在《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新疆分布着众多大型灌区。自1949年以来灌溉农业发展显着,而今后也将随着大规模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继续快速发展。节水灌溉使灌溉引水量受到限制,根据蒸散发互补关系,将可能导致潜在蒸发量的增加,从而可能对灌区用水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考虑新疆灌区节水灌溉发展引起的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准确预测灌溉需水量,从而实现节水灌溉效果的合理评价。本研究分析了新疆节水灌溉发展下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规律,以新疆阿瓦提绿洲灌区为例,具体分析了干旱灌区农业用水情况,采用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模拟了耗水过程,采用两种蒸散发互补模型验证了蒸发互补关系,评估了干旱灌区的节水灌溉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64个站点周围耕地面积比例进行分类,用Penman公式计算潜在蒸发量,通过Theil-Sen估算和Mann-Kendall法分析潜在蒸发量的变化率,然后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揭示节水灌溉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农业站的潜在蒸发量呈显着下降趋势,随着节水灌溉的发展,农业站点的潜在蒸发量呈显着上升趋势;随着农业用水量的改变,自然站点的潜在蒸发量无明显变化趋势。农业站与自然站的差异表明,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发展显着增加了农业区的潜在蒸发量。节水灌溉发展通过影响空气动力学项来改变潜在蒸发量。(2)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阿瓦提绿洲灌区用水情况,利用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模拟了阿瓦提绿洲灌区耗水过程,并用蒸散发互补原理解释了节水灌溉后用水量、耗水量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潜在蒸发量和作物蒸发能力在1997年以前减少,1998年以后增加,与引水量的时间序列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农区蒸发量相对稳定;非农区蒸发量和研究区实际蒸发量在1997年以前增加,1998年以后减少,与引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趋势一致。阿瓦提绿洲灌区的灌溉引水量影响潜在蒸发量,在评估阿瓦提绿洲灌区节水灌溉效果时,应考虑灌溉的影响。(3)采用两种蒸散发互补模型对阿瓦提绿洲灌区的蒸散发互补关系进行了验证,通过耦合绿洲水热耦合平衡关系和蒸散发互补相关关系建立了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的灌溉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蒸散发互补理论适用于阿瓦提绿洲灌区,当给定该地区的灌溉引水量时,可以通过该定量关系计算出潜在蒸发量。(4)采用灌溉效率和蒸散率两项指标评估了阿瓦提灌区节水灌溉效果。结果表明:1998-2016年在节水灌溉的发展下,灌溉水利用效率迅速增加,蒸散率却降低,两项指标呈负相关。在设置的节水灌溉发展情景中,灌溉引水量越少的情景,灌溉水利用效率越高,蒸散率越低。如果不考虑节水灌溉对潜在蒸发量的影响,将会高估蒸散率。
杨媛媛[3](2021)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文中指出在黄河水沙锐减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阐明黄河输沙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淤地坝作为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主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拦沙减蚀、调峰削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小流域、中尺度流域以及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3个尺度入手,基于统计分析、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以及地理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淤地坝的拦沙滞洪作用,构建了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的影响,计算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流域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提出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阐明淤地坝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的调控及其对径流侵蚀动力的分散消减作用。通过对比分析治理流域和未治理流域次洪水特征,发现淤地坝建设使流域水沙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同径流深条件下,治理流域的输沙模数小于未治理流域;淤地坝对降雨总量小型降雨事件的径流侵蚀动力消减作用强。基于无定河流域“7.26”特大暴雨调查结果分析,阐明了暴雨条件下淤地坝的重要拦沙作用,计算得到韭园沟流域淤地坝共拦截泥沙71.43×04t,流域泥沙输移比降至0.16,淤地坝改变了流域原来的产输沙模式,显着降低了流域泥沙输移比。(2)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了淤地坝逐年拦沙量计算模型。在中尺度大理河流域,首先基于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构建权重系数对骨干坝的总淤积量进行了逐年还原,其次基于淤地坝的淤积效应系数确定坝系内的中、小型坝拦沙量。基于淤地坝拦沙量计算模型,分析了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特征。1954~2011年,大理河流域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0.12×108 t,其中骨干坝和中小型淤地坝多年平均拦沙量分别为0.04×108 t和0.08×108t。大理河流域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1-2001年的47.35%下降到2002~2011年31.19%。(3)解析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对黄河输沙量减少的贡献。1952~2011年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呈波动式增加趋势,多年平均拦沙量为1.50×108t,累积拦沙量为68.63×108 t。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从1979~1998年的30.03%下降到1999~2011年19.92%。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大多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减少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1970~1979年。少数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呈增加趋势,这些流域骨干坝建设的高峰期为2000~2009年。(4)预测了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拦沙能力变化趋势,结合淤地坝建设潜力,提出了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当骨干坝的淤积库容达到总库容的70%~80%时,其拦沙效率降低。按80%总库容可拦沙计算,截止2011年底,在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4847座骨干坝中,已有2466座骨干坝的拦沙效率降低。根据预测,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骨干坝在2030年有53.08%完全淤满,2040年有77.49%完全淤满。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建设潜力为13813座,淤地坝建设强度为35%,建设强度较高的流域有昕水河、县川河、佳芦河、朱家川、浑河、窟野河以及无定河等。提出了河口镇-潼关区间11个主要流域骨干坝未来建设建议,在选择适当时间节点推进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的同时,还需重点考虑淤地坝除险加固。
吴琼[4](2021)在《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长江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河流,每年向东海排放大量的淡水,淡水将陆地上高浓度营养物质带入河口及附近海域,对长江口及东海生态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观测数据在时间和空间的稀疏分布,数值模式成为研究长江口叶绿素等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如何受长江冲淡水影响的一个很好的工具。本文围绕此主题,从长江径流入海的扩展方向和范围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入手,基于统计分析方法和一个两层嵌套的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系统地研究了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河口叶绿素的影响及ENSO年对长江口叶绿素影响的可能物理机制,得到以下五点主要结论:(1)首先在长江口建立了一个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并用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了模式结果。从验证结果来看,无论是温度、盐分还是营养盐,模式和现场观测数据均较为一致。(2)利用SMAP(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表层盐分数据来分析2015-2019年长江口表层盐分分布和淡水扩展路径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并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验证了模式。结果表明,夏季受偏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通常沿海岸向东北方向扩展,在径流较强的年份,长江冲淡水最远可达济州岛附近。冬季受偏北季风影响,长江冲淡水从长江口向南流。(3)通过调整模式中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的比生长率方程,来模拟长江口叶绿素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添加浮游植物生长最适温度限制的比生长率方程计算的叶绿素与Sea Wi FS(Sea-viewing Wide Field-of-view Sensor)较为一致。(4)从季节来看,长江口叶绿素浓度在5月和7月有两个峰值。从年际来看,长江径流量超过48000 m3/s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正异常,且正异常范围与夏季入海径流的扩展范围一致。在径流量较小的年份,近岸叶绿素浓度为负异常。当模式中不考虑营养盐时的叶绿素浓度仅为0-0.5 mg/m3,远低于CCI(Climate Change Initiative)数据集中的叶绿素浓度值,表明径流携带的营养盐为影响长江口叶绿素的一个重要因素。(5)前冬Ni(?)o3.4指数与次年4-8月长江口叶绿素浓度显着相关。通过对其物理机制的探索,发现长江口垂向上的温度引起的混合、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均可能是影响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年叶绿素变化的因素。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本文在模式中加入仅有季节变化而无年际变化的径流,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与观测不一致,表明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是研究长江口叶绿素年际变化的关键因素。当仅有年际变化的径流而无营养盐时,ENSO正、负年叶绿素浓度差为正值,但值远低于观测值。
尤达[5](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谭瑞[6](2021)在《考虑洪水预报信息的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洪灾频发,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危害。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是最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之一,如何利用洪水预报信息制定防洪补偿调度方案以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嫩江流域尼尔基水库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尼尔基水库现行防洪调度方案存在的未结合利用洪水预报信息、设计洪水调洪结果未能完全满足水库防洪目标等问题,基于水库现行洪水预报方案的分析和梳理,研究制定了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通过调洪计算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分析了洪水预报误差对水库防洪补偿调度的影响,以期为尼尔基水库的防洪预报调度提供指导。本文主要研宄内容及成果有以下几方面:(1)研究梳理了尼尔基水库现行洪水预报方案,对洪水预报信息的可利用作出分析和评价。论文依据尼尔基防洪预报调度对洪水预报信息的利用情况,将尼尔基水库现行的洪水预报方案分为水库上游、齐齐哈尔天然流量和尼齐区间洪水预报方案三类梳理分析:尼尔基水库上游洪水预报方案由于预见期较短、预报精度较低且预报信息对水库补偿凑泄无影响等原因,不应用于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齐齐哈尔天然流量预报与尼齐区间洪水预报为同模型预报方案,预见期和预报精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可用于指导水库防洪调度。(2)研究制定了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依据尼尔基水库现行防洪调度方案可进一步完善的内容,首先基于水库防洪任务和现行洪水预报方案等制定了防洪补偿调度方案;通过调洪计算,分析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针对于尼尔基水库补偿调度的复杂性,进一步研究不同条件下方案的可操作性,分别构建不同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基于尼尔基防洪补偿调度在不同条件下的下游削峰效果、上游淹没情况等结果的分析,为水库保证下游防洪安全、减轻上游淹没损失的调度决策提供建议。(3)研究分析了洪水预报误差对尼尔基水库防洪调度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水库化解不利影响可采取的措施。针对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中预报误差难以避免,并且对下游防洪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研究统计了尼尔基水库洪水预报误差分布情况,定性分析了洪水预报误差对下游防洪安全的影响情况。通过假定预报误差发生情景,定量计算了不利影响,以此评价尼尔基水库对洪水预报误差的承受能力,并提出调整防洪调度方案判别指标、安全泄量目标、降低水库汛限水位等化解预报误差不利影响的措施。
赵楷[7](2021)在《大尺度环流年代际调整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北太平洋(WNP)热带气旋(TC)生成频数的变化是热带气候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理解不同时间尺度下TC生成的变化对于TC生成预报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研究已经广泛讨论了TC生成频数的年际以及年代际变化,这些研究发现WNPTC生成经历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目前,对于影响TC生成的动力和热力因子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这些有利于TC生成的关键因子往往与大尺度环流密切相关,例如季风槽被认为是影响WNPTC生成的重要大尺度系统。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些大尺度环流对WNPTC生成变化的影响,我们基于客观分类的方法,将有利于TC生成的大尺度环流分为五类:季风切变线(SL),季风辐合区(CR),季风涡旋(GY),东风波(EW)以及前一个TC激发的Rossby波能量频散(PTC)。基于这些分类,本文进一步研究了WNP 5-10月TC生成频数在1979-1997与1998-2012两个时期间的年代际变化,并分析了与这几种环流型相关的TC对WNPTC生成频数年代际变化的贡献。主要结论如下:(1)1998-2012年WNPTC生成的显着减少是由于与PTC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显着减少,而与GY环流型相关的TC在较小程度上贡献了WNPTC生成的减少。与之相反,与SL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频数则显示出少量的增加,这似乎与1998年以来季风环流的减弱相矛盾,但该变化与菲律宾附近的气旋性环流异常相吻合。此外,观测中并未发现与CR和EW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经历了显着的年代际变化。(2)由于1998年以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位相转变,东太平洋冷却并表现出类似Mega La Ni(?)a的海温异常分布。响应1998-2012年期间盛行的类似Mega La Ni(?)a的海温模态,WNP季风槽减弱西移并伴随太平洋东风波加强,并进一步导致GY环流型TC生成减少以及WNP西部EW环流型TC生成增多。1998年以后,WNP东部东风切变减弱,不利于由TC能量频散激发的Rossby波列的发展及其向WNP东南区域的传播。因此,与PTC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显着减少,并导致PTC环流型对EW环流型TC生成的贡献减弱。(3)在1998-2012年期间,观测发现与SL/GY/EW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与中太平洋(CP)型ENSO之间的联系增强。不论年代际时间尺度上气候变化如何,与CR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与热带北大西洋海温变化之间都存在稳健的联系。然而,在1998-2012年期间,与PTC环流型相关的TC生成与更多的CP ENSO事件之间并没有显着的联系,但是在1979-1997年期间,太平洋经向模态(PMM)与PTC环流型TC生成之间有很强的联系。未来研究中仍需更多的观察分析和数值模拟来进一步研究潜在的物理机制。
柳承址(SEUNGJI RYU)[8](2021)在《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冷战时期韩国政府通过韩美同盟提高防卫力,推进了旨在减少国家安全脆弱性的政策。但是,卢泰愚政府为了适应冷战的结束,推进新的对朝政策,采取了以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为核心的政策,以解除安全威胁。为保障朝鲜半岛和平稳定,创建了由东北亚六国参加的东北亚和平协议会,通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并营造引导朝鲜走向改革开放的环境。当时卢泰愚政府推进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在此后历任政府的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中都得到继承。但是,尽管韩国历届政府数十年来在政策上进行了各种试图消除朝鲜威胁的努力,朝鲜对韩国的安全威胁仍然无法消除,在某些方面还有所增大,作为韩国国家安全政策中心的对朝政策呈现出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问题。由此出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冷战结束以来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与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其特点,分析其成果及局限性等,以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为了更具体、更全面地探讨和评估,本论文将立足于历史研究分析方法与文献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在既有研究中,对冷战后时代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既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也没有对它们的演变、异同、不同的特点及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因此本研究主要阐述的内容及创新点是从国家安全视角,通过系统、全面梳理韩国历届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分析韩国对朝政策和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演变、异同以及造成异同的原因。通过本研究,能够了解冷战后时期韩国安全政策的特点。其特点是从冷战时期开始逐步演进的,并不是其政策方向发生了急进的转变,而且比冷战时期更加具体化、体系化,其领域也日益扩大。但是,由于历届政府的政策都只是暂时改善了韩朝关系,所以韩朝关系反复出现前进和倒退的循环,对解除传统安全威胁并没有做出太大贡献。不过,通过和解合作改善韩朝关系和与国际社会的多边安全合作,试图使朝鲜半岛和平体制制度化的政策方向是正确的。今后,韩国政府应克服各种变数,为制定能够消除安全威胁的对朝政策,并实现多边安全合作构想而努力。
钟飞燕[9](2021)在《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超越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既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其主要实践载体——学校劳动教育,却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下进行的。步入新时代,劳动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使命,也必然遇到新问题。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其轰轰烈烈开展的背后是各种形式化、空心化、碎片化现象,形成高投入与低实效之间的巨大反差。因此,对其进行积极的理论和现实回应,是促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本研究立足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和学生新特点,参照“泰勒原理”,即“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的教育活动科学化程序,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方面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讨,以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科学化、常态化、规范化。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理论和现实回应,界定其内涵和本质是前提。学校劳动教育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以“劳动”为核心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纯粹知识性或通识性教育活动,学校劳动教育是国家进行国民教育的专门化教育实践。其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指向,即传播和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理论回应层面,本文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进行整体性理论建构,系统分析了学校劳动教育目标、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及学校劳动教育评价等构成要素。其一,学校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学校劳动教育曾被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泛化为综合社会实践的方式,这些都被历史证明是违背劳动教育客观规律的。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突出位置,从物质性的、技术性的功利追求回归到育人本质中来,引导学生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领悟“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理解“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其二,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构建应超越“工具”取向,回归“人本”取向,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包含劳动与人类历史、劳动与人生、劳动与社会、劳动与伦理等主题,并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组织起来。为了提高教育实效性,应进一步优化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使其既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又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既与传统接轨,又与未来同向。其三,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其具有很强的动态性。为了提高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实效性,要挖掘其困境症结,提出科学有效的对策,完善各项保障制度,推进评价体系的创新。在现实回应层面,本文针对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出现的问题,既从长远角度做出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规范的措施。面对复杂的形势,学校劳动教育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如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等,导致其陷入形式化、片面化、工具化、空心化、碎片化的困境中。为此,学校应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劳动教育方法。此外,还应通过构建家校社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大中小一体化发展的劳育机制,以及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保障学校劳动教育的规范化和常态化发展。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是相互的。为了提高实效性,应以科学的劳动教育理论指导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与此同时,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完善。因此,对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立足时代之需,在长期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雅婕[10](2021)在《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文中指出中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刻,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资源错配结构性矛盾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制约因素。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深刻认识并解决制造业资源错配问题,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以我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为核心内容,按照“是什么,会如何,怎么办”的逻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分析资源错配的测度、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以及开放视角下的改善路径三大问题,为认识我国资源错配问题提供理论与经验证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明确资源错配的概念定义与测算方法,聚焦最重要的两种生产要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选取利润函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进行多维度、长期趋势的测算。然后将资源错配引入要素收入份额分解,发现资源错配通过影响要素产出效率进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在此基础上,基于行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进行再分解,并计算出资源错配的绝对影响。最后,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探索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的信息开放和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变化带来的外资开放对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改善效应及其微观机制。本研究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与结论:第一,是什么——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现状如何?理论分析基于Hsieh&Klenow(2009)提出的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设定市场存在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放松规模报酬不变假设,求解企业最优生产决策。结果表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通过扭曲要素边际产出价值,导致效率损失。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的制造业企业数据,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对整体资源错配、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资源错配在1998-2013年期间得到改善。从长期趋势看,总体资源错配和资本错配发展呈W型,效率损失波动变化。劳动力错配整体呈改善态势,因劳动力错配导致的效率损失逐渐减少。第二,会如何——资源错配会对劳动收入份额有何影响?已有研究多聚焦于全要素生产率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资源错配引入利润函数,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进行分解,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丰富关于资源错配经济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理论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来自技术进步偏向引发的技术进步偏向效应、要素密集度变化导致的资本深化效应以及由要素市场扭曲带来的资源错配效应。本文构建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程组,求解分行业要素替代弹性,利用制造业各行业数据,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变化进行再分解。结果发现,资源错配对劳动相对收入份额的影响为负,资源错配效应的绝对影响先降后升,影响力仅次于技术进步偏向效应。纠正资源错配对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改善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第三,怎么办——如何改善资源错配?本文将对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研究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分析信息开放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本文以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作为信息开放的代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互联网的工具变量,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互联网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互联网渗透率的增加有助于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互联网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错配存在异质性影响。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对改善低技术行业资源错配作用最大、对纠正密集使用该要素行业的要素错配效果更强、对改善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互联网打破信息传递壁垒,加速信息流通,通过降低企业管理费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互联网增强市场竞争,增加低效率企业淘汰概率,使资源从低生产率企业流向高生产率企业,提升市场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基于我国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投资的增加可以改善资源错配,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外商投资有利于缓解中、低技术行业的资源错配、对纠正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资源错配影响更显着、更有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资源错配。微观机制分析表明,(1)外商投资会激发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淘汰低效率企业,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2)外商投资会提高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缓解东道国的资本约束,减少金融摩擦并改善资本错配。本文有三个创新点:第一是理论分析框架的创新。本文将资源错配以“价格楔子”的形式引入传统要素收入份额的分析框架中,对劳动收入份额变化进行了再分解,从理论层面探究资源错配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补充已有研究不足。第二是研究思路与研究视野的创新。本文将对我国资源错配的分析置于开放的背景下,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双重差分法对互联网发展和外商投资对资源错配的影响进行因果识别和推断。第三是经验证据的更新。本文从省份、行业、所有制三个维度分别测算了我国制造业的资源错配效率损失情况,发现我国资源错配发展呈W型,为认识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动态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分析视角。未来应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不断完善市场价格体系,提高要素流动性水平,依托市场化改革纠正资源错配、提高生产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其次,要加快“互联网+”战略实施,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挥互联网对改善资源错配的积极作用。同时,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切实发挥外商投资对优化资源配置、矫正要素扭曲的积极作用,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改革的全面深化。最后,要释放人力资本红利,促进劳动力与岗位、产业的匹配程度,提高人力资本转化效率。
二、1998年的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98年的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城市外交的界定、沿革和理论基础 |
一、城市外交的界定 |
(一)城市外交的定义 |
(二)城市外交的特征 |
(三)城市外交的形式 |
(四)城市外交的作用 |
二、城市外交的沿革 |
(一)城市外交的发展 |
(二)城市外交的繁荣 |
(三)中国的城市外交 |
三、城市外交地位的确立 |
(一)城市成为城市外交的主体 |
(二)城市外交被纳入国家顶层设计 |
(三)城市国际组织提振城市外交地位 |
四、多层外交理论对城市外交的阐释 |
(一)多层外交理论的内核 |
(二)多层外交理论的辨析 |
(三)对城市外交的再阐释 |
小结 |
第二章 中韩城市外交的演变发展与地位作用 |
一、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历程 |
(一)接触探索阶段 |
(二)磨合调整阶段 |
(三)稳定增长阶段 |
二、中韩城市外交的基本情况 |
(一)中韩双边交往情况 |
(二)中韩多边交往情况 |
三、中韩城市外交的进展成效 |
(一)友好城市数量持续增加 |
(二)友好城市合作领域扩大 |
(三)友好城市合作层次加深 |
(四)发展成果惠及两国人民 |
四、中韩城市外交的发展特点 |
(一)交往对象的多层次性 |
(二)同层交往的非唯一性 |
(三)结好偏好经济发达地区 |
(四)从注重获得走向合作共赢 |
五、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一)城市外交在中韩关系发展中的地位 |
(二)城市外交对中韩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中韩城市外交主要行为体层次分析 |
一、超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 |
二、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居于支配地位的中央政府 |
(二)囿于地域主义的国内政党 |
三、次国家行为体层次 |
(一)具备担当城市外交主体能力和意愿的城市 |
(二)外部环境有利于作为城市外交主体的城市 |
四、社会行为体层次 |
(一)不能被忽视的非政府组织 |
(二)引领舆论的新旧传媒集团 |
五、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作用 |
(一)次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相互作用 |
(二)次国家行为体与超国家行为体相互影响 |
(三)社会行为体对次国家行为体的不同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中韩城市外交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成因 |
一、各地区总体发展不均衡 |
(一)资源条件导致的友城分布不均 |
(二)政府偏好招致各项发展不平衡 |
二、合作形式单一、影响受限 |
(一)开展城市外交常用的合作方式 |
(二)倚重某一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 |
(三)以浙江为例评估城市外交效果 |
三、民间主体参与程度不高 |
(一)中韩城市外交由官方主导 |
(二)官方合作欠灵活、效果不佳 |
(三)政府参与过多、民间积极性低 |
四、传播不足、民众易受误导 |
(一)塑造城市形象太重视官方交流 |
(二)效果不理想、应重视渠道和方式 |
(三)第三方误导易致民众看法片面 |
五、经济摩擦、贸易保护增多 |
(一)中韩双边经贸总体情况 |
(二)中韩经济摩擦现象增多 |
(三)韩国过度采用保护手段 |
六、多层外交理论下中韩城市外交问题成因分析 |
(一)相关利益集团的干预 |
(二)地方条件能力的差异 |
(三)国家制度体制的制约 |
(四)国际组织调解的盲区 |
小结 |
第五章 推动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路径抉择 |
一、运用国家力量,统筹地方发展 |
(一)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边界 |
(二)平衡中央和地方的资源调配 |
二、拓宽交往渠道,创新合作形式 |
(一)借鉴其他国家城市外交模式 |
(二)加深合作层次尝试内容创新 |
三、鼓励多方参与,建立互惠机制 |
(一)鼓励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 |
(二)落实惠民机制争取民众支持 |
四、重视媒介作用,强化传播力度 |
(一)注重媒体公关树立良好形象 |
(二)拓宽传播渠道丰富传播手段 |
(三)加强对自媒体的监控和疏导 |
五、借力国家外交,融入国际组织 |
(一)借助国家外交改善外部环境 |
(二)大力发挥国际组织建设作用 |
六、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城市外交作用 |
(一)“一带一路”倡议与“新北方”“新南方政策” |
(二)发展战略对接对中韩城市外交发展的积极影响 |
(三)深化城市外交对中韩发展战略对接的促进作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蒸散发互补原理 |
1.2.2 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
1.2.3 灌溉水利用效率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和基本资料 |
2.1 新疆地区概况 |
2.2 阿瓦提绿洲灌区概况 |
2.3 基本资料 |
3 节水灌溉发展下新疆潜在蒸发量的变化规律 |
3.1 研究方法 |
3.1.1 Penman公式 |
3.1.2 Theil–Sen估算 |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
3.1.4 气象因子对潜在蒸发量变化的贡献率 |
3.2 农业引水的变化规律 |
3.3 潜在蒸发量的空间变化 |
3.4 潜在蒸发量的时间变化 |
3.5 影响潜在蒸发量的气象因素 |
3.6 本章小结 |
4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绿洲农田耗水分析 |
4.1 Penman-Monteith公式 |
4.2 干旱区绿洲散耗型水文模型 |
4.2.1 灌溉地模块 |
4.2.2 非灌溉地模块 |
4.2.3 模型的输入输出说明 |
4.2.4 模型参数选取 |
4.2.5 作物蒸发能力 |
4.3 阿瓦提绿洲灌区用水分析 |
4.4 阿瓦提绿洲灌区耗水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蒸散发互补关系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蒸散发互补模型 |
5.1.2 绿洲水热耦合平衡模型 |
5.1.3 模拟结果评价方法 |
5.2 灌区蒸散发互补关系的验证 |
5.2.1 AA模型 |
5.2.2 H2018模型 |
5.3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的定量关系 |
5.3.1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关系的理论分析 |
5.3.2 引水量与潜在蒸发量之间的关系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干旱区新疆阿瓦提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 |
6.1 评估方法 |
6.1.1 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 |
6.1.2 蒸散率指标 |
6.2 节水灌溉效果变化分析 |
6.3 不同情景节水灌溉效果评估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黄河水沙变化 |
1.2.2 黄河中游区生态建设及其水沙效应 |
1.2.3 淤地坝减水减沙效益 |
1.2.4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与管理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韭园沟流域和裴家峁流域 |
2.1.2 大理河流域 |
2.1.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场次洪水 |
2.2.2 侵蚀性降雨量及径流泥沙 |
2.2.3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2.2.4 梯田 |
2.2.5 淤地坝 |
2.3 本章小结 |
3.淤地坝建设对小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影响 |
3.1 流域径流、输沙过程变化 |
3.1.1 径流过程 |
3.1.2 输沙过程 |
3.2 淤地坝对流域水沙关系影响 |
3.2.1 径流输沙相关性分析 |
3.2.2 径流输沙差异性分析 |
3.2.3 水沙关系变化 |
3.3 淤地坝对不同降雨类型的水沙过程影响 |
3.4 淤地坝对小流域泥沙输移比影响 |
3.4.1 典型暴雨下淤地坝拦沙特征 |
3.4.2 淤地坝对泥沙输移比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及淤地坝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1 大理河水沙变化特征 |
4.1.1 侵蚀性降雨量、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 |
4.1.2 水沙关系变化对输沙量影响 |
4.2 大理河流域骨干坝时空分布 |
4.2.1 建坝历程 |
4.2.2 骨干坝空间分布特征 |
4.3 淤地坝拦沙量模型构建与验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模型验证 |
4.4 淤地坝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4.1 淤地坝逐年拦沙量变化特征 |
4.4.2 淤地坝拦沙量对输沙量减少的贡献率 |
4.4.3 淤地坝时空分布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贡献率研究 |
5.1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水沙变化 |
5.1.1 黄河干流 |
5.1.2 主要支流 |
5.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骨干坝时空分布 |
5.2.1 骨干坝建坝历程 |
5.2.2 骨干坝空间分布 |
5.2.3 主要流域骨干坝淤积特征 |
5.3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变化特征 |
5.3.1 淤地坝拦沙量计算及验证 |
5.3.2 骨干坝与中小型坝拦沙量占比变化 |
5.3.3 主要地貌区淤地坝拦沙特征 |
5.4 淤地坝拦沙对流域输沙量影响 |
5.4.1 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量贡献率 |
5.4.2 主要流域淤地坝拦沙贡献率变化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6.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1 骨干坝拦沙能力预测 |
6.1.1 河口镇-潼关区间 |
6.1.2 主要流域 |
6.2 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建设潜力 |
6.2.1 淤地坝建设适宜区识别 |
6.2.2 淤地坝建设潜力 |
6.3 淤地坝建设与管理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 |
(4)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长江口入海径流与海表盐分 |
1.2.2 长江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 |
1.2.3 长江口叶绿素的研究 |
1.2.4 不同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在中国近海的应用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资料、方法和模式 |
2.1 资料介绍 |
2.2 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 |
2.2.1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方法的主要流程 |
2.2.2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所需的数据 |
2.2.3 添加径流与营养盐的具体算法 |
2.3 研究方法及敏感性试验设置 |
第三章 长江口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设置 |
3.1 物理模式 |
3.2 生态模式 |
3.3 两层嵌套的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 |
3.4 模式验证 |
3.4.1 温度、盐分验证 |
3.4.2 营养盐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海表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分布特征 |
4.1 引言 |
4.2 SMOS和 SMAP盐分数据的验证 |
4.3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SMAP表层盐分与径流的关系 |
4.4 长江口及附近海域表层盐分的季节和年际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分辨率物理-生物地球化学耦合模式的生态参数调整 |
5.1 引言 |
5.2 耦合模式中浮游植物的计算过程及五种浮游植物比生长率方程 |
5.3 模式验证 |
5.3.1 ECCO2 的温度与模式温度对比 |
5.3.2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季节尺度上的对比 |
5.3.3 耦合模式计算的叶绿素与卫星产品数据在年际尺度上的对比 |
5.4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径流在季节和年际时间尺度上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
6.3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的年际变化及与长江径流的关系 |
6.4 模式结果 |
6.4.1 模式验证 |
6.4.2 长江径流携带的营养盐对叶绿素浓度的贡献 |
6.5 结论 |
第七章 长江口叶绿素浓度与ENSO的关系及可能的物理机制 |
7.1 引言 |
7.2 长江口叶绿素与ENSO的关系 |
7.3 可能的物理机制 |
7.4 模式验证及物理机制分析 |
7.5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特色与创新点 |
8.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术成果 |
参与课题 |
参与的学术会议 |
出国经历 |
致谢 |
(5)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
结语 |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6)考虑洪水预报信息的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防洪调度研究 |
1.2.2 水库防洪优化调度研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2 论文框架和章节内容安排 |
2 尼尔基水库概况 |
2.1 库区流域概况 |
2.1.1 流域基本资料 |
2.1.2 暴雨成因及洪水特征 |
2.2 水库工程概况 |
2.2.1 水库防洪任务 |
2.2.2 水库工程规模及特征参数 |
2.3 水库现行防洪调度方案分析 |
2.3.1 水库现行防洪调度方案 |
2.3.2 现行防洪调度方案特点分析与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现行洪水预报方案分析 |
3.1 引言 |
3.2 尼尔基水库上游洪水预报方案分析 |
3.2.1 预报方案概况 |
3.2.2 预报方案评价 |
3.3 齐齐哈尔天然流量和尼齐区间洪水预报方案分析 |
3.3.1 预报方案概况 |
3.3.2 预报方案评价 |
3.4 现行洪水预报方案对防洪调度的可利用性分析 |
3.4.1 水库防洪调度所需预报条件 |
3.4.2 现行洪水预报方案满足情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防洪调度方案设计 |
4.2.1 水库的防洪任务及调度方式确定 |
4.2.2 判别指标和约束条件 |
4.2.3 设计洪水及汛期分期 |
4.2.4 防洪调度方案初步制定 |
4.3 防洪调度方案可行性分析计算 |
4.3.1 防洪调度方案调洪计算结果 |
4.3.2 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过程分析 |
4.4 尼尔基水库防洪优化调度模型构建及求解 |
4.4.1 目标函数 |
4.4.2 约束条件 |
4.4.3 求解方法 |
4.5 不同条件下的水库防洪补偿调度分析 |
4.5.1 最大削峰准则调洪结果 |
4.5.2 最大防洪安全保护准则调洪结果 |
4.5.3 调洪结果分析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洪水预报误差对防洪调度的影响分析 |
5.1 引言 |
5.2 洪水预报误差对防洪调度定性影响分析 |
5.2.1 洪水预报误差对防洪调度的影响分类 |
5.2.2 考虑洪水预报误差影响的典型设计洪水特征分析 |
5.3 洪水预报误差对下游防洪调度定量影响分析 |
5.3.1 单一洪水预报误差调度影响分析 |
5.3.2 组合洪水预报误差调度影响分析 |
5.4 洪水预报误差对防洪调度不利影响的化解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大尺度环流年代际调整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热带气旋生成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说明 |
2.2 气候指数的定义 |
2.3 五种大尺度环流型的客观分类方法 |
第三章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年代际变化 |
3.1 引言 |
3.2 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3.3 影响热带气旋生成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模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尺度环流型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年代际变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与大尺度环流型相关的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4.3 大尺度环流型对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 |
4.4 大尺度环流型之间的相互联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响大尺度环流型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物理机制 |
5.1 引言 |
5.2 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影响 |
5.3 季风环流对与季风相关的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
5.4 热带太平洋东风增强对东风波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 |
5.5 东风切变减弱对Rossby能量频散型热带气旋生成的可能影响 |
5.6 大尺度环流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与海温异常分布的可能联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欧美学术界关于国家安全的研究 |
1.2.2 韩国学界关于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的研究 |
1.2.3 中国学界关于韩国安全政策及朝鲜半岛安全的研究 |
1.2.4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范围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关于国家安全政策的理论考察 |
2.1“国家安全”与“安全威胁” |
2.1.1“国家安全”的概念 |
2.1.2 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
2.1.3“安全威胁”的概念 |
2.1.4“安全威胁”的认知 |
2.2 国家安全政策 |
2.2.1 对国家利益的追求 |
2.2.2“国家安全政策”的定义和范围 |
2.2.3 “国家安全政策”与国防、外交、经济之间的关系 |
2.2.4 关于“多边安全合作” |
第三章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政策 |
3.1 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安全威胁 |
3.1.1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及其目标 |
3.1.2 韩国的战争历史及威胁认知 |
3.1.3 韩国面临的现实安全威胁 |
3.1.4 韩国国家安全与现有威胁、潜在威胁的关系 |
3.2 关于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1 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与“国家安全战略” |
3.2.2 冷战时期韩国的国家安全政策 |
3.2.3 韩国的安全政策与对朝政策、多边安全合作构想的关系 |
第四章 韩朝关系的转换时期:对话与对立的共存 |
4.1 卢泰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88-1993) |
4.1.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1.2 多边安全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协议会” |
4.1.3 卢泰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4.2 金泳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3-1998) |
4.2.1 对朝政策的主要推进内容 |
4.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多边对话” |
4.2.3 金泳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五章 韩朝关系的前进与发展时期:探索合作与共赢 |
5.1 金大中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1998-2003) |
5.1.1 和解合作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六国宣言” |
5.1.3 金大中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5.2 卢武铉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3-2008) |
5.2.1 和平繁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5.2.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东北亚时代构想” |
5.2.3 卢武铉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韩朝关系的倒退时期:矛盾与对话的断绝 |
6.1 李明博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08-2013) |
6.1.1 相生共荣政策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1.2 多边安全合作的构想-“新亚洲构想” |
6.1.3 李明博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2 朴槿惠政府的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2013-2017) |
6.2.1 “韩半岛信任进程”的概念和推进内容 |
6.2.2 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
6.2.3 朴槿惠政府安全政策的分析与评价 |
6.3 现任文在寅政府的安全政策现状(执政中前进和倒退的循环) |
6.3.1 文在寅政府“韩半岛政策”的基本内容 |
6.3.2 “东北亚+责任共同体构想” |
6.3.3 安全政策现状 |
第七章 结论 |
7.1 韩国历届政府安全政策的演变 |
7.2 冷战后韩国历届政府的安全政策的特点 |
7.3 冷战后韩朝关系前进与倒退的反复的原因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附录A:冷战后时期历届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和主要内容-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B:冷战后时代历届韩国政府的多边安全合作构想:卢泰愚政府-朴槿惠政府 |
附录C:韩国政府的对朝政策的演变及继承 |
致谢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历史必然: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培育 |
1.1.2 理论应然: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建构 |
1.1.3 实践使然:促进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常态化发展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内涵的研究 |
1.2.2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历史的研究 |
1.2.3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目标与内容的研究 |
1.2.4 关于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评价的研究 |
1.3 研究问题与思路 |
1.3.1 问题确立: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1.3.2 背景鸟瞰: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化趋势 |
1.3.3 切入视角:新时代劳动新形态及学生新特点 |
1.3.4 分析框架:基于泰勒原理分析学校劳动教育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方法 |
1.4.2 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学校劳动教育基本概述 |
2.1 学校劳动教育的内涵 |
2.1.1 劳动 |
2.1.2 劳动教育 |
2.1.3 学校劳动教育 |
2.2 学校劳动教育的功能 |
2.2.1 个体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2.2 社会功能:弘扬劳动幸福的社会风尚 |
2.2.3 教育功能:完善新时代学校育人体系 |
2.3 学校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
2.3.1 学校“劳”育与家庭“劳”育、社会“劳”育的比较 |
2.3.2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3 学校劳动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 |
2.3.4 学校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比较 |
第3章 学校劳动教育的理论资源 |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耕读文化与工匠精神 |
3.1.1 “劳力”与“劳心”之辩 |
3.1.2 “耕读文化” |
3.1.3 “工匠精神” |
3.2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基础奠基:劳动集体与劳动教育 |
3.2.1 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2 马卡连柯的劳动教育思想 |
3.2.3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 |
3.3 西方教育理论的有益补充:自然主义与实用主义 |
3.3.1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
3.3.2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3.4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贡献:“教劳结合”思想 |
3.4.1 马克思、恩格斯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2 列宁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3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4 邓小平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 |
3.4.5 习近平关于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 |
第4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目标阐释 |
4.1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畸变表征 |
4.1.1 异化为政治运动的工具 |
4.1.2 窄化为学习生产技能的载体 |
4.1.3 虚化为教育惩戒的手段 |
4.1.4 泛化为社会实践的方式 |
4.2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论审视 |
4.2.1 劳动教育目标的生成逻辑: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2.2 劳动教育目标的内在矛盾:“劳动”与“闲暇” |
4.2.3 劳动教育目标的意识形态指向:培育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
4.3 学校劳动教育目标的时代定位 |
4.3.1 理解“为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
4.3.2 认同“何人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主体观 |
4.3.3 践行“如何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过程观 |
4.3.4 感悟“何以劳动”——树立正确的劳动权益观 |
第5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构建 |
5.1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 |
5.1.1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取向:“工具”取向与“人本”取向 |
5.1.2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原则: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 |
5.1.3 劳动教育内容选择的主题:立足新时代学生的劳动素养 |
5.2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组织 |
5.2.1 在日常生活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2 在生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2.3 在服务性劳动中组织劳动教育 |
5.3 学校劳动教育内容的优化 |
5.3.1 与自然融通,与生活对话 |
5.3.2 与社会联结,与职业相嵌 |
5.3.3 与传统接轨,与未来同向 |
第6章 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与评价 |
6.1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症结 |
6.1.1 形式化:重“劳动形式”轻“教育意义” |
6.1.2 片面化: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 |
6.1.3 空心化:重“个人实践”轻“集体劳动” |
6.1.4 工具化:重“苦干盲干”轻“特色发展” |
6.1.5 碎片化:重“高调前进”轻“整体规划” |
6.2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对策思考 |
6.2.1 建立课程标准,优化劳动教育课程结构 |
6.2.2 适应劳动新形态,拓展学校劳动教育平台 |
6.2.3 立足学生新特点,创新学校劳动教育方法 |
6.3 学校劳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 |
6.3.1 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 |
6.3.2 整合劳育资源,构建多方协同的运行机制 |
6.3.3 融通“大中小”,建立一体化的育人机制 |
6.4 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
6.4.1 评价理念:突出发展导向,重在劳动观养成 |
6.4.2 评价内容:基于劳动素养,完善评价指标 |
6.4.3 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 |
6.4.4 评价操作:记录劳动过程,建立劳动档案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方针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资源错配的定义与理论沿革 |
2.1.1 资源的概念与定义 |
2.1.2 资源错配的概念与定义 |
2.1.3 资源错配的理论沿革 |
2.2 资源错配的测算方法 |
2.2.1 生产函数法 |
2.2.2 生产前沿法 |
2.2.3 利润函数法 |
2.2.4 指标法 |
2.3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1 市场环境因素 |
2.3.2 政府(制度)因素 |
2.4 资源错配的经济影响 |
2.4.1 微观层面 |
2.4.2 中观层面 |
2.4.3 宏观层面 |
2.5 文献述评 |
3 中国资源错配与市场化改革:理论与经验 |
3.1 市场化改革的基本逻辑 |
3.2 劳动力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力错配 |
3.2.1 劳动力价格机制 |
3.2.2 劳动力流动性 |
3.3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资本错配 |
3.3.1 利率市场化 |
3.3.2 资本流动性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制造业资源错配动态变化与水平测度 |
4.1 资源错配的测度 |
4.2 数据选择与处理 |
4.2.1 数据库介绍 |
4.2.2 数据清理与匹配 |
4.2.3 变量选取说明 |
4.3 资源错配的动态变化:要素边际产出视角 |
4.3.1 省份维度 |
4.3.2 行业维度 |
4.3.3 所有制维度 |
4.4 资源错配的效率损失 |
4.4.1 省份维度 |
4.4.2 行业维度 |
4.4.3 企业性质维度 |
4.5 本章小结 |
5 资源错配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
5.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5.2 资源错配下的要素收入份额再分解 |
5.3 参数估计方法与结果 |
5.3.1 参数估计方法 |
5.3.2 数据与变量说明 |
5.3.3 分行业估计结果 |
5.4 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解析 |
5.4.1 制造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4.2 分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及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资源错配的改善路径:基于开放的视角 |
6.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6.2 信息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以互联网为例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
6.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2.3 微观机制检验 |
6.3 外资开放对资源错配的改善作用:来自外资准入政策调整的证据 |
6.3.1 外资准入政策 |
6.3.2 识别策略与数据说明 |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4 微观机制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1998年的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层外交理论视角下中韩城市外交研究[D]. 许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蒸发互补原理的新疆干旱灌区节水灌溉效果评估[D]. 任梦之.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黄河河口镇-潼关区间淤地坝拦沙作用及其拦沙贡献率研究[D]. 杨媛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4]长江入海径流对长江口浮游植物影响的模拟研究[D]. 吴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5]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考虑洪水预报信息的尼尔基水库防洪补偿调度方案研究[D]. 谭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7]大尺度环流年代际调整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的影响[D]. 赵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8]冷战后韩国国家安全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以对朝政策及多边安全合作构想为中心[D]. 柳承址(SEUNGJI RYU). 北京大学, 2021(09)
- [9]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研究[D]. 钟飞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10]中国制造业资本和劳动力错配研究 ——水平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改善路径[D]. 刘雅婕. 浙江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