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完整的论文字体字号是多少
2024-08-30阅读(183)
问:正规的论文正文要用几号字?
- 答:正文内容标题格式为居中,小三,黑体。正文字体格式为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结论标题字体为居中,小二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目录字体格式为居中,小二,黑体。目录内容格式为黑体,四号,1.5倍行距。对于引言字体格式为居中,小二,黑体。内容格毁世式为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对于标题也有很严格的控制,标题格式为居中,二号,黑体。摘要字体为黑体,小四。摘要内容格式为宋体,五号,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了解其基本结构,往往分为下图几个部分,一般确定第一部分题目后,再写第四部分正文,写正文期间及时整理第六部分参考文献,然后在写其他部分。
2、开始写作,先确定题目,题目要简洁,且能充分反映论文全篇内容,之后正文架构完全是围绕题目展开,题目一雹前般不超过25字,也有学校规定20字,这里供参考源余清。
3、根据需要写作其他部分,通常可以写作摘要,同时还需在摘要后方附上关键词,根据图示要求进行设置。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问:毕业论文字体大小要求
- 答:毕业论文字体大小要求如下: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袭慎燃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拍虚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1、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2、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小孝虚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问:论文正文字体大小
- 答:毕业论文正文字体大小要求如下:
毕业论旁虚文正文包括绪论、正文、各具体章节、结论这四部分,详细的字体要求从绪论开始,正文的起始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并使用页眉,页眉居中,使用的字体世启段是五号;页脚页码一律用连续编,封面、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使用字体是小五宋体。
1、绪论
1)、标题"引言"设置成黑体、居中、字号三号、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
2)、引言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宋体、、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2、正文字体
1)、正文汉字为:宋体、小四。
2)、正文英文为:TimesNewRoman、小四。
3、论文标题字体要求
1)、标题可分为四级,作者可根据论文自身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四级标题。
2)、一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三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3)、二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符,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4)、三级标题格式,居左,首行缩进两字,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5)、四级标题格式,居左,首搜誉行缩进两字,宋体加粗,小四,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5行。
4、结束语
1)、标题"结束语"格式:黑体、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字符、三号字、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
2)、结束语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宋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 答:论文正文字体大小是小四号宋体。毕业论文的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陪春加上其前置和后置定语构成。
论文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论文的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芦饥耐醒目。
撰写毕业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研究,特别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必须为现实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能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科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揭肢告示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并用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