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也应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程河清[1](2021)在《清末新式官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新政是近代中国政治改革重要一环,官方媒介是改革时期涌现的新兴事物。新政前后创办的新式官报,构筑了清廷官方信息传播系统,起到舆论宣传、开通风气的作用。新式官报创办始末、内容取舍、权力博弈以及传播网络搭建等实际运作情况,既反映出媒介与政治相互影响、彼此纠缠的过程,又体现了新政改革面临的新旧兼容、半新半旧的制度性困境。晚清官报思想形成深受内外、新旧多重理念影响。古代中国传播制度为新式官报思想形成提供内在基础。西方新闻纸传入后打破了官方信息垄断,形塑着新的舆论环境。受此影响,统治者同意开设官报,将信息公之于众。官方的办报理念在实践中不断成型,并借鉴了日本官报经验。以《官书局报》为代表的第一批官报办于戊戌前后,受政治斗争影响,这些官报效果甚微。1901年清廷宣布新政改革上谕后,以《北洋官报》《南洋官报》为代表的地方官报成为样板,在全国各地推广。1906年“预备立宪”前后,各地新式官报从数量到种类增多,迎来地方官报“高峰期”。1907年中央官报《政治官报》创办后,成为中央政府第一份面向大众发行的官方报纸。1910年内阁成立后,改《政治官报》为《内阁官报》。新式官报成为公布法律命令机关,开始具备行政属性。新式官报内容、人事与传播各方面交织着新旧势力、思想以及管理方式的种种博弈。官报舆论传播的最大特征是在新旧观念中摇摆。报纸对当时热议的教育改革、改良风气以及“预备立宪”等议题多有涉及,宣传了先进思想、理念,试图深入推动改革。但,标榜灌输新思想、新智识的官报在本质上贯彻了“中学为体”的思想理念,多用“比附”的方式将西学约化为中国传统文化,意在以新思想服务旧体制。官报局人事结构受到报局内部机构、督抚——中央权力以及民间团体三股力量约束。报局内部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主笔总纂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主导内容取向。地方官报凭借督抚行政资源创办,督抚本人可以决定报局人事变动、内容题材等事项,报纸即为督抚喉舌。与此同时,中央政府试图掌控官方媒介,并将官报性质由媒介改为行政机关,减少督抚对报纸的干预与控制。然而,当官报局开始涉足印刷业后,逐渐抢占了民营印刷业的生产空间,引发民间工商业主反对。各派新旧势力对媒介的利用与争夺贯穿新式官报发展始末,体现出政治改革复杂性与多面性。直到1911年,中国各省皆建立起完备的官报宣传体系,实现了从空间到内容上全方位覆盖。这一成果与派销制度大有关系,订购官报成为各地、各级官员政治任务。辅之以邮政系统助力,新式官报在短短十年间实现了“在地化”。地方政府通过宣讲、阅报以及创办白话官报等新型宣传方式不断拓宽官报的传播范围,将其引入民间。但是,这些推广措施忽视了基层财政、人力物力奇缺等现实情况,导致官报局面临报费拉锯、经费不足的困难。官报派销发行过程中,官报局既与基层政府、官员摩擦不断,又与新式邮局屡有冲突,时有出现互相推诿现象,导致报纸推广过程中存在诸多积弊。新式官报发展始末彰显了新政改革中“新”“旧”冲突的困境。在改革政策支持下,新式官报能够以崭新的媒介形态迅速、大量发行与传播,但是官僚体制本身的惰性拖累了报纸后续发展,引发一系列财政、发行危机。夹在新旧之间的矛盾不仅出现于新式官报的生命历程,更体现在新政改革各个面相,反映出新旧交接时代下官方政府渴望改革又难以破釜沉舟的复杂处境。
曹旭燕[2](2020)在《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微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微博、微信、QQ为主要代表的微传播工具成为了人们沟通的重要方式,其以信息传递所具有的即时性、交互性、跟随性等特点,迅速吸引大众目光,占领互联网的大片领域,成为了深受广大网民喜爱的社会流行化传播媒介。微媒体信息通常是以简短精悍的文字、语音和视频等各种表现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大众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任何个体都可以随时利用微媒体搜索时事政治、热点新闻和综艺八卦等各种资源,也可以在微媒体上用丰富多样的个性化形式发布自己创建的信息。但是,随着信息的快餐化,信息形式变得愈加精短,信息内容显示出了极大的零碎性特点,导致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高校大学生作为微媒体的忠实用户,长期接触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内容,极易对思想价值观还未成熟的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大学生思想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和面临更多障碍,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诸多难题。本文将目光聚焦在微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上,以跨学科的多维基本理论为基础,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现代传播学等理论研究。同时,从创新实践的现实情况出发,采用以调查问卷为主的多种调查研究方法,积极探索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造成这种困境的具体原因。力图从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等方面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从而更好地促进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陈一鸣[3](2020)在《《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盛会,大会解放了大众思想,弘扬了科技新风,为之后科技工作方针的确立及改革开放后科技的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被称为“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人民日报》对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在中国科技新闻传播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具有十分重要的划时代意义,开启了中国科技新闻报道的新纪元。本文以《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为研究对象,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建构了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篇幅、报道主题、新闻体裁、新闻来源六大类目,从类目分析中得出《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整体呈现。其次,进一步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新闻标题、新闻图片、人物描写、报道视角、修辞表达上呈现出报道文本建构的特点。研究发现,《人民日报》通过以下报道策略对全国科学大会进行报道:大体量、多版面的集中式报道;多体裁、多主题的系列式报道;运用权威性报道传达政治性内容;设置科技议题的专栏专版;运用全知视角聚焦科技人物;以正面报道为基调发挥舆论动员作用。《人民日报》通过对全国科学大会报道实现了强有力的社会动员,同时也由于历史局限性存在着大众视角报道较少和对科技术语缺乏通俗易懂的解读的不足。全国科学大会报道也对如今传播环境中的科技会议新闻报道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要做好重大科技会议报道的前期策划,通过全媒体渠道实现矩阵式报道,创新报道形式使科技硬新闻软着陆,提升科技新闻与社会大众生活的贴近性,加强对科技先进典型的生动塑造,着力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可借鉴运用以上方式提升科技会议新闻的传播效果。
黄洁茹[4](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文中指出语文教材作为弘扬国家意志、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历来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自2012年起,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历时四年,经过反复试教、测试、审查等一系列努力后,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在部分省市地区的初一年级投入使用,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2020年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实现全国统一。相较于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为“原教材”),部编本教材此次作出较大幅度的改动,大到编写宗旨,小到课后习题,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教师作为教材最直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是部编本语文教材顺利推行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的创新之处,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教材的创新发展。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认同程度如何,不同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行为表现如何,这应当成为研究的必要。基于以上缘由,对河南省郑州市S中学初三教研组六位教师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考察六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和适应情况,发现并归纳出影响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加快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步伐。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设计等,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对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进行分析,在对照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部编本教材的“新”之所在,包括它的编制依据和呈现特点,初步掌握部编本教材在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写制作水平上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考察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从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编写制作水平这五个维度分别考察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心理认同程度和教学行为表现,主要考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的转变,折射出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时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困惑,进行客观全面地陈述与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教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地归因分析,探究其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并从教师内在因素和外部相关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在分析教师不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这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希望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真正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而能完全适应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所带来的变化。
黄洁茹[5](2020)在《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文中提出语文教材作为弘扬国家意志、陶冶思想情操的重要载体,其研究历来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教学科研的重要课题。自2012年起,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正式启动,由教育部统一编写,历时四年,经过反复试教、测试、审查等一系列努力后,最终于2016年秋季学期在部分省市地区的初一年级投入使用,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2020年我国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实现全国统一。相较于人教版教材(以下简称为“原教材”),部编本教材此次作出较大幅度的改动,大到编写宗旨,小到课后习题,都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向社会。教师作为教材最直接的解读者和执行者,是部编本语文教材顺利推行的关键。这就需要教师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的创新之处,主动积极地去适应教材的创新发展。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认同程度如何,不同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的过程中教学行为表现如何,这应当成为研究的必要。基于以上缘由,对河南省郑州市S中学初三教研组六位教师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搜集、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考察六位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和适应情况,发现并归纳出影响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加快教师适应部编本教材的步伐。研究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第一部分:绪论部分,阐明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设计等,为后续研究做好铺垫。第二部分——对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进行分析,在对照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部编本教材的“新”之所在,包括它的编制依据和呈现特点,初步掌握部编本教材在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编写制作水平上的变化情况。第三部分——考察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从语文课程标准、编写宗旨、内容的选择范围、内容的呈现方式、编写制作水平这五个维度分别考察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心理认同程度和教学行为表现,主要考察教师在心理与行为上的转变,折射出教师在使用部编本教材时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产生的困惑,进行客观全面地陈述与分析。第四部分——针对第三部分教师对部编本语文教材的适应情况,进行详细地归因分析,探究其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并从教师内在因素和外部相关因素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第五部分——在分析教师不适应部编本教材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从教师、教材编写者、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这三个角度进行阐释,希望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真正理解并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进而能完全适应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所带来的变化。
曹梦真[6](2020)在《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48年9月15日,为了配合《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的颁布,同时为了达成戡乱建国总动员的目标,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特以国民一份子的资格,发起勤俭建国运动,并向全国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从运动的性质出发,分析其所谓勤俭建国,勤俭是运动的手段,建国是运动的目的,手段具有社会性,目的则具有政治性,因此,勤俭建国运动既是一场社会运动,更是一场政治运动;既有着社会经济目的,又兼具政治军事目的。再通过运动的方式,考察勤俭建国运动从蒋介石最初的酝酿发起,到国民党政府的上层建构;到各地方政府的渐进推行;再到社会效果的呈现、群体话语的表达;直至运动从困境走向失败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是自国民政府至地方政府再至社会各阶层渐次延伸的。而对于勤俭建国运动的研究,也循着同样的路径,由上而下,逐层逐步展开分析。首先,在国民党政府中央层面,考察勤俭建国运动发起的现实原因及其与蒋介石的关系,不难发现,运动从酝酿到发起的过程,实则为国民政府上层,对于运动理论来源、组织主体、推行对象的建构过程。再考察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文本及政策衍生,一方面,所表现的是文本意义之内,勤俭运动配合财政金融改革的经济任务;另一方面,所呈现的则是文本意义之外,国民政府集中全国力量,应对战争需要,以实现其“戡乱建国”意图的政治语境。其次,在各省市地方政府层面,主要关涉上层建构之后的运动推行,其中不仅呈现着勤俭建国运动在空间范围内的整体推进特点;还呈现着南京国民政府在特殊场域选择下,以节约为名义的政治规训;同时呈现着中央与地方在运动组织执行上的关联互动;以及运动推行程度、推行力度、及推行态度的因地而异。再次,即为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勤俭建国运动从酝酿发起,到迅速推及全国,媒介的力量不容忽视。其间,国民党官方媒介进行了怎样的议程设置,社会效果如何;围绕该运动,民间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阶层,又有着怎样的话语表达;包括中共及民主党派等不同政治力量,其态度立场,其应对手段,都在舆论博弈中一一呈现。可以说,从上层的政治语境到地方的空间场域再到社会的媒介视域,既是研究路径由上而下的延伸,又是研究视角由内而外,由政治中枢向社会外延的转移,是勤俭建国运动在不同侧面的不同反映。最后,在运动的研究路径层面,则重新回到运动发起的原点,由上而下对其进行回顾式的整体考察,可以发现,勤俭建国运动从高调发起到低调收场,不过短短五个月的时间,便迅速以失败告终。而分析其在困境中发起,又在困境中失败的原因,则无论是经济失序、军事失利的现实危机;还是经验因循、政策失衡的理论窠臼;抑或是从上层建构到地方执行的组织困境,都决定着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不可能普遍、深入、持久地推行,不可能实现南京国民政府经济与政治、自救与建国的目标,而且必然会随着其统治的结束而结束。
王豪[7](2020)在《《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 ——从叶芝到赵照》文中研究表明数百年来,《当你老了》先后经历了从龙萨法语诗到叶芝英语诗,再到赵照中文歌曲以及多语种翻唱歌曲的跨艺术转换。学界大多关注叶芝对龙萨的改写以及叶芝诗作的中文译介,却尚未注意《当你老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跨艺术转换再创作现象。本文探寻叶芝诗作《当你老了》在中国当代的主题嬗变以及文化传播,借鉴跨艺术诗学理论,剖析赵照“艺格符换”歌曲中多元媒介符号的表征特色及传播效果。文章随后分析《当你老了》“艺格符换”的促成因素。叶芝《当你老了》体现了对爱人的真情实感,受世人喜爱,随后在叶芝英诗百年中国译介中脱颖而出,更因其“衰老”主题与当下中国的社会语境相契合,从而引发赵照的再创作。文章最后总结《当你老了》“艺格符换”的文化意义。首先,此案例能够作为一个具备参考性的文化样本,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现有世界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其次,赵照的艺格符换借助网络媒介生产力,助推了文学经典的传播;最后,歌曲《当你老了》作为由文学经典衍生出的大众文化产品,融合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对于当代文艺创作具有启发性。
陈凌[8](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魏楠[9](2020)在《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广泛而积极的政治参与是“善治”的一大特点。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一直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进入数字时代以来,现代通信技术与民主政治相结合,为公众提供了多样的参与渠道和途径。网络重构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增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和参与精神,使得网络政治参与成为大势所趋。当前,一方面政府部门加快推动电子政务工程,创造出网络政治参与的种种方式,便捷公众的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反映诉求;另一方面,一旦发生重大公共事件,密集的网络讨论蜂拥而至,倒逼政府部门就相关议题予以解答和解决,给当局造成了很大的政治压力。如何在“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的前提下,引导公众依法、理性、有秩序地网络政治参与是当前党和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议题。本研究从“公众为何以及如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这一现实问题出发,在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政治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构建了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剖析了动力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上,依照实证研究设计方法步骤,利用调查收集到的809份有效问卷验证了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总结出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依据比较案例研究设计方法,选取同在2018年发生的“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和“问题疫苗事件”,进一步揭示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在实践场域中的具体运行机制。以此为据,提出了引导扩大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为:第一,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是由网络政治参与动力自系统和动力他系统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自系统包含受控型动力(社会影响)、功用型动力(感知有用性)以及内驱型动力(政治兴趣和政治效能感);网络政治参与动力他系统包含来自参与制度环境(网络规制感知和政府回应感知)、政治文化环境(民主价值观和政府信任)、以及信息技术环境的动力(平台信任和感知易用性)。网络政治参与动力自系统始终处于动力他系统的影响之下。第二,网络政治参与动力自系统向公众输入参与需求,影响参与的程度,解释了公众“为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动力他系统向公众输入参与支持,影响参与的制度化水平,揭示了公众“如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决定了公众究竟采取何种网络政治参与类型。第三,网络政治参与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公众的网络政治参与往往由网络政治信息获取开始,受内驱型动力驱动,感知易用性显着促进信息获取,并刺激功用型动力的产生。信息的累积使公众的功用型动力进一步增强,促使其开始攀登参与阶梯。政府能否有效回应公众诉求、能否提供安全的参与平台,决定着公众的网络政治表达是向着网络问政还是网络外压方向演变。第四,政府部门可从提高有效回应能力、优化网络生态治理、保护数据隐私安全和推动内容科技发展等方面着手,实现扩大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对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弥补了学界对于网路政治参与重效果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轻内涵界定和类型分析的缺憾。从制度化程度和参与程度两个维度将中国公众常见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划分为5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网络环境特征,拓展了当前学界仅关注信息在政府与公众间“纵向流动”的分析框架,增添信息在公众与公众间“横向流通”的分析路径,以此剖析各类网络政治参与的核心特点。深化了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认识。第二,基于自我决定理论、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政治系统理论构建了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当前学界有关公众为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具有两条分析路径,分别基于政治参与视角和信息技术采纳视角。本研究从两个理论视角分别选取了自我决定理论和整合技术接受模型,运用政治系统分析方法和元分析结果对两个理论模型进行融合和完善,形成分析框架。本研究所构建的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揭示了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动态规律,是对当前学界相关研究呈现出碎片化、静态化特点的有力补充。拓宽了有关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第三,运用权重分析和元分析量化文献综述方法,对相关实证研究结论进行整合,识别出对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具有良好解释效力的变量作为动力系统的部分组成要素。当前,公共管理学领域对定量文献综述的应用较为不足,叙述性文献综述仍是主流。本研究对权重分析和元分析技术的运用,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创新性。
邱铁鑫[10](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二、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也应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也应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新式官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回顾 |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
四、内容、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内生与外力:新式官报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古代中国传播制度提供内在基础 |
第二节 新式报刊的传入及其影响 |
第三节 19 世纪末“官设报馆”观念之出现 |
第四节 “以报为牍”:办报理念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督抚办报到中央办报:新式官报实践脉络 |
第一节 甲午之后创办官报的最初尝试 |
第二节 地方先行:督抚与省级官报的普及 |
第三节 创办中央官报与官报实践的制度化 |
第四节 空间与内容:新式官报的信息覆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明与保守:新式官报的内容取向 |
第一节 倡导新式教育 |
第二节 改良社会风气 |
第三节 鼓吹“预备立宪” |
第四节 “新瓶旧酒”:官报的守旧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存与冲突:新式官报运作中的权力博弈 |
第一节 新旧并立:官报局内部组织与人事 |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持续角力 |
第三节 民间群体对政府官营事业的批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创新与束缚:官报传播网络的搭建及其困境 |
第一节 派销、邮政与信息传递渠道的快速形成 |
第二节 白话官报、阅报社与演说:传播路径的拓展 |
第三节 财政危机与官报发行障碍 |
第四节 官方驿递、邮政怠惰延误官报传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承上启下:新式官报的历史坐标 |
二、嵌入政治:新式官报开创制度化传播模式 |
三、在趋新和保守之间:新式官报的运作状态 |
附录 清末新式官报重要事件编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2)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创新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微媒体的含义及特征 |
2.1.1 含义 |
2.1.2 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时代特征 |
2.2.1 概念 |
2.2.2 时代特征 |
2.3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论 |
2.3.3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 |
2.3.4 现代传播学理论 |
3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调查 |
3.1 调查问卷的实施 |
3.1.1 调查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1.3 调查目的 |
3.2 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3.2.1 手机微媒体对大学生的重要性调查 |
3.2.2 大学生对微媒体的基本态度调查 |
3.2.3 微媒体对思政课堂的影响调查 |
4 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具体困境 |
4.1.1 教育大环境更加复杂 |
4.1.2 教育载体运用性不足 |
4.1.3 教育内容呈现零碎化 |
4.1.4 学生价值观取向紊乱 |
4.1.5 教师权威地位被削弱 |
4.2 当下困境形成的具体原因分析 |
4.2.1 多角度新思维缺失 |
4.2.2 教育运行载体乏力 |
4.2.3 教育内容结构零散 |
4.2.4 新旧教育模式不兼容 |
4.2.5 微媒体传播的弊端 |
5 加强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
5.1 净化微媒体校园环境 |
5.1.1 构建法制保障下的监管平台 |
5.1.2 共建家校和谐“微媒体” |
5.1.3 倡导正确的文化价值理念 |
5.2 生成载体资源大合力 |
5.2.1 思政课程注入微媒体活力 |
5.2.2 校园建立特色微媒体网站 |
5.2.3 师生共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
5.3 创新时代性教育新内容 |
5.3.1 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
5.3.2 教育内容贴近生活现实 |
5.3.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4 提高大学生“微意识” |
5.4.1 加强意识形态安全 |
5.4.2 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
5.4.3 加强自身媒介素养 |
5.5 提高教育工作者“微能力” |
5.5.1 开展“微媒体”课堂教育 |
5.5.2 转变教师“微话语”方式 |
5.5.3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适用于教师)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3)《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整体呈现 |
1.1 类目建构 |
1.2 报道数量 |
1.3 报道版面 |
1.4 新闻体裁 |
1.5 报道篇幅 |
1.6 报道主题 |
1.7 新闻来源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文本分析 |
2.1 新闻标题分析 |
2.1.1 标题的总体呈现 |
2.1.2 不同新闻体裁下标题的特点 |
2.2 新闻图片分析 |
2.2.1 新闻摄影照片 |
2.2.2 新闻漫画 |
2.3 人物描写分析 |
2.4 报道视角分析 |
2.4.1 政府视角、专家视角与大众视角 |
2.4.2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
2.5 修辞表达分析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与评价 |
3.1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 |
3.1.1 大体量、多版面的集中式报道 |
3.1.2 多体裁、多主题的系列式报道 |
3.1.3 运用权威性报道传达政治性内容 |
3.1.4 设置科技议题的专栏专版 |
3.1.5 运用全知视角聚焦科技人物 |
3.1.6 以正面报道为基调发挥舆论动员作用 |
3.2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优势 |
3.3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不足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的现实启示 |
4.1 做好重大科技会议报道的前期策划 |
4.2 通过全媒体渠道实现矩阵式报道 |
4.3 创新报道形式使科技硬新闻软着陆 |
4.4 提升科技新闻与社会大众生活的贴近性 |
4.5 加强对科技先进典型的生动塑造 |
4.6 着力培养记者的科学素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样本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
2.教师使用新教材时存在困惑 |
3.已有研究数量不足与零碎化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部编本语文教材 |
2.适应和适应性 |
3.教材适应性 |
(三)文献综述 |
1.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2.部编本语文教材相关研究 |
3.部编本语文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选取 |
2.研究方法 |
3.资料收集与整理 |
一、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新”之所在 |
(一)教材内容的编写宗旨新 |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2.凸显选文内容的四个标准 |
3.突出“语文素养”核心理念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范围新 |
1.增加革命教育类课文 |
2.提高古诗词所占比重 |
3.重视名着阅读篇目学习 |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新 |
1.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2.构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
3.重视助学系统体系建设 |
(四)教材的编写制作水平新 |
1.更新教材的外观设计 |
2.注重教材的插图作用 |
二、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分析 |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
(二)对教材内容编写宗旨的适应性 |
(三)对教材内容选择范围的适应性 |
1.对革命教育类课文的适应性 |
2.对古诗词篇目的适应性 |
3.对名着阅读篇目的适应性 |
(四)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适应性 |
1.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适应性 |
2.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适应性 |
3.对助学系统体系的适应性 |
(五)对教材编写制作水平的适应性 |
(六)调查结论 |
1.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认同感较高 |
2.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整体适应情况良好 |
3.教师在适应过程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
三、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 |
1.对新教材的“新”把握不到位 |
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
3.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功利性 |
4.对落实教学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
(二)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内在因素 |
2.外部相关因素 |
四、促进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
(一)对语文教师的建议 |
1.树立教材整体意识 |
2.创新教材使用方法 |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4.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
(二)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1.建立教材修订完善机制 |
2.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
(三)对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1.完善教材培训机制 |
2.健全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
3.加快考试制度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1.教材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 |
2.教师使用新教材时存在困惑 |
3.已有研究数量不足与零碎化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部编本语文教材 |
2.适应和适应性 |
3.教材适应性 |
(三)文献综述 |
1.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2.部编本语文教材相关研究 |
3.部编本语文教材适应性相关研究 |
(四)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五)研究设计 |
1.研究对象选取 |
2.研究方法 |
3.资料收集与整理 |
一、初中语文部编本教材“新”之所在 |
(一)教材内容的编写宗旨新 |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2.凸显选文内容的四个标准 |
3.突出“语文素养”核心理念 |
(二)教材内容的选择范围新 |
1.增加革命教育类课文 |
2.提高古诗词所占比重 |
3.重视名着阅读篇目学习 |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新 |
1.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
2.构建“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 |
3.重视助学系统体系建设 |
(四)教材的编写制作水平新 |
1.更新教材的外观设计 |
2.注重教材的插图作用 |
二、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分析 |
(一)对语文课程标准的适应性 |
(二)对教材内容编写宗旨的适应性 |
(三)对教材内容选择范围的适应性 |
1.对革命教育类课文的适应性 |
2.对古诗词篇目的适应性 |
3.对名着阅读篇目的适应性 |
(四)对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适应性 |
1.对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适应性 |
2.对“三位一体”阅读教学体系的适应性 |
3.对助学系统体系的适应性 |
(五)对教材编写制作水平的适应性 |
(六)调查结论 |
1.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使用认同感较高 |
2.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整体适应情况良好 |
3.教师在适应过程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 |
三、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一)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具体表现 |
1.对新教材的“新”把握不到位 |
2.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
3.在使用教材过程中存在功利性 |
4.对落实教学目标存在不确定性 |
(二)六位教师部编本教材适应困境的影响因素分析 |
1.教师内在因素 |
2.外部相关因素 |
四、促进六位教师对部编本教材适应性的建议 |
(一)对语文教师的建议 |
1.树立教材整体意识 |
2.创新教材使用方法 |
3.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
4.坚持进行教学反思 |
(二)对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1.建立教材修订完善机制 |
2.重视教材的系列化建设 |
(三)对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的建议 |
1.完善教材培训机制 |
2.健全学校、教师、学生评价体系 |
3.加快考试制度改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初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成果及述评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
四、研究重点及难点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政治语境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上层建构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酝酿发起 |
(一)政治经济军事的现实考量 |
(二)国民政府上层的理论建构 |
(三)蒋介石对运动的决策构想 |
二、运动推行主体及对象建构 |
(一)力行会为中枢的组织主体 |
(二)广泛参与配合的执行主体 |
(三)扩大普及的运动推行对象 |
三、运动纲要文本及语境建构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纲要生成 |
(二)勤俭建国相关的政策衍生 |
(三)勤俭建国文本的政治语境 |
第二章 空间场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渐次推进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空间推进 |
(一)以大都市为目标先期着手 |
(二)以南京为中心向多省推进 |
(三)以城市为重点向基层延伸 |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场域规训 |
(一)运动推行的特殊场域选择 |
(二)节约为名的主要政治规训 |
(三)规训行为的集中表现方式 |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互为关联 |
(一)运动组织主体的垂直延伸 |
(二)地方执行主体的多方参与 |
(三)运动推进程度与地方因素 |
第三章 媒介视域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话语实践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官方议程 |
(一)利用党媒进行地位赋予 |
(二)借助各界名流高调渲染 |
(三)策动外围团体强势呼应 |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民间话语 |
(一)市民阶层态度的多元表达 |
(二)民间学人群体的理性建议 |
(三)民间报道与运动效果评析 |
三、不同政治力量的舆论博弈 |
(一)中共方面言论及政策应对 |
(二)民主党派立场及话语呈现 |
(三)国共双方舆论引导与争取 |
第四章 由上而下看1948年勤俭建国运动的多重困境 |
一、从国家到社会的现实困境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经济困境 |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军事困境 |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治困境 |
二、因循革新相悖的理论困境 |
(一)勤俭建国运动的历史因循 |
(二)勤俭建国运动的西方经验 |
(三)勤俭建国运动的政策失衡 |
三、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困境 |
(一)组织主体的繁杂与难于执行 |
(二)道德约束与政治规训的两难 |
(三)行政上层的变动与运动失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大事记 |
附录二 :蒋介石播讲《勤俭建国运动纲要》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 ——从叶芝到赵照(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艺格符换”概念的流变 |
第二章 《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之体现 |
第一节 从龙萨到叶芝:法英诗歌的不同风格 |
第二节 从叶芝到赵照:西诗东传的主题转变 |
第三节 从赵照到翻唱者:文艺传播的多元裂变 |
第三章 《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何以完成 |
第一节 英语诗歌的真情实感 |
第二节 中文译介的文学贡献 |
第三节 时代语境的乐思触发 |
第四章 《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意义何在 |
第一节 文艺世界共和国的引领 |
第二节 文学经典传播的助推 |
第三节 经典与大众文化的衔接 |
结语 |
WORKS CITED |
中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PUBLICATIONS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
一、思考缘起 |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一、问题提出 |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
小结 |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
小结 |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
小结 |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
小结 |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案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技术路线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互联网对政治参与影响的研究 |
一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二 互联网对政治参与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内涵特征的研究 |
一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涵义的研究 |
二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类型的研究 |
第三节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一 SES和人口统计学因素 |
二 信息技术采纳和扩散模型 |
三 社会资本因素 |
四 政治心理因素 |
第四节 网络政治参与影响因素研究的量化整合分析 |
一 方法概述:权重分析与元分析 |
二 数据收集 |
三 权重分析和元分析结果 |
四 结果整合 |
第五节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 政治参与 |
二 网络政治参与 |
三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 自我决定理论 |
二 技术采纳相关模型 |
三 政治系统理论 |
第三节 分析框架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要素 |
一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自系统要素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他系统要素 |
第二节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结构 |
第三节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一 基于动力系统要素的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二 基于动力系统结构的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三 基于动力系统功能的研究假设与实证模型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选择 |
二 问卷开发过程概述 |
三 变量定义与测量 |
四 初始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
五 样本和数据收集 |
第三节 数据分析 |
一 描述性分析及正态分布检验 |
二 验证性因子分析 |
三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四 结果讨论 |
第四节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比较分析 |
一 参与程度维度的动力系统比较分析 |
二 参与制度化维度的动力系统比较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现实验证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案例概述 |
一 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及相关管理措施出台 |
二 问题疫苗事件及《疫苗管理法》出台 |
第三节 案例分析 |
一 公众为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基于动力自系统的分析 |
二 公众如何进行网络政治参与:基于动力他系统的分析 |
三 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的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引导公众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提高政府回应能力:引导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制度核心 |
一 创新网络治理理念 |
二 健全政府回应制度 |
第二节 优化网络生态治理:培育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网络环境 |
一 加强参与教育,营造理性参与文化 |
二 规范网络治理,包容多元竞争观点 |
第三节 保护数据隐私安全:夯实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技术保障 |
一 强化数据隐私意识 |
二 完善数据安全规范 |
第四节 推进内容科技发展:助推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科技支撑 |
一 从信息公开到数据开放 |
二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识别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公众网络参与情况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四、新闻照片的文字说明也应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新式官报研究[D]. 程河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微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曹旭燕. 西安理工大学, 2020(12)
- [3]《人民日报》全国科学大会报道策略研究[D]. 陈一鸣. 山西大学, 2020(01)
- [4]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 ——以郑州市S中学六位教师为例[D]. 黄洁茹. 河南大学, 2020(02)
- [5]初中语文教师对部编本教材的适应性研究[D]. 黄洁茹. 河南大学, 2020(07)
- [6]节约与政治:1948年国民政府勤俭建国运动研究[D]. 曹梦真. 河南大学, 2020(08)
- [7]《当你老了》的“艺格符换” ——从叶芝到赵照[D]. 王豪.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中国公众网络政治参与动力系统研究[D]. 魏楠. 郑州大学, 2020(02)
- [10]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