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笼冲压力图

波笼冲压力图

一、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论文文献综述)

古智祥[1](2016)在《高精度金刚石工具磨床摆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圆弧刃金刚石刀具是超精密球曲面、非球曲面零件加工的重要工具,其刀尖圆弧半径和圆弧度决定了被加工曲面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以及表面质量。然而金刚石的超硬特性使得该材料的零件难于加工。国外在高精度的金刚石刀具及刃磨设备方面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因此,本文对金刚石工具磨床中影响金刚石刀具刀尖圆弧成形的关键部件——摆轴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为我国在此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首先,本文对金刚石工具磨床的摆轴系统中的摆轴回转机构、进给机构以及恒压力增压机构三部分进行结构设计。摆轴系统的主轴结构采用高精度的角接触球轴承,在满足高回转精度前提下兼顾高刚度的要求。进给机构采用丝杠螺母机构配备滑动导轨。恒压力增压采用气压方式获得,并将工作台的快进退整合在同一个气压回路中,简化了摆轴系统的整体结构。其次,依据Hertz接触理论和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分别计算和模拟了摆轴组件在静态作用力下的接触应力和位移变形。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发现,静态作用力下的接触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强。Hertz接触理论计算得到的滚子与滚道之间的接触变形为0.139μm,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摆轴的回转精度为0.138μm,回转精度小于1μm可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基于有限元柔性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角接触球轴承柔性多体接触动力学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保持架的外力变形和滚子与保持架动态接触。通过对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重点探讨了不同预紧力对轴承接触应力的影响,内圈的位移、速度等运动特性,以及动态下的角接触球轴承的接触应力。最后,绘制了摆轴系统的装配示意图和摆轴的主轴零件图,并总结了研究存在的不足。

张涛,陈晓阳,姜绍娜,顾家铭[2](2015)在《精密轴承球与保持架的摩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精密轴承球与保持架的滑动摩擦系数较小且不易测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由静压气浮直线导轨和气浮轴承支承的摩擦系数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测试了轴承球与保持架兜孔在不同润滑剂,不同材料配副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摩擦系数。结果表明,钢球与钢保持架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随转速的升高而降低,润滑剂粘度大,摩擦系数小;对于陶瓷球与钢保持架的接触,摩擦系数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但整体偏小。

刘玉霞,黄迪山,傅惠燕[3](2012)在《基于Dynaform的微型轴承浪形保持架冲压成形工序仿真分析》文中提出针对微型轴承浪形保持架成形的不确定性,工件的内径检测困难,成形件的质量不易控制的问题,采用板料成形数值仿真软件Dynaform对浪形保持架的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和优化,分析工艺参数和模具结构参数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为浪形保持架加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牛杰[4](2011)在《浪形轴承保持架正反面自动分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装配过程的自动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动化装配的重要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装配成本、稳定与改善产品质量、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取代特殊条件下的人工装配劳动。轴承是机械工业使用广泛、要求严格的配套件和基础件,被人们称为机械的关节。轴承装配过程中的浪形轴承保持架正反面自动分离这一环节,目前,仍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是人工分离,不利于装配自动化的实现。为了实现浪形轴承保持架正反面自动分离,以及一些与浪形轴承保持架相类似的具有正反形状特征的导磁性零件的自动分离,本文设计了一种新的电磁增强式离心分离装置,并利用Pro/e软件对离心分离装置的各个部件进行了建模。其工作原理是离散分单的保持架输送到离心分离装置的底盘工作台上并随工作台旋转到磁极下方时,受到惯性离心力、摩擦力和电磁力的作用,由于保持架的正反面形状不同,使保持架的正反面受到的电磁力大小不同,也就是保持架正反面受到的摩擦力不同。调节电机的转速,可以改变惯性离心力的大小。通过比较保持架正反面受到的惯性离心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实现保持架正反面的自动分离。为了验证离心分离方法的可行性,利用Pro/E软件对此装置的关键部分建模,并导入Ansys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对保持架正反面受到电磁力的大小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离心分离装置的可行性。离心分离装置只是初步的开发设计,需要更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更能保证了轴承自动化装配过程中的实时性、效率性、经济性,同时也为一些与浪形轴承保持架相类似的其他零件的正反面自动分离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李迎丽[5](2010)在《提高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使用滚动轴承的旋转机械中,大约有30%的机械故障是由于轴承失效所引起的,因此,保证轴承质量对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将具有深远的意义。轴承行业要求轴承向“高寿命、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要求发动机主轴轴承适应高速、高温、大载荷、长寿命状态下的工作,这就需要改进轴承结构、材料,提高轴承制造精度,以适应这种工况。本课题的攻克目标是:将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由目前的600小时提高到900小时。结合轴承制造经验和使用现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改进方式:1.轴承套圈材料采用国内最新研制的低碳耐热钢SG13Cr4Mo4Ni4V,这是主轴轴承领域的突破;2.保持架材料为优质合金钢40CrNiMoA,这种材料耐高温、耐磨损,承载能力强;3.提高轴承部件的制造精度。先进行套圈和保持架样板实验,从中获得了低碳耐热钢SG13Cr4Mo4Ni4V材料的轴承套圈在渗碳、热处理和机械加工时所表现出的物理、化学特性,获得了40CrNiMo材料保持架的加工特性。结合套圈和保持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加工设备和刃具,设计更适用于生产的工装,确定合理的车、磨加工工艺方法,最终形成完整的套圈加工工艺和保持架加工工艺。按照研制的工艺路线进行批量投产后,轴承的制造精度比原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较原来提高一半,最终实现了提高主轴轴承寿命的目标,满足了产品质量要求。

周卓军[6](2009)在《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原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滚珠轴承装配中,需要将浪形保持架自动装于轴承上,在装保持架前须通过分球装置使滚珠均匀分布于轴承内外圈沟道中。本论文研究的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原理就是研究如何用流体将滚珠均分于轴承内外圈沟道中以完成保持架装配工序。论文首先介绍了滚珠轴承的特点和应用背景,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分球装备技术的研究发展情况,指出这些装备在分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分球,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接触式分球法——流体分球法,用伯努利方程和全桥阻尼网络详细地阐述了流体分球的机理。其次分析了滚珠在流体作用下的受力情况及运动方程。介绍了流体绕球流动的特性,主要分析了粘性流体绕球流动的速度分布与滚珠表面所受的推力、升力等问题。根据刚体绕定点转动的欧拉方程得出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运动的欧拉运动公式,从而得出其运动形式。再次介绍了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流体分球模型,使用RNGκ?ε湍流模型和近壁面处理方法,应用数值计算控制方程,模拟计算出分球流场瞬时的可视化数值。根据流体分球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可能影响分球效率的各个因素,并对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了一系列结论。最后从实践出发,根据流体分球原理设计出分球器,用实验方式论证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的可行性,证实理论研究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将流体分球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论文对流体分球装置的设计做了进一步地改进研究,并阐述该装置相对于其他装置的优点,以最终实现目前国内外分球由接触式分球向非接触式分球的转变。

赵丹[7](2008)在《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滚动轴承是典型的通用机械零部件,其应用范围几乎涉及所有民用和国防领域。从滚动轴承的结构特点出发,结合现代的参数化设计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滚动轴承进行设计和分析,使得设计模型能够迅速地重构,有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对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设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滚动轴承的外形尺寸与安装使用有关,且已标准化,但其内部结构参数要根据使用场合进行设计,系列化程度较高,适合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对三维设计软件Pro/ENGINEER的二次开发,创建了滚动轴承的参数化设计系统,通过输入滚动轴承的外形参数,实现了滚动轴承其他各参数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校核,以及滚动轴承三维实体模型的迅速重构。该系统能够协助设计人员进行滚动轴承设计,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滚动轴承的性能分析是其设计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分析的难点在于滚动体和内外套圈滚道的接触分析问题。滚动轴承的接触分析是非线性问题,赫兹理论对这类接触问题的计算给出了解析方法,但该方法计算过程繁琐,且由于其所做假设的理想化,该方法的应有范围有一定的限制。本文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滚动轴承的接触问题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分析结果与赫兹理论计算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分析精度可以通过网格单元长度进行控制。应用ANSYS对滚动轴承接触问题进行分析,为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解决方案。

周庚生[8](1989)在《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四个快速计算图表。采用这四个图表,可很快地求得在冲压保持架时各工序所需要的冲头压力。附图4幅,参考文献1幅。

二、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论文提纲范文)

(1)高精度金刚石工具磨床摆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金刚石工具制造工艺研究
        1.2.1 金刚石刀具简介
        1.2.2 聚晶金刚石刀具的制造工艺
    1.3 金刚石刀具刃磨工艺方法研究
        1.3.1 金刚石砂轮机械刃磨
        1.3.2 电火花磨削(EDMG)
        1.3.3 金属结合剂超硬磨料砂轮在线电解修整(ELID)刃磨
        1.3.4 超声波振动刃磨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2 金刚石工具磨床发展概述及关键部件研究
    2.1 国内外金刚石工具磨床研究发展现状对比
        2.1.1 国外金刚石工具磨床发展现状
        2.1.2 国内金刚石工具磨床发展现状
    2.2 金刚石工具磨床关键部件研究
        2.2.1 金刚石工具磨床主轴系统研究
        2.2.2 金刚石工具磨床砂轮架往复摆动机构研究现状
    2.3 本课题对金刚石工具磨床摆轴系统的设计要求
    本章小结
3 高精度金刚石工具磨床摆轴系统设计
    3.1 摆轴组件结构设计
        3.1.1 主轴部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1.2 摆轴结构设计
        3.1.3 轴承的选择
        3.1.4 轴承的配合和安装
        3.1.5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3.2 工作台进给机构设计
        3.2.1 进给机构设计
        3.2.2 导轨设计
    3.3 摆轴系统恒压力机构设计
        3.3.1 恒压力机构的设计方案一
        3.3.2 恒压力机构的设计方案二
    本章小结
4 ABAQUS有限元接触力学分析
    4.1 有限元工程分析及应用
        4.1.1 有限元分析基本原理及工具
        4.1.2 滚动轴承有限元分析研究现状
    4.2 Hertz接触理论数值计算与回转精度分析
        4.2.1 赫兹接触理论介绍
        4.2.2 赫兹接触计算简化
        4.2.3 角接触球轴承实例计算
    4.3 摆轴主轴系统接触力学有限元分析
        4.3.1 接触力学有限元分析基础
        4.3.2 主轴系统的有限元建模
        4.3.3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5 基于ABAQUS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分析
    5.1 引言
    5.2 轴承保持架线性动力学分析
        5.2.1 系统运动方程和求解方法
        5.2.2 轴承保持架模态分析
    5.3 滚动轴承非线性多体动力学分析
        5.3.1 隐式与显式动力学分析对比
        5.3.2 显式动力学分析理论基础
        5.3.3 滚动轴承非线性多体动力学建模
        5.3.4 有限元结果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主轴零件图
附录B 摆轴系统装配示意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精密轴承球与保持架的摩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测试装置
    1.1试验机结构及原理
    1.2试验机调试与标定
2测试方案
3结果与分析
    ( 1) 载荷、转速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2) 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 3) 接触副材料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4结论

(4)浪形轴承保持架正反面自动分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轴承与保持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总体结构
    2.1 引言
    2.2 浪形轴承保持架自动分离技术的总体设计
    2.3 电磁离心分离装置简介
    2.4 本章小结
3 电磁离心分离装置
    3.1 PRO/E软件简介
    3.2 设计基本原则
    3.3 离心分离装置
    3.4 小结
4 实验验证
    4.1 ANSYS软件简介
    4.2 ANSYS 10.0与PRO/E 3.0连接
    4.3 有限元分析
    4.4 有限元仿真结果验证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学研究及发表论文情况

(5)提高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轴承工业的发展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轴承套圈的加工
    2.1 套圈的车削加工
        2.1.1 用棒料车削套圈
        2.1.2 用锻件车削套圈
        2.1.3 套圈的精整加工
        2.1.4 套圈通用工序的车加工公差标准
    2.2 套圈的热处理
        2.2.1 套圈的正火
        2.2.2 套圈的退火
        2.2.3 套圈的淬火
        2.2.4 套圈的回火
        2.2.5 套圈的附加回火
        2.2.6 套圈的冷处理
    2.3 套圈的磨削加工
        2.3.1 套圈磨削的工艺过程
        2.3.2 套圈磨削的砂轮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滚动轴承保持架的加工
    3.1 保持架的作用
    3.2 保持架的材料和热处理
    3.3 保持架的加工
        3.3.1 冲压保持架的加工
        3.3.2 车制保持架的加工
        3.3.3 车制保持架通用工序的工艺原则
        3.3.4 压铸保持架和注塑保持架的加工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体车制钢保持架加工技术
    4.1 钢保持架加工工艺的研究
        4.1.1 圆柱滚子轴承保持架兜孔的拉削
        4.1.2 球轴承保持架兜孔的钻铰削
    4.2 钢保持架加工刀具的研究
        4.2.1 刀具材料的研究改进
        4.2.2 刀具的表面处理
        4.2.3 刀具的结构改进
    4.3 加工设备和工装的研究
        4.3.1 加工设备的选择
        4.3.2 拉床工装的改进设计
        4.3.3 拉床润滑方式的改进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低碳耐热钢轴承套圈加工技术
    5.1 低碳耐热钢套圈车加工工艺的研究
        5.1.1 车加工工艺中关键技术难点
        5.1.2 车加工工艺的确定
    5.2 低碳耐热钢套圈磨加工工艺的研究
        5.2.1 磨加工工艺中关键技术难点
        5.2.2 磨加工工艺的确定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轴承试验
    6.1 检测钢保持架
    6.2 检测低碳耐热钢套圈
    6.3 试验轴承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6)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原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情况
        1.2.2 存在问题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流体分球机理的研究
    2.1 伯努利方程
        2.1.1 伯努利方程
        2.1.2 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
        2.1.3 伯努利方程的几何意义
        2.1.4 伯努利方程在流体分球中的应用
    2.2 全桥阻尼网络
        2.2.1 结构与特性
        2.2.2 串联与并联
        2.2.3 全桥阻尼网络在流体分球中的应用
    2.3 分球方案选择
        2.3.1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2.3.2 分球方案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滚珠在分球过程中的受力和运动分析
    3.1 滚珠在分球过程中的受力分析
    3.2 流体流动状态
        3.2.1 流层与湍流
        3.2.2 定常流动与非定常流动
    3.3 流体绕球流动与分球动力分析
        3.3.1 附面层的基本特征
        3.3.2 流体绕滚珠壁面流动分析
        3.3.3 滚珠推力的求解
        3.3.4 滚珠升力的求解
    3.4 滚珠在分球过程中的运动分析
        3.4.1 刚体绕定点转动的欧拉方程
        3.4.2 刚体对惯性中心的欧拉方程
        3.4.3 分球过程中滚珠运动的欧拉方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FLUENT 在均质分球流场中的应用及数值分析
    4.1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
        4.1.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4.1.2 计算流体力学的计算步骤
        4.1.3 几何模型创建
        4.1.4 流场的边界区域定义
        4.1.5 网格划分
    4.2 FLUENT 软件湍流模型的选择和应用
        4.2.1 湍流模型的类型
        4.2.2 大涡模拟(LES)
        4.2.3 Reynolds 平均法(RANS)
        4.2.4 标准k-ε两方程模型
        4.2.5 RNG k-ε模型
    4.3 滚珠近壁面流场的处理方法
    4.4 流体绕球流动数值模拟的控制方程
        4.4.1 基本假设
        4.4.2 质量守恒方程
        4.4.3 动量守恒方程
        4.4.4 能量守恒方程
    4.5 数值计算结果检验与分析
        4.5.1 分球迭代结果判断
        4.5.2 分球过程分析
    4.6 影响分球要素分析
        4.6.1 入口流速对分球的影响
        4.6.2 入口压力对分球的影响
        4.6.3 入口孔径对分球的影响
        4.6.4 出口孔径对分球的影响
        4.6.5 进出口孔位置对分球的影响
        4.6.6 其他参数对分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实验
    5.1 简易分球器的设计及实验分析
    5.2 分球器分球分析
    5.3 流体分球装置的改进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滚动轴承工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4 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现状
    1.5 滚动轴承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6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
    2.1 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内容
    2.2 系统模块划分与功能目标
    2.3 系统开发工具
    2.4 系统开发流程
    2.5 本章小结
3 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
    3.1 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过程
    3.2 Pro/Toolkit应用程序开发环境设置
    3.3 设计参数
    3.4 主参数设计
    3.5 内、外圈设计
    3.6 保持架设计
    3.7 铆钉选取
    3.8 本章小结
4 滚动轴承的赫兹接触分析
    4.1 接触问题的研究内容
    4.2 滚动轴承接触分析的基本知识
    4.3 接触应力和变形
    4.4 接触应力和变形的简化计算
    4.5 深沟球轴承的接触应力和变形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 ANSYS的滚动轴承接触分析
    5.1 接触问题特性
    5.2 ANSYS分析接触问题的过程
    5.3 球与板的接触
    5.4 球与滚道的接触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科研与发表论文情况

四、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精度金刚石工具磨床摆轴设计与有限元分析[D]. 古智祥. 大连理工大学, 2016(03)
  • [2]精密轴承球与保持架的摩擦特性研究[J]. 张涛,陈晓阳,姜绍娜,顾家铭.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5(04)
  • [3]基于Dynaform的微型轴承浪形保持架冲压成形工序仿真分析[J]. 刘玉霞,黄迪山,傅惠燕. 轴承, 2012(09)
  • [4]浪形轴承保持架正反面自动分离技术研究[D]. 牛杰. 山东科技大学, 2011(06)
  • [5]提高发动机主轴轴承寿命的研究[D]. 李迎丽.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02)
  • [6]滚珠轴承装配流体分球原理的研究[D]. 周卓军. 江南大学, 2009(05)
  • [7]滚动轴承参数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D]. 赵丹. 山东科技大学, 2008(02)
  • [8]浪形保持架冲压力图表[J]. 周庚生. 轴承, 1989(01)

标签:;  ;  ;  ;  ;  

波笼冲压力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