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砍断精神锁链 焕发革命青春(论文文献综述)
蔡志诚[1](2006)在《时间、记忆与想象的变奏 ——格非小说创作研究》文中指出审美在语境上是移动的,历史的回眸往往折射出辩证法的灵光。八十年代中后期,先锋小说的崛起一度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形式探索的“叙事革命”。先锋小说行进在语言形式之途,通往文学本身的叙事历险,不仅改写了当代小说以及文学本身的定义,而且提升了纯文学的内在品质与艺术标高,促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从创作到批评领域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转型。但长期以来,先锋小说一直佩戴批评家授予的形式主义徽章,“叙事革命”所产生的广泛深远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阐释,人们大都从纯文学审美自律的视域出发,对先锋小说的形式探索作单向度的解读,形式实验与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互动的关联常常被遮蔽悬置。事实上,“纯文学”的形式自律并非远离尘嚣的审美桃源,毋宁说它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迂回曲折地行使着批判与反抗的功能。 在这一重新审视先锋小说的文化意识形态视域里,本文选择格非这位具有浓厚先锋性的作家进行个案考察。格非是一位文体自觉意识很强的探索型作家,他的叙事历险不仅探测了当代汉语写作的可能性边界,而且其多样化的形式探索蕴涵着深厚的历史意蕴与存在之思。论述格非小说显然必须将其置放于先锋文化场域中进行讨论,格非的叙事历险正是以其为起点的,而且其创作历程本身也是先锋小说发展变迁的一种缩影。叙事中的时间塑形不仅是格非小说形式创新的主要手法,而且也为当代文学叙事提供了新的时空经验。记忆与梦幻是格非小说的核心母题,格非的小说是对遗忘的一种反抗,它一方面对历史的迷魅展开记忆的侦探,另一方面又对梦幻与现实之间的隐喻关系进行深刻地揭示。作为当代新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人物,格非书写了现代性回眸视野中的历史化和形式化乡村,他的历史叙事既是乡土的文化挽歌,又是一种现代性想象的历史可能,一种乡村、民间记忆与现代性想象交织的可能性现实。格非的城市书写,无论是春梦里的都市视景,还是对都市人精神谱系的分析,或者文明暮色中的知识人画像,以及飘扬在文化废墟上的欲望旗帜,它在偶然、荒诞与反讽的叙事情境里,刻绘了一幅现代性诊断的城市精神地图。时间与记忆,乡村与都市,历史与现实,组成格非小说这一审美多面体,它不仅是先锋小说世界里优雅奇幻的叙事晶体,而且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前沿领域的一座美学险峰。格非的小说创作以语言和形式为叙事的出发点,但其小说并非一个孤立封闭的形式
张志国[2](2009)在《《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新诗发展方向的一座分水岭、当代大陆诗坛上最引人瞩目的文化景观、一代乃至几代青年读者热情追捧的诗歌经典,朦胧诗自出现迄今已有30年。30年来,这一聚讼纷纭的话题,始终受到诗坛与学界的关注。然而与这种热议极不相称,在研究领域,有关朦胧诗的历史叙述存在严重缺陷。迄今为止尚未有一部系统的朦胧诗史专着,究其缘由,其中最难攻克的正是朦胧诗的发生问题。本文立足于丰富的原始资料,采取诗歌文体学与文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朦胧诗缘何发生、如何发生的问题作出系统而深入的剖析。朦胧诗的发生研究,必须以考察《今天》为原点。《今天》诗歌经历了生发、生变、生成三个历史时期,命运漂泊诗、戏剧对抗诗与日常生活诗三种诗歌形态。《今天》诗歌吸纳了古今中外思想与艺术资源,推动《今天》诗人建构起多元化的个体“自我”意识,促发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自觉。《今天》诗歌走向公共空间时,面对不同的发表语境,至少经历了三次形象重塑,终而被纳入国家“整一”意识形态的构建中。《今天》诗歌中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自我”观、个体受难不屈的怀疑求索意志、以“隐喻”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沉积下来,成为普遍认同的朦胧诗核心。朦胧诗潮的发生,是社会文化层面上“个体”意识与“整一”文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对话与争执的结果,在诗歌本体层面上是一场扞卫与冲破既定诗质格局的角力。在朦胧诗确立的过程中,求真求变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历史逻辑是基本前提,民间力量的崛起及重置诗坛权力格局的冲动是诗潮涌动的内在动因,官方场域的权力争执所带来的诗坛裂隙是诗潮涌现的渠道,而朦胧诗自身蕴涵的现代“自我”诗质与新异诗艺成为催生新的社会话语的对象,学院力量由此介入进来,以全新的话语阐释框架,依靠概念的逻辑力量,动摇了“权力话语”体制的美学合法性。学院与民间结盟开辟出与官方相区别的批评空间,民间与大学生读者广泛持久地传播朦胧诗的新话语,官方、学院、民间、商业市场与国际力量打造着“朦胧诗”的经典品牌,从而置换了整套诗歌话语体系,改变了中国当代诗歌的艺术背景。
陈国平[3](2015)在《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文中指出骆一禾、海子是当代杰出诗人,他们的死结束了诗歌的1980年代。论文以骆一禾的诗论和诗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当代诗学背景下考察其独立性和卓异品质,同时兼及骆一禾、海子诗歌的一些共性问题及其所牵涉的当代诗学问题。骆一禾是一位以诗人、诗论家和诗歌编辑的三重身份对中国当代诗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诗人,其诗论和诗作充满了对华夏文明新生的渴望,而兼具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诗人的精神成长体现了从一株青草到天路英雄的艰难历程,他从纯洁的少年心性,从水、植物和女性之美出发,一步步走向广阔的世界,最终完成于信仰性的“无因之爱”,从而使诗人的精神达到了“万般俱在”。在这一“天路”历程中,诗人主体的“辽阔胸怀”得以充分呈现,其诗歌世界的“壮烈风景”也得以逐一展开。海子的写作在诗歌视野、诗歌抱负上一开始受到骆一禾的引导,其原生的诗才又激励了骆一禾的诗歌写作。两位诗人在精神方面存在广泛的共源、共振和共鸣,在诗学观念上存在长期的互动,文本上也存在多方面的呼应、互通、互文的现象。然而,两人在个人气质、精神构造、价值取向、诗歌心象、写作方法论上也存在深刻差异,其创作也因之各有属于自身的得与失,既不能彼此混同,更不可互相覆盖和代替。事实上,正是骆一禾和海子之间的差异构成了其互动的基础和一个重要方面。骆一禾、海子的诗和诗论在1980年代的中国诗坛表现出独立、卓异的品质,同时体现了中国当代诗歌与现代性、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复杂紧张关系。一方面,他们以“拿来主义”精神广泛吸收西方现代诗歌的现代感性、现代技艺、语言意识和美学观念,另一方面又始终对“古典—现代—后现代”的线性文学史观抱怀疑态度,对后现代的“去中心”“碎片化”更取坚定批判态度,而力持浪漫主义的主体精神和生命意志,同时坚持诗歌对本土经验的表达。在古典与现代,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英雄精神与民主意识,世界视野与本土意识这些被人们普遍视为二元对立的命题上,两位诗人尤其是骆一禾都做了与众不同的思考,提供了充满辩证精神的回答,并最终圆融于“诗歌共时体”这一骆氏所发明的诗歌美学观念中。骆一禾、海子的这种思考不仅体现了其独立的反思精神,而且为当代诗歌走出上述二元对立的迷思提供了重要动力。
张炜[4](1986)在《古船》文中研究说明 第一章我们的土地上有过许多伟大的城墙。它们差不多和我们的历史一样古老。高筑墙,广积粮,被认为是上上之策。于是在黝黑的泥土上,在贫瘠的山岭上,就有了那么多崇高连绵的东西。每座城下都流过血,滋润出一簇簇青草。庄严的齐国长城西接
刘忠[5](2004)在《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文中指出基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审美”与“思想”的互动共生关系:文学既被动地感应、呈现着思想,也以其特殊方式主动地生成、建构着思想。论题从文学存在的经验事实入手,以问题研究的方式,全面梳理和描述“五四”以来对文学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观念的演进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同时也试着从历史意义和文本意义的双重视角,对它们的价值进行评估,以亟能为今后文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某些主动思考。 从“五四”到新时期,文学与思想的互动共生关系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五四”的启蒙之维。文学与思想的关系基本是“理念”先行式,多数作家是在思想大潮的刺激下走上文学道路,并把其化为作品主题与内容要素的。思想“文学化”是此一时期文学致思较为普遍的模式。文学思想的两大主题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启蒙思想的张扬,具体就创作实践来说,人学观念的确立使个体“小我”的觉醒与民族国家的“大我”承担并行不悖。围绕着文白、中西的话语论争结果是,白话取代了文言,西学胜于中学。在启蒙与救亡的关系选择上,知识分子走了一条从“个体”转向“大众”的道路。二、“五四”以后的革命叙事。由于整体危机的加剧,思想的重心由民众的个体启蒙转向社会的整体解决,对应于此,文学话语经历了一个由民粹主义、抗战动员到工农兵方向的过程。危机语境下的“革命”选择削弱了文学的人学内涵,单一的阶级性取代了人性的丰富性,英雄意绪随处可寻。三、“新时期”的精神逻辑。新时期,随着“文革”的结束,“五四”精神开始回归,“人”的命题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正当启蒙理性全面展开之际,后现代主义和市场经济开始介入启蒙话语的生产,造成了文化源的互相拆解。传统价值体系和部分解放区以来的思想资源面临现代理性的审视、剥离,而启蒙理性大幅运用和全面扩张带来技术崇拜,又遮蔽了个体情感的慰问与生命本体的安适,于是现代性反思、批判提到了议事日程。后现代主义的中心离散、深度削平、主体缺失等症候在为我们提供新的思维范式的同时,也给尚未深入开展的现代化带来耗散。不过,思想在对文学形成“理念”先导的同时,文学也以形式探索的负面效应,对思想报以冷漠,甚至造成文学与思想互动关系的阻断,当下的私人化庸常叙事、相对主义之风的日盛即是明证。
黎保荣[6](2009)在《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暴力叙事”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种审美现象,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还是巴金、老舍、沈从文等等,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暴力抗争与“尚武”倾向,以极其强烈的民族自强情绪,深刻地表达了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在“弃医从文”理想幻灭之后,进而追求“弃文尚武”(轻文重武)的政治启蒙理想和功利主义心态。尤其是随着民族矛盾的日益加深,“暴力叙事”更被赋予了全民族思想、政治启蒙的合理价值,最终获得了现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合法地位。因此,本论文的实际研究意义,就是要将客观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全过程的暴力叙事现象,与民族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相结合,以求深刻地揭示暴力叙事与思想启蒙之间的辨证关系,探讨中国文学现代性价值观的获取方式与民族情感。本论文注重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尚武”思想的历史因子,与此同时,也注重分析东洋留学生对日本近代“尚武”文化的积极引进,以及东洋“尚武”文化对于中国现代文学与思想启蒙的巨大历史推动作用。本文突破过去只着重单一文化影响的研究模式,辩证、深入分析中日“尚武”文化是如何共存而有所侧重地分别影响不同阶段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暴力叙事:它呈现出一条相对清晰的线索,整体上是现象(日本)与本质(中国传统)的关系,过程分别是日本浪潮与中国传统暗涌(晚清、五四),日本表象与回归传统(三十年代,如左翼、新感觉派、准左翼作家、沈从文等),以及传统主流与多样资源(四十年代);并且进而充分论述中国现代文学暴力叙事在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过程中的现实意义与潜在影响。总之,本论文具有角度新(暴力叙事)、中心新(暴力与启蒙)、线索新(中日尚武文化精神)、史料新和分析新等特点。
苏叔阳[7](1984)在《故土》文中研究表明苏叔阳的长篇力作《故土》,是一部深沉、厚实、感人而又有个人风格的好作品。这个发生在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医院里的生活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体制改革中的艰巨复杂的斗争,描绘了当代人爱情生活的色彩斑斓的画卷,高唱了一曲动人肺腑的爱国主义之歌。小说给人的启迪是大的,其韵味也是独特的。
赵方杜[8](2010)在《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文中提出身体,是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同时,身体也是我们存在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然而,长期以来,身体却被归属为医学、生物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理所当然的研究对象,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则一直处于“缺席”的地位,真可谓“视而不见,存而不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身体才逐渐被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问题化”,这不仅出现在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艺术等学科,也出现在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文化研究等领域,形成了名目繁多的研究科目与持续至今的身体研究热潮。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深度访谈法,以川北剑县为例,通过对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国家权力对身体的规训研究,分析这种规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探寻在社会进程中如何做到理解人和尊重人,进而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西方与中国的身体研究分别进行了文献综述。并认为,这些研究为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规训研究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微观素材和分析框架。但也存在理论与实证研究上的不足,为本研究提供了深入探讨的空间。第二章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身体社会学理论和福柯的规训理论的发展脉络、理论逻辑及其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随后三章则开始论述中国现代性进程中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身体规训状况,每一章都分别从具体时代的身体观念、国家的制度设置、日常生活中的规训表现等方面加以分析。第三章污名与改造,论述了清末民国以来的现代性启蒙时期的身体规训。在“东亚病夫”这种污名化的身体观下,人们把“改造人作为改造一切的基础”,并通过培育新民、妇女解放运动、重视体育、军事训练、新生活运动等身体改造工程,试图塑造出强壮的身体,进而实现“保种强国”的目的。第四章革命与动员,论述了新中国初期在现代性初步探索阶段的身体规训。在革命化身体观的指引下,国家权力最大限度的动员和使用身体资源实现国家的价值理性目标。并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身体组织与动员、革命氛围中的身体政治学、集体社会中身体规训的日常形态等方面加以阐述。第五章世俗与消费,则关注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性全面建设时期的身体规训。市场经济和工具理性的逻辑在社会生活中取代了传统的国家权威和价值理性的地位,使得以往附着在身体上的革命、神圣、崇高、伟大等一系列政治符码都趋于消解,更多的被赋予了现实生活的内容,形成了世俗化的身体观。并从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国家与个人、时间空间与身体、消费主义与身体等方面展开论述。第六章回顾与反思,回顾了西方现代性历程中的理性、自由和身体,反观和省视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身体规训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即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的使命化与工具化,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的自主化、欲望化与商品化。通过前面的考察和研究,本文的结论是:在中国现代性的进程中,国家权力对身体的规训总体上由直接规训转向间接规训,由显性规训转向隐性规训;这个身体规训的转变过程,使得个体在获得自由、解放的同时,也面临被不断“异化”和“殖民”的境地;这也是人作为主体逐渐消逝的过程,应当培养人的主体性,构建具有自主性的身体,从而实现马克思所谓的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与既有研究相比,本文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以下两点:在理论研究上,对身体社会学的发展脉络、理论逻辑和意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推动了对社会理论的认识与发展。具体而言,明确划分了身体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将身体研究概括为结构模式和行动模式两种理论模式;认为身体问题隐喻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个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关注身体问题的实质是试图把人从现代理性的霸权下解救出来,达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在实践研究上,考察了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国家权力与身体之间的动态规训关系,为研究中国社会变迁提供了一种身体规训的分析框架。发现在中国的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表现出使命化和工具化的倾向;在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表现出自主化、欲望化、商品化和符号化倾向。而且,人们并不是身体规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在特定的场域中采取各种策略,来或明或暗地表达他们对这种规训的抗拒。
张炜[9](1995)在《家族——你在高原》文中提出 第一章我们家从古至今就爱交往一些有趣的人。这些人今天看不仅是可爱,而且还可疑;大概是他们害了我们。当一场场麻烦——包括战争——过去了,有些人升了,成了,走了,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英雄;而我们家的人既没有刻到碑上,也没有记到书上,反而经受了数不清的屈辱。这真不公平。家里的老人在世时,天天盼着下一辈出一个有志气的人,比如说他能在多年磨难之后挺起来,出去找找公道,为全家讨回清白。这只是个愿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不是没人试过,而是多次试过,不行。我从很小起就知道,要实现这个愿望有多么难。但我牢牢记住了。后来我按照家里老人说的,走了很多地方,找了很多人。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时间让我进一步明白了,要做成一件事到底有多么难。由于总也做不成,后来反而不再焦思如焚了。我在想:我的愤恨和奔波到头来不过是求个结论,
金华[10](2017)在《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文中提出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选择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这一课题,将中国从近代至当下的女性诗歌作为一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整体,综合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文化学、社会历史学等方法,梳理阐释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历程,探索和总结女性诗歌女性意识演变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展现出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之所以能够承载并表现女性意识诉求,是诗歌的特质和诗歌的“性别”呈现特点所决定的。诗歌作为人类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其艺术精神所体现的通过诗的思维、语言的生命律动去表达人的生存体验的特质,就是人的最本真的内在情感的抒发,是神话精神的实质。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虽无“性别”区分之说,但因吟咏者性别的不同,确实存有“性别”特征,并且其源自的注重表现与形式的诗的思维和注重情感表达的语言逻辑,也较其他文学文体更利于“性别”的呈现。因此,作为表现女性追求自由与解放的生存体验和意识诉求的艺术形式,女性诗歌所体现的就是反抗女性意识被社会政治与伦理文化层层压抑的非本真化的生存体验,是女性意识一旦觉醒后对消泯性别差异的本真化的生存体验的追索,是追求人的解放与自由的本真生存的神话精神的体现。为明晰本文的论述,本文对女性意识和女性诗歌的概念内涵作了界定和阐释。本文所指的女性意识,是指女性对于自身作为女人在历史与文化传承意义上的心理层面及生命体认方面的一种价值体验与认知,体现为性别意识、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具有相互包涵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女性争取自由与解放的现代性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我认知的程度,使得对这三个层面的诉求,表现出历史阶段性的侧重。本文所称的女性诗歌,是指发端于“五四”时期的能够展示女性意识由觉醒、抗争到认知、体悟、张扬等演变过程的,体现女性文化及女性意识独有特点的诗歌文本,其核心是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追求实现女性自身的生命价值。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艺术地展现了中国女性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现代性进程。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是与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的,这也是文学时代性特征使然。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与规训,使得中国女性难以像西方妇女通过女权运动那样自己走上争取自身解放与平等的道路,她们唤醒自身的女性意识,必然要借助于时代的社会变革与文化思潮对传统的反叛与解构。从诗歌的历史传承看,中国古代社会以宗法观念为核心的父权文化特质,以及由父权文化所形成的道德伦理秩序对女性的“规训”,使得古代女性诗人的文本作品必然表现“春闺秋怨”的主题。即便有李清照这样杰出的女性诗人,其女性“自我”的表现还是停留在女性的情感层面,而非女性意识的诉求。晚清时期以戊戌变法所引领的时代变革,催生了以秋瑾为代表的近代女性诗人冲破“规训”的侠唱,实现了近代女性诗人文本中女性意识的初显。当社会历史发展到尊重并解放“人的意识”的阶段,便必然带来女性意识的真正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的女权运动交互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促进剂。当新文化运动所开启的反封建、反传统思潮与西方追求男女平等的女权运动思潮相融合,使得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成为了思想启蒙的时代,尊重女性、呼唤平等、追求自由,一时成为时代的强音。冰心、石评梅、林徽因等等女性诗人,将觉醒的女性意识注入到她们的诗歌文本中,母爱情怀、爱情主题、个性自由等等凸显女性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的文本主题一时成为她们的表现主旨,实现了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虽然现代女性诗歌因受到时代社会政治、文化的制约,所承载的还是初步自觉的女性意识,并不完整而深刻,但这种觉醒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同时,现代女性诗歌在诗歌的语言、结构及表现形式上,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是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极为深重。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的民族救亡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为文学与诗歌提出了“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以丁玲、杨刚等为代表的女性作家和诗人便在她们的诗歌文本中开启了女性“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诗歌主题尽显时代的政治抒怀;建国后的十七年,中国妇女的“跃进式”解放和文艺为政治服务思想的确立,使女性诗歌开始了政治代言式的文本创作。在这样的政治主导时代,女性的“主体意识”变奏凸显,性别差异被政治消泯,女性的自我意识和性别意识也自然地被遮蔽,女性诗歌在诗歌的审美艺术性上自然也就难有作为,至少在艺术成就上,这一时期的女性诗歌可以说处于低谷期。时代变革和文化思潮的冲击对女性诗歌和女性意识诉求的影响在新时期又一次显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催生了当代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绽放。“朦胧诗”的代表人物舒婷是女性诗歌从政治主导向为“我”而歌的一个转折和新的开始,由此,以王小妮、傅天琳、伊蕾等为代表的女性诗人在八十年代呈现出了彰显女性自我意识诗歌文本创作的“井喷”现象,这也是对文学主体性的强有力的呼唤,是对“人”的主体性复兴的欢歌。至九十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女性诗歌相遇,使得以翟永明的“黑夜意识”和唐亚平的“黑色意识”为代表的女性主义诗歌开始了“后诗潮”的个性化展现,性别意识逐渐强化。新时期和“后诗潮”时期,“自我”的寻找与建构成为女性诗歌的核心主题,在艺术追求上开始体现明显区别于男性的女性诗歌语言和结构模式,并逐渐达到自觉的、有意识的女性诗歌创作的高峰。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使得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走过了由迷失到重构的调整过程。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等世俗文化的冲击,深层次地影响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与建构。“崇高”价值观的“退场”,女性意识特别是承自八九十年代至为高扬的自我意识自然面临茫然无措的境况,女性诗歌所展现的女性自我也必然处于迷失状态。之后,因对西方“身体写作”概念的“误读”,女性诗歌也一度进入了文本创作的审美误区。迷失过后,女性诗歌的表现主题再次发生了改变,对人性本质的拷问、对人的自身生命潜在状态的发掘以及非理性的生命景观的描述,使得女性诗歌开始了超越性别的自我重构之旅。从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历程看,其发展演变既有时代政治、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也有诗人本身和诗歌本身内在规律与规则等内部因素所起的作用。现当代女性诗歌确实取得了堪与男性诗歌比肩的艺术成就,但也存在着因各种外部因素影响发展不平衡、自身整体缺乏诗学理论观照以及诗歌语言结构艺术表现缺乏独创性等缺憾。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的发展历程真实地呈现了女性诗人寻找与建构女性诗歌自身语言体系乃至女性文化的过程,真实地展现了中国女性追求自由解放的现代性进程,女性诗歌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二、砍断精神锁链 焕发革命青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砍断精神锁链 焕发革命青春(论文提纲范文)
(1)时间、记忆与想象的变奏 ——格非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格非与当代先锋小说 |
第2章 先锋文化场域中的格非 |
2.1 “先锋”的谱系 |
2.2 纯文学与先锋性:描述与考察 |
2.3 叙事的历险:格非的创作历程 |
第3章 时间与叙事 |
3.1 叙事时间 |
3.2 叙事中的时间塑形 |
3.3 追述与预述 |
3.4 时间与历史的诡计 |
第4章 记忆与梦幻 |
4.1 历史迷魅与记忆的侦探:以《追忆乌攸先生》为起点 |
4.2 性、梦幻与感觉的密码:《褐色鸟群》的“叙述迷宫” |
4.3 梦的玄学:《锦瑟》 |
第5章 乡村、历史想象与现代性的回眸 |
5.1 乡村叙事:形式与历史 |
5.2 乡村意象:风景、意境与历史的诗意栖居 |
5.3 民间记忆与历史想象:以格非的“民国叙事”为个案 |
第6章 城市的精神地图 |
6.1 城市与现代性体验 |
6.2 城市想象:春梦里的“都市”倒影 |
6.3 疯癫与异化:精神分析的谱系 |
6.4 “欲望的旗帜”:文明暮色中的知识人画像 |
第7章 文化转向与叙事转型 |
7.1 先锋小说的叙事转型 |
7.2 文化转向与语言转换 |
7.3 “文”、雅与当代汉语写作:《人面桃花》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2)《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导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提出 |
上编 |
第一章 《今天》的诗歌构型与编选逻辑 |
第一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一) |
一 创刊号:"温情"与"冷峻"的双重世界 |
二 第二期:历史回溯与日常生活 |
三 诗歌专刊:个体悼亡与民族象征 |
第二节 构型方式与作品呈现(二) |
一 四至六期:艺术传承与创新危机 |
二 诗歌专号:青春新生与原初开创 |
三 第九期与"文学资料":剥离诗学与明暗并存 |
第三节 刊物设计与个人诗集 |
一 个人诗集与美术设计 |
二 发表语境与作为策略的时间标注 |
结语 编选逻辑、场域占位与诗学演变 |
第二章 《今天》的诗歌家族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诗歌家族、生命体验与内在真实 |
第二节 命运漂泊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发 |
第三节 戏剧对抗诗与《今天》诗歌的生变 |
一 话语体系的反叛与"自我"的裂变 |
二 意象色彩的革命与"自我"的反抗 |
第四节 日常生活诗与《今天》诗歌的生成 |
结语 诗歌家族、自我建构与艺术演变 |
第三章 《今天》的精神启蒙与艺术谱系 |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文艺资源 |
一 哈耶克的整体颠覆:"通向奴役的道路" |
二 共产主义运动与制度的反思:从"被背叛了的革命"到"新阶级" |
三 存在主义、人道主义与艺术资源 |
第二节 中国新诗传统与翻译体诗歌 |
一 《今天》诗歌的生发与"浪漫/象征"传统 |
二 《今天》诗歌的生变与"戏剧化"传统 |
三 《今天》诗歌的生成与"现实/理想"传统 |
第三节 《今天》诗歌的修改与现代美术 |
一 从《巴黎公社》到《回答》:印象主义与表现主义绘画 |
二 "读画诗"《风景画》:《今天》杂志的开篇诗作 |
下编 |
第四章 《今天》的诞生与传播空间的生成 |
第一节 场域的裂隙与《今天》传播空间的搭建 |
一 《启蒙》的出场与《今天》的入场 |
二 《今天》的传播与公共空间的开辟 |
第二节 大学场的积极介入与《这一代》的大学生诗歌 |
第三节 官方诗坛的迎拒轨导与学院派的崛起力争 |
一 《安徽文学》:树立典范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 |
二 《福建文艺》:以舒婷为靶子的"关于新诗创作问题的讨论" |
三 《星星》:以艺术民主推介"新星"的"诗坛新一代" |
四 《诗刊》:寻求沟通的《新人新作小辑》与"青春诗会" |
第四节 轨导的多副面孔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
一 公刘的位置、标准与责任 |
二 艾青的忧虑、坚守与恩怨 |
三 《上海文学》:精神文明建设与《今天》诗人的表态 |
第五章 《今天》诗歌的阅读与朦胧诗的发生 |
第一节 《今天》的读者类型、趣味区隔与阅读方式 |
第二节 公开诗坛:朦胧诗概念的历史构成与确立 |
一 "引导"论读者与"朦胧"的印象 |
二 "崛起"论读者与"朦胧诗潮/新诗潮" |
三 批评视点的转移与"朦胧体诗" |
第三节 诗歌家族与朦胧体诗的类型 |
一 思辨体小诗:智力的游戏与晦涩 |
二 梦幻诗:朦胧的意识与晦涩 |
三 朦胧的表达方式:隐喻、含蓄与晦涩 |
(一) 语法惯例与语法晦涩 |
(二) 变形失真与意象晦涩 |
(三) 整体统一与结构晦涩 |
第六章 《今天》诗歌合法化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
第一节 《今天》诗歌合法化进程与评奖制度 |
一 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社与全国评奖制度 |
二 《星星》诗刊与"星星诗歌创作奖" |
第二节 朦胧诗经典化:诗歌选集与文学史书写 |
一 出版社、学院与诗歌选集的命名 |
二 大学课程、科研机构与文学史书写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今天》书刊目录 |
二 《今天》书刊图片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1.2 文献资料和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骆一禾、海子着述发表、出版情况 |
1.2.2 骆一禾、海子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第2章 突围与超越:骆一禾的诗论与朦胧诗、第三代诗歌 |
2.1 骆一禾诗论的当代诗学背景 |
2.2 诗“乃是创世的?是?字”:文明视野下的诗歌本体论 |
2.3 生命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创作论 |
2.4 诗的自明:骆一禾的诗歌批评论 |
2.5 语言、存在、生命的合一:骆一禾的诗歌语言观 |
2.5.1 中国当代诗歌的语言觉醒运动 |
2.5.2 骆一禾的语言观:语言、存在、生命的合抱与合一 |
2.5.3 燃烧:语言向诗的转化 |
2.5.4 “博大生命”:骆一禾诗学的灵魂 |
第3章 骆一禾诗歌的神性主题与当代诗歌的日常化运动 |
3.1 “天人的圣诉”:背向前人也背向后人 |
3.2 “神的文字与我们垂直” |
3.3 “你是才慧的青草” |
3.4 无因之爱与必要之恶 |
第4章 骆一禾诗歌的时间主题与当代诗歌的历史视野 |
4.1 “房间里的风景”“冷风景”与“壮烈风景” |
4.2 “三种时间澎湃而来” |
4.3 “在辽阔的中国醒来” |
4.4 “黄昏里总有什么东西在死亡” |
4.5 文明视野下的当代风景 |
第5章 骆一禾的“大诗”与江河杨炼的“现代史诗” |
5.1 “智力的空间”与“博大生命” |
5.2 “故我的血流穿了世界”:《世界的血》研究 |
5.3 “与一切而至万灵”:《大海》研究 |
5.4 听觉的欢乐:骆一禾长诗的音乐性 |
第6章 比较视野中的骆一禾、海子与当代诗歌批评 |
6.1 当代诗歌批评中的骆一禾与海子 |
6.2 骆一禾、海子诗歌的共生与互文 |
6.3 大相径庭的气质、个性和写作取向 |
6.4 日神与酒神:迥然有别的写作方法论 |
第7章 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与当代诗歌的意象问题 |
7.1 当代诗歌中的意象问题 |
7.2 一样意象两样情怀: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一 |
7.2.1 农耕意象:两殊的审美意趣和价值关怀 |
7.2.2 太阳意象:悬殊的自我镜像 |
7.2.3 暴力意象:迥异的价值负载 |
7.2.4 身体意象:一个“身体”两条心 |
7.3 情理殊途的对立性意象:骆一禾、海子诗歌意象比较之二 |
7.3.1 晨与夜:一日分两造 |
7.3.2 大海与天空:最遥远的镜子 |
7.3.3 血与石头:生与死的对质 |
第8章 结论: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评价问题 |
8.1 “所有道路和血液都要被洗涤” |
8.2 圣书上卷与圣书下卷 |
8.3 骆一禾、海子诗歌成就的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骆一禾、海子年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文学与思想的相互生成与建构 |
一、 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史形态 |
二、 文学史演进中的理念先行与思想附加 |
三、 文学与思想的相互生成与建构 |
第一辑 “五四”的启蒙之维 |
第一章 民族精神的重建与启蒙思想的高扬 |
第一节 民族精神谱系的续接 |
第二节 “他者偶像”的颠覆与“自我权威”的确立 |
第三节 民主、科学观念的呈现与想象 |
第四节 启蒙思想与民族精神的契合与错位 |
第二章 新文学空间的开创 |
第一节 白话话语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自由主义思潮与人的文学观念 |
第三节 启蒙主义的理性认同与现实展开 |
第三章 并非最后的最后觉悟 |
第一节 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与形象抒写 |
第二节 转变中的心灵:从“个体”走向“大众” |
第三节 从思想的狂人到行动的战士 |
第二辑 “五四”以后的革命叙事 |
第四章 民粹主义与工农兵方向 |
第一节 民粹主义:一个与启蒙主义相对立的话题 |
第二节 劳工神圣:到农村去、到民间去 |
第三节 与工农兵结合的祈愿:从信念到精神 |
第四节 启蒙角色转换与主流话语生产 |
第五章 集体主义对个体经验的征询与召唤 |
第一节 新生活、新人物、新秩序的君临 |
第二节 集体主义对个体经验的征询与召唤 |
第三节 权威透视下的英雄意绪 |
第四节 知识的贫困化与主体精神的丧失 |
第六章 红色革命的乌托邦化与经典化 |
第一节 对权威主义想象的呼应 |
第二节 主体自我的“精神”受难 |
第三节 样板戏文学的审美效应与乌托邦文化 |
第七章 文艺大众化、民族化的符号意义 |
第一节 在启蒙与革命、传统与现代之间 |
第二节 大众化、民族化语境下的人性写作 |
第三节 启蒙与革命之间的艰难选择 |
第三辑 “新时期”的精神逻辑 |
第八章 新时期精神逻辑的运演 |
第一节 暗夜中的篝火:“文革”期间的地下诗歌写作 |
第二节 主体意识的觉醒:朦胧诗的思想“照亮” |
第三节 先锋是什么:实验诗与诗歌中的行为主义 |
第四节 告别·知识分子·纯诗·叙事性 |
第九章 作家主体的精神历程——以历史题材小说为例 |
第一节 历史小说:政治激情与人格信仰 |
第二节 新历史小说:现实迷惘与精神无奈的感喟 |
第三节 社会批判·自我批判·自我放逐 |
第四节 忧患意识与游戏心理 |
第十章 新时期文学的存在形态分析 |
第一节 浪漫主义及其走向 |
第二节 无处不在的诗学论争 |
第三节 八九十年代文学形态比较 |
主要参考文献 |
(6)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分类与内涵 |
第二节 暴力与启蒙的关系梳理 |
第三节 研究综述、重点与新意 |
绪论注释 |
第一章 晚清时期的尚武倾向与暴力启蒙 |
第一节 中日文化的"尚武"倾向 |
第二节 晚清学人的"尚武"思想 |
第三节 晚清文学的"尚武"类型 |
第一章注释 |
第二章 五四时期:东洋文化对新文学的影响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学作家与东洋文化背景 |
第二节 鲁迅的"暴力"呐喊与暴力启蒙 |
第三节 郭沫若等作家的暴力思想与表现 |
第二章注释 |
第三章 三十年代:暴力叙事的政治艺术想象 |
第一节 日本表象与回归传统——左翼、新感觉派的暴力想象 |
第二节 准左翼作家的暴力叙事 |
第三节 沈从文的暴力书写 |
第三章注释 |
第四章 四十年代:暴力叙事的民族战斗激情 |
第一节 四十年代暴力叙事的精神资源与思维模式 |
第二节 国统区文学与解放区文学的战争暴力建构 |
第三节 战争背景之下的精神暴力与政治暴力形态 |
第四章注释 |
结语 |
结语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理论意义 |
1.1.3 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述评 |
1.2.1 西方学者的身体研究 |
1.2.2 中国的身体研究 |
1.2.3 规训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概念、方法与框架 |
1.3.1 概念说明 |
1.3.2 方法与框架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二章 身体与社会:社会理论中的身体与身体规训 |
第一节 社会理论中的身体 |
2.1.1 身体社会学产生的原因 |
2.1.2 身体研究的两种理论模式 |
2.1.3 身体社会学与社会生物学 |
2.1.4 身体社会学的意义与展望 |
第二节 福柯的规训理论 |
2.2.1 规训的产生 |
2.2.2 规训的"微观技术" |
2.2.3 规训的宏观手段 |
2.2.4 规训的后果 |
2.2.5 简评 |
2.2.6 身体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功能 |
第三章 污名与改造:现代性启蒙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污名化的身体观 |
3.1.1 "污名"的涵义 |
3.1.2 身体的污名化 |
3.1.3 身体隐喻 |
第二节 "改造人作为改造一切的基础" |
3.2.1 培育新民:权力—知识—身体 |
3.2.2 妇女解放运动:对女性身体的开发 |
3.2.3 重视体育:强身以救国 |
第三节 战争与身体 |
3.3.1 军国民教育与军事训练 |
3.3.2 保甲重建与"抓壮丁" |
3.3.3 革命队伍中的身体规训 |
第四节 日常生活中的身体 |
3.4.1 "新生活运动":从传统的身体到现代的身体 |
3.4.2 军事体育与革命动员下的身体 |
第四章 革命与动员:现代性初步探索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革命化的身体观 |
4.1.1 革命化身体观的意涵 |
4.1.2 革命化身体观的体现:教育场域中的身体塑造 |
第二节 全能主义政治中的身体组织与动员 |
4.2.1 初期的组织与动员:农民协会与土地改革 |
4.2.2 集体社会的形成:人民公社 |
4.2.3 弱者的反抗 |
第三节 革命氛围中的身体政治学 |
4.3.1 "社教运动":思想改造 |
4.3.2 "阴阳头":头发与政治 |
4.3.3 "军便服":衣服与政治 |
第四节 集体社会中身体规训的日常形态 |
4.4.1 "爱国卫生运动":医学话语中的身体 |
4.4.2 日常劳作的身体 |
4.4.3 文化娱乐中的身体 |
第五章 "世俗"与解放:现代性全面建设时期的身体规训 |
第一节 "世俗化"的身体观 |
5.1.1 "世俗化"的涵义 |
5.1.2 "世俗化"的身体观 |
5.1.3 新时期的教育话语对身体的塑造 |
第二节 后全能主义政治中的国家与个人 |
5.2.1 人民公社的解体 |
5.2.2 "乡政村治"格局的形成 |
5.2.3 新时期国家与个人的关系 |
第三节 时间、空间与身体 |
5.3.1 社会学视野中的时间与空间 |
5.3.2 钟点时间中的身体 |
5.3.3 社会空间中的身体 |
第四节 消费主义与身体 |
5.4.1 消费主义:源起与理论阐释 |
5.4.2 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 |
5.4.3 身体规训的策略与思考 |
第六章 回顾与反思: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
第一节 西方现代性历程中的理性、自由与身体 |
6.1.1 西方社会思想中的理性与身体 |
6.1.2 社会理论中的现代性与身体 |
6.1.3 福柯论理性、自由与身体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规训 |
6.2.1 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身体的使命化与工具化 |
6.2.2 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身体的自主化、欲望化与商品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概述 |
1.2.1 关于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 |
1.2.2 关于女性诗歌的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第2章 谁在歌唱:女性诗歌与女性意识的内涵阐释 |
2.1 诗歌与诗歌的“性别”呈现 |
2.1.1 诗歌与诗歌的“特质” |
2.1.2 语言、思与神话:诗歌的艺术精神 |
2.1.3 性别差异的诗歌表现 |
2.2 女性意识及女性意识觉醒的开放性走向 |
2.2.1 何谓女性意识 |
2.2.2 女性意识觉醒及阶段性发展 |
2.3 女性意识在女性诗歌中的呈现 |
2.3.1 女性文学与女性诗歌 |
2.3.2 中国女性诗歌对女性意识的承载 |
第3章 破“规”而歌:近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初显 |
3.1 “春闺秋怨”:古代女诗人在“规训”中的吟诵 |
3.1.1 “春闺秋怨”得以形成的传统文化的“规训”力量 |
3.1.2 中国古代女诗人“春闺秋怨”的诗歌吟唱 |
3.1.3 “春闺秋怨”中隐含的女性自我声音 |
3.2 叛逆与解构:近代女性诗歌冲破“规训”的侠唱 |
3.2.1 时代变革,诗歌呈新 |
3.2.2 秋瑾:女性意识吟唱的先驱者 |
第4章 为“人”而歌: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觉醒的群体性展扬 |
4.1 觉醒的促进剂:新文化运动与女权运动 |
4.2 思想启蒙时代的女性放歌 |
4.2.1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群像素描 |
4.2.2 为“人”而歌的女性诗歌的经典展示 |
4.3 现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5章 为“政”而歌: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的变奏凸显 |
5.1 1940 年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的时代呈现 |
5.1.1 抗战爆发与文学“救亡图存”的功能指向 |
5.1.2 女性诗歌的时代政治抒怀 |
5.2 “十七年”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政治化表述 |
5.2.1 妇女“跃进式”解放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确立 |
5.2.2 女性诗歌的政治代言式创作 |
5.3 政治主导时代女性诗歌女性“主体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6章 为“我”而歌:新时期及后诗潮的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彰显 |
6.1 重塑自我:新时期女性诗歌女性自我意识的绽放 |
6.1.1 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思想解放浪潮 |
6.1.2 舒婷的价值:一个转折和一个开始 |
6.1.3 为“我”而歌的女性诗歌创作“井喷”现象 |
6.2 凸显自我:1990年代后现代诗潮女性主义诗歌涌现 |
6.2.1 西方女性主义思潮与诗歌相遇 |
6.2.2 后现代诗潮的女性主义诗歌的个性化表现 |
6.3 新时期及后诗潮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7章 谁还歌唱: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的迷失与重构 |
7.1 新世纪文化现象的多元化呈现 |
7.2 新世纪女性诗歌自我意识的迷失、误读与重构 |
7.2.1 价值退场,自我迷失 |
7.2.2 “身体写作”,自我误读 |
7.2.3 超越性别,自我重构 |
7.3 新世纪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特征阐释 |
第8章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综述与分析 |
8.1 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纵向描述 |
8.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原因分析 |
8.2.1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外部原因分析 |
8.2.2 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嬗变的内部原因分析 |
结语:女性诗歌向何处去 |
附录:本论文所选诗歌的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砍断精神锁链 焕发革命青春(论文参考文献)
- [1]时间、记忆与想象的变奏 ——格非小说创作研究[D]. 蔡志诚.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2]《今天》与朦胧诗的发生[D]. 张志国. 暨南大学, 2009(02)
- [3]诗歌共时体的构建 ——当代诗学视野下的骆一禾海子研究[D]. 陈国平. 清华大学, 2015(07)
- [4]古船[J]. 张炜. 当代, 1986(05)
- [5]思想史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D]. 刘忠.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暴力与启蒙 ——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D]. 黎保荣. 暨南大学, 2009(09)
- [7]故土[J]. 苏叔阳. 当代, 1984(01)
- [8]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 ——以川北剑县为例[D]. 赵方杜. 南开大学, 2010(07)
- [9]家族——你在高原[J]. 张炜. 当代, 1995(05)
- [10]中国现当代女性诗歌女性意识诉求的嬗变[D]. 金华. 辽宁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