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所走的路看陆智深性格的发展变化

从他所走的路看陆智深性格的发展变化

一、从鲁智深所走的道路看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钟闻[1](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指出

钟闻[2](2020)在《《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文中指出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1."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水浒争鸣》案头语(《水浒争鸣》编委会)2.《水浒》的真人真事(王利器)3.修绠山房梓《宣和遗事》跋(周绍良)4.《水浒传》与《宣和遗事》——口头文学所奠定的《水浒》基础之一(高明阁)

于淑瑶[3](2020)在《高中小说教学设置课堂问题策略研究 ——以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小说阅读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设置合理的课堂问题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和途径。那么,如何合理出色地设置问题?黄厚江、李镇西和王开东等三位名师分别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其中,黄厚江在“本色语文”理论的指导下,倡导要“还语文课堂本色”、要“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为此其问题设置策略是;立足小说的文本,结合学生的实际,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知识与人文精神的双重培养;李镇西坚持“民主教育”理论,强调在教育中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其问题设置重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解读,尊重学生的观点,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而王开东则在“深度语文”理念的视域下强调对文本的深度解读,问题设置的原则和策略主要是强化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层的训练。通过对三位名师小说教学问题设置的策略进行比较研究,就会发现三位名师在设置问题时都强调紧密结合小说文本、关注学生实际、重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但不同的,黄厚江更注重在阅读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李镇西则鼓励学生自主质疑,王开东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三位名师关于小说教学问题设置的实践与探索,对当下小说阅读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小说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语文能力,夯实核心素养的根基,无疑是有示范意义的,值得借鉴。当然,教无定法,教学从来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一劳永逸的良方,高中小说教学的改革永远在路上。

谢荣翔[4](2019)在《《水浒传》宋江形象源流演变》文中指出《水浒传》是一部伟大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对水浒人物的传神刻画。在水浒人物系列中,宋江无疑是最核心的领导人物,但宋江这一形象的塑造却并非由作者独立完成,而是经过了几代民间艺人、文人作家的加工填补之后才逐渐定型。在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他是北宋末年一支农民起义军的领导人物。后来随着说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宋江就从历史人物变成了文学形象。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宋江的形象更接近历史原型,武艺超群,略有才识。到了元代,表现水浒人物的主要文学样式是杂剧。元代杂剧中并没有以宋江为主人公的作品,然而宋江的梁山领袖形象已经树立起来。尽管他还没有摆脱盗跖式人物的设定,但他热爱梁山,受百姓拥戴,替天行道,为民伸冤。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蓬勃发展,宋江的形象也随着《水浒传》的问世而更加丰满立体。另外,受小说影响,以《水浒传》为题材的戏曲更是层出叠现,丰富多彩,而且《水浒传》问世后,它的续、补、改、仿的作品也数不胜数,可见《水浒传》对后世戏曲、小说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些戏曲和续、补、改、仿的水浒作品中,作者在宋江形象的塑造上既有保留也有新的拓展,甚至还有颠覆性的重构,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宋江形象。

王春月[5](2016)在《《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浒传》作为四大名着之一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替天行道精神是全书的核心思想,小说对此进行了精彩的展示,而1998年央视版电视剧和2011年新版电视剧在改编中却出现了偏差。第一章首先对不同文本精神内涵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替天行道是小说中蕴含的深刻精神内涵,它与侠义精神一脉相承又存在矛盾,正是替天行道包含的矛盾使得水浒故事更加具有张力,进而显示出小说精神内涵的丰富性。电视剧因为深受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而误入只重言情和武打的歧途,弱化了替天行道的精神。不同的精神内涵是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结局表现出来的。第二章选取《水浒传》中宋江、鲁智深、潘金莲等三个创作者着力甚多且在文本变迁中改变程度巨大的角色进行探讨,发现《水浒传》中作者苦心塑造的宋江这个矛盾形象,被1998年版电视剧塑造得几乎一无是处,一位受争议的人物顿时成了彻底被厌恶的对象。2011年新版电视剧恰恰与其相反,它几乎避开了宋江所有的缺点,把他塑造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英雄人物形象。鲁智深作为受读者广泛喜爱的人物,被创作者改编得离“英雄”这个称号越来越远,他在电视剧中的琐碎甚至让观众心生反感。潘金莲不在英雄之列,却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她以淫荡出名,却在电视剧中被改编成了值得同情的清纯形象。研究发现,电视剧创作者单凭臆想和取悦观众为标准进行改编不能表现《水浒传》中蕴含的替天行道精神,对《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的颠覆性塑造,导致了偏离甚至背离主题的现象。不同的人物形象塑造和精神内涵传达是通过叙事来实现的。第三章从叙事的顺序、情节、节奏、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发现在叙事策略上,不同文本各有千秋。每个文本都会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迹,文本创作者的态度直接映射他们所处时代的文化环境与观众的审美偏好,叙事态度决定了叙事者对叙事顺序、情节和节奏的选取。小说中作者为了塑造行侠仗义的英雄形象,以及传达替天行道的精神所选用的叙事顺序、情节和节奏与电视剧中所选取的是有差别的。电视剧运用蒙太奇等手法能比较灵活地用画面来转换文字,其叙事的趋势是去血腥化和重感情化。电视剧制作者和演员对角色现代化的解读,未免使本应快意恩仇的英雄好汉陷入两难境地,使文本缺乏内部逻辑,从而没有了说服力和可信性。文本精神内涵的传达需要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来体现,而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通过叙事来实现的,叙事又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第四章对《水浒传》三个文本的修辞手法进行探讨,发现《水浒传》不同文本修辞的方式和风格等都有着不同的特点,每个文本都带有强烈的时代印迹,显示着各自特有的语言风格。《水浒传》小说通过象征和隐喻等手法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活,从而把文本的思想内涵也更深刻地表达出来。修辞在影视剧中同样能发挥作用,如果影视剧能恰当地把文字修辞转化为视听语言,那么影视叙事的优势将更加凸显。然而,《水浒传》电视剧的创作者单纯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增加收视率,一味追求炫酷的效果,不讲求修辞对文本叙事的贡献率,没能精确刻画人物形象,最后只剩漂亮的形式而失去了精神内涵。

徐薇[6](2014)在《明代四大奇书与宗教》文中研究表明明代宗教发展呈现世俗化的特点,宗教的影响力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小说的最高成就,从这四部作品入手,研究它们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把握明代小说、明代文学乃至明代市民文化的内核。明代四大奇书都不是宗教小说,但又都写了宗教:《三国演义》中有太平道、五斗米道,有于吉、左慈显法术,有普静和尚说因果,主要人物诸葛亮经常身披道袍,仗剑做法,俨然道士模样;《西游记》以佛教史上的真事玄奘西行取经为基本的叙事线索,以道教炼丹术语来组合每一回的回目,其中的佛道斗法又与历史上明世宗的兴道排佛暗合;《水浒传》以道教仪式“罗天大醮”始,以“罗天大醮”终,又以道教的“九天玄女”作为线索人物,贯穿其中,此外,水浒的一百零八将中也有道士、和尚;《金瓶梅》有浓重的因果报应色彩,道教的吴神仙,佛教的普净禅师一则预言人物命运,一则点化度脱主角西门庆的后嗣,出场不多却是关键人物。因为以上这些内容,有很多学者试图用宗教原理来解读这几部作品,却往往有缘木求鱼、生拉硬扯之嫌。笔者认为,四大奇书属通俗文学,其面向的读者群多为市民大众,他们并无高深的宗教修养,对宗教原理也没有多少兴趣,基于这个原因,小说的作者不大可能在作品中认真严肃地宣扬佛道教义。之所以在这四部小说中出现如此之多的宗教书写,原因有:一、宗教生活是大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反映生活,那么小说中出现宗教人物、宗教活动等宗教相关活动也是自然而然的了;二、小说作者用宗教来结构小说框架,延续小说情节;三、小说作者通过一些宗教相关的人物、情节描写,来制造神秘色彩,增加趣味性,从而迎合市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宗教是以符合大众审美趣味以及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入“四大奇书”的,它是经过小说“改造”的宗教,这种“改造”的宗教又促进了大众对宗教更好的吸收,甚至形成新的宗教信仰。可以说,“四大奇书”是市民的狂欢化,使宗教“脱冕”,又使新神“加冕”。从这个视角解读来明代四大奇书与宗教,发掘的不是小说中的宗教的意蕴,而是市民文化、大众文化的趣味和流行趋势。全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总论文化视野下的明代宗教与小说中的宗教书写,共分三节,第一节从宗教的定义、宗教的种类、各种宗教的发展状况来概括明代社会宗教发展状况。第二节概述了从先秦两汉、六朝、隋唐、宋元以至明清,历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所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第三节以佛道之争为例,分析、阐释了明代小说宗教书写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义,首先描述了明代小说中宗教之争的整体风貌,接着分析了明代小说中佛道之争的文化价值及其对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第二章探讨了《三国演义》与宗教的关系,分三节。第一节总括《三国演义》所包含的复杂的宗教观念:以儒家为主,佛道均有体现,同时还有民间信仰的植入。第二节分析关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神化过程:从三国、南北朝时的武将身份,到唐代、宋代、元代配享姜子牙、单独封“王”,再到明、清的帝君。第三节重点分析道教人物于吉形象塑造的意义以及这一人物身上“太平道”的色彩。第三章探讨了《西游记》与宗教的关系,分三节。第一节总结了取经故事的发展历程:取经故事是以“玄奘西行”的历史事实为蓝本的,在最早记录这一事件的《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故事的主人公是僧人玄奘,但随着大众文化的介入,取经故事的主角逐渐从真实人物玄奘转变为虚构人物孙悟空。第二节写《西游记》中的佛道之争与三教合一。三教合一反映了明代宗教发展的大体趋势,而佛道之争则反映了明世宗兴道灭佛的历史事实,作者写佛道之争主要是看中争斗情节所带来的趣味性。第三节以取经四众及重要人物观音为例,分析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宗教因素。第四章探讨了《水浒传》与宗教的关系,分四节。第一节概述《水浒传》中佛教、道教及其他宗教信仰的表现。第二节写《水浒传》作者的宗教态度:对佛、道都是有褒有贬,以“利用”为主。第三节写《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具有“教母”的意义,罗天大醮实则结构了全篇。第四节写鲁智深和公孙胜虽然是宗教人物,但都不具有宗教意蕴,鲁智深在小说中的作用主要是增添喜剧意味,公孙胜的出现受到其它神魔故事的影响,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感。第五章探讨了《金瓶梅》与宗教的关系,分四节,分别论述了《金瓶梅》与佛教、道教、民间宗教之间的关系。《金瓶梅》中的吴神仙、普静禅师推动了故事情节,佛教的因果报应结束了全篇。《金瓶梅》中的宗教活动的描写,是对当时社会现实宗教状况的文学反映,为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情况提供了可能,但作者对宗教的描写是世俗化的,理解是简单的、肤浅的。

崔玉卿[7](2013)在《五台山与《水浒传》》文中研究表明五台山是文殊道场、着名佛教圣地,《水浒传》是着名的反映农民起义的历史长篇小说。但二者却结下了相得益彰的殊胜因果:五台山不仅解决了作品的某些情节问题,丰富了人物形像,突出了作品主题思想,而且反映了农民起义胜利后不知何去何从的困惑和探索。这正是作品现实主义的光辉所在。而《水浒传》不仅写出了五台山佛教的状况,而且反映了五台山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水浒传》是五台山历史上传播范围广、影响时间长、没有分文投入却有巨大收获的最好名片之一。

沈晓文[8](2013)在《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鲁智深是小说《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之一,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小说作者对鲁智深形象塑造十分成功,是小说中较少几位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学者一致肯定和喜爱的人物。鲁智深性格分明,形象立体饱满,集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慷慨仗义、粗中有细、直爽豪迈、粗鲁性急等多种性格特征与一身,这样成功的形象塑造要归功于小说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造诣,作者从语言、外貌、行为等多个角度出发,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出了这样一个令人又敬又爱的胖大和尚。塑造鲁智深这一形象的艺术语言及其经久不衰的艺术性很有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分为五章进行分析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简单介绍了《水浒传》的版本问题、人物形象塑造对小说艺术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对鲁智深形象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对与《水浒传》人物研究相关的文章、鲁智深形象研究相关的文章及与《水浒传》艺术手法研究相关的文章进行了详尽地考察,力求将鲁智深人物形象研究的现状作一个全面而详实的说明。之后再分四章进行具体论述:第二章分析了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并从章节安排、情节安排、专家评价等角度对其进行进一步分析;第三章从外貌、话语、动作三方面的艺术语言描写出发分析了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第四章从对比艺术手法这一角度出发,对鲁智深与武松、李逵、林冲、杨志、宋江等几位英雄进行比较分析,并将鲁智深自身的不同行为进行对比研究;第五章从形象艺术性角度对鲁智深的英雄性、凡人性和神佛性进行阐述研究。

曾晓娟[9](2012)在《“评”与“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之雅化过程 ——以《水浒传》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评点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批评形态,兴起于宋,多用于诗歌批评。明清之际随着小说的大量出现,评点成为中国古典小说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回首评、回末评、夹批三种形式。由于这样的批评方式与小说文本紧密相连,对于明清读者来说,批语与小说文本几乎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说评点对中国古典小说有两个重要的作用:第一,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批语对文本阐释的影响;第二,同一本小说的批语之间也会相互影响,中国早期的小说批评思想便在这一过程中得以保留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些小说评点中,《水浒传》的评点本尤其引人注目。虽然《水浒传》版本复杂,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以三种评本为主,即容与堂刊刻的托名李卓吾评本、书商袁无涯刊刻的托名李卓吾评本以及贯华堂刊刻的金圣叹评本。一般来说,学界较为关注的是容与堂本与金圣叹本的小说批评价值。但是如果我们将三种评本的文本以及评语加以细致比较,便会发现,在小说语言成熟化的过程中,袁无涯本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金圣叹所提出的一些重要小说技巧与观点,在袁无涯刻本中已见出端倪。从容与堂本到袁无涯本,再到金圣叹本,我们可以看出,早期较为粗糙的《水浒传》文本是如何逐步得以雅化,文字、结构臻于完善,最终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占得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水浒传》这种独特的雅化过程不仅表现在《水浒传》一部中国古典小说中,明代四大奇书的其余三部,《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这些情况。它们最初的文本都较为粗糙,是在文人评点、修改过的文本不断刊刻后,才有了为大众所接受的版本。可见,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雅化过程是一种互动的过程,这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本文以《水浒传》为中心,主要细致比较研究其中最为重要的容与堂本、袁无涯本与金圣叹本中的文字与批语。第一章从文本与批语入手,梳理三种文本之间的联系,试图厘清它们之间的发展脉络;第二章从史书写作与古文写作的角度入手,探讨这些写作方式对于文人评点小说时对小说真实与虚构认识上的影响;第三章亦主要比较三种文本文字上与批语上的联系与不同,试图梳理出《水浒传》文本如何从最初的结构上的不严谨与叙事话语上的多重性,转向一种较为严谨的结构与叙事话语的统一;第四章主要探讨在评与改的过程中,小说人物与主题的一些变化;第五章简单地对明代四大奇书中的其余三部——《三国演义》、《金瓶梅》、《西游记》——的主要版本作出一定分析,指出这三部奇书也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水浒传》雅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

张莉[10](2012)在《“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文史结合研究方法为基础,广泛运用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从问题出发,对水浒评话、评书的说话背景、历史面貌与形态特征,进行了立体化考察和理论探讨。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附录四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评话源流研究,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主要从文献入手,重点考察评话的概念与艺术形态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渊源变迁;第二部分为水浒说话衍变研究,由第三章和第四章组成,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将水浒故事放在整个说话系统中,对其流变情况进行全面考察,也即把水浒说话作为一个独立体系看待,结合水浒小说、水浒戏、水浒传说等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水浒说话进行研究;第三部分为水浒说话的文本研究,由第五章组成,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水浒说话的文本形态,以及水浒说话的口头性文本与书面《水浒传》小说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差异性进行考察。第一章从评话的名称出发,结合文献材料,客观展示评话的名称、含义、性质及其指称对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力求建立一个动态的评话概念。“评话”中的“话”字,在先秦文献中已经出现,但其含义最初指的是可以着之于书的“载道”之言,是上层社会的专门用语,经过汉魏六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话”字使用由雅趋俗,其故事含义和娱乐色彩才逐渐凸显,并形成“说话”一词,在宋代作为演说故事的表演伎艺之称广泛出现。元代“平话”之名的出现及其指称对象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评话概念得以产生和确立的初始阶段,而明清则是评话概念在元代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出现新变的时期,不仅名称和含义出现了由“平”向“评”的转移,指称对象也由口头和书面的说话文本,逐渐扩大到表演伎艺和小说文体,具有了艺术和文学的双重属性。同时,从宋代说话中的口头讲史文本发展而来的元代“平话”和明清“评话”又有着本质上的一致性,明清“评话”在元代“平话”基础上继续发展,是元代“平话”内涵和外延扩大化的产物,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正是这种贯穿元明清“评(平)话”的本质内核的存在,使得“评话”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一种形态驳杂但又可以辨别的传承体系。第二章通过对口头说话艺术的渊源及演变进行考察,客观展示评话、评书作为一种口头说话表演艺术,其艺术形态是如何自前代传承、发展和演化而来的。从口头说话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唐代以前是说话艺术基本元素的萌生与本质特征初步形成的阶段。先秦时期,说话艺术最基本的元素——口语说故事已经萌生,在民间及上层社会,以自发状态依附于瞽朦、优人的多种说唱形式中。由汉至隋,瞽朦说唱逐渐式微,以娱乐为主的俳语优戏却日益盛行,并由初具说话基本元素的“优笑”,发展为一种兼具说话基本元素和主要特征的“俳优小说”,在中国本土“说话”伎艺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到隋唐时期,说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具备“说话”之名、以说为特征的表演方式、以故事为主的表演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表演程式。北宋瓦舍勾栏的兴起,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正式形成。宋代说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瓦舍逐渐衰落,勾栏却获得极大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重要地位已被杂剧取代,只有讲史一门得以继续发展。明代以降,瓦舍日趋消亡,勾栏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民间伎艺的主要表演场所。明清说话在沉潜民间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话、评书,并寻找到了替代瓦舍勾栏的新场所——书场,再次迎来说话艺术的发展高峰。第三章选取说话艺术中具有传承脉络的水浒故事作为研究个案,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前水浒说话的孕育及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水浒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北宋末年,而水浒说话的孕育与初步形成则在南宋时期,体现为由讲说某一水浒人物的短篇故事逐渐汇聚成以宋江为中心的长篇三十六人故事。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重点探讨了水浒说话为何会在南宋形成、主要具有哪些特点以及与史实相比出现的变化情况。元代至明初水浒说话则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传播范围扩大到南北各地,而且不同地域的说话中所讲说的水浒故事在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也出现了很大差异,明显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水浒故事系统以及多样化的故事文本。在这个环节的考察中,结合元明时期的各类文献所记载的水浒资料以及水浒故事的其他表现形态,对北方水浒说话和南方水浒说话的传播情况、发展特点以及差异性等方面进行了重点探讨。第四章对今本《水浒传》小说广泛流传以后,水浒说话的逐步成熟与繁荣发展情况进行考察。明初至明中期,由罗贯中等人改编“施耐庵的本”(高儒《百川书志》)创作而成的今本《水浒传》小说问世。随着文学性和艺术性均远远高于说话文本的文人改编本《水浒传》的广泛流传,进一步促进了各地水浒故事的定型。到明代后期,水浒故事的各种表现形态都已明显受到今本《水浒传》小说的影响,南北各地流传的水浒说话,也纷纷在口头传承的说话文本基础上,以今本《水浒传》小说为框架敷衍故事,水浒说话逐步成熟。明末清初,说书名家柳敬亭的出现,扩大了评话的影响和传播范围,揭开了评话、评书在清代的繁荣序幕。而在说话底本、艺人以及表演伎艺等方面都逐渐发展成熟的水浒评话,也在南北两地出现了备受时人关注的着名评话艺人,并随着说书名家柳敬亭的不断传播,日益兴盛起来。清代以降,“评话”、“评书”逐渐成为说话艺术在南北两地的习称,而且各地说话艺术又与地方方言相结合,形成众多带有地域色彩的子类评话、评书种类,呈现出全面的繁荣态势。与说话艺术发展的大趋势相对应,水浒说话经过明代中后期在底本、艺人、表演以及传播接受等方面的发展成熟,也开始走向繁荣。不仅南方评话和北方评书中都有改编自《水浒传》小说的评话、评书书目,出现了众多讲说水浒评话、评书的着名艺人,而且南北各地的水浒评话、评书,受地域文化影响,在表演风格以及书目传承、文本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少变化,形成了许多新的发展特点。第五章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文本层面入手,对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存在的互动交流现象以及内在的差异性进行考察。从水浒说话和《水浒传》小说的历时性发展来看,在口头说话文本和书面小说的不断互动转化过程中,口头说话艺术的伎艺呈现方式决定了水浒说话文本的文本形态、结构方式及叙事特点,而说话艺术本身以娱人为旨归的商业倾向、不同时期的说话艺人与听众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以及时代文化环境和地域文化环境的变动,又进一步影响到水浒说话文本的潜在叙事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从而造成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之间,既有不同文学范畴之间的相互承继和吸收,也有各自范畴内的发展和衍变,体现了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之间有同有异、交叉共存、互动发展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文学和文化中雅俗之间的对立和统一。

二、从鲁智深所走的道路看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鲁智深所走的道路看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辑(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北省水浒研究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2年4月出版。)
第二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8月出版。)
第三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1月出版。)
第四辑(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水浒争鸣》编委会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第五辑(张国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8月出版。)
第六辑(张国光、佘大平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第七辑(张虹、喻斌主编,武汉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第八辑(张虹、刘启方主编,崇文书局2006年6月出版。)
第九辑(张虹、康传忠、曹先锋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第十辑(张虹、刘春龙主编,崇文书局2008年10月出版。)
第十一辑(张虹、马成生、王益庸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第十二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第十三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第十四辑(张虹、浦玉生主编,团结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
第十五辑(张虹、王益庸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第十六辑(张虹、浦玉生、窦应元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第十七辑(景遐东、浦玉生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3)高中小说教学设置课堂问题策略研究 ——以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课堂提问与小说教学概述
    第一节 课堂提问的概念与作用
        一、课堂提问的概念
        二、课堂提问的作用
    第二节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教学概述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选篇
        二、小说的教学价值
    第三节 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问题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小说“三要素”是课堂问题设置的重点
        二、课堂问题难以引领学生发掘文本的深层内涵
        三、课堂问题设置有时与学情不符
        四、课堂上学生主动质疑的情况太少
第二章 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小说教学课堂问题设置策略
    第一节 “本色语文”与黄厚江小说课堂问题设置策略
        一、关于“回归语文本位”的教学理论
        二、黄厚江“回归语文本位”的课堂问题设置策略
    第二节 “民主教育”与李镇西小说课堂问题设置策略
        一、“民主教育”下的阅读教学理论
        二、“民主教育”理念下小说课堂问题设置的策略与实践
    第三节 “深度语文”与王开东小说课堂问题设置策略
        一、“深度语文”的教学理念
        二、王开东的课堂问题设置策略与实践
第三章 三位名师小说教学问题设置策略之比较
    第一节 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问题设置策略的相同点
        一、问题的设置立足于小说文本
        二、课堂问题设置要结合学生实际
        三、问题的设置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
    第二节 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设置问题策略的不同点
        一、黄厚江:问题设置要促进对学生语言的训练
        二、李镇西: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三、王开东:注重对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四章 阅读教学课堂问题设置举隅——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水浒传》宋江形象源流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宋代宋江形象
    (一)《宋史》及其他文献中的宋江形象——勇猛善战、略有才识
    (二) 《宋江三十六人赞》及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宋江形象
        1.识性超卓的草莽英雄
        2.杀人如麻的一方盗寇
        3.武艺超群,才识胆力兼具的起义者
二、元代宋江形象
    (一)元代诗歌对宋江盗寇形象的强化
    (二)《宣和遗事》对宋江形象的拓展
        1.《宣和遗事》对宋江勇悍狂侠性格的塑造
        2.《宣和遗事》中宋江忠孝性格的初步显现
    (三) 元杂剧对宋江形象的时代性书写
        1.粗犷豪放、热爱梁山的绿林强盗
        2.治军严明,以救生民为己任的梁山领袖
三、明代宋江形象
    (一)明初文学中宋江形象缺席的原因
    (二)《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定型
        1.《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儒化
        (1)宋江对忠孝义的践行
        (2)宋江对“入世”做官的追求
        2.《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细化
        (1)宅心仁厚,谨慎圆滑
        (2)爱才惜才,知人善任
        (3)才智过人,领导力强
        3.《水浒传》对宋江形象反抗性的弱化
        4.《水浒传》对宋江形象复杂性的深化
    (三) 明代戏曲对宋江形象忠义性的进一步具象化
四、清代宋江形象
    (一)清代戏曲对《水浒传》宋江形象的继承与发展
    (二)清代小说对宋江形象的重构
        1.《水浒后传》:遵守礼法,心系朝廷的忠义之士
        2.《后水浒传》:勇敢无畏,坚守原则的领导者
        3.《荡寇志》:胆小怕事,假仁假义的强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精神内涵差异
    第一节 替天行道:《水浒传》小说深刻的精神内涵
        一、侠的渊源
        二、《水浒传》侠文化的影响
        三、《水浒传》中侠义精神与替天行道的辩证关系
        四、《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
    第二节 大众消费文化:《水浒传》电视剧精神内涵缺乏的根源
        一、《水浒传》电视剧谋篇布局的失衡
        二、《水浒传》电视剧对感情戏的大肆渲染
        三、《水浒传》电视剧对武打戏的过度关注
第二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人物形象变迁
    第一节 宋江:由忠义无情到忠义多情
        一、英雄的回归
        (一)人物出场:隆重气派的回归
        (二)人物性格:智谋忠义的回归
        (三)人物气度:狂放不羁的回归
        二、英雄的解放
        (一)心理的解放:从不近女色到怜香惜玉
        (二)肉体的解放:从敷衍到享受
        (三)灵魂的解放:从怒杀到误杀
    第二节 鲁智深:由豪侠仗义到失去风骨
        一、性格:从不拘小节到注重细节
        二、对坏人:从嫉恶如仇到啰嗦说教
        三、对女人:从无动于衷到温情脉脉
        四、结局:从功成身退到虎头蛇尾
    第三节 潘金莲:由淫荡变清纯
        一、大逆转:潘金莲变成良家妇女
        二、拼感情:武松变得不再是冷血汉
        三、不合理:武松杀嫂变得缺乏依据
第三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不同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顺序
        一、预叙
        (一)神异预叙:梦的应验
        (二)命相预叙:偈语应验
        二、插叙
        (一)横云断山法
        (二)文中自注法
        三、补叙
        (一)共时性:对文本内部逻辑性补充
        (二)历时性:对文本外部观众接受与文化延伸
    第二节 叙事情节
        一、血腥程度逐渐减轻
        (一)被杀者总人数减少
        (二)杀人者残忍程度降低
        二、感情成分日益加重
        (一)夫妻感情更加浪漫
        (二)非夫妻感情更加暧昧
    第三节 叙事节奏
        一、由环环相扣到断断续续
        二、打斗慢节奏各有千秋
        三、调节节奏各有所长
    第四节 叙事态度
        一、对女性地位的重视程度不同
        二、对孽缘恶果的批判程度不同
        三、对作品中人物的态度不同
第四章 《水浒传》不同文本的修辞手法
    第一节 象征
        一、杏黄大旗——越来越完善的梁山精神传达
        二、潘金莲的竹竿——越来越精准的越轨标尺
    第二节 隐喻
        一、宋江之死——时代悲剧
        二、红和黄——骚动的心
    第三节 图像
        一、特写——放大的精彩
        二、空镜头——沉静的呼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水浒传》及其续书的各种重要版本书目抄
附录二 根据《水浒传》改编的影视文本
附录三 《水浒传》两版电视剧的集名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明代四大奇书与宗教(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一章 文化视野下的明代宗教与小说中的宗教书写
    第一节 明代的宗教概貌
        一、宗教的定义
        二、宗教的种类
        三、明代宗教概貌
        四、明代小说与宗教
    第二节 明代小说宗教书写的文化意义与审美意义——以佛道之争为例
        一、明代小说中佛道之争的风貌
        二、明代小说中佛道之争的文化价值
        三、明代小说佛道之争描写与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二章 《三国演义》与宗教
    第一节 《三国演义》复杂的宗教观念
        一、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
        二、佛、道文化的体现
        三、民间信仰的植入
    第二节 关羽形象承载的民间信仰
        一、从三国到南北朝时的武将身份
        二、唐代、宋代、元代配享姜子牙和单独封“王”的阶段
        三、明、清的帝君时代
    第三节 道教人物于吉形象的意义
        一、太平道的影响
        二、于吉形象塑造的意义
第三章 《西游记》与宗教
    第一节 取经故事的演化
        一、取经故事的宗教蓝本
        二、主角的转移与宗教色彩的弱化
    第二节 佛道之争与三教合一
        一、佛道之争
        二、三教合一
    第三节 取经团队与观音形象
        一、唐僧形象
        二、孙悟空形象
        三、猪八戒、沙和尚与白龙马
        四、观音形象
第四章 《水浒传》与宗教
    第一节 《水浒传》中的宗教江湖
        一、《水浒传》与道教
        二、《水浒传》与佛教
        三、《水浒传》与其它宗教信仰
    第二节 《水浒传》中的宗教态度
        一、《水浒传》对佛、道的褒贬
        二、迎合市民趣味的宗教态度
    第三节 九天玄女、罗天大醮与《水浒传》结构
        一、九天玄女的“教母”意义
        二、罗天大醮的结构作用
    第四节 鲁智深的喜剧与公孙胜的神秘
        一、鲁智深的喜剧
        二、神秘的公孙胜
第五章 《金瓶梅词话》与宗教
    第一节 《金瓶梅词话》与佛教
        一、佛教的衰微
        二、佛教的世俗化
    第二节 《金瓶梅词话》与道教
        一、道教在朝廷内宫中权势地位恒赫
        二、道教在民间之兴盛
    第三节 《金瓶梅词话》与民间宗教
        一、中国古代民间宗教的种类
        二、《金瓶梅词话》中民间宗教之特征
        三、《金瓶梅词话》中民间宗教之思想体系
        四、《金瓶梅词话》中民间宗教之组织形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后记

(7)五台山与《水浒传》(论文提纲范文)

五台山与《水浒传》之缘
五台山与《水浒传》结缘
五台山佛教在《水浒传》中的形象
好座大刹
得道高僧
五台山与《水浒传》结缘之果

(8)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水浒传》版本问题
    第二节 人物形象塑造对小说艺术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第三节 对《水浒传》人物鲁智深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方法
        一、 论文选题的意义
        二、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重要性
    第一节 鲁智深生平概况介绍
    第二节 鲁智深在《水浒传》中的地位
        一、 从小说章节安排来看
        二、 从人物结局来看
    第三节 历代学者对鲁智深的评价
第三章 从艺术语言角度谈鲁智深形象的塑造
    第一节 对描写鲁智深外貌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提辖鲁达
        二、 醉酒后的鲁智深
        三、 大闹桃花村的花和尚
    第二节 对描写鲁智深话语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对恶人的粗言秽语
        二、 对长老的顺从
        三、 对朋友的体己话
        四、 语言中的智慧
        五、 呆话、傻话
    第三节 对描写鲁智深动作的艺术语言分析
        一、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艺术语言分析
        二、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艺术语言分析
第四章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与小说其他人物形象比较
    第一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机智与武松的谨慎
    第二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鲁莽与李逵的野蛮
    第三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无畏与林冲的隐忍
    第四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洒脱与杨志的执着
    第五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大义与宋江的小义
    第六节 从语言角度谈鲁智深的粗与细
第五章 鲁智深形象的艺术性
    第一节 鲁智深有给民众带来希望与温暖的英雄性
    第二节 鲁智深让人又爱又气的凡人性
    第三节 鲁智深具有狂禅意味的神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9)“评”与“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之雅化过程 ——以《水浒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与参考文献
        (一)古代小说史及小说理论研究史方面
        (二)《水浒传》研究
        (三)金圣叹研究
        (四)史学理论、叙事理论及其他方面的研究
    三、 本文的主要理论方法
    四、 本课题的难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繁本《水浒》三种主要文本之关系
    第一节 “古本”与“俗本”
        一、 所谓“古本”乃自删而成的证据
        二、 金圣叹删改所依底本乃出自“袁本”系统
        三、 金圣叹的改动
    第二节 “容本”与“袁本”之关系
        一、 容与堂本与袁无涯本之差异
        二、 “袁本”与“容本”之关系
    第三节 “袁本”对“金本”的影响
        一、 “影灯漏月”与“草蛇灰线”
        二、 从唱词韵文到小说文字
        三、 情节上的修改
    第四节 “容本”对于“金本”的影响
    结语
第二章 “评”、“改”者的学术、文化背景
    第一节 实录与虚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家的最基本观念
        一、 史书的真实与虚构
        二、 《史记》的地位与古文写作
        三、 唐初八史与姚察父子
        四、 史书之于古文家
    第二节 明清史学对小说写作的影响
        一、 史鉴、乡贤与人物故事
        二、 明史体例与小说结构
        三、 反理学思想与小说批评
    第三节 史书评点、写作与小说评点、创作
        一、 史书评点与小说评点
        二、 “史笔”观对小说家的诱惑
        三、 “真实”观与小说的纠缠
    结论
第三章 从史学影响的角度看“水浒世界”的形成
    第一节 虚实之间的“真实”世界
        一、 描写适度与真实感的形成
        二、 “虚”“实”关系与叙事空间
        三、 细节“真实”与叙事效果
    第二节 “评”与“改”提升了叙事话语的层次
        一、 “史笔”意识促使叙事话语精致化
        二、 “史笔”意识在人物对话评改中的表现
第四章 “评”与“改”:小说人物形象及主题变化
    第一节 水浒人物形象变迁
        一、 李逵形象的定位
        二、 武松形象的变迁
        三、 评点者的倾向与解读
    第二节 “评”“改”为“兄弟”世界增添的“平等”与亲情
        一、 金圣叹对“兄弟之情”的相关修改
        二、 兄弟之情与人物等级
第五章 其他“三大奇书”“评改”“雅化”情况简述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评”“改”与“雅化”
        一、 《三国演义》的结构变化
        二、 “拥刘反曹”对小说产生的影响
        三、 关公神话的产生
        四、 “桃园结义”的改进及意义
    第二节 《金瓶梅》的“评”“改”与“雅化”
        一、 词话与崇祯本之不同
        二、 从词话到小说
        三、 是非吴月娘
        四、 《金瓶梅》的语言特色
    第三节 《西游记》的“评”“改”与“雅化”
        一、 小说《西游记》中的诗歌
        二、 《西游证道书》与小说文本的变化
    结论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着作
    中国现代着作
    外国着作
    中文期刊论文
    外文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以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10)“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评话”名实考辨
    第一节 从“以言载道”到“以事娱人”:宋前“话”字含义流变考述
        一、以言载道:先秦之“话”的雅文化色彩
        二、语谈交流:秦汉之“话”的世俗化趋向
        三、以情怡人:魏晋南北朝之“话”的世俗化与审美化
        四、以事娱人:隋唐之“话”的叙事与表演色彩
    第二节 宋元“平话”之名的产生与元代“平话”观念
        一、有关“平话”出现时间的再商榷
        二、元代“平话”含义与性质的现有研究
        三、从域外汉籍看元代“平话”观念
    第三节 明清“评话”观念的多层开拓与新变
        一、由“平”到“评”:承上启下的明代“评话”观念
        二、由“文本”到“伎艺”:清代“评话”观念的新变
第二章 口头说话艺术的渊源及演变
    第一节 说话艺术渊源之一:先秦小说与“说话”伎艺萌芽的早期形态
        一、“说故事”与“街谈巷语”
        二、瞽蒙之诵与小说
        三、“载道”与“示技”:小说与说话的交互性
    第二节 说话艺术渊源之二:优笑俳说与“说话”伎艺的初步形成
        一、优笑:糅杂在戏与乐中的“说话”表演
        二、俳优小说:“说话”伎艺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从戏场到勾栏瓦舍:宋元及明初说话艺术的成熟、繁荣与衰落
        —、瓦舍勾栏的兴起与宋代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形成
        二、瓦舍勾栏的发展变化在宋元明清文献中的反映
        三、宋代瓦舍勾栏的兴盛与“说话”的繁荣
        四、元明瓦舍勾栏的变迁与“说话”的衰落
    第四节 市廛、庙观与书场的空间交错:明末以来说话艺术的再兴
        一、依托市廛、庙观发展起来的明清评话、评书书场
        二、明末清初评话、评书的兴盛与表演方式的基本定型
        三、清代及民国评话、评书的发展繁荣与地方化走向
        四、清代及民国评话、评书的特点
第三章 水浒说话的孕育初成与多元发展
    第一节 南宋:水浒说话的孕育初成
        一、《醉翁谈录》、《宋江三十六赞》与《宣和遗事》中的水浒说话遗存
        二、水浒说话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第二节 元代至明初:水浒说话的多元发展
        一、元代及明初的水浒杂剧与北方水浒说话
        二、“吴读本”《水浒传》与南方水浒说话
第四章 水浒说话的成熟与繁荣
    第一节 明代中后期:今本《水浒传》的出现与水浒说话的成熟
        一、有关《水浒传》成书时间的争议
        二、今本《水浒传》影响下水浒说话的特点
    第二节 柳敬亭与明末清初的水浒评话
        一、柳敬亭的说书活动
        二、柳敬亭与水浒评话
        三、“水浒人”
    第三节 清代以来水浒评话、评书的兴盛
        一、扬州评话中的《水浒》
        二、苏州评话中的《水浒》
        三、杭州评话中的《水浒》
        四、北方评书和其他地方评书中的《水浒》
        五、清代及民国水浒评话、评书的发展特点
第五章 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的文本互动
    第一节 《水浒传》小说对水浒话本的书面传承与衍变
        一、水浒话本的文本类型和特点对《水浒传》小说的影响
        二、《水浒传》小说中的表演性口头叙事印记
        三、说话行为的淡出与经典文本的形成
    第二节 水浒评话、评书对《水浒传》小说文本的口头转换
        一、情节结构的拆分和重组
        二、情节内容的增饰与创新
        三、人物形象的丰富与发展
        四、叙事方式的口头性转换
    第三节 水浒说话与《水浒传》小说的内在差异
        一、叙事逻辑的指向差异
        二、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三、化俗为雅与援雅入俗:雅俗互动下的审美离合
余论
附录
    附录一:传统水浒评话、评书知名艺人钩沉
    附录二:各地“评话”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览表
    附录三:水浒评话、评书出版书目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

四、从鲁智深所走的道路看其性格的发展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J]. 钟闻. 水浒争鸣, 2020(00)
  • [2]《水浒争鸣》第一辑至第十七辑文章总目[A]. 钟闻. 《水浒争鸣》(第十八辑), 2020
  • [3]高中小说教学设置课堂问题策略研究 ——以黄厚江、李镇西、王开东为例[D]. 于淑瑶.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4]《水浒传》宋江形象源流演变[D]. 谢荣翔. 渤海大学, 2019(12)
  • [5]《水浒传》的跨文本研究[D]. 王春月.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6]明代四大奇书与宗教[D]. 徐薇. 武汉大学, 2014(06)
  • [7]五台山与《水浒传》[J]. 崔玉卿. 五台山研究, 2013(04)
  • [8]从艺术语言学角度谈鲁智深形象塑造及其艺术性研究[D]. 沈晓文. 云南师范大学, 2013(05)
  • [9]“评”与“改”:中国古典白话小说之雅化过程 ——以《水浒传》为中心[D]. 曾晓娟. 南开大学, 2012(06)
  • [10]“水浒”评话(评书)与说话传统研究[D]. 张莉. 扬州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从他所走的路看陆智深性格的发展变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