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赵长茂[1](1994)在《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文中指出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赵长茂最近,我随国家体改委市场经济培训考察团赴美国进行了为期35天的培训考察,对美国市场经济有了多侧面的感性了解,同时引起了许多思考。现将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的主要特点介绍如下。一、美国政府对经...
尹奥[2](2005)在《转型期中国的政府干预与经济绩效分析》文中提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二十多年转型期间,放松政府干预和加速推进市场化进程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同时,政府干预经济的影响也没有被经济学家们忽视,但是他们研究的主要是中国政府的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有企业的绩效以及对教育、房地产等具体行业的政府干预绩效,而很少有人把政府干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它的经济绩效,这也是本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即直接关注转型期中国政府的行为整体对经济总量的影响。 本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政府干预的具体含义以及近期国内外经济学家有关文献的综述。从对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有关政府干预及其经济绩效的研究在最近二十年里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经济学家们开始更多地使用实证和经验分析方法。 第二大部分将具体介绍美国、韩国和拉美地区这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政府干预的得与失,并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转型期中国政府干预进行实证的分析,着重讨论了政府国有企业管理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和金融管制政策等具体政府干预工具的运用。 第四部分将建立一个新古典经济模型,定量地分析我国政府干预的绩效。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政府的财政政策是成功的,而国有企业管理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和金融管制政策实施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又以经验性实证分析为主,具体表现在列举数据、建立模型与计量分析。另外,本文还运用了对比分析(国与国间)的方法。 本文可能的创新:一、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经济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控制国有企业直接参与生产,二是政府对市场进行管制,具体包括产品市场管制、劳动力市场管制和金融市场管制。这样,把政府干预经济分成四小类就为量化政府干预提供了可能。二、把政府干预变量看作是影响效率的因素,并把它们融入新古典增长模型当中,即如:Y=Atf(K,L),其中,At=A0egt,t为时期,A0为基期的效率,g是外生增长率。设F(G)为政府
张恒[3](2017)在《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文中认为百业农为本,农兴百业兴。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进步,随着农业的不断进步,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均衡状态,世界各国皆同此理。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其现代农业是最具代表性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促成了当今的农业强国地位。作为发达国家,美国农业优势地位的形成,既包括自然资源丰富、人地比例适中、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力提升方面因素,又包括更深层次的政府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在农业技术研发上的引导以及对农产品的出口补贴政策以及水土资源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生产关系调整方面因素,尤其是美国农产品贸易政策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作为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出口强国的地位,进一步推动了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建立在农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并将农业发展的市场失灵、贸易保护及农业保险等相关理论融入理论研究框架中。首先,从生产力提升的视角,回溯了美国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实现过程中在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机械化与电气化结合发展、化学化与科学化广泛应用以及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农业经济发展,并从成就、原因、问题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与分析。提出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力提升无法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论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促使美国农业螺旋式上升和发展,而这一过程面临着因农业弱质性等因素导致市场价格机制自发调节失灵的问题。其次,从生产关系调节的视角分析了美国政府干预农业经济政策的四个不同发展阶段,并针对每个阶段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围绕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对外贸易等三个方面的农业政策展开深入细致的政策评析。提出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和多功能性地位要求政府必须通过“看得见的手”应对农业发展市场失灵的问题。第三,随着WTO规制和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的深化,美国农业贸易保护主义的相关政策必须改革,农业安全网计划是美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既符合WTO规制的客观要求,又能保证农业生产者的基本利益,所以对美国当前和未来农业发展的新着力点——作为农业安全网两大核心支柱的农作物保险计划和农产品计划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显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最后,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农业安全网三个层面提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启示。美国农作物保险计划78年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其运作模式、保险产品体系、运行效果检验等内容的深入细致分析将有助于开拓我国当前农业保险创新发展与功能拓展的政策思路。农作物保险计划评价与运行效果检验证明,双向激励机制提高了农作物保险的投保意愿与发展规模,保险设计机制提升了农作物保险的赔偿精度与保障空间,监管问责机制严控农作物保险的虚假陈述与欺诈浪费。我国应当逐步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市场主体地位,优化完善农业保险的双向激励机制;大力加强农业保险产品的内涵功能设计,加快实现农业保险的多维创新拓展;建立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监管制度,高度强化农业保险的双向约束机制。本研究总共分为5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分析了美国农业发展的经济与政策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农业保护理论、生态农业理论等方面提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此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依据。此外还包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等内容。第2章为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分析。主要包括美国现代农业的主要成就、美国农业高速发展的原因以及美国现代农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等3个小节的内容,并提出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力提升无法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的论断。第3章为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评析。本章包括5个小节的内容,首先分析了美国高度法制化的农业运行保障体系,通过对美国农业立法的程序进行分析,认为美国的农业立法是多方博弈的结果,对此分析有助于深刻理解政府调控农业经济的政策思路演变。之后分别从美国政府调控农业经济的政策探索(1776-1929)、美国政府调控农业经济的政策强化(1930-1989)、美国政府调控农业经济的政策转变(1990-2001)以及美国政府调控农业经济的政策回归(2002-2014)四个阶段对美国农业经济政策的调整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析。针对每个阶段的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围绕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对外贸易等三个方面的农业政策展开深入细致的政策评析,并提出美国农业政策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之举的论断。第4章为美国农业经济的政策新发展。本章包括3个小节的内容,首先,在对美国农业经济与政策的系统梳理与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农业安全网建立的经济与政策基础,认为美国农业安全网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客观结果,并分析了美国农业安全网的构架。之后重点对农业安全网三大支柱的农作物保险计划和农产品计划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第5章为美国农业经济政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本章包括2个小节的内容,分别从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美国农业政策发展两个角度提出政策启示。
张晏榕[4](2007)在《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收入分配是经济社会中一个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对收入分配的关注主要是,在承认既定的分配文化、分配制度、分配关系的前提下,从居民个人角度出发,在分配实践操作的层面上,集中地探讨在居民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分配的公平及其标准问题、收入分配的经济效率问题,但是,从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视角出发,系统深入地分析研究收入分配的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理论构建、功能定位、路径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问题,则比较少。从政治经济学更加深层次的视角看,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制度政策及其体现的分配关系等,不但是涉及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也是涉及社会公平公正问题,更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进步问题。随着以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为突破口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收入分配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如何发挥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并对其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是理论界与实践工作者不能回避的问题。笔者甚至认为,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所体现出来的分配关系本质、分配目的原则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明的分配关系与制度将是社会主义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借鉴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合理因素,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构想和战略举措。本论文认为,现阶段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在理论上尚未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价值取向和目标原则,政府干预缺位或越位同时并存,收入分配政策经常受制于既得利益集团影响。当前,必须在理论上深入地研究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理论依据、文化理念、价值取向、目标原则、理论构建、功能定位、路径措施、体制机制等方面内容,提高其科学、公平、合理的程度。在实践中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提高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总体效果,努力构建真正充满效率活力、和谐公正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科学体系。
杨明秋[5](2003)在《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文中认为住房金融的实践关切和对其研究的理论缺乏,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本文是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住房金融。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线索和研究范式。本文试图构建一个系统的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框架。制度经济学是基本的理论线索,制度分析范式包括如下方面:交易成本是考察住房金融制度的基本视角,特定的住房制度安排遵循约束条件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金融深化和金融功能理论是理解特定住房金融制度安排的重要辅助方法;整体性住房金融制度结构的形成是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类制度在内互相影响、平衡的产物,制度捆绑和制度嵌入是常见的形式;金融结构方法是用制度分析方法解释住房金融制度的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住房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动因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外部收益内部化),变迁的基本方式是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公平和效率是住房金融制度评价的基本标准,公平和效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可以同时实现,政府在住房金融制度中起着平衡公平和效率的杠杆作用。住房金融的制度多样性和变迁。运用制度分析范式,从两个角度分析住房金融的制度。一是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分析某项特定的住房金融安排的原因、优势、相关的机构和工具;二是从制度结构的角度,分析一国整体性住房金融制度安排的原因、发展、优势和可能存在的缺陷。从两个方面都体现了住房金融制度的多样性和变迁的基本规律。住房金融制度中的政府。专题讨论了政府在住房金融制度中的作用、角色这个共性的问题。由于住房的福利性,政府在住房金融中通过税收、补贴、担保、提供贷款等间接或直接方式参与住房金融,但市场化取向和间接方式是趋势。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住房金融制度。特别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的住房金融制度。主要从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发展的制约。通过制度变迁,发展中国家发展住房金融可以实现储蓄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更合理配置。转型经济面临住房金融制度的前后脱节,导致居民住房困难。中国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建设。在从一般到特殊地分析了住房金融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住房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指出了在制度结构和制度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在约束条件下构建中国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多种形式和机构并存”的住房金融制度建设框架。并讨论了作为市场基础设施的住房金融二级市场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策略。
秦援晋[6](2010)在《文化金融学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文化眼光检讨人的金融行为和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力图探索一种当前全球金融界急需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并就金融法律与制度的重构提出思路。以往研究金融的视角,主要有三个,即从金融运行规律的视角、从金融技术的视角和从金融监管的视角。过去以上视角上的研究,甚有成绩;但对金融的观察,如果限于以上视角,却显得不够。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由全球金融自由化管道所传播而成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昭示了另一个视角的重要性。这就是文化伦理的视角。本文即从这个视角切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个文化金融学体系。要真正弄清个人的金融行为与社会的金融伦理、法律、制度背后的文化问题,局限于金融学之内的知识是难成其功的。本文认为,对金融进行人性的、历史的、当前情势的三维焦点的考察,首先形成个性化的文化见识,才可能成就一个具有系统性的学术领域:文化金融学。所以,文章从对“人”的探讨开始,构成全文的第一部分。在这个部分中,通过质疑“经济人”概念的简约性和虚构性,揭示了人作为伦理本位的本质特征。这与当前经济学的前沿性理念:活动于市场上的人绝不是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人,具有内在的相通。由此出发,作者采用现实与历史的照应、欧美与中国的对比这个比较文化学研究方法,对金融的事实秩序和金融的价值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揭示文化对金融的价值秩序的塑型作用。那么,支撑金融价值秩序的文化因素有哪些呢?文章提出了正义、诚信、节制、责任这四个基本的文化元素,它们如水中之盐一样支持着金融的伦理、法律和制度。文章从金融历史与现实关联性视角,选取了富有意义的案例,指出:但凡文化元素缺失,则金融必定陷入病态,或按美欧学术界的习惯概念,称为“恶金融”,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当代的格林斯潘时期与十八世纪法国“约翰.罗”体系时期就有着惊人的相似,亚当.斯密、马克思、凯恩斯都曾专门研究过这个着名的约翰.罗体系,当今一些美国学者特意又把约翰.罗体系重述出来,以便于与格林斯潘时期作对比。本文也在相关之处专门研究了约翰.罗的案例,以及其它历史案例,指出:金融中的关键文化元素,即正义性的缺失,是“恶金融”之源;也是当今我们身处其中的金融危机之源。是为文章的第二部分。紧接以上的哲学的与历史的视野相结合的分析,按照分析的结论,文章转入对二十世纪金融的文化批评。二十世纪金融中的着名事件和制度巨变,都没有即身而终,在全球化时代,它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给我们提出了问题,文章便自然而然地就这些问题进行伦理文化上的阐释。是为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以上的人性、历史、当代情势的三维聚焦的分析,作者对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文化批评,就金融文化重构初步提出了设想,而其核心是,重构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本文的研究方法,既不同于流行的实证分析,也不同于由现成的概念出发的规范分析;它更接近于马克思的方法:为了免受现实中繁茂芜杂的事实存在的干扰,依靠抽象思维能力把复杂的现实形态还原为最初的简单形态进行分析,这个简单形态既是逻辑的起点又是历史的起点,从这种简单形态出发又一步步回到现实形态,并对现实做出结论。文章在相关之处特意批评了当代英美分析哲学把事实与价值割裂为二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多年来的金融研究是有不利影响的,表现在把金融研究局限于所谓的事实判断,而把价值判断开除了;可是离开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也就走到形下学的纯技巧之路上去了。也正因如此,那些直接服务于工商业资金循环的信贷风险分析技术与那些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技术,便不分价值序列地排列在一起。在实践中,就表现为巨量的现金流从产业链上漏出,进入虚拟金融,狂热地参加货币自性繁殖的投机博利,对此却没有一个系统性价值理论可以进行有力的价值追问。本文初步探索得到的金融文化学原理,对于认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有其价值,至少它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关于重建素朴刚健的金融伦理的思考,也将有助于人们探索后危机时代的全球金融走向。
翟舒毅[7](2017)在《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枢纽,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借短贷长”的经营模式潜在着资金错配的风险、金融机构间密切的依赖关系潜在着系统性风险、存款合同的流动性问题潜在着危机时的挤兑风险等因素,金融业具有脆弱性特征。当金融业发生危机时,金融风险具有系统性和传染性的特征,这使一国经济甚至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障金融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金融监管作为一种对金融业发展的保障机制被各国政策当局高度重视。作为亚洲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韩国金融业国际化程度很高,但金融业的高度开放也使其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韩国政策当局以两次危机为契机,调整金融监管思路,深化金融监管改革,在金融监管制度改革、金融监管组织职能改革、金融监管规则改革和金融监管措施改革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参考。本文以韩国金融监管改革为课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韩国金融监管改革进行研究分析。第一,金融监管是以控制金融风险,维护和促进金融稳定发展,并服务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为目的,基于一系列制度、规则和组织机构,借助一系列政策措施和政策工具,而对金融主体和金融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和规制过程。本文第2章主要介绍了金融监管内涵、金融监管模式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第二,研究韩国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组织职能改革,为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和监管组织职能改革提供参考。本文第3章分别从分业金融监管制度和综合金融监管制度两个角度研究韩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从内部动因和外部压力两个角度探讨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因,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角度描述现行金融监管制度下韩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本文第4章从分业监管时期和综合监管时期两个角度研究了韩国金融监管组织职能改革问题,并研究了韩国金融安全网的构建及功能。韩国的综合金融监管模式对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三,金融业的高度开放需要高度国际化的金融监管规则保驾护航。本文第5章研究了韩国金融监管规则改革。韩国在金融监管国际化问题上通过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BCBS)、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和国际保险监管者协会(IAIS)等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根据国情对国内金融机构灵活推行国际监管标准,促进金融机构自身建设发展。韩国金融监管当局通过完善资本开放政策以及对国内企业推行国际会计基准(K-IFRS)等方式为韩国金融市场和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营造环境。第四,韩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迅速复苏,证明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进行的全面改革取得了成效,尤其是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改革。本文第6章分别从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两个时期研究韩国金融监管措施改革。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措施改革注重监管机构改革和对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而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监管当局则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完善民生金融发展环境和激发金融市场活力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突显出韩国金融监管措施改革思路的转变。两次危机后韩国金融监管措施改革思路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了参考,尤其是在宏观审慎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和促进民生金融发展等方面。第五,韩国金融监管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第7章对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效果进行了评估,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建议。韩国政策当局通过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使韩国金融监管体系更加成熟,金融体系更加稳健,韩国的国家主权信用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在改革中也存在着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权不足和缺乏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等问题。结合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特征和金融监管改革中面临的难题,以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经验为启示,本文提出了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综合金融监管体系、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和优化我国民生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建议。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有:第一,从韩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金融监管组织职能改革、金融监管规则改革、金融监管措施改革等多个方面对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发展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评述全球金融危机后韩国金融监管改革呈现出的新特征,分析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效果,弥补现有文献在这方面论述的不足,为我国金融监管改革提供参考。第二,以韩国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的优缺点为借鉴,结合我国现有“一行三会”监管模式,本文提出在我国建立包含中央银行在内的综合金融监管模式的设想。以此改善我国当前分业金融监管模式的不足,以及避免出现类似韩国现行不含中央银行在内的综合金融监管模式而产生的问题。第三,借鉴韩国拟建的金融消费者专门保护机构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建立独立于监管机构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的设想。本文的不足之处是对相关金融监管机构的有关研究不足以及部分监管改革效果有待时间检验。
石涛[8](2008)在《转型时期政府微观规制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掀起了放松规制的运动。这一运动从最初的若干行业蔓延到几乎所有受到规制的行业,其基本思路是放松或者解除政府对相关产业的规制,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政府规制的领域开始向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等社会领域延伸,从而形成了全面的政府规制改革态势。我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基本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最初的体制转轨到目前的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中,而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政府微观规制职能的变化。虽然,国内众多文献对西方发达国家规制运动所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了介绍,并从宏观面上提出了政策建议。但从实践来看,规制改革的成效并不尽如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对西方国家规制运动的国情进行深入了解、没有对转型时期我国的政府规制现状进行系统把握。因此,随着转型进入到更深层次,对政府微观规制行为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在规制改革运动中总结出不少“共性”规律,这些规制改革的“共性”规律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共性知识是建立在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政治法律体系和文化、风俗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基础之上的,因此,这些共性知识能否真正适用于中国还需要实践进一步证明,这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和写作的动机。据此,本文提出了转型时期政府规制并不能简单地用放松来一言以蔽之,而是有放有收,有点有面,即要在重构经济性规制的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步性,高度重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安全、健康等问题,从而加强社会性规制刻不容缓。根据本论文的研究,政府微观规制和市场机制的边界都具有有限性,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会造成“规制失灵”和“市场失灵”,这就必须要求发展基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组织”,即非政府组织来降低“双失灵”带来的绩效损失。本文内容安排如下:引言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基本思路等进行了简要的叙述。第一章在对政府规制理论渊源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政府微观规制理论进行了梳理,指出政府规制的实质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第二章对西方国家规制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英国、日本的政府规制行为进行了描述。第三章对转型的内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征,突出强调了必须要关注规制过程中的风险问题。第四章对转型中各规制参与方的动机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设租、寻租和合谋行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五章介绍美国了政府规制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来龙去脉,提出了现阶段对我国政府规制中的成本收益的认识,并提出政府规制有效性的对策。第六章在简要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经验教训,指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未来发展的终极形态,并相应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第七章是在前述各章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电信业规制改革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以此加深转型时期政府规制改革的理性认识。第八章对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的边界、目标和原则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政府规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新会[9](2006)在《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文中认为劳动关系是社会经济关系中最基础最敏感的部分,它不仅影响经济发展,而且影响政治格局和社会稳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劳动关系市场化进程加快,国内劳动关系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但是,相对于日益激化的劳资冲突而言,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未能较好地解释劳动关系建立和运行的现状和机理,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显得单一和粗浅。 作者在大量浏览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归纳,吸纳其中的精粹和经验,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劳动关系发展变化的状况,主要运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我国劳动关系的现实矛盾和冲突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探索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和模式,并提出以制度供求均衡的策略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新体制。 本文是沿着下面的逻辑思维展开论述的:首先阐述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然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分析劳动关系的性质和特征。为了借鉴其他国家劳动关系建立和协调的有益经验,分别对欧美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以日本和韩国为典型的亚洲国家劳动关系和同样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劳动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探求有益的启示。为了使劳动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以劳动力产权为核心,阐明劳动者权益的内容。在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在宏观层面上进行总体分析,包括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背景和环境、制度变迁的类型,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必须克服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总体目标一致的劳动关系模式。最后,针对目前我国劳动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根据制度供需均衡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以及制度选择次序,提出平衡现行劳动关系双方的力量和权益,重构建立稳定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并使之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性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拥军[10](2006)在《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贫困始终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反贫困研究一直是各国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减少贫困的巨大压力,因此,反贫困已成为各国政府执政、协调各界层关系和利益的依据。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一直致力于贫困地区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着效过。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贫困,尤其是农村的贫困成为中国政府及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领域。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国家给予了重点扶持,绝对贫困人口总数显着下降。但是,新疆返贫率高,要从根本上缓解贫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研究采取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理论篇,包括第一、二、三章。首先从概念上阐述了贫困与反贫困的内涵与外延,分别阐述了中国及西方产生反贫困思想的渊源。为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比较篇,包括第四、五、六、七章。第四章选择了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英国、美国、德国和日本四个国家,从分析产生反贫困动因的历史背景入手,系统研究各国反贫困策略。第五章选择了印度、孟加拉国和巴西三个发展中国家,剖析产生贫困的历史成因,系统总结这三个国家反贫困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六、七章主要是对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的分析与概括,首先分析了导致中国贫困的历史成因,将中国的反贫困进程划分为六个阶段,该部分回顾中国在反贫困中取得的主要成效,理清研究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宏观背景。第三部分,实践篇,包括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第八章对疆历史变迁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析,得出政治动乱是导致新疆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第九章对对新疆近20多年反贫困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出九种积极有效的反贫困模式。第十章对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进行分类,采用相关回归分析,在其他因素为零的条件下,每投入1亿人民币,可使18.6265万人脱贫。北疆的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要好于南疆。第十一章系统采用国际通行的贫困缺口率、森指数法、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测定方法对新疆目前的贫困状况进行测定。第十二章借鉴日本着名经济学家速水次郎的“诱致性技术创新模型”,提出了“抑制诱致性技术创新模型”。第十三章提出新时期反贫困机制和策略的选择,即建立以贫困群体为主的自下而上的反贫困机制,通过实施立法、通路、预警、限土、节水、放权、重教、重科、节育措施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转型期中国的政府干预与经济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政府干预与经济绩效的含义及理论回顾 |
一、引言 |
二、政府干预经济的含义 |
三、政府干预经济作用理论的发展 |
第二部分 政府干预经济绩效的当代国际比较 |
一、当代美国的政府干预及绩效 |
二、主导经济发展的韩国政府 |
三、起起落落的拉美经济 |
第三部分 转型期中国政府干预的实证分析 |
一、财政(税收)政策 |
二、国有企业管理 |
三、人力资本投资 |
四、金融管制 |
第四部分 转型期中国政府干预的经济绩效的经验验证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及数据处理 |
三、计量回归与分析 |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理论基础 |
1.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
1.2.2 农业保护理论 |
1.2.3 生态农业理论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安排 |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局限 |
第2章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成效与问题分析 |
2.1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2.1.1 美国农业是生产高效产业 |
2.1.2 美国农业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 |
2.1.3 美国农业是生产结构合理的产业 |
2.2 美国农业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
2.2.1 农业自然环境资源优越 |
2.2.2 农业交通运输技术的快速发展 |
2.2.3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的结合发展 |
2.2.4 农业商业化程度不断加深 |
2.2.5 农业化学化与科学化的快速发展 |
2.2.6 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
2.2.7 农业服务体系的高度社会化 |
2.2.8 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广泛应用 |
2.3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1 农产品的产能过剩增加了农业危机的爆发风险 |
2.3.2 农场规模的差异化发展压缩了中小型农场的利润空间 |
2.3.3 农业利润空间的日趋缩小影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
2.3.4 环境污染与农业资源的过度使用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第3章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评析 |
3.1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与法律基础 |
3.1.1 农业政策制定必须有法可依 |
3.1.2 农业法律的一般制定程序 |
3.1.3 参众两院论辩和最后表决 |
3.1.4 总统签署环节 |
3.2 美国农业经济调控政策的探索(1776-1929) |
3.2.1 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 |
3.2.2 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政策评析 |
3.2.3 水土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评析 |
3.2.4 对外贸易政策评析 |
3.2.5 政策综合评价 |
3.3 美国农业经济调控政策的强化(1930-1989) |
3.3.1 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 |
3.3.2 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政策评析 |
3.3.3 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评析 |
3.3.4 对外贸易政策评析 |
3.3.5 政策综合评价 |
3.4 美国农业经济调控政策的转变(1990-2001) |
3.4.1 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 |
3.4.2 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政策评析 |
3.4.3 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评析 |
3.4.4 对外贸易政策评析 |
3.4.5 政策综合评价 |
3.5 美国农业经济调控政策的回归(2002-2014) |
3.5.1 经济形势与政策背景 |
3.5.2 价格支持与收入保护政策评析 |
3.5.3 水土资源与环境保护政策评析 |
3.5.4 对外贸易政策评析 |
3.5.5 政策综合评价 |
第4章 美国农业经济的政策新发展 |
4.1 美国农业安全网的建立基础与架构 |
4.1.1 农业安全网建立的经济基础 |
4.1.2 农业安全网建立的政策基础 |
4.1.3 农业安全网的构架 |
4.2 农作物保险计划 |
4.2.1 美国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历史发展回顾 |
4.2.2 美国农作物保险计划的基本运作模式 |
4.2.3 农作物保险计划产品体系的主要内容 |
4.2.4 农作物保险计划评价与运行效果检验 |
4.3 农产品计划 |
4.3.1 农产品计划的政策工具 |
4.3.2 政策工具触发机制分析 |
4.3.3 政策工具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美国农业经济政策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5.1 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
5.1.1 进一步加强我国农业普及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推广三位一体科技创新教育模式的深入发展 |
5.1.2 强化完善我国转基因技术研发的监管评估制度,实现农业转基因技术世界领先地位的突破性跃升发展 |
5.2 美国农业政策发展的启示 |
5.2.1 完善强化我国农业法律制度,科学提升农业补贴的效率和效果 |
5.2.2“绿箱”农业补贴政策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农业持续增收的政策新着力点 |
5.2.3 全面深化农业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科学合理发挥农业政策间的协同效应 |
5.2.4 美国农业积极开展农作物保险政策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摘要 |
Contents |
第1章 绪论 |
1. 问题提出 |
2. 相关理论综述 |
3. 研究视角和方法 |
4. 论文的基本思路框架、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社会主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理论依据考察 |
1. 几个基本概念 |
2. 马克思的分配理论与及其关于政府调控分配思想解析 |
3. 列宁时期的政府分配思想评析 |
4. 毛泽东时期的政府分配思想评析 |
5. 邓小平的收入分配思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政府的分配理论变迁 |
第3章 西方国家政府有关调控收入分配的思想理论考察 |
1.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理论 |
2. 西方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实践及其主要思想 |
3. 西方国家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思想特征及启示 |
4. 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思想与西方分配理论的比较 |
5. 防止西方错误分配理论在政府调控分配中的不利影响 |
第4章 我国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现实基础分析 |
1.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分析 |
2.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问题的深层原因分析 |
3. 我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策略及其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
第5章 国外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作用的实证分析 |
1. 20世纪美国收入分配特点及其政府的作用 |
2. 瑞典、芬兰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政府的作用 |
3. 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主要政策 |
4. 尼日利亚失败的政府调控收入分配政策 |
5. 主要福利国家的福利政策危机 |
6. 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选择与政策 |
第6章 我国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原则研究 |
1. 价值取向:“四个更加关注” |
2. 公平与效率关系选择:必须是二者均衡并重 |
3. 目标体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位一体” |
4. 基本原则:“五个有利于” |
第7章 我国政府增强调控收入分配作用的若干理论与政策创新 |
1. 内涵、性质及其实现 |
2. 失灵及其矫正机制创新 |
3. 调控理论思路创新 |
4. 工资、税收、公共支出与教育政策的数学模型分析 |
第8章 我国政府在调控国民收入初次与再次分配中的功能定位及其重点 |
1. “六个”主要功能定位及其作用机理 |
2. 初次分配中的调控重点 |
3. 再次分配中的调控重点 |
第9章 我国政府强化调控收入分配作用的战略举措 |
1. 根本路径:着力推进“六个化”的改革创新 |
2. 主要措施:落实“六个”调节机制创新 |
3. 基本政策:加强完善“四个”基本调节政策 |
4. 宏观配套环境改善:系统推进”六个”方面配套环境改善 |
第10章 结论 |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2. 本研究的理论贡献与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原因和研究对象 |
1.1.1 选题原因 |
1.1.2 研究对象 |
1.1.3 住房金融的特点 |
1.2 住房金融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的研究 |
1.3.2 国内的研究 |
1.4 本文的结构 |
1.5 基本结论、主要特点和创新 |
1.5.1 基本结论 |
1.5.2 主要特点和创新 |
第二章 制度分析:理论源流、扩展及其运用 |
2.1 制度经济学脉络 |
2.1.1 交易成本 |
2.1.2 企业和经济组织 |
2.1.3 制度和制度变迁 |
2.2 博弈论视野下的制度与比较制度分析 |
2.2.1 博弈论视野下的制度观 |
2.2.2 博弈论视野下的比较制度分析 |
2.3 金融的制度分析 |
2.3.1 金融结构理论 |
2.3.2 金融功能和金融深化理论 |
2.3.3 金融创新理论 |
2.4 制度的评价:公平与效率 |
2.4.1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主题 |
2.4.2 福利经济学和帕累托标准 |
2.4.3 住房的福利经济学特征 |
2.5 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范式 |
第三章 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多样性和变迁 |
3.1 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概论 |
3.2 住房金融的制度安排多样性:形式、机构和工具 |
3.2.1 封闭性住房金融制度安排 |
3.2.2 开放性住房金融制度安排 |
3.2.3 住房金融工具:住房抵押贷款的制度分析 |
3.3 住房金融的制度结构多样性 |
3.3.1 美国的住房金融制度结构 |
3.3.2 日本的住房金融制度结构 |
3.3.3 德国的住房金融制度结构 |
3.3.4 本节小结 |
3.4 国际住房金融的发展趋势:与资本市场连接 |
3.4.1住房金融证券化趋势 |
3.4.2证券化道路比较:以美国、加拿大、香港为例 |
3.4.3 国外经验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 |
第四章 住房金融制度中的政府:角色及其变迁 |
4.1 政府干预住房金融的理论 |
4.1.1政府干预住房金融的范围分析 |
4.1.2政府干预住房金融的方式和措施 |
4.2 政府在住房金融中的角色概览 |
4.3 税收和补贴政策 |
4.4 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 |
4.4.1概述 |
4.4.2美国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 |
4.5 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成本和私有化:公平和效率 |
4.5.1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政策实现 |
4.5.2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成本 |
4.5.3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私有化的讨论 |
4.5.4对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成本和私有化讨论的意义 |
4.6 特殊群体的住房金融 |
4.6.1低收入者和少数民族的住房金融 |
4.6.2乡村的住房金融 |
4.6.3老年人的住房金融 |
4.6.4艾滋病患者的住房金融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住房金融制度建设 |
5.1 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概论 |
5.1.1 发展中国家的住房、住房金融和经济 |
5.1.2 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发展状况 |
5.1.3 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问题 |
5.2 住房的特征和担保效率 |
5.2.1 住房的耐久性特征与住房融资的偿付 |
5.2.2 住房的担保效率 |
5.3 交易成本和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 |
5.3.1住房金融的交易成本视角 |
5.3.2交易成本和印度的住房金融 |
5.4 转型经济国家的背景 |
5.4.1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类型 |
5.4.2转型对经济表现的最初影响 |
5.5 转型经济中的住房金融:经验和教训 |
5.5.1 以市场为基础的住房金融的必要条件 |
5.5.2住房私有化 |
5.5.3金融部门改革 |
5.5.4转型经济的住房金融问题 |
5.6 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制度建设 |
5.6.1发展中国家住房金融制度结构和功能 |
5.6.2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政策问题 |
5.6.3发展中国家的住房金融发展战略 |
第六章 我国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 |
6.1 我国住房金融的四个发展阶段 |
6.2 混合性住房金融体系:政策性和商业性 |
6.2.1制度变迁:强制性和诱致性的结合 |
6.2.2混合性住房金融体系的特征 |
6.3 我国住房金融制度结构的主要问题概述 |
6.4 我国住房金融制度的若干议题 |
6.4.1 公积金制度的效率及其改革 |
6.4.2银行体系的局限和风险 |
6.4.3住房金融中介不健全 |
6.4.4 农村的住房金融制度缺失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住房金融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
7.1 我国住房金融制度建设框架: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 |
7.1.1我国住房金融制度选择的主要观点 |
7.1.2我国住房金融制度与国外住房金融制度的比较 |
7.1.3约束条件下我国住房金融的制度选择 |
7.2 住房金融制度建设中的政府作用和公积金制度改革取向 |
7.2.1 住房金融制度建设中的政府作用 |
7.2.2 公积金制度改革取向 |
7.3 住房金融形式和机构的多样化 |
7.3.1 我国住房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 |
7.3.2 我国住房金融机构的发展设想 |
7.4 制度创新:开辟住房金融二级市场 |
7.4.1 关于发展我国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再认识 |
7.4.2 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现实性 |
7.4.3 发展我国住房金融二级市场的策略:区域、机构、步骤和准备 |
7.4.4 中国实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方案设想 |
(6)文化金融学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确定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对金融学的历史与现实的认知 |
1.1.3 笔者的文化定见与思想来源 |
1.2 以往三种研究视角的述评 |
1.2.1 从金融的内在运动规律的视角 |
1.2.2 从金融技术的视角 |
1.2.3 从金融监管的视角 |
1.3 文化金融学的若干规定性 |
1.3.1 文化金融学的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径 |
第2章 作为伦理主体的人 |
2.1 "我思,故我在" |
2.1.1 人对人本身的好奇心 |
2.1.2 人对环境世界的好奇心 |
2.2 渗原理 |
2.2.1 什么是互渗原理 |
2.2.2 恩格斯之前对互渗原理的认知 |
2.2.3 恩格斯与恩格斯之后的认知 |
2.3 人性的内核 |
2.3.1 对人性内核认识的简史 |
2.3.2 善意志 |
2.4 天演与伦理 |
2.4.1 被搁置的善 |
2.4.2 达尔文主义困境 |
2.5 权利意识模型分析 |
2.5.1 鲁滨逊·克罗索模型 |
2.5.2 "孤立国"模型 |
2.5.3 金融的心理学本质是"增值期待" |
第3章 金融的事实秩序与价值秩序 |
3.1 社会秩序是怎样形成的 |
3.2 金融秩序原理引论 |
3.3 对金融的事实观照 |
3.3.1 实质金融的秩序 |
3.3.2 虚拟金融的秩序 |
3.4 对金融的价值观照 |
3.4.1 由"适中"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3.4.2 由"德性"带来的金融价值秩序 |
第4章 金融四大文化元素的哲学阐释 |
4.1 必要的说明 |
4.2 义理论的两种形态 |
4.2.1 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2.2 非理想形态的正义理论 |
4.3 金融行为中的正义 |
4.3.1 个体金融行为的正义 |
4.3.2 国家金融行为的正义 |
4.4 金融制度中的正义 |
4.4.1 信用制度的正义 |
4.4.2 货币制度的正义 |
4.4.3 银行制度的正义 |
4.5 正义所涵盖的诚信、节制、责任 |
4.5.1 正义与其他美德 |
4.5.2 金融与诚信 |
4.5.3 金融与节制 |
4.5.4 金融与责任 |
第5章 二十世纪危机型金融的文化批评 |
5.1 美国式资本主义与金融市场 |
5.1.1 资本市场对美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美国金融体系的制度基础 |
5.1.3 汉密尔顿与麦迪逊-杰斐逊之争 |
5.1.4 汉-杰之争对美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历史的分析 |
5.2 关于1929-1933年大萧条之文化批评 |
5.2.1 热情的工作和坚定的信心催生金融创新,带来经济繁荣 |
5.2.2 诚信缺失、投机肆虐导致繁荣的瑕疵 |
5.2.3 泛滥的流动性和投资欣快症放大股市泡沫 |
5.2.4 所有的经济繁荣都会到顶并以逐渐衰退结束 |
5.2.5 "黑色星期四":信任不复存在 |
5.2.6 美国的大萧条通过债务链条传递到欧洲,形成世界性危机 |
5.2.7 政府要承担起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责任 |
5.3 关于日本泡沫经济的文化批评 |
5.3.1 日本泡沫经济概述 |
5.3.2 本经济泡沫形成的原因 |
5.3.3 官定利率的提高刺破经济泡沫 |
5.3.4 追求资产升值的短期暴利带来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长期萧条 |
5.3.5 货币政策的失误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政策原因 |
5.3.6 日本泡沫经济中的黑金政治:非正义的政府行为 |
5.3.7 日本版的金融危机及其启示 |
5.3.8 泡沫经济后遗症:日本国民如何重找自信 |
5.3.9 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
5.3.10 汲取日本教训,中国莫重蹈日本覆辙 |
5.4 关于东亚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4.1 亚洲金融危机概述 |
5.4.2 东亚经济的成就与潜在的问题 |
5.4.3 失败的泰铢与无节制的国外借贷 |
5.4.4 以投机正义论为理据的金融大鳄给亚洲各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
5.4.5 香港维持联系汇率制的成本与收益 |
5.4.6 缺乏世界责任意识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5.4.7 人民币坚持不贬值中国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
5.5 关于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文化批评 |
5.5.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环球金融危机概述 |
5.5.2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应对本轮危机负责 |
5.5.3 监管机构要为金融危机负责 |
5.5.4 投机正义论毁了华尔街,也威胁到美国实体经济的竞争力 |
5.5.5 金融中间商的非诚信与金融衍生工具的无节制 |
5.5.6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分析 |
5.5.7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深层根源与警示 |
5.5.8 对美国版救市方案的文化金融学批评 |
5.5.9 美国金融霸权——辉煌渐行渐远 |
结束语 |
附录:方法论专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2.2 研究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金融监管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金融监管内涵及监管模式 |
2.1.1 金融监管内涵 |
2.1.2 金融监管模式 |
2.2 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
2.2.1 金融脆弱性学说 |
2.2.2 金融监管公共利益说 |
2.2.3 金融监管的非公共利益相关学说 |
2.2.4 其他金融监管理论 |
第3章 韩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与变迁 |
3.1 韩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发展历程 |
3.1.1 分业金融监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3.1.2 综合金融监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3.2 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动因 |
3.2.1 内部动因 |
3.2.2 外部压力 |
3.3 韩国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现状 |
3.3.1 韩国金融机构现状 |
3.3.2 韩国金融市场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韩国金融监管组织职能改革 |
4.1 分业监管时期金融监管组织 |
4.1.1“二元化”的金融监管组织 |
4.1.2 监管组织存在的不足 |
4.2 综合监管时期金融监管组织 |
4.2.1 综合金融监管机构 |
4.2.2 相关金融监管机构 |
4.2.3 现行金融监管组织的内部关系 |
4.2.4 关于金融监管职能和监管模式改革的探讨 |
4.3 韩国金融安全网的构建及功能 |
4.3.1 构建金融安全网的必要性 |
4.3.2 显性担保:高度国际化的存款保险制度 |
4.3.3 隐性保障:紧急流动性支援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韩国金融监管规则改革 |
5.1 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灵活采用国际监管标准 |
5.1.1 银行业逐步采用BCBS监管标准 |
5.1.2 证券业采用IOSCO监管标准 |
5.1.3 保险业采用IAIS监管标准 |
5.2 营造金融市场国际化发展环境 |
5.2.1 完善资本开放政策,改善资本市场环境 |
5.2.2 推行国际会计基准(K-IFRS) |
5.2.3 采用国际化监管工具保护金融消费者 |
本章小结 |
第6章 韩国金融监管措施改革 |
6.1 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措施改革 |
6.1.1 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冲击及应对 |
6.1.2 金融分业监管到综合监管的改革 |
6.2 全球金融危机时期的金融监管措施改革 |
6.2.1 全球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冲击及韩国的应对 |
6.2.2 深化综合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
6.2.3 完善宏观审慎政策 |
6.2.4 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
6.2.5 完善促进民生金融发展环境 |
6.2.6 激发金融市场活力 |
本章小结 |
第7章 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效果评估与借鉴 |
7.1 韩国金融监管改革效果分析 |
7.1.1 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效 |
7.1.2 韩国金融监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
7.2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特征 |
7.2.1 从综合监管到分业监管 |
7.2.2“央地分层”的分业监管模式 |
7.3 韩国经验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 |
7.3.1 建立以央行为核心的综合金融监管体系 |
7.3.2 健全我国宏观审慎政策 |
7.3.3 完善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制度 |
7.3.4 优化我国民生金融发展环境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8)转型时期政府微观规制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二、若干重要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结构安排 |
四、预期创新点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一章 政府微观规制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政府规制理论的重要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调节”思想 |
二、法国调节学派的“调节理论” |
第二节 国外政府微观规制理论研究综述 |
一、经济性规制理论综述 |
二、社会性规制理论综述 |
三、国外政府规制理论发展述评 |
第三节 国内政府微观规制理论研究综述 |
一、对“规制”内涵的认识 |
二、国内政府微观规制研究综述 |
三、目前国内政府微观规制研究的现状 |
第四节 政府规制的实质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一、政府和市场的双螺旋过程的简单综述 |
二、规制是政府和市场“共生”的必然产物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国家政府微观规制分析——以美、日、英为例 |
第一节 美国政府微观规制行为分析 |
一、自由放任时期政府微观规制的松弛 |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微观规制的强化 |
三、后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微观规制的放松 |
第二节 日本政府微观规制行为分析 |
一、日本市场经济发展简析 |
二、日本政府微观规制的演变 |
三、日本政府微观规制的特点 |
第三节 英国政府微观规制行为分析 |
一、英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分析 |
二、英国政府微观规制的演变 |
三、英国政府微观规制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转型时期政府微观规制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我国转型的历程 |
一、“转型”内涵的演变 |
二、我国转型的历程简介 |
第二节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的基本情况 |
一、我国政府微观规制的基本情况 |
二、我国政府规制具有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转型时期政府规制进程中的规制风险研究 |
一、自然垄断产业内生属性变化引发的风险 |
二、市场本身引发的规制风险 |
三、政府规制行为不规范引发的规制风险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条件下政府规制参与方的行为分析 |
第一节 规制参与方的动机分析 |
一、规制机构的动机分析 |
二、对利益集团动机的简要分析 |
第二节 规制过程中参与方的寻租活动分析 |
一、对“寻租”理论的认识 |
二、设租、寻租行为研究 |
三、对规制过程中设租和寻租行为活跃性区域的分析 |
四、减少寻(设)租行为的对策分析 |
第三节 规制过程中“合谋”行为分析 |
一、规制过程中的“合谋”类型 |
二、转型时期规制过程中的合谋行为 |
三、防止规制过程中合谋行为发生的若干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时期政府规制有效性研究——基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 |
第一节 美国“成本—收益”分析的发展历程 |
一、“成本—收益”分析的演化历程 |
二、美国规制发展中的成本和收益的界定范围 |
三、成本—收益分析在争论中不断发展 |
第二节 现阶段对“成本——收益”分析内涵的理解 |
一、对规制成本理解 |
二、对规制收益理解 |
三、规制收益和规制成本的比较分析 |
四、对影响规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正确运用成本—收益分析以提高我国规制政策有效性 |
一、我国政府规制有效性现状 |
二、转型时期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内容 |
三、积极探索成本—收益分析在我国的正确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时期的国有企业规制研究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规制的历程 |
一、国有企业的规制改革历程 |
二、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评述 |
三、当前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国外国有企业政府规制改革 |
一、国有企业规制改革发展历程简介 |
二、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分析 |
三、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经验及其启发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思路 |
一、国有企业终极形态的理论分析 |
二、国有企业规制改革中的“悖论”分析 |
三、国有企业规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自然垄断产业政府微观规制变迁——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
第一节 中国电信业规制变革的历史演进 |
一、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变迁的历程 |
二、对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的分析 |
三、中国电信业规制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自然垄断”的内涵及其规制变迁 |
一、“自然垄断”内涵的理解 |
二、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变迁 |
三、中国电信业从“自然垄断”向“有效竞争”转变 |
第三节 电信业规制的发展趋向 |
一、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规制历程简析:以美、日、英为例 |
二、世界电信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三、西方发达国家电信业微观规制新动向 |
四、中国电信业政府规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微观规制行为选择 |
第一节 转型时期政府规制行为的边界、目标和原则 |
一、转型时期政府规制行为的边界 |
二、转型时期政府规制行为目标和原则 |
第二节 我国政府规制改革的选择 |
一、重构经济性规制 |
二、加强社会性规制 |
三、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1.有关劳动关系的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 |
1.1 劳动关系理论研究探源 |
1.1.1 马克思主义关于劳资关系的理论 |
1.1.2.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中的劳资观 |
1.1.3.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劳资关系论 |
1.2 劳动关系理论之学派观点 |
1.2.1 新保守派的主要观点 |
1.2.2 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
1.2.3.正统多元论学派的观点 |
1.2.4.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观点 |
1.2.5.激进派的主要观点 |
1.3 我国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
1.3.1 我国劳动关系基本问题研究 |
1.3.1.1 劳动关系的基本内涵 |
1.3.1.2 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
1.3.1.3 劳动关系的性质 |
1.3.2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成因和对策 |
1.3.2.1 我国劳动关系的现状 |
1.3.2.2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原因分析 |
1.3.2.3 我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 |
1.3.3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和模式 |
1.3.3.1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 |
1.3.3.2 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
2.本文的研究方法 |
2.1 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 |
2.2 制度分析方法 |
2.3 案例分析方法 |
3.思路与理论框架 |
4.价值、创新与未尽问题 |
3.4.1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价值 |
3.4.2 本文未尽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制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
1.劳动关系的涵义和构成要素 |
1.1 劳动关系的涵义和特征 |
1.1.1 劳动关系的基本涵义 |
1.1.2 劳动关系的特征 |
1.2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和价值判断 |
1.2.1 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 |
1.2.2 劳动关系的价值判断 |
2.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内涵 |
2.1 制度的涵义和分类 |
2.1.1 制度的内涵 |
2.1.2 制度的分类 |
2.2 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理论 |
2.2.1 制度分析 |
2.2.2 制度变迁的理论和模型 |
3.劳动关系的制度分析 |
3.1 制度视角下的劳动关系 |
3.1.1 劳动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劳动力产权 |
3.1.2 劳动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劳动契约 |
3.1.3 劳动关系的确立是劳资双方博弈的结果 |
3.1.4 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 |
3.2 劳动关系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变迁 |
3.2.1 劳动关系的制度体系和制度分析 |
3.2.2 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国际比较分析 |
1.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
1.1 德国和北欧的劳资关系:自治模式 |
1.1.1 德国劳动关系模式:强合作主义 |
1.1.2 瑞典劳动关系模式:谈判合作主义 |
1.2 自由多元化的劳动关系模式 |
1.2.1 美国劳动关系模式:自由主义 |
1.2.2 英国劳动关系模式:多元主义 |
2.东亚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
2.1 日本劳动关系模式:家族式 |
2.2 韩国劳动关系模式:从屈从型到平等型 |
3.经济转轨国家的劳动关系模式 |
3.1 俄罗斯的政府主导模式 |
3.2 东欧国家的多元化模式 |
4.劳动关系的国际比较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
3.1 劳资合作是劳动关系的理想模式 |
3.2 自由竞争是保证劳动力市场活力的重要保证 |
3.3 东方文化与西方竞争机制互补是较为适宜的劳动关系模式 |
3.4 稳定的政治经济秩序是建立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基本条件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劳动力产权与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 |
1.劳动力产权的概念和内容 |
1.1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和特征 |
1.1.1 产权的涵义和功能 |
1.1.1.1 产权的基本涵义 |
1.1.1.2 产权的基本功能 |
1.1.2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和性质 |
1.1.2.1 劳动力产权的定义 |
1.1.2.2 与劳动力产权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 劳动力产权的内容 |
1.2.1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所有权 |
1.2.2 劳动者对其劳动力拥有自主支配权 |
1.2.3 劳动者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权利 |
1.2.4 劳动者对劳动成果的部分剩余索取权 |
2.劳动力产权与企业合约安排 |
2.1 企业的契约性质与劳动关系 |
2.1.1 企业的契约性质 |
2.1.2 企业产权交易与劳动关系 |
2.2 劳动力产权与企业所有权安排 |
2.2.1 劳动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的合约模式 |
2.2.2 企业产权性质与所有权最优安排 |
2.3 劳动力产权的实现形式 |
3.我国劳动力产权的制度变迁和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劳动力产权变迁和制度分析 |
3.1.1 政府主导型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 |
3.1.2 市场主导型劳动力产权制度变迁 |
3.2 转轨时期我国劳动产权制度变迁存在的问题 |
3.2.1 劳动力产权界定模糊 |
3.2.2 劳动力产权的残缺 |
3.2.3 劳动力产权被侵蚀 |
3.3 完善劳动力产权的对策 |
3.3.1 明确界定劳动力产权 |
3.3.2 实现劳动力产权制度 |
3.3.3 重塑劳动者参与机制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总体分析 |
1.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类型 |
1.1 我国企业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政策背景和制度环境 |
1.2 我国劳动关系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1.3 我国劳动关系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
1.4 我国劳动关系的混合制度变迁 |
2 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变迁的特征 |
2.1 从附庸走向独立——劳动关系主体地位的复归 |
2.2 从单项制度向制度结构变迁—渐进式改革模式制度体现 |
2.3 由身份到契约——劳动关系契约化,法制化 |
3.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其原因 |
3.1 国有企业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原因分析 |
3.1.1 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 |
3.1.2 国有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原因的制度分析 |
3.2 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及原因分析 |
3.2.1 私营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劳动者权益受损状况 |
3.2.2 私营企业中劳动者权益受损原因的制度分析 |
4.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的障碍 |
4.1 劳资纠纷与压力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 |
4.2 制度变迁的成本及其补偿和分摊 |
4.3 效率与公平—顾此失彼的艰难抉择 |
4.4 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矫正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和模式 |
1、劳动关系的协调机制 |
1.1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涵和类型 |
1.1.1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内涵和基本类型 |
1.1.2 “三方机制”的内涵及特点 |
1.1.3 “三方机制”的职能和运作条件 |
1.2 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主体结构 |
1.2.1 劳动者的代表—工会 |
1.2.2 用人单位的代表—雇主组织 |
1.2.3 裁判员和指挥员—政府 |
1.3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 |
1.3.1 市场化劳动关系的理性和共识尚未形成 |
1.3.2 “三方机制”的主体地位问题 |
1.3.3 劳动关系协调的法律和制度不健全 |
2.劳动关系协调模式及制度变迁 |
2.1 劳资“对抗型”的劳动关系 |
2.1.1 劳资“对抗型”劳动关系的起源和发展 |
2.1.2 劳资“对抗型”劳动关系的成因 |
2.2 劳资“一体型”的劳动关系 |
2.2.1 劳资“一体型”劳动关系产生的背景 |
2.2.2 劳资“一体型”劳动关系的特点和实质 |
2.3 劳资“协调型”的劳动关系 |
2.3.1 劳资“协调型”劳动关系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 |
2.3.2 劳资“一体型”与“协调型”劳动关系的东西差异及其现实意义 |
2.4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现状分析 |
2.4.1 我国劳动关系模式的总体分析 |
2.4.2 我国劳动关系协调模式的具体分析及对策思路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均衡和演进 |
1.制度均衡的涵义和实践意义 |
1.1 均衡的涵义及其演化 |
1.2 制度均衡的涵义及其实践意义 |
1.2.1 制度均衡的涵义及其特点 |
1.2.2 制度均衡的演进及其实践意义 |
2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及其约束条件 |
2.1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涵义 |
2.2 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约束条件 |
2.2.1 成本约束—制度供需均衡的基本条件 |
2.2.2 力量均衡—劳资双方行为均衡的组织基础 |
2.2.3 变量均衡—劳资双方的利益均衡的物质基础 |
2.2.4 制度环境—制度均衡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
3.我国劳动关系制度均衡存在的问题 |
3.1 劳动关系的制度环境亟待重构和完善 |
3.2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短缺 |
3.3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过剩 |
3.4 建立和协调劳动关系的制度失效 |
4.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制度均衡的对策 |
4.1 保障正式制度安排的供需平衡 |
4.1.1 保障正式制度的持续供给 |
4.1.2 减少和废止过剩的制度 |
4.1.3 逐步转变制度供给方式 |
4.2 加强和完善制度的实施机制 |
4.2.1 重构劳动关系制度的实施机制 |
4.2.2 加强劳动司法制度建设 |
4.3 建立和强化非正式制度建设 |
4.3.1 重建劳动关系伦理道德规范 |
4.3.2 培养和形成规范性行为规则 |
本章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 |
2.1 贫困内涵与外延 |
2.1.1 贫困 |
2.1.2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
2.2 反贫困内涵与外延 |
2.2.1 反贫困概念的界定 |
2.2.2 反贫困与扶贫 |
2.2.3 反贫困与社会救助 |
2.2.4 反贫困与慈善事业 |
2.2.5 反贫困与社会保险 |
2.2.6 反贫困与社会福利 |
第三章 反贫困思想渊源 |
3.1 中国反贫困思想渊源 |
3.1.1 儒家“忠孝”思想 |
3.1.2 大同社会论 |
3.1.3 仓储后备论 |
3.1.4 社会互助论 |
3.1.5 社会救济论 |
3.1.6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理论 |
3.1.7 毛泽东的反贫困理论 |
3.1.8 邓小平的反贫困理论 |
3.1.9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反贫困战略思想 |
3.2 西方反贫困思想渊源 |
3.2.1 宗教思想 |
3.2.2 空想社会主义 |
3.2.3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
3.2.4 社会达尔文主义 |
3.2.5 福利经济学 |
3.2.6 凯恩斯主义 |
3.2.7 社会民主主义 |
3.2.8 新自由主义 |
3.2.9 第三条道路 |
3.2.10 简要评述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反贫困比较分析 |
4.1 英国反贫困 |
4.1.1 英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4.1.2 英国社会福利政策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
4.1.3 简要评述 |
4.2 美国反贫困 |
4.2.1 美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4.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
4.2.3 美国反贫困区域开发政策 |
4.2.4 简要评述 |
4.3 德国反贫困 |
4.3.1 德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4.3.2 德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
4.3.3 简要评述 |
4.4 日本反贫困 |
4.4.1 日本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4.4.2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及变革 |
4.4.3 简要评述 |
4.5 发达国家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比较分析与启示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比较分析 |
5.1 印度反贫困 |
5.1.1 印度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5.1.2 印度针对贫困群体的反贫困政策 |
5.1.3 印度针对贫困地区的反贫困政策 |
5.1.4 简要平述 |
5.2 孟加拉国反贫困 |
5.2.1 孟加拉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5.2.2 小额贷款反贫困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5.2.3 简要评述 |
5.3 巴西反贫困 |
5.3.1 巴西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5.3.2 巴西针对贫困地区反贫困的经验与教训 |
5.3.3 简要评述 |
5.4 发展中国家贫困与反贫困特点及启示 |
第六章 中国反贫困历史发展分析 |
6.1 中国反贫困的历史背景 |
6.2 中国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
6.2.1 第一个阶段(1949~1953 年)土地改革时期 |
6.2.2 第二个阶段(1954~1978 年)计划经济时期 |
6.2.3 第三阶段(1979-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
6.2.4 第四阶段(1986-1993 年)初步实施反贫困计划时期 |
6.2.5 第五阶段(1994-2000 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 |
6.2.6 第六个阶段(2001~)新世纪反贫困时期 |
第七章 中国反贫困的运行体系及主要模式 |
7.1 中国反贫困运行体系及政府反贫困资金效益评价 |
7.1.1 中国反贫困运行体系 |
7.1.2 政府反贫困资金政策的演变和来源 |
7.1.3 政府反贫困资金效益评价 |
7.2 中国反贫困的主要模式 |
7.2.1 区域开发治理型 |
7.2.2 基本建设型 |
7.2.3 发展生产型 |
7.2.4 发展特色经济型 |
7.2.5 小额贷款型 |
7.2.6 社会力量帮扶型 |
7.2.7 外资援助型 |
7.2.8 科技+教育+市场型 |
7.2.9 劳动力转移型 |
7.2.10 异地搬迁型 |
第八章 新疆贫困与反贫困的历史发展分析 |
8.1 新疆贫困的历史背景 |
8.1.1 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社会分工滞后,劳动生产力低 |
8.1.2 丝路贸易加剧民族间的交流融合 |
8.1.3 屯垦是一把开创绿洲和失去绿洲的双刃剑 |
8.2 新疆反贫困的历史进程 |
8.2.1 第一阶段(1952~1954 年)土地改革时期 |
8.2.2 第二个阶段(1954~1978 年)计划经济时期 |
8.2.3 第三阶段(1978~1985 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
8.2.4 第四时期(1985~1993 年)初步实施反贫困计划期 |
8.2.5 第五阶段(1994~2000 年)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期 |
8.2.6 第六阶段(2001~)新世纪反贫困时期 |
第九章 新疆反贫困的主要模式 |
9.1 基本建设型 |
9.1.1 水利工程建设 |
9.1.2 农田建设 |
9.1.3 林业建设 |
9.1.4 牧业建设 |
9.1.5 道路建设 |
9.1.6 电力建设 |
9.1.7 基本建设效益评价 |
9.2 发展生产型 |
9.2.1 发展农业生产 |
9.2.2 发展乡镇企业 |
9.2.3 发展牧业生产 |
9.3 发展特色经济型 |
9.4 信贷扶贫型 |
9.5 社会帮扶型 |
9.6 科技培训型 |
9.6.1 行政推动+群众运动 |
9.6.2 对口帮扶+项目带动 |
9.7 异地搬迁型 |
9.8 劳动力转移型 |
9.9 外资援助型 |
9.9.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援助资金 |
9.9.2 加拿大基金援助资金 |
第十章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
10.1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的分类和流向 |
10.1.1 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
10.1.2 新增财政扶贫资金 |
10.1.3 股票售表收入资金 |
10.1.4 以工代赈资金 |
10.1.5 专项贴息贷款、非贴息贷款及贴息资金 |
10.2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效益评价 |
10.2.1 指标选择 |
10.2.2 相关与回归分析 |
10.3 新疆政府反贫困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0.3.1 政府反贫困资金需要与供给矛盾突出 |
10.3.2 政府反贫困资金管理上“漏出”现象较重 |
10.3.3 政府反贫困资金管理体制不顺畅 |
10.3.4 政府反贫困资金激励机制短缺 |
第十一章 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现状测定 |
11.1 贫困标准(贫困线)测定 |
11.1.1 贫困标准(贫困线)的计算方法 |
11.1.2 测定新疆绝对贫困人口 |
11.2 贫困缺口率 |
11.2.1 贫困缺口率 |
11.2.2 测定新疆贫困贫困缺口率 |
11.3 森指数测定 |
11.3.1 森指数测定法 |
11.3.2 用森指数测定新疆贫困地区贫困程度 |
11.4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
11.4.1 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测定方法 |
11.4.2 新疆贫困地区基尼系数测定 |
11.5 关于我国基础度量指标与国际标准化度量体系相结合的构想 |
11.5.1 构建反映时代特征的贫困指标体系 |
11.5.2 统一贫困测度的基本指标统计口径 |
第十二章 新疆贫困地区贫困机理 |
12.1 自然因素 |
12.1.1 空间因素制约 |
12.1.2 自然灾害因素制约 |
12.1.3 耕地资源因素的制约 |
12.1.4 水资源因素的制约 |
12.2 体制因素 |
12.2.1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制约 |
12.2.2 政府机构庞大效率低的制约 |
12.2.3 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的制约 |
12.3 个体因素 |
12.3.1 贫困个体自身素质的制约 |
12.3.2 贫困家庭生育行为选择的制约 |
第十三章 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机制与战略选择 |
13.1 新疆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
13.1.1 反贫困资金与贫困群体错位 |
13.1.2 教育卫生文化公共投资偏少 |
13.1.3 贫困个体的被动性 |
13.1.4 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运动性”和“盲目性” |
13.1.5 新疆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
13.2 反贫困机制的选择 |
13.2.1 树立长期反贫困思想 |
13.2.2 政府、市场和贫困地区及群体的关系 |
13.2.3 确立贫困群体为主导的反贫困体系 |
13.2.4 建立机会平等反贫机制 |
13. 3 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战略措施的选择 |
13.3.1 立法 |
13.3.2 通路 |
13.3.3 预警 |
13.3.4 限土 |
13.3.5 节水 |
13.3.6 放权 |
13.3.7 重教重科 |
13.3.8 节育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经济中的政府干预和监督系统──赴美考察报告[J]. 赵长茂. 党校科研信息, 1994(01)
- [2]转型期中国的政府干预与经济绩效分析[D]. 尹奥. 山东大学, 2005(03)
- [3]美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 张恒. 吉林大学, 2017(09)
- [4]政府在调控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探析[D]. 张晏榕.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6)
- [5]住房金融的制度分析[D]. 杨明秋. 复旦大学, 2003(02)
- [6]文化金融学初探[D]. 秦援晋. 辽宁大学, 2010(10)
- [7]韩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D]. 翟舒毅. 吉林大学, 2017(03)
- [8]转型时期政府微观规制行为研究[D]. 石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08(09)
- [9]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 高新会. 暨南大学, 2006(06)
- [10]新疆贫困地区反贫困研究[D]. 明拥军. 新疆农业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