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ZXA10的典型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雪平[1](2020)在《基于光纤接入网络的农业信息化承载网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生产技术向集约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和科学化管理的关键,是对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实时、准确和有效监测,农业物联网已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技术,其基础是农业数据感知和传输的网络。非洲大陆传统上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缺少可靠的基础平台,农业物联网的建设受到基础设施的极大制约,农业物联网的特征是信息采集量大、数据传输路径复杂且受环境干扰较大,与此同时,传感器节点的能源供给和处理能力又相对有限,单独建设独立的专有网络成本非常高。在这种条件下,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对农业生产区域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在满足用户普通的通信需求之余,利用现成的公网资源,为农业物联网提供一个可以运行的基础网络。本论文结合尼日利亚某农场的工程实践,通过对在公用数据网络的基础上,以较为简便、相对廉价的LTE小基站对农业物联网进行覆盖的解决方案进行探索,采用各种手段分摊、降低综合建设成本,力求找出一种成本较低,可靠性较高,同时能满足多业务需求的农业物联网覆盖方案。主要成果如下:(1)从研究背景、实际业务需求、GPON网络承载LTE小基站的关键技术、网络设计的角度,对此方案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2)对基于GPON技术的FTTX网络在农业生产区域的部署以及使用该网络承载LTE小基站回传业务的可行性进行论证;(3)设计了整体方案并完成基于GPON技术的FTTX光纤接入网络的实际部署,在此用于公众数据接入业务的光纤接入网基础上,承载LTE小基站回传业务,依托已建成的光纤接入网络为各种信息化节点尤其是农业物联网节点提供末端接入服务,同时兼顾公众语音业务;(4)通过对建设成果进行实际的测试,验证了基于GPON技术的FTTX网络与LTE小基站相结合,一网多用,对于解决物联网信息节点的数据传送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
王胜[2](2019)在《FTTH技术在某村镇光纤宽带组网中的应用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国家提出“宽带中国”战略后,全国各地掀起了高速宽带建设的热潮。我国农村地区面积广大,用户分散,通信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形复杂、经济不发达,通信投资大、造价高,用户对宽带需求的美好愿望与现实存在明显矛盾。针对西部农村地区特点,宽带建设运营商如何在切实满足政府要求和用户需求的同时,降低企业建设运营成本,经济、高效、快速的实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本文采用基于PON的FTTH技术和全资源视图的规划方法,详细分析PON网络的技术特点、衰耗计算和链路带宽测算、ODN网络的设计、分场景的建设模式;具体阐述全资源视图的搭建方法、OLT的下沉应用、存量资源利旧、新器材新工艺的应用;以具体农村建设案例,对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摸清需求、精准投资、解决投资造价高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通过在简阳三岔镇坚石村采用利旧坚石村基站下沉OLT、OLT上行光缆利旧原有基站空余纤芯、在覆盖坚石村的同时同步解决周边村镇的FTTH接入设计方案,并依据其效果验证了全资源视图以及其他解决农村光纤宽带建设实际问题的工具和方法,在精准建设、节约投资、有效实施农村地区FTTH建设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邹杰[3](2018)在《泰州地区花瓣式配电环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用电负荷密度不断增长,一些高负荷密度新区的快速发展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配电网辐射型的供电方式无法满足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借鉴可靠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新加坡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在高负荷密度和高供电可靠性需求的区域建设合环运行的“花瓣型”配电网。本文以泰州地区花瓣式配电环网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从花瓣式配电网系统框架、花瓣式配电网分布式全线速动保护方法、花瓣式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设计、基于分布式虚拟插件监测的智能配网终端设计和泰州地区花瓣式电网应用示范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工作。首先,研究了花瓣式配电网系统框架和花瓣式配电网主要技术难点。介绍了花瓣式配电网结构,分别阐述了花瓣式配电网馈线自动化的配置、花瓣式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方案和花瓣式配电网两路电源的选取方法,从配电网基于多种运行方式的全线速动保护方法、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方法、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状态自监测、终端逻辑功能的灵活组态和工程应用和基于分布式快速保护的智能配电网典型工程设计方案等方面分析了花瓣式配电网主要技术难点。其次,研究了花瓣式配电网分布式全线速动保护方法,分别从智能分布式快速保护的原理和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配电网各类故障,形成了对应的保护动作逻辑,建立了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基础网络结构,分别详细介绍了智能配网自动化终端功能配置和终端远程配置管理工具。再次,研究了花瓣式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设计方法。首先对比分析了配电网多种通讯网络,接着介绍了基于EPON技术的网络组成配置,最后组建了测试网络,测试了网络性能和网络互通的情况,分析了测试数据,测试结果显示花瓣式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设计能满足现有规划的终端间信息快速互通的要求。接着,研究了一种基于分布式虚拟插件的智能配电终端。首先建立了基于分布式虚拟插件的智能配电终端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智能配电终端逻辑功能模块、分布式虚拟插件功能配置模块和智能配网分布式虚拟功能插件模块三大模块;接着开发了一款图形可视化、功能模块化、可编辑保护逻辑的工具软件,提供了保护装置的接口定义、保护逻辑模块的编辑、自动规则检查、自动编译生成装置工程目标软件、自动下载到保护测控装置等工具。最后,采用模拟负荷对智能配网分布式快速保护进行了全面的实际模拟试验。保护动作情况与前期设计一致,可自动适应配网合环、解环等各种运行方式,不依赖主站,仅配电终端之间相互配合,实现了环内故障的准确定位和百毫秒级的快速隔离,解决了传统配网保护动作时间长、时序配合困难、故障隔离查找不便等各种问题,验证了分布式快速保护逻辑的快速性、选择性和保护跳闸的正确性。
汤文浩[4](2018)在《徐州移动城域传送网需求预测研究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4G业务的不断普及,广大群众对有线宽带、4.5G/5G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及未来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云计算等重大技术变革的需求越来越大,新的业务需求对原有运营商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运营商的需求预测对未来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就有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对运营商各类业务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能对目前和未来若干年内的传输网络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论文基于运营商现阶段的业务需求,以及各类业务增长的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徐州地区的自身特点,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广泛收集基础数据,深入调研特俗区域需求,检查核实收集数据的准确性;2、分析整理并处理数据,选取合理的计算方法,对计算的结果进行甄别;3、随着需求的变化对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修正,提高需求预测的准确性;4、根据地市要求,选择合理的传输设备;5、将分析处理完成的数据整理成输入图表,得出本期工程建设量,并根据本期实际工程建设量来论证需求预测的准确性。需求预测顺应了运营商网络建设及未来网络演进的发展趋势,也是运营商传输网络建设中,一贯采用的建设依据。通过做需求预测,有利于实现网络的平滑演进,有利于使网络具有更强的高效性,有利于在工程建设时节省投资。不仅能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还能给运营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此外,该需求预测结合了徐州地区的特点,也能给其他地市的需求预测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韦城波[5](2017)在《武鸣区边远农村FTTH接入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小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但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情况复杂、村屯距离远,人口居住分散,所以联网方式一般为利用电话线的ADSL或者无线传输等方式。随着APON、BPON发展到现在的E/GPON技术,这些新技术提出到落地,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光纤用户延伸、最终实现光纤到户的历程,这就是FTTH。农村实现FTTH对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响应国家“宽带中国”的战略,广西于2014年发布了《宽带广西战略行动计划》,为广西宽带业务的发展的提供了具体的要求。城市的信息化推进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农村地区FTTH的建设成本高、建设经验匮乏是“宽带广西”实现最大的困难。武鸣区是南宁市欠发达城区,山区多,地形复杂,村与村间看起来近,但经常被山阻隔,需要远距离接入FTTH村屯数量非常多。因为远距离传输时光衰问题只能通过降低分光比提升光功率来解决,面对超过20KM的村屯无能为力,只能放弃。因此,研究农村地区远距离FTTH接入对落实“宽带广西”战略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对EPON系统最重要的MPCP协议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通信过程,从而提出一种远距离接入的方法,不增加中继前提下,实现边远农村稳定的FTTH接入服务;其次针对边远山区村屯远距离接入FTTH时光衰过大的问题,对硬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FEC编码工作原理,以及通过编码提升光链路预算的技术,通过提高光链路预算实现网络稳定传输,完成FTTH接入。本文的研究的增大农村FTTH网络传输距离和提高FTTH网络的稳定性,对边远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对丰富武鸣电信FTTH网络建设的经验,提高电信业务在农村信息化中的优势,减少企业投资成本,提升效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本文研究成果也为其它基于EPON网络远距离接入提供技术参考和工程示范。
张培兴[6](2017)在《玉林移动面向家庭的有线宽带接入网的规划方案设计》文中认为有线宽带接入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要点和关键,同时也是达成通讯现代化的瓶颈。随着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实施,有线宽带接入网建设成为通信运营商以及民间资本的重点项目,为此,基于GPON技术的光纤到户接入网规划设计成为运营商、设备厂商和高等院校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的目的是制定一个技术先进、投资经济的整体规划方案,并有效地指导工程建设的优秀设计为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一套适合玉林移动发展的GPON网络系统。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下列4个方面:1、首先对有线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调研,简要阐述光纤接入网的构成和PON技术特点。2、然后概述玉林移动公司传输网络现状以及现网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公司、家庭三方面详细分析家宽业务发展需求,再从网络技术、建设与运营能力、资金来源三个角度分析玉林移动公司建设有线宽带接入网的可行性。3、重点研究面向家庭的有线宽带接入网的规划设计要求,详细研究了主干光缆网、OLT设备和家庭宽带覆盖规划的设计要求,包括分纤点、主干接入光缆、配线光缆、PON带宽和光功率等关键要素的具体要求。然后根据每项规划设计要求,结合玉林移动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规划方案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各类建设模型、规划规模、投资估算、年度计划等信息,可以有效指导后期具体工程项目开展可研、设计和施工等实施环节。4、最后结合规划方案实际完成情况从网络能力、工程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个方面对规划方案进行性能分析和评估。本论文可以为今后的规划设计工作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参考模板,对研究如何搭建面向家庭的有线宽带接入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徐志炜[7](2017)在《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也进一步提升,公共自行车是现有多元化公交设施中的一种。跟随着杭州市主城区的脚步,富阳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登陆也进入了实施阶段。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的监控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现状,需求以及解决方案。首先是针对政府提供社会的公共服务设施所应该具有的高标准和高要求而展开系统设计。其次是分析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建设模式和特点,完成主要设备的选配。最后是完成整个系统的总体构建,使之合理运行。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概述,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层的设计和测试,最后根据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对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各种运营工作中的合理应用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莹[8](2015)在《大型企业语音IP承载网的设计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电信业务的不断丰富,传统语音电话网络建设成本高,维护代价大等现象日益呈现,无法满足目前企业增收降支的基本要求。为此,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建设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与传统语音电话网络相比,通过IP分组网传送语音业务具有带宽利用率高,传输成本低等优势,也能保障良好的语音通信质量。同时,在应用、业务的开放性方面,在多媒体业务的承载能力方面,在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投资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和潜力。本文以河南省某大型煤炭企业为例,在企业软交换系统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分析设计并实现了语音IP承载骨干网的建设。论文从具体应用和工程实际出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对IP承载网和软交换方面的相关概念、技术及设备进行了概述。(2)从行业趋势、企业需求、传统固网的弊端等方面对建设IP承载网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规划了建设目标,分析了网络性能指标和设备需求。在上述前提条件下,设计了集中式扁平化的口字型组网结构,将软交换核心设备双线路连接到承载网骨干设备。(3)参考目前市场上应用成熟的技术,从工作机制、应用、特点等方面对VRRP+STP技术和IRF2虚拟化技术进行了探讨。经过分析,IRF2技术具有配置简单、收敛速度更快、网络可靠性更高等优点,比VRRP+STP技术更适合此次的承载网建设。依据设备选型基本原则,结合实际需求,选择了H3CS7506E设备作为承载网骨干交换机。对实现的承载网进行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测试部署,结果表现优良,满足运行需求。(4)简介SIP协议的概念、系统构件等,阐述了SIP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可为不同人员和地点之间提供有效通讯并降低运营成本。部署了IPCC小型呼叫中心,使办公管理更加快捷,服务质量更加完善。
黄艳华,曹艳[9](2015)在《光纤接入网实训平台建设与项目式教学改革》文中认为传统的基于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以实验箱为主的实验平台,已不能满足当今通信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构建全真式实训平台,模拟真实的通信网络环境,并基于此开展项目式教学,对培养高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以光纤接入网课程为例,介绍了光纤接入网实训平台建设,基于该平台的实训内容以及实验教学改革情况。论文着重介绍了如何以实际的光接入网器件和商用接入设备搭建全真式光接入网实训平台,并辅以项目式实验教学,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独立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工程应用能力。
庞雪莲[10](2015)在《基于EPON平台的三网融合业务的实现》文中提出在介绍三网融合大趋势的背景下引入基于EPON的接入网技术,对EPON技术的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技术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在此基础上,搭建三网融合业务平台实现VOIP业务、以太网业务及IPTV业务的开通。本文提出基于EPON平台的三网融合的设计方案,完成了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
二、ZXA10的典型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ZXA10的典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光纤接入网络的农业信息化承载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农业信息化需求与通信网络现状 |
1.1.1 农业信息化现状 |
1.1.2 农业生产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
1.1.3 通信网络现状 |
1.1.4 非洲地区的基础通信网络现状 |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农业物联网与通信技术 |
2.1 农业物联网常见应用方向 |
2.1.1 精细化种植(养殖) |
2.1.2 智能农机 |
2.1.3 产量预测 |
2.1.4 网络销售 |
2.2 农业物联网对通信的需求 |
2.3 LTE回传承载 |
2.3.1 回传网络的性价比 |
2.4 基于PON技术的4G回传方案 |
2.4.1 无线覆盖模型 |
2.4.2 带宽需求 |
2.4.3 回传业务需求 |
2.4.4 GPON的优势 |
2.4.5 LTE小基站的优势 |
第三章 尼日利亚某农场通信网络与农业物联网分析 |
3.1 覆盖区域与用户 |
3.2 农场农业参数 |
3.2.1 气候参数 |
3.2.2 土壤参数 |
3.2.3 植物参数 |
3.3 通信方案分析 |
3.3.1 FTTH解决方案 |
3.3.2 移动回程Backhaul解决方案 |
3.4 实地网络现状分析 |
3.4.1 设备选用及部署 |
3.4.2 机房侧设备分析 |
3.4.3 无源网络分析 |
3.4.4 光链路预算 |
3.4.5 用户侧分析 |
3.5 基于GPON技术的4G LTE回传方案分析 |
3.5.1 整体架构 |
3.5.2 业务承载 |
3.5.3 LTE小基站安全性 |
3.5.4 GPON系统1588V2时间同步 |
3.5.5 时延要求 |
3.5.6 QoS保障 |
3.6 小基站方案分析 |
3.7 农业物联网方案分析 |
第四章 测试与分析 |
4.1 通信网络运行情况 |
4.2 通信网络测试数据分析 |
4.2.1 信号覆盖效果测试 |
4.2.2 实际传输性能测试 |
4.2.3 通信质量测试(CQT)结果 |
4.2.4 QoS测试 |
4.3 农业物联网运行情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Okumura-Hata仿真计算代码 |
术语解释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FTTH技术在某村镇光纤宽带组网中的应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农村地区光纤网络建设的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本次论文研究的主要工作及结构 |
2 农村光网建设的需求性分析 |
2.1 农村宽带需求快速增长 |
2.2 国家提速降费要求 |
2.3 运营商行业竞争加剧 |
2.4 一步到位建设光网的必要性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光网建设主要技术原理 |
3.1 PON技术基本概念 |
3.1.1 PON技术介绍 |
3.1.2 主流PON技术 |
3.2 PON网络主要技术指标 |
3.2.1 链路衰耗 |
3.2.2 带宽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农村FTTH组网设计方案 |
4.1 FTTH组网 |
4.1.1 FTTH网元设计 |
4.1.2 FTTH建设模式及场景 |
4.2 光分配网络(ODN)设计 |
4.2.1 ODN的定界与网络组成 |
4.2.2 ODN组网原则 |
4.2.3 光分路器选用 |
4.2.4 光分路器安装位置 |
4.2.5 光纤光缆选用 |
4.2.6 光缆线路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5 农村组网全视图规划和节资方案 |
5.1 农村全视图规划引用 |
5.1.1 现有网络资料及用户数据搜集及分析 |
5.1.2 行政村OLT节点规划 |
5.1.3 行政村接入光缆网规划 |
5.2 农村光纤建设节资方案 |
5.2.1 合理下沉OLT |
5.2.2 利旧存量资源 |
5.2.3 新器材新工艺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6 简阳三岔镇坚石村FTTH组网实施方案及结论 |
6.1 三岔镇坚石村现状 |
6.2 FTTH建设方案 |
6.3 建设强制性条文 |
6.4 ODN结构的选择及器材配置 |
6.4.1 ODN结构选择 |
6.4.2 ODN器材的配置 |
6.5 ODN主要器件技术标准 |
6.5.1 光纤光缆的选择要求 |
6.5.2 光缆接头盒主要技术性能 |
6.5.3 光分路器 |
6.6 光缆线路的敷设要求 |
6.7 OLT设备工程总体建设方案 |
6.7.1 OLT的建设原则 |
6.7.2 QoS策略 |
6.7.3 VLAN划分 |
6.7.4 IP地址规划 |
6.8 农村常用OLT设备 |
6.8.1 ZXA10 C300&C320 设备介绍 |
6.8.2 MA5800 设备介绍 |
6.8.3 MA5680T设备介绍 |
6.9 方案实施效果 |
6.9.1 经济效益 |
6.9.2 社会效益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泰州地区花瓣式配电环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花瓣式智能配电网研究现状 |
1.2.1 智能配电网概念 |
1.2.2 国内外配电自动化发展现状 |
1.2.3 花瓣式智能配电网主流技术方案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花瓣式配电网系统框架 |
2.1 引言 |
2.2 花瓣式配电网结构 |
2.2.1 花瓣式配电网馈线自动化配置 |
2.2.2 花瓣式配电网保护与控制方案 |
2.2.3 花瓣式配电网两路电源的选取 |
2.3 花瓣式配电网主要技术难点 |
2.3.1 配电网基于多种运行方式的全线速动保护方法 |
2.3.2 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方法 |
2.3.3 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状态自监测 |
2.3.4 终端逻辑功能的灵活组态和工程应用 |
2.3.5 基于分布式快速保护的智能配电网典型工程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瓣式配电网分布式全线速动保护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智能分布式快速保护的原理 |
3.2.1 合环时间隔内部故障 |
3.2.2 合环区外故障(上游与本间隔间故障) |
3.2.3 合环区外故障(本间隔与下游间故障) |
3.2.4 解环区内故障 |
3.2.5 解环区外故障 |
3.3 智能配电网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 |
3.3.1 智能配网自动化终端功能配置 |
3.3.2 终端远程配置管理工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花瓣式配电网高可靠对等快速通信设计 |
4.1 引言 |
4.2 配电网通讯网络对比分析 |
4.2.1 光纤以太网交换机 |
4.2.2 PLC电力线载波通信 |
4.2.3 SDH/MSTP光传输通信方式 |
4.2.4 公网无线通信方式 |
4.2.5 EPON通信方式 |
4.3 基于EPON技术的网络组成配置 |
4.4 网络性能以及设备互通测试 |
4.4.1 测试网络组建 |
4.4.2 网络性能测试方法 |
4.4.3 网络互通功能测试 |
4.4.4 网络互通功能测试情况 |
4.4.5 FDTU装置环回测试 |
4.4.6 测试数据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分布式虚拟插件监测的智能配网终端设计 |
5.1 引言 |
5.2 基于分布式虚拟插件的智能配电终端 |
5.2.1 智能配电终端逻辑功能模块 |
5.2.2 分布式虚拟插件功能配置模块 |
5.2.3 智能配网分布式虚拟功能插件模块 |
5.3 终端逻辑功能的灵活组态和工程应用 |
5.3.1 终端逻辑组态工具 |
5.3.2 功能特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泰州地区电网应用示范 |
6.1 引言 |
6.2 试点工程现场概况 |
6.3 试点工程具体实施 |
6.3.1 各场景终端的安装实施 |
6.3.2 快速通讯网络的设计实现 |
6.3.3 分布式快速保护系统现场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场投运设备图 |
(4)徐州移动城域传送网需求预测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节 |
第2章 需求预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
2.1 运营商需求预测发展现状 |
2.2 运营商需求预测的发展方向、策略、趋势 |
2.2.1 中国移动需求预测发展方向 |
2.2.2 中国电信需求预测发展方向 |
2.2.3 中国联通需求预测发展方向 |
2.3 运营商需求预测发展的主要考量因素 |
2.4 运营商需求预测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3.1 不同类型业务需求特点分析 |
3.2 需求预测方法分析 |
3.3 无线业务需求 |
3.3.1 无线业务发展趋势 |
3.3.2 无线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3.4 家客业务需求 |
3.4.1 家客业务发展趋势 |
3.4.2 家客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3.5 集客业务需求 |
3.5.1 集客业务发展趋势 |
3.5.2 集客业务需求预测分析 |
3.6 数据中心业务需求 |
3.7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城域传送网传输设备选型研究 |
4.1 城域传送网简介 |
4.2 OTN设备选型分析 |
4.2.1 OTN设备性能简介 |
4.2.2 OTN设备应用场景分析 |
4.3 PTN设备选型分析 |
4.3.1 PTN设备性能简介 |
4.3.2 PTN设备应用场景分析 |
4.4 PON设备选型分析 |
4.4.1 PON设备性能简介 |
4.4.2 PON设备应用场景分析 |
4.5 SDH设备选型分析 |
4.5.1 SDH设备性能简介 |
4.5.2 SDH设备应用场景分析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徐州移动需求预测实施方案 |
5.1 无线业务配套传输设备建设方案 |
5.2 家客业务PON建设方案 |
5.3 集客业务PON建设方案 |
5.4 核心汇聚层建设方案 |
5.5 本年度网络建设方案汇总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 文献 |
致谢 |
(5)武鸣区边远农村FTTH接入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1.2.1 利用增加中继实现远距离接入方案 |
1.2.2 利用减少分光比实现光功率提升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4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EPON接入技术及实现过程 |
2.1 EPON概述 |
2.2 EPON网络技术原理 |
2.2.1 EPON技术的组网方式 |
2.2.2 EPON数据的复用方式 |
2.2.3 EPON协议的层次结构 |
2.3 EPON网络技术的功能特点 |
2.4 MPCP协议的简介 |
2.4.1 MPCP协议 |
2.4.2 MPCP协议带宽分配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PON网络远距离接入方法实现 |
3.1 EPON系统的发现注册原理 |
3.2 EPON系统的测距定时原理 |
3.3 EPON系统中光模块的突发和接收 |
3.4 修改RTT实现远距离接入实验 |
3.4.1 现网实验环境 |
3.4.2 实验过程 |
3.4.3 实验结果 |
3.4.4 实验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光链路预算增加网络稳定性方法和实现 |
4.1 光链路预算的意义 |
4.2 物理方式提升光链路预算的方法 |
4.3 基于FEC提升光链路预算的现网实验 |
4.3.1 FEC接入控制实现原理 |
4.3.2 FEC接入控制现网测试 |
4.3.3 实验结论 |
4.4 偏远农村地区接入方案预算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玉林移动面向家庭的有线宽带接入网的规划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光纤接入网和PON技术介绍 |
2.1 接入网简介 |
2.1.1 接入网定义和结构 |
2.1.2 接入网发展历程和特点 |
2.1.3 接入网分类和主要业务 |
2.2 光纤接入网 |
2.2.1 光纤接入网基本构成 |
2.2.2 光纤接入网结构 |
2.2.3 光纤接入网优缺点 |
2.3 PON技术 |
2.3.1 PON的基本结构 |
2.3.2 PON技术分类 |
2.3.3 GPON与EPON技术比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林移动家宽业务需求和可行性分析 |
3.1 传输网络现状 |
3.1.1 传输系统现状 |
3.1.2 传输管线现状 |
3.1.3 现网面临的问题 |
3.2 家宽业务需求 |
3.2.1 社会发展需求 |
3.2.2 移动公司发展需求 |
3.2.3 家庭业务发展趋势 |
3.3 可行性分析 |
3.3.1 网络技术可行性分析 |
3.3.2 运营管理可行性分析 |
3.3.3 项目资金可行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玉林移动有线宽带接入网规划方案的设计 |
4.1 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 |
4.2 主干光缆网规划的设计要求 |
4.2.1 总体规划的设计要求 |
4.2.2 分纤点规划的设计要求 |
4.2.3 主干接入光缆规划的设计要求 |
4.2.4 配线光缆规划的设计要求 |
4.3 主干光缆网规划方案的设计 |
4.3.1 配线光缆规划方案的设计 |
4.3.2 主干接入光缆规划方案的设计 |
4.3.3 主干光缆网规划方案的设计 |
4.4 OLT规划的设计要求 |
4.4.1 OLT的设置要求 |
4.4.2 PON网络带宽的配置要求 |
4.4.3 PON网络光功率的预算要求 |
4.5 OLT规划方案的设计 |
4.5.1 OLT规划方案 |
4.5.2 OLT设备的选型 |
4.6 家庭宽带覆盖规划的设计要求 |
4.6.1 光分路器的建设要求 |
4.6.2 家庭宽带覆盖原则 |
4.7 家庭宽带覆盖规划方案的设计 |
4.7.1 光分路器规划方案的设计 |
4.7.2 城区家庭宽带接入模型的设计 |
4.7.3 农村家庭宽带接入模型的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方案的性能评估和分析 |
5.1 网络能力评估 |
5.2 工程投资分析 |
5.3 经济效益分析 |
5.4 社会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视频监控系统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富阳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
2.1 富阳公共自行车系统基本概况 |
2.2 视频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 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
2.3.1 监控系统整体结构设计 |
2.3.2 视频监控系统硬件平台 |
2.3.3 视频监控系统的存储设备选择 |
2.3.4 视频监控系统的系统软件选择 |
第3章 视频采集模块的设计 |
3.1 高清视频前端设计 |
3.2 图像传输与存储技术 |
3.2.1 传输与存储概述 |
3.2.2 集中存储 |
3.2.3 传输带宽分析 |
3.2.4 网络安全性设计 |
3.3 指挥中心图像显示系统 |
3.3.1 图像显示系统组成 |
3.3.2 图像显示控制模式 |
3.4 视频信息综合管理平台 |
3.4.1 综合管理平台功能 |
3.4.2 平台架构 |
3.4.3 平台组成模块 |
3.4.4 平台软件模块结构 |
3.4.5 平台软件功能 |
第4章 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层的设计和测试 |
4.1 组网方案的确定 |
4.2 视频监控核心层技术 |
4.2.1 核心层功能介绍 |
4.2.2 核心层设备 |
4.2.3 核心层性能分析 |
4.3 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层技术 |
4.3.1 接入层功能介绍 |
4.3.2 接入层设备 |
4.4 实地安装以及上线测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大型企业语音IP承载网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承载网建设的相关概念及技术介绍 |
2.1 语音IP承载网概述 |
2.2 语音IP承载网相关技术简介 |
2.2.1 TCP/IP协议 |
2.2.2 OSPF协议 |
2.2.3 QoS技术 |
2.3 软交换简介 |
2.3.1 软交换的基本概念 |
2.3.2 软交换设备简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音IP承载骨干网建设方案 |
3.1 需求分析 |
3.1.1 承载网建设的需求 |
3.1.2 承载网建设的目标 |
3.1.3 承载网性能指标分析 |
3.1.4 承载网对交换机的需求 |
3.2 方案设计 |
3.2.1 网络总体架构分析 |
3.2.2 网络层次对比分析 |
3.2.3 具体方案介绍 |
3.3 技术对比及设备选型 |
3.3.1 技术体制对比分析 |
3.3.2 设备选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方案实现及应用评估 |
4.1 方案实现总体网络结构拓扑 |
4.2 承载网系统的测试 |
4.2.1 硬件测试 |
4.2.2 软件测试 |
4.3 信令跟踪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SIP业务的扩展应用 |
5.1 SIP概述 |
5.1.1 SIP协议简介 |
5.1.2 SIP的好处 |
5.2 基于SIP的IPCC平台的实现 |
5.2.1 IPCC呼叫中心简介 |
5.2.2 IPCC相对于传统呼叫中心的优势 |
5.2.3 系统结构 |
5.2.4 拓扑结构 |
5.2.5 系统组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光纤接入网实训平台建设与项目式教学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课程设计的思路和实训内容安排 |
2 实训平台的构建 |
2. 1 总体拓扑结构 |
2. 2 光接入工程实训子系统 |
2. 3 光接入设备实训子系统 |
3 依托实训平台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 |
3. 1 项目提出 |
3. 2 制定项目方案 |
3. 3 项目实施 |
3. 4 项目评价 |
4结语 |
四、ZXA10的典型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光纤接入网络的农业信息化承载网络研究[D]. 朱雪平. 广西大学, 2020(02)
- [2]FTTH技术在某村镇光纤宽带组网中的应用设计[D]. 王胜.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0)
- [3]泰州地区花瓣式配电环网运行关键技术研究[D]. 邹杰. 东南大学, 2018(05)
- [4]徐州移动城域传送网需求预测研究及应用[D]. 汤文浩.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5]武鸣区边远农村FTTH接入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韦城波. 广西大学, 2017(07)
- [6]玉林移动面向家庭的有线宽带接入网的规划方案设计[D]. 张培兴.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7]富阳市公共自行车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D]. 徐志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7(05)
- [8]大型企业语音IP承载网的设计与应用[D]. 杨莹. 郑州大学, 2015(04)
- [9]光纤接入网实训平台建设与项目式教学改革[J]. 黄艳华,曹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08)
- [10]基于EPON平台的三网融合业务的实现[J]. 庞雪莲.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