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有机质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

沉积岩有机质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

一、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德玉,蓝芳友,刘高魁,彭文世[1](1977)在《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沉积岩中广泛分布着有机质,它们或者聚集形成可燃有机岩矿产——石油与煤,或者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积极参与金属元素的再分配,并使后者得以富集成为工业矿床。因此,研究沉积岩有机质就成为研究沉积矿产成因与分布规律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红外光谱是研究有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有效手段,但目前在地质方面的研究报告

傅家谟,史继扬[2](1977)在《石油演化理论与实践(Ⅱ)——石油演化的实践模型和石油演化的实践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我们在前文中已经讨论了石油演化的机理和阶段,提出了一个初步的石油演化模式。本文则讨论石油演化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包括适用于一定地区的石油演化上、下限标准以及它们在油气远景评价、油气藏成因分析和石油地球化学方面应用等问题。

王崇敬[3](2015)在《江南隆起西缘脉状碳沥青成因与空间赋存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江南隆起西缘具备众多的古油藏显示,其中脉状碳沥青就是重要的一种类型。脉状碳沥青与滞留在源岩的原生分散状碳沥青及储层分散状碳沥青是研究区碳沥青的两种类型,二者最大的区别是脉状碳沥青呈现的聚集态产出特征,正是由于此种特性,脉状碳沥青才具备了作为固体燃料开发的条件,为解决湘西地区急缺的煤炭资源提供了一条途径。另外,作为含油气系统演化的最后阶段,碳沥青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其中保存了丰富的信息。因此,对湘西脉状碳沥青成因与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地固体燃料短缺的局面,同时可以客观上促进我国南方下古生界的油气演化研究,对我国南方油气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以江南隆起西缘湘西地区古丈—吉首—凤凰地区寒武系地层中赋存的脉状碳沥青为研究对象,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地质调查和实验测试为基础,针对研究区脉状碳沥青形成模式和赋存规律两个问题做了综合研究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研究区脉状碳沥青勘探开发。研究区位于江南隆起西缘的古丈复背斜以西排碧向斜以东区域。区域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北北东向,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层有古丈—吉首断层、麻栗场断层与花垣—张家界断层,与之伴生的次级断裂发育,且具有由东南向西北断裂密度逐减趋势。调查结果显示,研究区脉状碳沥青赋存地层全部为寒武系,且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沥青矿脉最多,且具有自下向上减少的趋势,表明了碳沥青与早寒武古油藏的密切关系。研究区古油藏的形成演化受到江南古隆起的控制,而在燕山运动中遭受全面的破坏,为脉状碳沥青的形成准备了直接的物质来源。使用了多种方法对脉状碳沥青物质来源做了分析论证。第一,碳沥青矿脉受到裂缝形态的严格控制,随着裂缝形态改变出现增粗与变窄现象,同时矿脉与围岩界限清晰,均表明碳沥青矿脉是异地运移成矿,从而否定了源于围岩的可能性;第二,通过对稳定有机碳同位素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发现脉状碳沥青请与早寒武石煤、页岩具有亲缘关系,此外,还出现了同位素倒转现象,推测是由生烃母质、族组分组成和热演化程度所共同决定;第三,通过微量元素的相似性对比与主成分分析,正向证明了碳沥青与石煤和页岩的亲缘关系,而结联碳沥青矿中T2、T3、T4与围岩配套样品的钨钼及放射性元素Pearson相关显著性分析反向证明了碳沥青与围岩不存在亲缘关系,与矿脉宏观特征观察结论一致;第四,饱和烃气相色谱表明碳沥青生烃母质为低等海洋浮游生物。而然,从外观、组成和红外光谱特征等均可看出碳沥青与石煤的差异。上述研究表明脉状碳沥青并非是石煤呈塑性运移至裂缝内直接形成,而是经历了整个常规油藏演化的过渡。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碳沥青与煤沥青相比,含有较多脂肪族成分,但由于其演化程度已经很高,所以可见多个含苯环的吸收峰存在,还有缩合形成的大量c=c、c=o双键存在;但由于热演化程度及碳沥青本身特征等原因拉曼光谱仅出现明显的“g”峰和“d”峰,其它碳骨架相关信息消失或被掩盖;xrd分析表明碳沥青主要含有沥青(20.96°、23.129°和26.704°)、石英(26.704°、36.656°、39.522°、42.518°、50.203°、54.935°、60.056°及67.799°)、方解石(29.539°、36.064°、43.261°、47.639°、48.554°、57.559°、60.798°及64.818°)、黄铁矿(31.589°)和钨矿物(60.798°)等;通过微量元素分析探讨了碳沥青微量元素种类与含量,总体表现出v、ni元素富集,应该是继承了烃源岩特征并在油气运移及演化过程中不断加强的结果,此外,大断裂与小断裂内碳沥青的微量元素分布也不完全一样;使用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对碳沥青做了检测,除了受到地表风化和污染的样品外,多数碳沥青类似于无烟煤、焦煤。上述实验测试分析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碳沥青的结构与组成,对于确定碳沥青的成矿模式十分重要。碳沥青与油气关系密切,因此,对碳沥青有机地球化学性质的分析十分必要。沥青热演化程度的确定不如煤炭那样简单,尤其是处于高、过成熟度的碳沥青,由于非均质性以及高热演化阶段有机质热演化指标的有效性影响着真实热演化程度的确定。因此,本文使用多种手段联合分析,力求确定碳沥青真实的成熟度。通过实验获得碳沥青的沥青质反射率(rb)、tmax及拉曼光谱特征等,进而通过相关对比或公式换算成等效镜质组反射率。其中,沥青反射率(rb)的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o为1.92.31,tmax换算等效镜质组反射率显示ro>2.0,拉曼光谱的等效镜质组反射率ro为3.6。综合可知,脉状碳沥青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族组分分析显示多数样品饱和烃相对含量超过了50%,而沥青质含量反而没有预想的那样高,绝大多数碳沥青族组分相对含量为饱和烃>非烃>芳烃>沥青质>氯仿沥青“a”,而围岩则是饱和烃>芳烃>非烃>沥青质>氯仿沥青“a”;岩石热解实验表明所有碳沥青样品游离烃s1含量均非常低,其范围在0.020.32mg/g,残留烃s2值也不高,范围为0.033.32mg/g,但是残余碳含量却非常高,范围为110.21515.03mg/g(除去个别异常样品),而多数在330mg/g以上,表征碳沥青生烃能力的指标之一的hi也较低,基本在10以下,表明碳沥青生烃能力很差,已基本不具备作为烃源岩的条件,主要是因为碳沥青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碳沥青样品tmax基本都超过490℃,最高达到588℃。关于碳沥青的成矿模式,争论主要在于两个问题,一是碳沥青的物质来源,另一个是碳沥青的成矿过程。关于碳沥青的物质来源问题,本文通过多种方法、正反两方面论证确定了碳沥青与早寒武石煤、页岩的亲缘关系,而碳沥青本身与石煤的外观、组成和红外光谱特征等表明二者间存在这明显的差异,说明并非是由石煤直接演变而成。关于碳沥青成矿模式问题,前人的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油藏演化不同阶段遭受破坏时产物的差异性。具体来讲,当油藏在常规油藏演化阶段遭受破坏时,油藏中以液态原油为主,若古油藏遭受破坏时已经处于干气阶段,则油藏中组成必然气态烃和重质沥青。联系到研究区经历的构造演化过程,盖层在印支运动中已经被剥蚀,流动性强的气态烃逐渐散失,油藏储层中仅仅残留重质沥青。所以,在油藏遭受破坏时不可能是液态原油的充注形式。液态原油流动性强,在空隙空间也应有沥青存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再有,若是多期次充注则成分将发生分异作用,实验测试显示不同分带的碳沥青成分基本相同,显然与该模式不符。实际上,研究区脉状碳沥青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如下三个过程:第一阶段为江南古陆尚未形成的早古生代的早中期,研究区处于属水体较深的陆棚至陆坡相带,沉积了条件优良的烃源岩——石煤与黑色页岩,为古油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阶段为加里东期至印支期,该阶段前期以震荡隆升为特征,为油气运聚创造了条件,印支期晚期抬升结束海相沉积,烃源岩生、排烃作用结束,盖层也在抬升中被剥蚀,油藏中轻质部分散失而残余重质沥青,为脉状碳沥青的形成准备了直接物源;第三阶段为燕山期的地壳急剧挤压抬升,油藏的圈闭条件被破坏,油藏中半固态的沥青受到挤压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在裂缝系统中运移、充注,最终在裂缝中固化成碳沥青矿脉。结合江南隆起演化与油气系统演化,碳沥青成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成岩(烃源岩)——成藏(古油藏)——成矿(碳沥青)。各期构造运动中,燕山运动是古油藏破坏及碳沥青形成的直接原因,对碳沥青矿脉形成与分布都具有重要影响。脉状碳沥青成矿模式与研究区碳沥青矿脉调查结果表明,脉状碳沥青赋存从根本上受控于烃源岩分布、热演化程度和构造发育特征,更为重要的是热演化与构造演化的时空匹配关系。预测碳沥青矿脉的有利赋存部位是背斜翼部、高角度断裂和牛蹄塘组出露等三个因素共同控制区域。在此理论指导下,划分出两个碳沥青赋存有利区。

刘剑[4](2017)在《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过程中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工作是石墨烯产业化瓶颈问题之一,该工作对指导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和推动石墨烯产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然而,这方面见诸文献的报道很少。论文选择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作为主要研究内容,采用矿床学、矿物学、晶体化学与晶体物理学、资源产业经济学、石墨烯制备过程中原料选择及品质控制研究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新方法,引进石墨矿床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这样一个新命题,探讨了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从新视角入手以揭示特定成矿地质条件约束的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论文主要结论:(1)全球鳞片石墨、脉型石墨和土状石墨的形成条件主要是热力学条件、碳源、有机生物、沉积建造等方面。(2)天然石墨成因及石墨化程度决定了石墨晶体的结构、特征及物理化学特征,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对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结构、属性及电化学性能、导电性能有重要影响。(3)鳞片石墨的成因是影响石墨烯属性及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石墨烯制备过程中氧化-还原产物性能的重要因素。(4)天然石墨都能作为石墨烯制备过程中的初始原料,根据赋矿地质条件可以预测石墨矿物对石墨烯下游应用的适用性,且能够预先确定特定地质条件产出石墨矿物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供给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企业。(5)从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数据库系统、石墨烯资源经济带、区域协调政策、环境法规、行业标准、动态检测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石墨烯产业化的建议。论文创新性表现在:(1)绘制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框架图,将天然石墨成矿过程概括为“碳质来源+含矿岩石+热力学条件+石墨化”,定义为天然石墨成矿的四要素。(2)构建了下游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表达式为Ggeo= F(Bat,Flex,Bio,Cor,Com,Thermo)= αBat + βFlex + γBio + δCor +εCom + ζThermo模型限定了成矿地质条件→石墨矿物→石墨烯粉体→石墨烯材料的逻辑关系,以及制备的石墨烯粉体适合或不适合作为石墨烯材料的原料,为石墨烯产业终端应用提供理论基础。(3)探索了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具可控性的技术方法,认为石墨化程度、比表面积、缺陷度、固定碳含量、碳质来源、变质相、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等多种因素对其有不同影响,可根据对石墨烯的层数或性能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天然石墨原料。(4)基于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将石墨烯看作战略性矿产资源并提出了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的范式。

丛兴顺[5](2014)在《准东次烟煤与胜利褐煤的分级萃取及萃余煤的连续热溶》文中研究说明从分子水平揭示低阶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是煤科学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也是分子煤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更是彻底改变目前低阶煤“低效,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传统利用方式,实现其“高效,清洁,高附加值”利用的科学基础。因此,探索一条从分子水平上认识低阶煤结构的方法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低阶煤的“逐级可溶化,精细分离,非(弱)破坏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将煤的常温分级萃取、萃余煤的连续变温热溶及萃取物(或热溶物)的柱层析精细分离相结合,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煤中有机质的组成结构提供了可能。利用该方法对准东次烟煤(ZSBC)和胜利褐煤(SL)进行了研究,用CS2/丙酮混合溶剂(V/V=1,CDSAMS)分别对ZSBC和SL进行温和萃取,获得萃取物EM-Z和EM-S及萃余煤ERZ和ERS,累积萃取率分别为2.8%和2.9%。发现煤中某些化合物存在“波浪式”和“有序性”溶出规律。低极性脂肪族组分易于被CDSAMS萃取出来,其次是芳香族组分;强极性组分及大分子化合物在整个萃取过程能萃取出来,且含量最多。经过18次萃取后,SL中水分含量从12.52%降至0.58%,CDSAMS萃取有望成为褐煤温和提质的新方法。依次用石油醚,CS2,甲醇,丙酮和CDSAMS等分别对EM-Z和EM-S进行分级萃取,发现甲醇萃取率最高,分别为38.5%和49.7%。大气压固体分析探针/飞行时间质谱(ASAP/TOF-MS)分析表明EM-Z和EM-S的石油醚级分中化合物的分子量均呈现双峰分布,其它分级萃取物近似为正态分布。将萃取物EM-S在甲醇中热溶获得热溶物(TDE6),对比EM-S和TDE6的化学组成,提出了SL可溶大分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的四种结构单元。分别将ERZ和ERS依次在环己烷,苯,甲醇和乙醇中连续热溶,发现在环己烷中的累积热溶率分别为2.5%和2.9%,甲醇中的累积热溶率分别为12.3%和12.9%,乙醇中的累积热溶率分别为3.3%和4.3%。此外,还研究了原煤或萃余煤分别在甲醇,乙醇,苯酚及乙酸乙酯等溶剂中的热溶,发现乙醇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从热溶物中检测到了多种未见报道或鲜有报道的化合物,如34-羟基四升藿烷,35-羟基五升藿烷,羊毛脂甾烷酮,豆甾烯酮和两种含硅有机物等。根据检测到的大量3-甲基-1,5-戊二醇,提出了SL中可能存在(-O(CH2)2)2CHCH3结构单元。热不溶物(残渣)的NaOCl氧化产物中苯多酸的含量几乎达100%。通过对萃取物及热溶物的柱层析分离,富集到了多种未见报道或鲜有报道的族组分。未见报道的族组分有8种环化藿烷(包括4种重排苯并藿烷,2种芳基藿烷和1种四氢苯并藿烷)及多种稠环芳香族内酯等。鲜有报道的族组分有13种7环芳烃,8个系列的长链烷基苯(共79种),10种长链烷醛,22种烷基苯基碳酸酯,1种苯三甲酸酯(分子量高达546),8种苯并藿烷以及2种含硫大分子藿烷(噻吩基藿烷,分子量高达508)等。它们大多都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从ZSBC和SL中分离出了8种较纯的化合物,它们是5H-菲并[1,10,9-cde]色烯-5-酮()、4H-苯并[5,10]蒽[1,9,8-cdef]色烯-4-酮(П)、3-乙基-8-甲基-2,3-二氢-1H-环戊烷并[a](Ш)、二乙基己基萘、惹烯(即:1-甲基-7-异丙基菲)、正十六烷酸、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环八硫。其中,化合物、П和二乙基己基萘是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利用中压制备,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及重结晶等方法将化合物Ш提纯到99.8%。给出了化合物Ш的高精度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1H核磁共振(NMR)和13C NMR谱图。依据检测到的中间体,提出了2条生成化合物Ш的可能路径。总结了长链烷醛,稠环芳香族内酯,藿烷类化合物和长链烷基苯等多类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例如,长链烷醛以m/z [M-18],82和44为特征峰;稠环芳香族内酯以m/z [M-28]和[M-28-29]为特征峰;藿烷的特征峰是强的m/z191峰和较弱的m/z369峰;C35和C3622-芳基-30-降藿烷的基峰分别是m/z105(C6H5CH+CH3)和119(CH3C6H4CH+CH3)。总结各类化合物的质谱碎裂规律是发展分子煤化学的重要基础。

姬新强[6](2016)在《韩城矿区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是一种复杂的大分子有机岩石,对周围环境的应力十分敏感。煤受到构造应力作用,形成了不同变形特征的构造煤。构造煤的宏观变形特征与分子结构的演化与原生结构煤都不相同。宏观变形上,从脆性变形煤到韧性变形煤,原生结构的保存程度越来越差,粒度也越来越小,手拭强度也越来越小,宏观煤岩组分也越来越难以辨认。构造煤结构上原生层理结构慢慢变差,逐渐表现出擦痕、阶步,鳞片状和揉皱状的结构。与原生结构煤相比,碎裂煤发育着有利煤层气扩散和渗流的较大的裂隙结构,而碎粒煤和糜棱煤因破碎变形严重而无法观察到裂隙发育状况。在变质变形过程中,构造煤的分子结构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利用拉曼光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对构造煤的分子结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构造煤的拉曼光谱分析,可以定性地表征次生结构缺陷变化规律。随着构造煤Ro,max的增大,构造煤分子的结构缺陷发生规律变化。脆性变形煤D峰面积逐渐增加,碎裂煤D峰面积增加幅度大于碎粒煤,韧性变形煤的D峰面积逐渐减小。在脆性变形机制下,G峰面积随构造煤Ro,max的变大而迅速升高,碎裂煤的增长速度较大。韧性变形煤的G峰面积增长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构造应力对煤的分子结构的降解和缩聚作用。通过对构造煤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分析发现,不同类型构造煤的演化规律具有差异。碎裂煤自由基浓度随变质程度升高而降低;碎粒煤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糜棱煤的自由基浓度表现为N型演化特征。通过对构造煤红外光谱分析发现,随变质变形作用的增强,构造煤的芳香结构的Ⅲ类氢原子含量增加,而Ⅳ类氢原子含量减少,芳香环缩合程度提高,而脂肪结构和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利用波谱学原理对构造煤分子结构分析,发现在构造应力作用下,构造煤分子结构具有明显的演化规律。

周中毅,贾蓉芬[7](1974)在《碳酸盐岩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 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研究生油层的重要性。正确判断生油层及其生油潜力可以减少勘探工作中的盲目性。世界石油近二分之一产于碳酸盐岩地层中。许多油田从地质条件来看,石油是来源于碳酸盐岩层。 在确定碎屑岩系中生油层的方法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国在陆相地层中确定页岩生油层已有成功的经验。近年来,石油部门发觉判断页岩生油层的那些地球化学指标远不能适用于碳酸盐岩。我国大规模的碳酸盐岩地层的石油勘探工作已提到日程。因此,提出了碳酸盐岩生油(气)性的研究课题。

王文青[8](2019)在《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气、煤、铀多种能源同盆共存具世界普遍性。中-东亚能源成矿域即为典型的多种能源成矿带。中国北部位于该成矿带的中东部,其间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周缘蚀源区发育富铀酸性岩浆岩。在较长地质时间内,蚀源区向盆地内部输送了充足的铀物质,不仅形成了中国北部典型的砂岩型铀矿床、煤岩型及泥岩型铀矿床,还形成了富铀烃源岩(例如: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烃源岩、吐哈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等)。铀作为一种具有强氧化催化作用及放射作用的元素,前人就铀的氧化催化效应对烃源岩生烃作用的影响做了较多研究,但就铀的放射性对烃源岩及其生烃作用的影响研究较为薄弱。富有机质且富放射性元素的烃源层系,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放射性对有机质及其共存流体的物理化学作用,结果会极大地影响有机质的成烃演化。为了聚焦铀的放射作用对烃源岩的影响以及在烃源岩生烃过程中带来的外源氢情况,本实验选用了钴源(60Co)作为γ射线的辐射源对样品进行辐射实验(γ射线辐射强度与铀含量具有相关性)。所选样品均为烃源岩系中代表性含氢物质。考虑到烃源岩中主要含氢物质类型及可能对辐射产氢量的影响因素,分别选取蒸馏水、石膏、不同浓度及类型的盐溶液、正癸烷、沥青及干酪根,进行γ射线辐射实验。通过对辐射产物(气态、液态及固态)的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烃源岩系中的含氢物质,在辐射条件下均产生可检测的氢气,产氢量总体与H-X键能有关(X指O或C等元素)。(2)氢气产量受辐射总剂量控制。地质环境中,低剂量率长时间的辐射也可产生巨大的辐射剂量,进而影响烃源岩生烃作用。辐射总剂量可作为评价烃源岩中辐射作用对成烃贡献的参数。(3)水溶液辐射产氢量与其中所含离子种类及浓度有关,Na+、K+、Ca2+及Cl-离子的加入及其浓度的增加可大大促进水的辐射产氢量,而富氧离子SO42-的加入对辐射产氢量具有抑制作用。地层水中多富含Na+、K+、Ca2+和Cl-离子,有利于生氢。(4)辐射生氢反应为一化学反应。在一定体积的密闭环境中,随着产氢量逐渐增多、压力增大,辐射生氢率逐渐减小,表明封闭环境不利于辐射生氢反应的进行。而烃源岩系为半封闭-开放的环境,有利于氢气的持续产生。(5)盐溶液辐射产生H2/O2比值受盐溶液浓度及辐射总剂量控制。当辐射剂量小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辐射剂量影响,随剂量的增加快速增加;当剂量大于1WGy时,H2/O2比值主要受盐溶液浓度控制,随后者增加而增加。水溶液受辐射产生氢气同位素组成受辐射剂量率、盐溶液浓度及其上方压力影响。随辐射剂量率的增大而变重,随盐类离子的加入及盐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变轻,随着盐溶液上方气体压力的逐渐升高而变重。H2/O2比值及氢同位素组成可作为识别地下辐射成因氢气的参考。(6)辐射作用下,正癸烷同时发生裂解与聚合反应。不仅产生了氢气、还产生了C1-C20的正构烷烃以及对应的异构和不饱和烃类,产生烃类气体碳同位素随着碳数的增加而变重。无水干酪根及沥青受辐射是一个H/C及O/C比值逐渐降低而支链减少、芳构化的过程,此过程与有机质热成熟过程一致。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富铀优质烃源岩不仅具备辐射生氢的能量和物质基础,高浓度盐类离子、较高含量黏土矿物及较小的孔隙度、还原及非封闭的环境等都有利于辐射生氢的进行及氢气的保存。通过计算,50ppm的铀含量自长7段烃源岩沉积至今(约200Ma)已为每m3烃源岩提供至少26L的外源氢,对烃源岩生烃作用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辐射能可作为有机质生烃除了热能以外的另一种能量来源,在含放射性物质的烃源岩中,放射性对有机质的裂解、聚合及加氢作用使成烃作用加速,生烃率大幅度提高,还可促进低熟油气的生成。本实验不仅确定了地下富铀烃源岩中外源氢的辐射成因,对今后油气资源评价及勘探起到了重要指导意义,也指示了在烃源岩生烃作用过程中,不仅温度及压力的热解作用,辐射作用也可直接促使烃源岩生烃,这无疑补充、完善了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也为清洁能源氢气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孙佳楠[9](2021)在《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文中提出为了研究东营凹陷页岩中可动油情况以及页岩油生烃过程中形成的页岩油与烃源岩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对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进行了热解实验和留烃实验。分析了干酪根热解产物的组成,对产物进行了动力学软件模拟,结合东营凹陷实际的埋藏史和受热史,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生烃史和留烃史。对东营凹陷烃源岩进行了无机矿物研究,研究了无机矿物对页岩油的滞留能力。结合东营凹陷生留烃史、烃源岩的基础地球化学和储层的基本参数信息,对东营凹陷页岩油的可动量进行了评价,并得到了页岩油可动量的评价模型。对生烃过后的残余干酪根进行了红外光谱实验,初步探讨了干酪根在生烃过程中,干酪根分子的结构变化。干酪根热解实验产物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比较王57和王161干酪根,总烃的产率都是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C1-C5气体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升高,C6-C14轻烃和C14+重烃的产率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干酪根生成的重质组分分解形成轻质组分,导致气态烃和产率不断升高,C6-C14轻烃先升高后下降,并且产率拐点出现的重质烃晚。通过生烃动力学对王57和王161两个干酪根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王57烃源岩现在正进入主要的生烃阶段,而王161烃源岩已经进入生烃后期。对王57和王161干酪根进行留烃实验,根据干酪根的溶解度参数范围,我们用五种不同溶剂溶解度参数在7-13(cal/cm3)0.5范围内来进行溶胀实验,得到溶胀曲线,用来模拟不同成熟度下页岩油在残余干酪根中的滞留量。实验结果表明:干酪根对有机溶剂的吸附能力会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吸附量会逐渐平衡,不会降低为0。这是由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加,干酪根的结构也会趋渐于稳定,一部分页岩油很难从干酪根中排出。用樊页1井原油配制五种不同浓度的原油样品进行无机矿物的表面吸附实验,分别得到了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能力。结果表明:粘土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矿物的最大吸附原油量分别为18 mg/g、3 mg/g和1.8 mg/g。统计得到了东营凹陷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的总有机碳和矿物含量。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了烃源岩中无机矿物表面吸附原油的质量。尽管在页岩油评价中不经常使用抽提氯仿沥青“A”作为评价指标,但是,抽提氯仿沥青“A”无论是在成分组成还是在化学性质上,与页岩油都更为接近。基于孔隙度、气油比、岩石吸附量和油层参数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结合生留烃动力学,建立了页岩油可动量模型。这有助于确定潜在的页岩油层、评价可动量的页岩油资源。该模型显示,东营凹陷高质量的页岩油资源的成熟度范围0.7-1.0%Ro之间:成熟度小于0.7%Ro时,有少量运移来的油;成熟度大于1.0%Ro,从烃源岩中排出的原油量增加,但可能进入常规储层中。通过对残余干酪根的红外光谱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干酪根分子在生烃过程中,分子中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逐渐减少,芳化程度逐渐增高,干酪根分子的缩聚程度逐渐增大,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在没有过油窗前,干酪根的生烃潜力会随着干酪根的成熟度增加而升高,过油窗之后,干酪根虽然有生烃潜力,但生烃潜力会大大降低;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的热演化程度也逐渐增加。

徐庆鸿,陈远荣,贾国相,李晓峰,李厚民,张雪亮[10](2007)在《烃类组分在金属矿床的成矿理论和矿产勘查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很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烃类组分在自然界赋存空间和范围非常广泛:如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类岩石和土壤,现代海底烟囱、海槽现代活动热水区和火山喷发气体,深源的基性—超基性岩和玄武岩包裹体,甚至在碳质球粒陨石中都有烃类组分的存在。因此对烃类组分的研究不应局限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矿床,而应该推广到各类金属矿床及其流体的研究中来。与其他气态组分如CO2、H2S、N2、H2等相比,烃类具有组分多元化和性质稳定的特点,同时烃类各组分间的相关特征和配分规律是其地质流体演化过程(氧化—还原条件、温度、压力等环境因素)中的重要参数。为直观表现烃类组分综合特征和流体混合、叠加演化过程中烃类组分细微变化,本文提出建立烃类组分标准化背景的研究思路,探索性地将具有幔源流体特征的峨眉山玄武岩作为烃类组分的标准化背景,其意义类似于选择球粒陨石作为标准化稀土元素背景的建立。通过在云南个旧和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陕西马鞍桥金矿等多个典型金属矿床上实际应用,表明该研究方法能将各类地质体烃类组分差异性和演化的规律性得到直观体现,将单纯的烃类组分宏观异常特征归纳、发展为对烃类组分的叠加改造、配分模式以及相关特征的微观规律研究,将过去烃类组分仅作为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的表征现象,发展成为能应用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作用和规律研究的工具和手段。

二、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3)江南隆起西缘脉状碳沥青成因与空间赋存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天然沥青的分类
        1.3.2 沥青的成因研究
        1.3.3 脉状碳沥青研究进展
        1.3.4 江南隆起带古油藏发育特征
        1.3.5 湘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
    1.4 主要问题
        1.4.1 碳沥青物质来源分析
        1.4.2 碳沥青成矿模式研究
        1.4.3 碳沥青的赋存规律
        1.4.4 石煤与碳沥青的关系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碳沥青特征研究
        1.5.2 构造—热演化过程研究
        1.5.3 赋矿断裂研究
        1.5.4 成因研究
        1.5.5 赋存规律研究
        1.5.6 石煤与碳沥青成因联系
    1.6 技术路线
    1.7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7.1 主要工作量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层与地层分区
        2.2.2 沉积环境演变
    2.3 江南隆起的形成与演化
        2.3.1 裂谷—岛弧期
        2.3.2 隆起早期
        2.3.3 隆起定型期
    2.4 构造与古油藏演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状碳沥青特征
    3.1 矿脉赋存特征
        3.1.1 矿脉赋存空间差异性
        3.1.2 碳沥青矿脉空间展布形态
        3.1.3 矿脉分带性
        3.1.4 伴生的脉石矿物
    3.2 宏观形态特征
        3.2.1 碳沥青样品
        3.2.2 围岩样品
        3.2.3 石煤与页岩
    3.3 微观形态特征
        3.3.1 显微镜分析
        3.3.2 扫描电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碳沥青成分分析
    4.1 分子结构特征
        4.1.1 红外光谱分析
        4.1.2 拉曼光谱分析
    4.2 矿物成分
        4.2.1 XRD分析
        4.2.2 XRF分析
    4.3 化学组成特征
        4.3.1 微量元素特点
        4.3.2 工业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矿物质来源
    5.1 矿体特征分析法
    5.2 稳定碳同位素法
        5.2.1 样品信息
        5.2.2 测试方法
        5.2.3 实验结果分析
    5.3 微量元素法
        5.3.1 稀土元素
        5.3.2 分散元素
        5.3.3 铁族及亲铜元素
        5.3.4 亲石元素
        5.3.5 物源的反向论证
    5.4 气相色谱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演化分析
    6.1 热演化程度
        6.1.1 沥青反射率(Rb)
        6.1.2 热解参数Tmax
        6.1.3 拉曼光谱法
    6.2 族组分分析
    6.3 岩石热解实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脉状碳沥青成矿模式研究
    7.1 前人模式
        7.1.1 成矿物质来源争论
        7.1.2 成矿模式缺点
    7.2 成矿模式探究
        7.2.1 海相源岩生烃特点
        7.2.2 油气稠化与固化
        7.2.3 热演化与生烃
        7.2.4 构造裂缝与油气运移
        7.2.5 碳沥青成矿模式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脉状碳沥青赋存规律研究
    8.1 脉状碳沥青赋存特征
    8.2 脉状碳沥青赋存主控因素分析
        8.2.1 含油气系统演化
        8.2.2 有利赋存部位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成果
    9.2 下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立题思想
    1.2 课题来源及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计划安排
        1.4.4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5.1 主要研究成果
        1.5.2 创新点与特色
第2章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分析
    2.1 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1.1 国外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1.2 国内石墨矿床研究现状分析
    2.2 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2.1 国外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2.2 国内石墨矿物学研究现状分析
    2.3 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2.3.1 石墨烯
        2.3.2 国内外石墨烯制备研究现状分析
    2.4 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4.1 石墨烯产业化
        2.4.2 国外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4.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现状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石墨矿地质矿产特征
    3.1 石墨资源概况
        3.1.1 石墨工业类型
        3.1.2 全球石墨资源概况
        3.1.3 中国石墨资源概况
    3.2 石墨矿床主要类型
        3.2.1 深变质石墨矿床
        3.2.2 浅变质石墨矿床
        3.2.3 接触变质石墨矿床
        3.2.4 重熔花岗岩浆型石墨矿床
        3.2.5 伟晶岩脉型石墨矿床
    3.3 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3.3.1 全球石墨矿成矿背景
        3.3.2 中国石墨矿成矿地质背景
    3.4 石墨矿空间分布
        3.4.1 全球石墨矿空间分布
        3.4.2 中国石墨矿空间分布
    3.5 石墨矿时间分布
        3.5.1 全球石墨矿时间分布
        3.5.2 中国石墨矿成矿时代
    3.6 小结
第4章 典型石墨矿床
    4.1 晶质(鳞片)石墨矿
        4.1.1 全球鳞片石墨矿
        4.1.2 黑龙江鸡西市柳毛石墨矿床
        4.1.3 河南淅川县小陡岭石墨矿床
        4.1.4 内蒙古兴和县黄土窑石墨矿床
        4.1.5 山东平度市刘戈庄石墨矿床
    4.2 脉型(块状、致密结晶状)石墨矿
        4.2.1 全球脉型石墨矿
        4.2.2 麻粒岩型石墨矿床(Granulite-hosted deposits)
        4.2.3 火成岩型石墨矿床(Igneous-hosted deposits)
        4.2.4 脉型石墨矿成矿作用
    4.3 隐晶质(土状、无定形、微晶)石墨矿
        4.3.1 全球隐晶质石墨矿
        4.3.2 内蒙古大乌淀石墨矿床
        4.3.3 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4.4 小结
第5章 天然石墨成矿过程
    5.1 石墨的形成条件
        5.1.1 热力学条件
        5.1.2 碳源
        5.1.3 前寒武纪生态系统
        5.1.4 前寒武纪沉积建造
    5.2 石墨矿床矿化特征
    5.3 成矿模式
    5.4 小结
第6章 典型矿床石墨矿物学
    6.1 石墨晶体结构
    6.2 石墨晶体特征
        6.2.1 光学性质
        6.2.2 X射线衍射谱线及晶胞参数
    6.3 物理化学性质
        6.3.1 物理性质
        6.3.2 热效应
        6.3.3 石墨化学组分
    6.4 石墨物理化学参数
        6.4.1 石墨化
        6.4.2 石墨化程度
        6.4.3 石墨化程度检验
        6.4.4 变质相检验
    6.5 小结
第7章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
    7.1 模型构建的依据及思路
        7.1.1 天然石墨与石墨烯产业
        7.1.2 天然石墨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因素
        7.1.3 模型构建的思路
    7.2 石墨成矿地质特征的专属性
        7.2.1 石墨矿石学
        7.2.2 石墨岩系物源性质及沉积环境
        7.2.3 石墨岩系变质及矿化蚀变
        7.2.4 石墨碳同位素组成
        7.2.5 地球动力学及生态演化
    7.3 石墨晶体化学特征的专属性
    7.4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属性
        7.4.1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属性
        7.4.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属性
    7.5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性能
        7.5.1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电容性能
        7.5.2 天然石墨制备的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7.5.3 天然石墨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的吸附性能
    7.6 石墨烯原料选择原则
        7.6.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的原料选择
        7.6.2 石墨和石墨烯的结构表征
    7.7 石墨烯的特性与应用前景
    7.8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的原料选取及品质控制的理论模型
        7.8.1 天然石墨制备石墨烯原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7.8.2 物理模型构建
        7.8.3 数学模型构建
    7.9 小结
第8章 鳞片石墨制备石墨烯实证研究
    8.1 实验
        8.1.1 原料与化学试剂
        8.1.2 氧化石墨(烯)制备
        8.1.3 氧化石墨烯还原
        8.1.4 结构表征方法
        8.1.5 石墨烯的性能实验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天然鳞片石墨的表征
        8.2.2 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表征
        8.2.3 石墨烯的导电性能
        8.2.4 石墨烯超级电容性能
    8.3 实验结论
    8.4 理论模型验证
        8.4.1 物理模型有效性分析
        8.4.2 数学模型有用性分析
    8.5 小结
第9章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及建议
    9.1 资源战略的界定
    9.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分析
        9.2.1 SWOT分析原理
        9.2.2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SWOT分析
    9.3 资源勘查开发战略分析
        9.3.1 石墨矿勘查战略
        9.3.2 石墨矿开发战略
        9.3.3 石墨提纯技术突破战略
        9.3.4 前沿新材料石墨烯突破战略
    9.4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战略
        9.4.1 石墨烯技术专利驱动战略
        9.4.2 石墨烯资源产业集群式开发战略
        9.4.3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战略
    9.5 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及建议
        9.5.1 产业倾斜政策
        9.5.2 区域协调政策
        9.5.3 健全完善环境法规和行业相关标准
        9.5.4 建立石墨烯资源开发利用动态检测数据库
    9.6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研究成果
    10.2 结论
    10.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准东次烟煤与胜利褐煤的分级萃取及萃余煤的连续热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图清单
表清单
1 绪论
    1.1 低煤阶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 煤温和萃取研究进展
    1.3 煤热溶研究现状
    1.4 煤结构研究进展
    1.5 分子煤化学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原料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2.4 潜在的杂质分析与确定
3 ZSBC 和 SL 的温和萃取
    3.1 ZSBC 的温和萃取
    3.2 SL 的温和萃取
    3.3 本章小结
4 原煤、萃取物与萃余煤的热溶及热不溶物的氧化
    4.1 原煤的热溶
    4.2 萃取物 EM-S的热溶
    4.3 萃余煤热溶
    4.4 萃余煤在环己烷中的连续热溶
    4.5 热不溶物 TDR_(5-Z)和 TDR_(5-S)在苯中的热溶
    4.6 热不溶物 TDR_(6-Z)和 TDR_(6-S)在甲醇中的连续热溶
    4.7 热不溶物 TDR_(11-Z)和 TDR_(11-S)在乙醇中的连续热溶
    4.8 热不溶物 TDRS在甲醇中的块状 CaO 催化热溶
    4.9 连续热溶装置的初步设计
    4.10 催化热不溶物 CTDRS的 NaOCl 氧化
    4.11 本章小结
5 萃取物与热溶物的柱层析分离
    5.1 烷烃的富集与分析
    5.2 多环芳烃的富集与分析
    5.3 长链烷基苯的富集与分析
    5.4 长链脂肪醛的富集与分析
    5.6 烷基苯基碳酸酯的富集与分析
    5.7 苯二(三)甲酸酯的富集与分析
    5.8 稠环芳酮及芳香族内酯的富集与分析
    5.9 环化藿烷的富集与分析
    5.10 化合物纯品的分离与鉴定
    5.11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韩城矿区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与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构造煤的地质成因研究
        1.2.2 煤分子结构的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区域地质与煤变形特征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特征
    2.3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2.4 研究区主采煤层发育特征
    2.5 构造煤变形特征
        2.5.1 构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2.5.2 构造煤的变形特征
    2.6 小结
第三章 构造煤的拉曼光谱特征
    3.1 拉曼光谱实验原理
    3.2 样品处理及实验参数
        3.2.1 实验样品的选择
        3.2.2 实验样品处理
        3.2.3 实验参数
    3.3 构造煤拉曼光谱解叠
        3.3.1 构造煤的拉曼光谱特征
        3.3.2 构造煤的拉曼光谱分峰解叠
    3.4 拉曼光谱参数演化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构造煤的电子顺磁共振(EPR)特征
    4.1 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原理
    4.2 样品选择和测试条件
    4.3 构造煤的EPR变化特征
        4.3.1 构造煤的自由基浓度Ng变化特征
        4.3.2 构造煤的线宽?H变化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构造煤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特征
    5.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理及实验参数
        5.1.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原理
        5.1.2 实验样品处理和参数
    5.2 构造煤红外光谱特征及解叠处理
        5.2.1 构造煤红外光谱特征
        5.2.2 红外光谱解叠处理及结果
    5.3 构造煤的红外光谱特征
        5.3.1 芳香结构吸收带
        5.3.2 含氧官能团吸收带
        5.3.3 脂肪结构吸收带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2 生烃过程中的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1.2.1 有机质成烃机理
        1.2.2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方式
    1.3 辐射生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1 辐射生氢机理
        1.3.2 辐射生氢影响因素
        1.3.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5 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北方盆地富铀的形成背景与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2.1 铀物质丰富的区域背景——中亚-俄南-蒙古巨型放射性异常域
    2.2 中国北方中西部能源盆地周缘蚀源区富铀特征
        2.2.1 区域地质概况和基础资料及分区
        2.2.2 各蚀源区岩石铀含量分析
        2.2.3 蚀源区岩石及其铀含量时空分布演变
    2.3 典型盆地烃源岩富铀特征
        2.3.1 鄂尔多斯盆地
        2.3.2 吐哈盆地
    2.4 铀元素的迁移和富集
    2.5 小结
第三章 实验流程与方案可行性分析
    3.1 样品选择及实验方案
        3.1.1 样品选择
        3.1.2 制样
        3.1.3 辐射
        3.1.4 检测
    3.2 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3.2.1 不同含氢物质辐射主要气态产物
        3.2.2 产氢量与产氧量的关系
        3.2.3 不同物质辐射产氢量差异因素探讨
    3.3 小结
第四章 水溶液辐射生氢对比实验
    4.1 辐射剂量率与辐射时间等效性关系
    4.2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分析
        4.2.1 不同类型及浓度盐溶液辐射产氢量及产氧量特征
        4.2.2 富氧阴离子对产氢量的抑制作用
        4.2.3 盐类物质分子摩尔数对产氢量的控制作用
    4.3 不同盐溶液体积辐射产氢量特征
    4.4 盐溶液辐射产氢量与产氧量关系探讨
    4.5 氢气同位素组成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辐射有机物的产物分析
    5.1 辐射正癸烷产物分析
        5.1.1 正癸烷辐射气态产物
        5.1.2 辐射正癸烷的液态产物
    5.2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产物分析
        5.2.1 辐射干酪根及沥青的气态产物
        5.2.2 干酪根及沥青红外光谱结果
    5.3 有机质辐射产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系演化过程中放射作用的油气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6.1 长7段富铀烃源岩中辐射生氢的有利条件和环境
    6.2 辐射生氢的油气地质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9)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 课题来源及意义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2.3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区域地质背景
    2.1 东营凹陷区域构造背景
    2.2 东营凹陷形成与演化特征
    2.3 东营凹陷构造特征
    2.4 东营凹陷地层特征
    2.5 东营凹陷烃源岩特征
        2.5.1 有机质丰度
        2.5.2 有机质类型
        2.5.3 有机质成熟度
第三章 生烃动力学理论与实验技术
    3.1 化学动力学基础
        3.1.1 基元反应、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
        3.1.2 化学反应速度方程式
        3.1.3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1.4 活化能及其对应反应速度的影响
    3.2 生烃动力学模型
        3.2.1 总包反应动力学模型
        3.2.2 串联反应模型
        3.2.3 平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3.3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适用性及存在问题
        3.3.1 生烃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
        3.3.2 生烃动力学模型存在问题
    3.4 生烃动力学热模拟系统
        3.4.1 开放系统
        3.4.2 半封闭系统
        3.4.3 封闭系统
第四章 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生烃动力学研究
    4.1 实验装置
    4.2 实验方法
        4.2.1 提取干酪根
        4.2.2 黄金管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
        4.2.3 产物提取
    4.3 样品地球化学特征
    4.4 产物产率特征
        4.4.1 总烃产率特征
        4.4.2 热解C_1-C_5气态烃和C_6-C_(14)轻烃产率特征
    4.5 干酪根生烃动力学参数
第五章 原油组分分离及组分生成动力学
    5.1 原油族组分分离方法简介
        5.1.1 柱色谱法(Column Chromatography,CC)
        5.1.2 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
        5.1.3 高压液相色谱法
        5.1.4 微型柱色谱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烃源岩留烃实验及留烃机理
    6.1 留烃实验发展
        6.1.1 油气初次运移的研究状况
        6.1.2 有机质留烃实验发展现状
        6.1.3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简介
    6.2 有机质溶胀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
        6.2.1 质量法
        6.2.2 溶剂的选择
        6.2.3 溶胀实验及原油在残余干酪根的滞留量
    6.3 岩石中有机质组成及性质
        6.3.1 岩石中粘土矿物与有机质
        6.3.2 泥岩中有机质特征
        6.3.3 有机质的物理化学特征
    6.4 无机矿物吸附有机质能力
        6.4.1 东营凹陷矿物含量
        6.4.2 矿物特征
        6.4.3 矿物分离
        6.4.4 矿物表面吸附
    6.5 生烃过程中干酪根结构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6.5.1 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
        6.5.2 实验方法
        6.5.3 红外光谱图谱解析
        6.5.4 干酪根红外光谱分析
        6.5.5 结果讨论
    6.6 留烃机理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
    7.1 东营凹陷埋藏史
    7.2 东营凹陷烃源岩生留烃史评价
        7.2.1 留烃曲线及动力学参数
        7.2.2 封闭体系下烃源岩留烃史评价
    7.3 东营凹陷页岩油可动油评价
        7.3.1 影响储层原油滞留量参数
        7.3.2 页岩可动油评价模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论文创新点
    8.3 本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工作建议
        8.3.1 不足之处
        8.3.2 今后的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10)烃类组分在金属矿床的成矿理论和矿产勘查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有机质、烃类组分与金属成矿
    2.1 有机质在金属元素的初步富集、活化迁移和富集成矿中的作用
    2.2 烃类组分特征是金属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的工具和重要找矿标志
3 烃类组分的测试和示踪方法
    3.1 烃类组分测试方法
    3.2 烃类组分的研究方法
        3.2.1 不同类型地质流体叠加、混合对其中烃类组分的影响
        3.2.2 烃类组分标准化地质体选择和数据标准化处理
    3.3 不同类型地质体烃类组分特征比较
4 烃类组分在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
    4.1 云南个旧锡矿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烃类组分特征研究——以马松岩体为例
        4.1.1 岩体地球化学特征
        4.1.2 岩体烃类组分特征
    4.2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高峰100号矿体烃类组分特征及成因探讨
        4.2.1 烃类组分宏观特征
        4.2.2 烃类组分异常微观特征
        4.2.3 讨论
    4.3 陕西马鞍桥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烃类组分特征与成矿作用探讨
        4.3.1 烃类组分宏观特征
        4.3.2 烃类组分微观特征
        4.3.3 讨论
5 结论

四、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沉积岩有机质的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J]. 陈德玉,蓝芳友,刘高魁,彭文世. 地球化学, 1977(04)
  • [2]石油演化理论与实践(Ⅱ)——石油演化的实践模型和石油演化的实践意义[J]. 傅家谟,史继扬. 地球化学, 1977(02)
  • [3]江南隆起西缘脉状碳沥青成因与空间赋存规律研究[D]. 王崇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09)
  • [4]天然石墨的成因、晶体化学特征及对石墨烯产业化的约束[D]. 刘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11)
  • [5]准东次烟煤与胜利褐煤的分级萃取及萃余煤的连续热溶[D]. 丛兴顺.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6]韩城矿区构造煤分子结构演化特征[D]. 姬新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16(08)
  • [7]碳酸盐岩生油岩的有机地球化学、岩石学特征[J]. 周中毅,贾蓉芬. 地球化学, 1974(04)
  • [8]烃源岩系辐射生氢模拟实验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 王文青. 西北大学, 2019(04)
  • [9]东营凹陷页岩可动油评价及留烃机理[D]. 孙佳楠.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10]烃类组分在金属矿床的成矿理论和矿产勘查研究中的应用[J]. 徐庆鸿,陈远荣,贾国相,李晓峰,李厚民,张雪亮. 岩石学报, 2007(10)

标签:;  ;  ;  ;  ;  

沉积岩有机质红外光谱及其在石油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初步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