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种小麦籽粒成熟期间的优势性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红[1](2021)在《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继庆[2](2021)在《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全基因组关联与连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杨光[3](2021)在《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穗部形态性状的比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
高国英[4](2021)在《种植密度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杏燕[5](2021)在《甘蓝型油菜成熟后期脱水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蒋琪[6](2021)在《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的深刻变革对学生培养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最终发展成为自身的内在素养。高中生物学习中对错题的收集整理、归纳反思、回顾与交流均是对知识的再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强化学会学习的过程。学生反复出错的现象就是对生物错题资源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遗传”这一版块,学生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知识,学习时存在困难,基于此本文就高中学生在“遗传”版块中错题资源利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某重点中学高一年级4个班共17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随机抽取学生开展访谈,再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及教师眼中错题资源的利用现状。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得到高中学生利用生物错题资源的现状:一是学生普遍具有利用生物错题资源有利于自身生物学习的观念,但对待错题的态度、利用错题的策略和行为上表现出自觉性不高、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二是男生在对待错题资源的观念及策略维度上稍好于女生,在错题资源利用态度和行为维度无显着性别差异。三是不同学习水平学生在错题资源利用的四个维度上存在差异,中等学习水平学生的错题利用态度,行为和策略方面有待提升。四是错题资源利用的观念与态度维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策略与行为维度之间呈现强相关关系,即观念可能影响学生的态度,策略与行动呈现相伴随性。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实际提出以下错题利用策略:学生需要拒绝“无效错题本”、建立有效错题资源、高效利用错题资源,教师则需要加大错题资源监管力度、扩大交流平台、建立教师错题库,以便提升生物错题资源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利用。基于以上策略进行具体实践研究:使用笔者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后,定时检查学生错题本,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请教师协助指导学生管理、利用错题资源。在学期结束时对比相同学习水平班级(2、3班)、相同教师教学不同班级(2、4班)在使用以上策略前后的差异,得到以下结果:使用了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的班级(2、4班)在生物学习水平出现明显上升的现象,错题利用策略与原来保持不变的班级(3班)学习水平无明显变化,同时班级优生率增长低于2、4班。在此过程中,基于学校大数据平台——极课云进行班级高频错题资源汇总与分类,最终形成必修二错题资源库的研究成果。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错题利用策略是有效的,学生需要及时建立并利用好生物错题资源,教师做好监督、监管工作,帮助学生利用错题资源更好的学习高中生物。
常丹丹[7](2021)在《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文中认为为探究小黑麦RIL(Recombinant Inbred Lines)群体穗部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最佳遗传模型,运用构建的小黑麦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本文以穗部性状差异显着的小黑麦品种‘石大1号’为母本和‘甘农7号’为父本杂交构建的RIL群体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小黑麦穗部的芒长、小穗数、穗长、穗密度、穗粒数、穗粒重等性状的表型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群体的穗部各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对穗部相关性状进行QTL定位,可为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黑麦RIL群体穗部各性状均呈连续性变异,穗部表型有超亲遗传现象,整体变异性广泛,各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范围为:9.34%~40.82%。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黑麦RIL群体的穗粒重与穗长、小穗数和穗粒数正相关;穗长与穗粒数正相关;芒长与穗长和穗粒数正相关,与穗密度呈负相关。(2)小黑麦穗部芒长的最佳遗传模型为4MG-AI,其主基因遗传率为85.06%;穗长和小穗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MX2-CE-A,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20.35%和31.7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3%和32.48%;穗密度和穗粒数的最佳遗传模型均为PG-AI,多基因遗传率分别是35.34%和86.96%;穗粒重的最佳遗传模型为2MG-CE,主基因遗传率为51.97%。小黑麦穗部各性状符合数量遗传的特征并以多基因遗传为主。(3)利用小黑麦RIL群体遗传图谱结合穗部性状表型值共检测出13个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位点,每个连锁群上平均1.9个QTL位点,控制芒长、穗长、小穗数、穗密度、穗粒数的QTL分别为1、4、3、2、3个,单个QTL位点的贡献率为7.67%~12.63%。
姚佳延[8](2021)在《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文中提出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可作为啤酒产业原料、饲料及粮食,具有抗耐性好、早熟等优点,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大麦农艺性状是大麦群体质量的基础,影响着大麦的产量、品质及抗性。大麦农艺性状遗传及其QTL定位研究,将有助于大麦农艺性状的选育及优质高产多抗大麦品种的选育。本文以大麦自然群体和DH群体为材料,2018年-2019年同时在扬州和盐城两个试点种植,成熟后考察参试材料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生物重、单株粒重等7个性状,对各性状的表现及差异性与相关性等分析,并根据两个基因型数据,对7个大麦重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QTL连锁定位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两试点大麦自然群体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生物重、单株粒重等7个性状均存在丰富遗传变异。株高的变幅为50.91cm-144.43cm,穗长变幅为4.37cm-12.35cm,穗下节间长变幅为21.34cm-51.65cm,主穗粒数变幅为26.40粒-111.00粒,单株穗数变幅为6.45穗-31.67穗,单株生物重变幅为15.90g-98.07g,单株粒重变幅为4.65g-43.42g。各性状在不同试点表现及两试点BLUPs值均呈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2.株高与其余6个性状均呈显着相关;穗下节间长与单株生物重呈显着正相关;主穗粒数与单株穗数呈极显着负相关,与单株生物重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穗数与单株生物重、单株粒重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单株生物重与单株粒重呈极显着正相关。3.大麦自然群体与DH群体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生物重及单株粒重等性状在间在地点间、品种间及环境与基因型互作间的差异几乎均到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其遗传力分别为:78.98%、89.31%、84.50%、46.80%、54.46%、44.83%、55.61%。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6个与大麦重要农艺性状显着关联的SNP位点,其中16个SNP标记位点与性状关联度大。QTL分析共检测到22个控制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其中9个QTL对性状的贡献率大于10.00%。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QTL分析共同在3H染色体的60cM处定位到控制大麦单株粒重的QTL。
苏文楠[9](2021)在《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择高产品种和确定适宜施氮量是提高玉米产量和氮效率的有效途径。选育并应用兼具高产与氮高效性能的品种对玉米生产极为重要,而探明玉米的氮响应特征和品种氮高效的生理生态机制是开展玉米营养生理育种与养分管理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在陕西关中灌区,选取5个主栽的夏玉米品种,设置不同施氮水平,通过4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不同品种基于产量的氮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及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对比划分不同类型的氮高效率品种:双高效品种(高氮和低氮条件氮效率都高的品种正大12)和耐低氮品种(低氮条件高产品种郑单958),研究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基于氮高效的光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植株不同器官氮素营养诊断,系统分析耐低氮品种的叶源与根系性状、籽粒灌浆特征及其过程中碳同化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玉米品种的农艺学特征与光合生理特性。取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夏玉米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产量与氮效率的品种差异4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个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的总体表现为正大12、先玉335和郑单958差异不显着,且显着大于强盛101,以陕单609最小。其中,郑单958与强盛101在N225(施纯氮225 kg ha-1)和N300(施纯氮300 kg ha-1)处理下产量差异不显着,N0(不施氮)和N150(施纯氮150 kg ha-1)处理下,郑单958产量显着高于强盛101。根据产量和氮素利用的表现将正大12定义为双高效品种,陕单609定义为双低效品种;根据在低氮和高氮下的产量表现将郑单958定义为耐低氮品种,强盛101定义为不耐低氮品种。根据产量、氮素表观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施氮量的响应曲线,推荐在该地区夏玉米高产高效播前土壤供氮量(播前2m土层硝态氮累积量+施氮量)为280~350 kg N ha-1。双高效品种和耐低氮品种的选择可以使产量增加11%~16%,与当地300 kg N ha-1的普遍施氮量相比可以使得施氮量减少25%~34.3%,保证其较低的表观氮素流失量,在有灌溉的条件下,减小硝态氮淋溶的风险。2夏玉米不同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及转运对氮肥的响应不同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夏玉米产量差异是由粒重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其中穗粒数带来的差异大于粒重。与不施氮肥相比,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16.3~30%。植株生物量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平均值为71%。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可达84.8~93.7%,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率的变化范围5~13.1%。花后氮素积累对籽粒氮素含量的贡献率为37.3~57.9%;营养器官氮素转运率为44.5~54.7%,其转运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为47.5~57.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素转运率及其对籽粒氮积累的贡献率均呈下降趋势。籽粒氮浓度与营养器官的氮素转运呈显着正相关,同时籽粒氮浓度对籽粒氮素积累的贡献率可达到一半,其中先玉335高的茎氮素转运效率保证较高产量的同时维持高的籽粒氮浓度,最终保证了高的籽粒氮素积累。在低氮条件下选择氮高效利用品种可以以氮素吸收效率作为筛选指标,在高氮条件下,氮素生理利用效率作为筛选指标。3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光、氮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评价以正大12(双高效品种)和陕单609(双低效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资源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的比叶氮(specific leaf nitrogen content,SLN)的双高效品种可以达到水分、光能和氮素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相同的SLN时,双高效品种表现出更高的资源利用效率,SLN与水分利用效率(WUE)、光能利用效率(RUE)、氮素利用效率(NUE)和产量都呈现很好的二次关系,SLN在1.5~1.8g N cm-2之间,资源利用效率和产量均不再增加,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提高玉米产量。4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不同部位的氮营养诊断2个品种基于叶片(LDM)、茎秆(SDM)和植株(P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分别为:“正大12”方程为:Nc=2.64 LDM-0.204、Nc=1.58 SDM-0.388、Nc=2.33PDM-0.263;“陕单609”方程为:Nc=2.61 LDM-0.205、Nc=1.83 SDM-0.337、Nc=2.47PDM-0.237。不同氮效率品种基于叶片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差异不显着,植株氮营养差异主要由茎秆的氮素营养状态造成的。与双低效品种相比,双高效品种具有低的单位茎秆氮浓度(参数a值)和高的茎秆氮浓度稀释速率(参数b值)。为了节省成本,可以使用基于LDM和SDM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基于PDM建立的曲线进行代替。三种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对产量进行预测比较时,发现相对产量(RY)与氮营养指数(NNI)、累计氮亏缺(AND)在十二叶期和抽雄期(V12~VT)R2值最大,证实了V12和VT两个时期关系的稳定性,同时很好地说明了在限制和非限制氮下RY的变化,可以对夏玉米产量进行估计。该研究结果为玉米花前的氮肥管理提高产量提供了思路。NNI与产量之间呈显着正相关,而与农学氮利用效率和氮肥回收效率之间呈显着负相关。5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源端特征以对低氮下不同耐性的品种强盛101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对源端(叶源和根源)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低氮品种郑单958在较低的施氮量(0和150 kg ha-1)下产量较高,吸收较多氮素,并且表现出更高的氮素生理效率。低氮条件下,郑单958能够保证叶片更高的叶片氮浓度和较低的比叶面积,减小低氮对植株光合系统的影响,进而维持较高的PSⅡ有效光量子效率、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光量子产量,从而确保更多的光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为保证较高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供了结构和物质基础,同时具有较高的光合氮素利用率,从而达到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和氮素生理效率;更深的根分布、更长的根长和更大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保证了高的氮素积累,这些特征的共同作用保证耐低氮品种具有更高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最终实现其在低氮条件下高的物质生产能力。6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NSC利用特征与不耐低氮品种相比,耐低氮品种郑单958粒重差异主要表现在顶端籽粒,具有高的顶端籽粒灌浆速率和较早的灌浆起始时间,同时顶端籽粒保持相对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此外,耐低氮品种中较低的叶片淀粉和茎蔗糖也保证了在低氮条件下源端与库端的协调关系。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氮高效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提高籽粒产量和光、氮、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能够减少土壤硝态氮的残留及淋溶。耐低氮品种的选择是提高氮效率的有效途径。优良的叶片光合特性、高的光合氮效率、较深根系分布、较长根系、较高的根系有效吸收面积及较高的籽粒NSC利用能力是耐低氮品种主要的地上部与地下部的植株特征,保证了耐低氮品种高产和高的氮素生理效率,可以用来作为氮高效品种选育以及生产上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张红杰[10](2021)在《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十分重要。通过远缘杂交,发掘、创新和利用关键种质资源,谋求产量突破,是小麦育种领域新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基础限制了小麦产量育种,亟待解决遗传基础狭窄的严重问题。本文以CIMMYT新引进152份合成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考察。利用55 K SNP标记,对产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产量性状相关的显着位点,可以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精细定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统计分析发现,5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33-22.79%,BLUP下,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3%,在四川成都种植环境下,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79%。并且5个产量相关性状均呈连续性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和穗长、粒长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和粒宽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合成小麦株高和穗长进行方差分析显示,3个环境下,株高和穗长在基因型之间都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3个环境下联合方差分析发现株高和穗长表型在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方面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说明株高、穗长受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的互作影响较大。2.群体结构遗传分析表明,合成小麦材料群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亚群。主要由亲本四倍体硬粒小麦(AABB)供体种基因组划分,野生节节麦(DD)基因组对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结构划分的贡献较小,四倍体硬粒小麦的来源是导致亚群划分不同的重要原因。3.利用55 K SNP芯片对152份合成小麦品种(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37916个有效的SNP。其中A、B和D三个亚基因组上各有14404、14566和8946个,B亚基因组密度最高(0.355 Mb/标记),其次为A亚基因组(0.362 Mb/标记),而D亚基因组标记密度最低(0.441 Mb/标记)。密度最大的6A染色体包含2394个标记,平均为0.258 Mb/标记,密度最小的4D染色体包含787个标记,平均为0.647 Mb/标记。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73个显着的SNP位点(P≤0.0001),分布在小麦的21条染色体上,可解释9.28-34.70%的表型变异,BLUP值筛选到74个显着标记,株高相关的10个,穗长相关的22个、粒长9个,粒宽25个,千粒重11个。其中筛选到四个可能是“一因多效”的标记,AX-110055532同时控制穗长和粒长、AX-108833851同时控制粒宽和千粒重、AX-108729778同时控制株高和粒长、AX-111157142同时控制粒宽和千粒重。5.正效应位点数目分析发现,合成小麦群体中具有正效应位点数目越多,对平均株高具有降低效应,对穗长、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具有增加效应。6.通过对显着标记位点左右3 Mb距离内基因在茎、穗和籽粒中的表达分析,筛选到659个高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水稻基因注释和功能分析,获得各性状标记位点的候选基因19个。
二、杂种小麦籽粒成熟期间的优势性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种小麦籽粒成熟期间的优势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6)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会学习的学生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2 错题资源的利用过程适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 |
1.1.3 生物错题资源之于高考具有重要意义 |
1.1.4 “遗传”版块的错题资源价值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错题 |
2.1.2 错题资源 |
2.1.3 错题管理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试误学习理论 |
2.2.2 记忆理论 |
2.2.3 元认知理论 |
3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
3.1 研究目的的制定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工具的选取与制定 |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2 学生访谈工具的编制 |
3.3.3 教师访谈工具的编制 |
3.3.4 实施预测试和信度、效度分析 |
3.4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现状问卷调查 |
3.4.1 调查问卷的发放 |
3.4.2 调查问卷的回收结果 |
3.5 高中生物错题资源利用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
3.5.1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整体及各维度水平分析 |
3.5.2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上的差异性分析 |
3.5.3 全体被试在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的各维度相关性分析 |
3.5.4 问卷开放式问题结果及分析 |
3.5.5 师生访谈研究结果及分析 |
4 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策略研究 |
4.1 学生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
4.1.1 做好形与实,拒绝“无效错题本” |
4.1.2 兼顾里与外,建立有效错题资源 |
4.1.3 复习与交流,高效利用错题资源 |
4.2 教师层面错题利用策略 |
4.2.1 加强对错题资源利用的监管力度 |
4.2.2 扩大错题资源交流共享的平台 |
4.2.3 不断积累构建教师错题资源库 |
4.3 生物错题资源利用策略实践研究 |
4.3.1 实践目的 |
4.3.2 实践对象 |
4.3.3 实践方案 |
4.3.4 实践过程 |
4.3.5 实践结果 |
4.3.6 实践结论 |
4.3.7 实践成果 |
5 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经验及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高中学生对生物错题资源的应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错题举一反三 |
附录5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错题资源库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黑麦概述 |
1.1.1 小黑麦起源及特点 |
1.1.2 小黑麦类型及应用 |
1.1.3 小黑麦传统育种 |
1.1.4 分子标记在小黑麦研究中的应用 |
1.2 遗传群体构建及分子标记类型 |
1.2.1 作图群体构建 |
1.2.2 分子标记概述 |
1.3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性状测定及方法 |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穗部性状的表型及次数分布 |
2.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2.2.3 小黑麦穗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
2.2.3.1 遗传模型的选择 |
2.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备选模型的适合性检验 |
2.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参数 |
2.3 讨论 |
2.3.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相关性 |
2.3.2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模型 |
2.3.3 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参数对育种的指导 |
2.4 小结 |
第三章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亲本及群体构建 |
3.1.2 试验地概况 |
3.1.3 DNA提取 |
3.1.4 小黑麦ISSR-PCR扩增和检测 |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1.6 QTL命名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表型分析 |
3.2.2 小黑麦RIL群体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群体选择及分子作图 |
3.3.2 小黑麦穗部性状QTL定位 |
3.3.3 影响小黑麦QTL定位的因素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8)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
1.1 株高 |
1.2 穗长 |
1.3 穗下节间长 |
1.4 主穗粒数 |
1.5 单株穗数 |
1.6 单株生物重 |
1.7 单株粒重 |
2 作物性状基因位点定位常用方法及应用进展 |
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
2.2 连锁分析 |
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1 引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设计 |
2.3 性状调查 |
2.4 统计与分析方法 |
2.5 群体SNP标记的筛选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群体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表现 |
3.2 自然群体大麦重要农艺性状分布的正态检验 |
3.3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4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3.5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与大麦品种的选育 |
4.2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关联分子标记位点筛选 |
第三章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 |
1 引言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及DH群体的重要农艺性状表现 |
3.2 DH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方差分析 |
3.3 DH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与遗传选择 |
4.2 大麦重要农艺性状鉴定与QTL定位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氮肥利用现状 |
1.2.2 氮效率定义 |
1.2.3 玉米氮高效品种 |
1.2.4 玉米干物质积累和转运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关系 |
1.2.5 玉米光能、氮素和水资源利用 |
1.2.6 临界氮浓度曲线及其对作物氮素营养诊断的研究 |
1.2.7 玉米氮素营养与源端的关系 |
1.2.8 玉米氮素营养与库端的关系 |
1.2.9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差异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地概况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玉米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产量 |
2.2.2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玉米品种的相关氮效率分析 |
2.2.3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氮素平衡 |
2.2.4 施氮水平与产量、表观氮素流失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产量和氮效率的品种差异 |
2.3.2 品种氮吸收差异与土壤氮素平衡 |
2.3.3 适量施氮决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夏玉米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品种在不同施氮水平下的籽粒氮浓度、收获指数和氮收获指数 |
3.2.2 不同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干物质(氮素)积累和转运特征 |
3.2.3 籽粒产量、氮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与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的相关性分析 |
3.2.4 籽粒产量和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组成的组分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3 相关计算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氮水平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耗水量、光能截获量和氮素积累量差异 |
4.2.2 不同氮水平下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差异 |
4.2.3 氮素利用效率与光能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 |
4.2.4 玉米资源利用效率与比叶氮(SLN)的关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计 |
5.1.2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 |
5.2.2 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验证 |
5.2.3 生育期内两个品种施氮量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2.4 氮营养指数与相对产量以及氮亏缺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
5.2.5 相对产量模型的验证和最终模型确定 |
5.2.6 产量、氮效率与氮营养指数的关系 |
5.3 讨论 |
5.3.1 基于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部位建立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之间的对比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 |
5.3.2 玉米氮素诊断建模的意义 |
5.4 小结 |
第六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高产的叶源光合和根源生物学响应机制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试验设计 |
6.1.2 取样和测定方法 |
6.1.3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籽粒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6.2.2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光能截获量和光能利用效率(RUE) |
6.2.3 两个品种不同氮肥水平下的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 |
6.2.4 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根系形态与分布特征 |
6.2.5 两个品种不同氮水平下的叶片质量、氮营养与光合生理特征 |
6.3 讨论 |
6.3.1 耐低氮品种高的干物质累积量保证了高产 |
6.3.2 高的光能利用效率是耐低氮品种高产的的生理基础 |
6.3.3 花后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提高了耐低氮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 |
6.3.4 高的SPAD值、叶片氮浓度和低的比叶面积是耐低氮品种高净光合速率的基础 |
6.3.5 花后较高的PSⅡ活性保证了耐低氮品种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
6.3.6 低氮下耐低氮品种有较深的根分布 |
6.4 小结 |
第七章 耐低氮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及碳同化物分配规律 |
7.1 材料和方法 |
7.1.1 试验设计 |
7.1.2 指标测定 |
7.1.3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单株小花数、受精情况和单株籽粒数 |
7.2.2 雌穗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特征 |
7.2.3 不同施氮水平下耐低氮品种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NSC)水平 |
7.3 讨论 |
7.3.1 影响玉米籽粒形成的因素 |
7.3.2 籽粒灌浆特性差异 |
7.3.3 玉米花后穗位叶、茎秆和籽粒中碳同化物积累 |
7.4 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不同夏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与氮效率差异 |
8.1.2 不同夏玉米品种的干物质(氮素)积累转运对氮肥的响应 |
8.1.3 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的资源利用效率及与叶氮的关系 |
8.1.4 不同氮效率品种植株器官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建立与氮营养诊断 |
8.1.5 耐低氮玉米品种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叶源、根源和库端的特征 |
8.2 创新点 |
8.2.1 分类评价了夏玉米高产高效和低氮高产两类品种氮高效的农艺学性状 |
8.2.2 系统揭示了耐低氮品种的叶源、根源和库端生物学特征 |
8.2.3 建立了夏玉米不同氮效率品种不同器官的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合成小麦在育种中的应用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及特点 |
1.2.2 连锁不平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理论依据 |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应用方法步骤 |
1.3 SNP标记特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3.1 SNP标记概念及特点 |
1.3.2 SNP标记研究进展 |
1.4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关联分析在小麦株高上的应用 |
1.4.2 关联分析在小麦穗长上的应用 |
1.4.3 关联分析在小麦粒型及千粒重上的应用 |
1.5 本文目的意义及主要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田间种植及表型性状调查 |
2.3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4 表型数据及SNP标记分析 |
2.5 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性状的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分析 |
3.1.1 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3.1.2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合成小麦株高和穗长方差分析 |
3.2 群体结构分析 |
3.3 聚类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 |
3.4 合成小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5 SNP位点的“一因多效” |
3.6 关联SNP标记位点优异等位基因分析 |
3.7 候选基因分析和预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表型变异 |
4.2 影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的因素 |
4.3 重要农艺性状显着性关联SNP位点 |
4.4 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功能预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四、杂种小麦籽粒成熟期间的优势性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D]. 李燕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小麦籽粒超氧化物歧化酶全基因组关联与连锁分析[D]. 王继庆. 新疆农业大学, 2021
- [3]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穗部形态性状的比较及其演化规律研究[D]. 杨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种植密度对铜麦6号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D]. 高国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甘蓝型油菜成熟后期脱水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杏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高中生物学错题资源利用的调查及策略研究[D]. 蒋琪.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基于RIL群体的小黑麦穗部性状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 常丹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8]大麦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 姚佳延. 扬州大学, 2021
- [9]夏玉米氮效率及氮高效品种农艺学与生理特征研究[D]. 苏文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10]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红杰. 山西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