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钦州市水稻产量与气候关系及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彪,顾昊男,平岳华,高兴友[1](2021)在《“秀水14”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秀水14"是目前浙江省绍兴市单季常规晚粳稻主栽品种之一,为明确该品种在绍兴市直播种植中的最佳播种量,特进行了不同播种量对其生育期、苗情、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期播种的前提下,"秀水14"大田直播种植的播种量以52.5 kg/hm2较为适宜,在此播种量下,该品种产量较高。
赵龙冬[2](2021)在《保墒旱直播播种方式对稻瘟病的影响及宁夏稻瘟病预测研究》文中提出
俞聪慧[3](2021)在《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
杨鑫,樊吴静,唐洲萍,何虎翼,严华兵,覃夏燕,甘秀芹,李丽淑[4](2021)在《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研分析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为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及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广西马铃薯主产县(市、区)、主要种植基地(合作社)、加工销售企业的实地走访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剖析广西马铃薯栽培、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2014—2019年间,广西马铃薯种植区域逐渐拓宽,种植模式和栽培技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马铃薯平均单产由17.10 t/ha增长到21.30 t/ha,但种植总面积由7.76万ha降至5.12万ha,导致总产由132.70万t降至109.06万t。马铃薯加工企业较少,只有2家规模生产并注册商标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主要是粉丝和粉条;鲜薯主要销往外省,大部分用于鲜食,少部分用于加工和出口。存在防灾减灾能力弱、种薯短缺、栽培技术不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价格季节性下滑、国内竞争加剧、加工技术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建议】应发展绿色生产,营造优势产区;完善和规范脱毒种薯供应体系,提升优质种薯供应能力;加强产学研攻关,优化科技支撑体系;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桂字号品牌;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产业融合促消费。
周年兵[5](2021)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提出沿淮下游地区是江苏优质稻米供应的主产区之一。在该地区开展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茬口衔接、促进水稻生产持续优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试验在稻麦两熟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淮安市选择有代表性的中熟中粳软米南粳505和南粳2728,迟熟中粳软米南粳9108和丰粳1606,迟熟中粳非软米丰粳3227和武运粳80为试验材料,设置7种不同的全生育进程温光动态处理,即7个播期处理,分别为5月10日(代号S1)、5月17日(S2)、5 月 24 日(S3)、5 月 31 日(S4)、6 月 7 日(S5)、6 月 14 日(S6)、6 月 21 日(S7)。研究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生育进程、产量、稻米品质、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以期阐明不同类型粳稻高产、优良品质形成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需求,为充分利用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推荐适宜栽培期。主要结果如下: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及温光要素的差异:(1)水稻生长季,温度指标中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和夜间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光照指标中,日均辐射量和平均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一致。日较差、日降雨量、累计降雨量、平均湿度、日间湿度和夜间湿度在年度间差异较大。日均温度、有效积温、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可作为温光因子的核心指标用于分析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对温光的响应。(2)随着播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抽穗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呈显着缩短的趋势,其中播种至抽穗期天数的减少是全生育期天数减少的主要原因。(3)三种类型水稻全生育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着播期推迟呈下降的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日均温度随播期推迟而升高,有效积温表现为下降的趋势;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有效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下降。三种类型水稻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辐射量和累积辐射量均随播期推迟而减少;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2年播种至抽穗期累计降雨量基本一致,但抽穗至成熟期降雨量在年度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2017年降雨量显着多于2018年。不同处理间平均相对湿度的变化与降雨量规律基本一致。温光要素对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1)随着全生育期有效积温的减少,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产量降幅分别为1.25%-29.49、1.71%-35.14%和1.83%-34.06%。三种类型品种穗数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分别降低0.79%-14.42%、1.51%-15.14%和 0.71%-15.58%,结实率分别降低 0.45%-8.71%、0.21%-14.51%和 0.34%-12.05%。各类型水稻通过早播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是优质稻米在沿淮下游地区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日均温度、有效积温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日均辐射量和累积太阳辐射量。(2)三种类型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群体茎蘖数、群体干物质重和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均随不同生育阶段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减少营养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控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干物质积累比例,提高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积累比例、群体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是优质粳稻积累更多生物产量的重要特征。(3)中熟中粳软米获得相对高产时,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为分别26.3-26.9℃、20.4-22.7℃和24.4-24.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506.2-1572.6℃、582.9-706.3℃和2089.6-2275.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高产对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要求一致,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5℃、20.4-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55.4-1672.1℃、577.7-663.6℃ 和 2231.3-2303.4℃。温光要素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1)三种类型品种成熟期氮素积累量和籽粒生产效率均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减少而下降。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成熟期S2-S7处理氮素积累量分别较S1处理分别减少1.10%-25.38%和1.55%-31.59%,籽粒氮素生产率分别降低0.49%-5.49%和0.18%-5.27%。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积温、日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主要因素。(2)稳定抽穗前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提高抽穗后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积累比例是优质粳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重要特征。(3)试验中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水稻不同生育阶段温度的需求与获得相对高产对温度的需求基本一致,中熟中粳软米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3-26.9℃、20.5-22.7℃ 和 24.4-25.0℃;有效积温分别为 1506.2-1572.6℃、584.8-706.3℃和2088.9-2275.9℃,迟熟中粳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4-26.8℃、20.2-22.0℃和24.4-24.6℃;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1664.5-1672.1℃、577.5-663.6℃ 和 2248.8-2303.4℃。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而变优,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提高0.13%-5.89%;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加工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变劣的趋势,S2-S7处理整精米率较S1处理分别降低0.60%-10.88%和0.58%-8.40%。(2)中熟中粳软米垩白粒率、垩白度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下降趋势,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垩白粒率在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3)中熟中粳软米加工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加工品质2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2.7℃ 和 488.6-706.3℃;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 18.8-22.0℃和 498.1-663.6℃;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1.9℃和519.0-663.6℃。中熟中粳软米外观品质达国标优质粳稻外观品质3级时,抽穗至成熟期平均温度和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18.3-20.2℃和488.6-560.8℃;迟熟中粳软米分别为18.8-20.2℃和498.1-566.0℃;迟熟中粳非软米分别为19.0-20.7℃ 和 519.0-607.8℃。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1)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食味品质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的减少表现为外观变差、黏度下降和硬度升高,米饭食味值分别降低了 2.17%-23.92%、1.27%-17.66%和1.02%-24.32%。(2)理化指标上,三种类型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均随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减少而升高,胶稠度长度呈缩短的趋势,RVA谱特征值表现为崩解值下降,消减值升高。(3)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获得相对较优食味值时,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0.4-22.7℃、20.4-22.0℃ 和 20.5-21.9℃,有效积温范围分别为 582.7-706.3℃、575.4-663.6℃和 583.1-663.6℃。沿淮下游地区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点及适宜栽培期:温度是影响三种类型水稻高产、优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主要温光因素。中熟中粳高产、优质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协同时,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适宜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1-27.0℃、20.3-23.0℃和24.4-25.0℃,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4.8-29.0℃;迟熟中粳(中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非软米)播种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平均温度范围分别为26.2-26.6℃、20.4-22.0℃和24.4-24.7℃,抽穗期温度范围为26.0-27.1℃。依据沿淮下游地区历年温光条件和耕作制度特点,综合各类型水稻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对温光的需求。中熟中粳适宜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5/24、8/20-8/26和10/14-10/18;迟熟中粳适宜和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相同,分别为5/16-5/17、8/24-8/26和10/19-10/21。中熟中粳最佳播种、抽穗和成熟日期范围分别为5/16-17、8/20-8/22和10/14-10/16。水稻-蔬菜、水稻-油菜轮作和水稻-绿肥种植模式下,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实现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播种日期范围较稻麦两熟模式早1-5d。
袁嘉琦[6](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阿迪力·克热木[7](2021)在《基于LANDSAT8卫星遥感的阿拉尔市棉花种植面积信息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生产棉国之一,棉花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作物中都处于绝对优势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对新疆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上,是其他重要经济作物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农业作物之一。特别是一师阿拉尔市是新疆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准确的掌握棉花面积情况和棉花面积信息监测,对相关农业部门的制定决策、区域经济的增长都具有至重要的作用。目前利用卫星遥感空间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农业信息调检测,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先进技术之一,在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方面具有许多便利的优势。本研究主要是利用Landsat8卫星遥感图像,采用监督分类的六种分类方法,使用2016年到2018年云量少的影像图,将遥感影像数据通过ENVI5.3,Arc Gis10.7等软件进行处理,从4月到10月,作物对生育期间播种到收获的每个月和每个遥感影像分别进行分类,以最佳的分类方法和最佳的时相来准确测算3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将计算出来的面积与年鉴上的面积进行比较,找出计算出的面积与年鉴记载的面积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如下:(1)在ENVI中加载2016年至2018月的遥感影像,进行2%的线性拉伸,并改为6,5,2(RGB)的波段显示。(2)光谱分析。研究中选取了3个植被指数对棉花进行分析,棉花和其它地物差异及对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显示,分别为7月份,8月和9月份的的植被指数和光谱分析结果最好,下一步7月份到9月份的遥感影像分别进行样本可分离性和监督分类。(3)样本可分离性。利用棉花的生育期数据,研究区2016年至2016年遥感影像进行训练样本和样本可分离性统计,每一年内选取一个最佳遥感影像,我们得知三年均为8月份以训练样本可分离性最好,最佳时相8月份的棉花与其他地物(水稻,灌木,裸地及沙地,树类和水体)可分离性2016年为1.9545,1.9456,1.9745,1.8015,1.9945;2017年为1.9604,1.8756,1.9654,1.6541,1.9456;2018年为1.9855,1.9824,1.9945,1.9645,1.9956。(4)利用监督分类方法中的平行六面体、基于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马氏距离、最大似然法和神经网络分别对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进行监督分类以确定最佳识别月份和最佳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三年Landsat8数据源8月均为识别棉花面积的最佳时相。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的解译精度最高andsat8影像数据解译精度分别为2016年的解译精度94.5380%,Kappa系数为0.9280。2017年影像数据解译精度为94.7170%,Kappa系数为0.9335;2018年影像数据解译精度为93.9144%,Kappa系数为0.9380。(5)统计数据对比棉花遥感估测面积。将2016年至2018年影像数据经过监督分类处理后,利用ENVI中的Statistic(统计)工具,计算阿拉尔市水稻的像元总数,统计出3年中棉花的种植面积并将其与兵团第一师阿拉尔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出棉花种植面积估测的精度。
江敏[8](2021)在《“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文中指出直播稻作为一项省工、省力和节本增效的种植技术,是实现水稻种植方式轻简化和机械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直播稻田杂草的问题是限制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杂草防治主要方式是喷施除草剂,但施用常规除草剂防治杂草效果不佳,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环境负担。“洁田技术”模式是指依靠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抗除草剂水稻种质,并且通过一次性施用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防除各类杂草的技术。然而,目前“洁田技术”模式对直播稻田杂草的防治、水稻生长发育和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湖北省武穴市花桥镇现代农业示范中心试验田进行。试验所用品种为抗除草剂黄华占(V1)和普通黄华占(V2),设置两种除草剂处理,广谱型除草剂(W1)和常规除草剂组合(W2),并以抗除草剂黄华占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共计V1W1、V1W2、V2W1、V2W2和CK五个处理。本研究旨在(1)探明“洁田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2)探究不同除草处理对直播稻杂草发生动态和防效的影响;(3)综合经济效益和对后茬作物生长发育状况评价“洁田技术”应用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洁田技术”模式(V1W1)水稻产量表现最高,两年趋势一致。V1W1和V2W2的产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而V2W1处理水稻和杂草均被全部除死,产量最低为0。由产量构成因子可知,V1W1和V2W2处理的产量优势主要得益于其单位面积穗数在2019和2020年分别比V1W2高12.6%、7.5%和18.5%、17.3%。从农艺性状、N吸收和物质分配方面来看,V1W1和V2W2处理产量较高的原因在于营养生长期具有较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同时茎秆和叶片N含量均显着高于V1W2和CK处理,促使其花前干物质积累量及对花后穗部生物量贡献率均较高。(2)“洁田技术”模式产量优势归因于较低的杂草发生密度。由杂草防效可知,与CK相比,V1W2和V2W2处理的总杂草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在全生育期分别介于66%-98%和74%-100%,而V1W1处理均可达到95%以上。由杂草发生种类看,相比于V2W2和V1W2,V1W1处理较高的杂草防效和产量主要归因于甲咪唑烟酸杀草谱较广,特别是对田间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的防效较高,因此减少了鸭舌草和异型莎草与水稻共生竞争期。(3)虽然“洁田技术”模式经济效益最高,但对后茬作物存在除草剂残留药害。对比其它处理发现,V1W1处理较高的净经济收益主要得益于减少了除草剂成本和除草剂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产量收益。然而,相比于喷施常规除草剂和清水处理,喷施广谱型除草剂甲咪唑烟酸两年中均显着抑制了直播稻后茬直播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而对后茬小麦无显着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洁田技术”是一项高产高效的直播稻杂草防治技术,其产量和经济效益优势来源于较高的杂草防效和较低的除草剂投入。然而,“洁田技术”对普通后茬作物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除草剂药害。依靠种植抗除草剂品种、间隔安全种植期和土壤生物修复用以治理除草剂残留的问题可能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安之冬[9](2021)在《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机插秧苗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营养土及有机物料复混的育秧基质尚存在人工成本高、肥效差别大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选用粮食产区易得的秸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复混制得育秧基质,对育秧基质进行有机无机肥的合理配施,能够有效改善这些缺点,保障基质中有效养分的持续稳定供给。本研究水稻育秧基质以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按体积3:2:2:3配成。通过田间秧盘育秧试验,以徽两优882为供试材料,研究育秧基质配施化肥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秧苗素质、养分吸收特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育秧基质配施不同量的氮肥(纯N 0 g/盘、0.5 g/盘、1.0 g/盘、2.0 g/盘、3.0 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地上部植株及根系各参数指标在0~2.0 g/盘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不断增加,在2.0 g/盘达到最大值。育秧基质配施2 g/盘氮肥时,所育秧苗株高、茎粗和生物量等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对照,总根长和根系活力也表现出显着优势,壮苗指数达到12.94。配施3.0 g/盘时秧苗根系干物质量低、根系活力差,根冠比显着降低,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其他施肥处理,育秧成苗数低(P<0.05)。从养分吸收角度看,百株植株氮素、磷素、钾素累积量和净累积量随着基质氮肥配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在2.0 g/盘处理达到最高值。高氮(3.0 g/盘)配施水平下,抑制了秧苗根系生长及其对氮磷钾素的吸收累积。2.基质复混0.05~0.1 mg/L浓度萘乙酸,所育秧苗株高、茎基宽及干物质量等地上部植株生长显着高于不施调节剂对照(P<0.05),特别是根系形态表现出良好长势。但施用萘乙酸达到1 mg/L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着低于对照,这表明高浓度萘乙酸处理对水稻秧苗产生了毒害作用。基质配施100 mg/L~300 mg/L浓度的腐植酸,秧苗各指标随腐植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300 mg/L时达到最大值,秧苗素质显着提高,但与200 mg/L浓度所育秧苗差异不显着。腐植酸添加浓度超过300 mg/L时,秧苗素质呈下降趋势,但植株生长正常。这说明,腐植酸添加浓度在200~300 mg/L范围较为适宜。3.以试验所制基质配方育秧并进行田间移栽试验,施肥基质(SF)和腐植酸优化配方基质(HSF)所育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根系形态指标和植株养分吸收量在育秧10 d后显着优于无施肥(F)处理(P<0.05)。相同施肥量下,HSF所育水稻秧苗在秧龄20 d时秧苗壮苗指数相比SF提高8.54%;氮磷钾养分净吸收量在各采样点增幅分别为氮素3.65%~8.09%、磷素5.35%~9.75%、钾素6.32%~9.55%,在秧龄15 d达到5%的显着性差异水平(P<0.05)。HSF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比SF高2.63%和1.19%,水稻产量增加4.30%,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与商品基质(M)相比,HSF处理的水稻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分别高1.65%和0.62%,水稻产量增加2.17%,但差异不显着(P>0.05)。综上所述,腐熟秸秆、腐熟稻壳、蛭石和干细土比例为3:2:2:3复混育秧基质,基质培肥量为每盘2 g N、1 g P2O5、1 g K2O,同时添加200 mg/L~300 mg/L的腐植酸,此基质配方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累积量,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和产量。
游良德,纪嘉雯,李仁忠[10](2021)在《三明市水稻制种安全期气候条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充分利用三明市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水稻制种,应用各县市历年气象资料,以水稻制种"两系"不育系为研究对象,考虑其育性安全和抽穗扬花安全,分析确定三明市代表县市不同保证率下的制种水稻安全期。结果表明,三明市制种水稻的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杨花安全期均表现为东南部长、西北部短、高海拔地区短的特点,制种水稻安全期东南部长于西北部,但永安市高温热害发生风险高,不宜开展水稻制种,最优制种产地为建宁县和尤溪县,其余各县在合理安排品种和播期的条件下,气候资源适宜水稻制种。
二、钦州市水稻产量与气候关系及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钦州市水稻产量与气候关系及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秀水14”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3.1 肥料施用 |
1.3.2 水浆管理 |
1.3.3 病虫草害防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对生育期的影响 |
2.2 播种量对苗情的影响 |
2.3 播种量对产量结构的影响 |
2.4 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 |
(4)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1 马铃薯栽培情况 |
2.2 马铃薯加工情况 |
2.3 马铃薯贸易情况 |
3 广西马铃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自然灾害频繁,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
3.2 种薯短板凸显,脱毒种薯覆盖率低 |
3.3 栽培技术不规范,科技成果应用率低 |
3.4 价格季节性下滑,国内竞争加剧 |
3.5 技术滞后、环保升级制约产品加工 |
4 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 |
4.1 发展绿色生产,营造优势产区 |
4.2 完善和规范脱毒种薯供应体系 |
4.3 加强产学研攻关,优化科技支撑体系 |
4.4 培育龙头企业、打造桂字号品牌,加强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
4.5 加强政策引导,产业融合促消费 |
(5)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及水稻生产概况 |
1.2.1 沿淮下游地区气候特征 |
1.2.2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生产概况 |
1.3 研究沿淮下游地区粳稻优质高产生产温光适应性及高效利用的必要性 |
1.4 研究进展 |
1.4.1 温光对产量的影响 |
1.4.2 温光对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1.4.3 温光对品质的影响 |
1.5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不同播期下水稻生育期进程及温光要素的差异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2.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2.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沿淮下游地区气象指标特征 |
2.3.2 播期对不同类型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影响 |
2.3.3 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动态 |
2.3.4 温光利用效率 |
2.4 讨论 |
2.4.1 生育期的差异 |
2.4.2 不同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差异 |
2.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地点 |
3.2.2 供试品种 |
3.2.3 试验设计 |
3.2.4 田间管理 |
3.2.5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3.2.6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产量与各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3.3.4 相对高产的温光特点 |
3.4 讨论 |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3.4.2 温光要素对水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3.4.3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光生态特征 |
3.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品种 |
4.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温光要素对植株含氮率和氮积累量的影响 |
4.3.2 温光要素对阶段氮素积累量和吸收速率的影响 |
4.3.3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指标与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4.3.4 不同温光生态下水稻氮素高效吸收与利用的温光特征 |
4.4 讨论 |
4.4.1 温光要素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4.4.2 水稻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生态特征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5.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5.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
5.3.2 温光要素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
5.3.3 加工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4 外观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
5.3.5 形成较优加工品质与外观品质的温度特点 |
5.4 讨论 |
5.4.1 水稻加工与外观品质对温光的响应 |
5.4.2 形成较优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播期范围 |
5.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供试地点与供试品种 |
6.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6.2.3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6.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温光要素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3.2 温光要素对米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
6.3.3 食味品质与抽穗至成熟期温光因素的相关性 |
6.3.4 形成较优食味品质的温度特点 |
6.4 讨论 |
6.4.1 不同温光条件对食味品质的影响 |
6.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优质稻米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评价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供试品种 |
7.2.2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水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
7.3.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
7.3.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3.4 综合评价结果 |
7.3.5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
7.3.6 获得相对较高综合评分的温光特点 |
7.3.7 根据沿淮下游常年温光与栽培制度推荐适宜栽培期 |
7.4 讨论 |
7.4.1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品质的综合评价方法 |
7.4.2 产量、品质协同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光特征及适宜栽培期 |
7.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不同播期下优质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资源利用特征 |
8.1.2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
8.1.3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影响 |
8.1.4 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
8.1.5 温光要素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影响沿淮下游优质水稻产量品质的主要温光要素 |
8.2.2 形成优质高产和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温度特点 |
8.2.3 沿淮下游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生产及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适宜栽培期 |
8.3 创新点 |
8.4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参考文献 |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1.3.1 生育期进程 |
2.1.3.2 气象数据 |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1.3.1 茎蘖动态 |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
3.1.3.3 叶形与叶姿 |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
3.1.3.5 穗部性状 |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3.1 稻米品质 |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加工品质 |
5.2.2 外观品质 |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
5.2.4 淀粉RVA谱特征 |
5.3 讨论 |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基于LANDSAT8卫星遥感的阿拉尔市棉花种植面积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以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特征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棉花产业现状 |
2.1.5 农业基本信息概况 |
2.2 数据源 |
2.2.1 Landsat 8 影像数据 |
2.2.2 实地调查数据 |
2.2.3 作物物候数据 |
2.2.4 其他数据 |
2.3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3.1 辐射定标 |
2.3.2 大气校正 |
2.3.3 图像几何校正 |
2.3.4 裁剪图像 |
第3章 遥感影像特征信息提取 |
3.1 光谱分析 |
3.2 植被指数提取 |
3.3 棉花作物与其他地类可分离性分析 |
第4章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的棉花面积提取 |
4.1 样本数据 |
4.1.1 建立作物感兴趣区(ROI) |
4.2 监督分类方法 |
4.2.1 分类过程与结果 |
4.3 支持向量机分类 |
4.3.1 支持向量机分类法原理 |
4.3.2 分类过程 |
4.4 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 |
4.4.1 最大似然法分类方法原理 |
4.4.2 分类过程与结果 |
第5章 棉花种植信息提取最佳遥感解译方案 |
5.1 掩膜对棉花种植信息提取精度影响 |
5.2 最佳时相与最佳监督分类法选择 |
5.2.1 最佳时相选择 |
5.2.2 最佳监督分类法选择 |
5.3 阿拉尔市棉花种植面积解译最佳方案及结果 |
5.4 棉花估测面积和统计数据对比 |
5.4.1 阿拉尔市棉花种植面积分布图 |
5.4.2 估测数据与统计数据对比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水稻生产现状 |
1.2 水稻生产方式的转变 |
1.3 发展直播稻的优劣势 |
1.3.1 发展直播稻的优势 |
1.3.2 发展直播稻的限制因素 |
1.3.2.1 “一播全苗难” |
1.3.2.2 产量不稳定 |
1.3.2.3 草害 |
1.4 直播稻杂草的防治 |
1.5 直播稻田施用化学除草剂存在的问题 |
1.6 解决直播稻田化学除草剂问题的有效措施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田间试验条件 |
2.3 试验设计 |
2.4 除草剂的施用 |
2.5 气象数据收集 |
2.6 样本采集与测定 |
2.6.1 土壤取样 |
2.6.2 杂草取样 |
2.6.3 株高、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 |
2.6.4 叶片SPAD值的测定 |
2.6.5 花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测定 |
2.6.6 产量和产量构成的测定 |
2.6.7 茎秆和叶片N含量的测定 |
2.7 经济效益分析 |
2.8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 |
3.2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杂草防治的影响 |
3.3.1 杂草种类和密度 |
3.3.2 杂草株防效 |
3.3.3 杂草干重 |
3.3.4 杂草干重防效 |
3.4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1 株高 |
3.4.2 茎蘖数动态变化 |
3.4.3 茎蘖数或穗数、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重 |
3.4.4 叶片SPAD值变化 |
3.4.5 茎秆和叶片氮素积累量 |
3.4.6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
3.5 不同除草技术对直播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
3.6 “洁田技术”对后茬作物的影响(以油菜、小麦为例) |
4 讨论 |
4.1 不同除草技术和年份间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差异及分析 |
4.2 不同除草技术间杂草防治效果的差异及分析 |
4.3 不同除草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不同除草技术除草剂残留分析 |
4.5 直播稻杂草防治展望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水稻机插秧研究进展 |
1.1.1 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
1.1.2 机插秧秧苗特点 |
1.1.3 机插秧秧苗素质 |
1.2 水稻育秧基质 |
1.2.1 育秧基质发展现状 |
1.2.2 育秧基质的物料配比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2.3 育秧基质的养分调控及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4 腐植酸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1.5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大田生育期产量的影响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图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地点 |
3.2 试验材料概况 |
3.3 试验设计与管理 |
3.3.1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化肥育秧试验 |
3.3.2 基质配施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育秧试验 |
3.3.3 基质优化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3.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1 基质养分含量测定 |
3.4.2 秧苗植株生长指标 |
3.4.3 秧苗根系指标 |
3.4.4 苗期植株养分吸收累积量 |
3.4.5 水稻生育期产量及构成要素 |
3.4.6 经济效益分析 |
3.5 数据处理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基质配施化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1.1 配施不同浓度氮肥育秧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
4.1.2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1.3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1.4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素质的综合影响 |
4.1.5 育秧基质配施氮肥对秧苗地上部养分吸收量的影响 |
4.2 育秧基质配施生长调节剂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
4.2.1 水稻秧苗地上部生长特征 |
4.2.2 水稻秧苗地下部生长特征 |
4.2.3 育秧基质配施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的综合评价 |
4.3 腐植酸优化基质配方田间验证试验 |
4.3.1 不同育秧基质养分含量比较 |
4.3.2 不同育秧基质对秧苗素质评价 |
4.3.3 不同育秧基质处理对秧苗养分累积量的影响 |
4.3.4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4.3.5 基质成本核算及综合效益评价 |
5 讨论 |
5.1 平衡施肥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
5.2 配施不同浓度萘乙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3 配施不同浓度腐植酸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
5.4 水稻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三明市水稻制种安全期气候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2.1 可照时数 |
1.2.2 保证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制种安全期气象指标 |
2.2 可照时数 |
2.3 育性敏感安全期 |
2.4 抽穗扬花安全期 |
2.5 制种安全期 |
2.6 抽穗扬花期高温热害 |
3结论与讨论 |
四、钦州市水稻产量与气候关系及最佳播种期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秀水14”直播种植不同播种量试验研究[J]. 王伟彪,顾昊男,平岳华,高兴友. 上海农业科技, 2021(04)
- [2]保墒旱直播播种方式对稻瘟病的影响及宁夏稻瘟病预测研究[D]. 赵龙冬. 宁夏大学, 2021
- [3]氮磷钾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产质量的影响[D]. 俞聪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4]广西马铃薯产业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建议[J]. 杨鑫,樊吴静,唐洲萍,何虎翼,严华兵,覃夏燕,甘秀芹,李丽淑. 南方农业学报, 2021(06)
- [5]沿淮下游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水稻产量、品质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 周年兵. 扬州大学, 2021
- [6]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7]基于LANDSAT8卫星遥感的阿拉尔市棉花种植面积信息提取研究[D]. 阿迪力·克热木.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8]“洁田技术”模式下直播稻生长发育和杂草防治效果初探[D]. 江敏.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9]水稻育秧基质配施化肥与生长调节剂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D]. 安之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1
- [10]三明市水稻制种安全期气候条件分析[J]. 游良德,纪嘉雯,李仁忠. 海峡科学, 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