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盂子》二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梁河奕[1](2021)在《苏时学文献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苏时学是清代广西着名学者,被誉为“藤州才子”。他在诗坛上留下诗集《宝墨楼诗册》,并以其诗作名列“粤西十四家”之一。在考据学方面,他着有《爻山笔话》和《墨子刊误》两书,针对古代史事及诸子百家典籍进行深入而严密的考证,成就卓越。尤其是其《墨子刊误》一书,被梁启超视为近代最权威的《墨子》校勘整理成就之一。苏氏在其考据史事及诸子百家书的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考据方法和原则,如使用子史互证的考据方法和坚持近古存真、不盲从他人见解的考据原则。研究和总结苏氏的文献学思想,既是对广西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的补充,又是借鉴古人学术思想成就、推进当前学术探索的必要工作。本文将从以下三个章节来论述苏时学的文献学思想:第一章主要介绍苏时学的生平经历、着作简况及其所处时代背景,以此来分析苏氏文献学思想形成的因素。第二章总结了苏氏在考据学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对《爻山笔话》和《墨子刊误》的考据成绩整理。为使苏氏的考据成绩有更直观、全面的说服力,笔者将苏氏的某些考据成果与同时代或不同时代的学者进行比较,借此说明苏氏在考据学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苏氏的学术地位。与此同时还探讨了苏氏在考据学方面的治学方法和治学原则。第三章是探讨苏氏文献学思想中的特色以及对其思想的评价,其大胆质疑、勇于求真的精神对当今学人仍具有借鉴和激励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对苏时学的考据学成绩整理进行论述,用实证、比较等方法来探讨苏时学的学术成就,进而争取对苏时学的文献学思想有一个较为直观、整体的评价。
彭丹[2](2021)在《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虽然阳明学和道统论分别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然而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却较为薄弱。固然从整体来看阳明学的确少谈“道统”一词,但阳明学者的道统意识却又十分强烈,具有道统意蕴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本文紧紧围绕本质性与历史性两个道统论的关键维度,通过对不同类型道统思想的细致分析,以期勾勒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整体面貌。第一章总体讨论阳明学道统思想的由来、表现形式和发展轨迹。朱子学以凸显精神文化意蕴的道学来理解道统,阳明学继承了这一立场。不过在具体表述上,从阳明而下,阳明学者较多使用宗、脉这两个概念来表达自我的道统关切。其中,宗偏向本质型维度而脉偏向历史性维度。由所宗不同,阳明学可以分为以良知、仁、身、性概念为中心的四个道统思想类型,其中以致良知为宗和以求仁为宗是两种前后相继的主要类型。在以道学理解道统之外,基于对实际治理秩序的强调,随后晚明阳明学又出现了治、学二分,以治统摄学统的道统思想新局。第二章主要论阳明学对“十六字心传”的理解。“十六字心传”是朱子学道统思想的中心论点。阳明在朱子理学道统论的背景下,早期以源于“十六字心传”的心学为主旨论述道统,阳明后学不论具体立场为何,都不否认圣学为心学的基本观点。就道心人心的关系而言,阳明和大部分后学都持心即理的观点,对道心人心坚持一种天理人欲的对立理解;少数后学则将道心人心视为一种非一非二的体用关系。不过虽然立论各异,阳明学者都能将道心把握为主体性价值的内在根源,这就和朱子学的理解区隔开来。阳明学者也多有将中视为圣学之宗的提法。总体来说,“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处于一个既重要又缺少独立性的位置,可以在总体上确定阳明学的道统思想是一种心学道统论,但不能以此判定各学者道统思想的具体意涵。第三章专论阳明学中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起初以心学衡定圣学,在自身良知学成熟以后,便大肆宣讲良知学,以良知为中心定位圣学。阳明道统谱系的突出特点是推重颜子和周、程二子。阳明的大多数一传弟子接踵继武。浙中王门一传侧重揭示在中之体,江右王门一传关注工夫,归寂派王门一传偏重寂、静等观念,他们以良知学为核心各有侧重地建立各自的道统论述。良知学的道统地位在阳明从祀时达到了高峰。但是阳明二传弟子以后,除了一些浙中王畿后学以外,鲜少有以良知为中心而建立道统论述者。随着良知学权威的下降,良知道统论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第四章考察阳明学中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阳明在致良知之外,也特别重视一体之仁并在晚年大力提倡,但始终没有完全将其提至道统论述的层面。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在阳明弟子中独树一帜。在他们的影响下,以仁为宗的道统思想在二传以后弟子中得到了张扬。江右王门二传仁、心并重,浙中王门二传大力渲染仁体的宇宙意义,黔中王门注意发挥仁体合内外寂感的本质,天台一系的学者建立万物一体之仁的道统历史铺陈,泰州后学颜钧、何心隐则在道统中直接孔仁。这些学者的道统论述与致良知为宗者的不同就在于以求合内外的仁为旨归并以此来定义心体,在谱系上以仁学为中心而回归孔孟。此外,以修身为宗旨的道统思想将身体性作为道德实践的根本,宗性的道统思想以性为首出的观念,此二种道统思想可以视为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第五章讨论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阳明后学中主张三教合一论者有一种平视三教的正统主张,不特别标榜道传的儒家系谱,这以李贽、焦竑二人为代表。而更多的三传以后弟子以治、学两条线索组织道统论,治之统系虽以学为根本,却将学之统系兼摄。江右王门胡直后学邹元标、郭子章并列治、学两条谱系;浙中王门陶望龄的道统论也有着道事合一和道不即事的两条线索;泰州罗汝芳更是推尊明太祖,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最早代表。在这几者之外,泰州后学杨复所与管东溟的道统理论,在鲜明地以治摄学的同时又融摄三教,将“道统”包含广大社会政治伦理秩序建立的意蕴表露的更为显豁。这样,代表治统的明太祖获得了超然的道统地位,道统中实际秩序治理的内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独立,但这也造就了道统被治统融合的风险。本文第六章观察阳明学的传道观与传道实践,这是从较为现实和对阳明学者自身较近的时间点中发见道统思想的特点。阳明学者通常都有着较为鲜明的任道意识,有的学者对道的承担意识还特别强烈。阳明学者的传道观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既受到禅宗传灯观念和宗族观念的深刻影响,又蕴含着道的普遍存在和独断承担这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阳明后学对于孰为阳明后之正传意见分歧不一,主要有以江右、浙中、泰州三种看法,这表现了阳明学作为一个整体不断地走向分化。和一般认为不同,总体上阳明学的传道实践并不非常普遍,只在浙中和泰州王门的若干人物中有所表现。最后余论论述本文的分析对理解阳明学历史发展逻辑和建设当代道统理论两个方面的启示。对道统思想史的阐释可以观察出阳明学与晚明学术发展的某些趋势与特点;而传统儒学本身要求道治合一的内在结构特质也值得当代道统建构论者深思。
鹿晓燕[3](2021)在《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文中指出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因此,有必要对八股文进行客观、全面、科学、辩证、历史地考察。八股文的盛极一时有其历史必然性,它对中国政治、文化确实有极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继承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训练逻辑思维、培养写作能力、推动文体融合等方面还是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极尽汉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的美质、美形建构方面,至今仍有重要价值。论文试图建立一个套叠式结构:由“争议”引出“定义”,由定义引出“演进逻辑”(动因),由“演进逻辑”分化出“审美阈值”,进而再分化为“审美内涵”和“审美价值”,最后细化为“韵律”、“结构”、“修辞”三个维度,进而推演出“八股文在形式美学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结论。如图:韵律审美内涵争议→定义→演进逻辑→审美阈值一 结构→结论审美价值修辞分述如次:“导论”从八股文的巨大争议切入,对“育才兴国”还是“毁才误国”、“禁锢思想”还是“开阔眼界”和“集诗文之大成”还是“僵死如木乃伊”三大焦点争议作概要介绍。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和如此对立的争议呢,主要源自八股文的区别性特征,于是引出八股文的科学定义来。本文在八股文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的基础上,对八股文做了全面的描述,即描述性定义:八股文是明清两代选拔尊儒合用人才而创制的科举考试专用文体。明高祖朱元璋参考宋、元考试的命题方式,因题目均取自于《四书》,故又称作四书文;因要求考生阐释经书中的义理,故又称经义;因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也有解释为奉诏敷陈经义),故又称作制义;因八股文因时而变(也有解释为与古文相对),故又称作时文;因明成化后渐成定式,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组成,而主体部分则是起二股、中二股、后二股和束二股共八个具有对比排偶形式的语段,故又称作八股文或八比文;或因八股文的文学表现方式,故又称作制艺、时艺。正因为有如上特征,所以第一章首先讨论了八股文存在与发展的逻辑动因:它虽积弊甚巨,但不失为“不良之良法”,在维护统治、统一思想方面无可替代;它虽不涉实用,但不失为“无用之大用”,在弘扬儒家文化、培养官员素质、训练逻辑思维和写作能力方面功不可没;它虽文体驳杂,但不失为“破体之合体”,在整合历代文体技法,兼容各体之长方面多有可取之处,其中包括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八股文的审美阈值”:其最大值就是它对汉语言文字诗性功能的张扬,其最小值就是在语言规矩和文体规矩之内的自由发挥,所谓严肃的游戏或戴着脚镣跳舞。第二章分析了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侧重从八股文审美特征的形成厘析八股文体式的发展历程。起承转合与排偶等八股文体式的要素逐渐凸显的过程,也是八股文美学特征逐步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八股文体式演变出各种变格,具有了不同的美学取向;八股文自身蕴含着各种文学性的因子,其与古典文学、古代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些都丰富了八股文的审美内涵。第三章从声音层面探讨了八股文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所蕴含的音乐性,涉及八股文中几种重要的节奏形式如音顿律,平仄律,声韵律,分析了平仄调配,音顿与停延的运用,头韵和韵脚的运用与八股文音乐性之间的关联,以及八股文中的语气词所带来的轻重交错的节奏感,从而发掘出八股文文本在语言单位的各个层次上所体现出的音乐美。第四章从八股文的体式方面探讨了八股文的结构艺术。八股文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带来一种固定的行文节奏;骈散结合的体式体现出寓多样于统一的和谐;排偶的平衡与对称充分利用了汉语的优势,配合了汉民族的审美心理;长短句式、肯定句与否定句等对立因素的交错使用,构成了独特的参差美。第五章探讨了八股文的修辞问题。八股文的表达,需要作者在很短的时间内,表现出自己对经典理解的深度、学术功力的深厚以及驾驭文字的才能,因此需要很高的修辞技巧。一方面,八股文作品总是会充分利用各种修辞技术,特别是一些汉语中形式感很强的修辞格,如顶针、对偶、复叠、错综等等,去制造独特的审美效果;另一方面,代言体的形式使得八股文的写作可以有一定程度的想象性成分的加入,为作者文学才情的发挥提供空间;而戏剧化的修辞又使八股文与戏剧、小说等民间艺术形式发生了互喻。浩瀚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传统的文体融合,赋予八股文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从形式美学角度研究八股文,可以揭示它得以流传五百年,至今还不断引起人们关注的深层次原因。
吕点[4](2020)在《《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论语》研究,在训诂、校勘、辨伪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丰富而坚实的研究成果。在众多的研究着作当中,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几乎囊括了各种门类的研究,并在继承前学、集前人大成的基础上,别开一体,自成境界。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程树德《论语集释》进行研究:第一章探讨《论语集释》的成书及体例。在了解程氏一生治学历程的基础上,笔者重点挖掘了程氏作《集释》以“着述终身”的思想,以及他在晚年颠沛流离、身患重疾的情况下花费九年时间孜孜编着此书的原因与出版经过从而做到知人论世。同时,笔者亦就本书的撰述体例详细分析了程氏编着此书的方法与用心,以及在对材料的剪裁与排列中所蕴含的学术思想与治学眼光。另外,亦总结了程书体例上的不足之处。第二章从三个方面研究《论语集释》的按语内容。一为程书对历代诸家着书及人物的介绍。程书经过悉心搜集与裁选,不仅对前人古注有极多征引,并在按语中对这些注家做了一定的考证与辨析,其依据的材料多出自历代史传,亦从其他类书中寻检搜罗。对于无法确定年代的注家,程氏也注意在按语中加以说明,给读者留下了继续研究的问题与空间;对于后人所辑录的古注版本,程氏也多加推举;对于残缺的卷帙,程氏也特加着录以保存古注。最后,程氏还在书中细考诸古书古注的流变、亡佚及后人的附篡、改益。二为程书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程书对诸家学说不是只作片段性的征引,而是基于整体性的把握,他在按语中对于诸家学说的品述亦极为精当。除了今天学界共识性的评价,如对翟灏《四书考异》、刘宝楠《论语正义》的较高评价,对诸家学说的很多评价也别具只眼,如说臧懋庸《论语稽》的赞赏、对皇疏的极大肯定、对崔氏《论语足征记》的推举等。三为训诂上的新解。程书不惟悉心考订异文、辨证经注,还能够在前人训诂已取得的成果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证与辨考,从而申明己意。第三章从《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中探讨三个问题:一、程氏对朱注的态度,是否如任铭善或刘斌等人所说,持一味的批驳或诘难的态度?程书是否存在抵朱过甚的问题?笔者考证程氏按语,认为程氏对朱注不仅能够客观对待,抱以同情,并且对之亦多有赞赏。二、基于对朱注或《论语》历代注疏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集释》中有多处指出了朱注的错误。这些错误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训诂之失,一为义理之偏。但总体来说,程氏指出朱注错误的时候,并非刻意诘难,而是有理有据,较为客观。三、清代的汉学家往往好与朱注立异,但主张汉宋调和的学者,却常常追溯、考证朱注的古注古义之来源,程树德继承了这种汉宋调和的做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也更为深入地对朱注错误的来源出处进行了考辨。要之,程氏所作的工作,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十分有意义的。这也正是研究本书的价值所在。要之,作为历代研究《论语》的学说与着作的集大成者,《论语集释》不仅是一本完备详致的历代《论语》注释资料汇编,而且是一本承载了程树德先生学术思想与学术精神的一种“新”作。体例上的“荟萃贯串”是本书最显着的特色,后世集释类的着作如游国恩的《楚辞纂笺》、方勇的《庄子纂要》以及上海古籍出版社“汇校”“汇释”类的着作等,在体例上与程书都有很多相同之处。程氏编着《集释》的时代,不仅仅是老一辈知识分子处境凄惨的时代,也是整个民国政治更迭而崩坏的时代。作者曾自言其编着此书乃是“欲以发扬吾国固有文化,间执孔子学说不合现代潮流之狂喙,期使国人之舍本逐末、徇人失己者,俾废然知返。余之志如是而已。”《集释》一书的写作正是程树德先生作为学者对于时代的回应与关怀。因此程树德写《论语集释》,不仅是从文献和学术史的意义上继承前人学术传统,也是作为民国学者,去直面自身所处时代的担当。有如此坚忍不拔之志,成此荟萃贯串之书,其令人敬畏感佩的学术精神与绵厚扎实的学术功力,正共同构成了这本书独一无二的学术价值。
魏刘美慧[5](2020)在《战国诸子散文问对研究 ——以《孟子》《庄子》《荀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以《孟子》《庄子》《荀子》为例,对战国时期诸子散文中的问对进行研究,全文主要内容包含了绪论以及正文四章。绪论部分对文中所涉及的研究概念和范围进行界定,包括问对与问对体概念、研究范围选择、问对的研究现状以及《孟子》《庄子》《荀子》的前期研究成果。第一章对《孟子》中的问对进行研究,首先对孟子其人及《孟子》的着述进行了界定和相关考证,其次对《孟子》中的问对做分类分析,包括孟子与弟子的问对、孟子与诸侯的问对以及其它问对,最后对《孟子》的问对特色进行阐述,体现为问对目标的一致性和问对的论辩色彩两方面。第二章对《庄子》中的问对进行研究,首先对庄子其人及《庄子》的成书进行界定和考证,其次对《庄子》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中的问对进行文本研究,最后从问对主体虚构性、问对结构多样性两方面来探析《庄子》中的问对特色。第三章对《荀子》中的问对进行研究,首先对荀子其人及《荀子》成书进行界定和考证,其次对《荀子》中出现的问对进行归类,并结合实例从推进式一问一答、辩驳质疑和补充式两方面来分析《荀子》中的问对,最后对《荀子》中的问对特色展开研究,包括《荀子》问对中的平等性和节奏感问题。第四章对《孟子》《庄子》《荀子》的问对成因及价值进行探析,首先分析它们的纵向成因和流变特点,依次从上古的记言文化传统、春秋的咨议访问制度、战国的政治纷乱与论辩之风、物质条件与问题意识等方面入手,并在分析成因的过程中总结流变特色。其次在横向上与同时期的诸子散文进行对比,涉及《孟子》与《商君书》,《庄子》与《公孙龙子》,《荀子》与《韩非子》等,以此探析诸子散文中的问对价值。
刘慧鸿[6](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提出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庞璐[7](2020)在《王又朴《孟子读法》研究》文中指出在清代实学蓬勃发展的氛围中,在孟学研究重视本经、求实弃虚的学术背景下,康乾之际的桐城派古文家王又朴,先是受到金圣叹小说评点的影响,后又得以从师方苞,进一步学习桐城派古文理论。他积累半生,充分调动优秀的语言功底和共情能力,终在晚年着成《孟子读法》,其将义理研究和辞章文法并重的研究视野,对后世孟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对王又朴《孟子读法》展开研究。第一章研究王又朴的生平及其学术活动,即其求学科考经历、极强的共情能力和与方苞的交游。其次介绍《孟子读法》的版本及体例,分析《孟子读法》的成书背景,如清代孟学、桐城派古文理论、金圣叹小说评点技法及科举八股文等对其评点实践的影响。第二章详细阐释《孟子读法》前后文贯看的阅读方法。即王又朴以人物为导向,展现孟子应对同一人时对答逻辑的串联,孟子进言中双方感情、立场的转变,以及孟子答复不同人时,进言内容的侧重;此外,展现王又朴从论点着眼时,对《孟子》针对同一个论点的前后文阐述进行联系与疏通。第三章即论述《孟子读法》症候式阅读的填补评点方法。主要分析王又朴通过“症候式阅读”的方法,从《孟子》文法的细微处入手,对其义理幽隐未明之处的补充阐释。例如通过还原对话的背景、揭示人物的动机、补充人物的情绪状态等,进一步完善补充和深入挖掘《孟子》的义理。第四章重点关注文法,初探《孟子读法》义理、辞章兼具的视野。王又朴通过对《孟子》篇章义旨的分析,把握《孟子》每篇的旨要和主干结构;通过对《孟子》段落文法的分析,理清章句之间的论辩逻辑;通过对《孟子》句法的分析,体悟其对彰显《孟子》文气与义理的意义;最后,选取《孟子》中用法考究的字词,分析单字使用得凝练精当、雅洁有度。第五章着眼王又朴独特的评点价值,及其对后世孟学、评点之学的影响。关注《孟子读法》回归《孟子》文本和求实致用的义理阐释特点。在评点视野和风格上,王又朴则以义理和辞章兼具的视野站位称奇,且其形成了一套有迹可循的经学阅读评点技法,其对《孟子》文学价值的挖掘和文情斐然的评点风格,更是突出了评点作品的文章学贡献。最后,分析王又朴对后世孟学及评点之学的影响,明确《孟子读法》于孟学史和评点学中的历史定位。
张芙蓉[8](2020)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先秦时期是汉语连词史上的萌生阶段,也是假设连词系统的初建时代,对该时期的假设连词作专题研究有益于构建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揭示假设连词的历史演变规律,深化汉语连词的功能和特点研究。本文以先秦汉语假设连词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语料,考察了假设连词在这些文献中的使用情况,试描述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分析该时期假设连词的来源与形成动因,进而探讨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的特点及原因。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在部分虚词研究专着、先秦传世文献专书研究、先秦出土文献语法研究、先秦假设连词个案研究以及与假设连词和假设复句相关的语法专题研究五个方面的研究现状,简要说明了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选择的语料范围。第一章根据文献特点和研究需要,将所选语料分为先秦早期(殷商至西周)、先秦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先秦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三个阶段,统计出了各阶段假设连词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的使用分布情况,发现整个先秦时期共有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乃、厥、有、若、如、苟、使、所、假”,14个复音假设连词“若使、若苟、若乃、意若、苟使、籍而、籍设、得令、今使、苟为、如使、假而、当使、既使”。同时,从句法和语义角度综合考察了上述假设连词在句法位置、后接成分、固定搭配、所属句类、语义假设程度以及句末语气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了各个假设连词在具体阶段的使用差异,发现早期假设连词“乃”、中期假设连词“若、苟、若使”、晚期假设连词“若、苟、使、若使”在各阶段分布较广,使用灵活度较高。第二章根据假设连词的来源词词性将9个单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根据语义关系将14个复音节假设连词分为了同义连用和异义组合两大类,并简要探讨了上述假设连词用法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发现单音节假设连词多源于实词虚化,复音节假设连词多由邻词粘合产生,假设连词的形成动因主要涉及词义虚化、句法变化、假设语境、语用功能、词汇化、高频单音节假设连词构词能力等方面。第三章通过对先秦早中晚三阶段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了先秦假设连词在数量、形式、句法、语义等方面的历时演变特点,发现在数量上先秦假设连词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单音节假设连词发展较稳定,一直得以沿用的是“若、苟、如”,复音节假设连词发展不稳定,新旧词汇更替明显,只有“若使”得以沿用。形式上,假设连词呈现复音化发展趋势,但因先秦时期为汉语词汇双音化发展的前期,所以复音节假设连词的生命周期较短。句法位置上,假设连词总体上位于假设复句句首,处在主语前的比例逐渐提高,但各假设连词的变化情况有一定差异。后接成分上,假设连词用法发展复杂化,早期后接成分主要以词和小句为主,到了中晚期短语结构和小句用例增加。搭配使用上,固定搭配用例增多,部分句式的发展逐渐稳定,句式中常用的关联词有“则、必、将、虽”等。所属句类上,假设连词所属的假设句句型愈加丰富,一重假设复句为主要句型。从假设程度来看,先秦传世文献假设连词的语义假设程度逐渐提高,假设事件虚拟性增强,不可实现性假设前提用例增多;但出土文献中的假设连词假设程度较低,未见不可实现性假设用例。从假设连词引出的结果句语气来看,其不确定性特征正逐步增强,假设连词隐含的虚拟程度也在逐渐增强。另外,本章依据先秦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特点,从词语竞争、使用需求复杂化和使用环境复杂化三方面举例说明了先秦假设连词的演变原因。结语部分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认为论文的研究深度还有待加强。
谭荣璐[9](2020)在《方宗诚古文理论与批评研究》文中提出古文理论和古文批评作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着独特的话语体系和鲜明的民族时代特色,极富研究意义和价值。清代散文领域极富影响力的桐城派在这方面取得了极大成就。作为桐城派后期的代表作家之一,方宗诚继承了桐城前人的成果,对进一步推动桐城文学发展、扩大桐城文学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分七个部分对方宗诚的古文理论与古文批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讨论学界对方宗诚人生阶段的四分法并简要介绍其着述。第二章讨论方宗诚“文与性道合一”的文学创作观念。方氏既强调作家性道的重要,也讲究要有能表达性道的行文之法,二者合一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这既是对桐城前人理论的继承,也有现实针对性。方氏对八家之文的批评,也反映出其文学观念。第三章探讨方宗诚对理正气盛阳刚文风的追求。方宗诚强调性道也关注文章本身,他极力提倡用理正气盛的阳刚文风,拯救当时桐城文章普遍存在的气虚之病。他的这种审美取向,一方面是对桐城前辈文论的继承,另一方面也与其所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方氏对理正气盛文风的追求,表现在其对孟子之文的推崇,他指出孟子在因义生法、随法见义中营造出阳刚文风,这是其古文批评的重要方面。第四、五、六三章则是以方氏评点作品《春秋左传文法读本》为例,探讨方氏在分析具体文法中体现出的文与性道合一的古文观念。第四章论述方宗诚在评点中以“体”论文的独特评点视角。方氏“以体论文”是为了揭示出各文体的写作规范,使学子在创作古文时能够抓住文体特征,更好地表达内在道义。第五章主要介绍方氏在评点《左传》叙事时的精微之处。方氏用自己的评点话语体系,揭示出左氏叙事中的因义生法、由法见义。第六章介绍其评点中的曲折笔法。方宗诚认为左氏在用曲折笔法营造雄阔文境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伦理观念通过曲折笔法表达出来。第七章在上述基础上探讨方宗诚古文理论与古文批评的价值与地位。一方面分析其对桐城文论的继承和发展,方氏主要继承方苞的“义法说”和姚鼐的“阴阳刚柔说”,将作家性道引入古文创作理论,并推崇阳刚文风,创作出有益于世的文章,以拯救桐城派之弊,唤起学子士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另一方面分析其古文理论与批评的意义与地位,尽管他在文学成就上不如曾国藩、吴汝纶等人,但他在将桐城评点更加精细化、扩大桐城文法影响、延续桐城派发展等方面确实功不可没。
郭太玲[10](2020)在《《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文中指出《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是清末桐城派大家吴汝纶的评点着作,着重在揭示《史记》的文法,渗透着吴汝纶宏通的学识和务实的治学态度。而且,本书以其对桐城理论的融汇和突破成为《史记》评点中不可多得的着作。本文从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探讨《点勘史记》成书。首先,从明清评点风气、桐城派评点传统和吴汝纶学识及吴氏家学三个方面考察《点勘史记》的成书背景。这一节的设置,有利于后面分析《点勘史记》的评点及其特色。接着考察《点勘史记》的版本和着述体例。第二章分析《点勘史记》的章法和笔法评点,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点勘史记》多从文章学角度评论《史记》,章法和笔法上各有侧重,章法重在对《史记》整体布局构架的揭示,而笔法则关注《史记》的微观层面。第一节先分析宏观之章法,整体构架由面到点地进行分析。第二节论析笔法,围绕衬托、旁枝、反讽、顺逆四种笔法,分析吴汝纶在评点《史记》笔法中的偏重。第三章考察《点勘史记》的评点特色。从评点语言、评点态度、评点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语言不事雕琢,多用熟语,绝少修辞;评点态度审慎;评点内容务实不空疏。第四章论述《点勘史记》的地位,将其放在桐城《史记》评点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把握《点勘史记》作为清末最后一部《史记》评点大作的定位,揭示《点勘史记》对桐城评点理论的融汇和突破,由此分析《史记》评点学发展到清末,吴汝纶《点勘史记》这一大着作出现的意义。在前四章的基础上,结论部分总结《点勘史记》的贡献和不足。
二、《盂子》二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盂子》二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苏时学文献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的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苏时学其人及其时代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苏时学其人 |
一、苏时学的家庭背景及其生平经历 |
二、苏时学的着作以及交游 |
三、苏时学的个性特征以及心路历程 |
第二节 苏时学所处时代 |
一、嘉同时期的政治形势 |
二、嘉同时期的经济形势 |
三、嘉同时期的学术背景 |
第二章 苏时学的考据学成绩 |
第一节 《爻山笔话》的考证成绩 |
一、对书籍的真伪考证 |
二、对人物事迹的考证 |
三、对历史事件的考证 |
四、关于作者的考证 |
五、对史料来源的考证 |
六、对《晏子春秋》的校勘 |
七、对《新序》、《说苑》的校勘 |
八、对《穆天子传》的校释 |
第二节 《墨子刊误》的校勘成绩 |
一、脱简、错简的编排整理 |
二、字词的脱、讹、倒、衍校勘 |
三、字词大意的疏通 |
四、苏时学《墨子刊误》之失误与缺憾 |
第三节 苏时学考据方法和原则的归纳与总结 |
一、苏时学的考据方法 |
二、苏时学的考据原则 |
第三章 苏时学的学术思想特色及评价 |
第一节 重视学术脉络的梳理 |
一、对古代学术思想谱系的梳理 |
二、对古代学术思想传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梳理 |
三、对史料出处的梳理 |
第二节 弘扬儒家的思想观念 |
一、坚守儒家的仁义观念 |
二、躬行儒家的修身立世观念 |
三、维护儒家正统的家国观念 |
四、对苏时学儒家思想观念的评价 |
第三节 在考据中呈现“胆魄”和“求真”意识 |
一、独具“胆魄”——听从本心,大胆质疑 |
二、矢志“求真”——强调史家应有的求真精神 |
三、秉持“为学尚实”的文化理想——反对功利与浮华之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对象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二、阳明学的范围和人物 |
三、道统的意涵与特质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阳明学的研究 |
二、道统论的研究 |
三、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
一、本文研究方法 |
二、本文思路与结构 |
第一章 阳明学道统意识的由来、表现与发展 |
第一节 道统与道学 |
第二节 宗与脉 |
一、宗与宗旨 |
二、血脉与学脉 |
第三节 阳明学道统思想的中心宗旨 |
一、阳明学道统思想的四种宗旨类型 |
二、致良知与求仁之别 |
第四节 学与治: 道统的两条谱系 |
一、以体为本的外化型文化观 |
二、以治统衡定道统 |
第二章 阳明学道统视域中的“十六字心传” |
第一节 圣学为心学 |
一、“十六字心传”与心学的来历 |
二、“圣人之学,心学也” |
第二节 阳明学的道心人心论 |
一、“初非有二心也”——王阳明的道心人心论 |
二、阳明后学的道心人心诠释 |
第三节 “中为万世圣学之宗” |
第四节 “十六字心传”在阳明学道统思想中之地位 |
第三章 致知乃千古之秘: 以良知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
第一节 “千古圣学之秘”——王阳明的道统思想 |
一、以心学为中心的道统论述 |
二、良知道统论的提出 |
三、“颜子没而圣学亡” |
四、推重周程而两可象山 |
第二节 阳明一传弟子对良知道统思想的承继 |
一、江右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
二、浙中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
三、归寂派王门一传的良知道统思想 |
第三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中良知道统思想的延续 |
一、宋仪望的《阳明先生从祀或问》 |
二、浙中王畿后学的良知道统思想 |
第四节 “何必——谈良知”——良知道统思想的衰落 |
一、作为圣学阶段的良知学 |
二、良知宗旨权威的下降 |
第四章 圣学以求仁为宗: 以仁学为中心的道统思想 |
第一节 早期阳明学的仁学道统思想趋向 |
一、王阳明“万物同体之指”:仁学道统思想的先声 |
二、蒋信以万物一体为宗的道统思想 |
第二节 二传以后阳明学者对仁学道统思想的发扬 |
一、江右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
二、浙中王门二传的仁学道统思想 |
三、黔中王门的仁学道统思想 |
四、泰州耿定向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
五、泰州颜钧一系的仁学道统思想 |
第三节 仁学道统思想的同调 |
一、“修身为本”的道统思想 |
二、以性为宗的道统思想 |
第五章 三教合一与治学二分: 晚明阳明学道统思想的新局 |
第一节 三教合一式的道统认知 |
一、李贽: “儒、道、释之学一也” |
二、焦竑: “尧舜周孔即为佛” |
第二节 治、学二系的分列: “道统”的重新出场 |
一、江右胡直后学对“道统”的提揭 |
二、浙中陶望龄: 道事合一的道统思想 |
三、泰州罗汝芳: 以“孔孟之学”佐“唐虞之统”的道统思想 |
第三节 以治摄学、会和三教的道统论 |
一、杨起元的道统思想 |
二、管志道的道统思想 |
三、道治之合 |
第六章阳明学者的传道观念与实践 |
第一节 阳明学者的任道意识 |
第二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观 |
一、衣钵相传观 |
二、宗族衍续观 |
三、道一与遍在 |
四、自悟与讲学 |
五、闻知与见知 |
第三节 阳明之正传 |
一、以江右为正传 |
二、以浙中为正传 |
三、以泰州为正传 |
第四节 阳明学者的传道实践 |
余论 |
第一节 阳明学的历史演进 |
一、从宗旨的角度看阳明学的发展 |
二、对明清之际儒学转向的认识 |
三、甘泉学对中晚明学术影响的估价 |
第二节 道统论的当代建构 |
一、当代道统论建构的两个阶段 |
二、儒家道统论的当代困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争议巨大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的研究综述 |
一 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批评 |
二 现代的八股文研究 |
第三节 定义八股文 |
一 性质定义 |
二 发生定义 |
三 功用定义 |
四 描述性定义 |
第一章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与审美阈值 |
第一节 八股文的演进逻辑 |
一 不良之良法 |
二 “无用”之大用 |
三 破体之合体 |
第二节 八股文的审美阈值 |
一 最大值:极尽汉语诗性的一切可能性 |
二 最小值:规矩的自由与严肃的游戏 |
第二章 八股文形式的发展及其审美内涵 |
第一节 八股文的初创与定型 |
一 八股文的雏形:结构初现,尚不完善 |
二 八股文的发展:排偶优化,八股形成 |
三 八股文的定型:对偶与八股成为主流 |
第二节 八股文的风格化变体 |
一 “以古文为时文” |
二 绮语浮华 |
三 “清真雅正”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文学性与审美价值 |
一 八股文的文学性 |
二 八股文与文学的互动 |
三 八股文与艺术的互喻 |
第三章 八股文文本的声律维度 |
第一节 汉语的音乐特质 |
第二节 音高与音长:八股文的节奏感 |
一 平仄调配构成的节奏感 |
二 音顿与停延构成的节奏感 |
第三节 重复与间隔: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一 头韵给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二 韵脚带给八股文的音乐性 |
三 复音为八股文带来的音乐性 |
第四节 虚词与气息:八股文的韵律美 |
一 虚词在构成汉语音乐性时的独特作用 |
二 八股文中的虚词与音乐性的关系 |
第四章 八股文的结构维度 |
第一节 八股文体式的高度融合 |
一 破题立义,以义贯通 |
二 起承转合,自然缜密 |
第二节 八股文体式的错综变化 |
一 糅一体之多质 |
二 寓多样于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体式中的排偶 |
一 排偶的美学原理 |
二 排偶构成的均衡感知 |
第五章 八股文文本的修辞维度 |
第一节 修辞学视野中的八股文 |
第二节 八股文中的高频辞格及其美学效果 |
一 顶真、回文、排比和肯否对称的均衡体现 |
二 设问与复叠的焦点设置 |
三 长短句与不同语气的多样统一 |
第三节 八股文的戏剧化修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论语集释》的成书及其体例 |
第一节 《论语集释》的成书经过及程氏的编纂思想 |
第二节 《论语集释》的撰述体例 |
第三节 《论语集释》体例上的不足 |
第二章 《论语集释》按语内容的研究 |
第一节 对历代诸家着述及人物的介绍 |
第二节 对历代诸家学术思想的品评 |
第三节 训诂上的补证与新解 |
第三章 《论语集释》对朱注的研究 |
第一节 对朱注的态度 |
第二节 指出朱注的错误 |
第三节 辨考朱注的来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论语集释》按语整理 |
(5)战国诸子散文问对研究 ——以《孟子》《庄子》《荀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念及范围对象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
第一章 孟子问对研究 |
第一节 孟子及《孟子》 |
第二节 《孟子》中的问对 |
一、孟子与弟子问对 |
二、孟子与诸侯问对 |
三、其他问对 |
第三节 《孟子》问对特色 |
一、问对目标一致性 |
二、问对的论辩色彩 |
第二章 庄子问对研究 |
第一节 庄子及《庄子》 |
第二节 《庄子》中的问对 |
一、内篇中的问对 |
二、外篇中的问对 |
三、杂篇中的问对 |
第三节 《庄子》问对特色 |
一、问对主体虚构性 |
二、问对结构多样性 |
第三章 荀子问对研究 |
第一节 荀子及《荀子》 |
第二节 《荀子》中的问对 |
一、推进式一问一答 |
二、辩驳质疑和补充式 |
第三节 《荀子》问对特色 |
一、问对的平等性 |
二、问对的节奏感 |
第四章 《孟子》《庄子》《荀子》问对成因及价值 |
第一节 纵向成因及流变特色 |
一、上古的记言文化传统 |
二、春秋的咨议访问制度 |
三、政治纷乱与论辩之风 |
四、物质条件与文体意识 |
五、战国后期的融合统一 |
第二节 横向对比及独特价值 |
一、《孟子》与《商君书》 |
二、《庄子》与《公孙龙子》 |
三、《荀子》与《韩非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王又朴《孟子读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
三、研究内容、目标与方法 |
第一章 王又朴及其《孟子读法》 |
第一节 王又朴生平及其学术活动 |
一、少习经学,政有惠声 |
二、守正重道,富于感情 |
三、师从方苞,联结桐城 |
第二节 《孟子读法》的版本及体例 |
第三节 《孟子读法》的成书背景 |
一、清代孟学与《孟子读法》 |
二、桐城派对《孟子读法》的影响 |
三、金圣叹对《孟子读法》的影响 |
第二章 合纵连横——前后文贯看的阅读方法 |
第一节 以人物为导向 |
一、答复同一人时,孟子的逻辑串联 |
二、答复同一人时,双方的感情转变 |
三、答复不同人时,孟子发言内容的侧重 |
第二节 以论点为线索 |
第三章 细腻敏锐——症候式阅读的填补方法 |
第一节 还原对话的背景 |
第二节 揭示人物的动机 |
第三节 补充人物的情绪 |
第四章 义法相通——关注《孟子》文法 |
第一节 明晰篇章旨要 |
一、总结章旨,多以人体为喻 |
二、篇章结构:宾主说 |
三、顺说结以章旨 |
第二节 理清章句间的论辩逻辑 |
一、顺逆说 |
二、互笔法 |
三、借力打力 |
第三节 句法对文气义理的彰显 |
一、段落陡缓 |
二、连续波澜 |
三、连顿 |
四、宽衍法 |
五、复笔生姿 |
六、新奇比喻 |
第四节 注重用字雅洁 |
第五章 王又朴《孟子读法》的评点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
第一节 王又朴《孟子读法》的评点成就 |
一、回归文本、求实致用的阐释倾向 |
二、义理和辞章兼重的评点视野 |
三、文情斐然的评点语言 |
第二节 对后世孟学及评点之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语料范围 |
第一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系统概貌 |
第一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分布 |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共时分布 |
第二节 先秦各阶段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一、早期:殷商至西周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二、中期:春秋至战国初期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三、晚期:战国中期至秦代假设连词使用差异 |
第二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来源及生成动因 |
第一节 先秦单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
一、源于动词的假设连词 |
二、源于代词的假设连词 |
三、源于副词的假设连词 |
四、单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
第二节 先秦复音节假设连词语法化考察 |
一、同义连用 |
二、异义组合 |
三、复音节假设连词生成动因 |
第三章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的历时演变 |
第一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特点 |
一、数量特征 |
二、形式特征 |
三、句法特征 |
四、语义特征 |
第二节 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时演变原因 |
一、词语竞争 |
二、使用需求复杂化 |
三、使用环境复杂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方宗诚古文理论与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方宗诚的生平与着述 |
第一节 方宗诚的生平 |
第二节 方宗诚的着述 |
第二章 方宗诚“文与性道合一”的古文观念 |
第一节 “文与性道合一”观的形成 |
第二节 “文与性道合一”文学观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对唐宋八大家的不同评价:“文与性道合一”观的一个体现 |
第三章 “理正气盛”——方宗诚对阳刚文风的追求 |
第一节 方宗诚“理正气盛”的古文思想 |
第二节 方宗诚“理正气盛”的思想来源 |
第三节 “理正气盛”思想的时代背景 |
第四节 对孟子气盛之文的推崇 |
第四章 以“体”论“文”:方宗诚评点《左传》的独特视角 |
第一节 方宗诚对《左传》文体的划分 |
第二节 以“体”论“文”的文学意义 |
第五章 于“精微”处着眼:方宗诚对《左传》叙事方法的总结 |
第一节 灵活多样的叙事方法 |
第二节 方宗诚《左传》叙事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六章 以“曲”为贵:方宗诚对《左传》笔法的揭示 |
第一节 力主曲折变化 |
第二节 对《左传》曲笔的揭示 |
第七章 方宗诚古文理论与批评的意义与价值 |
第一节 方宗诚对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继承与拓展 |
第二节 方宗诚文学批评的价值与地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与研究意义 |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
(一) 《史记》评点研究现状 |
(二) 桐城派《史记》评点研究现状 |
(三) 吴汝纶文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点勘史记》成书 |
第一节 成书背景 |
一、明清《史记》评点风气 |
二、桐城评点《史记》传统 |
三、吴汝纶学识与吴氏家学 |
第二节 版本及着述体例 |
一、版本信息及馆藏 |
二、批注形式 |
第二章 《点勘史记》的章法与笔法 |
第一节 宏观之章法 |
一、面的铺张 |
二、块的划分 |
三、线的串联 |
四、点的解剖 |
第二节 微观之笔法 |
一、衬托笔法 |
二、闲笔笔法 |
三、反讽笔法 |
四、顺逆笔法 |
第三章 《点勘史记》评点特色 |
第一节 评点语言:不事雕琢 |
一、常用熟字 |
二、绝少修辞 |
第二节 评点态度:审慎 |
一、对“慎”的强调 |
二、采取集评的形式 |
三、区分史实与史书 |
第三节 评点内容:务实不空疏 |
一、揭示文法,有助于文章 |
二、推论有据,不流于空疏 |
三、展现规律,倡经世致用 |
第四章 《点勘史记》文学理论意义 |
第一节 融汇桐城文学理论 |
一、承续桐城派“义法” |
二、承续刘大櫆“神气” |
第二节 突破桐城文学理论 |
一、“相映”重主旨 |
二、“神气”依内容 |
结论 |
附录一: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序跋整理汇编 |
附录二: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章法评点整理汇编 |
附录三: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笔法评点整理汇编 |
附录四: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眉批汇编 |
附录五: 《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尾批整理汇编 |
附录六: 《桐城吴先生遗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盂子》二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苏时学文献学思想研究[D]. 梁河奕.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0)
- [2]阳明学道统思想研究[D]. 彭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3]形式美学视角下的八股文研究[D]. 鹿晓燕. 山东大学, 2021(11)
- [4]《论语集释》按语整理与研究[D]. 吕点.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5]战国诸子散文问对研究 ——以《孟子》《庄子》《荀子》为例[D]. 魏刘美慧. 山东大学, 2020(09)
- [6]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7]王又朴《孟子读法》研究[D]. 庞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先秦汉语假设连词历史演变研究[D]. 张芙蓉. 扬州大学, 2020(02)
- [9]方宗诚古文理论与批评研究[D]. 谭荣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10]《桐城吴先生点勘史记读本》研究[D]. 郭太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